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8788B - 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848788B CN112848788B CN201911184678.9A CN201911184678A CN112848788B CN 112848788 B CN112848788 B CN 112848788B CN 201911184678 A CN201911184678 A CN 201911184678A CN 112848788 B CN112848788 B CN 1128487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oke
- wheel
- wheel hub
- hub
- curv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 B60B3/002—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disc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27/00—Hub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00—Disc wheels, i.e. wheels with load-supporting disc body
- B60B3/14—Attaching disc body to hub ; Wheel adapt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4—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continuous circumferential ribs, e.g. zig-za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7/00—Non-inflatable or solid tyr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该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包括:轮毂组件、轮辐组件和胎面组件,轮毂组件包括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轮毂设置有第一止挡件,第二轮毂设置有第二止挡件,将车体半轴与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可拆卸地相连接,再利用第一轮毂上设置第一止挡件,第二轮毂设置有第二止挡件,通过相对安装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利用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夹紧多个轮辐,提高了多个轮辐安装的便捷性,并利用多个轮辐上设置第三止挡件和第四止挡件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安装空间来安装固定胎面组件的环形凸起,提高了胎面的安装的便捷性,便于更换轮辐和胎面,降低了安装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充气轮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背景技术
自1888年充气轮胎被发明以来已占据世界轮胎市场百余年之久。随着不同工程领域对轮胎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到,非充气轮胎的开发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所谓非充气轮胎指不依赖气体支撑的轮胎结构,通过特殊的结构和材料设计来实现轮胎承载、减震等性能要求。相较于充气轮胎,非充气轮胎从根源上避免了爆胎危险,提高了轮胎的安全性,同时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然而,现有的非充气轮胎通常采用单个轮辐与金属轮毂粘接的方式,金属轮毂与轮辐及易脱离,并且单个轮辐与金属轮毂连接的形式存在安装困难,且在轮辐遇外力损伤后,整个轮毂都需要更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辐与轮毂连接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包括:轮毂组件(10),所述轮毂组件(10)包括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所述第一轮毂(11)和所述第二轮毂(12)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轮毂(11)设置有第一止挡件(111),所述第二轮毂(12)设置有第二止挡件(121),所述第一止挡件(111)和所述第二止挡件(121)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所述第一轮毂(11)和所述第二轮毂(12)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与车体半轴相配合的连接孔;轮辐组件(20),所述轮辐组件(20)包括多个轮辐,多个所述轮辐均为环形,多个所述轮辐均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内,多个所述轮辐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多个所述轮辐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止挡件(211),多个所述轮辐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四止挡件(231),所述第三止挡件(211)和所述第四止挡件(231)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安装空间(24);胎面组件(30),所述胎面组件(3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32),所述环形凸起(32)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空间(24)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轮辐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轮辐(21)、第二轮辐(22)和第三轮辐(23),所述第一轮辐(21)远离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边缘与所述第一止挡件(111)相抵接,所述第三轮辐(23)远离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边缘与所述第二止挡件(121)相抵接,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加强筋(221),所述第一轮毂(11)和所述第二轮毂(12)之间具有夹紧空间,所述夹紧空间和所述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相连通,所述环形加强筋(221)位于所述夹紧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加强筋(2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轮毂(1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轮毂(12)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辐(21)的内周面具有第一锥度,所述第一轮毂(11)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锥度,所述第一锥度和所述第二锥度相同;所述第三轮辐(23)的内周面具有第三锥度,所述第二轮毂(12)的外周面具有第四锥度,所述第三锥度和所述第四锥度相同;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环形加强筋(221)靠近所述第一轮辐(21)的一侧,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所述环形加强筋(221)靠近所述第三轮辐(23)的一侧,所述第一曲面的锥度与所述第一锥度相同,所述第二曲面的锥度与所述第三锥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一轮辐(21)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平滑过渡,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辐(21)具有多个第一曲线辐条(212);所述第二轮辐(22)具有多个第二曲线辐条(222),所述第三轮辐(23)具有多个第三曲线辐条(232);其中,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与所述第三曲线辐条(23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相同,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与所述第二曲线辐条(22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交叉,或者,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所述第二曲线辐条(222)、所述第三曲线辐条(23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均互相交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毂(11)远离所述第二轮毂(12)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加强凸起,所述第一轮毂(11)靠近所述第二轮毂(12)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轮毂(12)远离所述第一轮毂(11)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二加强凸起,所述第二轮毂(12)靠近所述第一轮毂(11)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二容纳空间,多个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多个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形成加强空间(15),所述轮毂组件(10)还包括:填充体(14),所述填充体(14)位于所述加强空间(15)内,所述填充体(14)为非金属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胎面组件(30)包括:胎面本体(31),所述胎面本体(3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所述环形凸起(32);钢丝帘布,所述钢丝帘布为多层,多层所述钢丝帘布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胎面本体(31)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辐(21)朝向所述第二轮辐(22)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轮辐(22)朝向所述第一轮辐(2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六个第一定位凹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凹坑中的三个相配合,以改变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和第二取钱辐条的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位置;所述第三轮辐(23)朝向所述第二轮辐(22)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轮辐(22)朝向所述第三轮辐(2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六个第二定位凹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凹坑中的三个相配合,以改变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曲线辐条(232)和第二取钱辐条的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轮辐(21)、所述第二轮辐(22)和所述第三轮辐(23)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为磨砂面,所述环形凸起(32)的内周面为磨砂面。
进一步地,所述轮辐组件(20)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填充体(14)为发泡材料。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车体半轴与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可拆卸地相连接,再利用第一轮毂上设置第一止挡件,第二轮毂设置有第二止挡件,通过相对安装第一轮毂和第二轮毂,利用第一止挡件和第二止挡件夹紧多个轮辐,提高了多个轮辐安装的便捷性,并利用多个轮辐上设置第三止挡件和第四止挡件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安装空间来安装固定胎面组件的环形凸起,提高了胎面的安装的便捷性,便于更换轮辐和胎面,降低了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的实施例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轮毂组件;11、第一轮毂;111、第一止挡件;12、第二轮毂;121、第二止挡件;13、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4、填充体;15、加强空间;
20、轮辐组件;21、第一轮辐;211、第三止挡件;212、第一曲线辐条;22、第二轮辐;221、环形加强筋;222、第二曲线辐条;23、第三轮辐;231、第四止挡件;232、第三曲线辐条;24、第二环形安装空间;
30、胎面组件;31、胎面本体;32、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有可能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该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包括:轮毂组件10、轮辐组件20和胎面组件30,轮毂组件10包括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轮毂11设置有第一止挡件111,第二轮毂12设置有第二止挡件121,第一止挡件111和第二止挡件121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与车体半轴相配合的连接孔;轮辐组件20包括多个轮辐,多个轮辐均为环形,多个轮辐均安装于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内,多个轮辐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多个轮辐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止挡件211,多个轮辐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四止挡件231,第三止挡件211和第四止挡件231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安装空间24;胎面组件3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32,环形凸起32位于第二环形安装空间24内。
将车体半轴与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可拆卸地相连接,再利用第一轮毂上设置第一止挡件111,第二轮毂12设置有第二止挡件121,通过相对安装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利用第一止挡件111和第二止挡件121夹紧多个轮辐,提高了多个轮辐安装的便捷性,并利用多个轮辐上设置第三止挡件211和第四止挡件231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安装空间24来安装固定胎面组件的环形凸起,提高了胎面的安装的便捷性,便于更换轮辐和胎面,降低了安装难度。
如图1所示,多个轮辐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轮辐21、第二轮辐22和第三轮辐23,第一轮辐21远离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边缘与第一止挡件111相抵接,第三轮辐23远离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边缘与第二止挡件121相抵接,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加强筋221,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之间具有夹紧空间,夹紧空间和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相连通,环形加强筋221位于夹紧空间内。通过设置加强筋221使得第二轮辐22与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接触面积更大以使相互连接更加紧固,也可以在第一轮辐21、第二轮辐22和第三轮辐23的内表面可以涂抹粘合剂,加强筋的设置增加了粘合剂的涂抹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加强筋2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第一轮毂1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第二轮毂12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第二连接孔与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第三连接孔与多个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通过在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安装螺栓,不仅能使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相互连接,还能将第二轮辐22与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紧固连接,提高了车轮的稳定性,省去了涂抹粘合剂的工序,也比较环保。
如图3所示,第一轮辐21的内周面具有第一锥度,第一轮毂11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锥度,第一锥度和第二锥度相同;第三轮辐23的内周面具有第三锥度,第二轮毂12的外周面具有第四锥度,第三锥度和第四锥度相同;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第一曲面位于环形加强筋221靠近第一轮辐21的一侧,第二曲面位于环形加强筋221靠近第三轮辐23的一侧,第一曲面的锥度与第一锥度相同,第二曲面的锥度与第三锥度相同,其中,第一轮辐21的内周面与第一曲面平滑过渡,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与第二曲面平滑过渡。这样设置使得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相互连接时,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对多组轮辐的夹紧力不断增强,提高了车轮的稳定性,且便于多组轮辐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轮辐21具有多个第一曲线辐条212;第二轮辐22具有多个第二曲线辐条222,第三轮辐23具有多个第三曲线辐条232;其中,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第一曲线辐条212与第三曲线辐条23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相同,第一曲线辐条212与第二曲线辐条22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交叉,或者,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第一曲线辐条212、第二曲线辐条222、第三曲线辐条23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均互相交叉。这样设置使得第一曲线辐条212、第二曲线辐条222、第三曲线辐条232在能够受重力弯曲提高车轮舒适性的基础上,让多个辐条在周向上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车轮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第一轮毂11远离第二轮毂12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加强凸起,第一轮毂11靠近第二轮毂12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容纳空间,第二轮毂12远离第一轮毂11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二加强凸起,第二轮毂12靠近第一轮毂11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二容纳空间,多个第一容纳空间和多个第二容纳空间形成加强空间15,轮毂组件10还包括:填充体14,填充体14位于加强空间15内,填充体14为非金属材料。这样设置便于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进一步提高支撑力的同时,降低重量,节省油耗。
在本实施例中,胎面组件30包括:胎面本体31和钢丝帘布,胎面本体3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32,钢丝帘布为多层,多层钢丝帘布间隔地设置于胎面本体31内。这样设置提高了胎面组件的强度,提高了车轮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轮辐21朝向第二轮辐22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第一定位凸起,第二轮辐22朝向第一轮辐2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六个第一定位凹坑,三个第一定位凸起可选择地与多个第一定位凹坑中的三个相配合,以改变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第一曲线辐条212和第二取钱辐条的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位置;第三轮辐23朝向第二轮辐22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第二定位凸起,第二轮辐22朝向第三轮辐2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六个第二定位凹坑,三个第一定位凸起可选择地与多个第二定位凹坑中的三个相配合,以改变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第三曲线辐条232和第二取钱辐条的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位置。设置三个第一定位凸起沿第一轮辐21的周向均为分布,设置第二定位凸起沿第三轮辐23的周向均匀分布,提高了第一轮辐21和第二轮辐22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了第二轮辐22和第三轮辐23连接的稳定性,并且,通过调整第一定位凸起和不同第一定位凹坑的连接位置,以及调整第二定位凸起和不同第二定位凹坑的连接位置,改变不同辐条的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的路面,提高了车轮对路面的适应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轮辐21、第二轮辐22和第三轮辐23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为磨砂面,环形凸起32的内周面为磨砂面。这样设置提高了轮辐组件和胎面组件的连接强度,当然也可以涂抹粘合剂进一步增强轮辐组件和胎面组件的连接强度。
优选地,轮辐组件20为热塑性聚氨酯,填充体14为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可以保证足够的强度和重量轻。
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毂组件(10),所述轮毂组件(10)包括第一轮毂(11)和第二轮毂(12),所述第一轮毂(11)和所述第二轮毂(12)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轮毂(11)设置有第一止挡件(111),所述第二轮毂(12)设置有第二止挡件(121),所述第一止挡件(111)和所述第二止挡件(121)之间形成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所述第一轮毂(11)和所述第二轮毂(12)中的至少一个开设有与车体半轴相配合的连接孔;
轮辐组件(20),所述轮辐组件(20)包括多个轮辐,多个所述轮辐均为环形,多个所述轮辐均安装于所述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内,多个所述轮辐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依次连接,多个所述轮辐中的一个设置有第三止挡件(211),多个所述轮辐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第四止挡件(231),所述第三止挡件(211)和所述第四止挡件(231)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安装空间(24);
胎面组件(30),所述胎面组件(30)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凸起(32),所述环形凸起(32)位于所述第二环形安装空间(24)内;
多个所述轮辐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轮辐(21)、第二轮辐(22)和第三轮辐(23),所述第一轮辐(21)远离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边缘与所述第一止挡件(111)相抵接,所述第三轮辐(23)远离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边缘与所述第二止挡件(121)相抵接,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加强筋(221),所述第一轮毂(11)和所述第二轮毂(12)之间具有夹紧空间,所述夹紧空间和所述第一环形安装空间(13)相连通,所述环形加强筋(221)位于所述夹紧空间内;
所述第一轮辐(21)的内周面具有第一锥度,所述第一轮毂(11)的外周面具有第二锥度,所述第一锥度和所述第二锥度相同;所述第三轮辐(23)的内周面具有第三锥度,所述第二轮毂(12)的外周面具有第四锥度,所述第三锥度和所述第四锥度相同;所述第二轮辐(22)的内周面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环形加强筋(221)靠近所述第一轮辐(21)的一侧,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所述环形加强筋(221)靠近所述第三轮辐(23)的一侧,所述第一曲面的锥度与所述第一锥度相同,所述第二曲面的锥度与所述第三锥度相同,其中,所述第一轮辐(21)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曲面平滑过渡,所述第三轮辐(23)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二曲面平滑过渡;
所述第一轮毂(11)远离所述第二轮毂(12)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一加强凸起,所述第一轮毂(11)靠近所述第二轮毂(12)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轮毂(12)远离所述第一轮毂(11)的一侧设置多个第二加强凸起,所述第二轮毂(12)靠近所述第一轮毂(11)的一侧形成多个第二容纳空间,多个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多个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形成加强空间(15),所述轮毂组件(10)还包括:
填充体(14),所述填充体(14)位于所述加强空间(15)内,所述填充体(14)为非金属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强筋(22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轮毂(11)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轮毂(12)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三连接孔与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一一对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21)具有多个第一曲线辐条(212);所述第二轮辐(22)具有多个第二曲线辐条(222),所述第三轮辐(23)具有多个第三曲线辐条(232);其中,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与所述第三曲线辐条(23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相同,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与所述第二曲线辐条(22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交叉,或者,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所述第二曲线辐条(222)、所述第三曲线辐条(23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均互相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组件(30)包括:
胎面本体(31),所述胎面本体(31)的内周面上设置有所述环形凸起(32);
钢丝帘布,所述钢丝帘布为多层,多层所述钢丝帘布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胎面本体(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21)朝向所述第二轮辐(22)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轮辐(22)朝向所述第一轮辐(2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六个第一定位凹坑,三个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凹坑中的三个相配合,以改变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曲线辐条(212)和第二曲线辐条(222)的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位置;所述第三轮辐(23)朝向所述第二轮辐(22)的一侧设置有三个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轮辐(22)朝向所述第三轮辐(2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六个第二定位凹坑,三个所述第二定位凸起可选择地与多个所述第二定位凹坑中的三个相配合,以改变沿车体半轴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三曲线辐条(232)和第二曲线 辐条的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辐(21)、所述第二轮辐(22)和所述第三轮辐(23)中的至少一个的外周面为磨砂面,所述环形凸起(32)的内周面为磨砂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组件(20)为热塑性聚氨酯,所述填充体(14)为发泡材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4678.9A CN112848788B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84678.9A CN112848788B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48788A CN112848788A (zh) | 2021-05-28 |
CN112848788B true CN112848788B (zh) | 2023-02-24 |
Family
ID=75984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84678.9A Active CN112848788B (zh) | 2019-11-27 | 2019-11-27 | 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848788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06462Y (zh) * | 2001-07-31 | 2002-08-21 | 王亚伦 | 新型安全防爆轮胎及轮毂总成 |
CN102206423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填充用发泡组合物、填充发泡构件及填充用发泡体 |
CN102356003A (zh) * | 2009-03-17 | 2012-02-15 | 都美工业株式会社 | 汽车用车轮 |
CN203511154U (zh) * | 2013-10-28 | 2014-04-02 | 李静 | 一种可拆卸式车轮 |
CN106985601A (zh) * | 2015-12-08 | 2017-07-28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非充气轮胎 |
CN107539028A (zh) * | 2016-06-28 | 2018-01-05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非充气轮胎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944125B2 (en) * | 2009-07-20 | 2015-02-03 | Polaris Industries Inc. | Tension-based non-pneumatic tire |
US8176957B2 (en) * | 2009-07-20 | 2012-05-15 | Resilient Technologies, Llc. | Tension-based non-pneumatic tire |
US10749242B2 (en) * | 2017-10-30 | 2020-08-18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Non-pneumatic tire with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
2019
- 2019-11-27 CN CN201911184678.9A patent/CN1128487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06462Y (zh) * | 2001-07-31 | 2002-08-21 | 王亚伦 | 新型安全防爆轮胎及轮毂总成 |
CN102356003A (zh) * | 2009-03-17 | 2012-02-15 | 都美工业株式会社 | 汽车用车轮 |
CN102206423A (zh) * | 2010-03-30 | 2011-10-05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填充用发泡组合物、填充发泡构件及填充用发泡体 |
CN203511154U (zh) * | 2013-10-28 | 2014-04-02 | 李静 | 一种可拆卸式车轮 |
CN106985601A (zh) * | 2015-12-08 | 2017-07-28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非充气轮胎 |
CN107539028A (zh) * | 2016-06-28 | 2018-01-05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非充气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48788A (zh) | 2021-05-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449801B2 (en) | Partial wheel cladding | |
JP4637951B2 (ja) | 車両ホイール | |
KR101976279B1 (ko) | 지지 구조체용 휠 | |
EP1225063A2 (en) | Compliant rim and wheel assembly | |
US20190152256A1 (en) | Rim for non-pneumatic tire and wheel including the same | |
US10603956B2 (en) | Wheel for a support structure | |
JP2008132951A (ja) | 非空気式タイヤ | |
US20180009262A1 (en) | Non-pneumatic tire | |
GB2431383A (en) | Non-pneumatic wheel with curved spokes | |
EP3339056B1 (en) | Tire with tensioned spokes | |
EP3599107B1 (en) | Wheel for a support structure | |
US11400752B2 (en) | Composite whee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 |
CN105730149A (zh) | 一种弯板式轮胎及其制作方法 | |
WO2018115939A1 (en) | Method of mounting a non-pneumatic tire onto a hub | |
CN205395662U (zh) | 一种弯板式轮胎 | |
CN112848788B (zh) | 一种多组轮辐组合式非充气车轮 | |
NL2002955C2 (en) | Non-pneumatic tire. | |
US6843286B1 (en) | Tire/wheel assembly, run-flat support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US20060011283A1 (en) | Tire/wheel assembly | |
KR20210064694A (ko) | 자동차 휠의 내측림 보강 부재 | |
CN213861706U (zh) | 一种高强度轻量化卡车铝合金轮毂 | |
CN221951472U (zh) | 一种儿童车轮喷涂定位夹具 | |
CN220163591U (zh) | 一种基于轮毂电机的非充气车轮 | |
KR101450475B1 (ko) | 비공기압 타이어 | |
EP4212352A1 (en) | Wheel ri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