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7716A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87716A CN102387716A CN2010800160513A CN201080016051A CN102387716A CN 102387716 A CN102387716 A CN 102387716A CN 2010800160513 A CN2010800160513 A CN 2010800160513A CN 201080016051 A CN201080016051 A CN 201080016051A CN 102387716 A CN102387716 A CN 1023877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ce
- grain
- pulverizing
- cooking food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298 pulveriz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32696 partur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41000235342 Saccharomycete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8 knea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464 cereal grai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4
- 235000013339 cer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00
- 235000008429 brea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7
- 108010068370 Gluten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11194 food seasoning agen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5000021312 glute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855 ferm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151 fer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2149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12 process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4000000480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1552 granulated suga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1837 pasti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8620 Fagopyrum esculent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9419 Fagopyrum esculent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68988 Glycine max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0469 Glycine max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21307 Triti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09140 Tritic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2054 m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241 sca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58871 Echinochloa crus-gall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907 Guar gu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340 Hordeum vulgar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5979 Hordeum vulgar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8042 Zea may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4 Zea mays ssp. parviglum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017 Zea mays subsp may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895 bisc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329 brown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121 but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5822 corn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489 doughnu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01 egg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203 fruit ju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389 fruit/vegetable ju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65 guar g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2154 guar gum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0417 guar g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15 ingredi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927 pas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864 performance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550 pizz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00 radioactive trac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2639 sodium chlorid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07 star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9 thicken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FOR BAKING,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 A21D8/00—Methods for preparing or baking dough
- A21D8/06—Baking process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D—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FOR BAKING, e.g. BY ADDITION OF MATERIALS; BAKING; BAKERY PRODUCTS
- A21D6/00—Other treatment of flour or dough before baking, e.g. cooling, irradiating or heat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00—Cereal-derived products; Malt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7/10—Cereal-derived products
- A23L7/197—Treatment of whole grai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23L7/117 - A23L7/196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ake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 Noodles (AREA)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液工序,使谷粒进行吸液;粉碎工序,使粉碎叶片在包含吸液后的所述谷粒与液体在内的混合物中旋转,以粉碎所述谷粒;搅拌工序,利用搅拌叶片将由包含粉碎后的所述谷粒与液体在内的混合物所构成的生面原料搅拌成生面,并且,在所述粉碎工序后开始实施温度控制,并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而使生面温度从所述搅拌工序的至少中途开始被维持在恒定温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面包生面等可加热烹调食用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制作方法。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了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制作方法的生面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将谷物作为食物来摄取的情况下,有直接按粒状原样来烹调并食用的(粒食),也有碾成粉后再烹调食用的(粉食)。在粉食的情况下,通常将粉与水混合并揉和,形成一团称之为“生面”的物体后再进行加热烹调。也有在生面里混合入调味材料(食盐、砂糖、鸡蛋、黄油、起酥油等)的情况,另外,还有混合入干酵母、生酵母、天然酵母、曲子、泡打粉等的发泡诱发材料的情况。
这样制作出的生面,可以揉圆、拉长、制成长条或切细而调整形状,以获得所需的食品。然后,可将调整形状后的生面根据情况而经过发酵工序和干燥工序后,再用烤(面包、饼干、匹萨等)、炸(炸面圈、炸面包等)、蒸(馒头、蒸面包等)、焯(乌冬面、荞麦面、意大利面等)、煎炒(炒面、饺子等)、煮(面团儿、餺飥(日本食品,类似乌冬面)等)之类的手法加热烹调。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以在专利文献1中看到。专利文献1涉及一种面包生面的制作方法,其公开了一种在中种法混合揉面时或通过直捏法而在混合搅拌时,用生米经乳酸发酵及粉碎后的机能性淀粉液代替一部分的水而加入面包生面中来进行面包生面的制作的方法。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17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可是,在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生面时,至今为止都必须从获得谷物粉之后才能够开始。对于这一点,经过本申请人专心致力研究后,发明了通过以粒状的形式而利用手头具有的谷物(作为典型的物品,可以例举为米粒),从而在不用花费所谓制粉的工夫的条件下制作出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方法。并且,关于上述发明先行提出了专利申请(日本专利2008-201506)。
在此,对先行提出了专利申请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介绍。在该制作方法中,包含使粉碎叶片在规定量的谷粒和规定量的液体的混合物中旋转来粉碎谷粒的工序(粉碎工序),和将由粉碎谷粒和液体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原料用搅拌叶片搅拌成生面的工序(搅拌工序)。
本申请人发现,在上述粉碎工序中,由于粉碎叶片与谷粒之间的摩擦等原因,容易产生发热的问题。并且,例如在面包生面制作时,受此发热的影响,有时会导致在搅拌工序中加入的酵母菌的功效低下,从而使得搅拌工序无法很好地进行(第1问题点)。
另外,在本申请人至今为止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在粉碎工序中谷粒的粉碎不充分,从而在残留有粒径大的粉(或者说是粒)的状态下进入下一个搅拌工序,则会导致产生例如无法获得具备所预期的弹性的生面、或得到的生面质量不佳等的问题。因此,在粉碎工序中,需要将谷粒精细粉碎到规定程度。
关于这一点,通过对粉碎工序中的粉碎条件(例如转数、旋转时间、旋转模式等)预先进行实验等而求得适当的条件,并在这些预先获得的条件下进行粉碎工序,从而能够将谷粒稳定地精细粉碎至规定程度。
但是,作为用于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谷粒的候选,可以设想为例如米粒、大豆、麦子等各种各样的谷粒。另外,即使同样作为米粒,也存在白米和糙米这样多个种类的谷粒。在这些种类不同的谷粒中,存在硬度完全不同的谷粒,当将这些硬度不同的谷粒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粉碎时,所获得的粉碎粉的粒度将会各不相同。其结果为,通过之后的搅拌工序而获得的生面的品质将会不稳定,从而产生制作出不理想的生面的情况(第2问题点)。
此外,虽然也可以考虑对各种谷粒分别预先求得其适当的粉碎条件,并根据谷粒的种类而变更所设定的粉碎条件来进行粉碎工序,但由于用于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谷粒的候选种类众多,这种应对措施并不容易实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谷粒不经制粉工序而直接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方法中,可抑制粉碎工序中的发热的影响并适当地进行搅拌工序的制作方法。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谷粒不经制粉工序而直接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方法中,采用任意种类的谷粒都能够稳定地得到生面的制作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了以上这种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生面制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第一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吸液工序,使谷粒进行吸液;粉碎工序,使粉碎叶片在包含吸液后的所述谷粒与所述液体在内的混合物中旋转,从而粉碎所述谷粒,搅拌工序,利用搅拌叶片将由包含粉碎后的所述谷粒与液体在内的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原料搅拌成生面,并且,在所述粉碎工序后开始实施温度控制,且通过所述温度控制而使生面温度从所述搅拌工序的至少中途开始被维持在恒定温度。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将搅拌工序的开始时间点上的产品称为“生面原料”,将进行了搅拌而接近于目标生面的状态的产品,即使是半完成状态下也称为“生面”。
根据本方法,由于采用了将包含在粉碎工序中粉碎的谷粒与液体在内的混合物作为生面原料而搅拌成生面的结构,因此不在制粉上花费时间即可获得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并且,通过在粉碎工序后开始实施的温度控制,能够抑制在粉碎工序而产生的发热的影响。
在上述第一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即,在所述搅拌工序的中途且所述生面温度为所述恒定温度时,向生面中加入酵母菌。
根据本方法,将例如在面包生面制作中所需的酵母菌在适当温度下加入生面,从而能够在使其功效良好的同时制作出生面。
在上述第一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优选为,所述搅拌工序与所述温度控制的开始大致同时地开始。
根据本方法,通过进行温度控制从而在生面原料达到恒定温度前开始所述搅拌工序,并且在搅拌工序中将生面温度置于恒定温度。因此,能够高效地实施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制作。并且,根据本方法,优选为,在所述生面温度达到所述恒定温度的时间点,立即将酵母菌加入到生面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式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粉碎工序,使粉碎叶片在谷粒与液体的混合物中旋转,从而粉碎所述谷粒;搅拌工序,利用搅拌叶片将由包含粉碎后的所述谷粒与所述液体在内的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原料搅拌成生面;并且,所述粉碎工序的结束是以粉碎时的负载作为指标来进行判断的。
根据本方法,由于采用了将包含在粉碎工序中粉碎了的谷粒与液体在内的混合物(糊状物)作为生面原料而搅拌成生面的结构,因此不在制粉上花费时间即可获得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并且,由于采用了以粉碎时的负载作为指标来判断粉碎工序的结束的结构,因此能够在不受限于作为原料而使用的谷粒的硬度不同的条件下,在将谷粒精细粉碎到规定程度的阶段使粉碎工序结束。也就是说,根据本方法,由于无论使用任何种类的谷粒,经粉碎工序后所获得的粉碎粉的粒度均能够保持稳定,因此能够在不受限于作为原料而使用谷粒种类的影响的条件下,获得稳定品质的生面。
在上述第二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优选为,所述粉碎工序中的所述粉碎叶片的旋转为间歇旋转。
根据本方法,能够通过重复实施粉碎叶片的旋转、停止,从而有效地使谷粒在容器内对流,进而使粉碎效率得到提高。
在上述第二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优选为,在所述粉碎工序之前,实施使所述谷粒进行吸液的吸液工序。
根据本方法,由于是将吸液后的谷粒在粉碎工序中进行粉碎,因此易于将谷粒粉碎至其芯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了上述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生面制作装置。
根据本方法,能够抑制在粉碎工序中产生的发热的影响而进行搅拌工序。另外,根据本方法,能够在不受限于作为原料而使用的谷粒种类的条件下,稳定地将谷粒精细粉碎至规定程度。因此,在利用谷粒不经制粉工序而直接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生面时,易于获得稳定品质的生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利用谷粒不经制粉工序而直接制作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因此拓宽了谷粒烹调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整体流程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流程的模式性的图表。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所包含的吸液工序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吸液工序中液温与浸渍时间之间关系的一个示例的表格。
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所包含的粉碎工序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6为用于说明粉碎时的负载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的模式图。
图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所包含的搅拌工序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8为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生面制作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吸液工序
#20粉碎工序
#30搅拌工序
100生面制作装置
112控制部
113温度传感器
120容器
12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1至8,对本发明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面包生面的情况例举为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一个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整体流程图。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流程的模式性的图表。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所包含的吸液工序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4为表示吸液工序中液温与浸渍时间的关系的一个实施例的表格。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所包含的粉碎工序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6为用于说明粉碎时的负载相对于时间的变化的模式图。图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所包含的搅拌工序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8为表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的生面制作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剖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中,包含吸液工序#10、粉碎工序#20、搅拌工序#30,并按照此顺序而进行各工序。接下来,对各工序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吸液工序#10进行说明。该吸液工序#10的目的在于,通过使谷粒中包含液体,从而在之后进行的粉碎工序#20中,易于将谷粒粉碎至其芯部。
在步骤#11中,对谷粒(虽然米粒是最容易获得的,但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谷物,例如小麦、大麦、粟、稗、荞麦、玉米、大豆等的颗粒)进行计量,并将规定量的谷粒装入容器中。在步骤#12中,对液体进行计量,并将规定量的液体装入容器中。作为液体一般会使用水,不过也可以使用汤汁0034这种具有调味成分的液体,还可以使用果汁。另外,也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液体。并且,步骤#11与步骤#12的顺序也可以调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采用米粒来作为谷粒,采用水来作为液体。
在步骤#13中,将谷粒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容器内静置。步骤#14与步骤#13的静置开始大致同时地实施,使用例如温度计来检测液体的温度(液温)。关于液温,可以采用直接将温度计插入液体中来进行检测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通过测定容器温度来间接进行检测的方式。液温的检测是由于考虑到谷粒的吸液速度会根据液温而变动,从而为了根据液温而改变液体进入谷粒的浸渍时间而实施的。一般情况下,在液温高的情况下谷粒吸液的速度具有加快的倾向,而液温低的情况下谷粒吸液的速度具有变慢的倾向。
在步骤#15中,基于检测出的液温来决定谷粒在液体中浸渍的时间。图4所示的表格为,假设使谷粒吸水(吸液)时的浸渍时间的设定例。通过以这种方式根据水温(液温)来改变浸渍时间,从而例如在夏季时能够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另外,虽然在冬季时会使加热烹调食品生面的制作时间延长,但由于给予了适当的吸水时间,因此在之后的粉碎工序中不容易发生不良状况。
并且,在图4中,例如5~10表示5℃以上而小于10℃。其他的温度区域也同样如此表示。另外,在图4中,虽然采用了以5℃间隔而设定不同浸渍时间的方法,但是也可以以例如更小的温度间隔或更大的温度间隔来设定浸渍时间。另外,温度上限(图4中为35℃)和下限(图4中为5℃),显然也可以从图4所示的温度进行变更。而且,液温检测的时机也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在液体加入容器内后的时间点上立即进行测定。
在步骤#16中,为了使谷粒仅以所确定的浸渍时间而在液体中进行浸渍而开始实施时间测定。在步骤#17中,确认在步骤#16中开始的测定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先确定的浸渍时间(预定的浸渍时间)。若经过了预定的浸渍时间则结束吸液工序#10。
并且,也可以在吸液工序#10的初始阶段中使粉碎叶片旋转,且之后也使粉碎叶片断续地旋转。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谷粒表面产生伤痕,从而提高了谷粒的吸液效率。另外,也可以在吸液工序#10中加热液体使液温上升(例如加热到50℃等),并在此温度下以规定时间来进行吸液。通过在高温下使谷粒进行吸液,能够使吸液速度加快,从而能够缩短吸液工序#10所需要的时间。
接下来,参照图5所示的流程图对粉碎工序#20进行说明。该粉碎工序#20为将谷粒糊状化的工序。若谷粒的粉碎不充分,则有时生面会做得不好。因此,在该粉碎工序#20中,需要将谷粒精细粉碎至一定程度。在本实施方式的粉碎工序#20中进行了改善,从而即使在使用硬度不同的谷粒作为原料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获得被精细粉碎至规定程度的粉。
图6为表示在粉碎叶片以相同转速连续旋转的情况下的、粉碎时的负载的时间变化的图表。在图6中,A、B、C表示谷粒的种类,其硬度按照谷粒A、谷粒B、谷粒C的顺序而逐渐变大。如图6所示,由于硬度较小的谷粒A容易被粉碎,因此相对于时间变化的、粉碎时的负载的降低率具有增大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硬度大的谷粒C较难粉碎,因此相对于时间变化的、粉碎时的负载的降低率具有减小的倾向。因此,在相同时间的粉碎中,各种谷粒A、B、C的粉碎程度有所不同。
由于粉碎时的负载与粉碎后粉的粒度有关,因此若粉碎时的负载相同,则可以判断为粉碎后的粉的粒度等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粉碎工序#20中设定为,在粉碎时的负载到达一定程度(此程度作为例如图6中虚线所示的阈值而确定的值,可预先通过实验等而求得)时,粉碎工序#20结束。通过这种方式,即使在使用硬度不同的谷粒作为原料的情况下,也能够稳定地获得被精细粉碎至规定程度的粉。以下,参照图5对粉碎工序#20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在步骤#21中,将在吸液工序#10中吸液后的谷粒和液体装入容器。此液体既可以与之前在吸液工序中所使用的液体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例举出仅使用相同种类的液体来进行替换的情况、以及使用不同种类液体来进行替换的情况)。另外,根据情况不同,也可以在这一阶段中向容器中添加例如调味材料等的添加物。并且,在使用与吸液工序#10中所使用的容器相同的容器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该步骤#21,而在吸液工序#10结束后进行接下来要说明的步骤#22。
在步骤#22中,在包含谷粒与液体的混合物(包括该混合物仅为谷粒与液体的混合物的情况,本实施方式即为这一情况)中,开始粉碎叶片的旋转。在步骤#23中,与粉碎叶片的旋转开始大致同时地,开始进行时间测定。另外,在步骤#24中,进行粉碎时的负载(粉碎负载)的检测。
并且,粉碎时的负载只需通过例如驱动粉碎叶片旋转的电机所施加的负载来获得即可。电机所施加的负载可以以例如电机的电功率值、电流值、电机的温度变化(温度上升)等作为指标来取得。例如,在以电机的温度变化作为粉碎时的负载的指标的情况下,需要另外设置用于温度检测的传感器,而在以电机的电功率值或电流值作为粉碎时的负载的指标的情况下,则不需要另外准备传感器。考虑到这些方面,虽然宗旨上并不限定于此,但是优选为,采用电机的电功率值或电流值来作为粉碎时的负载的指标。
在步骤#25中,确认在步骤#24中检测出的粉碎负载(例如电机的电功率值等)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规定程度(阈值)。在此,在步骤#24中检测出的粉碎负载达到了预先设定的规定程度(例如通过电机的电功率值来进行设定)则结束粉碎工序#20。另一方面,在步骤#24中检测出的粉碎负载未到达规定程度的情况下,则进入步骤#26。
在步骤#26中,确认粉碎叶片的旋转时间是否已经过了1分钟。若粉碎叶片的旋转时间尚未经过1分钟,则返回步骤#24,并再次实施步骤#24、步骤#25。另一方面,若粉碎叶片的旋转时间已经过了1分钟,则进入步骤#27并停止粉碎叶片的旋转。
在步骤#28中,确认从粉碎叶片的旋转停止起是否已经过了3分钟。在旋转停止后已经过了3分钟的情况下则进入步骤#29。在步骤#29中,重新开始粉碎叶片的旋转。此后返回到步骤#24,并重复执行步骤#24到#29,直至在步骤#25中判断为粉碎负载已到达规定程度。
关于粉碎叶片的旋转控制,参照图2来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粉碎叶片被设定为,反复进行旋转(开启)和停止(关闭)的间歇旋转。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旋转1分钟后停止3分钟的的间歇旋转。并且,在上述粉碎时的负载达到规定程度之前间歇运转将一直持续,若粉碎时的负载达到规定程度,则即使是在1分钟的旋转动作中也停止旋转并结束粉碎工序#20。
但是,上述情况仅为一个例子,粉碎叶片的旋转控制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进行变更。另外,关于粉碎工序中粉碎叶片的旋转,并非必须采用间歇旋转,也可以采用连续运转。但是,在设定为间歇旋转时,由于能够有效地使谷粒在容器内进行对流,从而能够提高粉碎效率,故为优选。
接下来,对图7中的流程图所示的搅拌工序#30进行说明。该搅拌工序#30为,将生面原料用搅拌叶片搅拌成生面的工序。在此,生面原料指的是包含在粉碎工序#20中粉碎了的谷粒与液体的混合物,其呈糊状。如上所述,在本说明书中,将搅拌工序开始的时间点上的制品称为“生面原料”,而将通过进行搅拌从而接近了作为目标的生面的状态的物品,即使处于半完成状态也称为“生面”。
在步骤#31中,将生面原料装入容器内。并且,在使用与粉碎工序#20中所使用的容器相同的容器的情况下,可以省略该步骤#31,而在粉碎工序#20结束后进入接下来要说明的步骤#32。在步骤#32中,向生面原料中加入规定量的面筋。这时,也可以根据需求而加入食盐、砂糖、起酥油这样的调味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加入了上述调味材料。
在步骤#33中开始实施温度控制。在图2所示的粉碎工序#20中,由于粉碎叶片与谷粒的摩擦等原因而产生了发热。因此,生面原料的温度容易变为高于搅拌工序#30中所预期的温度。另外,搅拌叶片开始旋转时,生面温度将随着该旋转而上升。为此,开始实施温度控制以维持在所预期的温度下。
该温度控制使用了用于对容器进行冷却的冷却单元和用于对容器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来实施温度控制以维持在所预期的温度下。此处的温度可以直接测量生面(在初期阶段为生面原料)的温度而获得,也可以通过测量容器温度而间接获得。并且,作为冷却单元,可以例举出例如使用水或冰的单元、或使用帕耳帖元件的单元等。作为加热单元,可以例举出例如使用电热线的单元或使用温水的单元等。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温度控制主要意义在于,降低在粉碎工序#20中上升了的温度,以及抑制由于搅拌而上升的温度,基本上以采用冷却单元的冷却为主。
在步骤#34中,在生面原料中开始搅拌叶片的旋转,并且开始实施用于测定从搅拌开始起的时间的时间测定。该步骤#34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2所示的步骤#33的温度控制开始大致同时地实施。随着搅拌叶片的旋转,从而生面原料被搅拌成粘成一团、且具备规定弹力的生面。
并且,虽然搅拌叶片的旋转方法并不需要特别地限定,但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前半程进行间歇旋转而后半程进行连续旋转。在图7所示的流程图中,省略了与搅拌叶片的间歇旋转相关的详细内容的记载。
在步骤#35中,确认搅拌中的生面的温度(生面温度)是否为28℃。由于本实施方式为面包生面的制作方法,因此以后文所述的方式而加入干酵母和生酵母之类的酵母菌以作为发泡诱发材料。由于酵母菌如果不在适当的温度下则功效将会降低,因此需要调节至使其活跃发挥功效的温度。作为该温度一般设定在30℃左右较好,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生面温度调整到28℃以使酵母菌活跃发挥功效。
在通过温度控制而使生面温度被冷却到28℃时,于此时间点进入步骤#36。在步骤#36中,在生面温度成为28℃的生面中加入酵母菌(此时为干酵母)。在步骤#37中,确认加入干酵母之后经过了多少时间。若经过了规定时间则进入步骤#38并停止搅拌叶片的旋转。此时,制作完成了粘成一团、且具备规定弹力的生面。
制作完成后的生面,在经过了发酵工序后的阶段中被加热烹调。另外,也可以将制作完成后的生面冷藏或冷冻保存,错开时间后再进行加热烹调。另外,实施了冷藏保存或冷冻保存的处理的各个阶段的生面也可以作为商品而进行流通。
上述的各工序既可以在每个工序中使用不同的器具来执行,也可以在多个工序中共用相同的器具来执行。关于在每个工序中使用不同器具的情况,可以例举为,在吸液工序#10中使用钵、桶、盆等,在粉碎工序#20中使用混合装置,在搅拌工序#30之后使用自动制面包机。
在吸液工序、粉碎工序及搅拌工序中均被共用的器具的结构示例如图8所示。图8的生面制作装置100的形式为,在内置有电动机(电机)111及控制部112(例如为搭载有微电脑的基板)的本体110上,设置有装卸自如的容器120。容器120为杯状,其上方的开口被盖121所密封。容器120的底部中央处配置有粉碎与搅拌共用的叶片122。
叶片122通过联轴器123而连接于电动机111的轴,从而被电动机111驱动旋转。容器120的外周卷绕有加热单元124与冷却单元125。加热单元124可以由电热加热器或IH加热器构成,冷却单元125可以由冷水管或帕耳帖元件构成。容器120优选由热传导性能良好的金属制成。在本体110内设有对容器120内的温度进行测定的温度传感器113。
在从谷粒制作面包用的生面时,以如下方式来使用生面制作装置100。打开盖121,向容器120中加入规定量的谷粒与规定量的液体后,再将盖121盖严,并首先执行吸液工序#10。在该吸液工序#10中,利用温度传感器113来检测液温。基于所检测出的液温来决定吸液工序#10的时间(谷粒浸渍到液体中的浸渍时间)。该浸渍时间预先以图4所示的表格的形式而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中,并可通过控制部112来进行确定。关于吸液工序#10的结束,可以设定为例如鸣响蜂鸣器等的提示音。
并且,如上所述,在该吸液工序#10中,可以通过控制部112的控制而使叶片122断续地旋转从而在谷粒表面形成伤痕。
进入粉碎工序#20后,使叶片122高速旋转(可以是间歇旋转)来粉碎谷粒。由此,形成了由粉碎谷粒与液体的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原料。在粉碎工序#20中,例如使用电动机111的电功率值或电流值来检测粉碎时的负载,并在该负载达到规定程度的时间点结束粉碎工序#20。通过采用能够将电动机111的电功率值等向控制部112进行发送的构成,从而能够由控制部112判断出粉碎工序#10的结束时间点从而自动地结束粉碎工序#10。
并且,粉碎工序#20的开始,既可以设定为在吸液工序结束后通过按下开始键来开始,也可以设定为自动开始。
在粉碎工序#20结束的时间点开始温度控制,从而基于温度传感器113的检测温度而使加热单元124和冷却单元125适当发挥功能,以使生面温度维持在所预期的温度(例如28℃)。该温度控制可以通过手动来执行,也可以通过控制部112来实施自动控制。另外,该温度控制可以通过例如设置温度控制开始用的按钮来开始,也可以在判断出粉碎工序#20结束的时间点通过控制部112而自动开始。
在粉碎工序#20结束的时间点,打开盖121,向生面原料中加入规定量的面筋且根据需要而加入规定量的调味材料。
此后,关闭盖121并开始搅拌工序#30。在搅拌工序#30中,使叶片122低速旋转,从而将生面原料及加入其中的面筋和调味材料充分揉捏搅拌成为一团生面。在搅拌工序#30开始时,通常与所预期的温度有差异。在通过温度控制而达到所预期的温度的时间点,打开盖121,并向生面中加入规定量的发泡诱发材料(例如干酵母)。并且,可以采用通过例如蜂鸣器等发出提示音来通知达到了所预期的温度的结构。
在加入发泡诱发材料后关闭盖121,并使叶片122低速旋转,从而搅拌生面和发泡诱发材料以完成生面的制作。生面的制作完成设定为,通过例如从搅拌开始起的总计时间来进行管理,在总计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间点上,结束搅拌工序#30。并且,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搅拌工序#30的结束在从搅拌开始起的总计时间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时间点上自动停止。另外,可以采用通过例如蜂鸣器等发出提示音来通知搅拌工序#30的结束的结构。
生面制作完成后,将生面从容器120中取出,或者将生面就此放在容器中等待生面进一步发酵。在获得所预期的发酵的生面后,将其放入烤面包装置中烤制面包。
如此,通过在同一个容器120内进行从吸液工序#10到搅拌工序#30,从而不需要在从一个工序转移到另一个工序时将容器内的物品转移到另外的容器中,能够缩短时间。另外,也不会出现谷粒或生面原料的一部分残留在之前工序中所使用的容器的内壁上,从而导致产量逐渐减少的问题。
并且,在上述生面制作装置100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粉碎工序#20与搅拌工序#30中改变叶片122的旋转方向,从而在粉碎工序#20中使叶片122一侧的锋锐刃部与谷粒接触,而在搅拌工序#30中使叶片122另一侧的不尖锐端面按压生面原料。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加以各种改变而进行实施。
例如,在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粉碎工序#20之前执行吸液工序#10的结构,并采用了在吸液工序#10中根据液体的温度来改变谷粒浸渍到液体中的浸渍时间的结构。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定于此结构。即,例如也可以采用不执行吸液工序的结构。但是,由于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执行吸液工序时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粉碎,故为优选。
另外,例如吸液工序中的上述浸渍时间也可以是规定的固定时间。但是,这种情况下为了减低发生谷粒吸液不足的可能性,优选预先设定较长的浸渍时间。由于此原因,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根据液温来改变上述浸渍时间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时间效率,故为优选。
另外,在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粉碎工序后同时开始温度控制和搅拌工序的结构。但是,并不意味着本发明限定于此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即,在通过于粉碎工序后开始的温度控制而使生面原料达到所预期的温度之后,再开始搅拌工序。此时,从搅拌工序开始时起生面温度将被维持在恒定的温度。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结构时间效率更高,故为优选。
另外,在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在面包生面制作时将面筋加入到生面原料中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不加入面筋的结构。这种情况下,例如也可以采用代替面筋而加入增稠稳定剂(例如瓜尔胶)等的方式。
另外,以上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以加热烹调食品生面为面包生面的情况为例而进行了说明,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的适用范围限定于面包生面,本发明可以广泛适用于加热烹调食品生面中。例如,根据生面的种类,可实行如下这种粉碎、搅拌工序。并且,此时,通过也采用以粉碎时的负载作为指标来判断粉碎工序的结束的结构,从而也能够在不受限于作为原料而使用的谷粒的硬度不同的条件下,在将谷粒精细粉碎到规定程度的阶段结束粉碎工序。也就是说,由于能够实现通过粉碎工序而获得的粉碎粉的粒度保持稳定,因此能够在不受限于作为原料而使用的谷粒种类的条件下,获得稳定品质的生面。
蛋糕生面
以与面包生面大致相同的液体比例来进行粉碎工序#20。在生面原料中加入蛋、砂糖、泡打粉等,并进行搅拌工序#30。由此,能够得到柔软糊状的生面。
面条生面
在粉碎工序#20后,在生面原料中加入盐并进行搅拌工序#30。由此,能够得到比面包生面更硬,更具有弹性的生面。
意大利面生面
在粉碎工序#20后,在生面原料中加入盐和油并进行搅拌工序#30。由此,能够得到比面包生面更硬,更具有弹性的生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加热烹调食品的生面制作中,其适合于例如面包生面的制作。
Claims (7)
1.一种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液工序,使谷粒进行吸液;
粉碎工序,使粉碎叶片在包含吸液后的所述谷粒与液体在内的混合物中旋转,从而粉碎所述谷粒;
搅拌工序,利用搅拌叶片,将由包含被粉碎的所述谷粒与所述液体在内的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原料搅拌成生面;
并且,在所述粉碎工序后开始实施温度控制,通过所述温度控制,从而使生面温度从所述搅拌工序的至少中途开始被维持在恒定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搅拌工序的中途且所述生面温度被维持在所述恒定温度的情况下,向生面中加入酵母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工序与所述温度控制的开始大致同时地开始。
4.一种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粉碎工序,使粉碎叶片在包含谷粒与液体在内的混合物中旋转,从而粉碎所述谷粒;
搅拌工序,利用搅拌叶片,将由包含粉碎后的所述谷粒与所述液体在内的混合物构成的生面原料搅拌成生面;
并且,所述粉碎工序的结束以粉碎时的负载为指标来进行判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粉碎工序中的所述粉碎叶片的旋转为间歇旋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粉碎工序之前,实施使所述谷粒进行吸液的吸液工序。
7.一种生面制作装置,其应用了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96003A JP5609001B2 (ja) | 2009-04-10 | 2009-04-10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及び生地製造装置 |
JP2009-096003 | 2009-04-10 | ||
PCT/JP2010/056407 WO2010117048A1 (ja) | 2009-04-10 | 2010-04-09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及び生地製造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87716A true CN102387716A (zh) | 2012-03-21 |
Family
ID=42936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60513A Pending CN102387716A (zh) | 2009-04-10 | 2010-04-09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609001B2 (zh) |
CN (1) | CN102387716A (zh) |
TW (1) | TW201043141A (zh) |
WO (1) | WO2010117048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708A (zh) * | 2009-04-10 | 2012-03-2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US20210315223A1 (en) * | 2018-10-03 | 2021-10-14 | Geoffrey Molders | Composition of a milk-containing beverage containing speculoos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it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2063518A1 (ja) * | 2010-11-09 | 2012-05-18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自動製パン器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69898A (ja) * | 1998-09-03 | 2000-03-07 | Mk Seiko Co Ltd | 精米機能を備えた食品加工装置および精米装置 |
CN1518880A (zh) * | 2003-02-07 | 2004-08-11 | ������������ʽ���� | 自动制面包机和面包制作方法 |
JP2004261232A (ja) * | 2003-02-19 | 2004-09-24 | Shitogi Japan:Kk | 自動製パン器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パンの製造方法 |
CN1717182A (zh) * | 2002-11-25 | 2006-01-04 |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 生产米粉的方法及其应用 |
JP2009125515A (ja) * | 2007-11-28 | 2009-06-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自動製パン器 |
JP2010035475A (ja) * | 2008-08-05 | 2010-02-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 |
CN102387708A (zh) * | 2009-04-10 | 2012-03-2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67104B2 (ja) * | 2005-04-05 | 2011-04-06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自動製パン器 |
JP4660284B2 (ja) * | 2005-06-02 | 2011-03-30 | エムケー精工株式会社 | 自動製パン機 |
EP2308312A1 (en) * | 2008-08-05 | 2011-04-13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Method for producing food dough to be cooke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read |
-
2009
- 2009-04-10 JP JP2009096003A patent/JP560900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04-09 CN CN2010800160513A patent/CN102387716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4-09 WO PCT/JP2010/056407 patent/WO201011704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09 TW TW099111019A patent/TW201043141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69898A (ja) * | 1998-09-03 | 2000-03-07 | Mk Seiko Co Ltd | 精米機能を備えた食品加工装置および精米装置 |
CN1717182A (zh) * | 2002-11-25 | 2006-01-04 | 株式会社林原生物化学研究所 | 生产米粉的方法及其应用 |
CN1518880A (zh) * | 2003-02-07 | 2004-08-11 | ������������ʽ���� | 自动制面包机和面包制作方法 |
JP2004261232A (ja) * | 2003-02-19 | 2004-09-24 | Shitogi Japan:Kk | 自動製パン器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パンの製造方法 |
JP2009125515A (ja) * | 2007-11-28 | 2009-06-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自動製パン器 |
JP2010035475A (ja) * | 2008-08-05 | 2010-02-18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 |
CN102387708A (zh) * | 2009-04-10 | 2012-03-2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KAZUNORI EGAWA: "Ine Riyo eno Aratana Michi o Hiraku Komeko Pan no Kaihatsu", 《RESEARCH JOURNAL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87708A (zh) * | 2009-04-10 | 2012-03-21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US20210315223A1 (en) * | 2018-10-03 | 2021-10-14 | Geoffrey Molders | Composition of a milk-containing beverage containing speculoos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i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043141A (en) | 2010-12-16 |
JP5609001B2 (ja) | 2014-10-22 |
WO2010117048A1 (ja) | 2010-10-14 |
JP2010246404A (ja) | 2010-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30895B2 (ja)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 | |
JP5810280B2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CN104545464A (zh) | 带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食品浆制作方法 | |
WO2010016400A1 (ja)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及びパン製造方法 | |
CN104586259A (zh) | 带有后发酵功能的食品处理机及发酵原浆制作方法 | |
JP5824616B2 (ja) | パン生地生成機及びそのパン生地を用いた製パン機 | |
CN102387716A (zh)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
JP5716162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CN211432477U (zh) | 用于煮粥的加热搅拌机 | |
CN104905702B (zh) | 烹饪器具 | |
WO2018135068A1 (ja) | 米粉パンおよびその生地の製造方法 | |
JP5609002B2 (ja)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及び生地製造装置 | |
CN102387708B (zh) | 加热烹调食品生面制作方法及生面制作装置 | |
JP5167169B2 (ja)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 | |
JP2001275630A (ja) | ルウ製造装置およびルウ製造方法 | |
JP5824617B2 (ja) | パン生地生成機及びそのパン生地を用いた製パン機 | |
CN104540400A (zh) | 卤及其原料的制造方法、卤、奶油沙司、以及冷冻食品 | |
JP6528084B2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5810278B2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5870245B2 (ja) | 自動製パン機 | |
JP3523155B2 (ja) | 食品の加熱調理装置及び方法 | |
JP5167168B2 (ja) | 加熱調理食品生地製造方法 | |
CN221386115U (zh) | 一种预制菜制品搅拌装置 | |
JP2014054492A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
JP2016150125A (ja) | 自動製パン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3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