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2342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52342B CN111952342B CN202010847480.0A CN202010847480A CN111952342B CN 111952342 B CN111952342 B CN 111952342B CN 202010847480 A CN202010847480 A CN 202010847480A CN 111952342 B CN111952342 B CN 11195234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
- substrate
- pixel
- line
-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8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4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38 attenu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lass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6 perme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层、发光层,阵列层至少包括多个第一金属部,发光层至少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交叠区域,在交叠区域,第一金属部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交叠;显示面板还包括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一图形,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二图形,第一图形和/或第二图形为起伏状结构,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的形状不同。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本发明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能够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技术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应地,越来越多的材料和技术被用于显示屏。当今,主流的显示屏主要有液晶显示屏以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中,有机发光(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因其具有主动发光、高对比度、无视角限制等其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领域。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OLED显示器的反射率,一种方案是在OLED显示器的出光面贴附圆偏光片,但圆偏光片会吸收约1/2的出光,容易降低显示器的出光效率。而另一种改进方案是在OLED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彩膜,例如在红色子像素上方设置红色彩膜,绿色子像素上方设置绿色彩膜,蓝色子像素上方设置蓝色彩膜,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较好的降低反射的效果,而且对出射光的吸收小,相对于设置偏光片的方案,出光效率有明显的提升。另外对柔性OLED显示器而言,设置彩膜结构的方案还具有更轻薄、更利于弯折的优势。
但是,使用在OLED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彩膜结构的方案,在显示器不发光或发光亮度较低时,显示器的反射光容易呈现明显的彩色条纹,从而影响显示品质。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减轻屏幕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屏幕的显示品质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器的反射光容易呈现明显的彩色条纹,影响显示品质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阵列层,阵列层位于衬底基板一侧;发光层,发光层位于阵列层远离衬底基板一侧;阵列层至少包括多个第一金属部,发光层至少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第一电极位于发光层靠近衬底基板一侧;第一电极包括交叠区域,在交叠区域,第一金属部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交叠;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子像素,沿平行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多个子像素包括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一图形,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二图形,第一图形和/或第二图形为起伏状结构,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的形状不同;其中,第一截面为经过交叠区域且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平面。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和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的形状不同,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的形状不同可以通过发光层的第一电极下方的阵列层的第一金属部设置不同来实现,即通过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各自在发光层的第一电极下方对应的第一金属部的不同(可以为形状不同、高低不同、面积不同等,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来实现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多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9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10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11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12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13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14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1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
图17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有机发光显示面器(OLED显示器)主要是利用有机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二极管,发光原理是用ITO(Indium Tin Oxides,氧化铟锡)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发光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电子和空穴从阴极和阳极分别经过电子注入层和空穴注入层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再分别经过电子和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材料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光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弛豫而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透明电极一侧观察到,金属电极同时也起了反射电极的作用。而相关技术中,在OLED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彩膜,在显示器不发光或发光亮度较低时,显示器的反射光容易呈现明显的彩色条纹,出现上述反射彩色条纹的原因,是由于设置晶体管和驱动电路的阵列层与反射电极之间的平坦化层不能完全平坦化掉阵列层较多走线的起伏,而显示器的子像素的周期性结构造成了反射光的衍射。由于单个子像素的反射电极的尺寸在几微米到十几微米量级,接近可见光的波长,外部光源照在上面将会发生衍射。又由于显示器上子像素的排列是周期性、有规律的(这种周期性、规律性的结构构成了衍射光栅),衍射光栅的原理在于周期性的结构产生了周期性的位相差,这些具有周期性位相差的衍射光,也满足干涉条件,形成了衍射和干涉的叠加,因此反射光的强度在某些特殊方向上将有巨大的增加,正是由于特定方向的反射光的强度增加,导致了反射光呈现彩色条纹,大大降低了显示品质。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减轻屏幕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屏幕的显示品质。关于本申请提出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图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和图3仅是示意出颜色相同的两个子像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并不是表示的相邻两个子像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000,包括:
衬底基板10;
阵列层20,阵列层20位于衬底基板10一侧;
发光层30,发光层30位于阵列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
阵列层20至少包括多个第一金属部201,发光层30至少包括多个第一电极301,第一电极301位于发光层30靠近衬底基板10一侧;可选的,第一金属部201可以为阵列层20的任意金属走线或金属结构,例如电源信号线、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包括交叠区域C,在交叠区域C,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交叠;
显示面板000还包括多个子像素PX,沿平行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多个子像素PX包括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颜色相同表示的是出光颜色相同,图中颜色相同的子像素PX具有相同的填充图案,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图1以显示面板000包括三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图中未示意,表示的是与平行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垂直的纵截面,可以理解为图1的剖面线A-A’所在的纵截面)上形成第一图形F1,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二图形F2,第一图形F1和/或第二图形F2为起伏状结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其中,第一截面为经过交叠区域C且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平面。可选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可以通过设置与第一电极301在交叠区域C交叠的第一金属部201的形状不同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在衬底基板10上方至少包括阵列层20和发光层30,发光层30位于阵列层20远离衬底基板10一侧,发光层30用于设置多个发光器件(图中未示意),发光器件可以包括不同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阵列层20用于设置与各个发光器件相连的驱动电路(图中未示意)。阵列层20至少包括多个第一金属部201,可选的,第一金属部201所在膜层可以为阵列层20的任意金属膜层(图2仅是示意性画出了阵列层20以及其包括的第一金属部201的位置结构,具体实施时,阵列层20包括多个金属膜层、绝缘膜层等,用于制作阵列层的薄膜晶体管、驱动电路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发光层30至少包括多个第一电极301,第一电极301位于发光层30靠近衬底基板10一侧,可选的,第一电极301可以为发光层30的每个发光器件的阳极,发光层30还可以包括位于阳极上方的发光部和阴极(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还包括多个子像素PX,每个子像素PX与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一一对应设置,即显示面板000的一个子像素PX对应发光层30的一个发光器件,发光层30的一个发光器件对应一个第一电极301。其中,第一电极301包括交叠区域C,在交叠区域C,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与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交叠,即阵列层20的第一金属部20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的方向Z上与第一电极301相互交叠,阵列层20的第一金属部201位于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的正下方。在交叠区域C,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一种图形,其中,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一图形F1,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二图形F2,第一截面为经过交叠区域C且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平面,第一图形F1和/或第二图形F2为起伏状结构,即第一图形F1和第二图形F2中可以一个为起伏状结构,另一个为平坦或其他结构(如图3所示),也可以第一图形F1和第二图形F2均为起伏状结构(如图2所示),但是两者的起伏高低程度或起伏形状不同,可以理解的是,起伏状结构表示的是第一电极301的表面不是平整表面,为其他任意具有高低不同表面的结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可以通过阵列层20的第一金属部201来实现,即通过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在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下方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不同(可以为形状不同、高低不同、面积不同等,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来实现。并且本实施例不同子像素PX中对应的各个第一金属部201的结构名称和作用相同,例如,若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为阵列层20中的作为存储电容结构的电容极板,则在第二子像素PX2中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也为阵列层20中相同的存储电容结构的同一电容极板;若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则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也为相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若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为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则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也为相同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若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为电源线,则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也为同种电源线。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000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可以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本实施例的图1和图2仅是示意性画出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相关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显示面板的结构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显示功能的结构,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相关技术中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本实施例的图1仅是示意性画出多个子像素PX的排列方式,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000的多个子像素PX的排列方式还可以为其他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可。本实施例的图2也仅是示意性画出了显示面板000的膜层结构,具体实施时,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如缓冲层、封装层等膜层,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图4,图4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4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包括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包括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一距离H1;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二距离H2;其中,第一距离H1大于第二距离H2。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几何中心点可以理解为该结构向衬底基板10投影的图案的几何中心点。
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的每个子像素PX包括像素电路,一般阵列层20的各个膜层用于制作每个子像素PX的像素电路,本实施例的图4以2T1C(指像素电路中包括2个晶体管1个电容)的像素电路为例,2T1C的像素电路为最简单的OLED驱动电路,因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器件一般为电流器件,电流不可稳定储存,而电压可以用电容暂时储存,所以需要一个晶体管TFT将储存的电压转换为电流,如图5所示,图5是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像素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驱动晶体管T1负责将驱动晶体管T1栅极的电压转换为流经驱动晶体管T1的电流,而驱动晶体管T1与发光器件OLED器件为串联结构,即驱动晶体管T1的电流也就是发光器件OLED工作时候的电流Id。驱动晶体管T1栅极电压为数据电压Vdata,来自于数据线,但是数据线线上有很多行的信号,所以需要一个开关晶体管T2,通过开关晶体管T2有选择性的将数据电压Vdata信号接入到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在扫描信号SCAN为开启信号的时候,数据电压Vdata进入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当扫描信号SCAN为关闭信号的时候,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电压与数据电压Vdata无关,且此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电压被存储电容Cst保持,若无此存储电容Cst,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电压会很容易漂移,所以OLED驱动电路至少需要2T1C来实现稳定显示。本实施例仅是以2T1C的像素电路为例进行示意说明阵列层20中颜色相同的两个子像素PX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有可能的结构,例如,可以是阵列层20中相同的存储电容Cst结构的同一电容极板,还可以是相同晶体管(相同驱动晶体管或相同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还可以是相同晶体管的源漏极,还可以均是PVDD电源线,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包括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阵列层20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包括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图4中以第一金属部201为阵列层20中相同的存储电容Cst结构的同一电容极板,且第一金属部201与扫描线G同层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此时,第一金属部201兼做驱动晶体管T1的栅极,扫描线G和作为存储电容Cst结构的一个电容极板的第一金属部201、晶体管的栅极均在阵列层20的栅极金属层M1,数据线S、存储电容Cst结构的另一个电容极板、驱动晶体管T1和开关晶体管T2的源漏极、过孔的连接线等可以在阵列层20的源漏极金属层M2,还可以包括其他金属层和绝缘层,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本实施例的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一距离H1;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二距离H2;其中,第一距离H1大于第二距离H2,即本实施例的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两者不同,从而可以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进而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打破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可选的,如图6所示,图6是图1中多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6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的任意多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PX各自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均不同,从而可以使颜色相同的任意多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进一步打破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4和图6仅是以第一金属部201为阵列层20中相同的存储电容Cst结构的同一电容极板,且第一金属部201与扫描线G同层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第一金属部201还可以为阵列层20中的其他结构,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第一金属部201能够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7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图7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仅示意除了颜色相同的部分子像素的结构,其他颜色的子像素未示意),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设置的非显示区NA;
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为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沿着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第一距离H1与第二距离H2的差值逐渐减小。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越靠近显示区AA的中心位置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一距离H1,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二距离H2,第一距离H1与第二距离H2的差值为ΔH,越靠近非显示区NA(即越靠近显示面板000的边缘)的任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一距离H1’,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几何中心点201A’到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的第一几何中心点301A’的距离为第二距离H2’,第一距离H1’与第二距离H2’的差值为ΔH’,其中,ΔH大于ΔH’。本实施例中,沿着显示区AA指向非显示区NA,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的差异越来越小,甚至在显示面板000的最边缘位置,任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图形没有任何差异,从而可以打破显示区AA范围内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使显示区AA的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还可以防止出现因显示面板000边缘位置处任意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图形差异较大,散射强,造成新的显示色偏的现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8,图8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8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可选的,形状不同可以体现为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本身形状不同(一个为方形一个为圆形等),或者第一金属部201的面积大小不同,或者第一金属部201包含的金属线条数不同,或者第一金属部201包含的金属线条数的排列方向不同等,本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的图8以在交叠区域C,设置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以第一金属部201为各个子像素中的存储电容Cst结构的一个电容极板为例)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本身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本身形状不同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8所示,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块状,面积相同,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为方形,可选的,两者的面积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则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能够实现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的一种第一金属部201的设置结构,具体实施时,各个子像素PX的设置方式不仅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任意能够实现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的结构,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9,图9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9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即在交叠区域C,颜色相同的两个子像素PX各自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不同。本实施例的图9以在交叠区域C,设置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以第一金属部201为各个子像素中的存储电容Cst结构的一个电容极板为例)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不同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9所示,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块状,面积相同,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不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可选的,两者的形状可以均为方形,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则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10,图10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10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其中,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本实施例的图10以第一金属部201为各个子像素中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的源极和漏极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10所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线2011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第二子线2012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第三子线2013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第四子线2014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本实施例的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块状,面积相同,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三子线2013(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可选的,图10中以均为长条形为例,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四子线2014(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可选的,图10中以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为长条形,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为长椭圆形为例,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则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11,图11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11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不同。本实施例的图11以第一金属部201为各个子像素中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的源极和漏极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11所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线2011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第二子线2012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第三子线2013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第四子线2014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本实施例的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块状,面积相同,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三子线2013(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长条状且面积也相同,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四子线2014(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虽然均为长条状,但面积不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则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12,图12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12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交的夹角为α1,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交的夹角为α2,α1>α2。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各条子线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均为带宽度的面状结构,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交形成的夹角α1可以理解为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对称轴延长线与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对称轴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α1,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交形成夹角α2可以理解为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对称轴延长线与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对称轴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α2,如图12所示。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也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也相同,但是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交的夹角α1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交的夹角α2不同,可选的,可以设置α1>α2。本实施例的图12以第一金属部201为各个子像素中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的源极和漏极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如图12所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线2011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第二子线2012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第三子线2013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第四子线2014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本实施例的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块状,面积相同,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三子线2013(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长条状且面积也相同,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四子线2014(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也均为长条状且面积也相同,但是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α1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α2不同,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则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13,图13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13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L1;在交叠区域C,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L2;其中,L1>L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的情况下,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也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也相同,但是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L1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L2不同,可选的,可以设置L1>L2。本实施例的图13以第一金属部201为各个子像素中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的部分PVDD电源线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可参考图5,PVDD电源线连接存储电容Cst的一个电容极板和驱动晶体管T1的漏极。如图13所示,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PVDD电源线的部分,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PVDD电源线的部分,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块状,面积相同,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L1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L2不同,可以设置L1>L2,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则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14,图14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14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E1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E2相交。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也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与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也相同,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但是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E1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E2相交。本实施例的图14以第一金属部201为各个子像素中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的部分PVDD电源线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可参考图5,PVDD电源线连接存储电容Cst的一个电容极板和驱动晶体管T1的漏极。如图14所示,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第一子线2011和第二子线2012为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PVDD电源线的部分,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第三子线2013和第四子线2014为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PVDD电源线的部分,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二子线201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和第四子线2014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相互平行,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形状均为块状,面积相同,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线201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E1与第三子线2013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E2相交,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则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15和图16,图15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5仅是示意出颜色相同的两个子像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并不是表示的相邻两个子像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中两个颜色相同的子像素的另一种局部简略放大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图16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且对每个子像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示意,仅示意出了每个子像素中第一金属部的平面结构,具体每个子像素的平面结构可参考图4-图7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五子线2015和第六子线2016,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不同层的第七子线2017和第八子线2018。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在交叠区域C,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一种图形,其中,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具有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一图形F1,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二图形F2,第一截面为经过交叠区域C且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平面,可以第一图形F1和第二图形F2均为起伏状结构(如图15所示),但是两者的起伏高低程度或起伏形状不同,起伏状结构表示的是第一电极301的表面不是平整表面,为其他任意具有高低不同表面的结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可以通过阵列层20的第一金属部201来实现,即通过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各自在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下方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不同来实现。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五子线2015和第六子线2016,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不同层的第七子线2017和第八子线2018,例如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五子线2015和第六子线2016中,第五子线2015可以为在源漏极金属层M2的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PVDD电源线的部分,第六子线2016可以为同在源漏极金属层M2的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存储电容Cst的一个电容极板,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的第七子线2017和第八子线2018中,第七子线2017可以为在源漏极金属层M2的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PVDD电源线的部分,第八子线2018,可以为同在电容金属层Mc的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存储电容Cst的相同的一个电容极板,电容金属层Mc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远离栅极金属层M1的一侧,从而实现了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同层的第五子线2015和第六子线2016,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包括不同层的第七子线2017和第八子线2018,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可选的,还可以通过让不同层的第七子线2017和第八子线2018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存在交叠,增加了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起伏高度,即第一图形F2起伏高度大于第一图形F1的起伏高度;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高低)不同,进而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17,图17是图1中A-A’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7仅是示意出颜色相同的两个子像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并不是表示的相邻两个子像素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阵列层20还包括多个第二金属部202,第二金属部202位于第一金属部201远离衬底基板10的一侧;可选的,第一金属部201可以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二金属部202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或者电容金属层Mc中的任一层,或者第一金属部201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第二金属部202可以位于电容金属层Mc,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图17仅以第一金属部201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二金属部202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本实施例在交叠区域C,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PX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交叠;在交叠区域C,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二金属部20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三者交叠。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第一子像素PX1的交叠区域C,仅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PX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交叠;而在第二子像素PX2的交叠区域C,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二金属部20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三者交叠,其中,第一金属部201可以位于栅极金属层M1,第二金属部202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或者电容金属层Mc中的任一层,或者第一金属部201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第二金属部202可以位于电容金属层Mc,从而可以在交叠区域C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打破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5、图16、图17,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000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扫描线G、多条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数据线S,扫描线G和数据线S交叉绝缘限定出子像素PX所在区域;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可选的,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在平行于衬底基板10所在的平面上相互垂直。
可选的,第一金属部201与扫描线G同层同材料设置;第二金属部202与数据线S同层同材料设置。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一般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扫描线G、多条沿第二方向Y设置的数据线S,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在第一子像素PX1的交叠区域C,仅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与第一子像素PX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交叠;而在第二子像素PX2的交叠区域C,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金属部2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二金属部202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向衬底基板10的正投影三者交叠,其中,第一金属部201可以位于栅极金属层M1,即与扫描线G同层同材料设置,第二金属部202可以位于源漏极金属层M2,即与数据线S同层同材料设置,从而可以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打破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结合参考图1-图17,本实施例中,阵列层20包括多个像素电路(图5中以2T1C的像素电路为例,具体实施时,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像素电路),像素电路至少包括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驱动晶体管T1和开关晶体管T2)、存储电容Cst和电源线PVDD,存储电容Cst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漏极。
本实施例为了使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PX1和第二子像素PX2中,第一子像素PX1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F1和第二子像素PX2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F2的形状不同,即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可以设置第一金属部201为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第二金属部202为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或者,第一金属部201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第二金属部202为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或者,第一金属部201和/或第二金属部202为电源线PVDD,仅需满足第一金属部201和第二金属部202位于阵列层20,与第一电极301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交叠,且位于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下方的金属膜层即可,在2T1C的像素电路中,第一金属部201可以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如果扫描线G位于第一电极301的下方,则这部分的扫描线G也纳入考虑;在更复杂像素电路,如7T1C的像素电路中,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下方会有电容金属层Mc或者其他金属膜层,电容金属层Mc可用作存储电容Cst的电极极板,以及电源信号线等。本实施例对于发光层30的第一电极301下方与其交叠的金属膜层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该同层或不同层的金属部能够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即可,具体实施时,可参考上述实施例的方案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8和图19,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衬底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PX0,每个像素单元PX0包括相邻设置且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PX;可选的,多个像素单元PX0在衬底基板10上阵列排布,每个像素单元PX0包括相邻设置且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PX至少分别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同一个像素单元PX0中,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PX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的图形相同。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面板000的衬底基板10上设置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PX0,每个像素单元PX0包括相邻设置且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PX,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PX至少分别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在同一个像素单元PX0中,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PX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的图形相同,而颜色相同的相邻两个子像素PX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图形的形状不同,可以使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PX的第一电极301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PX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打破由第一电极301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出现同一个像素单元PX0中因颜色不同的多个子像素PX对应的第一电极301在第一截面上的图形不同造成色偏的现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000的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0,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图20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显示面板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中,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一图形和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的第二图形的形状不同,第一图形和第二图形的形状不同可以通过发光层的第一电极下方的阵列层的第一金属部设置不同来实现,即通过设置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各自在发光层的第一电极下方对应的第一金属部的不同(可以为形状不同、高低不同、面积不同等,本发明不作具体限定)来实现颜色相同的任意两个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表面起伏规则不同,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方向和强度,考虑到干涉的形成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因此颜色相同的不同子像素的反射光将具有不同的振动方向,打破了由第一电极反射光衍射发生的条件,从而可以使干涉弱化或者消失,不会形成衍射光栅,进而不会出现特定方向上反射光强度的巨大增加,可以减弱甚至消除反射光的彩色条纹,有利于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
阵列层,所述阵列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阵列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阵列层至少包括多个第一金属部,所述发光层至少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交叠区域,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交叠;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子像素,沿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多个所述子像素包括颜色相同的第一子像素和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一图形,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截面上形成第二图形,所述第一图形和/或所述第二图形为起伏状结构,所述第一图形和所述第二图形的形状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截面为经过所述交叠区域且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平面;
所述第一电极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包括第一几何中心点,所述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包括第二几何中心点;
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的第二几何中心点到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的第一几何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一距离;
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的第二几何中心点到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的第一几何中心点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
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为相邻的两个颜色相同的所述子像素,在平行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沿着所述显示区指向所述非显示区,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的差值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包括同层的第一子线和第二子线,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包括同层的第三子线和第四子线,其中,
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形状与所述第三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形状与所述第四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形状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与所述第三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相同,所述第二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交的夹角为α1,所述第三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交的夹角为α2,α1>α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L1;
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三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L2;L1>L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和所述第四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子线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的延伸方向相交。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包括同层的第五子线和第六子线,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包括不同层的第七子线和第八子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层还包括多个第二金属部,所述第二金属部位于所述第一金属部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
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交叠;
在所述交叠区域,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二金属部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所述第二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向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三者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扫描线、多条沿第二方向设置的数据线,所述扫描线和所述数据线交叉绝缘限定出所述子像素所在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部与所述扫描线同层同材料设置;
所述第二金属部与所述数据线同层同材料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层包括多个像素电路,所述像素电路至少包括电连接的薄膜晶体管、存储电容和电源线,所述存储电容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源漏极;
所述第一金属部为所述第一极板,所述第二金属部为所述第二极板;
或者,所述第一金属部为所述栅极,所述第二金属部为所述源漏极;
或者,所述第一金属部和/或所述第二金属部为电源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上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相邻设置且颜色不同的多个所述子像素;
同一个所述像素单元中,颜色不同的多个所述子像素对应的第一电极在所述第一截面上的图形相同。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47480.0A CN111952342B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47480.0A CN111952342B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52342A CN111952342A (zh) | 2020-11-17 |
CN111952342B true CN111952342B (zh) | 2023-07-18 |
Family
ID=7335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47480.0A Active CN111952342B (zh) | 2020-08-21 | 2020-08-21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5234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20030361A (ko) * | 2020-08-28 | 2022-03-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CN115996609A (zh) | 2020-12-30 | 2023-04-21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2786812B (zh) * | 2021-01-29 | 2022-11-22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2227055A1 (zh) | 2021-04-30 | 2022-11-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437127B (zh) * | 2021-06-25 | 2022-08-02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3000174A1 (zh) * | 2021-07-20 | 2023-01-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41303B1 (en) * | 2017-03-23 | 2018-04-10 |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0690360A (zh) * | 2019-09-26 | 2020-01-14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52976B1 (ko) * | 2004-04-28 | 2006-02-15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
TWI612689B (zh) * | 2013-04-15 | 2018-01-21 |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 發光裝置 |
CN110310962A (zh) * | 2014-06-13 | 2019-10-08 |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 显示装置 |
KR102404266B1 (ko) * | 2017-08-31 | 2022-05-30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
KR102416417B1 (ko) * | 2017-11-24 | 2022-07-0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08922469B (zh) * | 2018-06-29 | 2021-04-02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490068B (zh) * | 2019-01-29 | 2022-07-2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047898B (zh) * | 2019-04-26 | 2021-04-0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CN110610980B (zh) * | 2019-10-23 | 2022-06-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8-21 CN CN202010847480.0A patent/CN11195234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941303B1 (en) * | 2017-03-23 | 2018-04-10 |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0690360A (zh) * | 2019-09-26 | 2020-01-14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52342A (zh) | 2020-1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52342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KR101698718B1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KR20200101455A (ko) | 픽셀 배열 구조 | |
CN110061044A (zh)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KR20150005845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12992982B (zh) | 发光显示装置 | |
US20200083280A1 (en) | Top emission microled display and bottom emission microled display and a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 |
CN111200004A (zh) | 一种像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 |
CN114628568A (zh) |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316070B2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210132255A (ko) | 표시 장치 | |
KR20150078344A (ko) |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 |
KR20170080962A (ko) | 타일형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US12130516B2 (en) | Hybrid display device and spliced display device | |
CN110752238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KR102166869B1 (ko) |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 |
CN111863859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US20210335899A1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US11644607B2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170124071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 |
CN108305951B (zh) | 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
KR20220030451A (ko) | 표시 장치 | |
CN116419598B (zh) | Oled结构和oled显示屏 | |
US20230275115A1 (en) | Display device | |
CN219658710U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