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6674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96674A CN113196674A CN201980083587.8A CN201980083587A CN113196674A CN 113196674 A CN113196674 A CN 113196674A CN 201980083587 A CN201980083587 A CN 201980083587A CN 113196674 A CN113196674 A CN 1131966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antenna wiring
- wiring
- main body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73—Adaptation for carrying or wearing by persons or animal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6—Electric connectors, e.g. conductive elastomer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4—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radio wave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R—RADIO-CONTROLLED TIME-PIECES
- G04R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4R60/06—Antenna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clock or watch bodies
- G04R60/10—Antenna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clock or watch bodies inside ca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6—Electromagnetic shield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7/00—Loop antennas with a substantially uniform current distribution around the loop and having a directional radiation pattern in a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plane of the loo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面板;天线布线基板(40),其与显示面板重叠地配置,具有形成天线的天线布线(AW);和信号布线(DW),其形成于天线布线基板且向显示面板供给驱动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具有天线布线基板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供了多种智能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能够穿戴于身体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这些移动电子设备、可穿戴式电子设备通常构成为具备可无线通信的无线天线、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印刷电路基板等
电路和电子零件大多产生长波段的噪声,在接收标准电波时容易混入来自相邻的布线或电子零件的噪声。另外,例如,在手表这样的小型可穿戴式电子设备中,在壳体或外壳内,紧密地配置有无线天线、显示面板的布线、背光源装置的布线、其他电子零件。因此,噪声混入所涉及的问题变得显著。例如,容易产生因布线间的耦合导致的噪声、以及从电子零件向布线的噪声混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215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987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与天线及其他电子零件之间的噪声干涉的电子设备。
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具备:显示面板;天线布线基板,其与上述显示面板重叠地配置,具有形成天线的天线布线;和信号布线,其设于上述天线布线基板,向上述显示面板供给驱动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配置在上述可穿戴式设备的壳体内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可穿戴式设备的沿着图1的线A-A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天线布线基板(电子设备)的布线侧的俯视图。
图5是天线布线基板的沿着图4的线B-B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天线布线基板的背面侧的俯视图。
图7是第1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8是第2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剖视图。
图11是天线布线基板的布线侧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上述天线布线基板的背面侧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布线侧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背面侧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剖视图。
图17是表示第4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布线侧的俯视图。
图18是天线布线基板的沿着图17的线C-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面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内容只不过是一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保持发明主旨的适当变更当然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为了使说明更明确,有时与实际的样态相比,附图中示意性示出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但只不过一例,不限定对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本说明书和各附图中,有时对与关于已经出现的图进行说明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概略地表示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立体图。第1实施方式示出了适用于手表型的可穿戴式设备10。如图所示,可穿戴式设备10具备扁平的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状的壳体12。在壳体12内以层叠状态收纳有后述的控制电路基板、天线布线基板、背光源装置、显示面板20等。另外,在壳体12安装有表带14。
图2是表示配置于壳体12内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可穿戴式设备10的沿着图1的线A-A的剖视图。
如图2所示,可穿戴式设备10具备显示面板20、背光源装置30、天线布线基板40及控制电路基板60,这些结构要素与壳体12的形状相应地大致形成为圆形、椭圆或多边形状。
在一例中,作为显示面板20而使用液晶显示面板。如图2及图3所示,显示面板20具备多边形状的第1基板SUB1、与第1基板SUB1相对配置的多边形的第2基板SUB2、在第1基板SUB1与第2基板SUB2之间密封的液晶层LC。第2基板SUB2的周缘部通过密封材料SE与第1基板SUB1贴合。在第2基板SUB2的表面粘贴有未图示的偏振片,形成了显示面板20的显示面20a。在第1基板SUB1的表面(显示面板20的背面)粘贴有偏振片。第1基板SUB1及第2基板SUB2分别使用由玻璃或合成树脂片形成的挠性基板。
如图2示意性所示,显示面板20在显示区域具备呈矩阵状排列的多个像素PX。第1基板SUB1具有设于显示区域且沿第1方向延伸的源极线(数据总线)S、和沿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延伸的栅极线(栅极总线)G。各像素PX具备与栅极线G及源极线S电连接的存储电路(例如,SRAM)M及电压供给电路VC、与电压供给电路VC连接的像素电极PE等。公共电位的共用电极CE配置于第1基板SUB1或第2基板SUB2,与多个像素电极PE相对。
显示面板20构成为具备反射显示功能的反射型,通过选择性地使外光或辅助光等来自显示面侧的光反射来显示图像。在一例中,各像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构成能够反射外光的反射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具备通过选择性地使来自后述的背光源装置的光透射来显示图像的透射显示功能。各像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构成能够透射光的透射部。显示面板20也可以为具备未图示的触摸传感器的、能够进行触摸输入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20不限于液晶显示面板,也能够使用有机EL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面20a重叠地粘贴有盖板24。显示面板20通过在壳体12支承盖板24的周缘部而配置于壳体12内。
如图2及图3所示,背光源装置30作为整体构成为大小与显示面板20大致相等的多边形状,与显示面板20的背面(第1基板SUB1的表面)相对地配置。背光源装置30具备由例如树脂形成的环状的框架(表圈bezel)32、粘贴在框架32的背面的多边形的反射片RE、配置于框架32内的多个光学部件、和供给向光学部件入射的光的光源单元36。
光学部件具有在框架32内配置在反射片RE上的导光片LG、以及重叠地配置在导光片LG上的多片例如第1光学片OS1、第2光学片OS2。导光片LG例如形成为圆形,具有与显示面板20相对的第1主面(出射面)S1、位于该第1主面的相反侧且与反射片RE相对的第2主面(反射面)S2、以及将第1主面S1a和第2主面S2相连的外周面(入射面)EF。
光源单元36具有由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构成的布线基板36a、和安装在布线基板36a上的两个发光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36b。布线基板36a安装于框架32,LED36b与导光片LG的入射面EF相对。
背光源装置30的框架32利用环状的双面胶带TP1而粘贴于显示面板20的背面。由此,背光源装置30以与显示面板20的背面相对的状态配置。
控制电路基板60在一例中具有形成为圆形的印刷电路基板60a、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60a的一方的表面的驱动IC62a、连接器62b等多个电子零件62、和包含安装于印刷电路基板60a的另一方的表面的驱动IC64a等的多个电子零件64。控制电路基板60载置在壳体12的底壁12a上,与显示面板20及背光源装置30相对。此时,控制电路基板60以连接器62b位于背光源装置30侧的方式配置。
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天线布线基板40配置在背光源装置30与控制电路基板60之间,与反射片RE相对。图4是表示天线布线基板40的第1主面侧(布线侧)的俯视图,图5是天线布线基板的沿着图4的线B-B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天线布线基板的第2主面侧(背面侧)的俯视图。
天线布线基板40例如由柔性印刷电路基板(FPC)构成,一体地具有圆形的主体40a、从主体40a的周缘向一个方向延伸出的带状的第1延伸部41a、和从主体40a的周缘向第1延伸部的相反方向延伸出的带状的第2延伸部41b。
如图所示,作为电子设备的一例的天线布线基板40具有由聚酰亚胺等绝缘材料形成的基底层42、形成在基底层42上的导电层、例如通过对铜箔形成图案而形成的天线布线AW、信号布线DW1及第2信号布线DW2、和与导电层重叠且形成在基底层42上的保护层44。天线布线基板40具有设有布线的第1主面MS1、和在第1主面MS1的相反侧相对地取位的第2主面MS2。另外,天线布线基板40具有在第1主面MS1侧安装于第1延伸部41a上的第1连接器45、和层叠于基底层42的背面(第2主面MS2)的屏蔽层43。在本实施方式中,屏蔽层43设于主体40a的第2主面MS2,作为噪声屏蔽件而发挥功能。
天线布线AW在主体40a上呈环状延伸,一对布线端部在第1延伸部41a上延伸并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天线布线AW形成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天线。
在一例中,多个信号布线DW1从第1延伸部41a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第2延伸部42b的延伸端。在主体40a上,信号线DW1配置于天线布线AW的径向外侧且单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多个信号布线DW1的一端部在第1延伸部41a中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在第1实施方式中,信号布线DW1构成向显示面板20供给驱动信号及驱动电压的显示面板用的信号布线。信号布线DW1仅图示出两根,但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一根或三根以上的多根。另外,信号布线DW1不限于天线布线AW的单侧,也可以为分别配置于天线布线的两侧的结构。
此外,天线布线AW设为形成近距离无线通信(NFC)天线的布线,但不限于此,能够适用于各种天线,也能够适用于GPS天线GA或蓝牙(注册商标)用天线等。
多个第2信号布线DW2从第1延伸部41a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第2延伸部42b附近。在主体40a上,第2信号线DW2配置于天线布线AW的径向外侧、且与信号布线DW1相反的单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第2信号布线DW2的一端部分别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另外,在第2延伸部41b附近,在主体40a的第2主面MS2安装有第2连接器47。第2信号布线DW2的另一端部经由贯穿形成于基底层42的导电部、例如镀敷通孔TH3或连接端子而与第2连接器47电连接。此外,第2连接器47形成为能够连接前述的光源单元36的布线基板36a。
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那样构成的天线布线基板40在天线布线AW侧(第1主面MS1)与背光源装置30相对、屏蔽层43侧与控制电路基板60相对的状态下配置。第1延伸部41a向控制电路基板60侧折回,第1连接器45与控制电路基板60的连接器62b电气且机械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接器45使用插入方式的连接器,但不限于此,能够适用各种连接器,例如,也能够使用ZIF类型的连接器。
第2延伸部41b与显示面板20的第1基板SUB1的端部接合,信号布线DW1与显示面板20的布线电连接。光源单元36的布线基板36a的连接端部经由第2连接器47与天线布线基板40连接。第2连接器47经由设于天线布线基板40的信号布线DW3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如以上那样,显示面板20及光源单元36经由设于天线布线基板40的信号布线DW1、DW2及第1及第2连接器45、47与控制电路基板60电连接。
此外,如图3所示,也可以在壳体12的侧壁12b埋入配置GPS天线GA或蓝牙用天线等其他天线。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第1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10,通过在天线布线基板上设置天线布线及显示面板用或光源装置用的信号布线,能够经由该天线布线基板将显示面板20及光源单元36连接于控制电路基板60。无需显示面板连接用的独立的布线基板(FPC)及光源单元36连接用的独立的布线基板(FPC),能够实现零部件数的削减、制造成本的降低、组装性的提高。同时,即使在配置于小型的壳体内的情况下,也无需将其他FPC与天线布线基板40重叠(在与基板表面正交的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能够大幅降低、抑制因天线布线AW与FPC之间的串扰导致的噪声的产生及对其他天线的不良影响。而且,通过削减零部件数,能够将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要素容易地设在小型的壳体内,或者实现壳体的进一步的小型化。由以上可知,根据第1实施方式,得到了能够降低与天线及其他电子零件之间的噪声干涉的电子设备。
接下来,对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及其他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变形例及其他实施方式中,对于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或简化其详细说明,以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详细进行说明。
(第1变形例)
图7是第1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如图7所示,在第1变形例中,在天线布线基板40的主体40a上且在第2延伸部41b附近,安装有发光元件(LED)36b。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设有天线布线AW、显示面板用的信号布线DW1、以及用于向LED36b供给驱动信号的第2信号布线DW2。
多个信号布线DW1从第1延伸部41a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第2延伸部42b的延伸端。在主体40a上,信号线DW1配置于天线布线AW的径向外侧且单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多个信号布线DW1在第1延伸部41a中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多个第2信号布线DW2从第1延伸部41a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LED36b。在主体40a上,第2信号线DW2配置于天线布线AW的径向外侧且信号布线DW1的相反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第2信号线W2的一端部分别与LED36b电连接。另外,第2信号布线DW2的另一端部在第1延伸部41a中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根据上述第1变形例,通过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汇集光源单元的发光元件36b及信号布线DW2,能够省略独立的光源单元(布线基板及发光元件)36。另外,通过省略光源单元用的独立的布线基板(不被屏蔽的FPC),能够进一步降低由与天线布线基板40之间的噪声耦合导致的不良影响。
(第2变形例)
图8是第2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俯视图。
如图8所示,在第2变形例中,在天线布线基板40的主体40a上且在第2延伸部41b附近,安装有两个发光元件(LED)36b。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设有天线布线AW、显示面板用的信号布线DW1、以及用于向LED36b供给驱动信号的第2信号布线DW2。
在第2变形例中,多个信号布线DW1从第1延伸部41a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第2延伸部42b的延伸端。在主体40a上,信号线DW1在天线布线AW的径向外侧且两侧拉绕。多个信号布线DW1在第1延伸部41a中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两条第2信号布线DW2从第1延伸部41a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一方的LED36b。在主体40a上,第2信号线DW2配置于信号布线DW1的径向外侧且单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第2信号线W2的一端部分别与LED36b电连接。另外,第2信号布线DW2的另一端部在第1延伸部41a中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另外两条第2信号布线DW2从第1延伸部41a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另一方的LED36b。在主体40a上,第2信号线DW2配置于信号布线DW1的径向外侧且另一方的单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第2信号线W2的一端部分别与另一方的LED36b电连接。另外,第2信号布线DW2的另一端部在第1延伸部41a中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在第2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中,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2实施方式)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剖视图,图11是表示天线布线基板的布线侧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上述天线布线基板的背面侧的俯视图。
根据第2实施方式,如图9及图10所示,天线布线基板40配置在背光源装置30与控制电路基板60之间,天线布线基板40的布线侧的面与背光源装置30相对,屏蔽层侧的面与控制电路基板60相对。
如图11及图12所示,天线布线基板40一体地具有大致圆形的主体40a、和从主体40a的外周缘向一个方向延伸出的带状的第2延伸部41b。没有设置第1延伸部。在天线布线基板40的主体40a上且在第2延伸部41b附近,安装有两个发光元件(LED)36b。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设有天线布线AW、显示面板用的信号布线DW1、以及用于向LED36b供给驱动信号的第2信号布线DW2。在天线布线基板40的背面(第2主面S2)安装有第1连接器45。而且,在主体40a的除了第1连接器45以外的整个背面层叠有屏蔽层43。
天线布线AW在主体40a上呈环状延伸,天线布线AW的一对端部配置于主体40a的一端部、在此为第2延伸部41b的相反侧的端部。这些端部经由贯穿基底层42设置的导电部、例如镀敷通孔TH1或连接端子,与背面侧的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多个信号布线DW1分别从主体40a的上述一端部延伸至第2延伸部42b的延伸端。在主体40a上,信号线DW1在天线布线AW的径向外侧且两侧拉绕。各信号布线DW1的一端部经由贯穿基底层42设置的导电部、例如镀敷通孔TH2或连接端子,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两条第2信号布线DW2分别从主体40a的上述一端部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一方的LED36b。在主体40a上,第2信号线DW2配置在信号布线DW1的径向外侧且单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第2信号线W2的延伸端分别与LED36b电连接。另外,第2信号布线DW2的一端经由镀敷通孔TH3或连接端子,与背面侧的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另外两条第2信号布线DW2分别从主体40a的上述一端部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另一方的LED36b。在主体40a上,第2信号线DW2配置在信号布线DW1的径向外侧且另一方的单侧,沿着主体40a的外周缘延伸。第2信号线W2的延伸端分别与另一方的LED36b电连接。另外,第2信号布线DW2经由镀敷通孔TH3或连接端子,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
如图10所示,天线布线基板40以布线侧的面与反射片RE相对的方式配置。天线布线基板40的第1连接器45与控制电路基板60的第2连接器62b嵌合。第1连接器45及第2连接器62b由能够相互嵌合的堆叠连接器或所谓BtoB连接器构成。由此,天线布线基板40的天线布线AW、信号布线DW1及第2信号布线DW2经由第1连接器45及第2连接器62b与控制电路基板60电连接。
另外,天线布线基板40的第2延伸部41b与显示面板20的第1基板SUB1的端部接合。由此,信号布线DW1与第1基板SUB1的布线电连接。而且,安装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的LED36b与导光片LG的入射面EF相邻相对地取位。
根据以上那样构成的第2实施方式,通过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设置显示面板用的信号布线WD1及LED驱动用的第2信号布线WD2,能够经由该天线布线基板将显示面板20及LED36b与控制电路基板60连接。无需显示面板连接用的独立的布线基板(FPC)及光源单元36连接用的独立的布线基板(FPC),能够实现零部件数的削减、制造成本的降低、组装性的提高。同时,即使在配置于小型的壳体内的情况下,也无需将其他FPC与天线布线基板40重叠(在与基板表面正交的方向上重叠)地配置,能够大幅降低、抑制因天线布线AW与FPC之间的串扰导致的噪声的产生及对其他天线的不良影响。
另外,通过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安装发光元件(LED)36b,无需独立的光源装置(布线基板及发光元件),能够实现零部件数的削减及器件的小型化。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天线布线基板40的第1连接器,通过使用设在主体40a的背面的堆叠连接器,能够省略天线布线基板40的第1延伸部41a,实现天线布线基板40的小型化。同时,能够容易地将天线布线基板40与控制电路基板60连接。
由以上可知,根据第2实施方式,可得到能够降低与天线及其他电子零件之间的噪声干涉的电子设备。
(第3变形例)
图13是表示第3变形例的天线布线基板的布线侧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上述天线布线基板的背面侧的俯视图。
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第3变形例中,在天线布线基板40的主体40a上且在第2延伸部41b附近安装有两个发光元件(LED)36b。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设有用于向LED36b供给驱动信号的第2信号布线DW2。两条第2信号布线DW2分别从主体40a的一端部穿过主体40a上并延伸至一方的LED36b,与LED36b电连接。第2信号布线DW2的一端经由镀敷通孔TH3或连接端子与背面侧的第1连接器45电连接。在本变形例中,第2信号布线DW2的另一端从LED36b延伸,经由镀敷通孔TH4或连接端子,露出到天线布线基板40的背面,而且,穿过天线布线基板40的背面侧(连接器安装面)延伸至第1连接器45,与第1连接器45电连接。由此,能够扩大天线布线AW的设置区域。
天线布线基板的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天线布线基板相同。
(第3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要素的分解立体图,图16是第3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剖视图。
根据第3实施方式,如图15及图16所示,天线布线基板40配置在背光源装置30与控制电路基板60之间,天线布线基板40的布线侧的面与背光源装置30相对,屏蔽层侧的面与控制电路基板60相对。天线布线基板40具有在主体40a的除了LED36b以外的整个表面形成的白色覆层RE。该白色覆层RE作为背光源装置30的反射片发挥功能。即,白色覆层RE与导光片LG的背面S2相邻相对地取位,将从导光片LG出来的光反射到导光片LG侧。省略背光源装置30的反射片,并将反射片与天线布线基板40一体化。
可穿戴式设备10的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相同。
根据上述第3实施方式,通过使天线布线基板40具有反射片的功能,能够使天线布线基板40汇集各种功能,能够实现可穿戴式设备的结构零部件数的削减。此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前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第4实施方式)
图1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可穿戴式设备的天线布线基板的俯视图,图18是天线布线基板的沿着图17的线C-C的剖视图。
根据第4实施方式,如图17及图18所示,天线布线基板40在形成于主体40a的背面的屏蔽层43的基础上,还具有设在主体40a的布线侧的表面上的第2屏蔽层43b。第2屏蔽层43b形成为圆环状,具有与主体40a大致相等的外径及比天线布线AW的直径稍大的内径。第2屏蔽层43b将天线布线AW及LED36b除外并覆盖信号布线DW1。
在第4实施方式中,天线布线基板40及可穿戴式设备的其他结构与前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布线基板相同。
根据第4实施方式,通过在天线布线基板40上设置第2屏蔽层43b,能够进一步降低及抑制因信号布线DW1与其他电子零件之间的串扰导致的噪声的产生及对其他天线的不良影响。此外,在第4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前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多个变形例,但这些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作为例子而提示,不意图限定发明范围。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实施方式和其他变形例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要旨,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和与其均等的范围。对于由上实施方式或变形例带来的其他作用效果,从本说明书的记载得以明确的作用效果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适当想到的作用效果,当然也解释成是由本发明带来的作用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基于上述各结构由本领域技术人员适当进行设计变更而实施得到的全部结构只要包含本发明的要旨,则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例如,天线布线基板不限定于圆形,能够与壳体或设置场所的形状相匹配地设为任意形状。信号布线的布线数不限定于实施方式,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增减。另外,光源的设置数不限于一个或两个,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可穿戴式设备不限定于手表型,能够适用于其他各种可穿戴式设备。而且,显示面板不限于存储器内置的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使用其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显示面板等。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具备:
显示面板;
天线布线基板,其与所述显示面板重叠地配置,且具有形成天线的天线布线;和
信号布线,其设于所述天线布线基板,向所述显示面板供给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布线基板一体地具有主体和从主体的一侧延伸出的带状的延伸部,所述天线布线在所述主体之上呈环状延伸,所述信号布线从所述主体的一端部穿过所述天线布线的环外侧并延伸至所述延伸部的延伸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天线布线基板具有设有所述天线布线及信号布线的第1主面、和位于所述第1主面的相反侧的第2主面,
还具备层叠于所述主体的第2主面的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层叠于所述主体的第1主面的第2屏蔽层,
所述第2屏蔽层设于所述天线布线的环外侧且覆盖所述信号布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安装在所述天线布线基板的所述第1主面上的第1连接器,
所述天线布线的一对端部及所述信号布线的一端部与所述第1连接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在所述延伸部的附近安装于所述主体的发光元件、和设于所述主体的第2信号布线,所述第2信号布线具有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的一端部和与所述第1连接器电连接的另一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天线布线基板的发光元件、和设于所述天线布线基板之上且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第2信号布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安装于所述天线布线基板的发光元件、和设于所述天线布线基板之上且与所述发光元件电连接的第2信号布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还具备安装在所述天线布线基板的所述第2主面上的第1连接器,
所述天线布线的一对端部及所述信号布线的一端部经由贯穿形成于所述天线布线基板的导电部与所述第1连接器电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237597 | 2018-12-19 | ||
JP2018237597A JP7271162B2 (ja) | 2018-12-19 | 2018-12-19 | 電子機器 |
PCT/JP2019/038660 WO2020129352A1 (ja) | 2018-12-19 | 2019-09-30 | 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96674A true CN113196674A (zh) | 2021-07-30 |
CN113196674B CN113196674B (zh) | 2023-02-17 |
Family
ID=71102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83587.8A Active CN113196674B (zh) | 2018-12-19 | 2019-09-30 | 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40536B2 (zh) |
JP (1) | JP7271162B2 (zh) |
CN (1) | CN113196674B (zh) |
WO (1) | WO20201293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573599B2 (en) * | 2020-06-11 | 2023-02-07 | Apple Inc. |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
EP3964898B1 (fr) * | 2020-09-04 | 2024-10-30 |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 Dispositif d'antenne pour piece d'horlogerie |
EP3968102A1 (fr) * | 2020-09-09 | 2022-03-16 |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 Dispositif d'antenne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15330A (ja) * | 2001-01-16 | 2002-08-02 |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タッチパネル、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3152582A (ja) * | 2001-11-13 | 2003-05-23 | Seiko Epson Corp | 腕装着型の無線機能付き電子機器 |
JP2004310619A (ja) * | 2003-04-10 | 2004-11-04 | Sony Corp | Ic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
WO2005119836A1 (ja) * | 2004-06-03 | 2005-12-15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TWM336556U (en) * | 2008-01-24 | 2008-07-11 | quan-neng Lin | Antenna device of satellite transceiver module |
CN204720553U (zh) * | 2015-06-03 | 2015-10-21 |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平面套筒天线 |
JP2017020925A (ja) * | 2015-07-13 | 2017-01-2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
JP2017083229A (ja) * | 2015-10-26 | 2017-05-18 |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 電波腕時計 |
CN107665914A (zh) * | 2016-07-28 | 2018-02-06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ZA89872B (en) | 1988-02-04 | 1990-10-31 | Uniscan Ltd | Concentrator |
JP2002098777A (ja) | 2000-09-25 | 2002-04-05 | Casio Comput Co Ltd | リスト装置 |
JP2003143030A (ja) * | 2001-11-05 | 2003-05-16 | Citizen Watch Co Ltd | 携帯型情報端末 |
JP2006114954A (ja) * | 2004-09-14 | 2006-04-27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01682111B (zh) * | 2007-09-27 | 2013-01-16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基板、液晶显示单元、显示系统、和显示装置基板的制造方法 |
US20100321325A1 (en) * | 2009-06-17 | 2010-12-23 | Springer Gregory A | Touch and display panel antennas |
JP5998795B2 (ja) * | 2012-09-24 | 2016-09-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内蔵式電子時計 |
US9276642B2 (en) * | 2014-06-26 | 2016-03-01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co-located antennas |
JP2016040884A (ja) * | 2014-08-13 | 2016-03-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6052272B2 (ja) | 2014-12-25 | 2016-12-2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US10333200B2 (en) * | 2015-02-17 | 2019-06-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rtable device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hip |
KR20160135493A (ko) * | 2015-05-18 | 2016-11-28 | 주식회사 기가레인 |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
KR102406686B1 (ko) * | 2015-11-10 | 2022-06-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
-
2018
- 2018-12-19 JP JP2018237597A patent/JP7271162B2/ja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9-30 WO PCT/JP2019/038660 patent/WO202012935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9-30 CN CN201980083587.8A patent/CN113196674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18 US US17/304,330 patent/US1204053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215330A (ja) * | 2001-01-16 | 2002-08-02 | Digital Electronics Corp |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タッチパネル、メンブレンスイッチ、および、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3152582A (ja) * | 2001-11-13 | 2003-05-23 | Seiko Epson Corp | 腕装着型の無線機能付き電子機器 |
JP2004310619A (ja) * | 2003-04-10 | 2004-11-04 | Sony Corp | Icカードの製造方法 |
WO2005119836A1 (ja) * | 2004-06-03 | 2005-12-15 | Seiko Instruments Inc. | 携帯型電子機器 |
TWM336556U (en) * | 2008-01-24 | 2008-07-11 | quan-neng Lin | Antenna device of satellite transceiver module |
CN204720553U (zh) * | 2015-06-03 | 2015-10-21 |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平面套筒天线 |
JP2017020925A (ja) * | 2015-07-13 | 2017-01-2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および電子時計 |
JP2017083229A (ja) * | 2015-10-26 | 2017-05-18 | シチズン時計株式会社 | 電波腕時計 |
CN107665914A (zh) * | 2016-07-28 | 2018-02-06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显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0102661A (ja) | 2020-07-02 |
US20210313670A1 (en) | 2021-10-07 |
WO2020129352A1 (ja) | 2020-06-25 |
CN113196674B (zh) | 2023-02-17 |
US12040536B2 (en) | 2024-07-16 |
JP7271162B2 (ja) | 2023-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4053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7111048B (zh) |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 |
CN108027116B (zh) |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 |
KR101976067B1 (ko) | 터치발광키 유닛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2177834B1 (ko) | 표시장치 | |
US9482810B2 (en) | Circuit board and lighting device having the circuit board | |
WO2019128594A1 (en) |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5405721B2 (ja) | 駆動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含む液晶表示装置 | |
US9052430B2 (en) | Illumination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WO2018135362A1 (ja) | 表示装置 | |
US9807880B2 (en) | Circuit board and lighting device having the circuit board | |
JP2013167694A (ja) | 表示装置 | |
US20120162967A1 (en) | Video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unit | |
KR102034058B1 (ko) | 표시장치 | |
CN113099005B (zh) | 电子设备 | |
JP2009216810A (ja)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7111186A (zh) | 照明装置及显示装置 | |
CN111025709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8384833B2 (en) | Televis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JP616986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40063415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101950841B1 (ko) |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조립방법 | |
KR100821054B1 (ko) | 연성인쇄회로기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평판표시장치 | |
KR102021965B1 (ko) |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70117701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