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少“黄边”且不影响造纸过程中的相关工艺操作的造纸设备及造纸方法。
一种造纸设备,包括烘缸、压辊,传递件以及设置在烘缸上游的喷淋装置,传递件用于传递从上游而来的待干燥的纸幅,压辊支撑传递件并使传递件与烘缸表面抵顶,用于将传递件上的纸幅转移至烘缸表面进行干燥,该烘缸表面设有涂层,涂层的宽度大于纸幅的宽度,传递件的宽度大于等于涂层的宽度,喷淋装置用于喷淋液体至传递件上并借由传递件将喷淋的液体转移至烘缸的涂层上。
一种造纸方法,包括:
传递件传递上游抄造形成的待干燥的纸幅;
设置喷淋装置喷淋液体至传递件上;
设置烘缸用于对纸幅进行干燥,该烘缸表面设有涂层,涂层的宽度大于纸幅的宽度,传递件的宽度大于等于涂层的宽度;
设置压辊用于支撑传递件并使传递件与烘缸表面抵顶,该压辊将传递件上的纸幅转移至烘缸表面,同时将喷淋装置喷淋至传递件上的液体转移至烘缸表面的涂层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造纸设备在烘缸的上游设置喷淋装置,而不是在烘缸上设置喷淋装置,因此可以避免如现有技术中喷淋到干燥后的纸幅上,使干燥后的纸幅受到影响。另外,本发明使喷淋装置喷淋的液体可以通过传递件转移至烘缸表面容易产生黄边的涂层上,该喷淋的液体可以对从传递件上转移至烘缸表面的纸幅没有覆盖到的部分涂层进行冷却,防止该部分的涂层一直处于烘缸的高温环境而产生硬化,因此可以避免烘缸的涂层产生黄边现象。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造纸设备包括位于上游的纸幅成形部400和位于下游的烘缸干燥部100。
纸幅成形部400包括压辊50、导辊51以及由压辊50、导辊51支撑并形成封闭回路的传递件40。
该纸幅成形部400还包括图中未示出的流浆箱等结构,该传递件40用于传递经上游抄造形成的待干燥的纸幅20至烘缸干燥部100进行干燥。当然,一般在纸幅成形部400也可以设置相关的去湿部件例如抽吸装置等,对纸幅20进行初步的去除水分。
该传递件40可以是用于传递纸幅20的毛毯、网毯等业界常用的物件。
该烘缸干燥部100包括烘缸10,该烘缸干燥部100还可包括图中未示出的用于罩设烘缸10并回收加热的气体的罩体,以及与烘缸10配合设置、并对纸幅20进行起皱使纸幅20脱离烘缸10表面的刮刀等结构。
该纸幅成形部400的压辊50支撑传递件40,使传递件40与烘缸10表面抵顶,并且用于将传递件40上的纸幅20转移至烘缸10表面进行干燥。
如图2所示,该烘缸10表面设置涂层11。涂层11一般包含贴缸剂和剥离剂,其作用在于使上游传递过来的湿纸幅20更好的与烘缸10表面贴合,同时也可以使纸幅20可以更好的从烘缸10表面进行剥离。在配备刮刀的烘缸10上,涂层11的宽度设置一般比刮刀的长度大,使得刮刀能够在与烘缸10表面刮蹭时,有涂层11在烘缸10与刮刀之间减少两者的磨损。
纸幅20在烘缸10表面上时,该涂层11的宽度大于纸幅20的宽度,因此涂层11具有露出在纸幅20两端之外的部分。由于露出在纸幅20两端之外的涂层11容易受到烘缸10表面高温的影响,导致发生交联固化,也即出现“黄边”现象,本发明提供一喷淋装置30用于减缓或者避免该造纸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此类“黄边”现象。
该喷淋装置30设置在烘缸10的上游,用于喷淋液体至传递件40上并借由传递件40将喷淋的液体转移至烘缸10的涂层11上。为了彻底避免涂层11的硬化,应使传递件40的宽度大于等于涂层11的宽度。因此,从传递件40上转移至涂层11上的液体即可完全延及至涂层11的两端。
该喷淋的液体与传递件40上的纸幅20一起被转移到烘缸10的表面,烘缸10上的涂层11其中部因纸幅20的水分蒸发会降低温度,而其露出在纸幅20两端之外的端部则因喷淋的液体也得到温度的补偿,因此可以减缓该位于端部的部分涂层11因长期置于烘缸10的高温环境中而产生的交联固化,也即该喷淋的液体可以减缓或者避免烘缸10上的“黄边”现象的产生。
同时,该喷淋的液体是在烘缸10的上游,也即与待干燥的纸幅20一起被转移到烘缸10的表面,因此该种喷淋的操作不会影响到已经在烘缸10上被干燥的纸幅20。
此外,喷淋的同时,也是一个清洗传递件40的过程,防止传递件40上的纤维等被转移至烘缸10的涂层11上,避免涂层11硬化程度增加。
该喷淋装置30喷淋的液体可以是对涂层11能够降温防止其硬化的合适的流体。例如,该液体可以包含剥离剂、柔软剂或油性化药。这些液体被转移至涂层11上后,与纸幅20覆盖的那部分涂层11一样,也可以被刮刀部分去除,且有润滑刮刀的效果,不易损伤刮刀。由于液体喷涂主要涉及至纸幅20不能覆盖的部分涂层11的范围,不需要含有便于纸幅20贴覆在烘缸10上的贴缸剂,且原来的涂层11中已经含有贴缸剂,若喷淋的液体中又含有贴缸剂,将对刮刀与烘缸10表面的相互作用起到负面影响,因此在设置有刮刀用于起皱烘缸10上的纸幅20时,喷淋的液体中最好不含有贴缸剂。
该喷淋装置30设置在压辊50的上游。喷淋装置30设置的最佳位置,应靠近压辊50的位置,即传递件40被压辊50挤压的前段,使喷淋的液体可以被迅速带动并转移至烘缸10表面。图1所示的结构中,该喷淋装置30设置在平行于地面的位置并靠近其中一个导辊51,可保证喷淋在传递件40两侧的液体有效的转移到烘缸10表面。
进一步地,该喷淋装置30喷淋液体至传递件40上的区域可以具有一个较大的范围,例如可以是在传递件40的未被纸幅20覆盖的两端以及延及至被纸幅20覆盖的部分。但是喷淋至纸幅20上会增加纸幅20的湿度,导致纸幅20在烘缸10上需要蒸发更多的水分。因此优选地,该喷淋装置30喷淋液体至传递件40上的区域为传递件40上未被纸幅20覆盖的两端,也即被转移至烘缸10表面后,对应为烘缸10表面容易产生“黄边”的两个端部部位。
进一步地,由于传递件40的宽度大于等于涂层11的宽度,该喷淋装置30在传递件40上喷淋液体的区域宽度大于等于纸幅20转移至烘缸10表面后露出在纸幅20两端之外的涂层11的宽度。也即,如图2中所示,在传递件40上的纸幅20横向的每端之外喷淋液体的区域宽度应该大于等于d,其中d为露出在纸幅20两端之外的涂层11其中任意一端的宽度。
在一具体地实施例中,该喷淋装置30包括支架(图未示)、连接在支架上的喷淋管31以及设置在喷淋管31上的喷嘴32,喷嘴32对应传递件40上未被纸幅20覆盖的两端。该支架可用于将喷淋装置30安装固定在造纸设备的机架(图未示)上。喷淋装置30的喷淋角度范围为5°-90°,最优选取90°喷淋,也即如图中所示,喷淋方向与传递件40所在的平面垂直。喷嘴32可持续或间歇地向传递件40横向两端喷淋液体,使传递件40在经过压辊50挤压后,将喷淋在表面的液体转移到烘缸10容易产生“黄边”的区域,减缓烘缸10两端涂层11交联固化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喷淋管31与喷嘴32的数量可以按照实际需求设置。
请参考图3和图4,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造纸设备还包括另一喷淋装置43,该另一喷淋装置43对应烘缸10设置,并设置在压辊50及纸幅20在烘缸10表面脱离的位置之间。该另一喷淋装置43用于直接对烘缸10涂层11喷淋液体。
类似的,该另一喷淋装置43也向烘缸10表面的涂层11容易产生“黄边”的部位进行喷淋,喷淋的液体可以包含与涂层11相同或相似的成分。该另一喷淋装置43也包括支架(图未示)、连接在支架上的喷淋管41以及设置在喷淋管41上的喷嘴42,喷嘴42对应烘缸10上的涂层11未被纸幅20覆盖的两端。
由于该另一喷淋装置43设置在压辊50及纸幅20在烘缸10表面脱离的位置之间,这些位置不涉及纸幅20的运行位置,喷淋的液体同样不会影响纸幅20的干燥。最优的,该另一喷淋装置30设置在如图3所示位置,位于烘缸10正下方且与烘缸10垂直,这样可以保证只会喷淋在烘缸10的涂层11上,而不会喷淋在纸幅20所在的区域。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造纸设备进行生产时,如图中所示,压辊50上的传递件40以逆时针方向传动,从而传递上游抄造形成的待干燥的纸幅20;喷淋装置30则喷淋液体至传递件40上;压辊50亦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将传递件40上的纸幅20转移至烘缸10表面,同时将喷淋装置30喷淋至传递件40上的液体转移至烘缸10表面的涂层11上。烘缸10在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用于对纸幅20进行干燥,并且在烘缸10表面被干燥一定程度后(通常干度在90%以上),纸幅20从烘缸10表面脱离。该烘缸10表面设置的涂层11宽度大于纸幅20的宽度,喷淋至传递件40上的液体则被转移至露出在纸幅20两端的涂层11对应的部位,使该部位的涂层11减缓交联固化,从而减缓或避免“黄边”现象的产生。
在烘缸10表面上对应设置另一喷淋装置43的实施例中,该另一喷淋装置43也可同时或者交替与喷淋装置30进行工作,在容易产生“黄边”的涂层11部位喷淋液体,避免该部位的涂层11交联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