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1585297A -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5297A
CN111585297A CN202010533744.5A CN202010533744A CN111585297A CN 111585297 A CN111585297 A CN 111585297A CN 202010533744 A CN202010533744 A CN 202010533744A CN 111585297 A CN111585297 A CN 111585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production
switching unit
systems
hydrogen
power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374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雨
李江松
郭健
徐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374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5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5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297A/zh
Priority to US17/792,693 priority patent/US12003109B2/en
Priority to EP21821984.8A priority patent/EP416742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9471 priority patent/WO2021248946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02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being switching conver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02J1/106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for load balancing, symmetrisation, or sha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8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 Y02P20/133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e.g. sunligh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电系统和多个制氢槽系统;该发电系统中,其控制器用于控制其功率切换单元以自身相应输入端口接收到的电能直接或汇集后,通过自身相应输出端口为相应制氢槽系统供电,以使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满足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从而在单个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电能不能够满足单个制氢槽系统的制氢功率需求时,该功率切换单元能够将多个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电能输出至相应制氢槽系统中,且各个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从而提高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氢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突出,新能源步入人们的视野,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发展。由于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存在不稳定性、能量密度低的缺点,导致其产生的电能与电网需求的电能不匹配;以及,传统的化学储能技术具有容量小、寿命短等缺点,很多地区不得不弃光、弃风、限电,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氢气作为一种从制取到终端使用完全无污染的储能介质,可以和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配合,弥补太阳能发电与风力发电的缺点。
在实际新能源电站系统中,虽然,PEM(Proton Exchange Membrane,质子交换膜片)电解槽的功率波动可以从0%-100%产氢,但目前技术还不成熟,其寿命较短;因此,碱液电解槽系统仍是新能源电站级大规模制氢的必然选择,但碱液电解槽有最小电流/电压限制要求,一般需要其实际电流大于其额定电流的30%左右,否则,碱液电解槽产气纯度较低,碱液电解槽会主动停机、甚至会带来安全危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用于避免由于碱液电解槽的实际电流过小,而导致的碱液电解槽产气纯度较低的问题,从而提高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电系统和多个制氢槽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器、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多个变换系统和功率切换单元;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
所述变换系统和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均设置于N个对应可再生能源系统到M个对应制氢槽系统之间的电能传输路径上;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入端口和M个输出端口;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以自身相应输入端口接收到的电能直接或汇集后,通过自身相应数输出端口为相应制氢槽系统供电,以使接收到供电的所述制氢槽系统满足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所述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可选的,所述发电系统中,所述变换系统位于相应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前级时:
所述变换系统的个数为N;
N个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输出端与N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N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N个输入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M个输出端口分别与M个对应所述制氢槽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可选的,所述发电系统中,所述变换系统位于相应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后级时:
所述变换系统的个数为M;
N个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N个输入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M个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M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M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M个所述制氢槽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可选的,还包括:至少一个储氢罐;
所述储氢罐,用于将相应制氢槽系统产生的氢气进行存储。
可选的,所述制氢槽系统通过自身的负极或中间极出气;
所述储氢罐与所述制氢槽系统之间的气体传输管道为:金属管道或非金属管道。
可选的,所述储氢罐的个数为1个,各个制氢槽系统共用所述储氢罐进行集中储氢;或者,
所述储氢罐的个数为M个,各个制氢槽系统采用自身对应的储氢罐进行分散储氢;或者,
所述储氢罐的个数为大于1且小于M个,相应个数的制氢槽系统共用一个对应的储氢罐进行集中储氢,不同储氢罐所连接的制氢槽系统之间进行分散储氢。
可选的,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包括: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和至少M-1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
各个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相应输出端口相连;各个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相应输入端口相连;
各个母线开关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口之间。
可选的,当出气方式为负极出气、气体传输管道为金属管道且储氢方式为集中储氢时,相应的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的所述母线开关模块,均包括:设置于相应正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
当出气方式为负极出气且气体传输管道为非金属管道时,或者,出气方式为中间极出气时,相应的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的所述母线开关模块,均包括:设置于相应正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和设置于相应负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
可选的,所述可控开关为:可控机械开关或半导体开关。
可选的,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和/或光伏发电系统;
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所述风力发电系统时,所述变换系统包括与所述风力发电系统连接的AC/DC变换器;
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所述光伏发电系统时,所述变换系统包括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连接的DC/DC变换器。
可选的,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直流汇流箱;所述直流汇流箱的一端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流汇流箱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端;
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桨叶,以及,永磁同步发电机或双馈感应发电机;所述桨叶的输出端与所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一端或所述双馈感应发电机的一端相连;所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另一端或所述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端。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为各个所述变换系统中的通信主机;或者,独立设置于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的系统控制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器,包括:
获取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各个变换系统的MPPT(Maximum PowerPoint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值;
依据各个所述MPPT值以及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制氢槽系统的最小启动电参数,确定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
控制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功率切换单元为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提供制氢电能,以使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接收到的电能均满足自身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可选的,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包括至少M-1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以及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时,所述控制方法中,控制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功率切换单元为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提供制氢电能,以使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接收到的电能均满足自身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包括:
控制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的相应母线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并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可选的,控制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母线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并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包括:
在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为1时,控制各个母线开关模块以及与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有连接关系的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并控制其他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关断,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各个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独立运行;
在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大于1时,控制向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供电的各对应路径组合中各母线开关模块及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并控制不同所述路径组合之间的母线开关模块关断,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电系统和多个制氢槽系统;该发电系统中,其变换系统和其功率切换单元,均设置于其N个对应可再生能源系统到M个对应制氢槽系统之间的电能传输路径上;该功率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入端口和M个输出端口;其控制器用于控制其功率切换单元以自身相应输入端口接收到的电能直接或汇集后,通过自身相应输出端口为相应制氢槽系统供电,以使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满足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从而在单个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电能不能够满足单个制氢槽系统的制氢功率需求时,该功率切换单元能够将多个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电能进行汇集后再输出至相应制氢槽系统中、为相应数量的制氢槽系统供电,确保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均能够满足其真制氢功率需求,以及各个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避免了由于制氢槽系统的实际电流过小而导致的制氢槽系统产气纯度较低,以及,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不相互独立而造成环流的问题,从而提高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的功率切换单元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制氢槽系统的实际电流过小,而导致的制氢槽系统产气纯度较低的问题,从而提高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
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参见图1,包括:至少一个发电系统10(图1仅以1个发电系统10为例进行展示)、多个制氢槽系统20和至少一个储氢罐30;发电系统10包括:一个控制器101、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多个变换系统102和功率切换单元104;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
该储氢罐30通过气体传输管道与相应制氢槽系统20的氢气出口相连;各个制氢槽系统20通过相应气体传输管道将产生的氢气输出至相应储氢罐30。该储氢罐30将相应制氢槽系统20产生的氢气进行存储。该制氢槽系统20为碱液制氢槽系统20,当然该制氢槽系统20也可以为其他系统,比如PEM(Proton Exchange Membrane,质子交换膜片)制氢槽系统或固体氧化物制氢槽系统,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实际应用中,当该储氢罐30的个数为1个时,各个制氢槽系统20共用一个储氢罐30进行集中储氢,即各个制氢槽系统20的氢气出口通过气体传输管道均与一个储氢罐30的进气口相连。当该储氢罐30的个数为M个时,各个制氢槽系统20采用自身对应的储氢罐30实现分散储氢,即各个制氢槽系统20的氢气出口通过气体传输管道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储氢罐30的进气口相连。当储氢罐30的个数为大于1且小于M个时,相应个数的制氢槽系统20共用一个对应的储氢罐30进行集中储氢,不同储氢罐30所连接的制氢槽系统20之间进行分散储氢,即相应个数的制氢槽系统20的氢气出口通过气体传输管道分别与一个对应的储氢罐30的进气口相连;如M=5,储氢罐30的个数为2时,2个制氢槽系统20共用1个储氢罐30,另外3个制氢槽系统20共用另外1个储氢罐,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储氢罐30的个数为大于1且小于M个的具体连接情况,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变换系统102和功率切换单元104,均设置于N个对应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到M个对应制氢槽系统20之间的电能传输路径上;M为大于1的整数,M可以等于N。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只有一个发电系统10,则制氢槽系统20的个数就只有M个;如果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有多个发电系统10,则各个发电系统10分别连接M个制氢槽系统20,而且每个发电系统10所对应的M取值可以不必均相同,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每个发电系统10中,其功率切换单元104包括N个输入端口和M个输出端口。具体的:
如图1所示,发电系统10中共N个变换系统102,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先通过各自对应的变换系统102,再通过功率切换单元104输出到M个对应制氢槽系统20中,也即变换系统102位于相应功率切换单元104前级。此时,该功率切换单元104能够将各个输入端口通过各个变换系统102所连接的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进行汇集,再将汇集后的电能通过相应输出端口输出至相应制氢槽系统20。或者,
如图2所示,发电系统10中共M个变换系统102,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先通过功率切换单元104,再通过M个变换系统102一一对应输出到M个对应制氢槽系统20中,也即变换系统102位于相应功率切换单元104后级。此时,该功率切换单元104能够将各个输入端口所连接的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进行汇集,再将汇集后的电能通过相应输出口及其对应的变换系统102输出至相应制氢槽系统20。
不论发电系统10中变换系统102和功率切换单元104采用上述何种位置设置,其控制器101均用于控制功率切换单元104以自身相应输入端口接收到的电能直接通过自身相应的输出端口为相应制氢槽系统20供电,或者,以自身相应输入端口接收到的电能进行汇集后再通过自身相应的输出端口为相应制氢槽系统20供电,以使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20满足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20相互独立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该控制器101可以是各个变换系统102中的通信主机,也可以是独立设置于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的系统控制器;此处不做具体限定,能够与各变换系统102通信、进行信息交互,并根据相应功率检测来确定制氢槽系统20的供电数量、进行功率切换单元104内部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控制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在单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不能够满足单个制氢槽系统20的制氢功率需求时,由其功率切换单元104将多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进行汇集后再输出至相应制氢槽系统20中、为相应制氢槽系统20供电,确保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20均能够满足其制氢功率需求,以及各个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避免了由于制氢槽系统20的实际电流过小而导致的制氢槽系统20产气纯度较低,以及,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不相互独立而造成环流的问题,从而提高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另外,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可以应用于分布式、集中式等制氢系统中,也可以应用于各种户用屋顶、工商业屋顶、山丘、荒漠、渔光互补等各种场合中;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结构简单、通用性强。
由上述说明可知,发电系统10中,变换系统102可以位于相应功率切换单元104前级,也可以位于相应功率切换单元104后级,在此分别对两种情况下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1)如图1所示,发电系统10中,变换系统102位于相应功率切换单元104前级时:变换系统102的个数为N;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输出端与N个变换系统102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N个变换系统102的输出端分别与功率切换单元104的N个输入端口一一对应相连;功率切换单元104的M个输出端口分别与M个对应制氢槽系统2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2)如图2所示,发电系统10中,变换系统102位于相应功率切换单元104后级时:变换系统102的个数为M;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输出端分别与功率切换单元104的N个输入端口一一对应相连;功率切换单元104的M个输出端口分别与M个变换系统102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M个变换系统102的输出端分别与M个制氢槽系统2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在实际应用中,该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和/或光伏发电系统;图1以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同时包括两者为例进行展示,在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包括风力发电系统时,变换系统102包括与风力发电系统连接的AC/DC变换器201;在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包括光伏发电系统时,变换系统102包括与光伏发电系统连接的DC/DC变换器202。
参见图1,该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206和直流汇流箱204;直流汇流箱204的一端与光伏发电模块206的输出端相连,直流汇流箱204的另一端作为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端、与DC/DC变换器202的一端相连,DC/DC变换器202的另一端与功率切换单元104的相应输入端相连。该风力发电系统包括:桨叶205和发电机203;桨叶205的输出端与发电机203的一端相连;发电机203的另一端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端、与AC/DC变换器201的交流侧相连;AC/DC变换器201的直流侧与功率切换单元104的相应输入端相连。该发电机203为永磁同步发电机或双馈感应发电机。
上述DC/DC变换器202和AC/DC变换器201可以是隔离拓扑,也可以是非隔离拓扑;可以是升压拓扑,可以是降压拓扑,也可以是升/降压拓扑;可以是谐振拓扑,也可以是非谐振拓扑;可以是全桥结构,也可以半桥结构;可以是两电平拓扑,也可以是三电平拓扑。其具体的结构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该可再生能源输入不限于光伏发电系统和/或风力发电系统,其他可能生能源系统也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可选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功率切换单元104,包括: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33和至少M-1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
各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的一端分别与功率切换单元104的相应输出端口Uout相连;各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的另一端分别与功率切换单元104的相应输入端口Uin相连;各个母线开关模块33分别设置于任意两个输入端口Uin之间。
该母线开关模块33可以设置于相邻两个输入端口Uin之间;当然,该母线开关模块33也可以设置于不相邻两个输入端口Uin之间。例如,功率切换单元104有3个输入端口Uin,按顺序分别为Uin1、Uin2、和Uin3;母线开关模块33可以设置在Uin1和Uin2之间,以及,Uin2和Uin3之间,以使功率切换单元104能够调度分别与Uin1和Uin2直接相连或通过相应变换系统102相连的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以及,与Uin2和Uin3直接相连或通过相应变换系统102相连的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该母线开关模块33还可以跨输入端口Uin设置,即母线开关模块33设置在Uin1和Uin3之间,以使功率切换单元104能够调度与Uin1和Uin3直接相连或通过相应变换系统102相连的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各个母线开关模块33的连接关系,在此不再一一赘述,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具体的,功率切换单元104通过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的开通实现向相应制氢槽系统20电能输出,以及,通过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的关断停止实现向相应制氢槽系统20电能输出。实际应用中,因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一般可以满足单个制氢槽系统20的制氢功率需求,所以可以设置功率切换单元104的一个输出端口Uout直接与一个输入端口Uin相连,进而仅需M-1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即可,当然也可以设置M个输出端口Uout分别与相应的输入端口Uin相连,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功率切换单元104的输出端口的个数大于输入端口的个数时,即M>N时,一个输入端口Uin可以与多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相连,但是,为了避免各个电解槽制氢系统之间产生环流,共用该输入端口Uin的各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在该输入端口Uin有电能时不能有两个及以上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同时开通,以避免各个制氢槽系统20直接并联产生环流。
也即,功率切换单元104可以汇集所有电能仅为一个电解槽制氢系统20提供电能;也可以使各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中的一个或多个,为一个对应的制氢槽系统20提供电能,而各个制氢槽系统20接收供电的路径组合之间的母线开关模块33是关断的,进而确保各个制氢槽系统20能够独立运行、避免各个接收供电的电解槽制氢系统20之间产生环流。实际应用中,若M=N,则可以实现各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与各个制氢槽系统20之间一对一的独立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当变换系统102位于相应功率切换单元104后级,即如图2所示的结构时:若功率切换单元104仅包括一种由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形成的汇集母线31,则该可再生能源系统103也仅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中的任意一种;相应的,变换系统102也仅包括DC/DC变换器202和AC/DC变换器201中对应的一种;即当可再生能源系统103为风力发电系统时,变换系统102为AC/DC变换器201;当可再生能源系统103为光伏发电系统时,变换系统102为DC/DC变换器202。当然,若功率切换单元104中包括两种分别由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形成的汇集母线31,则该可再生能源系统103可以同时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由两种汇集母线31分别对其电能进行汇集。
值得说明的是,现有技术将多个小容量碱液电解槽通过开关并联在一起,再根据功率分配的原则来控制各个小容量碱液电解槽是否工作,但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小容量碱液电解槽相当于是直接并联,在各个小容量碱液电解槽的槽温不一致时,可能会引起各个小容量碱液电解槽间电压/电流不匹配,各个小容量碱液电解槽间产生环流,降低了系统可靠性,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而本实施例中,功率切换单元104中各个母线开关模块33分别设置于相应两个输入端口Uin与汇集母线31的连接点之间,能够使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电能分别实现对于相应输出方向的汇集;并且,能够通过关断相应母线开关模块33来使其两侧制氢槽系统20接收的供电不相互影响;也即,各个制氢槽系统20通过功率切换单元104的选择性汇集实现可控并联,而非直接并联;进而,各个制氢槽系统20间电压/电流不匹配并不会影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运行,进一步提高了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并不排除多个电解槽制氢系统20直接并联于汇集母线31、接收同一供电的应用方式,只是这时接收供电的各个电解槽制氢系统20之间有可能会存在环流。
在实际应用中,各个制氢槽系统20通过自身的负极或中间极出气;具体出气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该储氢罐30与该制氢槽系统20之间的气体传输管道为:金属管道或非金属管道,气体传输管道的具体选材在此不作具体限定,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储氢方式可以为集中储氢,也可以为分散储氢,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不同的出气方式、气体传输管道和储氢方式,图3所示功率切换单元104中的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以及各个母线开关模块33的结构不同,下面分别对不同情况进行说明:
(1)当出气方式为负极出气、气体传输管道为金属管道且储氢方式为集中储氢时,如图4所示(图4以可再生能源系统103仅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个数为2个、变换系统102位于功率切换单元104前级为例进行展示),各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包括:设置于相应正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如图所4所示的S2),各个母线开关模块33包括:设置于相应正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如图所4所示的S1);此时所有制氢槽系统20的输入端负极等电位。
如图4所示,当制氢槽系统20个数为两个时,只需要在一个制氢槽系统20输入端正极与汇集母线(图3中所示的31)的正极之间配置可控开关S2,以及,在汇集母线正极上、与两个DC/DC变换器202的输出端正极之间配置可控开关S1,制氢槽系统20输入端负极与汇集母线的负极之间,以及,汇集母线负极均不需要配置可控开关。需要说明的是,另一个制氢槽系统20输入端正极与汇集母线的正极之间也可以配置可控开关。
(2)当出气方式为负极出气且气体传输管道为非金属管,以及,储氢方式为集中储氢或分散储氢时,或者,出气方式为中间极出气、气体传输关断为金属管道或非金属管道以及储氢方式为集中储氢或分散储氢时,如图5(图5所示的储氢方式为集中储氢)和图6(图6所示的储氢方式为分散储氢)所示,图3所示功率切换单元104中各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以及各个母线开关模块33,均包括:设置于相应正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和设置于相应负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此时,所有制氢槽系统20的输入端负极非等电位。需要说明的是,图5和图6均以可再生能源系统103仅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103的个数为2个、变换系统102位于功率切换单元104前级为例进行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采用出气方式、储氢方式和气体传输管道采用的混合结构,也即不单单为(1)或(2)中所示的结构,而是同时包括(1)或(2)中所示的结构时,相应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各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32以及各个母线开关模块33的结构为也各自对应的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上述可控开关可以是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等可控机械开关,也可以是IGCT(Inter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集成栅极换流晶闸管)、IGBT(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半导体开关;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视实际情况而定即可,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出气方式、气体传输管道和储氢方式,功率切换单元104通过配置相应的可控开关,均能实现为相应制氢槽系统20提供适当的电能,提高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器,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具体结构参见上述任一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参见图7,包括:
S101、获取各个变换系统的MPPT值。
S102、依据各个MPPT值以及制氢槽系统的最小启动电参数,确定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
具体的,该最小启动电参数为最小启动电流或最小启动功率,也即当制氢槽系统的实际电参数大于等于该最小启动电参数时,制氢槽系统的制氢浓度较高、满足正常运行的浓度要求,不会出现由于制氢浓度较低而导致的致停止运行的情况。
本步骤S102的具体过程可以为:求各个MPPT值的和值;再将该和值与最小启动电参数进行比较;得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接着采用随机或按预设顺序的方式确定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或者,直接确定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本步骤S102的具体过程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S103、控制功率切换单元为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提供制氢电能,以使各个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接收到的电能均满足自身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步骤之后,制氢槽系统接收到的制氢电能能够使制氢槽系统正常运行,也即制氢槽系统的制氢浓度满足正常运行的浓度,此时,功率切换单元持续为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提供制氢电能,制氢槽系统就会持续运行,不存在由于制氢浓度较低而导致停止运行的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当功率切换单元包括至少M-1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以及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时,步骤S103的具体过程可以为:控制功率切换单元中的相应母线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以使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并且,各个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之间相互独立运行。
在实际应用中,在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为1时,控制各个母线开关模块以及与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有连接关系的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并控制其他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关断,以使功率切换单元中各个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并且,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独立运行。具体的,如图4所示,当发电系统10中的光伏能量不能满足两个制氢槽系统20的运行要求时,确定需运行制氢槽系统20的个数为1,此时控制一个制氢槽系统20的输入侧对应的可控开关S2关断,以及,控制汇集母线上的可控开关S1开通,使得两个光伏系统的光伏能量共同供给一个制氢槽系统20进行制氢。
而在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大于1时,控制向各个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供电的各对应路径组合中各母线开关模块及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并控制不同所述路径组合之间的母线开关模块关断,以使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各个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具体的,如图8所示,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大于1,如为制氢槽系统201和203时,则控制母线开关模块K1开通、K3关断,进而使制氢槽系统201能够运行,而制氢槽系统202无供电、不能运行;并且,控制母线开关模块K4开通、使制氢槽系统201能够运行;同时,控制母线开关模块K2关断,保证制氢槽系统201和203是分别独立运行的,防止两者之间产生环流。
上述方法中,由于MPPT值变化时,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也是变化的,所以通过上述方法能够使运行中制氢槽系统的制氢浓度均满足正常运行的浓度要求。并且,本实施中,该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控制简单、方案容易实现,有利于推广使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发电系统和多个制氢槽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一个控制器、N个可再生能源系统、多个变换系统和功率切换单元;N为大于1的整数,其中:
所述变换系统和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均设置于N个对应可再生能源系统到M个对应制氢槽系统之间的电能传输路径上;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包括N个输入端口和M个输出端口;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以自身相应输入端口接收到的电能直接或汇集后,通过自身相应输出端口为相应制氢槽系统供电,以使接收到供电的所述制氢槽系统满足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所述接收到供电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中,所述变换系统位于相应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前级时:
所述变换系统的个数为N;
N个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输出端与N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N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N个输入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M个输出端口分别与M个对应所述制氢槽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系统中,所述变换系统位于相应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后级时:
所述变换系统的个数为M;
N个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N个输入端口一一对应相连;
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M个输出端口分别与所述M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M个所述变换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M个所述制氢槽系统的输入端一一对应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储氢罐;
所述储氢罐,用于将相应制氢槽系统产生的氢气进行存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槽系统通过自身的负极或中间极出气;
所述储氢罐与所述制氢槽系统之间的气体传输管道为:金属管道或非金属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罐的个数为1个,各个制氢槽系统共用所述储氢罐进行集中储氢;或者,
所述储氢罐的个数为M个,各个制氢槽系统采用自身对应的储氢罐进行分散储氢;或者,
所述储氢罐的个数为大于1且小于M个,相应个数的制氢槽系统共用一个对应的储氢罐进行集中储氢,不同储氢罐所连接的制氢槽系统之间进行分散储氢。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包括: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和至少M-1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
各个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相应输出端口相连;各个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的相应输入端口相连;
各个母线开关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当出气方式为负极出气、气体传输管道为金属管道且储氢方式为集中储氢时,相应的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的所述母线开关模块,均包括:设置于相应正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
当出气方式为负极出气且气体传输管道为非金属管道时,或者,出气方式为中间极出气时,相应的所述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的所述母线开关模块,均包括:设置于相应正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和设置于相应负极支路上的可控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开关为:可控机械开关或半导体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和/或光伏发电系统;
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所述风力发电系统时,所述变换系统包括与所述风力发电系统连接的AC/DC变换器;
在所述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所述光伏发电系统时,所述变换系统包括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连接的DC/DC变换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光伏发电模块和直流汇流箱;所述直流汇流箱的一端与所述光伏发电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直流汇流箱的另一端作为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端;
所述风力发电系统包括:桨叶,以及,永磁同步发电机或双馈感应发电机;所述桨叶的输出端与所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一端或所述双馈感应发电机的一端相连;所述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另一端或所述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另一端作为所述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出端。
12.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各个所述变换系统中的通信主机;或者,独立设置于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的系统控制器。
13.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器,包括:
获取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各个变换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值;
依据各个所述MPPT值以及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制氢槽系统的最小启动电参数,确定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
控制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功率切换单元为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提供制氢电能,以使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接收到的电能均满足自身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切换单元包括至少M-1个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以及至少N-1个母线开关模块时,所述控制方法中,控制所述直流耦合制氢系统中功率切换单元为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提供制氢电能,以使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接收到的电能均满足自身制氢功率需求,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包括:
控制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母线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并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直流耦合制氢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母线开关模块以及相应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并且,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包括:
在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为1时,控制各个母线开关模块以及与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有连接关系的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并控制其他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关断,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各个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独立运行;
在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的个数大于1时,控制向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供电的各对应路径组合中各母线开关模块及电解槽输入开关模块均开通,并控制不同所述路径组合之间的母线开关模块关断,以使所述功率切换单元中相应输入端口与相应输出端口之间的连接开通,各个所述需运行的制氢槽系统相互独立运行。
CN202010533744.5A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585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3744.5A CN111585297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7/792,693 US12003109B2 (en) 2020-06-12 2021-03-08 Direct-current coupling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EP21821984.8A EP4167421A4 (en) 2020-06-12 2021-03-08 DC COUPLING SYSTEM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AND CONTROL METHODS THEREFOR
PCT/CN2021/079471 WO2021248946A1 (zh) 2020-06-12 2021-03-08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3744.5A CN111585297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297A true CN111585297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18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3744.5A Pending CN111585297A (zh) 2020-06-12 2020-06-12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2003109B2 (zh)
EP (1) EP4167421A4 (zh)
CN (1) CN111585297A (zh)
WO (1) WO202124894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22727A (zh) * 2020-12-02 2021-03-19 上海毅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制氢装置
CN113215593A (zh) * 2021-03-16 2021-08-06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电解水的绿氢制备系统
CN113235121A (zh) * 2021-05-07 2021-08-10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多槽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88856A (zh) * 2021-06-21 2021-09-14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ael和pem水电解的制氢系统及态势控制方法
CN113445062A (zh) * 2021-06-22 2021-09-28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WO2021248946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25556A (zh) * 2022-06-15 2022-09-30 水发兴业能源(珠海)有限公司 直流制氢控制装置及其方法、直流制氢系统
WO2023207201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37839B (zh) * 2022-10-10 2024-09-13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制氢系统的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93972B (zh) * 2022-12-30 2023-03-14 长春吉电氢能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发电与pem制氢耦合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6111733B (zh) * 2023-04-13 2023-06-23 华北电力大学 基于电解槽和高压储氢罐的港口氢-电综合能源系统
CN116288452B (zh) * 2023-05-11 2023-08-01 浙江大学 一种多模态自寻优电解制氢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7117975B (zh) * 2023-10-25 2024-01-16 北京永氢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低温余热利用的氢水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9131A (zh) * 2010-04-28 2013-03-06 英格蒂姆能源科技公司 用于控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站的功率输出的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19883A (zh) * 2016-06-22 2016-11-16 同济大学 一种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04665A (zh) * 2018-08-31 2018-12-14 河北科技大学 风电、光电离/并网制氢方法及系统
CN111224426A (zh) * 2020-02-20 2020-06-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离网制氢站及其供电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8837B2 (ja) * 2004-08-06 2007-05-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風力発電装置
WO2006072576A1 (de) * 2005-01-07 2006-07-13 Steag Saar Energi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ützung der wechselspannungsfrequenz in einem elektrizitätsnetz
US7411308B2 (en) * 2005-02-26 2008-08-12 Parmley Daniel W Renewable energy power systems
DE102005046919A1 (de) * 2005-03-18 2006-09-28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Zwischenspeicherung von aus Windkraft erzeugter elektrischer Windenergie
US20080127646A1 (en) * 2005-10-11 2008-06-05 Doland George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and Hydrogen Production
EP3517653B1 (en) * 2008-10-30 2021-06-30 Next Hydrogen Corporation Power dispatch system for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hydrogen from wind power
DE102012204220A1 (de) * 2012-03-16 2013-09-19 Wobben Properties Gmbh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Anordnung zum Einspeisen elektrischen Stroms in ein Versorgungsnetz
EP3811484A4 (en) * 2018-06-20 2022-03-02 Aquahydrex, Inc. MULTI-STAGE DIRECT CURRENT DISTRIBUTION SYSTEM
EP4061984A4 (en) * 2019-11-21 2024-07-31 Ohmium Int Inc MODULAR HYDROGEN GENERATION SYSTEMS AND THEIR METHODS OF OPERATION
CN111585297A (zh) * 2020-06-12 2020-08-25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59131A (zh) * 2010-04-28 2013-03-06 英格蒂姆能源科技公司 用于控制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站的功率输出的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19883A (zh) * 2016-06-22 2016-11-16 同济大学 一种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04665A (zh) * 2018-08-31 2018-12-14 河北科技大学 风电、光电离/并网制氢方法及系统
CN111224426A (zh) * 2020-02-20 2020-06-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离网制氢站及其供电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48946A1 (zh) * 2020-06-12 2021-12-16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2003109B2 (en) 2020-06-12 2024-06-04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Direct-current coupling hydrogen produ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2522727A (zh) * 2020-12-02 2021-03-19 上海毅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制氢装置
CN113215593A (zh) * 2021-03-16 2021-08-06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电解水的绿氢制备系统
CN113235121A (zh) * 2021-05-07 2021-08-10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式多槽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388856A (zh) * 2021-06-21 2021-09-14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基于ael和pem水电解的制氢系统及态势控制方法
CN113445062A (zh) * 2021-06-22 2021-09-28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电解水制氢装置、电解水制氢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WO2023207201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125556A (zh) * 2022-06-15 2022-09-30 水发兴业能源(珠海)有限公司 直流制氢控制装置及其方法、直流制氢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003109B2 (en) 2024-06-04
US20230041986A1 (en) 2023-02-09
EP4167421A4 (en) 2024-08-28
WO2021248946A1 (zh) 2021-12-16
EP4167421A1 (en) 2023-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85297A (zh)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63807B (zh) 一种分布式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803472A (zh) 一种直流耦合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42413A (zh) 非并网风电电解水制氢系统和方法
CN110970922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
CN112217192B (zh) 一种直流耦合光伏离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06512A (zh) 电解水制氢装置
CN111801443A (zh) 配置水电解系统的方法
CN112217193B (zh) 光伏制氢电站和直流耦合光伏离网制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392674U (zh) 风力发电机组直流输电系统
CN216192753U (zh) 一种混合制氢系统
WO2024169162A1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直流接入铝电解槽直流母线的供电装置
CN109995012B (zh) 直流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62092A (zh) 一种离网式独立电解槽结构和电极控制方法
KR101481452B1 (ko) 인버터제어를 이용한 고효율 태양광 발전시스템
CN112994076A (zh) 一种sofc热电联供微网
CN207442523U (zh) 一种太阳能发电系统
CN111371165A (zh) 适用于液流电池的光储充一体机及系统
CN112994075A (zh) 一种光伏离网制氢方法和系统
CN207603211U (zh) 一种三端直流输电系统
CN112803445B (zh) 一种风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akahata et al.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systems
Yahoui et al. A control strategy for DC Smart Grids operation
CN114123211A (zh) 一种含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微电网及并网运行方法
Aguirre et al. A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lternative for hydrogen production and electric energy gen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