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5118B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45118B CN102845118B CN201180019051.3A CN201180019051A CN102845118B CN 102845118 B CN102845118 B CN 102845118B CN 201180019051 A CN201180019051 A CN 201180019051A CN 102845118 B CN102845118 B CN 1028451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rame
- communication
- base station
- spectrum
- up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36466 Delta-like protein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710112748 Delta-like protein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9 magnetic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772 mu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22—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支持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技术。在一个方面中,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用户设备(UE)可以(1)针对WAN通信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与基站通信,(2)针对P2P通信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与另一UE通信。在另一个方面中,通过对两个UE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或者传输和接收链路)进行时分复用来支持P2P通信。在再一个方面中,可以对WAN通信和P2P通信进行时分复用,从而使UE能够同时支持这两者。在又一个方面中,可以在WAN传输和P2P传输之间提供传输间隙,以避免这些传输之间的干扰。
Description
本申请要求2010年4月15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PEER-TO-PEERCOMMUNICATIONSINLONGTERMEVOLUTIONSYSTEM”的第61/324,612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在这里通过引用将它全部结合进来。
技术领域
总的来说,本公开涉及通信。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用于支持对等(P2P)通信的技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得到了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通信内容,比如话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传递、广播等等。这些无线网可以是通过共享可用网络资源能够支持多个用户的多址网。这种多址网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网、时分多址(TDMA)网、频分多址(FDMA)网、正交FDMA(OFDMA)网和单载波FDMA(SC-FDMA)网。还可以将无线通信网称为广域网(WAN)。
无线通信网可以包括能够为多个用户设备(UE)支持通信的多个基站。UE可以与基站通信。UE也可能能够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UE进行对等通信。可能需要为UE高效率地支持P2P通信。
发明内容
在这里描述了用于支持P2P通信和WAN通信的技术。在一个方面中,可以在处于频分双工(FDD)部署中的WAN使用的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在一种设计中,UE可以针对WAN通信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与基站进行通信。这个UE可以针对P2P通信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与另一个UE进行通信。P2P传输可以与上行链路频谱上的WAN传输时分复用(TDM)和/或频分复用(FDM)。
在另一个方面中,可以通过对两个UE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或传输和接收链路)进行时分复用来支持P2P通信。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为P2P通信在第一子帧内的频谱上传输数据给第二UE。第一UE可以为P2P通信接收由第二UE在第二子帧内的同一频谱上向第一UE发送的数据。第一子帧可以与第二子帧时分复用(TDM)。这一频谱可以是上行链路频谱、专用频谱等等。
在再一个方面中,可以对WAN通信和P2P通信进行时分复用,从而能够由UE同时支持这两者。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为WAN通信在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内与基站通信。第一UE可以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内与第二UE进行通信,这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可以与这至少一个第一子帧时分复用。第一UE可能能够在不同的子帧内与基站和第二UE同时通信。
在又一个方面中,可以在WAN传输和P2P传输之间提供传输间隙,以避免这些传输之间的干扰。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为WAN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向基站发送第一数据传输。第一UE可以为P2P通信接收由第二UE在第二子帧内向第一UE发送的第二数据传输。可以由传输间隙将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分开,可以用下面描述的各种方式获得这一传输间隙。
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这一公开的各个方面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支持P2P通信的无线网络。
图2示出了用于频分双工(FDD)的帧结构。
图3示出了用于时分双工(TDD)的帧结构。
图4A和4B示出了利用HARQ的数据传输的两个实例。
图5示出了交织传输结构。
图6A~6C示出了支持P2P通信的三个资源划分方案。
图7示出了在FDD中给P2P通信的子帧分配。
图8A和8B示出了针对图7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的P2P通信和WAN通信。
图9A~9C示出了在TDD中给P2P通信的子帧分配。
图10A~10D示出了针对图9B和9C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的P2P通信和WAN通信。
图11示出了用于在TDD中获得传输间隙的一些方案。
图12A~12C示出了用于在FDD中获得传输间隙的一些方案。
图13示出了用于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的流程。
图14示出了用于支持P2P通信的流程。
图15示出了用于支持P2P通信和WAN通信的流程。
图16示出了用于在WAN传输和P2P传输之间获得传输间隙的流程。
图17A示出了UE的框图。
图17B示出了基站的框图。
图18示出了基站和UE的另一个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以将这里描述的技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例如CDMA、TDMA、FDMA、OFDMA、SC-FDMA和其它无线网。经常以能够互相交换的方式使用术语“网”和“系统”。CDMA网络可以采用象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等这种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时分同步CDMA(TD-SCDMA)和CDMA的各种其它变种。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以采用象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这种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采用象演进的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802.20、快闪-OFDM等等这种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FDD和TDD这两者中的3GPP长期演进(LTE)和LTE-高级(LTE-A)是UMTS使用E-UTRA的新版本,E-UTRA在下行链路上采用OFDMA,在上行链路上采用SC-FDMA。在来自名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LTE-A和GSM。在来自名称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可以将这里描述的技术用于上面提到的无线网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它无线网和无线电技术。为了清楚起见,下面针对LTE来描述这些技术的特定方面,并且在以下描述的很多中使用LTE术语。
图1示出了WAN100,它可以是一个LTE网,或者某个其它WAN。WAN100可以包括多个演进节点B(eNB)和其它网络实体。为了简单起见,在图1中仅仅示出了三个eNB110a、110b和110c以及一个网络控制器130。eNB可以是与UE通信的实体,也可以被称为基站、节点B、接入点等等。每个eNB可以为某个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为位于这个覆盖区内的UE支持通信。在3GPP中,根据使用“小区”这个术语的上下文,这个术语可以是指eNB的覆盖区和/或为这个覆盖区提供服务的eNB子系统。在3GPP2中,“扇区”或“小区-扇区”这个术语可能是指基站的覆盖区和/或为这个覆盖区提供服务的基站子系统。为了清楚起见,在这里的描述中使用“小区”的3GPP概念。
eNB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它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几公里半径)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预订的UE不受限制的接入。微微小区可以覆盖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预订的UE不受限制的接入。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一个家庭),并且可以允许与这个毫微微小区具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受限制的接入。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WAN100包括宏小区的宏eNB110a、110b和110c。WAN100还可以包括微微小区的微微eNB和/或毫微微小区的家庭eNB(HeNB)(图1中没有示出)。
WAN100还可以包括中继。中继可以是从上游实体(例如eNB或UE)接收数据的传输并且将这个数据的传输发送给下游实体(例如UE或eNB)的实体。中继也可以是为其它UE中继传输的UE。
网络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一组eNB并且可以为这些eNB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这些eNB通信。这些eNB还可以经由这个回程互相通信。
UE120可以散布在整个WAN100中,并且每个UE都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还可以将UE称为台、移动台、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等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WLL)台、智能电话、上网本、智能书、写字板等等。UE可能能够与eNB、中继、其它UE等等通信。
在这里的描述中,WAN通信指的是UE和eNB之间的通信,例如是为了与另一个UE这种远程实体的呼叫所进行的通信。P2P通信指的是两个或更多个UE之间不通过eNB的直接通信。WANUE是对WAN通信感兴趣或者进行WAN通信的UE。P2PUE是对P2P通信感兴趣或者进行P2P通信的UE。
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UE120a和120b在eNB110a的覆盖区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UE120c和120d在eNB110b的覆盖区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UE120e和120f在不同eNB110b和110c的覆盖区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UE120g、120h和120i在eNB110c的覆盖区内,并且进行对等通信。图1中的其它UE120进行WAN通信。
一群两个或更多个UE可以进行P2P通信,并且可以被称为P2P群。在可以被称为协调的P2P的一种设计中,可以将这个P2P群中的一个UE指定为P2P群拥有者(或P2P服务器),可以将这个P2P群中剩余的每个UE指定为P2P客户。P2P服务器可以实现特定的管理功能,例如与WAN交换信令,在P2P服务器和P2P客户之间协调数据传输,等等。在可以称为自组织P2P的另一种设计中,这个P2P群中的全部UE都可以实现相似的功能来为P2P通信传输和/或接收数据。在这种设计中,P2P群中没有任何UE可以被赋予P2P群管理功能的任务。可以将这里描述的技术用于协调的P2P和自组织P2P这两者,有或者没有P2P群拥有者。为了清楚起见,以下描述中的很多针对P2P拥有者与P2P客户进行对等通信的情形。
总而言之,可以经由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传输来进行通信。对于WAN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指的是从eNB到UE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指的是从UE到eNB的通信链路。也可以将WAN通信的下行链路称为WAN下行链路,将WAN通信的上行链路称为WAN上行链路。对于协调的P2P通信,P2P下行链路指的是从P2P群拥有者到P2P客户的通信链路,P2P上行链路指的是从P2P客户到P2P群拥有者的通信链路。对于自组织P2P通信,P2P下行链路可以是指从某一UE到其对等UE的通信链路,P2P上行链路可以是指从其对等UE到这个特定UE的通信链路。因此,自组织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可以是对称的,可能仅仅是在方向上不同。
WAN100可以使用FDD或TDD。对于FDD,可以给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分配两个分开的频道,可以将它们称为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可以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上同时发送传输。对于TDD,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可以共享同一频道或频谱。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在同一频谱上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发送传输。总而言之,“频谱”这一术语可以一般性地指频率的一个范围,它可以对应于频道、子带等等。
图2示出了LTE中为FDD使用的帧结构200。可以将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每一个的传输时间线划分成无线电帧单元。每个无线电帧可以具有预先确定的持续时间(例如10毫秒(ms))并且可以被划分成具有下标0~9的10个子帧。每个子帧可以包括两个时隙。因此,每个无线电帧可以包括下标为0~19的20个时隙。每个时隙可以包括L个符号周期,例如正常循环前缀的七个符号周期(如图2所示)或者扩展循环前缀的六个符号周期。可以给每个子帧内的这2L个符号周期分配下标0~2L-1。对于FDD,可以将下行链路频谱的每个子帧称为下行链路子帧。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的每个子帧称为上行链路子帧。
图3示出了LTE中为TDD使用的帧结构300。可以将传输时间线划分成无线电帧单元,可以将每个无线电帧划分成具有下标0~9的10个子帧。对于TDD,LTE支持多个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对于全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将子帧0和5用于下行链路(DL),将子帧2用于上行链路(UL)。根据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可以将子帧3、4、7、8和9中的每一个用于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子帧1包括由以下字段组成的三个特殊字段: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没有任何传输的保护周期(GP),以及用于随机接入信道(RACH)或探测参考信号(SRS)的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根据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子帧6可以仅仅包括DwPTS,或者全部三个特殊字段,或者下行链路子帧。对于不同的子帧配置,DwPTS、GP和UpPTS可以具有不同的持续时间。对于TDD,用于下行链路的每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下行链路子帧。用于上行链路的每个子帧可以被称为上行链路子帧。
对于FDD和TDD这两者,LTE在下行链路上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上行链路上使用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频率范围划分成多(NFFT)个正交子载波,一般将它们也称为音调、频点等等。可以用数据来调制每个子载波。总而言之,在频域用OFDM,在时域用SC-FDM来发送调制符号。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子载波的总数目(NFFT)可以取决于系统带宽。例如,子载波间隔可以是15千赫兹(kHz),对于1.25、2.5、5、10或20兆赫兹(MHz)的系统带宽,NFFT可以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也可以将系统带宽划分成子带。每个子带可以覆盖一个频率范围,例如1.08MHz。
对于FDD和TDD这两者,可以在下行链路子帧的每个符号周期内传输OFDM符号。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的每个符号周期内传输SC-FDMA符号。
WAN100可以利用混合自动重传(HARQ)来支持数据传输以提高可靠性。对于HARQ,发射机可以发送数据分组的初始传输,并且,如果需要,可以发送这个分组的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传输,直到这个分组被接收机正确解码,或者已经为这个分组发送了最大数目的传输,或者遇到一些其它终止条件。
图4A示出了在下行链路上利用HARQ的数据传输的一个实例。UE可以估计eNB下行链路的信道质量,并且可以将表明下行链路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发送给eNB。eNB可以为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调度UE,并且可以基于CQI选择调制和编码方案(MCS)。eNB可以向UE发送下行链路许可和分组的传输。下行链路许可可以包括所选择的MCS,所分配的资源等等。UE可以对来自eNB的数据传输进行处理,如果这个分组被正确解码,就发送一个确认(ACK),或者如果这个分组的解码出错,就发送一个否定确认(NACK)。如果收到NACK,eNB可以发送这个分组的另一个传输,并且如果收到ACK,就可以终止这个分组的传输。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和上行链路上的ACK/NACK反馈可以按照相似的方式继续。
图4B示出了在上行链路上利用HARQ的数据传输的一个实例。UE可能有数据要传输,并且可以发送调度请求给eNB。这个eNB可以调度这个UE在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可以将上行链路许可发送给UE。上行链路许可可以包括所选择的MCS,所分配的资源,等等。UE可以按照上行链路许可发送分组的传输。eNB可以对来自UE的数据传输进行处理,并且可以根据解码结果发送ACK或NACK。如果收到NACK,UE可以发送这个分组的另一个传输,并且如果收到ACK,就可以终止这个分组的传输。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和下行链路上的ACK/NACK反馈可以按照相似的方式继续。
图5示出了可以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每一个的一个示例性交织传输结构500。可以定义下标为0~M-1的M个交织,其中M可以等于4、6、8或某个其它值。每个交织可以包括一些子帧,这些子帧被M个子帧隔开。例如,交织m可以包括子帧m、m+M、m+2M等等。可以将这M个交织用于HARQ并称为HARQ交织、HARQ过程(processes)等等。对于HARQ,发射机可以在同一交织的不同子帧内发送一个分组的全部传输。发射机可以在不同的交织内发送不同分组的传输。
如图4A和4B所示,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用每条链路上的一个交织来支持。对于下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在下行链路的交织的子帧内发送数据,可以在上行链路的交织的子帧内发送ACK/NACK反馈。对于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可以在上行链路的交织的子帧内发送数据,可以在下行链路的交织的子帧内发送ACK/NACK反馈。可以为每条链路使用更多的交织,以增大容量,减小延迟,和/或获得其它好处。
与WAN通信相比,P2P通信能够提供特定的优点,尤其是对于互相靠近的UE。具体地说,会提高效率,因为两个UE之间的路径损耗可能比任意一个UE到它的服务eNB之间的路径损耗要小很多。更进一步,两个UE可以针对P2P通信经由单“跳”传输直接通信,而不是针对WAN通信经由两跳传输——一跳是为了从一个UE到它的服务eNB的上行链路,另一跳是为了从同一个或不同的eNB到另一个UE的下行链路。于是可以将P2P通信用来增大UE容量,并且还用于通过将一些负荷转移到P2P通信来增大网络容量。
总而言之,可以在WAN100不使用的不同频谱上,或者在处于同信道P2P部署中的WAN100使用的同一频谱上,支持P2P通信。例如,当没有分开的频谱可以用来支持P2P通信时,可以使用同信道P2P部署。以下描述中很多都假设采用同信道P2P部署。但是,这里描述的技术也可以用于具有专用频谱的P2P部署。
在一个方面中,可以在处于FDD部署中的WAN使用的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由于规则(regulatory)的约束,在FDD中,同时在WAN使用的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支持P2P通信有可能很困难或者不可能。因此,通过将上行链路频谱上可用时频资源中的一些分配给P2P通信,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
在另一个方面中,可以利用WAN通信和P2P通信之间的TDM划分来定义帧结构,从而能够由UE同时支持这两者。这可以通过将一些子帧分配给P2P通信,并将剩余的子帧用于WAN通信来实现。在又一个方面中,可以将TDM划分用于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这可以使得UE能够为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这两者在同一频谱上工作。这可以通过将分配给P2P通信的一些子帧用于P2P下行链路,并且将所分配的子帧内的剩余子帧用于P2P上行链路来实现。
图6A示出了利用频分复用(FDM)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的一种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可以为P2P通信的整个持续时间将上行链路频谱的一部分分配给一群UE。可以给不同的UE群分配上行链路频谱中不同的不重叠的一些部分。例如,可以给第一群UE分配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612,可以给第二群UE分配第二部分614。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的剩余部分用于WAN通信。
图6B示出了利用时分复用(TDM)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的一种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可以为P2P通信将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分配给UE。可以给不同的UE群分配不同的子帧,或者如果它们不会互相引起过度干扰,则有可能分配同样的子帧。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的剩余子帧用于WAN通信。
图6C示出了利用FDM和TDM这两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的一种设计。在这种设计中,可以为P2P通信将一些子帧内上行链路频谱的一部分配给一群UE。可以给不同的UE群分配上行链路频谱和/或在不同子帧内的上行链路频谱中不同的不重叠的一些部分。例如,可以给第一群UE(G1)分配子帧0和2中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可以给第二群UE(G2)分配子帧0、1和5中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上剩余的时频资源用于WAN通信。
对于图6A所示的FDM设计,可以将TDD帧结构用于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对于每个P2P群,可以将一些子帧分配给P2P下行链路,可以将剩余的子帧分配给P2P上行链路。每个P2PUE可以在一些子帧内在上行链路频谱中所分配的部分上传输数据,并且可以在其它子帧内在上行链路频谱中所分配的部分上接收数据。但是,P2PUE同时支持P2P通信和WAN通信是很困难的,因为可能需要P2PUE:(1)为P2P通信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从另一个UE接收数据;并且(2)为WAN通信在同样的一些子帧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传输数据给eNB。由于UE内信号从发射机向接收机的泄漏,P2PUE可能无法在同一频谱上进行传输和接收。
对于图6B所示的TDM设计和图6C所示的FDM-TDM设计,也可以将TDD帧结构用于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于是,每个P2PUE可以在一些子帧内在上行链路频谱的全部或一部分上传输数据,并且可以在其它子帧内在上行链路频谱的全部或一部分上接收数据。P2PUE还可能能够同时支持P2P通信和WAN通信,因为它们是TDM的,并且发生在不同的子帧内,如同图6B和6C所示的一样。
如上所述,可以将图6A~6C所示的设计用于FDD部署,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支持P2P通信。还可以将图6A~6C所示的设计用于TDD部署,并且可以按照类似的方式在上行链路子帧(或者一些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内支持P2P通信。
为了清楚起见,以下描述中的很多假设:(1)在FDD部署中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或者(2)在TDD部署中只在上行链路子帧或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这两者内支持P2P通信。以下描述中的很多还假设为P2P通信使用TDD帧结构以及图6C所示的FDM-TDM设计。
在FDD部署中,可以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每一个定义M个交织,例如如图5所示。可以将上行链路的一个交织分配给P2P通信。可以将这个交织中的一半子帧用于P2P下行链路,可以将这个交织中的另一半子帧用于P2P上行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子帧t内发送数据的传输,在子帧t+M内发送ACK/NACK反馈,在子帧t+2M内发送数据的另一个传输,等等。在数据传输M个子帧以后发送ACK/NACK反馈对于对延迟敏感的服务(例如话音)而言可能并不合适。因此,可以将多个交织分配给P2P通信以减小延迟。
图7示出了在FDD部署中对P2P通信进行的上行链路频谱子帧的示例性分配。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上行链路有八个交织0~7可用,将两个交织3和7分配给P2P通信,将剩余的六个交织用于WAN通信。可以将交织0~2和4~6中的子帧用于WAN上行链路。可以将交织3中的子帧用于P2P下行链路。可以将交织7中的子帧用于P2P上行链路。
如图7所示,可以将两个均匀间隔的交织(例如交织3和7)分配给P2P通信。更进一步,可以将分配的两个交织中的子帧均匀地分配给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于是可以为P2P通信支持8msHARQ传输时间线。
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可以在分配给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的子帧内进行通信。eNB可以在同一交织或不同交织的子帧内向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进行传输,只要这些子帧与用于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的子帧不同。
图8A示出了针对图7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P2P通信和WAN通信的一种设计。在图8A所示的设计中,eNB可以在子帧0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在子帧4内从P2P群拥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8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类似地,eNB可以在子帧0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客户,在子帧4内从P2P客户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8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客户。于是,eNB可以在图8A中的同一个交织内向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传输数据。
图8B示出了针对图7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P2P通信和WAN通信的另一种设计。在图8B所示的设计中,eNB可以在子帧1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在子帧5内从P2P群拥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9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eNB可以在子帧0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客户,在子帧4内从P2P客户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子帧8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客户。于是,eNB可以在图8B中的不同交织内向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传输数据。
对于图8A和8B这两者,P2P群拥有者可以在子帧3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客户,在子帧7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1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类似地,P2P客户可以在子帧7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1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5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
图9A示出了给TDD部署中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示例性子帧分配。在图9A所示的实例中,选择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1,将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0、4、5和9分配给下行链路,并且在图9A中用标记“D”来标记。将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2、3、7和8分配给上行链路,并且用标记“U”来标记。子帧1和6是特殊子帧,用标记“S”来标记。
图9B示出了给P2P通信分配TDD部署中的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这两者的一种设计。图9B假设采用图9A所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1。在图9B所示的实例中,可以将每个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子帧3和下行链路子帧9分配给P2P通信,将子帧3用于P2P下行链路,子帧9用于P2P上行链路。这种设计能够减小对P2P通信HARQ传输时间线的影响。然而,应当注意确保在下行链路子帧上从P2PUE的传输不会对WANUE引起过度的干扰。
图9C示出了给P2P通信仅分配TDD部署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一种设计。图9C假设采用图9A所示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1。在图9C所示的实例中,可以将每个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子帧2和7分配给P2P通信,将子帧2用于P2P下行链路,子帧7用于P2P上行链路。这种设计能够避免在下行链路上P2PUE对WANUE的干扰。然而,对于某些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上行链路子帧可以不分布在无线电帧上,并且分配给P2P通信的子帧也可以不分布在无线电帧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分配给P2P通信的子帧,根据需要来修改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
图10A示出了针对图9B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P2P通信和WAN通信的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4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在子帧8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4内发送另外的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于是,eNB能够在图10A中的同一子帧内传输数据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
图10B示出了针对图9B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P2P通信和WAN通信的另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0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在子帧7内从P2P群拥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0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eNB可以在子帧4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客户,在子帧8内从P2P客户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4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客户。于是,eNB能够在图10B中的不同子帧内传输数据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
对于图10A和10B这两者,P2P群拥有者可以在子帧3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客户,在子帧9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3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类似地,P2P客户可以在子帧9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3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9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
图10C示出了针对图9C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P2P通信和WAN通信的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4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在子帧8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4内发送另外的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于是,eNB能够在图10C中的同一子帧内传输数据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
图10D示出了针对图9C所示的子帧分配同时进行P2P通信和WAN通信的另一种设计。eNB可以在子帧0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在子帧7内从P2P群拥有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0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eNB可以在子帧4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客户,在子帧8内从P2P客户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子帧4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给P2P客户。于是,eNB能够在图10D中的不同子帧内传输数据给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
对于图10C和10D这两者,P2P群拥有者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2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客户,在上行链路子帧7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子帧2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类似地,P2P客户可以在上行链路子帧7内发送数据传输给P2P群拥有者,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子帧2内接收ACK/NACK反馈,并且在下一个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子帧7内发送另一个数据传输。
图10C和10D中只利用上行链路子帧进行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序与图10A和10B中利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子帧这两者进行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序不同。P2P群拥有者和P2P客户可以知道这种差别,并且可以在适当的子帧内传输数据和ACK/NACK反馈。
对于FDD和TDD部署这两者,可能需要为eNB和UE之间的WAN通信保持HARQ传输时间线,例如,如同在LTE标准中规定的一样。这可以通过适当地针对与eNB的通信来调度UE和/或适当地分配交织给P2P通信来实现。更进一步,可以通过为eNB和UE之间WAN通信的上行链路保留至少一个交织来支持同时进行的P2P通信和WAN通信。
图7~10D示出了在其中将两个交织分配给P2P通信的一些实例。也可以将超过两个的交织分配给P2P通信,例如以提高P2P通信的吞吐量。可以将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扩展到给P2P通信分配超过两个交织的情形。例如,可以定义P2P通信的HARQ传输时间线以满足3子帧处理时间要求,这意味着ACK/NACK反馈应当比数据传输晚至少三个子帧,和/或另一个数据传输应当比ACK/NACK反馈晚至少三个子帧。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将ACK捆绑用于满足这一处理时间要求:(1)捆绑或合并在不同交织上发送的数据传输的ACK和/或NACK;以及(2)在会满足所述处理时间要求的子帧内发送捆绑的ACK/NACK。
如同上面所指出的一样,UE可能无法在同一时刻在同一频谱上传输和接收信号以避免干扰以及还有在UE处从发射机向接收机的泄漏。这可以通过无论什么时候当UE在同一频谱上在传输和接收(TX/RX)之间进行切换或者在接收和传输(RX/TX)之间进行切换时,在传输中有一个间隙(即传输间隙)来确保。
在再一个方面中,可以用各种技术来确保在同一频谱上在每个TX/RX切换点处以及还有在每个RX/TX切换点处的传输间隙。对于FDD和TDD部署,传输间隙要求可能不同。因此,下面分开针对FDD和TDD来描述获得传输间隙的技术。
为了清楚起见,以下描述中的很多是针对具有同时进行的P2P通信和WAN通信的某个UE的。在以下描述中使用下面的术语:
·WANTX-UE为WAN通信传输数据给eNB;
·WANRX-UE为WAN通信从eNB接收数据;
·P2PTX-UE为P2P通信传输数据给对等UE;
·P2PRX-UE为P2P通信从对等UE接收数据;
·WANTX时序-UE针对WAN通信的传输时序;
·WANRX时序-UE针对WAN通信的接收时序;以及
·P2P时序-UE针对P2P通信的传输和接收时序。
WANTX、WANRX、P2PTX和P2PRX都是从UE的角度。WANTX时序、WANRX时序以及P2P时序是针对UE给出的。
对于TDD,将同一频谱用于WAN通信和P2P通信这两者。更进一步,将同一频谱用于WAN下行链路、WAN上行链路、P2P下行链路和P2P上行链路。因此,WAN通信有可能干扰P2P通信,反过来也一样。表1列出了按照一种设计,在TDD中针对不同的TX/RX和RX/TX切换点确保传输间隙的不同方式。
表1-在TDD中获得传输间隙
图11示出了在TDD中针对不同的TX/RX和RX/TX切换点确保传输间隙的几种设计。图11假设选择使用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1,将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0、4、5和9分配给下行链路,将每个无线电帧的子帧2、3、7和8分配给上行链路,并且子帧1和6是特殊子帧。每个特殊子帧包括一个下行链路部分,后面跟着一个间隙Tgap,后面跟着一个上行链路部分,其中Tgap可以是可配置的,并且取决于在TDD中选择使用的子帧配置。图11假设将一些上行链路子帧分配给P2P通信。图11还为了简单起见假设往返延迟(RTD)为零。
WANRX时间线1112示出UE有可能在每个无线电帧内的下行链路子帧0、4、5和9中并且还在每个无线电帧内的特殊子帧1和6的下行链路部分中从eNB接收数据。WANTX时间线1114示出UE有可能在每个无线电帧内的上行链路子帧2、3、7和8中并且还在每个无线电帧内的特殊子帧1和6的上行链路部分中传输数据给eNB。当UE仅仅进行WAN通信(并且不在进行P2P通信)时,WANTX时间线1114适用。
在一种设计中,如同图11中的时间线1114所示,相对于UE的WANRX时序,可以将UE的WANTX时序提前Delta1ms。于是相对于UE的下行链路/接收子帧,UE的上行链路/传输子帧可以提前Delta1。于是可以在WANTX和WANRX之间,例如在上行链路子帧8和下行链路子帧9之间,获得传输间隙Delta1。可以在WANRX和WANTX之间,例如在特殊子帧6内,获得传输间隙Delta2,其中Delta2可以等于(Tgap-Delta1)。Delta1可以等于或者不等于Delta2。
时间线1116示出了通过将P2PTX子帧、P2PRX子帧和WANTX子帧进行捆绑来获得传输间隙的一种设计。对于时间线1116中示出的设计,UE的P2P时序可能与WANTX时序相似。可以由按照上面针对时间线1114描述的方式获得的传输间隙将每一群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与下行链路子帧分开。UE可以在每一群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内或者(1)向eNB和/或向对等UE传输或者(2)从对等UE接收。于是这样将会避免任意一群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内的TX/RX或RX/TX切换点,于是这会避免在任意一群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内对传输间隙的要求。由于子帧捆绑,对于P2P通信,HARQ传输时间线可能更长。可以选择适当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子帧配置和/或可以将足够数目的交织分配给P2P通信来获得所希望的HARQ传输时间线。
时间线1118示出了通过删去符号来获得传输间隙的一种设计。对于时间线1118中所示的设计,UE的P2P时序可能与WANTX时序相似。可以将每一群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用于WANTX、P2PTX和/或P2PRX。如果将给定群中的全部上行链路子帧用于以下目的,则可能不需要任何传输间隙:(1)WANTX和/或P2PTX;或者(2)仅P2PRX。如果将给定群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用于WAN/P2PTX和P2PRX这两者,那么可以提供传输间隙。在第一种设计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得传输间隙:(1)将P2PRX调度成在一群的最后上行链路子帧(例如子帧8)内发生;以及(2)删去或删除刚好在之前的上行链路子帧(例如子帧7)内发送的数据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在第二种设计中,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获得传输间隙:(1)将WAN/P2PTX调度成在一群的最后上行链路子帧(例如子帧8)内发生;以及(2)删去为WAN/P2PTX发送的数据传输中的第一个符号。然而,由于前面几个符号典型情况下承载着控制数据,剩下的符号典型情况下承载着业务数据,因此,删去第一种设计中的最后一个符号而不是第二种设计中的第一个符号可能更好。
在一种设计中,可以通过将UE配置成传输探测参考信号(SRS)来将子帧内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删去,其中的SRS正常情况下是在子帧最后一个符号周期内在上行链路上传输的。然而,UE将不会实际地传输这个SRS,以便获得传输间隙。通过将UE配置成传输SRS,UE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得数据可以在子帧最后一个符号周期以外的全部符号周期内发送,这样能够减小因为删去而对数据传输性能的影响。因此,将UE配置成传输SRS可以被用来利用LTE中规定的机制来方便地删去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
时间线1120示出了通过将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延迟(Delta1-Delta3)来获得传输间隙的一种设计。可以将每一群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用于WANTX、P2PTX和/或P2PRX。如果将给定群中的全部上行链路子帧用于以下目的,则可能不需要任何传输间隙:(1)WANTX和/或P2PTX;或者(2)仅P2PRX。如果将给定群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用于WAN/P2PTX和P2PRX这两者,那么可以提供传输间隙。可以将P2PTX或P2PRX调度到一群连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最后一个子帧内。由于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延迟了(Delta1-Delta3),可以为在WANTX以后发生的P2PRX(例如如同子帧1和2所示)获得传输间隙(Delta1-Delta3)。由于以下原因,可以为在WANRX以前发生的P2PTX(例如如同子帧3和4所示)获得传输间隙Delta3:(1)WANTX时序相对于WANRX时序提前了Delta1;以及(2)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延迟了(Delta1-Delta3)。Delta3可以小于或等于Delta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P2PTX到WANRX过渡和WANTX到P2PRX过渡产生不同的保护周期。
对于FDD,可以将不同的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分别用于WAN下行链路和WAN上行链路。因此,在WANTX和WANRX之间不需要任何传输间隙。可以为P2P通信分配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因此,WANTX有可能干扰P2P通信,反过来也一样。表2列出了按照一种设计,在FDD中针对不同的TX/RX和RX/TX切换点确保传输间隙的不同方式。
表2-在FDD中获得传输间隙
图12A示出了为FDD中感兴趣的TX/RX和RX/TX切换点获得传输间隙的几种设计。图12A假设图7所示的子帧分配,将上行链路频谱的交织3和7分配给P2P通信。图12A还为了简单起见假设往返延迟为0。
WANRX时间线1212示出UE有可能在下行链路频谱的全部子帧内从eNB接收数据。WANTX时间线1214示出UE有可能在交织0~2和4~6的子帧内向eNB传输数据。
P2P时间线1216示出UE将它的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提前了Delta1。UE有可能在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内传输数据给对等UE并且在上行链路频谱的其它子帧内从对等UE接收数据。通过将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提前Delta1,可以在P2PRX和WANTX之间(例如在子帧7和8内)获得传输间隙Delta1。通过删去发送给eNB的数据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例如在子帧6内),可以在WANTX和P2PRX之间(例如在子帧6和7内)获得传输间隙Delta2,其中Delta2=Tsym-Delta1,Tsym是一个符号周期的持续时间。Delta1可以等于也可以不等于Delta2。如果Delta1和Delta2的和很小(例如大约5~10微秒),那么可以利用循环前缀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符号周期)来获得传输间隙。相反,如果Delta1和Delta2的和很大,那么可以利用一个符号周期来获得传输间隙。
WANTX时间线1218示出UE有可能在交织0~2和4~6的子帧内传输数据给eNB,而不必删除任何WAN传输的最后一部分。P2P时间线1220示出UE将它的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延迟Delta1。通过将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延迟Delta1,可以在WANTX和P2PRX之间(例如在子帧6和7内)获得传输间隙Delta1。通过删去为P2P通信发送的数据传输中的最后一个符号(例如在子帧7内),可以在P2PRX和WANTX之间(例如在子帧7和8内)获得传输间隙Delta2。
通过删去WAN传输的最后一些符号(例如在子帧2和6内),P2P时间线1214所示的设计有可能影响WAN通信。通过删去P2P传输的最后一些符号(例如在子帧3和7内),P2P时间线1220所示的设计可以避免对WAN通信的影响。对于这两种设计,可以通过配置UE传输SRS但没有实际传输SRS来删去子帧内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以获得传输间隙。
图12B示出了通过将P2PTX子帧与P2PRX子帧进行捆绑来减小TX/RX和RX/TX切换点的数目的一种设计。在图12B所示的实例中,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连续的交织3和4分配给P2P通信。UE可以在交织3和4的两个连续子帧内向对等UE传输,然后在交织3和4的两个连续子帧内从对等UE接收,等等。通过将P2PTX子帧和P2PRX子帧进行捆绑,传输间隙的数目可以减小一半。但是,与图12A所示的设计相比,HARQ传输时间线可能会扩展(例如加倍)。
图12C示出了利用特殊子帧为TX/RX和RX/TX切换点获得传输间隙的一种设计。在图12C所示的实例中,可以将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交织2和6分配给P2P通信。可以将交织3和7定义为包括特殊子帧。
WANRX时间线1232示出了UE有可能在下行链路频谱的全部子帧内从eNB接收数据。WANTX时间线1234示出了UE有可能在交织0、1、4和5的子帧内,并且还在交织3和7中特殊子帧的上行链路部分里传输数据给eNB。
P2P时间线1236示出了UE将它的P2P时序相对于它的WANTX时序延迟Delta1。UE有可能在上行链路频谱的一些子帧内传输数据给对等UE,并且在上行链路频谱的其它子帧内从对等UE接收数据。通过将P2P时序相对于WANTX时序延迟Delta1,可以在WANTX和P2PRX之间(例如在子帧5和6内)获得传输间隙Delta1。可以在P2PRX和WANTX之间(例如在子帧7内)获得传输间隙Delta2,这一间隙在特殊子帧内,其中Delta2=Tgap-Delta1。
图11~12C示出在TDD和FDD部署中为同时进行的WAN通信和P2P通信在TX/RX和RX/TX切换点获得传输间隙的各种设计。还可以用其它方式来获得传输间隙。
在另一个方面中,可以将用于WAN通信的物理信道和信号重用于P2P通信。例如,P2P下行链路和/或P2P上行链路可以使用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UE专用参考信号(UE-RS)和/或LTE中用于下行链路的其它物理信道和信号。P2P上行链路和/或P2P下行链路可以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SRS和/或LTE中上行链路使用的其它物理信道和信号。在标题为“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能够公开获得的3GPPTS36.211中描述了这些各种物理信道和信号。
在这里描述的技术可以提供各种优点。首先,通过为P2P通信重用WAN物理信道和信号,UE支持P2P通信的复杂程度可以较低。其次,通过为P2P通信使用WAN帧结构和时间线,有可能同时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如同上面描述的一样。第三,可以将这些技术用来在FDD和TDD部署这两者中支持P2P通信。第四,可以将这些技术用来在为WAN通信使用的频谱(例如FDD部署中的上行链路频谱)或者P2P的专用频谱或者不需许可的频谱上支持P2P通信。第五,可以由其它通信系统(例如Wi-Fi)采用这些技术来支持P2P通信,使得不同系统内的UE能够利用P2P直接通信。这里描述的技术还可以提供其它优点。
图13示出了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的流程1300的一种设计。流程1300可以由(下面描述的)第一UE或者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第一UE可以为WAN通信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与基站通信(框1312)。对于框1312,第一UE可以在下行链路频谱上从基站接收数据,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传输数据给基站。第一UE可以为P2P通信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与第二UE通信(框1314)。对于框1314,第一UE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传输数据给第二UE并且从第二UE接收数据。
在一种设计中,WAN通信和P2P通信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频分复用。在这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1)在框1312中在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上传输数据给基站;并且(2)在框1314中在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上传输数据给第二UE,例如如图6A所示。
在另一种设计中,WAN通信和P2P通信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上时分复用。在这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1)在框1312中在第一子帧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传输数据给基站;并且(2)在框1314中在第二子帧内在上行链路频谱上传输数据给第二UE,例如如图6B或6C所示。
图14示出了支持P2P通信的流程1400的一种设计。流程1400可以由(下面描述的)第一UE或者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第一UE可以为P2P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在指定的频谱上传输数据给第二UE(框1412)。第一UE可以为P2P通信在第二子帧内在指定的频谱上接收由第二UE发送给第一UE的数据(框1414)。第一子帧可以与第二子帧时分复用。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和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利用TDD的基站的两个上行链路子帧。在这种设计中,指定的频谱可以对应于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这两者的频谱。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和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利用FDD的基站的上行链路的两个子帧。在这种设计中,指定的频谱可以对应于上行链路频谱。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为WAN通信在第三子帧内与基站通信。WAN通信和P2P通信可以时分复用,第三子帧可以与第一和第二子帧时分复用。
图15示出了支持WAN通信和P2P通信的流程1500的一种设计。流程1500可以由(下面描述的)第一UE或者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第一UE可以为WAN通信在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内与基站通信(例如传输数据给基站和/或从基站接收数据)(框1512)。第一UE可以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内与第二UE通信,这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可以与这至少一个第一子帧时分复用(框1514)。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与基站和第二UE同时通信。
在一种设计中,基站可以利用FDD并且可以工作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上。那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那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上行链路频谱的子帧。在另一种设计中,基站可以使用TDD。那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可以对应于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和/或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
图16示出了支持P2P通信的流程1600的一种设计。流程1600可以由(下面描述的)第一UE或者由某个其它实体执行。第一UE可以为WAN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发送第一数据传输给基站(框1612)。第一UE可以接收由第二UE为P2P通信在第二子帧内发送给第一UE的第二数据传输(框1614)。可以由第一传输间隙将第二数据传输与第一数据传输分开以将WANTX和P2PRX分开。
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在一种设计中,可以通过将第二数据传输调度成按照以下方式发送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1)比第一数据传输晚至少一个子帧;或者(2)在子帧的传输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包括间隙的特殊子帧内。情况(1)可以用图11中时间线1116里子帧8内的WANTX和下一无线电帧的子帧2内的P2PRX来示出。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删除第一数据传输的最后一部分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同图11中时间线1118里子帧7内的WANTX所示。第一UE可以在第一UE的SRS配置的基础之上删除第一数据传输的最后一个符号周期。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相对于它针对WAN通信的传输时序延迟它针对P2P通信的传输时序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同图11中时间线1120里子帧7内的WANTX和子帧8内的P2PRX所示。在另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相对于它针对WAN通信的传输时序提前它针对P2P通信的传输时序。第一UE可以通过删除第一数据传输的最后一部分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同图12A中时间线1214和1216里子帧6内的WANTX和子帧7内的P2PRX所示。在另一种设计中,可以通过在子帧的传输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包括间隙的特殊子帧内发送第一或第二数据传输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同图12C所示。也可以用其它方式来获得第一传输间隙,例如如同表1和2中列出的以及上面描述的一样。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接收由第二UE为P2P通信在第三子帧内发送给第一UE的第三数据传输(框1616)。第一UE可以为WAN通信在第四子帧内发送第四数据传输给基站(框1618)。可以由第二传输间隙将第四数据传输与第三数据传输分开,以分开P2PRX和WANTX。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获得第二传输间隙,如同上面描述的一样。
在一种设计中,第一UE可以相对于它针对WAN通信的接收时序提前它针对WAN通信的传输时序,例如如同图11中时间线1114所示。这样可以为第一UE在WANTX和WANRX之间提供传输间隙。可以通过使用特殊子帧来在WANRX和WANTX之间获得传输间隙,例如如同在图11中所示。
图17A示出了UE120x的一种设计的框图,UE120x可以是图1中那些UE之一。在UE120x内,接收机1712可以接收由其它UE为P2P通信传输的P2P信号,以及由eNB为WAN通信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发射机1714可以为P2P通信传输P2P信号给其它UE,并且为WAN通信传输上行链路信号给eNB。模块1716可以支持P2P通信,例如生成和处理用于P2P通信的信号。模块1718可以支持WAN通信,例如生成和处理用于WAN通信的信号。模块1720可以确定为P2P通信分配的子帧,用于P2P下行链路的子帧,以及用于P2P上行链路的子帧。模块1722可以确定WAN通信可用的子帧。模块1724可以确定UE120x的P2P时序,它可以相对于WANTX时序对准、提前或延迟。模块1726可以确定UE120x的WANTX时序和WANRX时序。UE120x中的各个模块可以按照上面描述的方式工作。控制器/处理器1728可以引导UE120x内各个模块的工作。存储器1730可以为UE120x存储数据和程序代码。
图17B示出了eNB110x的一种设计的框图,eNB110x可以是图1中那些eNB之一。在eNB110x中,接收机1752可以接收UE传输的上行链路信号来支持WAN通信。发射机1754可以传输下行链路信号给UE来支持WAN通信。模块1756可以为UE支持WAN通信,例如生成和处理用于WAN通信的信号。模块1758可以支持经由回程与其它网络实体(例如eNB)的通信。模块1760可以确定WAN通信可用的子帧。模块1762可以分配子帧给P2P通信。模块1764可以确定eNB110x的WANTX时序和WANRX时序。eNB110x内的各个模块可以按照上面描述的方式工作。控制器/处理器1768可以引导eNB110x内各个模块的工作。存储器1770可以为eNB110x存储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1766可以为WAN通信和/或P2P通信调度UE,并且可以分配资源给被调度的UE。
图17A中UE120x和图17B中eNB110x中的模块可以包括处理器、电子设备、硬件设备、电子部件、逻辑电路、存储器、软件代码、固件代码等等,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组合。
图18示出了eNB110y和UE120y的一种设计的框图,它们可以是图1中那些eNB之一和那些UE之一。ENB110y可以配备T个天线1834a~1834t,UE120y可以配备R个天线1852a~1852r,其中一般情况下T≥1并且R≥1。
在eNB110y处,传输处理器1820可以从数据源1812接收给一个或更多个UE的数据,以及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840的控制信息(例如支持P2P通信、WAN通信等等的消息)。处理器1820可以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这些数据和控制信息来分别获得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处理器1820也可以为同步信号、参考信号等等生成参考符号。如果可行,传输(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1830可以对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和/或参考符号进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以提供T个输出符号流给T个调制器(MOD)1832a~1832t。每个调制器1832可以处理相应的输出符号流(例如针对OFDM等等)来获得输出样本流。每个调制器18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成模拟信号,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输出样本流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1832a~18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经由T个天线1834a~1834t传输。
在UE120y处,天线1852a~1852r可以接收来自eNB110y和其它eNB的下行链路信号和/或来自其它UE的P2P信号,并且可以将收到的信号分别提供给解调器(DEMOD)1854a~1854t。每个解调器1854可以对收到的相应信号进行调理(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来获得输入样本。每个解调器1854可以进一步处理输入样本(例如针对OFDM、SC-FDM等等)来获得收到的符号。MIMO检测器1856可以从全部R个解调器1854a~1854r获得收到的符号,如果可行就对收到的符号进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测到的符号。接收处理器1858可以对检测到的符号进行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将给UE120y的已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宿1860,并且将已解码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880。信道处理器1884可以检测来自P2PUE的P2P信号和来自eNB的下行链路信号。处理器1884可以对检测到的P2P信号和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进行测量,并且可以确定检测到的P2PUE和eNB的信道增益。
在上行链路上,在UE120y处,传输处理器1864可以接收来自数据源186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1880的控制信息(例如针对P2P通信、WAN通信的消息等等)。处理器1864可以对这些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来分别获得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处理器1864还可以为参考信号、接近检测信号等等生成符号。来自传输处理器1864的符号如果可行就可以由TXMIMO处理器1866进行预编码,由调制器1854a~1854r进一步处理(例如针对SC-FDM、OFDM等等),并且传输给eNB110y、其它eNB和/或其它UE。在eNB110y处,来自UE120y和其它UE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1834接收,由解调器1832处理,如果可行就由MIMO检测器1836检测,并且由接收处理器18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UE120y和其它UE发送的已解码数据和控制信息。处理器1838可以将已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宿1839,并且将已解码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1840。
控制器/处理器1840和1880可以分别引导在eNB110y和UE120y处的操作。处理器1880和/或UE120y处的其它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引导图13中的流程1300,图14中的流程1400,图15中的流程1500,图16中的流程1600,和/或这里描述的技术的其它流程。存储器1842和1882可以分别为eNB110y和UE120y存储数据和程序代码。通信(Comm)单元1844可以使得eNB110y能够与其它网络实体进行通信。调度器1846可以为WAN通信和P2P通信调度UE。
在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由第一UE针对WAN通信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以及用于由所述第一UE针对P2P通信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与第二UE进行通信的模块。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针对P2P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在指定的频谱上从第一UE向第二UE传输数据的模块;以及用于针对P2P通信接收由所述第二UE在第二子帧内在所述指定的频谱上向所述第一UE发送的数据的模块,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时分复用。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由第一UE针对WAN通信在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内与基站通信的模块;以及由第一UE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内与第二UE通信的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时分复用。
在另一种配置中,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120x和/或120y可以包括用于由第一UE针对WAN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向基站发送第一数据传输的模块;用于针对P2P通信接收由第二UE在第二子帧内向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二数据传输的模块;用于针对P2P通信接收由第二UE在第三子帧内向所述第一UE发送的第三数据传输的模块,以及用于由第一UE针对WAN通信在第四子帧内向基站发送第四数据传输的模块。可以由第一传输间隙将所述第二数据传输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分开。可以由第二传输间隙将所述第四数据传输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分开。
在一个方面中,前面提到的模块可以是UE120y处的处理器1858、1864和/或1880,可以将它们配置成执行前面提到的模块所说到的功能。在另一个方面中,前面提到的模块可以是一个或更多个模块或者配置成执行前面提到的模块所说到的功能的任意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信息和信号可以用各种不同技术中的任意技术来表示。例如,在整个以上描述中可能提到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比特、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粒子、光场或光粒子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表示。
技术人员会进一步明白,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这两者的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这一互换性,上面已经按照其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种说明性的部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将这种功能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施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针对每个具体应用,技术人员会以各种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定不应当被解释为偏离本公开的范围。
结合这里的公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部件或者设计成实现这里描述的功能的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也可以换成是,这一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还可以将处理器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的组合,一个或更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或者任何其它这种配置。
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被直接在硬件中实现,在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实现,或者在这两者的组合中实现。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快闪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拆除盘、CD-ROM或者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并且将信息写入其中。在替换方式中,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在ASIC中。ASIC可以驻留在用户终端里。在替换方式中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驻留为用户终端里的分立部件。
在一种或更多种示例性的设计中,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被实现为软件,这些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更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发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包括方便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的通信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用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访问的任何适当的介质。作为实例,而不是限制,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者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来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并且能够用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携带或存储所描述的程序代码模块的任何其它介质。还将任何连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利用同轴电缆、纤维光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者象红外、无线电和微波这种无线技术发送的,那么同轴电缆、纤维光缆、双绞线、DSL或者象红外、无线电和微波这种无线技术都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盘和碟,如同这里所使用的一样,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功能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现数据,而碟则以光学方式利用激光来再现数据。以上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之内。
提供本公开的以上描述是为了让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都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公开。对这一公开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并且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被用于其它变型而不会偏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因此,这一公开不是要限于这里所描述的实例和设计,而是要与这里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相容的最大范围一致。
Claims (2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第一用户设备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与基站进行通信;以及
由所述第一UE针对对等P2P通信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与第二UE进行通信;
其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包括在第一子帧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并且其中与所述第二UE进行通信包括在第二子帧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
其中与所述基站的通信以及从所述第一UE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是同时发生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包括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上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并且其中与所述第二UE进行通信包括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上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
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由第一用户设备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以及
用于由所述第一UE针对对等P2P通信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与第二UE进行通信的模块;
其中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包括用于在第一子帧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模块,并且其中与所述第二UE进行通信的模块包括用于在第二子帧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的模块;
其中与所述基站的通信以及与所述第二UE的通信是同时发生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与所述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上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模块,并且其中用于与所述第二UE进行通信的模块包括用于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上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的模块。
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由第一用户设备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这两者上与基站进行通信;并且
由所述第一UE针对对等P2P通信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与第二UE进行通信;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配置成在第一子帧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并且在第二子帧内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上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
其中与所述基站的通信以及与所述第二UE的通信是同时发生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一部分上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并且在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第二部分上向所述第二UE传输数据。
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针对对等P2P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在指定的频谱上从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传输数据;以及
针对P2P通信接收由所述第二UE在第二子帧内在所述指定的频谱上向所述第一UE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时分复用(TDM);
由所述第一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第三子帧内与基站通信;
其中所述与基站的通信以及从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传输数据是同时发生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与利用时分双工(TDD)的基站的两个上行链路子帧对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与利用频分双工(FDD)并且在上行链路频谱和下行链路频谱上工作的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子帧对应。
1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针对对等P2P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在指定的频谱上从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传输数据的模块;以及
用于针对P2P通信接收由所述第二UE在第二子帧内在所述指定的频谱上向所述第一UE发送的数据的模块,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时分复用(TDM);
用于由所述第一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第三子帧内与基站通信的模块;
其中所述与基站的通信以及从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传输数据是同时发生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与利用时分双工(TDD)的基站的两个上行链路子帧对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与利用频分双工(FDD)并且在上行链路频谱和下行链路频谱上工作的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子帧对应。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针对对等P2P通信在第一子帧内在指定的频谱上从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传输数据;并且
针对P2P通信接收由所述第二UE在第二子帧内在所述指定的频谱上向所述第一UE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子帧与所述第二子帧时分复用(TDM);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还配置成由所述第一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第三子帧内与基站通信;
其中所述与基站的通信以及从第一用户设备UE向第二UE传输数据是同时发生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与利用时分双工(TDD)的基站的两个上行链路子帧对应。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帧与利用频分双工(FDD)并且在上行链路频谱和下行链路频谱上工作的基站的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两个子帧对应。
16.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第一用户设备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内与基站进行通信;以及
由所述第一UE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内与第二UE进行通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时分复用(TDM);
其中与所述基站的通信以及与所述第二UE的通信是同时发生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利用频分双工(FDD)并且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上工作,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与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子帧对应。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站利用时分双工(TDD),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对应于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或者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或者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和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这两者。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由第一用户设备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内与基站进行通信的模块;以及
用于由所述第一UE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内与第二UE进行通信的模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时分复用(TDM);
其中与所述基站的通信和与所述第二UE的通信同时发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站利用频分双工(FDD)并且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上工作,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与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子帧对应。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站利用时分双工(TDD),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对应于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或者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或者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和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这两者。
2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
由第一用户设备UE针对广域网(WAN)通信在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内与基站进行通信;并且
由所述第一UE在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内与第二UE进行通信,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时分复用(TDM);
其中所述处理还配置成与所述基站和所述第二UE的通信同时发生。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站利用频分双工(FDD)并且在下行链路频谱和上行链路频谱上工作,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子帧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与所述上行链路频谱的子帧对应。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基站利用时分双工(TDD),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子帧对应于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或者所述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或者至少一个下行链路子帧和至少一个上行链路子帧这两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32461210P | 2010-04-15 | 2010-04-15 | |
US61/324,612 | 2010-04-15 | ||
US13/085,322 US8811359B2 (en) | 2010-04-15 | 2011-04-12 |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
US13/085,322 | 2011-04-12 | ||
PCT/US2011/032681 WO2011130626A1 (en) | 2010-04-15 | 2011-04-15 |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45118A CN102845118A (zh) | 2012-12-26 |
CN102845118B true CN102845118B (zh) | 2016-03-16 |
Family
ID=447881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9051.3A Active CN102845118B (zh) | 2010-04-15 | 2011-04-15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11359B2 (zh) |
EP (1) | EP2559307B1 (zh) |
JP (4) | JP5852098B2 (zh) |
KR (1) | KR101457454B1 (zh) |
CN (1) | CN102845118B (zh) |
BR (1) | BR112012025951B1 (zh) |
DK (1) | DK2559307T3 (zh) |
ES (1) | ES2902973T3 (zh) |
HU (1) | HUE057303T2 (zh) |
PL (1) | PL2559307T3 (zh) |
SI (1) | SI2559307T1 (zh) |
TW (1) | TWI444057B (zh) |
WO (1) | WO201113062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84240B2 (en) | 2010-04-15 | 2015-07-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of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and wide area network (WAN) communication |
US10051624B2 (en) * | 2010-12-06 | 2018-08-1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Wireless operation in license exempt spectrum |
US8670357B2 (en) * | 2011-01-19 | 2014-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
CN102307060B (zh) * | 2011-08-31 | 2015-08-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US9137655B2 (en) | 2011-10-07 | 2015-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
US20150057006A1 (en) * | 2011-11-08 | 2015-02-26 | Chunyan Gao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2D Transmission |
DE102011090110A1 (de) * | 2011-12-29 | 2013-07-04 | Robert Bosch Gmbh | 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Steuerung des Zugriffs auf ein gemeinsames Kommunikationsmedium |
WO2013125842A1 (ko) * | 2012-02-21 | 2013-08-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수신확인응답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9019921B2 (en) | 2012-02-22 | 2015-04-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298113B (zh) | 2012-02-23 | 2016-08-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端到端d2d通信方法和d2d通信设备 |
US8848591B2 (en) * | 2012-02-27 | 2014-09-30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
US9209945B2 (en) | 2012-02-27 | 2015-12-08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
US9769857B2 (en) | 2012-02-27 | 2017-09-1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network resources |
US9763272B2 (en) * | 2012-02-27 | 2017-09-1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m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
US9185690B2 (en) * | 2012-02-29 | 2015-11-1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Allocating and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link |
US9125183B2 (en) * | 2012-03-01 | 2015-09-0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Compact 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achieving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using uplink and downlink carrier frequencies |
WO2013133576A1 (ko) * | 2012-03-06 | 2013-09-1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장치 대 장치(device to device, d2d) 통신을 위한 제어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368713B (zh) * | 2012-03-26 | 2017-03-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9585176B2 (en) | 2012-04-17 | 2017-02-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portunistic scheduling of peer to peer links in wide area network |
US9485794B2 (en) * | 2012-05-23 | 2016-11-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s to support IMS based services |
WO2014002587A1 (ja) | 2012-06-27 | 2014-01-0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CN104380781B (zh) | 2012-06-27 | 2018-05-25 | 索尼公司 |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装置 |
CN103546254B (zh) | 2012-07-09 | 2017-09-15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执行混合式自动重送请求的方法及其基站与移动装置 |
KR20150043367A (ko) * | 2012-08-09 | 2015-04-22 |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 디바이스 투 디바이스 통신들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 |
US9398630B2 (en) * | 2012-08-10 | 2016-07-19 | Alcatel Lucent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trolling and schedul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9402261B2 (en) | 2012-08-14 | 2016-07-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uplink data signals simultaneously with device to device data signals |
US9730082B2 (en) * | 2012-08-24 | 2017-08-08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relay packets via Wi-Fi direct |
US9591671B2 (en) | 2012-09-26 | 2017-03-07 | Kyocera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124377B2 (en) * | 2012-11-07 | 2015-09-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peer-to-peer (P2P) communication in LTE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ystem |
CN103857042B (zh) * | 2012-12-04 | 2017-08-25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在对称频谱上传输tdd帧的方法 |
CN105027648B (zh) | 2012-12-13 | 2020-01-07 |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 用于网络辅助d2d的物理信道设计 |
US9872290B2 (en) * | 2012-12-14 | 2018-01-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rminal cooperation based on sparse multi-dimensional spreading |
WO2014092619A1 (en) * | 2012-12-14 | 2014-06-1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network node,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enabling and performing harq transmissions in a d2d communic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185697B2 (en) * | 2012-12-27 | 2015-11-10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EP2947792B1 (en) * | 2013-01-16 | 2022-12-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erform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rminal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CN103974419B (zh) * | 2013-01-29 | 2018-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降低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US9451629B2 (en) | 2013-02-26 | 2016-09-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the coexistence of peer discovery and legacy LTE traffic |
US9628212B2 (en) * | 2013-03-14 | 2017-04-18 | Fujitsu Limited | Signal timing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US9306721B2 (en) * | 2013-03-15 | 2016-04-05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US10499277B2 (en) | 2013-04-10 | 2019-12-03 | Sony Corporation | Terminal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
CN104125039B (zh) * | 2013-04-28 | 2017-11-1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确定传输链路的类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EP2995159B1 (en) | 2013-05-08 | 2019-02-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mproved selection of scheduling policy for network communications links and d2d communications links |
US10098129B2 (en) | 2013-05-08 | 2018-10-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andling of simultaneo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and D2D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or simultaneo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ception and D2D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
WO2014180518A1 (en) | 2013-05-08 | 2014-11-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Improved handling of simultaneous network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and d2d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
US9112685B2 (en) * | 2013-05-10 | 2015-08-18 | Blackberry Limited | Mechanisms for direct inter-device signaling |
HUE050686T2 (hu) * | 2013-05-21 | 2020-12-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Kommmunikációs eljárás és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 vegyes cellás és D2D hálózatban |
CN105247799B (zh) * | 2013-05-21 | 2018-06-1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混合蜂窝和d2d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
JP6108980B2 (ja) * | 2013-06-27 | 2017-04-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ユーザ端末 |
KR20150007220A (ko) * | 2013-07-09 | 2015-01-20 | (주)휴맥스 홀딩스 | Lte d2d 통신에서의 주파수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20150007221A (ko) * | 2013-07-09 | 2015-01-20 | (주)휴맥스 홀딩스 | Lte 셀룰러 커버리지 내의 d2d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20150007218A (ko) * | 2013-07-09 | 2015-01-20 | (주)휴맥스 홀딩스 | Lte d2d 통신에서의 하향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20150007222A (ko) * | 2013-07-09 | 2015-01-20 | (주)휴맥스 홀딩스 | Lte d2d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
KR20150007219A (ko) * | 2013-07-09 | 2015-01-20 | (주)휴맥스 홀딩스 | Lte d2d 통신에서의 방송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9325480B2 (en) | 2013-07-10 | 2016-04-26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ethods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KR20150007753A (ko) * | 2013-07-12 | 2015-01-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간 단말의 단말 대 단말 발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EP2830381B1 (en) * | 2013-07-24 | 2021-08-25 | HTC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iming resource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
US9608710B2 (en) * | 2013-08-08 | 2017-03-2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Technique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KR102100837B1 (ko) | 2013-08-08 | 2020-04-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바이스-투-디바이스(d2d)를 위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4581834A (zh) * | 2013-10-16 | 2015-04-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协同处理无线数据的方法、相应装置及系统 |
JP6183148B2 (ja) * | 2013-10-24 | 2017-08-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US10687218B2 (en) * | 2013-12-03 | 2020-06-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metric optimization and uplink DM-RS design for LTE/LTE-A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
CN105794299B (zh) | 2014-01-28 | 2020-06-02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分配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US9491725B2 (en) * | 2014-01-30 | 2016-11-08 | Intel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 an LTE air interface |
EP3117637B1 (en) | 2014-03-12 | 2017-11-0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117638A1 (en) * | 2014-03-12 | 2017-01-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50264552A1 (en) * | 2014-03-14 | 2015-09-17 | Gang Xiong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
EP3128782B1 (en) * | 2014-04-02 | 2019-10-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5167207A1 (ko) * | 2014-04-29 | 2015-11-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EP3905822A1 (en) | 2014-04-30 | 2021-11-0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
CN107005379B (zh) * | 2014-07-11 | 2020-06-0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US9775151B2 (en) * | 2014-07-21 | 2017-09-2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DD communications |
JP6458385B2 (ja) | 2014-07-29 | 2019-01-3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装置及び方法 |
EP3197224B1 (en) * | 2014-07-29 | 2019-02-2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411872B2 (en) | 2014-08-05 | 2019-09-10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EP2983440A1 (en) * | 2014-08-07 | 2016-02-10 | Alcatel Lucent |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
KR102289116B1 (ko) | 2014-08-08 | 2021-08-12 |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 단말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9787742B2 (en) * | 2014-09-29 | 2017-10-10 | Intel Corporation | Optimizing synchronization of audio and network tasks in voice over packet switched networks |
CN107079247A (zh) * | 2014-10-21 | 2017-08-18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d2d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KR102287370B1 (ko) * | 2014-12-23 | 2021-08-0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단말 및 그것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
US9883485B2 (en) * | 2015-01-08 | 2018-01-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volved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on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
US10314094B2 (en) | 2015-02-26 | 2019-06-04 | Nec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
CN104780034A (zh) * | 2015-04-01 | 2015-07-1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
WO2018124776A1 (ko) * | 2016-12-29 | 2018-07-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JP6276881B2 (ja) * | 2017-03-07 | 2018-02-0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
JP6527933B2 (ja) * | 2017-12-26 | 2019-06-12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ネットワーク支援型d2dのための物理チャネル設計 |
JP2018088690A (ja) * | 2018-01-12 | 2018-06-07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ユーザ端末及びプロセッサ |
US10972229B2 (en) * | 2019-05-03 | 2021-04-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HARQ feedback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US11722971B2 (en) * | 2020-03-27 | 2023-08-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sidelink resources for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enabled user equipment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3114A (zh) * | 2006-06-30 | 2009-08-1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本地设备间高速本地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845087B1 (en) * | 1999-09-20 | 2005-01-18 |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 Wide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
JP2003078957A (ja) * | 2001-08-31 | 2003-03-14 | Nec Corp | 複合情報端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その制御方法 |
ATE260528T1 (de) * | 2001-12-04 | 2004-03-15 | Cit Alcatel | Basisstation für umts zur übertragung von zeitschlitztypen |
JP3912118B2 (ja) * | 2002-01-21 | 2007-05-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制御局 |
CN1549474A (zh) | 2003-05-19 | 2004-11-24 | �ʼҷ����ֵ��ӹɷ�����˾ | 在tdd cdma通信体系中支持p2p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US7548758B2 (en) | 2004-04-02 | 2009-06-16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
US8923267B2 (en) * | 2006-06-30 | 2014-12-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high speed peer-to-peer connectivity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
US7760694B2 (en) * | 2006-07-19 | 2010-07-20 | Intel Corporation | Deviating from a transmission map to communicate in a wireless network |
US20080165881A1 (en) * | 2007-01-08 | 2008-07-10 | Zhifeng Tao | Method for Accessing Channels in OFDMA Mobile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
KR101498968B1 (ko) | 2007-07-05 | 2015-03-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피어 투 피어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결정 방법및 장치 |
US7876701B2 (en) | 2007-07-10 | 2011-01-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channel design to support one-to-one, many-to-one, and one-to-many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s |
US9264907B2 (en) | 2007-07-10 | 2016-0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between networks sharing a frequency spectrum |
KR101046697B1 (ko) * | 2007-08-03 | 2011-07-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중계기를 기반으로 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어투피어통신을 위한 자원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CN101472169B (zh) * | 2007-12-29 | 2012-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为媒体流内嵌于控制流传输提供支持的方法、装置 |
WO2010026287A1 (en) | 2008-09-08 | 2010-03-11 | Nokia Corporation | Adaptive transmission modes for transparent relay |
US8971241B2 (en) * | 2008-09-30 | 2015-03-03 | Qualcol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2011
- 2011-04-12 US US13/085,322 patent/US8811359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4-15 DK DK11717846.7T patent/DK2559307T3/da active
- 2011-04-15 BR BR112012025951-2A patent/BR112012025951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4-15 CN CN201180019051.3A patent/CN102845118B/zh active Active
- 2011-04-15 PL PL11717846T patent/PL2559307T3/pl unknown
- 2011-04-15 TW TW100113217A patent/TWI444057B/zh active
- 2011-04-15 SI SI201132030T patent/SI2559307T1/sl unknown
- 2011-04-15 ES ES11717846T patent/ES2902973T3/es active Active
- 2011-04-15 JP JP2013505176A patent/JP585209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4-15 HU HUE11717846A patent/HUE057303T2/hu unknown
- 2011-04-15 KR KR1020127029994A patent/KR10145745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4-15 WO PCT/US2011/032681 patent/WO2011130626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4-15 EP EP11717846.7A patent/EP2559307B1/en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6-17 JP JP2014124451A patent/JP2014212541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5
- 2015-07-07 JP JP2015135992A patent/JP642606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4-21 JP JP2016085132A patent/JP2016187179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13114A (zh) * | 2006-06-30 | 2009-08-19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本地设备间高速本地连接的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K2559307T3 (da) | 2022-01-17 |
HUE057303T2 (hu) | 2022-05-28 |
US8811359B2 (en) | 2014-08-19 |
CN102845118A (zh) | 2012-12-26 |
KR101457454B1 (ko) | 2014-11-03 |
EP2559307A1 (en) | 2013-02-20 |
JP2016015731A (ja) | 2016-01-28 |
BR112012025951B1 (pt) | 2021-09-28 |
ES2902973T3 (es) | 2022-03-30 |
BR112012025951A2 (pt) | 2016-06-28 |
JP2013530570A (ja) | 2013-07-25 |
JP2014212541A (ja) | 2014-11-13 |
TWI444057B (zh) | 2014-07-01 |
JP2016187179A (ja) | 2016-10-27 |
JP6426062B2 (ja) | 2018-11-21 |
TW201204072A (en) | 2012-01-16 |
PL2559307T3 (pl) | 2022-02-21 |
US20110255450A1 (en) | 2011-10-20 |
JP5852098B2 (ja) | 2016-02-03 |
EP2559307B1 (en) | 2021-12-15 |
WO2011130626A1 (en) | 2011-10-20 |
SI2559307T1 (sl) | 2022-02-28 |
KR20130019426A (ko) | 2013-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45118B (zh) |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2823167B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6068668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KR101955516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간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4782067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094633B (zh) | 在tdd‑lte中禁用短随机接入信道(rach) | |
CN102893550B (zh) | Lte-a中交叉子帧资源分配情况下的确认传输 | |
TWI479908B (zh) | 無線通訊系統中細胞間干擾協調技術 | |
CN107104774B (zh) | 取决于子帧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区域设计方案 | |
CN103748816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动态时分双工数据信道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3222221B (zh) | 用于tdd的改善的确认/否定确认反馈 | |
CN102474346B (zh) | 无线网络中的异步时分双工操作 | |
CN102971980B (zh) | 占空比受限的fdd系统 | |
US20100080166A1 (en) | Techniques for supporting relay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4285405A (zh)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减少的开销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4798334B (zh) |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 |
CN105122932A (zh) | 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6464475A (zh) | 基于无执照射频谱带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信道使用信标信号传输 | |
CN104702393A (zh) | 无线网络中具有跨子帧控制的数据传输 | |
JP2018500821A (ja) | ネストされたシステム動作 | |
CN108702755A (zh) |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10476394A (zh) | 针对具有修改的循环前缀的参考信号和数据的虚拟时域复用 | |
CN111698071B (zh) | 对等(p2p)通信和广域网(wan)通信的复用 | |
CN104135772A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双连接通信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