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617357A - 打入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打入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617357A CN118617357A CN202311848463.9A CN202311848463A CN118617357A CN 118617357 A CN118617357 A CN 118617357A CN 202311848463 A CN202311848463 A CN 202311848463A CN 118617357 A CN118617357 A CN 1186173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ing
- driver
- pusher
- stopper
- contact ar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8260 defense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4—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fluid pressure, e.g. by air pressure
- B25C1/047—Mechanical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1—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5—Nail feeding devices for rows of contiguous n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08—Safety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C—HAND-HELD NAILING OR STAPLING TOOLS; MANUALLY OPERATED PORTABLE STAPLING TOOLS
- B25C1/00—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 B25C1/06—Hand-held nailing tools; Nail feeding devices operated by electric po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打入工具。能够使防空打机构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动作且廉价地设置。打入工具(1)具有打入器(15)和升降机构(22),打入器沿打入通路(3)进行移动;升降机构使打入器(15)移动。打入工具具有推动器(31)和防空打机构(32),推动器以打入件(40)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15)的顶端(15d)抵接的方式从第1端面(10a)的相反侧供给打入件(40);防空打机构与推动器(31)的位置联动。通过打入器(15)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推动器向打入通路供给打入件,打入器移动到打入位置对打入件进行打击。防空打机构在打入件用完时通过推动器移动到打入通路侧的启动限制位置来与推动器联动地限制打入工具的启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钉子、U型钉(staple)等打入件打入木材等的打入工具。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将供给的压缩空气的气压作为推力来将打入件射出的空气式的打入工具。打击打入件的打入器与在气缸内可移动地设置的活塞连结。压缩空气被供给至活塞的上室。利用压缩空气的气压,使打入器与活塞一起向下移动。被打入器打击的打入件从射出口射出并打入被打入件。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将电动马达的旋转驱动转换为打入器的直线运动且打入器将打入件射出的打入工具。
在打入工具上设置有收容多个打入件的钉匣。在每次进行打入动作时,打入件被依次从钉匣向打入器移动的打入通路供给。在钉匣内剩余的打入件为规定根数以下,例如0根的情况下,不会向打入通路供给打入件。当打入器以该状态在打入通路内向下移动时,成为打入器直接打击被打入件的空打状态,导致被打入件损伤。另外,活塞以最大负荷冲击用于抑制向下方移动的活塞的动量的缓冲器。因此,导致缓冲器的寿命减少。如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那样,现有技术设计一种具有防空打机构的打入工具,当钉匣内的打入件为规定根数以下时,该防空打机构防止打入器的空打。
通过使防空打机构在例如钉匣内剩余的打入件为0根时动作,在将下一打入件填充于钉匣时不会在钉匣内剩余有上一打入件。由此能够易于打入件的填充作业。因此需要具有在剩余的打入件为0根时动作的防空打机构的打入工具。
然而,剩余的打入件为0根时动作的防空打机构需要在剩余1根时处于不动作那样的断开状态,且在剩余0根时可靠地处于接通状态。因此,需要高精度地切换防空打机构的接通断开状态。例如考虑设置输出打入件的余量的检测信号的开关并进行电控制、以高尺寸精度设置防空打机构。然而,难以抑制制造成本,导致产品价格增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4181488号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54810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使防止打入器的空打的防空打机构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动作且廉价地设置的打入工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1个特征,打入工具具有打入通路,所述打入通路沿工具主体的第1端面延伸。打入工具具有打入器,所述打入器沿打入通路进行移动。打入工具具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使打入器从下止点移动到待机位置,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打入工具具有推动器,所述推动器以打入件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的顶端抵接的方式从第1端面的相反侧供给打入件。打入工具具有防空打机构,所述防空打机构与推动器的位置联动。通过打入器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推动器向打入通路供给打入件,打入器移动到打入位置对打入件进行打击。防空打机构在打入件用完时通过推动器移动到打入通路侧的启动限制位置来与推动器联动地限制打入工具的启动。
因此,在打入件剩余1根以上的情况下,最接近打入通路的打入件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的顶端抵接而被限制进入打入通路。在打入器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时,打入件能够进入打入通路内。在打入件剩余0根的情况下,推动器在打入器移动到待机位置时移动到打入通路内的启动限制位置。在推动器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时防空打机构成为接通状态,打入工具的启动被限制。因此,推动器在从最后的打入件即将被供给到打入通路之前的位置至启动限制位置的期间移动比1根打入件的厚度长的距离。防空打机构在推动器移动该移动距离的期间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因此,能够使防空打机构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动作而不对其设置复杂的结构或精度过度高的结构。由此,能够抑制防空打机构的制造成本。此外,在本发明中打入工具的启动是指,包含用于打入工具射出打入件所需的所有动作,例如电功率的供给、扳机的扣动动作、电动马达的启动、升降机构的启动、打入器的移动、接触臂的移动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右视图。
图2是打入工具的左视图。
图3是最后的打入件即将被装填于打入通路之前打入器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
图4是防空打机构处于接通状态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
图5是图3中的V-V剖面向视图。
图6是图4中的VI-VI剖面向视图。
图7是打入器、升降机构和钉匣的立体图。
图8是从左侧观察防空打机构和接触臂的图。
图9是打入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现有的打入工具的比较例的剖视图,且是表示打入器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打入工具的右视图。
图12是打入工具的左视图。
图13是最后的打入件即将被装填于打入通路之前打入器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
图14是防空打机构处于接通状态的打入工具的纵剖视图。
图15是图13中的XV-XV剖面向视图。
图16是图14中的XVI-XVI剖面向视图。
图17是图16中的XVII-XVII剖面向视图。
图18是打入器和钉匣的立体图。
图19是打入件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现有的打入工具的比较例的剖视图,且是表示打入器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打入工具;2:打入机头部;3:打入通路;3a:射出口;3b::第1壁面;4:接触臂;4a:顶端;4b:被卡合部;4c:调整刻度盘;4d:压缩弹簧;4e:开关抵接部;4f:板簧;4g:开关;5:握柄;6:扳机;6a:扳机开关;7:电池安装部;8:电池组;9:控制器;10:工具主体;10a:第1端面;11:主体外壳;11a:驱动部壳体;11b:连结部;12:气缸;13:蓄压室;14:活塞;15:打入器;15a:主体部;15b:齿条齿(被卡合部);15c:打击部;15d:顶端;16:缓冲器;20:电动马达;21:行星减速机构;22:升降机构;23:轮部;24:卡合部;30:钉匣;30a:钉匣主体;30b:盖;30c:供给口;30d:打入件收容部;31:推动器;31a:前表面;31b:侧面;31c:避让部;31d:压缩弹簧;32:防空打机构;33:止动件;33a:旋转轴;33b:抵接部;33c:卡合部;34:压缩弹簧(施力部件);40:打入件;40a:基部;40b:腿部;50:打入工具;51:接触臂;51a:顶端;51b:被卡合部;51c:调整刻度盘;51d:开关抵接部;52:打入器;52a:主体部;52b:齿条齿(被卡合部);52c:顶端;53:钉匣;53a:钉匣主体;53c:供给口;53d:打入件收容部;54:推动器;54a:前表面;54b:弯曲部;54c:避让部;55:推动器施力部;55a:板簧;55b:卷绕轴;55c:止动件保持部;55d:凸台;56:防空打机构;57:止动件;57a:卡合部;57b:凹部;57c:长孔;58:相对移动机构;58a:压缩弹簧(施力部件);60:打入件;60a:头部;60b:腿部;70:打入工具;71:推动器;71a:前表面;71b:压缩弹簧;72:防空打机构;80:打入工具;81:推动器;81a:前表面;82:防空打机构;NE:(最后的)打入件;W:被打入件;K:间隙;S:启动限制位置;C1:断开位置;C2:接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推动器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以避免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的顶端抵接的方式向远离第1端面的方向凹进。因此,在打入器位于待机位置时,打入件与打入器的顶端抵接而不会进入打入通路。另一方面,推动器通过设置避让部,能够向启动限制位置S移动而进入打入通路。因此,推动器仅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朝向打入通路的进给方向的移动量增多。由此,能够将防空打机构设置为以简单的结构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可靠地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推动器与位于第1端面侧的打入通路的第1壁面抵接而位于启动限制位置。因此,推动器在剩余的打入件从1根变为0根时,以最后的打入件的厚度与在启动限制位置进入打入通路内的长度相加而得到的移动量进行移动。因此,在使防空打机构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时,能够使推动器的移动距离富余打入件的大致2根的厚度量。因此能够使防空打机构可靠地动作。另外,能够容易地设定推动器的启动限制位置而不设置新的结构。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廉价地设置防空打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防空打机构具有接触臂,所述接触臂可移动地被安装于工具主体且通过与被打入件抵接而向接通位置移动,从而允许升降机构的动作。防空打机构具有止动件,所述止动件在推动器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时与接触臂卡合来限制接触臂向接通位置移动。因此,通过设置与接触臂机械地卡合的止动件,能够限制接触臂向接通位置移动。因此,在打入件剩余0根而推动器向启动限制位置移动时,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接触臂向接通位置移动。而且,通过以简单的结构设置止动件,能够廉价地抑制制造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止动件在推动器与设置于第1端面侧的打入通路的第1壁面抵接前与接触臂卡合。因此,推动器在剩余的打入件从1根变为0根时,以最后的打入件的厚度与在启动限制位置进入打入通路内的长度相加而得到的移动量进行移动。因此,在使止动件与接触臂卡合而使防空打机构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时,能够使推动器的移动距离富余打入件的超过1根的厚度的距离量。因此,能够使防空打机构可靠地工作。而且,能够在推动器与打入通路的第1壁面抵接前使防空打机构工作。因此,能够抑制推动器意外地推压打入通路的第1壁面而造成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止动件能够与推动器相对移动。因此,在最后的打入件被供给到打入通路而止动件与接触臂卡合时,推动器能够相对于限制移动的止动件相对移动。因此,推动器能够以持续推压被供给到打入通路的最后的打入件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以稳定的姿态射出最后的打入件,能够抑制卡钉。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止动件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接触臂卡合。止动件能够在推动器向第1端面侧移动的进给方向上与推动器相对移动。在防空打机构上设置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止动件向进给方向施力。因此,在推动器向进给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情况下,止动件的卡合部也能够被向进给方向施力而与接触臂卡合。因此,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接触臂向接通位置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打入工具具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打入器连结且利用气压使打入器向下止点移动。因此,打入器通过升降机构向打入方向相反方向移动,利用由于打入器向打入方向相反方向移动而升高的气压向打入方向移动。能够在这样的结构的被称为所谓的气弹簧式的打入工具上设置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进行动作的防空打机构。因此,能够抑制在打入件剩余0根时,倘若待机位置的打入器因气压向打入方向射出而导致空打的情况。
接着,根据图1~9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为打入工具1的一例,示出利用蓄压室的气压作为将打入件打入的推力的气弹簧式的打入工具。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打入件的打入方向作为下方,将打入方向相反方向作为上方。打入工具1的使用者在图1中大致位于打入工具1的左侧。将使用者的近前侧作为后方,将与近前侧相反的一侧的里侧作为前方。左右方向以使用者为基准。
如图1、3所示,打入工具1具有工具主体10。工具主体10具有在大致圆筒形的主体外壳11内收容气缸12的结构。活塞14以可上下往复运动的方式被收容于气缸12内。位于活塞14的上方的气缸12的上部与蓄压室13连通。在蓄压室13中封入有例如空气等压缩气体。蓄压室13的气压作为对活塞14的上表面进行施力使其向下移动的推力发挥作用。
如图3所示,在工具主体10的下部设置有具有打入通路3的打入机头部2。打入通路3沿着相当于工具主体10的前表面的第1端面10a在上下方向上延伸。打入通路3与气缸12的下部连通。打入机头部2与装填有打入件40的钉匣30结合。在钉匣30内能够收容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根打入件40。多根打入件40在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相互粘接。打入件40被逐根地从钉匣30内朝向前方向打入通路3供给。
如图1、8所示,在打入机头部2上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接触臂4。接触臂4向下方的断开位置C1施力。接触臂4通过与被打入件W抵接而克服作用力,向上方的接通位置C2移动。
如图1、3所示,在工具主体10的后部设置有使用者把持的握柄5。在握柄5的前部下表面设置有使用者用指尖进行扣动操作的扳机6。在握柄5的内部设置有响应于扳机6的扣动操作而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的扳机开关6a。在接触臂4被推压到被打入件而移动到接通位置C2(参照图8)时,扳机6的扣动操作有效。
如图3所示,在握柄5的后表面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电池安装部7。能够将电池组8可拆下地安装于电池安装部7。电池组8能够从电池安装部7拆下,用另外准备的充电器反复充电来使用。电池组8能够作为另一电动工具的电源来使用。电池组8作为向后述的电动马达20等供给电功率的电源进行动作。
如图1、3所示,主体外壳11设置有驱动部壳体11a和连结部11b,所述驱动部壳体11a呈大致圆筒状且在钉匣30的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连结部11b将驱动部壳体11a与电池安装部7上下连结。握柄5、电池安装部7、连结部11b和驱动部壳体11a协同作用而形成环形状。在连结部11b上设置有收容于底浅的矩形箱形的壳体的控制器9。控制器9在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态下被收容于连结部11b。控制器9主要控制电动马达20的驱动。
如图3所示,上下较长的打入器15与活塞14的下表面连结。打入器15具有主体部15a和打击部15c,所述主体部15a与活塞14连结;所述打击部15c与主体部15a的下部连结。打击部15c在主体部15a的后方且与主体部15a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即,打入器15设置为主体部15a和打击部15c的前后2级结构。打击部15c的下部进入打入通路3。打入器15通过作用于活塞14的上表面的蓄压室13的气压而向下移动。位于打击部15c的下端的顶端15d在移动到打入位置时打击被供给到打入通路3的1根打入件40。被打击的打入件40从在打入通路3的下端开口的射出口3a射出。被射出的打入件40打入被打入件W。在气缸12的下部配置有用于吸收活塞14在下止点的冲击的缓冲器16。
如图7所示,在打入器15的主体部15a的右侧部设置有向右方突出的多个齿条齿(被卡合部)15b。在本实施例中6个齿条齿15b沿主体部15a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排列配置。各齿条齿15b设置为底部朝向打入方向侧(下侧)的大致三角形。齿条齿15b的底部与后述的升降机构22的卡合部24卡合。
如图1、3所示,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20被收容于驱动部壳体11a。电动马达20以马达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姿态被收容。电动马达20将电池组8的电功率作为电源,通过扳机6的扣动操作而启动。在电动马达20的前方设置有行星减速机构21。行星减速机构21使用3组行星齿轮组。在行星减速机构21的前方设置有使打入器15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22。电动马达20、行星减速机构21和升降机构22在马达轴线上排列配置。电动马达20的旋转驱动被行星减速机构21减速并传递给升降机构22。
如图1、7所示,升降机构22设置于打入机头部2的右侧部。升降机构22具有能够绕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轴旋转的轮部23。轮部23从前方观察能够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且被限制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沿轮部23的外周缘安装有多个卡合部2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例如6个卡合部24。卡合部24使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圆柱形的轴部件(销)。轮部23的左部经过设置于打入通路3的右部的窗部而进入打入通路3内。轮部23的各卡合部24在打入通路3内与打入器15的齿条齿15b的底部卡合。在至少1个卡合部24与齿条齿15b的底部卡合的状态下,轮部23沿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由此,打入器15和活塞14返回到上方。通过利用升降机构22使活塞14返回到上方,蓄压室13(参照图3)的气压升高。
如图2、5、8所示,接触臂4设置为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在接触臂4的下端设置有与被打入件W抵接的顶端4a。接触臂4具有在钉匣30的左部与后述的止动件33卡合的被卡合部4b。被卡合部4b设置为向后方和右方开口且从左右方向观察呈U字状的槽形状。止动件33与图中观察不到的被卡合部4b的下表面(图示近前侧)卡合。接触臂4在被卡合部4b的上方与调整刻度盘4c连结。通过对调整刻度盘4c进行旋转操作,能够调整接触臂4的顶端4a的上下方向的突出量。
如图8所示,接触臂4具有在调整刻度盘4c的上方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关抵接部4e。接触臂4通过设置于开关抵接部4e的上方的压缩弹簧4d被向下方施力。在开关抵接部4e的顶端的上方设置有可按压操作的开关4g。在开关抵接部4e与开关4g之间设置有板簧4f。当接触臂4的顶端4a被按压于被打入件W时,接触臂4克服压缩弹簧4d的作用力而从断开位置C1向接通位置C2移动。开关抵接部4e也同样从断开位置C1向接通位置C2移动,经由板簧4f按压开关4g。在开关4g被按压而处于接通状态时,使扳机6(参照图2)的扣动操作有效。在开关抵接部4e位于断开位置C1,开关4g处于未被按压的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扳机6的扣动操作无效。
如图1、3、5所示,钉匣30设置为从打入机头部2向后方延伸的大致矩形箱形。钉匣30具有钉匣主体30a和盖30b,所述钉匣主体30a能够收容多根打入件40;所述盖30b封闭钉匣主体30a的下方。在钉匣30的前部设置有朝向前方的打入通路3开口且与打入通路3连通的供给口30c。在钉匣30中设置有从供给口30c向后方呈直线状延伸的槽形状的打入件收容部30d。在打入件收容部30d的内部收容有多根打入件40和将打入件40朝向前方向打入通路3施力的推动器31。
如图7、9所示,打入件40为U字形的U型钉。打入件40具有基部40a和一对腿部40b,所述基部40a呈棒状且沿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一对腿部40b从基部40a的两端沿与基部40a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打入件40以基部40a位于上方,一对腿部40b向下方延伸的姿态被收容于钉匣30。
如图3、5所示,推动器31具有沿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平板。推动器31从前后方向观察呈与打入件40大致相同的U字形。推动器31通过设置于后方的压缩弹簧31d在打入件收容部30d内被向前方施力。推动器31的前表面31a对收容于前方的打入件40向打入通路3施力。在前表面31a的上端设置有避让部31c,所述避让部31c由切口为以朝向上方的方式向后方倾斜的倾斜面状而成。
如图5、6所示,在打入工具1上设置有防空打机构32。防空打机构32在钉匣30的内部剩余的打入件40为0根时进行动作,来限制由升降机构22进行的打入器15的卷起动作。在防空打机构32上设置有限制接触臂4向上移动的止动件33。止动件33设置于钉匣30的打入件收容部30d的左侧。
如图5、6所示,止动件33沿前后方向大致呈直线状延伸。止动件33能够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转轴33a的轴线左右旋转。旋转轴33a设置于止动件33的比前后方向上的中央略靠后方的位置。在止动件33的前端设置有能够与位于断开位置C1(参照图8)的接触臂4的被卡合部4b卡合的卡合部33c。当卡合部33c与被卡合部4b卡合时,限制接触臂4从断开位置C1向上移动到接通位置C2(参照图8)。止动件33具有在旋转轴33a的后方向右侧伸出的抵接部33b。抵接部33b从上下方向观察设置为半圆形状。抵接部33b能够从打入件收容部30d的左侧进入打入件收容部30d内。
如图5、6所示,在旋转轴33a的后方且抵接部33b的左侧设置有压缩弹簧(施力部件)34。压缩弹簧34从下方观察对止动件33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方式施力。止动件33的抵接部33b以接近打入件收容部30d内的推动器31的方式被压缩弹簧34向右方施力。止动件33的卡合部33c以远离打入件收容部30d内的推动器31且接近接触臂4的被卡合部4b的方式被压缩弹簧34向左方施力。
如图5所示,当在打入件收容部30d内剩余有1根以上的打入件40时,抵接部33b与推动器31的左侧的侧面31b或打入件40的腿部40b抵接。因此,止动件33的旋转被限制,卡合部33c不与接触臂4的被卡合部4b卡合。因此,接触臂4能够从断开位置C1移动到接通位置C2(参照图8)。
如图6所示,当在打入件收容部30d内剩余的打入件40为0根时,推动器31向前方移动到与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抵接的启动限制位置S。此外,第1壁面3b在打入通路3的前侧沿上下方向延伸。推动器31比抵接部33b更靠前方移动。因此,抵接部33b进入打入件收容部30d内而不与推动器31的侧面31b抵接。由此,止动件33被压缩弹簧34施力进行旋转。卡合部33c向左方移动而与接触臂4的被卡合部4b卡合。因此,接触臂4不能从断开位置C1(参照图8)移动。
接着,参照图3~7来说明打入工具1的打入动作的一系列的流程。图3~7示出打入器15的待机状态。待机状态的打入器15被保持为停止在上止点的略微下方的待机位置的状态。当打入器15位于待机位置时,打击部15c的顶端15d在上下方向上与钉匣30内的打入件40的基部40a重叠。因此,位于供给口30c的最前端的打入件40的基部40a与顶端15d的后表面抵接。通过推动器31而被向前方施力的打入件40不能进入打入通路3而停止在供给口30c的前端。此时,在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与推动器31的前表面31a之间,产生与前后重叠2根打入件40的厚度大致相同长度的间隙K。
在待机状态下,接触臂4向上移动且通过扣动扳机6使电动马达20启动。当使电动马达20启动时,升降机构22的轮部23进行旋转。与最下端的齿条齿15b的底面卡合的卡合部24通过轮部23的旋转而使最下端的齿条齿15b向上移动。由此,打入器15从待机位置向上移动到上止点。在打入器15向上止点移动时,打入件40被推动器31施力而能够进入打入通路3。由此,最前端的1根打入件40被从钉匣30供给到打入通路3内。
当在上止点达到即将打入之前的状态时,卡合部24从最下端的齿条齿15b的底部脱离。由此,打入器15被作用于活塞14的蓄压室13的气压施力而向下移动。打入器15的打击部15c在打入通路3内向下移动而移动到打入位置,顶端15d对1根打入件40的基部40a进行打击。当打入器15向下移动时,所有的卡合部24从打入通路3内退避。因此,能够避免向下移动的打入器15的齿条齿15b与卡合部24发生干涉,从而顺利地进行打入动作。
轮部23在打入器15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以及到达下止点后也持续旋转。当打入器15在下止点时,若轮部23旋转到规定旋转角度,则一个卡合部24与最上端的齿条齿15b的底部卡合。由此,开始使打入器15向打入方向相反方向向上移动的返回动作。当一个卡合部24与最下端的齿条齿15b的底部卡合时,打入器15返回到待机位置。例如通过适当控制电动马达20从启动开始起的时间,在活塞14到达待机位置的阶段使电动马达20停止。由此,打入器15被保持在待机位置。以上,一系列的打入动作结束。
如图4、6所示,当射出最后的打入件NE(参照图3)使钉匣30内剩余的打入件40为0根时,推动器31被压缩弹簧31d施力而以朝向打入通路3的方式向前移动。打入器15的顶端15d在上下方向上与钉匣30的供给口30c的上部重叠。另一方面,在推动器31的前表面31a的上端设置有避让部31c。因此,能够避免打入器15的顶端15d与推动器31的避让部31c相互的干涉。由此,推动器31能够移动到前表面31a与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抵接的启动限制位置S。即,推动器31在从最后的打入件NE即将被装填于打入通路3之前的图3的状态至剩余的打入件40为0根且打入器15停止在待机位置的图4的状态期间,向前方移动图3所示的间隙K的长度的量的距离。
如图6所示,当推动器31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S时,止动件33被压缩弹簧34施力而旋转。止动件33的卡合部33c与断开位置C1(参照图8)的接触臂4的被卡合部4b卡合。接触臂4向接通位置C2的移动被限制,开关4g不被接触臂4的开关抵接部4e按压(参照图8)。因此,使扳机6的扣动操作无效,电动马达20不启动(参照图1)。这样,在钉匣30内剩余的打入件40为0根时,能够防止打入器15空打。
在图10中示出具有现有的防空打机构72的打入工具70的一例来作为与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比较。打入工具70具有通过压缩弹簧71b的作用力对打入件40向打入通路3施力的推动器71。最后的打入件NE被推动器71的前表面71a推压而向前移动。此时,最后的打入件NE不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15的顶端15d产生干涉。因此,最后的打入件NE在打入器15的顶端15d的下方被装填于打入通路3内。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与推动器71的前表面71a之间的间隙K仅为最后的打入件NE的厚度量的长度。因此,现有的打入工具70的间隙K比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打入工具1的间隙K短。
如上所述,打入工具1具有如图3~6所示那样的打入通路3,所述打入通路3沿工具主体10的第1端面10a延伸。打入工具1具有打入器15,所述打入器15沿打入通路3进行移动。打入工具1具有升降机构22,所述升降机构22使打入器15从下止点移动到待机位置,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打入工具1具有推动器31,所述推动器31以使打入件40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15的顶端15d抵接的方式从第1端面10a的相反侧供给打入件40。打入工具1具有防空打机构32,所述防空打机构32与推动器31的位置联动。通过打入器15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推动器31向打入通路3供给打入件40,打入器15移动到打入位置对打入件40进行打击。防空打机构32在打入件40用完时通过推动器31移动到打入通路3侧的启动限制位置S来与推动器31联动地限制打入工具1的启动。
因此,在打入件40剩余1根以上的情况下,最接近打入通路3的打入件40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15的顶端15d抵接而被限制进入打入通路3。在打入器15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时,打入件40能够进入打入通路3内。在打入件40剩余0根的情况下,推动器31在打入器15移动到待机位置时移动到打入通路3内的启动限制位置S。在推动器31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S时防空打机构32成为接通状态,打入工具1的启动被限制。因此,推动器31在从最后的打入件NE即将被供给到打入通路3之前的位置至启动限制位置S期间移动比1根打入件40的厚度长的距离。防空打机构32在推动器31移动该移动距离的期间从断开状态切换为接通状态。因此,能够使防空打机构32在打入件40剩余0根时动作而不对其设置复杂的结构或精度过高的结构。由此,能够抑制防空打机构32的制造成本。
如图3、4所示,推动器31具有避让部31c,所述避让部31c以避免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15的顶端15d抵接的方式向远离第1端面10a的方向凹进。因此,在打入器15位于待机位置时,打入件40与打入器15的顶端15d抵接而不会进入打入通路3。另一方面,推动器31通过设置避让部31c,能够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S而进入打入通路3。因此,推动器31仅在打入件40剩余0根时,去往打入通路3的进给方向的移动量增多。由此,能够将防空打机构32设置为以简单的结构在打入件40剩余0根时可靠地动作。
如图4、6所示,推动器31与位于第1端面10a侧的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抵接而位于启动限制位置S。因此,推动器31在剩余的打入件40从1根变为0本时,以最后的打入件NE的厚度与在启动限制位置进入打入通路内的长度相加而得到的移动量进行移动(参照图3)。因此,在使防空打机构32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时,能够使推动器31的移动距离有富余,为打入件40的大致2根的厚度量。因此能够使防空打机构32可靠地工作。另外,能够容易地设定推动器31的启动限制位置S而不设置新的结构。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廉价地设置防空打机构32。
如图5、6所示,止动件33能够与推动器31相对移动。因此,在最后的打入件NE被供给到打入通路3而止动件33与接触臂4卡合时,推动器31能够相对于限制移动的止动件33相对移动。因此,推动器31能够以持续推压被供给到打入通路3的最后的打入件NE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以稳定的姿态射出最后的打入件NE,能够抑制卡钉。
如图6所示,防空打机构32具有接触臂4,所述接触臂4可移动地被安装于工具主体10且通过与被打入件抵接而移动到接通位置C2(参照图8),从而允许升降机构22的动作。防空打机构32具有止动件33,所述止动件33在推动器31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S时与接触臂4卡合来限制接触臂4向接通位置C2移动。因此,通过设置与接触臂4机械地卡合的止动件33,能够限制接触臂4向接通位置C2移动。因此,在打入件40剩余0根而推动器31向启动限制位置S移动时,能够更可靠地限制接触臂4向接通位置C2移动。而且,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设置止动件33,能够廉价地抑制制造成本。
如图3、4所示,打入工具1具有活塞14,所述活塞14与打入器15连结且利用气压使打入器15向下止点移动。因此,打入器15通过升降机构22向打入方向相反方向移动,利用由于打入器15向打入方向相反方向移动而升高的气压向打入方向移动。能够在这样的结构的被称为所谓的气弹簧式的打入工具1上设置在打入件40剩余0根时进行动作的防空打机构32。因此,能够抑制在打入件40剩余0根时,倘若待机位置的打入器15因气压向打入方向射出而导致空打的情况。
接着,根据图11~19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第2实施例的打入工具50代替图7所示的打入工具1的接触臂4和打入器15而具有接触臂51和打入器52。打入工具50代替图5所示的打入工具1的钉匣30、推动器31和防空打机构32而具有钉匣53、推动器54和防空打机构56。在以下的说明中,仅详细说明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部分。
如图11、18所示,接触臂51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打入机头部2。接触臂51被向下方的断开位置施力。接触臂51通过与被打入件W抵接而克服作用力,向上方的接通位置移动。
如图12、15、18所示,接触臂51设置为大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在接触臂51的下端设置有与被打入件W抵接的顶端51a。接触臂51具有在钉匣53的左部与后述的止动件57卡合的被卡合部51b。被卡合部51b位于图15中观察不到的图示近前侧,且设置为朝向上方且前后延伸的平面状。接触臂51在被卡合部51b的上方与调整刻度盘51c连结。通过对调整刻度盘51c进行旋转操作,能够调整接触臂51的顶端51a的上下方向的突出量。
如图18所示,接触臂51具有在调整刻度盘51c的上方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关抵接部51d。接触臂51通过设置于开关抵接部51d的上方的未图示的压缩弹簧被向下方施力。在开关抵接部51d的顶端的上方设置有开关4g(参照图8)。当接触臂51的顶端51a被按压于被打入件W(参照图12)时,接触臂51克服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从断开位置向上移动到接通位置。在开关抵接部51d处于断开位置的情况下,开关4g处于未被按压的断开状态。开关抵接部51d在向上移动到接通位置时按压开关4g使其成为接通状态。
如图13、18所示,打入器52具有上下较长的主体部52a。主体部52a的上部与活塞14的下表面连结。主体部52a的下部进入打入通路3。在主体部52a的右侧部,沿上下方向排列地设置有向右方突出的多个例如6个齿条齿(被卡合部)52b。各齿条齿52b设置为底部朝向下侧的大致三角形。齿条齿52b的底部与图7所示的升降机构22的卡合部24卡合。在主体部52a的下端设置有对供给到打入通路3的1根打入件60进行打击的顶端52c。
如图11、13、15所示,钉匣53设置为从打入机头部2向后方延伸的矩形箱形。钉匣53具有能够收容多根打入件60的钉匣主体53a。多根打入件60分别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下相互粘接。打入件60被逐根地从钉匣53内朝向前方向打入通路3供给。在钉匣53的前部设置有朝向前方的打入通路3开口且与打入通路3连通的供给口53c。在钉匣53中设置有从供给口53c向后方呈直线状延伸的槽形状的打入件收容部53d。在打入件收容部53d的内部收容有多根打入件60和将打入件60朝向前方向打入通路3施力的推动器54。
如图18、19所示,打入件60为呈直线状延伸的钉子。打入件60具有头部60a和从头部60a延伸出的腿部60b。打入件60以头部60a位于上方,腿部60b向下方延伸的姿态被收容于钉匣53。
如图13、15所示,推动器54设置为沿上下方向和大致前后方向延伸的平板。在钉匣53中设置有对推动器54向前方施力的推动器施力部55。推动器施力部55以能够与打入件收容部53d的延伸方向平行滑动的方式被安装于钉匣主体53a。推动器施力部55具有可旋转地支承于钉匣53的右部的卷绕轴55b。在卷绕轴55b上安装有呈螺旋状卷绕的板簧55a。板簧55a的一端被固定于打入机头部2。通过板簧55a以卷绕于卷绕轴55b的方式弹性变形,推动器施力部55被向前方施力。推动器54的后部与推动器施力部55连结。因此推动器54与推动器施力部55一起被向前方施力。推动器54的前表面54a对收容于前方的打入件60向打入通路3施力。在前表面54a的后方设置有向左方呈L字状弯曲的弯曲部54b。推动器54在弯曲部54b的后方与推动器施力部55连结。在前表面54a的上端设置有呈大致矩形切口而成的避让部54c。
如图15、16所示,在打入工具50上设置有防空打机构56。防空打机构56在钉匣53的内部剩余的打入件60为0根时进行动作,限制由升降机构22进行的打入器52的卷起动作。在防空打机构56上设置有限制接触臂51向上移动的止动件57。止动件57设置于钉匣53的打入件收容部53d的左方。
如图15~17所示,止动件57被设置为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的平板状。止动件57由设置于推动器施力部55的矩形箱形的止动件保持部55c保持。止动件57与推动器施力部55一起被向前方施力。在止动件57的前端设置有能够与位于断开位置的接触臂51的被卡合部51b卡合的卡合部57a。当卡合部57a与被卡合部51b卡合时,限制接触臂51从断开位置向上移动到接通位置。
如图17所示,在防空打机构56上设置有能够使止动件57和推动器54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的相对移动机构58。相对移动机构58具有夹装于止动件57的后表面的凹部57b与止动件保持部55c之间的压缩弹簧(施力部件)58a。止动件57通过压缩弹簧58a相对于止动件保持部55c被向前方施力。止动件57克服压缩弹簧58a的作用力,能够相对于止动件保持部55c向后方移动。在止动件57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贯穿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长孔57c。设置于止动件保持部55c的圆筒状的凸台55d贯插于长孔57c。止动件57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距离为,凸台55d能够在长孔57c内相对移动的长度量。止动件保持部55c以不与推动器54相对移动的方式一体设置。因此,推动器54能够相对于止动件57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
如图15所示,当在打入件收容部53d内剩余有1根以上的打入件60时,止动件57的卡合部57a位于接触臂51的被卡合部51b的后方,不与被卡合部51b卡合。因此,接触臂51能够从接通位置移动到接通位置。
如图16所示,当在打入件收容部53d内剩余的打入件60为0根时,推动器54向前方移动到与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抵接的近前的启动限制位置S。此时,止动件57的卡合部57a向前移动到与接触臂51的被卡合部51b卡合的位置。因此,接触臂51不能从接通位置移动。
接着,参照图13~17来说明与打入工具50的打入动作有关的推动器54和止动件57的动作。图13~16示出打入器52的待机状态。待机状态的打入器52被保持为停止在上止点的略微下方的待机位置的状态。当打入器52位于待机位置时,打入器15的顶端52c在上下方向上与钉匣53内的打入件60的头部60a重叠。因此,位于供给口53c的最前端的打入件60的头部60a与顶端52c的后表面抵接。通过推动器54而被向前方施力的打入件60不能进入打入通路3而停止在供给口53c的前端。此时,在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与推动器54的前表面54a之间,产生与前后重叠2根打入件60的厚度大致相同长度的间隙K。
在打入器52从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时,打入件60被推动器54施力而能够进入打入通路3。由此,最前端的1根打入件60被从钉匣53供给到打入通路3内。
如图14、16所示,当射出最后的打入件NE(参照图13)使钉匣53内剩余的打入件60为0根时,推动器54被推动器施力部55施力而以朝向打入通路3的方式向前移动。打入器52的顶端52c在上下方向上与钉匣53的供给口53c的上部重叠。另一方面,在推动器54的前表面54a的上端设置有避让部54c。因此,能够避免打入器52的顶端52c与推动器54的避让部54c相互干涉。由此,推动器54能够移动到前表面54a与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抵接的近前的启动限制位置S。即,推动器54在从最后的打入件NE即将被装填于打入通路3之前的图13的状态至剩余的打入件60为0根且打入器52停止在待机位置的图14的状态的期间,向前方移动比打入件60的1根量的厚度长且小于2根量的厚度的距离。
在最后的打入件NE被供给到打入通路3内时,止动件57的卡合部57a移动到能够与接触臂51的被卡合部51b卡合的前后位置。假设接触臂51的被卡合部51b与止动件57的前表面抵接而导致推动器54的向前移动停止的情况下,这时以保持供给到打入通路3的最后的打入件NE的姿态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推动器54的作用力被消除。当打入器52的顶端52c对姿态不稳定的最后的打入件NE进行打击时,有可能会引起卡钉等动作不良。通过利用相对移动机构58能够使止动件57和推动器54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由此能够在止动件57的卡合部57a与接触臂51的被卡合部51b卡合的状态下,使推动器54相对于止动件57向前方移动。由此,能够维持推动器54将最后的打入件NE向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推压的作用力。
如图16所示,当推动器54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S时,止动件57的卡合部57a与断开位置的接触臂51的被卡合部51b卡合。接触臂51向接通位置的移动被限制,开关4g不被接触臂51的开关抵接部51d按压(参照图8、17)。因此,使扳机6的扣动操作无效,电动马达20不启动(参照图11)。这样,在钉匣53内剩余的打入件60为0根本时,能够防止打入器52空打。
在图20中示出具有现有的防空打机构82的打入工具80的一例来作为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比较。打入工具80具有对打入件60向打入通路3施力的推动器81。最后的打入件NE被推动器81的前表面81a推压而向前移动。此时,最后的打入件NE不与待机位置的打入器52的顶端52c产生干涉。因此,最后的打入件NE在打入器52的顶端52c的下方被装填于打入通路3内。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与推动器81的前表面81a之间的间隙K仅为最后的打入件NE的厚度量的长度。因此,现有的打入工具80的间隙K比图13所示的本发明的打入工具50的间隙K短。
如上所述,止动件57如图14、16所示那样在推动器54与设置于第1端面10a侧的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抵接前与接触臂51卡合。因此,推动器54在剩余的打入件60从1根变为0根时,以最后的打入件NE的厚度与在启动限制位置S进入打入通路3内的长度相加的移动量进行移动(参照图13)。因此,在使止动件57与接触臂51卡合而使防空打机构56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时,能够使推动器54的移动距离有富余,为打入件60的超过1根的厚度的距离量。因此,能够使防空打机构56可靠地工作。而且,能够在推动器54与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抵接前使防空打机构56工作。因此,能够抑制推动器54意外地推压打入通路3的第1壁面3b而造成的损伤。
如图15~17所示,止动件57能够与推动器54相对移动。因此,在最后的打入件NE被供给到打入通路3而使止动件57与接触臂51卡合时,推动器54能够相对于限制移动的止动件57相对移动。因此,推动器54能够以持续推压被供给到打入通路3的最后的打入件NE的方式移动。由此,能够以稳定的姿态射出最后的打入件NE,能够抑制卡钉。
如图16、17所示,止动件57具有卡合部57a,所述卡合部57a与接触臂51卡合。止动件57能够在推动器54向第1端面10a侧移动的进给方向上与推动器54相对移动。在防空打机构56上设置有压缩弹簧(施力部件)58a,所述压缩弹簧58a对止动件57向进给方向施力。因此,在推动器54向进给方向的移动被限制的情况下,止动件57的卡合部57a也能够被向进给方向施力而与接触臂51卡合。因此,在打入件60剩余0根时能够可靠地限制接触臂51向接通位置C2移动。
能够对以上说明的各实施例的打入工具1、50实施各种变更。例示了气弹簧式的打入工具1、50。代替于此,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利用升降机构使打入器向打入方向相反方向移动,通过提高机械的压缩弹簧等弹力使打入器向打入方向移动的被称为机械弹簧式的打入工具。打入件的形状、尺寸等不限于例示的打入件40、60,也可以适当变更。
打入器15、52不限于例示,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可以适当变更齿条齿15b、52b的个数或上下方向的间隔。升降机构22不限于例示,可以适当变更。例如可以适当变更卡合部24的个数或周向的间隔。例如可以为具有多个齿的小齿轮形状的卡合部来代替销形状的卡合部24。
例示了通过限制接触臂4、51向接通位置移动来以限制打入工具1、50的启动的方式使防空打机构32、56工作的结构。代替于此,例如可以为以限制来自电池组8的供电、扳机6的扣动动作、扳机开关6a的启动、电动马达20的启动、轮部23的旋转、打入器15、52的移动等启动打入工具1、50的动作的方式使防空打机构32、56工作的结构。
例示了与推动器31机械地卡合来检测推动器31的前后位置,在推动器31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S时与接触臂4卡合的止动件33。代替于此,例如可以为通过传感器来检测推动器31向启动限制位置S的移动,使止动件33与接触臂4卡合的结构。例示了将止动件33、57设于推动器31、54的左方的结构。代替于此,可以将止动件33、57设置于推动器31、54的右方。
例示了设置避让部31c、54c在移动到启动限制位置S时不与打入器15、52抵接的推动器31、54。代替于此,推动器31、54可以通过避让部31c、54c与打入器15、52抵接,只要在不对打入器15、52施加过度的推压力的范围即可。
Claims (8)
1.一种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打入通路、打入器、升降机构、推动器和防空打机构,其中,
所述打入通路沿工具主体的第1端面延伸;
所述打入器沿所述打入通路进行移动;
所述升降机构使所述打入器从下止点移动到待机位置,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到上止点;
所述推动器以打入件与所述待机位置的所述打入器的顶端抵接的方式从所述第1端面的相反侧供给所述打入件;
所述防空打机构与所述推动器的位置联动,
通过所述打入器从所述待机位置移动到所述上止点,所述推动器向所述打入通路供给所述打入件,所述打入器移动到打入位置对所述打入件进行打击,
所述防空打机构在所述打入件用完时通过所述推动器移动到所述打入通路侧的启动限制位置来限制所述打入工具的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器具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以避免与所述待机位置的所述打入器的所述顶端抵接的方式向远离所述第1端面的方向凹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器与位于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打入通路的第1壁面抵接而位于所述启动限制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空打机构具有接触臂和止动件,其中,
所述接触臂可移动地被安装于所述工具主体且通过与被打入件抵接而移动到接通位置,从而允许所述升降机构的动作;
所述止动件在所述推动器移动到所述启动限制位置时与所述接触臂卡合来限制所述接触臂向所述接通位置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件在所述推动器与设置于所述第1端面侧的所述打入通路的第1壁面抵接前与所述接触臂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件能够与所述推动器相对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件具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接触臂卡合,所述止动件能够在所述推动器向所述第1端面侧移动的进给方向上与所述推动器相对移动,
在所述防空打机构上设置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对所述止动件向所述进给方向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入工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打入器连结且利用气压使所述打入器向所述下止点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3034513A JP2024126248A (ja) | 2023-03-07 | 2023-03-07 | 打ち込み工具 |
JP2023-034513 | 2023-03-07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617357A true CN118617357A (zh) | 2024-09-10 |
Family
ID=92459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848463.9A Pending CN118617357A (zh) | 2023-03-07 | 2023-12-29 | 打入工具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00079A1 (zh) |
JP (1) | JP2024126248A (zh) |
CN (1) | CN118617357A (zh) |
DE (1) | DE102024106359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48100B2 (ja) | 2010-11-04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打込み工具 |
JP6302769B2 (ja) | 2014-06-27 | 2018-03-28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離着座補助装置 |
-
2023
- 2023-03-07 JP JP2023034513A patent/JP2024126248A/ja active Pending
- 2023-12-29 CN CN202311848463.9A patent/CN118617357A/zh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3-01 US US18/593,090 patent/US20240300079A1/en active Pending
- 2024-03-05 DE DE102024106359.9A patent/DE102024106359A1/de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4106359A1 (de) | 2024-09-12 |
US20240300079A1 (en) | 2024-09-12 |
JP2024126248A (ja) | 2024-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795305B1 (en) | Idle driving operation preventing devices for fastener driving tools, and fastener driving tools having such devices | |
EP3444074B1 (en) | Driving tool | |
JP6236750B2 (ja) | 打込機 | |
JP5548100B2 (ja) | 打込み工具 | |
CN112091895B (zh) | 打入工具 | |
CN110300640B (zh) | 打入工具 | |
CN116021481A (zh) | 打入工具 | |
CN118617357A (zh) | 打入工具 | |
WO2024004468A1 (ja) | 作業機 | |
JP2009061555A (ja) | 打込機 | |
CN114310795A (zh) | 打入工具 | |
US20240300081A1 (en) | Driving tool | |
WO2024142732A1 (ja) | 作業機 | |
US20240300078A1 (en) | Driving tool | |
JP7107650B2 (ja) | 打込み工具 | |
JP6984681B2 (ja) | 打ち込み工具 | |
JP7572224B2 (ja) | 打ち込み工具 | |
JP7533778B2 (ja) | 作業機 | |
JP7137447B2 (ja) | 打ち込み工具 | |
JP2024127742A (ja) | 打ち込み工具 | |
CN118617360A (zh) | 打入工具 | |
JP2020093386A5 (zh) | ||
JP7471798B2 (ja) | 打ち込み工具 | |
CN117620972A (zh) | 打入工具 | |
JP2023163543A (ja) | 作業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