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在当今以信息为导向的社会中,电子显示器的作用日益重要,各种电子显示设备广泛的应用在不同的工业领域。由于半导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处理设备都变得尺寸小、重量轻,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更小、更轻属性及低能耗特点的显示设备。
液晶显示器包括两个基片,在基片中形成有电极,液晶置于其间。液晶显示器是执行显示操作的设备,通过给电极施加电压,液晶显示设备重排液晶分子以便控制穿过液晶的光线总量来实现。
图1是常用液晶显示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见图1,液晶显示器(LCD)5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10,给显示单元10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20,安装显示单元10和背光组件20的型框30,将显示单元10固定到型框30上的底板40。尽管图中未示出,LCD50容纳在前、后壳体(未示出)中。
显示单元10的液晶显示器(LCD)面板16包括:薄膜型半导体基片12,与薄膜型半导体基片12面对面设置的滤色基片11,和形成在两个基片11和12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
另外,LCD面板16带有集成印刷电路板(PCB)14,集成印刷电路板14提供驱动LCD面板16的驱动信号和控制LCD面板16操作的控制信号。集成PCB14通过与LCD面板16一侧电连接的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连到LCD面板16上。门脉冲带载体接头件15提供从集成PCB14到LCD面板16的门脉冲行施加的控制门脉冲行的门脉冲信号,门脉冲带载体接头件15连到LCD面板16的另一侧。
在显示单元10的下面,有给显示单元10提供统一均匀光线的背光组件20。背光组件20包括:产生光线的灯单元21,导引光线然后将光线输出到显示单元10的光线导引板22。背光组件20还包括:将从光线导引板22输出的光线亮度调整均匀的多个光学板23,反射从光线导引板22到光线导引板22的输出表面所泄漏的光线的反射板24,以此增加从光线导引板22所输出的光线总量。
反射板24、光线导引板22和光学板23依次装在型框30中。显示单元10装在光学板23的上面,弯曲集成PCB14以封住型框30的第一侧壁31,并落在型框30的背面以防止LCD50的表面积增加。
随后,若顶部底板40相对地连到型框30上,显示单元10固定在型框30的安装空间中,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保持弯向第一侧壁31外侧的状态。
如图2所示,地线夹60与型框30的第二侧壁32配合,以便将安装在型框30背面的集成PCB14接地连接到顶部底板40上。
然而,在LCD50组装或使用时,由于外部震动导致地线夹60脱离固定位置,集成PCB14电连接到顶部底板40上状态就不能保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近提出用螺钉将地线夹60配合到型框30和顶部底板40的方法。
图2是将图1中LCD的集成PCB和顶部底板接地的地线夹60的透视图,图3是横截面图,示出了图2中使用地线夹60的LCD配合结构。
具体参见图2,地线夹60包括:第一配合部分61,和按相同方向从第一配合部分61的两端延伸的第二、第三配合部分62和63。第一、第二和第三配合孔61a、62a和63a分别形成在第一、第二和第三配合部分61、62和63上。
如图3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配合部分61、62和63分别直接与型框30的第二侧壁32的侧面、顶面和底面接触,集成PCB14的一部分介于第三配合部分63和型框30的背面之间。
如图1至3中所示,相应于第一、第二和第三配合孔61a、62a和63a,第一、第二和第三配合孔32a、32b和32c形成在型框30的第二侧壁32的侧面、顶面和底面。而且,第四配合孔14a相应于第三配合孔32c形成在集成PCB14的一端,第五配合孔40a相应于第一配合孔61a,形成在相应于型框30的第二侧壁32的顶部底板40的侧壁上。
地线夹60与型框30的第二侧壁32配合后,集成PCB14就被第三配合部分63支撑,第一螺钉71通过第二配合孔62a插入到第二盲孔32b中,按同样的方式,第二螺钉72通过在型框30背面的第三和第四配合孔63a和14a插入到第三盲孔32c中。随后,顶部底板40与型框30配合后。第三螺钉73通过第五和第一配合孔40a和61a插入到第一盲孔32a中。
如上所述,因为型框30的原因,用第一、第二和第三螺钉71、72和73将地线夹60和顶部底板40相互固定配合在一起,地线夹60稳固在集成PCB14和顶部底板40上,其间保持导电状态。
可是,若用螺钉来保持牢固配合和地线夹60的导电状态,因为螺钉数目的增加,则LCD的零件数增加,组装零件的组装步骤亦增加。
另外,近来为使LCD50更薄,型框30的侧壁厚度变得越来越薄,因此地线夹60和型框30的侧壁间互相覆盖的区域减少,这使得保证紧固第一、第二和第三螺钉71、72和73的空间变得困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边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LCD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4,LCD50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单元100,给显示单元100提供光线的背光组件200,安装显示单元100和背光组件200的型框300,将显示单元100固定到型框300上的底板400。尽管图中未示出,LCD500安装在前、后壳体(未示出)中。
显示单元100包括:LCD面板160和控制LCD面板160的操作的集成PCB140。
LCD面板160具有薄膜型半导体基片120,与薄膜型半导体基片120面对面设置的滤色基片110,和形成在两个基片110和120之间的液晶层(未示出)。
薄膜晶体管基片120包括:薄膜晶体管和按矩阵结构排列的象素电极、按列方向延伸的多个数据行,按行方向延伸的多个脉冲行。数据行与薄膜晶体管的每个源极相连,脉冲行与其栅极相连,而且,象素电极与薄膜晶体管和每个漏极相连。
滤色基片110包括:用作彩色相素的RGB象素,用于在光线从中穿过时产生预期的色彩,和设置在包括RGB象素的滤色基片110的整个表面上的共用电极。
此外,通过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0与LCD面板160电连接的集成PCB140,根据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施加驱动信号给LCD面板160脉冲行和数据行。集成PCB140与连在LCD面板160的源侧的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0相连。脉冲带载体接头件150与LCD面板160的脉冲侧相连,根据从集成PCB140施加的驱动信号来驱动LCD面板160的脉冲行。
在显示单元100的下面,设置给显示单元100提供统一均匀光线的背光组件200。背光组件200设置有产生光线的灯单元210,改变从灯单元210输出的光线路径,并将路径改变的光线输给显示单元100的光线导引板220。
另外,多个光学板230叠放在光线导引板220的上表面。光学板230使从光线导引板220输出的光线亮度均匀,并将亮度均匀的光线提供给LCD面板160,在光线导引板220的下面,设置有反射板240。反射板240反射从光线导引板220到光线导引板220的输出表面所泄漏的光线,以此增加从光线导引板220至LCD面板160所输出的光线总量。
背光组件200装在型框300中。特别地,反射板240、光线导引板220和光学板230顺序装在型框300的安装空间内,灯单元210邻着光线导引板220的一个侧壁放置。
此外,显示单元100装在光学板230的上表面,被与型框300配合的顶部底板400固定到型框300。
此时,将集成PCB140连到LCD面板160源侧的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0,被顶部底板400弯向型框300的第一侧壁。连在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0上的集成PCB140安装在型框300的背面。
在型框300的另一侧壁上,即与第一侧壁310相邻、部分地与集成PCB140重叠的第二侧壁320上,形成有地线夹(未示出)的配合部分321,为的是在集成PCB140和顶部底板140间形成电连接。
按预定深度从型框300的第二侧壁320的侧面和上表面凹下形成配合部分321,因此即使地线夹600与配合部分321配合,地线夹600也不会增加LCD500的厚度和宽度。
图5和图6为部分放大透视图,示出了图4集成PCB的接地连接结构。
参见图5和图6,反射板240、光线导引板220和光学板230顺序安装在型框300的安装空间。灯单元210装在光线导引板220的一侧,显示单元100装在光学板230的上表面,弯曲集成PCB140使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0围住型框300的第一侧壁310,并设置在型框300的背面。
然后,地线夹600将第二侧壁320的配合部分321和置于型框300背面的集成PCB140的端部配合在一起。换句话说,置于型框300背面的集成PCB140被配合到配合部分321的地线夹600固定在型框300的背面。地线夹600的结构,地线夹600、集成PCB140和型框300的配合关系将会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如图6所示,地线夹600与配合部分321配合后,顶部底板400面向型框300配合在显示单元160的一侧。由于顶部底板400的配合,显示单元160固定到型框300,且地线夹600与相应于型框300的第二侧壁320的顶部底板400的侧壁410的内表面相接触。即通过地线夹600,集成PCB140与顶部底板400间保持导电状态。
图7A至7C示出了图5地线夹的结构。
参考图7A至7C,地线夹600包括:主体部分610,在一个方向从主体部分610的第一端部613延伸的第一翼边部分620,和在与第一翼边部分620相同的方向从主体部分610的第二端部615延伸的第二翼边部分630。
在第一和第二端部613和615上作用有张力,以将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从主体部分610分开。因此,如图7C所示,第一翼边部分620和第二翼边部分630离第一和第二端部613和615越远,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之间的间距越小,在图7C中,示出了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相互接触的例子,距离第一和第二端部613和615越远,连续施加的张力就越强,第一翼边部分620和第二翼边部分630的间距越窄。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互相没有直接接触并不重要。
而且第一和第二导引部分621和631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的末端。如图7A所示,第一导引部分621具有比第一翼边部分620的宽度W1要大的宽度W2。同样,第二导引部分631具有比第二翼边部分630的宽度W1要大的宽度W2。另外,第一和第二导引部分621和631距离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的末端越远,第一和第二导引部分621和631相互之间间隔渐大。
在地线夹600的主体部分610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导引槽611,导引槽611的开槽方向与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延伸的方向相同,特别地,导引槽611的长度与主体部分610的宽度W1相同。
图8A和8B为透视图,示出了将图7A至7C中的地线夹配合到LCD上的夹安装装置的结构;图9为横截面图,示出了被图8夹安装装置变形的地线夹的结构。
参见图8A,夹安装装置700包括:地线夹600插入其中的插入孔710,安装插入到插入孔710的地线夹600的安装部分720,型框300的配合部分321和集成PCB140的一端部插入其中的插入部分730,连在插入部分730的左、右两侧的V形第一和第二弹簧741和742,将在安装部分720中的地线夹600向第一和第二弹簧741和742推出的驱动件750。
更具体的讲,集成PCB140安装在型框300的背面时,集成PCB140的一端部和型框300的配合部分321插入到夹安装装置700的插入部分730中。
在安装部分720中的地线夹600被驱动件750推动穿过插入孔710,滑向插入部分730的一侧,此时,驱动件750的一端部与在安装部分720中的地线夹600上主体部分610上形成的导引槽611接触。
随后,若驱动件750将地线夹600成功地推向插入部分730,如图8B所示,地线夹600的第一和第二导引部分621和631沿着第一和第二弹簧741和742的外侧部分滑动。
在第一和第二弹簧741和742的弹性力作用下,第一和第二导引部分621和631逐渐相互分开,使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的间距变大。
在这种情况下,若驱动件750继续滑向插入部分730,地线夹600从第一和第二弹簧741和742分离开,于是地线夹600的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与型框300的第二侧壁320的上表面和集成PCB140的背面接触。
详细地如图9所示,被第一和第二弹簧741和742互相分离开的地线夹600的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在施加到地线夹600的第一和第二端部613和615的张力的作用下回复到初始状态。
换句话说,第一翼边部分620与插入到夹安装装置700的插入部分730中的型框300的第二侧壁的上表面接触。第二翼边部分630与在插入部分730中的集成PCB140的背面接触。
图10示出了如上所述的,用夹安装装置700将地线夹600配合到LCD500的结构。
图10为沿图6LCD图中线A-A′的横截面图。
参见图10,反射板240、光线导引板220、光学板230和显示单元100顺序装在型框300的安装空间。此时,集成PCB140装在型框300的背面。
地线夹600的第一翼边部分620与型框300的第二侧壁320的上表面接触,地线夹600的第二翼边部分630与安装在型框300背面的集成PCB140的背面接触。此时,地线夹600的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的由上述张力产生的回复力,作用在第二侧壁320的上面和集成PCB140的背面。因此,集成PCB140在与地线夹600接触时,可靠地与型框300的背面配合。
随后,若顶部底板400与型框300配合,顶部底板400的侧壁14的内表面与地线夹600的主体部分610接触。因此,集成PCB140通过地线夹600与顶部底板400电连接。
图11和12为部分放大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集成PCB的接地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前一个实施例,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LCD元件。
参见图11,反射板240、光线导引板220和光学板230顺序装在型框300的安装空间内。灯单元210装在光线导引板220的一侧,显示单元100装在光学板230的上表面,弯曲集成PCB140使数据带载体接头件130围住型框300的第一侧壁310,并设置在型框300的背面。
同时,在型框300的另一侧壁上,即与第一侧壁310相邻且部分地与集成PCB140重叠的第二侧壁320上形成有地线夹(未示出)的配合部分321,为的是在集成PCB140和顶部底板140间形成电连接。
此时,按预定深度从型框300的第二侧壁320的侧面和上表面开槽形成配合部分321,因此即使地线夹600与配合部分321配合,地线夹600也不会增加LCD500的厚度和宽度。另外,用来上螺钉401的盲孔321a形成在连接部分321上,以便增强地线夹600和顶部底板400间的配合力。
与配合部分321配合的地线夹600将安装在型框300背面的集成PCB140固定。此时,相应于形成在配合部分321上的盲孔321a,第一配合孔612形成在地线夹600上。
而且在顶部底板400的侧壁,相应于第一配合孔612形成有第二配合孔411a,顶部底板400的侧壁相对地连接到型框300上,将显示单元160固定在型框300上。
此时,第二配合孔411a的周围部分按预定的深度凹下,或者厚度比其它部分薄,为的是防止因为螺钉401的缘故导致LCD500整体变宽。螺钉穿过第二配合孔411a和第一配合孔612,紧固在形成在配合部分321上的盲孔321a上。
如图12所示,若螺钉401穿过第二配合孔411a和第一配合孔612,紧固在形成在配合部分321上的盲孔321a上,集成PCB140、型框300、地线夹600和顶部底板400相互配合并形成相互间的电连接。
图13A至13C示出了图11地线夹的结构。
参见图13A至13C,地线夹600包括:主体部分610,在一个方向从主体部分610的第一端部613延伸的第一翼边部分620,和在与第一翼边部分620相同的方向从主体部分610的第二端部615延伸的第二翼边部分630。此时,在第一和第二端部613和615上作用有预期的张力,以将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从主体部分610分开。
而且第一和第二导引部分621和631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的末端。如图13A所示,第一导引部分621具有比第一翼边部分620的宽度W1要大的宽度W2。同样,第二导引部分631具有比第二翼边部分630的宽度W1要大的宽度W2。另外,随着远离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第一和第二导引部分621和631相互逐渐离开。
同时,在地线夹600的主体部分610的中心位置,形成有导引槽611,导引槽611的开槽方向与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延伸的方向相同。具体地,导引槽611的长度与主体部分610的宽度W1相同。第一配合孔612形成在导引槽611的中心位置。
图14为图12LCD的沿线B-B′的横截面图。
参见图14,反射板240、光线导引板220、光学板230和显示单元100顺序装在型框300的安装空间。此时,集成PCB140装在型框300的背面。
地线夹600的第一翼边部分620与型框300的第二侧壁320的上表面接触,地线夹600的第二翼边部分630与安装在型框300的背面的集成PCB140的背面接触。此时,地线夹600的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620和630的由上述张力产生的回复力,作用在第二侧壁320的上表面和集成PCB140的背面。因此,集成PCB140在与地线夹600接触时,可靠地与型框300的背面配合。
随后,若顶部底板400与型框300配合,顶部底板400的侧壁14的内表面与地线夹600的主体部分610接触。然后螺钉401穿过第二配合孔411a和第一配合孔612,紧固在形成在配合部分321上的盲孔321a上。因此,集成PCB140就保持这种状态:集成PCB140通过地线夹600与顶部底板400形成电连接。
根据如上所述的LCD,地线夹的功能是将集成PCB固定到型框的背面,在集成PCB和顶部底板间形成电连接。此时,地线夹包括:主体部分,在一个方向从主体部分的第一端部延伸的第一翼边部分,和在与第一翼边部分相同的方向从主体部分的第二端部延伸的第二翼边部分。而且,在张力的作用下型框和集成PCB相互挤压,所需的张力作用在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于是随着距第一和第二端部距离变大,第一和第二翼边部分间的间距变小。
这样,无需使用单独的固定件。地线夹能可靠的将集成PCB固定到型框的背面,并固定连接到型框的侧壁,而且因为没有使用单独的固定件,组装步骤得以减少,因此制造成本下降。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LCD中,在地线夹和顶部底板的侧壁,都形成有配合孔。在型框的侧壁形成有盲孔,用螺钉将地线夹和顶部底板固定在型框上,因此地线夹与集成PCB和顶部底板间保持可靠的电导通。
虽然对本发明作了详细的描述,但是应当明白关于本发明所做的各种变化、替代和改变都没有脱离本发明的情况范围,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