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0068077A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068077A
CN110068077A CN201910405335.4A CN201910405335A CN110068077A CN 110068077 A CN110068077 A CN 110068077A CN 201910405335 A CN201910405335 A CN 201910405335A CN 110068077 A CN110068077 A CN 110068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illary
group
outdoor unit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53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建伟
李龙飞
莫赤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4053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680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068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8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89Systems using radiation from walls or pa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室外机组;至少一组室内机组,每组室内机组包括至少一台室内机;至少一组毛细管组,每组毛细管组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室外机组可选择地与至少一台室内机和/或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当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选择与室内机连通形成回路,或者选择同时与室内机及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当不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选择与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即可。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居住环境舒适性成为评判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而环境温度及环境湿度成为影响居住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为了改善环境温度,在较冷的冬天,传统常采用供暖水路里流通热水的方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环境的制热,但是该供暖水路处于室外的部分较长极易被冻裂。
为了防止供暖水路冻裂,走氟的供暖系统应运而生,即通过在地表排布设置有毛细管,且毛细管与室外机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制冷及制热,但是毛细管传热较慢,从而不可适用于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热的场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用于改善环境温度的装置不可适用于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热的场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任何环境中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室外机组;
至少一组室内机组,每组所述室内机组包括至少一台室内机;
至少一组毛细管组,每组所述毛细管组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
其中,所述室外机组可选择地与至少一台所述室内机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毛细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外机组与所述室内机连通并能使室内空间的初始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小于所述室外机组与所述室内机相同数量的所述毛细管连通并能使室内空间的所述初始温度调整至所述目标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毛细管组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毛细管,每组所述室内机组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室内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通断阀,每个所述通断阀设置于每个所述毛细管与所述室外机组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断阀为电子膨胀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毛细管组所包括的毛细管的数量与每组所述室内机所包括的室内机的数量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室内机组与所述毛细管组均包括至少两组,全部所述室内机组之间并联,全部所述毛细管组之间并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连通总路与第二连通总路,各组所述室内机组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总路与所述第二连通总路与所述室外机组连通;各组所述毛细管组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总路与所述第二连通总路与所述室外机组连通。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当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与至少一台室内机连通形成回路;
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与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
所述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与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室外机组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的同时,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的风机低风挡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
所述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与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的步骤包括:
获取环境湿度值;
当所述环境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外机组与至少一台所述室内机连通形成回路,以对环境进行制冷除湿;
当所述环境湿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外机组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
上述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当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选择与至少一台室内机连通形成回路,或者选择同时与至少一台室内机及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当不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选择与至少一个毛细管连通形成回路即可,由于毛细管主要采用辐射换热及传导换热,属于自然对流,相对于室内机通过风机运行向室内空间吹风的方式,噪音较小,降低了空调系统对环境所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系统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100,用于室内空间的制冷或制热,以满足用户对于室内空间温度的需求。
具体地,空调系统100包括室外机组10、室内机组20以及毛细管组30,室内机组20与毛细管组30均包括至少一组,每组室内机组20包括至少一台室内机21,每组毛细管组30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31,室内机组20的室内机21可与室外机组10连通形成回路,毛细管组30的毛细管31可与室外机组10连通形成回路。
室内机组20的室内机21与室外机组10连通时,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空调的工作原理相同。
在制冷时,室内机21的室内换热器内的液态制冷剂(氟利昂)吸收室内空气热量而蒸发,形成低温低压的蒸气,低温低压的蒸气进入室外机组10的压缩机,被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室外机组10的室外换热器,在室外换热器内气态制冷剂的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气态制冷剂冷凝变为高压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饱和液态冷媒进入室内换热器进行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制热时,室外换热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而蒸发,形成低温低压的蒸气,低温低压的蒸气压缩机,被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室内换热器,在室内换热器内气态制冷剂的热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使室内空气变热,气态制冷剂冷凝变为高压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饱和液态冷媒在进入室外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以达到制热的目的。
室外机组10与毛细管组30的毛细管31连通时,其工作原理与普通空调的工作原理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此时毛细管组30的毛细管31充当室内换热器。
在制冷时,毛细管组30的毛细管31内的液态制冷剂(氟利昂)吸收室内空气热量而蒸发,形成低温低压的蒸气,低温低压的蒸气进入室外机组10的压缩机,被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室外机组10的室外换热器,在室外换热器内气态制冷剂的热量与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气态制冷剂冷凝变为高压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饱和液态冷媒进入毛细管31进行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在制热时,室外换热器内的液态制冷剂吸收热量而蒸发,形成低温低压的蒸气,低温低压的蒸气压缩机,被压缩机压缩后变为高温高压的气体进入毛细管31,在毛细管31内气态制冷剂的热量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后,使室内空气变热,气态制冷剂冷凝变为高压液体变成低温低压的饱和液态冷媒在进入室外换热器内进行蒸发,如此周而复始地循环,以达到制热的目的。
具体地,上述室外机组10可选择地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和/或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
如此,当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10选择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或者可以选择同时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及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当不需要给室内空间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10选择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即可,且当室外机组10选择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时,由于毛细管31主要采用辐射换热与传导换热,属于自然对流,相对于室内机21通过风机运行向室内空间吹风的方式,噪音较小,降低了空调系统100对环境产生的噪音。
具体地,室外机组10与室内机21连通并能使室内空间的初始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小于室外机组10与室内机21相同数量的毛细管31连通并能使室内空间的初始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每台室内机21与室外机组10连通时,其制冷或制热能力大于每个毛细管31与室外机组10连通时的制冷或制热能力。如此,便于控制与室外机组10连通的室内机21与毛细管31的数量。如,当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当不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机组10与上述室内机21相同数量的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外机组10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室外机,至少两台室外机并联后形成室外机组10。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室外机组10也可以只包括一台室外机,一台室外机形成上述室外机组10。
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内空间具有互不连通的至少两个,每个室内空间内设置有一组室内机组20及一组毛细管组30。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室内空间也可以同时设置有至少两组室内机组20及至少两组毛细管组30,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内机组20与毛细管组30均包括一组,工作时室外机组10带动一组室内机组20和/或一组毛细管组30工作,便于控制及保证空调系统100具有较强的制冷或制热效果,此时空调系统100只能实现一个室内空间的制冷或制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室内机组20与毛细管组30均包括至少两组,此时空调系统100可以实现至少两个室内空间的制冷或制热。具体地,至少两组室内机组20并联,至少两组毛细管组30并联,以便于对每个室内空间的制冷或制热进行单独的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组室内机组20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室内机21,室外机组10可选择地与至少一组室内机组20中的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可以理解地,每组室内机组20也可以只包括一台室内机21,在此不作限定。
室外机组10可与一组室内机组20中一台室内机21连通,或者与一组室内机组20中至少两台室内机21连通,或者与一组室内机组20中全部室内机21连通,以用于给对应于该组室内机组20的一个室内空间加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室外机组10可同时与两组室内机组20中的每组中的一台室内机21连通,或者同时与两组室内机组20中的每组中的两台室内机21连通,或者同时与两组室内机组20中的每组中的全部室内机21连通,以用于给对应于该两组室内机组20的两个互不连通的室内空间加热。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与室外机组10连通的室内机组20的组数不受限定,且每组室内机组20与室外机组10连通的室内机21的个数也不受限定。
每组毛细管组30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毛细管31,室外机组10可选择地与至少一组毛细管组30中的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可以理解地,每组毛细管组30也可以只包括一个毛细管31,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每组毛细管组30所包括的毛细管31的数量与每组室内机组20所包括的室内机21的数量相等。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毛细管31所包括的毛细管31的数量也可与每组室内机组20所包括的室内机21的数量不等,在此亦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室外机组10可与一组毛细管组30中一个毛细管31连通,或者与一组毛细管组30中至少两个毛细管31连通,或者与一组毛细管组30中全部毛细管31连通,以用于给对应于该组毛细管组30的一个室内空间加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室外机组10可同时与两组毛细管组30中的每组中的一个毛细管31连通,或者同时与两组毛细管组30中的每组中的两个毛细管31连通,或者同时与两组毛细管组30中的每组中的全部毛细管31连通,以用于给对应于该两组毛细管组30的两个互不连通的室内空间加热。
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与室外机组10连通的毛细管组30的组数不受限定,且每组毛细管组30与室外机组10连通的毛细管31的个数也不受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包括通断阀40,通断阀40设置于毛细管组30与室外机组10之间,用于毛细管组30与室外机组10之间的通断。具体地,通断阀40为一个,一个通断阀40用于全部组毛细管组30中所有毛细管31与室外机组10之间的通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40的数量与毛细管组30中毛细管31的数量相等,每个通断阀40设置于每个毛细管31与室外机组10之间,每个通断阀40用于毛细管组30中每个毛细管31与室外机组10之间的通断。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通断阀40的数量与毛细管组30的组数相等,每个通断阀40用于每组毛细管组30与室外机组10之间的通断,在此亦不作限定。
具体地,通断阀40为电子膨胀阀。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断阀40的种类不受限定,只要可以实现通断的功能均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包括第一连通总路50与第二连通总路60,每组室内机组20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总路50与第二连通总路60与室外机组10连通,每组毛细管组30的两端也通过第一连通总路50与第二连通总路60与室外机组10连通,以便于控制。
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
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
具体地,当空调系统100需要快速地从初始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时,也即为需要快速变温时,则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从而达到快速变温的目的。当空调系统100不需要快速地从初始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时,也即为不需要快速变温时,则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更具体地,上述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或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的方式包括:
1、空调系统100具有按键,通过操作按键以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或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
2、空调系统100具有感应模块,感应模块通过接收指令(如声音指令)以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或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
具体地,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此时如果只有毛细管31与室外机组10连通形成回路的话,室内空间的冷空气下沉,将会导致室内空间垂直温度差较为明显,人体的脚踝、手及头各处所处的温度将不同,从而造成体感效果较差。
因此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步骤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包括:
控制所述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的同时,控制至少一个室内机21的风机低风挡运行。如此,低风挡运行的风机可以将室内的风吹散,便于室内空气对流,以达到均匀温度场的效果,且低风挡运行的风机噪音较小。
由于毛细管31主要铺设于瓷砖或木地板下,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下时,若环境湿度值过高,毛细管31铺设的面层温度过低,容易导致面层出现凝露。
因此,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步骤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包括:
获取环境湿度值;
具体地,空调系统100还包括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获取环境湿度值。
当环境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以对环境进行制冷除湿;
具体地,上述预设湿度阈值依据所处的室内空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当所述环境湿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
具体地,限制室外机组10与室内空间所具有的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时,其所制冷的最低温度值为16摄氏度,以避免人体光脚踩在面层时感觉较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外机组(10);
至少一组室内机组(20),每组所述室内机组(20)包括至少一台室内机(21);
至少一组毛细管组(30),每组所述毛细管组(30)包括至少一个毛细管(31);
其中,所述室外机组(10)可选择地与至少一台所述室内机(21)和/或至少一个所述毛细管(3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组(10)与所述室内机(21)连通并能使室内空间的初始温度调整至目标温度所需要的时间,小于所述室外机组(10)与所述室内机(21)相同数量的所述毛细管(31)连通并能使室内空间的所述初始温度调整至所述目标温度所需要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毛细管组(30)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毛细管(31),每组所述室内机组(20)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至少两台室内机(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断阀(40),每个所述通断阀(40)设置于每个所述毛细管(31)与所述室外机组(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阀(40)为电子膨胀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毛细管组(30)所包括的毛细管(31)的数量与每组所述室内机组(20)所包括的室内机(21)的数量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组(20)与所述毛细管组(30)均包括至少两组,全部所述室内机组(20)之间并联,全部所述毛细管组(30)之间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连通总路(50)与第二连通总路(60),各组所述室内机组(20)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总路(50)与所述第二连通总路(60)与所述室外机组(10)连通;各组所述毛细管组(30)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总路(50)与所述第二连通总路(60)与所述室外机组(10)连通。
9.一种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当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
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
所述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室外机组(10)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的同时,控制至少一个所述室内机(21)的风机低风挡运行。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100)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冷模式时;
所述当不满足快速变温条件时,控制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的步骤包括:
获取环境湿度值;
当所述环境湿度值大于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外机组(10)与至少一台所述室内机(21)连通形成回路,以对环境进行制冷除湿;
当所述环境湿度值小于所述预设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外机组(10)与所述至少一个毛细管(31)连通形成回路。
CN201910405335.4A 2019-05-16 2019-05-16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0680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5335.4A CN110068077A (zh) 2019-05-16 2019-05-16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5335.4A CN110068077A (zh) 2019-05-16 2019-05-16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68077A true CN110068077A (zh) 2019-07-30

Family

ID=67370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5335.4A Pending CN110068077A (zh) 2019-05-16 2019-05-16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0680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667A (zh) * 2021-10-14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的换热控制系统、方法及空调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5189A (ja) * 2009-01-30 2010-08-1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2967013A (zh) * 2012-10-20 2013-03-13 赵明桥 快速起效和负荷可变的辐射冷暖一体化空调
CN105928063A (zh) * 2016-04-28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9028300A (zh) * 2018-07-10 2018-12-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多联空调系统
CN109210727A (zh) * 2018-10-23 2019-01-15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毛细管网与空调并联的室内温控系统
CN109458683A (zh) * 2018-10-16 2019-03-12 宁波工程学院 干式辐射热泵与单元式分户空调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459040U (zh) * 2018-09-18 2019-10-01 马步真 软式采暖器
CN209877198U (zh) * 2019-05-16 2019-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75189A (ja) * 2009-01-30 2010-08-1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
CN102967013A (zh) * 2012-10-20 2013-03-13 赵明桥 快速起效和负荷可变的辐射冷暖一体化空调
CN105928063A (zh) * 2016-04-28 2016-09-0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9028300A (zh) * 2018-07-10 2018-12-18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多联空调系统
CN209459040U (zh) * 2018-09-18 2019-10-01 马步真 软式采暖器
CN109458683A (zh) * 2018-10-16 2019-03-12 宁波工程学院 干式辐射热泵与单元式分户空调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10727A (zh) * 2018-10-23 2019-01-15 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毛细管网与空调并联的室内温控系统
CN209877198U (zh) * 2019-05-16 2019-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83667A (zh) * 2021-10-14 2022-0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发器的换热控制系统、方法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4466B (zh) 空气调节器
CN101258789B (zh) 用于通讯设备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3291635A (ja) 空調装置
CN105588182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其除湿方法、除湿装置
JP6499906B2 (ja) 空調床暖房システム
KR100800328B1 (ko) 지하공기를 열원으로 이용한 히트펌프
JPH10132361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0068077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3397413B2 (ja) 空気調和機
US20220228757A1 (en) 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 (vrf)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100507382C (zh) 空调系统
CN107036194A (zh) 高温水冷双冷源除湿新风换气机组
JP5239959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209877198U (zh) 空调系统
KR20060128130A (ko) 공기조화기
CN108443960A (zh) 一种带新风功能的多联式空调机组
JPH04332350A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CN216203824U (zh) 空调器
US20200072486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2013072600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S6211263B2 (zh)
JP2003097842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16057040A (ja) 輻射式空気調和機
JP2926268B2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KR100795353B1 (ko) 지하공기를 열원으로 이용한 냉난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