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88197A - 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 - Google Patents
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88197A CN110088197A CN201780068698.2A CN201780068698A CN110088197A CN 110088197 A CN110088197 A CN 110088197A CN 201780068698 A CN201780068698 A CN 201780068698A CN 110088197 A CN110088197 A CN 1100881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sin
- polyalkylene carbonate
- film according
- carbonate
- carbon atom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02—Aliphatic polycarbo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3/00—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oxygen or oxygen and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L59/00 - C08L71/00;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carbonates;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429/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etals or ketal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f unsaturated acetals or ketals or by after-treatment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67/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4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 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47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linkage containing oxygen or oxygen and carbon in the main chai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08J2459/00 - C08J2471/00;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共混树脂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在所述共混树脂中以特定量混合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聚酮树脂,从而确保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而不会劣化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伸长性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向韩国知识产权局于2016年12月2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6-0180486号和于2017年12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7-0180266号的优先权和权益,其公开内容以整体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其包含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其中,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物理性质得以补充。
背景技术
由于塑料易于制造且使用方便,塑料被用作各种制品的材料,例如,它们用于各种领域,例如一次性制品,如包装膜、一次性杯子和一次性餐具等,以及建筑材料和汽车内部材料。
特别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优点在于,由于其高氧阻隔性质和高伸长性质,它可以用于各种应用,例如食品包装和工业保护膜。
然而,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问题在于,相比于高伸长性质,拉伸强度相对低,因此,使用其中混合了具有优异拉伸强度的树脂(例如,聚乳酸)的共混树脂以提高拉伸强度。
在这种共混树脂的情况下,通过另外的树脂可以提高拉伸强度,但是为了达到这种程度,聚碳酸亚烷基酯的伸长性质劣化,并且撕裂强度(分裂强度)也降低。特别是,在工业保护膜的情况下,如果其在包装时撕裂,则加工性显著劣化,以及如果其在包装后撕裂,则在运输过程中产品上会产生划痕。因此,需要即使在具有高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同时,仍具有优异撕裂强度的膜。
另一方面,在混合并使用两种聚合物的情况下,两种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应该是良好的以使彼此的物理性质得以补充。相容性是指当混合两种聚合物时,两种聚合物均匀混合或分散。如果相容性降低,则完整地表达每种聚合物的物理性质,因此不能补充彼此的物理性质。因此,已经对具有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优异相容性、同时表现出上述物理性质的树脂进行了多种研究。
为了补充聚碳酸亚烷基酯的物理性质,韩国专利公布第10-2014-0070706号公开了丙交酯共聚物的使用,该丙交酯共聚物包括至少两个嵌段共聚物重复单元,其中,聚丙交酯重复单元硬链段在聚醚多元醇重复单元软链段的两个末端组合,其中嵌段共聚物重复单元通过衍生自多羟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氨基甲酸酯连接基团彼此连接。然而,该方法必须产生具有新结构的共聚物,并且问题在于与使用聚乳酸相比成本增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专利公布第10-2014-0070706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涉及包含具有改善的机械性质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聚碳酸亚烷基酯膜。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包含共混树脂,其中混合了75至99重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1至25重量%的聚酮树脂,其中,该膜具有通过ASTM D638测量的200kgf/cm2至300kgf/cm2的拉伸强度。
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混合80至90重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10至20重量%的聚酮树脂来制备该共混树脂。
另外,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可包括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R1至R4各自独立地为氢、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R1至R4的至少两个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具有3至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以及m是10至1,000的整数。
具体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可以是选自聚碳酸亚乙酯树脂、聚碳酸亚丙酯树脂、聚碳酸亚戊酯树脂、聚碳酸亚己酯树脂、聚碳酸亚辛酯树脂、聚碳酸亚环己酯树脂和其共聚物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此外,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可具有50,000g/mol至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此外,所述聚酮树脂可包括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2]
在化学式2中,
R是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醚;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醚;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酯;或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酯,以及
n是10至1,000的整数。
具体地,所述聚酮树脂可以是含有亚乙基、亚丙基、亚异丙基或亚丁基单元的脂肪族聚酮树脂。
此外,所述聚酮树脂可以是二元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
所述聚酮树脂可具有10,000g/mol至1,0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所述聚酮树脂可具有3至8的熔体指数(MI)。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根据ASTM D1004-03的内部撕裂强度可以为50kg/cm至80kg/c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根据ASTM D638的伸长率可以为300%至500%。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由于包含了其中以特定量混合了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聚酮树脂的共混树脂,因而可以在改善机械性质的同时而不会降低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所具有的优异的伸长性质。
此外,本发明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在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聚酮树脂之间的相容性方面是优异的,而无需其他增容剂。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1的膜样品的SEM照片。
图2是根据对比实施例2的膜样品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
<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
通常,尽管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质,但它具有约20℃的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并且在等于或低于Tg的温度下易碎,而且在等于或高于Tg的温度下由于软粘性而难以制成膜。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包含其中以特定量混合了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聚酮树脂的共混树脂,可以在保持聚碳酸亚烷基酯具有的固有优异物理性质的同时显著提高机械性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另外,由于以上述特定比例混合并使用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聚酮树脂,并且它们的拉伸强度满足特定范围,因此在共混树脂中没有常用的相容剂的情况下其相容性优异,因此,它不会引起由于相容剂导致的膜的物理性质劣化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膜包含共混树脂,其中,混合了75至99重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1至25重量%的聚酮树脂,并且由于在上述含量范围内包含每种树脂,可以以优异的水平实现伸长性质和机械性质。通过满足上述含量比的范围,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聚酮树脂的相容性非常优异。
优选地,所述共混树脂可包含80至90重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10至20重量%的聚酮树脂。在上述含量范围内可以进一步改善上述效果。
另一方面,基于所述共混树脂的总重量,当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以不在75至99重量%的含量范围的少量混合时,可能存在伸长性质劣化的问题。此外,基于所述共混树脂的总重量,当聚酮树脂以不在1至25重量%的过量被包含时,可能存在撕裂强度略微降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具有根据ASTM D638测量的200kgf/cm2至300kgf/cm2,优选230kgf/cm2至290kgf/cm2的拉伸强度。通过满足上述范围,该膜具有优异的加工性,并且即使在应用到产品上之后也耐刮擦和外部冲击。因此,它应用于上述拉伸强度范围内的工业包装膜,并表现出优异的物理性质。
当所述拉伸强度的范围小于200kgf/cm2时,则难以处理,例如,在膜的加工步骤中会发生断裂或破裂。当其超过300kgf/cm2时,其问题在于,难以将膜应用于各种产品。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可具有根据ASTMD1004-03的50kg/cm至80kg/cm,优选60kg/cm至70kg/cm的内部撕裂强度。当满足上述范围时,即使在膜的加工步骤和膜完成之后将其应用到产品上,膜也不容易撕裂,这是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膜可具有根据ASTM D638测量的300%至500%,优选350%至450%的伸长率。当满足上述范围时,所述膜的加工性优异,并且可应用于各种产品。
<共混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包括其中混合了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聚酮树脂的共混树脂。
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
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是非晶聚合物。与作为类似类型的合成树脂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不同,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不仅是可生物降解的以及在低温下热分解,而且它完全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没有碳残留物。此外,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表现出优异的伸长性质,并且具有可以容易地应用于工业包装材料的优点。
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可包括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
R1至R4各自独立地为氢、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R1至R4的至少两个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具有3至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以及
m是10到1,000的整数。
在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中,由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聚合度(m)可以是约10至约1,000,优选约50至约500。含有重复单元的聚碳酸亚烷基酯的重均分子量可以是50,000至500,000,且优选10,000至100,000。当满足上述范围时,它与聚酮树脂混合并且可以表现出优异的相容性,这是优选的。
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可以是含有由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均聚物;或含有两种或更多种属于化学式1的类别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含有环氧烷重复单元等以及由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
然而,为了保持由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引起的特定物理性质(例如,生物降解性、伸长率、柔韧性或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可以是含有至少约40重量%,优选至少约60重量%,更优选至少约80重量%的至少一种由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的共聚物。
制备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使基于环氧化物的化合物与二氧化碳共聚而获得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或者,可通过环状碳酸酯的开环聚合获得聚碳酸亚烷基酯。可以在金属配合物如锌、铝或钴的存在下进行环氧烷和二氧化碳的共聚。
当在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用基于环氧化物的化合物和二氧化碳通过共聚制备聚碳酸亚烷基酯时,基于环氧化物的化合物可以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1-丁烯氧化物、2-丁烯氧化物、异丁烯氧化物、1-戊烯氧化物、2-戊烯氧化物、1-己烯氧化物、1-辛烯氧化物、环戊烯氧化物、环己烯氧化物、苯乙烯氧化物或丁二烯一氧化物等,或者是选自其中的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基于环氧化物的化合物,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例如,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可以是聚碳酸亚乙酯树脂、聚碳酸亚丙酯树脂、聚碳酸亚戊酯树脂、聚碳酸亚己酯树脂、聚碳酸亚辛酯树脂、聚碳酸亚环己酯树脂,或它们的共聚物树脂,但并不限于于此。
聚酮树脂
所述聚酮树脂是一种机械性质优异且吸湿性低,且因此几乎没有由于吸湿性而导致的尺寸变化和物理性质变化的树脂。可以在特定量的范围内将该聚酮树脂与上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混合,以实现优异的伸长性质和撕裂强度性质。
所述聚酮树脂可包括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2]
在化学式2中,
R是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醚;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醚;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酯;或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酯,以及
n是10至1,000的整数。
所述聚酮树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通过一氧化碳和含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的反应来制备聚酮树脂。近来,它可以以交替共聚物的形式制备,其中,由一氧化碳和至少一种或多种烯键式不饱和烃组成的重复单元交替连接。
所述聚酮树脂的熔体指数(MI)可以是3至8,优选5至7。当满足上述范围时,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相容性优异,并且可以改善膜的工艺加工性。
优选地,所述聚酮树脂是含有亚乙基、亚丙基、亚异丙基或亚丁基单元的脂肪族聚酮。更优选使用含有至少一种这些重复单元的二元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的形式。
此外,聚酮树脂可具有约10,000至约1,000,000g/mol,优选约50,000至约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当满足所述重均分子量时,从制备时的加工性和改善膜的机械性质的观点来看是优选的。此外,当满足上述范围时,聚酮树脂可与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混合以表现出优异的相容性,这是优选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基于100重量份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膜可以进一步包含约1至约30重量份的聚丙交酯树脂。当混合并使用聚丙交酯树脂时,可以改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热稳定性,从而可以更稳定地进行与聚酮树脂的捏合。当聚丙交酯树脂的含量小于上述范围时,在高温下捏合聚酮和聚碳酸亚烷基酯时可能发生聚碳酸亚烷基酯的分解。当聚丙交酯的含量超过上述范围时,可能存在聚碳酸亚烷基酯的固有物理性质劣化的问题。
由于本发明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包括特定比例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聚酮树脂以及聚丙交酯树脂,因此它在加工过程中具有较少的粘连现象,并且热稳定性优异,同时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质。因此,它可以优选用于半永久性使用,例如片材、食品包装膜、地板材料、电子产品包装或汽车内部材料。
通常,丙交酯可分为由L-乳酸组成的L-丙交酯,由D-乳酸组成的D-丙交酯和由一L-形式和一D-形式组成的内消旋丙交酯。此外,L-丙交酯和D-丙交酯以50:50的比例的混合物称为D,L-丙交酯或外消旋-丙交酯。已知,当在这些丙交酯中具有高光学纯度的L-丙交酯或D-丙交酯聚合时,获得具有高立构规整性的L-或D-聚丙交酯(PLLA或PDLA),并且与具有低光学纯度的聚丙交酯相比,以这种方式获得的聚丙交酯快速结晶并具有高结晶度。然而,在本说明书中,“丙交酯单体”定义为包括所有类型的丙交酯,而不论丙交酯根据其类型导致的特性差异和由其衍生的聚丙交酯的特性差异。
聚丙交酯的分子结构可以是由L-乳酸、D-乳酸或L,D-乳酸聚合而成的结构。该聚丙交酯可以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备:通过丙交酯单体的开环聚合形成如下所述的重复单元。在开环聚合和重复单元形成过程完成后获得的聚合物可称为聚丙交酯。在这种情况下,丙交酯单体的类别可包括如上所述所有类型的丙交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该聚丙交酯可以具有优选约50至约500的聚合度,并且可以具有约10,000至约1,0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聚丙交酯具有上述的聚合度和重均分子量时,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组合物可维持聚碳酸亚烷基酯的固有物理性质,而且,即使在高温下的处理过程中也能获得优异的热稳定性的效果。
可被称为“聚丙交酯”的聚合物的类别可包括在开环聚合和重复单元形成过程完成后获得的所有聚合物,例如,在开环聚合完成后获得的未纯化或纯化的聚合物、在产品形成之前包含在液体或固体树脂组合物中的聚合物、在产物形成后包含在塑料或织物中的聚合物等。
作为制备聚丙交酯的方法,已知直接缩聚乳酸的方法和在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存在下使丙交酯单体开环聚合的方法。与缩聚相比,开环聚合丙交酯单体的方法复杂并且需要高成本,这是因为必须首先由乳酸制备丙交酯单体,但是通过使用有机金属催化剂开环聚合丙交酯单体可以容易地获得具有相对大分子量的聚丙交酯树脂,而且可以容易地调节其聚合速率。因此,在商业上广泛应用该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包括具有上述组成的共混树脂,并且可以不受特别限制地使用共混树脂的混合方法,只要它是本领域常用的方法即可。具体而言,可以通过Henzel混合器、带式混合器、搅拌器等进行混合,从而获得均匀的混合物。此外,作为熔融捏合方法,可以使用VAN Antonie Louis Barye混合器、单螺杆压缩机、双螺杆压缩机等。
作为制备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的方法,可以使用本领域常用的方法而没有特别限制。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压制成型、注射-压制成型、气体注射成型、泡沫注射成型、吹胀、T型模头、压延、吹塑成型、真空成型、挤出成型等将所述共混树脂制备成膜。优选地,可以根据T型模头法将其制备成膜。
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且可以在维持上述伸长性质和机械性质所需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优选地,其可具有0.1μm至1,000μm的厚度,或者1μm至100μm,更优选5μm至50μm的厚度。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含有上述组分的共混树脂并具有特定的物理性质值,因此其可以实现优异的机械性质而不会使伸长性质劣化。因此,膜的生产加工性优异,并且在产品的应用后不会发生划痕、破损或破裂,因此可以有利地应用于工业包装材料。
在下文中,将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功能和效果。然而,阐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
制备实施例1: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的制备(A1,PEC)
通过以下方法使用二乙基锌催化剂共聚环氧乙烷和二氧化碳来制备聚碳酸亚乙酯树脂(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B 1969,7,287;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1997,49,263)。
将1g干燥的二乙基锌催化剂和10mL二氧六环溶剂引入装有搅拌器的高压釜反应器中,然后将0.1g稀释纯净水加入到5mL二氧六环溶剂中,同时缓慢搅拌。随后,将二氧化碳充入反应器中至约10atm的压力,然后将溶液在120℃下搅拌1小时。然后,加入10g纯化的环氧乙烷,再次充入二氧化碳至约50atm的压力,然后将温度调节至60℃并进行反应约48小时。反应后,在低压下除去未反应的环氧乙烷,并将反应产物溶解在二氯甲烷溶剂中。然后,将溶解的反应产物用盐酸水溶液(0.1M)洗涤,然后用甲醇溶剂沉淀,以得到聚碳酸亚乙酯树脂。所得树脂的量为约15g,通过核磁共振谱观察其形成,并且证实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分析的其重均分子量为160,000g/mol。
将聚丙交酯(NatureWorks PLA 3001D)与上述制备的聚碳酸亚乙酯混合以制备粒料,从而使聚丙交酯的含量为5重量%。
制备实施例2:聚酮树脂的制备(B1,PK)
使用聚酮(Hyosung,M620A)粒料,且酮树脂的MI为6。
实施例1
将20%的聚酮树脂Hyosung,M620A与80%的聚碳酸亚乙酯树脂(含有5重量%的NatureWorks PLA 3001D)均匀混合,并在4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12小时。将T型模头膜生产装置连接到双螺杆挤出机上,并将所得产物在约165℃至185℃下挤出以制备20mm的T型模头膜。
实施例2和对比实施例1至3
除了使用下表1中所示的组分和含量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T型模头膜。对于对比实施例2中使用的C1,使用NatureWorks 4032D作为PLA树脂。
【表1】
实验方法
实验实施例1
对于根据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制备的膜,使用UTM(通用测试仪,Instron)通过以下方法测量撕裂强度、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结果如下表2中所示。
1)根据ASTM D1004-03测量内部撕裂强度(kg/cm),测量总共5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值。
2)根据ASTM D638,通过哑铃形样品测量拉伸强度(TS max,kgf/cm2),然后以50mm/min的速率测量拉伸强度。测量总共5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结果值。
3)通过在与上述拉伸强度相同的条件下测量样品断开之前的伸长率(%)。伸长率是总共5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实验实施例2
在实施例1和对比实施例2的制造过程中,使用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的模头生产线料。取所制备的线料的SEM图像以确认共混树脂的区域形状。其结果示于图1和图2中。
【表2】
参照表2,可以确认,与对比实施例相比,在根据本发明的含量范围内混合并使用PEC和PK的实施例1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非常优异的机械性质(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特别地,可以确认,在工业包装膜所需的适当的伸长率的范围,即300%至500%的伸长率范围内实现了优异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可以证实,在仅单独使用PEC的对比实施例1的情况下,伸长性质为806%,非常优异,但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显著低于实施例的情况,并且在对比实施例2的情况(其中,混合并使用了PEC和PLA树脂)下,伸长性质显著劣化,因此对比实施例1和2都不适用于工业包装材料。
在对比实施例2的情况下,结合PLA以补充PEC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常规技术。参考图2的图像,可以确认相容性降低并且存在清晰的界面。在相容性降低时,共混树脂的各自物理性质在应用于产品时被完整地表达,因此存在不能充分补充彼此的物理性质的问题。
然而,参考图1的SEM图像,可以确认在实施例1的情况下,PEC和PK的相容性优异,因此界面不清楚。结果,可以确认两种树脂之间的物理性质的补充效果优异。
在对比实施例3的情况下,随着PK的含量增加,由于PK的高Tm(Tm=200℃),PK粒料在PEC膜生产的挤出机温度范围(约165℃至185℃)内不溶解,因此无法正常地制备膜。此外,当挤出机的温度升高以熔化PK时,PEC树脂被热分解,从而不能生产膜本身。
Claims (12)
1.一种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包含共混树脂,在所述共混树脂中混合了75至99重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1至25重量%的聚酮树脂,
其中,所述膜具有通过ASTM D 638测量的200kgf/cm2至300kgf/cm2的拉伸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通过混合80至90重量%的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和10至20重量%的聚酮树脂来制备所述共混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包括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1]
在化学式1中,R1至R4各自独立地为氢、具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具有2至20个碳原子的烯基或具有3至2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R1至R4的至少两个可以彼此连接以形成具有3至10个碳原子的环烷基,以及m是10至1,000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是选自聚碳酸亚乙酯树脂、聚碳酸亚丙酯树脂、聚碳酸亚戊酯树脂、聚碳酸亚己酯树脂、聚碳酸亚辛酯树脂、聚碳酸亚环己酯树脂及其共聚物树脂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碳酸亚烷基酯树脂具有50,000g/mol至5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酮树脂包括由以下化学式2表示的重复单元:
[化学式2]
在化学式2中,
R是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亚烷基;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亚芳基;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醚;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醚;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酯;或具有6至30个碳原子的芳基酯,以及
n是10至1,000的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酮树脂是含有亚乙基、亚丙基、亚异丙基或亚丁基单元的脂肪族聚酮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酮树脂是二元共聚物或三元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酮树脂具有10,000至1,000,0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聚酮树脂具有3至8的熔体指数(MI)。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根据ASTM D1004-03的内部撕裂强度为50kg/cm至80kg/c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其中,所述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膜根据ASTM D 638的伸长率为300%至50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6-0180486 | 2016-12-27 | ||
KR20160180486 | 2016-12-27 | ||
KR1020170180266A KR102278533B1 (ko) | 2016-12-27 | 2017-12-26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 필름 |
KR10-2017-0180266 | 2017-12-26 | ||
PCT/KR2017/015580 WO2018124746A2 (ko) | 2016-12-27 | 2017-12-27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 필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88197A true CN110088197A (zh) | 2019-08-02 |
CN110088197B CN110088197B (zh) | 2021-12-28 |
Family
ID=62920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68698.2A Active CN110088197B (zh) | 2016-12-27 | 2017-12-27 | 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41261B2 (zh) |
EP (1) | EP3524643B1 (zh) |
JP (1) | JP6731548B2 (zh) |
KR (1) | KR102278533B1 (zh) |
CN (1) | CN11008819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5642A (zh) * | 2022-12-14 | 2023-03-14 | 无锡赢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低温高模量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095843A1 (en) | 2015-05-21 | 2016-11-23 | Neste Oyj | Method for producing bio hydrocarbons by thermally cracking a bio-renewable feedstock containing at least 65 wt.% iso-paraffins |
KR20180076350A (ko) * | 2016-12-27 | 2018-07-0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성형품 |
KR102448024B1 (ko) * | 2017-03-29 | 2022-09-28 |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 고분자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필름 |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80908A (en) * | 1988-04-11 | 1989-11-14 | Shell Oil Company | Polymer blend of carbon monoxide/olefin copolymer and polycarbonate |
CN1041606A (zh) * | 1988-10-06 | 1990-04-25 | 拜尔公司 | 特新聚碳酸酯与其他热塑性塑料成弹性体的混合物 |
JPH101601A (ja) * | 1996-06-18 | 1998-01-06 | Kuraray Co Ltd |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
CN1386130A (zh) * | 2000-08-02 | 2002-12-18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
FR2760460B1 (fr) * | 1997-03-06 | 2003-09-12 | Ciba Sc Holding Ag | Composition stabilisee et procede pour stabiliser des polycarbonates, polyesters et polycetones |
CN101365739A (zh) * | 2006-01-05 | 2009-02-11 | 通用电气公司 | 含有微胶囊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组合物 |
CN101802092A (zh) * | 2007-05-04 | 2010-08-11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聚芳基醚酮-聚碳酸酯共聚物共混物 |
CN101878272A (zh) * | 2007-09-28 | 2010-11-03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热塑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51108A (zh) * | 2013-03-27 | 2015-11-11 | Lg化学株式会社 | 包含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组合物 |
KR20160003616A (ko) * | 2015-12-23 | 2016-01-1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와 폴리락타이드를 포함하는 에멀젼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생분해성 성형품 |
WO2016072642A2 (ko) * | 2014-11-07 | 2016-05-12 | (주) 효성 |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폴리케톤 수지 조성물 |
CN106589882A (zh) * | 2016-11-29 | 2017-04-26 | 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聚碳酸酯聚酮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03759A (en) * | 1980-09-12 | 1981-12-01 |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 Polyalkylene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thermal stability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
EP0842223B2 (fr) | 1996-06-05 | 2008-11-12 | Arkema France | Compositions de resines thermoplastiques multiphases |
JP2001272400A (ja) | 2000-03-24 | 2001-10-05 | Sekisui Chem Co Ltd | 吸着剤を用いた測定方法 |
JP3455964B2 (ja) | 2000-08-02 | 2003-10-14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用途 |
KR101016276B1 (ko) * | 2006-09-11 | 2011-02-22 | 아사히 가세이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고분자 전해질과 그 제조방법, 및 전기 화학 소자 |
KR101098242B1 (ko) | 2009-07-30 | 2011-12-23 | 주식회사 효성 | 폴리케톤 블렌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20140039804A (ko) | 2012-09-25 | 2014-04-02 | 에스케이이노베이션 주식회사 | 기계적 물성 및 유연성이 우수한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
KR101601939B1 (ko) | 2012-11-16 | 2016-03-09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및 락타이드 공중합체를 포함하는 수지 조성물 |
EP2848652A1 (en) | 2013-09-17 | 2015-03-18 | Rhodia Operations | Polyamide base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olyketone and rubber |
KR101706052B1 (ko) * | 2014-11-19 | 2017-02-14 | 주식회사 효성 | 폴리카보네이트가 포함된 폴리케톤 조성물 |
KR101793669B1 (ko) | 2015-03-06 | 2017-11-03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폴리알킬렌카보네이트/폴리락트산 복합체 |
KR101777562B1 (ko) | 2015-11-27 | 2017-09-13 | (주)휴이노베이션 | 친환경 및 저연 특성이 탁월한 폴리케톤계 수지 및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를 포함하는 난연 조성물 |
KR102103001B1 (ko) | 2016-12-27 | 2020-04-2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폴리케톤 수지 조성물 및 폴리케톤 수지 성형품 |
KR20180076350A (ko) * | 2016-12-27 | 2018-07-05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성형품 |
CN110446755B (zh) * | 2017-03-29 | 2022-02-11 |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 高分子组合物及利用其的薄膜 |
WO2018212488A1 (ko) * | 2017-05-17 | 2018-11-22 | 효성화학 주식회사 | 폴리케톤 얼로이 수지 조성물 |
-
2017
- 2017-12-26 KR KR1020170180266A patent/KR10227853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12-27 EP EP17887520.9A patent/EP3524643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7 US US16/347,506 patent/US10941261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7 JP JP2019518242A patent/JP6731548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27 CN CN201780068698.2A patent/CN1100881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80908A (en) * | 1988-04-11 | 1989-11-14 | Shell Oil Company | Polymer blend of carbon monoxide/olefin copolymer and polycarbonate |
CN1041606A (zh) * | 1988-10-06 | 1990-04-25 | 拜尔公司 | 特新聚碳酸酯与其他热塑性塑料成弹性体的混合物 |
JPH101601A (ja) * | 1996-06-18 | 1998-01-06 | Kuraray Co Ltd |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
FR2760460B1 (fr) * | 1997-03-06 | 2003-09-12 | Ciba Sc Holding Ag | Composition stabilisee et procede pour stabiliser des polycarbonates, polyesters et polycetones |
CN1386130A (zh) * | 2000-08-02 | 2002-12-18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树脂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1365739A (zh) * | 2006-01-05 | 2009-02-11 | 通用电气公司 | 含有微胶囊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的组合物 |
CN101802092A (zh) * | 2007-05-04 | 2010-08-11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聚芳基醚酮-聚碳酸酯共聚物共混物 |
CN101878272A (zh) * | 2007-09-28 | 2010-11-03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热塑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051108A (zh) * | 2013-03-27 | 2015-11-11 | Lg化学株式会社 | 包含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组合物 |
WO2016072642A2 (ko) * | 2014-11-07 | 2016-05-12 | (주) 효성 | 내충격성이 우수한 폴리케톤 수지 조성물 |
KR20160003616A (ko) * | 2015-12-23 | 2016-01-1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와 폴리락타이드를 포함하는 에멀젼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생분해성 성형품 |
CN106589882A (zh) * | 2016-11-29 | 2017-04-26 | 中广核俊尔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聚碳酸酯聚酮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ATSUSHI KATO,等: "Phase S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ketone/Polyamide Polymer Alloy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 |
周忠清: "二氧化碳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进展", 《河北化工》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85642A (zh) * | 2022-12-14 | 2023-03-14 | 无锡赢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低温高模量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785642B (zh) * | 2022-12-14 | 2024-05-14 | 无锡赢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耐低温高模量电磁屏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941261B2 (en) | 2021-03-09 |
CN110088197B (zh) | 2021-12-28 |
EP3524643B1 (en) | 2020-10-14 |
KR102278533B1 (ko) | 2021-07-16 |
JP2019531381A (ja) | 2019-10-31 |
US20200056003A1 (en) | 2020-02-20 |
JP6731548B2 (ja) | 2020-07-29 |
KR20180076351A (ko) | 2018-07-05 |
EP3524643A2 (en) | 2019-08-14 |
EP3524643A4 (en) | 2019-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80158B1 (en) |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polyalkylene carbonate | |
CN110088197A (zh) | 基于聚碳酸亚烷基酯的树脂膜 | |
CN109689787B (zh) | 聚酮树脂组合物和聚酮树脂成型制品 | |
US20100099830A1 (en) | Resin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reof, and copolymer | |
KR102365124B1 (ko)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성형품 | |
JP6328236B2 (ja) | ポリアルキレンカーボネートを含む樹脂組成物 | |
JP5050610B2 (ja) | 低温特性に優れた樹脂組成物の成型体 | |
WO2018124743A2 (ko)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및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 수지 성형품 | |
WO2018124746A2 (ko) | 폴리알킬렌 카보네이트계 수지 필름 | |
PL226389B1 (pl) | Biodegradowalna kompozycja kopoliestrowa i sposób wytwarzania biodegradowalnej kompozycji kopoliestrowej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