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42806A -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42806A CN111642806A CN202010568079.3A CN202010568079A CN111642806A CN 111642806 A CN111642806 A CN 111642806A CN 202010568079 A CN202010568079 A CN 202010568079A CN 111642806 A CN111642806 A CN 1116428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unit
- unit
- aerosol
- gas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3571 electronic cigaret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Nicotine Chemical compound CN1CCC[C@H]1C1=CC=CN=C1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4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072 lun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2715 nicotin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SNICXCGAKADSCV-UHFFFAOYSA-N nicotine Natural products CN1CCCC1C1=CC=CN=C1 SNICXCGAKADSC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86 smoking ces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10—Devices using liqu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50—Control or monitoring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涉及气溶胶生产技术领域,气溶胶产生系统包括壳体,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体进口;第一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发热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本发明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抽吸的方式产生气溶胶,也可以自动产生气溶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用方便灵活;气溶胶产生系统自动产生气溶胶的方式,极大扩大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日益关注,人们都意识到烟草对人们身体是有很大危害的,因此,产生了称为“电子烟”的产品。
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电子雾化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其主要是通过雾化烟油,从而产生“烟雾”,电子烟相较于传统香烟而言,除了有相近的外观及味道,其甚至比一般传统香烟的口味更多。但电子烟烟液或烟油中不含有尼古丁或焦油等有害物质,当香烟消费者抽吸这种电子烟时,可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摄入,又可以满足人们的抽烟习惯,成为戒烟用品或香烟的代用品。此外,电子烟通过烟油被雾化,将含有烟油和香精的溶液雾化成微粒,通过肺部吸收,同时吐出模拟烟雾,而不含香烟中的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也不会产生二手烟,亦不会弥漫或缭绕在密闭空间中,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群使用电子烟来替代传统香烟。
电子烟中其实就是一个雾化装置,也就是气溶胶产生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一般是通过在气流通道内靠近进气孔处设置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而控制电子烟的开/关,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至少存在下列问题之一,第一是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灵敏度不高,需要用户较为用力抽吸,使得气流通道内的气流流动引起气压变化,传感器才能检测到。第二,现有技术中由于发热件也位于气流通道内且传感器位于发热件和进气孔之间,使得用户的抽吸会受到发热件的阻碍,用户抽吸会较累。第三,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需要用户采用抽吸的方式来产生气流,不能自动产生气流,限制了应用范围。第四,现有技术中的雾化装置的出雾口是水平设置,从而只能水平出雾,使用角度受限,从而限制了雾化装置的应用范围。
中国专利CN109330031A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电池组件、控制器以及气压传感器等。中国专利CN105935155A公开了一种电子烟,包括发热件、传感器以及气流通道,发热件设置在气流通道中。以上两个专利的就是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抽吸动作而控制电子烟的开/关,并且只能通过抽吸的方式来产生气流,不能自动产生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包括:
壳体,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所述壳体上具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气体进口;
第一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
第二气流通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连通;
发热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空腔内,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还包括:
供气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且与所述空腔连通,用于向所述空腔提供气体;
第一控制单元,其与所述发热单元、所述供气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单元和所述供气单元的启停。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所述供气单元为抽气单元和/或气体存储单元。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还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均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与所述发热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单元的启停;当进入所述壳体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大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预设的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发热单元开启。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还包括:
供气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内,用于向所述空腔提供气体;
第一控制单元,其与所述发热单元、所述供气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单元和所述供气单元的启停;
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外界,并能够接收和执行外界的控制指令。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能够监测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根据接收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能够调节所述供气单元的供气量。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或第二控制单元能够监测所述空腔内剩余气溶胶发生基质的使用时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和/或第二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发热单元的加热温度。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还包括:
供电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发热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发热单元提供电源。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还包括:
气体净化单元,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体进行净化。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气体进口连通的混合气流通道,所述混合气流通道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进入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内。
作为优先技术方案,所述混合气流通道的侧壁上具有通孔,所述发热单元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内,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发热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的吸附载体,所述吸附载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所述混合气流通道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通过用户在出雾口抽吸时,外界的空气通过气体进口进入壳体内,第二控制单元检测到进入壳体内的空气流量或/和气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发热单元开启,通过供电单元向发热单元提供电源,发热单元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当用户停止抽吸时,或者通过抽吸进入壳体内的空气流量或/和气压小于或等于第二控制单元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发热单元关停,即供电单元停止向发热单元提供电源,该系统停止产生气溶胶。另一种工作模式是用户开启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发热单元开启,供电单元向供气单元和发热单元提供电源,供气单元通电后的向混合气流通道内通入空气,在该模式下,当进入壳体内的空气流量或/和气压大于第二控制单元预设的阈值时,也会触发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发热单元开启;供电单元向发热单元提供电源,发热单元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用户关停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控制供气单元、发热单元关停,即供电单元停止向供气单元、发热单元提供电源,该系统停止产生气溶胶。
2、本发明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抽吸的方式产生气溶胶,也可以自动产生气溶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用方便灵活,当供电单元电量不够时,用户可以选择抽吸的模式产生气溶胶,以节约电量;当用户想省力时,可以选择产生气溶胶。气溶胶产生系统自动产生气溶胶的方式,极大扩大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并且出雾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雾化器只能水平出雾导致使用条件受限,本发明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任何角度出雾,对使用条件没有限制,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进行定向施雾,比如可以给皮肤表面雾化等。另外,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第一气流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两个气路进入空气,能够增加气溶胶的产生量。
3、本发明中通过将吸附载体设置在发热单元上,通过吸附载体吸附气溶胶发生基质,从而使得发热单元与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发热单元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效果和加热效率,并且发热单元只是中间一段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内,从而能够避免或减少对混合气流通道内空气流动的阻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系统的剖视图一;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系统的剖视图二;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产生系统的剖视图;
图中标示:
10、壳体;11、空腔;12、气体进口;13、第一气流通道;14、第二气流通道;15、混合气流通道;16、出雾口;17、海绵;18、密封块;19、防震块;
20、发热单元;
30、供气单元;
40、第一控制单元;
50、第二控制单元;
60、供电单元;
70、气体净化单元;
80、通信模块;
90、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包括:
壳体10,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11,壳体10上具有与空腔11连通的气体进口12;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内设置有沿气体流动方向间隔设置的密封块18,密封块18与壳体10内壁接触密封,从而密封块18与壳体10之间形成空腔11,本实施例中,密封块18为硅胶材质。本实施例中的气溶胶发生基质可以是烟油。壳体10上还具有与空腔11连通的出雾口16,用于排出气溶胶,本实施例中,出雾口16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从而该气溶胶产生系统使用时可以采用任何角度出雾。壳体10内还设置有混合气流通道15,混合气流通道15的进气端与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出雾口16连通,本实施例中,混合气流通道15为玻纤管,玻纤管设置在空腔11内,并且玻纤管的两端通过密封块18固定,玻纤管的侧壁上具有至少两个与空腔11连通的通孔,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通过通孔进入混合气流通道15内
第一气流通道13,其设置在壳体10内,且其进气端与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空腔11连通,用于供气体进入空腔11内。
第二气流通道14,其设置在壳体10内,且其进气端与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空腔11连通,用于供气体进入空腔11内。
发热单元20,其设置在空腔11内,用于对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的,发热单元20为电热丝,电热丝的两端贯穿设置在玻纤管侧壁上的通孔内,使得电热丝的中间段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15内,两端设置在空腔11内。发热单元20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气溶胶发生基质的吸附载体,吸附载体的一端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15内,另一端设置在空腔11内且与气溶胶发生基质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吸附载体为加热棉,具体地,加热棉可以缠绕设置在电热丝上。在其他实施例中,发热单元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片状的,发热单元20还可以是采用导磁材料制成发热单元20通过电磁感应发热的元件,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以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壳体10内还设置有供气单元30,供气单元30的进气端与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混合气流通道15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供气单元30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13内,用于向混合气流通道15提供气体,在其他实施例中,供气单元30还可以设置在第二气流通道14内;供气单元30可以为抽气单元,如气泵,在其他实施例中,供气单元30还可以是气体存储单元,如气囊,供气单元30也可以是供气单元30和气体存储单元一起使用,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在本实施例中,供气单元30内的气体为空气,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壳体10内还设置有供电单元60,供电单元60与发热单元20、供气单元30、第一控制单元40以及第二控制单元50连接,用于为发热单元20、供气单元30、第一控制单元40以及第二控制单元50提供电源,本实施例中,供电单元60为锂电池模块。
壳体10内还设置有第一控制单元40,第一控制单元40与供电单元60连接,通过供电单元60为第一控制单元40提供电源,并且第一控制单元40与发热单元20、供气单元30以及供电单元60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一闭合回路,通过第一控制单元40来控制发热单元20和供气单元30的开启和关停,具体地,第一控制单元40设置在壳体10内,壳体10上设置有与第一控制单元40连接的按键,通过按键开启第一控制单元40,相关于开关闭合,即第一闭合回路中的各元器件连通,供电单元60为供气单元30和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供气单元30和发热单元20开始工作,通过供气单元向空腔11内提供气体,通过发热单元20加热气溶胶发生基质,从而该气溶胶产生系统能够自动产生气溶胶;当需要停止产生气溶胶时,通过按键关停第一控制单元40,即第一闭合回路中的各元器件断开,该气溶胶产生系统能够停止产生气溶胶。在本实施例中,按键为具有防止误操作和触发功能的霍尔开关或接触开关,霍尔开关和接触开关到达对应位置,即被锁定,用户需要按键或触摸按键才能工作,霍尔开关或接触开关的结构以及其与第一控制单元40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壳体10内还设置有第二控制单元50,第二控制单元50设置在壳体10内,第二控制单元50与供电单元60连接,通过供电单元60为第二控制单元50提供电源,并且第二控制单元50与发热单元20、供电单元60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二闭合回路,通过第二控制单元50来控制发热单元20的开启或关停,具体地,当进入壳体10的气体流量大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气体流量阈值,并且进入壳体10的气压大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气压阈值时,第二闭合回路闭合,第二闭合回路中的各元器件连通,供电单元60为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发热单元20开始工作,通过发热单元20加热气溶胶发生基质;当进入壳体10内的气体流量和气压小于或等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单元50自动断开,即第二闭合回路断开,供电单元60与发热单元20断开,发热单元20停止工作,该系统停止产生气溶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50为集成咪头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的集成咪头控制单元包括气流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因此具有灵敏度高等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集成咪头控制单元还可以只是气流传感器或气压传感器,从而只要当进入壳体10的气体流量大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气体流量阈值时,或进入壳体10的气压大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气压阈值时,第二闭合回路就闭合;并且第二控制单元50设置在气体进口12处,从而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的气体均会经过第二控制单元50,从而被第二控制单元50所检测到,第二控制单元50根据进入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的气体流量总和以及气压总和来控制发热单元20的开启或关停,第二控制单元50设置在在气体进口12处,由于气体进口12处的风量由于没有被分散,风量最大,该系统更加灵敏和准确;同时也避免了第二控制单元50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内导致气体流动受阻,避免用户抽吸费力和困难。在实际应用中,第二控制单元50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壳体10内还设置有防震块19,防震块19设置在气体进口12处,本实施例中,防震块19为防震海绵,用于减少气体进入该气溶胶产生系统所产生的震动。
本实施例中,密封块18的底部和顶部都设置有与壳体10内壁接触密封的海绵17,通过海绵17进一步防止空腔11内的气溶胶发生基质漏出。
如图5所示,壳体10内还设置有气体净化单元70,用于对进入壳体10内的气体进行净化。在本实施例中,气体净化单元70设置在空腔11和供气单元30之间,气体净化单元70的进气端分别与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连通,出气端与空腔11连通,从而能够对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出来的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保证气溶胶的更加卫生。在其他实施例中,净化单元70还可以设置在气体入口12处,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上还设置有通信模块80,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通过通信模块80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外界,并能够接收和执行外界的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外界为客户端90,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通过通信模块80与客户端90连接,从而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客户端90中进行显示和保存,也可以通过客户端90对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控制。通过远程控制,方便管理该系统。
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单元50和第一控制单元40连接,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监测进入壳体10内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并传输至第一控制单元40,第一控制单元40根据接收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能够调节供气单元30的供气量,从而能够调节气溶胶产生量的大小。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监测空腔11内剩余气溶胶发生基质的使用时长,具体为:根据空腔内的总容量计算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使用的总时长,再通过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监测每次产生气溶胶的时长,将总时长减去已经使用的时长,即为剩余使用时长,便于提醒用户及时补充气溶胶发生基质。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控制发热单元20的加热温度,具体为,壳体内还设置有与发热单元20连接的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监测发热单元20的温度,并能够将温度数据传输给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根据发热单元20的温度高低来控制发热单元20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实现加热温度的调节。
本实施例中,壳体10上还设置有气溶胶发生基质识别码,识别码可以是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等,用户通过扫描识别码可以获知该系统所需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种类,有助于用户避免添加的气溶胶发生基质与需求的气溶胶发生基质不符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工作模式是通过用户在出雾口16抽吸时,外界的空气通过气体进口12进入壳体10内,第二控制单元50检测到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流量和气压大于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单元50控制发热单元20开启,通过供电单元60向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发热单元20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15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当用户停止抽吸时,或者通过抽吸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流量和气压小于或等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阈值时,第二控制单元50控制发热单元20关停,供电单元60停止向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该系统停止产生气溶胶。另一种工作模式是用户开启第一控制单元40,第一控制单元40控制供气单元30和发热单元20开启,供电单元60向供气单元30和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供气单元30通电后的向混合气流通道15内通入空气,在该模式下,当进入壳体10内的空气大于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阈值时,也会触发第二控制单元50控制发热单元20开启,供电单元60向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发热单元20通电后产生高温,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雾化,雾化后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进入混合气流通道15与空气混合形成气溶胶,用户关停第一控制单元40,第一控制单元40控制供气单元30、发热单元20关停,即供电单元60停止向供气单元30、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该系统停止产生气溶胶。
本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抽吸的方式产生气溶胶,也可以自动产生气溶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使用方便灵活,当供电单元60电量不够时,用户可以选择抽吸的模式产生气溶胶,以节约电量;当用户想省力时,可以选择产生气溶胶;气溶胶产生系统自动产生气溶胶的方式,极大扩大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并且本实施例中出雾口16设置在壳体10的顶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手持式雾化器只能水平出雾,使用条件受限,本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系统在使用时可以采用任何角度出雾,对使用条件没有限制,扩大了使用范围,可以进行定向施雾,比如可以给皮肤表面雾化等。另外,第二种模式是通过第一气流通道13和第二气流通道14两个气路进入空气,能够增加气溶胶的产生量。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吸附载体设置在发热单元20上,通过吸附载体吸附气溶胶发生基质,从而使得发热单元20与气溶胶发生基质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发热单元20对气溶胶发生基质加热效果,并且发热单元20只是中间一段设置在混合气流通道15内,能够避免阻挡混合气流通道15内的空气流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其内形成有用于容纳气溶胶发生基质的空腔(11),所述壳体(10)上具有与所述空腔(11)连通的气体进口(12);
第一气流通道(13),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11)连通;
第二气流通道(14),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其进气端与所述气体进口(12)连通,出气端与所述空腔(11)连通;
发热单元(20),其设置在所述空腔(11)内,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气单元(3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内,用于向所述空腔(11)提供气体;
第一控制单元(40),其与所述发热单元(20)、所述供气单元(3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单元(20)和所述供气单元(30)的启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控制单元(5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4)均连通,,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0)与所述发热单元(2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单元(20)的启停;当进入所述壳体(10)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大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0)预设的阈值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控制所述发热单元(20)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气单元(30),其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3)内,用于向所述空腔(11)提供气体;
第一控制单元(40),其与所述发热单元(20)、所述供气单元(30)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发热单元(20)和所述供气单元(30)的启停;
通信模块(80),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通过所述通信模块(80)与外界进行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0)和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将运行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80)传输至外界,并能够接收和执行外界的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0)和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0)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监测进入所述壳体(10)内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并传输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0),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0)根据接收的气体流量或/和气压数据能够调节所述供气单元(30)的供气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0)和/或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监测所述空腔(11)内剩余气溶胶发生基质的使用时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40)和/或第二控制单元(50)能够控制所述发热单元(20)的加热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电单元(6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且与所述发热单元(20)连接,用于为所述发热单元(20)提供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气体净化单元(7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用于对进入所述壳体(10)内的气体进行净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还设置有与所述气体进口(12)连通的混合气流通道(15),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与所述空腔(11)连通,所述空腔(11)内的气溶胶发生基质能够进入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的侧壁上具有通孔,所述发热单元(20)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内,另一端贯穿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空腔(11)内;所述发热单元(20)上设置有用于吸附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的吸附载体,所述吸附载体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所述混合气流通道(15)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空腔(11)内且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质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68079.3A CN111642806A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68079.3A CN111642806A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42806A true CN111642806A (zh) | 2020-09-11 |
Family
ID=72341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68079.3A Pending CN111642806A (zh) | 2020-06-19 | 2020-06-19 |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64280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40435A (zh) * | 2021-04-27 | 2021-06-29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WO2022120845A1 (zh) * | 2020-12-11 | 2022-06-16 |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雾化装置 |
-
2020
- 2020-06-19 CN CN202010568079.3A patent/CN111642806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120845A1 (zh) * | 2020-12-11 | 2022-06-16 | 昂纳自动化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电子雾化装置 |
CN113040435A (zh) * | 2021-04-27 | 2021-06-29 | 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175828B1 (ko) | 전자 담배 | |
CN204907924U (zh) | 非燃烧型吸烟器具 | |
CN107898008B (zh) | 雾化器、电子烟及该电子烟的运行方法 | |
RU2753087C2 (ru) | Фотодатчик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композиции предшественника аэрозоля в устройстве доставки аэрозоля | |
KR102132466B1 (ko) | 전자식 흡입 장치 | |
CN111567898A (zh) |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 |
WO2020199634A1 (zh) | 可控制摄入剂量的雾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621174A (zh) | 一种烤烟器和加热控制方法 | |
WO2016015265A1 (zh) | 一种电子烟及信息采集方法 | |
EP3695736B1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206197013U (zh) | 一种电子烟及其雾化器 | |
CN111642806A (zh) | 一种气溶胶产生系统 | |
US11606971B2 (en) | Video analytics camera system for an aerosol delivery device | |
CN109619695A (zh) |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1588096A (zh)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
CN212382099U (zh) |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2382098U (zh) | 便携式电子烟雾器 | |
CN210248379U (zh) | 可控制摄入剂量的雾化装置 | |
CN111686660A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控制系统、方法、可读存储介质及装置 | |
CN111642814A (zh) | 一种气溶胶产生方法 | |
CN215501336U (zh) | 一种电子烟 | |
CN210782912U (zh) | 雾化器、电子烟及气溶胶递送系统 | |
CN204907933U (zh) | 一种定量抽吸装置 | |
CN111202268A (zh) | 一种智能超声波雾化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220192215U (zh) | 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7 Address after: 100071 1-3, floor 1, building 1, Zhengyang Beili,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Xiangyu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b1-3-072, 198 Qidi Road, Xiao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Yukangqing Biomedical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