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1707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221707B CN113221707B CN202110484133.0A CN202110484133A CN113221707B CN 113221707 B CN113221707 B CN 113221707B CN 202110484133 A CN202110484133 A CN 202110484133A CN 113221707 B CN113221707 B CN 11322170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display panel
- distance
-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 ope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改善视角色偏现象。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元件;挡光层,包括透光孔;遮光层,具有开口;透光孔和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为第一正投影,具有第一中心点,开口在衬底基板上的投影为第二正投影,其边缘具有第一点;第一中心点与第一点所具有的最小间距为第一距离,所具有的最大间距为第二距离;第一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和相邻的第二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的距离d1为遮光层与出光面之间的距离,d2为挡光层与遮光层之间的间距,L1为第一透光孔的第一正投影和相邻的第二正投影之间的第一距离,L2为第一透光孔的第一正投影和相邻的第二正投影之间的第二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显示面板,通常利用面板的显示光作为指纹识别的检测光。当手指触摸面板时,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线传输至手指并被手指反射,反射后的光线射入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对不同位置反射回来的光线进行采集,生成不同位置的指纹图像,进而再通过合成分析得到完整的指纹图像。
在现有技术中,为降低面板中的金属层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需要在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设置遮光层,为使经由手指反射来的光线能够射入指纹识别模组,遮光层上开设有多个小孔。然而,遮光层上开设小孔后,显示面板进行画面显示时,会导致大角度的射出面板的出光量变大,进而引起视角色偏,对显示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改善面板的视角色偏现象。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
挡光层,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挡光层包括多个透光孔;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具有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开口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具有第一中心点,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二正投影的边缘具有第一点;所述第一中心点与所述第一点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小间距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中心点与所述第一点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大间距为第二距离;
所述透光孔包括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相邻的所述透光孔为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第一中心点和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透光孔的所述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P1满足:
其中,d1为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的距离,d2为所述挡光层与所述遮光层之间的间距,L1为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第一正投影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L2为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第一正投影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二距离。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手指触摸显示面板时,手指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具有触摸点C和触摸点D,经由触摸点C反射回来的检测光W1贯穿开口的位置点A和透光孔所具有的成像焦点O射入指纹识别层,经由触摸点D反射回来的检测光W2贯穿开口的位置点B和透光孔所具有的成像焦点O射入指纹识别层。其中,开口的位置点A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第一距离,开口的位置点B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为第二距离。
此时,检测光W1和检测光W2投射到指纹识别层上后会限定出一个成像区域,该成像区域采集到的图像为手指在由触摸点C和触摸点D所限定出的第一触摸区域内的指纹图像。触摸点C和触摸点D之间的距离为P4,进一步地,又由于/>将tanθ1和tanθ2代入到/>中,得出
对于相邻的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若第一透光孔的成像焦点O和第二透光孔的成像焦点O之间的距离P3过大,那么,第一透光孔所能采集到的指纹图像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透光孔所能采集到的指纹图像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之间就会相距较远,导致两个触摸区域之间存在一个间隔区域,手指在该间隔区域内反射回去的检测光无法透过透光孔射入指纹识别层中,从而导致指纹识别层无法采集到该间隔区域内的指纹图像。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透光孔的尺寸很小,因而不同透光孔所具有的成像焦点O之间的距离P3和不同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P1近似相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第一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和第二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P1满足:也就是令第一透光孔的成像焦点O和第二透光孔的成像焦点O之间的距离P3小于或等于P4。此时,第一透光孔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透光孔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相交或者交叠,两个第一触摸区域之间不再留有间隔区域,因此指纹识别层能够对手指全部触摸区域内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利用遮光层中的开口和挡光层中的透光孔实现对指纹图像的采集的,而且,通过将相邻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P1限定在以内,可以实现对完整指纹图像的采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再在遮光层中设置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小孔,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发光元件射出的光线仅会经由开口射出面板,不会再透过遮光层的小孔射出,从而有效避免了因大视角下出光量变大而导致的视角色偏现象。
此外,对于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面板中的发光元件的分布密度较高,相应的,遮光层中开口的排布也较为密集。若遮光层中再设置一些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小孔,就会导致小孔与开口之间相距很近,如此一来,对遮光层的刻蚀精度的要求也会很高。而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遮光层无需设置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小孔,因此,在遮光层的工艺制程中,仅需对开口所在区域进行刻蚀即可。该种结构不仅降低了遮光层的工艺难度,而且还更易于与高分辨率面板设计相匹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面板结构下的出光角度与光强的仿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投影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的传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的另一种传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11为图10对应的投影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俯视图;
图13为图12对应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再一种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和第二正投影的又一种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来描述正投影,但这些正投影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正投影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正投影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正投影,类似地,第二正投影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正投影。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发光元件1'远离衬底基板2'的一侧设置有遮光层3',发光元件1'朝向衬底基板2'的一侧设置有挡光层4',遮光层3'和挡光层4'上分别设有一些小孔5'。在指纹识别的过程中,手指反射回来的光线依次透过遮光层3'和挡光层4'中的小孔5'射入指纹识别模组。
然而,在遮光层3'上开设小孔5'后,请再次参见图1,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发光元件1'射出的部分大角度的光会经由遮光层3'的小孔5'射出,导致大角度的出光量变大。如图2所示,图2为现有面板结构下的出光角度与光强的仿真示意图,其中,曲线A'表示遮光层3'上未设置小孔5'时出光角度与光强的对应关系,曲线B'表示遮光层3'上设置小孔5'时出光角度与光强的对应关系,可见,在遮光层3'设置小孔5'后,在较大范围的出光角度内,曲线B'的光强均高于曲线A',此时,面板在较大的视角范围内均存在明显的色偏现象。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4为图3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显示面板被划分为显示区1和非显示区2。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3;多个发光元件4,发光元件4位于衬底基板3一侧且位于显示区1,发光元件4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层叠设置的阳极5、发光层6和阴极7。
此外,显示面板还包括挡光层8和遮光层9,其中,挡光层8位于发光元件4朝向衬底基板3的一侧,用于遮挡杂散光,避免杂散光对指纹识别造成干扰,挡光层8包括多个透光孔10;遮光层9位于发光元件4背向衬底基板3的一侧,用于遮挡面板内的金属层,降低金属层对外界环境光的反射,遮光层9具有开口1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开口11与发光元件4交叠,具体地,开口11与发光元件4中的发光层6交叠,显示面板在显示画面时,发光层6射出的光线透过开口11射出面板。
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投影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12和第二正投影14的俯视图,透光孔10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12,第一正投影12具有第一中心点13,该第一中心点13为第一正投影12的几何中心点,例如,为第一正投影12的对角线的交点,开口11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14,第二正投影14的边缘具有第一点15。第一中心点13与第一点15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小间距为第一距离,第一中心点13与第一点15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大间距为第二距离。
透光孔10包括第一透光孔16,与第一透光孔16相邻的透光孔10为第二透光孔17,第一透光孔16的第一中心点13和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第二透光孔17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P1满足:其中,d1为遮光层9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的距离,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为显示面板中远离衬底基板3一侧的表面,当显示面板中与衬底基板3相距最远的结构为盖板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为盖板远离衬底基板3一侧的表面,当显示面板中与衬底基板3相距最远的结构为保护层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为保护层远离衬底基板3一侧的表面,d2为挡光层8与遮光层9之间的间距,L1为第一透光孔16的第一正投影12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一距离,L2为第一透光孔16的第一正投影12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二距离。
如图7所示,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的传输示意图,手指触摸显示面板时,手指与显示面板的出光面101之间具有触摸点C和触摸点D,经由触摸点C反射回来的检测光W1贯穿开口11的位置点A和透光孔10所具有的成像焦点O射入指纹识别层18,经由触摸点D反射回来的检测光W2贯穿开口11的位置点B和透光孔10所具有的成像焦点O射入指纹识别层18。其中,开口11的位置点A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与透光孔10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间距为第一距离,开口11的位置点B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与透光孔10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间距为第二距离。
此时,检测光W1和检测光W2投射到指纹识别层18上后会限定出一个成像区域AA,该成像区域AA采集到的图像为手指在由触摸点C和触摸点D所限定出的第一触摸区域BB内的指纹图像。触摸点C和触摸点D之间的距离为P4,进一步地,又由于/>将tanθ1和tanθ2代入到/>中,得出/>
请再次参见图7,对于相邻的第一透光孔16和第二透光孔17,若第一透光孔16的成像焦点O和第二透光孔17的成像焦点O之间的距离P3过大,那么,第一透光孔16所能采集到的指纹图像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BB和第二透光孔17所能采集到的指纹图像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BB之间就会相距较远,导致两个触摸区域之间存在一个间隔区域,手指在该间隔区域内反射回去的检测光无法透过透光孔10射入指纹识别层18中,从而导致指纹识别层18无法采集到该间隔区域内的指纹图像。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透光孔16的尺寸很小,因而不同透光孔16所具有的成像焦点O之间的距离P3和不同透光孔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P1近似相同。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第一透光孔16的第一中心点13和第二透光孔17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P1满足:也就是令第一透光孔16的成像焦点O和第二透光孔17的成像焦点O之间的距离P3小于或等于P4。此时,如图8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的另一种传输示意图,第一透光孔16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BB和第二透光孔17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BB相交或者交叠,两个第一触摸区域BB之间不再留有间隔区域,因此指纹识别层18能够对手指全部触摸区域内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是利用遮光层9中的开口11和挡光层8中的透光孔10实现对指纹图像的采集的,而且,通过将相邻透光孔10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P1限定在以内,可以实现对完整指纹图像的采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无需再在遮光层9中设置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小孔,显示面板显示画面时,发光元件4射出的光线仅会经由开口11射出面板,不会再透过遮光层9的小孔射出,从而有效避免了因大视角下出光量变大而导致的视角色偏现象。
此外,对于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面板中的发光元件4的分布密度较高,相应的,遮光层9中开口11的排布也较为密集。若遮光层9中再设置一些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小孔,就会导致小孔与开口11之间相距很近,如此一来,对遮光层9的刻蚀精度的要求也会很高。而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遮光层9无需设置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小孔,因此,在遮光层9的工艺制程中,仅需对开口11所在区域进行刻蚀即可。该种结构不仅降低了遮光层9的工艺难度,而且还更易于与高分辨率面板设计相匹配。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区1的整个区域可均复用为指纹识别区,此时,透光孔10在整个显示区1内分散设置。或者,请再次参见图3,显示区1也可仅局部复用为指纹识别区19,此时,透光孔10可仅位于指纹识别区1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各第一正投影12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一距离相同,各第一正投影12和与其相邻的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二距离相同。此时,以任一透光孔10作为第一透光孔16时,在计算该第一透光孔16的第一中心点13和与其相邻的第二透光孔17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距离P1时,公式中的L1和L2的数值均相同,从而降低了透光孔10位置的设计难度。
进一步地,相邻的任意两个透光孔10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相等,此时,任意相邻两个透光孔10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P1均满足:如此设置,任意相邻两个透光孔10所能采集到的指纹图像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BB均相交或者交叠,从而使手指在出光面上的全部触摸区域的指纹图像均能被采集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12和第二正投影14的另一种俯视图,多个第一正投影12呈矩阵式排布,也就是挡光层8中的透光孔10呈矩阵式排布。相较于透光孔10无规则排布,透光孔10呈矩阵式排布,不仅提高了透光孔10排布的规整性,还能使经由整个手指反射回来的检测光均匀且分散地透过多个透光孔10射入指纹识别层18中,进一步提高识别精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图11为图10对应的投影示意图,发光元件4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20,第一颜色光为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检测光,开口11包括第一开口2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开口21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20交叠。显示区1包括多个检测单元22,检测单元22包括一个第一开口21和至少两个透光孔10,从而使经由第一开口21射入的更多数量的检测光进一步透过透光孔10射入指纹识别层18,增大指纹识别层18采集到的检测光的数量。
其中,第一颜色可为绿色,由于手指对绿光的吸收度和反射率较高,且指纹识别模组对绿光的分辨能力也较高,因而利用绿光作为检测光时指纹识别精度也相对较高。
或者,第一颜色也可为蓝色,由于蓝色发光元件的发光亮度相对较低,因此,利用蓝光进行指纹检测,可以避免因亮度过高超出指纹识别模组的识别能力而造成的指纹识别精度下降的问题。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0和图11,检测单元22仅包括两个透光孔10,并且,两个透光孔10的第一正投影12分别位于第一开口21的第二正投影14的相对两侧。如此设置,检测单元22中的两个透光孔10之间会间隔一个开口11,两个透光孔10不会相距过近,在利用两个透光孔10增大指纹识别层18所采集到的检测光的数量的同时,还能降低两个透光孔10之间发生光线串扰的风险。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见图10和图11,显示区1包括多个重复区域23,重复区域23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22。重复区域23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正投影24,第三正投影24具有第二中心点25,该第二中心点25为第三正投影24的几何中心点,例如,可以为第三正投影24的对角线的交点,相邻两个第三正投影24的第二中心点25之间的距离P2满足:
请再次参见图11,相邻两个第三正投影24的第二中心点25之间的距离P2满足:时,也就是相邻两个第三正投影24中第i个第一正投影12_i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P5小于或等于/>结合上述对图7和图8的分析,如此设置,在能对手指全部触摸区域内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的前提下,使单个重复区域23内的相邻两个透光孔10之间的距离均小于/>因而更适用于高分辨率的面板设计。
进一步地,为使经由整个手指反射回来的检测光均匀且分散地透过多个透光孔10射入指纹识别层18中,多个重复区域23还可呈矩阵式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发光层6射出的光线是沿各个方向任意发散的,若透光孔10和发光元件4相距过近,发光层6射出的朝向衬底基板3方向传输的光线就可能会透过透光孔10射入指纹识别层18中,该部分光线会对指纹识别造成干扰。为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令第一正投影12和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一距离大于3μm,从而使透光孔10和发光元件4之间具有足够的间隔,避免发光层6射出的朝向衬底基板3方向传输的光线经由透光孔10射入指纹识别层18中。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俯视图,发光元件4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20、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的第二颜色发光元件25和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的第三颜色发光元件26,其中,第一颜色光为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检测光。开口11包括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7和第三开口28,在垂直于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开口21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20交叠,第二开口27与第二颜色发光元件25交叠,第三开口28与第三颜色发光元件26交叠。
如图13所示,图13为图12对应的正投影示意图,第一正投影12与第一开口21的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一距离为L11,第一正投影12与第二开口27的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一距离为L12,第一正投影12与第三开口28的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一距离为L13,L11<L12,L11<L13。
采用上述设置方式,透光孔10与第一颜色发光元件20相距更近,第一颜色发光元件20射出的第一颜色光经由手指反射回来以后,更易透过透光孔10射入指纹识别层18中,从而有效增大了射入指纹指纹识别层18的检测光的数量,提高了指纹识别精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见图4,在垂直于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透光孔10与发光元件4不交叠。发光元件4中的阳极5通常为不透光电极,透光孔10与发光元件4不交叠,也就是透光孔10与阳极5不交叠,这样一来,经由开口11射入的检测光在朝向透光孔10传输的过程中,不会被阳极5遮挡,从而减少了检测光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12和第二正投影14的再一种俯视图,第二正投影14的形状为矩形,第二正投影14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29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30,第一边缘29的长度大于第二边缘30的长度,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正投影12位于第一边缘29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
对于高分辨率的显示面板,发光元件4的分布密度较高,相应的,遮光层9中开口11的第二正投影14的排布也较为密集。通过将第一正投影12设置在第二正投影14中较长边缘的一侧,可以减小第一正投影12与第二正投影14之间的第二距离,使相邻两个透光孔10的第一正投影12的第一中心点13之间的距离P1更容易满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层18,指纹识别层18位于挡光层8背向发光元件4的一侧,具体可为与衬底基板3背向发光元件4的一侧。指纹识别层18包括多个光感传感器31,透光孔10在指纹识别层18上的成像区域AA与光感传感器31交叠,以保证光感传感器31能够采集到透光孔10对应的第一触摸区域BB的指纹图像。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正投影12和第二正投影14的又一种俯视图,第一正投影12具有第二点32,对于相邻的第一正投影12和第二正投影14,第一点15与第二点32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小间距为最小距离Lmin,第一点15与第二点32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大间距为最大距离Lmax。
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开口11具有第一位置点E1和第二位置点E2,透光孔10具有第三位置点F1和第四位置点F2。其中,第一位置点E1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与第四位置点F2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最小距离Lmin,第二位置点E2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与第三位置点F1在衬底基板3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最大距离Lmax。光感传感器31具有第五位置点G1和第六位置点G2,第一位置点E1、第四位置点F2和第六位置点G2位于同一直线,第二位置点E2、第三位置点F1和第五位置点G1位于同一直线。
在手指反射回来的检测光中,检测光W3贯穿第一位置点E1和第四位置点F2,检测光W4贯穿第二位置点E2和第三位置点F1,这两条检测光为能够经由开口11透过透光孔10的两条临界光线,检测光W3和检测光W4投射到指纹识别层18上时,在指纹识别层18上所限定出的第一区域CC覆盖成像区域AA。当光感传感器31具有第五位置点G1和第六位置点G2,且第五位置点G1和第二位置点E2、第三位置点F1位于同一直线,第六位置点G2和第一位置点E1、第四位置点F2位于同一直线时,说明光感传感器31至少能够覆盖住第一区域CC,那么也就能够必然能完全覆盖住成像区域AA,从而更大程度地保证光感传感器31能够采集到透光孔10所成的完整的指纹图像。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5,对于一个光感传感器31,该光感传感器31与第一透光孔16在光感器件层上的成像区域AA交叠、且与第二透光孔17在光感器件层上的成像区域AA不交叠,从而避免由一个光感传感器31采集到两个透光孔10所成的像而导致的识别错误的情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块33,色阻块33位于发光元件4背向衬底基板3的一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3所在平面的方向上,色阻块33覆盖开口11,并且,色阻块33的颜色和与其交叠的发光元件4的出光颜色相同。
当其他颜色的发光元件4射出的大角度光线透过该开口11射出时,其他颜色光会被覆盖开口11的色阻块33过滤掉,使该部分光无法射出面板,从而对显示面板的对比度等性能进行了优化。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9所示,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被划分为显示区和非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且位于所述显示区;
挡光层,所述挡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朝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挡光层包括多个透光孔;
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层具有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开口与所述发光元件交叠;
其中,所述透光孔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正投影,所述第一正投影具有第一中心点,所述开口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二正投影的边缘具有第一点;所述第一中心点与所述第一点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小间距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一中心点与所述第一点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大间距为第二距离;
所述透光孔包括第一透光孔,与所述第一透光孔相邻的所述透光孔为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第一中心点和与其相邻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透光孔的所述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P1满足:
其中,d1为所述遮光层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之间的距离,d2为所述挡光层与所述遮光层之间的间距,L1为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第一正投影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L2为所述第一透光孔的所述第一正投影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一正投影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相同,各所述第一正投影和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二距离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透光孔的所述第一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正投影呈矩阵式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所述第一颜色光为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检测光,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交叠;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开口和至少两个所述透光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单元包括两个所述透光孔,并且,两个所述透光孔的所述第一正投影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第二正投影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重复区域,所述重复区域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检测单元;
所述重复区域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三正投影,所述第三正投影具有第二中心点,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正投影的所述第二中心点之间的距离P2满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重复区域呈矩阵式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大于3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用于发射第一颜色光的第一颜色发光元件、用于发射第二颜色光的第二颜色发光元件和用于发射第三颜色光的第三颜色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颜色光为用于进行指纹识别的检测光;
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元件交叠,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元件交叠,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元件交叠;
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开口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为L11,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为L12,所述第一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开口的所述第二正投影之间的所述第一距离为L13,L11<L12,L11<L1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发光元件不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正投影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二正投影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边缘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边缘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第一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边缘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一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层,所述指纹识别层位于所述挡光层背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层包括多个光感传感器,所述透光孔在所述指纹识别层上的成像区域与所述光感传感器交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投影具有第二点,对于相邻的所述第一正投影和所述第二正投影,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小间距为最小距离,所述第一点与所述第二点之间所能具有的最大间距为最大距离;
所述开口具有第一位置点和第二位置点,所述透光孔具有第三位置点和第四位置点,所述第一位置点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四位置点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最小距离,所述第二位置点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位置点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所述最大距离;
所述光感传感器具有第五位置点和第六位置点,所述第一位置点、所述第四位置点和所述第六位置点位于同一直线,所述第二位置点、所述第三位置点和所述第五位置点位于同一直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对于一个所述光感传感器,该光感传感器与所述第一透光孔在光感器件层上的成像区域交叠、且与所述第二透光孔在所述光感器件层上的成像区域不交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色阻块,所述色阻块位于所述发光元件背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色阻块覆盖所述开口,并且,所述色阻块的颜色和与其交叠的所述发光元件的出光颜色相同。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84133.0A CN113221707B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84133.0A CN113221707B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1707A CN113221707A (zh) | 2021-08-06 |
CN113221707B true CN113221707B (zh) | 2024-02-02 |
Family
ID=77090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84133.0A Active CN113221707B (zh) | 2021-04-30 | 2021-04-3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2217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59070B (zh) * | 2022-03-30 | 2024-07-1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6354A (zh) * | 2018-06-11 | 2018-11-2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175592A (zh) * | 2019-05-31 | 2019-08-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N110399797A (zh) * | 2019-06-25 | 2019-11-0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426891A (zh) * | 2019-07-31 | 2019-11-0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970480A (zh) * | 2019-12-17 | 2020-04-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4-30 CN CN202110484133.0A patent/CN1132217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6354A (zh) * | 2018-06-11 | 2018-11-20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175592A (zh) * | 2019-05-31 | 2019-08-2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CN110399797A (zh) * | 2019-06-25 | 2019-11-0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426891A (zh) * | 2019-07-31 | 2019-11-08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970480A (zh) * | 2019-12-17 | 2020-04-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221707A (zh) | 2021-08-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30123066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28651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6873063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041627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426891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EP3757666B1 (en) |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 |
CN110660835B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CN11011904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0118699A1 (zh) | 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0426888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1017194A1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7967467B (zh) |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322170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625264A (zh) | 显示装置 | |
CN111107192A (zh) | 终端设备的显示屏以及终端设备 | |
WO2024087993A1 (zh)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3221707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781755A (zh) | 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11626142B (zh) | 一种显示屏以及电子装置 | |
WO2022187069A1 (en) |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moisture-insensitive optical touch sensors | |
WO2020233601A1 (zh) | 成像层、成像装置、电子设备、波带片结构及感光像元 | |
CN113224118A (zh) | 纹路识别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381725A (zh) | 具有光学扫描功能的触控板 | |
CN110909720A (zh) |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026941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