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8141B -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68141B CN112968141B CN202110223357.6A CN202110223357A CN112968141B CN 112968141 B CN112968141 B CN 112968141B CN 202110223357 A CN202110223357 A CN 202110223357A CN 112968141 B CN112968141 B CN 11296814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pixel
- display module
- layer
- light emi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其中,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组件,有机发光组件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点的像素阵列;盖板玻璃,设于有机发光组件的发光侧;导光层,设于盖板玻璃与有机发光组件之间,导光层具有网孔阵列结构,网孔阵列结构包括多个透光孔,透光孔与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透光孔的孔壁可向盖板玻璃反射像素点发出的光线。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透光孔的孔壁可以将有机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孔的孔壁反射到盖板玻璃,从而降低光线的相互干扰,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在显示同样亮度的情况下,具有更低的能耗,在应用于电子设备时,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屏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在AMOLED(英文全称: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中文全称: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硬屏的显示模组100’中,通常采用顶发光模式,底部设置第二玻璃基板1124’,即出光侧是OLED(英文全称: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全称:有机发光半导体)的阴极,光子穿过阴极、第一玻璃基板120’、偏光层130’、光学胶层140’(即OCA,英文全称: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和盖板玻璃150’。有机发光组件中的像素点在发光时,光线在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偏光层130’、光学胶层140’和盖板玻璃150’时被反射回有机发光组件,进而与有机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形成干扰,具体地,例如:B像素点114’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反射后,与A像素点112’发出的光线形成干扰,C像素点116’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反射后,与B像素点114’发出的光线形成干扰,为了方便说明,这里只提及了单向的干扰,而实际上,干扰是多向的,即一个像素点会干扰多个像素点,从而导致AMOLED的发光效率偏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AMOLED的发光效率偏低的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组件,有机发光组件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点的像素阵列;盖板玻璃,设于有机发光组件的发光侧;导光层,设于盖板玻璃与有机发光组件之间,导光层具有网孔阵列结构,网孔阵列结构包括多个透光孔,透光孔与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透光孔的孔壁可向盖板玻璃反射像素点发出的光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提出的显示模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在第二玻璃基板上形成像素阵列,得到有机发光组件,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点;根据像素阵列,在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导光层;将形成有导光层的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与有机发光组件相贴合,并在另一个设置盖板玻璃,其中,导光层具有网孔阵列结构,网孔阵列结构包括多个透光孔,透光孔与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透光孔的孔壁可向盖板玻璃反射像素点发出的光线。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根据上述第三方面提出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所制备。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有机发光组件和盖板玻璃设置导光层,并且,该导光层上具有与有机发光组件上像素点一一对应的透光孔,而透光孔的孔壁可以将有机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孔的孔壁反射到盖板玻璃,从而降低光线的相互干扰,增加由盖板玻璃发出的光线的总量,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亮度,在显示同样亮度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的显示模组相较于相关技术,具有更低的能耗,在应用于电子设备时,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导光层的反射光线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有机发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中导光层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1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模组,112’A像素点,114’B像素点,116’C像素点,120’第一玻璃基板,130’偏光层,140’光学胶层,150’盖板玻璃,1124’第二玻璃基板;
图2至图7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模组,110有机发光组件,112A像素点,114B像素点,116C像素点,1102阳极,1104空穴注入层,1106空穴传输层,1108电子阻挡层,1110有机发光层,1112空穴阻挡层,1114电子传输层,1116电子注入层,1118阴极,1120发光层,1122封胶,1124第二玻璃基板,120第一玻璃基板,130偏光层,140光学胶层,150盖板玻璃,170导光层,172透光孔,1722A透光孔,1724B透光孔,1726C透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底”、“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2至图10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组件110,有机发光组件110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点的像素阵列;盖板玻璃150,设于有机发光组件110的发光侧;导光层170,设于盖板玻璃150与有机发光组件110之间,导光层170具有网孔阵列结构,网孔阵列结构包括多个透光孔172,透光孔172与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透光孔172的孔壁可向盖板玻璃150反射像素点发出的光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0,在有机发光组件110和盖板玻璃150设置导光层170,并且,该导光层170上具有与有机发光组件110上像素点一一对应的透光孔172,而透光孔172的孔壁可以将有机发光组件110发出的光线通过透光孔172的孔壁反射到盖板玻璃150,从而降低光线的相互干扰,增加由盖板玻璃150发出的光线的总量,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显示亮度,在显示同样亮度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的显示模组100相较于相关技术,具有更低的能耗,在应用于电子设备时,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
具体地,有机发光组件110包括像素阵列,导光层170包括网孔阵列,像素阵列与网孔阵列对应设置,并将像素阵列发出的光线通过网孔阵列反射,实现对每个像素点发出部分光线的均能进行反射,改变光线的路径,改变部分光线与盖板玻璃150之间的入射角,产生聚集光线的效果,降低光线由有机发光组件110发出后被各层反射的光线,降低光线的反射干扰,进而提升显示模组100的亮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有机发光组件110包括:像素阵列,像素阵列包括多个像素点;导光层170包括:网孔阵列,网孔阵列包括多个透光孔172,透光孔172与像素点一一对应的设置,透光孔172的孔壁可向盖板玻璃150反射像素点发出的光线。
如图2至图6所示,对于有机发光组件110而言,通常像素点具有三种,分别可以发出绿色光线、红色光线和蓝色光线,具体地,A像素点112可以发出绿色光线、B像素点114可以发出红色光线和C像素点116可以发出蓝色光线。
其中,A像素点112、B像素点114和C像素点116呈阵列的排布,进而形成像素阵列,而导光层170针对每个像素点,对应每个像素点,设置一个透光孔172,进而利用透光孔172的孔壁反射像素点发出的部分光线,进而在保证了显示模组100的正常显示的情况下,透光孔172的孔壁可以将像素点发出的部分光线反射到盖板玻璃150,即将像素点散射出的光线聚拢,从而减小部分光线的入射角,进而减小了这部分光线的反射角,进而在光线经过盖板玻璃150或其他层时,其反射的光线的干扰范围得到了减小,从而使得更多的光线在无干扰的状态射出盖板玻璃150和其他层,进而增强显示模组100的亮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和图7所示,相对于导光层朝向有机发光组件110的一面,透光孔172的孔壁倾斜设置,透光孔172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靠近一一对应设置的像素点,且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第一开口与像素点相对设置。其中,第一开口是相对于第二开口而言,靠近与透光孔172一一对应的像素点。
即透光孔172具有倾斜设置的孔壁,从而使得透光孔172形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两个开口面积不同的开口,并且,面积较小的第一开口朝向像素点,进而在像素点发光时,由于孔壁的倾斜方向,可以将光线向盖板玻璃150反射,从而减少光线进入盖板玻璃150的入射角。这样的透光孔172孔壁的设置,可以确保将光线反射到盖板玻璃150,减少光线的损耗,提升显示模组100的亮度。
具体地,透光孔172的整体孔型呈平截锥体。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6所示,透光孔172以及与透光孔172一一对应的像素点满足: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像素点朝向导光层一侧的发光面积。
即相对应的透光孔172和像素点,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像素点朝向导光层170一侧的面积,进而确保像素点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的由第一开口进入透光孔172,进而保证显示模组100反射光线的总量,提升显示模组100的亮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6所示,透光孔172以及与透光孔172一一对应的像素点满足: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的像素点朝向导光层一侧的发光面积。即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像素点朝向导光层170一侧的面积,在光线通过透光孔172射出时,像素点的光线射出面积会增大1.5倍,而由于每个像素都被聚拢了光线,因此,适当的扩大像素点的光线射出面积,可以保证像素之间的连续性,降低显示模组100成像时的颗粒感,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成像效果,并且,对于像素点的等效放大,可以避免不同色像素点之间不同光线的干扰,使得每个像素点的显示颜色更纯粹,降低显示偏色,进而提升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图4至图7所示,相对于导光层朝向有机发光组件110的一面,透光孔172的孔壁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度至60度。即相对于有机发光组件110的发光侧,将透光孔172的孔壁的倾斜角度设置在30度至60度,从而经过孔壁进行反射光线射入盖板玻璃150时,具有更小的入射角,确保降低光线干扰的效果。
具体地,光线经过孔壁的反射,再经过盖板玻璃150的反射,实际上,光线会经过两次反射,而根据光线的反射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此,若孔壁的倾斜角度过大,会导致部分光线经过孔壁的一次反射后,会增大进入盖板玻璃150的入射角,而若孔壁的倾斜角度过小,将导致一部分的光线无法经过孔壁的反射,因此,本申请中将透光孔172的孔壁设置为,相对于导光层170朝向有机发光组件110的一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至60度,在保证了有足量的光线被孔壁反射的同时,避免被反射的光线的与盖板玻璃150之间的入射角过大。
进一步,结合透光孔172以及与透光孔172相对于的像素点满足: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像素点朝向导光层170一侧的面积,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的像素点朝向导光层170一侧的面积,和相对于导光层170朝向有机发光组件110的一面,透光孔172的孔壁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度至60度。可以限定导光层170的厚度,将导光层170的厚度降低,提升显示模组100的轻薄感。
具体地,如图2至图6所示,通常不同种类像素点的发光面积是不同的,即A像素点112、B像素点114和C像素点116的发光面积是不同的,因此,透光孔172也相应的设置有A透光孔1722、B透光孔1724和C透光孔1726。其中,A透光孔1722与A像素点112相对应,B透光孔1724与B像素点114相对应,C透光孔1726与C像素点116相对应,即相应的像素点的大小与相应的透光孔172的大小是对应的。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导光层170为光学亚克力导光膜或光学聚碳酸酯导光膜。光学亚克力导光膜和光学聚碳酸酯导光膜具有极高的折射率和透光性,且不吸光,进而可以减少光线的损耗,使得光线可以全部穿过导光层170,进而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显示模组100’,在相同的显示亮度的情况下,本申请的显示模组100中有机发光组件110的发光亮度较低,进而降低显示模组100的电流消耗,降低显示模组100的功率,并且,光学亚克力导光膜和光学聚碳酸酯导光膜简单易得,易加工塑形,节省加工成本。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和图7所示,还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20,设于有机发光组件110和盖板玻璃150之间;偏光层130,设于第一玻璃基板120背离有机发光组件110的一侧;光学胶层140,设于偏光层130和盖板玻璃150之间,其中,导光层170可设于有机发光组件110和第一玻璃基板120之间、第一玻璃基板120与偏光层130之间、偏光层130与光学胶层140之间或者光学胶层140与盖板玻璃150之间。
具体地,显示模组100还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20、偏光层130和光学胶层140,在实际的应用中,光线在穿过第一玻璃基板120、偏光层130、光学胶层140和盖板玻璃150时,均会照成反射,进而与其他的光线发生干扰,因此,导光层170设置在有机发光组件110和第一玻璃基板120之间、第一玻璃基板120和偏光层130之间、偏光层130或光学胶层140之间或光学胶层140和盖板玻璃150之间,均能提升显示模组100的亮度。
本申请以导光层170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20和有机发光组件110之间,以及第一玻璃基板120和偏光层130之间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导光层170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20和有机发光组件110之间的情况下,光线由有机发光组件110的像素阵列发出后,先通过导光层170,部分光线经过导光层170上透光孔172的孔壁的反射,改变路径,进而改变部分光线与第一玻璃基板120的入射角,从而减少被第一玻璃基板120、偏光层130、光学胶层140和盖板玻璃150的反射数量,进而降低了光线的相互干扰,并且,配合导光层170的高折射率,相对于相关技术的显示模组100’,有效地提升了亮度。
如图3所示,在导光层170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20和偏光层130之间的情况下,光线由有机发光组件110的像素阵列发出后,先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由于第一玻璃基板120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与折射率,因此,光线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时,改变较小,可忽略,在光线进一步进入导光层170后,部分光线经过导光层170上透光孔172的孔壁的反射,改变路径,进而改变部分光线与第一玻璃基板120的入射角,从而减少被偏光层130、光学胶层140和盖板玻璃150的反射数量,进而降低了光线的相互干扰,并且,配合导光层170的高折射率,相对于相关技术的显示模组100’,有效地提升了亮度。
经实验验证,本申请的上述两种实施方式,可提升20%的显示模组100的出光效率,并改善大视角显示偏色、视角、串扰等显示品质。
并且,在同等亮度需求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显示模组100的发光电流,降低功耗,从而增加电子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长,提升续航效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有机发光组件110包括:第二玻璃基板1124;发光层1120,设于第二玻璃基板1124的一侧,像素阵列位于发光层1120,发光层位于第一玻璃基板120和第二玻璃基板1124之间;封胶1122,用于封装发光层1120,位于第二玻璃基板1124的一侧。即有机发光组件110包括第二玻璃基板1124、发光层1120和封胶1122,具体地,在第二玻璃基板1124上加工发光层1120,并通过封胶1122封装发光层1120,对发光层1120进行保护,其中,发光层1120包括像素阵列,封胶1122填充在像素阵列的空隙以及周侧,对像素阵列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发光层1120由第二玻璃基板1124至第一玻璃基板120依次的堆叠结构为:阳极1102、空穴注入层1104、空穴传输层1106、电子阻挡层1108、有机发光层1110、空穴阻挡层1112、电子传输层1114、电子注入层1116和阴极1118,其中,阳极1102也可以采用I TO。其具体的发光原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如图5和图6所示,像素点的发光面呈菱形;透光孔172的孔壁的任一横截面均呈菱形。即透光孔172与像素点对应设置,透光孔172的孔壁的任一横截面与像素点的发光面的形状相同,进而可以实现等效的反射光线,避免光线的紊乱,提升显示效果。
具体地,有机发光组件110上像素点的发光是向四周散射的,进而增加具有菱形透光孔172的导光层170,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将散射的光线通过反射,有效的改变光的路径,提高光的利用率,并且,像素点的菱形发光,向四周的发光量更均匀,因此,被导光层所发射的光线也更均匀,更易于四周光线的等效反射,避免局部反射光线过多,造成实现效果不均匀的情况,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在相关技术中:显示模组100’中有机发光组件发光后,存在部分光线,一部分光线直接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发射出来,一部分光线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折射出来,而另一部分光线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反射回去。
如图2所示,本申请为有效利用显示模组100中的反射的光线,通过在第一玻璃基板120下表层做一层像素级的导光层170,导光层170的结构上做成横截面呈菱形的透光孔172,形成光线的反射,充分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将光线很好的反射出来,从而有效的提升亮度,导光层170的第二开孔的比例参考像素点顶部发光尺寸按1:1.5比例制作,即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为像素点顶部发光面积的1.5倍。
具体地,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的方式将导光层170做在第一玻璃基板120表面,上面再贴合偏光片和盖板玻璃150等。通过改变光的路线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亮度。
导光层170通过利用精细研磨,经曝光、显影、蚀刻工艺加工而成。导光层170上的透光孔172与像素点之间成一一对应关系,网孔尺寸依据像素点尺寸1:1.5比例制作。
上述实施方式可提升20%的显示模组100的出光效率,并改善大视角显示偏色、视角、串扰等显示品质。并且,在同等亮度需求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显示模组100的发光电流,降低功耗,从而增加电子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长,提升续航效果。
具体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在相关技术中:显示模组100’中有机发光组件发光后,存在部分光线,一部分光线直接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发射出来,一部分光线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折射出来,而另一部分光线通过第一玻璃基板120’反射回去。
如图2所示,本申请为有效利用显示模组100中的反射的光线,通过在第一玻璃基板120上表层做一层像素级的导光层170,导光层170的结构上做成菱形结构,形成光线的反射,充分利用光线反射原理,将光线很好的反射出来,从而有效的提升亮度,导光层170的第二开孔的比例参考像素点顶部发光尺寸按1:1.5比例制作,即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为像素点顶部发光面积的1.5倍。
具体地,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的方式将导光层170做在第一玻璃基板120表面,上面再贴合偏光片和盖板玻璃150等。通过改变光的路线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亮度。
导光层170通过利用精细研磨,经曝光、显影、蚀刻工艺加工而成。导光层170上的透光孔172与像素点之间成一一对应关系,网孔尺寸依据像素点尺寸1:1.5比例制作。
上述实施方式可提升20%的显示模组100的出光效率,并改善大视角显示偏色、视角、串扰等显示品质。并且,在同等亮度需求的情况下,可有效降低显示模组100的发光电流,降低功耗,从而增加电子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长,提升续航效果。
本申请的显示模组100可以是刚性的AMOLED或者是柔性的AMOLED。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
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电源模组等,显示模组与处理器相连接,进而根据处理器的信号显示相应的图像。
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笔记本电脑、显示器、车载设备或电视等,可显示图像的设备。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如图8所示,该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步骤802:在第二玻璃基板上形成像素阵列,得到有机发光组件,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点;
步骤804:根据像素阵列,在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导光层;
步骤806:将形成有导光层的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与有机发光组件相贴合,并在另一个设置盖板玻璃。
其中,导光层具有网孔阵列结构,网孔阵列结构包括多个透光孔,透光孔与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透光孔的孔壁可向盖板玻璃反射像素点发出的光线。
在显示模组的制造之初,需要先在第二玻璃基板上制作像素阵列,从而得到有机发光组件,根据有机发光组件上的像素阵列,即具体地像素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像素点发光侧的形状,以保证像素阵列和网孔阵列的一一对应。
在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导光层,之后再将有机发光组件、设置有导光层的第一玻璃基板和盖板玻璃进行封装。
并且,将导光层直接加工在第一玻璃上,无需二次移动导光层,只需在加工时,对准像素阵列和网孔阵列的位置即可,并在贴合有机发光组件的发光侧贴合第一玻璃基板和导光层时,对齐位置即可,每减少一次导光层的移动,就可以降低导光层偏离的风险,确保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良品率。
具体地,可以是导光层朝向有机发光组件,也可以是第一玻璃基板朝向有机发光组件。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如图9所示,该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步骤902:在第二玻璃基板上形成像素阵列,得到有机发光组件,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点;
步骤904: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贴合基板;
步骤906:根据像素阵列中像素点的发光侧的面积,对基板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加工出透光孔;
步骤908:将形成有导光层的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与有机发光组件相贴合,并在另一个设置盖板玻璃。
其中,相对于基板的一侧,透光孔的孔壁倾斜设置,透光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像素点的有效发光侧的面积,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的像素点的有效发光侧的面积,第一开口靠近有机发光组件。
进一步地,在加工导光层时,对基板进行精细研磨的预处理,从而保证基板的平整度,基板可以是光学亚克力导光膜或光学聚碳酸酯导光膜,再将基板在第一玻璃基板。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贴合基板,再根据像素阵列中像素点发光侧的面积,基板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从而在基板上加工出多个透光孔,形成网孔阵列,从而可以与像素阵列一一对应,以确保对光线的反射效果。
并且,相对应的透光孔和像素点,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像素点朝向导光层一侧的面积,进而确保像素点发出的光线尽可能多的由第一开口进入透光孔,进而保证显示模组发光的总量,避免不必要的光线损耗,提升显示模组的亮度。
第一开口的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像素点朝向导光层一侧的面积,在光线通过透光孔射出时,像素点的光线射出面积会增大1.5倍,而由于每个像素都被聚拢了光线,因此,适当的扩大像素点的光线射出面积,可以保证像素之间的连续性,降低显示模组成像时的颗粒感,提升显示模组的成像效果,并且,对于像素点的等效放大,可以避免不同色像素点之间不同光线的干扰,使得每个像素点的显示颜色更纯粹,降低显示偏色,进而提升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地,相对于有机发光组件的发光侧,将透光孔的孔壁的倾斜角度加工为在30度至60度,从而经过孔壁进行反射光线射入第一玻璃基板时,具有更小的入射角,确保降低光线干扰的效果。
具体地,光线经过孔壁的反射,再经过第一玻璃基板的反射,实际上,光线会经过两次反射,而根据光线的反射原理,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此,若孔壁的倾斜角度过大,会导致部分光线经过孔壁的一次反射后,会增大进入盖板玻璃的入射角,而若孔壁的倾斜角度过小,将导致一部分的光线无法经过孔壁的反射,因此,本申请中将透光孔的孔壁设置为,相对于导光层朝向有机发光组件110的一面的倾斜角度为30度至60度,在保证了有足量的光线被孔壁反射的同时,避免被反射的光线的与盖板玻璃之间的入射角过大。
进一步,结合透光孔以及与透光孔相对于的像素点满足: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像素点朝向导光层一侧的面积,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的像素点朝向导光层一侧的面积,和相对于导光层朝向有机发光组件110的一面,透光孔的孔壁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度至60度。
进而可以限定导光层的厚度,将导光层的厚度降低,提升显示模组的轻薄感。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可用于制造上述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如图10所示,该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步骤1002:在第二玻璃基板上形成像素阵列,得到有机发光组件,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点;
步骤1004:在第一玻璃基板上贴合基板;
步骤1006:根据像素阵列中像素点的发光侧的面积,对基板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加工出透光孔;
步骤1008:将形成有导光层的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与有机发光组件相贴合,在形成有导光层的第一玻璃基板的另一侧,贴合偏光层和光学胶层并设置盖板玻璃。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玻璃基板和导光层上,依次贴合偏光层、光学胶层和盖板玻璃,进而完成整个显示模组,具体地,有机发光组件、第一玻璃基板和导光层、偏光层、光学胶层和盖板,可以采用真空贴合的方式贴合在一起。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显示模组,根据上述第三方面提出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所制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发光组件,所述有机发光组件具有包括多个像素点的像素阵列;
盖板玻璃,设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的发光侧;
导光层,设于所述盖板玻璃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之间,所述导光层具有网孔阵列结构,所述网孔阵列结构包括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像素点的大小与所述透光孔的大小相对应,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的任一横截面与所述像素点的发光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可向所述盖板玻璃反射所述像素点发出的光线;
相对于所述导光层朝向所述有机发光组件的一面,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倾斜设置,所述透光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靠近一一对应设置的所述像素点;
所述透光孔以及与所述透光孔一一对应的所述像素点满足: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像素点朝向所述导光层一侧的发光面积;
所述透光孔以及与所述透光孔一一对应的所述像素点满足: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的所述像素点朝向所述导光层一侧的发光面积;
相对于所述导光层朝向所述有机发光组件的一面,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的倾斜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度至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像素点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层包括光学亚克力导光膜或光学聚碳酸酯导光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玻璃基板,设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和所述盖板玻璃之间;
偏光层,设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背离所述有机发光组件的一侧;
光学胶层,设于所述偏光层和所述盖板玻璃之间,
其中,导光层可设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和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之间、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与所述偏光层之间、所述偏光层与所述光学胶层之间或者所述光学胶层与所述盖板玻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还包括:
第二玻璃基板;
发光层,设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阵列位于所述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所述第二玻璃基板之间;
封胶,用于封装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素点的发光面呈菱形;
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的任一横截面均呈菱形。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8.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二玻璃基板上形成像素阵列,得到有机发光组件,所述像素阵列具有多个像素点;
根据所述像素阵列,在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导光层;
将形成有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一侧与所述有机发光组件相贴合,并在另一侧设置盖板玻璃,
其中,所述导光层具有网孔阵列结构,所述网孔阵列结构包括多个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与所述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且所述像素点的大小与所述透光孔的大小相对应,所述透光孔的孔壁的任一横截面与所述像素点的发光面的形状相同,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可向所述盖板玻璃反射所述像素点发出的光线;
所述根据所述像素阵列,在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形成导光层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玻璃基板上贴合基板;
根据所述像素阵列中像素点的发光侧的面积,对所述基板进行曝光、显影和蚀刻,加工出透光孔,
其中,相对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透光孔的孔壁倾斜设置,所述透光孔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像素点的有效发光侧的面积,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或等于1.5倍的所述像素点的有效发光侧的面积,所述第一开口靠近所述有机发光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另一侧设置盖板玻璃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形成有所述导光层的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另一侧,贴合偏光层和光学胶层。
10.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所制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3357.6A CN112968141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3357.6A CN112968141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8141A CN112968141A (zh) | 2021-06-15 |
CN112968141B true CN112968141B (zh) | 2023-04-18 |
Family
ID=76275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23357.6A Active CN112968141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6814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71549B (zh) * | 2021-09-24 | 2022-11-08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 |
CN116243511B (zh) * | 2021-12-08 | 2024-10-25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波导盖板及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81592B (zh) * | 2014-12-23 | 2018-01-1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US11063243B2 (en) * | 2017-03-28 | 2021-07-13 | Sony Corporation |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209543801U (zh) * | 2019-01-15 | 2019-10-25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ed显示屏幕 |
KR20210016233A (ko) * | 2019-08-02 | 2021-02-1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CN210723031U (zh) * | 2019-09-20 | 2020-06-09 | 合肥视涯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490080B (zh) * | 2020-04-16 | 2022-08-16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03-01 CN CN202110223357.6A patent/CN11296814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8141A (zh) | 2021-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62920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950449B2 (en) | Display panel with a display function layer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372538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0522602B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992093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3327966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564571B (zh) | 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88356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394260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0220513A1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628107B (zh) | 显示面板 | |
CN112968141B (zh) |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
WO2024037317A1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243609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 |
CN11797976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终端 | |
US2023007628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3287212A (zh) | 电子设备、显示装置及像素结构 | |
CN11549812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30026941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5988917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823784A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CN117560969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20191348U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6828930A (zh) | 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 |
CN11517262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