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1609C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71609C CN1271609C CNB031206336A CN03120633A CN1271609C CN 1271609 C CN1271609 C CN 1271609C CN B031206336 A CNB031206336 A CN B031206336A CN 03120633 A CN03120633 A CN 03120633A CN 1271609 C CN1271609 C CN 127160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record
- data
- optical disc
- re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45—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6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one format/standard, e.g. conversion from CD-audio format to R-DAT format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5—Calibration data, e.g. specific training patterns for adjusting equalizer settings or other recording or playback paramet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91—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serves a specific purpose
- G11B2020/1292—Enhancement of the total storage capacity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83—Optical discs wherein two standards are used on a single disc, e.g. one DVD section and one CD 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现有的光盘及现有的记录系统信号处理电路对光盘记录进行高密度化的光盘装置。向现有的对应于第1规格的记录用光盘进行记录时,可以有选择地使用第1及第2记录系统信号处理电路(9及10)中的任何一种,可以进行将由第2记录系统信号处理电路(10)生成的记录数据记录到与第1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中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据此,与使用对应于现有的第1规格的光盘的同时,采用现有的第2规格的数据格式通过第1规格的数据格式在上述光盘上进行记录的情况相比,可以进行高密度的记录,并谋求记录容量的增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光盘记录数据所用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作为使用光学头以光学方式进行记录、重放的光盘规格,有两种规格,即CD(Compact Disc)规格,以及在盘径与CD相同并确保机构的互换性的前提下能满足更大容量的需求密度比CD更高的DVD规格。
在重放该DVD的DVD驱动器方面,能保证和CD之间的上位互换,使CD的重放成为可能。
但是,可记录的光盘存在CD及DVD的两种方式,其现状是,CD记录方式统一为CD-R(Recordable)及CD-RW(ReWritable),而DVD记录方式现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规格,并没有确立统一的标准。
而且,CD规格的记录方式与DVD规格的记录方式相比,可在盘上记录的记录容量非常小,但是因为CD规格的记录方式如上所述已经被统一,并且CD-R/RW驱动器已较普及,所以CD-R及CD-RW用的记录系统信号处理电路LSI已经以低价开始销售。另外,CD-R和CD-RW的光盘与DVD规格的各种可记录的光盘相比也是非常便宜的。
另一方面,CD-R及CD-RW光盘的存储容量标准上是650MB(兆字节)和700MB,并且在微型计算机中使用的文件的数据量逐渐增大,在这种状况下只靠上述存储容量是不够的,而有进一步增加存储容量的要求。
因此,有这样的方法被提出,这就是通过采用CD规格的数据格式,即CD的调制码及差错校正码(ECC),缩短记录于光盘上的由凹槽及突起部分所形成的记录符号的长度,实现比CD规格的线密度更高的高密度化以达到光盘的记录容量高容量化的目的(参照特开2002-25064号)。
特开2002-25064号的方式既可以使用市售的低价的记录系统信号处理电路LSI,又容易设计,而且可以使用现有的光盘。
发明内容
但是,这种方式会产生下述问题,即因为格式效率由数据格式而被固定,所以不能使格式效率提高而在光盘上进行高密度的记录,在进行光盘的记录重放时使用符合上述规格的波长的激光束的情况下,不能通过调整光盘上的激光点径来大幅度地缩短记录符号的长度,因此不能进行充分的高密度化。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对与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recordable optical disk),通过来自光学头的发光输出进行数据的记录,其特征在于,具备有信号处理电路,对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按照比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格式效率更高的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生成记录数据,该光盘装置将由上述信号处理电路生成的记录数据记录在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上。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对与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通过来自光学头的发光输出进行数据的记录,具备有:对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按照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生成记录数据的第1信号处理电路;对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按照比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格式效率更高的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生成记录数据的第2信号处理电路;控制器,作为对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进行数据记录的模式,在指示出了标准记录模式的情况下,选择上述第1信号处理电路作为对上述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在指示出了高密度记录模式的情况下,选择上述第2处理电路的作为对上述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并将上述第1信号处理电路及上述第2信号处理电路中由上述控制器所选择的电路进行的信号处理所得到的记录数据,记录于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盘装置的一个实施示例的电路框图。
图2是说明CD-R/RW的光盘格式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的一个示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在采用了图3所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时所用光盘的判别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的其他示例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在采用了图5所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时所用光盘的判别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光盘装置的一个实施示例的电路框图。图1的光盘装置是新型的CD-R/RW驱动器,它能够进行CD的记录重放及DVD的重放,同时也能够进行与依据DVD规格的数据格式相对应的记录信号处理及重放信号处理。
在图1中,1是射出跟踪光盘D的信号轨迹的激光束,并且对光盘进行数据信号的写入及读取的光学头。该光学头1具有作为光源的能发出用于CD的记录重放的780nm波长的激光束的第1激光二极管1a、以及能发出用于DVD的重放的650nm波长的激光束的第2激光二极管1b,并且其构成为通过两个焦点的物镜(没有图示)将分别从激光二极管1a、1b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CD及DVD的各盘上。
2是前端处理电路,该电路使用从光学头1产生的各种光输出,来生成从光盘读取的数据信号的RF信号(射频信号),并将该RF信号增益调整到最佳电平,同时根据不同的光盘加以均衡后进行2值数据化,并且生成表示从光学头1照射到光盘上的激光束与光盘信号面之间的聚焦偏离的信号,及表示上述激光束与光盘的信号轨迹之间的跟踪偏离的跟踪偏差信号。
3是光头伺服电路,该电路依据上述聚焦偏差信号进行使主光束聚集于光盘上的信号面的聚焦控制,并依据上述跟踪偏差信号进行使主光束跟随盘上的信号轨迹的跟踪控制,与此同时还进行沿盘的径向移送光学头1本身的线程移送控制。
4是ATIP译码器,该译码器从通过前端处理电路2由CD方式的记录用光盘(CD-R,CD-RW)的前纹道(Pre-groove)所提取的摆动(wobble)信号来解调时间信息地址的ATIP(Absolute Time InPre-groove)地址。
5是CD用译码器,该译码器将从前端处理电路2输出的光盘的读取数据与位时钟同步后,对应于CD规格所规定的数据格式进行译码处理。因为CD规格作为调制码采用EFM(Eight to FourteenModulation),作为差错校正码采用CIRC(Cross InterleavedReed-Solomon Code),所以上述CD用译码器5进行以这些调制码及差错校正码为依据的译码处理。
6是DVD用译码器,该译码器将从前端处理电路2输出的光盘的读取数据与位时钟同步后,对应于DVD规格的数据格式进行译码处理。因为DVD规格作为调制码采用EFM-Plus,作为差错校正码采用RS(Reed-Solomon)Product-Code,所以上述DVD用译码器6进行以这些调制码及差错校正码为依据的译码处理。
7是控制与通过连接端子8连接的微型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的接口。
9是CD用编码器,该编码器将通过接口7输入的输入数据进行以CD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编码处理,并生成按照该数据格式的数据结构的CD数据。
10是DVD用编码器,该编码器将通过接口7输入的输入数据进行以DVD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编码处理,并生成按照该数据格式的数据结构的DVD数据。
缓冲存储器RAM11将由接口7输入的输入数据进行暂时的存储。缓冲存储器RAM11既使用于通过CD用编码器9及DVD用编码器10进行编码处理时,又使用于通过CD用译码器5及DVD用译码器6进行译码处理时。12是进行与光盘的记录及重放有关的系统整体控制的系统控制电路。
13是写入优化电路,该电路考虑到CD-R及CD-RW各光盘的记录特性来控制光学头1的发光输出以做到在光盘上进行最佳的记录,14是激光驱动电路,该电路既在CD及DVD的重放时根据前端处理电路2中含有的APC(Automatic Power Control)电路(没有图示),驱动第1激光二极管1a及第2激光二极管1b,又在记录时根据从写入优化电路13产生的脉冲信号来驱动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
15是旋转驱动光盘的主轴电机,16是驱动该主轴电机15的电机驱动电路,17是控制该电机驱动电路16的电机控制电路。该电机控制电路17既可以使用从光盘上所记录的数据信号提取的同步信号及位时钟,或者使得与通过ATIP译码器4解调的ATIP信号同步来以线速度一定方式控制光盘的旋转,又可以使用与主轴电机15的旋转相应而产生的脉冲信号来以角速度一定方式进行旋转控制。
以这种方式构成的图1的光盘装置既可以进行CD及DVD的重放,又可以在CD-R及CD-RW各光盘上进行根据CD规格的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并且在CD-R及CD-RW各光盘上能够进行与DVD的数据格式相对应的数据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
在此,对于CD-R/RW的光盘格式进行说明。
一般光盘格式的CD-R/RW盘如图2所示,从光盘的内圆部分依次形成PCA(Power Calibration Area)110、PMA(Program ManagementArea or Program Memory Area)120、导入区域(lead-in area)130、前间隙区域(Pre-gap area)140、程序区域150以及导出区域160。
PCA110具有进行试写入的试验区域112及记录试写入所进行的次数的计数器区域114,PMA120是在结束对话之前的短暂期间内作为存储光盘暂定的目录信息的区域来使用的,在对话结束时存储于PMA 120中的目录信息可作为正式的TOC(Table Of Contents)记录在导入区域130上。用以上所示的格式在CD-R和CD-RW的盘上进行写入的模式被称为标准记录模式。
但是,在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场合下,采用与CD-R/RW的光盘格式不同的特别的光盘格式。
这种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如图3所示,从盘的内圆部分依次形成格式区域210、PCA220、PMA(及TOC)区域230、程序区域240以及导出区域250。在图3中,在各区域210~250的名称下面用括弧表示出与各区域相对应的一般格式(参照图2)的区域名。
上述格式区域210通过专用于高密度记录模式的格式指令,在PCA中填补无关的特定数据,作为这些被填补的特定数据例如可以使用全位为「0」的数据。
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参照图3)如果和一般的CD-R/RW光盘格式(参照图2)相比较,是在PCA110、PMA120以及导入区域130的各个位置上分别设置了格式区域210、PCA220、PMA(及TOC区域)230。而且,程序区域240从前间隙区域140的始位置开始,并一直设置到导出区域160之前。
在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的情况下,与用一般的CD-R/RW光盘格式写入TOC的导入区域130相当的区域230是作为PMA及TOC区域来使用的,因此可作为TOC区域利用的区域就变得比CD-R/RW光盘格式的场合下更小。但是,在DVD数据格式的场合下,因为没有CD数据格式中的子码信道的概念,在主信道中记录的是TOC数据,所以TOC数据的数据量比CD-R/RW光盘格式的场合更小。因而,即使在将从前格式的导入区域130如图3所示作为PMA及TOC区域两者来使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为记录TOC数据确保充分的数据容量。
作为图3的数据格式中的PMA230的利用方法,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在使用这个方法时,首先,在对光盘写入对话(session)时,对PMA230的主信道写入的是作为暂定的TOC信息的PMA数据(PMD)。在此,当停止对话时,在使用标准记录模式(参照图2)时在导入130上可写入PMA120的数据。对此,在高密度记录模式下,停止对话时不重新在其他区域中写入记录于PMA230中的PMA数据,而将该PMA230中已经写入的PMA数据本身作为与CD规格的TOC数据相对应的数据进行利用。从而,在读取用高密度记录模式记录的光盘的读取装置中,有必要设置将PMA230中所写入的数据作为TOC数据进行利用的功能。
PMA230的利用方法不只限于以上所示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将PMA230划分为记录暂定的TOC数据(PMD)的区域及记录停止后的正式TOC数据的区域。这种情况下,与从前的CD-R/RW的情况相同,停止对话时在记录暂定的TOC数据的区域中所记录的数据可写入到记录正式的TOC数据的区域。
在图5中表示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的其他示例。在该格式下,从光盘的内圆部分按顺序形成PCA310、格式区域320、PMA(含有的TOC区域)330、程序区域340及导出区域350。
如果将该光盘格式和一般(标准记录模式)的CD-R/RW光盘格式相比较,则在PCA110、PMA120及导入区域330的各个位置上分别设置了PCA310、格式区域320、PMA(含有的TOC区域)330。在图5中,在各区域310~350的名称下面用括弧表示出与各区域相对应的一般格式(参照图2)的区域名。
在该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的场合下,与CD-R/RW光盘格式的导入区域130相当的区域可作为含有TOC数据的PMA330来使用。在这个PMA330的主信道中也对担负作为CD中TOC数据的任务的PMA数据(PMD)进行记录。该PMA330中所记录的数据是作为停止对话后与TOC数据相当的数据来使用的。(这种情况下,PMA数据的导入形成于对话的前头。)
在上述格式区域320中,通过专用于高密度记录模式的格式指令使与PMA无关的特定数据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填补。作为这个特定数据例如可以使用全位为「0」的数据。或者作为特定数据也可以使用制造者识别码、型号、产品序号及表示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的代码等的器件信息数据。
其次,对于图1中所表示的光盘装置的动作,使用表示所用光盘的判别程序流程图的图4进行说明。图4的流程图表示的是作为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采用了图3所示的格式的装置中的光盘判别程序。
如果装入光盘,首先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通过激光驱动电路14,根据来自光盘的反射光量水平进行驱动使之成为重放状态,并进行光盘的ATIP信号的检测。基于有无检测出该ATIP信号对是否是记录用光盘进行判定,并且系统控制器12内的光盘判别手段18(disc type detection module)对该光盘是否为重放专用进行判定(步骤a)。这时,如果没有检测出ATIP信号,就判定为重放专用光盘(步骤b)。
再者,如判别为重放专用光盘,进一步进行该光盘是CD还是DVD的判别。
如果通过步骤a的处理检测出ATIP信号,光盘判别手段18就判定出是记录用光盘,即CD-R或CD-RW。这时,光盘判别手段18取得与记录用CD的光盘格式上的PCA相当的区域数据(步骤c)。
接着,模块18对与上述PCA相当的区域中是否存在数据进行判断(步骤d),不存在数据时,判定出该光盘是还没有进行记录的未记录光盘(步骤e)。
在步骤d中,判断出在与PCA相当的区域中存在有数据时,按照CD-R/RW的规格尝试进行该数据的解调,并判断该数据可否作为PCA数据进行读取(步骤f)。
在此,可以读取数据时该数据是与PCA有关的数据,不能读取数据时该数据是与PCA无关的数据。
具体地说,在步骤f中尝试取得表示PCA的试写次数的计数值,根据可否取得该计数值来判断能否进行数据的读取。
通过这些判断,判断出在步骤c中所取得的数据是与PCA无关的数据时,判定出进行过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步骤g)。
另一方面,如果判定出在步骤c中所取得的数据是按照CD-R/RW规格的记录用校正数据时,就可以判定出该盘进行过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步骤h)。
采用图5中所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时的光盘类型的判别处理,如图6中所示的流程图,图6的顺序是将图4的顺序的步骤c、d及f分别变为步骤j、k及l,其他的步骤与图4的对应步骤相同。
在图6的步骤j中,访问了与标准记录模式中的PMA相当的区域,并检测出该区域的信号。然后,在步骤k中判断该区域是否处于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记录了信号的数据满载状态。判断出该区域不是数据满载状态时,就可以判定出该盘是未记录的光盘(步骤e)。
在步骤k中,如果判断出该区域是数据满载状态,之后就判断可否进行标准记录模式的数据读取(步骤l)。
在步骤l中,对该区域的数据试行按照PMA规定的解调来判断能否进行数据的读取,判断出不能进行数据的读取,即该数据是与PMA无关的数据时即可判定出该盘进行过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另一方面,判断出可以进行数据的读取,即该数据是与PMA有关的数据时可判定出该盘进行过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
这样,对安装好的光盘进行判定,如判定出该盘进行过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时,以及判定出是未记录的光盘时,就可以判断出可以对该光盘进行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
另一方面,判定出安装的光盘进行过了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时,以及判定出是未记录的光盘时,就可以判断出可以对该盘进行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
如上所述,以光盘种类为依据的对可使用的记录模式的判定是由系统控制器12进行的。这样,所判定的可使用的记录模式可以通过接口7,通知给连接于连接端子8的外部设备。收到该通知的外部设备可以进行例如将可使用的记录模式提示给用户,使用户从中选择所用的记录模式等的处理。然后,外部设备对本实施示例的光盘装置发出表示该用户所选择的记录模式的记录指令。
另外,系统控制器12通过光盘种类判别模块18判别出所装入的光盘是用高密度记录模式记录的光盘时,就不允许发出对该光盘进行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指令,判别出是用标准记录模式记录的光盘时,就不允许对该盘进行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也就是说,系统控制器12不将与光盘中已经记录的数据格式不一致的格式的数据记录在该光盘上。例如,即便从外部设备发来了记录不与那样的记录过的数据一致的格式的数据的指令,系统控制器12也不会接受该指令。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从系统控制器12对外部设备返还差错信息。
其次,说明从外部设备接收了记录指令时光盘装置的记录工作。
首先,关于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进行说明。
如果根据从连接于连接端子8的外部设备发来的记录指令要求向光盘进行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则实施光盘记录的体制应按照该要求对应记录用CD的光盘格式做好准备,通过系统控制电路12图1中所示的各电路被切换为进行标准记录模式的光盘记录的状态,并选择使用CD用编码器9的记录信号处理系统。
另外,根据标准记录模式的要求及所判别的光盘种类,前端处理电路2、光头伺服电路3、写入优化电路13及激光驱动电路14的设定被切换以做到进行适合于光盘记录的动作。
另外,应当按照外部设备发出的记录指令所要求的记录速度来进行记录动作,电机控制电路17为了用与系统控制电路12设定的记录速度相对应的旋转速度来驱动光盘而控制电路驱动电路16。
然后,写入优化电路13控制激光驱动电路14,以便与设定的记录速度相对应将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发光输出设定为适合于该记录速度的预先所确定的记录水平。
在开始向光盘进行记录之前,使用ATIP信息来检索光盘的PMA120,读取该PMA120的数据,基于该读取结果确定对话尚未停止,同时从该PMA数据取得光盘信息的数据,并基于该数据决定能否进行光盘的记录,及能够进行记录的地址。
另外,在所设定的记录速度下,在光盘的PCA110上使发光输出阶段性地变化进行试写,并为了重放该试写的信号时差错率最少,而使光学头1的发光输出设定在最佳记录水平。
在这样的光盘记录准备工作完成的状态下,如果从外部设备发出要求记录的指令及数据,就会通过接口7接收该指令及数据,并且要求记录的数据被写入缓冲存储器RAM11。
如果缓冲存储器RAM11中所写入的数据的储备量达到可以开始进行编码处理的数据量,就从缓冲存储器RAM11读取数据,并且CD用编码器9将该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生成以CD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结构的CD数据。
该CD数据被提供给写入优化电路13,写入优化电路13根据记录盘并考虑到CD-R或CD-RW的记录特性,产生以CD数据为依据的记录脉冲以做到在通过PCA中的试写所设定的最佳记录水平上能够进行光盘记录。据此,驱动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并根据记录脉冲在光盘上形成以上述CD数据为依据的记录标志,在光盘上进行记录数据的记录。
其次,关于在CD-R及CD-RW的各盘上记录与DVD的数据格式相对应的数据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动作,进行说明。
在判断出可以进行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的情况下,如果根据从连接于连接端子8的外部设备发来的记录指令要求向光盘进行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通过系统控制电路12使图1中的各电路切换为进行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记录的状态,并选择使用DVD用编码器10的记录信号处理系统,以便按照前述要求,对应于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准备好进行光盘记录的体制。
另外,根据标准记录模式的要求及所判别的光盘种类,前端处理电路2、光头伺服电路3、写入优化电路13及激光驱动电路14的设定被切换以做到进行适合于光盘记录的动作。
另外,为了按照所要求的记录速度进行记录动作,控制电路驱动电路16以做到电机控制电路17通过系统控制电路12以对应于设定的记录速度的旋转速度来驱动光盘。然后,写入优化电路13控制激光驱动电路14以做到按照设定的记录速度将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的发光输出设定为适合于该记录速度的预先所确定的记录水平。
紧接着,在开始向光盘进行记录之前,使用ATIP信息检索光盘上的PMA数据。在与图3及图5所示的每个高密度记录模式相对应的光盘格式中,PMA数据也存在于与标准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中的导入区域130相对应的场所,因此,对该位置进行检索并读取PMA数据。然后,基于该读取结果,与标准记录模式的情况相同,对没有停止对话这一情况进行确认的同时,从该PMA数据取得光盘信息的数据,并确定能否进行光盘的记录,及能够进行记录的地址。
另外,在所设定的记录速度下,使之与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相对应而在光盘上的PCA220上使发光输出产生阶段性地变化进行试写。在此,在图3中所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中PCA220位于与标准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中的PMA120相对应的场所,因此使光学头1的发光输出设定在最佳记录水平,以便检索该位置进行试写,并使重放进行试写的信号时的差错率为最少。
另一方面,在图5中所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中PCA310位于与标准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中的PCA110相对应的位置,因此与标准记录模式相同,使光学头1的发光输出设定在最佳记录水平以便检索该位置进行试写,并使进行重放时的差错率最少。
这种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场合下,例如使用本专利申请人所申请的特愿2000-241544号(特开2002-056617号公报)中介绍的方法,以ATIP的地址和记录密度的倍率为运算出实际记录的地址,通过以该实际记录的地址为基础在每个所指定的单位上记录数据,可以提高每单位时间间隔的记录密度。这种情况下,假设记录密度为标准密度的n倍(n>1)即倍率为n,实际记录的地址就与ATIP的地址A的n倍相对应。
在这样的光盘记录准备工作完成的状态下,如果从外部设备发来要求记录的指令及数据,就会通过接口7接收该指令及数据,并且要求记录的数据就被写入缓冲存储器RAM11中。
如果缓冲存储器RAM11中所写入的数据的储备量达到可以开始进行编码处理的数据量,就从缓冲器RAM11读取数据,并且DVD用编码器10将该数据进行编码处理,生成以DVD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结构的DVD数据。
该DVD数据被提供给写入优化电路13,写入优化电路13对应于记录盘并考虑到CD-R或CD-RW的记录特性,产生以DVD数据为依据的记录脉冲以做到通过PCA中的试写所设定的最佳记录水平上能够进行光盘记录。据此,就可以驱动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并且对应于记录脉冲可在光盘上形成以上述DVD数据为依据的记录标志,在光盘上使记录数据得以记录。
可是,在高密度记录模式中,记录于程序区域240或340的记录数据是在以CD-ROM逻辑格式标准规格的ISO9660为依据的文件结构中进行记录的,最小区段单位是2k字节,记录单位为32k字节,用不到32k字节的文件完成记录时,通过值为「0」位的填补值以32k字节的记录单位进行记录。
在此,DVD规格的数据格式与CD规格的数据格式相比冗余度较低,因这些数据格式的冗余度不同,而使DVD规格的数据格式对CD规格的数据格式来说格式效率达到1.49倍。
另外,在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场合下,如上所述记录于光盘上的记录数据的实际记录地址与ATIP的地址相比,可以设为n倍(n>1),因此假设轨道节距相同,在光盘上的记录数据的线记录密度就有可能提高。
这种情况下,因使用适合于CD的780nm波长的激光束而不能指望大幅度地提高线记录密度,但有可以使用CD记录用的廉价的光学头的优点。例如,如果将线记录密度的提高设为CD的1.35倍,与格式效率的1.49合并考虑就成为1.35×1.49=2.01,也就是说高密度记录模式可以用标准记录模式约2倍的记录密度进行记录。
其次,对于光盘的重放进行说明。
如果从外部设备发来的重放指令要求进行光盘的重放,就会通过系统控制电路12各电路被切换为进行光盘重放的状态,这时前端处理电路2、光头伺服电路3及激光驱动电路14的设定被切换以做到进行与重放类别的光盘相适应的工作,与此同时光学头1所使用的激光二极管(1a或1b)及所使用的译码器(5或6)相应于该光盘的类别被切换,以便准备好与通过装盘时的光盘判别(参照图4或图5)所制定的光盘类别相对应的光盘重放的体制。
如果判断出所装入的光盘是重放专用CD,并且判断出是进行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的记录用光盘,通过激光驱动电路14,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被设定到与光盘种类对应的重放所适应的发光输出水平上并且被驱动,由光学头1进行光盘D的读取。
从该光盘D所读取的信号通过前端处理电路2进行适合于CD的信号处理,该前端处理电路2将通过该信号处理得到的RF信号进行2值化后的CD数据提供给CD用译码器5,与此同时将聚焦偏差信号及跟踪偏差信号提供给光头伺服电路3。
提供给CD用译码器5的CD数据通过该CD用译码器5经与CD规格的数据格式相对应的译码处理进行解调。
解调后的数据根据需要在缓冲存储器RAM11中进行暂时的存储,然后通过接口7提供给连接于连接端子8的外部设备。
另一方面,判断出所装入的光盘是DVD的情况下,通过激光驱动电路14将光学头1的第2激光二极管1b设定到适合于进行与光盘类别相对应的重放的发光输出水平上,并进行驱动,由光学头1进行光盘D的读取。
来自该光盘D的读取信号通过前端处理电路2进行适合于DVD的信号处理,该前端处理电路2将信号处理结果的RF信号进行2值化后所得的DVD数据提供给DVD用译码器6,与此同时通过适合于DVD的处理也生成聚焦偏差信号及跟踪偏差信号,并提供给光头伺服电路3。
提供给DVD用译码器6的DVD数据通过由该DVD用译码器6所进行的与DVD规格的数据格式相对应的译码处理进行解调。
解调后的数据根据需要在缓冲存储器RAM11中进行暂时的存储,然后通过接口7提供给连接于连接端子8的外部设备。
另外,判断出所装入的光盘是进行过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的记录用CD光盘的场合下,通过激光驱动电路14将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设定到适合于进行与光盘类别相对应的重放的发光输出水平上,并加以驱动,由光学头1进行光盘D的读取。
该光盘D的读取是以与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相对应的顺序来进行的。
来自该光盘D的读取信号通过前端处理电路2进行适合于DVD的信号处理,该前端处理电路2将在信号处理中所得到的RF信号进行2值化后的DVD数据提供给DVD用译码器6,与此同时通过适合于记录用CD的处理生成聚焦偏差信号及跟踪偏差信号,并提供给光头伺服电路3。
提供给DVD用译码器6的DVD数据通过该DVD用译码器6由与DVD规格的数据格式相对应的译码处理进行解调。
解调后的数据根据需要在缓冲存储器RAM11中进行暂时的存储,然后通过接口7提供给连接于连接端子8的外部设备。
可是,在与现有的记录用CD规格相对应的CD-R/RW驱动器中,对使用的光盘进行判别时检测ATIP信号,从PCA取得数据,在不能进行所取得数据的读取时,如图4及图6的虚线所示的步骤i,作为异常光盘进行差错处理。
因而,现有的CD-R/RW驱动器将用图3中所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记录的CD-R或CD-RW光盘作为异常光盘,进行差错处理。
在此,在现有的CD-R/RW驱动器中,即使不能从PCA进行数据的取得,也通过写入优化电路13中预先设定的标准的记录水平设定光学头1的第1激光二极管1a的发光输出,并存在有继续进行记录工作的驱动器。
为了能够做到正确判定出用高密度记录模式进行记录的光盘在这样的现有驱动器中是异常光盘,可以采用图5中表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光盘格式。
如果用图5中表示的高密度记录模式的光盘格式进行记录的光盘,不管能否进行来自PCA的数据取得,即使是转移到实行PMA的信号检测的驱动器,也不能进行PMA的数据读取,因此如图6的步骤i所示,就要作为异常光盘进行差错处理。
这样,按照DVD规格的数据格式用高密度记录模式进行记录的CD-R或CD-RW光盘,不能识别为与CD规格相对应并且正常记录的光盘。据此,即使是CD-R或CD-RW光盘,在进行记录之前也可以区分出用高密度记录模式记录的光盘及与记录用CD规格相对应并且用标准记录模式进行一般记录的光盘。
再者,在图1中CD用译码器5、DVD用译码器6、CD用编码器9及DVD用编码器10为了方便说明用其他方框做了表示,并可以将所有这些电路5、6、9及10作为1个LSI来构成。
Claims (17)
1.一种光盘装置,对与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通过来自光学头的发光输出进行数据的记录,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编码器,对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按照基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生成记录数据;
第2编码器,对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按照基于比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格式效率更高的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生成记录数据;
光盘种类判别模块,判别记录用光盘与相互不同的多个光盘规格中的哪个规格相对应;以及
控制器,作为对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进行数据记录的模式,在指示标准记录模式的情况下,选择上述第1编码器作为对上述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在指示高密度记录模式的情况下,选择上述第2编码器作为对上述输入数据进行信号处理的电路;
并将上述第1编码器及上述第2编码器中的、由上述控制器所选择的电路的信号处理所得到的记录数据,记录于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上述第1光盘规格是CD规格,上述第2光盘规格是DVD规格。
3.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将用上述第2编码器生成的记录数据记录于上述记录用光盘中的情况下,用比上述第1光盘规格中规定的线密度更高的线密度进行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上述第1光盘规格规定了含有用于将上述光学头的发光输出调整到最适合于进行数据记录所用的功率校准区域的光盘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4中记载的光盘装置,用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进行数据记录的情况下,在利用基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对规定为功率校准区域的上述记录用光盘上的区域、通过按照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记录,来记录与记录在该功率校准区域的数据无关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光盘装置,用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进行记录的情况下,在利用基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中,将与规定为功率校准区域的区域以外的规定区域,作为上述功率校准区域来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5中记载的光盘装置,进一步具备对需要记录数据的记录用光盘的类别进行判别的盘类别判别模块,
在上述盘类别判别模块按照上述第1光盘规格进行上述记录用光盘上的上述功率校准区域的读取工作、且通过该读取工作可以使上述功率校准区域的数据作为基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功率校准数据进行读取的情况下,判别出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基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的数据的光盘,在不能读取数据的情况下,判别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基于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不同的规定的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的数据的光盘。
8.根据权利要求7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上述系统控制器在通过上述判别模块判别出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以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时,在该记录用光盘上允许进行上述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在判别出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以上述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时,在该记录用光盘上允许进行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
9.根据权利要求8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上述系统控制器将上述标准记录模式及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之中允许对上述光盘进行记录的模式,通知给对该装置指示进行数据记录的外部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上述第1光盘规格规定了在停止对话之前的短暂时期内,含有存储记录用光盘的暂定目录信息的程序管理区域的光盘格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记载的光盘装置,用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进行数据记录的情况下,在以上述第1光盘规格为依据的数据格式中对规定为程序管理区域的上述记录用光盘上的区域,记录以上述第1光盘规格为根据的与上述暂定目录信息无关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用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进行数据记录的情况下,在以上述第1光盘规格为依据的数据格式中将与规定为程序管理区域的区域不同的指定区域,作为写入上述暂定目录信息的区域进行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1中记载的光盘装置,进一步具备有对准备记录数据的记录用光盘的类别进行判别的光盘类别判别模块,
上述判别模块按照上述第1光盘规格实行上述记录用光盘上的上述程序管理区域的读取工作,通过该读取工作可以使上述程序管理区域的数据作为以上述第1光盘规格为依据的上述暂定目录信息进行读取的场合下,就判别出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以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在不能读取数据的场合下,就判别出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以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不同的所指定的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上述系统控制器在通过上述判别模块判别出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以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时,在该记录用光盘上允许进行上述标准记录模式的记录,在判别出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以上述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为依据的数据的光盘时,在该记录用光盘上允许进行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的记录。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记载的光盘装置,上述系统控制器将上述标准记录模式及上述高密度记录模式之中,允许对上述光盘进行记录的模式通知给对该装置指示进行数据记录的外部设备。
16.一种光盘装置,判别记录用光盘中所记录的数据的格式类别,这个记录用光盘是与规定含有进行调整使光学头的发光输出最适合于进行数据记录所用的功率校准区域的光盘格式的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其特征在于,具有:
读取单元,按照上述第1光盘规格读取装入的记录用光盘上的功率校准区域;
盘判别单元,判断能否通过该读取单元使上述功率校准区域的数据作为根据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功率校准数据来读取,该判断的结果,如果判断为上述功率校准区域的数据不能作为功率校准数据来读取的情况下,判别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有基于不同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规定的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的数据、并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
17.一种光盘装置,判别记录用光盘中记录的数据的格式类别,该记录用光盘与光盘格式中含有程序管理区域的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而该程序管理区域在停止对话之前的短暂期间内,存储有记录用光盘的暂定目录信息,其特征在于,具有:
读取单元,按照上述第1光盘规格读取装入的记录用光盘上的上述程序管理区域;
盘判别单元,判断能否通过上述读取单元使上述程序管理区域的数据作为基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暂定目录信息来读取,该判断的结果,如果判断为上述程序管理区域的数据不能作为暂定目录信息来读取的情况下,判别上述记录用光盘是记录有基于不同于上述第1光盘规格的规定的第2光盘规格的数据格式的数据、并与上述第1光盘规格相对应的记录用光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074190A JP2003272310A (ja) | 2002-03-18 | 2002-03-18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2074189 | 2002-03-18 | ||
JP200274190 | 2002-03-18 | ||
JP200274189 | 2002-03-18 | ||
JP2002253984A JP2003346428A (ja) | 2002-03-18 | 2002-08-30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2253984 | 2002-08-3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5757A CN1445757A (zh) | 2003-10-01 |
CN1271609C true CN1271609C (zh) | 2006-08-23 |
Family
ID=27808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2063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1609C (zh) | 2002-03-18 | 2003-03-18 | 光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49164B2 (zh) |
EP (1) | EP1349163A3 (zh) |
KR (1) | KR100547530B1 (zh) |
CN (1) | CN1271609C (zh) |
TW (1) | TWI26550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17674B2 (en) * | 2003-03-11 | 2008-01-08 | Intersil Americas Inc. | Optical pick-up units and laser drivers with increased functionality |
JP3908691B2 (ja) * | 2003-04-28 | 2007-04-25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記録媒体、録画前処理方法、情報記録方法、情報再生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
US8264929B2 (en) | 2003-11-25 | 2012-09-11 | Dell Products L.P. | Optical medium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with an optical drive having plural lasers |
TWI276061B (en) * | 2004-05-06 | 2007-03-11 | Lite On It Corp | Method for detecting the error information of an optical disc |
JP4106630B2 (ja) * | 2004-09-06 | 2008-06-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EP1647985A1 (en) * | 2004-10-13 | 2006-04-19 | Thomson Licensing | Apparatus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a |
JP4436768B2 (ja) * | 2005-01-12 | 2010-03-2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レーベル情報記録装置 |
JP4213128B2 (ja) * | 2005-02-25 | 2009-01-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記録装置 |
US7808872B2 (en) * | 2006-07-06 | 2010-10-05 | Intersil Americas Inc. | Hybrid laser diode drivers that include a state machine |
US8018809B2 (en) * | 2007-05-16 | 2011-09-13 | Intersil Americas Inc. | Hybrid laser diode drivers |
JP2009009637A (ja) * | 2007-06-27 | 2009-01-15 | Toshiba Corp |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
JP5072540B2 (ja) * | 2007-11-01 | 2012-11-14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装置および光再生装置 |
US10062405B2 (en) * | 2015-05-06 | 2018-08-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MY114518A (en) * | 1994-03-19 | 2002-11-30 | Sony Corp | Optical disk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then playing information back from that disk |
US5963523A (en) | 1996-02-14 | 1999-10-0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discriminating apparatus using laser beams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
KR100268486B1 (ko) * | 1997-11-01 | 2000-10-16 | 윤종용 | 광디스크기록및재생방법과그장치 |
KR100335439B1 (ko) * | 1999-03-25 | 2002-05-04 | 윤종용 | Dvd 응용 세션을 포함하는 멀티세션 디스크,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장치와 방법 |
KR100335440B1 (ko) * | 1999-03-25 | 2002-05-04 | 윤종용 | Dvd 응용을 cd 미디어상에 기록한 디스크, 기록 및/또는 재생 장치와 방법 |
JP4016169B2 (ja) * | 1999-03-30 | 2007-12-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ドライブ装置 |
JP2001126404A (ja) | 1999-10-22 | 2001-05-11 | Sony Corp | Cd−r/rw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記録/再生装置 |
SG99889A1 (en) * | 2000-02-25 | 2003-11-27 | Sony Corp |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ading apparatus |
JP2002025064A (ja) | 2000-07-12 | 2002-01-25 | Sony Corp | 記録装置、方法及び媒体 |
JP3869638B2 (ja) | 2000-08-09 | 2007-01-17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 |
KR100896681B1 (ko) * | 2001-12-18 | 2009-05-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컴팩트 디스크에 데이터를 기록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
JP2004118910A (ja) * | 2002-09-25 | 2004-04-15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2003
- 2003-02-27 US US10/376,970 patent/US714916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3-12 EP EP03251506A patent/EP1349163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3-17 TW TW092105740A patent/TWI26550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3-17 KR KR1020030016431A patent/KR100547530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3-18 CN CNB031206336A patent/CN127160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30174606A1 (en) | 2003-09-18 |
KR20030076312A (ko) | 2003-09-26 |
US7149164B2 (en) | 2006-12-12 |
EP1349163A3 (en) | 2007-04-04 |
TW200305865A (en) | 2003-11-01 |
TWI265501B (en) | 2006-11-01 |
CN1445757A (zh) | 2003-10-01 |
KR100547530B1 (ko) | 2006-01-31 |
EP1349163A2 (en) | 2003-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1609C (zh) | 光盘装置 | |
CN1147855C (zh) | 记录装置和重放装置 | |
CN1297977C (zh) | 光盘驱动器和记录/回放的方法 | |
CN1602518A (zh) | 信息介质及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 |
CN1280821C (zh) | 记录效率提高的光盘装置 | |
CN1178224C (zh) |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再现设备 | |
CN1374647A (zh) | 数据记录装置以及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 |
CN1184633C (zh) |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272795C (zh) | 数据记录装置和方法,及数据重放装置 | |
CN1662987A (zh) | 数据记录/再现设备、数据记录/再现方法和数码相机 | |
CN1158655C (zh) | 再现方法 | |
CN1172297C (zh) | 光盘的记录控制方法、光盘驱动装置 | |
CN1342978A (zh) | 记录设备,记录介质,读取设备,和记录介质判定方法 | |
CN1290094C (zh) | 光盘记录设备 | |
CN1735933A (zh) | 光记录方法和光记录设备 | |
US7023774B2 (en) | Optical disc device capable of recording or reading with high efficiency | |
CN1551137A (zh) | 光盘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497583A (zh) | 能够高效率进行记录或重放的光盘装置 | |
JP2003346428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CN1581350A (zh) | 光盘的搜索方法和光盘装置 | |
CN1881453A (zh) | 用于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737912A (zh) | 光记录控制系统 | |
JP2004199730A (ja) | ディスク判別装置 | |
JP2004158100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
CN1614695A (zh) | 光记录/再现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