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29477B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Google Patents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29477B CN110729477B CN201810779137.XA CN201810779137A CN110729477B CN 110729477 B CN110729477 B CN 110729477B CN 201810779137 A CN201810779137 A CN 201810779137A CN 110729477 B CN110729477 B CN 1107294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ive material
- positive electrode
- particles
- electrode active
- particle siz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1—Electrodes based on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or on mixtures of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LiCoOx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式为:LinCoxM1‑xO2‑y,M元素选自Ni、Mn、Al、Mg、Ti、La、Y和Zr中的至少两种,且0.8≤n≤1.2、0<x<1、‑0.1≤y≤0.2,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大于所述第二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本申请通过调整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掺杂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使得第一颗粒稳定,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长、能量密度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同时在电动汽车等领域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在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时候,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却下降了,为此,急需一种在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不降低其使用寿命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通过调整正极活性材料中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中掺杂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使得第一颗粒稳定,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500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率(500次循环放电容量保持率:500次循环放电容量与首次放电容量的比)。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式为:LinCoxM1-xO2-y,M元素选自Ni、Mn、Al、Mg、Ti、La、Y和Zr中的至少两种,且0.8≤n≤1.2、0<x<1、-0.1≤y≤0.2,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大于所述第二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Dv50,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Dv50。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M元素中的每一种元素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中的含量均大于200ppm。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下述的式(1):
(a/b)/(c/d)>1 式(1)
a表示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总质量;
b表示第一颗粒中Co元素的质量;
c表示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总质量;
d表示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质量。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下述的式(2):
(A/B)/(C/D)>1 式(2)
A表示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总摩尔量;
B表示第一颗粒中Co元素的摩尔量;
C表示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总摩尔量;
D表示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摩尔量。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a/b)/(c/d)的值为1.3~10。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曲线包括第一峰和第二峰。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第二峰的峰高大于所述第一峰的峰高。
在上述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径满足下述的式(3):
(Dv90-Dv50)-(Dv50-Dv10)≤2.5 式(3)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其中,包含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
在上述正极极片中,所述正极极片的冷压后的压实密度≥3.9g/cm3。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中,包括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所述的正极极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正极活性材料与对比例6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正极活性材料与对比例6的粒径分布曲线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正极活性材料与对比例6的极片热稳定性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充分地说明示例性实施例,不过,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局限于本申请所阐述的这些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使本申请公开彻底和完整,以及将本申请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式为:LinCoxM1-xO2-y,M元素选自Ni、Mn、Al、Mg、Ti、La、Y和Zr中的至少两种,且0.8≤n≤1.2、0<x<1、-0.1≤y≤0.2,其中,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第一颗粒是指粒径小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Dv50的颗粒,第二颗粒是指粒径大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Dv50的颗粒,第一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大于第二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
正极活性材料中的第一颗粒的粒径小于第二颗粒,不同大小的颗粒的混合可以提高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从而能够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第一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活性较强,容易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导致整个正极活性材料的稳定性降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大于第二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可以有效的稳定粒径较小的第一颗粒,抑制第一颗粒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M元素中的每一种元素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中的含量均大于200ppm,M元素的含量可以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检测,如果M元素中的每一种元素的含量小于200ppm,M元素无法起到稳定正极活性材料的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材料满足下述的式(1):
(a/b)/(c/d)>1 式(1)
其中,a表示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总质量;b表示第一颗粒中Co元素的质量;c表示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总质量;d表示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材料满足下述的式(2):
(A/B)/(C/D)>1 式(2)
其中,A表示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总摩尔量;B表示第一颗粒中Co元素的摩尔量;C表示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总摩尔量;D表示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摩尔量。
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满足式(1)或式(2)的关系,可以使M元素充分的发挥出其作用效果,粒径较小的第一颗粒单位Co元素对应的M元素的含量大于粒径较大的第二颗粒,颗粒的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活性越强,要达到稳定粒径较小的第一颗粒的目的,第一颗粒需要更多的M元素的掺杂或包覆,这样才能减少第一颗粒与电解液的副反应,使得第一颗粒更加稳定,从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保持率,而粒径较大的第二颗粒只需相对较少的M元素就可达到稳定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a/b)/(c/d)值为1.3~10。为了使第一颗粒能够更加稳定,同时又不降低正极活性材料主体材料的含量,正极活性材料颗粒中M元素的含量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第一颗粒中M元素含量与第二颗粒M元素含量满足(a/b)/(c/d)为1.3~10时能够取得平衡,此时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较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曲线包括第一峰和第二峰;所述第二峰的峰高大于所述第一峰的峰高。具备这种粒度分布曲线的正极活性材料,说明其颗粒在第一峰和第二峰对应的粒径附近集中,也就是说在第一峰和第二峰对应粒径附近的颗粒较多,第一峰对应的粒径和第二峰对应的粒径一个大一个小,两种颗粒混合后,较小粒径的颗粒占据粒径较大颗粒间的空隙,从而提高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径满足下述的式(3):
(Dv90-Dv50)-(Dv50-Dv10)≤2.5 式(3)
Dv90是指在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从小粒径侧起、达到体积累积90%的粒径,Dv50是指在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从小粒径侧起、达到体积累积50%的粒径,Dv10是指在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从小粒径侧起、达到体积累积10%的粒径。
满足式(3)的正极活性材料,能够提高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
本申请还提供了使用该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极片,正极极片冷压后的压实密度≥3.9g/cm3。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正极极片的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还包括含有负极活性材料层的负极极片、电解质以及位于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的隔离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正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可以为铝箔或镍箔,负极极片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集流体,负极集流体可为铜箔或镍箔。
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能够吸收和释放锂(Li)的负极材料(下文中,有时称为“能够吸收/释放锂Li的负极材料”)。能够吸收/释放锂(Li)的负极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碳材料、金属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锂的氮化物例如LiN3、锂金属、与锂一起形成合金的金属和聚合物材料。
碳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低石墨化的碳、易石墨化的碳、人造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软碳、硬碳、热解碳、焦炭、玻璃碳、有机聚合物化合物烧结体、碳纤维和活性碳。其中,焦炭可以包括沥青焦炭、针状焦炭和石油焦炭。有机聚合物化合物烧结体指的是通过在适当的温度下煅烧聚合物材料例如苯酚塑料或者呋喃树脂以使之碳化获得的材料,将这些材料中的一些分成低石墨化碳或者易石墨化的碳。聚合物材料的例子可以包括聚乙炔和聚吡咯。
在能够吸收/释放锂(Li)的这些负极材料中,选择充电和放电电压接近于锂金属的充电和放电电压的材料。这是因为负极材料的充电和放电电压越低,锂离子电池越容易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其中,负极材料可以选择碳材料,因为在充电和放电时它们的晶体结构只有小的变化,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循环特性以及大的充电和放电容量。尤其可以选择石墨,因为它可以给出大的电化学当量和高的能量密度。
此外,能够吸收/释放锂(Li)的负极材料可以包括单质锂金属、能够和锂(Li)一起形成合金的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包括这样的元素的合金和化合物等等。特别地,将它们和碳材料一起使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中,可以获得良好的循环特性以及高能量密度。除了包括两种或者多种金属元素的合金之外,这里使用的合金还包括包含一种或者多种金属元素和一种或者多种半金属元素的合金。该合金可以处于以下状态固溶体、共晶晶体(共晶混合物)、金属间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的例子可以包括锡(Sn)、铅(Pb)、铝(Al)、铟(In)、硅(Si)、锌(Zn)、锑(Sb)、铋(Bi)、镉(Cd)、镁(Mg)、硼(B)、镓(Ga)、锗(Ge)、砷(As)、银(Ag)、锆(Zr)、钇(Y)和铪(Hf)。上述合金和化合物的例子可以包括具有化学式:MasMbtLiu的材料和具有化学式:MapMcqMdr的材料。在这些化学式中,Ma表示能够与锂一起形成合金的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b表示除锂和Ma之外的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c表示非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Md表示除Ma之外的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并且s、t、u、p、q和r满足s>0、t≥0、u≥0、p>0、q>0和r≥0。
此外,可以在负极中使用不包括锂(Li)的无机化合物,例如MnO2、V2O5、V6O13、NiS和MoS。
上述锂离子电池还包括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是凝胶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和电解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电解液包括锂盐和非水溶剂。
锂盐选自由LiPF6、LiBF4、LiAsF6、LiClO4、LiB(C6H5)4、LiCH3SO3、LiCF3SO3、LiN(SO2CF3)2、LiC(SO2CF3)3、LiSiF6、LiBOB、二氟硼酸锂及其组合组成的群组。例如,锂盐选用LiPF6,因为它可以给出高的离子导电率并改善循环特性。
非水溶剂可为碳酸酯化合物、羧酸酯化合物、醚化合物、其它有机溶剂或它们的组合。
碳酸酯化合物可为链状碳酸酯化合物、环状碳酸酯化合物、氟代碳酸酯化合物或其组合。
链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实例为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丙酯(DPC)、碳酸甲丙酯(MPC)、碳酸乙丙酯(EPC)、碳酸甲乙酯(MEC)及其组合。
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实例为碳酸亚乙酯(EC)、碳酸亚丙酯(PC)、碳酸亚丁酯(BC)、碳酸乙烯基亚乙酯(VEC)及其组合。
氟代碳酸酯化合物的实例为碳酸氟代亚乙酯(FEC)、碳酸1,2-二氟亚乙酯、碳酸1,1-二氟亚乙酯、碳酸1,1,2-三氟亚乙酯、碳酸1,1,2,2-四氟亚乙酯、碳酸1-氟-2-甲基亚乙酯、碳酸1-氟-1-甲基亚乙酯、碳酸1,2-二氟-1-甲基亚乙酯、碳酸1,1,2-三氟-2-甲基亚乙酯、碳酸三氟甲基亚乙酯及其组合。
羧酸酯化合物的实例为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正丙酯、乙酸叔丁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γ-丁内酯、癸内酯、戊内酯、己内酯、甲酸甲酯及其组合。
醚化合物的实例为二丁醚、四甘醇二甲醚、二甘醇二甲醚、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乙氧基甲氧基乙烷、2-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呋喃及其组合。
其它有机溶剂的实例为二甲亚砜、1,2-二氧戊环、环丁砜、甲基环丁砜、1,3-二甲基-2-咪唑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乙腈、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辛酯、磷酸酯及其组合。
隔离膜的实例为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芳纶及其组合,其中聚乙烯选自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其组合组成的群组。尤其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它们对防止短路具有良好的作用,并可以通过关断效应改善电池的稳定性。
隔离膜表面还可包括多孔层,多孔层设置在隔离膜的表面,多孔层包括无机颗粒和粘结剂,无机颗粒选自由氧化铝(Al2O3)、氧化硅(SiO2)、氧化镁(MgO)、氧化钛(TiO2)、二氧化铪(HfO2)、氧化锡(SnO2)、二氧化铈(CeO2)、氧化镍(NiO)、氧化锌(ZnO)、氧化钙(CaO)、氧化锆(ZrO2)、氧化钇(Y2O3)、碳化硅(SiC)、勃姆石、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氢氧化钙、硫酸钡及其组合组成的群组。粘结剂选自由聚偏二氟乙烯、偏氟乙烯-六氟丙烯的共聚物、聚酰胺、聚丙烯腈、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乙烯呲咯烷酮、聚乙烯醚、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四氟乙烯、聚六氟丙烯及其组合组成的群组。
隔离膜表面的多孔层可以提升隔离膜的耐热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电解质浸润性能,增强隔离膜与极片之间的粘接性。
虽然上面以锂离子电池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本申请之后,能够想到本申请的正极活性材料可以用于其他合适的电化学装置。这样的电化学装置包括发生电化学反应的任何装置,它的具体实例包括所有种类的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或电容。特别地,该电化学装置是锂二次电池,包括锂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
下面以锂离子电池为例并且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申请中描述的制备方法仅是实例,其他任何合适的制备方法均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下面列举了一些具体实施例和对比例以更好地对本申请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将含有沉淀剂(碳酸钠)的溶液、Co盐(硫酸钴)溶液、金属M盐(硝酸镁、硝酸铝)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充分的混合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沉淀物,沉淀物过滤后干燥,在780~1200℃下焙烧形成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和碳酸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920~1200℃下焙烧,其中M元素为Mg、Al,含量均为211ppm,然后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2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2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
将含有沉淀剂(碳酸钠)的溶液、Co盐(硫酸钴)溶液、金属M盐(硝酸铝)的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充分的混合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沉淀物,沉淀物过滤后干燥,在780~1200℃下焙烧形成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和碳酸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920~1200℃下焙烧,其中M元素为Al,含量为231ppm,然后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0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将上述方法制备的两种正极活性材料按照3:7的比例混合均匀,得到所需的正极活性材料。
将得到的上述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乙炔黑、粘结剂聚偏氟乙烯(PVDF)按质量比94:3:3在N-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体系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涂覆于正极集流体Al箔上烘干、冷压、裁片,得到正极极片。
采用铜箔作为负极集流体,在铜箔表面均匀的涂布一层石墨浆料,浆料组成为97.7wt%人造石墨、1.3wt%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以及1.0wt%丁苯橡胶(SBR),85℃下烘干,并随后进行冷压、裁片,在85℃的真空条件下干燥4h,制备得到负极极片。
在干燥氩环境下,使LiPF6以成为1.2M的方式溶解于将碳酸亚乙酯(EC)、碳酸甲乙酯(EMC)和碳酸二乙酯(DEC)以分别成为30wt%、40wt%、30wt%的方式混合而成的非水溶剂中,添加碳酸亚乙烯酯1wt%和氟代碳酸亚乙酯5wt%,即得电解液。
将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进行卷绕,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以PE隔离膜进行分隔,从而制备得到卷绕型电极组件。电极组件经顶侧封、喷码、真空干燥、注入电解液、高温静置后进行化成及容量,即可得到成品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在经过多次循环后将其放电至2.5~3.0V,然后将锂离子电池拆解,取出正极极片,在碳酸二甲酯中浸泡2h或者用碳酸二甲酯淋洗,然后在干燥房中自然晾干,置于马弗炉中600℃焙烧2h,接着将正极极片揉成粉末,并用200目的筛子过筛,即得测试所需的正极活性材料样品(下文所提及的ICP、SEM、EDS均采用该方法制备的样品进行测试)。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Thermal ICP6300)测试得到的Dv10为5.70μm,Dv50为17.60μm,Dv90为32.9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4,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如果仅是做定性分析,可以使用能谱仪(EDS,Zeiss SIGMA+X-max EDS(ND))测试,初步判断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M元素含量的多少。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3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4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5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Ni、Al、Mg、Mn、Zr,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6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Ti。
实施例7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7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
实施例8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8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Zr,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Ni。
实施例9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9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Zr、La,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0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Zr、La,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Ni、Mn。
实施例1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1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含量均为29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含量均为287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20μm,Dv50为15.30μm,Dv90为28.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1.2。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2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含量均为376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含量均为311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20μm,Dv50为15.30μm,Dv90为28.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3.7。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3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含量均为528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含量均为449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20μm,Dv50为15.30μm,Dv90为28.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6.9。
实施例1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4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含量均为689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含量均为574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20μm,Dv50为15.30μm,Dv90为28.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9.5。
实施例1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5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含量均为82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含量均为679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20μm,Dv50为15.30μm,Dv90为28.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16.9。
实施例16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6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Ti、Al、Mg、Mn、Ni,含量均为1321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的M元素为Mg、Al、Mn,含量均为97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20μm,Dv50为15.30μm,Dv90为28.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3.6。
实施例17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7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2.50μm,Dv50为14.70μm,Dv90为28.5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1.6,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18
与实施例2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8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7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7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1.90μm,Dv50为11.50μm,Dv90为23.5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2.4,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19
与实施例3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19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3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1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2.70μm,Dv50为17.20μm,Dv90为26.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5.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20
与实施例4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0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2.5μm,Dv50为14.70μm,Dv90为28.5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1.6,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21
与实施例5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1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3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1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3.70μm,Dv50为17.20μm,Dv90为32.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1.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22
与实施例6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2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5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5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2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2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4.10μm,Dv50为18.50μm,Dv90为32.9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0,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23
与实施例7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3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6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6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5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5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1.50μm,Dv50为9.70μm,Dv90为20.2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2.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24
与实施例8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4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3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1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3.20μm,Dv50为17μm,Dv90为33.3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2.5,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25
与实施例9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5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2.50μm,Dv50为14.70μm,Dv90为28.5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1.6,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实施例26
与实施例10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实施例26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均为303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的含量为292ppm,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9.3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9.3μm的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2.50μm,Dv50为14.70μm,Dv90为28.5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1.6,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2.6。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对比例1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5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5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Ni,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70μm,Dv50为17.60μm,Dv90为32.9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4,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对比例2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Ni,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0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4.30μm,Dv50为15.70μm,Dv90为29.7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2.6,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对比例3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2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2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Ni,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1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1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7.10μm,Dv50为16.60μm,Dv90为30.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4.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对比例4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4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4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Ni,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2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2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6.60μm,Dv50为18.00μm,Dv90为33.2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8,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一致,不同的地方是对比例5中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大于18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小于等于18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第二种正极活性材料中M元素为Mg、Al、Mn、Ni,执行粉磨工艺以去除粒径小于16μm的颗粒,得到粒径大于等于16μm的第一种正极活性材料。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4.60μm,Dv50为18.20μm,Dv90为34.5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2.7,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对比例6
将含有沉淀剂(碳酸钠)的溶液、Co盐(硫酸钴)溶液、金属M盐(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锰、硝酸镍)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充分的混合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沉淀物,沉淀物过滤后干燥,在780~1200℃下焙烧形成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和碳酸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920~1200℃下焙烧,其中M元素为Mg、Al、Mn、Ni,含量均为211ppm,执行粉磨工艺,调节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
将上述正极活性材料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备成锂离子电池,之后拆解锂离子电池获得正极活性材料样品进行测试。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5.20μm,Dv50为15.30μm,Dv90为28.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3,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对比例7
将含有沉淀剂(碳酸钠)的溶液、Co盐(硫酸钴)溶液、金属M盐(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锰、硝酸镍)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充分的混合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沉淀物,沉淀物过滤后干燥,在780~1200℃下焙烧形成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和碳酸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920~1200℃下焙烧,其中M元素为Mg、Al、Mn、Ni,含量均为211ppm,执行粉磨工艺,调节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
将上述正极活性材料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备成锂离子电池,之后拆解锂离子电池获得正极活性材料样品进行测试。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8.37μm,Dv50为17.98μm,Dv90为32.4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4.81,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对比例8
将含有沉淀剂(碳酸钠)的溶液、Co盐(硫酸钴)溶液、金属M盐(硝酸镁、硝酸铝、硝酸锰、硝酸镍)溶液并流加入反应釜中充分的混合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沉淀物,沉淀物过滤后干燥,在780~1200℃下焙烧形成前驱体,随后将前驱体和碳酸锂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920~1200℃下焙烧,其中M元素为Mg、Al、Mn、Ni,含量均为211ppm,执行粉磨工艺,调节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径分布。
将上述正极活性材料按照实施例1中的方法制备成锂离子电池,之后拆解锂离子电池获得正极活性材料样品进行测试。
通过激光粒径测试仪测试得到的Dv10为6.40μm,Dv50为16.50μm,Dv90为30.60μm。根据式(3)计算的(Dv90-Dv50)-(Dv50-Dv10)值为4,通过I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分别检测第一颗粒、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含量、M元素的总含量,由式(1)计算(a/b)/(c/d)的值为0.8。
以下是相关参数的测试方法:
1.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
将化成后的锂离子电池放电至2.5~3.0V,然后将锂离子电池拆解,取出正极极片,放入DMC中浸泡2h,干燥房中自然晾干,用154.025mm2的模具冲取6片所述正极极片及正极集流体,使用分析天平(上海精科天美电子天平FA2004B)称量6片正极极片的总重量为Mcg及6片正极集流体的总重量为Ma g,用千分尺(日本三丰千分尺293-230)测量6片正极极片的平均厚度为T1mm,6片正极集流体的平均厚度为T2mm,那么PD=[(Mc-Ma)/6]/(T1-T2)/154.025*1000,g/cm3,PD表示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本测试方法测得的正极极片压实密度为冷压后的压实密度。
2.锂离子电池的初次放电容量
锂离子电池化成后,在常温下,以0.5C恒流充电至电压为4.4V,然后以4.4V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5C,测试以0.2C放电时所放出的电量,标准容量为2990mAh。
3.500次循环放电容量
锂离子电池化成后,在常温下,以0.5C恒流充电至电压为4.4V,然后以4.4V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5C,并以0.2C放电,循环500次后,计算第500次放电所放出的电量与初次放电容量的比值,1C=2990mAh。
4.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初始失热峰主峰位
锂离子电池化成后,在常温下,以0.5C恒流充电至电压为4.4V,然后以4.4V恒压充电至电流为0.05C,然后在干燥房中拆解锂离子电池,取满充后的正极极片作为测试样品。使用Netzsch STA449 DSC/TGA(德国耐STA449F3)对样品进行DSC测试,测试温度为50~450℃。
对实施例1-26和对比例1-8中各样品的压实密度、初次放电容量、500次循环放电容量和DSC测试初始失热峰主峰位分别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分别按照上述的压实密度的测量方法、初次放电容量的测试方法、500次循环放电容量测试方法和DSC测试初始失热峰主峰位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定。
实施例1-26和对比例1-8的测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表1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对实施例1-26和对比例1-8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当正极活性材料中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种类大于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种类时,锂离子电池的初次放电容量高,500次循环放电容量增大,正极极片的热稳定性提高。
对实施例1-10与实施例11-16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当正极活性材料的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种类大于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种类,在不满足(Dv90-Dv50)-(Dv50-Dv10)≤2.5的情况下,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中的M元素的总含量、Co元素的含量满足式(2)或式(3)时,锂离子电池的500次循环放电容量得到有效提升,正极极片的热稳定性更高。
对实施例11-16与实施例17-26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当正极活性材料的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种类大于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种类,同时(Dv90-Dv50)-(Dv50-Dv10)≤2.5,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中的M元素的总含量、Co元素的含量满足式(2)或式(3)时,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得到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上实施例仅是示例性实施例,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变化、替换以及改变。
Claims (11)
1.一种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化学式为:Li n Co x M 1-x O 2-y ,M元素选自Ni、Mn、Al、Mg、Ti、La、Y和Zr中的至少两种,且0.8≤n≤1.2、0<x<1、-0.1≤y≤0.2,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包括第一颗粒和第二颗粒,所述第一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大于所述第二颗粒中的M元素的种类,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曲线包括第一峰和第二峰;
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粒径满足下述的式(3):
(Dv90-Dv50)-(Dv50-Dv10)≤2.5 式(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颗粒的粒径小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Dv50,所述第二颗粒的粒径大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Dv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M元素中的每一种元素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中的含量均大于200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下述的式(1):
(a/b)/(c/d)>1 式(1)
a表示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总质量;
b表示第一颗粒中Co元素的质量;
c表示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总质量;
d表示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满足下述的式(2):
(A/B)/(C/D)>1 式(2)
A表示第一颗粒中M元素的总摩尔量;
B表示第一颗粒中Co元素的摩尔量;
C表示第二颗粒中M元素的总摩尔量;
D表示第二颗粒中Co元素的摩尔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的(a/b)/(c/d)的值为1.3~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峰的峰高大于所述第一峰的峰高。
9.一种正极极片,其中,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极极片,其中,所述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3.9g/cm3。
11.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中,包括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正极极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79137.XA CN110729477B (zh) | 2018-07-16 | 2018-07-16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JP2020542410A JP7059381B2 (ja) | 2018-02-07 | 2018-12-21 | 正極活物質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
CN202311502489.8A CN117457872A (zh) | 2018-02-07 | 2018-12-21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EP23176946.4A EP4235848A3 (en) | 2018-02-07 | 2018-12-21 |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
EP18905006.5A EP3731314B1 (en) | 2018-02-07 | 2018-12-21 |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and lithium ion battery |
PCT/CN2018/122758 WO2019153909A1 (zh) | 2018-02-07 | 2018-12-21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CN201880088909.3A CN111699576A (zh) | 2018-02-07 | 2018-12-21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CA3090720A CA3090720A1 (en) | 2018-02-07 | 2018-12-21 |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positive electrode and lithium-ion battery |
US16/249,888 US20190245199A1 (en) | 2018-02-07 | 2019-01-16 |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lithium-ion battery |
US17/847,801 US20220336793A1 (en) | 2018-02-07 | 2022-06-23 |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lithium-ion batter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779137.XA CN110729477B (zh) | 2018-07-16 | 2018-07-16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9477A CN110729477A (zh) | 2020-01-24 |
CN110729477B true CN110729477B (zh) | 2021-07-23 |
Family
ID=69217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779137.XA Active CN110729477B (zh) | 2018-02-07 | 2018-07-16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294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00363A (zh) * | 2020-08-21 | 2020-11-06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正极活性物质及含有该正极活性物质的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
CN112599761B (zh) * | 2020-12-11 | 2022-03-18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CN112635754B (zh) * | 2020-12-22 | 2021-11-16 | 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6957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1192541A (ja) * | 2010-03-15 | 2011-09-29 | Hitachi Maxell Energy Ltd | 非水二次電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82363C (zh) * | 2002-09-26 | 2008-04-16 | 清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 |
JP5389620B2 (ja) * | 2009-11-27 | 2014-01-1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
-
2018
- 2018-07-16 CN CN201810779137.XA patent/CN1107294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46957A (zh) * | 2007-02-13 | 2008-08-20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1192541A (ja) * | 2010-03-15 | 2011-09-29 | Hitachi Maxell Energy Ltd | 非水二次電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29477A (zh) | 2020-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04175B (zh) | 正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 |
CN110429252B (zh) | 正极及电化学装置 | |
CN110416511B (zh) | 正极材料及包括其的正极和电化学装置 | |
CN112909238B (zh) | 正极活性材料、正极极片及电化学储能装置 | |
CN113675366A (zh) | 正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 |
CN117374218A (zh) | 正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及包含其的电子装置 | |
CN111370695B (zh) | 负极活性材料及使用其的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US20220336793A1 (en) |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lithium-ion battery | |
KR101325165B1 (ko) | 리튬 이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재료 및 리튬 이온 전지 | |
KR20010022722A (ko) | 2차 전지용 부극, 2차 전지용 부극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2차 전지 | |
KR102283794B1 (ko) |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 |
CN110729477B (zh) | 正极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
CN110120497B (zh) | 一种活性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 |
CN115377358A (zh) | 二次电池和用电设备 | |
US20190245199A1 (en) |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and lithium-ion battery | |
KR102191806B1 (ko) |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2687878B (zh)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112635710B (zh) | 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KR102303569B1 (ko) |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 전지 | |
KR101768740B1 (ko) | 이차전지용 양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 |
CN112670444B (zh) | 正极极片、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113939932A (zh) | 正极材料、电化学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 |
JP2024097693A (ja) | 正極活物質、正極活物質スラリー、正極、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および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 |
JP2004349268A (ja) |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用非水電解液及び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 | |
CN111755671A (zh) | 正极材料和锂离子二次电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