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4122A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44122A CN113044122A CN202110518038.8A CN202110518038A CN113044122A CN 113044122 A CN113044122 A CN 113044122A CN 202110518038 A CN202110518038 A CN 202110518038A CN 113044122 A CN113044122 A CN 1130441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proof
- plate
- board
- cavity
- compar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3003 spiro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2 lightweigh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78 waterproof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6 w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4—Enclosed load compartments ; Frameworks for movable panels, tarpaulins or side curta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7—Water drainage or guide means not integral with roof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pecial 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包括多个由上至下设置的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与防水板之间插接连接,且插接形成厢体的围板;所述防水板为双层板,防水板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防水板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插接头、中间腔、插接腔。通过将车厢的所有围板均设置为横向且相互插接的防水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板与板的插接位置处容易进水的问题;还能够彻底避免雨水由上至下流动时,雨水容易在板的底部累积,更加容易渗入到车厢内的问题;在实际使用时,雨水或湿润空气将插接腔与防水板外部进行封闭,使插接腔与外部形成压强差,从而利用大气压实现防水板在雨天时的稳定插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组装式车厢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载货汽车领域,轻卡厢式车普遍采用钢制、焊接结构。钢制结构厢式车重量较重、不利于汽车轻量化;而焊接结构的厢式货厢想要分片组装,对加工环境场地、工装设备及工人的技术水平又要求非常之高,体积庞大的厢式车整车从主机厂到终端用户的发运成本高,发运成本最终转嫁到终端用户头上,这无疑增加了厢式车整车出厂的困难。经销商和用户更倾向于在当地找改装车为汽车进行上装,使得整车一致性难以得到保证。随着法规要求越来越严格、整车一致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解决整车轻量化及厢式整车发运问题,轻量化材料货厢及厢式货厢分片组装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而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车厢侧墙体与底板的连接结构(CN208181218U),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渗透进入车厢内壁、车厢使用性能差的问题,但是该结构所用的围板为整体的铝型材板;现有技术中还提出了一种可分片组装的厢式货厢(CN210191645U),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听到用户抱怨,采用分片组装式车厢,在降雨时,雨水会从车厢围板插接处渗入,车厢内货物被雨水打湿,造成不小损失和困扰。因此,需要提出具有一种防水功能的分片组装式车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解决雨水容易从分片式组装插接处渗入车厢内,货物被雨水打湿,造成损失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包括多个由上至下设置的防水板,所述防水板与防水板之间插接连接,且插接形成厢体的围板;所述防水板为双层板,防水板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防水板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插接头、中间腔、插接腔,所述插接头能够插入到插接腔的内腔中,插接头的外侧壁与插接腔内侧壁接触配合。本方案是在现有的分片式组装的厢式货厢中做出的改进,现有的分片式组装货厢的围板部分采用竖直拼接且部分采用横向拼接,并采用插接的方式集成为围板,主要是为了解决轻量化、分片组装的技术问题;而在实际使用时,在围板竖直设置的部分,雨水从车厢顶部沿围板往下流动,车辆在雨天运输时,由于车厢为分体式组装结构,那么车辆运输时难免会使车厢围板发生振动,导致板与板之间的插接位置处缝隙加大,雨水则容易从车厢的外侧面进入到板与板之间的插接缝隙中,缝隙过大时可能从插接缝隙进入至车厢内部;或者雨水在重力和车辆振动的双重作用下,容易沿缝隙沿板向板的底部流动,并在围板的底部进行积累,当缝隙中的水积累过多并且车辆在持续振动时,板与板之间难免产生挤压,而在挤压时缝隙中的部分水会被挤压至货厢内部,造成货物被雨水打湿的问题;因此申请人在现有的分片式组装车厢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雨水容易从车厢底部向车厢内渗水,造成货物被雨水打湿的问题,具体的实现方式如下:
将现有的竖直防水板全部改为横向设置,并且采用插接连接;由于防水板为双层板,且双层板中有分隔板将防水板分隔为插接头、中间腔和插接腔三部分,所述插接头也存在两个间隔的板面,而间隔板面与分隔板间同样形成了腔体,即插接头中内设置为腔体结构,为集水腔;采用双层板,并用分隔板分隔和连接的方式,将防水板设置为中空板,能够有效减轻车厢围板的重量,满足车厢的轻量化需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防水板插接头所在一侧位于上方,此时腔体的开口向上,防水板插接时,插接头部分插入到插接腔内部,此时插接腔的内表面与插接头的外表面接触配合;即使在车辆运输振动的情况下,插接头与插接腔的插接深度在时刻变换,形成进水间隙,雨水想要进入到插接位置需要先从沿插接腔的内壁上行,上行后当插接头和插接腔存在间隙时,雨水只能先流入到插接头的腔体内,当腔体内的水积累满或者水位较高时,才有可能沿插接腔内壁流入到车厢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雨水在震动过程中自然上行是不可能的,只能在插接腔和插接头的震动挤压下,及其少量的水才有可能流至插接腔顶部的分隔板处,当遇到分隔板阻碍时,水无法继续上行,只能流入至插接头的腔体中,而由于防水板的长度较长,集水腔的容积较大,而能够进入到集水腔的水极少,能够将集水腔装满或者水位过高的几率微乎其微,因此能够彻底避免雨水进入从防水板的插接位置进入到车厢内的问题。并且,现有竖直设置的围板还存在一个缺陷:由于雨水在自然状态下会向下方流动,以及进入到板与板插接缝隙中的水绝大多数也会向下流动,雨水容易在板的底部插接处累积,此时板与板之间振动所产生的挤压,更容易使雨水进入到车厢内部;申请在实际使用本方案带有防水结构的厢体中发现:在降雨过程中,大部分的雨水会沿围板向下流动,绝大部分的水沿围板流下后掉落到底面,极少数的雨水进入到防水板的插接位置,少数粘附在围板的表面,而将防水板拆卸来看,各防水板的集水腔中的水,由上至下依次减少,位于较底部的集水腔中未积累雨水,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进入集水腔的雨水极少;申请人分析得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防水板的位置越高,在车辆振动时的晃动幅度也就越大,那么防水板在晃动时出现的插接缝隙也就越大,雨水相对更加容易进入到位置更高的防水板的集水腔之中,而本方案中横向设置的防水板的集水腔由上往下间隔设置,位于防水板底部的集水腔则几乎不存在渗水的现象,也就是横向设置的防渗板能够使雨水的压力由上至下逐步衰减,直至无法进入底部防水板插接位置的微小缝隙,从而彻底解决现有竖直设置的板的底部容易渗水的问题,能够彻底保证雨水不会进入到车厢内部。此外,现有的横向设置的板存在缺陷:位于较顶部的板在运输中的晃动幅度相对较大,可能出现顶部板脱离的问题;而申请人在实际实施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车辆在雨天行驶的过程中,车厢顶部的防水板的晃动幅度更小,因为当雨水进入到插接腔中时,插接腔的内壁与插接头之间为湿润状态,或者存在少量的雨水,雨水位于插接腔内壁与插接头外壁之间时,雨水将插接腔与防水板外部封闭,由于插接腔的容积相对于防水板的外部空间而言极其微小,防水板外的大气压相较于插接腔内的气压较大,外部气压能够将插接头与插接腔压在一起,即插接头与插接腔存在相吸的作用力,能够使防水板之间的插接更加稳定;因此,本方案除解决现有技术中板与板的插接位置处容易进水的问题外;还能够彻底避免雨水由上至下流动时,雨水容易在板的底部累积,更加容易渗入到车厢内的问题;并且利用雨水或湿润空气将插接腔与防水板外部进行封闭,使插接腔与外部形成压强差,从而利用大气压实现防水板在雨天时的稳定插接,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具体的,所述插接头包括由下至上连接的支撑段、弯曲段、配合段,所述弯曲段设置为弧形段,所述弧形段向防水板厚度方向的中垂线凹陷,所述配合段能够插入至插接腔内,配合段的外侧壁与插接腔的内壁接触配合;所述插接头与插接腔插接时,所述弧形段的外表面与插接腔的内表面间形成防水槽。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防水槽分别设置在防水板的内外两侧,且防水槽向防水板内部凹陷,两个防水槽位于同一水平方向;本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防水板的插接腔位置的底端与支撑段的顶端接触,并且防水板的插接腔处的厚度于所述支撑段处的厚度相等,即防水板插接后整个围板的外表面为平面;当雨水从防水板的内部进入到所述防水槽中时,雨水想要从防水槽继续上行,需要将防水槽装满,而只有将防水槽一次性装满才有可能使雨水漫入到集水腔中,而由于雨水能够进入到防水槽中的雨水极少,无法一次性将防水槽装满,当防水槽中已经积累雨水的情况下,支撑段顶部与插接腔处的防水板的端部存在缝隙时,位于板外的雨水试图进入到防水槽中,而以及在防水槽中的雨水有向插接腔外运动的趋势,雨水会在支撑段的顶部形成对流区域,因此已经位于防水槽中的水会对防水板外部的水形成阻碍,能够彻底避免防水槽中的雨水被充满的情况,即能够有效减少雨水进入到集水腔中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配合段的顶端与插接腔顶部的分隔板相间隔。设置所述间隔,在本方案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雨水从插接头与插接腔的间隙到达插接头的顶部时,雨水能够从该间隔位置直接进入到集水腔中,但若插接头顶部与插接腔顶部的分隔板接触时,雨水容易粘附到分隔板上,在车辆震动的过程中粘附到分隔板上的雨水容易被甩到插接腔位于厢体内部一侧的内壁上,容易使雨水从插接头和插接腔的接触面流入到车厢内;设置此间隔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优选的,位于最底部的所述防水板的外侧面设置有斜板,所述斜板用于防止雨水进入防水板与厢体底部的插接部位,所述斜板的上侧与防水板相连,下侧与防水板表面相间隔。所述第一竖板的顶端位于防水板外表面与斜板内表面之间,能够避免从上方防水板流下的雨水无法进入到防水板固定腔中,所述斜板起到了遮蔽作用。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厢体底部的厢体边梁,所述厢体边梁包括第一竖板、横板、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内侧面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与厢体底板齐平,横板的板面与第一竖板板面垂直,且横板的高度低于第一竖板的顶端;所述横板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竖板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相平行,第一竖板的内壁与第二竖板的外壁形成防水板固定腔,所述防水板能够与防水板固定腔插接配合。本方案在实际使用时需要与设置在车厢底部的厢体边梁插接,第一竖板与第二竖板间形成的防水板固定腔可将防水板与车厢底部固定在底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竖板向下延伸至所述横板的下方。当所述第一竖板延伸至横板下方时,雨水沿防水板流下时,可流动至第一竖板的外表面上,沿其外表面滑落至底板,若第一竖板的底部与横板齐平,雨水可能沿所述横板流动,并从横板所在的车厢底板位置进入至车厢内,因此采用本方案能够避免雨水从车厢底板进入车厢内的问题。
一般在车厢的双开门位置,需要固定两根用于开门的竖直杆,而竖直杆需要与防水板相固定,因此需要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外部装置,所述外部装置包括开门把手,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垫板、螺栓、防水螺母,所述螺栓贯通所述防水板和垫板,通过所述防水螺母与螺栓螺接来固定垫板和防水板。在固定开门把手时需要对防水板进行开孔,通过采用螺栓、垫板、防水螺母配合的方式,能够保证防水板的防水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车厢的所有围板均设置为横向且相互插接的防水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板与板的插接位置处容易进水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将车厢的所有围板均设置为横向且相互插接的防水板,还能够彻底避免雨水由上至下流动时,雨水容易在板的底部累积,更加容易渗入到车厢内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将车厢的所有围板均设置为横向且相互插接的防水板,在实际使用时,雨水或湿润空气将插接腔与防水板外部进行封闭,使插接腔与外部形成压强差,从而利用大气压实现防水板在雨天时的稳定插接。
4、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水槽,已经位于防水槽中的水对防水板外部的水形成阻碍,能够彻底避免防水槽中的雨水被充满的情况,即能够有效减少雨水进入到集水腔中的情况。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厢体边梁与防水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防水板之间的插接示意图;
图3为防水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防水板在标件处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防水板在厢体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防水板;11-中间腔;12-分隔板;13-插接腔;14-插接头;15-配合段;16-弯曲段;17-防水槽;2-厢体边梁;21-第一竖板;22-第二竖板;23-横板;24-防水板固定腔;3-垫板;4-防水螺母;5-螺栓;6-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包括:防水板1、厢体边梁2、固定组件,其中,所述防水板1为双层板,每张防水板1均被分隔板12由下至上分隔为插接头14、中间腔11和插接腔13,所述插接头14包括支撑段、弯曲段16和配合段15,防水板1支撑板处与中间腔11处的厚度相等,而弯曲段16为弧形板,且所述弯曲段16向防水板1厚度的中心凹陷,即防水板1弯曲段16处的厚度小于支撑段处的厚度;弯曲段16的两侧分别与支撑段的顶部和配合段15底部相接;在实际实施使用过程中,当插接头14与插接腔13插接时,所述弯曲段16外壁与插接腔13内壁间形成防水槽17,配合段15的外侧壁与插接腔13的内壁接触配合;优选的,所述弯曲段16为半圆弧板;所述厢体边梁2包括:包括第一竖板21、横板23、第二竖板22,所述第一竖板21的内侧面连接有横板23,所述横板23与厢体底板齐平,横板23的板面与竖板板面垂直,且横板23的高度低于竖板的顶端;所述横板23的顶部且位于竖板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二竖板22,所述第一竖板21与第二竖板22相平行,第一竖板21的内壁与第二竖板22的外壁形成防水板固定腔24,所述防水板1插接腔13所在的一端能够插入到防水板固定腔24中并相对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可用于固定开启厢体后门的把手,所述把手通常为两根竖直设置的杆件,在固定把手时需要在防水板1上开孔,利用螺栓5固定,因此为了保证防水板1的防水性能,所述固定件需要采用防水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垫板3、螺栓5、防水螺母4,垫板3分别设置在防水板1内外两侧,外侧的垫板3上设置有弯曲部,所述弯曲部能够套设在把手的表面;通过螺栓5和防水螺母4配合即可将两张垫板3进行固定,即实现把手与防火板的固定,并保证防水板1的防水性能。
本方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先将防水板1横向设置并相互插接,围成车厢的围板;车辆在降雨过程中行驶时,由于车厢围板为插接,在车辆运行过程中难免产生振动,防水板1跟随车辆振动而振动,在振动时防水板1间的插接区域容易出现缝隙,即支撑段和插接腔13处的端部存在间隙,这雨水可从此间隙进入到防水槽17中,能够进入防水槽17的雨水极少,通常无法一次性将防水槽17装满,而在车辆的不断振动过程中,防水槽17内的水会向防水板1外流动,而防水板1表面的水想要进入到防水槽17中,雨水会在防水槽17的入口位置发生对流,以保证外部雨水进入过多的问题,防水槽17内的雨水本身对外部雨水就存在阻碍作用,并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雨水更易被甩到防水板1外;极少量的雨水难免附着在插接头14的配合段15表面,在防水板1的震动下,雨水会从插接头14与插接腔13的配合面进入到集水腔中,而集水腔的容积相对于能够进入到防水板1内的雨水而言极大,因此雨水进入到集水腔后,无法再流向车厢内部,只能一直留在集水腔中,因此本方案能够彻底防止雨水进入到车厢内部,经过试验证明,本方案能够实现厢式货箱100%的防漏水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由上至下设置的防水板(1),所述防水板(1)与防水板(1)之间插接连接,且插接形成厢体的围板;所述防水板(1)为双层板,防水板(1)内部设置有分隔板(12),所述分隔板(12)将防水板(1)从上至下依次分隔为插接头(14)、中间腔(11)、插接腔(13),所述插接头(14)能够插入到插接腔(13)的内腔中,插接头(14)的外侧壁与插接腔(13)内侧壁接触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14)包括由下至上连接的支撑段、弯曲段(16)、配合段(15),所述弯曲段(16)设置为弧形段,所述弧形段向防水板(1)厚度方向的中垂线凹陷,所述配合段(15)能够插入至插接腔(13)内,配合段(15)的外侧壁与插接腔(13)的内壁接触配合;所述插接头(14)与插接腔(13)插接时,所述弧形段的外表面与插接腔(13)的内表面间形成防水槽(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段(15)的顶端与插接腔(13)顶部的分隔板(12)相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底部的防水板(1)的外侧面设置斜板(6),所述斜板(6)用于防止雨水进入防水板(1)与厢体底部的插接部位,所述斜板(6)的上侧与防水板(1)相连,下侧与防水板(1)表面相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所述的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厢体底部的厢体边梁(2),所述厢体边梁(2)包括第一竖板(21)、横板(23)、第二竖板(22),所述第一竖板(21)的内侧面连接有横板(23),所述横板(23)与厢体底板齐平,横板(23)的板面与第一竖板(21)板面垂直,且横板(23)的高度低于第一竖板(21)的顶端;所述横板(23)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竖板(21)的内侧间隔设置有第二竖板(22),所述第一竖板(21)与第二竖板(22)相平行,第一竖板(21)的内壁与第二竖板(22)的外壁形成防水板固定腔(24),所述防水板(1)能够与防水板固定腔(24)插接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21)向下延伸至所述横板(23)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任一所述的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外部装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垫板(3)、螺栓(5)、防水螺母(4),所述螺栓(5)贯通所述防水板(1)和垫板(3),通过所述防水螺母(4)与螺栓(5)螺接来固定垫板(3)和防水板(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18038.8A CN113044122A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18038.8A CN113044122A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44122A true CN113044122A (zh) | 2021-06-29 |
Family
ID=76518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18038.8A Pending CN113044122A (zh) | 2021-05-12 | 2021-05-12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44122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113398A1 (de) * | 2011-09-16 | 2013-03-21 | SUER Nutzfahrzeugtechnik GmbH & Co. KG | Einstecklatte zur seitlichen Anordnung an einem Planenaufbau eines Nutzfahrzeugs |
CN206171587U (zh) * | 2016-11-18 | 2017-05-17 | 山东明航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厢式运输车下边梁结构 |
CN208181218U (zh) * | 2018-04-04 | 2018-12-04 |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厢侧墙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 |
CN110217297A (zh) * | 2019-06-19 | 2019-09-10 | 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厢前墙总成 |
CN110843938A (zh) * | 2020-01-16 | 2020-02-28 | 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厢体的边梁结构、厢体及厢式车 |
CN210284029U (zh) * | 2019-07-19 | 2020-04-10 | 重庆铝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带防水功能的模块组装式货车车厢总成 |
CN214985701U (zh) * | 2021-05-12 | 2021-12-03 |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
2021
- 2021-05-12 CN CN202110518038.8A patent/CN11304412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1113398A1 (de) * | 2011-09-16 | 2013-03-21 | SUER Nutzfahrzeugtechnik GmbH & Co. KG | Einstecklatte zur seitlichen Anordnung an einem Planenaufbau eines Nutzfahrzeugs |
CN206171587U (zh) * | 2016-11-18 | 2017-05-17 | 山东明航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厢式运输车下边梁结构 |
CN208181218U (zh) * | 2018-04-04 | 2018-12-04 |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车厢侧墙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 |
CN110217297A (zh) * | 2019-06-19 | 2019-09-10 | 福建省闽铝轻量化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车厢前墙总成 |
CN210284029U (zh) * | 2019-07-19 | 2020-04-10 | 重庆铝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 带防水功能的模块组装式货车车厢总成 |
CN110843938A (zh) * | 2020-01-16 | 2020-02-28 | 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厢体的边梁结构、厢体及厢式车 |
CN214985701U (zh) * | 2021-05-12 | 2021-12-03 |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985701U (zh)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
TWI726153B (zh) | 作為重型貨車之救急車輛 | |
CN1364126A (zh) | 车辆,尤其是客运火车的地板 | |
CN108657211B (zh) | 用于轨道车辆的底架和轨道车辆 | |
CN104583046B (zh) | 车辆构架 | |
US11932288B2 (en) | Double-deck rail vehicle and vehicle body thereof | |
CN113264071B (zh) | 轨道车辆内装总成、车体及轨道车辆 | |
CN108657202B (zh) | 列车中间车 | |
CN113044122A (zh) | 一种带防水结构的厢体 | |
CN105235697A (zh) | 磁悬浮列车的车体结构 | |
FI108012B (fi) | Kaksikerroksisen rautatievaunun moduulirakenne | |
RU162775U1 (ru) | Каркас кабины управления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CN110626370B (zh) | 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体 | |
CN210363841U (zh) | 车架及货运列车 | |
JP2017043278A (ja) | 軌条車両構体 | |
CN111301453A (zh) | 一种新型轨道客车车体端墙 | |
CN211642185U (zh) | 一种转向架端部复合支架 | |
CN213008127U (zh) | 车体底架、轨道车辆车体及轨道车辆 | |
CN216886662U (zh) | 车体型材结构、车体及轨道车辆 | |
CN109649422B (zh) | 复合式隔震装置及轨道车辆 | |
CN206954327U (zh) | 一种汽车车身驾驶舱总成结构 | |
CN214565311U (zh) | 上端梁结构、车厢及货车 | |
KR20110006142A (ko) | 철도차량용 차체 구조물 | |
CN212765680U (zh) | 一种安装结构及平头货车 | |
CN115303366B (zh) | 一种下沉式可敞开的电动汽车顶盖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