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435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48435A CN102648435A CN200880103069XA CN200880103069A CN102648435A CN 102648435 A CN102648435 A CN 102648435A CN 200880103069X A CN200880103069X A CN 200880103069XA CN 200880103069 A CN200880103069 A CN 200880103069A CN 102648435 A CN102648435 A CN 1026484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ghtness
- value
- light emitting
- emitting diode
- 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09—Crosstalk reduction, i.e. to reduce direct or indirect influences of signals directed to a certain pixel of the displayed image on other pixels of said image, inclusive of influences affecting pixels in different frames or fields or sub-images which constitute a same image, e.g. left and right images of a stereoscopic display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85—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using tables for spatial correction of display data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6—Modulation of illumination source brightness and image signal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6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colour parameters, e.g. colour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6—Calculation or use of calculated indices related to luminance levels in display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得到改善、显示品质得到提高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具备:背光源装置(3);以及构成为可利用来自背光源装置(3)的照明光对信息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面板(2)。在背光源装置(3)中,对应于设置于液晶面板(2)的多个显示区域,设有多个照明区域(Ha),为每个照明区域(Ha)设置有可混色为白光的RGB的发光二极管(光源)(8r、8g、8b)。在控制部中设置有背光源控制部,该背光源控制部使用输入的图像信号,为每个光源确定从多个照明区域(Ha)入射到对应显示区域的光的亮度值,进行对背光源部的驱动控制,从而进行区域有源背光源驱动。在RGB的发光二极管(光源)(8r、8g、8b)中,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特别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等非发光型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作为与以往的显像管相比具有薄型、轻量等优点的平板显示器,被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监视器、便携式电话等。在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含发光的背光源装置和液晶面板,该液晶面板通过对设置于背光源装置的光源发出的光起光闸作用来显示所要的图像。
另外,根据对液晶面板的光源配置方法,上述背光源装置大致分为直下型和边光型,在具有20英寸以上的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一般使用比边光型更易谋求高亮度和大型化的直下型背光源装置。另外,在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中,主流是具有隔着扩散板面向液晶面板配置的多根冷阴极荧光管(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等灯管(放电管)。然而,这样的放电管中含有水银,难以进行对废弃放电管的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此,将无水银的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用作光源的背光源装置正被开发并实用化。
另外,在使用LED的背光源装置中,采用发出红色(R)、绿色(G)、及蓝色(B)各色光的三色LED、白色(W)LED、或将白色LED与RGB的LED组合得到的LED单元,该背光源装置采用将多个LED单元配置成矩阵状阵列的结构。
另外,提出了在使用上述LED背光源装置的以往液晶显示装置中,对从外部输入的色彩信号改善色彩再现范围,或按周围亮度、周围温度的测量结果控制色平衡和白平衡的技术方案(例如,参考日本专利特开2005-234134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5-338857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特开2005-17324号公报。)。
另外,也提供了例如日本专利特开2006-343716号公报所述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是在使用上述LED背光源装置的以往液晶显示装置中实施下述驱动方法(以下称为“区域有源驱动”):即,通过将液晶面板分割成多个区域并设置根据所分割的区域选择性地控制LED所产生的光的亮度的驱动部,来改善将冷阴极荧光管用于背光源装置的以往液晶显示装置的画质,并且使功耗降低的驱动方法。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在上述以往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构造得可实施区域有源驱动的情况下,通常将RGB的LED用于背光源装置,调节各RGB的亮度平衡来表现白色。在这样的背光源装置控制方法中,例如用白色的灰度等级(灰度)来驱动RGB的LED单元的黑白区域有源驱动、以RGB各色独立地驱动RGB的LED单元的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等正在被实用化。
具体而言,黑白区域有源驱动使输入的视频信号所包含的RGB中某一色的亮度最大值与剩余颜色的亮度值(亮度信号)一致,来驱动RGB的LED单元。另外,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根据输入的视频信号所包含的RGB各色的亮度值,生成RGB的LED单元中对应LED的亮度信号,来驱动该LED。
另外,在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中,多个LED单元的各亮度信号分别对应于输入的视频信号而互不相同。具体而言,在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中,例如在其中一个LED单元所承担的液晶面板上的区域中,将输入的视频信号所包含的亮度信号中亮度最高的信号作为该LED单元的输出亮度信号,而使另外一个LED单元所承担的上述区域内的液晶面板的像素数为100个像素。并且,在此情况下,LED单元的亮度信号的确定方法具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例如,在100个像素内的视频信号中提取出R、G、B的最高亮度信号,按与所提取的亮度信号相同的比例,确定(变更)LED单元的对应LED的RGB的各亮度值(亮度信号)。用这样的确定方法,例如在一个LED单元中R、G是最大亮度信号而B是中间亮度信号的情况下,背光源装置使该LED单元发出白黄色系的光。
然而,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不能改善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难以谋求显示品质提高的问题。即,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黑白区域有源驱动的情况下,RGB的各LED被相同的亮度信号(亮度值)驱动,因此往往不能显示色彩鲜艳的图像。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的情况下,虽然来自背光源装置的光的颜色发生变动,但是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设置于液晶面板的滤色片(Color Filter)而不能改善显示色的色彩再现性,往往难以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即,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未充分考虑来自RGB各滤色片的分光(透过)波长的泄漏(滤色片串扰),往往可看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的色差。
在此,参考图16~图18,对以往液晶显示装置中的上述问题点进行具体说明。
图16是表示滤色片的CF特性及RGB的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长的曲线图。图17是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分别实施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及黑白区域有源驱动时的色彩再现范围的色度图(xy色度图)。图18(a)及图18(b)是对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分别实施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及黑白区域有源驱动时的显示图像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的图。
如图16的曲线50所例示,在RGB的LED单元中,RGB的LED分别发出以635nm、530nm、及450nm左右的波长为峰值波长的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光。另一方面,滤色片如该图16的曲线60r、60g、及60b所例示,G的滤色片允许B及R的LED的各发光波长的一部分与G的LED的发光波长干涉输出。这样,滤色片允许红色及蓝色的光的一部分经G的滤色片透过。
因此,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的情况下,如上所述,例如按R、G、B的最高亮度信号的比例改变RGB的各亮度信号,结果其色彩再现范围从RGB的各LED以单色发光时的色彩再现范围即背光源装置的最大色彩再现范围(图17中实线70所图示),变动到如该图17中虚线80所例示的范围。其结果,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的情况下,往往在其显示图像中相对于来自外部的视频信号(RGB分离信号)产生色差。
另一方面,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进行黑白区域有源驱动的情况下,由于RGB的各LED被相同的亮度信号驱动,所以其色彩再现范围保持图17中点划线90所例示的范围不变,从而相对于来自外部的视频信号不会产生色差。然而,此色彩再现范围比实线70所图示的最大色彩再现范围要窄,往往不能进行色彩鲜艳的图像显示。
更具体而言,例如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深蓝色的天空中白云飘浮的图像的情况下,当进行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时,往往如图18(a)所示,在天空100与云101a、102a的各边界部分101b、102b中,显示由上述色差造成的不自然的图像。即,在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中,关于深蓝色的色度(x:0.249,y:0.262),对于深蓝色的天空100,可以用所要的深蓝色来显示(再现)。另一方面,在天空100与云101a、102a的各边界部分101b、102b中,在各云101a、102a的像素下方发光的LED单元的所有RGB的LED发出的白光、与在天空100的像素下方发光的LED单元所包含的B的LED发出的蓝光相混合。于是,在各边界部分101b、102b中,B和G的滤色片发生干涉,允许上述白光中所包含的绿色的光透过,显示y值高0.01的偏浅蓝色的色系(x:0.248,y:0.272),从而显示非视频信号所要求的不自然的视频。
另一方面,当使用相同的视频信号进行黑白区域有源驱动时,由于只能以图17中点划线90所示的色彩再现范围进行视频表现,往往导致图18(b)中天空100’比天空100的蓝色要淡(浅蓝色的天空),显示没有清凉感(色彩鲜艳度)的天空,从而不能显示视频信号所要求的图像(天空)。但是,由于在天空100’与云101’、102’的各边界附近未产生因滤色片干涉而造成的色差,所以在该边界附近不发生色变。
如上所述,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往往存在显示相对于视频信号产生了色差的图像或不能显示色彩鲜艳(LED以其为特征)的图像等问题,不能改善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难以谋求显示品质的提高。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得到改善、显示品质得到提高的显示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具有光源的背光源部;以及具有多个像素且构成为可利用来自所述背光源部的照明光对信息进行彩色显示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所述背光源部且使所述光源的光分别入射到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多个显示区域的多个照明区域;以及
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来对所述背光源部及所述显示部进行驱动控制的控制部,
在所述背光源部中,为每个所述照明区域设置可混色为白光的两色以上的光源,并且,
在所述两色以上的光源中,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为每个上述照明区域设置可混色为白光的两色以上的光源,并且这些两色以上的光源中,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由此,控制部可对各光源进行偏移亮度的独立控制,可对应于输入的视频信号适当地确定各光源的亮度值。其结果,不同于上述现有例,能使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得到改善,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在此所称的偏移亮度是指,对于光源,在从外部指示的请求信号例如视频信号中,当绿色的亮度信号高于蓝色、红色的亮度信号时,相对于绿色的亮度信号,使蓝色、红色最低也发出绿色的亮度信号乘以一定比例后的值(或者与绿色的亮度信号相差一定的差值)以上的光的亮度信号。
另外,最好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在所述显示部中,以所述像素为单位设置滤色片,
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背光源控制部,该背光源控制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为每个所述光源确定从所述多个照明区域的各照明区域入射到对应显示区域的光的亮度值,进行对所述背光源部的驱动控制,
在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中设置亮度确定部,该亮度确定部使用基于所述滤色片的预定CF特性及所述光源的预定发光特性而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校正并确定为每个所述光源所确定的亮度值。
在此情况下,亮度确定部可以抑制相对于输入的视频信号产生色差,并更适当地确定每个光源的亮度值,从而可提高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可靠地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最好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将发出红色、绿色、及蓝色各色光的发光元件用于所述光源,
在所述显示部中,以所述像素为单位设置滤色片,
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背光源控制部,该背光源控制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为每个所述光源确定从所述多个照明区域的各照明区域入射到对应显示区域的光的亮度值,进行对所述背光源部的驱动控制,
在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中设置亮度确定部,该亮度确定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对已确定的绿色的亮度值与蓝色的亮度值进行比较,并且将这些亮度值中较大的亮度值确定为所述绿色的亮度值及所述蓝色的亮度值。
在此情况下,亮度确定部能可靠地抑制经由滤色片而被用户看到的红色、绿色、及蓝色的有色光中用户视觉灵敏度最高的蓝光相对于视频信号产生色差。另外,可以提高显示图像的色彩鲜艳度,可以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最好在上述显示装置中,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用来自所述背光源控制部的每个所述光源的亮度值,校正输入的视频信号,并且基于校正后的视频信号,以像素为单位进行所述显示部的驱动控制,
在所述显示控制部中设置色彩校正计算部,该色彩校正计算部使用所述CF特性来校正输入的视频信号。
在此情况下,显示控制部能使输入的视频信号变为更适当的视频信号,能更加可靠地提高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及显示品质。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显示控制部也可以使用预先设定的PSF(点扩散函数)数据,校正来自所述背光源控制部的每个所述光源的亮度值。
在此情况下,显示控制部能使上述显示部中所显示的信息以更适当的亮度显示,可以提高显示品质。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也可以使用预先设定的最小偏移亮度值,校正所述亮度确定部所确定的光源的亮度值。
在此情况下,通过使用上述最小偏移亮度值,能在上述显示控制部中对视频信号进行高精度的校正处理,因此能可靠地求得适当的视频信号。
另外,在此所称的最小偏移亮度值是指,对于光源,即使背光源控制部基于从外部指示的请求信号所确定的光源亮度值、例如其灰度等级(灰度)为零,也对光源进行供电从而使该光源点亮时的最小亮度值。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也可以为每个所述照明区域校正所述亮度确定部所确定的每个光源的亮度值,使得所述照明区域与相邻照明区域间的亮度平衡为预定平衡范围内的值。
在此情况下,能在上述多个显示区域的各显示区域中防止其与周围的显示区域之间发生大的亮度变化,可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也可以校正所述亮度确定部所确定的每个光源的亮度值,以确保与所述显示部中的前次显示动作间的连贯性。
在此情况下,能防止亮度变化明显大于显示部中的前次显示动作,可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最好在上述显示装置中,所述两色以上的光源为发光颜色互不相同的发光二极管。
在此情况下,能容易地构造色彩再现性优秀且寿命长的紧凑的光源,能容易地构造高性能且小型化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使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得到改善、能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的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背光源装置的LED基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LED基板中LED单元的配置例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LED单元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上述LED单元的其它结构例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的数据延迟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背光源数据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偏移计算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图9所示的G、B-LED判定处理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图9所示的R、B-LED判定处理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图9所示的R、G-LED判定处理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对在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所显示的显示图像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源数据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偏移计算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滤色片的CF特性及RGB的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长的曲线图。
图17是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分别实施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及黑白区域有源驱动时的色彩再现范围的色度图(NTSC比)NTSC色度图。
图18(a)及图18(b)是对在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分别实施RGB独立区域有源驱动及黑白区域有源驱动时的显示图像的具体示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显示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举例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另外,各图中的组成构件的尺寸并未如实表示实际组成构件的尺寸及各组成构件的尺寸比率等。
实施方式1
图1是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简要结构的图。图中,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作为显示部的液晶面板2和作为背光源部的背光源装置3,所述显示部将图的上侧设置为可视侧(显示面侧),所述背光源部配置于液晶面板2的非显示面侧(图的下侧)并产生对该液晶面板2进行照明的照明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2及背光源装置3一体化构成为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1,以此状态收纳于框体4的内部。再有,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控制部,该控制部使用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来进行对液晶面板2及背光源装置3的驱动控制(下文详细描述)。
液晶面板2具有:一对透明基板2a、2b;以及设置于这些透明基板2a与2b之间的液晶层2c及滤色片(CF)2d。另外,在液晶面板2中设置有多个像素,可使用来自背光源装置3的照明光,以全彩色图像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再有,如下文详细所述,在液晶面板2中,在显示面中设有多个显示区域。
背光源装置3具有:光学片群5;扩散板6;以及安装有包含红色(R)、绿色(G)、及蓝色(B)三色的发光二极管在内的LED单元8的LED基板7。光学片群5中包含有例如偏光片7及棱镜(聚光)片8,利用这些光学片,可适当地提高来自背光源装置3的上述照明光的亮度等,使得液晶面板2的显示性能得到提高。
在背光源装置3中,多块LED基板7被设置成矩阵状,在各LED基板7上设置有多个LED单元8。另外,在背光源装置3中设有多个照明区域,使作为光源的上述发光二极管的光分别入射到设置于液晶面板2的多个显示区域,从而进行以照明区域为单位点亮驱动发光二极管的区域有源背光源驱动。
在此,参考图2~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LED基板7及LED单元8作具体说明。
图2是表示图1所示背光源装置的LED基板的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LED基板上的LED单元的配置例的俯视图。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LED单元的结构例的俯视图。
如图2所例示,在背光源装置3中设置有被安排成2行8列的共计16块LED基板7(1)、7(2)、...、7(15)、7(16)(以下总称为“7”)。另外,如图3所例示,各LED基板7被分割成2行16列的共计32个区域,在各区域中安装有LED单元8。另外,32个区域分别构成设于背光源装置3的上述照明区域Ha1、Ha2、...、Ha31、Ha32(以下总称为“Ha”)。
另外,在图3中,为了明确地图示各照明区域Ha,在该图中用纵线及横线相互划分来表示,但实际上各照明区域Ha并不通过边界线、隔板构件等相互划分。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在LED基板7上设置隔板构件来相互划分各照明区域Ha的结构。
如图4所例示,在各照明区域Ha中设置有上述LED单元8,该LED单元8具有配置于三角形顶点位置的RGB的发光二极管8r、8g、8b。另外,此各照明区域Ha对应于液晶面板2的显示面中所设定的上述显示区域Pa而设置,从而使来自LED单元8的光入射到显示区域Pa中包含的多个像素P。另外,在上述显示面中设置有例如1920×1080个像素,一个显示区域Pa中包含有4050个(=1920×1080÷512(=16×32))像素。
另外,各发光二极管8r、8g、8b构成光源,这些发光二极管8r、8g、8b对分别对应于红色光、绿色光、及蓝色光的显示区域Pa进行照射。另外,在这些发光二极管8r、8g、8b中,其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采用可使显示面上所显示的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得到提高、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的结构(下文详细描述。)。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LED单元8的结构并不限于图4所示,也可以例如图5所例示,考虑RGB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从而使用具有一个蓝色发光二极管8b和两个红色发光二极管8r1、8r2及两个绿色发光二极管8g1、8g2的LED单元8,或者包含白色发光二极管。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虽然对使用LED基板7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例如通过在框体4的内侧表面上直接配置LED单元来省略对LED基板7的设置。另外,也可以适当地变更LED基板7、LED单元8的各设置参数,或以一比一以外的比率设定照明区域Ha及显示区域Pa。
另外,LED单元8的分割数不限于上述16×32个,例如也可以是10×20个。
但是,在发光二极管的个数相对于液晶面板2的大小而言极少的情况下,由于照射到显示面的光通量不足、LED的特性偏差、与相邻LED单元之间的光学距离变宽而造成无法防止亮度分布的不均匀,所以对于40~70英寸左右的液晶面板2,最好配置500个以上的LED单元8。
接着,参考图6~图8,具体地说明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各部分进行驱动控制的上述控制部。
图6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方框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数据延迟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图8是表示图6所示背光源数据处理部的结构的方框图。
如图6所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设置有:接收处理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输入部9;预先存放有预定数据的LUT(Look-Up Table(查找表))10;以及与视频信号输入部9连接的RGB信号处理部11。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还设置有:与RGB信号处理部11顺次连接的色彩信号校正部12、数据延迟处理部13、及驱动器控制部14;连接在色彩信号校正部12与数据延迟处理部13之间的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以及与驱动器控制部14连接的G(栅极)驱动器16及S(源极)驱动器17。于是,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对应于输入到视频信号输入部9的视频信号,通过驱动器控制部14向G驱动器16及S驱动器17输出指示信号来以像素为单位驱动液晶面板2,且通过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向背光源装置3输出指示信号来点亮驱动LED单元8的各发光二极管8r、8g、8b。
从未图示的天线等向视频信号输入部9输入包含了表示显示图像的显示色的色彩信号、以像素为单位的亮度的亮度信号、以及同步信号等的复合视频信号。另外,在RGB信号处理部11中,对来自视频信号输入部9的复合视频信号实施色度处理、矩阵变换处理等,将其变换成RGB分离信号,RGB信号处理部11将已变换的RGB分离信号输出到色彩信号校正部12。
在色彩信号校正部12中,对上述RGB分离信号实施基于液晶面板2的色彩再现范围、显示模式等确定的预定的校正处理,使其变换成校正后的视频信号(R’G’B’分离信号)。具体而言,从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1的光传感器(未图示)向色彩信号校正部12输入外来光的强度(光通量)的测定结果,色彩信号校正部12使用此测量结果来计算液晶面板2中因外来光的影响而造成的色彩再现范围的变化,并进行色彩变换处理来获得外来光状态下最适当的显示色。
另外,色彩信号校正部12构成为可读取人的肌肤等特定色的色彩信号,校正信号值使其呈现用户感觉更好的色彩,或对应于从液晶显示装置1所附带的遥控器等输入的显示模式,将整个显示面的亮度调高或调低。于是,色彩信号校正部12参考LUT10的γ数据实施γ处理(线性化)后,以帧(显示图像)为单位将上述R’G’B’分离信号输出到数据延迟处理部13及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
数据延迟处理部13是为了使液晶面板2的动作定时与背光源装置3的动作定时一致而将输出到液晶面板2侧的指示信号的数据延迟的处理部,例如使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来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在数据延迟处理部13中设置有延迟处理部18、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以及视频亮度信号输出部21。向延迟处理部18输入来自色彩信号校正部12的R’G’B’分离信号(视频信号),将此视频信号延迟预定的时间,从而实质地进行上述数据延迟处理。
向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输入来自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的各LED单元8的亮度信号。在这各LED单元8的亮度信号中,指示了对应LED单元8中所包含的各发光二极管(光源)8r、8g、8b的亮度值。另外,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对所输入的上述LED单元8的亮度信号,从LUT10取得PSF(Point Spread Function:点扩散函数)数据。然后,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使用所指示的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和所取得的PSF数据,来计算考虑了PSF数据的LED亮度值,即对应于所有像素(例如1920×1080个像素)的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灰度信号数据,并将其输出到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
另外,上述PSF数据是对来自各发光二极管(光源)8r、8g、8b的光通过包含光学片群5等的液晶面板2而能看到的光的扩散进行测量或计算而求得的数值,预先存放在LUT10内。另外,通过使用此PSF数据,可以使液晶面板(显示部)2所显示的信息以更适当的亮度显示,可以提高显示品质。再有,在LUT10中存放有γ数据、发光二极管8r、8g、8b的灰度特性数据(线性特性)等。
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构成使用滤色片2d的预定CF特性来校正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色彩校正计算部。具体而言,向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输入来自延迟处理部18的R’G’B’分离信号(视频信号)和来自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的灰度信号数据。然后,在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中,通过将各像素的R’G’B’分离信号(分子)除以对应于该像素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灰度信号数据(分母),得到应从LCD信号驱动器侧输出的R”G”B”视频亮度信号。
另外,在上述说明以外,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也可以采用例如实施下述校正计算而对求得的R”G”B”视频亮度信号进一步校正的结构。即,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从接收R’G’B’分离信号后所确定的LED单元8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求取透过各RGB-CF而成的各色刺激值三个,XYZ(像素根据背光源装置3的发光状态可表现的色彩再现空间)。再有,也可以通过将R’G’B’分离信号与目标色彩再现空间XYZ的3×3矩阵相乘求得目标色彩(Xt、Yt、Zt),再将所述3×3矩阵的逆矩阵与求得的目标色彩(Xt、Yt、Zt)相乘,来获得经校正的R”G”B”视频亮度信号。通过进行这样的校正计算,R’G’B’分离信号所表示的原本希望进行视频表现的目标色彩与实际显示的色彩几乎完全一致。
视频亮度信号输出部21对来自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的校正后的R”G”B”视频亮度信号,从LUT10获取γ数据(对灰度而言的白色温度数据),进行γ灰度校正。然后,视频亮度信号输出部21将视频亮度信号输出到驱动器控制部1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TV广播信号,从而假定从视频信号输入部9输入的视频信号是经逆γ处理后输入的。因此,如果从视频信号输入部9输入的TV等视频信号是以线性灰度输入的,那么也可以省略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γ处理的实施。
驱动器控制部14使用来自视频亮度信号输出部21的视频亮度信号,生成并输出对G驱动器16及S驱动器17的各指示信号。另外,G驱动器16及S驱动器17分别与设置于液晶面板2的多根栅极线(未图示)和多根信号线(未图示)连接。于是,G驱动器16及S驱动器17对应于来自驱动器控制部14的指示信号,将栅极信号及源极信号分别输出到栅极线及信号线,从而以像素为单位驱动液晶面板2,在显示面上显示图像。
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视频亮度信号输出部21、以及驱动器控制部14构成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用来自后文所述的背光源控制部(背光源数据处理部)的每个光源(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值,来校正输入的视频信号,并基于校正后的视频信号,以像素为单位进行对显示部(液晶面板)的驱动控制。
另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将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及视频亮度信号输出部21设置于数据延迟处理部13内部的情况,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例如另行设置延迟处理部18,并将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及视频亮度信号输出部21与驱动器控制部14作为显示控制部设置成一体。
另外,如图6所示,色彩信号校正部12与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连接,从而R’G’B’分离信号(视频信号)被输入到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另外,例如在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中采用ASIC,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构成背光源控制部,该背光源控制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为每个光源(发光二极管)确定从多个照明区域的各照明区域Ha入射到对应显示区域Pa的光的亮度值,进行对背光源部(背光源装置)的驱动控制。即,背光源数据处理部15采用对输入的视频信号参考LUT10并将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PWM信号值输出到LED基板7的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背光源处理部15中设置有与色彩信号校正部12顺次连接的图像亮度提取部22、偏移计算部23、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以及LED(PWM)输出部25。
在图像亮度提取部22中,基于R’G’B’图像信号提取例如各显示区域Pa中的显示图像的RGB每种颜色的亮度最大值。即,图像亮度提取部22从R’G’B’图像信号中提取对应于各照明区域Ha的显示区域Pa中的R’G’B’亮度信号的最大值,并将其作为对应照明区域Ha中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的基准指示值输出到偏移计算部23。
另外,在上述说明以外,图像亮度提取部22也可以基于R’G’B’图像信号,为每个显示区域Pa计算对应照明区域Ha中的RGB各色的亮度平均值,将其作为该照明区域中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的基准指示值。再有,图像亮度提取部22也可以将亮度最大值与亮度平均值两者混合平均,并将其作为上述基准指示值输出到偏移计算部23。但是,如上所述,将亮度最大值用作为基准指示值的情况,容易使显示图像维持峰值亮度,因此更优选。
另外,在从外部输入的视频中包含噪声的情况下,在提取显示区域Pa的R’G’B’亮度信号的最大值时,拾取了噪声信号(例如最大的亮度信号值),从而不能提取准确的亮度信号最大值。为此,作为噪声信号的去除(缓和)方法,例如可以将显示区域Pa内的像素以20个像素为单位分割,将分别平均后的值的最大值作为上述显示区域Pa中的R’G’B’亮度信号的最大值。
偏移计算部23采用以下结构:即,对于来自图像亮度提取部22的R’G’B’亮度信号的最大值,对RGB每种颜色进行加权处理,相互独立地计算各LED单元8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即,在发光二极管8r、8g、8b中,由于所述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所以偏移计算部23可使用滤色片2d的预定CF特性及发光二极管8r、8g、8b的预定发光特性,对RGB每种颜色进行加权处理,从而可以适当地求取上述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下文详细描述)。
偏移计算部23还构成亮度确定部,该亮度确定部使用基于滤色片2d的预定CF特性及发光二极管8r、8g、8b(光源)的预定发光特性而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校正并确定为每个光源所确定的亮度值。
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采用对来自偏移计算部23的各LED单元8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进行预定计算处理的结构。具体而言,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校正偏移计算部23所确定的RGB的各LED的亮度信号,使得每个LED单元8与周围的LED单元8(即,相邻的照明区域Ha)的亮度平衡为预定平衡范围内的值,进而确保与前次帧(即,液晶面板(显示部)2的前次显示动作)的连贯性。由此,在各显示区域Pa中,可防止其与周围的显示区域Pa之间发生大的亮度变化,或防止亮度变化明显大于前次帧(显示图像)的显示动作,从而可使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通过在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中使用预先存放于LUT10内的最小偏移亮度值(例如,LED可发出的最大亮度的1%),可以在上述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中可靠地获得R”G”B”视频亮度信号。即,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从LUT10获取对应颜色的最小偏移亮度值,当上述发光二极管8r、8g、8b中任何一个的灰度信号数据的值小于最小偏移亮度值时,将小于所述值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值替换为上述所获取的值。
通过进行上述替换处理,在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中实施将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灰度信号数据)作为分母的上述除法计算时,可以避免因使用“0”或其附近的值而造成的精度不足或误差,而且可以避免LED发光或LED基板的供电流能力等的微小特性偏差,从而可在上述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20可靠地计算R”G”B”视频亮度信号。
另外,最小偏移亮度值最好不要过大,例如最好设定为上述可发出的最大亮度的0.1%~10%左右。
另外,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将校正计算后的各LED单元8的亮度信号输出到LED(PWM)输出部25及数据延迟处理部13。
LED(PWM)输出部25使用来自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的各LED单元8的亮度信号和来自LUT10的PWM控制数据,生成驱动对应LED单元8的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PWM信号,并将其输出到对应的LED基板7。由此,在LED基板7中,各发光二极管8r、8g、8b根据PWM信号而发光。
另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对通过使用PWM信号进行PWM调光来驱动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电流调光(这里是指使LED电流值根据输入灰度信号而变动的灰度控制方式)来驱动各发光二极管8r、8g、8b。但是,如上所述,比起使用电流调光,优选使用PWM调光。这是由于,LED的色温具有取决于工作电流的特性,要获得所要亮度并维持忠实的色彩再现,需要用PWM信号来驱动LED,抑制色变。
另外,在上述说明以外,也可以在LED(PWM)输出部25中设置使用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1的温度传感或定时器等传感器单元的检测结果来校正来自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的亮度信号的结构。即,也可以采用追加了以下功能的结构:即,LED(PWM)输出部25使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矫正周围温度改变引起的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发光效率的改变,或使用来自定时器的点亮时间的测量结果,矫正多年使用引起的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发光效率的改变或色变等。
在此,参考图9~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主要对偏移计算部23中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图8所示偏移计算部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图9所示G、B-LED判定处理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图9所示R、B-LED判定处理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图12是表示图9所示R、G-LED判定处理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9的步骤S1所示,在各LED单元8(各照明区域Ha)中,偏移计算部23将来自图像亮度提取部22的R’G’B的各最大亮度值作为该LED单元8的对应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值。即,在各LED单元8中,分别设发光二极管8r、8g、8b的LED亮度信号(已标准化为0~1内的值)为R-LED、G-LED、B-LED,设各LED单元8覆盖的显示区域Pa中所包含的像素(4050个像素)的图像数据R’G’B’(显示区域Pa内的RGB的各亮度信息)中表示最大亮度值的信号为最大亮度信号R’max、G’max、B’max(已标准化为0~1内的值)时,在各LED单元8中,偏移计算部23分别将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值(偏移值)作为R’max、G’max、B’max的值。
接着,偏移计算部23对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值(R’max、G’max、B’max的值)是否全为相同的值进行判别。随后,当判别为全为相同的值时,偏移计算部23不进行加权处理,而是将所述发光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值作为该LED单元8的RGB的各亮度信号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中判别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值并非全为相同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对这些亮度信号值的大小关系进行判别,并实施对应于所述判别结果的加权处理。
具体而言,如步骤S3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是否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且是否大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进行判别。然后,当判别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不满足步骤S3的条件时,偏移计算部23对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是否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且是否大于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进行判别(步骤S4)。接着,当判别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不满足步骤S4的条件时,偏移计算部23对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是否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且是否大于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进行判别(步骤S5)。
另外,若在上述步骤S3中判别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且大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则偏移计算部23执行使用预定校正系数(比例(%))的加权处理,计算对发光二极管8g、8b进行加权处理后的各亮度信号值(步骤S6)。
即,偏移计算部23获取分别存放于未图示的存储器的值50%及10%作为发光二极管8g、8b用的校正系数。然后,偏移计算部23求取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乘以50%的值,将该值作为对发光二极管8g进行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G-LED(calc)),求取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乘以10%的值,将该值作为对发光二极管8b进行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B-LED(calc))。
另外,若在上述步骤S4中判别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且大于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则偏移计算部23执行使用预定校正系数的加权处理,计算对发光二极管8r、8b进行加权处理后的各亮度信号值(步骤S7)。
即,偏移计算部23获取分别存放于未图示的存储器的值50%及75%作为发光二极管8r、8b的校正系数。然后,偏移计算部23求取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乘以50%的值,将该值作为对发光二极管8r进行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R-LED(calc)),求取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乘以75%的值,将该值作为对发光二极管8b进行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B-LED(calc))。
另外,若在上述步骤S5中判别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值且大于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则偏移计算部23执行使用预定校正系数的加权处理,计算对发光二极管8r、8g进行加权处理后的各亮度信号值(步骤S8)。
即,偏移计算部23获取分别存放于上述存储器的值10%及75%,作为发光二极管8r、8g用的校正系数。然后,偏移计算部23求取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乘以10%的值,将该值作为对发光二极管8r进行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R-LED(calc)),求取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乘以75%的值,将该值作为对发光二极管8g进行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G-LED(calc))。
如上所述,在步骤S6~S8中,通过对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偏移值分别乘以预定的校正系数来进行加权处理。另外,上述各校正系数是利用滤波片2d的预定CF特性及发光二极管8r、8g、8b的预定发光特性来预先确定的。
具体而言,通过驱动液晶显示装置1的实际产品并进行主观评价和测量等,使得显示图像的色差的影响变小且显示比黑白区域有源驱动时色彩更加鲜艳的显示图像,从而来确定各校正系数。或者也可以使用如图16中曲线60r、60g、60b所示的RGB各滤色片的透过波长的数据或如该图16中曲线50所示的RGB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波长的数据,来进行对显示动作的仿真等,从而确定各校正系数。
另外,步骤S6~S8所示的校正系数不限于上述数值,例如在需要降低色差的基准、即看得到有色差的不佳视频但仍然需要增大色彩再现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使各比例(%)的值变小,或者通过让色彩再现范围变小少许来使各比例(%)的值接近相同值。
接着,若上述步骤S6~S8中的任何一个处理动作结束,则偏移计算部23通过比较这些步骤S6~S8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加权处理后的各亮度信号值与在上述步骤S1所得到的对应的R’max、G’max、Bm’ax的值,判定这些加权处理后的各亮度信号值是否是适当的值,确定发光二极管8r、8g、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
具体而言,上述步骤S6的处理动作结束后,偏移计算部23执行G、B-LED判定处理(步骤S9),判定在该步骤S6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g、8b的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是否适当,从而确定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的发光二极管8r、8g、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
详细而言,如图10的步骤S12所示,偏移计算部23判别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8b的LED亮度信号(即,R’max、B’max)彼此是否相等。然后,若判别出这些发光二极管8r、8b的LED亮度信号的值彼此相等,则偏移计算部23将这些LED亮度信号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r、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其后,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g的LED亮度信号(即,G’max)的值与在上述步骤S6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即,(G-LED(calc)))进行比较(步骤S13)。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G’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g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16)。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3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小于G’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G’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g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另外,若在步骤S12中判别R’max的值大于B’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进行步骤S14~S18的处理动作,从而确定发光二极管8g、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另外,偏移计算部23将R’max的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即,如步骤S14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g的LED亮度信号(即,G’max)的值与在步骤S6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即,(G-LED(calc)))进行比较。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G’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g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17)。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4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小于G’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G’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g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另外,如步骤S15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 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b的LED亮度信号(即,B’max)的值与在步骤S6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即,(B-LED(calc)))进行比较。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B’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18)。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15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小于B’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B’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返回到图9,上述步骤S7的处理动作结束后,偏移计算部23执行R、B-LED判定处理(步骤S10),判定在该步骤S7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8b的加权处理后的各亮度信号值是否适当,从而确定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的发光二极管8r、8g、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
详细而言,如图11的步骤S19所示,偏移计算部23判别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8g的LED亮度信号(即,R’max、G’max)是否彼此相等。然后,若判别这些发光二极管8r、8g的LED亮度信号值彼此相等,则偏移计算部23将这些LED亮度信号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r、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其后,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b的LED亮度信号(即,B’max)的值与在上述步骤S7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即,(B-LED(calc)))进行比较(步骤S20)。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B’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23)。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0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小于B’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B’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另外,若在步骤S19中判别G’max的值大于R’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进行步骤S21~S25的处理动作,从而确定发光二极管8b、8r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另外,偏移计算部23将G’max的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g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即,如步骤S21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b的LED亮度信号(即,B’max)的值与在步骤S7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即,(B-LED(calc)))进行比较。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B’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24)。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1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小于B’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B’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另外,如步骤S22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的LED亮度信号(即,R’max)的值与在步骤S7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即,(R-LED(calc)))进行比较。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R’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25)。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2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小于R’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R’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再返回到图9,上述步骤S8的处理动作结束后,偏移计算部23执行R、G-LED判定处理(步骤S11),判定在该步骤S8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8g的加权处理后的各亮度信号值是否适当,从而确定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的发光二极管8r、8g、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
详细而言,如图12的步骤S26所示,偏移计算部23判别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b、8g的LED亮度信号(即,B’max、G’max)是否彼此相等。然后,若判别这些发光二极管8b、8g的LED亮度信号值彼此相等,则偏移计算部23将这些LED亮度信号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b、8g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其后,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的LED亮度信号(即,R’max)的值与在步骤S8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即,(R-LED(calc)))进行比较(步骤S27)。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R’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30)。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7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小于R’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R’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另外,若在步骤S26中判别B’max的值大于G’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进行步骤S28~S32的处理动作,从而确定发光二极管8r、8g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另外,偏移计算部23将B’max的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即,如步骤S28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的LED亮度信号(即,R’max)的值与在步骤S8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即,(R-LED(calc)))进行比较。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R’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31)。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8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小于R’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R’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另外,如步骤S29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1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g的LED亮度信号(即,G’max)的值与在步骤S8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即,(G-LED(calc)))进行比较。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G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g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32)。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29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小于G’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G’max的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g最终的亮度信号值。
在采用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为多个照明区域Ha的每一个设置可混色为白光的RGB发光二极管(光源)8r、8g、8b,并且在这些发光二极管8r、8g、8b中,如步骤S6~S8中R-LED(calc)、G-LED(calc)、及B-LED(calc)所示,其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由此,偏移计算部(控制部)23可对各发光二极管8r、8g、8b进行偏移亮度的独立控制。即,可以进行上述步骤S6~S32的处理动作,从而可以对应于输入的视频信号适当地确定各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其结果,与上述现有例不同,可以使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得到改善,可以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如图11的步骤S6~S8所示,偏移计算部23使用基于滤色片2d的预定CF特性及发光二极管8r、8g、8b的预定发光特性所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校正并确定为每个发光二极管8r、8g、8b所确定的亮度值。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可抑制相对于输入的视频信号产生色差,并且可以更适当地确定每个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从而可以改善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可靠地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采用由偏移计算部23执行步骤S6~S8所示的加权处理的结构,通过变更所述加权处理的各校正系数,可以在图17中实线70所示的色彩再现范围至该图17中点划线90所示的色彩再现范围之间自由地调整该液晶显示装置1的色彩再现范围。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通过进行使用校正系数的加权处理并相互独立地校正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值,可调整色彩再现范围,所以可以抑制相对于输入的视频信号产生色差,显示色彩鲜艳的图像。具体而言,即使输入与图18(a)及图18(b)相同的视频信号时,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也可以如图13所示地用所要的深蓝色来显示(再现)深蓝的天空30。另外,在天空30与白云31a、32a间的各边界部分31b、32b中,B和G的滤色片干涉所引起的色差被抑制,从而尽可能地抑制了不自然的视频的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目标色彩校正计算部(色彩校正计算部)20使用来自LED图像亮度生成部19的灰度信号数据来校正R’G’B’分离信号,从而获得校正了因滤色片2d的透过波长与发光二极管8r、8g、8b的发光波长的重叠而引起的失配的R”G”B”视频亮度信号。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液晶限制装置1可将输入的视频信号变为更适当的视频信号,从而可以更可靠地提高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及显示品质。
实施方式2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源数据处理部的结构的框图。在图中,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主要区别在以下方面:偏移计算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对已确定的绿色的亮度值与蓝色的亮度值进行比较,并且将这些亮度值中较大的亮度值确定为绿色的亮度值及蓝色的亮度值。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要素,附予相同的标记,省略其重复说明。
即,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在背光源控制部15中设置偏移计算部23’。与实施方式1相同,从图像亮度提取部22向该偏移计算部23’输入各显示区域Pa中的显示图像的RGB每种颜色的亮度最大值。然后,在偏移计算部23’中,对绿色的亮度最大值与蓝色的亮度最大值进行比较,并将这些亮度最大值中较大的亮度最大值确定为该绿色及蓝色的亮度值,将其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另一方面,偏移计算部23’将从图像亮度提取部22输入的各显示区域Pa中的红色的亮度最大值或实施了预定的加权处理后的值确定为该红色的亮度值,并将其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
在此,参考图15,对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动作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主要对偏移计算部23’中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偏移计算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15的步骤S33所示,偏移计算部23’对于各LED单元8(各照明区域Ha),将来自图像亮度提取部22的RGB的各亮度最大值作为该LED单元8的对应发光二极管8r、8g、8b的亮度信号值。
接着,偏移计算部23’判别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即,G’max)是否大于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34)。然后,当判别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较大时,偏移计算部23’使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采用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相同的值(步骤S35),并将这些发光二极管8g、8b的各亮度信号值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34中判别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小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则偏移计算部23’判别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是否大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36)。然后,当判别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较大时,偏移计算部23’使发光二极管8b最终的亮度信号值采用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相同的值(步骤S37),并经过下文所述的步骤S38~S40将这些发光二极管8g、8b的各亮度信号值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36中判别发光二极管8b的亮度信号值小于等于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则偏移计算部23’判别这些发光二极管8g、8b的亮度信号值是相同的值,并经过下文所述的步骤S38~S40将这些发光二极管8g、8b的各亮度信号值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
接着,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33或S37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乘以预定的校正系数来进行加权处理(步骤S38)。即,求取发光二极管8g的亮度信号值乘以50%后的值,将该值作为发光二极管8r的加权处理后的亮度信号值(R-LED(calc))。另外,将发光二极管8g作为加权的基准亮度信号,是因为其波长与发光二极管8r最接近,色差的影响大。
接着,偏移计算部23’对在步骤S33所确定的发光二极管8r的LED亮度信号(即,R’max)的值与在步骤S38进行了加权处理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即,(R-LED(calc)))进行比较(步骤S39)。
然后,当偏移计算部23’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大于等于R’max的值时,将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步骤S40)。
另一方面,若在步骤S39中判别加权处理后的发光二极管8r的亮度信号值小于R’max的值,则偏移计算部23’将R’max的值用作发光二极管8r最终的亮度信号值。这些步骤S39或S40的处理动作结束后,偏移计算部23’将发光二极管8r、8g、8b最终的各亮度信号值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
通过采用以上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可以取得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和效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偏移计算部(亮度确定部)23’对绿色及蓝色的各亮度最大值进行比较,将其中较大一方的亮度最大值确定为绿色及蓝色的亮度值,并将其输出到LED输出数据计算部24。即,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如图15所示,对滤色片2d中干涉最多的绿色和蓝色进行与黑白区域有源驱动同样的控制,对红色进行与偏移亮度驱动同样的控制。由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偏移计算部23’能可靠地抑制经过滤色片可被用户看到的、红色、绿色、及蓝色的有色光中用户视觉灵敏度最高的蓝色光相对于视频信号产生色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与独立区域有源相比,可以抑制色差的产生,与进行黑白区域有源驱动的情况相比,可以更鲜艳地显示例如大红的花的图像等包含许多红色的图像,可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都是例示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规定,在与权利要求书所述结构同等的范围内进行的所有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例如,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此,可以应用于各种利用光源的光来显示信息的非发光型的显示装置,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可适用于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或将上述液晶面板用作为照明灯泡的背投等投影型显示装置。
另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对在背光源部将RGB三色的发光二极管用作光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背光源部只要求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并且使用可混色为白光的两色以上的光源,对其它毫无限定。具体而言,对于光源,例如可以使用蓝色的发光二极管和与此蓝色呈互补色关系的红色及绿色混色后得到的黄色的发光二极管,或者使用在RGB三色的发光二极管基础上增加了白色的发光二极管的四色的发光二极管。另外,也可以使用有机EL(Electronic Luminescence(电致发光))等其它发光元件和PDP(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等发光装置作为光源。
但是,如上所述将发光二极管用作光源时,不仅在色彩再现性和成本方面优秀而且能容易地构成亮度高、寿命长且紧凑的光源,从而可容易地构造出高性能且小型化的显示装置。
另外,虽然在上述说明中对使用直下型背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部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背光源部只要设置多个照明区域的各照明区域以使光源的光分别入射到设于显示部的多个显示区域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用其它形式的背光源装置,例如构造得使多个照明区域的亮度值(光通量)可相互独立控制的边光型背光源装置、或者具备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入每个照明区域的导光板的中继型背光源装置。另外,通过在显示用的液晶面板和光源之间设置与显示用的上述液晶面板相同的液晶面板,并对该液晶面板设定照明区域,也可用作背光源部。
工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对于可使显示图像的色彩再现性得到改善、可使显示品质得到提高的高性能显示装置而言是有用的。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具有光源的背光源部;以及具有多个像素且构成为可利用来自所述背光源部的照明光对信息进行彩色显示的显示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所述背光源部且使所述光源的光分别入射到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多个显示区域的多个照明区域;以及
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来进行对所述背光源部及所述显示部的驱动控制的控制部,
在所述背光源部中,为每个所述照明区域设置可混色为白光的两色以上的光源,并且,
在所述两色以上的光源中,偏移亮度相互独立地设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部中,以所述像素为单位设置滤色片,
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背光源控制部,该背光源控制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为每个所述光源确定从所述多个照明区域的各照明区域入射到对应显示区域的光的亮度值,进行对所述背光源部的驱动控制,
在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中设置亮度确定部,该亮度确定部使用基于所述滤色片的预定CF特性及所述光源的预定发光特性而预先确定的校正系数,校正并确定为每个所述光源所确定的亮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发出红色、绿色、及蓝色各色光的发光元件用于所述光源,
在所述显示部中,以所述像素为单位设置滤色片,
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背光源控制部,该背光源控制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为每个所述光源确定从所述多个照明区域的各照明区域入射到对应显示区域的光的亮度值,进行对所述背光源部的驱动控制,
在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中设置亮度确定部,该亮度确定部使用输入的视频信号,对已确定的绿色的亮度值与蓝色的亮度值进行比较,并且将这些亮度值中较大的亮度值确定为所述绿色的亮度值及所述蓝色的亮度值。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中设置显示控制部,该显示控制部使用来自所述背光源控制部的每个所述光源的亮度值,校正输入的视频信号,并且基于校正后的视频信号,以像素为单位进行对所述显示部的驱动控制,
在所述显示控制部中设置色彩校正计算部,该色彩校正计算部使用所述CF特性来校正输入的视频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控制部使用预先设定的PSF(点扩散函数)数据,校正来自所述背光源控制部的每个所述光源的亮度值。
6.如权利要求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使用预先设定的最小偏移亮度的值,校正所述亮度确定部所确定的光源亮度值。
7.如权利要求2~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源控制部为每个所述照明区域校正所述亮度确定部所确定的每个光源的亮度值,使得所述照明区域与相邻照明区域间的亮度平衡为预定平衡范围内的值。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源控制部校正所述亮度确定部所确定的每个光源的亮度值,以确保与所述显示部的前次显示动作间的连贯性。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色以上的光源为发光颜色互不相同的发光二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251980 | 2007-09-27 | ||
JP2007251980 | 2007-09-27 | ||
PCT/JP2008/067417 WO2009041574A1 (ja) | 2007-09-27 | 2008-09-26 | 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48435A true CN102648435A (zh) | 2012-08-22 |
Family
ID=4051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03069XA Pending CN102648435A (zh) | 2007-09-27 | 2008-09-26 | 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00321414A1 (zh) |
EP (1) | EP2175313A4 (zh) |
JP (1) | JP4856249B2 (zh) |
CN (1) | CN102648435A (zh) |
WO (1) | WO2009041574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01034A (zh) * | 2014-09-11 | 2015-04-0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背光模组 |
CN108463764A (zh) * | 2016-01-16 | 2018-08-28 | 镭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束衍射光栅的平视显示器 |
CN108873477A (zh) * | 2014-08-21 | 2018-11-23 |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 用于驱动局部调光显示器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214282A1 (en) | 2009-02-24 | 2010-08-26 |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light source modulation in dual modulator displays |
JP4821889B2 (ja) * | 2009-06-15 | 2011-11-24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画像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
US8687028B2 (en) * | 2009-09-11 | 2014-04-01 | Chihao Xu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backlight |
TWI388221B (zh) * | 2009-10-16 | 2013-03-01 | Au Optronics Corp | 具動態調整機制之平面顯示裝置與其影像顯示方法 |
TWI419131B (zh) * | 2009-12-30 | 2013-12-11 | Wintek Corp | 背光調變系統及方法 |
KR101612001B1 (ko) | 2010-01-18 | 2016-04-1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패널의 구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표시 패널 구동유닛 및 이 표시 패널 구동유닛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JP5668332B2 (ja) * | 2010-03-16 | 2015-02-1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TWI427608B (zh) * | 2010-06-30 | 2014-02-21 | Au Optronics Corp | 紅綠藍白顯示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EP3001403A3 (en) | 2010-12-17 | 2016-05-04 |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 Quantum dots for display panels |
US20120236042A1 (en) * | 2011-03-15 | 2012-09-20 |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 White point tuning for a display |
WO2013070774A1 (en) * | 2011-11-11 | 2013-05-16 |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 for display systems having improved power profiles |
KR102118309B1 (ko) | 2012-09-19 | 2020-06-03 | 돌비 레버러토리즈 라이쎈싱 코오포레이션 | 양자점/리모트 인광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개선 |
US9183812B2 (en) | 2013-01-29 | 2015-11-10 | Pixtronix, Inc. | Ambient light aware display apparatus |
RU2633103C2 (ru) * | 2013-03-08 | 2017-10-11 | Долби Лабораторис Лайсэнзи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Способы для дисплея с двойной модуляцией с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ем света |
JP6143502B2 (ja) * | 2013-03-14 | 2017-06-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方法、画像出力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JP6441956B2 (ja) | 2014-03-26 | 2018-12-19 | ドルビー ラボラトリーズ ライセンシング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 各種ディスプレイにおけるグローバル光補償 |
EP3158583B1 (en) | 2014-06-18 | 2022-01-26 |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 Micro assembled led displays |
US9799719B2 (en) | 2014-09-25 | 2017-10-24 | X-Celeprint Limited | Active-matrix touchscreen |
US9991163B2 (en) | 2014-09-25 | 2018-06-05 | X-Celeprint Limited | Small-aperture-ratio display with electrical component |
CN104575405B (zh) * | 2015-02-04 | 2017-08-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调节显示装置背光亮度的方法、显示装置 |
US9871345B2 (en) | 2015-06-09 | 2018-01-16 | X-Celeprint Limited | Crystalline color-conversion device |
US10133426B2 (en) | 2015-06-18 | 2018-11-20 | X-Celeprint Limited | Display with micro-LED front light |
US11061276B2 (en) | 2015-06-18 | 2021-07-13 |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 Laser array display |
US10380930B2 (en) | 2015-08-24 | 2019-08-13 | X-Celeprint Limited | Heterogeneous light emitter display system |
US10230048B2 (en) | 2015-09-29 | 2019-03-12 | X-Celeprint Limited | OLEDs for micro transfer printing |
US10192495B2 (en) * | 2015-10-15 | 2019-01-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apparatus with light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for display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US10066819B2 (en) * | 2015-12-09 | 2018-09-04 | X-Celeprint Limited | Micro-light-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system |
US10193025B2 (en) | 2016-02-29 | 2019-01-29 | X-Celeprint Limited | Inorganic LED pixel structure |
US10153257B2 (en) | 2016-03-03 | 2018-12-11 | X-Celeprint Limited | Micro-printed display |
US10153256B2 (en) | 2016-03-03 | 2018-12-11 | X-Celeprint Limited | Micro-transfer printable electronic component |
US10008483B2 (en) | 2016-04-05 | 2018-06-26 | X-Celeprint Limited | Micro-transfer printed LED and color filter structure |
US10199546B2 (en) | 2016-04-05 | 2019-02-05 | X-Celeprint Limited | Color-filter device |
US9997501B2 (en) | 2016-06-01 | 2018-06-12 | X-Celeprint Limited | Micro-transfer-printed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
US11137641B2 (en) | 2016-06-10 | 2021-10-05 |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 LED structure with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US10176765B2 (en) * | 2016-06-30 | 2019-01-08 | Abl Ip Holding Llc | Enhancements of a transparent display to form a software configurable luminaire |
US9980341B2 (en) | 2016-09-22 | 2018-05-22 | X-Celeprint Limited | Multi-LED components |
US10782002B2 (en) | 2016-10-28 | 2020-09-22 |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 LED optical components |
US10347168B2 (en) | 2016-11-10 | 2019-07-09 | X-Celeprint Limited | Spatially dithered high-resolution |
US10564774B1 (en) * | 2017-04-07 | 2020-02-18 | Apple Inc. | Correction schemes for display panel sensing |
CN107665681B (zh) * | 2017-09-26 | 2020-06-05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取介质 |
JP2019106588A (ja) * | 2017-12-11 | 2019-06-27 |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
US10714001B2 (en) | 2018-07-11 | 2020-07-14 |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 Micro-light-emitting-diode displays |
JP7500966B2 (ja) | 2019-12-24 | 2024-06-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回路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移動体及び制御方法 |
KR20220085972A (ko) * | 2020-12-16 | 2022-06-23 |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JP7558111B2 (ja) | 2021-04-28 | 2024-09-30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15866836A (zh) * | 2022-12-30 | 2023-03-28 | 东莞锐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ed复合光源的配置控制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66380A1 (en) * | 2004-12-23 | 2006-06-29 | Dolby Canada Corporation | Wide color gamut displays |
CN1967643A (zh) * | 2005-11-16 | 2007-05-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多个光源的亮度值的显示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
US20080122782A1 (en) * | 2006-11-27 | 2008-05-29 |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red, green, and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connected in seri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89589B2 (ja) * | 1999-05-20 | 2005-08-3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4191490A (ja) * | 2002-12-09 | 2004-07-08 | Hitachi Displays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JP4254317B2 (ja) * | 2003-04-11 | 2009-04-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プロジェクタ、及びそれらの駆動方法 |
JP3909595B2 (ja) * | 2003-04-23 | 2007-04-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調光方法 |
JP4294392B2 (ja) | 2003-06-23 | 2009-07-0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962645B1 (ko) * | 2003-08-02 | 2010-06-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
JP2005234134A (ja) | 2004-02-18 | 2005-09-02 | Sony Corp | 液晶表示用バックライト光源装置及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
KR100985858B1 (ko) * | 2004-04-27 | 2010-10-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 |
KR101096720B1 (ko) * | 2004-05-28 | 2011-12-2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표시장치의 구동장치 및 방법 |
JP4172455B2 (ja) * | 2004-10-08 | 2008-10-2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バックライト用光源ユニット、液晶表示用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透過型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
JP4016213B2 (ja) | 2005-05-11 | 2007-12-0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366163B (en) * | 2006-09-15 | 2012-06-11 | Au Optronics Corp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adjusting backlight |
US9064459B2 (en) * | 2007-06-29 | 2015-06-2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isplay apparatus and brightness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
-
2008
- 2008-09-26 CN CN200880103069XA patent/CN102648435A/zh active Pending
- 2008-09-26 JP JP2009534405A patent/JP485624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9-26 EP EP08833407A patent/EP217531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09-26 US US12/677,076 patent/US2010032141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8-09-26 WO PCT/JP2008/067417 patent/WO2009041574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6066380A1 (en) * | 2004-12-23 | 2006-06-29 | Dolby Canada Corporation | Wide color gamut displays |
CN1967643A (zh) * | 2005-11-16 | 2007-05-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控制多个光源的亮度值的显示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
US20080122782A1 (en) * | 2006-11-27 | 2008-05-29 | Innocom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red, green, and blue light emitting diodes connected in series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73477A (zh) * | 2014-08-21 | 2018-11-23 |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 用于驱动局部调光显示器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8873477B (zh) * | 2014-08-21 | 2021-08-17 | 杜比实验室特许公司 | 用于驱动局部调光显示器的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4501034A (zh) * | 2014-09-11 | 2015-04-08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背光模组 |
CN108463764A (zh) * | 2016-01-16 | 2018-08-28 | 镭亚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束衍射光栅的平视显示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175313A1 (en) | 2010-04-14 |
EP2175313A4 (en) | 2011-01-05 |
JP4856249B2 (ja) | 2012-01-18 |
WO2009041574A1 (ja) | 2009-04-02 |
US20100321414A1 (en) | 2010-12-23 |
JPWO2009041574A1 (ja) | 2011-01-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48435A (zh) | 显示装置 | |
CN101939691B (zh) | 显示装置 | |
US7911442B2 (en) | Dynamic color gamut of LED backlight | |
KR101524308B1 (ko) | 백라이트 장치, 백라이트 제어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 |
CN104145301B (zh) |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 |
CN102074206B (zh) | 色彩校正方法、色彩校正装置和led色彩校正系统 | |
US20100013866A1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 |
CN101529491B (zh) | 视频和内容控制的背光 | |
CN110444176B (zh) | 显示面板的像素色差补偿方法及系统、显示装置 | |
JP2004191490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00253711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080084524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090267926A1 (en) | Method for driving light source blocks, driving unit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driving unit | |
CN102347009A (zh) | 液晶显示器 | |
KR20120119717A (ko) |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영상 표시 장치의 색 보정 방법 | |
CN110197635A (zh)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Bodrogi et al. | Illumination, color and imaging: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visual displays | |
JP2005049362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US20150179111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s well as backlight source and dimming method for the same | |
KR20180034208A (ko) |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화상 표시 방법 | |
WO2010109720A1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101192797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 구동방법 | |
US20080151139A1 (en) | Addressable backlight for LCD panel | |
US20110007100A1 (en) | Backlight controll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KR20120057190A (ko) | 감성 화질 향상을 위한 색온도 변환 방법 및 유닛과, 그를 이용한 디지털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