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6071A - 异物去除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异物去除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46071A CN116946071A CN202310960274.4A CN202310960274A CN116946071A CN 116946071 A CN116946071 A CN 116946071A CN 202310960274 A CN202310960274 A CN 202310960274A CN 116946071 A CN116946071 A CN 1169460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ozzle
- pressure air
- foreign matter
- vehicle
- le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S1/56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including wip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6—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leaning other parts or devices than front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54—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using gas, e.g. hot ai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用于去除以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成为朝向车辆的车身板的外侧露出的状态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上的异物,其具备:生成部(5),其生成高压空气;喷嘴单元(2),其具有朝向镜头(101)喷射高压空气的喷嘴(22)、和与喷嘴(22)一体地形成且能够安装于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的安装部(21)。在安装部(21)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的状态下,喷嘴(22)的前端相对于镜头(101)被定位。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6月29日,申请号为201680038321.8,发明名称为“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射高压空气而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有拍摄车辆周围的状况的车载摄像机的车辆正在增加。车载摄像机有时作为摄像面的镜头会被雨或泥等污染。因此,以往,为了去除附着于镜头上的水滴等异物,已知有对车载摄像机的镜头喷吹清洗液或高压空气等而去除异物的异物去除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在这种异物去除装置中,当喷嘴的前端相对于摄像机的镜头的定位精度低时,存在去除异物的性能降低的情况。因此,例如,提案有在车辆的车身板上设置专用的托架,经由该专用的托架将喷嘴相对于镜头(具体而言相对于摄像机的外壳的上表面)定位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1-1714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4-69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根据车辆的种类,车辆车身的形状各种各样,对于每个车辆,车身板的形状不同。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使用专用的托架的方法中,必须要对车辆的每个种类准备专用的托架,在将异物去除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时的通用性降低。
另外,如专利文献1,在喷射高压空气的喷射装置中,需要用于生成高压空气的器件。通常,这种喷射装置具有从喷嘴的前端吸入外部的空气并在装置内部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压缩的结构。但是,有时喷嘴的前端会被泥或尘埃等堵塞,难以生成高压空气。在该情况下,因为去除异物的性能会降低,所以需要针对喷嘴的前端的堵塞的对策。
另外,在将高压空气向摄像机的镜头喷吹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当在与摄像机的外壳上表面对置的位置配置喷嘴吹出口时,难以朝向镜头高效地喷吹高压空气。另外,当由覆盖吹出口的周面整体的壁部形成喷嘴前端部时,需要使在车辆上安装异物去除装置时的空间较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在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的同时,提高安装时的通用性,即使在喷嘴的前端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高压空气,进而能够实现安装时的省空间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可装卸地安装于车载传感器的外壳,用于利用高压空气去除在介于车载传感器和该车载传感器的测定对象之间的分隔壁上附着的异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高压空气生成部,其生成所述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分隔壁喷射所述高压空气;
能够与在所述外壳形成的一对第一凹部或一对第一凸部卡合、且设于夹着所述喷嘴的位置的一对第二凸部或一对第二凹部与所述喷嘴一体形成,
通过所述一对第二凸部或一对第二凹部安装于所述一对第一凹部或一对第一凸部,在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所述高压空气能够向所述分隔壁喷吹的状态下,所述喷嘴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分隔壁被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去除车载摄像机的镜头上的异物,所述车载摄像机以车载摄像机的镜头朝向车辆的车身板的外侧露出的状态安装于车辆,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单元,其具有将所述高压空气朝向所述镜头喷射的喷嘴、和与所述喷嘴一体地形成并能够安装于所述车载摄像机的外壳的安装部;
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所述喷嘴的前端相对于所述镜头被定位。
根据该结构,喷嘴通过与该喷嘴一体地形成的安装部安装于车载摄像机的外壳上。因此,能够不使用用于安装于车辆的车身板的专用的托架而将喷嘴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镜头高精度地定位,能够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另外,因为安装部安装于与车辆的车身板相比每一产品的形状的变化小的车载摄像机的外壳,所以将异物去除装置安装于车辆时的通用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外壳具有: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面的一端连续的第二面、位于与所述第二面的相反的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面的另一端连续的第三面,
所述安装部具有: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面对置的对置面、能够朝向远离所述第二面的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与所述第二面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能够朝向远离所述第三面的方向弹性变形并且与所述第三面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根据该结构,喷嘴单元的安装部以沿着车载摄像机的外壳的外形变形的状态固定于外壳上。因此,能够将喷嘴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镜头更高精度地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外壳的所述第一面和所述安装部的所述对置面经由粘接部件相互面粘接。
根据该结构,喷嘴单元的安装部经由粘接部件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外壳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够将喷嘴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镜头更高精度地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部构成为能够卡合。
根据该结构,喷嘴单元的安装部以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外壳卡合的状态固定。因此,能够将喷嘴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镜头更高精度地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外壳具有摄像机前表面,该摄像机前表面形成有用于所述镜头露出的镜头孔,
所述喷嘴具有定位部,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该定位部与所述摄像机前表面接触而相对于所述摄像机前表面定位。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喷嘴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镜头在摄像机的前后方向上高精度地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生成部具有排出所述高压空气的排出口,
所述喷嘴具有供所述高压空气流入的流入口,
所述异物去除装置还具备:
软管,其将所述排出口和所述流入口连接;
接头部件,其将所述软管和所述喷嘴连结,并且能够变更相对于所述喷嘴的姿势。
根据该结构,通过改变与喷嘴不同零件的接头部件的姿势,能够改变软管的方向,将异物去除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时的通用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喷嘴的前端以朝向所述镜头的中心的方式被定位。
根据该结构,通过高压空气去除镜头上的异物的性能提高。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去除摄像机的镜头上的异物,所述摄像机以摄像机的镜头朝向面板部件的外侧露出的状态被安装,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单元,其具有将所述高压空气朝向所述镜头喷射的喷嘴、和与所述喷嘴一体地形成并能够安装于所述摄像机的外壳的安装部;
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所述喷嘴的前端相对于所述镜头被定位。
根据该结构,喷嘴通过与该喷嘴一体地形成的安装部安装于摄像机的外壳上。因此,能够不使用用于安装于面板部件的专用的托架而将喷嘴的前端相对于摄像机的镜头高精度地定位,能够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另外,因为安装部安装于与面板部件相比每一产品的形状的变化小的车载摄像机的外壳,所以通用性提高。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用于去除在介于车载传感器和该车载传感器的测定对象之间的分隔壁上附着的异物,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单元,其具有将所述高压空气朝向所述分隔壁喷射的喷嘴、和与所述喷嘴一体地形成并能够安装于所述车载传感器的外壳的安装部;
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外壳的状态下,所述喷嘴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分隔壁被定位。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去除车载摄像机的镜头上的异物,所述车载摄像机以车载摄像机的镜头朝向车辆的车身板的外侧露出的状态安装于车辆,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镜头喷射所述高压空气;
所述喷嘴具有供高压空气流入的流入口、喷出高压空气的喷出口、将所述流入口和所述喷出口连通的连通路,
所述连通路经由比所述喷出口小的开口与旁通路径连通。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喷嘴的喷射口暂时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旁通路径进行用于生成高压空气的吸气。另外,因为旁通路径的开口比喷嘴的喷射口小,所以在喷射时朝向喷射口流动的高压空气几乎不从开口流出,去除异物的性能被维持。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旁通路径形成为使所述连通路相对于所述高压空气流动的方向从后方以锐角方向合流。
根据该结构,旁通路径相对于高压空气在连通路流动的方向以锐角形成。因此,喷射时朝向喷射口流动的高压空气几乎不从开口流出,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生成部具有排出所述高压空气的排出口,
所述异物去除装置还具备:
软管,其将所述排出口和所述喷嘴的所述流入口连接;
连结部,其将所述软管和所述喷嘴连结;
在所述连结部的外周面设置有槽,在所述连结部与所述喷嘴的所述流入口嵌合的状态下,所述槽成为所述旁通路径。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将软管和喷嘴连结的连结部简易地构成旁通路径。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生成部具有排出所述高压空气的排出口,
所述异物去除装置还具备:
软管,其将所述排出口和所述喷嘴的所述流入口连接;
连结部,其将所述软管和所述喷嘴连结;
所述连结部的开口比所述喷嘴的所述流入口小,
在将所述连结部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喷嘴的所述流入口的状态下,在所述连结部的外周面和所述流入口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该间隙成为所述旁通路径。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将软管和喷嘴连结的连结部简易地构成旁通路径。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去除镜头上的异物,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镜头喷射所述高压空气;
所述喷嘴具有供高压空气流入的流入口、喷出高压空气的喷出口、将所述流入口和所述喷出口连通的连通路,
所述连通路经由比所述喷出口小的开口与旁通路径连通。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喷嘴的喷射口暂时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旁通路径进行用于生成高压空气的吸气。另外,因为旁通路径的开口比喷嘴的喷射口小,所以喷射时朝向喷射口流动的高压空气几乎不从开口流出,去除异物的性能被维持。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用于去除在介于车载传感器和该车载传感器的测定对象之间的分隔壁上附着的异物,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分隔壁喷射所述高压空气;
所述喷嘴具有供高压空气流入的流入口、喷出高压空气的喷出口、将所述流入口和所述喷出口连通的连通路,
所述连通路经由比所述喷出口小的开口与旁通路径连通。
另外,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中,也可以是,
所述生成部具有活塞,
所述生成部内的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的时间为所述活塞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的时间的10倍以上。
根据该结构,就生成部内的活塞而言,送出空气时的移动方向即送出方向的速度比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吸入空气时的移动方向即蓄力方向的速度显著快。因此,就连通路内的空气的移动的速度而言,与吸气时相比,排气时快。据此,能够在确保旁通路径的旁通功能的同时,减少在排气时(喷射时)高压空气从旁通路径流出的量,能够维持喷射时的异物去除性能。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去除车载摄像机的镜头上的异物,所述车载摄像机以车载摄像机的镜头朝向车辆的车身板的外侧露出的状态安装于车辆,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镜头喷设所述高压空气;
所述喷嘴的前端部具备与所述车载摄像机的前表面对置的第一壁部。
根据上述结构,喷嘴的前端部具备与车载摄像机的前表面对置的第一壁部。由此,因为将从生成部送出的高压空气沿着第一壁部流动并对摄像机镜头高效地喷吹,所以能够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另外,因为不需要如以往那样由覆盖高压空气的吹出口的周面整体的壁部形成喷嘴前端部,所以能够省空间地构成喷嘴前端形状,对车辆的搭载性优异。
也可以是,所述喷嘴的形状构成为使从所述生成部流入所述喷嘴的所述高压空气一边与所述第一壁部接触一边朝向所述镜头喷射。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高压空气与第一壁部接触地送出,能够对高压空气整流,能够向镜头表面的适当的场所送出适当风量的高压空气。
也可以是,所述喷嘴的前端部具备从所述第一壁部的两侧面朝向所述镜头延伸的一对第二壁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将从喷嘴吹出的空气更高效地导向镜头。
也可以是,所述一对第二壁部具备与所述车载摄像机的前表面的形状一致的形状,
以所述一对第二壁部与所述前表面相接的方式将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车载摄像机。
根据上述结构,因为能够利用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和摄像机的前表面形成覆盖高压空气的吹出口的周面整体的管路,所以能够将从喷嘴吹出的空气更高效地导向镜头,并且能够将喷嘴相对于摄像机的镜头高精度地定位。
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壁部具备朝向所述镜头以扇状扩大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朝向镜头的外表面整体大致均匀的喷吹高压空气。
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壁部的与所述车载摄像机的前表面对置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高压空气进行整流而向所述镜头喷吹的至少一个突起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突起部控制在喷嘴前端部的高压空气的喷射方向、量、压力等,更高效地喷吹镜头。
本发明的其它例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去除车载摄像机的镜头上的异物,所述车载摄像机以车载摄像机的镜头朝向车辆的车身板的外侧露出的状态安装于车辆,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贮存部,其贮存清洗液;
喷嘴,其朝向所述镜头喷射所述清洗液;
所述喷嘴的前端部具备与所述车载摄像机的前表面对置的第一壁部、和从所述第一壁部的两侧面朝向所述前表面延伸的一对第二壁部,
以所述一对第二壁部与所述前表面相接的方式将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车载摄像机,
在所述第一壁部的与所述前表面对置的面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清洗液进行整流而朝向所述镜头喷出的至少一个突起部。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突起部控制在喷嘴前端部的清洗液的喷出方向、流量、压力等,更高效地喷吹镜头。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去除摄像机的镜头上的异物,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镜头喷射所述高压空气;
所述喷嘴的前端部具备与所述镜头对置的第一壁部。
根据该结构,喷嘴的前端部具备与镜头对置的第一壁部。由此,因为将从生成部送出的高压空气沿着第一壁部流动并高效地喷吹镜头,所以能够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另外,因为不需要如以往那样由覆盖高压空气的吹出口的周面整体的壁部形成喷嘴前端部,所以能够省空间地构成喷嘴前端形状,对车辆的搭载性优异。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其用于去除在介于车载传感器和该车载传感器的测定对象之间的分隔壁上附着的异物,所述异物去除装置具备:
生成部,其生成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分隔壁喷射所述高压空气;
所述喷嘴的前端部具备与所述分隔壁对置的第一壁部。
另外,本发明的车辆具备上述异物去除装置。
根据该结构,例如即使在车载摄像机或传感器的镜头被雨或泥等污染的情况下,也能够喷吹高压空气而去除镜头上的异物,能够提高由车载摄像机获得的信息的精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能够在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的同时,提高在车辆上安装该异物去除装置时的通用性。另外,即使在喷嘴的前端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高压空气,能够实现安装于车辆时的省空间化。
附图说明
图1(a)是车辆的后视图(异物去除装置以透视图示),(b)是车辆的后部的侧视图(异物去除装置以透视图示),(c)是车辆的后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2(a)、(b)是表示安装异物去除装置的位置的其它例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异物去除装置具备的高压空气生成单元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喷嘴单元和接头部件的立体图,(a)表示拆下的状态状态,(b)表示组合的状态。
图6是表示安装于车载摄像机的喷嘴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喷嘴单元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安装例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喷嘴单元具备的安装部的变形例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喷嘴单元具备的喷嘴的变形例(变形例1)的图。
图10是图9的A-A线的横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B-B线的纵剖视图。
图12(a)、(b)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嘴上形成的旁通路径的剖视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旁通路径的变形例(变形例2)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的C-C线的剖视图。
图15(a)是图14的D-D线的剖视图,(b)是从下面侧观察接头部件的立体图。
图16(a)、(b)是用于说明旁通路径的其它变形例(变形例3)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E-E线的纵剖视图。
图18是表示从喷嘴喷射的高压空气的流量的时间的变化的图表。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和接头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图19的车载摄像机上安装的喷嘴单元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喷嘴单元相对于车载摄像机的安装状态的侧视图。
图23(a)是图21的F-F线的纵剖视图,(b)是图22的G-G线的横剖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喷嘴单元具备的喷嘴的变形例(变形例4)的立体图。
图25(a)是将图24的喷嘴单元安装于车载摄像机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图24的H-H向视的纵剖视图,(c)是(b)的I-I向视的横剖视图。
图26是表示变形例4的喷嘴单元具备的喷嘴的其它例的横剖视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喷嘴单元具备的喷嘴的其它变形例(变形例5)的立体图。
图28(a)是用于说明喷嘴单元具备的喷嘴的又一其它变形例(变形例6)的立体图,(b)是(a)的喷嘴单元的背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
本发明的异物去除装置被应用为去除附着于车载摄像机的镜头上的水滴、泥或尘埃等异物的装置。
如图1(a)、(b)所示,异物去除装置1例如被安装于车辆V的后门200A。异物去除装置1具备马达55,马达55的电源端子与车辆的电源线连接。例如,以车辆V的齿轮进入倒档为触发,通过未图示的车辆控制部(ECU)开始后述的车载摄像机100的拍摄,例如在拍摄开始时的数秒内,异物去除装置1通过车辆控制部(ECU)控制而进行动作。
车载摄像机100是用于确认车辆V的例如后方的摄像机,如图1(c)所示,以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成为朝向车辆V的后门200A的外侧露出的状态的方式安装于后门200A上。车载摄像机100具有摄像部(省略图示),镜头101覆盖摄像部。作为镜头101,本例的镜头也包含不进行光的收敛及扩散的简单的透光性罩。
此外,如图2(a)、(b)所示,异物去除装置1也可以安装于例如车辆V的后保险杠200B上。此外,安装车载摄像机100的位置不限于车辆的后端侧,也可以是车辆的前方侧或侧方侧等的车身板。另外,本例中,“安装于车身板”的意思例如还包含将车载摄像机经由安装于车身板上的灯、门把手、后视镜、保险杠等车辆表面安装零件安装的情况、或将车载摄像机作为这些零件的一部分(作为一体物)搭载的情况。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异物去除装置1具备喷嘴单元2、接头部件3、软管4、高压空气生成单元(生成部的一例)5。
喷嘴单元2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装卸,具有安装部21和喷嘴22。喷嘴单元2例如以树脂为材料形成。
安装部21以覆盖车载摄像机100的上表面的方式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上。喷嘴22朝向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喷射高压空气。喷嘴22与安装部21一体地形成,在将安装部21安装于外壳102上时,设置为喷嘴22的前端(喷射口)朝向镜头101。在此,“一体地形成”是指构成为在作业者进行装配作业时能够将喷嘴22和安装部21作为一体的零件进行处理。具体而言,例如,可以将喷嘴22和安装部21利用同一材料通过同一模具进行成型,也可以将喷嘴22和安装部21利用不同的材料分别成型,也可以相互嵌合形成为一体而构成喷嘴单元2。
接头部件3是将喷嘴单元2的喷嘴22和软管4接合的部件,一侧的端部与喷嘴22连结,相反侧的端部与软管4连结。接头部件3例如以树脂为材料形成。
软管4是与接头部件3一同将喷嘴22和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连接的配管部件。软管4的一侧的端部与接头部件3连结,相反侧的端部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的排出口50连结。软管4例如由树脂或橡胶等材料形成。
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是用于生成向喷嘴22送出的高压空气的单元。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在车辆的内部安装于车身的局部。
如图4所示,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具有壳体主体51、和配置于壳体主体51的内部的移动机构。在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中,就活塞52的移动方向而言,送出空气的方向即后方为送出方向,与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前方为蓄力方向。
在送出高压空气之前的初始状态下,活塞52位于送出方向侧,齿条53位于齿条部53a能够与小齿轮54的齿轮部54a啮合的状态。
当开始马达(驱动源)55的驱动,马达55的驱动力经由蜗杆56传递到蜗轮57时,小齿轮54的齿轮部54a与齿条53的齿条部53a啮合。因此,齿条53伴随小齿轮54的旋转而克服施力弹簧58的作用力向蓄力方向移动。当齿条53向蓄力方向移动时,在规定的位置解除齿轮部54a和齿条部53a的啮合。解除了齿轮部54a和齿条部53a的啮合的位置(图4所示的位置)成为活塞52的下止点。在活塞52位于下止点的状态下,流入活塞支承部59的内部空间60的前侧大致一半的部分(第二空间)60b的空气(外气)沿着阶梯61a通过间隙61b朝向内部空间60的后侧大致一半的部分(第一空间)60a流动。
当活塞52移动至下止点时,齿轮部54a和齿条部53a的啮合被解除,活塞52通过施力弹簧58的作用力而以比向蓄力方向的移动速度高的速度向送出方向移动。由此,从第二空间60b流动至第一空间60a的空气从第一空间60a通过连结突部62的排出口50并经由软管4朝向喷嘴单元2的喷嘴22送出。此时,因为排出口50的直径形成为比活塞支承部59的直径小,所以从第一空间60a通过排出口50排出的空气被压缩成高压空气并送出。
如图5(a)所示,喷嘴单元2的安装部21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的顶板21A、和两个侧面板21B、21C。侧面板21B设置为与顶板21A的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顶板21A的下面侧伸出。侧面板21C位于与侧面板21B相反的一侧,设置为与顶板21A的另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顶板21A的下面侧伸出。另外,侧面板21B及侧面板21C弯曲形成为各自的接触部21D及接触部21E向内侧稍微突出,且倾斜形成为下端部21F及下端部21G向外侧稍微展开。构成安装部21的树脂使用弹性优异的材料。
喷嘴单元2的喷嘴22具有连结部22A、延伸部22B、喷出部22C。连结部22A是连结接头部件3的部分。在连结部22A设置有供高压空气流入的流入口23。延伸部22B是将连结部22A和喷出部22C连通的部分。喷出部22C是喷出高压空气的部分,设置有横长(例如长方形、椭圆形等)地开口的喷出口24。流入到连结部22A的流入口23的高压空气通过形成于连结部22A、延伸部22B、及喷出部22C内的连通路从喷出部22C的喷出口24喷出。喷嘴22被配置于安装部21的顶板21A上的中央部。
接头部件3由具有L字状的筒部件形成,具有与喷嘴22连结的连结部31、和与软管4连结的连结部32。在连结部32设置有供高压空气流入的流入口33。在连结部31设置有供高压空气流出的流出口34。在接头部件3内形成有将流入口33和流出口34连结的连结路。
接头部件3通过将连结部31嵌入喷嘴22的流入口23,而如图5(b)所示与喷嘴22连结。接头部件3在与喷嘴22连结的状态下,以连结部31为轴旋转,从而能够变更相对于喷嘴22的姿势。
如图6、图7所示,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形成为例如立方体的形状。外壳102具有上表面(第一面的一例)102A、与上表面102A的一端连续的右侧面(第二面的一例)102B、位于右侧面102B的相反侧且与上表面102A的另一端连续的左侧面(第三面的一例)102C。
喷嘴单元2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从上方侧以将安装部21嵌入外壳102的方式安装。安装部21在被安装于外壳102的状态下,顶板21A的内表面(对置面的一例)与外壳102的上表面102A对置。顶板21A经由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粘接部件25粘接于外壳102的上表面102A。侧面板21B能够朝向与外壳102的右侧面102B分开的方向弹性变形,在侧面板21B的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的一例)21D与右侧面102B接触,按压右侧面102B。同样,侧面板21C在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的一例)21E与左侧面102C接触,按压左侧面102C。这样,安装部21的侧面板21B、侧面板21C从左右两侧夹持外壳102。
喷嘴22以延伸部22B沿着外壳102的前表面的肩部的方式朝向镜头101配置,且以喷出部22C的喷出口24朝向镜头101的中心101A的方式定位。另外,接头部件3的连结部32与软管4连结。
接着,对异物去除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在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中开始马达55的驱动时,首先,吸入用于生成高压空气的空气(外气)。空气从喷嘴22的喷出口24吸入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被吸入的空气通过基于施力弹簧58的作用力的活塞运动,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的排出口50向软管4作为高压空气送出。高压空气从软管4通过接头部件3向喷嘴单元2的喷嘴22送出。
高压空气流入喷嘴22的流入口23(参照图5),并通过连通路从喷出口24喷出。从喷出口24喷出的高压空气朝向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喷吹。由此,附着于镜头101的异物被吹飞,消除镜头101的污染。
但是,在如现有的异物去除装置那样经由专用的托架将异物去除装置安装于车辆的面板上,进行喷嘴相对于摄像机镜头的定位的结构中,必须要一边将摄像机和喷嘴分别安装于车辆的车身板上一边进行定位。该情况下,无论摄像机还是喷嘴上都分别产生安装误差,两误差相加的量成为喷嘴相对于摄像机镜头的错位并产生。另外,因为车辆的车身板(外观)的形状有各种各样,所以也需要根据制造商及车种准备专用的托架,安装于车辆上时的通用性降低。
与之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1,喷嘴22与安装部21一体地形成,安装部21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上。因为不需要将喷嘴22安装并定位于车辆的车身板上,所以能够将喷嘴22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高精度地定位,能够提高去除附着于镜头101上的异物的性能。
另外,喷嘴单元2构成为在将安装部21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上时,喷嘴22的喷出口24朝向镜头101的中心。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喷嘴22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的定位精度,能够提高去除异物的性能。
另外,就喷嘴单元2的安装部21而言,将顶板21A通过粘接部件25粘接于外壳102上,侧面板21B、21C弹性变形而与外壳102接触。因此,安装部21通过粘接部件25牢固地固定于外壳102上,并且以沿着外壳102的形状变形的状态固定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上。因此,能够将喷嘴22的喷出口24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更高精度地定位,能够提高去除异物的性能。
另外,安装安装部21的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的形状与车辆的车身板的形状相比,每个产品的大小的差异小。即使相对于外壳102的左右宽度稍微不同的摄像机,侧面板21B、21C也能够弹性变形地进行安装,因此,不需要准备专用的托架等,能够提高在车辆上安装异物去除装置1时的通用性。
另外,与喷嘴22连结的接头部件3构成为能够变更相对于喷嘴22的姿势。因此,即使在车辆上的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的配置场所因车种而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接头部件3的姿势,也能够将接头部件3与软管4连接。因此,能够容易地经由接头部件3将喷嘴单元2和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连结,能够进一步提高在车辆上安装异物去除装置1时的通用性。
另外,因为不使用专用的托架而经由喷嘴单元2将喷嘴22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上,所以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
接着,参照图8说明上述方式的安装部21的变形例。
如图8(a)所示,变形例的安装部71与安装部21(参照图7)相比,侧面板71B、侧面板71C的构造不同。此外,对于标注与上述方式相同编号的部分,因为是相同的功能及动作,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侧面板71B设置为与顶板21A的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在顶板21A的下面侧相对于顶板21A向垂直方向伸出。侧面板71C位于与侧面板71B相反的一侧,设置为与顶板21A的另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在顶板21A的下面侧相对于顶板21A向垂直方向伸出。侧面板71B及侧面板71C能够分别朝向与外壳102的右侧面102B及左侧面102C分离的方向弹性变形。
在侧面板71B及侧面板71C上,在各自下端部71D及下端部71E设置有凸部71F及凸部71G。凸部71F及凸部71G设置为在侧面板71B及侧面板71C的内侧相互面对。另外,凸部71F及凸部71G例如设置为向侧面板71B及侧面板71C的宽度方向延伸出一条。
如图8(b)所示,在外壳102的左侧面102C及右侧面102B设置有凹部102G及凹部102F。从外壳102的上表面102A至凹部102G及凹部102F的距离h构成为与从安装部71的顶板21A的下表面至凸部71F及凸部71G的距离H相等。
根据该结构,喷嘴单元2的安装部71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以安装部71的凸部71F及凸部71G分别卡合于外壳102的凹部102G及凹部102F、且侧面板71B及侧面板71C与外壳102面接触的状态固定。因此,能够将喷嘴22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在摄像机的前后左右方向上更高精度地定位。此外,作为变形例,也可以为在外壳102上设置凸部,在侧面板上设置凹部的卡合结构。另外,如图9那样,通过卡合来安装喷嘴单元的结构,也可以不使用粘接部件。
(变形例1)
接着,参照图9~图11说明上述方式的喷嘴22的变形例(变形例1)。
图9表示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喷嘴单元2A。图10表示图9的A-A向视的横剖视图,图11表示图9的B-B向视的纵剖视图。变形例的喷嘴82与喷嘴22(参照图6)相比,喷出部82C的构造构造不同。此外,对于标注有与上述方式相同编号的部分,因为是相同的功能及动作,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喷嘴单元2A具备安装部21和喷嘴82。
喷嘴82具有连结部22A、延伸部22B、喷出部82C。喷出部82C是喷出高压空气的部分,设置有喷出口24。流入到流入口23的高压空气穿过由连结部22A、延伸部22B、及喷出部82C形成的连通路从喷出口24喷出。
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具有与上表面102A、右侧面102B、及左侧面102C各自的一端连续的前表面(摄像机前表面的一例)102H。前表面102H是从前方单独观察外壳102时的俯视区域。在前表面102H上形成有露出镜头101的镜头孔102K。
喷出部82C具有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对置的顶壁91、和两个侧壁92、93。侧壁92设置为与顶壁91的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远离顶壁91的方向伸出。侧壁93位于与侧壁92相反的一侧,设置为与顶壁91的另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远离顶壁91的方向伸出。这样,喷嘴82的喷出部82C由顶壁91和侧壁92、93构成,未形成与顶壁91对置的壁(底壁)。
喷嘴82构成为在将安装部21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上的状态下,喷出部82C的侧壁92、93(定位部的一例)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接触(参照图10)。通过侧壁92、93与前表面102H接触,决定喷嘴82相对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的位置。另外,在将安装部21安装于外壳102上的状态下,在喷出部82C形成由顶壁91、侧壁92、93以及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包围的连通路94(参照图11)。高压空气穿过连通路94从喷出口24喷出。
根据该结构,喷嘴单元2A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通过安装部21固定,并且也通过喷嘴82的侧壁92、93进行固定。具体而言,能够将喷嘴82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还在摄像机的前后方向上高精度地进行定位。另外,通过设为喷出部82C不具有底壁的结构,能够降低喷嘴82的厚度,能够抑制喷嘴单元2A的大小增大。
(第二实施方式)
图12(a)、(b)是用于说明形成于第二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所具备的喷嘴上的旁通路径的剖视图。
如图12(a)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所具备的喷嘴122上形成有将流入口23和喷出口24连通的连通路71、贯通延伸部22B的下壁72的旁通路径73。
连通路71由连结部22A的管路71a、延伸部22B的管路71b、71c、喷出部22C的管路71d构成。管路71b是指从管路71a的终端至形成有旁通路径73的部位的管路,管路71c是指从形成有旁通路径73的部位至管路71d的始端的管路。
管路71c的截面积(与流向正交的截面的截面积:管路的大小的一例)形成为比管路71b的截面积稍大。管路71d(喷出口24)的截面积形成为与管路71c的截面积相同。管路71a的截面积形成为比管路71d的截面积大。此外,管路71a的内径与嵌入流入口23的接头部件3的连结部31的外径相同。此外,管路及各开口的大小关系可以通过最大外径的比较来规定,也可以通过其它指标的比较来规定。
旁通路径73经由形成于下壁72的开口74与连通路71连通。本例中,旁通路径73的截面积形成为与开口74的截面积相同的大小。开口74形成为比管路71d(喷出口24)的截面积及管路71b的截面积小。旁通路径73形成为相对于下壁72具有锐角θ。图12(a)的箭头X表示高压空气在连通路71内流动的方向。换言之,旁通路径73形成为相对于箭头X的朝向从后方沿锐角方向合流。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当在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中开始马达55的驱动时,伴随齿条53向蓄力方向的移动(参照图4),吸入用于生成高压空气的空气(外气)。空气从喷嘴122的喷出口24通过连通路71流入,并且从旁通口75通过旁通路径73流入。流入的空气从接头部件3通过软管4被吸入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被吸入的空气通过基于施力弹簧的作用力的活塞运动,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的排出口50向软管4作为高压空气送出。高压空气从软管4通过接头部件3向喷嘴122送出。
如图12(a)所示,高压空气流入喷嘴122的流入口23,如箭头X所示,通过连通路71从喷出口24喷出。在本例中,因为喷出口24形成为比开口74大,并且旁通路径73相对于高压空气流动的方向沿锐角(θ)方向形成,因此,高压空气在连通路71如箭头X所示送出。
从喷出口24喷出的高压空气朝向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喷吹。由此,附着于镜头101的异物被吹飞,消除镜头101的污染等。
但是,在因垃圾或尘埃等附着于喷出口24而产生喷出口24的暂时堵塞的情况下,被吸入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的空气如图12(b)的箭头Y所示,从旁通口75流入并通过旁通路径73和连通路71被吸入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
根据这种结构,在喷嘴122上设置有喷出口24,并且设置有经由开口74与连通路71连通的旁通路径73。因此,即使在喷嘴122的喷出口24暂时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旁通路径73吸入用于生成高压空气的外气(空气)。由此,即使在喷出口24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生成高压空气,能够通过所生成的高压空气消除喷出口24的堵塞,确保高压空气的良好的喷出状态。另外,因为旁通路径73的开口74形成为比喷嘴122的喷出口24小,所以在进行喷射时朝向喷出口24流动的高压空气几乎不从开口74流出。因此,即使在喷嘴122上除设置喷出口24之外还设置有旁通路径73,也能够维持喷嘴122去除异物的性能。
另外,旁通路径73相对于高压空气在连通路71中流动方向(图12(a)所示的箭头X的方向)以锐角(θ)形成。因此,在喷射时朝向喷出口24流动的高压空气不易沿旁通路径73的方向流动,几乎不会从开口流出。因此,即使除喷出口24之外还设置旁通路径73,也能够维持通过喷嘴122去除异物的性能。
(变形例2)
接着,参照图13~图15说明上述方式的旁通路径73的变形例(变形例2)。
图13表示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喷嘴单元2、和与喷嘴单元2的喷嘴22连结的接头部件(连结部的一例)3A。图14表示图13的C-C向视的纵剖视图。图15(a)表示图14的D-D向视的剖视图,图15(b)表示从下面侧观察接头部件3A的喷嘴侧的连结部(本例中称作喷嘴连结部)31A的立体图。
变形例2的旁通路径73A在形成于接头部件3A的喷嘴连结部31A这一点上与贯通喷嘴122的下壁72形成的旁通路径73(参照图12)不同。此外,对于标注有与上述方式相同编号的部分,因为是相同的功能及动作,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本例的接头部件3A的喷嘴连结部31A如图15(a)所示截面具有长方形状。另外,在喷嘴连结部31A内形成有具有长方形状的连结路81(将流入口33和流出口34连结的路)。在构成喷嘴连结部31A的下壁82的外周面设置有形成旁通路径73A的一部分的槽83。槽83例如截面具有半圆形状,向喷嘴连结部31A的长度方向延伸出一条而设置。
通过将这种结构的接头部件3A上的喷嘴连结部31A与喷嘴22的流入口23嵌合,如图14所示,通过喷嘴连结部31A的槽83和喷嘴22上的连结部22A的内周面形成旁通路径73A。旁通路径73A与喷嘴22内的连通路71连结。旁通路径73A的截面积形成为比喷嘴22的喷出口24的截面积小。此外,旁通路径73A的功能及动作与以上述方式说明的旁通路径73(参照图12)相同。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喷嘴22和软管4连结,并且能够使用可装卸地设置的接头部件3A简易地构成旁通路径73A。另外,旁通路径73A比喷出口24小,因此,即使相对于喷嘴22除设置喷出口24之外还设置旁通路径73A,也能够维持喷嘴22去除异物的性能。另外,即使在喷嘴22的喷出口24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经由旁通路径73A吸入外气(空气),能够生成高压空气。
(变形例3)
接着,参照图16~图17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旁通路径73的其它变形例(变形例3)进行说明。
图16(a)表示未组装各部件的状态,图16(b)表示组装了各部件的状态。图17表示图16(b)的E-E向视的剖视图。
变形例3的旁通路径73B在通过将安装有喷嘴单元2的车载摄像机100组装于摄像机托架91而形成这一点上与贯通喷嘴122的下壁72形成的旁通路径73(图12参照)不同。此外,对于标注有与上述方式相同编号的部分,因为是相同的功能及动作,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6(a)、(b)所示,在摄像机托架91上设置有管路(连结部的一例)92和开口部93。管路92是使喷嘴22和接头部件3连通的管,在连结喷嘴22的一侧的端部具有喷嘴侧连结部92A,在连结接头部件3的一侧的端部具有接头侧连结部92B。在管路92内形成有连结路,在喷嘴侧连结部92A设置有喷嘴连结口94,在接头侧连结部92B设置有接头连结口95。
开口部93是收纳车载摄像机100的部位。车载摄像机100具有设置有电源端子、信号端子等的连接器部103。
这种结构的各部按如下顺序组装。首先,将喷嘴22通过粘接部件(例如双面胶带)25粘贴于摄像机100的上表面10A。该情况下,以喷嘴22的喷出口24朝向摄像机100的镜头101的例如中心点的方式进行调整并粘贴。接着,将车载摄像机100的连接器部103插入摄像机托架91的开口部93内。被插入的车载摄像机100以连接器部103侧的端部为中心,镜头101侧向车载摄像机100的上表面100A方向旋转,粘贴于上表面100A的喷嘴22接近摄像机托架91的管路92。当进一步旋转时,管路92的喷嘴侧连结部92A的一部分被插入喷嘴22的流入口23。如果成为这样的状态,则例如摄像机托架91的卡合部与车载摄像机100的卡合部卡合,完成组装。
如图17所示,喷嘴侧连结部92A的喷嘴连结口94的截面积形成为比喷嘴22的连结部22A的流入口23的截面积小。因此,在喷嘴侧连结部92A的外周面和连结部22A的内周面之间形成间隙96A、96B。该间隙成为旁通路径73B。旁通路径73B经由开口97或98与喷嘴22内的连通路71连通。开口97的截面积及开口98的截面积形成为比喷嘴22的喷出口24的截面积小。开口97的距离d1及开口98的距离d2形成为比喷嘴22的喷出口24的距离d3小。此外,旁通路径73B的功能及动作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旁通路径73(参照图12)相同。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用设置于摄像机托架91的管路92简易地构成旁通路径73B。另外,在粘贴有喷嘴22的车载摄像机100上组装摄像机托架91的情况下,成为相互的最大外径及截面积不同的管路92的喷嘴侧连结部92A和喷嘴22的喷嘴连结口94相互插入而进行组装的结构。因此,在将车载摄像机100组装于摄像机托架91时,能够使喷嘴侧连结部92A和喷嘴连结口94不接触地组装,因此,喷嘴22不会成为组装的障碍,而能够适当地设定喷嘴22相对于镜头101的位置。其它实现与上述变形例2相同的效果。
另外,参照图4说明的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也可以如下动作。具体而言,图18中,将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内的活塞52从上止点(端部52A位于第一空间60a的假想线L的状态)移动到下止点(图4所示的状态)的时间作为蓄力时间t2(s),将活塞52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的时间作为排气时间(送出时间)t1。此时,如图18所示,蓄力时间t2优选为送出时间t1的10倍以上。这样,通过缓缓地进行活塞52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的移动,另一方面瞬间进行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的移动,即通过在确保比送出时间t1充分长的蓄力时间t2的同时在送出时间t1内瞬间排出空气,即使在施力弹簧58的作用力小的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也能够使附着于镜头101的水滴可靠地移动。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关于活塞52,送出空气的移动方向即送出方向的速度被设定为比送出方向的相反方向即吸入空气时的移动方向的蓄力方向的速度显著快。由此,就连通路71内的空气移动的速度而言,排气时也比吸气时快。根据该结构,即使将旁通路径73的开口74的截面积形成为比管路71d(喷出口24)的截面积小,旁通路径73也能够充分发挥作为旁通的功能。即,即使在喷射口24被垃圾等堵塞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较长的蓄力时间内经由旁通路径73进行吸气,在喷射时,通过在将高压空气从旁通路径73的流出抑制为小的同时从喷射口24喷射高压空气,能够确保异物去除性能。
(第三实施方式)
图1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的立体图。
如图19所示,异物去除装置1000具备喷嘴单元1002、接头部件3、软管4、高压空气生成单元(生成部的一例)5。此外,喷嘴单元1002的基本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2相同,因此,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对于标注有与上述方式相同编号的部分,因为是相同的功能及动作,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20所示,喷嘴单元1002的安装部1021具有大致长方形状的顶板1021A、和两个侧面板1021B、1021C。侧面板1021B设置为与顶板1021A的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顶板1021A的下面侧伸出。侧面板1021C位于与侧面板1021B相反的一侧,设置为与顶板1021A的另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顶板1021A的下面侧伸出。构成安装部1021的树脂使用弹性优异的材料。
喷嘴单元1002的喷嘴1022被配置在安装部1021的顶板1021A上的中央部。喷嘴1022具有连结部1022A和顶壁1022B(第一壁部的一例)。连结部1022A是连结接头部件3的部分。在连结部1022A设置有高压空气流入的流入口1023。顶壁1022B是喷出高压空气的部分,从连结部1022A的上部朝向斜下方突出。流入到流入口1023的高压空气通过连结部1022A沿着顶壁1022B朝向镜头101喷出。
如图21所示,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例如以立方体的形状形成。外壳102具有上表面(第一面的一例)102A、与上表面102A的两端连续的侧面102B、102C、与上表面102A、右侧面102B、及左侧面102C各自的一端连续的前表面(摄像机前表面的一例)102H。前表面102H是从前方单独观察外壳102时的俯视区域。
喷嘴1022的顶壁1022B在将喷嘴单元1002的安装部1021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的状态下,被配置于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对置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1022的喷射口仅从顶壁1022B形成,未形成与顶壁1022B对置的壁(底壁)及从顶壁1022B的两端延伸的侧壁。
如图22所示,喷嘴1022以顶壁1022B从外壳102的上表面102A沿着上表面102A和前表面102H之间的肩部的方式朝向镜头101配置,且以顶壁1022B的前端朝向镜头101的方式被定位。
如图23(a)所示,经由软管4流入接头部件3的流入口33的高压空气流入喷嘴1022的连结部1022A的流入口1023。流入到连结部1022A的流入口1023的高压空气通过顶壁1022B和外壳102的上表面102A之间,从顶壁1022B和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之间喷出。这样,在顶壁1022B和外壳102之间形成高压空气的吹出口。此时,优选以使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向喷嘴1022流入的高压空气一边与顶壁1022B接触一边朝向镜头101喷射的方式构成喷嘴1022的形状。具体而言,以连结部1022A和顶壁1022B形成的角度θ成为钝角、优选为110°以上160°以下的方式形成喷嘴1022。
此外,如图23(b)所示,在车载摄像机100上安装有喷嘴单元1002的状态下的俯视时,顶壁1022B具备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形状,未设置从顶壁1022B向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侧延伸的侧壁等。
接着,再次参照图19等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1000的动作。
当在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中开始马达55的驱动时,首先,吸入用于生成高压空气的空气(外气)。空气被从喷嘴1022的喷出口1024吸入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被吸入的空气通过基于施力弹簧58的作用力的活塞运动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的排出口50向软管4作为高压空气送出。高压空气从软管4通过接头部件3向喷嘴单元1002的喷嘴1022送出。
高压空气流入喷嘴1022的流入口1023(参照图23(a)),且流入顶壁1022B和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之间。流入到顶壁1022B和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之间的高压空气沿着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的肩部流动,朝向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喷吹。由此,附着于镜头101的异物被吹飞,消除镜头101的污染。
但是,如现有的异物去除装置,当在与摄像机的外壳的上表面对置的位置配置喷嘴吹出口时,难以向镜头高效地喷吹高压空气。另外,当由覆盖高压空气的喷出口的周面整体的的壁部形成喷嘴前端部时,需要使将异物去除装置安装于车辆上时的空间较大。
与之相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异物去除装置1000,喷嘴1022的前端部由与摄像机100的前表面102H对置的顶壁1022B形成。因此,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送来的高压空气在顶壁1022B和摄像机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之间流动,高效地喷吹到镜头101,因此,能够维持去除异物的性能。另外,喷嘴1022的前端部仅由顶壁1022B形成,如以往那样不由覆盖高压空气的喷出口的周面整体的壁部形成喷嘴的喷出部,因此,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减轻喷嘴1022的喷出口的厚度而实现省空间化,向车辆的搭载性非常优异。
另外,根据异物去除装置1000,以使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流入喷嘴1022的高压空气一边与顶壁1022B接触一边朝向镜头101喷射的方式构成喷嘴1022的形状。这样,通过将高压空气接触顶壁1022B地送出,能够对高压空气进行整流,能够向镜头101表面的适当的部位送出适当风量的高压空气。
(变形例4)
接着,参照图24~图26对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1002的变形例(变形例4)进行说明。
图24表示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喷嘴单元1002A。图25(a)是将喷嘴单元1002A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5(b)表示图24的H-H向视的纵剖视图,图25(c)表示图25(a)的I-I向视的横剖视图。变形例4的喷嘴1072与喷嘴1022(参照图21、图22等)相比较,喷出部1073的构造不同。此外,对于标注有与上述方式相同编号的部分,因为是相同的功能及动作,所以省略重复的说明。
喷嘴单元1002A具有安装部1021和喷嘴1072。喷嘴1072具有连结部1022A和喷出部1073。喷出部1073是喷出高压空气的部分,经由接头部件3流入到流入口1023的高压空气通过连结部1022A从喷出部1073喷出。
如图24及图25所示,喷出部1073具有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对置的顶壁1072B、和两个侧壁1072C、1072D(第二壁部的一例)。侧壁1072C设置为与顶壁1072B的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远离顶壁1072B的方向伸出。侧壁1072D位于与侧壁1072C相反的一侧,设置为与顶壁1072B的另一侧的端部连续并向远离顶壁1072B的方向伸出。这样,喷嘴1072的喷出部1073由顶壁1072B和侧壁1072C、1072D构成,未形成与顶壁1072B对置的壁(底壁)。
喷嘴1072构成为在将安装部1021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的状态下,喷出部1073的侧壁1072C、1072D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接触(参照图25(c))。通过侧壁1072C、1072D与前表面102H接触,决定喷嘴1072相对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的位置。另外,在将安装部1021安装于外壳102上的状态下,在喷出部1073形成由顶壁1072B、侧壁1072C、1072D以及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包围的连通路1074(参照图25(b)、(c))。高压空气穿过连通路1074从喷出口1075喷出。
根据该结构,通过由顶壁1072B、侧壁1072C、1072D和摄像机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形成覆盖高压空气的吹出口的周面整体的连通路1074,能够将从喷嘴1072吹出的高压空气更高效地导向镜头101。另外,通过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利用安装部1021固定,并且使喷嘴1072的侧壁1072C、1072D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接触而进行定位。即,能够将喷嘴1072的前端相对于车载摄像机100的镜头101不仅在左右方向上还在摄像机100的前后方向上高精度地进行定位。另外,喷出部1073由顶壁1072B和侧壁1072C、1072D构成,为不具有与顶壁1072B对置的底壁的结构,因此,能够降低喷嘴1072的厚度,也能够实现省空间化。
此外,在变形例4中,设为侧壁1072C、1072D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接触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侧壁1072C、1072D不与前表面102H接触的结构。该情况下,能够利用顶壁及侧壁将高压空气高效地导向镜头101。另外,如图26所示,也可以形成为与镜头101的圆弧形状对应地使顶壁1074B为截面圆弧状。由此,能够将高压空气均匀地导向镜头101整个面。
(变形例5)
接着,参照图27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的其它变形例(变形例5)。
如图27所示,喷嘴单元1002B具有安装部1021和喷嘴1082。喷嘴1082具有连结部1022A和喷出部1083。喷出部1083具有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对置的顶壁1082B、和从顶壁1082B的两端朝向镜头101侧延伸的侧壁1082C、1082D。顶壁1082B形成为从连结部1022A朝向下方的镜头101的前表面以扇状扩大的形状。经由接头部件3流入流入口1023的高压空气通过连结部1022A从喷出部1083喷出。根据该变形例5,因为顶壁1082B呈扇状形成,所以能够朝向镜头101的外表面整体大致均匀地喷吹高压空气。
(变形例6)
接着,参照图28(a)、(b)对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嘴单元的又一其它变形例(变形例6)进行说明。
如图28(a)、(b)所示,喷嘴单元1002C具有安装部1021和喷嘴1092。喷嘴1092具有开口部1092A和喷出部1093。开口部1092A是在其内部插入与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连结并送出高压空气的未图示的软管或接头部件且用于流入高压空气的开口。喷出部1093是喷出高压空气的部分,从开口部1092A流入的高压空气从喷出部1093的喷出口1094喷出。
喷出部1093具有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对置的顶壁1092B和两个侧壁1092C、1092D。在顶壁1092B,在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对置的面1092B1(参照图28(b))设置有多个长条状的突起部1095。突起部1095是用于将高压空气整流并向镜头101喷吹的部件。如图28(b)所示,多个突起部1095配置成中央部的突起部1095A间的排列间距比两侧的突起部1095B和其内侧的突起部1095A的排列间距稍窄。由此,流经中央部的突起部1095A间的高压空气的流速比流经中央部的突起部1095A和两侧的突起部1095B之间的高压空气的流速快。因此,能够以使水滴等异物从镜头101的中央部朝向外侧流动的方式喷吹高压空气。
喷嘴1092配置成在将安装部1021安装于车载摄像机100的外壳102的状态下喷出部1093的侧壁1092C、1092D与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接触,由此,形成由顶壁1092B、侧壁1092C、1092D以及外壳102的前表面102H包围的连通路。从开口部1092A流入的高压空气一边通过形成于连通路内的突起部1095进行整流一边从喷出口1094朝向镜头101喷出。这样,根据变形例6的结构,能够通过突起部1095控制喷出部1093处的高压空气的喷射方向、量、压力等,相对于镜头101更高效地喷吹高压空气。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示出通过高压空气生成单元5生成高压空气,从喷嘴22喷射高压空气而去除镜头上的异物的异物去除装置1、1000的例子。但是,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的喷嘴单元应用为具备贮存清洗液的贮存部、和将清洗液朝向摄像机的镜头喷射的喷嘴的异物去除装置应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喷嘴单元2的喷嘴22和软管4接合的部件,设置有接头部件3,但如果是不需要变更软管4相对于喷嘴22的姿势的情况,则也可以是不设置接头部件3而在喷嘴22上直接安装软管4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自如进行适宜地变形、改良等。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构成要素的材质、形状、尺寸、数值、方式、数量、配置场所等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则就是任意的,没有限定。
例如,在上述例子中记载了对车载摄像机的应用,但应用本发明的对象只要是在室外使用的摄像机则其种类就没有限定。例如,包含以成为朝向飞机、铁道、船舶、机器人、室外设置物、建筑物等的外部露出的状态的方式安装的摄像机。
另外,在上述例子中,记载了对摄像机(不限于可见光)的应用,但应用本发明的传感器不限于此。对于LIDAE(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可安装于车辆上的传感器也可以应用本发明。
另外,异物去除装置去除异物的对象部位不限于摄像机的镜头。例如相对于作为包含传感器元件的光学镜头、覆盖光学镜头的前表面的罩、具有作为传感器的通信窗起作用的部位的灯具、反射镜、保险杠、格栅、门把手等车辆表面安装零件的罩、车室内搭载有传感器时的车窗等的概念规定的“分隔壁”上所附着的异物的异物去除装置可以应用本发明。此外,该分隔壁不限于透明部件(透光性),在超声波传感器或毫米波雷达等方面也可以为不透明。
本申请基于2015年6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31785、2015年6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31786、2015年6月30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131788,其内容在此作为参照被引入。
Claims (1)
1.一种异物去除装置,可装卸地安装于车载传感器的外壳,用于利用高压空气去除在介于车载传感器和该车载传感器的测定对象之间的分隔壁上附着的异物,其特征在于,具备:
高压空气生成部,其生成所述高压空气;
喷嘴,其朝向所述分隔壁喷射所述高压空气;
能够与在所述外壳形成的一对第一凹部或一对第一凸部卡合、且设于夹着所述喷嘴的位置的一对第二凸部或一对第二凹部与所述喷嘴一体形成,
通过所述一对第二凸部或一对第二凹部安装于所述一对第一凹部或一对第一凸部,在从所述喷嘴喷射的所述高压空气能够向所述分隔壁喷吹的状态下,所述喷嘴的前端相对于所述分隔壁被定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5-131788 | 2015-06-30 | ||
JP2015-131785 | 2015-06-30 | ||
JP2015131785 | 2015-06-30 | ||
JP2015-131786 | 2015-06-30 | ||
JP2015131786 | 2015-06-30 | ||
JP2015131788 | 2015-06-30 | ||
PCT/JP2016/069335 WO2017002878A1 (ja) | 2015-06-30 | 2016-06-29 | 異物除去装置および当該異物除去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
CN201680038321.8A CN107709106B (zh) | 2015-06-30 | 2016-06-29 | 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8321.8A Division CN107709106B (zh) | 2015-06-30 | 2016-06-29 | 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46071A true CN116946071A (zh) | 2023-10-27 |
Family
ID=5760835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960274.4A Pending CN116946071A (zh) | 2015-06-30 | 2016-06-29 | 异物去除装置 |
CN201680038321.8A Active CN107709106B (zh) | 2015-06-30 | 2016-06-29 | 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38321.8A Active CN107709106B (zh) | 2015-06-30 | 2016-06-29 | 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604122B2 (zh) |
EP (1) | EP3318454B1 (zh) |
JP (3) | JP6641370B2 (zh) |
CN (2) | CN116946071A (zh) |
WO (1) | WO201700287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858755B1 (en) | 2011-03-10 | 2017-09-20 | dlhBowles Inc. | Integrated automotive system, nozzle assembly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for cleaning an image sensor's lens |
US10350647B2 (en) | 2011-03-10 | 2019-07-16 | Dlhbowles, Inc. | Integrated automotive system, nozzle assembly and remote control method for cleaning an image sensor's exterior or objective lens surface |
CA2982271C (en) | 2014-04-11 | 2021-08-24 | Russell Hester | Integrated automotive system, compact, low-profile nozzle assembly and compact fluidic circuit for cleaning a wide-angle image sensor's exterior surface |
CN106573581B (zh) | 2014-04-16 | 2020-05-29 | Dlh鲍尔斯公司 | 集成的多个图像传感器和镜头清洗喷嘴组合件及用于同时清洁多个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
US10391523B2 (en) | 2016-09-16 | 2019-08-27 |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 Sensor washing device |
FR3062764B1 (fr) * | 2017-02-08 | 2019-08-02 |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 Dispositif de vision, systeme d’assistance a la conduite et procede de maintien de la visibilite associes |
JP6781078B2 (ja) * | 2017-03-02 | 2020-11-04 |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 噴射用ノズル部材 |
JP7269880B2 (ja) * | 2017-08-30 | 2023-05-09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クリーナ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クリーナユニットを備える車両 |
EP3677479A4 (en) * | 2017-08-30 | 2021-08-25 |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 AIR CLEANER FOR VEHICLES |
US11535201B2 (en) | 2017-08-30 | 2022-12-27 | Koito Manufacturing Co., Ltd. | License plate lamp unit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license plate lamp unit |
JP6836194B2 (ja) * | 2017-10-12 | 2021-02-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リアドア用カメラ洗浄装置 |
DE102017127526B4 (de) * | 2017-11-22 | 2023-10-12 | Rheinmetall Landsysteme Gmbh | Blende und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Sichtsystemen |
JP6943157B2 (ja) * | 2017-11-28 | 2021-09-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センサ洗浄装置 |
JP6900332B2 (ja) * | 2018-02-01 | 2021-07-07 | 株式会社ミツバ |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
JP7125849B2 (ja) * | 2018-03-15 | 2022-08-25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システム |
US10549723B2 (en) * | 2018-05-04 | 2020-02-04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object-detection sensor assembly |
CN109089022B (zh) * | 2018-07-25 | 2021-01-22 | 林春芬 | 一种用于下雨天前后的具有气流驱蚁的交通道路监管设备 |
JP7131326B2 (ja) | 2018-11-20 | 2022-09-06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センサ搭載構造 |
WO2020137823A1 (ja) | 2018-12-26 | 2020-07-02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クリーナユニットおよび車両用クリーナシステム |
WO2020140280A1 (zh) * | 2019-01-04 | 2020-07-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JP7551508B2 (ja) * | 2019-02-01 | 2024-09-17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車両用クリーナ、車両用クリーナ用ブラケットおよび車両用クリーナユニット |
CN110662003B (zh) * | 2019-10-28 | 2021-04-27 | 浙江金邮供应链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5g网络的具有清洁功能的视频监控装置 |
DE202019106142U1 (de) * | 2019-11-05 | 2019-12-02 | Dallmeier Electronic Gmbh & Co. Kg | System zur Reinigung der Frontscheibe eines Kameragehäuses zumindest einer Überwachungskameraeinheit |
CN110935690B (zh) * | 2019-11-28 | 2021-12-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 |
FR3104039B1 (fr) | 2019-12-10 | 2022-04-15 |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 système de nettoyage d'un capteur/émetteur d'un véhicule automobile |
JP7401326B2 (ja) * | 2020-01-30 | 2023-12-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 ノズル装置 |
WO2021159264A1 (zh) * | 2020-02-11 | 2021-08-19 | 深圳元戎启行科技有限公司 | 无人驾驶传感器集成装置及无人驾驶系统 |
US20220266314A1 (en) * | 2020-04-01 | 2022-08-25 | Kore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 Air housing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lens of vehicle-installed optical device |
JPWO2022004297A1 (zh) * | 2020-06-30 | 2022-01-06 | ||
US20220135005A1 (en) * | 2020-10-29 | 2022-05-05 | Argo AI,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verting ram air to vehicle sensors |
CN116368399A (zh) * | 2020-11-10 | 2023-06-30 | Agc株式会社 | 车辆用树脂构件、车辆用窗构件及车辆 |
DE102021210086A1 (de) * | 2021-09-13 | 2023-03-16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 Pneumatische Vorrichtung für eine Sensorvor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
CN113877889B (zh) * | 2021-11-03 | 2022-12-23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机 |
CN114289411B (zh) * | 2021-12-17 | 2023-02-28 | 杭州海康汽车软件有限公司 | 摄像机组件 |
EP4265486A1 (en) * | 2022-04-20 | 2023-10-25 | Valeo Systèmes d'Essuyage | Cleaning device for a detection system of a motor vehicle |
DE102022209212A1 (de) | 2022-09-05 | 2024-03-07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 Vorrichtung zum Beaufschlagen einer Sensoroberfläche mit Luftströmung |
DE102022209213A1 (de) | 2022-09-05 | 2024-03-07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 7Vorrichtung zum Beaufschlagen einer Sensoroberfläche mit Luftströmung |
DE102022209211A1 (de) | 2022-09-05 | 2024-03-07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Technologies GmbH | Vorrichtung zum Beaufschlagen einer Sensoroberfläche mit Luftströmung |
WO2024111610A1 (ja) * | 2022-11-24 | 2024-05-30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清掃装置、およびセンサアセンブリ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1708U (zh) | 1990-04-20 | 1992-01-08 | ||
JPH0519615U (ja) | 1991-08-29 | 1993-03-12 | シヤープ株式会社 | 銘板取付装置 |
JP3063922U (ja) | 1999-05-14 | 1999-12-10 | 有限会社大東製作所 | 銃玩具の空気ポンプ作動装置 |
JP2001171491A (ja) * | 1999-12-16 | 2001-06-2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車載カメラ装置及び車載カメラの洗浄方法 |
JP2002240628A (ja) | 2001-02-19 | 2002-08-28 | Viewtec Japan Co Ltd | 自動車用バックアイカメラ |
WO2005066575A1 (ja) | 2003-12-26 | 2005-07-21 | Koichi Tsurumoto | エアガンおよびその発射回数切替制御方法 |
JP2007053448A (ja) | 2005-08-15 | 2007-03-01 | Fujifilm Corp | 撮影装置 |
EP2113736B8 (en) | 2007-02-16 | 2020-03-04 | TOKYO MARUI Co., Ltd. | Recoil shock device in toy gun |
JP2009083730A (ja) | 2007-10-01 | 2009-04-23 | Panasonic Corp | 車載カメラ |
JP4513889B2 (ja) | 2008-04-03 | 2010-07-28 | 株式会社日本自動車部品総合研究所 | ウォッシャノズル付カメラおよび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
JP5407682B2 (ja) | 2009-09-10 | 2014-02-0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体外装部品の取付シール構造 |
JP5056919B2 (ja) * | 2009-09-29 | 2012-10-24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光学センサカバー及び車載光学センサ装置 |
US20110292212A1 (en) * | 2010-05-27 | 2011-12-01 | Asmo Co., Ltd. | Washer nozzle for vehicle mounted camera, vehicle mounted camera, and washer device for vehicle |
JP2011245989A (ja) | 2010-05-27 | 2011-12-08 | Asmo Co Ltd | 車載カメラ用ウォッシャノズル、車載カメラ、及び車両用ウォッシャ装置 |
JP2012035654A (ja) * | 2010-08-03 | 2012-02-23 | Asmo Co Ltd | 車載カメラ用ノズル装置、清掃装置付き車載カメラ、及び車載カメラ用清掃システム |
JP2012201122A (ja) * | 2011-03-23 | 2012-10-22 | Asmo Co Ltd | 車載カメラ用ノズル装置、清掃装置付き車載カメラ、及び車載カメラ用清掃システム |
JP5643157B2 (ja) | 2011-06-23 | 2014-12-17 | アスモ株式会社 | 車載カメラ用ウォッシャノズル及び車載カメラ洗浄システム |
US8931467B2 (en) | 2011-07-05 | 2015-01-13 | Si Young Lee | Magazine rifle |
JP2013018404A (ja) | 2011-07-12 | 2013-01-31 | Asmo Co Ltd | 車載カメラ用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
JP5494743B2 (ja) | 2011-10-14 | 2014-05-2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カメラ洗浄装置 |
JP2013154771A (ja) | 2012-01-30 | 2013-08-15 | Asmo Co Ltd | 車載カメラ装置 |
CN104471475B (zh) * | 2012-07-02 | 2019-02-12 | 安格瑞卡姆有限公司 | 照相机外罩、照相机模块以及监测系统 |
RU2566169C1 (ru) | 2012-07-11 | 2015-10-20 | Ниссан Мотор Ко., Лтд.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чистки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ной н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камеры |
MY154116A (en) * | 2012-07-11 | 2015-05-05 | Nissan Motor | Cleaning device for vehicle-mounted camera and method of cleaning vehicle-mounted camera |
MX341944B (es) * | 2012-07-11 | 2016-09-08 | Nissan Motor | Dispositivo de limpieza para camara montada en vehiculo. |
WO2014010580A1 (ja) | 2012-07-11 | 2014-01-16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載カメラの洗浄装置 |
CN202779193U (zh) | 2012-07-16 | 2013-03-13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轧旋转式侧喷气吹扫装置 |
BR112015001871B1 (pt) * | 2012-07-27 | 2021-11-03 | Nissan Motor Co., Ltd | Dispositivo de câmera montado em veículo |
JP2014069586A (ja) | 2012-09-27 | 2014-04-21 | Asmo Co Ltd | 車載カメラ用ウォッシャノズル |
US9126534B2 (en) * | 2013-03-14 | 2015-09-0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tomated camera wash for vehicles |
JP6379665B2 (ja) * | 2013-08-12 | 2018-08-2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光学センサ洗浄装置 |
JP6417757B2 (ja) | 2013-09-19 | 2018-11-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載光学センサ洗浄装置 |
JP2015131788A (ja) | 2014-01-14 | 2015-07-23 | 有限会社湘南予防医科学研究所 | 育毛・発毛促進剤 |
JP2015131785A (ja) | 2014-01-15 | 2015-07-23 | Agcセイミ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誘電率異方性が負の環構造を有する新規な化合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電気光学素子 |
JP6257340B2 (ja) | 2014-01-16 | 2018-01-10 | 田岡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9,9’−スピロビフルオレン類の製造方法 |
WO2015159763A1 (ja) * | 2014-04-14 | 2015-10-22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異物除去装置 |
EP2949520B1 (en) | 2014-05-27 | 2018-03-21 | Fico Transpar, S.A. | System for cleaning a vehicle-mounted optic lens |
US10059280B2 (en) * | 2014-06-06 | 2018-08-28 | Joseph Richard Cooper | Obstruction-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camera lens |
CN204240007U (zh) * | 2014-10-30 | 2015-04-01 | 许诏智 | 卡扣固定装置 |
JP6654145B2 (ja) * | 2014-12-22 | 2020-02-26 | 株式会社小糸製作所 | 異物除去装置、除去駆動装置 |
US20160272163A1 (en) * | 2015-03-17 | 2016-09-22 | Magna Electronics Inc. | Vehicle camera with lens washer system |
-
2016
- 2016-06-29 WO PCT/JP2016/069335 patent/WO201700287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06-29 JP JP2017526412A patent/JP6641370B2/ja active Active
- 2016-06-29 CN CN202310960274.4A patent/CN116946071A/zh active Pending
- 2016-06-29 US US15/740,871 patent/US1060412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6-29 EP EP16817986.9A patent/EP3318454B1/en active Active
- 2016-06-29 CN CN201680038321.8A patent/CN107709106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13 JP JP2018023055A patent/JP6370507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2-13 JP JP2018023056A patent/JP6434663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3-03 US US16/807,432 patent/US2020019859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00198591A1 (en) | 2020-06-25 |
JP6434663B2 (ja) | 2018-12-05 |
EP3318454A4 (en) | 2019-02-27 |
JP2018095255A (ja) | 2018-06-21 |
EP3318454B1 (en) | 2021-06-02 |
WO2017002878A1 (ja) | 2017-01-05 |
CN107709106A (zh) | 2018-02-16 |
JP6370507B2 (ja) | 2018-08-08 |
JP2018076075A (ja) | 2018-05-17 |
JPWO2017002878A1 (ja) | 2018-04-26 |
US10604122B2 (en) | 2020-03-31 |
EP3318454A1 (en) | 2018-05-09 |
US20180186342A1 (en) | 2018-07-05 |
CN107709106B (zh) | 2023-08-22 |
JP6641370B2 (ja) | 2020-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09106B (zh) | 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 | |
US11505163B2 (en) | Foreign matter removal device and vehicle equipped with foreign matter removal device | |
US20210362689A1 (en) | Foreign material removing device and vehicle provided with this foreign material removing device | |
CN106573581B (zh) | 集成的多个图像传感器和镜头清洗喷嘴组合件及用于同时清洁多个图像传感器的方法 | |
US11155243B2 (en) | Optical system to facilitate vehicle operation, cleaning system to clean an optical element of the optical system and hollow protective plastic enclosure for use therein | |
CN107709105B (zh) | 异物去除装置及具备该异物去除装置的车辆 | |
US20220111822A1 (en) | Vehicular cleaner | |
US20230109037A1 (en) | Fluid spray nozzle | |
EP4414223A1 (en) | Clean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