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26926A - 线束 - Google Patents
线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26926A CN103826926A CN201280046670.6A CN201280046670A CN103826926A CN 103826926 A CN103826926 A CN 103826926A CN 201280046670 A CN201280046670 A CN 201280046670A CN 103826926 A CN103826926 A CN 1038269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ided wire
- wire
- wire harness
- braided
- terminal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07—Cas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H01B7/22—Metal wires or tapes, e.g. made of steel
- H01B7/228—Metal brai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8—Shield material
- H01R13/6599—Dielectric material made conductive, e.g. plastic material coated with metal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98—Shielding materials for shielding electrical cab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5/00—Three po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小编织线的重量和成本以及线束的总重量和成本的线束。线束(32)具有三根高压电缆39和总体地屏蔽该三根高压电缆(39)的编织线(40)。由超细导电单线股形成的编织线被用作编织线(40),导电单线由比金属纤维更轻的非金属纤维制成。碳纤维或通过将导电材料混合到树脂材料中而形成的导电树脂纤维被用作单线。在编织线(40)中,单线由诸如每单位长度比金属纤维更轻的非金属纤维形成。因此,单线变得比由金属纤维制成的单线更轻并且不受钢价格的上涨的影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一条或多条导电路径和用于覆盖该导电路径的屏蔽构件。
背景技术
在PTL1中公开的屏蔽结构中,屏蔽环被型压以由此将铺设在电线的外侧的编织线的端部电连接至放置在电线的末端侧处的屏蔽壳。在该结构中,编织线是所谓的屏蔽构件并且通过将超细导电金属单线编织成管状形状而制成。屏蔽壳是导电金属部件,并且在该屏蔽壳的外周上形成将与编织线的端部连接的部分。使编织线的端部能够插入的部分形成在屏蔽环的内侧。利用型压模型压该屏蔽环。当屏蔽环被型压时,编织线在与屏蔽壳相接触时与该屏蔽壳发生电连接。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1]日本专利公布No.JP-A-2009-8790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比如,使用多达300根金属单线(金属纤维)来形成现有技术的编织线。据此,编织线是相当沉重的构件。由于最近几年中存在对汽车部件的重量减轻的日益增加的需求,所以本发明人考虑,存在旨在用于减轻编织线的重量的改进的必要性。
顺便提及,因为钢材价格上涨,所以存在编织线的成本增加的最新趋势。由于这个原因,发明人考虑,必须使用不受成本影响的材料。
鉴于该情况,已经构想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旨在减小编织线的重量和成本,并且扩展开来,解决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总重量和成本的线束的挑战。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束,该线束包括一条或多条导电路径和由多根超细单线制成并且覆盖所述一条或多条导电路径的管状编织线,其中,
所述单线是导电的并且由非金属纤维制成。
根据具有这种特性的本发明,编织线通过将非金属纤维制导电单线合股成管状形状而制成。这种编织线被用作线束的组成构件。在编织线中,构成编织线的单线由诸如每单位长度比金属纤维更轻的非金属纤维形成。因此,当与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编织线相比时,该编织线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
在上述线束中,非金属纤维可以是通过将碳纤维或树脂材料与导电材料混合而制成的导电树脂纤维。
根据具有这种特性的本发明,碳纤维或导电树脂纤维被用作用于单线的非金属纤维。
上述线束可以进一步包括作为导电金属部件的金属壳和作为导电树脂模制件的导电树脂壳中的一个,其中,所述编织线的末端部与所述金属壳或所述导电树脂壳一体化。
根据具有这种特性的本发明,得到一种线束,在该线束中,编织线的末端部与金属壳或导电树脂壳一体化。
技术效果
上文限定的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编织线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据此,本发明进而产生能够减小线束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
在上文限定的发明中,碳纤维或导电树脂纤维被例证为由非金属纤维制成的单线。除使用其它类型的纤维之外,即使当使用了纤维中一种,也能够产生能够减小编织线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
上文限定的发明产生能够提供如下线束的优点:在该线束中,编织线的末端部与金属壳或导电树脂壳一体化。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线束的附图;
图2是示出线束末端的屏蔽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3A和图3B是示出护套构件的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个示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透视图;
图5A至图5C是图4的屏蔽构件在散开状态下的解释性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又一个示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再一个示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8是示出图7中所示的高压电缆的切割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并且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再进一步的示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附图标记清单
21…混合动力汽车,22…发动机,23…前电动机单元,24…后电动机单元,25…前逆变器单元,26…后逆变器单元,27…电池,28…发动机室,29…汽车后部,30至33…线束,34,36…中间部分,35,37…车体底板,38…客舱,39…高压电缆(导电路径),40…编织线,41…护套构件,42…电动机侧连接器部(导电树脂壳),43…逆变器侧连接器部(导电树脂壳),44,45…屏蔽壳,46…贯通孔,47…插入部,48…扭曲管,49…带卷,50…管状体,51…插入部,52…编织线,53…主体,54…末端部,55…末端,56…外末端部,57…内末端部,58…编织线,59…单线,60…纬纱,61…插入部,62…编织线,63…插入部,64…末端部,65…高压电缆(导电路径),66…编织线,67…逆变器侧连接器部71…端子配件72…端子配件73…端子接合构件,74至76…密封构件,77…后支座,78…绝缘罩,79…导电树脂模制件(导电树脂壳),96…接合突起,97…接合部,98…罩99…接合凹陷,100…导体切割端,101…模制件主体,102…模制件固定部,103…插入部,104…金属外壳,105…型压环,106…逆变器侧连接器部,107…壳体,108…壳固定部,109…型压接纳部
具体实施方式
编织线通过将由非金属纤维制成的导电单线编织成管状形状而形成,并且编织线被用作线束中的屏蔽构件,由此覆盖一条或多条导电路径。碳纤维或导电树脂纤维被用作非金属纤维。
[第一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第一实施例。图1A和图1B是示出本发明的线束的附图。图2是示出线束末端的屏蔽结构的放大透视图,并且图3A和图3B是示出护套构件的附图。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其中对混合动力汽车(也能够对电动车辆)采用本发明的线束的示例给出解释。
在图1A中,参考符号21指定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automobile)。混合动力汽车21是通过发动机22、前电动机单元23、后电动机单元24的组合使用来驱动的车辆。借助前逆变器单元25从电池27(电池组或组合电池)为前电动机单元23提供电功率,并且借助后逆变器单元26从电池27为后电动机单元24通过电功率。在该实施例中,发动机22、前电动机单元23、和前逆变器单元25安装在发动机室28中,该发动机室28位于前轮等所在的位置处。后电动机单元24、后逆变器单元26、和电池27安装在后车轮等所在的汽车后部29中(安装位置是说明性的,并且电池27不受特别限制,只要它能够被用于混合动力汽车21、电动车辆等即可。)
前电动机单元23和前逆变器单元25借助于高压线束30连接到彼此。前逆变器单元25和电池27借助于高压线束31也连接在一起。此外,后电动机单元24和后逆变器单元26借助于高压线束32连接在一起。而且,后逆变器单元26和电池27借助于高压线束33也连接在一起。
线束31的中间部分34布设在车体底板35的地侧上。线束31基本上与车体下地板35平行地布设。车体下地板35是已知本体和所谓的护板构件,并且贯通孔(其参考值符号被省略)形成在预定的位置处。贯通孔是线束31将被插入的位置。
线束32的中间部分36被布设成穿过汽车后部29的车体下地板37。线束32将被插入到其中的贯通孔以与线束31的贯通孔相同的方式形成。附图标记38表示客舱。
线束30连接到前电动机单元23,并且线束32连接到后电动机单元24。因此,线束30和32有时被称为电动机电缆或电动机电缆装置。
将在下面以线束32作为示例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并不限于线束32,而是将适用于线束30、31和33。
在图1B中,线束32由如下部分构成:三根高压电缆39(导电路径);总体地屏蔽三根高压电缆39的编织线40;设置在编织线40的本体外侧的护套构件41;布置在三根高压电缆39的一端处的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以及设置在三根高压电缆39的另一端处的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
在图1B和图2中,高压电缆39是高压导电路径,该高压导电路径包括导体和绝缘体(被覆)并且被形成为具有电连接所比需的长度。导体由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形成。关于导体,可以采用通过绞合单线而制成的导体结构或者是采用呈矩形或圆形截面轮廓的杆形状的导体结构(例如,呈平角单芯或圆单芯的导体结构,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电线本身呈棒形)。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使用了高压电缆39,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使用高压电缆。具体地,还能够使用通过对已知的汇流条设置绝缘体等而制成的高压导电路径。
编织线40形成为用于电磁屏蔽目的的管形构件(充当抵抗电磁波的对抗措施的屏蔽构件)。在该实施例中,编织线40形成为能够覆盖三根高压电缆39的整个长度的形状。
由超细导电单线股形成的编织线被用作编织线40,所述超细导线单线由比金属纤维更轻的导电非金属纤维制成。在该实施例中,由通过将导电材料混合到树脂材料中而形成的碳纤维或导电树脂纤维所形成的单线被用作所述单线(作为非金属纤维)。
在编织线40中,单线由例如每单位长度比金属纤维更轻的非金属纤维形成。因此,当与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编织线相比时,编织线40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适当地设定单线的直径。
线束32的末端的屏蔽结构是其中编织线40的一端和另一端(末端部)分别被紧固到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以因此一体化的屏蔽结构。屏蔽结构是其中编织线40通过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连接到屏蔽壳体44和45的屏蔽结构。
现在对屏蔽结构给出更具体一点的解释。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是通过将导电材料混合到树脂材料中并且用该混合物填充成型模具而形成的导电树脂模制件。模制件的外观形成为与已知金属壳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形成为导电树脂壳(稍后将对金属壳给出解释)。所述树脂材料和所述导电材料是通过将碳纤维混合到诸如PBT的一树脂材料中而制成。
对应于导电树脂壳的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展示出与如上所述的金属壳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因此,发挥固定构件的功能。而且,连接器部展示出与金属壳的形状相同的形状并且因此呈现使得连接器部能够容易地连接且紧固到屏蔽壳体44和45的形状(附图标记46表示用于螺栓连接目的的贯通孔)。
关于屏蔽结构,附图中的附图标记47表示通过插入编织线40的末端部的端部(末端开口)而制成的插入部。屏蔽结构的一体化并非仅仅通过嵌入成型来实现,而是将通过型压、附着、焊接等来完成。
在图1B和图3A中,护套构件41是旨在用于覆盖三根高压电缆39和编织线40以因此保护它们的构件。比如,例如使用扭曲管(twistedtube)48等。扭曲管48形成为盘绕编织线40的外侧并且由带卷49固持的构件。
护套构件41也可以是如图3B中所图示的管状体50。该实施例的管状体50是导电树脂模制件。具体地,管状体50通过将导电材料混合到树脂材料中并且用所得的混合物填充成型模具而模制(树脂材料和导电材料通过将碳纤维混合到例如PBT的树脂材料中而形成)。管状体50形成为呈现例如具有圆形截面轮廓的管的形状。编织线40的插入和一体化被看做为管状体50的示例模制。附图标记51表示插入部。
除了导电树脂模制件之外,常见的金属管也能够被看做为管状体50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理所当然的是,可以赋予金属管屏蔽构件的能力,只要编织线40的末端部用带、型压环等固定即可。
如已经通过参照图1A至图3B描述的,本发明的线束32使用通过将由导电非金属元素纤维制成的单线编织成管状形状而制成的编织线40。当与诸如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现有技术编织线的这种编织线相比时,编织线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
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编织线40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据此,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线束32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
此外,由于本发明的线束32在重量上已经减轻,所以产生能够有利于改进其中布设线束32的混合动力汽车21的燃料效率的能力的优点。
很自然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混合动力汽车21或纯电动车辆,而是还能够被应用于例如必需减轻重量的跑车。
[第二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第二实施例。图4是示出另一个实施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透视图。图5A至图5C是图4的屏蔽构件在散开状态下的解释性视图。与关于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那些组成构件相同的组成构件被分配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它们的详细解释。参考图1说明第二实施例。
在图1B和图4中,以与关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同样的方式布设的线束32由如下部分构成:三根高压电缆39(导电路径);总体地屏蔽该三根高压电缆39的编织线52;布置在编织线52的主体外侧的护套构件41;将被设置在该三根高压电缆39的一端处的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以及将被设置在该三根高压电缆39的另一侧处的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对于具有这种结构的线束32,采用通过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的嵌入成型实现的屏蔽结构。
编织线52形成为用于电磁屏蔽目的的管形构件(充当抵抗电磁波的对抗措施的屏蔽构件)。在该实施例中,编织线52形成为能够覆盖三根高压电缆39的整个长度的形状。
由超细单线股形成的编织线以如在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被用作编织线52,所述超细单线由比金属纤维更轻的导电非金属纤维制成。在编织线52中,单线由每单位长度比金属纤维更轻的非金属纤维制成。据此,当与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编织线相比时,编织线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编织线52与关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相应编织线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编织线52的将在稍后描述的末端部54呈现双结构。现在在下面描述该双结构。
在图4中,附图标记53表示编织线52的主体。附图标记54表示与主体53接续的末端部。编织线52被形成为使得末端部54的内径变得大于主体53的内径。编织线52也形成为使得末端部54的末端55沿着编织线52的轴向方向向内部折叠,以因此形成双结构。具体地,末端部54形成为由外末端部56和内末端部57构成的双结构。
编织线52双重地形成,同时末端部54的末端55保持切断并且未受加工(换言之,编织线52被保持简单地切断)。在保持在仅切割状态下的同时,编织线52被形成为使得内末端部57包括末端55并且使得单线保持散开。在图4中,以剖面线图解地图示内末端部57。内末端部57在图4的圆圈内图示以使得单线的散开状态清晰。
现在对散开状态给出更具体一点的解释。如以图4的圆圈所示,散开状态表示单线59在外末端部56的网格58的内部相互交叉的状态。关于散开状态的形成,当发现如图5A中所图示的由多根单线59构成的纬纱(pick)60时,将要变为引导端的所述末端55被保持在仅受切割的状态(保持简单地切断)。随后,将各个纬纱60中的一捆单线59从图5B中所示的状态散开成图5C中所示状态。虽然未具体地图示,但是,散开状态包括单线59散乱地形成的状态。
在诸如上文提及的散开状态下,末端部54的末端55设定成被放置在它们变成与主体53接续的位置处或在该位置附近。
线束32的末端的屏蔽结构是其中编织线52的末端部54紧固到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由此将各连接器部一体化的屏蔽结构。此外,屏蔽结构是其中编织线52通过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连接到屏蔽壳体44和45的屏蔽结构。
屏蔽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相应结构相类似。屏蔽结构包括沿着轴向方向向内部折叠的部分,该部分形成在编织线52的末端部54中,由此一体地模制编织线。附图中的附图标记61表示供编织线52的末端部54插入的插入部。
如已经通过参照图4和图5A至图5C描述的,本发明的线束32采用通过将导电非金属纤维的单线编织成管状形状而形成的编织线52。因此,当与诸如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现有技术编织线的这种编织线相比时,编织线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
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编织线52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据此,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线束32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
编织线52的特征如下:编织线52具有管状主体53和与该主体53接续的管状末端部54。末端部54的内径被制成为大于主体53的内径。末端部54的末端55沿轴向方向向内部折叠,由此赋予末端部54包括外末端部56和内末端部57的双结构。而且,在编织线52中,末端部54的末端55被保持在仅切割状态,或未受加工的状态。此外,内末端部57是在包括保持切割的所述末端55的情况下以单线59散开的方式形成。
[第三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第三实施例。图6是将成为又一个实施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透视图。与关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描述的那些组成构件相同的组成构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它们的详细解释。
在图6中,在使用编织线62方面,第三实施例的屏蔽结构不同于关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描述的对应编织线。由超细导电单线股形成的编织线以与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被用作编织线62,所述超细导电单线由比金属纤维更轻的导电非金属纤维制成。在编织线62中,单线由诸如每单位长度比金属纤维更轻的非金属纤维形成。因此,当与诸如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现有技术编织线的编织线相比时,编织线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编织线62被形成为使得网孔变得小于关于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编织线的网孔,以实现屏蔽效果的增强。
编织线62形成为使得末端部63的内径变得等于与末端部63接续的未图示的主体的内径。末端部63的末端开口被形成为与电动机侧连接器部42和逆变器侧连接器部43一体化。
附图中的附图标记64表示通过插入编织线62的末端部63而制成的插入部(屏蔽结构的一体化不仅仅地通过嵌入成型来实现,而是还能够通过型压、附着、焊接等完成)。
理所当然地,甚至如上所述的屏蔽结构也能够产生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产生的相同的优点。具体地,本发明的线束32采用通过将非金属纤维的导电单线编织成管状形状而形成的编织线62。据此,当与诸如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现有技术编织线的这种编织线相比时,编织线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
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编织线62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据此,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线束32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
[第四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第四实施例。图7是充当再一个实施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示出图7中所示的高压电缆的切割状态的放大截面图。即使在第四实施例中也参考图1。
借助于将线束31代替线束32作为示例来描述第四实施例。
在图7中,线束31包括两根高压电缆65(导电路径,并且仅示出它们中的一个)、总体地屏蔽该两根高压电缆65的编织线66、布置在编织线66的外侧的未图示的护套构件、放置在高压电缆65的一端处的逆变器侧连接器部67、布置在高压电缆65的另一端处的未图示的电池侧连接器部。未图示的电池侧连接器部基本上以与逆变器侧连接器部67相同的方式构造。
高压电缆65包括导体68和覆盖该导体68的绝缘体69。高压电缆65通过将绝缘体69从末端剥离至预定的长度来处理,以因此使导体68裸露。通过将单线(由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单线)合股而构成的导体被用作导体68。虽然没有特别限制,但是导体68形成为呈现基本圆形截面轮廓(圆圈)。关于导体68,能够采用以呈现矩形或圆形截面轮廓的杆形状的导体结构制成的导体(例如,呈现平角单芯或圆单芯的导体结构)。而且,还可以使用具有由诸如编织线汇流条构成的结构的导体。
绝缘体69通过将绝缘树脂材料挤出到导体68外侧的并且覆盖如此挤出的树脂材料而形成。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已知的绝缘体。
由于高压电缆65用于高压用途,所以它们形成为粗电缆。
编织线66是用于发挥电磁屏蔽功能的构件并且形成为管状形状。第一实施例的编织线40(参见图2)、第二实施例的编织线52(参见图4)、和第三实施例的编织线62(参见图6)中的任一者被用作本实施例的编织线66。通过一体模制使编织线66的一端(末端部)与逆变器侧连接器部67中的将在稍后描述的导电树脂模制件79一体地形成。编织线66的另一端(末端部)同样地与未图示的电池侧连接器部一体地形成。
逆变器侧连接器部67是被构造成当被插入到屏蔽壳70中时在前逆变器单元25的屏蔽壳70内经历电连接的所谓的连接器。逆变器侧连接器部67包括端子配件71、壳体72、端子接合构件73、防水屏蔽构件74至76、后支座77、绝缘罩78、导电树脂模制件79、和固定螺栓(从附图省略)。
端子配件71通过压力加工导电金属板而形成。阳型端子配件在此被用作该端子配件71。端子配件71具有电接触部80和与该电接触部80接续的电缆连接器部81。
电接触部80形成为凸头(tab)的形状。第一贯通孔82和第二贯通孔83形成在电接触部80中。第一贯通孔82形成为用于在前逆变器单元25内电连接的区域。同时,第二贯通孔83形成为将与端子接合构件73相接合的区域。
电缆连接器部81形成为实现高压电缆65的导体68的紧固和连接。在该实施例中,电缆连接器部81形成为桶状,从而借助于型压实现导体68的压接和连接(关于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
壳体72是绝缘树脂模制件(绝缘构件)并且形成为具有壳体主体84的图示几何结构(该几何结构是示意性的)。
端子容纳室85形成在壳体主体84内。端子容纳室85形成为能够基本地容纳端子配件71的电缆连接器部81,该端子配件71固定地连接到高压电缆65的导体68。电接触部导出孔86形成为朝壳体72的前端穿过端子容纳室85。当端子配件71被容纳在端子容纳室85内时,电接触部80经由电接触部导出孔86而伸出壳体72的前端。
与电接触部导出孔86相互连通的端子接合构件容纳孔87从壳体主体84中由下而上地形成。嵌合到端子接合构件容纳孔87中的端子接合构件73与第二贯通孔83相接合,从而固持端子配件71。
密封构件容纳孔88形成在其中端子容纳室85与电接触部导出孔86相接续的区域中。容纳在密封构件容纳孔88中的密封构件74以防水的方式接触电接触部部80。
密封构件容纳孔89连续地形成到端子容纳室85的后侧。后支座容纳孔90附加地形成到密封构件容纳孔89的后部。容纳在密封构件容纳孔89中的密封构件75以防水的方式接触各个高压电缆65的绝缘体69。后支座容纳孔90以实现后支座77的嵌合的形状形成。
凸缘91形成在壳体主体84的外侧。密封构件容纳槽92形成在凸缘91中。容纳在密封构件容纳槽92中的密封构件76以防水的方式接触前逆变器单元25的屏蔽壳70。
后支座77是绝缘树脂模制件,并且虽然未具体地图示,但是被形成为如下形状:该支座通过该形状能够被分成为两个部分。后支座77包括:与高压电缆65的直径相一致的电缆插入孔93,所述电缆插入孔93各自穿通所述后支座77;大直径嵌合部94,该大直径嵌合部94嵌合到后支座容纳孔90中;小直径电缆拔出部95,该小直径电缆拔出部95与嵌合部94接续并且使高压电缆65能够被拔出;以及接合突起96,该接合突起96形成在电缆拔出部95的末端处从而例如在垂直方向上突出。接合突起96形成为能够卡住绝缘罩78并且制约绝缘罩78的掉落。
绝缘罩78被设置为与后支座77分离的构件。此外,绝缘罩78是挠性构件并且在该实施例中被设置为橡胶构件(弹性体构件)。绝缘罩78以管状形式形成并且具有大直径接合部97和从该接合部97延伸到后部的罩98。接合凹陷99形成在接合部97中,该接合凹陷99卡住后支座77的接合突起96以因此与接合突起96相接合。绝缘罩78形成为使得即使当以180度旋转完全倒置时该罩也与后支座77相接合的形状。
绝缘罩78能够被认为是当外力等作用在线束31上时是有效的构件。关于这一点的原因将在下面描述。
如果外力等作用在线束31上,则高压电缆65的导体68与端子配件71的电缆连接器部81之间的连接部经受外力。如图8所示,导体68在连接处断开。具体地,导体68被断开,使得导体68中的一些保持在电缆连接器部81的型压部中,并且使得导体切割端100在高压电缆65中变得裸露。这时,导体切割端100在高压电缆65中变得裸露,但是导体切割端100的外部被覆盖在绝缘罩78中。因此,制约了导体切割端与编织线66的电接触。当线束的移动量小时,导体切割端100的外部由壳体主体84或后支座77中的嵌合部94和电缆拔出部95覆盖,因而导体切割端100与编织线66的电连接变得受到制约。
据此,绝缘罩78等的存在防止了导体切割端100的暴露,使得能够保证安全。因此,绝缘罩78能够被认为是当外力等施加线束31上时是有效的构件。
导电树脂模制件79是所谓的金属壳(屏蔽壳)的替代。该模制件通过将导电材料混合到树脂材料中并且用混合物填充成型模具而形成。导电树脂模制件79具有基本上管状的模制件主体101(壳主体)和多个模制件固定部102(壳固定部)。模制件主体101形成为使得壳体主体84能够被容纳在该模制件主体101中的形状。模制件固定部102形成为通过使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被固定到前逆变器单元24的屏蔽壳70的形状。
在模制件主体101中,编织线66的末端部(即,末端开口)一体地形成。附图中的附图标记103表示编织线66的末端部的插入部。屏蔽结构的一体化并非仅仅通过嵌入成型来实现,而是能够通过型压、附着、焊接等来完成。
理所当然地,诸如上文提及的屏蔽结构的屏蔽结构也能够产生类似于在第一实施例中产生的那些优点的优点。具体地,本发明的线束31采用通过将非金属纤维的导电单线合股成管状形状而形成的编织线66。据此,当与诸如其单线由金属纤维制成的现有技术编织线的这种编织线相比时,编织线变得更轻且不受钢价格上涨的影响。
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编织线66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据此,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线束31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
[第五实施例]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第五实施例。图9是充当再一个实施例的屏蔽结构的放大截面图。与关于第四实施例所描述的那些组成构件相同的组成构件被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它们的详细解释。
在图9中,第五实施例的屏蔽结构与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结构将编织线66一体化。具体地,编织线66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线不是通过嵌入成型而是通过型压来固定。使用型压的固定结构将从图9和下文提供的描述来理解。固定结构采用金属壳104和型压环105。
构成逆变器侧连接器部106的金属壳104被设置为类似于第四实施例的导电树脂模制件79的构件(参见图7和图8)。这种金属壳104具有管状壳主体107和多个壳固定部108。壳固定部108被形成为通过使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而被固定到前逆变器单元25的屏蔽壳70的形状。
型压接纳部109形成在壳主体107中。编织线66的末端部被夹在型压接纳部109和型压环105之间。当该末端部通过型压被固定地夹住时,编织线66电连接到屏蔽壳70。
即使当用于将编织线66一体化的结构不同于在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应结构时,也能够理解第五实施例产生与在第四实施例中所产生的优点相同的优点。特别地,本发明产生能够减小线束31的重量和成本的优点。
很明显,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在本发明中做出各种修改。
本申请是基于2011年9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210101,并且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对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减小编织线的重量和成本来减小其总重量和成本的线束。
Claims (3)
1.一种线束,包括:一条或多条导电路径;以及管状编织线,该管状编织线由多根超细单线制成并且覆盖所述一条或多条导电路径,其中,
所述单线是导电的并且由非金属纤维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所述非金属纤维是通过将碳纤维或树脂材料与导电材料混合而制成的导电树脂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束,还包括作为导电金属部件的金属壳和作为导电树脂模制件的导电树脂壳中的一者,其中,所述编织线的末端部与所述金属壳或所述导电树脂壳一体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10101 | 2011-09-27 | ||
JP2011210101A JP5895318B2 (ja) | 2011-09-27 | 2011-09-27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PCT/JP2012/075736 WO2013047897A1 (en) | 2011-09-27 | 2012-09-27 | Wire harnes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26926A true CN103826926A (zh) | 2014-05-28 |
CN103826926B CN103826926B (zh) | 2016-10-12 |
Family
ID=47222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46670.6A Active CN103826926B (zh) | 2011-09-27 | 2012-09-27 | 线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202762A1 (zh) |
EP (1) | EP2761705B1 (zh) |
JP (1) | JP5895318B2 (zh) |
CN (1) | CN103826926B (zh) |
WO (1) | WO2013047897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6987A (zh) * | 2014-06-24 | 2015-12-30 | 泰科电子连接荷兰公司 | 保护电缆的波纹管、联接壳体的紧固件、以及密封元件 |
CN106463208A (zh) * | 2014-06-23 | 2017-02-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屏蔽导电电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2013004880T5 (de) * | 2012-10-05 | 2015-06-1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Kabelstrang |
EP2793239B1 (de) * | 2013-04-18 | 2018-03-21 | Nexans | Anordung mit mindestens einer elektrischen Leitung |
JP6207059B2 (ja) * | 2013-06-26 | 2017-10-04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導電路 |
JP2015012767A (ja) * | 2013-07-02 | 2015-01-1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024607B2 (ja) * | 2013-07-09 | 2016-11-1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導電路 |
JP2015207751A (ja) * | 2014-04-10 | 2015-11-19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電磁シールド部材及び電磁シールド部材付電線モジュール |
EP2961017A1 (de) | 2014-06-24 | 2015-12-30 | Nexans |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Aufbau eines supraleitfähigen Kabelsystems |
ES2694802T3 (es) * | 2014-06-26 | 2018-12-27 | Nexans | Dispositivo para el blindaje electromagnético |
JP6352872B2 (ja) * | 2015-01-07 | 2018-07-0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電線接続構造 |
DE202015100961U1 (de) * | 2015-02-27 | 2016-05-30 | Leoni Bordnetz-Systeme Gmbh | HV-Kabelsatz |
JP6423389B2 (ja) * | 2016-06-29 | 2018-11-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6434471B2 (ja) * | 2016-10-17 | 2018-12-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US11083120B2 (en) * | 2017-01-31 | 2021-08-03 |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 Braid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rotective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
JP6816660B2 (ja) * | 2017-06-15 | 2021-01-20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電磁シールド部品、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電磁シールド部品の製造方法 |
CN112534656B (zh) * | 2019-02-08 | 2023-11-10 | J.S.T.公司 | 用于使用导电壳体的连接器的电磁干扰(emi)接地保护方法 |
JP7279422B2 (ja) * | 2019-03-07 | 2023-05-23 | 株式会社プロテリアル | 複合ケーブル及び複合ハーネス |
US20220398537A1 (en) * | 2021-06-10 | 2022-12-15 | Caterpillar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cost for wire harness assembly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19544A (ja) * | 2000-07-10 | 2002-01-23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回路を備えた車体内板 |
US20040099428A1 (en) * | 2002-11-26 | 2004-05-27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Shielded wire harness and shielding member |
CN1734683A (zh) * | 2004-07-30 | 2006-02-15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汽车用束线 |
US7331823B2 (en) * | 2004-05-26 | 2008-02-19 | Yazaki Corporation | Shielded-conductor cable fixing construction |
CN101627511A (zh) * | 2007-03-02 | 2010-01-13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屏蔽外壳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84762A (en) * | 1985-05-17 | 1987-08-04 | Raychem Corp. | Shielding fabric |
JPS63259914A (ja) * | 1987-04-16 | 1988-10-27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ルドケ−ブル |
DE19907675A1 (de) * | 1999-02-23 | 2000-09-14 | Kreitmair Steck Wolfgang | Kabelschirm aus Faserverbundwerkstoffen mit hohem Anteil an elektrisch leitfähigen Fasern zur elektromagnetischen Abschirmung |
US7726440B2 (en) * | 2001-02-15 | 2010-06-01 | Integral Technologies, Inc. | Low cost vehicl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components and systems manufactured from conductive loaded resin-based materials |
JP5124902B2 (ja) * | 2004-12-09 | 2013-01-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
JP4932659B2 (ja) * | 2007-10-03 | 2012-05-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US7692096B2 (en) * | 2007-12-07 | 2010-04-06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cable |
JP5412696B2 (ja) * | 2008-08-06 | 2014-02-12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2011
- 2011-09-27 JP JP2011210101A patent/JP5895318B2/ja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9-27 WO PCT/JP2012/075736 patent/WO2013047897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9-27 CN CN201280046670.6A patent/CN103826926B/zh active Active
- 2012-09-27 EP EP12790979.4A patent/EP2761705B1/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3-25 US US14/224,577 patent/US2014020276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2019544A (ja) * | 2000-07-10 | 2002-01-23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回路を備えた車体内板 |
US20040099428A1 (en) * | 2002-11-26 | 2004-05-27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Shielded wire harness and shielding member |
US7331823B2 (en) * | 2004-05-26 | 2008-02-19 | Yazaki Corporation | Shielded-conductor cable fixing construction |
CN1734683A (zh) * | 2004-07-30 | 2006-02-15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汽车用束线 |
CN101627511A (zh) * | 2007-03-02 | 2010-01-13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屏蔽外壳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GLENAIR: "EMI/RFI Braided Shielding Solutions", 《GLENAIR QUIKCONNECT》, 31 July 2011 (2011-07-31), pages 5 - 21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63208A (zh) * | 2014-06-23 | 2017-02-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屏蔽导电电路 |
CN105206987A (zh) * | 2014-06-24 | 2015-12-30 | 泰科电子连接荷兰公司 | 保护电缆的波纹管、联接壳体的紧固件、以及密封元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761705B1 (en) | 2019-11-27 |
US20140202762A1 (en) | 2014-07-24 |
EP2761705A1 (en) | 2014-08-06 |
WO2013047897A1 (en) | 2013-04-04 |
JP5895318B2 (ja) | 2016-03-30 |
CN103826926B (zh) | 2016-10-12 |
JP2013073702A (ja) | 2013-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26926A (zh) | 线束 | |
US9006939B2 (en) | Wiring harness and a method of providing wiring structure of the same | |
JP5848963B2 (ja) | シールド構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
CN103843205B (zh) | 屏蔽结构和线束 | |
US9502153B2 (en) | Wire harness with coaxial composite conductive path | |
US9112287B2 (en) | Swag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 |
CN103959573A (zh) | 具有导电模制产品的屏蔽结构和线束 | |
CN103958278B (zh) | 高压导电线及线束 | |
US9263865B2 (en) | Water stop structure for wire harness and wire harness | |
CN101627511A (zh) | 屏蔽外壳 | |
US9490051B2 (en) | Method for producing wire harness | |
CN104284812A (zh) | 筒状编织物压接连接结构 | |
EP2630853B1 (en) | Shield cover and shield structure | |
CN103907256A (zh) | 电线分支结构 | |
JP2015521352A (ja) | 電気デバイスおよびワイヤを具備した相互接続アセンブリならびに相互接続方法 | |
CN216903421U (zh) | 一种分线端子组件及大电流金属分线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