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0090A - 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820090A CN111820090A CN201910322509.0A CN201910322509A CN111820090A CN 111820090 A CN111820090 A CN 111820090A CN 201910322509 A CN201910322509 A CN 201910322509A CN 111820090 A CN111820090 A CN 1118200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edbed
- soil
- seedling
- value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以提高有效水稻秧苗的质量。所述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包括苗床土调配、播种苗床管理及苗期苗床PH值管理,苗床土调配为:在底土中加入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底土的PH值为6.2‑6.5;播种苗床管理为:在垫层上铺设苗盘,并在苗盘上铺设1.5‑2cm厚度的PH值为6.2‑6.5的底土,在温度不低于12℃条件下,将种子播种于苗盘中的底土上,并在种子上铺设顶土并使得底土和顶土的厚度之和为2.5‑3cm;苗期苗床PH值管理包括:在种子未发出至刚发出芽时以及立针期,苗床的PH值为3.8‑4.5;种子一叶至一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4.5‑5.0;种子两叶至两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5.0‑5.5;种子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期直至插秧,苗床的PH值为不高于6.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生长周期短,产量高,不仅深受人民的喜爱,而且也符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需求。随着水稻种植技术的发展及对水稻亩产量要求的提高,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的水稻种植采用移栽的方式进行种植,通过移栽能够合理布局水稻的种植密度,促进根系发达、防止倒伏的发生,水稻的初级生产阶段(即未移栽前)是在特有的苗床上进行的,在苗床上生产到一定阶段后才移栽至大田中,因此水稻的初级生产阶段对于水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如何提升初级阶段水稻秧苗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水稻的产量。
众所周知,水稻是喜酸植物,尤其是苗期,苗床适宜的PH值有利于稻苗生长,稻苗抗病性也最强。如果水稻苗床PH值过高,就不利于秧苗生长,而且很容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然而,大部分地区的土壤PH值,难以满足稻苗生长所需的PH值环境,特别是盐碱地的土壤不仅PH值不适用做苗床,而且易返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以提升初级阶段水稻秧苗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以提高有效水稻秧苗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包括:
苗床土调配,苗床土包括底土和顶土,在底土中加入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底土的PH值为6.2-6.5;
播种苗床管理,在垫层上铺设苗盘,并在苗盘上铺设1.5-2cm厚度的PH值为6.2-6.5的底土,在温度不低于12℃条件下,将种子播种于苗盘中的底土上,并在种子上铺设顶土并使得底土和顶土的厚度之和为2.5-3cm;
苗期苗床PH值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管理:
在种子未发出至刚发出芽时以及立针期,苗床的PH值为3.8-4.5;
种子一叶至一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4.5-5.0;
种子两叶至两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5.0-5.5;
种子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期直至插秧,苗床的PH值为不高于6.0。
优选地,苗床播种后,在苗床上喷洒抗病有机酸并使得苗床的PH值为3.8-4.5。
优选地,抗病有机酸含有以质量比计的如下成分:N+P2O5+K2O≥4.5%,2.5-1.5-0.5锌≥0.05%,游离酸≥12%。
优选地,三叶期在苗床上喷洒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苗床的PH值不高于6.0。
优选地,酸性水稻壮秧剂中含有以质量比计的如下成分:N≥10%,P2O5≥6%,K2O≥3%,Zn≥0.2%。
优选地,酸性水稻壮秧剂为固体酸。
优选地,垫层的PH值不高于7.0。
优选地,苗床设于大棚内,所述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还包括苗期苗床温度管理,所述苗期苗床温度管理包括:
种子根发育时温度为10-35℃;
一叶伸展期温度为10-30℃;
两叶伸展期温度为10-28℃;
三叶伸展期温度为10-25℃。
优选地,种子根发育时温度为25-28℃;一叶伸展期温度为22-25℃;两叶伸展期温度为22-24℃;三叶伸展期温度为20-22℃。
优选地,大棚内设有用于检测棚内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大棚内的通风量实现温度调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包括苗床土调配、播种苗床管理及苗期苗床PH值管理,苗床土调配为:在底土中加入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底土的PH值为6.2-6.5;播种苗床管理为:在垫层上铺设苗盘,并在苗盘上铺设1.5-2cm厚度的PH值为6.2-6.5的底土,在温度不低于12℃条件下,将种子播种于苗盘中的底土上,并在种子上铺设顶土并使得底土和顶土的厚度之和为2.5-3cm;苗期苗床PH值管理包括:在种子未发出至刚发出芽时以及立针期,苗床的PH值为3.8-4.5;种子一叶至一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4.5-5.0;种子两叶至两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5.0-5.5;种子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期直至插秧,苗床的PH值为不高于6.0。通过对苗床土调配时底土PH值以及不同苗期的苗床PH值管理,水稻秧苗的株高、茎基宽、总根数、白根数、鲜重、干重、单位苗高干重等参数得到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所述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包括苗床土调配、播种苗床管理及苗期苗床PH值管理。
苗床土调配,苗床土包括底土和顶土,在底土中加入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底土的PH值为6.2-6.5。其中,底土为种子发育及苗期生长提供环境条件;顶土仅用于覆盖种子,不用进行酸化及营养调配。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苗床土一般选择为自然环境中的PH值低以及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含量较多的土壤制成苗床土。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土壤贫瘠的地区,也可以通过添加酸性物质、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的方式制作苗床土,以使得苗床土的PH值低且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及微量元素。但无论是是那种方式,禁止使用含农药残留、化肥残留的土壤。
一般而言,底土中加入酸性水稻壮秧剂后需闷混3-5天以使得底土的PH值能够分布均匀,闷混后,需对底土进行至少两次PH值测量以确保底土的PH值分布均匀,且每次测量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天。测量时,需要在土堆不同位置、不同深度取5-10个样混合均匀(在有多个土堆时,需要对不同土堆进行取样并将不同土堆的样品混合均匀),对混合后的样品取5-10个PH值,5-10个PH值平均得到土样的PH值。
播种苗床管理,在垫层上铺设苗盘,并在苗盘上铺设1.5-2cm厚度的PH值为6.2-6.5的底土,在温度不低于12℃条件下,将种子播种于苗盘中的底土上,并在种子上铺设顶土并使得底土和顶土的厚度之和为2.5-3cm。其中,苗盘一般采用软盘,软盘具有如下优点:培育出的秧苗素质好(例如,整齐、叶片宽窄一致、薄厚均匀等),不易发病,能大幅度提高秧本田比例,能促进育秧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适合机械化插秧),管理方便,能降低育秧成本。
苗期苗床PH值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管理:
在种子未发出至刚发出芽时以及立针期,苗床的PH值为3.8-4.5;
种子一叶至一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4.5-5.0;
种子两叶至两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5.0-5.5;
种子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期直至插秧,苗床的PH值为不高于6.0。
在本实施例中,苗床播种后,在苗床上喷洒抗病有机酸并使得苗床的PH值为3.8-4.5。进一步地,抗病有机酸可以选择为“含有以质量比计的如下成分:N+P2O5+K2O≥4.5%,2.5-1.5-0.5锌≥0.05%,游离酸≥12%”的抗病有机酸。
在本实施例中,三叶期(包括种子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期)在苗床上喷洒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苗床的PH值不高于6.0。
进一步地,酸性水稻壮秧剂可以选择为“中含有以质量比计的如下成分:N≥10%,P2O5≥6%,K2O≥3%,Zn≥0.2%”的酸性水稻壮秧剂。随着稻苗的生长,苗床土的PH值会上升,且苗床土的营养成分会减少,通过在三叶期在苗床上喷洒酸性水稻壮秧剂不仅可以补充苗床营养以促进稻苗生长发育,而且可以使苗床PH值得到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酸性水稻壮秧剂为固体酸(例如,宝昌水稻壮秧剂(强酸性))。固体酸可以便于苗床土调配时底土与酸性水稻壮秧剂混合均匀。
在本实施例中,垫层的PH值不高于7.0。当垫层PH值超过7时说明土地开始反碱。
在本实施例中,苗床设于大棚内,所述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还包括苗期苗床温度管理,所述苗期苗床温度管理包括:
种子根发育时温度为10-35℃;
一叶伸展期温度为10-30℃;
两叶伸展期温度为10-28℃;
三叶伸展期温度为10-25℃。
进一步优选地,种子根发育时温度为25-28℃;一叶伸展期温度为22-25℃;两叶伸展期温度为22-24℃;三叶伸展期温度为20-22℃。
在本实施例中,大棚内设有用于检测棚内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大棚内的通风量实现温度调节。大棚通风可以通过大棚两侧入口和两侧燕尾槽处的开启、关闭实现,其通风量的大小可以通过大棚两侧入口和两侧燕尾槽处开启程度控制。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自动控制大棚两侧入口和两侧燕尾槽处开启、关闭、开启程度,也可以通过人工控制。
当然,所述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还包括其他常规的管理,例如,苗期苗床病害管理。稻苗育苗期间主要有三种病害:立枯病、青枯病、枯萎病。
1、立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立枯病是由于土壤消毒不彻底,气候异常(持续低温或忽高忽低),苗期管理不当(床土黏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过厚),种子受伤或冻伤,浸种时间过长,活力差等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
症状:立枯病的秧苗枯黄卷缩,茎基部有红褐色病斑,逐渐枯萎,烂死,用手拔苗茎基部与根脱离,容易折断。
2、青枯病:是一种生理障碍性病害;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击土田,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的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并烧毁。
症状:植株迅速枯萎,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
3、枯萎病: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大多数重要经济作物均受一种或多种疫病感染,疫病可影响花、叶、芽、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
症状:枯萎病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
目前,上述三种病害的管理方法是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术,且其管理方法也不是本发明的重点,对此不作具体说明。
当然,其他病害还有酸性壮秧剂喷洒不均匀及浇水不及时造成的肥料烧苗及棚内温度过高造成的稻苗灼伤。其中,肥料烧苗的防治方式为壮秧剂喷洒要均匀且喷洒后及时喷水,灼伤的防治方式为控制温度,通风练苗。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包括苗床土调配、播种苗床管理及苗期苗床PH值管理,苗床土调配为:在底土中加入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底土的PH值为6.2-6.5;播种苗床管理为:在垫层上铺设苗盘,并在苗盘上铺设1.5-2cm厚度的PH值为6.2-6.5的底土,在温度不低于12℃条件下,将种子播种于苗盘中的底土上,并在种子上铺设顶土并使得底土和顶土的厚度之和为2.5-3cm;苗期苗床PH值管理包括:在种子未发出至刚发出芽时以及立针期,苗床的PH值为3.8-4.5;种子一叶至一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4.5-5.0;种子两叶至两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5.0-5.5;种子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期直至插秧,苗床的PH值为不高于6.0。通过对苗床土调配时底土PH值以及不同苗期的苗床PH值管理,水稻秧苗的株高、茎基宽、总根数、白根数、鲜重、干重、单位苗高干重等参数得到明显改善。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苗床土调配,苗床土包括底土和顶土,在底土中加入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底土的PH值为6.2-6.5;
播种苗床管理,在垫层上铺设苗盘,并在苗盘上铺设1.5-2cm厚度的PH值为6.2-6.5的底土,在温度不低于12℃条件下,将种子播种于苗盘中的底土上,并在种子上铺设顶土并使得底土和顶土的厚度之和为2.5-3cm;
苗期苗床PH值管理,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的管理:
在种子未发出至刚发出芽时以及立针期,苗床的PH值为3.8-4.5;
种子一叶至一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4.5-5.0;
种子两叶至两叶一心时期,苗床的PH值为5.0-5.5;
种子三叶至三叶一心时期直至插秧,苗床的PH值为不高于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苗床播种后,在苗床上喷洒抗病有机酸并使得苗床的PH值为3.8-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抗病有机酸含有以质量比计的如下成分:N+P2O5+K2O≥4.5%,2.5-1.5-0.5锌≥0.05%,游离酸≥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三叶期在苗床上喷洒酸性水稻壮秧剂并使得苗床的PH值不高于6.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水稻壮秧剂中含有以质量比计的如下成分:N≥10%,P2O5≥6%,K2O≥3%,Zn≥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酸性水稻壮秧剂为固体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垫层的PH值不高于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苗床设于大棚内,所述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还包括苗期苗床温度管理,所述苗期苗床温度管理包括:
种子根发育时温度为10-35℃;
一叶伸展期温度为10-30℃;
两叶伸展期温度为10-28℃;
三叶伸展期温度为10-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根发育时温度为25-28℃;一叶伸展期温度为22-25℃;两叶伸展期温度为22-24℃;三叶伸展期温度为20-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大棚内设有用于检测棚内温度的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大棚内的通风量实现温度调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22509.0A CN111820090A (zh) | 2019-04-22 | 2019-04-22 | 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22509.0A CN111820090A (zh) | 2019-04-22 | 2019-04-22 | 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20090A true CN111820090A (zh) | 2020-10-27 |
Family
ID=7291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22509.0A Pending CN111820090A (zh) | 2019-04-22 | 2019-04-22 | 碱土壤苗床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820090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18516A (ja) * | 1988-02-29 | 1989-08-31 | Kureha Chem Ind Co Ltd | 水稲稚苗の育生方法 |
JPH04126014A (ja) * | 1990-09-18 | 1992-04-27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水稲育苗用培地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水稲育苗方法 |
CN102132663A (zh) * | 2010-11-09 | 2011-07-2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盐碱地水稻育苗过程中床土酸碱度的监测与调控方法 |
CN103202196A (zh) * | 2013-03-20 | 2013-07-1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盐碱地水稻快速旱育苗方法 |
CN103636445A (zh) * | 2013-11-19 | 2014-03-19 |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一种水稻立体育苗栽培方法 |
CN105993751A (zh) * | 2016-05-23 | 2016-10-12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寒地水稻旱育苗方法 |
-
2019
- 2019-04-22 CN CN201910322509.0A patent/CN11182009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18516A (ja) * | 1988-02-29 | 1989-08-31 | Kureha Chem Ind Co Ltd | 水稲稚苗の育生方法 |
JPH04126014A (ja) * | 1990-09-18 | 1992-04-27 |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 水稲育苗用培地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水稲育苗方法 |
CN102132663A (zh) * | 2010-11-09 | 2011-07-2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盐碱地水稻育苗过程中床土酸碱度的监测与调控方法 |
CN103202196A (zh) * | 2013-03-20 | 2013-07-17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盐碱地水稻快速旱育苗方法 |
CN103636445A (zh) * | 2013-11-19 | 2014-03-19 |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一种水稻立体育苗栽培方法 |
CN105993751A (zh) * | 2016-05-23 | 2016-10-12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寒地水稻旱育苗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凌启鸿 等: "《水稻丰产高效技术及理论》", 31 August 2005,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北京现代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百科全书 第一卷》", 30 October 2002, 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 * |
吴吉人 等: "《北方农垦稻作新技术》", 30 June 2000, 东北大学出版社 * |
曾亚妮 等: "水稻苗床调理剂II型育苗效果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 |
申廷秀 等: "《水稻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实用新技术》", 31 July 1995, 中国农业出版社 * |
程祥之: "《园林机械》", 31 December 1995, 中国林业出版社 *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38489B (zh) | 一种盆栽建兰炭疽病的综合防控方法 | |
CN105830835A (zh) | 一种水稻机插工厂化育秧方法 | |
CN104823777A (zh) | 沿淮地区杂交稻钵苗机插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4106354A (zh) | 猴樟苗木繁育技术 | |
CN107047166A (zh) | 一种水稻机插钵苗育秧方法 | |
KR101075877B1 (ko) | 자연농법 | |
CN112400638A (zh) | 一种盐碱地水稻的高产栽培方法 | |
CN104041315A (zh) | 一种慈姑的栽植方法 | |
CN113853867A (zh) | 东北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与重度盐碱地的土壤改良方法 | |
CN106576727A (zh) | 一种无公害向日葵栽培方法 | |
CN104969766A (zh) | 一种草莓的种植方法 | |
CN104221661A (zh) | 番茄-水稻-莴苣三熟制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 |
CN102754582A (zh) | 一种无刺花椒的秋季育苗技术 | |
CN101595800A (zh) | Uc157普通f1品种美国芦笋的栽培方法 | |
CN109757274B (zh) | 罗汉果组培苗高产高效移栽方法 | |
CN105145045B (zh) | 一种防治园林杂草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7197729A (zh) | 一种育苗移栽水稻膜下滴灌栽培方法 | |
CN109429954A (zh) | 草莓和水稻的轮作方法 | |
CN102986393A (zh) | 无公害西瓜的综合栽培技术及防治方法 | |
CN103931403A (zh) | 一种草莓露天培育方法 | |
CN108605617A (zh) | 欧洲花楸设施播种育苗方法 | |
CN106258349A (zh) | 一种大蒜套种生姜栽培技术 | |
CN105230183A (zh) | 高吸水种衣剂在延长水稻机插秧龄中的应用 | |
CN104719057A (zh) | 一种优质水稻栽培方法 | |
CN108990662A (zh) | 一种反季山地芒果的大棚栽培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