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方法及电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方法及电梯。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的楼房均配备有电梯,为人们的上下楼层提供方便。
在平日的生活中,一些人会出门溜狗或其他宠物,在陪同宠物狗进出电梯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以下情况:人们拉着栓狗的绳索出电梯轿厢后,宠物狗未出电梯轿厢,且电梯轿厢和楼层关门后,由于不能识别栓狗的绳索导致电梯轿厢携带宠物狗上升或下降移动,若绳索被轿厢门夹紧后,会对狗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电梯使用过程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包括指令采集模块,其设在各个楼层和电梯轿厢上,用于采集楼层目的地指令信息和紧急制动指令信息;
主控模块,用于接收指令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指令信息,并根据所述目的地指令信息或紧急制动指令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驱动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提升或下移电梯轿厢或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指令采集模块主动或被动的发出制动指令信息后,并将制动指令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上,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制动指令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驱动模块上,驱动模块根据接受到的控制指令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从而可紧急停止电梯轿厢的移动,减少紧急情况下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可选的,还包括速度检测模块和修正模块,所述速度检控模块包括速度检测单元和制动单元;所述修正模块包括位置检测单元和位置调整单元;
所述速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电梯轿厢的速度信息,并判断所述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是否异常;
所述制动单元用于在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出现异常时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
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用于采集电梯轿厢在紧急制动之前的运行方向信息和紧急制动之后的制动位置信息,并将所述移动方向信息和制动位置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上;
所述位置调整单元块用于根据所述移动方向信息和制动位置信息调整电梯轿厢的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速度检测单元检测数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并判断出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是否异常,当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过大后可通过制动单元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以停止电梯轿厢的移动,避免出现由于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出现异常而出现冲顶蹲底的事故。电梯轿厢在制动并停止移动之后,通过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电梯轿厢的停止位置,并通过位置调整单元对电梯轿厢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与楼层中的电梯门正相对,从而可对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处理。
可选的,所述修正模块还包括厢门控制单元,所述厢门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位置检测单元发出的轿厢位置信息,当电梯轿厢位置到达相应的楼层时,所述厢门控制单元控制厢门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厢门控制单元可在位置调整单元将电梯轿厢调整与最近楼层的电梯门正相对后,自行打开电梯轿厢的门板,并与楼层的电梯门保持同步动作,以便于对电梯内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解决,使处于危险中的动物或人体从箱门中出去。
可选的,所述位置调整单元用于调整电梯箱体至与移动方向相反的且最近的楼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动物的绳索被楼层中的电梯门夹紧后,电梯轿厢向下移动,则宠物通过绳索被拉到电梯轿厢的上部;电梯轿厢向上移动,则宠物通过绳索被拉到抵接至电梯轿厢门板上。位置调整单元将电梯轿厢调整至与其移动方向相反的且最接近的楼层,即可减少对事故中的宠物的进一步伤害,提高救援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修正单元还包括延时单元,用于保持电梯厢门呈打开状态,并持续设定的时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厢门控制单元控制电梯厢门打开后,随即通过延时单元对电梯厢门的打开时间进行延时,当事故中的动物解除危险后即可通过厢门移出电梯轿厢,延时时间之后厢门自动闭合,电梯轿厢再根据原目的地楼层信息进行移动。
可选的,所述修正模块还包括语音提示单元,在发生紧急制动后,所述语音提示单元用于发出语音提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在发生紧急制动的情况后,可通过语音提示单元对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进行情况说明,以缓解电梯轿厢内人员的紧张情绪。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控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信息;
步骤S2:若电梯轿厢存在运行异常信息,输出制动指令信息;所述运行异常信息包括运行速度异常和接收制动请求信息;
步骤S3:获取当前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
步骤S4: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电梯轿厢在制动之前的移动方向信息获取电梯轿厢反方向的临近楼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事故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采集电梯轿厢的制动请求信息,并根据制动请求信息输出制动指令信息,以及时将电梯轿厢进行制动,减少事故的持续发生,降低事故的严重性;并在电梯轿厢制动停止后,采集电梯轿厢的位置,即楼层高度位置信息,从而可根据楼层位置信息和事故发生前的移动方向信息调整电梯轿厢的位置,使其正对接近楼层的电梯门,以最大程度减少紧急情况下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可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根据所述制动请求信号输出语音提示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在发生紧急制动的情况后,可发出语音提示信息对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进行情况说明,以缓解电梯轿厢内人员的紧张情绪。
可选的,所述步骤S4还包括:
步骤S4.1:驱动电梯轿厢移动至所述临近楼层;
步骤S4.2:驱动电梯厢门打开并延时关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在制动停止移动后,驱动电梯轿厢反方向移动至临近的楼层,解除事故,并在到达临近的楼层后打开厢门,以便于受事故影响的动物或人员离开电梯轿厢。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梯,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包括如第一方面中的任一项电梯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电梯轿厢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指令采集模块主动或被动的发出制动指令信息后,并将制动指令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上,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制动指令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驱动模块上,驱动模块根据接受到的控制指令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从而可紧急停止电梯轿厢的移动,减少紧急情况下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2.电梯轿厢在制动并停止移动之后,通过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出当前电梯轿厢的停止位置,并通过位置调整单元对电梯轿厢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与楼层中的电梯门正相对,从而可对安全事故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3.在电梯轿厢运行的速度产生异常时,可输出制动信号,使电梯轿厢停止按照既定方向运行,并在自动状况下进行找平层,避免产生飞车,造成冲顶蹲底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系统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控制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指令采集模块;11、目的地令采集单元;12、紧急制动信息采集单元;2、主控模块;3、驱动模块;4、修正模块;41、位置检测单元;42、位置调整单元;43、厢门控制单元;44、延时单元;45、语音提示单元;5、速度检控模块;51、速度检测单元;52、制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梯控制系统。参照图1,系统包括指令采集模块1、主控模块2和驱动模块3。其中,指令采集模块1用于采集楼层目的地指令信息和紧急制动指令信息;主控模块2用于接收指令采集模块1所采集的指令信息,并根据所述目的地指令信息或紧急制动指令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驱动模块3用于接收所述控制指令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信息提升或下移电梯轿厢或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
具体的,指令采集模块1包括目的地指令采集单元11和目的地指令采集单元12,其中目的地指令采集单元11可以是按钮或带有按钮的集成电路,其可设在电梯轿厢的内壁上;目的地指令采集单元12可以是按钮或感应器,可设在电梯轿厢的内壁和/或电梯厢门的内侧面上,搭乘电梯的人员通过按下目的地指令采集单元11按钮即可使指令采集模块1采集到目的地楼层信息,并将目的地楼层信息传递至主控模块2上;出现紧急情况时,电梯轿厢内的人员可主动按下紧急制信息采集单元的按钮,或处于紧急情况中的人或物通过感应器使目的地指令采集单元12采集到制动信息,从而可被动的将采集到的制动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2上。
主控模块2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接收指令采集模块1发出的目的地楼层信息或制动指令信息,经过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信息。当主控模块2接收到的信息为目的地楼层信息,即可发出驱动指令信息;当主控模块2接收到的信息为制动指令信息,即发出紧急制动指令信息,并将想用的控制指令输出至驱动模块3上。
驱动模块3包括驱动电路和连接至驱动电路的动力装置和制动装置,驱动模块3接收到驱动指令信息后,可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动力装置运行,从而可带动电梯轿厢朝向目的地楼层移动;驱动模块3接收到驱动指令信息后,可通过驱动电路控制制动装置动作,使运行中的电梯轿厢及时停止移动,减少紧急情况下对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
进一步的,系统还包括修正模块4和速度检控模块5,修正模块4用于在电梯制动后调整其位置正对邻近楼层。修正模块4包括位置检测单元41和位置调整单元42,其中,位置检测单元41用于检测电梯轿厢在紧急制动之前的运行方向信息和紧急制动之后的制动位置信息,并将移动方向信息和制动位置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2上;位置调整单元42用于根据移动方向信息和制动位置信息调整电梯轿厢的位置。速度检控模块5用于检测和控制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包括速度检测单元51和制动单元52,其中,速度检测单元51用于检测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信息,包括上行速度和下行速度,并判断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是否异常;制动单元52用于在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过快时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
例如,电梯轿厢从二十楼向下移动,并在二十楼和十九楼之间出现紧急制动的情况后,位置检测单元41检测出电梯轿厢的位置,并根据电梯轿厢在移动之前向下的移动方向,进行反方向移动,即向上移动,使电梯轿厢重新移动至二十楼,并正对二十楼的电梯门,从而可进一步减小出现事故所造成的后果。电梯轿厢在移动过程中可通过速度检测单元51检测出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是否移动过快,并通过制动单元52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并将移动速度信息和制动信息传递至主控模块上,减少电梯轿厢出现飞车蹲底事故。若电梯轿厢在移动过程中呈正常移动状态,指令采集模块1未采集到制动信息,则电梯轿厢保持向目的地楼层移动。
进一步的,修正模块4还包括厢门控制单元43和延时单元44。其中,厢门控制单元43包括用于驱动厢门开合的驱动电机,修正模块4可接收位置检测单元41发出的轿厢位置信息,当电梯轿厢位置到达相应的楼层时,厢门控制单元43控制厢门自动打开,并与对应楼层中的电梯门保持同步动作,以便于对电梯内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解决,使处于危险中的动物或人体从箱门中出去。
延时单元44用于保持电梯厢门呈打开状态,并持续设定的时间。厢门控制单元43控制电梯厢门打开后,随即通过延时单元44对电梯厢门的打开时间进行延时,当事故中的动物解除危险后即可通过厢门移出电梯轿厢,延时时间之后厢门自动闭合,电梯轿厢再根据原目的地楼层信息进行移动。
进一步的,修正模块4还包括语音提示单元45,语音提示单元45包括音响。喇叭等能够接收语音电信号,并将语音电信号转换成声音进行输出播放的设备。语音提示单元45连接至主控膜块上的处理器,用于在电梯轿厢发生紧急制动的情况后,通过语音提示单元45对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进行情况说明,以缓解电梯轿厢内人员的紧张情绪。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电梯控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电梯轿厢在运行过程中,通过指令采集模块1主动或被动的发出制动指令信息后,并将制动指令信息发送至主控模块2上,主控模块2根据接收到的制动指令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至驱动模块3上,驱动模块3根据接受到的控制指令对电梯轿厢进行制动,从而可紧急停止电梯轿厢的移动,减少紧急情况下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梯控制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参照图2:
步骤S1:采集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信息。
其中,采集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信息可通过设在电梯轿厢内的按钮采集电梯轿厢移动的目的地信息,从而根据电梯轿厢当前的位置信息和目的地信息判断出电梯轿厢的移动方向信息。
步骤S2:判断电梯轿厢是否存在运行异常信息;所述运行异常信息包括运行速度异常和接收制动请求信息;
步骤S2.1:若否,则继续运行电梯轿厢至目的地楼层;
步骤S2.2:若是,根据所述运行异常信息输出制动指令信息。
其中,当电梯轿厢的移动速度超过设定的阈值后,即可判定电梯轿厢的速度异常,采集制动请求信息可通过按钮或感应装置采集到制动请求信号;从而可根据制动请求信号输出制动指令,使电梯轿厢停止移动,降低事故出现所造成的后果。步骤S2.2还包括:
步骤S2.21:根据所述运行异常信息输出语音提示信息。
电梯轿厢在发生紧急制动的情况后,发出语音提示信息对在电梯轿厢内的人员进行情况说明,以缓解电梯轿厢内人员的紧张情绪。
步骤S3:获取当前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
步骤S4: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和电梯轿厢在制动之前的移动方向信息获取电梯轿厢反方向的临近楼层。
电梯轿厢在制动停止移动后,驱动电梯轿厢反方向移动至临近的楼层,以对事故中的人或物做好离开电梯轿厢的准备。其中步骤S4还包括:
步骤S4.1:驱动电梯轿厢移动至所述临近楼层;
步骤S4.2:驱动电梯厢门打开并延时关闭。
在到达临近的楼层后打开厢门,以便于受事故影响的动物或人员离开电梯轿厢。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电梯,其包括前述的任一中电梯控制系统和电梯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