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0174723B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74723B
CN110174723B CN201910356774.0A CN201910356774A CN110174723B CN 110174723 B CN110174723 B CN 110174723B CN 201910356774 A CN201910356774 A CN 201910356774A CN 110174723 B CN110174723 B CN 110174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t
plane
display
display panel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67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74723A (zh
Inventor
朱志强
柯耀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67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1747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174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4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74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74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1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relative to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壳体、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与底板形成容置腔以容纳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侧入式背光源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相对设置;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柔性线路板弯折至壳体的一侧并通过粘结件与壳体固定连接;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狭缝,第一狭缝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导光板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第一狭缝包括第一子狭缝,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第一子狭缝位于侧入式背光源与粘结件之间。本发明能够分散柔性线路板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上时作用在壳体上的反弹力,改善萤火虫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通常在导光板侧边设置侧入式背光源,侧入式背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导光板后被吸收,借由设置在导光板上的网点再扩散,破坏全反射造成的内部传播,使光线从导光板的出光面均匀射出,实现由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
随着显示模组的边框越来越窄,萤火虫效果也越发明显,所以亟需提供能够解决萤火虫效果的窄边框显示模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解决萤火虫效果的窄边框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壳体、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置腔以容纳所述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侧入式背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相对设置;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上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区域内设有绑定区,所述绑定区设有焊盘;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焊盘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所述壳体的一侧并通过粘结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光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狭缝包括第一子狭缝,所述第一子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源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粘结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壳体的底板上设第一狭缝,第一狭缝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导光板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第一狭缝中的第一子狭缝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当柔性线路板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上时作用在壳体上的反弹力会在第一狭缝的位置分散,这个反弹力不会作用在导光板和侧入式背光源上,改善了萤火虫现象。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图;
图2是图1中显示模组发生萤火虫现象的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向剖面图;
图5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
图7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
图10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3中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俯视图;
图12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
图15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
图16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一种导光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
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考图1和图2,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剖面图,图2是图1中显示模组发生萤火虫现象的原理图。图1中显示模组0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01和背光模组02,背光模组01包括背光铁框021、侧入式背光源022和导光板023,背光铁框021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与底板形成容置腔以容纳侧入式背光源022和导光板023,侧入式背光源022的出光面a与导光板023相对设置,也就是侧入式背光源022的出光面a面向导光板023,侧入式背光源022是在导光板023侧边设置的发光二极管LED灯条,当然背光模组02还包括其他膜层,如顺次堆叠在导光板023靠近显示面板01一侧的下扩散片024、棱镜片025、上扩散片026、以及设置在导光板023远离显示面板01一侧的反射片028,同时背光模组02还包括胶框027,通过双面胶将背光铁框021侧板内壁上的胶框027与显示面板01粘结在一起,使得背光铁框021与显示面板0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显示模组00还包括柔性线路板011,窄边框显示模组中柔性线路板011通常绑定在显示面板01下边框区域上的焊盘上,并且弯折至背光铁框021的一侧通过双面胶将柔性线路板011与背光铁框021粘结,由于柔性线路板011是反折拉紧后反贴在背面铁框021上,柔性线路板011拉紧后存在反弹力作用在背光铁框021上,导致背光铁框021变形,如图1中的A区,背光铁框021变形后导致侧入式背光源022与导光板023位置变动,图1中B区示出了侧入式背光源022与导光板023位置变动的情况,致使如图2中所示侧入式背光源022中的LED灯之间的暗区更明显,萤火虫效果更严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参考图3、图4和图5,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A向剖面图,图5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中显示模组10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1和背光模组2,图3中显示模组100包括显示区AA、以及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BB1和第二非显示区BB2,显示面板1上位于第一非显示区BB1的区域内设有绑定区BD,绑定区BD设有焊盘11。
图4中背光模组2包括壳体21、侧入式背光源22和导光板23,壳体21包括底板211和侧板212,侧板212与底板211形成容置腔以容纳侧入式背光源22和导光板23,侧入式背光源22的出光面与导光板23相对设置;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柔性线路板3,柔性线路板3与焊盘11电连接,柔性线路板3弯折至壳体21的一侧并通过粘结件4与壳体2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壳体21平面结构示意图见图5,图5中底板211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狭缝5,图5中第一狭缝5的形状为直线型,当然第一狭缝5还可以为其它形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图5中为了清楚的表明第一子狭缝51、侧入式背光源2、及粘结件4的位置关系,将侧入式背光源22、和粘结件4在壳体21上的正投影区域也示出了,图5中壳体的平面结构与图4中的壳体的剖面图是相对应的。
图4中可知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导光板23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第一狭缝5包括第一子狭缝51,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图4中仅示出了设有一个第一狭缝5的情况当然可以根据实际受力大小设置多个第一狭缝5。对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上的正投影形状可以为直线型,当然也可以为其它形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侧入式背光源22设置在第一非显示区BB1内,侧入式背光源22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LED灯。
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还包括其他光学膜层,图4中仅示出了顺次堆叠在导光板23靠近显示面板1一侧的下扩散片24、棱镜片25、上扩散片26、以及设置在导光板23远离显示面板1一侧的反射片28,同时还包括胶框27,通过双面胶将壳体21侧板212内壁上的胶框27与显示面板1粘结在一起,使得壳体21与显示面板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对于背光模组2中包含的光学膜层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仅为示意说明之用。
图3中显示模组100还包括柔性线路板3,柔性线路板3绑定在显示面板1第一非显示区BB1内绑定区BD的焊盘11上,并且弯折至壳体21的一侧通过粘结件4将柔性线路板3与壳体21粘结。
当然本发明中的显示面板1可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以及夹设在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彩膜基板的玻璃基板在第一非显示区BB1的位置会小于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使得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形成台阶区,台阶区内包括绑定区BD,绑定区BD内设有焊盘11,焊盘11的材料通常为导电性较好的金属材料,焊盘11一方面连接显示区AA内的走线向显示区AA传输电信号,另一方面绑定柔性线路板3。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中还包括驱动芯片(图中未示意),当驱动芯片位于台阶区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上时(COG),即驱动芯片直接绑定在玻璃基板上,利于制作。当然驱动芯片还可以设置在柔性线路板3上(COF),如图4中的驱动芯片7设置在柔性线路板3上,进一步节省空间实现窄边框,这里不对驱动芯片的位置做具体限定。本发明中的壳体21既适用于COF又适用于COG,只要是背光源为侧入式的即可。
由于柔性线路板3是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柔性线路板3拉紧后存在反弹力作用在壳体21上,由于在壳体21上开缝,即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使得作用在壳体21上反弹力在第一子狭缝51上得到了分散,壳体21的形变不会影响到侧入式背光源22。当然第一狭缝5还可以包括其他结构,但只要保证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就能够实现分散柔性线路板3作用在壳体21上的反弹力,改善由柔性线路板3作用在壳体21上的反弹力导致的萤火虫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在壳体21的底板211上设第一狭缝5,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导光板23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第一狭缝5中的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当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时作用在壳体21上的反弹力会在第一狭缝5的位置分散,这个反弹力不会作用在导光板23和侧入式背光源22上,改善了萤火虫现象。
参照图6和图7,图6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图7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中的壳体的平面图与图6中剖面图中壳体的结构相对应。
图6中背光模组2包括壳体21、侧入式背光源22和导光板23,壳体21包括底板211和侧板,侧板(图6中仅示出了第一侧板212a)与底板211形成容置腔以容纳侧入式背光源22和导光板23,侧入式背光源22的出光面与导光板23相对设置;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线路板3,柔性线路板3弯折至壳体21的一侧并通过粘结件4与壳体21固定连接。
图7中为了清楚的表明第一子狭缝51与侧入式背光源22、及粘结件4的位置关系,将侧入式背光源22、和粘结件4在壳体21上的正投影区域也示出了。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还包括其他光学膜层,图6中仅示出了顺次堆叠在导光板23靠近显示面板1一侧的下扩散片24、棱镜片25、上扩散片26、以及设置在导光板23远离显示面板1一侧的反射片28,同时还包括胶框27,通过双面胶将壳体21侧板212内壁上的胶框27与显示面板1粘结在一起,使得壳体21与显示面板1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对于背光模组2中包含的光学膜层这里不做具体限定,仅为示意说明之用。
图6和图7中第一狭缝5还包括第二子狭缝52,第二子狭缝52与第一子狭缝51连通,且第二子狭缝52位于第一子狭缝51远离侧入式背光源22的一侧。图7中示意出的第一狭缝5为U型,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从图6和图7中可以看出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第二子狭缝52位于第一子狭缝51远离侧入式背光源22的一侧。
虽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子狭缝5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完全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但是由于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当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时,作用在壳体21上的反弹力会在第一狭缝5的位置分散,这个反弹力不会作用在导光板23和侧入式背光源22上,从而改善萤火虫现象。
继续参照图6和图7,图7中侧板212包括第一侧板212a、第二侧板212b、第三侧板212c和第四侧板212d,第一侧板212a和第二侧板212b位于底板211沿第一方向X相对的两侧,第三侧板212c和第四侧板212d位于底板211沿第二方向Y相对的两侧,且底板211、第一侧板212a、第二侧板212b、第三侧板212c和第四侧板212d之间形成容置腔;其中,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相交,侧入式光源22和导光板23(参照图6)沿第一方向X排列,且侧入式光源22位于导光板23和第一侧板212a之间;第一子狭缝51沿第二方向Y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图7中的第一狭缝5是U型的,当然还可以为直线型等形状,只要第一子狭缝51沿第二方向Y延伸即可。
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时,通常采用的粘结件4是双面胶,而粘结件4的布置方向是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一子狭缝51沿第二方向Y延伸,恰好能够沿着第二方向Y均匀的分散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作用在壳体21的底板211第一方向X上的反弹力,能够更好的改善萤火虫现象。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狭缝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参照图8,图8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中仅示出了两个第一狭缝5沿第二方向排列设置在第三侧板212c和第四侧板212d之间,当然第一狭缝5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当然图8中的第一狭缝5是直线型的,还可以为如图7中的U型,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当第一狭缝5为U型是只要满足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即可。
同样的可以将粘结件4设置为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的多个,如图8中所示,粘结件4设置为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两个。为了清楚的表明第一子狭缝51与侧入式背光源22、及粘结件4的位置关系,将侧入式背光源22、和粘结件4在壳体21上的正投影区域也示出了。
为了更好的分散柔性线路板作用在壳体21底板211上的反弹力,本实施例中将第一狭缝5设置为多个沿第二方向Y排列设置在第三侧板212c和第四侧板212d之间,改善萤火虫现象的效果更好。
参照图9和图10,图9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图10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中的壳体的平面图与图9中剖面图中壳体的结构相对应。图10中壳体21的底板2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狭缝6,第二狭缝6包括第三子狭缝61,第三子狭缝6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图10中示意的第二狭缝6为直线型,当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只要满足第三子狭缝6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即可,另外对于第三子狭缝6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设置第二狭缝6后,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作用在壳体21的底板211的反弹力首先在第一狭缝5上得到分散,而经过第一狭缝5之后未被完全分散的反弹力会在第二狭缝6得到分散,从而更好的改善萤火虫现象。
继续参照图9和图10,第二狭缝6与第一狭缝5平行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方向Y上,第二狭缝6与第一狭缝5的长度是可任意设置的,本发明中对于在壳体21上开缝的长度不做具体限定,这是因为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作用在壳体21的底板211的反弹力是沿着第一方向X的,所以对于第二狭缝6与第一狭缝5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定。
第二狭缝6与第一狭缝5平行设置时利于更进一步分散柔性线路板作用在壳体21底板211上的反弹力。
参照图11,图11是图3中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俯视图。
图11中壳体21的底板2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狭缝6,第二狭缝6包括第三子狭缝61,第三子狭缝6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图中示出了侧入式背光源22、粘结件4在壳体21上正投影区域,可以表明第三子狭缝61与第一狭缝5的位置关系。
图11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第二狭缝6还包括第四子狭缝62,第四子狭缝62与第三子狭缝61连通,且第四子狭缝62位于第三子狭缝61远离侧入式背光源22的一侧。
图11中仅示出了设有一个直线型第一狭缝5的情况,当然可以设有多个第一狭缝5,第一狭缝5的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形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图11中仅示意出了设有一个U型第二狭缝6的情况,当然还可以设有多个第二狭缝6,如在第二方向Y上并列设置多个第二狭缝6。
虽然本实施例中的第四子狭缝6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完全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但是由于第四子狭缝62位于第三子狭缝61远离侧入式背光源22的一侧,当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时,作用在底板211上的反弹力会在第一狭缝5和第四子狭缝62的位置相继分散,反弹力不会作用在导光板23和侧入式背光源22上,从而能够有效地改善萤火虫现象。
参照图5、图12和图13,图12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又一种壳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U型、W型、或Z型。图5中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U型,图12中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W型,图13中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Z型,当然第一狭缝5还可以为其它形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只要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就能够分散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的反弹力,改善萤火虫现象。
此外第二狭缝6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型,当然也可以设置为U型、W型、或Z型,均可以继续分散在第一狭缝5中未完全分散的反弹力。
参照图14,图14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图14中导光板23包括与显示区AA相对应的第一部231和与非显示区BB相对应的第二部232,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部23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内。
本实施例中导光板23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231是位于显示模组的显示区AA内,第二部232位于显示模组的非显示区BB内,这里的相对应是指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相对设置的。可以理解的是只要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就能够分散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的反弹力,改善萤火虫现象。
参照图15,图15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图15中导光板23包括与显示区AA相对应的第一部231和与非显示区BB相对应的第二部232,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部23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内。只要第一子狭缝51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22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4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就能够分散柔性线路板3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21上的反弹力,改善萤火虫现象。从显示面板1的一侧看显示模组第一狭缝5位于非显示区BB内不会影响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
参照图16和图4,图16是图3提供的显示模组中一种导光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靠近壳体一侧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中导光板的平面结构与图4中的导光板的剖面图是相对应的。导光板23靠近壳体21的一侧设有网点29,导光板23包括第一子部23a和第二子部23b,第一子部23a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子部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且第一子部23a网点的密度大于第二子部23b网点的密度。
图16中仅示意出网点29,对于网点29的形状和大小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图16中为了表明第一子部23a、第二子部23b与第一狭缝5的位置关系,将第一狭缝5在导光板23上的正投影区域也示出了。从图16中看出第一子部23a网点的密度大于第二子部23b网点的密度。在壳体上设置第一狭缝5后,从柔性线路板一侧看显示模组在第一狭缝5的位置会有一定的漏光,对应的在导光板23的的第一子部23a增加网点的密度能够增加光线在此处的反射,增加网点密度后无漏光,从而不影响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
参照图17,图17是图3中又一种A-A向剖面图。图17中柔性线路板3靠近壳体21的一侧设有反射层30,且反射层30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可以理解的是反射层30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以完全重叠,也可以第一狭缝5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反射层30在显示面板1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内。
由于在壳体21上设置第一狭缝5,所以从柔性线路板一侧看显示模组在第一狭缝5的位置会有一定的漏光,由此在柔性线路板3靠近壳体21的一侧设置反射层30能够将第一狭缝5位置的漏光反射回导光板23,防止漏光影响显示模组的正常显示。
参照图18,图18是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中显示模组100包括其中显示面板1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图中未示出),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第一衬底基板上设有驱动芯片7,此时驱动芯片7位于台阶区阵列基板的玻璃基板上时(COG),即驱动芯片7直接绑定在玻璃基板上,利于制作。
继续参照图4,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图中国未示出),柔性线路板3与阵列基板固定连接,柔性线路板3上设有驱动芯片7(COF),优选地可以将驱动芯片7设置在柔性线板3靠近壳体21的弯折部分,进一步节省空间实现窄边框。
本发明在壳体21上设置第一狭缝的技术方案既适用于COG也适用于COF,都能够改善萤火虫现象。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9,图1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100。图19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2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是电脑、电视、电子纸、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2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壳体、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置腔以容纳所述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侧入式背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相对设置;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上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区域内设有绑定区,所述绑定区设有焊盘;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焊盘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所述壳体的一侧并通过粘结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光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狭缝包括第一子狭缝,所述第一子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源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粘结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在壳体的底板上设第一狭缝,第一狭缝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导光板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第一狭缝中的第一子狭缝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侧入式背光源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粘结件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当柔性线路板反折拉紧后反贴在壳体上时作用在壳体上的反弹力会在第一狭缝的位置分散,这个反弹力不会作用在导光板和侧入式背光源上,改善了萤火虫现象。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区、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壳体、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置腔以容纳所述侧入式背光源和导光板,所述侧入式背光源的出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相对设置;
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上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区域内设有绑定区,所述绑定区设有焊盘;
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焊盘电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弯折至所述壳体的一侧并通过粘结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底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狭缝,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光板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一狭缝包括第一子狭缝,所述第一子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源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粘结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还包括第二子狭缝,所述第二子狭缝与所述第一子狭缝连通,且所述第二子狭缝位于所述第一子狭缝远离所述侧入式背光源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位于所述底板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且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所述侧入式光源和所述导光板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且所述侧入式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之间;所述第一子狭缝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狭缝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包括第三子狭缝,所述第三子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入式背光源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狭缝与所述第一狭缝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狭缝还包括第四子狭缝,所述第四子狭缝与所述第三子狭缝连通,且所述第四子狭缝位于所述第三子狭缝远离所述侧入式背光源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为U型、W型、或Z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区相对应的第一部和与所述非显示区相对应的第二部,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与所述显示区相对应的第一部和与所述非显示区相对应的第二部,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网点,所述导光板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子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且所述第一子部网点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子部网点的密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反射层,且所述反射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狭缝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设有驱动芯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柔性线路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线路板上设有驱动芯片。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1910356774.0A 2019-04-29 2019-04-29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1747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6774.0A CN110174723B (zh) 2019-04-29 2019-04-29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6774.0A CN110174723B (zh) 2019-04-29 2019-04-29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4723A CN110174723A (zh) 2019-08-27
CN110174723B true CN110174723B (zh) 2020-05-15

Family

ID=67690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6774.0A Active CN110174723B (zh) 2019-04-29 2019-04-29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1747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8187B (zh) * 2019-11-26 2022-04-1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1708224B (zh) * 2020-06-29 2022-07-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7135807A (zh) * 2022-05-19 2023-11-28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7199A (ja) * 1996-09-20 1998-04-14 Sharp Corp 拡散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光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02647428U (zh) * 2012-06-07 2013-01-02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3250090U (zh) * 2013-05-29 2013-10-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5068317A (zh) * 2015-09-11 2015-11-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终端
CN108132565A (zh) * 2018-02-09 2018-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384305U (zh) * 2018-06-28 2019-01-15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7199A (ja) * 1996-09-20 1998-04-14 Sharp Corp 拡散導光板、バックライト光源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02647428U (zh) * 2012-06-07 2013-01-02 Tcl光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3250090U (zh) * 2013-05-29 2013-10-23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CN105068317A (zh) * 2015-09-11 2015-11-1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终端
CN108132565A (zh) * 2018-02-09 2018-06-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8384305U (zh) * 2018-06-28 2019-01-15 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74723A (zh) 2019-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4723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0928041B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6125626B2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US10705392B2 (en) Display device
KR20100067482A (ko) 광출사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WO2014171189A1 (ja) 表示装置
CN109870850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KR20110028142A (ko) 백라이트의 반사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CN104063084A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1005845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210668U (zh) 显示装置及背光模组
KR102459047B1 (ko) 터치패널 부착형 액정표시장치
KR10259545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4129369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20120018677A (ko) 플렉시블 프린트 배선체 기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패널
JP6584143B2 (ja) 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920760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모듈
JP2009244499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5410240B2 (ja) 表示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機器
KR20110070582A (ko) 모서리의 빛샘이 방지된 액정표시소자
US10725232B2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07012417A (ja) 面状照明装置
JP4718911B2 (ja) 表示装置
KR20110070529A (ko) 발광소자기판과 연성회로기판의 연결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소자
JP2012079418A (ja) 光源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