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3414A - 应用影响策略 - Google Patents
应用影响策略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43414A CN1443414A CN01813221A CN01813221A CN1443414A CN 1443414 A CN1443414 A CN 1443414A CN 01813221 A CN01813221 A CN 01813221A CN 01813221 A CN01813221 A CN 01813221A CN 1443414 A CN1443414 A CN 14434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ting circuit
- qos
- support node
- policy control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5—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multipoint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8—End to en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25—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for supporting services specification, e.g. SL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4—Traffic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attributes, e.g. priority or QoS
- H04L47/2491—Mapp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requir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2—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 H04L47/724—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using reservation actions during connection setup at intermediate nodes, e.g.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RSV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1—Real time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8—User-type awa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2—Collecting or measuring resource availability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2—Miscellaneous aspects
- H04L47/824—Applicable to portable or mobile termi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23—Media gateways
- H04L65/103—Media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2—Gateways
- H04L65/1033—Signalling gateways
- H04L65/104—Signalling gateways in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80—Responding to Qo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用于利用策略控制机构在分组数据网络中在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QoS连接中过滤与选通数据流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远程主机启动应用服务器中的应用,并利用应用服务器在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UE”)之间启动相应的对话。此UE请求此网络的网关支持节点(“GGSN”)在此UE与远程主机之间建立网络承载业务。策略服务器中的相应策略控制功能(“PCF”)从应用服务器中接收由此应用服务器在对话期间接收的对话数据中导出的过滤数据。GGSN询问策略服务器中相应的PCF,以便在GGSN上利用策略控制过滤数据初始化选通电路。此选通电路随后根据策略控制过滤数据来过滤QoS连接中的数据流。
Description
本申请涉及于2000年5月22日提交的题为“ALL IP PolicyArchitecture”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号60/206186以及于2000年11月6日提交的“Enable User Choice in a System Using Applicationinfluenced Policy”的系列号60/246501,并且本申请要求这些专利系列号的优先权,这些系列号的公开内容结合在此作为参考。背景技术
本申请一般涉及分组数据网络,并且特别涉及利用策略(Policy)机构在分组数据网络中过滤与选通数据。
最初地,诸如互联网协议(IP)网络的分组数据网络设计用于传送“最佳效果”业务。即,此网络不保证用户分组将到达目的地。由于IP网络的市场成功,当今显然需要允许IP网络支持不同类型应用的机构。其中一些应用具有业务质量(“QoS”)要求。这些应用的示例包括各种实时应用(IP技术,视频会议)、流业务(声频或视频)或高质量数据业务(伴随一定下载延迟的浏览)。由于认识到这些需求,作为IP组网的重要标准体的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近来标准化一系列协议和机构,使IP网络操作员能建立QoS允许的IP网络。
图1描述对于解释QoS规定有用的简化的IP网络高等级模型。如能意识到的,此模型具有两个用户,但能容易地扩展到更多的用户而不必改变网络的基本功能。
在图1中,用户A 101可以与用户B 102或与应用服务器103通信。例如,在IP电话对话的情况下,用户A 101可以与用户B 102通信。同样地,在数据流业务的情况下,用户A 101可以与可能构造为视频服务器的应用服务器103通信。在任何一种情况下,用户A 101通过本地接入网105接入IP骨干网络104,诸如电话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或全球移动电信系统(UMTS)网络。同样地,用户B 102通过本地接入网106连接到IP网络104。然而,将认识到:用户A和用户B不需要使用同一类型的接入网络。
如众所周知的,IP网络104可以包括许多IP路由器和互连链路,一起在IP网络的入口和出口点之间提供连接,并因而使两方通信成为可能。
至于所涉及的用户,感觉到的QoS取决于接入网络105、106中的机构并且取决于IP骨干网104。特别感兴趣的是其中至少一个接入网络是UMTS网络的特定情况。
当用户接入基于IP的业务时,他们一般使用运用应用程序的设备,给用户提供接口来接入此特殊业务。例如,在图1中,用户A可以使用运行会议应用程序的膝上计算机来参加基于IP网络的会议,其中与会人员使用不同的程序来协作。这样的程序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
各种应用可以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来接入网络业务。API给应用程序编程员提供统一接口来接入基础系统资源。例如,API可以用于将网络资源管理器构造为要求从指定应用始发的特殊IP分组接收此网络的某一处理,诸如特定QoS。例如,如果此IP网络是微分业务(Differentiated Services)IP网络,则应用程序可以请求其所有的IP分组接收“加速传送”处理。
注意:用户(和用户设备中的API)可能不知道各个接入网络与IP骨干网络用于提供端对端QoS的各种技术。例如,用户可以使用基于RSVP/IntServ的API,并且其中牵涉用户的端对端实施例可以包括UMTS接入网络和非RSVP允许的IP网络。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需要不同技术之间的一些交互作用机构来保证端对端提供QoS。
综合业务(“IntServ”)给应用提供在多个受控级别的传送业务之中为其数据分组选择的能力。为了支持此能力,要求两件事。首先,应用的数据分组所行进的路径诸如子网络和IP路由器的各个网络元素必须支持控制传送至那些分组的QoS。第二,必须提供一种方式沿着此路径将此应用的要求传送至网络元素并且在这些网络元素与此应用之间传送QoS管理信息。
IntServ定义许多业务,诸如受控负载业务(Controlled-Load)(在IETF RFC 2211中定义)和保证义务(在IETF RFC 2212中定义)。此业务定义规定传送此业务所要求的网络设备的特征。例如,保证业务对端对端数据报排列延迟设置严格的数学上可证实的限制,并使之有可能提供保证延迟与带宽的业务。受控负载业务给客户数据流提供非常近似于同一数据流从空载网络元素接收的QoS的QoS,但是设置在网络元素超载时也使用容量(允许)控制以保证接收此业务。支持此业务的各个网络元素(子网和IP路由器)必须符合给此业务定义的限定。
此业务定义也限定必须通过此网络提供的信息以建立此业务。可以利用许多方式来提供此功能,但时常利用资源预留建立协议,诸如RSVP(在IETF RFC 2205中规定)来实现此功能。
RSVP(资源预留协议)是设计用于IntServ Internet(在IETF RFC1633、2205和2210中规定)的资源预留建立协议。主机使用RSVP协议来向网络请求特定的服务质量用于特定的应用数据流或流。路由器也将RSVP用于沿着这些数据流的路径将QoS请求传送给所有的节点并用于建立和保持状态以提供所请求的业务。RSVP请求一般导致沿着数据路径在每个节点中预留资源。
图2表示这些主机之间的端对端综合业务。利用支持规定用于需要业务的业务规定的路由器与主机并通过这些节点之间相关信息的信令提供此业务。
因为RSVP是主要设计为端对端的协议,所以在发送者希望只在端对端路径的某一部分中将RSVP用于资源预留的情况下要求一些额外功能。这在RSVP用于接入网络中并且超规定(over-provisioning)用于骨干网络中时可能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RSVP Proxy(代理)的概念是有用的。
RSVP Proxy是利用诸如路由器或交换机网络设备提供的功能,其中网络设备代理利用PAIH消息识别的一个或多个接收机生成RESV消息以响应输入PATH消息。换而言之,RSVP Proxy代理远程主机起作用并因而有助于始发主机与RSVP Proxy之间的资源预留,这表示在图3中。RSVP Proxy可以利用RSVP Proxy和RSVP主机之间的网络条件的知识。
增至互联网协议的微分业务(“DiffServ”)试图能够在互联网中进行可变化业务鉴别而不必每一跳(hop)上的每个状态和信令。可以从小的、良好定义的一系列积木块中建立各种业务。这些业务可以是端对端或域内业务;这些业务包括能满足定量性能需求(例如,峰值带宽)和基于相关性能的业务(例如,“类别”不同)。可以利用网络边界上IP标题字段中设置比特的组合来构成业务(自主系统边界、内部管理系统或主机),利用这些比特来确定如何利用此网络内的节点传送分组,并根据每个业务的要求或规则来调节网络边界上标记的分组。
微分业务定义网络边界上的边缘路由器和此网络内的核心路由器。这些边缘与核心路由器具有不同职责。此边缘路由器必须调节业务量以保证此业务符合业务协定。边界路由器也利用合适的微分业务代码点(“DSCP”)来标记此分组业务,并且随后根据定义用于那个DSCP的业务行为来传送此分组。所述业务行为,称为每跳行为(PHB)可以定义这种类型的业务优选先级或权重,以给予此业务比不同类型的其他业务更好的业务。核心节点检查DSCP并实施适于此业务的业务行为。
图4表示端对端业务,DS边缘路由器执行业务调节,而DS核心路由器只实施PHB。
IntServ结构提供通过不同网络传送端对端QoS至应用的装置。为了支持此端对端模型,必须利用大量不同类型的网络元素来支持IntServ结构。在此上下文中,支持微分业务的网络可以视为在整个端对端路径中的网络元素。
从IntServ观点出发,此网络的DiffServ区域被视为连接IntServ允许路由器或主机的虚拟链路(与以太网LAN一样能作为虚拟链路)。在网络的DiffServ区域内,路由器实施特定PHB(综合业务控制),允许进入接收某一PHB的DiffServ区域的业务总量将受边缘路由器上的条件控制。通过在边缘路由器上实行允许控制和业务调节并通过DiffServ区域利用RSVP传送信令,能够在IntServ域中提高IntServ服务。在RSVP信令中提供的信息应适于DiffServ域上的业务,这表示在图5中。
为实现具有明确定义的特性和功能的QoS Bearer(承载)业务,必须从此业务的源至目的地建立承载电路,承载业务包括允许提供限制QoS的所有方面,这些方面特别为控制信令、用户平面传送和QoS管理功能。
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和UMTS的移动接入数据网络可以形成整个网络的一部分并且对于连接至它的客户在端对端承载业务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通过GPRS/UMTS网络提供的业务必须适于上述控制信令和用户平面发送方面,以提供所要求的端对端承载电路业务。
GPRS/UMTS网络包括诸如移动站(“MS”)的主机和用户连接的外部分组交换网络之间的一组网络元素。所述主机也可以是几个网络通信装置之一,诸如计算机、个人数据辅助设备(“PDA”)等。在图6中为示意目的而示出了MS主机。
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提高与外部分组交换网络的交互作用。
为了发送和接收分组交换(“PS”)数据,MS应激活MS希望使用的分组数据协议文本。此操作使MS在相应的GGSN中公知并且与外部数据网络的交互作用能够开始。
在MS与外部数据网络之间利用称为密封与隧道效应的方法透明地传送用户数据,数据分组具有PS特有的协议信息并在MS与GGSN之间传送这些数据分组。
QoS在第三代(“3G”)移动网络中也具有极为重要和中心作用。QoS是用于给终端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方式,并且根据知识对网络管理也是重要的。QoS隐含网络中业务的技术知识,并且因而QoS也能有效利用频谱资源。
下面根据UMTS QoS结构来描述本发明。因此,为了提供一致的理解水平,提供UMTS中现有技术状态的QoS概述。描述第三代合作项目(“3GPP”)UMTS QoS结构,包括解释分组数据协议(“PDP”)内容、业务流模板(“TFT”)和用于激活UMTS承载电路的QoS维护程序。
期望与无线电设备相关的带宽在端对端链中是最昂贵和珍贵的资源。在UMTS接入网络中,无线电网络资源对每个PDP背景粒度进行管理,对应于用户流和某一QoS级别。
TS23.107V.3.4.0中规定了R993G网络的QoS框架。主要问题在于UMTS等级中使用的QoS结构,其中QoS属性列表可应用于UMTS承载电路业务,并且根据相应的映射规则规定无线电接入承载电路业务。
TS23.060 V.3.4.0规定R99 3G网络使用的用于UMTS等级中PS连接业务的一般机构。此规定用于3G网络的分组域的业务描述,包括GSM和UMTS中的GPRS。
在UMTS QoS结构中,认为网络业务为从终端设备(“TE”)至另一TE的端对端服务。End to End端对端业务可以具有给网络业务的用户提供某一QoS。
为了实现某一网络QoS,从业务的源点至终点建立具有明确定义的特点与功能的承载电路业务。承载义务包括能够提供约束QoS的所有方面,例如,承载平面传送、QoS管理功能等。
UMTS承载业务的分层状结构表示在图7中,每个特定层上的承载业务利用下面提供的服务来提供其个别服务,承载电路分成基础承载电路,每一个基础承载电路利用独立于其他承载电路的实现来提供QoS。服务协议在网络组成部分之间执行,这些组成部分在图7中垂直进行排列。这些服务协议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服务层来执行。
例如,UMTS承载服务包括无线电接入承载(“RAB”)服务和核心网络(“CN”)承载业务。RAB服务然后分为无线电承载业务和1u承载业务。Lu接口是无线电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之间的接口。
下面是图7中所示的实体的示例。终端设备(“TE”)可以是膝上计算机,而移动终端(“MT”)可以是手机,例如,移动站。UMTS地面无线电接入网络(“UTRAN”)可以由节点B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的组合构成。CN 1u边缘节点可以是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并且CN网关(“GW”)可以是GGSN。
UMTS中的QoS管理功能用于建立、修改和保持具有利用特定QoS属性定义的特定QoS的UMTS承载业务。组合的所有UMTS实体的QoS管理功能保证提供协商的UMTS承载业务。
UMTS结构包括控制平面中的4个管理功能和用户平面中的4个管理功能。控制平面管理功能是:
承载业务(“BS”)管理器,建立、控制和终接相应的承载业务。每个BS管理器在服务请求期间也将其等级属性变换为基础承载业务的属性。
在外部服务信令和内部服务原语之间变换的变换功能包括服务属性的变换并且位于MT与GW中。
允许/能力控能,确定网络实体是否支持特定请求服务以及所请求的资源是否可利用。
脚本控制,确定用户是否具有请求的承载业务的脚本。
用户平面管理功能是:
映射功能,利用与执行每个数据单元传送的承载业务相关的特定QoS指示来标注每个数据单元。例如,映射功能可以在将分组放置在Lu或CN承载电路上之前将DiffServ代码点附加到这些分组上。
分类功能,驻留在GGSN和MT中,根据每个用户数据单元的QoS要求将从外部承载业务(或本地承载业务)中接收的用户数据单元(例如,IP分组)分配给合适的UMTS承载业务。这正是下文将要描述的业务流模板(“TFT”)和分组滤波器所在的地方。
资源管理器,在请求使用资源的所有承载业务之间分配这些资源,此资源管理器试图提供每个独立承载业务所要求的QoS属性。资源管理器的示例是分组调度程序。
业务调节器,这是整形与报警功能,提供用户数据业务与所涉及的UMTS承载业务的QoS属性的一致性。业务调节器驻留在GGSN和MT中以及驻留在UTEAN中。
用于控制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表示在图8中。这些控制功能的目的是通过与TE中的本地服务控制以及外部网络中的外部服务控制的交互作用来支持UMTS承载业务的建立和修改。
用户平面中的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表示在图9中。这些功能一起根据利用承载业务属性表达的UMTS承载业务控制功能建立的承诺来保持数据传送特性。用户平面使用QoS属性。利用QoS管理控制功能提供相关属性给用户平面管理控制功。
4种不同的QoS类别在UMTS中进行标准化并且表示在图10中。对于相应类型的应用数据或对于某一类别的承载业务可以优化数据传送。这些类别之间的主要区别因素是业务的延迟灵敏度:对话类别指对于延迟非常灵敏的业务(用于实时业务),而背景类别是对延迟最不敏度的业务类别(用于非实时业务)。
为了详细描述承载业务特征,如下表所示,在UMTS中标准化一系列承载业务属性。通过选择描述一组属性值来请求某一QoS,参数根据请求的承载业务的类型而不同。
图11表示哪些属性适用于哪个业务类别。图12提供不同的QoS属性的用途的概述。在当前版本为3.4.0.的TS23.107中能找到QoS属性的确切定义。
如果为IP业务,脚本与一个或多个PDP地址(即,IP地址)相关。利用存储在MS、SGSN和GGSN中的一个或多个PDP上下文来描述每个PDP地址。默认值在保持脚本信息的HLP中也是可获得的。每个PDP上下文可以与业务流模板(“TFT”)相关。至多,(与同一PDP地址相关)一个PDP上下文可以在任何时候存在而没有分配给它的TFT。在图13中提供PDP地址、PDP上下文和TFT之间的关系。
PDP上下文是数据输入项的动态表,包括在MS和GGSN之间发送PDP PDU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例如,寻址信息、流控制变量、QoS分布、收费信息等。UMTS承载业务和PDP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映射关系,即,如果对于一个PDP地址建立两个UMTS承载业务,则定义两个PDP上下文。
当前版本是3.4.0.的TS23.060中标准化PDP上下文程序。围绕QoS分布和业务流模板(“TFT”)的概念从QoS的观点出发是相关的。
主要为于支持有效的无线电实现而选择和定义UMTS QoS属性。利用一组UMTS QoS属性来定义QoS分布。RNC在PDP上下文工作期间从SGSN获得相关的RAB QoS分布。在PDP上下文启动时涉及三种不同的QoS分布——请求的QoS分布、协商的QoS分布和预订的QoS分布(或默认的QoS分布)。
根据所需要的信息类型,存储的PDP上下文信息在MS、RNC、SGSN、GGSN和HLR中不同,如表1所列。
表1
GGSN | 协商的QoS分布 |
MS | 协商的QoS分布,请求的QoS分布和预订的QoS分布 |
SGSN | 协商的QoS分布,请求的QoS分布和预定的QoS分布 |
RNC | 协商的RAB QoS分布 |
HLR | 预定的QoS分布 |
TFT是将分组与正确的PDP上下文相关的分组过滤器(或过滤器组),保证分组在合适的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中进行传送。TFT有可能使几个PDP上下文具有与单个PDP地址相关的变化QoS分布。TFT由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流的MT进行管理和启动。上行链路TFT驻留在MT中,而下行链路TFT驻留在GGSN中。下行链路TFT在PDP上下文启动/修改期间从MT发送给GGSN,可以将下行链路TFT附加到没有TFT而生成的PDP上下文,并且也可以修改这些内容。
图14表示TFT分组链路过滤属性和有效组合。每个TFT具有识别符与评价优先指数,此指数在与共享同一PDP地址的PDP上下文相关的所有TFT内是唯一的。MS管理TFT的识别符和估计优先指数以及分组过滤内容。
图14中的一些属性可以共同存在于分组过滤器中,而其他的属性则相互排斥。只有标记为“X”的那些属性可以指定用于单个分组过滤器,可以指定所有标注的属性,但至少得指定一个。
PDP上下文信令是用于在UMTS网络的节点之间传送请求的与协商的QoS分布的方式。PDP上下文信令在有关QoS等级的承载电路的允许控制、协商和修改方面对于QoS处理起着重要作用。平面参照图15中的数字来说明PDP上下文信令信息交换。
在步骤1中,建立RRC连接。需要此程序以便在MS与UTRAN之间建立连接。然而,从QoS的观点出发,建立阶段一般只表示使用的无线电信道的类型。
在步骤2中,MS发送PDP消息给SGSN以激活PDP上下文。请求的QoS分布包括在此消息内。在此阶段,SGSN进行允许检查并且在系统超负荷时可能限制请求的QoS。
在步骤3中,SGSN发送RANAP消息(即,“RAB分配请求”)给RNC。RANAP或无线电接入网络应用部分是用于支持无线电接入网络(“RAN”)和外部CN之间的信令与控制传输的应用协议。RANAP允许RAN与电路交换或分组交换网络之间的通信。建立无线电接入承载业务的此请求传送RAM QoS属性,这些属性可以利用SGSN进行修改。
在步骤4中,RNC利用RAB QoS属性来确定对应于QoS分布的无线电相关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包括传送格式设置和传送格式组合设置。另外,UTRAN对此承载电路执行允许控制。
在步骤5中,RNC发送RRC消息(即,“无线电承载电路建立”)给MS,此RRC消息包括在步骤4中确定的无线电相关参数。
在步骤6中,UTRAN和MS利用这些无线电参数并准备传送业务。为了传送此,MS发送“无线电承载电路建立完成”RRC消息给RNC。
在步骤7,UTRN发送“RAB分配完成”RANAP消息给SGSN。
在步骤8,可以启动跟踪程序,这是用于调查用户的操作与维护功能。
在步骤9,SGSN发送传送QoS分布的“创建PDP上下文请求”给GGSN。但是,QoS分布可以具有不同于步骤2中MS所请求的参数。根据此分布,在GGSN等级上执行允许控制,并且例如在系统超载时GGSN可以限制QoS。GGSN将此PDP上下文存储在其数据库中。
在步骤10中,GGSN在“生成PDP上下文应答”消息中将协商的QoS返回给SGSN,并且SGSN将此PDP上下文存储在其数据库中。
在步骤11中,在“有效PDP上下文接受”消息中将协商的QoS从SGSN发送给MS。如果SGSN或GGSN修改了QoS分布,则MS得接受或拒绝此分布。
在此程序中进行几个本地允许控制。但是,因为与无线电相关的带宽是最昂贵的资源,所以在PDP上下文激活或修改期间确定无线电资源是否可利用时咨询UTRAN。因而,UTMTS中的允许控制以无线电中央方式来执行。
为了端对端提供IP QoS,需要管理每个域内的QoS。网关中的IPBS管理器用于控制外部IP承载业务。由于IP网络内使用的不同技术,通过变换功能将此传送给UMTS BS管理器。
同样需要在用户设备中提供IP承载业务管理功能,其中承载业务管理器将应用的QoS需求变换为合适的QoS机构。
图16表示在用户设备UE与网关节点中的可能的位置上利用IP BS管理器来控制IP服务的实施例。图16也表示用户设备UE与网关节点中的IP BS管理器之间的可选择通信路径。
IP BS管理器利用标准IP机构来管理IP承载业务。这些机构可能不同与UMTS中使用的机构,并且可以具有不同的参数来控制此服务。变换/映射功能提供UMTS承载业务内使用的机构与参数和IP承载业务内使用的机构与参数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且与IP BS管理器交互作用。
如果IP BS管理器存在于UE和网关节点中,则有可能这些IP BS管理器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相互之间直接通信。
在GPRS承载业务上面定义IP多媒体服务(“IMS”)。IP多媒体服务给用户提供多媒体对话。TS23.207中规定了支持IP多媒体的承载电路的QoS方面,并且IP多媒体(“IM”)规范在TS23.228中。
IMS基于IP应用信令,诸如,例如对话启动协议(“SIP/SDP”)。终端用户请求有关信令GPRS承载业务的对话,这必须在对话建立之前建立。图17表示IP多媒体系统与GPRS承载电路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终端A或B 1700、1750和相应的网关1720、1770之间、在UMTS网络1710、1760与骨干网1740之间建立GPRS承载电路。网关也用作来自几个GPRS用户的业务的聚集点(aggregation pont)。
一个GPRS承载电路传送将与远程终端1700、1750交换的应用等级信令1780(诸如SIP/SDP),以建立IM对话。所述应用利用网络中的一个或几个代理(Proxy)来支持。为了传送实际的媒体流,直至聚合点1720、1770建立一个GPRS承载电路用于每个媒体流。当资源可用于端对端时,利用专用的GPRS承载电路并通过骨干网接入共享的聚合传送,连接并可以开始多媒体对话。因而建立许多GPRS承载电路来支持多媒体对话。
一般而说,QoS协议提供预留必需的网络资源以及区分业务的机构,而策略规则定义如何使用这些资源。例如,IETF QoS机构RSUP和IntServ分别定义资源预留建立协议和一组服务定义。但是,IntServ的允许控制机构不包括允许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具体地,网络管理器和服务提供器必须能根据从准则推导出的策略来监视、控制和加强网络资源和服务的使用,诸如,用户与应用(例如,管理员、工程师、受训者等)的识别/授权级别;业务带宽需求(例如,窄带、宽带等);安全考虑(例如,至任务关键资源的接入);和一日/星期之中的时间(time-of-day/week)。
因为存在变化的环境,其中业务拥有者、终端用户、应用、互联网主机等,享有他们请求的服务,所以需要规则、需要这些规则的执行方法和并需要“判断”来决定何时应用这些方法。结果,策略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策略规则及其存储(一般存储在策略数据库中),利用策略执行点(“EP”)的执行方法和策略判定点(“DP”)。另外,IETF标准化用于在Common Open Policy Service(公用开放策略服务)(“COPS”)情况下EP与DP之间信息交换的协议。
策略可以认为是在特定条件存在时导致一个或多个行动的规则的集合,在图18中表示出IETF策略框架。EP与DP之间的分离以及DP与策略(Policy Repository)之间的分离是基于功能与开放接口的逻辑分离,而不一定是物理分离。同样地,在网络域中一般具有多个EP,每个EP上也可能具有多个接口。例如,管理域的所有或一些路由器可以在IP网络内实现EP功能,并且中心服务器可以在此域内实现DP功能。DP又可以连接到Policy(Rule)Repository并且从中提取数据来进行策略判定。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微型目录接入协议)(LDAP)例如可以用作DP与Policy Repository之间的协议。DP可以利用例如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其他协议传送和输出策略信息给其他网络组成部分,诸如网络管理实体。
在3G网络中,GGSN可以是合适的EP,这是因为GGSN用作能容易控制3G资源的网关节点。DP(时常称为策略服务器“PS”)可以驻留在GGSN的内部或外部。但是,一般地,DP与GGSN分离并且在PS与GGSN之间具有开放接口。
因为策略系统的不同功能位于独立的逻辑实体中,所以需要策略交易协议用作策略(数据库)、策略客户(执行者)和策略服务器(决定作出者)之间的媒介。策略交易协议负责在这两个节点之间传送策略请求和策略响应。用于这样的策略交易协议的实际标准是IETF标准化协议COPS。
COPS是用于在策略服务器与其客户之间交换策略信息的简单查询-应答协议。一旦策略服务器作出决定,策略客户就负责此特殊策略决定的执行。COPS也具有允许在策略客户与策略服务器之间传送策略控制决定以确定此决定的有效性的独特特性。COPS当前主要用作RSVP允许控制协议,IETF当前在研究将COPS扩展为通用策略通信协议的想法。
为了操作者提供GPRS IP连接服务和IP多媒体服务,需要具有能力来为了收费、优先级和其他目的而不同处理IMS用户和GPRS连接用户。例如,高的QoS承载电路的GPRS承载电路应只允许被用于传送IMS媒体。此要求可以逻辑扩展,以便根据其连接的子网或服务网络或其工作(toward)朝向的应用来控制不同类型的承载电路。此要求也可以逻辑扩展以允许限制GPRS承载电路的类型受应用控制。
操作员可能想采用的限制例如是允许进入网络的数据的目的地的严格控制,这是因为服务根据收费可能具有目的地和/或可能是在为此连接执行资源预留。
如果收费根据从IM对话开始至IM对话结束的时间,用户不能没缴费就使用这些承载电路资源是重要的,即,用户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被允许使用接入网络资源。
常规的GPRS和IMS机构当前允许与对话状态无关建立承载电路业务。在呼叫收费开始之前允许用户使用接入网络(例如,UMTS)资源,但在有效阶段之前对于未经授权的数据流应用此接入承载电路特定的缴费率。即,应用于接入承载电路的收费根据当前的对话状态是不同的。如果对话已存在,则可能没有接入承载费用,而如果对话不存在,则即使随后抛弃在此承载电路上发送的数据,也可能具有接入承载电路费用。使用此方法的缺点是需要十分复杂的收费模型。
另外,不应预留未授权以及合理收费的资源。但是,为了避免话音剪裁,必须在由于事件而开始对话之前哭获得和建立承载电路。因此,具有冲突考虑。
因此,需要利用策略机构提供更好的网络数据流的过滤和选通。
发明概述
本发明通过采用利用TS23.207中规定的结构的策略机构在诸如UMTS/GPRS的分组数据网络中的QoS连接上提供数据流的策略驱动过滤与选通来解决这些和其他问题。本地SIP代理服务器可以是任何本地应用服务器和策略控制功能(“PCF”)位于诸如策略服务器的独立节点中,在应用服务器与PCF之间以及在GGSN与策略控制功能之间具有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利用策略控制机构在分组数据网络中的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QoS连接中过滤与选通数据流的方法包括:远程主机或用户设备启动诸如SIP代理服务器、实时流协议(“RTSP”)服务器或支持利用端对端信令控制的基于IP应用的任何类型的基于IP的应用服务器的应用服务器中的应用;和通过应用服务器在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启动相应的对话。UE请求网络的GGSN在此UE用户设备与远程主机之间建立网络承载服务。策略服务器中的相应策略控制功能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在对话期间从应用服务器接收的对话数据中推导出的过滤数据。GGSN询问策略服务器中的相应策略控制功能,以便在此GGSN上利用策略控制过滤数据初始化选通电路。此选通电路随后根据策略控制过滤数据来过滤QoS连接中的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应用服务器将事件触发信号发送给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打开并且策略服务器将相应的选通电路打开命令发送给网关支持节点以开启此选通电路时,打开此选通电路。利用网关支持节点打开此选通电路,以启动QoS连接中的数据流,根据策略控制过滤此数据流。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在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信号给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关闭并且策略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选通电路关闭命令给网关支持节点以关闭此选通电路时,关闭此选通电路。由网关支持节点关闭此选通电路,以结束QoS连接中的数据流。也利用应用服务器结束此对话并结束网络承载服务。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中,应用服务器通过开放接口与策略服务器交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COPS协议用于将策略决定从策略控制功能传送至网关支持节点。策略控制功能用作COPS策略决定点,而网关支持节点用作COPS策略执行点,策略执行点对于与分组分类符匹配的给定组的IP分组控制至QoS的接入。将这些策略决定利用策略控制功能推至网关支持节点,或网关支持节点在接收到IP承载资源请求时向策略控制功能请求策略信息。
附图的简要说明
鉴于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相同的标号代表相似或相同的单元,其中:
图1是高级IP网络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采用端对端综合服务的网络示例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采用RSVP代理的网络示例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采用端对端不同服务的网络示例的方框图;
图5是表示采用RSVP信令与不同服务交互作用的网络示例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模型化为DiffServ的移动接入数据网络的方框图;
图7是UMTS QoS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用于控制平面中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用于用户平面中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的方框图;
图10是UMTS QoS类别的表;
图11是QoS属性的表;
图12是提供图11中QoS属性的一些使用概述的表;
图13是PDP地址、PDP上下文和TFT之间关系的方框图;
图14是TFT分组过滤属性的有效组合的表;
图15是PDP上下文消息交换的图表;
图16是用于控制平面中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和用于端对端IP QoS的QoS管理功能的方框图;
图17表示IP多媒体系统与GPRS承载电路的相互关系;
图18表示IETF策略框架;
图19是根据本发明具有策略控制功能的用于控制平面中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和用于端对端IP QoS的QoS管理功能的方框图;和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19的各个单元之间的消息流动图。
具体描述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不具体描述公知功能和/或结构,以免以不必要的细节而妨碍本发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用户设备(“UE”)是允许用户接入网络服务的装置。对于3GPP规范,UE与网络之间的接口是无线电接口。UE能细划分为许多域,这些域利用参照点来分隔。将UE分隔为几个域的方面对于描述本发明是不必要的并因此不是此说明书的一部分。
无线电接入网络域包括管理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资源的物理实体,并为用户提供接入核心网络的机构。接入网络域包括接入技术特定的功能。
再返回到附图中,图19是根据本发明具有策略控制功能的用于控制平面中UMTS承载业务的QoS管理功能和用于端对端IP QoS的QoS管理功能的方框图。参照图20的控制流程图,远程主机使用SIP信令启动应用(在这种情况中为电话呼叫)(步骤1)。SIP信令穿过网络内的SIP代理服务器。SIP对话利用其驻留在电话网络内的寻址空间内的其IP地址来识别电话网络内的终端点。但是,如果此呼叫未终接在此电话网络内,则这些地址是承载服务通过的电话网络内的网关地址。
在开始对话(步骤2)之后,UE需要建立用于数据平面的QoS允许的GPRS承载电路,这可能发生在对话建立期间作为此对话的先决条件的一部分。UE必须根据所要求的特征来选择使用的承载电路类型,诸如常规的承载电路,并且它启动用于此承载电路等级的PDP上下文。
UE请求建立UMTS承载电话(步骤3)。GGSN中的变换/映射功能将UMTS承载业务映射为用于在接入网络上使用的IP服务的详细说明。在GGSN中,此承载电路请求与PCF有关,GGSN询问此PCF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特殊的接入IP承载业务(步骤4)。PCF可以应用根据网络因素限制具体接入承载电话的使用,诸如包含局域SIP代理服务器。因为通过OPCF局域SIP代理服务器正在用于此连接,因此准许这种承载电路的使用。
允许建立接入承载电路与允许数据发送到电话网络中无关。一旦建立承载电路,在GGSN建立“选通电路”以控制允许什么数据进入电话网络(6),此选通电路完成数据的分类和方法,与DS边缘功能相似,所述选通电路由从应用通过PCF接收的数据控制。
在对话达到有效阶段之前,UE可以发送有关接入承载电路的建议使用的数据给GGSN,此信息可以通过诸如RSVP的IP层信令发送给GGSN,或者能从GPRS承载参数中推导出此信息。
当GGSN接收到有关此承载电路的业务使用的信息时,IP BS管理器可以授权承载电路的使用(步骤5)。如果建议使用与SIP代理服务器收的使用不一致,则GGSN可以拒绝承载电路建立,或在RSVP的情况中拒绝对话建立。SIP代理服务器此时必须供应有关授权业务描述符的信息给PCF(步骤2)。
在对话到达相应的状态(即有效阶段)时,SIP代理发送“sessionthru(对话通过)”事件触发信号给PCF,通知PCF发送选通电路打开命令给GGSN,导致GGSN上选通电路的打开,以允许来自用户设备的数据进入网络(步骤7)。
在完成对话时,SIP代理服务器取消对话和承载等级的授权。SIP代理服务器也关闭从GGSN朝电话网络打开的选通电路。此动作发生在几个不同的等级上。SIP代理服务器结束直接与UE的对话并发送“对话终接”事件触信号给PCF,通知PCF发送选通电路关闭命令给GGSN,导致GGSN上选通电路的关闭。最后,S如果还未从UE开始承载业务终接,IP代理服务器发送信息给PCF,导致承载业务的结束。
或者,PCF可以从想对各种功能施加控制的不同应用中接收信息。网络中应用服务器支持可以利用网络中的代理服务器、实时流协议(RTSP)服务器来提供,或者任何类型的基于IP应用支持来提供,其中基于IP的应用利用端对端信令进行控制。虽然不同应用在GGSN内控制的功能可能相同,但利用此应用提供的实际信息以及如何使用此信息可以不同。所以,PCF与应用之间可能具有协议范围。
在授权承载服务之前,对话必须处于正确的状态。当GGSN中的IP BS管理器接触PCF,PCF不仅仅确定对于此承载业务类型是否授权UE,还确定此时是否准许此应用进行连接是否建立。对于特定应用可以定义许多事件触发信号。在应用事件生成时,从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信号给PCF。在PCF上,这可能导致发送命令给GGSN并在GGSN中导致相应的策略执行动作,诸如在示例性“Session thru”和CF“对话结束”事件触发信号的情况中。
在可以利用IP BS管理器施加的策略执行内具有不同的动作。例如,如果接收到不被允许穿过选通电路的数据,则IP BS管理器可以采取动作,诸如抛弃此数据或结束此承载业务。当选择在IP BS管理器与PCF之间使用的协议用于每个策略功能时,必须确定和考虑策略执行选项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GGSN中的选通电路选通功能通过PCF从SIP代理服务器接收配置数据。此配置数据限制对唯一一个目的地址的使用。
在另一实施例中,利用应用于UMTS与GPRS系统的COPS的术语、概念和框架来说明本发明。
围绕IP策略框架与协议的IETF中的最新发展反映给希望支付好于最佳工作服务的服务的用户提供具有适当QoS的服务。一些有关主题的相关IETF RFC包括[RFC 2573]“基于策略的允许控制框架”、[RFC 2748]“COPS协议”、[RFC 2749]“COPS RSVP用法”等。
UMTS中采用的PCF功能能符合IETF标准,以便对主流IP社会中的专业知识与发展起杠杆作用。
PCF是逻辑策略确定单元,使用标准的IP机构在IP承载层中实现策略。这些机构可以符合例如IETF[RFC 2753]“A Framework forPolicy-based Adrmission Control”中规定的框架,其中PCF有效地为DP。PCF利用策略规则进行基于IP策略的网络的决定,并将这些决定发送至为IP EP的GGSN中的IP BS管理器。
PCF与GGSN之间的协议接口支持GGSN中DP与IP BS管理器之间信息与策略决定的传送。
COPS协议用作EP与PCF之间的客户/服务器协议。COPS客户(EP)能向利用QoS允许的无线电承载请求消息触发的PCF请求策略信息。或者,由PCF做出的策略决定根据例如利用通过SIP代理的SIP消息或选择地通过网络中的任何应用服务器的其他应用信令触发的外部带外QoS服务请求推至COPS客户(EP)。将这些策略决定存储在由EP接入的本地策略决定点中的COPS客户(在网关中)中,以作出允许控制决定而不要求与PCF的附加交互作用。
PCF根据从SIP代理中内部获得的信息作出策略决定。PCF处于与GGSN相同的域中或者与GGSN具有托管关系。
在GGSN的IP承载业务管理器中实施EP以满足UMTS结构要求。EP对于与分组分类符匹配的一组分组控制对QoS的接入。策略决定或通过策略控制功能“推”至GGSN,或者,GGSN可以在接收到IP承载资源请求时请求来自策略控制功能PCF的策略信息。
根据GGSN中实施的选通电路定义策略执行。选通电路是单向分组流的策略执行功能,例如,在上游或下游方向中。在高层上,选通电路包括分组分类符、资源“包络”以及在匹配分类符的这组分组超出资源包络时采取的动作。
因为IP承载业务资源分配的基本单元用于单向流,所以使用单向选通电路。例如,在只接收模型中UE上的应用签约IP多点对话时,使用只下行选通电路。也需要只下游流来支持IP电话应用中“远程回铃”,其中这回铃信号由PSTM网关或由远程UE远程生成。对于此应用,为了避免服务情况的某种被盗,需要允许分组的下游流至对话始发处,而不允许分组的上游流,直至远程UE拾取。在需要两个方向接入分组流的QoS时,使用一对选通电路。
下面描述可以与选通电路相关的信息。此信息不一定是可以使用的唯一信息,但预定覆盖一些当前理解的应用。利用下面的信息来说明选通电路
表2
分组分类符 |
授权包络 |
动作 |
资源识别符 |
预留的包络 |
利用下面的信息说明与每个选通电路相关的分组分类符:
表3
方向 |
源IP地址 |
目的地IP地址 |
源端口 |
目的地端口 |
协议 |
方向表示选通电路是上游还是下游选通电路。源IP地址和端口识别源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如GGSN上所示。目的地IP地址和端口识别目的地IPv4或IPv6地址和端口,如GGSN上所示。协议字段识别分组的IP协议类型。除方向之外,通配符能用于这些字段。例如,在SIP对话中,用于承载电路的源端口在SIP信令消息中不进行交换,并因此在初始化选通电路时不能建立。
授权包络定义授权用于利用分组分类符定义的这组分组的资源的上边界或“包络”。授权包络能授权比实际使用更多的资源。因为授权包络定义朝向或来自外部网络的IP承载资源,所以以IP承载资源的形式来表示是适当的,诸如至与自外部网络的峰值信息速率、中间值信息速率和令牌存储桶量。例如,IntServ Flowspec是IP承载资源的正确表示。授权包络在必要时通过GGSN中的变换功能映射到CUMTS承载资源(范围)。授权包络允许PCF在UE请求分配资源(“推“模型)之前预先授权流。
动作定义在利用分组分类符定义的一组分组超过授权包络或预留包络(如下定义)时采取什么动作。此动作包括利用特定DiffServ代码点(“DSCP“)标记分布之外的分组、利用特定DSCP标记分布内的分组、整形为令牌容量或分组下降。
根据上述定义,一组分组可以匹配一个以上的分类符。在发生这种情况时,认为与每个可应用选通电路相关的动作以GGSN中构造选通电路的顺序顺序执行。利用选通电路标记的分组可以不利用后续选通电路标记给对应于更好服务类别的DSCP。
资源识别符识别能由例如用于几个对话的多个选通电路共享的资源。例如,资源识别符可以允许UE共享用于不同时使用资源的两个对话的单组资源,诸如在等待呼叫期间。资源识别符应包括在PDP上下文激活/修改请求的IP承载业务信息元素中以支持此功能。
预留包络定义预留用于承载业务的资源的上边界或“包络”。预留包络在UE有可能预留比实际使用更多的资源时是有利的。例如,在呼叫等待期间,UE可能保持高质量编解放码器的预留用于临时无效的对话,同时将低质量编解码器用于有效对话。预留的包络表示资源预留执行允许控制,并且在成功时,以预定模式预留请求的资源。支持这种功能需要PDP上下文激活和修改程序以区分预留请求与资源使用。
允许令牌唯一识别对应于GGSN处的一个或多个选通电路的策略信息。授权令牌可以用于将来自UE的资源预留请求(例如,PDP上下文激活请求)与来自PCF的授权命令相关。为了支持此功能,授权令牌需要包括在PDP上下文激活请求(无线电承载建立请求)、策略控制接口(在从PCF传送决定给GGSN时在PCF与网关之间)和代理CSCF与UE的SIP信令消息或任何其他相关的应用信令中。授权令牌包含唯一识别符用于网关中启动的一个或多个选通电路并在建立时将无线电承载电路约束到PCF做出的决定,将这些决定在此消息中从PCF传送给网关。
IP QoS允许控制根据管理策略和可利用资源管理QoS资源的分配。利用涉及GGSN中的IP承载业务管理器中的策略执行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和PCF来执行基于管理策略的允许控制。COPS协议对于此接口是理想的。
COPS协议用作EP与PCF之间的客户/服务器协议。COPS客户(EP)能向利用QoS信令请求触发的PCF请求策略信息。或者,利用PCF作出的策略决定能根据例如利用SIP信令触发的外部的带外QoS服务请求推至COPS客户(EP)。将这些策略决定存储在由EP接入的本地策略决定点中的COPS客户中,以作出允许控制决定而不要求与PCF的附加的相互作用。
COPS协议支持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几个消息。这些消息包括可以执行的下列操作:
表4
客户机一打开/客户机-接受/客户机-关闭 |
请求 |
决定 |
报告状态 |
删除请求状态 |
保持有效 |
同步状态请求/同步状态完成 |
拉伸(outsourcirg)模型表示客户驱动方案,其中PCF积极地响应来自EP的输入策略请求。一个EP请求之后可跟随几个PCF决定。在需要更改以前的决定、生成错误等时,异步通知将允许PCF通知GGSN中的EP。
拉伸模型可以用于PDP上下文激活和PDP上下文修改。在随后的阶段中,可以使用推模型。
如果COPS推模型用于策略授权,则EP发送的消息是请求、更新、报告和删除消息,而从PCF侧中发送的消息是决定和更新。
额外的信息元素需要包括在COPS消息中,以支持UMTS QoS结构。与COPS框架一致,由分配给UMTS客户(GGSN)的唯一“客户类型”识别策略控制接口。此结构中所需要的对象在表5和表6中列出,并且如下进行描述。
表5
授权令牌 |
命令/响应 |
一个或多个选通电路规范 |
事件生成信息 |
端点识别符 |
最大选通电路 |
授权令牌包含唯一的识别符用于命令或响应中所涉及的一个或多个选通电路。授权令牌支持可以提供GGSN的策略控制的多个策略控制功能。
从PCF至EP使用的命令包括下列命令:
表6
分配授权令牌 |
授权QoS资源用于一个或多个媒体流 |
确认QoS资源 |
取消QoS资源的授权 |
获得与授权令牌相关的参数/信息 |
从EP至PCF需要的响应包括响应对这些命令之中每一个命令的确认和/或错误响应。
选通电路规范对象包含在响应中设置或返回的选通电路参数的说明。命令或响应应能包含一个或多个与授权令牌相关的选通电路规范对象,如表7所示。
表7
方向 |
源IP地址 |
目的地IP地址 |
源端口 |
目的地端口 |
协议 |
动作 |
DSCP字段 |
Flowspec |
事件生成信息包括涉及对于IP QoS承载电路可能需要的使用记录的信息,这可能包括将来自GGSN的事件记录与来自代理CSCF的事件记录相关所需要的“记帐识别符”,所以与同一对话相关的所有记录能相关。为了使记帐识别符为唯一的,它可能包括例如利用PCF生成的长数字值以及PCF的识别。
端点识别符和最大选通电路字段用于阻止UE启动的试图建立过量的对话服务冲击的否认,导致多选通电路的分配。端点识别符包含与授权令牌相关的端点的识别(例如,IP地址),而最大选通电路字段包含能分配给此特殊端点的最大数量选通电路。如果分配的选通电路的数目超过最大选通电路,GGSN能返回错误。
所述的本发明能有利地利用3GPP系统中进行标准化。
应明白,上述的方法步骤可以很容易地利用适当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硬件来实现,诸如应用特定的集成电路(ASIC)。
虽然参照通信系统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能在不背离其本质特征的情况下以其他特定形式进行实施。例如,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多处理器系统。上述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应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发明起限制性作用的。
已结合许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不同方面。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按照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的单元执行的动作的顺序描述本发明的许多方面。例如,应明白,在每个实施例中,各个动作可以利用特定电路(例如,相连以执行特定功能的离散逻辑选通电路)、利用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或利用这两者的结合来执行完成。
而且,另外本发明能另外考虑完全在任意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内进行实施,所述存储媒体中存储正确的计算机指令系列,使处理器执行上述技术。因此,本发明的不同方面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并且所有这样的形式认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于本发明的不同方面,任何这样形式的实施例在本文中可以称为构造为执行所述动作的逻辑或可选择地称为执行所述动作的“逻辑”。
应强调,术语“包括”和“由…组成”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时用于说明所述特性、步骤或组成部分的存在;但是这些术语的使用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步骤、组成部分或其组的出现或增加。
已描述了申请人的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这些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并且许多其他的实施例是可能的。本发明的预定范围利用随后的权利要求而非前面的描述列出,并且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应认为包含在其中。
Claims (41)
1.利用策略控制机构在分组数据网络中在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QoS连接中过滤与选通数据流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由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一启动利用此网络内的应用服务器支持的应用,并通过此应用服务器在此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启动相应的对话;
由此用户设备请求此网络的网关支持节点在此用户设备与远程主机之间建立网络承载业务,所述网络承载业务由于允许不同等级的QoS而有所不同;
利用策略服务器中相应的策略控制功能从此应用服务器中接收过滤数据,从此应用服务器在对话期间从此用户设备与远程主机中接收的对话数据中推导出此过滤数据,所述过滤数据利用此策略控制功能进行处理以推导出相应的策略控制过滤数据;
由网关支持节点询问策略服务器中的相应策略控制功能,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网络承载业务;和
如果允许建立网络承载业务,则在网关支持节点中建立选通电路,所述选通电路利用作为网关支持节点询问策略控制功能的结果或作为由策略服务器推送给网关支持节点的策略控制过滤数据的结果而接收的策略控制过滤数据进行初始化,其中所述选通电路进行初始化以过滤此QoS连接中的数据流。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下列附加步骤:
由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信号给此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开启;
由策略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选通电路开启命令给网关支持节点以打开此选通电路,所述选通电路开启命令启动QoS连接中的数据流;知
由此选通电路根据策略控制过滤数据来过滤QoS连接中的数据流。
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还包括下列附加步骤:
由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信号给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关闭;
由策略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选通电路关闭命令给网关支持节点,以关闭此选通电路;
为响应此选通电路关闭命令而关闭此选通电路,以结束此数据流;
由应用服务器结束与用户设备的对话;和
结束网络承载业务。
4.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应用服务器是SIP代理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SIP代理服务器通过开放接口与策略服务器交换信息。
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应用服务器是实时流协议(“RTSP”)服务器。
7.如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所述RTSP服务器通过开放接口与策略服务器交换信息。
8.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应用服务器支持任何类型的基于IP应用,所述基于IP应用利用端对端信令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IP应用服务器通过开放接口与策略服务器交换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网关支持节点通过开放接口与策略服务器交换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过滤数据包括业务描述符。
1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选通电路接收包括在此策略控制过滤数据中的对象,所述对象包含在应答中设置或返回的选通电路参数的规范,所述对象包括方向、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协议、动作、DSCP字段和Flowspec(流规范)。
1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用户设备建立QoS允许的GPRS无线电承载业务用于远程主机与此用户设备之间的对话建立期间的连接,所述QoS允许的GPRS无线电承载业务用于此用户设备与网关支持节点之间QoS允许的IP分组传送作为此用户设备与远程主机之间端对端的一个分段。
14.如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QoS允许的GPRS无线电承载业务变换为在网关支持节点中使用的IP业务的详细描述。
15.如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此网关支持节点根据从此用户设备接收的使用信息确定QoS允许无线电承载业务的使用,并且在此使用与网关支持节点中建立的策略决定不一致时,此网关支持节点拒绝无线电承载业务的请求。
16.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策略控制功能根据此过滤数据应用限制特定接入承载业务的使用的规则。
17.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选通电路作为网关支持节点内策略执行的一部分在检测到未授权数据时通过抛弃数据或结束网络承载业务之一来过滤此数据流。
18.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COPS协议用于将策略决定从策略控制功能传送至网关支持节点,此策略控制功能用作COPS策略决定点,而网关支持节点用作COPS策略执行点,所述策略执行点控制接入用于与分组分类符匹配的给定组的IP分组的QoS。
19.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这些策略决定或利用策略控制功能推至网关支持节点,或此网关支持节点在接收到IP承载资源请求时向策略控制功能请求策略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此策略控制功能和网关支持节点至少交换以下类型的COPS信息与程序:客户机-启开/客户机-接受/客户机-关闭、请求、决定、报告状态、删除请求状态、保持有效、同步状态请求/同步状态完成。
21.如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此策略控制功能与网关支持节点至少交换以下策略相关的无线电网络特定元素:授权令牌、命令/响应、一个或多个选通电路规范、事件生成信息、端点识别符、最大选通电路。
22.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这些命令至少包括以下命令:分配授权令牌、授权QoS资源用于一个或多个媒体流、承诺QoS资源、调用QoS资源的授权、获得与授权令牌相关的参数/信息,并且这些响应包括对这些命令之中每一个命令的确认和/或错误响应。
23.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此事件生成信息包括与用于IPQoS承载业务的使用记录相关的信息,此信息包括记帐识别符,以便将来自网关支持节点的事件记录与来自代理呼叫状态控制功能的事件记录相关,因此能相关涉及同一对话的所有记录。
24.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此端点识别符与最大选通电路字段用于阻止用户设备启始的试图建立过量的导致分配多个选通电路的同时对话的服务冲击的拒绝,此端点识别符包含与授权令牌相关的端点的识别,而最大选通电路字段包含能分配给此特定端点的最大数量的选通电路。
25.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在接收到IP承载资源请求后,发送给策略控制功能的策略信息的一个网关支持节点请求(拉取请求)之后可以是一些策略控制功能决定,并且其中在必要时异步通知将允许策略控制功能通知网关支持节点中的策略执行点,以改变较早的决定或生成错误,和其中在网络承载业务建立时以及在网络承载业务修改时并且在利用策略控制功能将这些策略决定推至网关支持节点的后续阶段中可以使用拉取请求。
26.如权利要求21的方法,其中授权令牌唯一地识别对应于网关支持节点上的一个或多个选通电路的策略信息并用于将来自用户设备的资源预留请求与来自策略控制功能的授权命令相关,此授权令牌包括在通过网络承载请求消息中、在将此决定从策略控制功能传送给网关支持节点时包括在通过策略控制功能与网关之间的策略控制接口使用的消息中以及包括在是SIP代理服务器的应用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的SIP信令消息中,此授权令牌包含用于在网关支持节点中启动的一个或多个选通电路的唯一识别符并且是在建立之下将无线电承载约束到利用策略控制功能作出的决定,在消息中将所述决定从策略控制功能传送至网关支持节点。
27.如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此网络承载请求是在GPRS活动/修改请求信息中传送授权令牌的QoS允许GPRS无线电承载业务。
28.如权利要求26的方法,其中授权令牌支持可能提供网关支持节点的策略控制的多个策略控制功能。
29.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选通电路至少利用分组分类符、授权包络、动作、资源识别符和预留包络来描述。
30.如权利要求29的方法,其中与每个选通电路相关的分组分类符至少利用方向、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和协议来描述。
31.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分组数据网络是UMTS网络。
3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对话是SIP对话。
33.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此连接是端对端QoS连接。
34.用于利用策略控制机构过滤与选通电路控制分组数据网络中的分组数据流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启动利用此网络内的应用服务器支持的应用并通过应用服务器在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启动相应的对话;
利用用户设备向此网络的网关支持节点请求在用户设备和远程主机之间建立网络承载业务;
利用策略服务器中相应的策略控制功能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在此对话期间由应用服务器从用户设备与远程主机接收的对话数据中推导出的过滤数据,所述过滤数据利用策略控制功能进行处理,以推导出相应的策略控制过滤数据;和
建立网络承载业务并根据策略控制过滤在网关支持节点上初始化选通电路,其中初始化所述选通电路以过滤此网络中的分组数据流。
35.如权利要求34的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由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给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开启;
由策略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选通电路开启命令给网关支持节点以开启此门,所述选通电路开启启动QoS连接中的数据流;和
根据此略控制过滤数据利用此选通电路过滤此QoS连接中的数据流。
36.如权利要求35的方法,还包括下列附加步骤:
由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给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关闭;
由策略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选通电路关闭命令给网关支持节点以关闭此选通电路;
为响应此选通电路关闭命令而关闭此门,以结束此数据流;
利用应用服务器结束与用户设备的对话;和
结束网络承载业务。
37.如权利要求34的方法,其中此应用服务器是SIP代理服务器。
38.用于利用策略控制机构在UMTS网络中的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的端对端IP QoS连接中过滤与选通电路控制数据流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利用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一启动由代理服务器支持的应用,并通过此应用服务器在远程主机与用户设备之间启动相应对话;
用户设备向此网络的网关支持节点请求在用户设备与远程主机之间建立网络承载业务,所述网络承载业务由于允许不同等级的QoS而有所不同;
利用策略服务器中相应的策略控制功能从运行此应用的代理服务器接收由此代理服务器在对话期间从用户设备与远程主机接收的对话数据中推导出的过滤数据,所述过滤数据利用策略控制功能进行处理,以推导出相应的策略控制过滤数据;
由网关支持节点询问策略服务器中相应的策略控制功能,以确定是否允许建立网络承载业务;和
如果允许建立网络承载业务,则在网关支持节点上建立选通电路,所述选通电路利用作为网关支持节点的询问策略控制功能的结果或作为由策略服务器推至网关支持节点的策略控制过滤数据的结果而接收的策略控制过滤数据进行初始化,其中所述选通电路进行初始化,以过滤QoS连接中的数据流。
39.如权利要求38的方法,还包括下列附加步骤:
由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给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开启;
由策略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选通电路开启命令给网关支持节点以开启此门,所述选通电路开启启动QoS连接中的数据流;和
根据策略控制过滤数据利用此选通电路过滤QoS连接中的数据流。
40.如权利要求39的方法,还包括下列附加步骤:
由应用服务器发送事件触发给策略服务器,以请求选通电路关闭;
由策略服务器发送相应的选通电路关闭命令给网关支持节点以关闭此门;
为响应选通电路关闭命令而关闭此门,以结束此数据流;
利用应用服务器结束与用户设备的对话;和
结束此网络承载业务。
41.如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中此代理服务器是SIP代理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618600P | 2000-05-22 | 2000-05-22 | |
US60/206,186 | 2000-05-22 | ||
US09/861,817 | 2001-05-21 | ||
US09/861,817 US6621793B2 (en) | 2000-05-22 | 2001-05-21 | Application influenced polic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3414A true CN1443414A (zh) | 2003-09-17 |
CN1201534C CN1201534C (zh) | 2005-05-11 |
Family
ID=26901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132219A Expired - Lifetime CN1201534C (zh) | 2000-05-22 | 2001-05-22 | 应用影响策略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284073B1 (zh) |
JP (1) | JP4536990B2 (zh) |
CN (1) | CN1201534C (zh) |
AT (1) | ATE371321T1 (zh) |
AU (1) | AU2001260941A1 (zh) |
DE (1) | DE60130114T2 (zh) |
WO (1) | WO2001091389A2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9021460A1 (fr) * | 2007-08-15 | 2009-02-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e rapport d'un résultat de mise en œuvre de politique,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par réseau et équipement |
CN101868952A (zh) * | 2007-11-19 | 2010-10-20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承载建立的预授权 |
CN1998255B (zh) * | 2004-07-05 | 2012-11-14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推送消息启动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
CN103856484A (zh) * | 2007-11-19 | 2014-06-11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承载建立的预授权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1095569A2 (en) | 2000-06-08 | 2001-12-13 | Thomson Licensing S.A. | Atm multicasting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over a network |
WO2002037869A2 (en) * | 2000-11-06 | 2002-05-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with ip bearer resources |
US7483989B2 (en) * | 2001-03-13 | 2009-01-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protocol proxy for a mobile host terminal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
EP1451974B1 (en) * | 2001-12-03 | 2009-08-05 | Nokia Corporation | Policy based mechanisms for selecting access routers and mobile context |
US6661780B2 (en) | 2001-12-07 | 2003-12-09 | Nokia Corporation | Mechanisms for policy based UMTS QoS and IP QoS management in mobile IP networks |
KR100948317B1 (ko) * | 2001-12-15 | 2010-03-17 | 톰슨 라이센싱 | 클라이언트 사이의 세션을 위한 QoS 계약의 설정 능력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US8825088B2 (en) | 2001-12-27 | 2014-09-02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a mobile terminal |
KR100438430B1 (ko) * | 2002-01-24 | 2004-07-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트래픽 플로우 탬플릿 재정렬 장치 및방법 |
FR2836315B1 (fr) * | 2002-02-21 | 2005-02-18 | Cit Alcatel | Correlation des requetes en qualite de service au sein d'un systeme de controle d'un reseau de donnees |
GB0207454D0 (en) * | 2002-03-28 | 2002-05-08 | British Telecomm | Method of data transfer in mobile and fixe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8619718B2 (en) | 2002-04-05 | 2013-12-31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a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and node B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data service |
FI115687B (fi) | 2002-04-09 | 2005-06-15 | Nokia Corp | Pakettidatan siirtäminen langattomaan päätelaitteeseen |
US7206324B2 (en) * | 2002-05-03 | 2007-04-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QoS translator |
WO2003105436A1 (de) * | 2002-06-07 | 2003-12-18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hentifizierung eines teilnehmers für die inanspruchnahme von diensten in einem wireless lan (wlan) |
FI20021093A0 (fi) * | 2002-06-07 | 2002-06-07 | Nokia Corp |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
CN100362871C (zh) * | 2002-09-27 | 2008-01-16 | 诺基亚公司 | 增强的服务质量控制 |
CN100337414C (zh) * | 2002-10-18 | 2007-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的服务质量协商方法 |
FR2850828B1 (fr) * | 2003-01-31 | 2005-04-29 | Evolium Sas | Procede pour la gestion de la qualite de service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
GB2398458B (en) | 2003-02-15 | 2005-05-2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Conversational bearer negotiation |
US7478159B2 (en) | 2003-02-21 | 2009-01-13 | Nokia Corporation | Policy information in multiple PDFs |
GB0328756D0 (en) * | 2003-12-11 | 2004-01-14 | Nokia Corp | Controlling transportation of data packets |
GB0329221D0 (en) | 2003-12-17 | 2004-01-21 | Nokia Corp | Session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0514961C (zh) * | 2004-08-02 | 2009-07-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际协议服务质量的信令交互方法 |
US8477605B2 (en) * | 2004-09-29 | 2013-07-02 | Rockstar Consortium Us Lp | Preventing illicit communications |
CN1870635B (zh) | 2005-10-18 | 2010-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质量授权方法 |
WO2007071369A1 (en) * | 2005-12-19 | 2007-06-28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data according to a data policy |
EP2109266B1 (en) * | 2006-02-05 | 2011-01-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s for installing packet filters in a data transmission |
US20080194233A1 (en) * | 2007-02-12 | 2008-08-14 | Bridgewater Systems Corp.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ext-aware service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
CN101399826B (zh) * | 2007-09-26 | 2012-09-26 | 朗讯科技公司 | 用于会话初始协议的信令管理系统和方法 |
US9066354B2 (en) | 2008-09-26 | 2015-06-23 | Haipeng Jin | Synchronizing bearer context |
WO2010066295A1 (en) * | 2008-12-10 | 2010-06-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oken-based correlation of control sessions for 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 of a data session through a nat |
WO2020187768A1 (en) * | 2019-03-15 | 2020-09-24 | Koninklijke Kpn N.V. | Facilitating real-time transport of data streams |
CN110417888A (zh) * | 2019-07-30 | 2019-11-05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流量控制方法、流量控制装置和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1263A (en) * | 1996-02-16 | 2000-02-01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anagement of ATM virtual circuits with resources reservation protocol |
DE69925990T2 (de) * | 1998-04-03 | 2006-05-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lexibles kanalzugriffsverfahren und resourcenzuteilung in einem universalen mobiltelefonsystem (umts) |
-
2001
- 2001-05-22 EP EP01934791A patent/EP128407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5-22 AU AU2001260941A patent/AU200126094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5-22 JP JP2001586858A patent/JP453699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5-22 CN CNB018132219A patent/CN120153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5-22 DE DE60130114T patent/DE60130114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05-22 AT AT01934791T patent/ATE371321T1/de active
- 2001-05-22 WO PCT/SE2001/001175 patent/WO2001091389A2/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8255B (zh) * | 2004-07-05 | 2012-11-14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推送消息启动服务的设备和方法 |
WO2009021460A1 (fr) * | 2007-08-15 | 2009-02-1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de rapport d'un résultat de mise en œuvre de politique, système de communication par réseau et équipement |
CN101868952A (zh) * | 2007-11-19 | 2010-10-20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承载建立的预授权 |
CN101868952B (zh) * | 2007-11-19 | 2014-03-19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承载建立的预授权方法及其服务器 |
CN103856484A (zh) * | 2007-11-19 | 2014-06-11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承载建立的预授权 |
CN103856484B (zh) * | 2007-11-19 | 2017-01-25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承载建立的预授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1260941A1 (en) | 2001-12-03 |
EP1284073B1 (en) | 2007-08-22 |
WO2001091389A3 (en) | 2002-03-28 |
JP4536990B2 (ja) | 2010-09-01 |
DE60130114D1 (de) | 2007-10-04 |
EP1284073A2 (en) | 2003-02-19 |
ATE371321T1 (de) | 2007-09-15 |
DE60130114T2 (de) | 2008-05-15 |
WO2001091389A2 (en) | 2001-11-29 |
CN1201534C (zh) | 2005-05-11 |
JP2003534716A (ja) | 2003-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1534C (zh) | 应用影响策略 | |
CN1193565C (zh) | 在3g网络中的rsvp处理 | |
CN1240200C (zh) | 用于为多媒体会话中提供的业务协调计费的方法和设备 | |
US7546376B2 (en) | Media binding to coordinate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with IP bearer resources | |
EP1382214B1 (en) | Binding information for ip media flows | |
US6621793B2 (en) | Application influenced policy | |
US7966645B2 (en) | Application-aware policy enforcement | |
US20030120135A1 (en) | Method for remote medical consultation and care | |
US2002016596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 |
CN1723662A (zh) | 在分组模式移动通信网中区分服务质量的方法 | |
US2002006237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with IP bearer services | |
CN1675909A (zh) | 通信系统中的分组流处理 | |
CN1747467A (zh) | 一种ngn中的资源和准入控制子系统及方法 | |
CN1806457A (zh) | 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 |
CN1747400A (zh) | 下一代网络中动态协商服务质量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
CN1832447A (zh) | 下一代网络中实现用户请求模式资源预留的方法 | |
JP2002319970A (ja) |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 |
CN1968503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获取承载信息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1247652A (zh) | 一种资源接纳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A2616165C (en)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sources in network elements of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EP1332631A2 (en) | Media binding to coordinate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with ip bearer resources | |
WO2002037869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with ip bearer resources | |
US7414970B2 (en) | Provision of static QoS control using dynamic service based policy mechanisms | |
EP1356631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media flows in a multimedia session | |
CN1627785A (zh) | 通用移动通讯系统到ip网的服务质量映射方法及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11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