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14424367B -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4367B
CN114424367B CN202080066186.4A CN202080066186A CN114424367B CN 114424367 B CN114424367 B CN 114424367B CN 202080066186 A CN202080066186 A CN 202080066186A CN 114424367 B CN114424367 B CN 1144243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electrode
particles
active material
electrode active
secondar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61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24367A (zh
Inventor
林彻太郎
黄嵩凯
菅沼慎介
加藤敏弘
冈田治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424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243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43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006Compounds containing, besides nickel, two or more other ele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oxygen o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GCOMPOUNDS CONTAINING METAL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1D OR C01F
    • C01G53/00Compounds of nickel
    • C01G53/40Nickelates
    • C01G53/42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 C01G53/44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 C01G53/50Nickelates containing alkali metals, e.g. LiNiO2 containing manganese of the type [MnO2]n-, e.g. Li(NixMn1-x)O2, Li(MyNixMn1-x-y)O2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0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 H01M4/50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anganese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manganese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Mn2O4 or LiMn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52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 H01M4/52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nickel, cobalt or iron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containing iron, cobalt or nickel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NiO2, LiCoO2 or LiCo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50Solid solutions
    • C01P2002/52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 C01P2002/54Solid solutions containing elements as dopants one element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60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rystallite siz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2/0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 C01P2002/80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 C01P2002/85Crystal-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by measured data other than those specified in group C01P2002/70 by XPS, EDX or EDAX dat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4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TEM, STEM, STM or AF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30Particle morphology extending in three dimensions
    • C01P2004/45Aggregated particles or particles with an intergrown morpholog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51Particles with a specific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60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ize
    • C01P2004/61Micrometer sized, i.e. from 1-100 microme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1Powder tap densit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2Surface are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19Oil-absorption capacity, e.g. DBP valu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00Physical propertie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6/40Electric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8Posi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在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进一步降低正极电阻且能够表现出更优异的输出特性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是二次粒子具有3.0μm以上且7.0μm以下的d50、2.0~5.0m2/g的BET比表面积、1.0g/cm3~2.0g/cm3的振实密度以及30~60mL/100g的吸油量。具有0.1~1.0μm的一次粒径的复数个一次粒子各自的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为1.5以下。根据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构成二次粒子的一次粒子的个数而得到的每个所述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为5×105nm3~9×107nm3

Description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构成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使用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数码相机、笔记本型计算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强烈期望开发具有高能量密度的小型且轻量的二次电池。另外,强烈期望开发作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池式电动汽车等电动汽车用的电源的高容量且高输出的二次电池。
作为满足上述要求的二次电池,存在锂离子二次电池。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由负极、正极、非水电解质或固体电解质等构成,在用作其负极和正极的材料的活性物质中,使用能使锂脱出和插入的材料。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非水电解质,存在将作为支持盐的锂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制成的非水电解液,作为固体电解质,存在不燃性且具有锂离子传导性的无机或者有机固体电解质。
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在正极材料中使用具有层状岩盐型或尖晶石型的结晶结构的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因为能得到4V级的电压,所以作为具有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现在其研究开发和实用化正在进行中。
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提出了由合成比较容易的锂钴复合氧化物(LiCoO2)、使用了比钴更廉价的镍的锂镍复合氧化物(LiNiO2)、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LiNi1/3Mn1/3Co1/3O2)、使用了锰的锂锰复合氧化物(LiMn2O4)、锂镍锰复合氧化物(LiNi0.5Mn0.5O2)等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
近年来,在这些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中,由包括锂镍锰钴复合氧化物(LiNi1/3Mn1/3Co1/3O2)在内的、作为过渡金属至少含有镍、锰以及钴的含锂镍锰钴的复合氧化物(NMC)构成的三元系正极活性物质,作为热稳定性优异、容量高、电池容量的循环特性也良好并且低电阻且能获得高输出的材料而受到关注。含锂镍锰钴的复合氧化物与锂钴复合氧化物、锂镍复合氧化物等相同,是具有层状岩盐型结晶结构的化合物。
关于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其开发重点在于通过降低其内部电阻来实现高输出化。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用的电源用途中,以高水平要求通过进一步降低内部电阻带来的高输出化。
为了改善由含锂镍的复合氧化物、含锂镍锰钴的复合氧化物等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输出特性、循环特性,重要的是由粒径小且由粒度分布窄的粒子构成。粒径小的粒子的比表面积大,当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时,能够充分确保与电解质的反应面积,进一步,能够较薄地构成正极,并缩短锂离子在正极-负极间的移动距离。因此,通过设为粒径小的粒子,能够实现正极电阻的降低。另外,通过使用粒度分布窄的粒子,能够使电极内施加于粒子的电压均匀化,因此能够抑制因微粒的选择性劣化而导致的电池容量的降低。
为了进一步改善输出特性,对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的粒子结构的改善也进行研究开发。例如,为了改善输出特性,认为在正极活性物质的内部形成电解质能够侵入的空间部是有效的。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与粒径同等程度的实心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相比,能够增大与电解质的反应面积,因此能够显著降低正极电阻。另外,已知正极活性物质会延续作为其前驱体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的粒子性状。即,为了得到具有空间部的正极活性物质,需要适当控制作为其前驱体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的二次粒子的粒径、粒度分布和粒子结构等。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2-246199号公报以及WO2012/131881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明确地分为主要进行核生成的核生成工序以及主要进行粒子生长的粒子生长工序这两个阶段的晶析反应来制造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前驱体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通过适当调整核生成工序以及粒子生长工序中的pH值、反应环境,得到粒径小且粒度分布窄、由低密度的中心部以及高密度的外壳部构成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所述中心部由微细一次粒子构成,所述外壳部由板状或针状一次粒子构成,由这种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具有中空结构,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增大,能够改善输出特性。
在WO2014/1818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8-104276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核生成工序,将包含金属化合物与铵离子供体的核生成用水溶液的pH值控制为12.0以上且14.0以下,进行核生成,所述金属化合物至少含有过渡金属;以及粒子生长工序,将含有生成的核的粒子生长用水溶液的pH值控制为比核生成工序的pH值低且为10.5以上且12.0以下使其生长,将核生成工序和粒子生长工序的初期设为非氧化性环境,并且进行至少一次环境控制,该环境控制是在粒子生长工序中的规定时刻切换为氧化性环境后,再次切换至非氧化性环境。根据该方法,能够得到小粒径且粒度分布窄、且具有由板状或针状一次粒子凝集形成的中心部的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该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在中心部的外侧具有2个层叠结构,该层叠结构是由微细一次粒子凝集形成的低密度层与由板状一次粒子凝集形成的高密度层交替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
以这些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为前驱体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径小且粒度分布窄且具备多层结构,该多层结构具有中空结构或空间部。因此,使用这些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能够同时改善电池容量、输出特性以及循环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6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12/131881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14/18189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8-1042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这些文献中记载的正极活性物质的输出特性存在改善的余地,要求进一步改善输出特性。
另外,与具有致密结构的二次粒子相比,上述那样的具备具有中空结构或空间部的多层结构的二次粒子的机械强度小,在电池制造工序中对正极活性物质施加压缩、压延等力时,二次粒子崩塌,有时其内部结构被损害。如果二次粒子的内部结构被损害,则有可能不能得到对该正极活性物质期待的电池容量、输出特性以及循环特性。
因此,本发明涉及能有助于提高输出特性且由具有中空结构或空间部的多层结构的二次粒子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善其输出特性以及提高其机械强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由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构成,
所述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具有用通式(A):Li1+uNixMnyCozMtO2(其中,-0.05≤u≤0.5,x+y+z+t=1,0.3≤x≤0.9,0≤y≤0.5,0≤z≤0.5,0<t≤0.05,M是从Mg、Al、Si、Ca、Ti、V、Cr、Zr、Nb、Mo、Hf、Ta以及W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添加元素)表示的组成以及层状岩盐型的结晶结构,
所述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由二次粒子构成,该二次粒子由一次粒子凝集而成,
所述二次粒子具有:3.0μm以上且7.0μm以下的由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50%累积直径d50;2.0m2/g以上且5.0m2/g以下的BET比表面积;1.0g/cm3以上且2.0g/cm3以下的振实密度;以及30mL/100g以上且60mL/100g以下的吸油量,
在所述一次粒子中,对于具有位于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内的一次粒径的复数个一次粒子,分别通过截面STEM或者TEM-EDX分析,对复数个部位测定所述添加元素M的浓度并算出该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时,该变动系数为1.5以下,所述变动系数为该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标准偏差除以该添加元素M的平均浓度而得到的值。
根据对所述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化图像,使用分水岭算法来确定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的个数,根据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的个数而得到的每个所述一次粒子的所述连结部的体积优选为5×105nm3以上且9×107nm3以下。每个所述一次粒子的所述连结部的体积更优选为8×105nm3以上且9×106nm3以下。
每个所述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能够通过以下评价方法来求出,该评价方法包括:(a)根据所述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得到二值化图像的工序;(b)根据得到的二值化图像,通过分水岭算法来确定所述一次粒子和该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和该一次粒子的个数的工序;以及(c)求出每个所述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工序。
所述二次粒子的所述50%累积直径d50优选为4.0μm以上且6.0μm以下。
作为表示所述二次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的指标的〔(d90-d10)/d50〕(其中,d10是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10%累积直径,d90是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90%累积直径)优选为1.0以下。
所述二次粒子的d90/d10的值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
优选的是,所述二次粒子具有:凝集部;将该凝集部的外周部连通的1个以上的连通孔;以及存在于该凝集部的内侧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所述连通孔的个数优选为2个以上。优选所述2个以上的空间部与所述连通孔或其他空间部连通。
所述添加元素M优选为从Mg、Al、Si、Ti、Zr、Nb、Mo以及W中选出的1种以上。所述添加元素M优选为W。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有正极、负极、间隔体以及非水电解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或者具有正极、负极以及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用于所述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本发明的所述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发明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由于能得到足够大的机械强度而且与非水电解质或者固体电解质的接触面积足够大,因此,促进粒子界面的锂离子的插入和脱出,能够改善其输出特性。因此,应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提供高输出特性,因而其工业意义非常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实施例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的截面的SEM照片。
图2是表示构成实施例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一次粒子的基于TEM-EDX分析的W的浓度的测定结果的截面数据。
图3(a)~图3(c)是说明获取每个一次粒子的所述连结部的体积的手段的概念图。图3(a)是一次粒子分离前的二值化图像,图3(b)是一次粒子分离后的二值化图像,图3(c)是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二值化图像。
图4是构成比较例1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的截面的SEM照片。
图5是在电池评价中使用的2032型硬币型电池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表示阻抗评价的测定例的图。
图7是用于分析的等效电路的概略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1.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下,称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特征在于,其由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以下,称为“复合氧化物粒子”)构成,具备下述要件(1)~(7)。
(1)组成
复合氧化物粒子具有用通式(A):Li1+uNixMnyCozMtO2(其中,-0.05≤u≤0.5,x+y+z+t=1,0.3≤x≤0.9,0≤y≤0.5,0≤z≤0.5,0<t≤0.05,M是从Mg、Al、Si、Ca、Ti、V、Cr、Zr、Nb、Mo、Hf、Ta以及W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添加元素)表示的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表示锂(Li)的过剩量的u的值为-0.05以上且0.5以下。优选为0以上且0.5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且0.35以下。通过将u的值限制为上述范围,能够提高将该正极活性物质用作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以及电池容量。相对于此,u的值小于-0.05时,二次电池的正极电阻增大,因此,有可能不能提高输出特性。u的值大于0.5时,不仅初始放电容量降低,而且正极电阻也有可能增大。
镍(Ni)是有助于二次电池的高电位化和高容量化的元素,表示其含量的x的值为0.3以上且0.9以下。优选为0.4以上且0.7以下,更优选为0.4以上且0.6以下。x的值小于0.3时,有可能不能充分提高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x的值大于0.9时,使输出特性、耐久特性提高的其他元素的含量减少,有可能不能充分地得到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特性。
锰(Mn)是有助于提高热稳定性的元素,表示其含量的y的值为0以上且0.5以下。优选为0.1以上且0.4以下。y的值大于0.5时,高温工作时Mn从正极活性物质中溶出,有时充放电循环特性劣化。
钴(Co)是有助于提高充放电循环特性以及输出特性的元素,表示其含量的z的值为0以上且0.5以下。优选为0.1以上且0.4以下。z的值大于0.5时,有时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的初始放电容量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能够含有以下添加元素M。作为添加元素M,能够使用从镁(Mg)、铝(Al)、硅(Si)、钙(Ca)、钛(Ti)、钒(V)、铬(Cr)、锆(Zr)、铌(Nb)、钼(Mo)、铪(Hf)、钽(Ta)以及钨(W)中选出的1种以上。
添加元素M优选为从由Mg、Al、Si、Ti、Zr、Nb、Mo以及W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W。
表示添加元素M的含量的t的值为大于0且0.05以下。优选为0.001以上且0.03以下。t的值大于0.05时,由于有助于Redox反应的金属元素减少,因此,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降低。
添加元素M既可以分散在复合氧化物粒子内部,也可以包覆复合氧化物粒子的表面。在任意一种情况下,均优选将添加元素M的含量控制为上述范围。
优选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由包含作为主要过渡金属的Ni、Mn以及Co的含锂镍锰钴的复合氧化物(NMC)构成。在该情况下,优选复合氧化物粒子具有通式(B):Li1+ uNixMnyCozMtO2(-0.05≤u≤0.5,x+y+z+t=1,0.3≤x≤0.7,0.15≤y≤0.4,0.15≤z≤0.4,0<t≤0.05,M是从Mg、Al、Si、Ca、Ti、V、Cr、Zr、Nb、Mo、Hf、Ta以及W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添加元素)的组成。
通过对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光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得到的参数进行特沃尔德解析等,能够进行正极活性物质的组成的确认。
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具有上述通式(A)或通式(B)的组成时,为层状岩盐型,具有六方晶系的结晶结构。
(2)粒子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复合氧化物粒子由复数个一次粒子凝集形成的二次粒子构成。
优选所述二次粒子具有:凝集部;将该凝集部的外周部连通的1个以上的连通孔;以及存在于该凝集部的内侧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
优选所述2个以上的空间部与所述连通孔或其他空间部连通。所述连通孔的个数也优选为2个以上。
通过复合氧化物粒子具有这种二次粒子的结构,能够容易地实现后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性状。
当外周部的连通孔与内部的空间部不连通时,粒子内部的空间部孤立,电解质不能充分地侵入复合氧化物粒子(二次粒子)的内部,不能确保充分的反应场所,因此,在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中,有时不能充分地表现出所期望的电池性能。内部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能够分别直接与外周部的连通孔连通。或者,也能够通过其他连通孔与外周部的连通孔连通。
根据这种结构,电解质通过外周部的连通孔充分地侵入至粒子内部的空间部,因此,不仅二次粒子的表面,在二次粒子内部也能够脱出和插入锂,确保充分的反应场所,能够显著降低电池的内部电阻。
因此,当使用具有这种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材料来构成锂离子二次电池时,能够进一步改善输出特性。
(3)粒径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二次粒子具有3.0μm以上且7.0μm以下的由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50%累积直径d50。二次粒子的50%累积直径d50优选为4.0μm以上且6.5μm以下,更优选为4.0μm以上且6.0μm以下。
更具体而言,50%累积直径d50是根据通过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析计测定的体积积分值求出的累积体积为全部粒子的总体积的50%的粒径(将全体体积设为100%来求出粒度分布的累积曲线时,该累积曲线为50%的点的粒径)。
如果构成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的50%累积直径d50为上述范围,不仅能够增加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的单位体积的电池容量,而且也能够改善安全性、输出特性。
相对于此,50%累积直径d50小于3.0μm时,正极活性物质的填充性降低,有可能不能增加单位体积的电池容量。50%累积直径d50大于7.0μm时,正极活性物质的反应面积降低,与电解质的界面减少,因此,有可能难以改善输出特性。
(4)BET比表面积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二次粒子具有2.0m2/g以上且5.0m2/g以下的BET比表面积。BET比表面积优选为2.5m2/g以上且4.5m2/g以下。
二次粒子的BET比表面积是表示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性状(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的指标。当二次粒子具有凝集部、将该凝集部的外周部连通的1个以上的连通孔以及存在于该凝集部的内侧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时,该BET比表面积表示包括存在于二次粒子的外周部的连通孔(开口部)以及二次粒子的内部的微细空腔(空间部)的表面积。
BET比表面积通过基于氮气吸附的BET法来测定。
二次粒子的BET比表面积小于2.0m2/g时,在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构成二次电池的情况下,不能充分确保其与电解质的反应面积,有可能不会充分地提高输出特性。二次粒子的BET比表面积大于5.0m2/g时,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质的反应面积过多,有时二次电池的耐久性降低。
(5)振实密度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二次粒子具有1.0g/cm3以上且2.0g/cm3以下的振实密度。振实密度优选为1.0g/cm3以上,更优选为1.2g/cm3以上。
振实密度是例如在球形粒子中反映粒子内部的固体区域量的密度的指标。
振实密度小于1.0g/cm3时,即使增大BET比表面积,二次粒子内的固体区域量也少,有时二次电池的耐久性降低。对振实密度的上限值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二次粒子具有凝集部、将凝集部的外周部连通的1个以上的连通孔以及存在于凝集部的内侧且与连通孔连通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时,通常制造条件下的上限值为2.0g/cm3左右。
振实密度是基于JIS Z-2504将采集到容器的试样粉末轻敲100次后的堆积密度,能够用振动比重测定仪来测定。
(6)吸油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二次粒子具有30mL/100g以上且60mL/100g以下的吸油量。吸油量优选为35mL/100g以上且55mL/100g以下。
吸油量是表示二次粒子内部的空间部的合计(全部空腔)体积的指标。吸油量通过按照“JIS K6217-4:2008(橡胶用炭黑—基本特性—第四部,油吸收量的求出方法(包括压缩试样))”中记载的步骤进行操作来求出。但是,由于该操作工序繁杂,因此,通常使用按照上述JIS上市的吸油量测定装置测定吸油量。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测定用油(油),使用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该测定结果由每100g试样的吸油量算出,因此,单位用“mL/100g”表示。
吸油量低于30mL/100g时,在二次粒子的内部不能形成充分的空间部,有可能不能得到充分的BET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吸收量大于60mL/100g时,在结构上在二次粒子的内部存在较多的空间部,堆积密度降低而填充性降低,构成二次电池时,有可能不能充分地得到单位体积的电池容量。
(7)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表示构成二次粒子的一次粒子内的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偏差的变动系数(CV)为1.5以下。变动系数(CV)优选为1.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以下。
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是表示包括一次粒子内的粒内以及晶界的一次粒子整体的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偏差的指标。
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如下所述地求出。首先,通过聚焦离子束装置(FIB)、离子研磨装置等对正极活性物质进行薄片加工,从而使二次粒子截面露出。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或者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针对二次粒子的截面中具有位于0.1μm以上且1.0μm以内的范围内的一次粒径的连结的2个一次粒子,分别对2个一次粒子中的复数个部位进行电子射线照射,对产生的添加元素M的特性X射线的能量进行能量分散性X射线分析装置(EDX)分析,从而求出各部位的添加元素M的浓度。
根据得到的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数据,求出添加元素M的平均浓度(μ)以及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标准偏差(σ)。
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CV)根据式:CV=σ/μ求出。
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变动系数(CV)大于1.5时,一次粒子内和/或二次粒子内的添加元素M的分布发生偏移,在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中,有时损害电池容量、输出特性等电池性能。
(8)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
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根据对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化图像,使用分水岭算法来确定二值化图像内的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二值化图像内的一次粒子的个数,根据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二值化图像内的一次粒子的个数而得到的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优选为5×105nm3以上且9×107nm3以下。
每个该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值为控制构成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的强度的参数。通过将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限制在上述范围,从而在具备上述特性的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特别是具备二次粒子具有凝集部、将凝集部的外周部连通的1个以上的连通孔以及存在于凝集部的内侧且与连通孔连通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的结构的正极活性物质中,能得到足够大的机械强度,在电池容量、输出特性以及循环特性均不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输出特性的进一步提高。
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小于5×105nm3时,在破碎工序中,正极活性物质被粉碎,产生微粉,从而其电池特性降低。另一方面,大于9×107nm3时,不能得到规定的BET比表面积、振实密度以及吸油量。即,随着一次粒子增大,二次粒子的多孔度降低,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的反应面积减少,因此,其电池特性降低。
如果考虑二次粒子的强度与多孔度的平衡,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优选为8×105nm3以上且9×106nm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06nm3以上且8×106m3以下。
下面,具体地说明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值的求出方法。具体而言,该值基本上能够通过以下评价方法来求出,该评价方法包括:(a)根据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得到二值化图像的工序;(b)根据得到的二值化图像,通过分水岭算法确定一次粒子和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和一次粒子的个数的工序;以及(c)求出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工序。
(a)根据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得到二值化图像的工序
在该工序中,最初得到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鉴于二次粒子的尺寸、预想的与探针的接触面积,选择具有适当的空间分辨率的评价装置以及观察条件来实施二次粒子的观察。例如,对于粒径为几十nm以上且几百μm以下的二次粒子,优选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以下,称为“SEM”)。对于粒径为几nm以上且几百nm以下的粒子,能够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下,称为“TEM”)进行图像观察。对于任意粒径的二次粒子,均能够使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以下,称为“STE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最初获得的观察图像,能够使用包括复数个二次粒子的观察图像。即,对于包括复数个二次粒子的观察图像,能够实施后述的求出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工序。即,并不限于单个二次粒子的观察图像。其中,也能够使用单个二次粒子的观察图像。
在SEM观察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带聚焦离子束加工观察装置(FIB)的SEM装置,通过反复进行以规定的加工宽度的截面加工和SEM观察来得到(即,在各深度方向得到)二维观察图像的集合,根据该二维观察图像的集合,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来获取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
在TEM的情况下,通过断层扫描法,对改变倾斜角度而拍摄的二维观察图像进行三维构建,从而能够获取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
能够根据作为观察对象的粒子的尺寸等适当改变图像获取条件。例如,在SEM观察中,通常,能够通过以下的想法来施加各测定参数的改变。
<加速电压>
加速电压越高,距试样最表面较深的部分的信息越会混杂在观察图像中。即,无论观察图像是否为二维图像,进深方向的信息(埋入截面的粒子的信息等)均混杂在观察图像中。因此,优选在能够确保需要的空间分辨率的范围内采用尽可能低的加速电压的条件。
<电流>
通常,电流值(较小的孔径尺寸)越低,空间分辨率越高,而亮度降低,信号量降低,噪音增多,图像质量变差。因此,优选选择空间分辨率与图像质量能取得平衡的条件。
<工作距离>
如果在SEM观察中工作距离缩短,则透镜的像差减小,分辨率升高。特别是,在低加速电压条件下观察时,工作距离越短,空间分辨率越高。
<观察图像的倍率以及像素数>
倍率越高,空间分辨率越高,另一方面,能够观察的范围以及一次粒子的个数减少,因此,鉴于观察所需要的一次粒子的个数和空间分辨率,选择取得平衡的条件。
像素数越多,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另一方面,也存在图像获取时间延长等缺点,因此,优选根据需要的图像分辨率选择适当的值。
1个像素(以下,在二维的情况下,有时记作“Pixel(像素)”;在三维的情况下,有时记作“Voxel(体素)”)的尺寸是图像分析时的各种处理的最小单位。在图像分析中,考虑需要在何种程度的分辨率条件下进行处理,确定倍率和像素数、以及1个像素具有何种程度的实际空间中的尺寸。
<每次扫描的光束停留时间(Dwell Time)>
停留时间越长,信号量增多,噪音减少,从而图像质量变好,但存在观察时间延长的缺点,在需要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条件。
<检测器>
电子射线入射到试样而产生的电子中大体存在二次电子(非弹性散射电子)和反射电子(弹性散射电子)。对于SEM,通常,通过调整各种检测器以及检测条件,来调整观察图像中的二次电子和反射电子的信号比例,从而得到目标观察图像。在实施图像分析的情况下,在多数情况下,根据基于组成的对比度来切分物质。另外,在图像分析中,源自试样截面加工等时产生的试样凹凸的对比度会成为障碍,因此,不优选因边缘效应而强烈地产生源自凹凸的对比度的二次电子像。从这种观点出发,实施图像分析时的观察图像优选为由反射电子构成的反射电子像。
此外,在TEM的情况下,加速电压越高,空间分辨率越增加,然而,根据试样,有时会因电子射线照射而受到损伤,因此,在处理这种试样时,能够施加减小加速电压、电流值等改变。
通常,对于三维构建图像的轴,将二维观察图像的水平方向规定为X轴,将垂直方向规定为Y轴,在采用SEM的情况下,将基于FIB的截面加工方向规定为Z轴。
二维观察图像受观察时的工作台漂移等的影响,X位置和Y位置稍微偏移的情况较多,因此,在重叠时,在相邻的图像之间实施最小二乘拟合,从而能够实施X位置和Y位置的对位。
在TEM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断层扫描法构建三维图像。具体而言,预先得到改变倾斜角度而拍摄的二维观察图像。此时,预先在试样中添加Au纳米粉末等。接着,在试样中加入标记的位置信息。基于该试样中的位置信息,与SEM同样地通过最小二乘拟合来实施对位从而能够构建三维图像。
<像素尺寸等效化工序>
在二值化工序之前,也能够进行像素尺寸等效化工序,即,在试样的观察图像中,加入用于得到观察图像的电子显微镜的电子射线相对于二次粒子的入射角,使X轴和Y轴的像素尺寸、或X轴和Y轴和Z轴的像素尺寸等效。
<噪音除去工序>
像素尺寸经等效化后的观察图像所含的噪音在二值化处理中有可能成为障碍。因此,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噪音除去工序。作为噪音除去工序的具体方法,能够采用在一般的图像处理技术中采用的公知的噪音除去技术。
<二值化工序>
通过二值化工序,得到将尺寸等效化工序后的试样的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后的二值化图像。具体而言,通过二值化处理,将作为分析对象的物质和除此之外的物质进行切分。二值化处理,例如是对单色图像的各像素设定白黑的强弱(Glay Scale)的值的范围从而切分物质的处理。
<二值化图像平滑化工序>
也能够对二值化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本文中的“形态学处理”,是指将粒子图像设为岛并将除此之外的部分的图像设为海时的海岛结构中的岛(或海)的部分的像素的膨胀和收缩组合多次进行的处理,其旨在二值化图像的平滑化和/或孤立点的除去(填充)的处理。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获取观察图像的条件,是否实施二值化图像平滑化工序是任意的。通过二值化图像平滑化工序来实现图像的平滑化,但是,通过省略二值化图像平滑化工序,在不产生伴随图像平滑化的信息脱落的情况下完成。由于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由多像素单位表示,因此,能够根据获取观察图像的条件适当地选择是否进行二值化图像平滑化工序。
(b)根据得到的二值化图像,通过分水岭算法来确定一次粒子和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和一次粒子的个数的工序
使用分水岭算法(Watershed Segmentation)得到对一次粒子进行分离识别而成的二值化图像,对该二值化图像进行标记处理的工序。
标记处理,是指对于二次粒子的二值化图像,将识别为相同物质的像素所连续的区域识别为一个区域并进行编号的处理。通过进行该处理来分别识别使用分水岭算法分离的一次粒子,能够掌握构成二次粒子的一次粒子的个数(总数)。
对此时的个数的评价的具体方法没有限定,能够进行将用像素之间不接触的部分所包围的部分设为一个簇即一个一次粒子的聚类。另外,以后也能够通过编号对各一次粒子进行区分,也能够简单地得到各一次粒子的总数。
作为像素之间是否连续的判断,存在以下方法:如果与着眼的像素以点以上(点、线、面)接触的像素(在二维的情况下为周围的8个像素、在三维的情况下为周围的26个像素)、或与着眼的像素以线以上(线、面)接触的像素(在二维的情况下为周围的4个像素、在三维的情况下为周围的18个像素)、或与着眼的像素以面接触的像素(仅在三维的情况下,为周围的6个像素)为同一物质,则判断为连续,能够任意地选择方法。
分水岭(Watershed)算法是图像处理中的公知技术,是具有边界模糊的部位的图像区域的分割方法。具体而言,在作为海岛结构的二值化图像内,将从海的部分到岛的部分的距离较大的部分(即,岛的中心或其附近部分)设为高亮度时,其为根据各亮度在高亮度部位之间的妥当位置设定边界的方法。由此,能够将图像中的接触的物体的边界分离并识别。
应用分水岭算法时,如果具有亮度的部分存在1个像素(1个像素或1个体素),则能够将该部分认定为高亮度部位。但并不限定于此,根据作为对象的试样的种类、观察图像的获取条件、其他理由,具有亮度的部分存在复数个像素的情况下,才能够将该部分认定为高亮度部位。
(c)求出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工序
对于该工序,在前工序中,根据对单个或复数个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化图像,使用分水岭算法确定一次粒子、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一次粒子的个数相关的数据,基于该数据得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的值,而且,通过该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一次粒子的个数来求出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
根据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来评价具有多孔质结构的二次粒子中的一次粒子的连结程度。
在该工序中,最初获得构成二次粒子的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的值。下面,举例该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的获取方法。但是,该方法并不限定于以下示例。
根据基于分水岭算法分离一次粒子前的二值化图像的像素数,得到分离前的状态下的一次粒子的总体积。然后,根据基于分水岭算法分离一次粒子后的二值化图像的像素数,得到分离后的状态下的一次粒子的总体积。然后,通过从分离前的一次粒子的总体积中减去分离后的一次粒子的总体积,能够得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
更具体而言,从根据图3(a)所示那的基于分水岭算法分离一次粒子前的根据与Z轴方向的深度对应的二值化图像中的分离前的一次粒子图像得到的一次粒子的面积中,减去根据图3(b)所示那样的分离后的一次粒子图像得到的一次粒子的面积,从而得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面积(像素数:像素),将与Z轴方向的深度对应的一次粒子之间的面积进行合计,从而能够得到连结部的总体积(像素数:体素)。
或者,根据基于分水岭算法分离一次粒子前的二值化图像的数据和分离后的二值化图像的数据,得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二值化图像,根据该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二值化图像的像素数,能够得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
更具体而言,根据图3(a)所示那样的基于分水岭算法分离一次粒子前的与Z轴方向的深度对应的二值化图像中的分离前的一次粒子图像、以及图3(b)所示那样的分离后的一次粒子图像,得到图3(c)所示那样的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二值化图像,再根据该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二值化图像得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面积(像素数:像素),将与Z轴方向的深度对应的一次粒子之间的面积进行合计,从而能够得到连结部的总体积(像素数:体素)。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根据使用分水岭算法由对三维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后的二值化图像确定的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一次粒子的个数,得到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
即使不除以一次粒子的个数,也能够根据连结部的像素数的合计值以及二值化图像中的1个像素具有何种程度的实际空间中的尺寸的信息来得到连结部的体积。但是,连结部的体积受到一次粒子的个数的很大影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更详细地评价多孔质结构的二次粒子的抗压强度的程度,通过将连结部的体积除以一次粒子的个数,来排除一次粒子个数的影响。
上述各工序中的图像处理能够通过使用公知的软件来实现。作为这种软件的一例,能够举例图像分析软件“AVIZO”(日本FEI株式会社制)。利用这样的图像分析软件能够进行所有工序中的图像处理以及提取所需要的数值数据。但是,本实施方式不限于使用这样的图像分析软件,也能够使复数个公知的图像分析软件负责各工序中的图像分析和数值数据的提取。
此外,根据包括复数个二次粒子的观察图像、特别是包括由复数个二次粒子凝集而形成的三次粒子的观察图像来得到单个二次粒子的观察图像时,根据由包括复数个二次粒子的观察图像得到的二值化图像,通过分水岭算法确定二次粒子与二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从而提取单个二次粒子。在此基础上,能够实施求出上述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工序。
(9)粒度分布
虽然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作为表示二次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的指标的〔(d90-d10)/d50〕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7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6以下。由这种粒度分布窄的二次粒子构成的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微细粒子、粗大粒子的比例少,因此,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的安全性、循环特性以及输出特性均优异。
〔(d90-d10)/d50〕大于1.0时,正极活性物质中的微细粒子、粗大粒子的比例增加。例如,微细粒子的比例多时,因微细粒子的局部反应,导致二次电池容易发热,不仅安全性降低,有时因微细粒子的选择性劣化而导致循环特性也差。另外,粗大粒子的比例多时,不能充分确保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的反应面积,有时输出特性差。
在以工业规模的生产为前提的情况下,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使用〔(d90-d10)/d50〕过小的物质并不现实。因此,如果考虑成本、生产性,则〔(d90-d10)/d50〕的下限值优选为0.3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表示粒度分布的宽度的指标〔(d90-d10)/d50〕中的d10和d90的意义和求出方法与上述d50的情况相同,d90是指从粒径小的一侧累积各粒子的体积,该累积体积为全部粒子的总体积的90%的粒径,d10是指从粒径小的一侧累积各粒子的体积,该累积体积为全部粒子的总体积的10%的粒径。
(10)d90/d10
虽然是任意的但在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根据二次粒子的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d90的值相对于d10的值的比(d90/d10)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更优选为1.2以上且1.8以下。
如果构成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的d90/d10的值为该范围,则不仅能够增加使用该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电池的单位体积的电池容量,而且也能够改善安全性、输出特性。二次粒子的d90/d10的值大于2.0时,正极活性物质的反应面积降低,与电解质的界面减少,因此,有可能难以改善输出特性。
(11)根据(003)面的X射线衍射图形求出的晶粒粒径
虽然是任意的但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复合氧化物粒子,当根据基于X射线衍射的(003)面的峰的半值宽度使用谢乐公式求出一次粒子的晶粒粒径时,该晶粒粒径优选为以上且以下,更优选为以上且以下,进一步优选为以上以下。具有上述范围的晶粒粒径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极高,能够降低二次电池的正极电阻并且提高其输出特性。
(003)面的晶粒粒径小于时,一次粒子微细,存在于正极活性物质内的一次粒子间的细孔过于微细,电解质难以侵入正极活性物质内,因此,与电解质的反应面积减少,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003)面的晶粒粒径大于时,一次粒子过于粗大,二次粒子中所占的细孔的比例极度减少,电解质的侵入路径减少,因此,与电解质的反应面积减少,从而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降低。
2.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所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只要具有上述组成、结晶结构、粒子结构以及粒子性状,就不受其制造方法限定。
但是,通过以下说明的制造方法制造所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从而能够容易地制造具有上述组成、结晶结构、粒子结构以及粒子性状的正极活性物质。
具体而言,所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通过以下方式得到:切换晶析工序中的氧化性环境与非氧化性环境,制备含镍锰钴的复合氢氧化物等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将该复合氢氧化物或对该复合氢氧化物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热处理粒子与锂化合物进行混合,对得到的锂混合物进行烧成。
下面,以所述复合氧化物粒子为含锂镍锰钴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情况为例详细地对各工序进行说明。
(1)晶析工序
向反应槽内适量供给水、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以及氨水,准备调整为pH值在液温25℃基准下为11以上且13以下且铵离子浓度为9g/L以上且15g/L以下的反应前水溶液。另一方面,优选将硫酸镍、硫酸锰、硫酸钴以及添加元素M的化合物(硫酸盐、钠盐等)溶解在水中以使各金属元素(Ni、Co、Mn、M)的摩尔比满足上述式(A),并制备1.0mol/L以上且3.0mol/L以下的原料水溶液。或者,将硫酸镍、硫酸锰以及硫酸钴溶解在水中以使各金属元素(Ni、Co、Mn)的摩尔比满足上述式(A),制备1.0mol/L以上且3.0mol/L以下的原料水溶液,另外准备含有添加元素M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也能够添加在所述原料水溶液中以使添加元素M的添加量满足上述式(A)。
然后,通过一边吹入氩气、氮等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的气体一边向反应前水溶液供给原料水溶液,进行核生成。此时,优选的是,适当供给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以及氨水,使核生成用水溶液的pH值以及铵离子浓度维持在上述范围。
核生成结束后,通过加入硫酸等酸调整成pH值在液温25℃基准下为10以上且12以下并且小于所述核生成工序中的pH值,从而形成粒子生长用水溶液。确认了pH值成为规定的值后,供给上述原料水溶液并使核生成工序中生成的核(粒子)生长。此外,当另外准备含有添加元素M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时,也能够仅在粒子生长工序或者仅在粒子生长工序的特定阶段(例如,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添加含有该添加元素M的化合物的水溶液。
作为粒子生长的第一阶段,从粒子生长工序开始时起,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规定时间一边持续进行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中的晶析。
作为第二阶段,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的状态下,使用孔径为100μm以上且1cm以下的散气管使空气或氧在反应槽内流通,进行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1容量%以上的氧化性环境的切换操作1。切换操作1开始后,在维持氧化性环境的同时,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规定时间一边进行晶析。
作为第三阶段,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的状态下,使用散气管使非氧化性环境的气体在反应槽内流通,进行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的切换操作2。切换操作2开始后,在维持非氧化性环境的同时,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规定时间一边进行晶析。
作为第四阶段,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的状态下,使用散气管使氧化性环境的气体在反应槽内流通,进行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1容量%以上的氧化性环境的切换操作3。切换操作3开始后,在维持氧化性环境的同时,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规定时间一边进行晶析。
作为第五阶段,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的状态下,使用散气管使非氧化性环境的气体在反应槽内流通,进行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的切换操作4。切换操作4开始后,在维持非氧化性环境的同时,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规定时间一边进行晶析。
粒子生长工序中的各阶段的时间为第二阶段≤第四阶段<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五阶段。优选将整个粒子生长工序的晶析时间设为8小时以内。
粒子生长工序也能够同样地进行切换操作5和6,设置氧化性环境下的第六阶段和非氧化性环境下的第七阶段。进一步,也能够进行切换操作7和8,设置氧化性环境下的第八阶段以及非氧化性环境下的第九阶段。也能够进一步追加进行切换操作9和10,设置氧化性环境下的第十阶段以及非氧化性环境下的第十一阶段。
在这些情况下,粒子生长工序中的各阶段的时间也为第二阶段≤第四阶段≤第六阶段≤第八阶段≤第十阶段<第一阶段≤第三阶段≤第五阶段≤第七阶段≤第九阶段≤第十一阶段。
晶析结束后,通过对得到的生成物进行水洗、过滤和干燥,能够得到规定的含镍钴锰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
在粒子生长工序中,优选的是,在该工序的全过程中,适当供给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以及氨水,将粒子生长用水溶液的pH值和铵离子浓度维持在上述范围内。
通过这种晶析工序得到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具有在高密度的中心部的周围低密度层和高密度层相互层叠的粒子结构。通过将具有该粒子结构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作为前驱体,能容易地得到具备具有凝集部、将该凝集部的外周部连通的1个以上的连通孔以及存在于该凝集部的内侧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的粒子结构的复合氧化物粒子。
(2)混合工序
混合工序是将锂化合物混合在上述复合氢氧化物粒子或对该复合氢氧化物粒子施加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粒子中来得到锂混合物的工序。
在混合工序中,将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和锂化合物混合,以使锂混合物中的除Li以外的金属原子、具体而言以使Ni、Mn、Co以及添加元素M的原子数的和(Me)与Li的原子数(Li)的比(Li/Me)为0.95以上且1.5以下,优选为1.0以上且1.5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1.3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且1.2以下。即,在烧成工序前后,由于Li/Me没有变化,因此,需要将复合氢氧化物和锂化合物混合以使混合工序中的Li/Me成为目标正极活性物质的Li/Me。
对混合工序中使用的锂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定,从入手容易性出发,优选使用氢氧化锂、硝酸锂、碳酸锂或它们的混合物。特别是,如果考虑处理的难易度、品质稳定性,优选使用氢氧化锂或碳酸锂。
在混合中能够使用通常的混合机。例如,能够使用振动混合机、罗杰(lodyga)混合机、朱丽叶(Julia)混合机、V型搅拌机等。
(3)预烧工序
作为锂化合物使用氢氧化锂、碳酸锂时,在混合工序后且烧成工序前,也能够进行在比后述烧成温度更低的温度而且在350℃以上且800℃以下、优选在450℃以上且750℃以下的温度条件下对锂混合物进行预烧的预烧工序。由此,能够使Li充分地扩散在复合氢氧化物粒子中,能够得到更均匀的复合氧化物粒子。
此外,上述温度条件下的保持时间优选为1小时以上且10小时以下,更优选为3小时以上且6小时以下。另外,预烧工序中的环境与后述烧成工序同样地优选为氧化性环境,更优选为氧浓度为18容量%以上且100容量%以下的环境。
(4)烧成工序
烧成工序是在规定条件下对混合工序中得到的锂混合物进行烧成,使Li在复合氢氧化物中扩散进行反应从而得到复合氧化物粒子的工序。
对烧成工序中使用的炉,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在大气或氧气流中能够对锂混合物进行加热即可。但是,从均匀地保持炉内的环境的观点来看,优选不产生气体的电炉,间歇式或连续式电炉的任一者都能适合使用。关于这点,热处理工序和预烧工序中使用的炉也相同。
a)烧成温度
锂混合物的烧成温度设定为720℃以上且980℃以下。烧成温度小于720℃时,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和Li不能充分地反应,剩余的Li、未反应的复合氢氧化物残存,或者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不足。另一方面,烧成温度大于980℃时,复合氧化物粒子内的连通孔、空间部破坏,有可能导致最终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面积降低、吸油量降低、振实密度提高。另外,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间剧烈烧结,引起异常粒生长,无定形粗大粒子的比例增加。
通过控制烧成温度,能够控制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粒子)的BET比表面积、吸油量、振实密度、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以及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50%累积直径d50。从控制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粒子)的BET比表面积、吸油量、振实密度、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50%累积直径d50的观点出发,优选将锂混合物的烧成温度设定730℃以上且970℃以下,更优选设定为750℃以上且970℃以下。
烧成工序中的升温速度优选设定为1℃/分钟以上且10℃/分钟以下,更优选设定为3℃/分钟以上且8℃/分钟以下。进一步,在烧成工序中,更优选的是,在锂化合物的熔点附近的温度,降低升温速度,设定为0.3℃/分钟以上且6℃/分钟以下。由此,能够使复合氢氧化物粒子和锂化合物更均匀地反应。
b)烧成时间
在烧成时间中,在上述烧成温度条件下的保持时间优选设为至少2小时,更优选设为3小时以上且20小时以下。烧成温度条件下的保持时间小于2小时时,Li不能充分地在复合氧化物粒子中扩散,剩余的Li、未反应的复合氧化物粒子有可能残存,或者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有可能不足。
c)烧成环境
烧成时的环境优选设为氧化性环境,更优选设为氧浓度为18容量%以上且100容量%以下的环境,进一步优选设为氧浓度为50容量%以上且100容量%以下的环境。特别优选设为上述氧浓度的氧与非活性气体的混合环境。即,烧成优选在大气或氧气流中进行。氧浓度小于18容量%时,正极活性物质的结晶性有可能不足。
(5)破碎工序
通过烧成工序得到的构成正极活性物质的二次粒子有时会产生凝集或轻度烧结。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对凝集体或烧结体进行破碎。由此,能够将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平均粒径、粒度分布调整至合适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破碎是指对在烧成时因粒子间的烧结颈等生成的由复数个二次粒子构成的凝集体施加机械能,使其分离而基本不破坏二次粒子自身,从而松开凝集体的操作。
作为破碎方法,能够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能够使用销棒式粉碎机、锤式粉碎机等。需要说明的是,此时,优选将破碎力控制为适当的范围以不破坏二次粒子自身。
如上所述,通过调整烧成条件,能够控制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粒子)的BET比表面积、吸油量、振实密度、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以及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50%累积直径d50,最终能够容易地得到具有规定的粒子性状的所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
3.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采用具有正极、负极、间隔体以及非水电解质等构成部件的与一般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相同的构成。或者,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能够采用具有正极、负极以及固体电解质等构成部件的与一般的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相同的构成。即,只要是通过锂离子的脱出和插入进行充放电的二次电池,本发明就能够广泛地应用于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至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示例,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根据本说明书记载的实施方式进行了各种改变、改良的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构成部件
a)正极
使用所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如下所述地制造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
首先,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中混合导电材料以及粘结剂,进一步根据需要添加活性炭、粘度调整等溶剂,将这些混炼从而制造正极复合材料膏。此时,正极复合材料膏中的各混合比也是决定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性能的重要因素。例如,当将除去溶剂的正极复合材料的固体成分设为100质量份时,与一般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同样地,能够将正极活性物质的含量设为60质量份以上且95质量份以下,将导电材料的含量设为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并将粘结剂的含量设为1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
将获得的正极复合材料膏例如涂布于铝箔制的集电体的表面,并进行干燥,使溶剂飞散。根据需要,有时也为了提高电极密度而通过辊压机等进行加压。如此地能够制备片状正极。能够根据目标电池将片状正极切割为适当尺寸等后,用于电池的制备中。需要说明的是,正极的制造方法不限于前述示例的方法,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方法。
作为导电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石墨(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胀石墨等)、乙炔黑、科琴黑等炭黑系材料。
对于粘结剂而言,其起到将活性物质粒子连结而防脱的作用,能够使用例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PTFE)、氟橡胶、乙烯-丙烯-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纤维素系树脂或聚丙烯酸。
除此之外,能够根据需要在正极复合材料中添加使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材料和活性炭分散并溶解粘结剂的溶剂。作为溶剂,具体地,能够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另外,在正极复合材料中,为了使双电层容量增加,也能够添加活性炭。
b)负极
在负极中,能够使用金属锂、锂合金等。另外,能够使用以下形成的负极,即在能够吸留并脱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中混合粘结剂,添加适当溶剂,制成膏状的负极复合材料,将该负极复合材料涂布于铜等金属箔集电体的表面,并进行干燥,根据需要,为了提高电极密度而进行压缩,形成负极。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例如能够使用金属锂、锂合金等含有锂的物质、能吸留和脱出锂离子的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和酚醛树脂等有机化合物烧成体以及焦炭等碳物质粉状体。在该情况下,作为负极粘结剂,能够与正极同样地使用PVDF等含氟树脂,作为使这些负极活性物质以及粘结剂分散的溶剂,能够使用N-甲基-2-吡咯烷酮等有机溶剂。
c)间隔体
间隔体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被夹持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具有将正极与负极分开,保持电解质的功能。作为这样的间隔体,例如,能够使用在聚乙烯、聚丙烯等薄膜中具有很多微细孔的膜,但只要具有上述功能,就没有特别的限定。另外,也能够使用固体电解质。
d)电解质
作为用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使用将作为支持盐的锂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而成的非水电解液等。
作为用于非水电解液的有机溶剂,能够单独使用从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碳酸丁烯酯、三氟碳酸丙烯酯等环状碳酸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丙酯等链状碳酸酯;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等醚化合物;甲基乙基砜、丁磺酸内酯等硫化合物;磷酸三乙酯、磷酸三辛酯等磷化合物等中选出的1种,或者混合使用其中的两种以上。
作为支持盐,能够使用LiPF6、LiBF4、LiClO4、LiAsF6、LiN(CF3SO2)2以及这些复合盐等。
此外,非水电解液也可以包含自由基捕捉剂、表面活性剂以及阻燃剂等。
用于全固体锂离子二次电池等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固体电解质具有耐高电压的性质。作为固体电解质,存在无机固体电解质和有机固体电解质。
作为氧化物固体电解质,能够使用含有氧(O)且具有锂离子传导性以及电子绝缘性的氧化物,例如,Li1.3Al0.3Ti1.7(PO4)3、Li3PO4、Li3PO4NX、LiBO2NX、LiNbO3、LiTaO3、Li2SiO3、Li4SiO4-Li3PO4、Li4SiO4-Li3VO4、Li2O-B2O3-P2O5、Li2O-SiO2、Li2O-B2O3-ZnO、Li1+XAlXTi2-X(PO4)3(0≤X≤1)、Li1+XAlXGe2-X(PO4)3(0≤X≤1)、LiTi2(PO4)3、Li3XLa2/3-XTiO3(0≤X≤2/3)、Li5La3Ta2O12、Li7La3Zr2O12、Li6BaLa2Ta2O12、Li3.6Si0.6P0.4O4等。
作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能够使用含有硫(S)且具有锂离子传导性以及电子绝缘性的硫化物,例如,Li2S-SiS2、Li2S-P2S5、LiI-Li2S-SiS2、LiI-Li2S-P2S5、LiI-Li2S-B2S3、Li3PO4-Li2S-Si2S、Li3PO4-Li2S-SiS2、LiPO4-Li2S-SiS、LiI-Li2S-P2O5、LiI-Li3PO4-P2S5等。
作为除氧化物固体电解质以及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以外的无机固体电解质,例如,能够使用Li3N、LiI、Li3N-LiI-LiOH等。
作为有机固体电解质,能够使用表现出离子传导性的高分子化合物。例如,能够使用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它们的共聚体等。另外,有机固体电解质能够包括支持盐(锂盐)。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固体电解质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电解质与正极活性物质的接触,也能够在正极材料中混合固体电解质。
(2)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构成
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采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由正极、负极、间隔体、非水电解质等构成的结构、固体电解质二次电池中的由正极、负极、固体电解质等构成的结构。另外,对二次电池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能够采用圆筒形、层叠形等各种形状。
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情况下,例如,使正极和负极隔着间隔体层叠来制成电极体,使非水电解质含浸于得到的电极体中,在正极集电体和与外部连通的正极端子之间以及在负极集电体和与外部连通的负极端子之间,使用集电用引线等来连接,并密封在电池壳体中,从而完成锂离子二次电池。
(3)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性
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如上所述地使用所述实施方式的正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材料,因此,输出特性、耐久特性优异,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输出特性优异的具有中空结构或空间部的多层结构的二次粒子构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输出特性以及机械强度被进一步改善。
(4)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用途
如上所述地,本实施方式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输出特性、耐久特性优异,能够适宜地用于对这些特性有高水平要求的电动工具、环境汽车的电源。
实施例
下面,使用实施例和比较例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核生成工序以及粒子生长工序的全过程中,反应水溶液的pH值通过pH控制器来测定,根据该测定值来调整氢氧化钠水溶液和碳酸钠水溶液的供给量,从而将各工序中的反应水溶液的pH值的变动幅度控制为±0.2的范围。
(实施例1)
a)复合氢氧化物的制造
[核生成工序]
首先,一边向反应槽内加入17L水并搅拌,一边将槽内温度设定为40℃。此时,使氮气在反应槽内流通1小时,将反应环境设为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接着,向反应槽内适量供给2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25质量%的碳酸钠水溶液和25质量%的氨水,调整成pH值为液温25℃基准下的12.6、铵离子浓度为10g/L,从而形成了反应前水溶液。
同时,将硫酸镍、硫酸锰以及硫酸钴溶解在水中以使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Ni:Co:Mn=5:2:3,制备2mol/L的原料水溶液。
使用W作为添加元素M。将钨酸钠二水合物溶解在水中以使得到的复合氢氧化物粒子中的包含添加元素M的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Ni:Mn:Co:W=5.0:2.0:3.0:0.1,制备钨酸钠水溶液。
然后,通过以115mL/分钟向反应前水溶液供给原料水溶液,形成核生成用水溶液,进行1分钟的核生成。此时,适当供给2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25质量%的碳酸钠水溶液和25质量%的氨水,将核生成用水溶液的pH值以及铵离子浓度维持在上述范围。
[粒子生长工序]
核生成结束后,暂时停止所有水溶液的供给,并加入硫酸以将pH值调整成在液温25℃基准下为11.0,从而形成粒子生长用水溶液。确认pH值为规定的值后,以与核生成工序相同的100mL/分钟和规定的比例供给原料水溶液,使核生成工序中生成的核(粒子)生长。此外,钨酸钠水溶液以10mL/分钟和规定的比例在第三阶段以及第四阶段与原料水溶液同时供给。
作为第一阶段,一边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一边从粒子生长工序开始时起持续进行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下的晶析35分钟。
作为第二阶段,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的状态下,使用孔径为1.0mm的SUS制的散气管使空气在反应槽内流通,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1容量%的氧化性环境(切换操作1)。切换操作1开始后,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一边进行20分钟晶析。
作为第三阶段,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的状态下,并且,在供给钨酸钠水溶液的同时使用散气管使氮在反应槽内流通,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切换操作2)。切换操作2开始后,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一边进行65分钟晶析。
作为第四阶段,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以及钨酸钠水溶液的状态下,使用散气管使空气在反应槽内流通,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1容量%的氧化性环境(切换操作3)。切换操作3开始后,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一边进行40分钟晶析。
作为第五阶段,停止钨酸钠水溶液的供给,另一方面,在持续供给原料水溶液的状态下,使用散气管使氮在反应槽内流通,将反应环境调整为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切换操作4)。切换操作4开始后,一边使用搅拌机搅拌一边进行110分钟晶析。
然后,通过停止包括原料水溶液的全部水溶液的供给,结束粒子生长工序。通过对得到的生成物进行水洗、过滤以及干燥,得到复合氢氧化物粒子。
在粒子生长工序中,在该工序的全过程中,适当供给25质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和25质量%的碳酸钠水溶液和25质量%的氨水,将粒子生长用水溶液的pH值以及铵离子浓度维持在上述范围。
b)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
使用振动混合机装置将得到的复合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锂充分地混合以使Li/Me为1.10,得到锂混合物(混合工序)。
将该锂混合物在氧(氧浓度:100容量%)环境中以1.3℃/分钟的升温速度升温至970℃,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持3小时从而进行烧成,冷却至室温(烧成工序)。
为了消除得到的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的凝集或轻度烧结,对该正极活性物质进行破碎(破碎工序)。
c)正极活性物质的评价
[组成]
通过使用ICP发光分光分析装置(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ICPE-9000)分析,对该正极活性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粒度分布]
使用激光衍射散射式粒度分析计(日本麦奇克拜尔株式会社(MicrotracBELCorp.)制,Microtrac MT 3300EXII)来测定根据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粒子)的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50%累积直径d50、10%累积直径d10以及90%累积直径d90。
[BET比表面积以及振实密度]
使用流动方式气体吸附法比表面积测定装置(株式会社贸腾(Mountech Co.,Ltd.)制,Macsorb1200系列)测定二次粒子的BET比表面积,使用叩拍机(Tapping Machine)(株式会社藏持科学器械制造所制,KRS-406)测定二次粒子的振实密度。
[吸油量]
使用依据“JIS K6217-4:2008”的吸油量测定装置(朝日总研(ASAHI SOUKEN)株式会社制,S-500)测定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粒子)的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n-butylphthalate,DBP)的吸油量。
[粒子结构]
将一部分正极活性物质埋入树脂,通过横截面抛光机(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IB-19530CP)加工而制成能观察截面的状态,在此基础上,用SEM(FE-SEM: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SM-6360LA)进行观察。如图1所示,确认了本实施例的正极活性物质由二次粒子形成,该二次粒子由复数个一次粒子凝集而成,在二次粒子的外周部具有6个左右的连通孔,在二次粒子的内部具有8个左右的空间部,并且,外周部的连通孔与内部的空间部连接。
[变动系数]
使用离子研磨装置(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Cryo Ion Slicer,IB-09060CIS)对正极活性物质(二次粒子)的截面进行薄片加工。使用TEM(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制,JEM-ARM200F),如图2所示那样,在所述二次粒子的截面,针对约0.5μm的一次粒子(夹着晶界而连结的2个),对从包括各一次粒子的粒内以及晶界的一次粒子整体中任意地选出的总计12个部位进行电子射线照射,使用EDX(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Thermo Fisher ScientificInc.)制,NSS)分析所产生的W的特性X射线的能量,对各一次粒子整体的W的平均浓度(μ)、W的浓度的标准偏差(σ)以及W的浓度的变动系数(CV)进行分析。表1示出了对得到的一次粒子进行TEM-EDX分析而得到的W的浓度的测定结果。
其结果是,W的平均浓度(μ)为1.0,W的浓度的标准偏差(σ)为1.1,W的浓度的变动系数(CV)为1.1。
表1
添加元素(W)
1 晶界 3.4
2 晶界 2.0
3 晶界 1.7
4 晶界 1.2
5 粒内 2.4
6 粒内 0.1
7 粒内 0.1
8 粒内 0.1
9 粒内 0.7
10 粒内 0.1
11 粒内 0.5
12 粒内 0.2
平均 μ 1.0
标准偏差 σ 1.1
变动系数 CV 1.1
[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
将一部分正极活性物质埋入热固化性树脂后,在以下条件下实施三维SEM观察。
<使用装置>
·双光束SEM-FIB装置,日本FEI株式会社制Scios
<SEM观察条件>
·加速电压:2kV
·电流值:0.1nA
·工作距离:7mm
·倍率:10k(HFW:20.7μm)
·像素数:X:1536×Y:1024(像素尺寸:X:4.56nm×Y:4.56nm)
·倾斜角:52°
·停留时间:30μs(1次扫描)
·检测器:反射电子检测器
<FIB加工条件>
·加速电压:30kV
·电流值:100pA
·工作距离:19mm
·加工间距:30nm
对于得到的二维图像的集合,在使用图像分析软件“AVIZO”(日本FEI株式会社制)实施Y轴倾斜角校正、XY对位、不需要区域的切除以及上下的亮度调整的基础上得到三维观察图像。得到的三维观察图像的体素尺寸为X:13.49nm、Y:17.12nm、Z:30nm。
通过以下工序,根据得到的三维观察图像得到二值化图像,对于得到的二值化图像进行以下分析,从而求出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
<尺寸等效化工序>
实施像素的重算以使X轴、Y轴、Z轴的像素尺寸等效,重算后的体素尺寸为X:13.49nm、Y:13.49nm、Z:13.49nm。
<二值化工序>
利用构成二次粒子的区域与除此之外的区域(用于包埋的树脂区域)的亮度差,对三维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从而得到二值化图像。通过使用上述图像分析软件的形态学处理对二值化图像进行二值化图像的平滑化。
<分水岭算法>
对二次粒子的二值化图像实施使用基于上述图像分析软件的分水岭算法的处理,将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分离,从而得到提取了一次粒子的二值化图像(一次粒子分离后的二值化图像)。进一步,根据一次粒子分离前的二值化图像和一次粒子分离后的二值化图像,得到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二值化图像。关于这些二值化图像,根据与Z轴方向的深度方向对应的二维图像构建三维图像。
接着,通过基于上述图像分析软件的标记处理,根据一次粒子分离后的二值化图像,使得通过编号能够区分一次粒子,从而测量其个数。
用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总体积除以得到的一次粒子的个数,从而得到每个一次粒子的连结部的体积的值。其结果为6.2×105nm3
d)二次电池的制造
制成图5所示那样的2032型硬币型电池10。具体而言,将如上所述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52.5mg、乙炔黑:15mg以及PTFE:7.5mg混合,以100MPa的压力压制成型为直径11mm、厚度100μm,制造正极1。
然后,使用该正极1在露点管理为-60℃的Ar环境的手套箱内制造2032型硬币型电池。作为2032型硬币型电池的负极2,使用直径14mm、厚度1mm的锂金属,作为非水电解液,使用以1M的LiClO4为支持电解质的碳酸乙烯酯(EC)与碳酸二乙酯(DEC)的等量混合液(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另外,作为间隔体3,使用膜厚25μm的聚乙烯多孔膜。如上所述,组装具有密封垫4以及波形垫圈5且具有正极罐6和负极罐7的2032型硬币型电池10。
e)电池评价
[正极电阻]
对于正极电阻的测定,使用阻抗测定法以3.8V对2032型硬币型电池进行充电,使用频率响应分析仪以及恒电位仪(potentio galvanostat)(输力强公司(Solartron)制,1255B)通过交流阻抗法测定,得到图6所示的阻抗谱。由于在得到的阻抗谱中,在高频区域和中频区域观测到两个半圆,在低频区域观察到直线,因此,构建图7所示的等效电路并对正极界面电阻进行解析。此处,Rs表示体电阻(bulk resistance),R1表示正极覆膜电阻,Rct表示电解液/正极界面电阻,W表示瓦尔堡(Warburg)成分,CPE1、CPE2表示常相位角元件。此外,以后述的比较例1的正极活性物质为基准,示出正极界面电阻相对于基准的电阻减少率。
将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整体组成、特性以及得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性示于表2。此外,也将实施例2~实施例4、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的这些特性同样地示于表1。
(实施例2)
将锂混合物升温至920℃并在该温度条件下保持3小时来进行烧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并且对其进行评价。
(实施例3)
以各金属元素的摩尔比为Ni:Mn:Co:W=5.0:2.0:3.0:0.07的方式制备钨酸钠水溶液,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操作,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并且对其进行评价。
(实施例4)
使用在由Ni、Mn、Co构成的原料水溶液中混合钨酸钠水溶液以达到Ni:Mn:Co:W=5.0:2.0:3.0:0.1而准备的水溶液来进行晶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并对其进行评价。
(比较例1)
在晶析工序中,将核生成工序以及截至粒子生长工序的切换操作1为止调整为氧浓度为21容量%的氧化性环境进行晶析,将其以后调整为氧浓度为2容量%以下的非氧化性环境从而得到复合氢氧化物,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并且对其进行评价。图4示出得到的正极活性物质的粒子结构。确认了比较例1的正极活性物质由二次粒子形成,该二次粒子由复数个一次粒子凝集而成,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中空结构构成,该中空结构在二次粒子外周部具有1个连通孔,且在二次粒子内部具有1个空间部,且外周部的连通孔与内部的空间部连接。
(比较例2)
使用在由Ni、Mn、Co构成的原料水溶液中混合钨酸钠水溶液以达到Ni:Mn:Co:W=5.0:2.0:3.0:0.12而准备的水溶液来进行晶析,以及将烧成温度设为900℃,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并且对其进行评价。
确认了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相比,处于本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1~4的正极活性物质在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时,正极电阻均减少,输出特性均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
1 正极(评价用电极)
2 负极
3 间隔体
4 密封垫
5 波形垫圈
6 正极罐
7 负极罐
10 硬币型电池。

Claims (9)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构成,该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具有用通式(A):Li1+uNixMnyCozMtO2表示的组成以及层状岩盐型的结晶结构,-0.05≤u≤0.5,x+y+z+t=1,0.3≤x≤0.9,0≤y≤0.5,0≤z≤0.5,0<t≤0.05,M是从Mg、Al、Si、Ca、Ti、V、Cr、Zr、Nb、Mo、Hf、Ta以及W中选出的1种以上的添加元素,
所述含锂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粒子由二次粒子构成,该二次粒子由一次粒子凝集而成,
所述二次粒子具有:3.0μm以上且7.0μm以下的由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50%累积直径d50;2.0m2/g以上且5.0m2/g以下的BET比表面积;1.0g/cm3以上且2.0g/cm3以下的振实密度;以及30mL/100g以上且60mL/100g以下的吸油量,
在所述一次粒子中,对于具有位于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的范围内的一次粒径的复数个一次粒子,分别通过截面STEM或者TEM-EDX分析,对复数个部位测定所述添加元素M的浓度并算出变动系数时,该变动系数为1.5以下,所述变动系数为所述添加元素M的浓度的标准偏差除以所述添加元素M的平均浓度而得到的值,
根据对所述二次粒子的三维观察图像进行二值化而得到的二值化图像,使用分水岭算法来确定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的个数,根据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之间的连结部的总体积和所述二值化图像内的所述一次粒子的个数而得到的每个所述一次粒子的所述连结部的体积为5×105nm3以上且9×107nm3以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每个所述一次粒子的所述连结部的体积为8×105nm3以上且9×106nm3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二次粒子的所述50%累积直径d50为4.0μm以上且6.0μ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作为表示所述二次粒子的粒度分布的宽度的指标的〔(d90-d10)/d50〕为1.0以下,d10是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10%累积直径,d90是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90%累积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二次粒子的d90/d10的值为1.0以上且2.0以下,d10是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10%累积直径,d90是根据粒度分布测定值求出的90%累积直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二次粒子具有:凝集部;将该凝集部的外周部连通的1个以上的连通孔;以及存在于该凝集部的内侧且与所述连通孔连通的2个以上的空间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添加元素M是从由Mg、Al、Si、Ti、Zr、Nb、Mo以及W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1种。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添加元素M由W构成。
9.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其具有正极、负极、间隔体以及非水电解质、或者具有正极、负极以及固体电解质,作为用于所述正极的正极活性物质,使用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CN202080066186.4A 2019-09-19 2020-09-18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Active CN1144243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0439 2019-09-19
JP2019-170439 2019-09-19
JP2020058026 2020-03-27
JP2020-058026 2020-03-27
PCT/JP2020/035591 WO2021054469A1 (ja) 2019-09-19 2020-09-18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4367A CN114424367A (zh) 2022-04-29
CN114424367B true CN114424367B (zh) 2024-10-29

Family

ID=74883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6186.4A Active CN114424367B (zh) 2019-09-19 2020-09-18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6243A1 (zh)
EP (1) EP4033569A4 (zh)
JP (1) JP7235131B2 (zh)
CN (1) CN114424367B (zh)
WO (1) WO2021054469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9653A (zh) * 2015-11-04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CN107615531A (zh) * 2015-06-26 2018-01-19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及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活性物质及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47068A (ja) * 2006-12-12 2008-06-26 Ise Chemicals Corp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用リチウム複合酸化物
EP2365565A4 (en) * 2008-12-05 2013-07-03 Jx Nippon Mining & Metals Corp POSITIVE A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FOR A LITHIUM ION BATTERY, POSITIVE ELECTRODE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WITH THE POSITIVELY A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AND A LITHIUM CERTAIN BATTERY WITH THE POSITIVE ELECTRODE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KR102020753B1 (ko) * 2010-10-29 2019-09-11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비수 전해액 2 차 전지 부극용 복층 구조 탄소재, 비수계 2 차 전지용 부극, 리튬 이온 2 차 전지 및 비수 전해액 2 차 전지 부극용 복층 구조 탄소재의 제조 방법
JP4915488B1 (ja) 2011-03-28 2012-04-11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複合水酸化物粒子とその製造方法、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
JP5590337B2 (ja) 2011-05-30 2014-09-17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マンガン複合水酸化物粒子、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と、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US10128501B2 (en) * 2011-06-07 2018-11-13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Nickel composite hydroxi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ath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nonaqueous-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JP6017978B2 (ja) * 2013-01-24 2016-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及び該活物質を用いた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CN105122517B (zh) 2013-05-10 2017-10-31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过渡金属复合氢氧化粒子及其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6499442B2 (ja) * 2014-12-24 2019-04-10 Jx金属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正極活物質及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6378246B2 (ja) * 2016-05-09 2018-08-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正極活物質、及び、当該正極活物質を用いた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7087381B2 (ja) 2016-12-27 2022-06-21 住友金属鉱山株式会社 遷移金属含有複合水酸化物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15531A (zh) * 2015-06-26 2018-01-19 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 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及制造方法、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及其正极活性物质及制造方法
CN107039653A (zh) * 2015-11-04 2017-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54469A1 (ja) 2021-03-25
CN114424367A (zh) 2022-04-29
JPWO2021054469A1 (zh) 2021-03-25
US20220376243A1 (en) 2022-11-24
EP4033569A1 (en) 2022-07-27
EP4033569A4 (en) 2023-10-18
JP7235131B2 (ja) 2023-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20012B2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複合水酸化物とその製造方法、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非水系電解質二次電池
US11018338B2 (e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an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CN111615496A (zh) 用于能够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的正电极材料
CN109982973B (zh) 复合氢氧化物及制法、正极活性物质及制法、二次电池
CN110023246B (zh) 含过渡金属的复合氢氧化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
JP7379856B2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コバルト含有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ニッケルマンガンコバルト含有複合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7347061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7087381B2 (ja) 遷移金属含有複合水酸化物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032859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JP7006255B2 (ja) 遷移金属含有複合水酸化物粒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4023604A1 (en) Positive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ies, and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CN114026715A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JP7447401B2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コバルト含有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2020119787A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コバルト含有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2020119785A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コバルト含有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2020119784A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コバルト含有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WO2018097191A1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
JP7183814B2 (ja) ニッケルマンガンコバルト含有複合水酸化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JP7474833B2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
CN114424367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4424369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1919317B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
CN114514636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4521300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14026045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