[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205013630U -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3630U
CN205013630U CN201520700509.7U CN201520700509U CN205013630U CN 205013630 U CN205013630 U CN 205013630U CN 201520700509 U CN201520700509 U CN 201520700509U CN 205013630 U CN205013630 U CN 205013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gear
stop
driv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005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杰
邵金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CN2015207005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3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3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363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ly-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包括:通过拨叉杆衔接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齿轮正转和反转;拨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拨杆,拨杆上设置两拨叉杆,两拨叉杆分别位于驱动齿轮的两端外侧;驱动轴一端设有螺杆,连接弯杆的螺套螺纹套接在螺杆上,弯杆上设有触头;触头一侧设有流体偏转装置,流体偏转装置设有两流体箱,两流体箱中间转轴连接设置,两流体箱之间连通在一起,流体箱内不满的装有流体,触头能拨动流体偏转装置使其沿转轴旋转,拨杆上还设有凸块,凸块与停止机构衔接。在下倾趋势一端的流体箱连接的软绳逐渐被绷紧,然后绷紧的软绳会逐渐对另一侧的套块产生拉力,并将拨杆拉向其下倾一侧的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转换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动力机构的传动变换方式多采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方式进行,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以及控制电机的转向,使得电机对传送机构的速度输出极为灵活。但是普通变频器在输出低频时对电机的电压补偿存在不足,电机的转矩提升不够,导致电机的输出扭矩下降,带动负载能力不稳定。因此在低速运行、动力要求较高的场合下,仍需要借助减速器。电机输出的动力经过减速器减速的同时,可以增加转矩。但是在需要输出动力频繁切断、频繁换向的情况,这类装置就只能通过电机的频繁起停、频繁正反转切换来实现。长期使用,不利于电机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设计一套机械传动机构,在电机和减速器持续稳定运转的情况下,实现输出动力的频繁换向、频繁切断等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体势能驱动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包括:通过拨叉杆衔接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齿轮正转和反转;
-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拨杆,所述拨杆上设置两拨叉杆,两拨叉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两端外侧;
所述驱动轴一端设有螺杆,连接弯杆的螺套螺纹套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弯杆上设有触头;所述触头一侧设有流体偏转装置,所述流体偏转装置设有两个流体箱,两流体箱中间转轴连接设置,两流体箱之间连通在一起,所述流体箱内不满的装有流体,所述触头能够拨动所述流体偏转装置使其沿转轴旋转,所述拨杆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停止机构衔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拨杆两端分别滑动套接在各自对应的套块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软绳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流体箱,然后依次穿过两所述套块上的套孔,最后软绳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流体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偏转装置倾斜下坠的一端连接的软绳部分优先绷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流体能在两个流体箱串流。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偏转装置倾斜翘起的一端位于所述触头末端沿螺杆运动的轨迹上,所述触头末端沿螺杆运动的轨迹低于所述流体偏转装置的上表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所述拨叉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齿轮滑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在驱动轴的滑键上移动距离即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轴向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能够分别与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齿轮滑动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停止机构包括一端带有楔形头的停止杆和一个固定板,所述停止杆的楔形头伸出所述固定板一个面外侧,所述停止杆另一端套设弹簧的伸出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个面外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停止杆上;所述楔形头包括一个楔形面和一个直角面,所述直角面与所述档杆轴线平行。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与其中一个套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停止机构上的停止杆的端部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拨动机构的动作,可以将驱动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变换位置,起到了变换驱动齿轮啮合对象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旋转方向相反,保证每次驱动齿轮变换啮合对象后驱动轴均变换旋转方向。
(2)驱动轴的旋转方向与拨动机构的拨动方向恰好形成联动结构,在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时,拨动机构被驱动轴驱动使得拨动机构具有将驱动齿轮拨向第二齿轮的倾向和动力,且最终驱动齿轮脱离第一齿轮,并凭借拨杆上连接的流体偏转装置内流体流动产生重力势能变化驱动与第二齿轮啮合;反之驱动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时,拨动机构会使驱动齿轮反向运动。
(3)滑键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驱动齿轮与驱动轴之间存在沿驱动轴周向的卡箍限定,保证驱动齿轮不会沿周向与驱动轴发生相对运动,另一方面驱动齿轮能够沿驱动轴的轴向滑动,保证驱动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运动。
(4)两拨叉杆分别位于驱动齿轮两侧,驱动齿轮可以在拨杆驱动下,沿驱动轴轴向运动。
(5)套块可以限定拨杆的运动姿态,同时软绳可以限定流体偏转装置的偏转范围内,进而拨杆的运动范围也被限定,保证拨杆不会过度的左右偏移,仅保证驱动齿轮在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变换啮合的间距即可。
(6)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时,靠近第一齿轮的流体箱下倾,螺套被螺杆驱动远离第一齿轮,然后触头拨动靠近第二齿轮一侧另一上倾的流体箱,并将上倾的流体箱压下,此时流体将被压下的流体水箱内的未充满空间充满流体,六另一流体箱变为上倾,上述过程中,拨杆被软绳的松紧变化拽动,将驱动齿轮先与第一齿轮脱离啮合,然后与第二齿轮进行啮合;上述过程结束后,第二齿轮带动驱动齿轮反转,然后螺套也反向运动,所以触头此时将上倾的流体箱压下,依次循环运动。
(7)拨叉杆在拨杆的左右运动过程中不断的通过两个拨叉杆推动驱动齿轮沿驱动轴左右移动,变化啮合对象。
(8)流体偏转装置中间的转轴保证了两侧的各一个流体箱内对称的沿其旋转。
(9)流体偏转装置内的流体未装满,时刻保证下倾后的流体箱会充满流体,上倾的流体箱会仅有一部分充有流体,这样流体就能够在流体偏转装置中轻松流动,并带动软绳拉拽套块。
(10)在流体偏转装置越过水平位置朝向一端下倾时,下倾趋势一端的流体箱连接的软绳逐渐被绷紧,然后绷紧的软绳会逐渐对另一侧的套块产生拉力,并将拨杆拉向其下倾一侧的方向。
(11)螺杆驱动螺套的结构,进而螺套为拨动机构提供动力来源,由于螺杆的转动方向与驱动齿轮啮合的对象有关,所以,螺套的运动方向与驱动轴的转动方向有关,而驱动轴的转动方向受到拨动机构的控制;这样上述过程就形成相互影响的循环运动过程,拨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不断影响不断循环控制。
(12)两个拨叉杆之间的间距大于驱动齿轮的轴向长度,可以给驱动齿轮的运动提供反向运动的惯性缓冲。
(13)两个拨叉杆之间的间距大于驱动齿轮的轴向长度,长于驱动齿轮的长度为两拨叉杆间距相对于驱动齿轮的长度余量,由于上述余量的存在,流体偏转装置上表面在处于水平状态时,两个拨叉杆均不会被驱动齿轮所阻挡,流体偏转装置上表面越过其水平状态时仅需要凭借惯性即可。
(14)传动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第二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实现了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反向旋转。
(15)触头运动轨迹为一水平直线,并且触头的运动轨迹位于水平状态是流体偏转装置的上表面附近,这样只要流体箱处于上倾状态,触头沿其运动轨迹一定会推动上倾的流体箱,并将其压下。
(16)流体偏转装置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凹下一端距离,流体偏转装置上表面的两端位置高出一端距离,触头在流体偏转装置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时,恰好铁近流体偏转装置上表面,这样只要触头往流体偏转装置上表面的两端的任一端移动就能压下该端的流体箱,保证流体箱被触头拨动不断摇摆,并驱动拨杆运动。
(17)把手能够将手动停止机构上的停止杆拔起,这样被手动停止机构上的直角面挡住的凸块能脱离束缚,拨杆就能够继续左右移动,只要不拔起本机构就仅能够做单周期的运动。
(18)手动停止机构设置的位置能够将凸块阻挡在驱动齿轮恰好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位置,此时驱动齿轮脱离啮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停止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中:1、第一齿轮,2、第二齿轮,3、驱动齿轮,4、驱动轴,5、滑键,6、传动齿轮,7、拨杆,8、拨叉杆,9、套块,10、螺杆,11、螺套,12、弯杆,13、套孔,14、软绳,15、触头,16、流体偏转装置,17、流体箱,18、转轴,19、停止机构,20、停止杆,21、弹簧,22、楔形头,23、楔形面,24、直角面,25、凸块,26、把手,27、固定板,28、螺栓锁定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包括:通过拨叉杆8衔接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能够分别与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啮合的驱动齿轮3,驱动齿轮3滑动设置在驱动轴4上,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旋转方向相反;
-拨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拨杆7,拨杆7上设置两拨叉杆8,两拨叉杆8分别位于驱动齿轮3的两端外侧;驱动齿轮3可以在拨杆7驱动下,沿驱动轴4轴向运动。
驱动轴4一端设有螺杆10,连接弯杆12的螺套11螺纹套接在螺杆10上,螺杆10驱动螺套11的结构,进而螺套11为拨动机构提供动力来源,由于螺杆10的转动方向与驱动齿轮3啮合的对象有关,所以,螺套11的运动方向与驱动轴4的转动方向有关,而驱动轴4的转动方向受到拨动机构的控制;这样上述过程就形成相互影响的循环运动过程,拨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不断影响不断循环控制。
弯杆12上设有触头15;触头15一侧设有流体偏转装置16,流体偏转装置16设有两个流体箱17,两流体箱17中间装置18连接设置,流体偏转装置16中间的装置18保证了两侧的各一个流体箱17内对称的沿其旋转。
两流体箱17之间连通在一起,流体箱17内不满的装有流体,触头15能够拨动流体偏转装置16使其沿装置18旋转。流体能在两个流体箱17串流。流体偏转装置16内的流体未装满,时刻保证下倾后的流体箱17会充满流体,上倾的流体箱17会仅有一部分充有流体,这样流体就能够在流体偏转装置16中轻松流动,并带动软绳14拉拽套块9。
通过拨动机构的动作,可以将驱动齿轮3在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之间变换位置,起到了变换驱动齿轮3啮合对象的作用,同时由于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旋转方向相反,保证每次驱动齿轮3变换啮合对象后驱动轴4均变换旋转方向。
驱动轴4的旋转方向与拨动机构的拨动方向恰好形成联动结构,在驱动齿轮3与第一齿轮1啮合时,拨动机构被驱动轴4驱动使得拨动机构具有将驱动齿轮3拨向第二齿轮2的倾向和动力,且最终驱动齿轮3脱离第一齿轮1,并凭借拨杆7上连接的流体偏转装置16内流体流动产生重力势能变化驱动与第二齿轮2啮合;反之驱动齿轮3与第二齿轮2啮合时,拨动机构会使驱动齿轮3反向运动。
拨叉杆8在拨杆7的左右运动过程中不断的通过两个拨叉杆8推动驱动齿轮3沿驱动轴4左右移动,变化啮合对象。
拨杆7两端分别滑动套接在各自对应的套块9上。套块9可以限定拨杆7的运动姿态,同时软绳14可以限定流体偏转装置16的偏转范围内,进而拨杆7的运动范围也被限定,保证拨杆7不会过度的左右偏移,仅保证驱动齿轮3在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之间变换啮合的间距即可。
软绳14一端连接一个流体箱17,然后依次穿过两套块9上的套孔13,最后软绳14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流体箱17。在流体偏转装置16越过水平位置朝向一端下倾时,下倾趋势一端的流体箱17连接的软绳14逐渐被绷紧,然后绷紧的软绳14会逐渐对另一侧的套块9产生拉力,并将拨杆7拉向其下倾一侧的方向。
流体偏转装置16倾斜下坠的一端连接的软绳14部分优先绷紧。驱动齿轮3与第一齿轮1啮合时,靠近第一齿轮1的流体箱17下倾,螺套11被螺杆10驱动远离第一齿轮1,然后触头15拨动靠近第二齿轮2一侧另一上倾的流体箱17,并将上倾的流体箱17压下,此时流体将被压下的流体水箱内的未充满空间充满流体,六另一流体箱17变为上倾,上述过程中,拨杆7被软绳14的松紧变化拽动,将驱动齿轮3先与第一齿轮1脱离啮合,然后与第二齿轮2进行啮合;上述过程结束后,第二齿轮2带动驱动齿轮3反转,然后螺套11也反向运动,所以触头15此时将上倾的流体箱17压下,依次循环运动。
流体偏转装置16倾斜翘起的一端位于触头15末端沿螺杆10运动的轨迹上,触头15末端沿螺杆10运动的轨迹低于流体偏转装置16的上表面,触头15运动轨迹为一水平直线,并且触头15的运动轨迹位于水平状态是流体偏转装置16的上表面附近,这样只要流体箱17处于上倾状态,触头15沿其运动轨迹一定会推动上倾的流体箱17,并将其压下。
两拨叉杆8之间的间距大于驱动齿轮3的轴向长度,可以给驱动齿轮3的运动提供反向运动的惯性缓冲。两个拨叉杆8之间的间距大于驱动齿轮3的轴向长度,长于驱动齿轮3的长度为两拨叉杆8间距相对于驱动齿轮3的长度余量,由于上述余量的存在,流体偏转装置16上表面在处于水平状态时,两个拨叉杆8均不会被驱动齿轮3所阻挡,流体偏转装置16上表面越过其水平状态时仅需要凭借惯性即可。
驱动齿轮3滑键5设置在驱动轴4上,驱动齿轮3在驱动轴4的滑键5上移动距离即是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轴向的距离。滑键5的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驱动齿轮3与驱动轴4之间存在沿驱动轴4周向的卡箍限定,保证驱动齿轮3不会沿周向与驱动轴4发生相对运动,另一方面驱动齿轮3能够沿驱动轴4的轴向滑动,保证驱动齿轮3在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之间运动。
第一齿轮1同轴连接传动齿轮6,传动齿轮6与第二齿轮2啮合,传动齿轮6与第一齿轮1同轴,第二齿轮2与传动齿轮6啮合,实现了第一齿轮1与第二齿轮2的反向旋转。
流体偏转装置16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凹下一端距离,流体偏转装置16上表面的两端位置高出一端距离,触头15在流体偏转装置16上表面的中心位置时,恰好铁近流体偏转装置16上表面,这样只要触头15往流体偏转装置16上表面的两端的任一端移动就能压下该端的流体箱17,保证流体箱17被触头15拨动不断摇摆,并驱动拨杆7运动。
停止机构19上停止杆20的端部设有把手26,把手26能够将停止机构19上的停止杆20拔起,这样被停止机构19上的直角面24挡住的凸块25能脱离束缚,拨杆7就能够继续左右移动,只要不拔起本机构就仅能够做单周期的运动。停止机构19设置的位置能够将凸块25阻挡在驱动齿轮3恰好位于第一齿轮1和第二齿轮2之间的位置,此时驱动齿轮3脱离啮合。
停止机构19包括一端带有楔形头22的停止杆20和一个固定板27,固定板27与一个套块9连接,停止杆20的楔形头22伸出固定板27一个面外侧,停止杆20另一端套设弹簧21的伸出固定板27的另一个面外侧,弹簧21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板27和停止杆20,楔形头22包括一个楔形面23和一个直角面24。
如图1所示,凸块25只能够从停止机构19的左侧越过停止机构19上的楔形面23达到停止机构19的右侧,但是凸块25不能从停止机构19的右侧越过停止机构19上的直角面24达到停止机构19的左侧。
弯杆12在其拐弯处设有一个螺栓锁定装置28,弯杆12与驱动轴4平行的部分能够套入到螺栓锁定装置28的内孔中,并在其内孔中滑动,螺栓锁定装置28上的螺栓通过拧入拧出来控制松紧;通过调节弯杆12与螺栓锁定装置28的相对位置,可以实现弯杆12对拨叉杆8的位置调整,以便调整拨叉杆8对驱动齿轮的拨动时机。
拨杆7在套块9的限制下只能够沿拨杆7自身的轴向移动,但拨杆7不能够在套块9内沿拨杆自身的轴向旋转,这样保证了拨杆7上的拨叉杆8不会发生转向,也保证了拨叉杆8的在其运动轨迹上能够拨动到驱动齿轮3。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包括:通过拨叉杆衔接的驱动机构和拨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能够带动驱动齿轮正转和反转;
-所述拨动机构包括滑动设置的拨杆,所述拨杆上设置两拨叉杆,两拨叉杆分别位于所述驱动齿轮的两端外侧;
所述驱动轴一端设有螺杆,连接弯杆的螺套螺纹套接在所述螺杆上,所述弯杆上设有触头;所述触头一侧设有流体偏转装置,所述流体偏转装置设有两个流体箱,两流体箱中间转轴连接设置,两流体箱之间连通在一起,所述流体箱内不满的装有流体,所述触头能够拨动所述流体偏转装置使其沿转轴旋转,
所述拨杆上还设有凸块,所述凸块与停止机构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两端分别滑动套接在各自对应的套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软绳一端连接一个所述流体箱,然后依次穿过两所述套块上的套孔,最后软绳另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流体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偏转装置倾斜下坠的一端连接的软绳部分优先绷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能在两个流体箱串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偏转装置倾斜翘起的一端位于所述触头末端沿螺杆运动的轨迹上,所述触头末端沿螺杆运动的轨迹低于所述流体偏转装置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拨叉杆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驱动齿轮的轴向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能够分别与驱动齿轮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齿轮滑动设置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齿轮滑键设置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在驱动轴的滑键上移动距离即是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轴向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停止机构包括一端带有楔形头的停止杆和一个固定板,所述停止杆的楔形头伸出所述固定板一个面外侧,所述停止杆另一端套设弹簧的伸出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个面外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和停止杆上;所述楔形头包括一个楔形面和一个直角面,所述直角面与档杆轴线平行。
CN201520700509.7U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13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0509.7U CN205013630U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00509.7U CN205013630U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3630U true CN205013630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2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0050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013630U (zh) 2015-09-11 2015-09-11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36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5605A (zh) * 2015-09-11 2015-11-18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5605A (zh) * 2015-09-11 2015-11-18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CN105065605B (zh) * 2015-09-11 2017-10-10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4552B (zh) 流体控制的往复机构
CN105114551B (zh) 重力势能作用的单周期往复机构
CN205013630U (zh)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CN105065605B (zh) 一种流体重力辅助的起停循环机构
CN205013600U (zh) 流体控制的往复机构
CN205036801U (zh) 重力势能作用的单周期往复机构
CN105033321B (zh) 一种车床尾座起停循环运动装置
CN205008628U (zh) 一种车床尾座起停循环运动装置
CN205013599U (zh) 一种循环驱动机构
CN205013632U (zh) 一种重力驱动的往复机构
CN105065606B (zh) 一种重力驱动的往复机构
CN105114554B (zh) 一种工进快退的起停机构
CN105179611B (zh) 一种循环驱动机构
CN205036851U (zh) 弹性势能驱动的往复起停机构
CN205008193U (zh) 一种往复刮料装置
CN201288797Y (zh) 双驱联动式柔性变速机构
CN203717878U (zh) 一种手动变速器换挡结构
CN205013603U (zh) 一种工进快退的起停机构
CN205013598U (zh) 一种手动操作的单周期运动机构
CN105090389B (zh) 一种手动操作的单周期运动机构
CN205013602U (zh) 弹簧摆杆控制的工进快退机构
CN105114553B (zh) 弹簧摆杆控制的工进快退机构
CN205013597U (zh) 一种单周期工进快退机构
CN105090422B (zh) 一种循环往复机构
CN205032760U (zh) 一种适用普车的工进快退改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03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