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2750C -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2750C CN1182750C CNB971925909A CN97192590A CN1182750C CN 1182750 C CN1182750 C CN 1182750C CN B971925909 A CNB971925909 A CN B971925909A CN 97192590 A CN97192590 A CN 97192590A CN 1182750 C CN1182750 C CN 1182750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wireless base
- station
- mobile radio
- ca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593 degr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19 fig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和移动站装置,即使在密集的通信量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移动通信站的通信质量劣化,提高效率。无线基地站装置测定上行链路干扰量并报知移动站。移动站获得由基地站报知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并在移动站被连接端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根据获得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计算预想的基地站上必要的接收电平。根据计算的必要接收电平和上行链路干扰量,如果判定不能实现预定的通信质量,那么就确定该移动站的呼叫不可接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多个无线基地站和按码分多路通信(以下简称为CDMA)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站,在共有频带中进行呼叫接收控制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和移动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普及的携带电话和汽车电话那样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把服务区域整体分割成称为单元的比较小的无线区进行服务。这样的方式称为蜂窝状方式,例如按1~2km左右设定一个单元的半径。通过在地理上重复再利用同一无线电信道,能够增大系统的加入者容量,此外,由于在距移动站近距离存在无线基地站的概率变高,所以即使象携带电话终端那样的发射功率比较小的移动站,仍有能够以良好的通信质量进行通信等的优点。
一般来说,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限制能够使用的无线资源,在系统中能够收容的加入者的容量上有极限。因此,在发生超过该容量的通信要求的情况下,拒绝提供服务,发生所谓的呼损。
在固定配置以往的无线电信道的FDMA(频分多地址通信)和TDMA(时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决定配置在各无线基地站中的无线电信道数,以使来自同一信道的干扰妨碍的概率,和在容许无线电信道的边带功率重叠,构成无线电信道的交错方式中发生来自邻接无线电信道的干扰妨碍的概率变得十分低。在该无线基地站能够同时通信的移动站数由该无线基地站中配置的无线电信道数限定,在发生超过无线电信道数的通信要求的情况下变为呼损。在这样的系统中,由于把信道数固定分配给各无线基地站,所以存在难以灵活地对应于通信量的不均和时间的变动的缺点。
此外,在动态地分配无线电信道,亦即使用动态信道分配的系统中,在无线电信道分配时,采用选择满足必要通信质量的无线电信道的分配方法。例如,有使干扰量在规定值以下情况下的分配方法,和使CIR(载波与干扰功率比率)在规定值以上情况下的分配方法。在此情况下,当在各基地站中配置的发射接收机全部使用时,或者有空闲的发射接收机,但却没有满足必要通信质量的无线电信道的情况下,都变为呼损。
另一方面,CDMA方式是利用各用户使用不同的扩散码共有同一无线频带的方式,信道由扩散码构成。在使用这种CDMA方式的通信系统中,正在使用同一频带的其它通信完全变为干扰。也就是说,在所有单元使用同一频带的情况下,所有单元的大多数通信成为干扰源,不论用户在通信中使用哪种扩散码,均按干扰的总量决定通信质量。
因此,在按以往的FDMA和TDMA系统那样进行的,选择满足信道往返距离和必要的通信质量的无线信道的方法中,存在不能保证在CDMA系统中的通信质量的问题。
为此,在CDMA系统中,为了保证通信质量,必须抑制干扰源的数本身。作为抑制干扰量的技术,有区段化、话音激活等各种技术,但在提供这些条件时,为了把干扰量抑制在基准值以下,就必须同时限制扩大连接的用户数。
按照这种观点,在特愿平7-759号中披露了在CDMA方式中用于保证通信质量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此外,在特愿平7-326056号中披露了在无线基地站中测定上行链路干扰量,通过把测定结果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呼叫接收可否的方法和阈值设定的方法。
特愿平7-759号方案的特征在于,根据过去的数据,参照接收预测的新的呼叫时的干扰量,在预测接收新呼叫时与该呼叫对应的移动站和该无线基地站中已经连接的移动站的通信质量时,当预测存在未满足必要的通信质量的移动站时,拒绝这个新呼叫的接收。
此外,特愿平7-326056号方案的特征在于,根据以求出通信质量劣化率为依据的用于保证必要通信质量的呼叫接收的干扰量阈值和外加呼叫量的第一关系,和以求出呼损率为依据的用于满足必要呼损率的呼叫接收的干扰量阈值和外加呼叫量的第二关系,保证必要的通信质量,并在满足预定呼损率的该频带中求出最大外加呼叫量,在该最大呼叫量的范围内,相对于外加呼叫量,依据所述第二关系确定在满足必要呼损率的该频带中的呼叫接收的干扰量阈值,控制新的呼叫接收。
但是,这些呼叫接收控制方法,为了在无线基地站中进行接收可否的判定,特别是在该无线基地站中的通信量较大时,存在可能导致无线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控制信号量增大,实用性差的重大缺点。由于这一般判定为不可接收,是未连接的用户不断重复作发出信号动作,产生再呼叫现象的原因。通常,为了发出信号,从移动站到无线基地站的各用户共同使用信道,进行存取。如果被判定为不可接收的多数用户不断重复作发出信号动作,那么该共用信道的通信量就急剧地增加,产生接收概率的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在CDMA中,在该共用信道和通信使用的信道使用同一无线频带的情况下,共用信道效率下降的问题未解决,这些控制信号相对于通信中的移动站还变为大的干扰,存在使通信质量劣化的问题。
再有,在特愿平7-326056号、特愿平7-759号上披露的方法中,由于在一个无线基地站中闭合进行呼叫接收可否的判断,所以在该无线基地站中被接收的移动站对周边的无线基地站产生大的干扰,结果,存在不能抑低使与周边的无线基地站连接、正在进行通信的移动站的通信质量劣化的可能性这种实用性差的重大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通信量较大的状况下,也不损失通信中的移动站的通信质量,此外能够把使周边基地站和通信中的移动站的通信质量劣化的可能性抑制得十分低,不增加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基地站与周边基地站之间、基地站与高位控制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能够提高效率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和移动站装置。
本发明的方法是CDMA移动通信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利用无线基地站和按码分多路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站,在共有频带中进行呼叫接收控制;无线基地站对于新的呼叫的接收,使用报知信道报知表示本站状态的呼叫接收信息,移动站从报知信道获得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报知的该呼叫接收信息,根据该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判定是否接收该移动站。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移动站从各个无线基地站发射的报知信道中获得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周边无线基地站报知的各个无线基地站中的呼叫接收信息,把这些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再用于该移动站接收可否的判定。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呼叫接收信息涉及本无线基地站中新的呼叫的接收,表示可接收或不可接收的其中一个。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和预定的阈值构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根据该测定的上行链路的干扰量,算出本基地站的剩余容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是表示该算出的剩余容量的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构成,移动站在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根据从报知信道获得的干扰量算出预想的无线基地站中的必要接收电平,根据所述获得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必要接收电平,在判断不能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判定该移动站不可接收。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移动站根据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接收该移动站情况下的预想的必要接收电平,预测接收该移动站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不可接收该移动站。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构成,移动站根据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预想的连接端无线基地站中必要的接收电平,算出在该移动站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预想的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从所述获得的周边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对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中,该移动站预测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后的对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不可接收该移动站。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无线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值和预定的阈值构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的发射功率,根据该测定的无线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值,算出本基地站的剩余容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是表示该算出的剩余容量的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硬件资源数、以及与其对应的阈值构成。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无线基地站根据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硬件资源数,算出本基地站的剩余容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是表示该算出剩余容量的信息。
再有,本发明提供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装置,利用无线基地站与按码分多路通信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站,在共有频带中进行呼叫接收控制,它包括获取装置,从报知信道中获得来自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报知的表示有关无线基地站中新的呼叫接收状态的呼叫接收信息;判定装置,根据该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判定是否接收该移动站;和呼叫处理结束装置,在判定结果判定为不可接收的情况下,结束该移动站的呼叫处理动作。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从各个无线基地站发射的报知信道中,获取装置获取再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周边无线基地站报知的各个无线基地站的呼叫接收信息。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获取装置从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报知的呼叫接收信息中获得上行链路干扰量,判定装置根据从报知信道获得的干扰量,算出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预想的无线基地站的必要接收电平,根据所述获得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必要接收电平,在判断不能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判定不可接收该移动站。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判定装置根据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移动站接收情况下对预想的必要接收电平,预测接收该移动站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不可接收该移动站。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它方案中,获取装置从报知信道中报知的呼叫接收信息中获得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判定装置根据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情况下对预想的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必要接收电平,算出该移动站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情况下对预想的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根据所述获得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对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预测该移动站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后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不可接收该移动站。
因此,在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避免已经与连接端基地站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采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基地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站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移动站装置其它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与图5连接的移动站装置其它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移动站装置的又一其它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与图7连接的移动站装置又一其它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移动站内各电路动作的流程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采用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图。在图中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基地站装置111和移动站112相互采用CDMA方式进行彼此的通信。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无线基地站装置111的结构框图。图中所示的无线基地站装置111,通过交换站接口1与交换站连接,同时通过天线5与移动站连接,配有通过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用户信息的基地站发射接收装置3,同时通过总线15把共用控制装置7、控制信息控制装置9、干扰监视控制装置11、存储器13和发射功率监视控制装置17相互连接,作为控制该基地站发射接收装置3的装置。此外,共用控制装置7与控制站连接。
此外,干扰监视控制装置11命令对基地站发射接收装置3干扰量的测定,并且接收该结果,把它存入存储器13。控制信息控制装置9从存储器13中读出干扰量信息,控制基地站发射接收装置3,以便使用报知信道将其报知给移动站112。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移动站装置112的结构的方框图。图中所示的移动站装置112,与用户接口25连接,同时通过天线21与基地站连接,配有通过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用户信息的移动站发射接收装置23,同时通过总线43把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共用控制电路29、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干扰预测电路35、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呼叫控制电路39、存储器41相互连接,作为控制该移动站发射接收装置23的电路。
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使用来自无线基地站装置111的报知信道,取出报知的信息,存入存储器41。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是控制用户接口25的电路,是又解释来自用户的指令,又向用户报知处理结果的电路。干扰预测电路35是进行本移动站被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预测运算的电路。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是按照呼叫控制电路39的指令起动,判定是否接收呼叫的电路。呼叫控制电路39是进行移动站的发射和呼叫的呼叫控制的电路。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指令移动站发射接收装置23测定无线基地站发射的控制信道的接收电平,并且把其结果存入存储器41。
下面,说明下列处理:算出移动站中必要接收电平,根据该电平,判断是否能够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判定本站能否接收。图4是表示移动站内的各电路动作的流程图,表示从移动站发出信号的情况。在向移动站呼叫的情况下,起动呼叫控制电路39的是用检测向本站同时呼叫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等而不是用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但由于完全不变更就可以适用于有关判定能否接收呼叫的部分,所以用移动站发出信号的例子来说明。
在图4中,如果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检测用户的发出信号动作,那么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指令呼叫控制电路39执行呼叫控制(步骤S11)。在呼叫控制电路39执行呼叫控制前,指令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进行呼叫接收处理(步骤S13)。
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分别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进行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步骤S15、S17)。接收来自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装置27分别实施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把结果存入存储器41(步骤S19、S21)。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根据等待这些步骤结束,从存储器41读出上行干扰量I、控制信道接收电平R,以及必要质量(Eb/Io)req、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P、呼叫接收的余量Δ、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Pmax(步骤S23)。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按下式算出(步骤S25)本站被接收后的必要的每比特能量Eb(必要接收电平)。
Eb=I+(Eb/Io)req (1)而且,例如按P/R推定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传输损失,本站接收后的必要发射功率Preq可按
Preq=Eb+P/R+Δ (2)算出(步骤S27)。Δ是如上所述的呼叫接收余量。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电平测定值R中包含误差,而且由于上行链路的传输路径与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特性等一般不同,所以在Preq中也包含误差。假设把Preq评价得小了,那么在呼叫接收判定中尽管判断为可接收,但实际上不能满足必要的质量,会发生称为强制切断电路的强制切断。由于强制切断使服务性显著降低,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导入这样的余量。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此。
把该Preq与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Pmax比较(步骤S29),如果Pmax<Preq,也就是说,即使用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发射,也判断出还不能满足必要质量,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通知呼叫控制电路39不可接收(步骤S31),接着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不可接收(步骤S33)。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过用户接口25向用户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35)。如果Pmax≥Preq,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通知呼叫控制电路39可接收(步骤S37)。呼叫控制电路39继续收发信号处理(步骤S39)。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在用户进行发出信号动作后,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分别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进行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此。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经常或定期地分别进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在存储器中存入结果等方法,而无论哪种方法,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对于必要质量(Eb/Io)req、Δ、P、Pmax,是一种把其固定值存入存储器的情况。这些参量当然可以固定存入在移动站的ROM(只读存储器)等中,也可以与上行干扰量I一样,使用基地站的报知信道提供给移动站。而且,根据信息,采用这些方法中的不同方法都可以。无论哪种方法,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使用,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下面,说明算出移动站中必要接收电平,根据该电平,判断是否能够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并预测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通过把它与预定的阈值比较,判定本站能否接收的处理。图5和图6是表示移动站内的各电路动作的流程图,表示来自移动站的发出信号的情况。在向移动站呼叫的情况下,起动呼叫控制电路39的是用检测向本站同时呼叫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等而不是用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但由于完全不变更就可以适用于有关判定能否接收呼叫的部分,所以用移动站发出信号的例子来说明。
在图5和图6中,如果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检测出用户的发出信号动作,那么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对于呼叫控制电路39指令实施呼叫控制(步骤S51)。呼叫控制电路39在执行呼叫控制前,对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呼叫接收处理(步骤S53)。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分别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进行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步骤S55、S57)。接收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分别实施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把结果存入存储器41(步骤S59、S61)。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依据等待这些步骤结束,从存储器41读出上行干扰量I、控制信道接收电平R,以及必要质量(Eb/Io)req、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P、呼叫接收的第一余量Δ1、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Pmax(步骤S63)。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按下式算出(步骤S65)本站被接收后的必要的每比特能量Eb(必要接收电平)。
Eb=I+(Eb/Io)req (3)而且,例如按P/R推定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传输损失,本站被接收后的必要发射功率Preq可按
Preq=Eb+P/R+Δ1 (4)算出(步骤S67)。Δ1是如上所述的呼叫接收的第一余量。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电平测定值R中包含误差,而且由于上行链路的传输路径与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特性等一般不同,所以在Preq中也包含误差。假设把Preq评价得小了,那么在呼叫接收判定中尽管判断为可接收,但实际上不能满足必要的质量,会发生称为强制切断电路的强制切断。由于强制切断使服务性显著降低,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导入这样的余量。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此。
把该Preq与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Pmax比较(步骤S69),如果Pmax<Preq,也就是说,即使用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发射,如果判断出还不能满足必要质量,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通知呼叫控制电路39不可接收(步骤S71),接着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不可接收(步骤S73)。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过用户接口25向用户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75)。
如果Pmax≥Preq,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继续指令干扰预测电路35进行干扰量的预测(步骤S77)。干扰预测电路35读出来自存储器41的必要接收电平Eb、上行干扰量I和第二余量Δ2(步骤S79)。而且,本站接收后的上行干扰量Inew按
Inew=Eb+I+Δ2 (5)计算,对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通知结果(步骤S81)。Δ2是如上所述的呼叫接收的第二余量。与Preq计算一样,由于Inew的计算中也存在误差,所以通过导入Δ2,构成可预先防止强制切断发生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如此。
在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中,读出来自存储器41的上行干扰量的阈值T(步骤S83),与Inew比较(步骤S85)。如果T<Inew,也就是说,在本站被接收情况下,如果判断有使正在进行通信的用户的通信劣化的可能性,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向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87),接着呼叫控制电路39向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报知不可接收(步骤S89)。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过用户接口25向用户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91)。如果T≥Inew,那么向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可接收(步骤S93)。呼叫控制电路39继续收发信号处理(步骤S95)。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当用户进行发出信号动作后,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分别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进行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此。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经常或定期地分别进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在存储器中存入结果等方法,而无论哪种方法,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对于必要质量(Eb/Io)req、Δ、P、Pmax,是一种把其固定值存入存储器的情况。这些参量当然可以固定存入在移动站的ROM(只读存储器)等中,也可以与上行干扰量I一样,使用基地站的报知信道提供给移动站。而且,根据信息,采用这些方法中的不同方法都可以。无论哪种方法,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使用,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下面,说明算出移动站中必要接收电平,根据该电平,判断是否能够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并预测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把它与预定的阈值比较,预测被本站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情况下预想的对周边无线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通过把它与预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定本站能否接收的处理。图7和图8是表示移动站内的各电路动作的流程图,表示来自移动站的发出信号的情况。在向移动站呼叫的情况下,起动呼叫控制电路39的是用检测向本站同时呼叫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等而不是用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但由于完全不变更就可以适用于有关判定能否接收呼叫的部分,所以用移动站发出信号的例子来说明。
在图7和图8中,如果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检测出用户的发出信号动作,那么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指令呼叫控制电路39实施呼叫控制(步骤S101)。呼叫控制电路39在执行呼叫控制前,对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呼叫接收处理(步骤S103)。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分别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进行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步骤S105、S107)。对于连接端无线基地站(0)和周边的无线基地站(1~n),接收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分别实施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把结果存入存储器41(步骤S109、S111)。作为移动站得知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周边无线基地站的方法,可考虑各种方法。例如,从连接端的无线基地站向移动站报知周边无线基地站的方法,还可考虑移动站自主地扫描周边无线基地站的控制信道,使一定接收电平以上的无线基地站作为周边无线基地站的方法等。无论哪种方法,只要能够使用本发明,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依据等待这些步骤结束,从存储器41读出连接端和周边无线基地站(0~n)的上行干扰量I0~n、控制信道接收电平R0~n,以及必要质量(Eb/Io)req、控制信道的发射功率P0~n、呼叫接收的第一余量Δ1、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Pmax(步骤S113)。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按下式算出(步骤S115)本站接收后的必要的每比特能量Eb(必要接收电平)。
Eb=I+(Eb/Io)req (6)而且,例如按P0/R0推定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传输损失,本站接收后的必要发射功率Preq可按
Preq=Eb+P0/R0+Δ1 (7)算出(步骤S117)。Δ1是如上所述的呼叫接收的第一余量。在实际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电平测定值R中包含误差,而且由于上行链路的传输路径与下行链路的传输路径的特性等一般不同,所以在Preq中也包含误差。假设把Preq评价得小了,那么在呼叫接收判定中尽管判断为可接收,但实际上不能满足必要的质量,会发生称为强制切断电路的强制切断。由于强制切断使服务性显著降低,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导入这样的余量。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此。
把该Preq与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Pmax比较(步骤S119),如果Pmax<Preq,也就是说,即使用本站的最大发射功率发射,也判断出不能满足必要质量,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通知呼叫控制电路39不可接收(步骤S121),接着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不可接收(步骤S123)。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过用户接口25向用户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125)。
如果Pmax≥Preq,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继续指令干扰预测电路35进行干扰量的预测(步骤S127)。干扰预测电路35读出来自存储器41的必要发射功率Preq、上行干扰量I0~n和第二余量Δ2(步骤S129)。而且,本站接收后的上行干扰量Inewi(i=0~n)按
Inewi=Preq×Ri/Pi+Ii+A2 (8)计算,对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报告结果(步骤S131)。Δ2是如上所述的呼叫接收的第二余量。与Preq计算一样,由于Inew的计算中也存在误差,所以通过导入Δ2,构成可预先防止强制切断发生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定于如此。在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中,读出来自存储器41的上行干扰量的阈值T0~n(步骤S133),与Inew0~n比较(步骤S135)。对于所有的i(i=0~n),如果Ti≥Inewi,那么向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可接收(步骤S143)。呼叫控制电路39继续收发信号处理(步骤S145)。除此之外,在本站被接收情况下,如果判断有使正在进行通信的用户的通信劣化的可能性,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就向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137),接着呼叫控制电路39向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139)。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过用户接口25向用户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141)。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当用户进行发出信号动作后,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分别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进行上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此。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和接收电平信息控制电路27经常或定期地分别进行干扰量获取和控制信道接收电平测定,在存储器中存入结果等方法,而无论哪种方法,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对于必要质量(Eb/Io)req、Δ、P、Pmax、T,是一种把其固定值存入存储器的情况。这些参量当然可以固定存入在移动站的ROM(只读存储器)等中,也可以与上行干扰量I一样,使用基地站的报知信道提供给移动站。而且,根据信息,采用这些方法中的不同方法都可以。无论哪种方法,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使用,可获得同样的效果。此外,呼叫接收的第二余量Δ2在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是对所有无线基地站采用共用值的情况,但这些值不必是共用的,对每个基地站即使设定不同的值,也不会使本发明的使用和效果受到任何影响。
下面,说明报知来自基地站的呼叫接收信息,在移动站中取出该信息,判定能否呼叫接收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呼叫接收信息的各种构成情况,即由表示能否接收的信息构成的情况,由基地站中上行干扰量和阈值构成的情况,由根据上行干扰量算出的剩余容量构成的情况,由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值和阈值构成的情况,由根据基地站的发射功率算出的剩余容量构成的情况,由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硬件资源数和与其对应的阈值构成的情况,和由根据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硬件资源数算出的剩余容量构成的情况。它们在移动站中获得的信息内容和根据该内容作是否接收的判定基准是不同的,但动作的流程是同样的。其中,硬件资源安装在基地站上,它是对应于各个用户的传输速度进行传输信息处理的装置。作为构成图2中基地站发射接收机装置的要素之一,按照基地站的规模,安装多个硬件资源。把这些硬件资源中的一个或多个分配给各用户进行通信。能够使用的硬件资源由安装数限制,例如把当前安装的硬件资源数作为阈值使用。或例如把从安装的硬件资源数中减去当前使用的硬件资源数的差作为剩余容量使用。此外,在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通信中使用扩散码。移动站分配一个或多个扩散码与基地站进行通信。扩散码有因码的长度(位数)生成的扩散码数的限制,例如以其码数的限度作为阈值使用。或例如把从码数限度中减去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的差作为剩余容量使用。
图9是表示移动站内的各电路动作的流程图。图9的流程图表示来自移动站的发出信号情况。在向移动站呼叫的情况下,起动呼叫控制电路39的是用检测向本站同时呼叫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等而不是用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但由于完全不变更就可以适用于有关判定能否接收呼叫的部分,所以用移动站发出信号的例子来说明。
如果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检测出用户的发出信号动作,那么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指令呼叫控制电路39执行呼叫控制(步骤S151)。在呼叫控制电路39执行呼叫控制前,指令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进行呼叫接收处理(步骤S153)。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进行呼叫接收信息的获取(步骤S155)。接收来自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的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执行呼叫接收信息的获取,把结果存入存储器41(步骤S157)。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依据等待这些步骤结束,从存储器41读出呼叫接收信息(步骤S159)。
而且,根据读出的呼叫接收信息,判定能否接收(步骤S161),如果判断为不可接收,那么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向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163),接着呼叫控制电路39向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165)。用户接口控制电路33通过用户接口25向用户通知不可接收(步骤S167)。在判定可接收的情况下,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向呼叫控制电路39通知可接收(步骤S169)。呼叫控制电路39继续发射接收处理(步骤S171)。
根据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获取的信息内容,如下进行呼叫接收判定。在呼叫接收信息由表示能否接收的信息构成的情况下,那么通过调查获取的呼叫接收信息是表示可接收还是表示不可接收来判定呼叫接收。在呼叫接收信息由基地站的上行干扰量和阈值构成的情况下,比较获得的上行干扰量和获得的阈值,如果上行干扰量小于阈值就判定可接收,如果不小于阈值就判定不可接收。在呼叫接收信息由根据上行干扰量算出的剩余容量构成的情况下,如果获得的剩余容量大于0就判定可接收,如果不大于0就判定不可接收。在呼叫接收信息由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值和阈值构成的情况下,比较获得的发射功率值和阈值,如果发射功率值大于阈值就判定可接收,如果不大于阈值就判定不可接收。在呼叫接收信息由根据基地站发射功率算出的剩余容量构成的情况下,如果获得的剩余容量大于0就判定可接收,如果不大于0就判定不可接收。在呼叫接收信息由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硬件资源数和与其对应的阈值构成的情况下,把获得的扩散码数或硬件资源数与获得的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扩散码数或硬件资源数小于阈值就判定可接收,如果不小于阈值就判定不可接收。在呼叫接收信息由根据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硬件资源数算出的剩余容量构成的情况下,如果获得的剩余容量大于0就判定可接收,如果不大于0就判定不可接收。
其中,在测定值与阈值的比较中,在测定值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判定可接收,但在测定值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即使判定可接收也没有妨碍。此外,在剩余容量大于0的情况下判定可接收,但在剩余容量为0以上的情况下即使判定可接收也没有妨碍。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变更设定的阈值较好,那么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再有,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当用户进行发出信号动作后,呼叫接收控制电路37指令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进行呼叫接收信息的获取,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限于如此。除此之外,还可考虑控制信息控制电路31经常或定期地进行呼叫接收信息的获取,在存储器中存入结果等方法,而无论哪种方法,都能得到同样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按照本发明,无线基地站对于新的呼叫接收配有使用报知信道报知表示本站状态的呼叫接收信息的装置,移动站配有从报知信道获得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报知的该呼叫接收信息的装置,由于根据该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判定能否接收该移动站,所以能够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为了与基地站之间的通信,在能够预先避免在多个移动站中共同使用的控制信道云集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防止使已经与基地站连接进行通信的其它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按照本发明,移动站还配有从各个无线基地站发射的报知信道中获得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周边无线基地站报知的各个无线基地站中的呼叫接收信息的装置,由于还使用这些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进行该移动站能否接收的判定,所以实现了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降低,同时能够预先避免连接端基地站的周边基地站和已经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按照本发明,无线基地站配有测定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的装置,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构成,移动站配有在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根据从报知信道获得的干扰量算出预想的无线基地站中必要接收电平的装置,根据所述获得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必要接收电平,在判断不能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由于把该移动站判定为不可接收,所以能够降低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为了与基地站之间的通信,在能够预先避免在多个移动站中共同使用的控制信道云集的同时,还能够预先防止使已经与基地站连接进行通信的其它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此外,按照本发明,根据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移动站接收情况下预想的必要接收电平,预测接收该移动站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的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由于把该移动站的呼叫接收判定为不可接收,所以实现了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降低,同时能够预先避免连接端基地站的周边基地站和已经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而且,按照本发明,无线基地站配有测定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的装置,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构成,移动站在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根据预想的连接端基地站中必要接收电平,算出该移动站被连接端基地站接收情况下对预想的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根据所述获得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对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预测该基地站在被连接端基地站接收后的周边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的周边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由于把该移动站判定为不可接收,所以实现了基地站与移动站之间的控制信号通信量的降低,同时能够预先避免连接端基地站的周边基地站和已经连接的通信中用户的通信质量的劣化。
Claims (17)
1.一种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利用无线基地站和按码分多路通信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站,在共有频带中进行呼叫接收控制,其特征在于:
无线基地站对于新的呼叫的接收,使用报知信道报知表示本站状态的呼叫接收信息,而不需要来自移动站的请求,
移动站从报知信道获得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报知的该呼叫接收信息,根据该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判定该移动站是否被接收;及
当判断允许接收时,所述移动站执行一关于该无线电基站的呼叫处理操作,当判断不可接收时,所述移动站终止呼叫处理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从各个无线基地站发射的报知信道中,获得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周边无线基地站报知的各个无线基地站中的呼叫接收信息,把这些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用于该移动站能否被接收的判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呼叫接收信息涉及本无线基地站中新的呼叫的接收,表示可接收或不可接收的其中一个。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和预定的阀值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根据该测定的上行链路的干扰量,算出本基地站的剩余容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表示该算出的剩余容量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本基地站中上行链路的干扰量构成,
移动站在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根据从报知信道获得的干扰量算出预想的无线基地站中必要接收电平,根据所述获得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必要接收电平,在判断不能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判定该移动站不可接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站根据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接收该移动站情况下的预想的必要接收电平,预测接收该移动站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该移动站不可接收。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本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构成,
移动站根据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预想的连接端无线基地站中必要的接收电平,算出在该移动站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预想的对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从所述获得的周边基地站中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对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中,该移动站预测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后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阀值的情况下,判定该移动站不可接收。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该测定的无线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值和预定的阀值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基地站测定本基地站的发射功率,根据该测定的无线基地站的发射功率值,算出本基地站的剩余容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是表示该算出的剩余容量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呼叫接收信息至少由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硬件资源数、以及与其对应的阀值构成。
12.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线基地站根据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扩散码数或本无线基地站内当前使用的硬件资源数,算出本基地站的剩余容量,呼叫接收信息至少表示该算出的剩余容量的信息。
13.一种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装置,利用无线基地站与按码分多路通信进行通信的多个移动站,在共有频带中进行呼叫接收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装置,从报知信道中获得来自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报知的表示有关无线基地站中新的呼叫接收状态的呼叫接收信息,而不需要来自移动站的请求;
判定装置,根据该获得的呼叫接收信息判定是否接收该移动站;和
呼叫处理结束装置,在判定为允许接收的情况下,在所述移动站执行一关于所述无线电基站的呼叫处理动作,且在判定为不可接收的情况下,结束该呼叫处理动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各个无线基地站发射的报知信道中,获取装置获取再由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周边无线基地站报知的各个无线基地站的呼叫接收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获取装置从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报知的呼叫接收信息中获得上行链路干扰量,
判定装置根据从报知信道获得的干扰量,算出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预想的无线基地站的必要接收电平,根据所述获得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必要接收电平,在判断不能满足本站必要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判定该移动站不可接收。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判定装置根据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移动站被接收情况下对预想的必要接收电平,预测接收该移动站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接收后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判定该移动站不可接收。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获取装置从报知信道中报知的呼叫接收信息中获得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
判定装置根据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的情况下对预想的连接端无线基地站的必要接收电平,算出该移动站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情况下预想的对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根据所述获得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和所述算出的对周边基地站产生的干扰量,预测该移动站被连接端无线基地站接收后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在该预测的周边基地站的上行链路干扰量超过规定阀值的情况下,判定该移动站不可接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51273/1996 | 1996-12-27 | ||
JP35127396 | 1996-12-27 | ||
JP351273/96 | 1996-12-27 | ||
JP203435/1997 | 1997-07-29 | ||
JP203435/97 | 1997-07-29 | ||
JP20343597 | 1997-07-2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14182A CN1214182A (zh) | 1999-04-14 |
CN1182750C true CN1182750C (zh) | 2004-12-29 |
Family
ID=2651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9259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2750C (zh) | 1996-12-27 | 1997-12-25 |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站装置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801515B1 (zh) |
EP (3) | EP0889663B1 (zh) |
JP (1) | JP3112173B2 (zh) |
KR (1) | KR100300224B1 (zh) |
CN (1) | CN1182750C (zh) |
CA (1) | CA2247363C (zh) |
DE (3) | DE69731567T2 (zh) |
WO (1) | WO199803005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8851A (en) * | 1997-09-26 | 2000-02-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assisted admission control |
FI107505B (fi) | 1999-02-16 | 2001-08-15 | Nokia Networks Oy | Pääsynvalvontamenetelmä |
GB9906005D0 (en) * | 1999-03-17 | 1999-05-12 | Motorola Ltd | A subscriber unit and method of cell selection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0341358A (ja) * | 1999-05-31 | 2000-12-08 | Nec Mobile Commun Ltd | Cdma基地局及びその通信制御方法 |
US6487415B1 (en) * | 1999-07-19 | 2002-11-26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initiating call blocking based upon pilot fraction |
US7024186B1 (en) | 2000-08-15 | 2006-04-04 | Ntt Docomo, Inc. |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alcul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alculation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locking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method and blocking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apparatu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
US6944125B1 (en) * | 1999-08-26 | 2005-09-13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Call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ular systems |
US6609007B1 (en) | 1999-09-14 | 2003-08-1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mission power of the forward link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21568B1 (en) | 1999-11-10 | 2004-04-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mission control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SE516662C2 (sv) * | 1999-11-26 | 2002-02-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örfarande för effektallokering för nedlänkkanaler i ett nedlänk effektbegränsat kommunikationssystem |
SE515986C2 (sv) * | 1999-12-10 | 2001-11-05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örfarande i ett telekommunikationssystem |
JP3618071B2 (ja) | 1999-12-28 | 2005-02-09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JP2001320756A (ja) | 2000-05-11 | 2001-11-16 | Nec Saitama Ltd | 上り回線過負荷検出回路と基地局装置 |
US6944449B1 (en) * | 2000-05-30 | 2005-09-13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ccess of a subscriber station to a wireless system |
CN1156180C (zh) | 2000-10-02 | 2004-06-3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信系统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
US20020049062A1 (en) * | 2000-10-02 | 2002-04-25 | Robert Petersen | Distributed admission control |
CN1135746C (zh) * | 2000-10-19 | 2004-0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Cdma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多业务负载监测和预测的装置及其计算方法 |
EP1223771A1 (de) * | 2001-01-15 | 2002-07-1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Zugriff auf einen Kanal, insbesondere auf einen Kanal für zufälligen Zugriff (RACH), in Abhängigkeit von der aktuellen Last und der Dienstgüte bzw. Kommunikationsphase |
JP3844968B2 (ja) | 2001-02-01 | 2006-11-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呼受付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
JP3682768B2 (ja) * | 2001-02-09 | 2005-08-1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呼受付制御装置及び基地局 |
JP2002247639A (ja) | 2001-02-15 | 2002-08-30 | Ntt Docomo Inc | 無線チャネル設定制御方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8145228B2 (en) * | 2001-05-10 | 2012-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all reques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1280364A1 (de) * | 2001-07-27 | 2003-01-2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Verfahren, Kommunikationssystem und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zum Verbessern der Zuweisung von Ressourcen |
GB0120033D0 (en) | 2001-08-16 | 2001-10-10 | Fujitsu Ltd | Cell selection |
EA007640B1 (ru) * | 2001-12-06 | 2006-12-29 | Зти Корпорейшн |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способ приема вызова в системе cdma |
US6944147B2 (en) * | 2001-12-10 | 2005-09-13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ximizing capacit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JP3927027B2 (ja) * | 2001-12-21 | 2007-06-0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リソース制御システム、リソース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て好適な基地局 |
JP3842666B2 (ja) * | 2002-02-20 | 2006-11-0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及び通信方法 |
JP4154174B2 (ja) | 2002-05-20 | 2008-09-2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トラフィック量測定装置、トラフィック量測定方法及びトラフィック量測定プログラム |
US6631269B1 (en) | 2002-05-23 | 2003-10-0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ignaling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
JP2004015342A (ja) | 2002-06-05 | 2004-01-15 | Ntt Docomo Inc | 呼受付制御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が適用される通信システム |
WO2004034686A1 (en) * | 2002-10-09 | 2004-04-2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
US7106708B2 (en) * | 2003-02-19 | 2006-09-1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fast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F-DCA)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
JP4178055B2 (ja) * | 2003-02-25 | 2008-11-12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パケット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TWI287937B (en) * | 2003-11-07 | 2007-10-01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call admission |
US8619556B2 (en) * | 2004-03-01 | 2013-12-31 | Bae Systems Plc | Call control |
BRPI0418755B1 (pt) * | 2004-04-19 | 2020-03-17 | Telecom Italia S.P.A. | Método e sistema para controlar o fornecimento dos serviços em uma rede de comunicação, e, rede de comunicação de recursos múltiplos |
US8452316B2 (en) | 2004-06-18 | 2013-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tilizing orthogonal multiplexing |
US7197692B2 (en) | 2004-06-18 | 2007-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obust erasure detection and erasure-rate-based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
US7594151B2 (en) | 2004-06-18 | 2009-09-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in an orthogonal system |
DE602004029097D1 (de) * | 2004-07-29 | 2010-10-21 | Telecom Italia Spa |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regelung der zulassung in mobilkommunikationsnetzen, diesbezügliches netz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dafür |
US7454174B2 (en) | 2004-08-03 | 2008-11-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stimation of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US20090016278A1 (en) * | 2004-08-05 | 2009-01-1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Base st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and primary cell determination method |
US8594704B2 (en) * | 2004-12-16 | 2013-11-26 | Atc Technologies, Llc | Location-based broadcast messaging for radioterminal users |
CN101171811B (zh) * | 2005-03-15 | 2015-11-2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控制方法和设备 |
US8848574B2 (en) * | 2005-03-15 | 2014-09-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942639B2 (en) * | 2005-03-15 | 2015-01-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040866B2 (en) * | 2005-03-24 | 2011-10-18 | Nec Corporation | CDMA-based mobile terminal, CDMA-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quality estimating method |
KR100648926B1 (ko) * | 2005-07-11 | 2006-11-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 식별 정보 부가기능을 갖는 복합기 및 그 방법 |
US9955438B2 (en) | 2005-09-27 | 2018-04-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
EP1941638A2 (en) | 2005-10-27 | 2008-07-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reverse link load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670777B2 (en) | 2006-09-08 | 2014-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other sector interference (OSI) adjustment |
US8442572B2 (en) | 2006-09-08 | 2013-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ments for delta-based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1399562B (zh) * | 2007-09-30 | 2014-05-07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中的干扰防止方法和移动终端 |
JP2009267815A (ja) * | 2008-04-25 | 2009-11-1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干渉量推定方法、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無線通信装置 |
EP2294877B1 (en) * | 2008-07-01 | 2015-10-21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Cellular congestion and admission control based on ringing tones in unanswered calls |
US8285285B2 (en) | 2008-08-08 | 2012-10-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ra-frequency cell reselection restri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KR101487562B1 (ko) | 2008-11-11 | 2015-01-3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Tdd에 기반한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중계 방법 |
KR101497153B1 (ko) | 2008-12-22 | 2015-03-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의 기본서비스세트 부하 관리 절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86432A (ja) | 1991-03-15 | 1992-10-12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移動局主導型チャネル選択方式 |
WO1994005130A1 (en) | 1992-08-11 | 1994-03-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Rearranging channels |
JPH0738741B2 (ja) * | 1992-08-28 | 1995-04-2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チャネル割当方式 |
SE500830C2 (sv) | 1993-05-17 | 1994-09-12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vid kanalutnyttjandet i ett radiokommunikationssystem |
US5491717A (en) * | 1993-10-18 | 1996-02-13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during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FI107854B (fi) * | 1994-03-21 | 2001-10-15 | Nokia Networks Oy | Menetelmä häiriöiden poistamiseksi CDMA-solukkoverkossa |
US5633868A (en) * | 1994-10-17 | 1997-05-27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Virtual circuit management in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
JP2626597B2 (ja) | 1994-12-14 | 1997-07-02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セルラ型移動無線通信方式における無線基地局の選択方法 |
FI100575B (fi) * | 1995-05-17 | 1997-12-31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kanavanvaihdon ja yhteydenmuodostuksen luotettavuuden parant amiseksi sekä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 |
FI98108C (fi) * | 1995-05-17 | 1997-04-10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Menetelmä yhteyden laadun arvioimiseksi ja vastaanotin |
US5838671A (en) * | 1995-06-23 | 1998-11-17 |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752193A (en) * | 1995-09-01 | 1998-05-12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826169A (en) * | 1995-09-25 | 1998-10-20 | Motorola, Inc. | Admiss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in space-base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666356A (en) * | 1995-10-04 | 1997-09-09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alls 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
JP2739850B2 (ja) * | 1995-10-11 | 1998-04-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
JP3078216B2 (ja) * | 1995-12-13 | 2000-08-2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選択方法 |
US5886988A (en) * | 1996-10-23 | 1999-03-23 | Arraycomm, Inc. | Channel assignment an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5901145A (en) * | 1997-02-28 | 1999-05-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obile station handoff betwee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 frequency division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038448A (en) * | 1997-07-23 | 2000-03-14 |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hand-off based upon relative pilot signal strengths |
US6078570A (en) * | 1997-08-21 | 2000-06-20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Mobile assisted hard hand-off for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ystem |
US6028851A (en) * | 1997-09-26 | 2000-02-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assisted admission control |
US6167035A (en) * | 1997-12-09 | 2000-12-26 |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Method an apparatus for designing soft handoff reg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1997
- 1997-12-25 WO PCT/JP1997/004827 patent/WO1998030057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7-12-25 EP EP97950396A patent/EP0889663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5 US US09/125,784 patent/US680151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12-25 CN CNB971925909A patent/CN118275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12-25 KR KR1019980706743A patent/KR10030022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12-25 DE DE69731567T patent/DE69731567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5 JP JP10529844A patent/JP311217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5 DE DE69731378T patent/DE6973137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5 EP EP03002686A patent/EP132027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5 EP EP03002685A patent/EP132027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5 DE DE69736723T patent/DE69736723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12-25 CA CA002247363A patent/CA2247363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320277B1 (en) | 2006-09-20 |
CA2247363C (en) | 2003-01-28 |
EP1320276A3 (en) | 2003-06-25 |
DE69731378T2 (de) | 2005-10-20 |
DE69736723D1 (de) | 2006-11-02 |
EP1320276A2 (en) | 2003-06-18 |
KR19990087334A (ko) | 1999-12-27 |
EP1320277A2 (en) | 2003-06-18 |
EP1320276B1 (en) | 2004-11-10 |
EP0889663A4 (en) | 2001-12-12 |
DE69731567D1 (de) | 2004-12-16 |
JP3112173B2 (ja) | 2000-11-27 |
KR100300224B1 (ko) | 2001-10-29 |
CA2247363A1 (en) | 1998-07-09 |
EP0889663A1 (en) | 1999-01-07 |
US6801515B1 (en) | 2004-10-05 |
CN1214182A (zh) | 1999-04-14 |
EP1320277A3 (en) | 2003-06-25 |
WO1998030057A1 (fr) | 1998-07-09 |
DE69736723T2 (de) | 2007-09-13 |
EP0889663B1 (en) | 2004-10-27 |
DE69731567T2 (de) | 2005-10-20 |
DE69731378D1 (de) | 2004-1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2750C (zh) | 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呼叫接收控制方法及其移动站装置 | |
CN1130944C (zh) | 无线通信装置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 |
CN1053782C (zh) | 数字控制信道上发送广播信息的方法 | |
CN1227937C (zh) | 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用于有选择地允许通信的方法和电路 | |
CN1089972C (zh) | 移动通信系统 | |
CN1297171C (zh) | 移动台和基站 | |
CN1270576C (zh) | 用于在数字蜂窝通信系统中控制分组交换通信量的方法 | |
CN1310542C (zh) | 基站、移动站、通信系统、发送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站控制程序 | |
CN100345454C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的方法 | |
CN1735224A (zh) | 用于限制p2p通信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 |
EP2180748A1 (en) | Inter-cell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signal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 |
CN1735256A (zh) | 一种动态频率重用方法及装置 | |
CN1805608A (zh) | 资源分配方法、基站、移动台 | |
CN1574988A (zh) | 传送速度变更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基站装置 | |
CN1510948A (zh) | 无线电资源管理方法及其管理设备、基站以及终端 | |
CN1493118A (zh) | 无线接入电信网中下行共用信道的功率控制 | |
CN1926787A (zh) | 用于在正交频分多址系统中分配信道的方法及设备 | |
CN1805592A (zh) | 移动通信小区切换的测量控制方法 | |
CN1250579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中心无线网控制 | |
CN1194581C (zh) | 移动数据通信的通信业务量控制方法、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 | |
CN101420716B (zh) | 一种上行干扰源的检测方法、系统和装置 | |
CN1314062A (zh) | 在无线通信蜂窝网中进行参数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4495C (zh) | 基站装置及线路品质恶化防止方法 | |
CN1672453A (zh) |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自适应双模反向链路调度方法 | |
CN1691827A (zh) | 分配方法和控制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29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