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8152A - 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98152A CN102598152A CN2010800468454A CN201080046845A CN102598152A CN 102598152 A CN102598152 A CN 102598152A CN 2010800468454 A CN2010800468454 A CN 2010800468454A CN 201080046845 A CN201080046845 A CN 201080046845A CN 102598152 A CN102598152 A CN 10259815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
- connector
- short
- main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0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788 cri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63—Tying, wrapping, binding, lacing, strapping or sheathing 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ire processing before connecting to contact memb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R43/02 - H01R43/26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74—Assembling terminal to elongated conduc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 Y10T29/49194—Assembling elongated conductors, e.g., splicing, e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能够利用多根电线及连接器来形成短路电路,且能够实现细线化及轻量化。该线束包括形成短路电路的多个电路构成部件(50A、50B、50C)。各电路构成部件(50A、......)包括多根电线(52A、......)、与这些电线的一侧末端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A、......)、以及与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电线彼此短路的连接器(JCA、......)。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以分散配置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的方式彼此成束,并且捆扎用胶带卷绕在这些电线的周围,其中,通过所述分散配置,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位于所述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在汽车等车辆中的线束(Wire Harness)及制造该线束的方法,所述线束包括多根电线和使该多根电线中的指定电线彼此短路的短路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如上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已知有利用连接器来使所述电线短路的线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从线束的主线分支出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设置连接器,通过该连接器来使所述分支电线的末端彼此短路。
此类线束的重要课题在于其细线化及轻量化。为了实现该细线化及轻量化,有效的方法是减少电线的根数,但是为了构成该线束应包括的短路电路,需要一定数量的电线,其根数的削减较为困难。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297451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及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来制造该线束的方法,所述线束既能利用多根电线及连接器来构成短路电路,又能实现细线化及轻量化。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包括多个电路构成部件,分别构成所述短路电路;以及捆扎用胶带,用于在这些电路构成部件彼此成束的状态下,将该电路构成部件彼此固定,其中,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包括多根电线、与这些电线的一侧末端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以及与这些电线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以分散配置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的方式彼此成束,并且所述捆扎用胶带卷绕在这些电线的周围,其中,通过所述分散配置,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
该线束中,以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连接器配置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的方式来对各电线进行布线,并在其周围卷绕捆扎用胶带,因此能够减小从该电路构成部件中的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到连接器所需的电线长度,借此,能够实现该线束的细线化及轻量化。
而且,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该线束具有分别构成多个短路电路的多个电路构成部件,各电路构成部件包括多根电线、与这些电线的一侧末端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以及与这些电线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该方法包含以下工序:主线形成工序,使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成束来形成主线;外部连接用连接器连接工序,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之前或之后,在所述各电线的一侧末端上连接所述外部连接用连接器;连接器连接工序,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之前或之后,在共同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的另一侧末端上连接共同的连接器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以及在所述各工序结束之后,将捆扎用胶带卷绕在构成所述主线的电线的周围来保持其捆扎状态,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的设置位置,使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工序;其中,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中,将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工序而连接于各电路构成部件的电线的末端上的连接器分散配置成,位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来对所述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进行布线。
所述方法中,以将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连接器配置在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的方式,对各电线进行布线,因此能够减小从该电路构成部件中的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到连接器所需的电线长度,借此,能够实现该线束的细线化及轻量化。并且,在使该电路构成部件彼此成束的状态下卷绕捆扎用胶带,并且在各连接器的配设位置,一并且高效地进行捆扎用胶带对线束主线上的卷绕和连接器对该主线上的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布线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比较例所涉及的线束的布线方式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短路连接例的立体图,是表示在多个分支电线的末端上连接共同的连接器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短路连接例的立体图,是表示利用捆扎用胶带在主线上固定所述连接器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所述分支电线的末端上安装的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连接器中的中途状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6是表示所述分支电线的末端上安装的电线侧端子完全插入所述连接器中的状态的剖面侧视图。
图7是所述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8是所述连接器的剖面俯视图。
图9(a)是表示所述连接器的宽度尺寸大于线束的主线的直径时的布线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所述连接器的宽度尺寸小于线束的主线的直径时的布线状态的图。
图10是表示所述捆扎用胶带的第一卷绕方式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一卷绕方式的捆扎用胶带固定在主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所述连接器通过所述第一卷绕方式的捆扎用胶带固定在主线上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13(a)是表示不在所述连接器的周围卷绕捆扎用胶带而将捆扎用胶带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和主线上的状态的图,图13(b)是以所述第一卷绕方式卷绕所述捆扎用胶带的图。
图14是表示与图4同样的卷绕方式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在第二卷绕方式的情况下,在主线上的连接器的配设位置卷绕第一主线用胶带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在所述第一主线用胶带的外侧配置第二主线用胶带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利用第一及第二主线用胶带将所述连接器固定在主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利用第一及第二主线用胶带将所述连接器固定在主线上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19(a)是表示只将第一主线用胶带一并卷绕在所述连接器和主线上的方式的图,图19(b)是表示第二卷绕方式的图。
图20是表示在第三卷绕方式的情况下,将主线用胶带卷绕在主线上的连接器的配设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在第三卷绕方式的情况下,利用主线用胶带将所述连接器固定在主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在第三卷绕方式的情况下,利用主线用胶带将所述连接器固定在主线上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23是表示第三卷绕方式所涉及的线束的使用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线束100的布线图。本图所示的线束100包括三个短路电路,并且具有用于分别构成各短路电路的三个电路构成部件50A、50B、50C,这些电路构成部件由后述的图4所示的捆扎用胶带18成为一体。
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所包括的短路电路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三个。另外,也可以包括构成短路电路以外电路的部件。
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A相当于所谓的子束(sub harness),其包括多根(图例中为三根)电线52A、53A、54A、与这些电线52A、53A、54A的一侧末端分别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A、57A、58A、以及与所述各电线52A、53A、54A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JCA。同样地,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B包括多根(图例中为三根)电线52B、53B、54B、与这些电线52B、53B、54B的一侧末端分别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B、57B、58B、以及与所述各电线52B、53B、54B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JCB;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C包括多根(图例中为三根)电线52C、53C、54C、与这些电线52C、53C、54C的一侧末端分别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C、57C、58C、以及与所述各电线52C、53C、54C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JCC。
所述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与安装在车辆上的各种设备等的电气负载(例如ECU或开关)相连接,由于该连接,所述各种设备等通过所述短路电路来成为相互短路的状态。所述各连接器JCA、JCB、JCC的具体结构例将在后文详述。
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50A、50B、50C的布线方式为:分散配置连接器,以使该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更为理想的是邻接的位置)。具体而言,在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A中,以在该电路构成部件50A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A、57A、58A中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A、57A的附近配置连接器JCA的方式,对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A包括的电线52A、53A、54A进行布线。同样地,在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B中,以在该电路构成部件50B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B、57B、58B中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B的附近配置连接器JCB的方式,对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B包括的电线52B、53B、54B进行布线;在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C中,以在该电路构成部件50C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C、57C、58C中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8C的附近配置连接器JCC的方式,对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C包括的电线52C、53C、54C进行布线。
以满足上述布线条件的方式,使各电路构成部件的电线成束来构成线束100的主线,并在构成该主线的电线的周围卷绕所述捆扎用胶带,从而使线束100成为一体。
满足上述布线条件的电线的布线(图1所示的布线)能够大幅减少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50A至50C中所含的电线的必要长度,借此,显著有助于线束100整体的细线化及轻量化。若与例如图2所示的比较例进行对比,则能够明确该效果。
图2所示的比较例中,各电路构成部件50A至50C中的电线彼此之间的短路通过共同的连接器JCT来实现。此时,该连接器JCT的配设位置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因此,削减从该连接器JCT到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A、57A、......57C、58C的电线52A、52B、......53C、54C的必要长度是极为困难的。
与此相对,在图1所示的布线方式中,各电路构成部件50A至50C分别包括连接器JCA至JCC,且分散配置该连接器JCA至JCC,以使这些连接器JCA至JCC位于该连接器所属的电路构成部件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因此能够使将所述连接器JCA至JCC和邻接该连接器JCA至JCC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相连接的电线的长度抑制到最小程度,从而能够实现线束100整体的细线化及轻量化。
其中,外部连接用连接器及连接器对所述各电线上的连接也可以在形成所述主线之前进行,但是例如采用如图3及图4所示的短路连接方法的情况下,即如果在形成所述主线之后进行所述连接器的连接,则能够实现高效地制造线束100。
具体而言,所述短路连接方法包括如下各步骤。另外,在以下的说明及图3至图8中,为了便于说明,对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50A、50B、50C中所含的所有电线附上共同的附图标记,总称为“电线10”,同样地,将各连接器JCA、JCB、JCC总称为“连接器JC”。另外,图1所示的例子中,各电路构成部件50A至50C中所含的电线的根数为三根,但图3至图8所示的方法例是以四根电线10彼此短路为前提而示出的。
1)电线10的布线
通过使多根电线10成束来形成主线12,并且将该电线10中的多根(本实施方式中为四根)电线作为分支电线14来从所述主线10中抽出。各电线10采用所谓的包覆电线,该电线10分别具有导体和包覆该导体的绝缘包覆层。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将所述各分支电线14连接于共同的连接器JC,预先在各分支电线14的末端安装图3及图4所示的电线侧端子20。该电线侧端子20沿前后方向具有母型的电接触部22和电线压接部24。所述电接触部22具有内部空洞且棱柱状的主体和可挠曲地设在该主体内的接触弹簧片26。从该电接触部22的底壁向外突出用于与所述连接器JC卡止的被卡止片28。
对于所述各分支电线14的末端,预先实施去除绝缘包覆层来使导体露出的处理,并且,所述电线压接部24受到弯曲加工,以便分别抱住所述导体的末端及该末端附近的绝缘包覆层,由此该电线压接部24压接于所述分支电线14的末端,与分支电线14的导体电连接。
2)对连接器JC的连接
通过将安装在所述各分支电线14上的电线侧端子20连接于图5至图8所示的连接器JC上,实现该电线侧端子20彼此之间的短路。
图5至图8所示的连接器JC具有一个短路用导体30和用于保持该短路用导体30的绝缘外壳40。所述短路用导体30由导电材料制成,并共同地与所述各电线侧端子20连接,从而使这些电线侧端子20彼此短路。所述绝缘外壳40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为一体,并具有能够以容纳所述短路用导体30的状态来保持该导体的形状,具体而言,呈在所述短路用导体30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形状。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短路用导体30由将一个金属板冲压成适当的形状来制成的短路用金属板构成,且一体地具有多个电接触部32和短路部34。各电接触部32是能够嵌入所述各电线侧端子20的母型电接触部22中的公型(突起)嵌合部,这些电接触部32沿着与其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排列。所述短路部34沿着所述电接触部32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各电接触部32的基端连接于该短路部34。
所述绝缘外壳40一体地具有彼此平行的平板状的顶壁41和底壁42、以及分别将两壁41、42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彼此连接(即将两壁41、42的左侧端部彼此连接,将两壁41、42的右侧端部彼此连接)的一对侧壁44。这些壁41、42、44构成绝缘外壳40的外壁。
所述外壁的后端部(图5至图8中的右端部)构成导体保持部43。通过从所述开口部43a向该导体保持部43内压入所述短路用导体30的短路部34,使该短路部34保持于该导体保持部43上。
所述导体保持部43具有保持所述短路用导体30的短路部34的形状。具体而言,所述导体保持部43具有比所述短路部34大一圈,且沿着所述短路用导体30的电接触部32的排列方向延伸的外形,该导体保持部43围绕可让所述短路部34从后方(图8中的左方)插入的短路用金属板插入口43a。所述短路部34以使所述各电接触部32朝向前方的姿势从所述插入口43a压入导体保持部43内。更详细而言,在该短路部34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形成有图8所示的突起34a,这些突起34a嵌入所述导体保持部43的内侧面,从而所述短路部34固定于所述导体保持部43。
在比所述导体保持部43靠前侧的部分,沿着连接器的宽度方向排列有与两侧壁44平行的多个(图中为三个)分隔壁45。各分隔壁45在与其邻接的另一分隔壁45或侧壁44之间划分出端子收容室47。各端子收容室47具有前方开口、且可从该开口让所述电线侧端子20插入的形状。所述短路用导体30的各电接触部32分别从后方突出到各端子收容室47内,插入该端子收容室47内的电线侧端子20的电接触部22与所述电接触部32相嵌合,从而该电线侧端子20与短路用导体30电导通。
在所述底壁42上的与所述各端子收容室47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突部(端子卡止部)46。各突部46由形成在所述底壁42上的大致“コ”字状的狭缝42a(图5)所包围,且具有可在该底壁42的主体的厚度方向上挠曲变形的自由端部,在该自由端部形成有爪状的卡止部46a。该卡止部46a与被插入的电线侧端子20接触而如图5所示地挠曲变形,以允许该电线侧端子20通过,并在该电线侧端子20通过后用弹性恢复到常规位置,由此从后方限制所述电线侧端子20的被卡止部28。即,将电线侧端子20卡止于该电线侧端子20与所述电接触部32相嵌合的位置。
因而,该连接器JC中,将所述各分支电线14末端的电线侧端子20插入端子收容室47内,并嵌合于短路用导体30的电接触部32,由此实现以该短路用导体30为媒介的电线侧端子20彼此之间的短路。
3)连接器JC的设置
折叠分支电线14,从而将通过上述方法与各分支电线14相连接的连接器JC设置在主线12上。具体而言,本方法例中,一边折叠来使各分支电线14的中间部分16向沿着主线12的方向突出,一边将所述连接器JC设置在所述分支电线14的分支起点15(图1)附近的位置。该设置例如既可以在即将开始接下来的胶带卷绕作业之前由作业者用手指等仅按住所述连接器JC来进行,又可利用粘合胶带等暂时固定连接器JC来进行。
这样折叠的分支电线14的松弛部分的长度比分支电线14原本的电线长度要短(本实施方式中约为一半),因而,对该松弛部分卷绕后述的捆扎用胶带18的作业较为容易。但是,本发明未必限定于折叠所述分支电线14,例如也可以在该分支电线14沿着主线12的状态下进行连接器JC的设置。
4)胶带卷绕作业
在构成所述主线12的电线10的周围,将捆扎用胶带18卷绕成螺旋状态,以保持主线12的捆扎状态。该卷绕,既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地覆盖主线12的整个面来进行,也可以隔开使主线12的一部分露出的间隙来进行。
并且,在设置所述连接器JC的部位,如图2所示,使所述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该连接器JC、与该连接器JC连接的分支电线14和所述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JC、分支电线14和主线12的周围。借此,利用该捆扎用胶带18能够高效地固定连接器JC。如此固定的连接器JC及分支电线14处于被所述捆扎用胶带18从外侧覆盖的状态,它们与其他部件的直接接触受到阻止,因此线束100的使用将变得容易。此外,如此折叠的分支电线14变得紧凑,而且,由于所述折叠而在分支电线14上产生的松弛能够防止大的张力作用于该分支电线14与连接器JC之间的连接部分。例如,当所述分支电线14以直线状张紧的状态固定于主线12上时,连接器JC有可能相对于该主线12的位置发生偏移等,从而产生切断该连接器JC与分支电线14的连接的张力,但是通过所述分支电线14的松弛可以防止此种张力的产生。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连接器JC的具体形状或结构不受限定。但是,如果连接器JC的外形是如图所示那样的扁平形状(在由一个金属板制成的短路用导体30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形状),则以所述短路用导体30与主线12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来将连接器JC固定在主线12上,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连接器JC相对于所述主线12突出的尺寸。如此削减突出量,能够有助于线束100整体的进一步的细线化。
尤其理想的是,所述连接器JC的宽度尺寸为主线12的直径的0.8倍以下。这样的宽度尺寸既可将连接器JC稳定地固定在主线12上,又能避免因该连接器JC相对于主线12向宽度方向伸出而该连接器JC与其他部件接触所造成的问题。
例如,如图9(a)、(b)所示,在线束的主线12配置于车辆的车身50表面上的状态下,如图9(a)所示,当固定在该主线12上的连接器JC的宽度尺寸W大于该主线12的直径时,如果该连接器JC相对于主线12的位置在该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偏移,则会成为该连接器JC与车身侧的其他部件52相接触而引起异响发生等的原因,但如图9(b)所示,如果所述连接器JC的宽度尺寸W为所述主线12的直径以下,则即使该连接器JC相对于主线12的位置发生稍许偏移,也能够避免该连接器JC与其他部件52接触。
(关于所述各电线的材质)
所述各电线基本上由低电阻且防锈性高的铜类电线(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电线)构成。但是,所述线束100中,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A、50B、50C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为包括所述铜类电线和除此以外的非铜类电线的复合电路部件。具体而言,既可以所述电路构成部件50A、50B、50C中的任一个为复合电路部件,也可以所有电路构成部件50A、50B、50C为复合电路部件。例如,在电路构成部件50A为复合电路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对电线52A、53A、54A中的一部分电线采用非铜类电线,而对剩余电线采用铜类电线。
从线束100的细线化或轻量化的观点考虑,较为理想是所述非铜类电线为复合电线或铝类电线,所述复合电线的导体包括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线材和由不锈钢制成的线材,所述铝类电线的导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所述复合电线包括由高强度的不锈钢制成的线材,因此可相应地实现细线化,能够制成直径比所述铜类电线小的电线。而且,所述铝类电线由于其导体的比重小,因此能够制成单位长度重量比所述铜类电线小的电线,使用该铝类电线能够有助于线束整体的轻量化。
但是,另一方面,这些非铜类电线在使用上存在相当大的限制。例如,所述复合电线由于电阻高于铜类电线,因此存在无法适用于要求电压高的部位的限制。而且,构成所述铝类电线的导体的铝或铝合金比铜或铜合金更易生锈,而且强度低,因此存在难以适用于易遭受雨水等的部位或必须大幅弯曲的部位的限制。
然而,这些非铜类电线所受的限制,可以通过对至少一个电路构成部件并用该非铜类电线和所述铜类电线来克服。具体而言,当使用所述复合电线作为所述非铜类电线时,只要对要求电压高的部位使用铜类电线即可,当使用所述铝类电线作为所述非铜类电线时,只要对易遭受雨水等的部位或必须大幅弯曲的部位使用铜类电线即可。
使如此构成各电路构成部件的电线成束来构成线束100的主线,并在形成该主线的电线的周围卷绕所述捆扎用胶带,从而使线束100成为一体。该线束100中,至少一个电路构成部件中所含的非铜类电线的使用能够显著有助于线束100整体的细线化及轻量化。
本效果在已作为比较例而提示的图2所示的布线方式中也同样存在。该布线例中,各电路构成部件50A至50C中的电线彼此之间的短路通过共同的连接器JCT来实现。但是,此时该连接器JCT的配设位置受到相当大的限制,因此从该连接器JCT到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56A、57A、......57C、58C的电线52A、52B、......53C、54C的必要长度较长。因而,从线束整体的细线化或轻量化的观点考虑,更为理想的是图1所示那样的布线方式。
(关于捆扎用胶带的卷绕方式)
关于所述捆扎用胶带18的卷绕,存在多种有效方式。在图10至图12所示的第一卷绕方式中,首先,在连接器JC的周围卷绕至少一圈捆扎用胶带18(图10至图12中表示卷绕一圈的情况)。此时,捆扎用胶带18以通过连接器JC的绝缘外壳40的底壁42上形成的所有突部46上的方式卷绕在绝缘外壳40的周围。在所述绝缘外壳40的周围卷绕至少一圈所述捆扎用胶带18后,连续地使该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已经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所述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借此,利用该捆扎用胶带18能够高效地固定连接器JC。
如此固定的连接器JC及分支电线14处于被捆扎用胶带18从外侧覆盖的状态,它们与其他部件的直接接触受到阻止,因此线束100的使用变得容易。
而且,对于连接器JC而言,在连接器JC的周围卷绕至少一圈捆扎用胶带18后,连续地使该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已经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所述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因此,卷绕在所述周围的捆扎用胶带18抑制连接器JC相对于主线12而在该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进行移动。因此,可防止连接器JC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移动而与其他部件接触。
例如,在如图13(a)所示那样的线束100的情况下,即,在线束100的主线12配置于车辆的车身50表面上的状态下,如果在绝缘外壳40的周围不卷绕捆扎用胶带18,而使捆扎用胶带18以单纯地跨在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从而在主线12上固定连接器JC的情况下,因车辆的振动等会导致连接器JC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偏移,并且,该偏移有可能导致该连接器JC与车身侧的其他部件52接触而引起异响发生等。但是,如图13(b)所示的方式那样,在绝缘外壳40的周围卷绕至少一圈捆扎用胶带18后,连续地使该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已经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所述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的情况下,捆扎用胶带18中卷绕在连接器JC周围的部分能够抑制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偏移,由此阻止该连接器JC与其他部件52接触。
此外,如上所述,当将捆扎用胶带18以通过底壁42上形成的所有突部46上的方式卷绕在绝缘外壳40的周围时,卷绕的所述捆扎用胶带18限制所有突部46向绝缘外壳40外侧的挠曲。借此,电线侧端子20与电接触部32的嵌合状态得以维持,可防止电线侧端子20从连接器JC脱落。该效果在如图14所示的卷绕方式(与图4同样的卷绕方式)下也能够获得。
另外,图中将连接器JC以形成有突部46的底壁42朝向外侧的状态固定于主线12上,但也可以将连接器JC以所述底壁42朝向内侧的状态固定于主线12上。
或者,如图15至图18所示的第二卷绕方式那样,也可以并用第一捆扎用胶带18与第二捆扎用胶带19来作为捆扎用胶带。
在构成主线12的电线10的周围,将所述捆扎用胶带18卷绕成螺旋状态,以保持主线12的捆扎状态。该卷绕,既可以如图2所示那样地覆盖主线12的整个面来进行,也可以隔开使主线12的一部分露出的间隙来进行。
在设置连接器JC的部位,如图15及图16所示,使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该连接器JC、与该连接器JC连接的分支电线14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JC、分支电线14和主线12的周围。此时,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通过连接器JC的绝缘外壳40的底壁42上形成的所有突部46上的方式而卷绕。
这样,利用第一捆扎用胶带18,能够高效地保持主线12的捆扎状态,并且将连接器JC固定在该主线12上。但是,由于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主线12和连接器JC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因此在该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内侧,连接器JC成为相对于主线12在该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容易偏移的状态。
因此,对于所述的卷绕有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连接器JC和主线12,如图3至图5所示那样,从一并卷绕在所述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上的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外侧,进一步卷绕第二捆扎用胶带19。该第二捆扎用胶带19只卷绕于主线12上的连接器JC的设置部位。即,在主线上的连接器的设置部位,为了加强第一捆扎用胶带将连接器JC捆紧在主线12上,在该部位从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外侧卷绕第二捆扎用胶带19。
如此,通过从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外侧卷绕第二捆扎用胶带19这一简单的卷绕作业,利用捆扎用胶带18、19能够高效地固定连接器JC。而且,如上所述,由于只在连接器JC的设置部位卷绕第二捆扎用胶带19,既可以实现该第二捆扎用胶带19的使用量的削减及胶带卷绕作业的作业时间的缩短,又能够有效地抑制连接器JC相对于主线12的位置偏移。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捆扎用胶带19采用颜色与第一捆扎用胶带18不同的捆扎用胶带(例如,第二捆扎用胶带19为红色,第一捆扎用胶带18为绿色)。这样,如果使用颜色互不相同的第一捆扎用胶带18与第二捆扎用胶带19,即使连接器JC全部被该第一及第二捆扎用胶带18、19覆盖,也能够用眼睛掌握连接器JC在该线束100上的配设位置。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第一捆扎用胶带18与第二捆扎用胶带19也可以是同一种类的胶带。此时,可以利用相同的捆扎用胶带来进行使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主线12和该主线12上所配设的连接器JC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主线12和连接器JC的周围的最初的卷绕作业、以及在该最初的卷绕状态下进一步卷绕第二捆扎用胶带19以便抑制连接器JC的位置偏移的作业,因此能够通过更简单的工序来制造线束100。
而且,第二捆扎用胶带19以通过连接器JC的绝缘外壳40的底壁42上形成的所有突部46上的方式,卷绕在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外侧。在这里,如上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18也以通过所有突部46上的方式而卷绕。因此,第一捆扎用胶带18与第二捆扎用胶带19均以通过形成有多个突部46的部位的方式,分别卷绕在连接器JC上。由于如此卷绕,该第一及第二捆扎用胶带18、19能够切实地限制所有突部46向底壁42外侧的挠曲。借此,电线侧端子20与电接触部32的嵌合状态得以维持,从而防止电线侧端子20从连接器JC脱落。
另外,只要第一捆扎用胶带18和第二捆扎用胶带19中的任一个(较为理想的是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通过所有突部46上的方式而卷绕,各电线侧端子20与电接触部32的嵌合状态即分别得到维持,从而能够防止电线侧端子20从连接器JC脱落。
两捆扎用胶带18、19从外侧覆盖连接器JC及分支电线14,以阻止它们与其他部件的直接接触,从而使线束100的使用变得容易。尤其,连接器JC从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外侧进一步被第二捆扎用胶带19覆盖,因此可更切实地阻止该连接器JC与其他部件的直接接触。
而且,使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并且,从该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外侧进一步将第二捆扎用胶带19卷绕在所述主线12的连接器JC的配置部位,由此,该连接器JC既可由第一捆扎用胶带18捆紧在主线12上,又可由第二捆扎用胶带19进一步捆紧,借此,连接器JC相对于主线12在该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得到抑制。因此,可防止连接器JC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移动而与其他部件接触。
例如,在如图19(a)所示那样的线束100的情况下,即,在线束100的主线12配置于车辆的车身50表面上的状态下,如果不卷绕第二捆扎用胶带19,而使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单纯地跨在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从而在主线12上固定连接器JC的情况下,因车辆的振动等会导致连接器JC相对于主线12在该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偏移,该偏移有可能导致该连接器JC与车身侧的其他部件52接触而引起异响发生等。即,在这样的卷绕方式之下,将第一捆扎用胶带18兼用于构成主线12的电线10的捆扎状态的保持和连接器JC在该主线12上的固定,有助于线束100的结构及制造工序的简化,但另一方面,在该卷绕的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内侧,连接器JC成为相对于该主线12在该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容易偏移的状态。
但是,如图19(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那样,如果使第一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JC和主线12的周围,并且,在此状态下从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18的外侧进一步将第二捆扎用胶带19卷绕在所述连接器JC及主线12上,则能够由卷绕在连接器JC周围的第一捆扎用胶带18及进一步卷绕在该第一捆扎用胶带18外侧的第二捆扎用胶带19切实地捆紧连接器JC,从而抑制该连接器JC在圆周方向上的偏移,借此,阻止该连接器JC与其他部件52接触。
或者,也可以采用图20至图22所示的第三卷绕方式。
本方式中,在构成主线12的电线10的周围,将捆扎用胶带18卷绕成螺旋状态,以保持主线12的捆扎状态。该卷绕,既可以如图20及图21所示那样地覆盖主线12的整个面来进行,也可以隔开使主线12的一部分露出的间隙来进行。
当所述捆扎用胶带18卷绕到连接器JC的配设位置时,通过所述方法与各分支电线14相连接的连接器JC,折叠分支电线14来设置在卷绕有捆扎用胶带18的主线12上。具体而言,在本卷绕方式中,如图20所示,当捆扎用胶带18卷绕到分支电线14的分支起点15时,一边折叠来使各分支电线14的中间部分16向沿着主线12的方向突出,一边将连接器JC配设在分支电线14的分支起点15附近的已卷绕有捆扎用胶带18的位置。此时,以使形成有突部46的绝缘外壳40的底壁42朝向与主线12相反的一侧的姿势,配设连接器JC。
这样折叠的分支电线14的松弛部分的长度比分支电线14原本的电线长度要短(本实施方式中约为一半),因而,对该松弛部分卷绕后述的捆扎用胶带18的作业较为容易。此外,如此折叠的分支电线14变得紧凑,而且,由于所述折叠而在分支电线14上产生的松弛能够防止大的张力作用于该分支电线14与连接器JC之间的连接部分。
另外,也可以使绝缘外壳40的底壁42朝向主线12侧来配设连接器JC。当这样配设并固定于主线12上时,突部46朝向所述外侧的挠曲被主线12的周面限制,因此可防止电线侧端子20脱落。此外,所述连接器JC的配设,例如既可以在即将开始接下来的胶带卷绕作业之前由作业者用手指等仅按住所述连接器JC来进行,又可以利用粘合胶带等暂时固定连接器JC来进行。此外,连接器JC也可以配设成该连接器JC的一部分超出于捆扎用胶带18上(参照图20)。
在如上所述那样地将连接器JC载置于捆扎用胶带18上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载置有该连接器JC的捆扎用胶带18在载置好该连接器JC之后,连续地以跨在所述连接器JC和周围已卷绕有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JC和周围已卷绕有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主线12的周围。借此,能够利用该捆扎用胶带18高效地固定连接器JC。
此时,以通过连接器JC的绝缘外壳40的底壁42上形成的所有突部46上的方式,一并卷绕捆扎用胶带18。如此卷绕的捆扎用胶带18限制所有突部46朝向底壁42外侧的挠曲,借此,维持电线侧端子20与电接触部32的嵌合状态,防止电线侧端子20从连接器JC脱落。
如上所述,固定在主线12上的连接器JC及分支电线14处于被捆扎用胶带18从外侧覆盖的状态,它们与其他部件的直接接触受到阻止,因此线束100的使用变得容易。
而且,在卷绕于主线12周围的捆扎用胶带18上载置连接器JC,从而将该连接器JC配设在主线12上,载置有该连接器JC的捆扎用胶带18在载置好所述连接器JC之后,连续地以跨在所述连接器JC和周围已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JC和周围已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18的状态的主线12的周围,因此所述连接器JC与捆扎用胶带18的接触面积增加。而且,所述捆扎用胶带18捆紧所述连接器JC来抑制连接器JC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即,该连接器JC在由捆扎用胶带18从上下方夹持的状态下,被所述捆扎用胶带18牢固地卷绕,使该连接器JC牢固地捆紧在主线12上,从而该连接器JC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移动时的摩擦力变大,借此,所述圆周方向上的移动得到抑制。其结果,可防止连接器JC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移动来与其他部件接触。
即,采用图22所示的第三卷绕方式的情况下,首先将捆扎用胶带18卷绕在用于配设连接器JC的位置的主线12上,因此,由多根电线10构成的线束即主线12被该捆扎用胶带18捆紧而使各电线10的移动受到限制,借此,主线12的形状稳定。因此,在此状态下,当将连接器JC配设于主线12上,并将捆扎用胶带18以跨在该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JC和主线12上时,由于主线12的形状稳定,因此能够牢固地卷绕捆扎用胶带18。借此,能够利用捆扎用胶带18将所述连接器JC牢固地捆紧在主线12上。而且,具有所述扁平外形的连接器JC由捆扎用胶带18从顶壁41侧与底壁42侧所夹持,因此连接器JC与捆扎用胶带18的接触面积变大。其结果,该连接器JC欲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移动时的所述接触部位的摩擦力的大小变得足够抑制该连接器JC在所述圆周方向上的移动的大小。因此,如图23所示,即使将此种线束100的主线12配置于车辆的车身50的表面上,捆扎用胶带18也能够抑制连接器JC因车辆的振动等而在主线12的圆周方向上发生偏移,借此,阻止该连接器JC与其他部件52接触。
(关于本发明的概要)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以及能够通过简单的工序来制造该线束的方法,所述线束利用多根电线及连接器来构成短路电路,并且能够实现该线束的细线化及轻量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包括:多个电路构成部件,分别构成所述短路电路;以及胶带,用于在这些电路构成部件彼此成束的状态下,将该电路构成部件彼此固定,其中,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包括多根电线、与这些电线的一侧末端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以及与这些电线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以分散配置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的方式彼此成束,并且所述捆扎用胶带卷绕在这些电线的周围,其中,通过所述分散配置,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
该线束中,以将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连接器配置在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的方式,对各电线进行布线,并在其周围卷绕捆扎用胶带,因此能够减小从该电路构成部件中的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到连接器所需的电线长度,借此,能够实现该线束的细线化及轻量化。
尤其,通过使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彼此成束来构成主线,从该主线中抽出共同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多根电线的末端来构成分支电线,在这些分支电线的末端上连接共同的所述连接器,并且,将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连接器、所述分支电线及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该分支电线及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这样,由于利用捆扎用胶带来进行所述连接器的固定,因此能够简化制造线束时的胶带卷绕作业,并且所述连接器及与其连接的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一同被收纳在所述捆扎用胶带的内侧,因此与该连接器及分支电线向所述捆扎用胶带的外侧分支并延伸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推进线束结构的简化及细线化。
作为所述连接器,优选包括: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用于保持该短路用金属板。如果将该连接器以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固定在所述主线上,则能够将该连接器相对于该主线突出的尺寸抑制得更小,并能够进一步推进线束整体的细线化。
此时,更为理想的是,所述连接器的宽度尺寸相对于所述主线的直径之比为0.8以下。按照这样的尺寸比,既能将该连接器以稳定的状态固定在该主线上,又能抑制所述连接器沿宽度方向突出于该主线。该连接器的突出量的抑制能够有助于防止因该连接器与其他部件接触引起的弊病,例如因车辆振动引起的异响的产生。
本发明所涉及的线束中,作为进一步实现其细线化及轻量化的手段,可以考虑采用复合电线或铝类电线来取代以往多用的铜类电线(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电线),所述复合电线由强度比铜或铜合金高的不锈钢来形成构成铜的线材的一部分,从而能够实现细线化,所述铝类电线的导体由比重比铜或铜合金小的铝或铝合金形成。但是,所述复合电线或所述铝类电线之类的非铜类电线在其使用上存在严格的限制,因此目前基本上未应用于尤其是车辆用的线束。具体而言,所述复合电线由于电阻比铜类电线大,因此难以用在要求电压高的部位,而且,铝类电线因构成其导体的铝或铝合金易生锈,而且其强度低,因此非常难以布置在曝露于雨水等下的部位或被强制弯曲的部位。
与此相对,至少一个所述电路构成部件中,其连接器具有短路用导体,该短路用导体能与所述电线的另一侧末端上分别安装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并且,作为所述电线,混合存在该电线的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铜类电线和具有除此以外材质的导体的非铜类电线,所述非铜类电线的单位长度重量和直径中的至少一个小于所述铜类电线,这些电线通过共同的所述连接器彼此短路,这样,既可避免非铜类电线所受的限制,又能够利用其来实现线束的细线化或轻量化。
具体而言,当利用包括导体由铜或铜合金形成的线材和由不锈钢形成的线材的小径的复合电线来作为所述非铜类电线时,例如,仅在要求电压低的部位(即对该复合电线不要求低电阻的部位)布置该复合电线,而在除此以外的要求电压高的部位布置低电阻的铜类电线,从而既能回避电压方面的限制,又能够使用复合电线,通过该使用来实现线束的细线化。
而且,当利用导体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轻量(单位长度重量小)的铝类电线来作为所述非铜类电线时,例如,仅在相对难以遭受雨水等的部位或弯曲的需求较低的部位布置该铝类电线,而在除此以外的部位布置铜类电线,从而既能回避防锈或强度方面的限制,又能使用铝类电线,通过该使用实现线束的轻量化。
而且,即使所述电路构成部件中所含的电线的材质彼此不同,通过在其末端分别安装电线侧端子并将这些电线侧端子嵌合于共同的连接器的短路用导体,能够使该电线彼此之间顺利地短路。
当从所述主线抽出所述分支电线时,较为理想的是,一边折叠来使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从该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一边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线上,在此状态下,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连接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所述线束,由于在各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向沿着主线的方向突出的状态亦即折叠的状态下,将连接器固定在该主线上,因此能够削减该分支电线相对于主线突出的长度。而且,对于该分支电线及连接器的固定利用了捆扎用胶带,因此能够简化制造线束时的胶带卷绕作业,且能够通过所述捆扎用胶带防止所述分支电线或所述连接器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而且,所述分支电线的松弛部分可防止大的张力作用于该分支电线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部分。
尤其,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分支电线从所述线束的分支起点的附近,这样,能够将所述分支电线的突出部分的长度减小至该分支电线的电线长度的约一半。
关于所述捆扎用胶带,较为理想的是,该胶带连续地具有:卷绕所述连接器的周围至少一圈的部分;和以跨在已经卷绕有该部分的连接器及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卷绕有所述部分的连接器及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部分。
所述线束中,连接器固定在该主线上,因此能够削减所述分支电线相对于主线突出的长度,除此以外,由于对其固定利用了保持主线的捆扎状态的捆扎用胶带,因此能够简化制造线束时的胶带卷绕作业,且通过所述捆扎用胶带防止所述连接器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而且,捆扎用胶带在连接器的周围卷绕至少一圈后,连续地以跨在已经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状态的连接器和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已经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状态的连接器和主线的周围,因此,可通过该卷绕在周围上的捆扎用胶带来抑制连接器相对于主线在该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其结果,可防止连接器在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移动而与其他部件接触。
此时,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分支电线沿着所述主线的表面来配设在该主线上,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这些分支电线及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分支电线及该主线的周围。根据所述结构,分支电线也通过捆扎用胶带而固定在主线上,因此能够削减该分支电线相对于主线突出的长度,并且,也能够通过所述捆扎用胶带防止所述分支电线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因此,该线束的使用变得更加容易。
另一方面,所述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接器具有: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绝缘外壳,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室,该端子收容室呈能让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以便将该电线侧端子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形状,并且,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以便将所述多个端子收容室沿着所述短路用金属板排列在与各嵌合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绝缘外壳用于保持所述短路用金属板,其中,在所述绝缘外壳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的、划分各端子收容室的内部与外部的壁部上,与各端子收容室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端子卡止部,该端子卡止部当将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中时向该绝缘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挠曲,允许所述电线侧端子通过,并在该电线侧端子通过后恢复到常规位置,将所述电线侧端子卡止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位置;在所述捆扎用胶带以通过所有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端子卡止部的部位的方式卷绕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周围上后,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以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所述线束中,连接器被固定在所述主线上,因此能够削减该分支电线相对于主线突出的长度。而且,可通过第一及第二捆扎用胶带来防止所述连接器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兼用于构成主线的电线的捆扎状态的保持和连接器在该主线上的固定,从而有助于线束结构及制造工序的简化。在该第一捆扎用胶带的内侧,连接器处于相对于主线在其圆周方向上容易偏移的状态,但除了该第一捆扎用胶带以外,还将第二捆扎用胶带从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的外侧进一步卷绕在所述主线上的连接器的设置区域,由此,在通过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将该连接器捆紧在所述主线上之后,通过所述第二捆扎用胶带进一步进行捆紧,借此,可抑制连接器在所述的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所述线束中,由于单纯地卷绕第一及第二捆扎用胶带,因此与以往那样在分支电线的周围除了捆扎用胶带以外还卷绕分支电线用胶带的情况相比,可减少体积。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第二捆扎用胶带的颜色与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不同。通过该颜色的不同,即使所述连接器整体被第一或第二捆扎用胶带覆盖,也能够用眼睛容易确认该连接器在所述线束上的配设位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中,较为理想的是,一边折叠来使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从该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一边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线上;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的周围。
所述分支电线的向沿着主线的方向突出的中间部分,即松弛部分防止大的张力作用于该分支电线与所述连接器的连接部分。此外,分支电线也通过第一捆扎用胶带固定在主线上,因此能够削减该分支电线突出于主线的长度,并且,也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来防止所述分支电线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因此,该线束的使用变得更加容易。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接器具有: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绝缘外壳,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室,该端子收容室呈能让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以便将该电线侧端子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形状,并且,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以便将所述多个端子收容室沿着所述短路用金属板排列在与各嵌合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绝缘外壳用于保持所述短路用金属板,其中,在所述绝缘外壳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的、划分各端子收容室的内部与外部的壁部上,与各端子收容室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端子卡止部,该端子卡止部当将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中时向该绝缘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挠曲,允许所述电线侧端子通过,并在该电线侧端子通过后恢复到常规位置,将所述电线侧端子卡止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位置,所述连接器以使形成有所述端子卡止部的壁部朝向与所述主线相反的一侧,且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设置在所述主线上;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与所述第二捆扎用胶带以通过所有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端子卡止部的部位的方式分别卷绕。
端子卡止部通常形成在绝缘外壳内。本发明中,通过在外壁形成端子卡止部,能够使绝缘外壳的外形为扁平且薄型的形状,从而能够削减相对于线束的突出量。
而且,利用第一捆扎用胶带和第二捆扎用胶带来限制端子卡止部向外侧的挠曲,能够更加切实地维持其卡止状态。即,端子卡止部即使未通过捆扎用胶带来限制其向外侧的挠曲,也能够卡止住各电线侧端子,但通过利用第一捆扎用胶带和第二捆扎用胶带,能够更加切实地维持各电线侧端子与嵌合部的嵌合状态,切实地防止电线侧端子从连接器脱落。
此外,通过分别将分支电线末端的电线侧端子插入绝缘外壳的各端子收容室内,嵌合于短路用导体的嵌合部,能够实现以该短路用导体为媒介的电线侧端子彼此之间的短路。而且,通过使连接器的短路用金属板以相对于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固定在主线上,能够将连接器相对于该主线突出的尺寸抑制得较小,从而能够推进线束整体的进一步的细线化。
此外,所述捆扎用胶带也可以连续地具有:卷绕所述主线的周围的部分;和以跨在该部分及载置于该部分的连接器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部分及载置于该部分的连接器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部分。
该线束中,连接器被固定在所述主线上,因此能够削减该分支电线相对于主线突出的长度。而且,对该连接器的固定利用了捆扎用胶带,因此能够简化制造线束时的胶带卷绕作业,且可通过所述捆扎用胶带防止所述连接器与其他部件直接接触。
而且,在卷绕于所述主线的周围的所述捆扎用胶带上载置所述连接器,从而将该连接器配设在所述主线上,载置有该连接器的捆扎用胶带在载置好所述连接器之后,连续地以跨在所述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状态的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状态的主线的周围,因此该连接器与捆扎用胶带的接触面积增加,并且该连接器被捆扎用胶带捆紧,借此,可抑制连接器在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的移动。即,该连接器在由捆扎用胶带从上下方夹持的状态下由该捆扎用胶带牢固地卷绕在主线上,从而该连接器在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移动时的摩擦力变大,借此,所述圆周方向上的移动得到抑制。其结果,可防止连接器在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移动来与其他部件接触。
在该线束中,也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折叠成从该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的状态下,所述连接器配置在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主线上,并且,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
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连接器具有: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绝缘外壳,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室,该端子收容室呈能让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以便将该电线侧端子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形状,并且,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以便将所述多个端子收容室沿着所述短路用金属板排列在与各嵌合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绝缘外壳用于保持所述短路用金属板,其中,在所述绝缘外壳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的、划分各端子收容室的内部与外部的壁部上,与各端子收容室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端子卡止部,该端子卡止部当将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中时向该绝缘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挠曲,允许所述电线侧端子通过,并在该电线侧端子通过后恢复到常规位置,将所述电线侧端子卡止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位置;在所述连接器以使形成有所述端子卡止部的壁部朝向与所述主线相反的一侧,且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来载置于卷绕在所述主线的周围的捆扎用胶带上之后,所述捆扎用胶带以通过所有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端子卡止部的部位的方式卷绕所述连接器,使得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即使将所述连接器以使形成有端子卡止部的壁部朝向与主线相反的一侧的姿势来配设于卷绕在所述主线的周围的捆扎用胶带上,端子卡止部也能够卡止住端子。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状态的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状态的主线的周围,并且以通过所有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端子卡止部的部位的方式进行卷绕,由此,可通过该捆扎用胶带进一步限制所有端子卡止部向绝缘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挠曲。借此,电线侧端子与嵌合部的嵌合状态得以维持,可更切实地防止电线侧端子从连接器脱落。
此外,通过分别将分支电线末端的电线侧端子插入绝缘外壳的各端子收容室内,并嵌合于短路用导体的嵌合部,能够实现以该短路用导体为媒介的电线侧端子彼此之间的短路。而且,通过使连接器的短路用金属板以相对于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固定在主线上,能够将连接器相对于该主线突出的尺寸抑制得较小,从而能够推进线束整体的进一步的细线化。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该线束具有分别构成多个短路电路的多个电路构成部件,各电路构成部件包括多根电线、与这些电线的一侧末端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以及与这些电线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该方法包含以下工序:主线形成工序,使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成束来形成主线;外部连接用连接器连接工序,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之前或之后,在所述各电线的一侧末端上连接所述外部连接用连接器;连接器连接工序,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之前或之后,在共同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的另一侧末端上连接共同的连接器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以及在所述各工序结束之后,将捆扎用胶带卷绕在构成所述主线的电线的周围来保持其捆扎状态,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的设置位置,使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工序;其中,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中,将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工序而连接于各电路构成部件的电线的末端上的连接器分散配置成,位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来对所述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进行布线。
所述方法中,以将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连接器配置在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的方式,对各电线进行布线,因此能够减小从该电路构成部件中的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到连接器所需的电线长度,借此,能够实现该线束的细线化及轻量化。并且,在使该电路构成部件彼此成束的状态下卷绕捆扎用胶带,并且在各连接器的配设位置,一并且高效地进行捆扎用胶带对线束主线上的卷绕和连接器对该主线上的固定。
所述方法中,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与所述各连接器连接工序的顺序也可以颠倒。但是,如果所述连接器连接工序包含以下步骤,则首先从通过主线形成工序所形成的主线中将同一电路构成部件所含的电线作为分支电线来抽出,借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这些分支电线彼此之间的短路,并且能够利用卷绕在主线周围的捆扎用胶带来高效地进行该分支电线及连接器的固定,其中,所述步骤是指:从通过所述主线形成工序而形成的主线所包括的电线中,将指定的多根电线作为分支电线来抽出的步骤;将连接器连接在这些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来使该分支电线彼此短路的步骤;以及在所述连接器的设置位置,将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器连接的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器连接的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步骤。
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中,对于至少一个电路构成部件,并用铜类电线和非铜类电线来作为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所述铜类电线的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所述非铜类电线具有除此以外的材质的导体,且该非铜类电线的单位长度重量、直径中的至少一个小于所述铜类电线;所述短路工序具有以下步骤:在所述铜类电线和所述非铜类电线的另一侧末端分别安装电线侧端子的步骤;以及使所述各电线侧端子嵌合在具有能与这些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短路用导体的连接器的该短路用导体上,以使所述各电线的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步骤。所述方法中,对于各电路构成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并用铜类电线和非铜类电线,因此,通过采用该非铜类电线,能够实现线束的细线化或轻量化。而且,这些铜类电线与非铜类电线尽管其导体的材质不同,但通过安装于该电线的末端的电线侧端子和包括这些电线侧端子可嵌合的短路用导体的连接器,能够顺利地相互短路。并且,在使该电路构成部件彼此成束的状态下卷绕捆扎用胶带,而且在各连接器的配设位置,一并且高效地进行捆扎用胶带对线束的主线上的卷绕和连接器在该主线上的固定。
本发明所涉及的方法中,较为理想的是,一边折叠来使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从所述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一边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线上,在此状态下,将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该方法中,能够一并且高效地进行捆扎用胶带对线束的主线上的卷绕和连接器在该主线上的固定,除此以外,由于该连接器与该主线之间的分支电线的中间部折叠成从该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主线的方向突出,因此对该分支电线的捆扎用胶带的卷绕作业也较为容易。
较为理想的是,在所述连接器的配设位置,在该连接器的周围卷绕至少一圈所述捆扎用胶带后,将该捆扎用胶带连续地以跨在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该方法中,能够一并且高效地进行捆扎用胶带对线束的主线上的卷绕和连接器在该主线上的固定,除此以外,当将连接器固定于主线上时,在该连接器的周围卷绕捆扎用胶带之后,在该连接器和主线上一并卷绕捆扎用胶带,通过这一简单的作业,能够获得固定在主线上的连接器难以在该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移动的线束。
此外,也可以将第一捆扎用胶带和第二捆扎用胶带用作为所述捆扎用胶带,其中,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用于卷绕构成所述主线的电线的周围来保持其捆扎状态,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的设置位置,该第一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所述第二捆扎用胶带用于从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的外侧进一步卷绕所述主线上的所述连接器的设置区域来将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以便在该区域加强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将所述连接器捆紧在所述主线上。
所述方法中,能够一并且高效地进行第一捆扎用胶带对线束的主线上的卷绕和利用第一捆扎用胶带将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而且,用于抑制固定在主线上的连接器在所述主线的圆周方向上偏移的第二捆扎用胶带,也只要对已卷绕于连接器的配设位置上的第一捆扎用胶带的外侧进行卷绕即可,其卷绕作业也较为容易。
或者,也可以在将所述捆扎用胶带卷绕于所述主线的周围之后,在该卷绕的捆扎用胶带上载置所述连接器,并将所述捆扎用胶带进一步以跨在该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主线,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所述方法中,也能够一并且高效地进行捆扎用胶带对线束的主线上的卷绕和连接器在该主线上的固定,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捆扎用胶带的卷绕作业,获得固定在主线上的连接器难以在该主线的圆周方向上移动的线束。
Claims (25)
1.一种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该线束包括多个短路电路,并且具有:
多个电路构成部件,分别构成所述短路电路;以及
捆扎用胶带,用于在这些电路构成部件彼此成束的状态下,将该电路构成部件彼此固定,其中,
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包括多根电线、与这些电线的一侧末端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以及与这些电线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
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以分散配置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的方式彼此成束,并且所述捆扎用胶带卷绕在这些电线的周围,其中,通过所述分散配置,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的连接器位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彼此成束来构成主线,从该主线中抽出共同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多根电线的末端来构成分支电线,在这些分支电线的末端上连接共同的所述连接器,并且,将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连接器、所述分支电线及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该分支电线及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连接器具有:
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
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用于保持该短路用金属板,
其中,所述连接器以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宽度尺寸相对于所述主线的直径之比为0.8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电路构成部件中,其连接器具有短路用导体,该短路用导体能与所述电线的另一侧末端上分别安装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并且,作为所述电线,混合存在该电线的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的铜类电线和具有除此以外材质的导体的非铜类电线,所述非铜类电线的单位长度重量和直径中的至少一个小于所述铜类电线,这些电线通过共同的所述连接器彼此短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铜类电线包括复合电线和铝类电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复合电线的导体包括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的线材和由不锈钢制成的线材,该复合电线具有小于所述铜类电线的直径,所述铝类电线的导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该铝类电线的单位长度重量小于所述铜类电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一边折叠来使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从该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一边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线上,在此状态下,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连接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分支电线从所述线束的分支起点的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用胶带连续地具有:卷绕所述连接器的周围至少一圈的部分;和以跨在已经卷绕有该部分的连接器及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已经卷绕有所述部分的连接器及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电线沿着所述主线的表面来配设在该主线上,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这些分支电线及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分支电线及该主线的周围。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
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
绝缘外壳,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室,该端子收容室呈能让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以便将该电线侧端子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形状,并且,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以便将所述多个端子收容室沿着所述短路用金属板排列在与各嵌合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绝缘外壳用于保持所述短路用金属板,其中,
在所述绝缘外壳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的、划分各端子收容室的内部与外部的壁部上,与各端子收容室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端子卡止部,该端子卡止部当将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中时向该绝缘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挠曲,允许所述电线侧端子通过,并在该电线侧端子通过后恢复到常规位置,将所述电线侧端子卡止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位置,
在所述捆扎用胶带以通过所有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端子卡止部的部位的方式卷绕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周围上后,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以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用胶带包括:
第一捆扎用胶带,卷绕构成所述主线的电线的周围来保持其捆扎状态,并且在所述主线上的连接器的设置位置,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以及
第二捆扎用胶带,从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的外侧进一步卷绕所述主线上的所述连接器的设置区域,以便在该区域加强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将所述连接器捆紧在所述主线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捆扎用胶带的颜色与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
一边折叠来使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从该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一边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线上,
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
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
绝缘外壳,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室,该端子收容室呈能让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以便将该电线侧端子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形状,并且,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以便将所述多个端子收容室沿着所述短路用金属板排列在与各嵌合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绝缘外壳用于保持所述短路用金属板,其中,
在所述绝缘外壳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的、划分各端子收容室的内部与外部的壁部上,与各端子收容室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端子卡止部,该端子卡止部当将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中时向该绝缘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挠曲,允许所述电线侧端子通过,并在该电线侧端子通过后恢复到常规位置,将所述电线侧端子卡止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位置,所述连接器以使形成有所述端子卡止部的壁部朝向与所述主线相反的一侧,且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设置在所述主线上,
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与所述第二捆扎用胶带以通过所有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端子卡止部的部位的方式分别卷绕。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捆扎用胶带连续地具有:卷绕所述主线的周围的部分;和以跨在该部分及载置于该部分的连接器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部分及载置于该部分的连接器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折叠成从该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的状态下,所述连接器配置在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主线上,并且,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具有:
短路用金属板,由一个金属板构成,并包括与所述各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所设置的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多个嵌合部,在该嵌合状态下,所述短路用金属板使所述分支电线彼此短路;以及
绝缘外壳,具有多个端子收容室,该端子收容室呈能让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以便将该电线侧端子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形状,并且,所述绝缘外壳具有在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上扁平的外形,以便将所述多个端子收容室沿着所述短路用金属板排列在与各嵌合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绝缘外壳用于保持所述短路用金属板,其中,
在所述绝缘外壳的所述厚度方向的一侧的、划分各端子收容室的内部与外部的壁部上,与各端子收容室相对应的部位形成有端子卡止部,该端子卡止部当将所述电线侧端子插入所述端子收容室中时向该绝缘外壳的外表面的外侧挠曲,允许所述电线侧端子通过,并在该电线侧端子通过后恢复到常规位置,将所述电线侧端子卡止在与所述嵌合部相嵌合的位置,
在所述连接器以使形成有所述端子卡止部的壁部朝向与所述主线相反的一侧,且所述短路用金属板相对于所述主线的径向大致垂直的姿势,来载置于卷绕在所述主线的周围的捆扎用胶带上之后,所述捆扎用胶带以通过所有的形成有所述多个端子卡止部的部位的方式卷绕所述连接器,使得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19.一种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线束,其特征在于该线束具有分别构成多个短路电路的多个电路构成部件,各电路构成部件包括多根电线、与这些电线的一侧末端连接的多个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以及与这些电线的另一侧末端连接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连接器,所述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主线形成工序,使所述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成束来形成主线;
外部连接用连接器连接工序,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之前或之后,在所述各电线的一侧末端上连接所述外部连接用连接器;
连接器连接工序,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之前或之后,在共同的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的另一侧末端上连接共同的连接器来使该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以及
在所述各工序结束之后,将捆扎用胶带卷绕在构成所述主线的电线的周围来保持其捆扎状态,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的设置位置,使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工序;其中,
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中,将通过所述连接器连接工序而连接于各电路构成部件的电线的末端上的连接器分散配置成,位于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外部连接用连接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附近,来对所述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进行布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连接工序包含以下步骤:
从通过所述主线形成工序而形成的主线所包括的电线中,将指定的多根电线作为分支电线来抽出的步骤;
将连接器连接在这些分支电线的末端上来使该分支电线彼此短路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连接器的设置位置,将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器连接的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与该连接器连接的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的步骤。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线形成工序中,对于至少一个电路构成部件,并用铜类电线和非铜类电线来作为该电路构成部件所包括的电线,所述铜类电线的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所述非铜类电线具有除此以外的材质的导体,且该非铜类电线的单位长度重量、直径中的至少一个小于所述铜类电线,
所述短路工序具有以下步骤:在所述铜类电线和所述非铜类电线的另一侧末端分别安装电线侧端子的步骤;以及使所述各电线侧端子嵌合在具有能与这些电线侧端子分别嵌合的短路用导体的连接器的该短路用导体上,以使所述各电线的另一侧末端彼此短路的步骤。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折叠来使所述分支电线的中间部分从所述分支电线的分支起点向沿着所述主线的方向突出,一边将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主线上,在此状态下,将所述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所述分支电线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连接器、该分支电线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的配设位置,在该连接器的周围卷绕至少一圈所述捆扎用胶带后,将该捆扎用胶带连续地以跨在已经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在该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捆扎用胶带和第二捆扎用胶带用作为所述捆扎用胶带,其中,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用于卷绕构成所述主线的电线的周围来保持其捆扎状态,并且在所述连接器的设置位置,该第一捆扎用胶带以跨在该连接器和所述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和该主线的周围,所述第二捆扎用胶带用于从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的外侧进一步卷绕所述主线上的所述连接器的设置区域来将该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以便在该区域加强所述第一捆扎用胶带将所述连接器捆紧在所述主线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捆扎用胶带卷绕于所述主线的周围之后,在该卷绕的捆扎用胶带上载置所述连接器,并将所述捆扎用胶带进一步以跨在该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该捆扎用胶带的主线上的方式,一并卷绕该连接器和周围已卷绕有所述捆扎用胶带的主线,使得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主线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0/000976 WO2011101890A1 (ja) | 2010-02-17 | 2010-02-17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98152A true CN102598152A (zh) | 2012-07-18 |
CN102598152B CN102598152B (zh) | 2014-10-22 |
Family
ID=44482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46845.4A Active CN102598152B (zh) | 2010-02-17 | 2010-02-17 | 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9054474B2 (zh) |
JP (1) | JP5216095B2 (zh) |
CN (1) | CN102598152B (zh) |
DE (1) | DE112010005274B4 (zh) |
WO (1) | WO201110189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4798A (zh) * | 2017-12-11 | 2019-06-1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便于组装的可视指示符的车辆线束 |
CN113875109A (zh) * | 2019-05-31 | 2021-12-3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布线部件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013682A (ja) * | 2012-07-04 | 2014-01-23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 |
JP2014155597A (ja) * | 2013-02-15 | 2014-08-28 | Hitachi Metals Ltd | カテーテル内電線 |
GB201305723D0 (en) * | 2013-03-28 | 2013-05-15 | Rolls Royce Plc | Mounting arrangement |
JP6206392B2 (ja) * | 2014-12-25 | 2017-10-04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2016207487A (ja) * | 2015-04-23 | 2016-12-08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538A (ja) * | 1992-07-07 | 1994-01-2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共用化生産方法 |
JPH06188055A (ja) * | 1992-12-17 | 1994-07-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CN1264193A (zh) * | 1999-02-16 | 2000-08-2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电缆接线连接器 |
JP2003297451A (ja) * | 2002-04-01 | 2003-10-17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
WO2009078374A1 (ja) * | 2007-12-18 | 2009-06-25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線短絡方法 |
WO2009090942A1 (ja) * | 2008-01-17 | 2009-07-23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組立方法 |
CN101630790A (zh) * | 2008-07-08 | 2010-01-2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556036A (en) * | 1975-10-30 | 1979-11-21 | Yazaki Corp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wire-harness |
DE3150220C2 (de) | 1981-12-18 | 1987-01-29 | Fa. Lisa Dräxlmaier, 8313 Vilsbiburg | Verzweigter Leitungsstrang, insbesondere Kabelbaum für Kraftfahrzeuge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
JPH0631029U (ja) * | 1992-09-22 | 1994-04-2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電線の端末部分の保護構造 |
JPH0799077A (ja) * | 1993-09-29 | 1995-04-11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ジヨイントコネクタと、それを用いる電線の相互接続方法 |
CA2145608C (en) | 1994-03-29 | 2000-06-20 | Kazuya Akashi |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JP3237412B2 (ja) * | 1994-08-31 | 2001-12-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および該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US6102347A (en) * | 1997-09-03 | 2000-08-15 |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 Cable tie |
JP2000173352A (ja) | 1998-12-01 | 2000-06-23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組立方法 |
DE60121681T2 (de) | 2000-08-02 | 2007-08-02 | Honda Giken Kogyo K.K. | Kabelbaumstruktur |
JP2003032859A (ja) * | 2001-07-09 | 2003-01-31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の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構造 |
CN100466109C (zh) | 2003-09-02 | 2009-03-04 | 住友电工钢铁电缆株式会社 | 包线及机动车用束线 |
JP4211982B2 (ja) * | 2003-12-19 | 2009-01-2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ワイヤハーネス分岐部の製造方法 |
JP2008108699A (ja) * | 2006-08-15 | 2008-05-08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シールド線のアース処理構造およびアース処理方法 |
JP5329100B2 (ja) * | 2008-01-23 | 2013-10-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線付きコネクタ端子が挿入されたコネクタ |
JP5365099B2 (ja) * | 2008-08-26 | 2013-12-11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 |
JP5365100B2 (ja) * | 2008-08-26 | 2013-12-11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0067405A (ja) * | 2008-09-09 | 2010-03-25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0
- 2010-02-17 JP JP2010531180A patent/JP5216095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2-17 WO PCT/JP2010/000976 patent/WO201110189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2-17 DE DE112010005274.3T patent/DE112010005274B4/de active Active
- 2010-02-17 CN CN201080046845.4A patent/CN102598152B/zh active Active
- 2010-02-17 US US13/499,437 patent/US9054474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1-09 US US14/593,356 patent/US2015011380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0538A (ja) * | 1992-07-07 | 1994-01-2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共用化生産方法 |
JPH06188055A (ja) * | 1992-12-17 | 1994-07-0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
CN1264193A (zh) * | 1999-02-16 | 2000-08-23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电缆接线连接器 |
JP2003297451A (ja) * | 2002-04-01 | 2003-10-17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
WO2009078374A1 (ja) * | 2007-12-18 | 2009-06-25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線短絡方法 |
WO2009090942A1 (ja) * | 2008-01-17 | 2009-07-23 |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 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組立方法 |
CN101630790A (zh) * | 2008-07-08 | 2010-01-20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04798A (zh) * | 2017-12-11 | 2019-06-18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便于组装的可视指示符的车辆线束 |
CN113875109A (zh) * | 2019-05-31 | 2021-12-31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布线部件 |
CN113875109B (zh) * | 2019-05-31 | 2023-12-12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 布线部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216095B2 (ja) | 2013-06-19 |
DE112010005274B4 (de) | 2021-11-04 |
US20120228024A1 (en) | 2012-09-13 |
US20150113803A1 (en) | 2015-04-30 |
US9054474B2 (en) | 2015-06-09 |
DE112010005274T5 (de) | 2013-02-28 |
JPWO2011101890A1 (ja) | 2013-06-17 |
WO2011101890A1 (ja) | 2011-08-25 |
CN102598152B (zh) | 2014-10-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98152B (zh) | 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 |
US8258402B2 (en) | Shielded wire-grounding construction | |
EP2841309B1 (en) | Wire harness | |
EP2761705B1 (en) | Wire harness | |
JP6645024B2 (ja) | 配線部材 | |
WO2005078869A1 (ja) | 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 |
US11505138B2 (en) | Wire harness | |
JP2010029033A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のプロテクタ | |
US10343627B2 (en) | Wire harness with connection member | |
JP5365100B2 (ja)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6644824B2 (ja) | 分岐回路体及び電線の分岐方法 | |
JP5365099B2 (ja)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 | |
WO2014045639A1 (ja)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システム | |
JP7330803B2 (ja) | 複合ケーブル、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2020191215A (ja) | 複合ケーブル、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および複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
JP2010067406A (ja)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US20240313468A1 (en) | Wiring harness and protector | |
US11433831B2 (en) | Wire harness | |
US20240313469A1 (en) | Wiring harness and protector | |
JP5365093B2 (ja) | 短絡回路を含むワイヤハーネス | |
JP2024140003A (ja) | 部品取付部材、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コネクタ取付方法 | |
JP2017216196A (ja) | コネクタの固定構造 | |
JP2010080114A (ja)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ワイヤハーネス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 |
JP3233091B2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