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37281U - 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937281U CN204937281U CN201520642378.1U CN201520642378U CN204937281U CN 204937281 U CN204937281 U CN 204937281U CN 201520642378 U CN201520642378 U CN 201520642378U CN 204937281 U CN204937281 U CN 20493728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ular member
- spoiler
- bumper
- supporting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62D35/007—Rear spoil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该扰流器装置包括扰流器、支承机构、固定构件、以及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该支承机构支承扰流器,该支承机构将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从车辆的外表面伸出的展开位置,该支承机构将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收回在壳体凹入部内的收回位置,该壳体凹入部形成在车辆的外表面处,该固定构件将扰流器固定至支承机构,固定构件插入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中,第一管状构件在第一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一螺纹部,第二管状构件在第二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彼此螺纹接合。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以2014年8月2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171608为基础并且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spoilerdevice)。
背景技术
US7841646B(下文中称为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已知的用于车辆的可移动式扰流器装置,该扰流器装置支承扰流器,并且构造成在扰流器从车辆的外表面伸出的位置展开扰流器,以及将扰流器收回在设置在车辆上的壳体部中。例如,在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扰流器装置设置有已知的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将扰流器支承为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设置在车辆后部处的后盖包括在车辆的外表面处敞开的壳体凹入部。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扰流器装置基于连接至连杆机构的马达的驱动力将处于壳体凹入部内的收回位置的扰流器移动至展开位置。
同时,根据专利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将扰流器收回到设置在车辆的外表面处的壳体凹入部中的扰流器装置构型,有利的是,车辆的外表面与扰流器的上表面相互齐平。然而,由于制造误差或者构造扰流器的支承机构——例如,连杆机构——的安装误差,车辆的外表面与扰流器的上表面之间可能出现高度差。因此,可能会降低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可设计性。
因此存在对不易受上述缺陷影响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包括:扰流器;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支承扰流器,该支承机构将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从车辆的外表面伸出的展开位置,该支承机构将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收回在壳体凹入部内的收回位置,该壳体凹入部形成在车辆的外表面处;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将扰流器固定至支承机构;以及供固定构件插入的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供固定构件插入的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第一管状构件在第一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一螺纹部,第二管状构件在第二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彼此螺纹接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构件的直径大的内直径;以及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直径大的内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周向表面包括内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螺纹部定位在所述内周向表面处;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周向表面包括内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螺纹部定位在所述外周向表面处;以及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内的轴向端部,所述轴向端部形成有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旋转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管状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旋转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机构包括支承构件和连杆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固定至所述扰流器,所述连杆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通过弯折板材而形成,所述支承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连杆构件的侧壁部,所述支承构件包括设置有通孔的支承部,所述固定构件插入所述通孔中;以及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板部,所述第一支承板部通过弯折所述侧壁部的上端而形成,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二支承板部,所述第二支承板部通过弯折所述侧壁部的下端而形成。
附图说明
根据下述参照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的及附加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为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示意性地示出扰流器装置的后视图;
图3A为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立体图;
图3B为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4为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平面图;
图5为连杆机构和固定板的仰视图;
图6为从下支架的一侧观察的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侧视图;
图7为从上支架的一侧观察的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侧视图;
图8为连杆机构的操作说明图;
图9A为上支架的立体图;
图9B为上支架的另一立体图;
图10A为上支架的侧视图;
图10B为上支架的另一侧视图;
图11A为上支架的平面图;
图11B为上支架的仰视图;
图12为沿图4中的线Ⅻ-Ⅻ截取的连杆机构、第一管状构件以及第二管状构件的截面图;
图13为与上支架的支承部相接触的第一管状构件的放大截面图;
图14为包括设置在第二管状构件的轴向端部处的接合部的第二管状构件的仰视图;
图15A为设置在第二管状构件处的跨宽度平面部的立体图;
图15B为跨宽度平面部的平面图;
图16A为示出第一管状构件的位置的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16B为示出第一管状构件的位置的另一示例的另一说明性视图;以及
图16C为示出第一管状构件的位置的又一示例的又一说明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中所示,设置在车辆1的后部的行李箱盖2设置有扰流器3,当扰流器3支承在行李箱盖2的上方时,该扰流器3建立展开状态,该展开状态是扰流器3从行李箱盖2的外表面2S(车辆1的外表面S)伸出的状态。该实施方式的车辆1设置有扰流器装置10,该扰流器装置10可以通过改变扰流器3的展开状态来改变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3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图2中的右-左方向)延伸的翼状的外部形状。行李箱盖2设置有多个连杆机构12(即,用作支承机构),所述多个连杆机构12经由可枢转的连杆构件11将扰流器3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行李箱盖2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一对右、左连杆机构1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扰流器3的展开状态可以通过连杆机构12的致动而改变。
如图1、图3A、图3B以及图4至图7中所示,连杆机构12中的每个连杆机构包括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即,用作支承构件),该下支架13固定至行李箱盖2,该上支架14固定至扰流器3。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包括已知的连杆结构,该已知的连杆结构通过例如该两个连杆构件11(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连接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
如图1和图8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的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相对于与下支架13相关的连接点X1、X2中的每个连接点,与上支架14相关的连接点X3、X4中的每个连接点定位在车辆的前方(图1和图8中的左侧)。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由于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个连接构件沿图1和图8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以使与上支架14相关的对应的连接点X3、X4移动至车辆的后方,因此,固定至用作支承构件的上支架14的扰流器3向上移动(以建立展开状态)。由于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个连杆构件沿图1和图8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使与上支架14相关的对应的连接点X3、X4移动至车辆的前方,因此,固定至上支架14的扰流器3向下移动(以建立收回状态)。
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后连杆16的连杆长度Lr(连接点X2、X4之间的长度)设定为比前连杆15的连杆长度Lf(连接点X1、X3之间的长度)长(Lf<Lr)。因此,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12,当由连杆机构12支承的扰流器3向上移动时,扰流器3的后端部3b被构造成比扰流器3的前端部3a提升得高。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行李箱盖2包括在行李箱盖2的外表面2s处敞开的壳体凹入部20。壳体凹入部20的开口的形状形成为与扰流器3的上表面的形状大致相同的四边形形状。连杆机构12中的每个连杆机构固定在壳体凹入部20内。
也就是说,由于构成支承机构的连杆机构12处于折叠状态,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收起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的扰流器3。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3以壳体凹入部20的开口部被闭合的方式收回在壳体凹入部20内。具体地,扰流器3的上表面3c和行李箱盖2的外表面2s——即,车辆1的外表面S——呈大致平面的形式,或者扰流器3的上表面3c和行李箱盖2的外表面2s大致彼此齐平。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由于连杆机构12处于展开状态,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的扰流器3可以移动,或者可以被调节至展开位置,在该展开位置中,扰流器3伸出到壳体凹入部20的外部,即,扰流器3从车辆1的外表面S伸出。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包括连接轴21,该连接轴21连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连杆机构12中的每个连接机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轴21连接至构成连杆机构12的前连杆15的底端部,具体地,连接至连接销22。连接销22构成与下支架13相关的连接点X1。如图3A和图6中所示,连接销22中的每个连接销包括连接凹入部(四边形孔)22a,连接轴21的端部沿轴向方向插入连接凹入部22a中以定位在该连接凹入部22a中。连接轴21连接至致动器25,该致动器25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马达2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由于连接轴21响应于马达23的驱动力旋转,因此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的扰流器3可以展开至扰流器3从车辆1的外表面3伸出的位置,并且可以收回到设置在外表面S处的壳体凹入部20内。
接下来,将对设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处的扰流器3的支承位置调节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9A、图9B、图10A、图10B、图11A以及图11B中所示,构成连杆机构12的上支架14通过将板构件弯折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类似地,下支架13通过将板构件弯折而形成。连杆构件11中的每个连杆构件(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通过板构件的变型加工(压力加工)而形成。
如图1以及图3至图7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下支架13包括基部31和侧壁部32,该基部31固定至壳体凹入部20的底部20a,该侧壁部32以能够相对地旋转的方式连接至连杆构件11(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的基部端(连接点X1、X2),以形成具有大致L形的弯曲形状。上支架14包括侧壁部42和支承部43。侧壁部42以能够相对地旋转的方式连接至连杆构件11(前连杆15和后连杆16)的末端(连接点X3、X4)。支承部43包括固定至扰流器3的相应的上表面43c。
如图1中所示,在扰流器3的下表面3d处设置有固定部45,该固定部45用于将扰流器3固定至连杆机构12的上支架14。如图12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固定部45设置有多个螺母部46。因此,扰流器3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的端部固定至上支架14的支承部43(参见图2)。
如图9A至图11B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支架14包括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承板部43a和第二支承板部43b的支承部43。第一支承板部43a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上端而形成。第二支承板部43b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下端而形成。
如图9A、图9B、图10A以及图10B中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侧壁部42包括连接孔47,由于连接销插入连接孔47以定位在该连接孔47中,连接孔47构成前连杆15的与上支架14相关的连接点X3。连接孔47设置在比构成支承部43的第一支承板部43a和第二支承板部43b低的位置(图10A、图10B中的下部)处。类似地,侧壁部42包括连接孔48,该连接孔48构成后连杆16的连接点X4。连接孔48设置在比第一支承板部43a和第二支承板部43b高的位置(图10A、图10B中的上部)处。
如图9A、图9B、图11A以及图11B中所示,第一支承板部43a和第二支承板部43b中的每一者设置有通孔51,用作固定构件的螺栓50插入通孔51中以穿过该通孔51定位。此外,如图3A至图7以及图12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由第一支承板部43a和第二支承板部43b构造成的支承部43的下部附接有固定板53。固定板53包括一对通孔52,螺栓50分别插入所述一对通孔52中以穿过通孔52定位。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由于插入通孔51、52中以穿过通孔51、52定位的螺栓50与固定部45的螺母部46螺纹接合,因此,扰流器3固定至上支架14的设置在连杆机构12的末端的支承部43。
如图12中所示,在扰流器3的固定部45与上支架14的支承部43之间定位有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螺栓50分别插入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中以定位在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中。具体地,第一管状构件61的内直径D1大于第二管状构件62的内直径D2(D1>D2)。此外,第二管状构件62的内直径D2形成为大于螺栓50的(螺纹轴部分的)直径D0(D2>D0)。第一管状构件61的内周向表面61s(即,用作第一周向表面)设置有第一螺纹部63。第二管状构件62的外周向表面62s(即,用作第二周向表面)设置有第二螺纹部64。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第一管状构件61与第二管状构件62螺纹接合,设置了可以基于螺接关系(螺纹副)改变轴长N的套管(间隔件)65。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扰流器装置10,用作支承位置调节机构70的套管65可以执行由连杆机构12支承的扰流器3的位置调节。
如图13中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管状构件61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1a)设置有小直径部71,该小直径部71插入通孔51中以定位在设置在支承部43处的通孔51中。第一管状构件61的包括小直径部71的第一轴向端部61a固定至支承部43的上表面43c。如图14中所示,第二管状构件62包括操作输入部80,该操作输入部80使第二管状构件62相对于第一管状构件61旋转。
如图14中所示,由于第一管状构件61与第二管状构件62彼此螺纹接合,第二管状构件62的位于第一管状构件61内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2a)包括切口状接合部72,该切口状接合部72设置在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大致180度的两个位置中。如图15A和图15B中所示,第二管状构件62的第二轴向端部,即,伸出到第一管状构件61外部的第二轴向端部62b(的外周向表面62s)设置有跨宽度平面部73(即,用作夹持部),该跨宽度平面部73包括彼此平行定位的一对平面部73a、73b。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接合部72和跨宽度平面部73用作操作输入部80,因此,彼此螺纹接合的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容易地彼此相对地旋转。
也就是说,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支承位置调节机构70,工具(例如,平头螺丝刀)可以从第一轴向端部61a经由用于螺栓50的通孔51定位的一侧插入第一管状构件61中,该螺栓50设置在上支架14的支承部43处。由于该工具与第二管状构件62的第一轴向端部62a接合,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彼此相对地旋转。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支承位置调节机构70,由于跨宽度平面部73(由平面部73a、73b构成)用作夹持部,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彼此相对地旋转。由于套管65(由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构成)的轴向长度N基于螺纹关系而改变,因此,可以执行由连杆机构12支承的扰流器3的位置调节。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和优点。
扰流器装置10包括扰流器3、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固定构件(螺栓50)、以及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其中,该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支承扰流器3,该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将扰流器3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3从车辆1的外表面S伸出的展开位置,该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将扰流器3调节成定位在扰流器3收回在壳体凹入部20内的收回位置,该壳体凹入部20形成在车辆1的外表面S处,该固定构件(螺栓50)将扰流器3固定至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固定构件(螺栓50)相应地插入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中,第一管状构件61在第一周向表面61s处设置有第一螺纹部63,第二管状构件62在第二周向表面62s处设置有第二螺纹部64,第一螺纹部63和第二螺纹部64彼此螺纹接合。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彼此相对地旋转,因此,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基于螺纹关系(螺纹副)改变定位在扰流器3与连杆机构12之间的间隔件(套管65)的轴向长度N。因此,扰流器3(的固定部45)与固定有螺栓50的连杆机构12(的上支架43)之间的间隔可以通过简单的构型来精确地调节,同时保持高的支承刚度。也就是说,由连杆机构12沿螺栓50的轴向方向支承的扰流器3的位置调节可以通过简单的构型来精确地执行,同时保持高的支承刚度。此外,可以保持大的调节行程。因此,扰流器3可以存放在壳体凹入部20中以使扰流器3的上表面3c与车辆1的外表面S齐平。因此,可以保持增强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和高的可设计性。
第一管状构件61包括内直径D1,该内直径D1大于固定构件(螺栓50)的直径D0,并且第二管状构件62包括内直径D2,该内直径D2大于固定构件(螺栓50)的直径D0。
也就是说,彼此螺纹接合的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不容易发生轴位移。因此,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定位在与螺栓50的轴线正交的平面中或者定位在沿车辆1的外表面S的平面方向中的扰流器3的位置调节可以通过简单的构型来执行,同时保持高的支承刚度。
第一管状构件61的第一周向表面61s包括内周向表面61s和外周向表面,第一管状构件61的第一螺纹部63定位在内周向表面61s处,第二管状构件62的第二周向表面62s包括内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62s,第二管状构件62的第二螺纹部64定位在外周向表面处,第二管状构件62包括定位在第一管状构件61内的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2a),该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2a)形成有接合部72,该接合部72用于第二管状构件62相对于第一管状构件61的旋转操作。
根据上述结构,工具从第一管状构件61的轴向端部61a所定位的一侧插入第一管状构件61中。由于工具与设置在第二管状构件62的第一轴向端部62a处的接合部72接合,因此,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彼此相对地旋转。因此,扰流器3的位置调节可以从扰流器3通过螺栓50固定至上支架14所沿的方向来执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夹持部(跨宽度平面部73),该夹持部用于第二管状构件62相对于第一管状构件61的旋转操作。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平面部73a、73b构成的)跨宽度平面部73(夹持部)用作操作输入部80,因此,扰流器3的位置调节可以从与扰流器3通过螺栓50固定至上支架14所沿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或者与螺栓50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来执行。
根据本实施方式,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包括固定至扰流器3的支承构件(上支架14)以及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支承构件(上支架14)的连杆构件(连杆构件11),支承构件(上支架14)通过弯折板材而形成,支承构件(上支架14)包括连接至连杆构件11的侧壁部42,支承构件(上支架14)包括设置有通孔51的支承部43,固定构件(螺栓50)插入该通孔50中,并且支承部43包括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上端而形成的第一支承板部43a,支承部43包括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下端而形成的第二支承板部43b。
根据前述的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的扰流器3的结构,可以在保持高的支承刚度的同时,减小扰流器装置3的尺寸。也就是说,由于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上端而形成的第一支承板部43a用作支承部43,并且由于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定位在支承部43的上部处,因此,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的扰流器3可以保持高的支承刚度。此外,侧壁部42包括定位成比构成支承部43的第一支承板部43a低的部分。由于定位成比第一支承板部43a低的该部分设置有与连杆构件11(前连杆构件15)相关的连接点X3,因此,在防止连接点X3与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相干涉的同时,上支架14的尺寸可以减小。由于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下端而形成的第二支承板部43b用作支承部43,与连杆构件11(后连杆构件16)相关的连接点X4设置在支承部43的上方。因此,扰流器装置1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减小。
第一管状构件61的与支承部43相接触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1a)设置有小直径部71,该小直径部71插入通孔51中以定位在设置在支承部43处的该通孔51中。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第一管状构件61的定位很容易操作。因此,扰流器3可以容易地固定至连杆机构12。
第一管状构件61的与支承部43相接触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1a)固定至支承部43。因此,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在未受第一管状构件61约束的情况下相对于第一管状构件61旋转。因此,扰流器3可以更容易地固定至连杆机构12。
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如下修改。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用于已知的后部扰流器的扰流器装置10支承位于车辆的后部处的行李箱盖2上的扰流器3。替代性地,扰流器3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扰流器3可以被支承在车顶板上。此外,例如,扰流器3可以从壳体凹入部展开或者存放在壳体凹入部中,该壳体凹入部设置在车辆1的外表面S的任何其它部分处,例如,车辆1的侧表面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连杆机构12用作支承机构,该连杆机构12将扰流器3移动至展开位置以便能够将后端部3b提升得比前端部3a高。替代性地,支承机构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在不改变扰流器3的倾斜角的情况下,扰流器3可以从车辆1的外表面S伸出(升起)。替代性地,扰流器3(的后端部3b)可以通过改变倾斜角而从车辆1的外表面S伸出。此外,连杆机构并非必须用作支承机构。由连杆机构12支承的扰流器3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从壳体凹入部20展开以及存放在壳体凹入部20中。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支承扰流器3的所述一对右、左连杆机构12设置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处。替代性地,构成支承机构的连杆机构12可以是任何数量,例如,一个或三个以及更多。构成连杆机构12的连杆构件11可以是任何数量,例如,一个或三个以及更多。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定位在构成上支架14的支承部43的上部处。替代性地,只要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定位在扰流器3与连杆机构12之间,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例如,如图16A中所示,第一管状构件61可以与构成上支架14的支承部43的下表面43d相接触。如图16B中所示,第一管状构件61可以以下述方式设置:第一管状构件61被插入支承部43以穿过该支承部43定位。如图16C中所示,第一管状构件61和支承部43可以一体地形成。此外,第一管状构件61可以固定至上支架14的侧壁部42。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管状构件61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1a)固定至支承部43。可以采用任何固定方式,例如,粘附或焊接。替代性地,第一管状构件61可以不固定至支承部43。小直径部71可以不形成在第一管状构件61的与支承部43相接触的轴向端部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二管状构件62的伸出到第一管状构件61外部的第二轴向端部(第二轴向端部62b)设置有跨宽度平面部73,该跨宽度平面部73用作用于在第二管状构件62相对于第一管状构件61旋转时的旋转操作的夹持部。替代性地,只要第二管状构件62的第二轴向端部(第二轴向端部62b)可以用作夹持部,第二管状构件62的第二轴向端部(第二轴向端部62b)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例如,四边形轴形状或六边形轴形状。替代性地,第一管状构件61可以包括夹持部。此外,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不包括夹持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二管状构件62的定位在第一管状构件61内的第一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2a)设置有切口状接合部72。该切口状接合部72定位在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大致180度的两个位置处。替代性地,只要工具能够与接合部72接合以用于在第二管状构件62相对于第一管状构件61旋转时的旋转操作,接合部72的数量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接合部72可以是突出部而非凹入部。此外,并非必须包括接合部72。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管状构件61定位在连杆机构12处而第二管状构件62定位在扰流器3处。替代性地,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定位在连杆机构12处而第一管状构件61可以定位在扰流器3处。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上支架14的支承部43形成有第一支承板部43a和第二支承板部43b,该第一支承板部43a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上端而形成,该第二支承板部43b通过弯折侧壁部42的下端而形成。替代性地,侧壁部可以通过弯折支承部的一端而形成。在扰流器3支承在连杆机构12的上部处的结构中,侧壁部(第一侧壁部)有利地通过将支承部的第一端向上弯折而形成。侧壁部有利地设置有第二侧壁部,该第二侧壁部通过将支承部的第一端向下弯折而形成。替代性地,侧壁部有利地设置有第三侧壁部,该第三侧壁部通过将支承板部的第二端向下弯折而形成。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中的每一者通过弯折由金属制成的板构件而形成。替代性地,下支架13和上支架14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下面将描述可以基于上述实施方式进行理解的实施方式的技术理念和效果。
第一管状构件61的与支承部43相接触的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1a)设置有小直径部71,该小直径部71插入通孔51中。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结构,第一管状构件61的定位很容易操作。因此,扰流器3能够容易地固定至连杆机构12。
第一管状构件61的与支承部43相接触的轴向端部(第一轴向端部61a)固定至支承部43。因此,第二管状构件62可以相对于第一管状构件61旋转。因此,扰流器3可以更容易地固定至连杆机构12。
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包括支承构件(上支架14)和连杆构件11,该支承构件(上支架14)固定至扰流器3,该连杆构件11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支承构件(上支架14)。支承构件(上支架14)通过弯折板材而形成,并且设置有支承部43和侧壁部42。支承部43包括通孔51,固定构件(螺栓50)插入通孔51以穿过该通孔51定位。侧壁部42连接至连杆构件11。侧壁部42通过将支承部43的一端向上弯折而形成。在这种结构中,与连杆构件11相关的连接点X4可以设置在支承部43的上方。由于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定位成比支承部43高,在保持高的支承刚度的同时,扰流器装置10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可以减小。
支承机构(连杆机构12)设置有多个连杆构件11和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通过将支承部的第二端向下弯折而形成。在这种结构中,第二侧壁部的与连杆构件11相关的连接点X3可以形成在定位成比支承部43低的第二侧壁部处。因此,在防止连接点X3与第一管状构件61和第二管状构件62相干涉的同时,可以减小支承构件(上支架14)的尺寸。
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以及操作模式。然而,意在保护的本实用新型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外,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应被认为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由其他人做出变型和改变,以及采用等效替代。因此,明显清楚的是,所有落入如在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此种变型、改变以及等效替代都应当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扰流器;
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支承所述扰流器,所述支承机构将所述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所述扰流器从所述车辆的外表面伸出的展开位置,所述支承机构将所述扰流器调节成定位在所述扰流器收回在壳体凹入部内的收回位置,所述壳体凹入部形成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外表面处;
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扰流器固定至所述支承机构;以及
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所述固定构件插入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管状构件中,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在第一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在第二周向表面处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彼此螺纹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构件的直径大的内直径;以及
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包括比所述固定构件的所述直径大的内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周向表面包括内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一螺纹部定位在所述内周向表面处;
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周向表面包括内周向表面和外周向表面,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的所述第二螺纹部定位在所述外周向表面处;以及
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内的轴向端部,所述轴向端部形成有接合部,所述接合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旋转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管状构件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所述第二管状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管状构件的旋转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机构包括支承构件和连杆构件,所述支承构件固定至所述扰流器,所述连杆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支承构件;
所述支承构件通过弯折板材而形成,所述支承构件包括连接至所述连杆构件的侧壁部,所述支承构件包括设置有通孔的支承部,所述固定构件插入所述通孔中;以及
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一支承板部,所述第一支承板部通过弯折所述侧壁部的上端而形成,所述支承部包括第二支承板部,所述第二支承板部通过弯折所述侧壁部的下端而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71608 | 2014-08-26 | ||
JP2014171608A JP6350115B2 (ja) | 2014-08-26 | 2014-08-26 | 車両用スポイ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937281U true CN204937281U (zh) | 2016-01-06 |
Family
ID=55004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642378.1U Active CN204937281U (zh) | 2014-08-26 | 2015-08-24 | 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15816B2 (zh) |
JP (1) | JP6350115B2 (zh) |
CN (1) | CN204937281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58980B2 (ja) * | 2014-08-08 | 2019-01-30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スポイラ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FR3045554B1 (fr) * | 2015-12-22 | 2018-02-02 |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 Dispositif de manoeuvre d'un volet aerodynamique |
DE102016117904A1 (de) * | 2016-09-22 | 2018-03-22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Trägervorrichtung für eine Luftleitein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
KR101836736B1 (ko) * | 2016-11-14 | 2018-03-0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Rv 차량의 스포일러 장치 |
KR102518234B1 (ko) * | 2016-11-15 | 2023-04-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리어 범퍼의 가변 스포일러 장치 |
KR102518233B1 (ko) * | 2016-11-15 | 2023-04-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리어 범퍼의 가변 스포일러 장치 |
US10099730B1 (en) * | 2017-05-23 | 2018-10-16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Dynamic vehicle spoilers |
CN108773419B (zh) * | 2018-07-11 | 2023-12-08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主动调节尾翼 |
DE102018121151A1 (de) * | 2018-08-30 | 2020-03-05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Luftleit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
GB2577313B (en) * | 2018-09-21 | 2022-07-13 | Mclaren Automotive Ltd | Variable aerodynamic device |
US20200114985A1 (en) * | 2018-10-10 | 2020-04-1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erodynamic wing assembly |
CN115848519B (zh) * | 2022-12-15 | 2024-05-17 |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尾翼及车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47984A (ja) * | 1986-04-19 | 1987-10-29 | Daikiyoo Bebasuto Kk | 車両の風の流れの誘導装置 |
JPH02120195A (ja) * | 1988-10-31 | 1990-05-08 | Oi Seisakusho Co Ltd | リヤスポイラ装置 |
DE4305090C2 (de) * | 1993-02-19 | 1995-04-13 | Webasto Karosseriesysteme | Heckspoiler zum Leiten einer Windströmung an Fahrzeugen |
JP2005212719A (ja) * | 2004-02-02 | 2005-08-11 | Toyota Motor Corp | スポイラ装置 |
DE102007061812A1 (de) | 2007-12-20 | 2009-07-02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Luftleitvorrichtung |
DE102011001054B4 (de) * | 2011-03-03 | 2022-08-04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heckseitigen Luftleitvorrichtung |
JP2015067222A (ja) | 2013-09-30 | 2015-04-13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スポイラ装置 |
-
2014
- 2014-08-26 JP JP2014171608A patent/JP6350115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8-13 US US14/825,251 patent/US9415816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24 CN CN201520642378.1U patent/CN204937281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350115B2 (ja) | 2018-07-04 |
JP2016043876A (ja) | 2016-04-04 |
US20160059911A1 (en) | 2016-03-03 |
US9415816B2 (en) | 2016-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937281U (zh) | 用于车辆的扰流器装置 | |
CN104008707B (zh) | 一种可弯曲led显示屏的定弧杆和定弧机构 | |
US20140124127A1 (en) | Folding system | |
PL1905921T3 (pl) | Ulepszona konstrukcja składana do robót wspornikowych | |
CN104879341A (zh) | 一种长度可调的液压伺服作动器 | |
JP3191898U (ja) | トレッドミル用の折畳みフレーム | |
CN104003152B (zh) | 一种可调滚轮轨道宽窄的调整机构 | |
CN206883544U (zh) | 一种碗型塞拆卸工装 | |
CN204214893U (zh) | 夹具开合保持装置 | |
CN201002256Y (zh) | 万能径向尺 | |
CN204101297U (zh) | 一种油门踏板工装 | |
CN108000510B (zh) | 一种机械臂 | |
CN205553334U (zh) | 自由折叠式换模支架 | |
CN203751999U (zh) | 一种管件定位装置 | |
CN204254175U (zh) | 展开式支撑架 | |
CN206702001U (zh) | 一种新型管件弯曲工装 | |
CN203669492U (zh) | 无销钉栅栏及其安装用扭具 | |
CN204458938U (zh) | 制动器总成蹄铁张力检测总成 | |
CN203420413U (zh) | 一种遮阳篷的前沿安装结构 | |
CN203942787U (zh) | 一种可伸缩折叠的草坪机推杆 | |
CN203141410U (zh) | 一种手动式堵盖安装装置 | |
CN204209341U (zh) | 后副车架内开档定位装置 | |
CN203928326U (zh) | 导风连杆结构和空调器 | |
CN206925506U (zh) | 一种用于零件定位的双导杆气缸装置 | |
CN204628146U (zh) | 一种改良型支撑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