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3105897A - 信息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05897A
CN103105897A CN2012104377987A CN201210437798A CN103105897A CN 103105897 A CN103105897 A CN 103105897A CN 2012104377987 A CN2012104377987 A CN 2012104377987A CN 201210437798 A CN201210437798 A CN 201210437798A CN 103105897 A CN103105897 A CN 103105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package
bow
identification part
d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377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笠原俊一
古贺康之
繁田脩
铃木诚司
山本一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105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05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3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associated to a digitizer, e.g. laptops that can be used as penp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3Interaction with page-structured environments, e.g. book metaph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2Flexible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配置多个挠曲探测部能够识别挠曲位置的信息处理装置。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显示面,具有可挠性;以及挠曲探测部,探测所述显示面的挠曲,在所述显示面的至少1边设置了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用户操作的输入,已知使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的方法、使用笔、触摸屏、按钮、以及转轮(Jog Dial)式的控制器的方法。但是,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的便携性不佳,而不适用于移动设备。另外,在使用了触摸屏等的方法中,即使使劲地触摸,设备的形状也不会变化,而无法直观地感觉以何种程度对输入操作反映触摸的强度。
相对于此,近年来,提出了具有可挠性的薄且轻量的电子显示器(柔性显示器)以及柔性触摸面板。
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与柔性显示器相关的发明。另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能够通过使装置主体物理性地弯曲或者变形来输入用户操作的界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521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570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显示装置具有层叠了柔性压力检测触摸面板(包括位置传感器)、柔性显示器、弯折传感器(包括感压传感器)、柔性电路以及柔性电池的构造。在上述构造中,通过柔性压力检测触摸面板检测弯曲位置(XY方向),通过弯折传感器检测弯曲量(Z方向)。
这样,在专利文献2等公开的显示装置中,为了根据弯曲位置(挠曲位置)以及弯曲量(挠曲量)实现弯曲操作输入,需要具有多个种类的特殊的传感器(探测部),所以成本上升。另外,在通常使用的位置传感器中,仅识别局部的位置,而难以掌握线状的折弯位置(弯曲位置)等。
因此,在本申请中,提出通过配置多个挠曲探测部能够识别挠曲位置的新的、并且改良的信息处理装置。
根据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具备具有可挠性的显示面、和探测所述显示面的挠曲的挠曲探测部,在所述显示面的至少1边设置了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申请,通过配置多个挠曲探测部能够识别挠曲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示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曲率传感器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的基本动作的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的动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中的自动排整齐命令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中的与拉伸方向对应的自动排整齐命令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的基本动作的图。
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的动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中的噪声去除命令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中的与抖拂操作对应的文章摘要命令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中的数据传送命令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数据传送命令的图。
图15是示出在第2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包含从在柔性显示器的上边设置的曲率传感器、以及在下边设置的曲率传感器探测出的弯曲量的信号序列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弯曲中心线的识别的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与弯曲中心线对应的列表项目放大显示控制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根据弯曲中心线的角度丢弃弯曲操作输入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与弯曲中心线对应的文章放大显示控制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与弯曲中心线的变化对应的动态的放大显示控制的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2中沿着弯曲中心线使图标排整齐的控制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3的书签显示控制的图。
图2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3的翻页显示控制的图。
图24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4的与握住状态对应的显示控制的图。
图25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5的显示反转控制的图。
图26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揉卷状态的图。
图27是示出在第3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从各曲率传感器探测的弯曲量的图。
图28是用于说明在第3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中从各曲率传感器探测的弯曲量的分散的图。
图2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0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根据揉卷操作输入执行的功能的图。
图31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根据揉卷状态使触摸操作探测功能成为OFF的图。
图32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的其他例子的图。
图33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的其他例子的图。
(符号说明)
10、10-1~10-3:信息处理装置;11:RAM;13:非易失性存储器;15:柔性显示器;17:CPU;19:通信部;20(20t0~tN、20b0~bN、20l0~lN、20r0~rN):曲率传感器;110:识别部;115: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构成要素,附加同一符号,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另外,按照以下的顺序进行说明。
1.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概要
2.各实施方式
2-1.第1实施方式
2-2.第2实施方式
2-3.第3实施方式
3.总结
<1.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概要>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概要。图1是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外观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由柔软的原材料构成,是在一部分或者整体中具有可挠性的柔性设备。其结果,用户能够使信息处理装置10整体地弯曲、或者局部地折弯,并且,能够揉卷。另外,在图1中,作为一个例子,使信息处理装置10从左右方向弯曲。
另外,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内置曲率传感器(弯曲传感器)20。曲率传感器20具有将能够检测一个方向的弯曲(挠曲)的曲率传感器20a、20b粘在一起而得到的构造,由此能够在-R~R的范围内检测曲率(弯曲量)。以下,使用附图,详述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的结构。
[1-1.硬件结构]
图2是示出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包括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11、非易失性存储器13、柔性显示器15、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7、通信部19、以及曲率传感器20。CPU17、RAM11、非易失性存储器13以及通信部19既可以内置于由具有可挠性的原材料形成的信息处理装置10,也可以内置于信息处理装置10的具有刚性感的主体部(未图示)。
CPU17作为运算处理部以及控制部发挥功能,依照各种程序,控制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动作整体。另外,CPU17也可以是微处理器。
RAM11临时存储在CPU17的执行中使用的程序、在该执行中适当变化的参数等。非易失性存储器13存储CPU17使用的程序、运算参数等。
通信部19是与其他通信装置、服务器发送接收信息的通信设备。通信部19进行例如Wi-Fi、Bluetooth(蓝牙)等近距离/接近无线通信。
柔性显示器15是由柔软的原材料形成,在整体中具有可挠性的显示设备(显示面)。另外,柔性显示器15通过CPU17进行控制,进行画面显示。
曲率传感器20是能够在-R~R的范围内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柔性显示器15)物理性地弯曲的情况的曲率(弯曲量)的传感器。另外,曲率传感器20例如将电阻值作为曲率而输出。
进而,本申请的曲率传感器20层叠设置于柔性显示器15(显示面),但更具体而言,也可以在柔性显示器15的各边分别配置1个、或者在各边配置多个。以下,参照图3,说明曲率传感器20的配置。
(曲率传感器20的配置)
图3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曲率传感器20的配置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3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中沿着各边排列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的上边(top),排列了曲率传感器20t(20t0~20t5),在下边(bottom),排列了曲率传感器20b(20b0~20b5)。另外,在柔性显示器15的左边(left),排列了曲率传感器20l(20l0~20l5),在右边(right),排列了曲率传感器20r(20r0~20r5)。
这样,在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中,在柔性显示器15的四边,分别排列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由此,信息处理装置10能够根据从曲率传感器20检测出的各曲率,识别柔性显示器15的弯曲位置(xy方向)。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硬件结构。接下来,说明通过上述硬件结构实现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功能。
[1-2.功能结构]
图4是用于说明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具有识别部110、以及控制部115。识别部110根据从曲率传感器20输出的曲率(弯曲量/挠曲量),识别柔性显示器15的弯曲形状、状态。具体而言,识别部110将曲率的时间上的变化(周期性的变化)识别为操作输入。另外,识别部110根据多个曲率识别弯曲中心线(折皱、折弯中心线)。另外,识别部110根据曲率来识别柔性显示器15是否为被揉卷的状态。然后,识别部110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
控制部115根据识别部110的识别结果,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具体而言,控制部115进行根据曲率的时间上的变化切换柔性显示器15的显示内容、或者发送规定的数据的控制。另外,控制部115进行根据弯曲中心线切换柔性显示器15的显示内容的控制。另外,控制部115在柔性显示器15是被揉卷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规定的显示控制、规定的数据变换控制。
以上,说明了本申请的信息处理装置10的功能结构。另外,对于识别部110以及控制部115的详细内容,将在接下来的<2.各实施方式>中说明。
<2.各实施方式>
[2-1.第1实施方式]
(概要)
在用户操作的输入方法中,除了使用上述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的方法以外,还已知使用了加速度传感器的手势界面。但是,在手势界面中,仅能够识别向上下左右哪一个挥动的4方向,在操作方法中存在限制。相对于此,具有可挠性的柔性设备能够向360度任意方向自由挠曲(弯曲),所以如果能够识别挠曲状态,则操作性的自由度飞跃性地提高。
另外,在上述专利文献2中,在使显示装置主体物理性地变形了的情况下,通过探测XY方向上的位置和Z方向上的压力来切换显示内容,但未提及任何与弯曲变化对应的操作输入。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通过将信息处理装置10-1的物理性的挠曲状态的时间变化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能够提高通过使装置弯曲来进行的操作输入的便利性。
以下,举出多个操作例,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利用了挠曲的变化的操作输入。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1的硬件结构以及功能结构如“1-1.硬件结构”以及“1-2.功能结构”所述。
(操作例1)
首先,参照图5~图8,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利用了挠曲的变化的操作输入的操作例1。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的基本动作的图。如图5所示,在操作例1中,将使信息处理装置10-1(柔性显示器15)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急剧变化的动作识别为操作输入。
通过识别部110(参照图4),根据从曲率传感器20检测的曲率,识别柔性显示器15的挠曲/拉伸状态。以下,依次说明挠曲状态以及拉伸状态的定义。
如参照图3所述的,在柔性显示器15的四边,设置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另外,在图3中,说明了在各边设置6个即合计24个曲率传感器20的结构,但曲率传感器20的个数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各边中设置1个即合计4个曲率传感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设置了合计N个曲率传感器20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N个曲率传感器20,能够从各曲率传感器20,在以下的范围内,分别检测曲率r1、r2、···rN
【数1】
-R≤ri ≤R(1≤i≤N)
此时,能够将信息处理装置10-1(柔性显示器15)整体的曲率r,例如下述所示,定义为从各曲率传感器20检测的值的平均值。
【数2】
r = 1 N &Sigma; i = 1 N r i
另外,将信息处理装置10-1整体的曲率r相对下述式1所示的阈值是下述式2或者式3的范围的情况定义为挠曲状态。
【数3】
Rth(0≤Rth≤R)                          ···式1
【数4】
-R≤r≤-Rth                             ···式2
【数5】
Rth≤r≤R                       ···式3
以上,说明了挠曲状态的定义。另一方面,将拉伸状态的定义设为并非挠曲状态的情况。具体而言,在信息处理装置10-1整体的曲率r是下述式4的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拉伸状态。
【数6】
-Rth<r<Rth                    ···式4
识别部110能够依照以上说明的挠曲/拉伸状态的定义,判断信息处理装置10-1(柔性显示器15)的状态。进而,识别部110在从挠曲状态变化为拉伸状态时的速度是规定的速度以上的情况下,识别为操作输入。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1具有加速度传感器的情况下,识别部110在从挠曲状态变化为拉伸状态时检测到的加速度是规定的加速度以上(急剧的变化)的情况下,识别为操作输入。
接下来,参照图6,说明上述操作例1的动作处理。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的动作处理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首先,在步骤S103中,识别部110根据从曲率传感器20检测出的曲率r,识别信息处理装置10-1(柔性显示器15)是挠曲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S106中,识别部110根据从曲率传感器20检测出的曲率r,识别信息处理装置10-1是拉伸状态。
接下来,在步骤109中,识别部110判断从挠曲状态变化为拉伸状态时的速度是否为急剧的变化。
接下来,在步骤S112中,判断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的变化是否为急剧的变化。如上所述,例如能够根据变化的速度是否为规定的速度以上来判断是否为急剧的变换。然后,识别部110在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的变化是急剧的变化的情况下,将上述变化识别为操作输入,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
接下来,在步骤S112中,控制部115根据识别部110的识别结果,输出与通过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的急剧变化进行的操作输入对应的处理命令。然后,在步骤S115中,在拉伸状态的信息处理装置10-1中,执行输出的处理命令。
以上,详细说明了操作例1的动作处理。在上述步骤S112中控制部115输出的处理命令没有特别限制,但也可以是使用户感觉为与例如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急剧变化这样的动作直观地关联的处理命令。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急剧变化的动作对于用户与“将报纸铺开调整”这样的操作感觉相同。因此,通过根据这样的操作感觉,执行调整显示内容的处理命令,能够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以下,参照图7以及图8而具体说明。
图7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中的自动排整齐命令的图。如果如图7上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中不规则地显示了图标31的情况下,进行使柔性显示器15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急剧变化的操作输入,则控制部115输出自动排整齐命令。然后,如图7下所示,图标31在纵向以及横向上自动排整齐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1也可以实现与拉伸方向对应的自动排整齐。图8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中的与拉伸方向对应的自动排整齐命令的图。如图8所示,控制部115在由识别部110识别为柔性显示器15被横向拉伸的情况下,输出使图标31横向排整齐的处理命令。
例如,通过分别抽出柔性显示器15的上边的曲率rt、下边的曲率rb、左边的曲率rl、以及右边的曲率rr,并在其中选择最低的2个曲率,能够通过识别部110判断拉伸方向。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能够将左边的曲率rl、以及右边的曲率rr选择为最低的2个曲率,所以识别部110能够判断为柔性显示器15被横向拉伸。然后,在识别部110中,识别为横向急剧拉伸的操作输入,并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
如以上说明,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1,无需从菜单选择图标的排整齐命令,而通过将柔性显示器从物理性地挠曲的状态急剧拉伸,能够直观上实现图标的自动排整齐。
(操作例2)
接下来,参照图9~图14,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利用了挠曲的变化的操作输入的操作例2。
图9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的基本动作的图。如图9所示,在操作例2中,通过将信息处理装置10-1(柔性显示器15)的上端抓持并前后移动而使信息处理装置10-1挠曲的动作、即抖拂动作识别为操作输入。
通过识别部110(参照图4),根据从曲率传感器20检测的曲率,识别抖拂动作。具体而言,识别部110在信息处理装置10-1整体的曲率r的时间变化r(t)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识别为通过抖拂动作进行的操作输入。
对于判定曲率的时间变化是否为周期性的的方法,例如也可以是通过傅立叶变换求出曲率的时间变化r(t)与正弦函数sin(t)的互相关值,并通过所求出的互相关值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来判定的方法。
另外,识别部110通过追加通过抖拂动作进行的操作输入的识别条件,能够提高抖拂操作的识别精度。另外,通过这样提高抖拂操作的识别精度,对应的处理命令也能够细致地设定,能够实现更直观的操作输入。
对于所追加的识别条件,例如,也可以设为用户保持信息处理装置10-1(柔性显示器15)的1点。具体而言,在信息处理装置10-1具有触摸面板的结构中,通过触摸面板检测用户保持的位置。然后,识别部110在仅保持了1个部位时进行了抖拂动作的情况下,识别为操作输入。
另外,作为更严格的识别条件,也可以设为用户仅保持信息处理装置10-1(柔性显示器15)的上端。具体而言,在信息处理装置10-1除了具有触摸面板以外还具有3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中,通过3轴加速度传感器还检测信息处理装置10-1相对重力方向成为何种朝向。然后,识别部110在根据信息处理装置10-1的朝向、以及用户保持的位置,能够判定为在仅保持了信息处理装置10-1的上端的状态下进行了抖拂动作的情况下,识别为操作输入。
接下来,参照图10,说明上述操作例2的动作处理。图10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的动作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0所示,首先,在步骤S123中,识别部110计算曲率r的时间变化r(t)、与正弦函数sin(t)的互相关值。
接下来,在步骤S126中,识别部110判定计算出的互相关值是否为规定的阈值以上。在互相关值是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曲率的时间变化是周期性的,识别部110将识别为通过抖拂动作进行的操作输入的意思作为识别结果而输出到控制部115。
然后,在步骤S129中,控制部115根据识别部110的识别结果,输出与通过抖拂动作进行的操作输入对应的处理命令。
以上,详细说明了操作例2的动作处理。在上述步骤S129中控制部115输出的处理命令没有特别限制,但也可以是使用户感觉为例如与抖拂动作直观地关联的处理命令。抖拂动作对于用户与“将纸面上的灰尘抖落”这样的操作感觉相同。因此,通过根据这样的操作感觉执行去除噪声的处理命令,能够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以下,参照图11以及图12,说明具体例。
图11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中的噪声去除命令的图。如果如图11左所示,在显示了包含噪声的图像33的情况下,进行了对信息处理装置10-1抖拂的操作输入,则控制部115输出噪声去除命令输出。然后,如图11右所示,显示噪声去除处理后的图像34、和噪声35,以使噪声35下降的方式控制显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1也可以实现将文章的多余的部分视为噪声,并根据抖拂操作对文章进行摘要的处理。对于文章的多余的部分,例如在将文章划分为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处于主叙关系的分节以外视为多余的部分,在文章由主句和连接句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连接句视为多余的部分。另外,在一并记载了正式名称和简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正式名称视为多余的部分。
图12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中的与抖拂操作对应的文章摘要命令的图。如果如图12左所示,在显示了文章37的情况下,进行对信息处理装置10-1抖拂的操作输入,则控制部115将文章37的多余的部分视为噪声,输出去除噪声而对文章进行摘要的命令。
然后,如图12右所示,显示摘要处理后的文章38、和被视为多余的部分而从文章37削除的噪声39,以使噪声39下降的方式控制显示。
以上,具体说明了执行去除噪声的处理命令的情况。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1进而还能够根据抖拂操作的继续时间、或者抖拂操作的反复次数,变更噪声去除的强度。
另外,抖拂操作对于用户还与“使放入其中的物体掉落”这样的操作感觉相同。因此,也可以根据这样的操作感觉,执行数据传送命令,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以下,参照图13具体说明。
图13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中的数据传送命令的图。如果如图13左所示,在显示了图像41的情况下,进行对信息处理装置10-1抖拂的操作输入,则控制部115输出向接近的通信装置40传送图像41的命令。
接下来,如图13中央所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0-1的柔性显示器15中,以使照片图像41向下掉落的方式显示,同时,通信部19将图像41发送到通信装置40。然后,在利用通信部19的发送完成的情况下,如图13右所示,在信息处理装置10-1的柔性显示器15中使图像41成为非显示,从而能够对用户明示传送完成。
如以上说明,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无需从菜单选择噪声去除的命令,通过对柔性显示器物理性地抖拂,能够直观上实现图像、文章的噪声去除。另外,根据第1实施方式的操作例2,无需从菜单选择数据传送的命令,通过对柔性显示器物理性地抖拂,能够直观上实现数据传送。
另外,在上述操作例1中,说明了将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的急剧的变化识别为操作输入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的操作例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从拉伸状态向挠曲状态的急剧变化识别为操作输入。进而,也可以作为与通过从拉伸状态向挠曲状态的急剧变化进行的操作输入对应的处理命令进行数据传送。以下,参照图14具体说明。
图1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数据传送命令的图。在如图14上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1是拉伸状态,且在柔性显示器15中显示了图像41的情况下,用户也可以如图14下所示,进行使信息处理装置10-1向通信端末40侧急剧挠曲的操作输入。由此,控制部115输出向接近的通信装置40传送图像41的命令,通信部19将图像41发送到通信装置40。另外,在利用通信部19的发送完成了的情况下,通过如图14下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中使图像41成为非显示,能够对用户明示传送完成。
如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通过将信息处理装置10-1物理性地挠曲的情况下的、挠曲的时间变化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能够提高通过使装置弯曲来进行的操作输入的便利性。另外,通过输出使用户感觉为与挠曲的变化直观地关联的处理命令,能够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
[2-2.第2实施方式]
(概要)
接下来,说明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在通过使具有可挠性的柔性设备物理性地弯曲来实现操作输入时,通过压力传感器等检测向Z方向的输入操作(弯曲量),通过位置传感器等检测XY方向的输入位置(弯曲位置)(参照专利文献2)。但是,如上所述具有多个种类的特殊的传感器(探测部)的构造的成本高。另外,在通常使用的位置传感器中,仅识别局部的位置,而难以掌握线状的折弯位置(弯曲位置)等。
进而,对于压力传感器、变形传感器等检测向Z方向的输入操作的传感器,通常从1个传感器仅输出1个弯曲(挠曲)量,而难以检测挠曲位置。
因此,根据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通过配置多个挠曲探测部(曲率传感器),能够根据多个挠曲探测部的各探测结果,识别挠曲量(弯曲量)以及挠曲位置(弯曲位置),进而识别挠曲状态(弯曲状态)。另外,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将这样识别出的弯曲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
以上,说明了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的概要。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过弯曲状态实现操作输入的信息处理装置10-2的硬件结构以及功能结构如上所述。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利用了多个挠曲探测部20的弯曲状态的识别。
(弯曲状态的识别)
第2实施方式的识别部110(参照图4)根据从多个曲率传感器20检测的曲率(以下,还称为弯曲量),识别弯曲状态。在多个曲率传感器20中,如图3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的上边阵列上,排列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t,在下边阵列上,排列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b,在左边阵列上,排列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l,以及在右边阵列上,排列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r。
在这样的结构中,本实施方式的识别部110根据从多个曲率传感器20输出的各探测结果,识别信息处理装置10-2的弯曲状态。更具体而言,例如识别部110对照包括从多个曲率传感器20输出的各探测结果的信号序列、和实际的曲率传感器20的物理性的配置。由此,识别部110能够测定信息处理装置10-2在各位置具有何种程度的弯曲量,其结果,能够识别状态处理装置10-2的弯曲状态。另外,识别部110通过进行上述信号序列的数据插值,能够提高弯曲状态的识别精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识别部110也可以在各阵列上的传感器(曲率传感器20t、20b、20l、20r)的信号序列中,推测弯曲中心点,将连接正对的边的弯曲中心点的线识别为弯曲中心线。或者,识别部110也可以将从1边的弯曲中心点向正对的边垂直地延伸的线作为弯曲中心线。以下,参照图15以及图16,详细说明将连接正对的边的弯曲中心点的线识别为弯曲中心线的情况。
图15是示出在第2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装置10-2中,包含从设置于柔性显示器15的上边的曲率传感器20t、以及设置于下边的曲率传感器20b探测出的弯曲量的信号序列的图。另外,此处,如图1所示,以用户用手分别保持柔性显示器15的左右,并使各握住手朝向中央移动而使柔性显示器15物理性地弯曲的状态为前提。因此,弯曲量接近大致0的左边的曲率传感器20l、以及右边的曲率传感器20r输出的各探测结果(弯曲量)的图示省略。
识别部110根据来自各曲率传感器20的弯曲量,首先求出各边中的弯曲中心点。具体而言,如图15上所示,抽出在上边排列的曲率传感器20t0~tN中的、最大2个弯曲量Rt2、Rt3,进而根据与上述最大值邻接的弯曲量Rt1、Rt4,推测中心点的位置t’及其弯曲量Rt’。另外,如图15下所示,在下边排列的曲率传感器20b也同样地,抽出曲率传感器20b0~bN中的最大2个弯曲量Rb1、Rb2,进而根据与上述最大值邻接的弯曲量Rb0、Rb3,推测中心点的位置b’及其弯曲量Rb’。
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弯曲中心线的识别的图。如图16所示,识别部110将连接信息处理装置10-2的上边的弯曲中心位置坐标(t’/tN、1.0)、以及下边的弯曲中心位置坐标(b’/bN、0.0)的线识别为弯曲中心线25。另外,在图16中,还一并示出弯曲中心位置坐标下的弯曲量Rt’、Rb’。
另外,在上述图15以及图16中,在推测了弯曲中心点之后,将连接正对的边的弯曲中心点的线识别为弯曲中心线,但本实施方式的弯曲中心线的识别不限于此。例如,识别部110也可以根据各曲率传感器20的弯曲量,推测物理性地弯曲的信息处理装置10-2的立体形状,来识别弯曲中心线。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实施方式的弯曲状态的识别。这样根据由识别部110识别出的弯曲状态,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控制部115输出的处理命令没有特别限制,但也可以是例如使用户感觉为与由用户进行的弯曲动作直观地关联的处理命令。
例如,使信息处理装置10-2从正对的方向弯曲的动作与使弯曲的部分聚焦这样的感觉相同。因此,通过根据这样的操作感觉执行放大显示控制,能够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
另外,使信息处理装置10-2折弯的动作与例如标上书签这样的感觉、翻页的感觉相同,所以能够根据这样的操作感觉执行书签功能、下页显示控制,来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
这样,弯曲状态与对应处理命令的组合有各种各样。以下,举出多个例子,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由控制部115执行的与弯曲状态对应的控制。
(显示控制例1)
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控制部115根据由识别部110识别出的弯曲中心线25使显示内容放大/缩小。以下,参照图17至图20,具体说明。
·列表项目的放大/缩小显示控制
图17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与弯曲中心线25对应的列表项目放大显示控制的图。在如图17上所示,从后用手指按压信息处理装置10-2,而使其横向(大致水平方向)弯曲了的情况下,由识别部110识别连接左边的弯曲中心位置l’以及右边的弯曲中心位置r’的弯曲中心线25。然后,识别部110在各中心位置处的弯曲量Rl’、Rr’是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识别为弯曲操作输入,执行对应的显示控制。例如控制部115进行使与弯曲中心线25的位置相当的显示部分放大显示的控制。
在图17下所示的例子中,在柔性显示器15中作为列表项目显示了曲集名A~E,所以控制部15使作为与弯曲中心线25的位置相当的列表项目的“ALBUM A”放大显示。由此,能够表现“ALBUM A”被聚焦。另外,控制部115也可以在放大了的“ALBUM A”的区域51内,显示列表项目的内容。例如,在列表项目是曲集名的情况下,作为列表项目的内容,也可以显示曲名。
另外,控制部115也可以根据弯曲量R’来控制放大了的列表项目的区域内的信息量。另外,弯曲量R’也可以是正对的边的各弯曲中心位置的弯曲量R’(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弯曲量Rl’、Rr’)的总和、平均值。
另外,控制部115也可以进行使放大显示了的列表项目周边的列表项目缩小(衰减)显示的控制。
另外,控制部115也可以根据弯曲中心线25相对信息处理装置10-2的角度θ,丢弃弯曲操作输入。例如,在如图18所示,弯曲中心线25相对信息处理装置10-2的角度θ1是阈值θth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15丢弃弯曲操作输入。
·文书的放大/缩小显示控制
在上述图17以及图18中,以列表项目的放大/缩小显示控制为例子,但显示控制例1的放大/缩小显示控制不限于列表项目。例如,也可以对文书进行放大/缩小显示控制。以下,参照图19,具体说明文书的放大/缩小显示控制。
图19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与弯曲中心线25对应的文章放大显示控制的图。如果如图19上所示,使信息处理装置10-2从左右方向弯曲,则由识别部110识别连接上边的弯曲中心位置t’以及下边的弯曲中心位置b’的弯曲中心线25。然后,识别部110在各中心位置处的弯曲量Rt’、Rb’是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识别为弯曲操作输入,执行对应的显示控制。例如控制部115进行使与弯曲中心线25的位置相当的显示部分放大显示的控制。
此处,如图19下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中显示文章,所以控制部15使与弯曲中心线25的位置相当的行放大显示。由此,能够表现行53被聚焦。另外,控制部115也可以针对放大了的行53周边的行,进行缩小(衰减)显示控制。
这样,控制部115也可以进行越接近弯曲中心线25,使显示越大(放大显示控制),使其周边显示缩小的控制(衰减显示控制)。另外,也可以根据弯曲量R’(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根据弯曲量Rt’、Rb’求出)使放大率以及缩小率(周边衰减率)变化。
·与弯曲中心线的变化对应的有意义的部分放大/缩小显示控制
在上述图17至图19中,具体说明了与弯曲中心线25的位置相当的显示部分的放大/缩小显示控制。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也可以根据弯曲中心线25的变化,动态地进行上述那样的与弯曲中心线25对应的有意义的部分放大/缩小显示控制。此处有意义的部分(对象)是指,以图标以及缩略图列表等为代表的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接口)的平铺图形、在一个方向上排列的GUI列表、文字信息等。以下,参照图20,具体说明动态的有意义的部分放大/缩小显示控制。
图20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1中,与弯曲中心线25的变化对应的动态的放大显示控制的图。如果如图20左所示,使信息处理装置10-2从左右方向逐渐弯曲,则弯曲中心线25的位置、弯曲量R’(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根据弯曲量Rt’、Rb’求出)变化。然后,识别部110根据弯曲中心线的位置、弯曲量R的变化,控制柔性显示器15的显示内容。
在图20左所示的例子中,信息处理装置10-2从左右方向逐渐弯曲,从而弯曲中心线25的弯曲量R’逐渐变大。根据上述弯曲量R’的变化,控制部115如图20右所示,进行使接近弯曲中心线25的有意义的部分57逐渐放大显示的控制。另外,控制部115也可以针对放大了的有意义的部分57周边的有意义的部分,进行缩小(衰减)显示控制。
这样,控制部115也可以进行越是接近弯曲中心线25的有意义的部分,使显示越大(放大显示控制),而使其周边的显示越小的控制(衰减显示控制)。另外,也可以根据弯曲量R’使放大率以及缩小率(周边衰减率)变化。
(显示控制例2)
接下来,说明控制部115沿着由识别部110识别出的弯曲中心线25使图标31排整齐的显示控制例2。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参照图7以及图8,说明了在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急剧变化了的情况下,使图标31排整齐的操作例1。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2中,组合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从挠曲状态向拉伸状态急剧变化的操作输入、和本实施方式的弯曲操作输入。以下,参照图21来具体说明。
图21是用于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2中,沿着弯曲中心线25使图标31排整齐的控制的图。如图21上所示,用户在使不规则地显示了图标31的信息处理装置10-2从左右方向弯曲而成为挠曲状态之后,如图21下所示,急剧地变化为拉伸状态。然后,本实施方式的识别部110在从挠曲状态变化为拉伸状态时的速度是规定的速度以上的情况下,识别为操作输入,控制部115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具体而言,如图21下所示,控制部115进行沿着变化为拉伸状态之前的挠曲状态下的弯曲中心线25(参照图21上)的位置使图标31排整齐的显示控制。
(显示控制例3)
在上述显示控制例1以及显示控制例2中,说明了在柔性显示器15弯曲了的情况下,求出弯曲中心线25,并进行对应的显示控制的情况。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识别柔性显示器15的角部折弯的状态,并进行对应的显示控制。以下,在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2中,说明角部折弯的情况的显示控制。
图22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3的书签显示控制的图。在图22所示的例子中,在柔性显示器15中显示了电子书籍,但也可以是其他WEB页、报纸等书签功能有效的显示内容。
如果如图22所示,用户使柔性显示器15的左上角弯曲,则由识别部110,抽出各阵列上的弯曲量峰值位置。例如,如图22所示,在上边,抽出弯曲量峰值位置t’,在左边,抽出弯曲量峰值位置l’。由此,识别部110能够判断为左上角部折弯。进而,识别部110判断各峰值位置的弯曲量的总和是否为规定的值以上。
然后,识别部110在左上角部折弯,进而弯曲量Rt’、Rl’的总和是规定的值以上的情下,将由用户执行的折弯动作识别为操作输入,并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
控制部115根据该识别结果,在柔性显示器15的左上角部显示书签图标33,进行针对由用户执行的折弯操作输入的视觉上的反馈。另外,控制部115将附加了书签的页存储到RAM11等。
以上,作为角部折弯了的情况的显示控制的一个例子,说明了书签显示控制。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也可以根据哪个角部被折弯来进行不同的控制。以下,参照图23,说明与图22所示的例子不同的角部被折弯了的情况的控制。
图2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3的翻页显示控制的图。在图23所示的例子中,在柔性显示器15中显示了圆标、包括文书的图形,但也可以是其他电子书籍、WEB页、报纸等翻页有效的显示内容。
如果如图23所示,用户使柔性显示器15的右下角弯曲,则通过识别部110,在柔性显示器15的右边,抽出弯曲量峰值位置r’,并在下边,抽出弯曲量峰值位置b’。由此,识别部110能够判断为右下角部折弯。进而,识别部110判断各峰值位置的弯曲量的总和是否为规定的值以上。
然后,识别部110在右下角部折弯,进而弯曲量Rr’、Rb’的总和是规定的值以上的情况下,将由用户执行的折弯动作识别为操作输入,并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
控制部115根据该识别结果,如图23上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的翻面区域67中显示下页的显示内容。
此处,也可以例如根据连接右边的弯曲量峰值位置r’、和柔性显示器15的折回了的右下角的位置63的线段65,来设定翻面区域67。通过控制部115,利用右边的弯曲量峰值位置r’以及下边的弯曲量峰值位置b’,求出折回了的右下角的位置63。
因此,如果使柔性显示器15的右下角部进一步折弯,则如图23下所示,线段65的位置移动,翻面区域67的区域扩大。
另外,翻面区域67的设定不限于上述例,也可以根据从弯曲量峰值位置r’、b’推测的折弯形状来设定。
(显示控制例4)
在上述显示控制例1~3中,说明了将使柔性显示器15从正对的方向弯曲了的情况、使角部折弯了的情况的弯曲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进行对应的显示控制。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识别部110不限于上述弯曲、折弯的识别,能够识别其他各种弯曲状态的样式。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识别部110还能够识别用户用手抓持了柔性显示器15的一端的状态(握住状态)。以下,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4,说明识别用户的握住状态,进行对应的显示控制的情况。
图24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4的与握住状态对应的显示控制的图。如果用户握住柔性显示器15的一端,而柔性显示器15挠曲,则识别部110根据从各曲率传感器20探测的弯曲量,抽出握住位置。
也可以将握住位置判断为例如全阵列上的曲率传感器20中的、探测到最高的弯曲量R的曲率传感器20所设置的位置(弯曲量峰值位置)。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在柔性显示器15的下边,抽出握住位置b’。
另外,识别部110抽出与包括握住位置b’的下边正对的上边的弯曲中心位置t’,求出连接握住位置b’和弯曲中心位置t’的握住折弯线段55。
这样,识别部110通过根据来自多个曲率传感器20的各探测结果(弯曲量),求出握住位置、以及与握住位置对应的握住折弯线段55,将握住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另外,识别部110也可以在将握住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的条件中,附加上述弯曲量峰值位置的弯曲量R’是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这样的条件。
然后,控制部115根据上述识别结果,进行与通过握住折弯线段55进行2分割的柔性显示器15的显示区域的比例对应的控制。例如,如图24下的握住状态A~B所示,根据分割比例,显示动画再生、注释显示、播放列表显示等。
更具体而言,在通过位于柔性显示器15的靠左侧的握住折弯线段55A进行了2分割的情况下,控制部115控制为如图24下的握住状态A所示,在窄的一方的显示区域中显示注释,在宽的一方的显示区域中进行动画再生。
另外,在通过位于柔性显示器15的中央的握住折弯线段55B进行了2分割的情况下,控制部115控制为如图24下的握住状态B所示,在两个显示区域中显示动画的播放列表。
另外,在通过位于柔性显示器15的靠右侧的握住折弯线段55C进行了2分割的情况下,控制部115控制为如图24下的握住状态C所示,在窄的一方的显示区域中进行动画再生,在宽的一方的显示区域中显示注释。
(显示控制例5)
在以上说明的信息处理装置10-2中,没有特别言及装置的透视性,但在信息处理装置10-2具有透视性的情况下,从背透视观察到表的显示内容,但显示内容反转。因此,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例5,以下,参照图25,说明显示反转控制。
如果如图25上所示,在具有透视性的信息处理装置10-2的柔性显示器15中显示了图像的情况下,如图25中央右所示,使信息处理装置10-2的端折弯,则从背透视观察到表的图像,但内容反转。在该情况下,识别部110如图25中央左所示,求出连接弯曲量峰值位置t’、l’的折弯线段57,识别为操作输入,并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另外,识别部110也可以在识别为操作输入的条件中,加上各弯曲量峰值位置的弯曲量的总和(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弯曲量Rt’、Rl’的总和)是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这样的条件。
然后,控制部115根据上述识别结果,进行使由折弯线段57、上边、以及左边所包围的折回区域71的显示内容的朝向与表侧的显示内容的朝向匹配的控制(反转控制)。由此,如图25下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的折回区域71中透视而观察到的图像是以与表的图像同样的朝向显示的。
另外,即使在信息处理装置10-2不具有透视性,而在两面具备柔性显示器15的构造的情况下,控制部115也能够根据折弯的操作输入来控制显示内容的朝向。更具体而言,如果使在两面具有柔性显示器15的信息处理装置10-2如图25所示折弯,则从表观察到背侧的显示器,但其显示内容成为横朝向。因此,控制部115根据由用户执行的折弯操作输入,控制背面的显示器,而变更从表侧观察到的部分的显示内容的朝向。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通过在信息处理装置10-2的各边中分别排列多个曲率传感器20,能够抽出弯曲量以及弯曲位置,进而能够根据它们识别信息处理装置10-2的弯曲状态。另外,根据第2实施方式,能够将这样识别出的弯曲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
[2-3.第3实施方式]
(概要)
接下来,说明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信息处理装置10的物理性的弯曲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了对应的处理命令,但未特别提及将信息处理装置10被物理性地揉卷的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的点。
因此,根据第3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挠曲探测部(曲率传感器)的探测结果,如图26所示,将显示面(柔性显示器15)被物理性地揉卷的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由此,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能够通过使显示面物理性地揉卷来实现操作输入。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过揉卷来实现操作输入的信息处理装置10-3的硬件结构以及功能结构如“1-1.硬件结构”以及“1-2.功能结构”所述。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由识别部110执行的揉卷状态的识别。
(揉卷状态的识别)
第3实施方式的识别部110(参照图4)根据从设置于信息处理装置10-3(柔性显示器15)的各边的曲率传感器20探测出的弯曲量,判断信息处理装置10-3是否为被揉卷的状态。更具体而言,识别部110能够通过比较探测出的弯曲量、和使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而成为一周的闭环状态下的呈现表示360度那样的弯曲量的阈值来判断。
例如,如果如图3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的各阵列上排列了多个曲率传感器20,并由用户使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则识别部110从各阵列的多个曲率传感器20取得弯曲量。
然后,识别部110针对每个阵列,合计弯曲量R、即求出上边的合计弯曲量sumR(t)、下边的合计弯曲量sumR(b)、左边的合计弯曲量sumR(l)、以及右边的合计弯曲量sumR(r)。
另外,在信息处理装置10-3(柔性显示器15)的各边分别设置了1个曲率传感器20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从各曲率传感器20探测出的弯曲量分别定义为sumR。
然后,识别部110通过比较这样求出的sumR中的上位2个各sumR、和在使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了一周的情况下假设的呈现表示360度那样的1边的合计弯曲量的阈值(以下,阈值v)来判断信息处理装置10-3的状态。
例如,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sumR(t)以及sumR(b)是上位2个合计弯曲量,所以在它们满足上述阈值v的情况下,识别部110判断为信息处理装置10-3是揉卷的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然后,识别部110将识别结果输出到控制部115,控制部115根据该识别结果,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
另外,此处,说明了在满足阈值v的情况下识别为揉卷操作输入的意思,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在使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了二周的情况下假设的呈现表示720度那样的合计弯曲量的阈值(以下,阈值w)。识别部110在各上位sumR满足阈值w的情况下,识别为双重揉卷操作输入。由此,能够提高信息处理装置10-3的揉卷状态的识别精度,并且,能够扩大对应的处理命令的变化(variation)。
另外,参照图27,在上述例子中,通过比较上位2个各sumR、和阈值v来判断了信息处理装置10-3的揉卷状态,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识别部110也可以通过比较各阵列中排列的曲率传感器20的各弯曲量、和阈值o来判断揉卷状态。阈值o是在使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了一周的情况下假设的、表示揉卷了的边的各曲率传感器的弯曲量的阈值。
例如,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在上边排列的曲率传感器20t-t0~tN的各弯曲量相对阈值o分散,所以识别部110能够识别为上边揉卷。这样,通过将各个曲率传感器的弯曲量分别与阈值o进行比较,能够避免在合计弯曲量sumR的情况下即使仅1个部位的弯曲量高的情况下仍判断为揉卷,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揉卷状态的识别精度。
以上,详细说明了第3实施方式的揉卷状态的识别。接下来,参照图29,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处理的一个例子。
(动作处理)
图2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另外,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进行参照上述图27说明的使用了合计弯曲量sumR的揉卷状态识别。
如图29所示,首先,在步骤S133中,识别部110针对每个阵列,计算弯曲量的总量(合计弯曲量sumR)。接下来,在步骤S136中,识别部110判断上位2个合计弯曲量sumR是否为阈值v以上。
在步骤S136中,在合计弯曲量sumR是阈值v以上的情况下,识别部110判断为信息处理装置10-3是被揉卷了的状态,将识别为揉卷操作输入的意思作为识别结果而输出到识别部110。
接下来,在步骤S139中,控制部115根据从识别部110输出的识别结果,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
以上,说明了第3实施方式的动作处理。在上述步骤S139中控制部115输出的处理命令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也可以是使用户感觉为与揉卷这样的动作直观地关联的处理命令。揉卷的动作对于用户与“集中”这样的操作感觉相同。因此,通过根据这样的操作感觉,执行集中多个文件的处理命令(功能),能够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以下,参照图30,说明执行的功能的一个例子。
(功能执行)
图30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根据揉卷操作输入执行的功能的图。如图30的“揉卷开始前”所示,在柔性显示器15中显示了多个文件图标73的状态下,用户使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
控制部115如图30的“揉卷开始”所示,根据逐渐变化的各边的合计弯曲量sumR,使多个文件73的显示位置接近,表现多个文件73的集中情形。
进而,用户将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如图30的“揉卷状态”所示,设为揉卷了一周以上的状态。识别部110计算柔性显示器15的各阵列上的弯曲量的总量,在计算出的sumR的上位2个各sumR是阈值v以上的情况下,判断为信息处理装置10-3是被揉卷的状态,识别为揉卷操作输入。
接下来,控制部115根据识别部110的揉卷操作输入识别,执行将多个文件图标73集中到1个文件夹的功能(变换功能)。
另外,控制部115如图30的“揉卷操作后”所示,将表示多个文件的集合的文件夹图标75显示于柔性显示器15。
以上,说明了根据揉卷操作输入执行的具体的功能。另外,在使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了一周以上的情况下,如图30的“揉卷状态”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3的一部分重叠,并用手指按压该部分。因此,在例如信息处理装置10-3是具有触摸面板的构造的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10-3被揉卷,通过用手指按压一部分重叠的部分,有可能未意图地探测触摸操作。
因此,在例如识别为信息处理装置10-3揉卷了一周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115也可以使触摸面板的功能(触摸操作探测功能)临时地成为OFF。或者,也可以仅针对触摸面板的一部分的区域,使触摸操作探测功能成为OFF。以下,参照图31,说明仅使触摸面板的一部分的区域的功能成为OFF的情况。
图31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控制部115根据揉卷状态使触摸操作探测功能成为OFF的图。如图31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3是层叠了柔性触摸面板16、柔性显示器15、以及曲率传感器20的构造。如果如图31左所示,信息处理装置10-3的一部分被揉卷,则从配置于信息处理装置10-3的上边的曲率传感器20t、以及配置于下边的曲率传感器20b,探测图31右所示那样的弯曲量R的信号序列。
识别部110根据从各曲率传感器20取得的弯曲量R,识别信息处理装置10-3的哪个区域揉卷了一周以上。例如,识别部110也可以根据从曲率传感器20探测的各弯曲量,推测信息处理装置10-3的立体形状,来识别揉卷了一周以上的区域。然后,控制部115也可以使上述区域的触摸操作探测功能成为OFF。具体而言,例如控制部115也可以丢弃从柔性触摸面板16的上述区域探测出的触摸操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能够根据由曲率传感器20探测的弯曲量,将显示面被物理性地揉卷了的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
<3.总结>
如上所述,根据本申请的第1实施方式,通过将信息处理装置10-1的物理性的挠曲的变化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能够提高弯曲操作输入的便利性。另外,通过输出根据挠曲的操作感觉联想的处理命令,能够实现直观上的操作输入。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第2实施方式,通过在信息处理装置10-2的各边中分别排列多个曲率传感器20,能够抽出弯曲量以及弯曲位置,进而能够根据它们识别信息处理装置10-2的弯曲状态。另外,根据第2实施方式,能够将这样识别出的弯曲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
另外,根据本申请的第3实施方式,能够根据由曲率传感器20探测的弯曲量,将显示面物理性地揉卷了的状态识别为操作输入,并输出对应的处理命令。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了本申请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不限于上述例子。只要是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具有通常的知识的技术人员,就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的思想的范畴内,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这些也当然属于本申请的技术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一并进行表示柔性显示器15的弯曲中心线的显示控制,进行针对弯曲操作的视觉上的反馈。具体而言,在曲率传感器20上重叠柔性显示器15的构造中,例如也可以如图32所示,用箭头、三角等图标77来表示识别为弯曲中心线所处的部位。
另外,也可以如探测出的弯曲量越大的部位,显示越接近红的颜色,弯曲量越小的部位,显示越接近蓝的颜色等那样,如图33所示,在各边中显示与弯曲量的大小对应的分色显示79。
另外,本技术还能够采取以下那样的结构。
(1)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具有可挠性;以及
挠曲探测部,探测所述显示面的挠曲,
在所述显示面的至少1边设置了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
(2)
根据上述(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由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探测的各探测结果,识别所述显示面中的挠曲状态的识别部。
(3)
根据上述(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部根据由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探测的挠曲量以及挠曲位置,识别所述挠曲状态的挠曲中心线。
(4)
根据上述(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挠曲中心线切换显示内容的显示控制部。
(5)
根据上述(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将在所述挠曲中心线的附近显示的对象放大显示的控制。
(6)
根据上述(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将在所述挠曲中心线的附近显示的列表项目放大显示,并在放大了的区域中显示所述列表项目的内容的控制。
(7)
根据上述(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以越远离所述挠曲中心线,使对象的显示尺寸越衰减的方式进行显示控制。
(8)
根据上述(4)~(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部推测形成所述挠曲中心线的、正对的边上的各挠曲中心点的挠曲量,
所述显示控制部根据所述各挠曲中心点的挠曲量,控制所述对象的放大率以及衰减率。
(9)
根据上述(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所述显示面的角部折弯了的情况下,进行对应的规定的显示控制。
(10)
根据上述(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部根据由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探测的各探测结果,识别由用户抓持的位置,
所述显示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用户抓持的位置,进行对应的规定的显示控制。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具有可挠性;以及
挠曲探测部,探测所述显示面的挠曲,
在所述显示面的至少1边设置了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由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探测的各探测结果,识别所述显示面中的挠曲状态的识别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部根据由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探测的挠曲量以及挠曲位置,识别所述挠曲状态的挠曲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根据由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挠曲中心线切换显示内容的显示控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将在所述挠曲中心线的附近显示的对象放大显示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将在所述挠曲中心线的附近显示的列表项目放大显示,并在放大了的区域中显示所述列表项目的内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以越远离所述挠曲中心线,使对象的显示尺寸越衰减的方式进行显示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部推测形成所述挠曲中心线的、正对的边上的各挠曲中心点的挠曲量,
所述显示控制部根据所述各挠曲中心点的挠曲量,控制所述对象的放大率以及衰减率。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由所述识别部识别为所述显示面的角部折弯了的情况下,进行对应的规定的显示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部根据由多个所述挠曲探测部探测的各探测结果,识别由用户抓持的位置,
所述显示控制部根据由所述用户抓持的位置,进行对应的规定的显示控制。
CN2012104377987A 2011-11-14 2012-11-06 信息处理装置 Pending CN1031058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48606 2011-11-14
JP2011248606A JP2013105311A (ja) 2011-11-14 2011-11-14 情報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05897A true CN103105897A (zh) 2013-05-15

Family

ID=48313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377987A Pending CN103105897A (zh) 2011-11-14 2012-11-06 信息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3105311A (zh)
CN (1) CN103105897A (zh)
TW (1) TW201331823A (zh)
WO (1) WO2013073279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2981A (zh) * 2014-11-19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弯曲动作识别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5091833A (zh) * 2015-08-21 2015-11-25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弯曲检测方法及弯曲检测装置
CN105653162A (zh) * 2014-11-13 2016-06-0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CN105892858A (zh) * 2016-03-31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对象排列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469921A (zh) * 2018-03-12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的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0466745B2 (en) 2014-11-13 2019-11-05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perational control method for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6089B (zh) * 2012-12-24 2014-12-21 Ind Tech Res Inst 軟性顯示裝置的顯示方法與軟性顯示裝置
KR102288238B1 (ko) * 2013-09-03 2021-08-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KR102160156B1 (ko) 2013-12-30 2020-09-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가 폴딩 정보를 디스플레이 하는 방법 및 그 폴더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9857832B2 (en) 2015-06-23 2018-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display panel with variable curvature
JPWO2019111553A1 (ja) * 2017-12-06 2020-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TWI652529B (zh) 2018-03-07 2019-03-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式顯示裝置與劃分可撓式顯示器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5129A (ja) * 2003-12-04 2005-06-23 Canon Inc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表示方法
JP2005174006A (ja) * 2003-12-11 2005-06-30 Canon Inc 表示装置
JP2007534055A (ja) * 2004-03-29 2007-11-22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曲げによる視覚表示の制御
JP2010157060A (ja) * 2008-12-26 2010-07-15 Sony Corp 表示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3162A (zh) * 2014-11-13 2016-06-08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CN105653162B (zh) * 2014-11-13 2019-05-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设备操作控制方法
US10466745B2 (en) 2014-11-13 2019-11-05 Kunshan New Flat Panel Display Technology Center Co., Ltd. Operational control method for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04392981A (zh) * 2014-11-19 2015-03-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弯曲动作识别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4392981B (zh) * 2014-11-19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弯曲动作识别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05091833A (zh) * 2015-08-21 2015-11-25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弯曲检测方法及弯曲检测装置
CN105091833B (zh) * 2015-08-21 2018-01-16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屏的弯曲检测方法及弯曲检测装置
CN105892858A (zh) * 2016-03-31 2016-08-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对象排列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892858B (zh) * 2016-03-31 2019-10-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对象排列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8469921A (zh) * 2018-03-12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的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73279A1 (ja) 2013-05-23
TW201331823A (zh) 2013-08-01
JP2013105311A (ja)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05897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205272100U (zh) 可调间隔梳、调节驱动器和毛发切割器具
US20070152959A1 (en) Pressure-sensitive button
CN104736969B (zh) 信息显示装置及显示信息操作方法
EP2510425B1 (en) Display interfa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multiple items arranged in a sequence
JP201310531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EP2068237B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terminal,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program
US9170649B2 (en) Audio and tactile feedback based on visual environment
CN104737221B (zh) 信息显示装置及显示信息操作方法
JP4447823B2 (ja) 携帯情報機器
EP2708996A1 (en) Display device, user interface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20105367A1 (en) Methods of using tactile force sensing for intuitive user interface
EP2575006B1 (en) Touch and non touch based interaction of a user with a device
CN103197863A (zh) 信息处理装置、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05210012A (zh) 用于与触敏表面一起使用的虚拟工具
RU2008116281A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мпьютер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и граф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фейс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для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го ввода в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KR20120016729A (ko) 터치스크린의 제어영역을 설정하는 인터페이스 장치 및 방법
CN106527915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08156141A1 (ja) 制御装置、入力装置、制御システム、ハンドヘルド型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CN102694915A (zh) 用于具有触摸屏幕的手机的显示控制方法及系统
JP4045550B2 (ja) 画像表示制御装置及び画像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TR201810307T4 (tr) Dokunmaya duyarlı kaydırma yöntemi ve sistemi.
GB2477959A (en) Navigation and display of an array of selectable items
CN109643164A (zh)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程序以及电子器件
KR20100044770A (ko) 중층입력레이어를 이용하는 터치스크린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