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0910761B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10761B
CN110910761B CN201910875263.XA CN201910875263A CN110910761B CN 110910761 B CN110910761 B CN 110910761B CN 201910875263 A CN201910875263 A CN 201910875263A CN 110910761 B CN110910761 B CN 110910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ixing
rear cover
top cover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752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910761A (zh
Inventor
李荣信
姜春成
M·申
宋善福
朴根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03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8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910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0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910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10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4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47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two or more printed circuits at least on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being bent or folded, e.g. by us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10Details of components or other objects attached to or integrated i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05K2201/10007Types of components
    • H05K2201/10128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包括:其中限定了多个子像素的显示面板;被配置成与显示面板一起卷起的后盖;基板,其布置在后盖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之上以支撑后盖;以及顶盖,该顶盖被布置在后盖的另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之上以使后盖插入到基板和顶盖之间,该顶盖固定于后盖,并且该顶盖具有弯曲的外周表面。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2018年09月1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8-0111104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在这里被引入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即使在被卷起时也能显示图像的可卷曲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计算机监视器、电视、移动电话等等的显示设备包括自身发光的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需要单独光源的液晶显示器(LCD)等等。
随着显示设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例如计算机监视器、TV以及个人移动设备,目前业已研究了具有大显示区域且体积和重量减小的显示设备。
更进一步,作为下一代显示设备,近来有一种可卷曲显示设备亦引起了关注,在该显示设备中,显示部分、线路等等是在柔性塑料制成的柔性基底上形成的,即便在被卷起的时候,该显示设备也能显示图像。
发明内容
本公开所要实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柔性膜和印刷电路板被牢固地固定,以将在卷绕该显示设备时由晃动造成的对驱动器IC的损坏最小化。
本公开所要实现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在卷绕该显示设备时由后盖造成的驱动器IC的损坏可以被最小化。
本公开所要实现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在卷绕和展开该显示设备时由印刷电路板造成的显示面板变形可以被最小化。
本公开所要实现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中在卷绕和展开该显示设备时显示面板与后盖的分离可以被最小化。
本公开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上述目的,并且从后面描述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理解在上文中未曾述及的其他目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是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其中限定了多个子像素的显示面板,以及被配置成与该显示面板一起卷起的后盖。该显示设备还包括基板,所述基板被布置在后盖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之上,以便支撑所述后盖。该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被布置在所述后盖的另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之上,以使后盖被插入到基板和顶盖之间,并且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后盖。所述顶盖可具有弯曲的外周表面。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所提供的是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被配置成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包含了固定区域的后盖,其中在该固定区域中布置了多个固定孔。该显示设备还包括:与显示面板电连接并被布置在固定区域中的印刷电路板,以及布置在固定区域下方的基板。该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在固定区域中布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的顶盖。所述基板和顶盖可被布置成与多个固定孔相对应,并且与后盖相耦合。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及附图中描述例示实施例的其他详细内容。
根据本公开,印刷电路板和柔性膜布置在基板和顶盖之间。因此,在卷绕和展开该显示设备时由晃动造成的驱动器IC的损坏可以被最小化。
根据本公开,顶盖被布置成保护驱动器IC。由此,在卷绕显示设备的过程中由顶盖造成的驱动器IC的损坏可以被最小化。
根据本公开,顶盖具有弯曲的表面。由此,在卷绕或展开显示设备的过程中由卷轴造成的显示面板和后盖的变形可以被最小化。
根据本公开,顶盖具有弯曲表面。由此,在卷起显示设备时因为应力所造成的显示面板与后盖的分离可以被最小化。
根据本公开,在顶盖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接触部分中布置衬垫。因此,显示面板可以被牢固地固定。
根据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以上内容,并且从下面的详细描述及附图能够理解更多不同的效果。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将会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及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其中: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头端拉杆(head bar)和显示部分提供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部分的平面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部分的剖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盖的平面图;
图7B是图7A中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
图8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夹钳结构的剖视图;
图9A到图9C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
图11A到图11H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夹钳处理的透视图;
图12是沿着图11H中的XII-XII’线获取的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盖的平面图;
图15A和图15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夹钳处理的透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以及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从以下参考附图描述的例示实施例中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用于实现这些优点和特征的方法。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以下的例示实施例,而是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所提供的这些例示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完善本公开的公开内容以及为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全面提供本发明的范畴。由此,本公开只受限于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
附图所示的用于描述本公开的例示实施例的形状、尺寸、比率、角度以及数量等等只是一些示例,并且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更进一步,在以下的描述中将会省略关于已知的相关技术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地与本公开的主题相混淆。除非与术语“仅仅”结合使用,否则诸如“包括”、“包含”、“具有”和“由……组成”之类的术语一般允许添加其他部件。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声明,否则针对单数的引用可以包括复数。
如果没有明确陈述,那么部件将被解释成包括通常的误差范围。
在使用“在……之上”、“在……上方”、“在……之下”以及“紧挨着”之类的术语描述两个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时,除非将该术语与术语“直接”或“立即”结合使用,否则这两份部分之间可以安置一个或多个部分。
在将一个部件或层称为处于另一个部件或层“之上”时,其既可以直接在其他的部件或层之上,也可以存在介于中间的部件或层。
虽然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部件,但是这些部件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相区分。由此,以下述及的第一部件可以是本公开的技术概念中的第二部件。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
由于附图所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被描绘的,因此,本公开不必局限于图示的每个部件的尺寸和厚度。
本公开的不同实施例的特征彼此是可以部分或完全绑定或结合的,并且是可以采用技术不同的方式互锁和操作的,此外,这些实施例是可以采用相互独立或是相互关联的方式实施的。
下文中将会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例示实施例的显示设备。
<显示设备-可卷曲显示设备>
可卷曲显示设备可以是指即使在卷起时也能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与传统的典型显示设备相比,可卷曲显示设备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卷曲显示设备可以根据该可卷曲显示设备是否被使用而被随意地改变形状。特别地,在不使用可卷曲显示设备时,可卷曲显示设备可以被卷起,以便减小其体积。在使用可卷曲显示设备时,已经被卷起的可卷曲显示设备可以被展开。
图1A和图1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透视图。参考图1A和图1B,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包括显示部分DP和壳体部分HP。
显示部分DP被配置成向用户显示图像。例如,显示部件、用于驱动显示部件的电路、线路以及其他组件等等可被布置在显示部分DP中。在这里,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是可卷曲显示设备100。由此,显示部分DP可被配置成是卷绕和展开的。举例来说,显示部分DP可以包括柔性的显示面板和后盖,以使其被卷绕或展开。稍后将会参考图5-7B来描述显示部分DP的更多细节。
壳体部分HP充当了可以容纳显示部分DP的外壳。显示部分DP可被卷绕并容纳在壳体部分HP内部,并且显示部分DP可以被展开并呈现在壳体部分HP的外部。
壳体部分HP包括可供显示部分DP移入和移出壳体部分HP的开口HPO。显示部分DP可以通过壳体部分HP的开口HPO上下移动。
同时,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部分DP可以从完全展开状态转换成完全卷绕状态,反之亦然。
图1A显示了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部分DP的完全展开状态。完全展开状态是指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部分DP呈现在壳体部分HP外部的状态。也就是说,完全展开状态可被定义成是显示部分DP被最大限度地展开从而不会被进一步展开,且被呈现于壳体部分HP外部以便用户观看显示设备100上的图像的状态。
图1B显示了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部分DP的完全卷绕状态。该完全卷绕状态是指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部分DP被容纳在壳体部分HP内部且不能被进一步卷绕的状态。也就是说,完全卷绕状态可被定义成是这样一种状态,其中在用户没有观看显示设备100上的图像时将显示部分DP卷绕并容纳在壳体部分HP内部,其原因在于出于外观方面的考虑,将显示部分DP容纳在壳体部分HP内部是优选的。更进一步,在将显示部分DP容纳在壳体部分HP内部的完全卷绕状态中,显示设备100的体积将会减小且易于运输。
与此同时还提供了移动部分,其用于卷绕或展开显示部分DP,以使显示部分DP变成完全展开状态或完全卷绕状态。
<移动部分>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头端拉杆和显示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的辊轴151和显示部分DP的示意性剖视图。为了便于描述,图3仅仅示出了头端拉杆164和显示部分DP,图4仅仅示出了壳体部分HP、辊轴151以及显示部分DP。
首先参考图2,移动部分MP包括辊轴单元150以及升降单元160。
辊轴单元150在沿第一方向DR1或第二方向DR2旋转的同时卷绕或展开固定于辊轴单元150的显示部分DP。辊轴单元150包括辊轴151、辊轴支撑单元152和辊轴旋转单元153。
辊轴151是显示部分DP卷绕所围绕的构件。作为示例,辊轴151可以具有圆柱形的形状。显示部分DP的下边缘可以固定到辊轴151。当辊轴151沿第一方向DR1旋转时,下边缘固定于辊轴151的显示部分DP可以卷绕在辊轴151上。相反,当辊轴151在与第一方向DR1相反的第二方向DR2上旋转时,卷绕在辊轴151上的显示部分DP可从辊轴151展开。
参考图4,辊轴151整体上具有圆柱形状,但是也可以是部分平直的。也就是说,辊轴15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是平的,并且外周表面的其他部分是弯曲的。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辊轴151可以完全是圆柱形的形状的,或者可以具有可供显示部分DP卷绕的任何形状,但其并不局限于此。稍后将会参考图9A到图9C来描述辊轴151的细节。
参考图2详细描述包括辊轴单元150和升降单元160的移动部分MP。参考图2,辊轴支撑单元152从辊轴151的两侧支撑辊轴151。特别地,辊轴支撑单元152被布置在壳体部分HP的底表面HPF上。更进一步,相应辊轴支撑单元152的上侧表面会与辊轴151的两端相结合。由此,辊轴支撑单元152可以支撑辊轴151,以使其与壳体部分HP的底表面HPF间隔开来。在这里,辊轴151可以可旋转地与辊轴支撑单元152相结合。
辊轴旋转单元153可以在第一方向DR1或与第一方向DR1相反的第二方向DR2上旋转辊轴151。该辊轴旋转单元153可被布置在在一对辊轴支撑单元152中的每一个辊轴支撑单元上。举例来说,辊轴旋转单元153可以是将旋转动力传递至辊轴151的旋转马达,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升降单元160依照辊轴单元150的驱动来上下移动显示部分DP。该升降单元160包括连杆支撑单元161、连杆单元162、连杆升降单元163、以及头端拉杆164。
连杆支撑单元161支撑连杆单元162和连杆升降单元163。特别地,连杆支撑单元161支撑上下移动的连杆单元162,以使显示部分DP不会与壳体部件HP的开口HPO的边界相碰撞。连杆支撑单元161支撑连杆单元162和显示部分DP,以使其仅仅竖直上下移动而不能前后移动。
连杆单元162包括彼此铰接的多个连杆162L。多个连杆162L彼此分别以可旋转的方式铰接,并且可以通过连杆升降单元163上下移动。当连杆单元162上下移动时,多个连杆162L可以在彼此远离或彼此接近的方向上旋转。稍后将会参考图4来描述其细节。
连杆升降单元163可以上下移动连杆单元162。该连杆升降单元163可以分别旋转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以使其彼此更为接近或远离。连杆升降单元163可以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连杆单元162,以竖直向上或向下移动与连杆单元162相连的显示部分DP。
在这里,连杆升降单元163的驱动与辊轴旋转单元153的驱动同步。因此,辊轴单元150和升降单元160可以被同时驱动。例如,当显示部分DP从完全展开状态转换到完全卷绕状态时,辊轴单元150可以被驱动以将显示部分DP卷绕在辊轴151上。同时,升降单元160可以旋转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以便向下移动显示部分DP。更进一步,当显示部分DP从完全卷绕状态转换到完全展开状态时,辊轴单元150可以被驱动以从辊轴151上展开显示部分DP。同时,升降单元160可以旋转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以便向上移动显示部分DP。
升降单元160的头端拉杆164被固定于显示部分DP的最上端。头端拉杆164与连杆单元162相连,并且可以根据连杆单元162的多个连杆162L的旋转来上下移动显示部分DP。也就是说,显示部分DP可以通过头端拉杆164、连杆单元162以及连杆升降单元163而上下移动。
参考图3,头端拉杆164被布置在显示部分DP的最上端,以便覆盖显示部分DP的前表面和后表面。
头端拉杆164包括第一头端拉杆164a和第二头端拉杆164b。第一头端拉杆164a覆盖显示部分DP的前表面。第一头端拉杆164a只覆盖与显示部分DP的最上边缘相邻的一部分前表面,以尽可能少覆盖在显示部分DP的前表面上显示的图像。
第二头端拉杆164b覆盖显示部分DP的后表面。第二头端拉杆164b只覆盖与显示部分DP的最上边缘相邻的一部分后表面。由于在显示部分DP的后表面上没有显示图像,因此,与第一头端拉杆164a相比,第二头端拉杆164b更多地覆盖显示部分DP。
为了将显示部分DP夹至第一头端拉杆164a和第二头端拉杆164b,在显示部分DP中可以形成第一紧固孔AH1。更进一步,螺钉SC可以穿透第一紧固孔AH1,以便夹住第一头端拉杆164a、显示部分DP以及第二头端拉杆164b。
第二头端拉杆164b包括夹住升降单元160的连杆单元162的PEM螺母(pem nuts)PN。升降单元160的第二头端拉杆164b和连杆单元162彼此可以通过PEM螺母PN夹紧。由此,当升降单元160的连杆单元162上下移动时,夹在连杆单元162上的第二头端拉杆164b以及夹在第二头端拉杆164b上的第一头端拉杆164a和显示部分DP可以一起上下移动。
同时,图3示出了第一头端拉杆164a和第二头端拉杆164b具有直线形状。然而,第一头端拉杆164a和第二头端拉杆164b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第一头端拉杆164a和第二头端拉杆164b的形状并不局限于此。举例来说,第一头端拉杆164a和第二头端拉杆164b可以被形成为具有
Figure BDA0002204094510000081
形状。
以下将参考图4来详细描述移动部分MP的操作。
参考图4,显示部分DP的下边缘与辊轴151相连。更进一步,当辊轴151通过辊轴旋转单元153沿第一方向DR1(也就是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显示部分DP可被卷绕在辊轴151上,以使显示部分DP的后表面可以与辊轴151的表面紧密接触。
相反,当辊轴151通过辊轴旋转单元153沿第二方向DR2(也就是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卷绕在辊轴151上的显示部分DP可从辊轴151展开,并且会被呈现在壳体部分HP外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与上述移动部分MP具有不同结构的移动部分MP同样可被应用于显示设备100。也就是说,只要可以卷绕和展开显示部分DP,那么辊轴单元150和升降单元160在结构上是可以改变的。它们的一些组件可以被省略,或者也可以添加其他组件。
<显示部分>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部分的平面图。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部分的剖视图。
参考图5,显示部分DP包括后盖110、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
显示面板120被配置成向用户显示图像。在显示面板120中可以布置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部件、用于驱动显示部分的驱动部件、以及用于向显示部件和驱动部件传送各种信号的线路。显示部件可以依照显示面板120的类型而不同地定义。举例来说,如果显示面板12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那么显示部分可以是有机发光部件,其中每一个有机发光部件均由阳极、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构成。作为示例,如果显示面板120是液晶显示面板,那么显示部件可以是液晶显示部件。在下文中,假设显示面板12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但是显示面板120并不局限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更进一步,由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是可卷曲显示设备,因此,显示面板120可以实施为卷绕在辊轴151上或是从辊轴151上展开的柔性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120包括活动区域AA和非活动区域NA。
显示面板120中的活动区域AA指的是显示图像的区域。在活动区域AA中可以布置多个子像素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多个子像素的电路。子像素是活动区域AA的最小单元,并且显示部分可被布置在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子像素上。作为示例,由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组成的有机发光部件可被布置在多个子像素中的每一个子像素上,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更进一步,用于驱动多个子像素的电路可以包括驱动部件以及线路等等。举例来说,该电路可以由薄膜晶体管(TFT)、存储电容器、栅极线、数据线等等组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显示面板120中的非活动区域NA是指不显示图像的区域。在非活动区域NA中可以布置用于驱动活动区域AA中的有机发光部件的各种线路以及电路等等。举例来说,在非活动区域NA中可以布置用于将信号传送到活动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的连接线路,或者在非活动区域NA中可以布置驱动器IC,例如栅极驱动器IC以及数据驱动器IC等等。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
柔性膜130包括柔性基膜上的多种组件,并且用于向活动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提供信号。柔性膜130可以电连接到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可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20的非活动区域NA的一端,并且向活动区域AA中的多个子像素和电路提供电源电压、数据电压等等。图5所示的柔性膜130的数量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柔性膜130的数量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依照设计而以不同方式变化。
同时,在柔性膜130上可以布置驱动器IC,例如栅极驱动器IC和数据驱动器IC。驱动器IC被配置成处理用于显示图像的数据以及用于处理数据的驱动信号。驱动器IC可以采用玻璃上芯片(COG)方法、薄膜上芯片(COF)方法或带载封装(TCP)等方式来安装。为了便于描述,驱动器IC被描述成以COF方法安装在柔性膜130上,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
印刷电路板140被布置在柔性膜130的一端并与柔性膜130相连。印刷电路板140被配置成向驱动器IC提供信号。该印刷电路板140向驱动器IC提供各种信号,例如驱动信号、数据信号等等。在印刷电路板140中可以布置各种组件。例如,在印刷电路板140上可以布置定时控制器、电源单元等等。图5示出了两个印刷电路板140。然而,印刷电路板140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并且可以依照设计而不同地改变。
同时,虽然在图5中没有示出,但是也可以进一步布置与印刷电路板140相连的附加印刷电路板。举例来说,印刷电路板140可被称为源印刷电路板(源PCB)S-PCB,其上安装了数据驱动器。与印刷电路板140相连的附加印刷电路板可以被称为控制印刷电路板(控制PCB)C-PCB,其上安装有定时控制器等等。该附加印刷电路板可被布置在辊轴151内部,或者可以在辊轴151外部布置在壳体部分HP之内。
后盖110布置在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后表面上,并且支撑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因此,后盖110在尺寸上要大于显示面板120。由此,后盖110可以保护显示部分DP的其他组件免受外部环境影响。后盖110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但是后盖11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柔性,以便与显示面板120一起被卷绕或展开。举例来说,后盖110可以由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SUS)或因瓦合金)或塑料制成。然而,后盖110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此。后盖110的材料可以依照设计而以不同方式改变,只要可以满足诸如热变形量、曲率半径、刚度等性能需求即可。
参考图6,显示面板120包括基底121、缓冲层122、像素单元123、封装层124、以及封装基底125。
基底121充当了用于支撑显示面板120的不同组件的基础构件,并且可用绝缘材料制成。基板121可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使显示面板120被卷绕或展开。作为示例,基板121可由塑料材料(例如聚酰亚胺(PI))制成。
缓冲层122可以抑制从衬底121的外部渗透的水分和/或氧气的扩散。该缓冲层122可以形成为单层或多层氧化硅(SiOx)和氮化硅(SiNx),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像素单元123包括多个有机发光部件以及用于有机发光部件的电路。该像素单元123可以对应于活动区域AA。每一个有机发光部件可以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
阳极可以提供进入有机发光层的空穴,并且可以由具有高逸出功(workfunction)的导电材料形成。举例来说,阳极可以由氧化锡(TO)、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或氧化铟锌锡(ITZO)等等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有机发光层可以接收来自阳极的空穴以及来自阴极的电子,并且可以发光。依照有机发光层发出的光的颜色,该有机发光层可以是红色有机发光层、绿色有机发光层、蓝色有机发光层、以及白色有机发光层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机发光层是白色有机发光层,那么可以进一步提供各种颜色的滤色器。
阴极可以提供进入有机发光层的电子,并且可以由具有低逸出功的导电层形成。例如,阴极可以是由从例如镁(Mg)、银(Ag)和铝(Al)及其合金这样的金属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同时,依照有机发光部件发出的光的传输方向,显示面板120可被分成顶部发光型或底部发光型。
在顶部发光型中,从有机发光部件发出的光被朝着形成有机发光部件的基底121的顶面引导。如果显示面板120是顶部发光型的,那么可以进一步在阳极下方提供反射层。这样做是为了朝着基板121的顶面(也就是朝着阴极)引导从有机发光部件发出的光。
在底部发光型中,从有机发光部件发出的光被朝着形成有机发光部件的基底121的底面引导。如果显示面板120是底部发光型的,那么阳极可以仅仅由透明导电材料形成,阴极可以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形成。这样做是为了朝着基板121的底面引导从有机发光部件发出的光。
为了便于描述,在下文中会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描述成是底部发光型显示设备,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在像素单元123中布置了用于驱动有机发光部件的电路。电路可以由TFT、存储电容器、栅极线、数据线、电源线等等组成。电路的组件可以依照显示设备100的设计而以不同方式改变。
在像素单元123上布置了覆盖像素单元123的封装层124。该封装层124密封了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部件。该封装层124可以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部件免受外部水分、氧气以及冲击等等的影响。该封装层124可以通过交替地层叠多个无机层和多个有机层来形成。作为示例,无机层可以由无机材料(例如氮化硅(SiNx)、氧化硅(SiOx)和氧化铝(AlOx))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作为示例,有机层可以由基于环氧树脂或基于丙烯酸的聚合物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封装基底125被布置在封装层124上。该封装基底125与封装层124一起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部件。封装基底125可以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部件免受外部的湿气、氧气以及冲击等等的影响。封装基底125可以由具有高耐腐蚀性且很容易被加工成箔或薄膜的金属材料形成。关于金属材料的示例可以包括铝(Al)、镍(Ni)、铬(Cr)、以及铁(Fe)与Ni合金等等。由此,由于封装基底125由金属材料形成,因此封装基底125可以以超薄膜的形式实现,并且可以提供对外部冲击和刮擦的高抵抗性。
在封装层124和封装基底125之间可以布置第一粘合层AD1。该第一粘合层AD1可以粘合封装层124与封装基底125。该第一粘合层AD1可以由粘合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热固性或天然固化的粘合剂。例如,第一粘合层AD1可以由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压敏粘合剂(PSA)等等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同时,第一粘合层AD1可被布置成覆盖封装层124和像素单元123。也就是说,像素单元123可以由缓冲层122和封装层124密封,并且封装层124和像素单元123可以由缓冲层122和第一粘合层AD1密封。第一粘合层AD1可以与封装层124以及封装基底125一起保护像素单元123的有机发光部件免受外部湿气、氧气以及冲击等等的影响。在这里,第一粘合层AD1可以进一步包含吸湿剂。吸湿剂可以包括吸湿颗粒,并且可以吸收来自外部的水分和氧气,由此将水分和氧气对像素单元123的渗透降至最低限度。
后盖110布置在封装基底125上。后盖110可被布置成与显示面板120的封装基底125相接触,由此保护显示面板120。后盖110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以便保护显示面板120。
在封装基底125与后盖110之间可以布置第二粘合层AD2。该第二粘合层AD2可以粘合封装基底125与后盖110。该第二粘合层AD2可以由粘合材料形成,并且可以是热固性或天然固化粘合剂。作为示例,第二粘合层AD2可以由光学透明粘合剂(OCA)或压敏粘合剂(PSA)等等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图6示出后盖110的多个开口111并未填充有第二粘合层AD2。然而,后盖110的多个开口111中的一些或全部开口可被填充第二粘合层AD2。当第二粘合层AD2填充了后盖110的多个开口111时,第二粘合层AD2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将会增大。由此可以抑制它们之间的分离。
同时,虽然在图6中没有示出,但是在基板121的前表面上可以进一步布置透明膜。该透明膜可以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20的前表面,或是将入射到显示面板120中的外部光的反射降至最低限度。作为示例,该透明膜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抗反射膜偏振膜以及透射率可控膜中的至少一种,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后盖的详细结构>
以下将会参考图7A和7B来更详细地描述后盖110。
图7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盖的平面图。图7B是图7A的区域“A”的放大视图。
参考图7A,后盖110包括固定区域FA、支撑区域PA以及柔性区域MA。特别地,印刷电路板140和柔性膜130被固定在固定区域FA中。在支撑区域PA中并未布置多个开口111。在柔性区域MA中则布置了多个开口111。在这种情况下,后盖110包括位于最上端的第一支撑区域PA1以及位于最下端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后盖110还包括介于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的固定区域FA。后盖110进一步包括位于第一支撑区域PA1与固定区域FA之间以及位于固定区域FA与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的柔性区域MA。
参考图7A,后盖110的第一支撑区域PA1是后盖110的最上部区域,并且其被夹在头端拉杆164上。该第一支撑区域PA1包括第一紧固孔AH1,以便被夹在头端拉杆164上。更进一步,如在上文中参考图3描述的那样,通过提供穿过头端拉杆164以及第一紧固孔AH1的螺钉SC,可以将头端拉杆164夹在后盖110的第一支撑区域PA1上。更进一步,由于第一支撑区域PA1被夹在头端拉杆164上,当夹在头端拉杆164上的连杆单元162向上或向下移动时,后盖110可以同时向上或向下移动。附着于后盖110的显示面板120也可以向上或向下移动。图7A示出了五个第一紧固孔AH1,但是第一紧固孔AH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更进一步,图7A示出了使用第一紧固孔AH1将后盖110夹在头端拉杆164上。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后盖110也可以在没有紧固孔的情况下夹在头端拉杆164上。
参考图7A,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是后盖110的最下部区域,并且夹在辊轴151上。第二支撑区域PA2可以包括第二紧固孔AH2,由此将其夹在辊轴151上。作为示例,提供穿过辊轴151和第二紧固孔AH2的螺钉SC,以将辊轴151夹在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上。此外,由于第二支撑区域PA2夹在辊轴151上,因此,通过旋转辊轴151,可以将后盖110卷绕在辊轴151上或是将其从辊轴151上展开。图7A示出了两个第二紧固孔AH2,但是第二紧固孔AH2的数量并不局限于此。
固定区域FA是布置在第一支撑区域PA1与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的区域。在固定区域FA中固定与显示面板120的一端相连的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
固定区域FA能使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被卷绕,从而围绕辊轴151不是弯曲而是处于平直状态,以保护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更进一步,辊轴151还可以是部分平直的,由此与固定区域FA相对应。稍后将会参考图9A-9C来描述其细节。
在固定区域FA中布置了多个固定孔112。多个固定孔112中的每一个都被布置在柔性膜130之间。由此,可以将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与通过多个固定孔112夹住的基板170以及顶盖180更稳定地固定在一起。在卷绕和展开显示部分DP的过程中,布置在固定区域FA中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可以是不固定的,而是可以被摇动。特别地,在卷绕或展开显示部分DP的过程中,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会被施加因为收缩或膨胀所引起的应力。因此,可形成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以夹住基板170和顶盖180。因此,布置在基板170与顶盖180之间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可以被固定。同时,图7A所示的多个固定孔112的数量仅仅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基于印刷电路板140的数量、柔性膜130的数量等等来确定。稍后将会参考图8来描述多个固定孔112的细节。
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与显示面板120一起被卷绕在辊轴151上,或是从辊轴151上展开。在显示面板DP的其他组件中,该柔性区域MA至少可以与显示面板120相重叠。
在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中布置了多个开口111。在卷绕或展开显示部分DP的过程中,多个开口111会因为施加于显示部分DP的应力而变形。特别地,在卷绕或展开显示部分DP的过程中,随着多个开口111收缩或扩展,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有可能会变形。更进一步,由于多个开口111收缩或扩展,可以将布置在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上的显示面板120的滑动现象降至最低限度。由此,施加于显示面板120的应力可以被最小化。
在卷绕显示面板120和后盖110的过程中,卷绕在辊轴151上的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存在长度差。其原因在于在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存在着曲率半径方面的差异。举例来说,当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辊轴151上时,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有可能需要不同的长度来将辊轴151卷绕一次。也就是说,与后盖110相比,显示面板120被布置得离辊轴151更远,由此,与后盖110相比,显示面板120可能需要更大的长度来卷绕辊轴151一次。如此一来,在卷绕显示部分DP的过程中,曲率半径差异会导致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卷绕长度存在差异。因此,附着于后盖110的显示面板120有可能滑动,并且会偏离其初始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显示面板120因为卷绕造成的应力和曲率半径的差异而从后盖110上滑落的现象可被定义成滑动现象。如果过度地发生滑动,那么显示面板120会与后盖110分离,或者有可能出现诸如裂缝这样的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即便通过卷绕或展开而对显示部分DP施加了应力,后盖110的多个开口111也可以柔性变形,由此减小施加于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应力。举例来说,在将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辊轴151上时,致使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在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变形的应力会被施加于此。在这种情况下,后盖110的多个开口111可以在后盖110的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扩展,并且后盖110的长度也可以柔性改变。由此,在卷绕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过程中,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之间因为曲率半径差异所引起的长度差可以通过后盖的多个开口111来补偿。更进一步,在卷绕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过程中,多个开口111可以变形,由此减小从后盖110施加于显示面板120的应力。
参考7A和7B,一行的多个开口111与相邻的行中的多个开口111是错位的。例如,处于一行中的多个开口111会与和相应一行相邻的行中的多个开口111错位。特别地,奇数编号的行中的多个开口111的中心会与偶数编号的行中的多个开口111的中心错位,例如相差每一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的1/2。图7A中显示的多个开口111的布置仅仅是一个示例,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由于多个开口111彼此是错位的,因此可以将多个同心开口111之间在列方向上的距离111WB最小化。特别地,在柔性区域MA中,在列方向上,多个同心开口111之间的区域会具有刚性。更进一步,在卷绕后盖110的过程中,后盖110需要在列方向上弯曲。因此,随着多个同心开口111之间的局部区域在列方向上的长度111WB的增大,后盖110会可能变得更难以在列方向上弯曲。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多个开口111是按行错位的,因此,与开口111没有按行错位的倾向相比,多个同心开口111之间在列方向上的距离111WB可以被最小化。并且,多个开口111之间的区域可以被最小化。在列方向上,多个同心开口111之间的距离111WB减小,并且柔性区域MA会在列方向上连续延伸,由此去除没有布置多个开口111的区域。由此,在列方向上具有刚性的多个开口111之间的区域的长度111WB可被最小化。由此可以在不中断后盖110的卷绕或展开的情况下提高后盖110的刚性。
参考图7B,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最大宽度111WR大于列方向最大宽度111WC。也就是说,如图7B所示,多个开口111在横向方向上的最大宽度111WR可以大于多个开口111在垂直方向上的最大宽度111WC。
随着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增大,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将会变得更易于柔性变形。特别地,在卷绕后盖110的过程中,后盖110可以在列方向上弯曲,并且可以通过施加应力而在列方向上扩展多个开口111。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增大,那么当在列方向上拉伸多个开口111时,多个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将会增大。更进一步,随着多个开口111在列方向上扩展,可以减小施加于柔性区域MA的应力。由此,通过增大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可以很容易地卷绕或展开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并且可以减小施加于柔性区域MA的应力。
随着多个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增大,多个开口111将会变得更易于处理。然而,在多个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增大时,柔性区域MA中的多个开口111的孔径比也会增大。并且,附着于柔性区域MA的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将会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重叠区域(即后盖110与第二粘合层AD2之间的接触区域)减小,那么后盖110将会与第二粘合层AD2分离。因此,通过控制多个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可以控制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粘合强度,从而抑制其间的分离。更进一步,可控制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使得后盖110可以具有很高的柔性。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中不会形成在柔性区域MA中形成的多个开口111。也就是说,在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中的每一个支撑区域中仅仅会形成第一紧固孔AH1和第二紧固孔AH2。然而,在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中不会形成在柔性区域MA中形成的多个开口111。更进一步,第一紧固孔AH1和第二紧固孔AH2在形状上不同于多个开口111。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中的每一个被固定到头端拉杆164和辊轴151。与柔性区域MA相比,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需要更高的刚性。特别地,由于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具有刚性,因此,第一支撑区域PA1和第二支撑区域PA2可被牢固地固定于头端拉杆164和辊轴151。因此,显示部分DP被固定于移动部分MP的辊轴151和头端拉杆164,并且可以依照移动部分MP的操作而移入和移出壳体部件HP。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包含了多个开口111的后盖110被布置在显示面板120的后表面上,以支撑和保护显示面板120。该后盖110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由此可以具有刚性。同时,其上布置了显示面板120的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包括多个开口111,并且由此后盖110可以具有改善的柔性。因此,在将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部分DP呈现在壳体部分HP外部的完全展开状态中,由刚性材料形成并具有很高的刚性的后盖110可以支撑显示面板120,以便将其展开。然而,在将显示设备100的显示部分DP容纳在壳体部分HP内部的完全卷绕状态中,因为多个开口111而具有很高柔性的后盖110可被卷绕在辊轴151上,并且与显示面板120收容在一起。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可控制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使得得后盖110可以具有柔性。更进一步,在卷绕过程中施加于后盖110的应力可以被减小。特别地,在将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辊轴上的过程中,后盖110会在列方向上弯曲,并且会施加应力而使多个开口111在列方向上扩展。由于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很大,因此,在将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卷绕在辊轴151上的过程中,多个开口111很容易在列方向上扩展。并且,施加于后盖110的应力可以被减小。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通过控制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111WR,可以提升后盖110的柔性。由此,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会容易卷绕在辊轴151上。更进一步,由于多个开口111可以减小施加于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应力,同时会在列方向上扩展,因此可以抑制对显示面板120造成的损坏。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可控制多个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以控制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粘合强度。特别地,显示面板120附着于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柔性区域MA中的多个开口111的孔径比的增大,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将会减小。因此,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粘合强度将会降低。然而,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后盖110中的多个开口111具有很小的列方向宽度111WC。因此,多个开口111的孔径比可以被减小,并且可以增大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随着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增大,可以提升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粘合强度。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通过控制多个开口111的列方向宽度111WC,可以将后盖11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粘合强度保持在一定水平或更高,由此抑制其间的分离。
同时,如果多个开口111的行方向宽度大于列方向宽度,那么多个开口111的形状不局限于图7A和7B所示的形状。多个开口111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哑铃形、菱形、带状、椭圆形等等。
参考图7A,后盖110的柔性区域MA包括位于第一支撑区域PA1与固定区域FA之间的第一柔性区域MA1以及位于固定区域FA与第二支撑区域PA2之间的第二柔性区域MA2。
第一柔性区域MA1从固定区域FA延伸至后盖110的上侧。在第一柔性区域MA1中布置了多个开口111。显示面板120附着于第一柔性区域MA1。
第二柔性区域MA2是从固定区域FA延伸到后盖110的下侧的区域。在第二柔性区域MA2中布置了多个开口111,但是没有布置显示面板120。第二柔性区域MA2通过延伸而使显示面板120的活动区域AA能被呈现在壳体部分HP的外部。举例来说,当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在壳体HP内部可以布置一个从固定于辊轴151的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附着了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固定区域FA的区域。同时,在壳体部分HP外部可以呈现一个范围是从附着有显示面板120的第一柔性区域MA1到第一支撑区域PA1的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固定于辊轴151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第二柔性区域MA2和固定区域FA的长度小于从第二支撑区域PA2到壳体部分HP的开口HPO的长度,那么可以将显示面板120所附着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一部分布置在壳体部分HP内部。因此,由于显示面板120的活动区域AA的下端的一部分被布置在壳体部分HP的内部,因此有可能会很难观看图像。因此,从固定于辊轴151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第二柔性区域MA2和固定区域FA的长度可被设计成与从固定于辊轴151的第二支撑区域PA2到壳体部分HP的开口HPO的长度相等。
<基板和顶盖的夹钳结构>
图8A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8B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夹钳结构的剖视图。
参考图8A和图8B,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包括基板170和顶盖180。基板170布置在后盖110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之上,以支撑后盖110。顶盖180布置在后盖110的另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上,以使后盖110被插在基板170与顶盖180之间,并且顶盖固定于后盖110。特别地,基板170布置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并且支撑后盖110。顶盖180布置在后盖110的上方并且固定后盖110,由此将其夹在基板170上。后盖110、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都布置在基板170与顶盖180之间。
参考图8A和图8B,基板170布置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并且被夹在顶盖180上。由此,柔性膜130以及布置在后盖110上的印刷电路板140的机械运动可以受到抑制。特别地,基板170包括与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对应地布置的多个耦合孔171。因此,当多个固定构件FM穿过基板170中的多个耦合孔171以及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时,基板170可被夹在顶盖180上。如果基板170是由导电材料形成的,那么其会导致在柔性膜130与印刷电路板140中出现干扰。由此,基板170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顶盖180具有弯曲的外周表面。特别地,顶盖180具有弯曲的外周表面,由此遵从被卷起的后盖110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后盖110的弯曲表面可以与辊轴151具有相同的曲率半径。也就是说,在卷绕显示设备100的过程中,顶盖180被布置在辊轴151的平直部分上。顶盖180的外周表面可以与辊轴151具有基本相同的曲率半径。因此,在布置在辊轴151的平直部分上时,顶盖180可以具有基本上是圆形的形状。
顶盖180包括与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相对应地布置的多个耦合孔181。因此,当多个固定构件FM穿过基板170中的多个耦合孔171以及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时,基板170可被夹在顶盖180上。如果顶盖180由导电材料形成,那么有可能在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中产生干扰。因此,后盖110可以由绝缘材料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基板170和顶盖180可以通过双向夹钳方法彼此夹钳,通过所述方法,可以从不同方向插入多个固定构件FM。特别地,多个固定构件FM包括穿过基板170中的多个耦合孔171的多个第一固定构件FM1。此外,多个固定构件FM包括穿过多个顶盖181中的耦合孔181的多个第二固定构件FM2。因此,第一固定构件FM1朝着顶盖180的方向从基板170中的多个耦合孔171插入。并且,第二固定构件FM2朝着基板170的方向从顶盖180中的多个耦合孔180插入,由此可以将基板170和顶盖180彼此夹在一起。基板170、顶盖180以及后盖110彼此可以通过多个固定构件FM而被固定成是夹在一起的。作为示例,夹钳基板170和顶盖180的多个固定构件FM可以是螺钉、螺栓、螺母等等,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后盖和显示面板的卷绕>
图9A到图9C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特别地,图9A是从辊轴151上完全展开的后盖110和显示面板120的剖视图。图9B是卷绕在辊轴151上的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第二柔性区域MA2以及固定区域FA的剖视图。图9C是卷绕在辊轴151上的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第二柔性区域MA2、固定区域FA以及第一柔性区域MA1的剖视图。
参考图9A,辊轴151整体上具有圆柱形的形状,但是可以是部分平直的。也就是说,辊轴151的外周表面的一部分是平直的,并且外周表面的其他部分是弯曲的。
第二支撑区域PA2夹在辊轴151的平直部分上。除了夹在辊轴151上的第二支撑区域PA2之外,从第二支撑区域PA2延伸的后盖110的其他区域可以是平直的。
基板170布置在固定区域FA的后表面上。顶盖180进一步布置在柔性膜130以及布置在固定区域FA中的印刷电路板140上。顶盖180可被布置成覆盖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并且可以具有凸起的形状。顶盖180可以保护印刷电路板140和柔性膜130,并且可以由绝缘材料例如树脂形成,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同时,如在上文中参考图8A和8B描述的那样,当后盖110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后盖110的第二柔性区域MA2和固定区域FA可布置在壳体部分HP内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柔性区域MA1可被呈现在壳体部分HP外部。
相应地,参考图9B,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第二柔性区域MA2以及固定区域FA被卷绕在辊轴151上。从固定区域FA延伸的第一柔性区域MA1从辊轴151上展开。
在辊轴151的外周表面的平直部分中布置了第二支撑区域PA2和固定区域FA,并且在弯曲部分中布置了第二柔性区域MA2。
印刷电路板140和柔性膜130所附着的固定区域FA被卷绕在辊轴151的平直部分上。因此,固定区域FA以及固定区域FA中的印刷电路板140和柔性膜130可以保持平直状态而不会弯曲。因此,无论卷绕还是展开显示部分DP,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都可以恒定地保持平直状态。并且,因为弯曲所造成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损坏可以受到抑制。
接下来参考图9C,后盖110的第二支撑区域PA2、第二柔性区域MA2以及固定区域FA被卷绕在辊轴151上,并且第一柔性区域MA1的一部分进一步卷绕在辊轴151上。
第一柔性区域MA1的该部分可被卷绕成与辊轴151的弯曲部分重叠。也就是说,在已被卷绕在辊轴151的弯曲部分上的第二柔性区域MA2上卷绕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部分可以沿着辊轴151的弯曲部分的形状弯曲。
第一柔性区域MA1的其他部分可被卷绕成与辊轴151的平直部分重叠。第二支撑区域PA2卷绕在辊轴151的平直部分上,并且在固定区域FA上卷绕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其他部分可以像第一柔性区域MA1的所述部分一样弯曲。
特别地,第一柔性区域MA1可被卷绕在辊轴151上,以便覆盖固定区域FA。在这种情况下,顶盖可被布置在第一柔性区域MA1与固定区域FA之间。因此,第一柔性区域MA1可被卷绕成覆盖固定区域FA的顶盖并且遵循顶盖的形状弯曲。由于顶盖具有弯曲的表面,因此,第一柔性区域MA1同样会沿着弯曲表面的形状弯曲。特别地,顶盖的弯曲顶表面在形状上与辊轴151相对应。因此,卷绕在辊轴151上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横截面可以具有基本上是圆形的形状。
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当显示部分DP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后盖110可以通过固定区域FA保持平直,并且可以具有刚性。当显示部分DP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时,固定区域FA可以保持显示面板120的平直状态。与其中形成多个开口111的多个柔性区域MA相比,固定区域FA具有更高的刚性。因此,固定区域FA能使显示面板120能够在完全展开状态下保持平直。此外,固定区域FA对于来自显示部分DP的外部的冲击具有很高的抵抗力,由此可以保护后盖110以及附着于后盖110的显示面板120。
更进一步,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固定区域FA可以恒定保持平直状态。由此,对附着于固定区域FA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造成的损坏可被降至最低限度。固定区域FA是指附着有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区域,并且可以恒定保持平直状态。由此,由于固定区域FA可以恒定保持平直状态,因此不需要在固定区域FA中形成多个开口111。特别地,在将后盖110卷绕在辊轴151上的过程中,后盖110可以沿着辊轴151的形状弯曲和卷绕。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辊轴151包括卷绕有固定区域FA的平直部分。由此,固定区域FA可以平直地卷绕在辊轴151上。即便被卷绕在辊轴151上,固定区域FA也可以恒定保持平直状态。因此,附着于固定区域FA的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同样可以恒定保持平直状态。作为示例,在完全展开显示部分DP的过程中,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可以通过具有很高的刚性的固定区域FA而被保持平直。相反,在完全卷绕显示部分DP的过程中,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被安装在辊轴151的平直部分上,并且由此可以保持平直。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的重复弯曲可以被抑制。因此,对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造成的损坏可以降至最低限度。
更进一步,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是用基板170和顶盖180牢固地固定到后盖110上的。由此可以保持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如果显示设备100被重复地卷绕和展开,那么柔性膜130将会被施加曲率。由此,柔性膜130有可能会破裂或损坏。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印刷电路板140。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被布置在基板170与顶盖180之间。并且,基板170和顶盖180彼此用多个固定构件FM牢固地夹在一起。由此,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可以被牢固地固定,从而不会被机械移动。因此,由于重复卷绕和展开而对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造成的损坏可以受到抑制。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中,顶盖180具有弯曲的顶面。因此,后盖110的第一柔性区域MA1可以沿着该弯曲表面弯曲。特别地,顶盖180的弯曲顶面在形状上与辊轴151相对应。因此,卷绕在辊轴151上的第一柔性区域MA1的横截面可以具有基本上是圆形的形状。由此,后盖110被布置成在重复的卷绕和展开过程中与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相接触。相应地,与在显示设备100中没有使用顶盖180的显示设备相比,对柔性膜130上的驱动器IC和印刷电路板140上的驱动器IC造成的损坏或是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之间的分离可被降至最低限度。
<显示设备的耦合结构-添加底盖>
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分解透视图。图10所示的显示设备1000与图1到9C所示的显示设备100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只是其固定构件和基板1070具有不同的结构,并且添加了底盖190。因此,将不再提供关于相同组件的冗余描述。
参考图10,基板1070包括朝着顶盖180突起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所述多个固定突起1071可以与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相对应地布置。即,多个固定突起1071被布置成穿过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并且由此在最终结构中抑制后盖110的晃动。
多个固定突起1071可以包括可以夹钳多个固定构件FM的结构。作为示例,多个固定突起1071可以作为pem螺母来形成,并且其内可以包括螺纹。因此,多个固定构件FM与多个固定突起1017可以通过固定突起1071内部的螺纹彼此夹钳。
底盖190布置在后盖110与顶盖180之间。多个突起191是沿着底盖190的一端布置的,并且每一个柔性膜130都布置在多个突起191之间。多个突起191分别包括多个通孔193。因此,当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穿透多个突起191的多个通孔193时,底盖190可被固定于基板1070。
在底盖190的与布置了多个突起191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引导单元192伸出底盖190的顶面。引导单元192被布置成沿底盖190的边缘相互分离,并且固定布置在底盖190上的印刷电路板140,从而不会偏离底盖190。
多个固定构件FM可被夹在多个固定突起1071上,以便固定基板1070、后盖110、底盖190以及顶盖180。特别地,多个固定构件FM可被布置成穿过顶盖180中的多个耦合孔181。穿过顶盖180的多个耦合孔181的多个固定构件FM可被夹在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上。由此,基板1070、底盖190、顶盖180以及后盖110可以被夹住并固定。作为示例,夹钳基板1070和顶盖180的多个固定构件FM可以是螺钉、螺栓等等,但其并不局限于此。
<显示设备的夹钳>
以下将参考图11A到图11H以及图12来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夹钳处理。
图11A到图11H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夹钳处理的透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H中的XII-XII'线获取的剖视图。特别地,图11A是示出了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基板和后盖相互耦合的剖视图。图11B是图11A中的区域“B”的放大视图。图11C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盖上布置底盖的剖视图。图11D是图11中的区域“C”的放大视图。图11E是示出了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盖上布置柔性膜、印刷电路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11F是图11E中的区域“D”的放大视图。图11G是示出了将顶盖耦合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盖上的剖视图。图11H是图11G中的区域“E”的放大视图。
首先参考图11A和图11B,后盖110和基板1070相互耦合。特别地,基板1070被布置在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的后表面上,并且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穿过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由此,后盖110与基板1070相耦合。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可以伸出后盖110。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固定突起1071和多个固定孔112的数量可以由柔性膜130的数量来确定。也就是说,每一个柔性膜130都被布置在多个固定突起1071中位于固定区域FA的上端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之间。因此,位于固定区域FA的上端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的数量可以大于柔性膜130的数量。
然后,参考图11C和图11D,底盖190布置在与基板1070耦合的后盖110上。特别地,在后盖110上突出的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与底盖190上的突起191的多个通孔193相耦合。由此,底盖190可以通过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来固定。也就是说,多个固定突起1071与底盖190上的突起191的多个通孔193相对应地插入,并且由此,基板1070和底盖190可以被固定。
然后,参考图11E和图11F,显示面板120布置在后盖110上,并且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布置在底盖190上,底盖190则布置在后盖110上。每一个柔性膜130都布置在后盖190的突起191之间。由此,在卷绕和展开显示设备1000的过程中可以抑制抑制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的晃动。更进一步,柔性膜130和印刷电路板140布置在底盖190与引导单元192之间。由此,在卷绕或展开显示设备1000的过程中可以抑制显示设备1000脱离底盖190。
然后,参考图11G和图11H,顶盖180布置和固定在布置有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的底盖190上。特别地,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穿过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112以及底盖190上的突起191的多个通孔193。由此,后盖110和底盖190可以被顶盖180固定和覆盖,并且由此可以将顶盖180夹在基板1070上。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固定构件FM通过顶盖180中的多个耦合孔181而被插入,并且与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相耦合。由此,顶盖180、后盖110、底盖190以及基板1070可以被固定。并且,底盖190与顶盖180之间的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以及印刷电路板140可被牢固地固定。
针对夹钳结构的更进一步的细节,参考图12,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0可以采用单向夹钳方法来取代双向夹钳方法。特别地,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0中,多个固定突起1071布置在基板1070上。因此,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可以穿过后盖110的固定区域FA中的多个固定孔以及底盖190的多个通孔193。固定构件FM被插入顶盖180中,并且由此通过单向夹钳方法将多个固定突起1071夹在固定件FM上。相应地,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00采用单向夹钳方法来取代双向夹钳方法。由此可以通过使用多个固定构件FM来更容易地固定基板1070、后盖110、底盖190以及顶盖180。并且,通过使用基板1070,可以更牢固地将顶盖180夹在后盖110的后表面上。由此,在卷绕和展开显示设备1000的过程中可以抑制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的分离。
<衬垫-显示设备的牢固固定>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除了添加了衬垫P之外,图13所示的显示设备1300与图10到图12中显示的显示设备1000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将不再提供关于相同组件的冗余描述。
参考图13,衬垫P可被布置在基板1070与顶盖180之间的显示面板120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上。也就是说,衬垫P可被布置成在与显示面板120和顶盖180之间的固定区域F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在这里,衬垫P既可以作为单个衬垫P来形成,也可以以包含多个衬垫P的方式形成。
衬垫P可以由适合吸收在夹钳基板1070与顶盖180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的材料形成,并且由此保护显示面板120免受压力影响,以及牢固地固定显示面板120。由此,衬垫P可以由与顶盖180相比具有更高柔性的绝缘材料形成,并且作为示例,其可以由树脂(例如硅树脂)形成。
在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300中,通过使用衬垫120,可以更牢固和安全地固定显示面板120。在固定了顶盖180和基板1070的状态下,如果顶盖180与显示面板120是间隔开的,那么将不能牢固地固定显示面板120。由此,在卷绕或展开显示设备1300的过程中,显示面板120可以与后盖110分离。并且,如果具有刚性的顶盖180所引发的冲击或压力被直接施加到显示面板120,那么有可能会损坏显示面板120。相应地,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300中,衬垫P会吸收顶盖180引发的冲击或压力,由此保护显示面板120。并且,衬垫P会填充顶盖180与显示面板120之间的空间,并且由此可以更牢固地固定显示面板120。更进一步,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在卷起显示设备1300时显示面板120与后盖110的分离。
<后盖的耦合>
图14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后盖的平面图。图15A和图15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夹钳过程的透视图。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除了后盖1410的形状之外,图14到图16所示的显示设备1400与图1到图9C中示出的显示设备100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此,将不再提供关于相同组件的冗余描述。为了便于描述,图14只示出了显示设备1400的多种组件中的后盖1410。
参考图14,后盖1410被配置成包括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特别地,后盖1410可被分成位于第一固定区域FA1中的多个固定孔1412与第二固定区域FA2中的多个固定孔1412之间的边界上的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也就是说,第一后盖1410a可以包括第一支撑区域PA1、第一柔性区域MA1以及第一固定区域FA1。并且,第二后盖1410b可以包括第二固定区域FA2、第二柔性区域MA2以及第二支撑区域PA2。由此,第一后盖1410a可被夹在头端拉杆164上,第二后盖1410b可被夹在辊轴151上。
参考图15A和图15B,第一后盖1410a的第一固定区域FA1和第二后盖1410b的第二固定区域FA2通过基板1070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彼此耦合。也就是说,布置在基板1070的上侧的多个突起1071插入布置在第一后盖1410a的第一固定区域FA1中的多个固定孔1412中。并且,布置在基板1070的下侧的多个固定突起1071插入布置在第二后盖1410b的第二固定区域FA2中的多个固定孔1412中。因此,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可以通过基板1070彼此耦合。
然后,如图16所示,可以布置底盖190、显示面板120、柔性膜130、印刷电路板140以及顶盖180。之后,多个固定构件FM以及多个固定突起1071可以被夹钳,由此牢固地固定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400中,后盖1410包括彼此隔开的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由此,所形成的后盖1410可以与显示面板120的各种尺寸相对应。随着显示设备1400的尺寸的增大,显示面板120的尺寸也会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后盖1410在尺寸上必须大于显示面板20。因此,单个后盖1410必须被制造成具有很大的尺寸。然而,制造与大尺寸显示设备相对应的单个后盖1410是非常困难的。相应地,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400中,后盖1410被配置成包括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由此可以使用在尺寸上小于显示设备1400的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并且,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是通过基板1070、底盖190、后盖1410、顶盖180以及固定构件FM固定的。因此,第一后盖1410a和第二后盖1410b可以充当现有后盖1410。并且,后盖1410可以以较小的尺寸来制造,由此可以提高生产率。
在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后盖1410a相比,第二后盖1410b可以具有更小的厚度。由于第二后盖1410b被直接夹在辊轴151上,因此,第二后盖1410b会在第一后盖1410a之前被卷绕在辊轴151上。由此,与第一后盖1410a相比,第二后盖1410b可被以较小的曲率半径卷绕,并且会被施加更大的应力。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400中,第二后盖1410b的厚度被设置成小于第一后盖1410a的厚度。由此,第二后盖1410b的柔性可以得到提升,并且在卷绕和展开显示设备1400的过程中对第二后盖1410b造成的损坏可以得到抑制。
<柔性薄膜的布置>
图17是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剖视图。除了柔性膜1730的布置之外,图17所示的显示设备1700与图10所示的显示设备1000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将不再提供关于相同部件的冗余描述。
参考图17,柔性膜1730可以朝着顶盖180以凸起的形状突出。也就是说,柔性膜1730可以被局部弯曲并连接到印刷电路板140以及显示面板120。即使柔性膜1730局部弯曲,它也可以被稳定地收容在顶盖180中并被牢固地固定。
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700中,柔性膜1730朝着顶盖180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因此,在卷起显示设备1700时,施加于柔性膜1730的应力可以被减至最小,并且对柔性膜1730造成的损坏可以降至最低。特别地,在卷绕显示设备1700的过程中,与图17的图示不同,显示设备1700的柔性薄膜1730可被折叠成“C”形。在这种情况下,柔性薄膜1730可以通过基板1070、顶盖180以及底盖190而被牢固地固定,但其在卷绕过程中有可能会被施加应力。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700中,柔性膜1730会朝向顶盖180以凸起的形状突出,并且由此会在卷绕期间具有变形余量。因此,对柔性膜1730造成的损坏可以受到抑制。
本公开的例示实施例还可以被描述如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其限定了多个子像素;后盖,其被配置成与显示面板一起被卷起;基板,其被布置在后盖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上,以便支撑后盖;以及顶盖,其被布置在所述后盖的另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上,以便将后盖插在基板与顶盖之间,并且固定于所述后盖,其中所述顶盖具有弯曲的外周表面。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固定构件,所述多个固定构件穿透后盖中的多个固定孔,由此固定基板和顶盖。
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可以包括被布置成穿透所述基板中的多个耦合孔的多个第一固定构件;以及穿透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并被夹在多个第一固定构件上的多个第二固定构件。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被插入后盖与顶盖之间的底盖。
所述基板可以包括朝着顶盖突出的多个固定突起,所述多个固定突起可被配置成穿透所述底盖,以及所述基板可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多个固定突起固定于顶盖而被固定于所述顶盖。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柔性膜,所述多个柔性膜被插入底盖与顶盖之间,并且与显示面板相连;以及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被插入底盖与顶盖之间,并且与多个柔性薄膜相连,其中所述底盖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多个柔性膜的多个突起,以及用于固定印刷电路板的引导单元。
所述多个柔性膜可被布置成以凸起的形状朝着顶盖突出。
所述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被布置在顶盖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固定显示面板的衬垫。
所述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穿透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并被夹在多个固定突起上的固定构件。
所述后盖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并且所述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可以通过基板和顶盖来固定。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夹在第二后盖上的辊轴;以及夹在第一后盖上的头端拉杆,其中所述第二后盖的厚度可以小于第一后盖的厚度。
所述后盖可以包括通过基板和顶盖固定的固定区域;从固定区域延伸并包含多个开口的柔性区域;从柔性区域延伸的支撑区域,并且所述柔性区域可以包括从固定区域的上侧延伸的第一柔性区域;以及从固定区域的下侧延伸的第二柔性区域,以及所述支撑区域可以包括从第一柔性区域的上侧延伸的第一支撑区域;以及从第二柔性区域的下侧延伸的第二支撑区域。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夹在第二支撑区域上且包括平直部分和弯曲部分的辊轴,其中所述固定区域可以以与平直部分相对应的方式布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一种显示设备包括:被配置成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后盖,其被布置在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包含了布置有多个固定孔的固定区域;印刷电路板,其与显示面板电连接,并被布置在固定区域之中;被布置在固定区域下方的基板;以及被布置在固定区域中的印刷电路板上的顶盖,其中所述基板和顶盖可以以与多个固定孔相对应的方式布置并且可以与后盖相耦合。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固定构件,所述多个固定构件穿透布置在基板和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以及多个固定孔,并且固定所述基板、后盖和顶盖。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多个固定构件,所述多个固定构件穿透布置在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以及被布置在基板中并且固定所述基板、后盖和顶盖的多个固定突起。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插入到后盖与顶盖之间的底盖,其中所述底盖可以包括供所述多个固定突起穿透的多个通孔。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电连接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的多个柔性膜,其中所述多个柔性膜、印刷电路板和显示面板可以通过基板和顶盖来固定。
该显示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布置在显示面板与顶盖之间并且固定显示面板的衬垫。
虽然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例示实施例,但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的情况下,本公开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的。因此,本公开的例示实施例仅仅是出于例证目的提供的,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概念构成限制。本公开的技术概念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由此应该理解,以上描述的例示实施例的所有方面都是说明性的,并且不会对本公开构成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后续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且处于其等价范围以内的所有技术概念都被解释成落入本公开的范围以内。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其中限定了多个子像素;
后盖,其被配置成与所述显示面板一起被卷起;
基板,其布置在所述后盖的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上,以支撑所述后盖;
顶盖,其布置在所述后盖的另一个表面的一部分上,以将所述后盖插在所述基板与所述顶盖之间,并且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后盖;以及
底盖,其插入在所述后盖与所述顶盖之间,
其中所述顶盖具有弯曲的外周表面,
所述基板包括朝着所述顶盖突出的多个固定突起,
所述多个固定突起被配置成穿透所述底盖,以及
所述基板被配置成通过将所述多个固定突起固定于所述顶盖而被固定于所述顶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多个固定构件,其穿透后盖中的多个固定孔,由此固定基板和顶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固定构件包括:
多个第一固定构件,其被布置成穿透基板中的多个耦合孔;以及
多个第二固定构件,其穿透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并被夹在所述多个第一固定构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多个柔性膜,其被插入底盖与顶盖之间并且与显示面板相连;以及
印刷电路板,其被插入底盖与顶盖之间并且与所述多个柔性膜相连,
其中底盖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多个柔性膜的多个突起以及用于固定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引导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多个柔性膜被布置成以凸起的形状朝着顶盖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衬垫,其布置在顶盖的一个表面上并且固定显示面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固定构件,其穿透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并被夹在所述多个固定突起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后盖进一步包括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以及
所述第一后盖和第二后盖由基板和顶盖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夹在第二后盖上的辊轴;以及
夹在第一后盖上的头端拉杆,
其中所述第二后盖的厚度小于第一后盖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后盖包括:
通过基板和顶盖固定的固定区域;
从固定区域延伸并包含多个开口的柔性区域;
从柔性区域延伸的支撑区域,并且
所述柔性区域包括:
从固定区域的上侧延伸的第一柔性区域;以及
从固定区域的下侧延伸的第二柔性区域,并且
所述支撑区域包括:
从第一柔性区域的上侧延伸的第一支撑区域;以及
从第二柔性区域的下侧延伸的第二支撑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辊轴,其夹在第二支撑区域上且包括平直部分和弯曲部分,
其中所述固定区域以与所述平直部分相对应的方式布置。
12.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其被配置成显示图像;
后盖,其被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包含其中布置有多个固定孔的固定区域;
印刷电路板,其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并被布置在所述固定区域中;
基板,其布置在所述固定区域下方;
顶盖,其在所述固定区域中布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以及
多个固定构件和多个固定突起,所述多个固定构件穿透布置在所述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所述多个固定突起布置在所述基板中并且固定所述基板、所述后盖和所述顶盖,
其中所述基板和所述顶盖对应于所述多个固定孔布置并且与所述后盖耦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多个固定构件,所述多个固定构件穿透布置在基板和顶盖中的多个耦合孔以及所述多个固定孔,并且固定基板、后盖和顶盖。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插入到后盖与顶盖之间的底盖,
其中所述底盖包括所述多个固定突起所穿透的多个通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电连接显示面板和印刷电路板的多个柔性膜,
其中所述多个柔性膜、印刷电路板和显示面板由基板和顶盖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进一步包括:
衬垫,其布置在显示面板与顶盖之间并且固定显示面板。
CN201910875263.XA 2018-09-17 2019-09-17 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910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0372.3A CN113888975B (zh) 2018-09-17 2019-09-17 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11104A KR102505247B1 (ko) 2018-09-17 2018-09-17 표시 장치
KR10-2018-0111104 2018-09-17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0372.3A Division CN113888975B (zh) 2018-09-17 2019-09-17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10761A CN110910761A (zh) 2020-03-24
CN110910761B true CN110910761B (zh) 2021-11-02

Family

ID=683153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75263.XA Active CN110910761B (zh) 2018-09-17 2019-09-17 显示设备
CN202111210372.3A Active CN113888975B (zh) 2018-09-17 2019-09-17 显示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0372.3A Active CN113888975B (zh) 2018-09-17 2019-09-17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847066B2 (zh)
JP (2) JP6878535B2 (zh)
KR (2) KR102505247B1 (zh)
CN (2) CN110910761B (zh)
DE (1) DE102019124032A1 (zh)
GB (3) GB2597588B (zh)
TW (2) TWI72155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5988A1 (ja) * 2018-09-28 2020-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ローラブル電子装置
KR102573255B1 (ko) * 2018-11-15 2023-08-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666752B1 (ko) * 2019-01-29 2024-05-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200141773A (ko) * 2019-06-11 2020-12-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20210004072A (ko) * 2019-07-03 2021-01-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12737A (ko) * 2019-07-26 2021-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29428A (ko) * 2019-09-06 2021-03-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32740A (ko) * 2019-09-17 2021-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33696A (ko) * 2019-09-19 2021-03-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10059329A (ko) * 2019-11-15 2021-05-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317524B2 (en) * 2020-05-07 2022-04-2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and rollable display apparatus
CN111554202B (zh) * 2020-05-27 2022-08-0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1928943U (zh) 2020-05-29 2020-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背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33031B (zh) * 2020-08-17 2022-07-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卷曲显示装置
CN112037662B (zh) * 2020-09-24 2022-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显示器支撑件及显示装置
KR20220055939A (ko) * 2020-10-27 2022-05-0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670199B2 (en) 2020-10-27 2023-06-06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KR20220086028A (ko) 2020-12-16 2022-06-2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22107909A (ja) * 2021-01-12 2022-07-25 株式会社Joled 表示装置
US11516158B1 (en) 2022-04-20 2022-11-29 LeadIQ, Inc. Neural network-facilitated linguistically complex message gene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50830A (zh) * 2003-05-19 2004-12-01 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052040A (ja) * 2006-08-24 2008-03-06 Fujifilm Corp 表示装置
KR100906961B1 (ko) * 2002-12-30 2009-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5739169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122490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覆盖板和包括覆盖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1016A (ja) * 1998-06-23 2000-03-21 Fujitsu Ltd リサイクルに適した締結部品
AU2003302796A1 (en) 2002-12-10 2004-06-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therewith
KR100464979B1 (ko) * 2002-12-12 2005-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부 조립장치
KR100846585B1 (ko) * 2005-04-02 2008-07-1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080038891A (ko) * 2006-10-31 2008-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널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JP2010081280A (ja) 2008-09-26 2010-04-08 Hitachi Ltd 映像表示装置
KR100989421B1 (ko) * 2009-01-06 2010-10-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12043613A (ja) * 2010-08-18 2012-03-01 Sharp Corp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JP5483590B2 (ja) 2010-09-27 2014-05-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2651184B (zh) * 2012-05-23 2013-12-11 陈群 一种智能广告装置
KR102081650B1 (ko) * 2013-04-10 2020-02-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543129B (zh) * 2014-07-22 2016-07-21 Lg顯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捲軸式顯示裝置
CN106575664B (zh) * 2014-08-09 2019-09-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卷曲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KR102420437B1 (ko) * 2015-01-13 2022-07-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및 롤러블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KR102398162B1 (ko) * 2015-02-10 2022-05-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장치
KR102392360B1 (ko) * 2015-04-23 2022-04-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84576B1 (ko) 2015-06-15 2022-04-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KR102378758B1 (ko) * 2015-06-19 2022-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EP3115988B1 (en) * 2015-07-07 2018-01-03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KR102349057B1 (ko) 2015-07-07 2022-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26609B1 (ko) * 2015-07-30 2023-04-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두루마리형 연성표시장치
EP3627279B1 (en) * 2015-11-27 2023-05-10 LG Electronics Inc. Display device
EP3173855B1 (en) 2015-11-27 2020-12-09 LG Electronics Inc.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CN105609006B (zh) * 2015-12-31 2020-05-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装置
KR102454386B1 (ko) 2016-04-29 2022-10-1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두루마리형 연성표시장치
KR102697976B1 (ko) * 2016-08-29 2024-08-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롤러블 표시 장치
KR102019509B1 (ko) * 2016-09-05 2019-09-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KR102578589B1 (ko) 2016-09-30 2023-09-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CN206921395U (zh) * 2017-06-08 2018-01-23 天元东建(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模组紧固结构
CN108230907B (zh) * 2018-01-03 2020-03-24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CN108230937B (zh) * 2018-03-26 2024-09-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06961B1 (ko) * 2002-12-30 2009-07-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평판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550830A (zh) * 2003-05-19 2004-12-01 Lg.飞利浦Lcd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JP2008052040A (ja) * 2006-08-24 2008-03-06 Fujifilm Corp 表示装置
CN105739169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122490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覆盖板和包括覆盖板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1913396D0 (en) 2019-10-30
US11087648B2 (en) 2021-08-10
CN110910761A (zh) 2020-03-24
JP2020046664A (ja) 2020-03-26
CN113888975A (zh) 2022-01-04
JP2021140162A (ja) 2021-09-16
TWI721551B (zh) 2021-03-11
TW202015018A (zh) 2020-04-16
GB2587698A (en) 2021-04-07
US20210012688A1 (en) 2021-01-14
GB2597588A (en) 2022-02-02
GB2577401B (en) 2020-12-02
JP6878535B2 (ja) 2021-05-26
GB202107778D0 (en) 2021-07-14
JP7149371B2 (ja) 2022-10-06
GB202010006D0 (en) 2020-08-12
KR20230031274A (ko) 2023-03-07
GB2587698B (en) 2021-07-14
TWI773113B (zh) 2022-08-01
TW202121026A (zh) 2021-06-01
CN113888975B (zh) 2023-11-28
KR20200031947A (ko) 2020-03-25
US20200093011A1 (en) 2020-03-19
US10847066B2 (en) 2020-11-24
KR102505247B1 (ko) 2023-02-28
GB2577401A (en) 2020-03-25
GB2597588B (en) 2023-04-26
DE102019124032A1 (de) 2020-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0761B (zh) 显示设备
CN111091760B (zh) 显示装置
CN110895901B (zh) 显示装置
CN111243432B (zh) 显示装置
CN111161633B (zh) 显示装置
CN112466206B (zh) 显示装置
CN110970465B (zh) 显示装置
JP6937876B2 (ja) 表示装置
CN112991939B (zh) 显示装置
CN112599003B (zh) 显示装置
KR20220028959A (ko) 표시 장치
CN112309246B (zh) 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