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23764A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23764A CN114023764A CN202111218998.9A CN202111218998A CN114023764A CN 114023764 A CN114023764 A CN 114023764A CN 202111218998 A CN202111218998 A CN 202111218998A CN 114023764 A CN114023764 A CN 1140237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ub
- substrate
- display panel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8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4695 Polyether sulf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581 Si3N4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1230 polyary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6393 polyether sulfon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silicon nitride Chemical compound N12[Si]34N5[Si]62N3[Si]51N64 HQVNEWCFYHHQES-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52814 silicon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9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93 corund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hexamethyldisiloxane Chemical compound C[Si](C)(C)O[Si](C)(C)C UQEAIHBTYFGYI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titanium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Ti]=O GWEVSGVZZGPLC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45 yogo sapphir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6—Shielding, e.g. light-blocking means over the TF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1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or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11—Flexible O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基底、遮光部、间隔层以及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于基底的一侧,且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至少一薄膜晶体管,其中,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于基底一侧的有源层,有源层包括沟道部以及位于沟道部两侧的电性连接部;至少一间隔层设置于基底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之间;遮光部嵌入设置于基底中,且沟道部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在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本发明可以增加遮光部与有源层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遮光部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的影响,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显示面板具备自发光、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是新一代平面显示技术的代表,越来越受到业界的推崇。OLED显示面板不仅能够在体积上更加轻薄,而且能够降低功耗,从而有助于提升相应产品的续航能力。同时,由于柔性OLED显示面板的可弯曲性和柔韧性,其耐用程度也高于普通硬质显示面板。柔性OLED显示面板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带显示功能的产品中,例如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电视、移动终端和各类可穿戴式设备中。
在OLED显示面板中,源极以及漏极通过有源层的沟道部分进行电信号的传输,而有源层的沟道部分在受到背部光照之后,其电特性将会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信号的传输,影响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目前,常在基底与有源层之间设置遮光层,以阻挡光线照射至有源层的沟道处,但是遮光层一般设置于沟道正下方,且距离沟道较近,由于遮光层也会加载电压,进而遮光层中的电压将会对沟道处的电特性产生影响,影响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信号的传输,影响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增加遮光层与有源层之间的距离,进而增加了遮光层与沟道部之间的距离,以降低遮光层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的影响,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
基底;
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一侧,且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至少一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一侧的有源层,所述有源层包括沟道部以及位于所述沟道部两侧的电性连接部;所述基底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之间设有至少一间隔层;
遮光部,嵌入设置于所述基底中,且所述沟道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底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与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设置于所述间隔层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层远离所述间隔层的一侧,所述遮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二子层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包括柔性材料,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层远离所述第一子层一侧的第三子层,且所述第三子层的材料包括所述柔性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远离所述第二子层一侧的第四子层,且所述第四子层的材料包括所述柔性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子层靠近所述第一子层的一侧具有至少一凸部,所述第一子层靠近所述第四子层的一侧具有与至少一所述凸部相对应的至少一凹部,且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嵌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远离所述第二子层一侧的第五子层,且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以及所述第五子层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层靠近所述第二子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且所述遮光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设置于所述间隔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金属导通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导通部与所述遮光部之间的接触孔,且所述金属导通部通过所述接触孔与所述遮光部搭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源层一侧的至少一栅极以及设置于至少一所述栅极一侧的源漏极,且所述金属导通部与至少一所述栅极以及所述源漏极中的任一者同层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于各所述像素区内且电性连接的开关晶体管与驱动晶体管,其中,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所述有源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有源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皆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显示面板以及装置主体,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装置主体组合为一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遮光部嵌入设置于基底中,进而可以增加遮光部与有源层之间的距离,降低了遮光部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的影响,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请参照图1,该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至少一间隔层201以及遮光部30。
进一步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设置于基底10的一侧,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包括至少一薄膜晶体管21,其中,薄膜晶体管21包括设置于基底10一侧的有源层211,且有源层211包括沟道部2111以及位于沟道部2111两侧的电性连接部2112。
至少一间隔层201设置于基底10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之间。
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且沟道部2111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30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以间隔层201的层数为一层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在实施应用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显示面板中,尤其是透明显示面板中,有源层的沟道处常会受到背面环境光的照射,进而会影响有源层的电性,因此,一般在基底上方对应有源层的位置设置一遮光层,以遮挡背面入射的光线,防止有源层的电性受到影响,且为了避免遮光层处于悬空状态,使得遮光层上的电压不稳定,进而影响位于遮光层上方的电器元件的电性,因此,常对遮光层加载电压,以提高电压稳定性。但是,目前遮光层距离有源层的沟道处较近,而在遮光层中加载电压后,也会影响到沟道处的电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以增加遮光部30与沟道部2111之间的距离,进而在遮光部30在对沟道部2111起到遮光保护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小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以进一步提高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具体地,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进行详述。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设置于基底10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间隔层201、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的遮光部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远离基底10一侧的平坦层41、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发光器件层50以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42远离平坦层41一侧的封装层60。
具体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包括薄膜晶体管21以及包覆薄膜晶体管21的功能层,其中,功能层包括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层间绝缘层22、设置于层间绝缘层22远离间隔层201一侧的第一栅极绝缘层23以及设置于第一栅极绝缘层23远离层间绝缘层22一侧的第二栅极绝缘层24。薄膜晶体管21包括对应遮光部30设置于间隔层201上并被层间绝缘层22覆盖的有源层211、对应有源层211设置于层间绝缘层22上并被第一栅极绝缘层23覆盖的第一栅极212、对应第一栅极212设置于第一栅极绝缘层23上并被第二栅极绝缘层24覆盖的第二栅极213以及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源极214与漏极215,源极214和漏极215分别位于有源层211的两侧上方,且有源层211包括与第一栅极212相对应的沟道部2111以及位于沟道部2111两侧并分别与源极214与漏极215相对应的两个电性连接部2112,其中,源极214和漏极21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以及层间绝缘层22的过孔分别与有源层211两侧的两个电性连接部2112搭接。具体地,与源极214搭接的电性连接部2112即为有源层211中对应源极掺杂区的部分,而与漏极215搭接的电性连接部2112即为有源层211中对应漏极掺杂区的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薄膜晶体管21为双栅结构进行举例说明,但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薄膜晶体管21还可以为单栅结构,或其他类型的薄膜晶体管,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沟道部2111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位于遮光部30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
平坦层41覆盖于源极214以及漏极215上,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上并限定出多像素开口71。其中,发光器件层50包括对应像素开口71设置于平坦层41上的阳极51,且像素开口71露出阳极51的上表面,发光器件层50还包括对应像素开口71设置于阳极51上的空穴传输层52、发光层53、电子传输层54以及阴极55,其中阳极51通过穿过平坦层41的过孔与漏极215电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域,且显示面板还包括对应弯折区域设置的深孔72,该深孔72穿过像素定义层42、平坦层41、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间隔层201以及部分基底10,以减小显示面板在弯折区域受到的弯折应力,进而提高显示面板在弯折区域的弯折性能。
封装层60包括覆盖于像素定义层42与发光器件层50上的第一无机封装层61、覆盖于第一无机封装层61上并填充于深孔72内的有机封装层62以及覆盖于有机封装层62上的第二无机封装层63。可选的,第一无机封装层61与第二无机封装层63的材料包括Al2O3、TiO2、SiNx、SiCNx、SiOx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材料,有机封装层62的材料包括亚克力、六甲基二甲硅醚、聚丙烯酸酯类、聚碳酸脂类、聚苯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薄膜晶体管21的类型,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上述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即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以保护沟道部2111的显示面板结构皆可落入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且遮光部30设置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且第二子层12位于第一子层11与间隔层201之间。此外,基底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子层11远离第二子层12一侧的第一水氧阻挡子层101以及第一柔性子层102,且第一水氧阻挡子层101设置于第一子层11与第一柔性子层102之间。
其中,第一子层11的材料与第一柔性子层102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第二子层12的材料以及第一水氧阻挡子层101的材料皆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金属导通部25,且金属导通部2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间隔层201以及第二子层12的接触孔与遮光部30电性连接,以为遮光部30施加电压,提高其电压稳定性,减小对遮光部30上方的薄膜晶体管21的电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导通部25可与源极214连接同一信号走线,即VDD信号走线,以向遮光部30加载电压,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与其他信号线连接,或单独设置一根信号线与金属导通部25连接,以对金属导通部25额外设置一电压进行加载,在此不作限定。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金属导通部25还可与第一栅极212或第二栅极213同层。
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即夹设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遮光部30设置于基底10朝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表面而言,可以增加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设置于基底10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间隔层201、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的遮光部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远离基底10一侧的平坦层41、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发光器件层50以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42远离平坦层41一侧的封装层6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且遮光部30设置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且第一子层11设置于第二子层12远离间隔层201的一侧。此外,基底1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子层12与间隔层201之间的第三子层13以及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且第三子层13位于第二子层12与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之间。
其中,第一子层11的材料与第三子层13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第二子层12的材料以及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的材料皆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金属导通部25,且金属导通部2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间隔层201、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第三子层13以及第二子层12的接触孔与遮光部30电性连接,以为遮光部30施加电压,提高其电压稳定性,减小对遮光部30上方的薄膜晶体管21的电性的影响。
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即夹设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相比于上一实施例中,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多出了第三子层13以及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进一步增加了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设置于基底10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间隔层201、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的遮光部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远离基底10一侧的平坦层41、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发光器件层50以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42远离平坦层41一侧的封装层60。
进一步地,相对于上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且遮光部30设置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且第一子层11设置于第二子层12远离间隔层201的一侧。此外,基底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子层11远离第二子层12一侧的第四子层14、第二子层12远离第一子层11一侧的第三子层13以及第三子层13远离第二子层12一侧的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
其中,第一子层11的材料、第三子层13的材料以及第四子层14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第二子层12的材料以及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的材料皆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金属导通部25,且金属导通部2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间隔层201、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第三子层13以及第二子层12的接触孔与遮光部30电性连接,以为遮光部30施加电压,提高其电压稳定性,减小对遮光部30上方的薄膜晶体管21的电性的影响。
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即夹设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进而增加了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相对于上一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在第一子层11远离遮光部30一侧新增第四子层14,且第四子层14为柔性材料制成,可进一步提高基底10的柔性及弯折性能。
请参照图4,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设置于基底10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间隔层201、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的遮光部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远离基底10一侧的平坦层41、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发光器件层50以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42远离平坦层41一侧的封装层6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且遮光部30设置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且第一子层11设置于第二子层12远离间隔层201的一侧。此外,基底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子层11远离第二子层12一侧的第四子层14、第二子层12远离第一子层11一侧的第三子层13以及第三子层13远离第二子层12一侧的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
其中,第一子层11的材料、第三子层13的材料以及第四子层14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第二子层12的材料以及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的材料皆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金属导通部25,且金属导通部2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间隔层201、第二水氧阻挡子层103、第三子层13以及第二子层12的接触孔与遮光部30电性连接,以为遮光部30施加电压,提高其电压稳定性,减小对遮光部30上方的薄膜晶体管21的电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上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子层14靠近第一子层11的一侧具有至少一凸部1011,第一子层11靠近第四子层14的一侧具有与至少一凸部1011相对应的至少一凹部1012,且凸部1011与凹部1012相嵌合。以提高第一子层11与第四子层14之间的结合强度,此外,还可以在基底10中任意相邻两个子层之间设置凸部与凹部相嵌合的图案化结构,以提高基底中相邻子层之间的结合强度。
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即夹设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进而增加了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11与第四子层14之间形成有互嵌结构,可以提高第一子层11与第四子层之间的结合强度,以提高基底10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设置于基底10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间隔层201、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的遮光部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远离基底10一侧的平坦层41、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发光器件层50以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42远离平坦层41一侧的封装层6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且遮光部30设置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且第一子层11设置于第二子层12远离间隔层201的一侧。此外,基底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子层11远离第二子层一侧的第二柔性子层104以及第二子层12远离第一子层一侧的第三水氧阻挡子层105,且第三水氧阻挡子层105位于第二子层12与间隔层201之间。
其中,第一子层11的材料以及第三水氧阻挡子层105的材料皆包括水氧阻挡材料,第二子层12的材料以及第二柔性子层104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
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金属导通部25,且金属导通部2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间隔层201、第三水氧阻挡子层105以及第二子层12的接触孔与遮光部30电性连接,以为遮光部30施加电压,提高其电压稳定性,减小对遮光部30上方的薄膜晶体管21的电性的影响。
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即夹设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相对于第一实施例中,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还增设有第三水氧阻挡子层105,进一步增加了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请参照图6,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设置于基底10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间隔层201、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的遮光部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远离基底10一侧的平坦层41、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发光器件层50以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42远离平坦层41一侧的封装层6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且遮光部30设置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且第一子层11设置于第二子层12远离间隔层201的一侧。此外,基底1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子层11远离第二子层12一侧的第一水氧阻挡子层101以及第一水氧阻挡子层101远离第一子层11一侧的第一柔性子层102。
其中,第一子层11的材料以及第一柔性子层102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第二子层12的材料以及第一水氧阻挡子层101的材料皆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金属导通部25,且金属导通部2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间隔层201以及第二子层12的接触孔与遮光部30电性连接,以为遮光部30施加电压,提高其电压稳定性,减小对遮光部30上方的薄膜晶体管21的电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子层11靠近第二子层12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1,且遮光部30设置于凹槽111内,以提高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连接界面的平整性,减少第二子层12膜层形貌中进行爬坡的结构,进而可以提高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的结合强度。
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即夹设于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进而增加了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并在第一子层11中开设凹槽111,以将遮光部30设置于凹槽内,减小了第一子层11与第二子层12之间的膜层段差。
请参照图7,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0、设置于基底10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面一侧的间隔层201、设置于间隔层201远离基底10一侧的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的遮光部3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远离基底10一侧的平坦层41、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像素定义层42、设置于平坦层41远离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一侧的发光器件层50以及设置于像素定义层42远离平坦层41一侧的封装层6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底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三柔性子层106、第四水氧阻挡子层107、第四柔性子层108以及第五水氧阻挡子层109,其中,基底10设有第五水氧阻挡子层109的一侧靠近间隔层201设置。
其中,第三柔性子层106与第四柔性子层108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第四水氧阻挡子层107与第五水氧阻挡子层109的材料皆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可选的,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栅极绝缘层24上并被平坦层41覆盖的金属导通部25,且金属导通部25通过穿过第二栅极绝缘层24、第一栅极绝缘层23、层间绝缘层22以及间隔层201的接触孔与遮光部30电性连接,以为遮光部30施加电压,提高其电压稳定性,减小对遮光部30上方的薄膜晶体管21的电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五水氧阻挡子层109靠近间隔层201的一侧设置有槽体141,且遮光部30设置于槽体141内,以减小第五水氧阻挡子层109与间隔层201之间连接界面的平整性,减少间隔层201的膜层形貌中进行爬坡的结构,进而可以提高第五水氧阻挡子层109与间隔层201之间的结合强度。
进一步地,槽体141的深度可大于或等于遮光部30的厚度,以尽可能的增加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
承上,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即嵌入设置于第五水氧阻挡子层109中,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遮光部30设置于基底10朝向显示面板显示面一侧的表面上,可以增加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基底10皆为多层子层的复合结构,且遮光部30可位于复合结构的任意相邻两子层之间,且基底10的子层数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多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子层数量,也可少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子层数量。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底10还可以为单层结构,例如基底10可为有机或无机玻璃衬底,可在基底10中开设孔槽,以将遮光部30设置于孔槽内,进而实现遮光部30嵌入设置于基底10中,以提高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薄膜晶体管阵列层2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21,多个薄膜晶体管21包括设置于各像素区内且电性连接的开关晶体管与驱动晶体管。且遮光部30至少对应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211以及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211设置于基底10中。
即至少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211的沟道部2111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以及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211的沟道部2111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皆位于遮光部30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优选的,开关晶体管的有源层211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以及驱动晶体管的有源层211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皆位于遮光部30在基底10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以对像素驱动电路中的主要薄膜晶体管器件进行保护。
其中,开关晶体管的栅极接收扫描信号并导通,以将电信号传输至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并将驱动晶体管导通,而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接收显示亮度信号,以将显示亮度信号经由漏极传输至阳极51,以实现发光层53的发光,因此,开关晶体管与驱动晶体管对于各像素区的发光而言是较为重要的晶体管器件,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开关晶体管与驱动晶体管进行遮光部30的设置,可以有效保障各像素区的正常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示中仅示出一个薄膜晶体管21与遮光部30的对应结构为例进行描述,其他薄膜晶体管21与遮光部30的对应结构皆可参照图示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装置主体,显示面板与装置主体组合为一体。可以理解的是,当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应用于透明显示装置或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中时,遮光部30的设置既可以遮挡背面光线照射至有源层211的沟道部2111处,也可以增加遮光部30与有源层211之间的距离,减小了遮光部30加载电压后对沟道部2111的电性的影响,提高了薄膜晶体管21的稳定性,且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底;
薄膜晶体管阵列层,设置于所述基底的一侧,且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至少一薄膜晶体管,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于所述基底一侧的有源层,所述有源层包括沟道部以及位于所述沟道部两侧的电性连接部;所述基底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之间设有至少一间隔层;
遮光部,嵌入设置于所述基底中,且所述沟道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子层与第二子层,所述第二子层设置于所述间隔层远离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子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层远离所述间隔层的一侧,所述遮光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与所述第二子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包括柔性材料,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层远离所述第一子层一侧的第三子层,且所述第三子层的材料包括所述柔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远离所述第二子层一侧的第四子层,且所述第四子层的材料包括所述柔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层靠近所述第一子层的一侧具有至少一凸部,所述第一子层靠近所述第四子层的一侧具有与至少一所述凸部相对应的至少一凹部,且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相嵌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层远离所述第二子层一侧的第五子层,且所述第二子层的材料以及所述第五子层的材料皆包括柔性材料,所述第一子层的材料包括水氧阻挡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包括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多芳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所述水氧阻挡材料包括氮化硅、氧化硅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靠近所述第二子层的一侧设置有凹槽,且所述遮光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设置于所述间隔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金属导通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位于所述金属导通部与所述遮光部之间的接触孔,且所述金属导通部通过所述接触孔与所述遮光部搭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源层一侧的至少一栅极以及设置于至少一所述栅极一侧的源漏极,且所述金属导通部与至少一所述栅极以及所述源漏极中的任一者同层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区,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层包括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多个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设置于各所述像素区内且电性连接的开关晶体管与驱动晶体管,其中,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所述有源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以及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有源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皆位于所述遮光部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覆盖范围以内。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以及装置主体,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装置主体组合为一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18998.9A CN114023764A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CT/CN2021/130317 WO2023065433A1 (zh) | 2021-10-20 | 2021-11-12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7/622,427 US20240040862A1 (en) | 2021-10-20 | 2021-11-12 | Display panel and a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18998.9A CN114023764A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23764A true CN114023764A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056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18998.9A Pending CN114023764A (zh) | 2021-10-20 | 2021-10-20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40862A1 (zh) |
CN (1) | CN114023764A (zh) |
WO (1) | WO2023065433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95722A (zh) * | 2022-02-10 | 2022-05-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4823829A (zh) * | 2022-04-13 | 2022-07-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5132948A (zh) * | 2022-06-30 | 2022-09-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00573A (ja) * | 2002-12-20 | 2004-07-15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投射型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
CN107039491A (zh) * | 2015-12-29 | 2017-08-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739910A (zh) * | 2020-06-16 | 2020-10-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27109B2 (en) * | 2001-08-03 | 2006-04-11 | Nec Corporation | TFT array substrate and active-matrix addressing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
US7303945B2 (en) * | 2002-06-06 | 2007-12-04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forming pattern of stacked film and thin film transistor |
JP5458367B2 (ja) * | 2007-07-09 | 2014-04-02 | Nlt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薄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2206412B1 (ko) * | 2012-12-27 | 2021-01-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제조 방법 및 박막 트랜지스터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20160028587A (ko) * | 2014-09-03 | 2016-03-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
CN105679765A (zh) * | 2016-01-12 | 2016-06-1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Tft阵列基板结构 |
CN105810717B (zh) * | 2016-04-05 | 2019-09-1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柔性oled显示面板和柔性oled显示装置 |
CN206618932U (zh) * | 2017-03-14 | 2017-11-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7017344A (zh) * | 2017-03-30 | 2017-08-04 |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柔性电子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807547B (zh) * | 2017-05-05 | 2021-01-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256872B (zh) * | 2017-07-10 | 2019-11-26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0085740B (zh) * | 2018-01-25 | 2022-01-11 | 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面板以及电子装置 |
CN108461388B (zh) * | 2018-03-26 | 2020-11-06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衬底结构、加工方法和显示装置 |
CN110504275B (zh) * | 2018-05-17 | 2021-11-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JP6690671B2 (ja) * | 2018-06-20 | 2020-04-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CN109148684B (zh) * | 2018-08-03 | 2022-04-15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衬底及其制作方法、显示屏以及显示装置 |
CN211957642U (zh) * | 2020-06-04 | 2020-11-17 |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10-20 CN CN202111218998.9A patent/CN114023764A/zh active Pending
- 2021-11-12 WO PCT/CN2021/130317 patent/WO202306543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11-12 US US17/622,427 patent/US20240040862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00573A (ja) * | 2002-12-20 | 2004-07-15 | Seiko Epson Corp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投射型表示装置、電子機器 |
CN107039491A (zh) * | 2015-12-29 | 2017-08-1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11739910A (zh) * | 2020-06-16 | 2020-10-0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495722A (zh) * | 2022-02-10 | 2022-05-1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CN114823829A (zh) * | 2022-04-13 | 2022-07-2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823829B (zh) * | 2022-04-13 | 2024-01-1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5132948A (zh) * | 2022-06-30 | 2022-09-30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
CN115132948B (zh) * | 2022-06-30 | 2024-02-27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电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040862A1 (en) | 2024-02-01 |
WO2023065433A1 (zh) | 2023-04-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171311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9991465B2 (en) | Display device having crack prevention portion | |
KR102109009B1 (ko) | 발광 장치 및 발광 장치를 사용한 전자 기기 | |
KR102684476B1 (ko) |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플렉시블 디스플레이, 전자 디바이스 및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을 제조하는 방법 | |
CN112289841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8643272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US8890151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 |
US12135843B2 (en) |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114023764A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049531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240037224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KR20190052327A (ko) | 표시장치 | |
KR102432128B1 (ko) | 터치 내장형 표시 장치 | |
KR102585982B1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제조방법 | |
WO2023082806A9 (zh) |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
US10761626B2 (en) |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KR20210074549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KR20190049173A (ko) | 표시장치 | |
KR102640017B1 (ko) | 협-베젤 전계 발광 표시장치 | |
KR20220041803A (ko) |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 |
KR20190055574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KR20210080811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US11567604B2 (en) |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
KR20190059079A (ko) |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 |
US20240292662A1 (en) |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