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8925B -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38925B CN110738925B CN201910962184.2A CN201910962184A CN110738925B CN 110738925 B CN110738925 B CN 110738925B CN 201910962184 A CN201910962184 A CN 201910962184A CN 110738925 B CN110738925 B CN 11073892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display area
- layer
- screen module
- display scree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其中显示屏模组包括:盖板;显示层,显示层包括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低于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第一膜层与第一显示区层叠设置,且第一膜层位于第一显示区的背离盖板的一侧;第二膜层与第二显示区层叠设置,且第二膜层位于第二显示区的背离盖板的一侧,第一显示区和第一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和第二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为K,且满足0.9≤K≤1.1。根据本申请的显示屏模组,光线照射到第一显示区和第一膜层上的反射率与光线照射到第二显示区和第二膜层上的反射率接近,从而可以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亮暗度,进而提升显示屏模组的美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为实现电子装置的全面屏,将显示屏设置成包括具有较高像素密度的区域和具有较低像素密度的区域,并将摄像头设置在具有较低像素密度的区域的下方,以保证摄像头的拍照效果,但当显示屏熄灭时,具有较高像素密度的区域和具有较低像素密度的区域呈现处的视觉上的亮度是不一致的,美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具有亮暗相同和美观度高的优点。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屏模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包括:盖板;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与所述盖板层叠设置,所述显示层包括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低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为K,且满足0.9≤K≤1.1。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第一显示区和第一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和第二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在0.9-1.1之间,也就是说,光线照射到第一显示区和第一膜层上的反射率与光线照射到第二显示区和第二膜层上的反射率接近,使得显示屏模组各区域的反射情况相似,从而可以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亮暗度,进而提升显示屏模组的美观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上述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一膜层相对,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显示屏模组。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第一显示区和第一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和第二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在0.9-1.1之间,也就是说,光线照射到第一显示区和第一膜层上的反射率与光线照射到第二显示区和第二膜层上的反射率接近,使得显示屏模组各区域的反射情况相似,从而可以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亮暗度,进而提升显示屏模组的美观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和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的反射光谱图、未设置吸光层的显示模组的反射光谱图以及入射光的反射光谱图。
附图标记:
电子装置1000,
显示屏模组100,盖板1,
显示层2,第一显示区21,第二显示区22,
第一膜层3,第一PI膜31,第一支撑膜32,吸光层33,透光孔331,
第二膜层4,第二PI膜41,第二支撑膜42,铜箔泡棉层43,
偏光片5,摄像头200,壳体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100,包括:盖板1、显示层2、第一膜层3和第二膜层4。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层2与盖板1层叠设置,显示层2包括连接的第一显示区21和第二显示区22,第一显示区21的像素密度低于第二显示区22的像素密度。可以理解的是,像素密度会影响显示层2的透光率,像素密度越高透光率越差,相反的,像素密度越低透光率越高。通过将第一显示区21的像素密度调低,可以提升光线透过第一显示屏的数量,从而保证摄像头200具有充足的入射光线,进而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拍摄。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显示层2包括电路和发光材料。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膜层3与第一显示区21层叠设置,且第一膜层3位于第一显示区21的背离盖板1的一侧,第二膜层4与第二显示区22层叠设置,且第二膜层4位于第二显示区22的背离盖板1的一侧。其中,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为K,且满足0.9≤K≤1.1。可以理解的是,光线照射到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上的反射率与光线照射到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上的反射率接近,使得显示屏模组100各区域的反射情况相似,从而可以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亮暗度,进而提升显示屏模组100的美观性。
例如,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可以为0.91、0.93、0.95、0.97、0.99、1.01、1.03、1.05、1.07或1.09。具体地,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可以根据显示屏模组100的型号、尺寸以及应用的环境进行设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第一膜层3的反射率小于第二膜层4的反射率,而第一显示区21的反射率是大于第二显示区22的反射率。其中,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为1,也就是说,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光谱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光谱相同。由此,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光谱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光谱完全相同,使得显示屏模组100各区域的反射情况相同,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屏模组100的美观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屏模组100,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在0.9-1.1之间,也就是说,光线照射到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上的反射率与光线照射到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上的反射率接近,使得显示屏模组100各区域的反射情况相似,从而可以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亮暗度,进而提升显示屏模组100的美观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膜层3包括:第一PI膜31和第一支撑膜32,第一PI膜31与第一显示区21层叠设置,第一PI膜31位于第一显示区21的背离盖板1的一侧,第一支撑膜32与第一PI膜31层叠设置,且第一支撑膜32位于第一PI膜31的背离第一显示区21的一侧,其中PI膜的中文名称是:聚酰亚胺薄膜,PI膜的英文是Polyimide Film。第一PI膜31可以作为显示层2的第一显示区21载体,为线路和发光材料的附着提供承载,而第一支撑膜32可以作为第一PI膜31的承载体,可以提升第一PI膜31的平整性,从而可以提升第一膜层3的工作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膜层4包括:第二PI膜41、第二支撑膜42和铜箔泡棉层43,第二PI膜41与第二显示区22层叠设置,第二PI膜41位于第二显示区22的背离盖板1的一侧,第二支撑膜42与第二PI膜41层叠设置,且第二支撑膜42位于第二PI膜41的背离第二显示区22的一侧,铜箔泡棉层43与第二支撑膜42层叠设置,且铜箔泡棉层43位于第二支撑膜42的背离第二PI膜41的一侧。
其中,第二PI膜41可以作为显示层2的第二显示区22载体,为线路和发光材料的附着提供承载,而第二支撑膜42可以作为第二PI膜41的承载体,可以提升第二PI膜41的平整性,从而可以提升第一膜层3的工作性能。铜箔泡棉层43不仅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还可以为显示层2、第二PI膜41和第二支撑膜42提供缓冲,有利于提升显示屏模组100抗跌落的性能。
如图1所示,第一膜层3还包括吸光层33,吸光层33与第一支撑膜32层叠设置,且吸光层33位于第一支撑膜32的背离第一PI膜31的一侧。吸光层33具有吸光的特性,照射到吸光层33上的光线大部分可以被吸收,由此照射到第一显示区21的光线与照射到吸光层33上的光线的叠加后的被反射的光线被减弱,使得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光谱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光谱大致相同。通过设置吸光层33,可以降低显示屏模组100结构的复杂度,可以降低显示屏模组100的制造难度,提升显示屏模组100的生产效率,减少显示屏模组100的生产成本。
例如,在图1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曲线a为入射光的反射光谱,曲线b为光线照射到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光谱,曲线c为光线照射到未加装吸光层33的低像素区域后的反射光谱,曲线d为光线照射到本申请中的加装吸光层33的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光谱。可见,加装吸光层33后的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光谱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光谱大致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4中的横坐标代表的是波长,纵坐标代表的是光线的反射率。
如图1所示,吸光层33为黑色油墨层、黑色泡棉层或黑色树脂层。由此,可以根据显示屏模组100的型号、尺寸在黑色油墨层、黑色泡棉层和黑色树脂层中选择合适的吸光层33,从而可以更好的适配不同型号或尺寸的显示屏模组100。其中,吸光层33上具有透光孔331。照射到吸光层33上部分光线可以穿过透光孔331照射到摄像头200上,从而可以避免吸光层33遮挡摄像头200的拍摄线路,进而可以保证摄像头200的拍摄效果。
如图1所示,吸光层33的厚度为h,且满足h≥10μm。可以理解的是,光线照射到吸光材料,一部分光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穿透,通过将吸光层33的厚度设置成大于等于10μm,可以提升吸光层33的吸光量,减少吸光层33的穿透光量,从而提升显示屏模组100显示的均匀性。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吸光层33的厚度可以为15μm、30μm或50μm。
如图1所示,第一PI膜31与第二PI膜41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第一PI膜31与第二PI膜41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显示屏模组100的装配效率,保证了第一PI膜31与第二PI膜41的连接可靠性,再者,第一PI膜31与第二PI膜41一体成型后,第一PI膜31与第二PI膜41的颜色也更为均匀,可以保证第一PI膜31与第二PI膜41工作的一致性。
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膜32与第二支撑膜42为一体成型件。由此,一体成型的结构不仅可以保证第一支撑膜32与第二支撑膜42的结构、性能稳定性,并且方便成型、制造简单,而且省去了多余的连接工序,大大提高了显示屏模组100的装配效率,保证了第一支撑膜32与第二支撑膜42的连接可靠性,再者,第一支撑膜32与第二支撑膜42一体成型后,第一支撑膜32与第二支撑膜42的颜色也更为均匀,可以保证第一PI膜31与第二PI膜41工作的一致性。
如图2所示,第一PI膜31的反射率为r1,10%≤r1≤15%;第二PI膜41的反射率为r2,15%<r2≤2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PI膜31的反射率小于第二PI膜41的反射率,由此照射到第一显示区21的光线与照射到吸光层33上的光线的叠加后的被反射的光线被减弱,使得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光谱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光谱大致相同。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第一PI膜31的颜色比第二PI膜41的颜色深,例如,第一PI膜31的颜色为黄色,第二PI膜41的颜色为淡黄色。在具体制造时,第一PI膜31和第二PI膜41通过树脂材料制造而成,相比于第二PI膜41的制造过程,第一PI膜31在制造时,可以加入一些特定元素以使第一PI膜31形成为黄色。
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屏模组100还包括偏光片5,偏光片5设在显示层2与第一膜层3、第二膜层4之间。通过设置偏光片5可以提升显示屏模组100的显示亮度,从而提升显示屏模组100的显示效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其中,电子装置1000可以为游戏装置、音乐播放装置、存储装置、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或者应用于汽车的设备等。此外,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电子装置1000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如图3所示,包括:壳体300、显示屏模组100和摄像头200,显示屏模组100设在壳体300上且与壳体300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摄像头200设在安装空间内,且摄像头200与第一膜层3相对,摄像头200朝向显示屏模组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00,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叠加后的反射率与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在0.9-1.1之间,也就是说,光线照射到第一显示区21和第一膜层3上的反射率与光线照射到第二显示区22和第二膜层4上的反射率接近,使得显示屏模组100各区域的反射情况相似,从而可以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亮暗度,进而提升显示屏模组100的美观性。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膜层3包括:吸光层33,吸光层33上具有透光孔331,摄像头200与透光孔331相对。可以理解的是,照射到吸光层33上部分光线可以穿过透光孔331照射到摄像头200上,从而可以避免吸光层33遮挡摄像头200的拍摄线路,进而可以保证摄像头200的拍摄效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
显示层,所述显示层与所述盖板层叠设置,所述显示层包括连接的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低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第一膜层,所述第一膜层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膜层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第二膜层,所述第二膜层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二膜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一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第二膜层叠加后的反射率的比值为K,且满足0.9≤K≤1.1,所述显示层包括电路和发光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包括:
第一PI膜,所述第一PI膜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层叠设置,所述第一PI膜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第一支撑膜,所述第一支撑膜与所述第一PI膜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膜位于所述第一PI膜的背离所述第一显示区的一侧,
所述第二膜层包括:
第二PI膜,所述第二PI膜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层叠设置,所述第二PI膜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背离所述盖板的一侧;
第二支撑膜,所述第二支撑膜与所述第二PI膜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二支撑膜位于所述第二PI膜的背离所述第二显示区的一侧;
铜箔泡棉层,所述铜箔泡棉层与所述第二支撑膜层叠设置,且所述铜箔泡棉层位于所述第二支撑膜的背离所述第二PI膜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还包括: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与所述第一支撑膜层叠设置,且所述吸光层位于所述第一支撑膜的背离所述第一PI膜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为黑色油墨层、黑色泡棉层或黑色树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的厚度为h,且满足h≥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上具有透光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膜与所述第二PI膜为一体成型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膜与所述第二支撑膜为一体成型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I膜的反射率为r1,10%≤r1≤15%;所述第二PI膜的反射率为r2,15%<r2≤2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K等于1。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设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安装空间;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一膜层相对,所述摄像头朝向所述显示屏模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包括:吸光层,所述吸光层上具有透光孔,所述摄像头与所述透光孔相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62184.2A CN110738925B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62184.2A CN110738925B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38925A CN110738925A (zh) | 2020-01-31 |
CN110738925B true CN110738925B (zh) | 2021-08-13 |
Family
ID=69269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62184.2A Active CN110738925B (zh) | 2019-10-11 | 2019-10-11 |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3892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41805B (zh) * | 2020-05-28 | 2021-06-22 |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N111754875B (zh) * | 2020-06-28 | 2022-04-19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1967411B (zh) * | 2020-08-21 | 2024-02-02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2002253B (zh) * | 2020-08-24 | 2022-10-14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3194166A (zh) * | 2021-04-14 | 2021-07-3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3257145B (zh) * | 2021-05-24 | 2023-10-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元件及具有该显示元件的终端 |
CN113794791A (zh) * | 2021-09-15 | 2021-12-14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3948007B (zh) * | 2021-10-26 | 2023-12-1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盖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3938546A (zh) * | 2021-11-15 | 2022-01-1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66960A1 (en) * | 2003-09-11 | 2006-06-07 | Sony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5527745A (zh) * | 2016-02-02 | 2016-04-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08616618A (zh) * | 2018-03-30 | 2018-10-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451106A (zh) * | 2018-11-16 | 2019-03-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208672967U (zh) * | 2018-10-09 | 2019-03-29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15591A (ja) * | 2002-01-25 | 2003-07-30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
CN104461134B (zh) * | 2014-12-02 | 2017-11-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屏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205069011U (zh) * | 2015-09-23 | 2016-03-02 |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06340523B (zh) * | 2016-10-25 | 2019-08-0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
CN206619358U (zh) * | 2017-02-28 | 2017-11-07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WO2019087594A1 (ja) * | 2017-10-30 | 2019-05-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 |
CN207731184U (zh) * | 2017-11-03 | 2018-08-14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
CN108766982B (zh) * | 2018-05-29 | 2021-01-22 |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显示屏和柔性显示装置 |
CN208386636U (zh) * | 2018-06-04 | 2019-01-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0112200A (zh) * | 2019-05-21 | 2019-08-0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148621B (zh) * | 2019-06-28 | 2021-07-3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透明显示基板、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19
- 2019-10-11 CN CN201910962184.2A patent/CN11073892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666960A1 (en) * | 2003-09-11 | 2006-06-07 | Sony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CN105527745A (zh) * | 2016-02-02 | 2016-04-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 |
CN108616618A (zh) * | 2018-03-30 | 2018-10-0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208672967U (zh) * | 2018-10-09 | 2019-03-29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 |
CN109451106A (zh) * | 2018-11-16 | 2019-03-0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38925A (zh) | 2020-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38925B (zh) | 显示屏模组及具有其的电子装置 | |
AU2018406327B2 (en) |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10917506B2 (en) | Terminal display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12241088B (zh) | 一种微型发光二极管灯板、背光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22048291A1 (zh) |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电致变色模组 | |
CN208401913U (zh) | 电子设备 | |
CN213815334U (zh) | 柔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CN108055367A (zh) | 面盖组件、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 |
CN108040143A (zh) | 盖板、显示模组和移动终端 | |
JP2001044474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212851364U (zh) |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 | |
CN112449094A (zh) | 滤光片、摄像头模组、保护盖板和电子设备 | |
CN110213471B (zh) | 终端设备 | |
CN112968141B (zh) | 显示模组、电子设备和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 | |
CN209608699U (zh) | 移动终端及其显示屏 | |
WO2018205820A1 (zh) | 摄像头的盖板组件、终端的壳体组件及终端 | |
CN108494910B (zh)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显示屏组件的组装方法 | |
CN108322573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10985343B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08386632U (zh) | 电子设备 | |
CN113066943B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
CN212160305U (zh) | 智能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智能电子设备 | |
CN107819911B (zh) | 移动终端及其盖板 | |
CN112147829B (zh) | 电子设备、盖板组件和电致变色模组的制备方法 | |
CN111968507A (zh) | 背光模组、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