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931688B - 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931688B CN110931688B CN201911279139.3A CN201911279139A CN110931688B CN 110931688 B CN110931688 B CN 110931688B CN 201911279139 A CN201911279139 A CN 201911279139A CN 110931688 B CN110931688 B CN 1109316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ethylene
- controlled
- polyolefin
- transverse stretching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11—Organic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所述聚烯烃隔膜含有聚烯烃组合物,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含有第一聚乙烯、第二聚乙烯和第三聚乙烯。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组合设计以及特定的铸片、拉伸工艺调整,制备出高延伸率的聚烯烃隔膜,5μm厚度下的双向延伸率≥100%,甚至≥15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隔膜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向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充放电、长循环、高安全方向发展,对聚烯烃隔膜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其中,对隔膜的要求包括具有优异的耐热冲击/重物冲击、耐挤压等力学性能,在电池内部引起热异常导致剧烈膨胀,或电池外部受到重物冲击引起变形,隔膜通过自身优异的延伸性,仍然不破裂,达到极高的安全性。同时在柔性屏及可穿戴设备快速发展的今天,对隔膜性能提出进一步要求,如具有优异的延伸率,以达到可折叠的效果。
传统的单一组分聚乙烯隔膜已不能满足锂电池的安全特性,因此寻找聚乙烯可替代组分就成了隔膜行业的迫切需求,聚烯烃隔膜也向着多组分、多功能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得到的聚烯烃隔膜具有高延伸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所述聚烯烃隔膜含有聚烯烃组合物,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含有第一聚乙烯、第二聚乙烯和第三聚乙烯,所述第一聚乙烯的Mw为10-30万,所述第二聚乙烯的Mw为40-60万,所述第三聚乙烯的Mw为90-120万;
所述聚烯烃隔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和塑化剂通过模头挤出,冷却以形成凝胶状片材;其中,挤出量控制在30-170kg/h,流延速度控制在≤20m/min,流延温度控制在≤35℃,片材厚度控制在≤300μm;
(2)对凝胶状片材先后进行纵向拉伸、第一横向拉伸和第二横向拉伸;其中,纵向拉伸温度控制在40-130℃之间,纵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0;第一横向拉伸温度控制在80-130℃之间,第一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2;第二横向拉伸温度控制在≤130℃,第二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2.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烯烃组合物中,第一聚乙烯占比8wt%-20wt%,第二聚乙烯占比5wt%-20wt%,第三聚乙烯占比60wt%-87wt%。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聚乙烯的Mw为20万,所述第二聚乙烯的Mw为50万,所述第三聚乙烯的Mw为100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聚乙烯的熔点≤126℃,热焓为≤157J/g;所述第二聚乙烯的熔点为132-137℃,热焓为192-202J/g;所述第三聚乙烯的熔点为135-142℃,热焓为≤173J/g。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烯烃隔膜在5μm厚度下的双向延伸率≥150%。
本发明还提供了聚烯烃隔膜作为电池隔膜的应用,一种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以及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池隔膜,所述电池隔膜包括所述的聚烯烃隔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合理的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组合设计以及特定的铸片、拉伸工艺调整,制备出高延伸率的聚烯烃隔膜,5μm厚度下的双向延伸率≥100%,甚至≥150%。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的单一聚乙烯组分隔膜,双向延伸率大大提高。随着高端3C消费类电子的发展,如柔性屏,可穿戴设备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将15wt%的第一聚乙烯、8wt%的第二聚乙烯和77wt%的第三聚乙烯预先共混,得到聚烯烃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的Mw为20万,熔点为122℃,热焓为150J/g;所述第二聚乙烯的Mw为50万,熔点为133℃,热焓为198J/g;所述第三聚乙烯的Mw为100万,熔点为138℃,热焓为168J/g。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聚烯烃隔膜:
a、配料熔融:将30wt%的聚烯烃组合物和70wt%的白油分别投入双螺杆中混合熔融,形成高温熔体;
b、模头挤出:物料在双螺杆中熔融成高温熔体,通过计量泵精确计量进入模头,高温熔体从模头狭缝口流出,冷却以形成凝胶状片材;其中,挤出量控制在40kg/h,流延速度控制在15m/min,流延温度控制在30℃,片材厚度控制在200μm;
c、拉伸:对凝胶状片材先后进行纵向拉伸、第一横向拉伸和第二横向拉伸;其中,纵向拉伸温度(预热、拉伸和定型)控制在40-130℃之间,纵向拉伸速比控制在4;第一横向拉伸温度(预热、拉伸和定型)控制在80-130℃之间,第一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5;第二横向拉伸温度(预热、拉伸和定型)控制在≤130℃,第二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5;
d、萃取:将含油薄膜浸入含有二氯甲烷的萃取槽中,将白油萃取出来;
e、干燥:将萃取后的薄膜进入干燥箱内,萃取剂二氯甲烷挥发后得到干燥后的薄膜,即聚烯烃隔膜。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15wt%的第一聚乙烯、5wt%的第二聚乙烯和80wt%的第三聚乙烯预先共混,得到聚烯烃组合物。
按照以下步骤制备聚烯烃隔膜:
a、配料熔融:将30wt%的聚烯烃组合物和70wt%的白油分别投入双螺杆中混合熔融,形成高温熔体;
b、模头挤出:物料在双螺杆中熔融成高温熔体,通过计量泵精确计量进入模头,高温熔体从模头狭缝口流出,冷却以形成凝胶状片材;其中,挤出量控制在80kg/h,流延速度控制在15m/min,流延温度控制在30℃,片材厚度控制在280μm;
c、拉伸:对凝胶状片材先后进行纵向拉伸、第一横向拉伸和第二横向拉伸;其中,纵向拉伸温度(预热、拉伸和定型)控制在40-130℃之间,纵向拉伸速比控制在7;第一横向拉伸温度(预热、拉伸和定型)控制在80-130℃之间,第一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1;第二横向拉伸温度(预热、拉伸和定型)控制在≤130℃,第二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2;
d、萃取:将含油薄膜浸入含有二氯甲烷的萃取槽中,将白油萃取出来;
e、干燥:将萃取后的薄膜进入干燥箱内,萃取剂二氯甲烷挥发后得到干燥后的薄膜,即聚烯烃隔膜。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10wt%的第一聚乙烯、20wt%的第二聚乙烯和70wt%的第三聚乙烯预先共混,得到聚烯烃组合物。
实施例4:
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将20wt%的第一聚乙烯、20wt%的第二聚乙烯和60wt%的第三聚乙烯预先共混,得到聚烯烃组合物。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聚烯烃组合物中仅含有第二聚乙烯,无第一聚乙烯和第三聚乙烯。
将实施例1-4和对比例1得到的隔膜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隔膜性能测试结果对比情况
由表1的性能测试数据来看,实施例1-4的5μm隔膜纵向/横向延伸率均达到150%以上。与对比例1相比,传统单一聚乙烯组分隔膜纵向/横向延伸率仅有76%/53%,说明通过合理的聚乙烯分子量分布组合设计以及特定的铸片、拉伸工艺调整,是获得超高延伸率特性隔膜的关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关键之一在于聚乙烯组合物,所述第一聚乙烯的Mw需控制在10-30万之间,所述第二聚乙烯的Mw需控制在40-60万之间,所述第三聚乙烯的Mw需控制在90-120万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聚乙烯的熔点≤126℃,热焓为≤157J/g;所述第二聚乙烯的熔点为132-137℃,热焓为192-202J/g;所述第三聚乙烯的熔点为135-142℃,热焓为≤173J/g。
本发明的关键之二在于制备工艺参数,其中,挤出量控制在30-170kg/h,流延速度控制在≤20m/min,流延温度控制在≤35℃,片材厚度控制在≤300μm;纵向拉伸温度控制在40-130℃之间,纵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0;第一横向拉伸温度控制在80-130℃之间,第一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2;第二横向拉伸温度控制在≤130℃,第二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2.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3)
1.一种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隔膜含有聚烯烃组合物,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含有第一聚乙烯、第二聚乙烯和第三聚乙烯,所述第一聚乙烯的Mw为10-30万,所述第二聚乙烯的Mw为40-60万,所述第三聚乙烯的Mw为90-120万;所述聚烯烃组合物中,第一聚乙烯占比8wt%-20wt%,第二聚乙烯占比5wt%-20wt%,第三聚乙烯占比77wt%-87wt%;所述第一聚乙烯的熔点≤126℃,热焓为≤157J/g;所述第二聚乙烯的熔点为132-137℃,热焓为192-202J/g;所述第三聚乙烯的熔点为135-142℃,热焓为≤173J/g;所述聚烯烃隔膜在5μm厚度下的双向延伸率≥150%;
所述聚烯烃隔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聚烯烃组合物和塑化剂通过模头挤出,冷却以形成凝胶状片材;其中,挤出量控制在30-170kg/h,流延速度控制在≤20m/min,流延温度控制在≤35℃,片材厚度控制在≤300μm;
(2)对凝胶状片材先后进行纵向拉伸、第一横向拉伸和第二横向拉伸;其中,纵向拉伸温度控制在40-130℃之间,纵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0;第一横向拉伸温度控制在80-130℃之间,第一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12;第二横向拉伸温度控制在≤130℃,第二横向拉伸速比控制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乙烯的Mw为20万,所述第二聚乙烯的Mw为50万,所述第三聚乙烯的Mw为100万。
3.一种电池,包括正极、负极、电解质以及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隔膜包括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聚烯烃隔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79139.3A CN110931688B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279139.3A CN110931688B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31688A CN110931688A (zh) | 2020-03-27 |
CN110931688B true CN110931688B (zh) | 2021-08-31 |
Family
ID=69860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279139.3A Active CN110931688B (zh) | 2019-12-13 | 2019-12-13 | 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9316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04213A (zh) * | 2020-08-31 | 2022-03-18 | 重庆恩捷纽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超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
CN113809472B (zh) * | 2021-08-30 | 2024-06-25 | 重庆恩捷纽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延伸率聚烯烃微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电池 |
CN116435707B (zh) * | 2023-06-09 | 2023-09-19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CN119798858B (zh) * | 2025-03-12 | 2025-06-20 | 清华大学 | 一种聚烯烃组合物、聚烯烃微孔膜及锂电池 |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4608A (zh) * | 1999-02-19 | 2001-05-09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烯烃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 |
CN1294607A (zh) * | 1999-02-19 | 2001-05-09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烯烃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 |
CN101247955A (zh) * | 2005-08-25 | 2008-08-20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乙烯多层微多孔膜及使用其的电池用隔板及电池 |
CN101291794A (zh) * | 2005-10-19 | 2008-10-22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烯烃多层微孔膜的制造方法 |
JP4280381B2 (ja) * | 1999-12-22 | 2009-06-17 | 東燃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オレフィン微多孔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855751A (zh) * | 2007-10-12 | 2010-10-06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微孔膜和此种膜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
CN101997102A (zh) * | 2009-08-26 | 201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017234A (zh) * | 2008-05-09 | 2011-04-13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高功率密度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分隔件 |
CN102341159A (zh) * | 2009-03-30 | 2012-02-01 | 东丽东燃机能膜合同会社 | 微孔膜、该膜的制备方法及该膜作为电池隔膜的应用 |
CN102627796A (zh) * | 2012-04-11 | 2012-08-08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制造锂电池隔膜的聚乙烯组合物 |
CN102931371A (zh) * | 2012-11-13 | 2013-02-13 | 辽源鸿图锂电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
CN103872281A (zh) * | 2014-03-19 | 2014-06-18 |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孔隙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 |
CN106784530A (zh) * | 2017-01-13 | 2017-05-3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聚乙烯微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473699A (zh) * | 2016-01-29 | 2018-08-31 | 尤尼威蒂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改善的韧性的聚烯烃膜 |
CN109400942A (zh) * | 2018-11-23 | 2019-03-01 | 瑞智新材(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768202A (zh) * | 2018-11-28 | 2019-05-17 | 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 | 高强度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99210B (zh) * | 2013-04-22 | 2015-09-30 | 上海双奥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 |
CN104993085B (zh) * | 2015-05-22 | 2017-12-05 | 宁波大学 | 一种多层复合聚烯烃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40448A (zh) * | 2015-08-12 | 2015-12-09 | 埃力生亚太有限公司 | 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RU2752855C2 (ru) * | 2015-09-18 | 2021-08-11 | СЕЛГАРД, ЭлЭлСи |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е мембраны, каландрированные микропористые мембраны,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ые сепараторы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е способы |
-
2019
- 2019-12-13 CN CN201911279139.3A patent/CN1109316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94607A (zh) * | 1999-02-19 | 2001-05-09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烯烃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 |
CN1294608A (zh) * | 1999-02-19 | 2001-05-09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烯烃微多孔膜及其制造方法 |
JP4280381B2 (ja) * | 1999-12-22 | 2009-06-17 | 東燃化学株式会社 | ポリオレフィン微多孔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1247955A (zh) * | 2005-08-25 | 2008-08-20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乙烯多层微多孔膜及使用其的电池用隔板及电池 |
CN101291794A (zh) * | 2005-10-19 | 2008-10-22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聚烯烃多层微孔膜的制造方法 |
CN101855751A (zh) * | 2007-10-12 | 2010-10-06 | 东燃化学株式会社 | 微孔膜和此种膜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
CN102017234A (zh) * | 2008-05-09 | 2011-04-13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高功率密度锂离子二次电池用分隔件 |
CN102341159A (zh) * | 2009-03-30 | 2012-02-01 | 东丽东燃机能膜合同会社 | 微孔膜、该膜的制备方法及该膜作为电池隔膜的应用 |
CN101997102A (zh) * | 2009-08-26 | 2011-03-30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作方法 |
CN102627796A (zh) * | 2012-04-11 | 2012-08-08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一种用于制造锂电池隔膜的聚乙烯组合物 |
CN102931371A (zh) * | 2012-11-13 | 2013-02-13 | 辽源鸿图锂电隔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
CN103872281A (zh) * | 2014-03-19 | 2014-06-18 | 青岛中科华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高孔隙率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 |
CN108473699A (zh) * | 2016-01-29 | 2018-08-31 | 尤尼威蒂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改善的韧性的聚烯烃膜 |
CN106784530A (zh) * | 2017-01-13 | 2017-05-3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一种聚乙烯微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400942A (zh) * | 2018-11-23 | 2019-03-01 | 瑞智新材(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微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768202A (zh) * | 2018-11-28 | 2019-05-17 | 湖南中锂新材料有限公司 | 高强度复合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931688A (zh) | 2020-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31688B (zh) | 高延伸的聚烯烃隔膜和应用 | |
CN111180645B (zh) | 一种聚烯烃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244369B (zh) | 聚烯烃微多孔膜 | |
CN114639921A (zh) | 一种锂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 |
EP4548427A1 (en) | Ultrahigh strength separators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thereof | |
CN106751043B (zh) | 一种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聚4-甲基-1-戊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5036196A1 (zh) | 电池、以及包含其的电化学装置及电子装置 | |
CN103928668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11697189A (zh) | 聚烯烃微孔基膜及其制备方法、隔膜和电池 | |
CN113921987A (zh) | 一种高韧性隔离膜、制备方法、电化学装置、终端 | |
CN115548461A (zh) | 一种半干法分片式无隔膜全固态锂电池生产方法 | |
JP3681720B2 (ja) | ポリオレフィン製微多孔膜 | |
CN115020909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690389B (zh) | 一种增强锂电池隔膜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0783515B (zh) | 一种高浸润性锂离子电池隔膜 | |
CN112670665A (zh) | 一种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 | |
JP5316671B2 (ja) | 非水系電解液二次電池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非水系電解液二次電池 | |
CN111785894A (zh) | 一种低闭孔温度隔膜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低闭孔温度隔膜及其应用 | |
CN117117297A (zh) | 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电池 | |
KR20240141238A (ko) | 카본 나노튜브 분산액, 비수계 이차 전지 부극용 슬러리, 비수계 이차 전지용 부극 및 비수계 이차 전지 | |
CN108511662A (zh) | 一种多层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497328B (zh) | 一种改性聚乙烯醇基碱性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 | |
CN115084776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高浸润性聚烯烃隔膜的制备方法 | |
JP2012136704A (ja) | ポリエチレン製微多孔膜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 |
CN101552327A (zh) | 一种含“择形”分子筛填料复合聚合物改性隔膜的制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9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121 No. 22 Qixin Avenue, Yanjia Street, Changshou District, Chongqing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YUNTIANHUA NEWMI-TECH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