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62485B - 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记录物 - Google Patents
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记录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62485B CN110962485B CN201910923509.6A CN201910923509A CN110962485B CN 110962485 B CN110962485 B CN 110962485B CN 201910923509 A CN201910923509 A CN 201910923509A CN 110962485 B CN110962485 B CN 11096248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receiving layer
- content
- recording
- recording mediu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8—Sequential or multiple printing, e.g. on previously printed background; Mirror printing; Recto-verso printing; using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printing techniques; Printing of patterns visible in reflection and by transparency; by superposing printed artifac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Mixing of inks, solvent or air prior to paper contac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0023—Digital printing method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s us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8—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other than solvents, pigments or dy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40—Ink-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inkjet prin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52—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006—Patterns of chemical products used for a specific purpose, e.g. pesticides, perfumes, adhesive patterns; use of microencapsulated material; Printing on smoking art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18—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inorganic additives, e.g. pigments, clay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27—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UV-absorbers, plasticisers, surfacta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45—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mers containing cationic or anionic groups, e.g. mord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记录物。一种记录方法,其包括将第一墨施加至记录介质的步骤;和通过施加第二墨使得第二墨与施加有第一墨的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步骤。第一墨为包含银颗粒的水性墨。第二墨为包含着色材料的水性墨。记录介质具有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墨接收层具有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的卤化物离子的含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记录物。
背景技术
包含金属颗粒的墨已经通过利用所使用的金属颗粒的导电性而用于形成电路;然而,近年来,此类墨越来越多地用于如圣诞贺卡等展现金属感的用途。特别地,已经要求将色调赋予具有金属感的图像,换言之,要求记录"彩色金属图像"。日本专利特开No.2015-193126提出了通过预先将包含无机颗粒的处理剂施加至其上形成有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然后依次施加包含银颗粒的水性墨和包含颜料的水性墨来记录彩色金属图像的方法。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日本专利特开No.2015-193126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方法记录了彩色金属图像并且研究了获得的图像。结果,发现颜料墨的色调不容易从图像识别并且存在显色性不充分或者由于图像贮存时光泽性的降低使得损失金属感的情况。
因此,本发明提供可以记录即使图像贮存之后也具有优异的显色性和优异的光泽性的彩色金属图像的记录方法和记录设备。另外,本发明提供即使图像贮存之后也具有优异的显色性和优异的光泽性的彩色金属记录物(color metallic recorded matter)。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墨施加至记录介质的步骤,和通过施加第二墨使得第二墨与施加有第一墨的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步骤。第一墨为包含银颗粒的水性墨。第二墨为包含着色材料的水性墨。记录介质具有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并且在墨接收层中卤化物离子的含量(mmol/m2)为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
参照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中所使用的记录设备的实例的相关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B为头盒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通过优选实施方案进一步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本发明中,水性墨可以简称为"墨"。物理性质值为常温(25℃)下的值,除非另有说明。
关于通过日本专利特开No.2015-193126中记载的喷墨记录方法获得的图像,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了不充分的显色性和贮存后的不充分的光泽性的原因。具有墨接收层的一般的记录介质使用阳离子性化合物以提高记录的图像的耐水性等。阳离子性化合物通常以盐酸盐形式使用。因此,墨接收层包含氯化物离子。本发明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当在墨接收层中氯化物离子含量低时,不能获得其中在施加包含银颗粒的墨之后所施加的墨的色调可容易识别的图像。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其中包含着色材料的墨的色调是可识别的金属图像称为具有"显色性"的图像。
首先,将包含银颗粒的墨和包含着色材料的墨依次一个在另一个上施加至具有氯化物离子含量低的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以记录图像。获得的图像的分析发现,由于大多数银颗粒不与周围的银颗粒熔合,因而无法形成均匀的银层,由此,着色材料不会留在银层上。推测其原因如下。当以其中银颗粒不熔合的状态施加包含着色材料的墨时,银颗粒分散并且移动至包含着色材料的墨的液体组分中。此状态的银层不能使着色材料留下,由此,无法展现显色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将包含银颗粒的墨和包含着色材料的墨依次一个在另一个上施加至具有氯化物离子含量高的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以记录图像。获得的图像的分析发现,形成其中大多数银颗粒与周围的银颗粒熔合的状态的银层并且着色材料留在银层上。推测其原因如下。当墨接收层中存在足够的氯化物离子时,银颗粒中的一些离子化的银离子和氯化物离子彼此反应,形成氯化银。由此形成的氯化银用作促进银颗粒的熔合并且由此形成均匀的银层的核。与上述情况不同,即使当包含着色材料的墨施加至其中银颗粒熔合的状态的银层时,银颗粒也几乎不分散在包含着色材料的墨的液体组分中。认为由于银层的该状态,使得着色材料可以留下,并且展现显色性。
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发现当贮存具有氯化物离子含量高的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图像时,随着时间的经过,光泽性逐渐降低,由此金属感损失。推测其原因如下。当图像暴露于如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或者暴露于光时,使构成银层的银原子活化并且转化为银离子。由此生成的银离子与氯化物离子反应以生成氯化银。以该方式,在图像贮存的同时,氯化银逐渐生成,并且当生成保持银颗粒的熔合的必要量以上的氯化银时,由于氯化银使得白化和变色发生,从而导致图像的光泽性降低。
换言之,尽管只要在墨接收层中的氯化物离子含量高,氯化物离子就可以使彩色金属图像展现显色性,但是氯化物离子为使光泽性降低的因素。由此,为了实现显色性和贮存后的光泽降低的抑制二者,即使在墨接收层中氯化物离子含量低,也需要促进银颗粒的熔合。在该推测下,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研究并且发现,墨接收层中可以包含特定量的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
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的有效性通过卤化银的溶度积来说明。溶度积Ksp为难溶性物质的饱和水溶液中阳离子浓度和阴离子浓度的积。当离子浓度的积大于溶度积Ksp时,卤化银的沉淀生成。各种卤化银的在25℃下的溶度积如下。下述溶度积表示,当存在特定量的银离子时,与氯化物离子相比,需要较少的溴化物离子或碘化物离子来生成相同量的卤化银。
·氯化银的溶度积=1.6×10-10(mol/L)2
·溴化银的溶度积=4.0×10-13(mol/L)2
·碘化银的溶度积=8.5×10-17(mol/L)2
本发明中,使用具有包含需要较少量以生成卤化银的、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另外,卤化物离子含量(mmol/m2)需要为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当卤化物离子含量小于0.1mmol/m2时,卤化物离子的量过少而不能促进银颗粒的熔合并且图像不会展现显色性。同时,当卤化物离子含量大于0.8mmol/m2时,卤化物离子的量过多,由此,在图像贮存期间,卤化银的晶体过量生成,导致白化和变色,由此,图像贮存后的光泽性的降低不能得到抑制。
记录方法和记录设备
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使用作为包含银颗粒的水性墨的第一墨、作为包含着色材料的水性墨的第二墨、和其中形成包含特定量的卤化物离子(溴化物离子或碘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的记录介质。另外,进行将第一墨施加至记录介质的步骤和通过施加第二墨使得第二墨与施加有第一墨的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步骤。本发明的记录设备包括在将第一墨施加至记录介质之后通过施加第二墨使得第二墨与施加有第一墨的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而在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单元。
本发明的记录方法可以为使用配备有喷墨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喷墨记录方法。换言之,第一墨和第二墨可以从喷墨记录头喷出并且施加至记录介质。喷墨系统的实例包括将机械能施加至墨的系统和将热能施加至墨的系统。本发明中,可以采用将热能施加至墨以喷出墨的系统。
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不必要的是,进行施加如UV射线或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的步骤。此外,在本发明的记录方法中,可以在第一墨和第二墨之前将包含功能性材料等的处理液施加至记录介质。然而,只要使用上述记录介质,通常不需要进行施加不同于第一墨和第二墨的处理液的步骤。因此,至少第一墨可以以干燥状态(其中实质上不包含水的状态)而不是以通过预先施加不同的水性处理液产生的潮湿状态(其中实质上包含水的状态)施加至记录介质。
图1A为本发明的喷墨记录方法中所使用的喷墨记录设备的实例的相关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和图1B为头盒的透视图。喷墨记录设备包括输送记录介质32的输送单元(未示出)、和滑架轴34。头盒36可以安装至滑架轴34。头盒36配备有记录头38和40并且构成为与墨盒42匹配。在头盒36沿着滑架轴34在主扫描方向上输送的同时,墨(未示出)从记录头38和40朝向记录介质32喷射。随着记录介质32通过输送单元(未示出)沿副扫描方向输送,图像记录在记录介质32上。
第一墨
第一墨为包含银颗粒的水性墨。第一墨可以用于喷墨。然而,由于第一墨不必须是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因而不需要包含具有聚合性基团等的单体。
以下描述构成第一墨的组分。
银颗粒
银颗粒由银原子构成。银颗粒除了银原子以外还可以包含其它金属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和碳原子等。在银颗粒中银原子的比例(%)可以为50.0质量%以上。在第一墨中银颗粒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可以为2.0质量%以上且15.0质量%以下。
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量的银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优选为200nm以下并且更优选150nm以下。银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是指粒径累积曲线中由小粒径侧累积的体积相对于银颗粒的总体积达到50%时的粒径。当累积50%粒径小时,相对于每单位质量的银原子的总数量,银颗粒的表面中存在的银原子的比例增大,并且这意味着存在许多能够在银颗粒中容易地移动的银原子。当能够在银颗粒中容易地移动的银原子的比例增大时,某个银颗粒的表面中存在的银原子能够与周围的银颗粒的表面中存在的银原子容易地形成金属键,由此银颗粒的熔合容易发生。结果,着色材料很可能留在银层上,由此图像的显色性倾向于改进。累积50%粒径优选为1nm以上并且更优选10nm以上。
银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通过使用通过用水稀释第一墨或银颗粒的分散液制备的试样来如下测量。在将试样施加至由硅酮材料形成的基板之后,除去水从而制备试样。通过使用获得的试样,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或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观察3,000个以上的银颗粒并且进行图像处理以计算具有上述定义的粒径。在下述实施例中,在观察银颗粒之后,通过使用图像分析仪/测量软件(商品名:"WinROOF2015",由MitaniCorporation生产)计算粒径。银颗粒的粒径可以使用墨或分散液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来测量;然而,由于测量值由于熔合等的影响而倾向于变动,因而可以对上述用水稀释的试样进行测量。
银颗粒的生产方法的实例包括涉及用如球磨机或喷磨机等粉碎机粉碎银块的方法(粉碎法)和涉及通过使用通用还原剂还原而使银离子或银配合物聚集的方法(还原法)。本发明中,从控制银颗粒的粒径和银颗粒的分散稳定性的观点,可以使用通过还原法生产的银颗粒。
银颗粒可以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或如树脂等分散剂来分散并且使用。在水性墨中分散剂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可以为0.1质量%以上且5.0质量%以下。在水性墨中分散剂含量(质量%)与银颗粒含量(质量%)的质量比可以为0.2倍以上且1.5倍以下。
银颗粒的分散剂的实例包括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等各种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脂肪酸盐、烷基硫酸酯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二芳基醚二磺酸盐、二烷基磺基琥珀酸盐、烷基磷酸盐、萘磺酸酯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烷基醚硫酸盐、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盐和甘油硼酸脂肪酸酯。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氧丙烯嵌段共聚物、脱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烷基胺、氟系化合物和硅系化合物。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烷基胺盐、季铵盐、烷基吡啶鎓盐和烷基咪唑鎓盐。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烷基胺氧化物和磷脂酰胆碱。
包含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单元和不具有阴离子性基团的单元的树脂可以用作银颗粒的分散剂。树脂骨架的实例包括乙烯基系树脂、酯系树脂、氨基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醚系树脂、酰胺系树脂、酚醛系树脂、硅酮系树脂和氟系树脂。
水性介质
第一墨为至少包含水作为水性介质的水性墨。第一墨可以包含水或作为包含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介质的水性介质。水可以为去离子水或离子交换水。在第一墨中水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可以为50.0质量%以上且95.0质量%以下。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任意,只要其为水溶性的即可,并且可以使用醇类、(聚)亚烷基二醇类、二醇醚类、含氮极性溶剂类、含硫极性溶剂类等。在第一墨中水溶性有机溶剂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可以为3.0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当第一墨用于喷墨记录方法并且水溶性有机溶剂含量在上述范围以外时,如耐固着性和喷射稳定性等可靠性显著降低。
表面活性剂
第一墨除了可以用作银颗粒的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以外,可以进一步包含其它表面活性剂。在第一墨中,用作银颗粒的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以外的表面活性剂的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可以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其中,如乙炔二醇的环氧乙烷加合物或聚氧乙烯烷基醚等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是优选的。
其它添加剂
第一墨除了上述组分以外,还可以包含如脲或其衍生物、三羟甲基丙烷或三羟甲基乙烷等在25℃下为固体的水溶性有机化合物。此外,第一墨除了上述组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包含如消泡剂、pH调节剂、防锈剂、防腐剂、抗真菌剂、抗氧化剂、还原抑制剂和螯合剂等各种添加剂。
墨的物理性质
第一墨的在25℃下的粘度(mPa·s)优选为1mPa·s以上且6mPa·s以下并且更优选1mPa·s以上且4mPa·s以下。第一墨的在25℃下的表面张力(mN/m)优选为10mN/m以上且60mN/m以下,更优选20mN/m以上且50mN/m以下并且还更优选25mN/m以上且40mN/m以下。
第二墨
第二墨为包含着色材料的水性墨。第二墨可以用于喷墨。然而,由于第二墨不必须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因此不需要包含具有聚合性基团等的单体。以下描述构成第二墨的组分。
着色材料
着色材料的实例包括染料和颜料。在第二墨中着色材料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10.0质量%以下并且更优选2.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
染料可以为阴离子性染料。染料可以为具有选自由偶氮骨架、酞菁骨架、蒽吡啶酮骨架和呫吨骨架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骨架的化合物。颜料的实例包括如炭黑和氧化钛等无机颜料;和如偶氮、酞菁、喹吖啶酮、异吲哚啉酮、咪唑酮、二酮基吡咯并吡咯和二噁嗪等有机颜料。颜料分散体系的实例包括使用树脂作为分散剂的树脂分散颜料和其中亲水性基团键合至颜料的颗粒表面的自分散颜料。例如,可以使用其中树脂化学键合至颜料的颗粒表面的树脂键合型颜料或其中颜料的颗粒表面覆盖有树脂等的微胶囊颜料。着色材料可以为染料或使用树脂分散剂的树脂分散颜料。
水性介质
第二墨为至少包含水作为水性介质的水性墨。第二墨可以包含水或作为包含水和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混合介质的水性介质。水可以为去离子水或离子交换水。在第二墨中水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可以为50.0质量%以上且95.0质量%以下。水溶性有机溶剂可以任意,只要其为水溶性的即可,并且可以使用醇类、(聚)亚烷基二醇类、二醇醚类、含氮极性溶剂类、含硫极性溶剂类等。在第二墨中水溶性有机溶剂含量(质量%)相对于墨的总质量可以为3.0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当第二墨用于喷墨记录方法并且水溶性有机溶剂含量在上述范围以外时,如耐固着性和喷射稳定性等可靠性显著降低。
其它组分
第二墨除了上述组分以外,还可以包含如脲或其衍生物、三羟甲基丙烷或者三羟甲基乙烷等在25℃下为固体的水溶性有机化合物。此外,第二墨除了上述组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包含如表面活性剂、消泡剂、pH调节剂、防锈剂、防腐剂、抗真菌剂、抗氧化剂、还原抑制剂和螯合剂等各种添加剂。
墨的物理性质
第二墨的在25℃下的粘度(mPa·s)优选为1mPa·s以上且6mPa·s以下并且更优选1mPa·s以上且4mPa·s以下。第二墨的在25℃下的表面张力(mN/m)优选为10mN/m以上且60mN/m以下,更优选20mN/m以上且50mN/m以下,并且还更优选25mN/m以上且40mN/m以下。
记录介质
记录介质具有包含特定卤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墨接收层通常设置在基材上。以下描述记录介质的结构。
基材
基材可以为在其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墨接收层的任意物品,并且基材的实例为纸张。纸的具体实例包括由树脂等形成的合成纸和由纸浆形成的纸。由木浆作为主原料并且根据需要通过添加如聚丙烯等合成纸浆或者如尼龙或聚酯等合成纤维获得的纸为纸的一个实例。木浆的实例包括阔叶树漂白牛皮纸浆(LBKP)和针叶树漂白牛皮纸浆(NBKP)。纸浆可以为如无氯漂白纸浆(无元素氯(ECF)和完全不含氯(TCF))等无氯纸浆。基材的厚度(μm)可以为50μm以上且400μm以下。
在基材上可以形成树脂层。树脂层可以仅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或者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形成树脂层的树脂的实例包括如丙烯酸系树脂、丙烯酰基硅酮树脂、烯烃系树脂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其中,烯烃系树脂是优选的。烯烃系树脂的实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和聚异丁烯,其中,聚乙烯是优选的。聚乙烯可以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或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了调节不透明度、白度和色相等,如白色颜料、荧光增白剂和群青等添加剂可以添加至形成树脂层的树脂中。为了提高不透明度,可以包含如氧化钛等白色颜料。在树脂层中白色颜料含量(质量%)相对于树脂层的总质量可以大于0.0质量%且25.0质量%以下。
墨接收层
墨接收层需要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并且需要具有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的卤化物离子含量。可以设置一层墨接收层或两层以上的墨接收层,并且当存在两层以上的墨接收层时,距离基材最远的墨接收层具有上述结构。墨接收层可以仅形成在基材的一个表面上或者形成在基材的两个表面上。
用于使墨接收层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的技术的实例为涉及使用水溶性金属卤化物的技术。具体地,可以使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溴化物或碘化物。碱金属的实例包括锂、钠和钾并且碱土金属的实例包括镁和钙。可以使用碱金属的溴化物或碘化物,因为其水中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尽管从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二者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但是从墨接收层的白度的观点,溴化物离子是优选的。
在墨接收层中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的含量(mmol/m2)为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该含量可以为0.3mmol/m2以上且0.7mmol/m2以下。本发明中,墨接收层可以不包含氯化物离子。当使用氯化物离子时,从抑制贮存后的光泽的降低的观点,在墨接收层中氯化物离子含量(mmol/m2)优选为0.5mmol/m2以下并且更优选0.1mmol/m2以下。特别优选地,墨接收层不包含氯化物离子。
在墨接收层中卤化物离子含量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来求得。具体地,将10mL离子交换水放入20mL小瓶(直径:φ16mm)中并且盖上盖子使得记录介质的墨接收层侧与小瓶的内容物接触并且将小瓶固定使得离子交换水不泄漏。随后,将小瓶倒置并且在25℃的环境下静置24小时。以该方式,使墨接收层与水接触并且提取卤化物离子。使用获得的提取液以通过离子色谱法定量分析阴离子,从而求得在墨接收层中卤化物离子含量。在本说明书中,卤化物离子含量由每单位面积墨接收层中的毫摩尔表示。
阳离子性树脂
与具有粒径并且在墨中处于分散状态的颜料不同,墨中的染料处于溶解状态。因此,与颜料相比,难以使染料留在银层上,并且显色性倾向于相对低。当阴离子性染料用作第二墨中的着色材料时,可以使用包含阳离子性树脂的墨接收层。当将第二墨施加至形成在记录介质上的银层时,墨接收层中的阳离子性树脂的至少一部分溶解在第二墨的液体组分中。溶解的阳离子性树脂的一部分通过银层中的孔并且在银层的表面(施加有第二墨的表面)上或其附近渗出。渗出的阳离子性树脂与染料的阴离子性基团反应,并且这导致染料容易析出并且使染料留在银层上;因此,即使当使用染料时,图像的显色性的降低也可以得到有效抑制。
阳离子性树脂的实例为具有胺结构等的树脂,并且树脂可以为盐形式。胺可以为任意的伯胺至季胺。阳离子性树脂可以为具有硝酸盐型或硫酸盐型胺结构的树脂。具有胺结构的树脂的硝酸盐的实例包括聚烯丙基胺硝酸盐和双氰胺/二亚乙基三胺树脂的硝酸盐。具有胺结构的树脂的硫酸盐的实例包括聚烯丙基胺硫酸盐和双氰胺/二亚乙基三胺树脂的硫酸盐。阳离子性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以上且100,000以下。阳离子性树脂的胺值可以为50mgKOH/g以上且300mgKOH/g以下。
在墨接收层中阳离子性树脂含量(g/m2)可以为0.2g/m2以上且5.0g/m2以下。当该含量小于0.2g/m2时,阳离子性树脂的量过少并且染料的析出不能容易地发生;因此,不会充分地获得抑制图像的显色性的降低的效果。当该含量大于5.0g/m2时,阳离子性树脂的量过多并且墨接收层的墨吸收性倾向于降低,墨的液体组分残留在墨接收层中并且墨中染料的析出不能平稳地发生。结果,染料几乎不留在银层上并且不会充分地获得抑制图像的显色性的降低的效果。在墨接收层中阳离子性树脂含量(g/m2)更优选为0.6g/m2以上且3.0g/m2以下。
防锈剂和抗氧化剂
墨接收层可以包含防锈剂和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当墨接收层包含防锈剂或抗氧化剂时,通过如氮氧化物等氧化性气体或光等的银颗粒的离子化可以得到抑制。结果,几乎不形成卤化银并且贮存图像之后的光泽性的降低可以得到更有效地抑制。
防锈剂可以为1,2,3-苯并三唑或其衍生物。1,2,3-苯并三唑的衍生物包括1-(甲氧基甲基)-1H-苯并三唑和1-(羟甲基)-1H-苯并三唑。在墨接收层中防锈剂含量(g/m2)可以为0.02g/m2以上且0.15g/m2以下。
抗氧化剂可以为抗坏血酸或其盐。形成抗坏血酸的盐的阳离子的实例包括如锂、钠和钾等碱金属的离子,和如镁和钙等碱土金属的离子。在墨接收层中抗氧化剂含量(g/m2)可以为0.05g/m2以上且0.25g/m2以下。
无机颗粒
墨接收层可以包含无机颗粒。无机颗粒的实例包括氧化铝水合物、氧化铝、二氧化硅、胶体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无机颗粒可以为氧化铝水合物、氧化铝或二氧化硅,因为可以形成具有高墨吸收性的多孔结构。可以组合使用氧化铝水合物、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在墨接收层中无机颗粒含量(质量%)相对于墨接收层的总质量优选为50.0质量%以上且98.0质量%以下并且更优选70.0质量%以上且96.0质量%以下。
氧化铝水合物的实例包括勃姆石型氧化铝水合物和无定形氧化铝水合物。氧化铝的实例包括如γ-氧化铝、α-氧化铝、δ-氧化铝、θ-氧化铝和χ-氧化铝等气相法氧化铝。其中,从图像的光学浓度和墨吸收性的观点,γ-氧化铝是优选的。
氧化铝水合物和氧化铝可以通过使用分散剂来分散使得在用于形成墨接收层的涂布液(以下,可以称为"第一涂布液")中处于分散状态。分散剂可以为酸,特别是,从抑制图像模糊(image blur)的观点,可以为由R-SO3H表示的化合物。在式中,R表示氢原子、具有1个以上且4个以下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2个以上且4个以下碳原子的烯基。R可以被氧代基团、卤素原子、烷氧基或酰基取代。上述化合物的具体实例为甲磺酸。酸含量相对于氧化铝水合物或氧化铝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并且更优选1.3质量%以上且1.6质量%以下。
二氧化硅大致分为通过湿式法形成的那些和通过干式法(气相法)形成的那些。湿式法涉及通过硅酸盐的酸分解生成活性二氧化硅,使活性二氧化硅聚合至适当程度,并且引起沉降,以获得"含水二氧化硅"。干式法(气相法)涉及通过涉及卤化硅的高温气相水解的方法(火焰水解法)或涉及在电炉中使用电弧将硅砂和焦炭加热、还原和蒸发以用空气进行氧化的方法(电弧法)获得"无水二氧化硅"。其中,优选使用通过干式法(气相法)获得的气相法二氧化硅。气相法二氧化硅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墨吸收性以及低折射率,并且可以形成透明的墨接收层;因此,从图像的显色性的观点,气相法二氧化硅是优选的。
无机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优选为150nm以下,更优选1nm以上且100nm以下,并且还更优选3nm以上且30nm以下。无机颗粒的平均一次粒径为由具有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时的无机颗粒的一次颗粒的投影面积相同面积的圆的直径测定的数均粒径。对100个以上的颗粒进行该测量。
如上所述,无机颗粒可以通过分散剂分散在第一涂布液中并且使用。第一涂布液中的无机颗粒的平均二次粒径优选为1nm以上且500nm以下,更优选1nm以上且300nm以下并且还更优选10nm以上且250nm以下。无机颗粒的平均二次粒径为通过动态光散射法测量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
当形成墨接收层时施加至基材的无机颗粒的涂布量(g/m2)可以为8g/m2以上且45g/m2以下。在该范围内,墨接收层很可能具有期望的厚度。无机颗粒的涂布量可以通过在第一涂布液中无机颗粒含量和第一涂布液的涂布量来调节。
粘结剂
墨接收层可以包含结合无机颗粒并且形成膜的粘结剂。粘结剂的实例包括通过使用阳离子性基团而阳离子化的聚合物;具有通过使用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而阳离子化的表面的聚合物;通过在阳离子性聚乙烯醇的存在下使构成聚合物的单体聚合,使得聚乙烯醇分布在聚合物的表面上而获得的聚合物;通过使构成聚合物的单体在阳离子性胶体颗粒的悬浮分散液中聚合,使得阳离子性胶体颗粒分布在聚合物的表面上而获得的聚合物;如例如三聚氰胺树脂或脲醛树脂等热固性合成树脂等水性粘结剂;和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等合成树脂。
在上述粘结剂中,优选使用能够形成透明膜的聚乙烯醇或其衍生物(以下,也可以称为"聚乙烯醇类化合物")。聚乙烯醇的衍生物的实例包括阳离子改性聚乙烯醇、阴离子改性聚乙烯醇、硅烷醇改性聚乙烯醇和聚乙烯醇缩醛。
从墨吸收性的观点,在墨接收层中粘结剂含量(质量%)与无机颗粒含量(质量%)的质量比优选为0.50倍以下并且更优选0.30倍以下。从无机颗粒的结合能力的观点,上述质量比优选为0.05倍以上并且更优选0.08倍以上。
当制备第一涂布液时,聚乙烯醇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水溶液使用。在第一涂布液中聚乙烯醇类化合物含量(固成分,质量%)相对于第一涂布液的总质量可以为3.0质量%以上且20.0质量%以下。
交联剂
墨接收层可以包含交联剂以改进耐水性。交联剂的实例包括锆系化合物、酰胺系化合物、铝系化合物和硼酸类。特别地,当聚乙烯醇类化合物用作粘结剂时,可以使用硼酸类。由于聚乙烯醇类化合物具有许多羟基并且是高度亲水性的,因而羟基与墨中的水反应,并且墨接收层很可能膨胀。结果,墨接收层的墨吸收性倾向于降低。即使当墨接收层中包含聚乙烯醇类化合物时,交联剂的存在也使羟基选择性地与交联剂反应;因此,墨接收层的膨胀得到抑制,并且墨吸收性的降低可以得到抑制。
硼酸类的实例包括原硼酸(H3BO3)、偏硼酸和二硼酸。硼酸类可以为盐形式并且可以为水溶性盐。实例包括如钠盐或钾盐等硼酸的碱金属盐;如镁盐或钙盐等硼酸的碱土金属盐;和硼酸的铵盐。从第一涂布液的经时稳定性和抑制裂纹的观点,可以使用原硼酸。
当墨接收层包含聚乙烯醇类化合物和交联剂时,从理论上说,假设可以与聚乙烯醇类化合物的羟基没有过量或不足地反应的交联剂的量为1.00当量,则可以满足以下条件。在墨接收层中交联剂含量相对于聚乙烯醇类化合物含量可以为0.10当量以上且1.20当量以下。在该范围内,聚乙烯醇类化合物与交联剂之间的反应充分进行,因此图像的显色性和光泽性可以以良好的平衡方式得到改进。交联剂的使用量可以根据生产条件等来适当地调节。在墨接收层中交联剂含量相对于粘结剂含量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并且更优选5.0质量%以上且40.0质量%以下。
其它组分
墨接收层除了上述组分以外,根据需要还可以包含如pH调节剂、增稠剂、脱模剂、荧光增白剂、紫外线吸收剂、防腐剂、抗真菌剂、耐水化剂和固化剂等各种添加剂。
纸表面pH
记录介质的纸表面pH可以为6.0以下。记录介质的纸表面pH为墨接收层的pH,并且可以依照JAPAN TAPPI No.49-1“纸和纸板-表面pH测试方法-第1部分:玻璃电极法(Paperand Board-Surface pH Testing Method-Part 1:Glass Electrode Method)”来测量。
记录介质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中使用的记录介质可以通过任意方法来生产,只要该方法能够形成以特定范围内的量包含特定卤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即可。具体地,以下方法(i)和(ii)可以用于生产记录介质。此处,其中金属卤化物用作可以产生特定卤化物离子的化合物的情况作为实例来描述。防锈剂和抗氧化剂可以包含在第一涂布液和第二涂布液中的任意一者中。
(i)涉及将包含金属卤化物、无机颗粒等的第一涂布液施加至基材的方法。
(ii)涉及将包含无机颗粒等的第一涂布液施加至基材,然后将另外的包含金属卤化物等的第二涂布液施加至基材的方法。
方法(i)涉及通过单一的施加步骤形成墨接收层。根据方法(ii),在通过施加第一涂布液形成多孔层之后,施加第二涂布液以使特定的卤化物离子存在于多孔层内从而形成墨接收层。当利用方法(ii)时,在将第一涂布液施加至基材之后且施加第二涂布液之前,可以根据需要来干燥第一涂布液。采用这些方法中的哪一个可以根据生产设备的种类和生产性等来确定。
可以通过使用帘式涂布机、挤出系统涂布机或滑动料斗系统涂布机等将涂布液施加至基材。在施加期间,可以加热涂布液。干燥方法的实例包括使用如直线隧道干燥机、拱式干燥机、空气循环干燥机或正弦曲线气浮式干燥机等热风干燥机的方法,和使用利用红外线、加热干燥机或微波等的干燥机的方法。
记录物
本发明的记录物包括墨接收层、与墨接收层相邻的第一层和与第一层相邻的第二层。墨接收层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并且具有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的卤化物离子含量(mmol/m2)。第一层由银形成和第二层由着色材料形成。具有此类结构的记录物可以通过上述本发明的记录方法来制备。如上所述,即使本发明的记录物贮存之后,记录物也具有优异的显色性和优异的光泽性。
实施例
现在将通过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这些实施例不会限制本发明。表示组分的量的"份"和"%"基于质量,除非另有说明。
银颗粒分散液的制备
通过参考PCT日语翻译专利公开No.2010-507727中的实施例2的记载来制备银颗粒分散液1~3。在制备期间,通过调节搅拌速度来调节粒径。各分散液中银颗粒含量为20.0%和树脂含量为2.0%。银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在分散液1中为32nm,在分散液2中为150nm和在分散液3中为160nm。银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通过以下步骤来测量。首先,将用离子交换水稀释约2,000倍(基于质量)的分散液施加至由硅酮材料形成的基板,并且通过干燥而除去水以制备试样。接下来,通过使用获得的试样,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000个以上的银颗粒并且用图像分析/测量软件(商品名:"WinROOF2015",由MITANI Corporation生产)来进行图像分析,以计算银颗粒的累积50%粒径。
第一墨的制备
将表1中所示的各组分(单位:%)混合、充分搅拌并且用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加压过滤,结果获得第一墨。Acetylenol E100为由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生产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
表1第一墨的组成(单位:%)
着色材料的准备
颜料分散液1
通过将10.0份颜料(C.I.颜料红122)、30.0份树脂分散剂水溶液和60.0份离子交换水混合而获得混合物。水溶性树脂含量为10.0%的水溶液通过将酸值为120mgKOH/g并且重均分子量为8,000的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用与酸值等摩尔的量的氢氧化钾中和、然后将中和产物溶解在离子交换水中来制备,并且用作树脂分散剂的水溶液。将获得的混合物和200份直径为0.3mm的氧化锆珠放入间歇式立式砂磨机(由AIMEX CO.,Ltd.生产)中并且在水冷却下分散5小时。随后,通过离心分离除去粗颗粒。所得混合物用孔径为3.0μm的乙酸纤维素过滤器(由Advantech Co.,Ltd.生产)加压过滤,从而制备颜料含量为10.0%并且树脂分散剂含量为3.0%的颜料分散液1。
颜料分散液2
除了将颜料改变为C.I.颜料蓝15:3以外,通过相同的步骤制备颜料含量为10.0%并且树脂分散剂含量为3.0%的颜料分散液2。
颜料分散液3
除了将颜料改变为C.I.颜料黄74以外,通过相同的步骤制备颜料含量为10.0%并且树脂分散剂含量为3.0%的颜料分散液3。
染料1
根据国际公开No.2006/082669中关于合成方法的记载,合成游离酸形式的由下式(1)表示的钾盐(染料1)。
第二墨的制备
将表2中所示的各组分(单位:%)混合、充分搅拌并且用孔径为1.2μm的过滤器加压过滤,结果获得第二墨。Acetylenol E100为由Kawaken Fine Chemicals Co.,Ltd.生产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
表2第二墨的组成(单位:%)
基材的制备
基材1
向100.0份阔叶树漂白牛皮纸浆浆料中,添加20.0份轻质碳酸钙,然后向其中添加2.0份阳离子淀粉和0.3份烯基琥珀酸酐系中性施胶剂并且混合,从而获得造纸原料。获得的造纸原料通过使用长网造纸机来干燥直到水含量为10%(基于质量),从而获得原纸。通过施胶压榨将氧化淀粉的7%水溶液施加至获得的原纸的两个表面,使得两个表面上施加的水溶液的总量为4g/m2、然后干燥直到水含量为7%(基于质量),从而获得基重为110g/m2的原纸。通过使用熔融挤出机将由70份高密度聚乙烯和20份低密度聚乙烯构成的树脂组合物施加至获得的原纸的两个表面,使得每个表面的涂布量为30g/m2。结果,获得基材1。
基材2
向100.0份阔叶树漂白牛皮纸浆浆料中,添加20.0份轻质碳酸钙,然后向其中添加2.0份阳离子淀粉和0.3份烯基琥珀酸酐系中性施胶剂并且混合,从而获得造纸原料。获得的造纸原料通过长网造纸机干燥直到水含量为10%(基于质量),从而获得原纸。通过施胶压榨将氧化淀粉的7%水溶液施加至获得的原纸的两个表面使得两个表面上施加的水溶液的总量为4g/m2、然后干燥直到水含量为7%(基于质量),从而获得基重为200g/m2的基纸。该基纸用作基材2。
基材3
由聚丙烯形成的合成纸(商品名:"YUPO HIGH GLOSS GAR 110",由YUPOCORPORATION生产)用作基材3。
第一涂布液的制备
首先,制备用于制备第一涂布液的各种溶液。通过将聚乙烯醇(商品名:"PVA235",由KURARAY CO.,LTD.生产,聚合度:3500,皂化度:88%)添加至离子交换水中来制备聚乙烯醇含量为8.0%的PVA水溶液。将原硼酸(交联剂)添加至离子交换水中,从而获得交联剂含量为3.0%的原硼酸水溶液。将溴化钾添加至离子交换水中,从而获得溴化钾含量为10.0%的溴化钾水溶液。将1,2,3-苯并三唑添加至乙醇中,从而获得1,2,3-苯并三唑含量为10.0%的BTA溶液。
第一涂布液1
将氧化铝水合物(商品名:"DISPERSAL HP14",由Sasol生产)添加至离子交换水中,从而获得氧化铝水合物含量为30.0%的分散液。向分散液中,添加甲磺酸使得甲磺酸(氧化铝水合物的分散剂)含量相对于氧化铝水合物含量为1.6%并且充分搅拌所得混合物,从而获得胶体溶胶。将适当量的离子交换水添加至获得的胶体溶胶中,从而获得无机颗粒(氧化铝水合物)含量为27.0%的分散液1。将PVA水溶液添加至如上所获得的分散液1中使得聚乙烯醇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11.0%并且混合。接着,添加原硼酸水溶液使得原硼酸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2.0%并且混合。结果,获得第一涂布液1。
第一涂布液2
将BTA溶液添加至如上获得的涂布液1中使得1,2,3-苯并三唑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4%并且混合。进一步,添加溴化钾水溶液使得溴化钾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2%并且混合。结果,获得第一涂布液2。
第一涂布液3
将湿式二氧化硅(商品名:"NIPGEL AY-603",由Tosoh Silica Corporation)添加至离子交换水中,从而获得湿式二氧化硅含量为15.0%的分散液2。向如上获得的分散液1中,添加分散液2使得氧化铝水合物与湿式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97.5:2.5,并且混合。结果,获得无机颗粒(氧化铝水合物和湿式二氧化硅)含量为20.0%的分散液3。将PVA水溶液添加至如上获得的分散液3中使得聚乙烯醇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5.5%,并且混合。接着,添加原硼酸水溶液使得硼酸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1.0%,并且混合。添加BTA溶液使得1,2,3-苯并三唑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4%,并且混合。进一步,添加溴化钾水溶液使得溴化钾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4%,并且混合。结果,获得第一涂布液3。
第一涂布液4
将PVA水溶液添加至如上获得的分散液1中,使得聚乙烯醇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9.5%,并且混合。接下来,添加原硼酸水溶液使得硼酸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2%,并且混合。添加BTA溶液使得1,2,3-苯并三唑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4%,并且混合。进一步,添加溴化钾水溶液使得溴化钾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3%,并且混合。结果,获得第一涂布液4。
第一涂布液5
将溴化钾水溶液添加至如上获得的涂布液1中使得溴化钾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2%,并且混合。结果,获得第一涂布液5。
第一涂布液6
将BTA溶液添加至如上获得的涂布液1中使得1,2,3-苯并三唑含量相对于无机颗粒含量为0.4%,并且混合。结果,获得第一涂布液6。
第二涂布液的制备
首先,将硝酸添加至聚烯丙基胺(商品名:"PAA-01",由NITTOBO MEDICAL CO.,LTD.生产)中以将液体的pH调节至约4.0,并且获得包含聚烯丙基胺的硝酸盐的液体。将表3中所示的各组分(单位:份)混合,从而获得第二涂布液。表3中所示的"BTA溶液"和"离子交换水"以外的组分的使用量(份)基于固成分。BTA溶液与制备第一涂布液所使用的相同。
表3处理液的组成(单位:份)
记录介质
将第一涂布液施加至基材使得干燥后的厚度如表4所示,并且在80℃下干燥。随后,对于记录介质1~20和25~29,进一步施加第二涂布液使得干燥涂布量如表4所示,并且在80℃下干燥,从而获得记录介质。在不使用第二涂布液的情况下制备记录介质21~24。通过上述方法测量的记录介质的纸表面pH在所有情况下均为4.2。
表4记录介质的制备条件和性质
记录物的制备和评价
将如上制备的墨装入墨盒中,并且将表5左侧所示的组成的盒放入配备有通过热能喷射墨的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设备(商品名:"PIXUS MG3630",由CANON KABUSHIKI KAISHA生产)中。在实施例中,第一墨的100%的记录任务的定义为通过将各自约11.2ng的两墨滴施加至1/600英寸×1/600英寸单位区域所记录的图像。此外,第二墨的100%的记录任务的定义为通过将各自约5.7ng的两墨滴施加至1/600英寸×1/600英寸单位区域所记录的图像。本发明中,对于评价标准的各项目,AAA、AA、A和B为可接受的水平和C为不可接受的水平。评价结果在表5中示出。
显色性
通过借助使用上述喷墨记录设备施加第一墨使得记录任务为100%,将图像记录在表5左侧所示记录介质上。随后,各自施加三种第二墨使得与已经施加有第一墨的区域(第一墨图像)重叠,使得记录任务为100%。结果,制备其上记录有由三种实心图像的记录物。通过使用积分球型分光光度计(商品名:"CM-2600d",由Konica Minolta Japan,Inc.生产)在SCI(包含静反射光的条件)模式下使获得的记录物进行以下测色。以下色度(a*和b*)为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定义的L*a*b*体系的值。首先,测量仅由第一墨记录的部分的图像的色度(a0 *和b0 *)。另外,以相同的方式测量由第一墨和第二墨二者记录的部分的图像的色度(a1 *和b1 *)。色差ΔEab由式ΔEab={(a1 *-a0 *)2+(b1 *-b0 *)2}1/2来计算并且显色性根据以下评价标准来评价。ΔEab为表示由第一墨和第二墨记录的图像的色调与作为基准的用第一墨记录的图像的色调的"偏差"的指标。因此,ΔEab的值高意味着第二墨中使用的着色材料的色调容易从图像识别。在这些评价条件下,认为ΔEab为2.0以上的图像为其中用肉眼可识别的是第二墨中使用的着色材料的色调而不是银颗粒的色调(银色)的图像。
AAA:对于所有三种类型的第二墨,ΔEab为6.0以上且小于10.0。
AA:在三种类型的第二墨中,两种类型产生6.0以上且小于10.0的ΔEab和一种类型产生2.0以上且小于6.0的ΔEab。
A:在三种类型的第二墨中,两种类型产生6.0以上且小于10.0的ΔEab和一种类型产生小于2.0的ΔEab。
B:在三种类型的第二墨中,两种类型产生2.0以上且小于6.0的ΔEab和一种类型产生小于2.0的ΔEab。
C:对于所有三种类型的第二墨,ΔEab小于2.0。
抑制光泽的降低
通过使用上述喷墨记录设备通过将第一墨施加至表5的左侧所示的记录介质来记录记录任务为100%的实心图像。将实心图像在25℃、50%RH环境下放置1天,然后实心图像的20°光泽度G1由光泽计(商品名:"VG-7000",由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生产)来测量。然后,将实心图像放入气体腐蚀测试仪(Suga Test Instruments Co.,Ltd.)中并且在25℃的腔室内温度和80%的相对湿度下暴露于混合气体中36小时。0.90ppmNO2气体、0.05ppmSO2气体和0.15ppmO3气体的混合物用作该混合气体。以相同的方式对暴露后的实心图像测量20°光泽度G2。光泽残存率由下式来计算并且评价图像的光泽性:光泽残存率=G2/G1×100(%)。
AA:光泽残存率为75%以上。
A:光泽残存率为60%以上且小于75%。
B:光泽残存率为50%以上且小于60%。
C:光泽残存率小于50%。
表5:评价结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用其可以记录即使图像贮存之后也具有优异的显色性和优异的光泽性的彩色金属图像的记录方法和记录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即使图像贮存之后也具有优异的显色性和优异的光泽性的彩色金属记录物。
虽然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已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权利要求的范围符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此类改进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2)
1.一种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将第一墨施加至记录介质的步骤;和
通过施加第二墨使得所述第二墨与施加有所述第一墨的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步骤,
其中,所述第一墨为包含银颗粒的水性墨,
所述第二墨为包含着色材料的水性墨,
所述记录介质具有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并且
所述墨接收层的所述卤化物离子的含量以mmol/m2计为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墨接收层包含防锈剂和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防锈剂为1,2,3-苯并三唑或其衍生物,并且所述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或其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墨接收层包含防锈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墨接收层包含阳离子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阳离子性树脂为具有胺结构的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墨接收层的所述阳离子性树脂的含量以g/m2计为0.2g/m2以上且5.0g/m2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所述银颗粒的体积基准的累积50%粒径以nm计为150n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方法,其中通过从喷墨记录头喷射所述第一墨和所述第二墨而将所述第一墨和所述第二墨施加至所述记录介质。
10.一种记录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构成为在将第一墨施加至记录介质之后,通过施加第二墨使得所述第二墨与施加有所述第一墨的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叠而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记录图像的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墨为包含银颗粒的水性墨,
所述第二墨为包含着色材料的水性墨,
所述记录介质具有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的墨接收层,并且
所述墨接收层的所述卤化物离子的含量以mmol/m2计为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设备,其中构成为将所述第一墨和所述第二墨施加至所述记录介质的单元为喷墨记录头。
12.一种记录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墨接收层;
与所述墨接收层相邻的第一层;和
与所述第一层相邻的第二层,
其中,所述墨接收层包含选自由溴化物离子和碘化物离子组成的组的卤化物离子,
所述墨接收层的所述卤化物离子的含量以mmol/m2计为0.1mmol/m2以上且0.8mmol/m2以下,
所述第一层由银形成,和
所述第二层由着色材料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84608 | 2018-09-28 | ||
JP2018184608 | 2018-09-28 | ||
JP2019-153143 | 2019-08-23 | ||
JP2019153143A JP7362353B2 (ja) | 2018-09-28 | 2019-08-23 |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62485A CN110962485A (zh) | 2020-04-07 |
CN110962485B true CN110962485B (zh) | 2021-12-21 |
Family
ID=67981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23509.6A Active CN110962485B (zh) | 2018-09-28 | 2019-09-27 | 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记录物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23995B2 (zh) |
EP (1) | EP3628504B1 (zh) |
CN (1) | CN11096248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072721B2 (en) * | 2017-10-31 | 2021-07-27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2749A (zh) * | 2002-03-26 | 2005-07-20 | Ucb公司 | 可印刷薄膜 |
CN1802262A (zh) * | 2003-06-03 | 2006-07-12 |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片材 |
WO2018080436A1 (en) * | 2016-10-25 | 2018-05-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etreat composi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36890B1 (en) * | 1999-11-12 | 2003-03-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omposition as well as ink set,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bleed allevi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
US6786588B2 (en) * | 2001-03-23 | 2004-09-07 | Ricoh Company Limited | Pretreatment liquid for recording material and image recording method using the pretreatment liquid |
US7128413B2 (en) * | 2002-09-18 | 2006-10-3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nk-jet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
JP2005096384A (ja) * | 2002-12-06 | 2005-04-14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DE602005026458D1 (de) | 2005-02-07 | 2011-03-31 | Fujifilm Corp | Farbmittel, tinte, tintenstrahltinte,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erfahren, farbtoner und farbfilter |
DE102007037079A1 (de) | 2006-10-25 | 2008-04-30 |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 Silberhaltige wässrige Formulierung und ihre Verwend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lektrisch leitenden oder spiegelnden Beschichtungen |
WO2009051243A1 (ja) * | 2007-10-18 | 2009-04-23 | Nippon Sheet Glass Company, Limited | 光輝性顔料 |
US8574356B2 (en) * | 2010-05-14 | 2013-11-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omposition and recording method |
US8828502B2 (en) * | 2013-02-04 | 2014-09-0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aking a conductive article |
JP6299967B2 (ja) | 2014-03-31 | 2018-03-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記録方法、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2019
- 2019-09-16 EP EP19197479.9A patent/EP3628504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9-25 US US16/583,017 patent/US11123995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9-27 CN CN201910923509.6A patent/CN11096248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42749A (zh) * | 2002-03-26 | 2005-07-20 | Ucb公司 | 可印刷薄膜 |
CN1802262A (zh) * | 2003-06-03 | 2006-07-12 | 王子制纸株式会社 | 喷墨记录片材 |
WO2018080436A1 (en) * | 2016-10-25 | 2018-05-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etreat composition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628504B1 (en) | 2023-09-13 |
US11123995B2 (en) | 2021-09-21 |
US20200101757A1 (en) | 2020-04-02 |
CN110962485A (zh) | 2020-04-07 |
EP3628504A1 (en) | 2020-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596831B2 (en) | Inkjet printing metho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 |
US20180015764A1 (en) | Pre-treatment composition | |
CN104066888B (zh) | 印刷用涂布纸及使用它的印刷物制造方法 | |
TW201718787A (zh) | 印刷方法 | |
CN110962485B (zh) | 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记录物 | |
US9248684B2 (en) | Recording material | |
JP2002332437A (ja) | インクセット、被記録媒体に着色部を形成する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WO2004014659A1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 |
JP7362353B2 (ja) | 記録方法、記録装置、及び記録物 | |
JP2018122588A (ja) | 前処理液、及び前記前処理液を含むインキセット | |
JP4969489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 | |
JP7229707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US20100233391A1 (en) | Ink- Jet Recording Medium | |
JP7118713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11072721B2 (en) |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 |
US8236395B2 (en) | Inkjet recording medium | |
JP2010000775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10188691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JP2007136706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JP2008155529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媒体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CN112094539B (zh) | 水性墨、墨盒和喷墨记录方法 | |
JP2018172568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23048994A (ja) | 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 |
JP2024076615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並びにインク及び反応液のセット | |
CN115873448A (zh) | 水性墨、墨盒和喷墨记录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