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72064B -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72064B CN102972064B CN201180032827.5A CN201180032827A CN102972064B CN 102972064 B CN102972064 B CN 102972064B CN 201180032827 A CN201180032827 A CN 201180032827A CN 102972064 B CN102972064 B CN 1029720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k
- nack
- bit
- coded
- station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8—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cknowledgement messa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移动站装置高效地对与多个PDSCH对应的ACK/NACK进行编码并发送。移动站装置将与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来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基站装置,其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对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直至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直至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使执行了反复处理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反复处理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进行连接,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将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发送给基站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背景技术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3GPP)中正在研讨蜂窝式移动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的演化(以下,称为“LongTermEvolution(LTE)”或者“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LTE中,作为基站装置至移动站装置的无线通信(下行链路)的通信方式,利用作为多载波发送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方式。另外,作为移动站装置至基站装置的无线通信(上行链路)的通信方式,利用作为单载波发送的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方式。
LTE中,表示移动站装置是否对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成功解码的ACK(Acknowledgement:成功)/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不成功)将利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或者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来进行发送。移动站装置在发送ACK/NACK时,在未分配PUSCH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ACK/NACK将通过PUCCH进行发送。移动站装置在发送ACK/NACK时,在分配了PUSCH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ACK/NACK将通过PUSCH进行发送。
在利用较LTE更宽的频带并且实现高速的数据通信的无线接入方式以及无线网络(以下,称为“LongTermEvolution-Advanced(LTE-A)”或者“Advanced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A-EUTRA)”)中,正研讨具有与LTE的向后兼容性(backwardcompatibility)。即,LTE-A的基站装置能够与LTE-A以及LTE两者的移动站装置同时进行无线通信,另外,LTE-A的移动站装置能够与LTE-A以及LTE两者的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LTE-A利用与LTE相同的信道构造。
LTE-A中,提出了利用多个与LTE相同的信道构造的频带(以下,称为“载频分量(CarrierComponent:CC)”或者“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CC)”),作为1个频带(宽的频带)来使用的技术(也称为频带聚合:Spectrumaggregation,Carrieraggregation,Frequencyaggregation等)。例如,在利用了频带聚合的通信中,基站装置在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ownlinkComponentCarrier:DLCC)中配置1个PDSCH,来对移动站装置同时发送多个PDSCH。
频带聚合由1个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与1个或者多个从小区(Secondarycell:Scell)构成。主小区是由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ownlinkPrimaryComponentCarrier:DLPCC)与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plinkPrimaryComponentCarrier:ULPCC)所提供的小区。主小区是与LTE的小区具有同等的功能的小区。DLPCC与ULPCC按照每一个移动站装置而分别设定1个。
从小区是由下行链路从分量载波(DownlinkSecondaryComponentCarrier:DLSCC)与上行链路从分量载波(UplinkSecondaryComponentCarrier:ULSCC)所提供的小区。从小区也可仅由DLSCC来提供。从小区是较主小区而功能受限的小区。除了DLPCC外的所有DLCC是DLSCC。除了ULPCC外的所有上行链路分量载波(UplinkComponentCarrier:ULCC)是ULSCC。
LTE-A中正在研讨:在移动站装置将相对于同时接收的多个PDSCH的多个ACK/NACK向基站装置进行发送时,利用移动站装置进行发送的多个PUSCH中的1个PUSCH来一并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位层中的信息信道)(UplinkSharedChannel:UL-SCH)与多个ACK/NACK(非专利文献1)。
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将相对于多个PDSCH的多个ACK/NAC以相同的PUSCH进行发送时对所有的ACK/NACK一并进行编码的方法以及,按照ACK/NACK所对应的每个小区(DLCC)进行编码的方法。另外,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即使移动站装置分配了多个DLCC,移动站装置仅接收表示主小区的PDSCH的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利用LTE的发送方法,将上行链路数据与ACK/NACK一并以PUSCH进行发送。将表示PDSCH的分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称为“下行链路指派(DLassignment)”。
在LTE-A的上行链路中,讨论为了较LTE更提高吞吐量,利用基于MIMOSM(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SpatialMultiplexing)的空间复用。即,上行链路数据中实现以2以上的空间复用数(以下,称为“秩”或者“Rank”)的发送。
对此,关于要求了ACK/NACK、RI(RankIndicator:秩指示符)等的高品质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提出了相对于被进行空间复用的区域(以下,称为层或Layer)的全部而进行发送序列的复制,假定实现以秩1的通信。即,进行秩2以上的上行链路数据通信与秩1的ACK/NACK、RI发送混合存在的通信。关于此,非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作为控制信息的复制生成方法,将信道编码后的比特列分配在各层的情形。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UCITransmissioninthePresenceofUL-SCHData″,3GPPTSGRANWG1Meeting#61,R1-103067,May10-14,2010.
非专利文献2:″ACK/NACKmultiplexingschemesonPUSCH″,3GPPTSGRANWG1Meeting#61bis,R1-103760,28June-2July,2010.
非专利文献3:″PerformanceevaluationofUCImultiplexingschemesonPUSCHincaseofSU-MIMO″,3GPPTSGRANWG1Meeting#61,R1-102962,May10-14,2010.
发明的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现有技术中,移动站装置将与通过多个DLCC接收的多个PDSCH对应的ACK/NACK,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进行发送时,存在移动站装置不能高效地对ACK/NACK进行编码并发送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点而开发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在移动站装置将与利用多个DLCC接收的多个PDSCH对应的ACK/NACK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进行发送时,移动站装置能够高效地对ACK/NACK进行编码并发送,基站装置进行由移动站装置发送来的ACK/NACK的接收处理。
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那样的技术方案。即,将与由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使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相连接,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将所述第一ACK/NACK与所述第二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2)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3)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4)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5)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进行切取的处理。
(6)另外,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进行切取的处理。
(7)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从移动站装置接收与向所述移动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分别进行编码后的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连接。
(8)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9)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10)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11)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进行切取的处理。
(12)另外,本发明的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反复处理是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进行切取的处理。
(13)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站装置将与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使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相连接,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将所述第一ACK/NACK与所述第二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利用所述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中接收所述第一ACK/NACK与所述第二ACK/NACK。
(14)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将与由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使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相连接,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将所述第一ACK/NACK与所述第二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15)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16)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用于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从移动站装置中接收与向所述移动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中接收分别进行编码后的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
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连接。
(17)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18)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用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将与由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的一系列的功能,即: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的功能;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的功能;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的功能;使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后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相连接的功能;和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将所述第一ACK/NACK与所述第二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的功能。
(19)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20)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用于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从移动站装置中接收与向所述移动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分别进行了编码的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的功能,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与执行了所述反复处理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连接。
(21)另外,本发明的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移动站装置将与通过多个DLCC接收到的多个PDSCH对应的ACK/NACK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来进行发送时,移动站装置能够高效地对ACK/NACK进行编码并发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频带聚合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概略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概略图。
图5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以PUSCH同时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与ACK/NACK的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用于对本发明的上行链路数据与ACK/NACK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表示结合本发明的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的物理信道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念图。图1中,无线通信系统具备移动站装置1A~1C以及基站装置3。图1表示:在从基站装置3至移动站装置1A~1C的无线通信(下行链路)中分配了同步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SS)、下行链路参照信号(DownlinkReferenceSignal:DLRS)、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Channel:PB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PDSCH)、物理组播信道(PhysicalMulticastChannel:PM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ControlFormatIndicatorChannel:PCFI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ysicalHybridARQIndicatorChannel:PHICH)。
图1表示在移动站装置1A~1C至基站装置3的无线通信(上行链路)中分配有上行链路参照信号(UplinkReferenceSignal:ULRS)、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UplinkControlChannel: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RandomAccessChannel:PRACH)。以下,将移动站装置1A~1C称为移动站装置1。
同步信号是移动站装置1为了取得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而所利用的信号。下行链路参照信号是移动站装置1用于获取下行链路的频域以及时域的同步、或者移动站装置1用于测定下行链路的接收品质、或者移动站装置1用于进行PDSCH、PDCCH的传播路径补偿的信号。
PBCH是用于对移动站装置1共同利用的控制参数(系统信息)(BroadcastChannel:BCH)进行广播的物理信道。PBCH以40ms间隔进行发送。在移动站装置1中对40ms间隔的定时进行盲检测(blinddetection)。
PDCCH是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指派(也称为“downlinkassignment”或者“downlinkgrant”)或上行链路许可(uplinkgrant)等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DCI)的物理信道。下行链路指派由相对于PDSCH的调制方式以及与编码率相关的信息(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MCS)、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等构成。上行链路许可由与针对PUSCH(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的调制方式以及与编码率相关的信息、表示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息等构成。
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利用多个格式。将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格式称为DCI格式(DCIformat)。下行链路指派的DCI格式准备有:基站装置3在利用1个发送天线端口或者发送分集来发送PDSCH的情况下所利用的DCI格式1A、基站装置3在PDSCH中利用MIMOSM(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SpatialMultiplexing:多输入多输出空分复用)来发送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所利用的DCI格式2等。
MIMOSM是指,相对于通过多个发送天线端口以及多个接收天线端口所实现的空间多维的信道,复用多个信号进行收发的技术。在此,天线端口是表示信号处理中所利用的逻辑性的天线,1个天线端口可由1个物理性天线来构成,也可以由多个物理性天线来构成。在利用了MIMOSM的发送侧中,针对多个信号进行用于形成适当的空间信道的处理(称为预编码(precoding)),利用多个发送天线对被进行了预编码的处理后的多个信号进行发送。在利用了MIMOSM的接收侧中,针对利用多个接收天线而接收的多个信号,对在空间信道中被复用后的信号进行适当分离的处理。
PDSCH是用于发送寻呼信息(PagingChannel:PCH)、以PBCH未广播的即BCH以外的系统信息、下行链路数据(DownlinkSharedChannel:DL-SCH)的物理信道。PMCH是用于发送与MBMS(MultimediaBroadcastandMulticastService)相关的信息(MulticastChannel:MCH)的物理信道。
PCFICH是用于对表示配置有PDCCH的区域的信息进行发送的物理信道。PHICH是用于对表示基站装置3所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UplinkSharedChannel:UL-SCH)的解码成功与否的HARQ指示符进行发送的物理信道。
在基站装置3成功地解码了PUSCH所含的所有上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HARQ指示符表示ACK(ACKnowledgement:成功),在基站装置3对PUSCH所含的至少1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解码失败的情况下,HARQ指示符表示NACK(NegativeACKnowledgement:不成功)。另外,关于表示相同的PUSCH所含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每一个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HARQ指示符,可以构成为以多个PHICH来进行发送。
上行链路参照信号是基站装置3用于获取上行链路的时域的同步,或者基站装置3用于测定上行链路的接收品质,或者基站装置3用于进行PUSCH、PUCCH的传播路径补偿的信号。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在假定SC-FDMA而分割的无线资源中,进行利用了CAZAC(ConstantAmplitudeandZeroAuto-Correlation)序列的编码扩充。
CAZAC序列是指时域以及频域中恒定振幅且自相关特性优良的序列。由于在时域中是恒定振幅,所以能够将PAPR(PeaktoAveragePowerRatio)抑制得较低。DMRS适于时域中循环延迟。将该时域中的循环延迟称为循环移位。另外,循环移位相当于在频域中以副载波为单位对CAZAC序列进行相位旋转。
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存在:和PUSCH或者PUCCH一并进行时间复用而发送的、用于PUSCH与PUCCH的传播路径补偿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Signal)、与PUSCH以及PUCCH相独立而发送的、基站装置3用于估计上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状况的SRS(SoundingReferenceSignal)。DMRS中不仅利用循环移位,也可利用时域中的扩充编码(OrthogonalCoverCode(OCC))。
PUC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plinkControlInformation:UCI)的物理信道,该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是表示下行链路的信道品质的信道品质信息(ChannelQualityInformation)、表示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请求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表示移动站装置1所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ACK/NACK等的通信控制中利用的信息。
PUSCH是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在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时,在没有分配PUSCH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通过PUCCH进行发送。在移动站装置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时分配有PUSCH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上行链路控制信息通过PUSCH进行发送。另外,在分配有多个PUSCH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仅利用任意一个1个PUSCH来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PRACH是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的物理信道。PRACH只要用于移动站装置1与基站装置3取得时域的同步,此外还用于初始接入、越区切换、再连接请求以及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请求。
以下,对本发明的频带聚合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频带聚合处理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中,横轴表示频域,纵轴表示时域。如图2所示,下行链路的子帧D1是由具有20MHz的带宽的4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DLCC-1:DownlinkComponentCarrier-1、DLCC-2、DLCC-3、DLCC-4)的子帧来构成。
在该各个DLCC的子帧中存在以斜线施以阴影的区域所示的配置有PHICH、PCFICH、PDCCH的区域、以及呈网眼状施以阴影的区域所示的配置有PDSCH的区域。PHICH、PCFICH和PDC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或者时间复用。PHICH、PCFICH与PDCCH被频率复用以及/或者时间复用的区域和配置有PDSCH的区域进行时间复用。
上行链路的子帧U1由具有20MHz的带宽的3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ULCC-1;UplinkComponentCarrier-1、ULCC-2、ULCC-3)构成。在该各个ULCC的子帧中,以右向下斜线施以阴影的区域所示的配置有PUCCH的区域和以横线施以阴影的区域所示的配置有PUSCH的区域进行频率复用。
移动站装置1最初利用任意一组DLCC与ULCC来进行与基站装置3的初始接入。基站装置3利用移动站装置1进行初始接入的DLCC的PDSCH而进行发送的RRC信令(RadioResourceControlsignal),通知对移动站装置1所设定的DLCC与ULCC(以下,称为“所设定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量载波(configured(downlink/uplink)componentcarrier)”)。
基站装置3利用PDCCH或者MAC(MediumAccessControl)CE(ControlElement),通知表示从所设定的DLCC中用于下行链路的通信的DLCC以及/或者从所设定的ULCC中用于上行链路的通信的ULCC的激活命令(activationcommand)。
将基站装置3对移动站装置1通知根据激活命令在通信中利用CC的情形称为将CC进行激活(activate)。将基站装置3对移动站装置1通知根据激活命令在通信中不利用CC的情形称为不将CC进行激活(deactivate)。
基站装置3从所设定的DLCC中,对移动站装置1的每一个设定1个下行链路主分量载波(DownlinkPrimaryComponentCarrier:DLPCC)(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从所设定的ULCC中,对移动站装置1的每一个设定上行链路主分量载波(UplinkPrimaryComponentCarrier:ULPCC),将包含与该设定相关的信息在内的RRC信令通知给移动站装置1。
DLPCC以外的DLCC是下行链路从分量载波(DownlinkSecondaryComponentCarrier:DLSCC)(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ULPCC以外的ULCC是上行链路从分量载波(UplinkSecondaryComponentCarrier:ULSCC)。在频带聚合中,构成1个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与1个或者多个从小区(Secondarycell:Scell)。主小区是由1个DLPCC与1个ULPCC所提供的小区。主小区是具有与LTE的小区同等功能的小区。
从小区是由1个DLSCC与1个ULSCC所提供的小区。从小区也可仅由DLSCC来提供。从小区是较主小区而言功能受限的小区。
DLPCC以及ULPCC不会是非激活。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利用ULPCC的PUCCH以及/或者所设定的多个ULCC中的任意一个1个ULCC的PUSCH来进行发送。
以下,对本发明的无线帧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下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概略图。图3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如图3所示,DLCC的无线帧由多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ResourceBlock;PRB)对(例如,以图3的虚线所包围的区域)构成。该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是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决定的带宽的频带(PRB带宽;180kHz)以及时间带(2个时隙=1个子帧;1ms)构成。
1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由时域中连续的2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P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图3中,以粗线所包围的单位)在频域中由12个副载波(15kHz)构成,在时域中由7个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符号(71μs)构成。
在时域中存在由7个OFDM符号(71μs)构成的时隙(0.5ms)、由2个时隙构成的子帧(1ms)、由10个子帧构成的无线帧(10ms)。将与子帧相同的时间间隔的1ms也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tTimeInterval:TTI)。在频域中,根据DLCC的带宽而配置有多个下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另外,将由1个副载波与1个OFDM符号构成的单元称为下行链路资源要素。
以下,说明对下行链路所分配的物理信道的配置。在下行链路的各子帧中配置PDCCH、PCFICH、PHI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等。PDCCH从子帧的前头的OFDM符号起(图3中,以左斜线施以阴影的区域)进行配置。PDCCH所配置的OFDM符号的个数按照每一子帧而不同,表示PDCCH所配置的OFDM符号的个数的信息通过PCFICH进行广播。各子帧中,多个PDC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时间复用。
PCFICH配置在子帧的前头的OFDM符号,与PDCCH进行频率复用。PHICH在与PDCCH相同的OFDM符号内进行频率复用(图3中,以网眼状的线施以阴影的区域)。PHICH可仅配置在子帧的前头的OFDM符号,也可分散地配置在PDCCH所配置的多个OFDM符号。各子帧中,多个PHI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码复用。
移动站装置1通过从发送PUSCH开始的规定时间后(例如,4ms后,4子帧后,4TTI后)的下行链路的子帧的PHICH,来接收针对该PUSCH的HARQ反馈。
PDSCH配置在子帧内的除配置了PDCCH、PCFICH、以及PHICH的OFDM符号以外的OFDM符号(图3中,未施以阴影的区域)。PDSCH的无线资源的分配是利用下行链路指派来对移动站装置1示出的。PDSCH的无线资源被配置在时域中的与包含表示该PDSCH的分配的下行链路指派在内的PDCCH相同的下行链路的子帧。
PDSCH与针对该PDSCH的PDCCH被配置在相同或者不同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子帧中,多个PDS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空间复用。关于下行链路参照信号,为了简化说明,图3中省略了图示,但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分散地配置在频域与时域中。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上行链路的无线帧的构成的一个示例的概略图。图4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如图4所示,ULCC的无线帧由多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例如,以图4的虚线所包围的区域)构成。该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是无线资源的分配等的单位,由预先决定的带宽的频带(PRB带宽;180kHz)以及时间带(2个时隙=1个子帧;1ms)构成。
1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由在时域中连续的2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PRB带宽×时隙)构成。1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图4中,以粗线所包围的单位)在频域中由12个副载波构成,时域中由7个SC-FDMA符号(71μs)构成。
时域中存在由7个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符号(71μs)构成的时隙(0.5ms)、由2个时隙构成的子帧(1ms)、由10个子帧构成的无线帧(10ms)。也将与子帧相同时间间隔的1ms称为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tTimeInterval:TTI)。在频域中,根据ULCC的带宽来配置多个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另外,将由1个副载波与1个SC-FDMA符号构成的单元称为上行链路资源要素。
以下,对分配在上行链路的无线帧内的物理信道进行说明。上行链路的各子帧中配置有PUCCH、PUSCH、PRACH以及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等。PUCCH配置在上行链路的带域的两端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以左斜线施以阴影的区域)。各子帧中,多个PUC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码复用。
PUSCH被配置在除了配置PUCCH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以外的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对(未施以阴影的区域)。PUSCH的无线资源是利用上行链路许可而分配的,其配置在从包含该上行链路许可的PDCCH被配置的下行链路的子帧起的规定的时间后(例如,4ms后,4子帧后,4TTI后)的上行链路的子帧。各子帧中,多个PUSCH进行频率复用以及空间复用。
关于表示配置PRACH的子帧以及上行链路的物理资源块的信息,由基站装置来广播。上行链路参照信号与PUCCH或PUSCH进行时间复用。例如,与PUSCH进行时间复用的DMRS被配置在子帧内的第4个与第11个SC-FDMA符号。
上行链路参照信号与PUSCH、PUCCH进行时间复用并进行发送。在PUSCH与上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时间复用的情况下,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在频域中配置在与PUSCH被分配的频带相同的频带,在时域中配置在第4个SC-FDMA符号与第11个SC-FDMA符号。
以下,对本发明的PUSCH内的上行链路数据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配置进行说明。
图5是用于说明通过本发明的PUSCH同时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与ACK/NACK的方法的图。在图5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进行映射的调制符号序列的排列,而并不是对应于频率轴,按照各SC-FDMA符号的每个符号进行DFT处理,映射至在频率轴上分配的资源。ACK/NACK的调制符号配置在第3个、第5个、第10个、第12个SC-FDMA符号。
以下,将与DLP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称为第一ACK/NACK(第一响应信息),将与1个或者多个DLS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称为第二ACK/NACK(第二响应信息)。具体而言示出了:关注于第3个SC-FDMA符号时,从第3个SC-FDMA符号之下起依次按照第一ACK/NACK的调制符号、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的顺序进行时间复用,通过DFT处理变换为频域的信号后,配置在通过上行链路许可所分配的频带(物理资源块)。
上行链路数据、第一ACK/NACK以及第二ACK/NACK分别被进行编码。ACK/NACK的编码比特序列以及上行链路数据的编码比特序列是在将分割为PUSCH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多值数的比特数而得到的结果视为调制符号(编码符号),如图5那样地排列变换后进行调制的。例如,调制多值数在QPSK调制中为“2”,在16QAM中为“4”,在64QAM中为“6”。
另外,移动站装置1在仅通过DLPCC接收了PDSCH的情况下,不配置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在图5的配置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区域,配置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第一ACK/NACK在存在第二ACK/NACK时或不存在时进行相同的编码,排列在图5的相同位置。
另外,移动站装置1在通过DLPCC未接收到PDSCH,通过至少1个DLSCC接收到PDSCH的情况下,通过PUSCH来发送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两者。此时,第一ACK/NACK表示NACK。
以下,说明对本发明的ACK/NACK的比特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本发明中,通过PUSCH发送ACK/NACK时所利用的ACK/NACK的比特数是将移动站装置1被基站装置3设定的DLCC的数与在1个PDSCH中能够空间复用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最大数相乘得到的值。被设定3个DLCC且在1个PDSCH中能够空间复用2个为止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生成6比特的ACK/NACK。即,针对通过DLCC所接收的各个下行链路数据,ACK/NACK按照1比特1比特地生成。
另外,在仅通过DLPCC接收到PDSCH的情况下,仅生成第一ACK/NACK,不生成第二ACK/NACK。移动站装置1即使被设定多个DLCC,由于大多时间仅进行主小区(DLPCC与ULPCC)中的通信,所以仅通过DLPCC接收PDSCH时,设为不发送针对DLSCC的ACK/NACK,由此,与通过DLSCC未接收到PDSCH的情形无关,由于无需发送针对DLSCC的ACK/NACK,所以,能够高效地使用PUSCH的无线资源。
另外,在移动站装置1通过DLPCC未接收PDSCH,而通过至少1个DLSCC接收到PDSCH的情况下,生成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的两者。因此,与通过DLPCC的PDSCH是否已接收无关,无需改变ACK/NACK的编码或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映射,所以,能够使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简化。
另外,移动站装置1在通过DLPCC未接收到PDSCH,而通过至少1个DLSCC接收到PDSCH的情况下,也可以仅生成第二ACK/NACK。该情况下,在图5的第一ACK/NACK的调制符号所配置的位置,配置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配置在与存在有第一ACK/NACK时相同的位置。因此,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所配置的位置与是否存在第一ACK/NACK无关而配置在相同位置。因此,即使在移动站装置1未对基站装置3通过DLPCC所发送的PDSCH进行解码处理的情况下,基站装置3也能够正确地接收第二ACK/NACK。
另外,在通过至少1个DLSCC接收PDSCH,但仅通过所设定的DLCC的一部分接收到PDSCH的情况下,将与所设定的DLCC中的、未接收PDSCH的DLCC对应的ACK/NACK设为NACK。另外,在通过所设定的DLCC接收到的PDSCH中仅接收1个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针对该设定的DLCC仅生成1比特的ACK/NACK,另1比特的ACK/NACK设为预先决定的值。
例如,移动站装置1在3个所设定的DLCC中,通过DLPCC不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接收,而在通过第1DLSCC接收的2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成功,且在所设定的第2DLSCC接收的1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失败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将作为第一ACK/NACK的序列而生成“00”,作为第二ACK/NACK的序列而生成“1100”。
另外,在ACK的情况下,将比特的值设为1,在NACK的情况下将比特的值设为0。这样,移动站装置1在通过所设定的DLCC未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则通过将ACK/NACK的比特设为预先决定的值,由此,基站装置3已知与没有对移动站装置1发送下行链路数据的DLCC对应的ACK/NACK将被设为预先决定的值,所以,能够提高与剩余的发送给移动站装置1的下行链路数据对应的ACK/NACK的接收精度。
另外,移动站装置1通过将ACK/NACK的比特按照每一DLSCC所设定的DLSCC的编号顺序进行排列,由此,基站装置3能够正确地识别ACK/NACK的比特是针对通过哪个DLSCC所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
另外,也可根据移动站装置1被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DLCC的数与在每个DLCC的PDSCH中能够进行空间复用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最大数,来决定ACK/NACK的比特数。例如,被设定了在PDSCH能够空间复用2个下行链路数据的1个DLCC、和在PDSCH仅能够复用1个下行链路数据的2个DLCC的移动站装置1,生成4个ACK/NACK的比特。
另外,也可将ACK/NACK的比特数设为将激活的DLCC的数与1个PDSCH能够空间复用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最大数进行相乘得到的值。在每个DLCC的PDSCH中能够空间复用的下行链路数据的最大数是由下行链路数据的发送模式(例如,MIMOSM,发送分集)来决定。另外,也可根据被激活的DLCC的个数来决定ACK/NACK的比特数。
以下,说明对本发明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数进行计算的方法。
在本发明中,以PUSCH发送ACK/NACK时所利用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根据以PUSCH发送的第一ACK/NACK的比特数、第二ACK/NACK的比特数、上行链路数据的初始发送时的无线资源的量、上行链路数据的比特数(传输块尺寸:transportblocksize)、由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偏移量等来求取。(1)式是用于对以PUSCH发送ACK/NACK时所利用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进行计算的式子。
【数式1】
Cell(·):将括号中的数字升至整数的函数
0’:与DLP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的比特数
0”:与多个DLS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的比特数
在初始发送时分配给PUSCH的频带中包含的副载波的个数
在初始发送时用于发送PUSCH的SC-FDMA符号的个数
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针对第一ACK/NACK的偏移量的值
由基站装置3设定的针对第二ACK/NACK的偏移量的值
由PUSCH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比特数
Q’是第一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Q”是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Q”’是以PUSCH所发送的第一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与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的和。
O’是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所生成的第一ACK/NACK的比特数。O”是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所生成的第二ACK/NACK的比特数。另外,移动站装置1仅通过DLPCC接收PDSCH的情况下,O”设为“0”。
由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偏移量的值是针对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而分别设定的。移动站装置1利用通过基站装置3所设定的第一ACK/NACK的偏移量与第二ACK/NACK的偏移量的值,来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的发送中利用的调制符号的个数进行分别计算。
因此,在第一ACK/NACK的编码方法与第二ACK/NACK的编码方法存在性能差异的情况下,对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的发送中所利用的PUSCH的无线资源的量进行调整,由此,能够将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的性能调整为相同。
另外,也可以将针对第一ACK/NACK的偏移量与针对第二ACK/NACK的偏移量设为相同,基站装置3按照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的两者均能满足目标性能的方式设置相同的偏移量,来对移动站装置1进行通知。
因此,虽然不能分别调整在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的发送中利用的PUSCH的无线资源的量,但由于与基站装置3对移动站装置1通知的ACK/NACK的偏移量相关的信息量将减少,所以,能够节约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
如图5所示,ACK/NACK的调制符号仅配置在4个SC-FDMA符号,所以,可配置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最大的个数是对PUSCH分配的频带中所含的副载波个数的4倍。在图5中,在Q”’超过了可配置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最大的个数的情况下,配置与DLS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资源要素数减小。
即,Q’只要未超过可配置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最大的个数,则不减少第一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因此,能够保持与DLP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的性能,所以,能够保持主小区的下行链路的通信的品质。(2)式是用于使得Q”’不超过可配置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最大的个数的式子。min(·)是输出括弧中的多个值中的最小值的函数。Nmax是可配置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最大个数。
【数式2】
Q″′=min(Q′+Q″,Nmax)…(2)
另外,在Q”’超过了可配置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最大个数的情况下,也可以从配置针对DLPCC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中减少。在设定有4个DLSCC的情况下,与DLS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为8比特,所以,与仅有2比特的DLPCC的ACK/NACK相比,优先地配置与DLS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由此,能够在不降低与更多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的性能地进行发送。
(3)式与(4)式是在Q”’超过了可配置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最大个数的情况下,从用于配置与DLPCC对应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中减少时来计算Q’与Q”的式子。
【数式3】
【数式4】
以下,对本发明的ACK/NACK的编码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上行链路数据与ACK/NACK的编码方法的图。图6中,分别对上行链路数据、第一ACK/NACK、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步骤S100)。另外,对与多个DLSCC对应的第二ACK/NACK一并进行编码。
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Turbo编码。与多个DLS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是进行基于里德-穆勒(Reed-Muller)编码的编码。与DLP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通过利用了反复编码等的通信路径编码来进行编码,按照每个2个所生成的编码比特来插入预先决定的值的编码比特。所挿入的所预先决定的值的编码比特的个数由PUSCH的调制方式所决定。
在PUSCH是以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进行调制的情况下,对于每隔2个所生成的编码比特,两个两个地插入预先决定的值的编码比特。在PUSCH是以64QAM进行调制的情况下,对于每隔2个所生成的编码比特,四个四个地插入预先决定的值的编码比特。
因此,与PUSCH的调制方式无关,与DLP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中只含有2比特的信息量,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信号点限定为4个。另外,该4个信号点是按照16QAM、64QAM的振幅成为最大的4个信号点的方式使编码比特与信号点建立对应。
例如,在PUSCH是以16QAM进行调制的情况下,与DLPCC的PDSCH对应的ACK/NACK的编码比特的序列为“110110”时,该序列中被插入预先决定的值(x)的编码比特,而成为“11xx01xx10”(x是0或者1的预先确定的值)。另外,将“00xx”、“01xx”、“10xx”、“11xx”与16QAM、64QAM的振幅为最大的4个信号点建立对应。因此,移动站装置1中,即使将ACK/NACK编码比特以16QAM、64QAM进行调制,基站装置3中也能够将ACK/NACK的调制符号作为QPSK来进行对待。以下,将该方法称为假设QPSK。
在步骤S100中对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后,在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序列后,结合(复用)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序列(步骤S101)。
图7是表示使本发明的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结合的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图。以PUSCH发送的ACK/NACK的编码比特的序列长P”’是Q”’与PUSCH的调制多值数m的积。以PUSCH发送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的序列长P’是Q’与PUSCH的调制多值数m的积。以PUSCH进行发送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的序列长P”是Q”与PUSCH的调制多值数m的积。
图7中,步骤S100中进行编码后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序列长比P’要短。在该情况下,按照成为与P’相同的比特数为止,从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的前头部分起进行反复配置。
图7中,在步骤S100中编码后的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序列长比P”要长。在该情况下,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切取从前头部分直至P”的个数为止的一部分。即,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的超过P”的末尾部分将不会通过PUSCH进行发送。
这样,从前头起进行反复的、或者从前头部分起切取的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以及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进行结合。
在步骤S100与步骤S101后,上行链路数据的编码比特与ACK/NACK的编码比特如图5那样地进行排列变换(步骤S102)。最初,在图5的DMRS以外的区域排列上行链路数据的编码比特。接下来,将配置在图5的ACK/NACK的区域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编码比特置换为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以及/或者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
另外,在仅以DLPCC接收到PDSCH的情况下,仅进行与第一ACK/NACK相关的编码处理,不进行与第二ACK/NACK相关的编码处理。
以下,对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移动站装置1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移动站装置1构成为包含上位层处理部101、控制部103、接收部105、发送部107以及收发天线109。上位层处理部1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HARQ控制部1013、ACK/NACK生成部1015。接收部1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1051、解调部1053、复用分离部1055、无线接收部1057与信道测定部1059。发送部1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1071、调制部1073、复用部1075、无线发送部1077与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1079。
上位层处理部101将基于用户的操作等而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输出至发送部107。另外,上位层处理部1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另外,上位层处理部101基于以PDCCH所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等,为了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给控制部103。
上位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本装置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进行所设定的CC的管理。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1011生成被配置在上行链路的各信道的信息,并输出至发送部107。
上位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HARQ控制部1013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控制。HARQ控制部1013在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成功的情况下,指示ACK/NACK生成部1015生成ACK并向基站装置3进行发送,在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中失败的情况下,指示ACK/NACK生成部1015生成NACK并向基站装置3进行发送。
HARQ控制部1013在下行链路数据解码失败的情况下,将下行链路数据保持在HARQ缓冲器,在接收到通过基站装置3再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时,将再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与保持在HARQ缓冲器的下行链路数据进行合成并进行解码处理。
上位层处理部101所具备的ACK/NACK生成部1015根据HARQ控制部1013的指示来生成ACK或者NACK,并使ACK/NACK的比特改变排列。ACK/NACK生成部1015在仅以DLPCC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仅生成第一ACK/NACK,在以至少1个DLSCC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生成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
另外,在虽然以至少1个DLSCC而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但还在一部分的DLCC(DLPCC、DLSCC)中未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ACK/NACK生成部1015将ACK/NACK生成为NACK。
ACK/NACK生成部1015对以PUSCH发送ACK/NACK时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的个数进行计算,生成所计算出的调制符号个数的ACK/NACK调制符号,为了按照将ACK/NACK与上行链路数据一并以PUSCH进行发送的方式进行发送部1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至控制部103。
控制部103基于来自上位层处理部101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1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至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来进行接收部105以及发送部107的控制。
接收部105基于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109从基站装置3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得到的信息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101。
无线接收部1057将经由收发天线109接收的下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为中间频率(下变频:downcovert),去除不要的频率分量,使信号电平适当维持地控制放大水平,基于接收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后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无线接收部1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相当的部分,对去除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高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
复用分离部1055将提取的信号分别分离为PHICH、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另外,该分离是基于通过下行链路指派所通知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等来进行的。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1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HICH、PDCCH与PD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1055将分离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输出至信道测定部1059。
解调部1053针对PHICH乘以所对应的码来进行合成,对合成后的信号进行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相相移键控)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对发送给本装置的PHICH进行解码,将解码后的HARQ指示符输出至位层处理部101。解调部1053对PDCCH进行QPSK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尝试PDCCH的盲检测(blinddecoding),盲检测成功的情况下,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与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中所含的RNTI输出至上位层处理部101。
解调部1053对PDSCH进行以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16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64QAM等的下行链路指派所通知的调制方式的解调,并向解码部1051输出。解码部1051基于与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编码率相关的信息来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块)向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出。
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1055输入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对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进行测定,将测定的路径损耗、信道的状态向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出。另外,信道测定部1059根据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对下行链路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进行计算,并向复用分离部1055输出。
发送部107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生成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数据、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将PUCCH、PUSCH以及所生成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复用,并经由收发天线109向基站装置3进行发送。
编码部1071对从上位层处理部101输入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进行卷积编码、块编码等的编码,基于与由上行链路许可通知的编码率相关的信息对上行链路数据进行Turbo编码。
编码部1071在将ACK/NACK与上行链路数据一起通过PUSCH进行发送的情况下,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ACK/NACK与上行链路数据如图6那样地进行编码,并将ACK/NACK与上行链路数据的编码比特如图5那样进行排列变换。
调制部1073以BPSK、QPSK、16QAM、64QAM等的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所通知的调制方式或者按照每一信道而预先确定的调制方式来对从编码部1071输入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调制部1073基于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进行空间复用的序列的个数、和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通过利用MIMOSM将以相同的PUSCH所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的序列映射至比以相同的PUSCH所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的个数要多的多个序列,并对该序列进行预编码(precoding)。
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1079生成按照以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识别符(physicalcellidentity:称为PCI、CellID等)、用于配置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的带宽、上行链路许可所通知的循环移位等为基础所预先确定的规则来求取的、基站装置3已知的序列。复用部1075根据从控制部103输入的控制信号,在对PUSCH的调制符号并行地进行排列变换后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FourierTransform:DFT),将PUCCH、PUSCH的信号以及生成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按照每一发送天线端口进行复用。
无线发送部1077对复用的信号进行逆高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进行SC-FDMA方式的调制,并对SC-FDMA调制后的SC-FDMA符号附加保护间隔,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除去相对于中间频带的多余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为高频率的信号(上变频:upconvert),去除多余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至收发天线109并进行发送。
以下,对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的装置构成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基站装置3的构成的概略框图。如图所示,基站装置3构成为包含上位层处理部301、控制部303、接收部305、发送部307以及收发天线309。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构成为包含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HARQ控制部3013以及ACK/NACK检测部3015。另外,接收部305构成为包含解码部3051、解调部3053、复用分离部3055、无线接收部3057以及信道测定部3059。另外,发送部307构成为包含编码部3071、调制部3073、复用部3075、无线发送部3077以及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3079。
上位层处理部301进行介质接入控制(MAC:MediumAccessControl)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Data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Control:RLC)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RRC)层的处理。另外,上位层处理部301为了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输出给控制部303。
上位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生成或者从上位节点获取在下行链路的PDSCH中配置的下行链路数据、RRC信令、MACCE(ControlElement),并向HARQ控制部3013输出。另外,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各个移动站装置1的各种设定信息的管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进行对移动站装置1设定的CC的管理等。
上位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HARQ控制部3013进行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的控制。HARQ控制部3013将从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获取的下行链路数据保持在HARQ缓冲器,针对保持在HARQ缓冲器的下行链路数据,从移动站装置1接收到NACK的情况下,将保持的下行链路数据向发送部307输出,为了进行再发送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向控制部303输出。
上位层处理部301所具备的ACK/NACK检测部3015为了进行接收部305的ACK/NACK的解码处理的控制而生成控制信息,并向控制部303输出。ACK/NACK检测部3015根据对移动站装置1设定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个数等,对移动站装置1发送的ACK/NACK的比特序列的比特数以及配置在PUSCH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数进行计算。
ACK/NACK检测部3015在仅以DLPCC将下行链路数据向移动站装置1进行发送的情况下,判断为在PUSCH中仅包含第一ACK/NACK,而不包含第二ACK/NACK。ACK/NACK检测部3015判断为与没有将下行链路数据发送至移动站装置1的DLCC对应的ACK/NACK被设为NACK。
ACK/NACK检测部3015基于计算出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数,按照对PUSCH所含的ACK/NACK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对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分别进行解码的方式,经由控制部303来控制接收部305。
控制部303基于来自上位层处理部301的控制信息,生成用于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的控制信号。控制部303将生成的控制信号向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输出,并进行接收部305以及发送部307的控制。
接收部305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经由收发天线309而从移动站装置1接收的接收信号进行分离、解调、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信息向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出。无线接收部3057将经由收发天线309而接收的上行链路的信号变换为中间频率(下变频:downcovert),去除不要的频率分量,按照信号电平被适当维持的方式控制放大水平,并基于接收的信号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进行正交解调,将正交解调得到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
无线接收部3057从变换后的数字信号中去除与保护间隔(GuardInterval:GI)相当的部分。无线接收部3057针对去除了保护间隔的信号进行高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提取频域的信号并向复用分离部3055输出。
复用分离部3055将从各无线接收部3057输入的信号分离为PUCCH、PUSCH、上行链路参照信号等的信号。另外,该分离是基于基站装置3预先通过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决定并对各移动站装置1通知的上行链路许可中所含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信息来进行的。复用分离部3055根据从信道测定部3059输入的传播路径的估计值,进行PUCCH与PUSCH的传播路径的补偿。另外,复用分离部3055将分离得到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向信道测定部3059输出。
解调部3053对PUSCH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IDFT),获取调制符号,针对PUCCH与PUSCH的各个调制符号,利用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QPSK、16QAM、64QAM等的、预先确定的或者本装置对各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调制方式,进行接收信号的解调。解调部3053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对PUSCH所含的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与第一ACK/NACK的调制符号、第二ACK/NACK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
解调部3053基于对各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进行空间复用的序列的个数、和用于指示对该序列进行的预编码的信息,通过利用MIMOSM对以相同的PUSCH所发送的多个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制符号进行分离。
解码部3051以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的、预先确定的编码率或者本装置对移动站装置1以上行链路许可所预先通知的编码率,对解调后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与上行链路数据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并将解码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向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出。在PUSCH再发送的情况下,解码部3051利用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保持在HARQ缓冲器中的编码比特与解调得到的编码比特进行解码。
解码部3051对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分别进行解码。信道测定部3059根据从复用分离部3055中输入的上行链路参照信号对传播路径的估计值、信道品质等进行测定,并向复用分离部3055以及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出。
发送部307根据从控制部303输入的控制信号,来生成下行链路参照信号,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下行链路数据进行编码以及调制,并将PHICH、PDCCH、PDSCH以及下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复用,经由收发天线309向移动站装置1发送信号。
编码部3071针对从上位层处理部301输入的HARQ指示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下行链路数据,利用块编码、卷积编码、Turbo编码等的预先确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或者利用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所决定的编码方式来进行编码。调制部3073针对从编码部3071输入的编码比特,以BPSK、QPSK、16QAM、64QAM等的预先确定的或者无线资源控制部3011所决定的调制方式进行调制。
下行链路参照信号生成部3079将按照以识别基站装置3的物理小区识别符(PCI)等为基础而预先确定的规则所求取的、移动站装置1已知的序列,作为下行链路参照信号来生成。复用部3075对调制后的各信道的调制符号与所生成的下行链路参照信号进行复用。
无线发送部3077对复用的调制符号等进行逆高速傅里叶变换(InverseFastFourierTransform:IFFT),进行OFDM方式的调制,并对OFDM调制后的OFDM符号附加保护间隔,来生成基带的数字信号,并将基带的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根据模拟信号来生成中间频率的同相分量以及正交分量,去除相对于中间频带的多余频率分量,将中间频率的信号变换为高频率的信号(上变频:upconvert),去除多余频率分量,进行功率放大,并向收发天线309输出来进行发送。
如此,根据本发明,利用多个CC,移动站装置1与基站装置3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站装置1将表示针对以DLPCC(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所接收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ACK/NACK(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将表示针对以多个DLSCC(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ACK/NACK(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并将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以相同PUSCH(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基站装置3接收PUSCH,分别进行第一ACK/NACK和第二ACK/NACK的解码处理。
另外,根据本发明,移动站装置1在仅以DLPCC接收PDSCH的情况下,仅生成第一ACK/NACK,以PUSCH进行发送。
因此,在下行链路数据较少时,基站装置3与移动站装置1仅利用DLPCC的PDSCH而进行下行链路的通信,由此,移动站装置1不以PUSCH发送与DLSCC的PDSCH对应的第二ACK/NACK,所以能够将PUSCH的无线资源高效地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发送。
另外,在下行链路数据较多时,基站装置3与移动站装置1利用DLPCC与多个DLSCC,并同时利用多个PDSCH进行通信。此时针对与多个DLSCC对应的多个第二ACK/NACK一并进行编码,由此,较之对多个第二ACK/NACK分别进行编码而言,能够提高第二ACK/NACK的性能。
另外,基站装置3利用DLPCC与1个或者多个DLSCC将多个PDSCH向移动站装置1进行发送,但移动站装置1仅通过DLPCC接收到PDSCH的情况下,移动站装置1以与接收到DLSCC的PDSCH时相同方法对第一ACK/NACK进行编码,并应用映射方法,所以,基站装置3能够正确地接收第一ACK/NACK。
另外,本实施方式能够采用以下这种的方案。即,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是移动站装置与基站装置利用多个分量载波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对表示以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到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对表示以多个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并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以相同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所述基站装置接收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分别进行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的解码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按照每一移动站装置设定1个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与多个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对能够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数与能够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第二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数分别进行计算。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之和超过了能够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比特数的情况下,优先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发送所述第一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之后超过了能够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响应信息的比特数的情况下,优先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发送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装置分别设定下述的值,即:在对能够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第一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数进行计算时所述移动站装置所利用的第一偏移量的值、和在对能够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第二响应信息的编码比特数进行计算时所述移动站装置利用的第二偏移量的值。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以相同的SC-FDMA符号进行发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仅通过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仅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通过至少1个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以所述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在通过至少1个所述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但通过所述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而未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响应信息设为预先确定的值。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移动站装置是利用多个分量载波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对表示通过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到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对表示通过多个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并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以相同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基站装置是利用多个分量载波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站装置对表示通过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对表示通过多个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基站装置接收包含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而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分别进行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的解码处理。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利用多个分量载波而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站装置中使用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表示通过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的步骤;对表示通过多个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而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的步骤;和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以相同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步骤。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利用多个分量载波而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装置中所使用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包含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而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的步骤,其中,所述移动站装置对表示通过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而接收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对表示通过多个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而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和分别进行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的解码处理的步骤。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利用多个分量载波与基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移动站装置中所使用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一系列功能,分别是:对表示通过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接收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的功能;对表示通过多个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而接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的功能;和将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以相同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进行发送的功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集成电路是利用多个分量载波与移动站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基站装置中所使用的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一系列的功能,分别是:接收所述移动站装置包含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而发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用信道的功能,其中,所述移动站装置对表示通过第一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而接收的1个或者多个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1个或者多个第一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对表示通过多个第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而收的下行链路数据的解码成功与否的多个第二响应信息一并进行编码;和分别进行所述第一响应信息与所述第二响应信息的解码处理的功能。
本发明所涉及的在基站装置3以及移动站装置1进行动作的程序可以是控制CPU(CentralProcessingUnit)等的程序(使计算机实现功能的程序),以便实现本发明所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功能。并且,这些的装置中所处理的信息在其处理时可暂时性蓄积于RAM(RandomAccessMemory)。其后,存储在FlashROM(ReadOnlyMemory)等的各种ROM或HDD(HardDiscDrive)中,根据必要,通过CPU等来读出,进行修正、写入等的处理。
另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可将为了实现该控制功能的程序记录到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使计算机系统读入被记录在该记录介质中的程序并执行来实现。
另外,在此所谓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内置于移动站装置1或者基站装置3的计算机系统,其包含OS、周边设备等的硬件。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计算机系统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另外,所谓“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时的通信线这样的在短时间内动态保持程序的装置,和如此时成为服务器或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这样的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程序的装置。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一部分的程序,还可以是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系统中已经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由典型的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可作为芯片集群来实现。移动站装置1、基站装置3的各功能块也可以单独地进行芯片化,也可以对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集成后进行芯片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手法并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代替LSI的集成电路化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以上,参照附图对该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并不限于上述,在不脱离该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各样的设计变更等。
标号的说明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站装置,其将与由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所述移动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编码部,其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
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
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
将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和
无线发送部,其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将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而得到的比特,
在所述反复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3.一种基站装置,其从移动站装置接收与向所述移动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
所述基站装置的特征在于,
具有接收部,该接收部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分别进行了编码的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
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
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
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连接,
在所述反复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中,移动站装置将与由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站装置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
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
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
使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
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将所述第一ACK/NACK与所述第二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所述基站装置利用所述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将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而得到的比特,
在所述反复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6.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用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将与由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的步骤;
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的步骤;
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的步骤;
使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的步骤;和
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将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而得到的比特的步骤,
在所述反复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8.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用于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从移动站装置接收与向所述移动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
所述无线通信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分别进行了编码的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的步骤,
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
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
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连接,
在所述反复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10.一种集成电路,其用于移动站装置,所述移动站装置将与由基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发送给所述基站装置,
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使所述移动站装置发挥如下的一系列的功能,即:
分别对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进行编码的功能;
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的功能;
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的功能;
使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的功能;和
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向所述基站装置发送将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相连接而得到的比特的功能,
在所述反复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12.一种集成电路,其用于基站装置,所述基站装置从移动站装置接收与向所述移动站装置以多个分量载波所发送的传输块对应的多个ACK/NACK,
所述集成电路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基站装置发挥利用1个物理上行链路信道从所述移动站装置接收分别进行了编码的第一ACK/NACK与第二ACK/NACK的功能,
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一值为止,
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执行反复处理,直到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数成为第二值为止,
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与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执行反复处理而得到的比特被所述移动站装置进行连接,
在所述反复处理中,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小的情况下,进行将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反复连接的处理,
在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一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一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一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在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比所述第二值大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所述第二ACK/NACK的编码比特从前头起至所述第二值为止实施切取的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成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物理上行链路信道是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所述第一值以及所述第二值是所述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所使用的调制阶数的正的整数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52565 | 2010-07-05 | ||
JP2010-152565 | 2010-07-05 | ||
PCT/JP2011/064824 WO2012005145A1 (ja) | 2010-07-05 | 2011-06-28 |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72064A CN102972064A (zh) | 2013-03-13 |
CN102972064B true CN102972064B (zh) | 2016-02-10 |
Family
ID=45441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2827.5A Active CN102972064B (zh) | 2010-07-05 | 2011-06-28 |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15695B2 (zh) |
JP (2) | JP5044047B2 (zh) |
CN (1) | CN102972064B (zh) |
TW (1) | TWI528751B (zh) |
WO (1) | WO20120051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645710B1 (ko) * | 2012-03-21 | 2016-08-04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국 및 무선 통신 방법 |
CN104272834B (zh) * | 2012-05-31 | 2018-01-16 |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以及接收方法 |
WO2016163941A1 (en) * | 2015-04-10 | 2016-10-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lementation of harq on pusch for multiple carriers |
DE112015006784B4 (de) | 2015-08-07 | 2024-10-02 | Apple Inc. | UCI für die Carrier Aggregation |
WO2017116114A1 (en) * | 2015-12-27 | 2017-07-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fining basic resource unit for nb-iot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19195113A (ja) * | 2016-09-02 | 2019-11-0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CN107888364B (zh) | 2016-09-30 | 2020-07-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参考信号映射方法及装置 |
WO2018227625A1 (en) * | 2017-06-16 | 2018-12-2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JP7058087B2 (ja) * | 2017-07-03 | 2022-04-2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0742379B2 (en) * | 2018-01-12 | 2020-08-11 | Mediatek Inc. |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new radio |
CN110875814B (zh) * | 2018-09-03 | 2023-05-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和接收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的方法、通信装置 |
US20240250714A1 (en) * | 2023-01-23 | 2024-07-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ve extended reality transmissions for ultra-wide band communication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918A (zh) * | 2007-11-26 | 2008-05-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
CN101359983A (zh) * | 2008-10-08 | 2009-02-04 | 北京新邮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hs-sich的信息承载和编码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60541B2 (en) * | 2004-09-24 | 2008-12-02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and analyze network information of an inverse multiplexed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network |
HUE025654T2 (en) | 2007-07-06 | 2016-04-28 | Huawei Tech Co Ltd | HARQ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
WO2010050371A1 (ja) | 2008-10-31 | 2010-05-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ES2423656T3 (es) * | 2010-03-22 | 2013-09-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trol de multiplexación e información de datos procedentes de un equipo de usuario en un canal físico de datos |
US8514956B2 (en) * | 2010-05-14 | 2013-08-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tri-state decoding on a shared uplink channel |
-
2011
- 2011-06-28 WO PCT/JP2011/064824 patent/WO201200514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6-28 CN CN201180032827.5A patent/CN102972064B/zh active Active
- 2011-06-28 US US13/808,454 patent/US9215695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6-28 JP JP2011551723A patent/JP5044047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7-04 TW TW100123556A patent/TWI528751B/zh active
-
2012
- 2012-07-12 JP JP2012156970A patent/JP581698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3918A (zh) * | 2007-11-26 | 2008-05-21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自适应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方法 |
CN101359983A (zh) * | 2008-10-08 | 2009-02-04 | 北京新邮通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hs-sich的信息承载和编码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AI Design for LTE-A;CAT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0bis R1-101758》;20100412;第1-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528751B (zh) | 2016-04-01 |
WO2012005145A1 (ja) | 2012-01-12 |
JP2012253781A (ja) | 2012-12-20 |
US9215695B2 (en) | 2015-12-15 |
TW201218676A (en) | 2012-05-01 |
JPWO2012005145A1 (ja) | 2013-09-02 |
CN102972064A (zh) | 2013-03-13 |
JP5044047B2 (ja) | 2012-10-10 |
US20130156011A1 (en) | 2013-06-20 |
JP5816984B2 (ja) | 2015-1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72064B (zh) |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2934502B (zh) |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集成电路 | |
US10039091B2 (en) |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US9264197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US9590785B2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for proces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 |
CN102598567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CN103181210B (zh) | 无线通信系统、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
CN102783207B (zh)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 |
US9445406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ing a single physical uplink channel | |
WO2018143405A1 (ja)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WO2018143402A1 (ja)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
CN103858503A (zh) | 移动站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JP6555827B2 (ja) |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4769868A (zh) |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 |
CN102474879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US11026184B2 (en) |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resource in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formation to the terminal device with a grant-free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or a scheduled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CN104412645A (zh) | 基站装置、移动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集成电路及无线通信系统 | |
WO2019151051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US11363573B2 (en) |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2827666B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
JPWO2018124178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JP6385348B2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集積回路、および、通信方法 | |
WO2016182042A1 (ja)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08111271B (zh) | 参考信号的信令指示、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
CN118435538A (zh) | 并行上行链路传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