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2189311B - 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89311B
CN102189311B CN201110060870.4A CN201110060870A CN102189311B CN 102189311 B CN102189311 B CN 102189311B CN 201110060870 A CN201110060870 A CN 201110060870A CN 102189311 B CN102189311 B CN 1021893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wind path
wind
supply uni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608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89311A (zh
Inventor
永见一敏
上井敏光
真锅阳彦
田岛弘恒
卫藤哲弥
吴羽真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h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h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308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118867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05693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76429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hen Corp filed Critical Daih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893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3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893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893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粉尘向配置有部件的空间的侵入的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A)具备:空洞状的风路(9);具有空气的吸入口(80)及排出口(81)且从排出口(81)向风路(9)送入风的风扇(8);沿着风路(9)配置的部件(3),利用通过风路(9)的风对部件(3)进行冷却,其中,风扇(8)与风路(9)相邻且配置在由壁围成的空间(B2)中,并且壁包括与吸入口(80)对置的风扇对置壁(2A),风扇对置壁(2A)具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向空间(B2)内引导的吸气孔部(20),且吸气孔部(20)设置在风扇对置壁(2A)上相对于吸入口(80)的正面区域向风扇对置壁(2A)的面内方向错位的区域。

Description

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焊接用的电源装置,特别涉及具备用于空气冷却的风扇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焊接用的电源装置,已知有具备防尘用的箱体及前面板、配置在上述箱体及前面板的内侧的焊接电源部、向该焊接电源部的内部送风的风扇的电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文献所公开的电源装置中,在焊接电源部的内部内置有作为冷却对象的部件,风扇设置在焊接电源部的前表面部。将焊接电源部收容在箱体内后,用前面板覆盖前表面部。在相对于前面板的风扇成为正面的部分设有用于取入外部空气的开口部。这种电源装置在工厂等粉尘多的氛围环境下使用。
然而,在上述现有的电源装置中,由于开口部位于风扇的正面,因此漂浮在该开口部附近的粉尘容易瞬间被风扇吸引而取入,存在粉尘容易与来自风扇的风一起进入焊接电源部的内部这样的难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481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粉尘向配置有部件的空间的侵入的电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发明中,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性机构。
本发明提供的电源装置具备:空洞状的风路;具有空气的吸入口及排出口且从所述排出口向所述风路送入风的风扇;沿着所述风路沿配置的部件,利用通过所述风路的风对所述部件进行冷却,所述电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与所述风路相邻且配置在由壁围成的空间中,所述壁包括与所述吸入口对置的风扇对置壁,所述风扇对置壁具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向所述空间内引导的吸气孔部,且所述吸气孔部设置在所述风扇对置壁上相对于所述吸入口的正面区域向所述风扇对置壁的面内方向错位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具备保护装置内部的箱体罩,所述风扇对置壁由所述箱体罩的一面形成。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风路在所述箱体罩的内侧设置成水平纵长状,并且所述风扇以所述排出口面对所述风路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空间中,所述风扇对置壁相对于所述风路平行,并且所述吸气孔部设置在所述风扇对置壁上靠水平方向端部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气孔部设置在所述风扇对置壁上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或靠上部的区域。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风路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成为风的出口,所述箱体罩具有面向所述各出口的正面部及背面部,在该正面部及背面部设有用于将来自所述出口的风向外部引导的通风孔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风路呈由在水平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垂直壁、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部壁及底部壁围成的横截面矩形形状,所述部件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配置,并且所述空间通过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另一方与所述风路分隔开,所述风扇的排出口配置成从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另一方的内表面吹出风。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而配置在其外侧。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而配置在其外侧的所述部件为电子部件,在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的内侧配置有散热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部件的一部分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的中的至少任一方而贯通该壁配置。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部件为电抗器或变压器,且这些部件的线圈部分位于所述风路内。
在所述结构中,风扇工作时,风扇的配置空间整体成为负压,相伴于此,外部空气通过吸气孔部而被引入配置空间内。风扇吸入从吸气孔部引入而在配置空间内流动来的空气,将这些空气作为风向风路送出。此时,在配置空间内,空气从吸气孔部向风扇的吸入口流动,其间粉尘被充分地去除。因此,风扇能够将粉尘的量更少的空气向风路送出。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风扇的风对沿着风路配置的部件进行空气冷却,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粉尘向该风路的侵入。
参照附图,通过以下进行的详细说明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其他角度表示图1的电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V向视方向的主视图。
图6是沿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5的IIX-IIX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5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5的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A、A1、A2    电源装置
1            基底构件
2            箱体罩
2A、2B       侧面部
2C           正面部
2D           背面部
20           吸气孔部
21           通风孔部
3            部件
30           电子部件
31           电气部件
31A          线圈部分
31B          端子部
5            散热器
50           基部
51           散热片
6            第一隔板
7A、7B       第二隔板
7C           第三隔板
8            风扇(第一风扇)
8’          第二风扇
80、80’     吸入口
81、81’     排出口
9            风路(第一风路)
9’          第二风路
90、90’     (风路的)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3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一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A用于输出例如电弧焊接所需要的大电流及高电压。电源装置A通常在工厂等粉尘多的氛围环境下使用。
电源装置A具备基底构件1、箱体罩2、构成电源电路的各种部件3、散热器5、第一隔板6、两个第二隔板7A、7B及冷却用的风扇8。在装置内设有由基底构件1的一部分、第一隔板6的一部分、及第二隔板7A、7B围成的空洞状的风路9。该风路9沿电源装置A的前后方向(以下,称为“F方向”)纵长状延伸。另外,在装置内,在风路9的外侧方设有由基底构件1的一部分、箱体罩2的一部分、第一隔板6的一部分、及第二隔板7A、7B围成的部件3的配置空间B 1和风扇8的配置空间B2。
基底构件1是F方向长的长矩形形状的平板构件。在基底构件1的下表面经由托架轴支承有多个车轮10。基底构件1能够通过这些车轮10在地面上移动。在基底构件1的上表面中央部,第二隔板7A、7B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互对置配置。
箱体罩2为例如金属制,用于对装置内进行保护。箱体罩2呈能够相对于基底构件1装拆的箱状,具有沿着基底构件1的两侧部构成铅垂面的两个侧面部2A、2B、沿着基底构件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构成铅垂面的正面部2C及背面部2D。在一方的侧面部2A的靠F方向两端部的区域设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向风扇8的配置空间B2引导的吸气孔部20。吸气孔部20由比较小的多个狭缝孔构成。在正面部2C及背面部2D的与风路9对应的区域设有用于将来自该风路9的风向外部引导的通风孔部21。为了通风良好,通风孔部21由比较大的多个孔构成。
部件3是在工作时容易发热的部件,是构成例如电源电路的开关元件或二极管、电容器这样的电子部件,进而是变压器或电抗器这样的电气部件。上述部件3贯通第二隔板7A而直接安装于散热器5。由此,来自各部件3的热量被迅速地向散热器5传递。
散热器5是例如铝制的散热构件,具有固定在第二隔板7A上的基部50、从基部50延伸出而沿F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散热片51。在与第二隔板7A对置的基部50的局部经由螺钉(省略图示)等直接安装有部件3。多个散热片51是将从基部50传递来的热量向空气中效率良好地散出的部分,为了提高散热效果,表面积增大。该散热器5具有与第二隔板7A同程度的大小,具有遍及风路9的全长这种程度的长度方向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5也成为冷却对象。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器的大小也可以比第二隔板7A小。
第一隔板6为例如金属制,将装置内的空间分为上层和下层的空间。第一隔板6呈与基底构件1同程度大小的矩形形状,在箱体罩2的上下方向中间位置水平配置。第一隔板6构成部件3的配置空间B1、风扇8的配置空间B2及风路9这些下层的空间的上部壁。需要说明的是,虽未特别图示,但在上层的空间也设有部件等。
第二隔板7A、7B为例如金属制,将装置内的下层的空间分为部件3的配置空间B1、风扇8的配置空间B2、风路9这些空间。第二隔板7A、7B具有与基底构件1同程度的F方向尺寸,相对于基底构件1及第一隔板6垂直配置。第二隔板7A、7B成为部件3的配置空间B1、风扇8的配置空间B2、风路9这些空间的垂直壁。在第二隔板7A上设有方窗70,该方窗70用于使散热器5的基部50一部分向配置空间B1露出,从而能够在该部分安装部件3。该方窗70由基部50闭塞。在第二隔板7B的F方向中间部设有使风扇8面对风路9的开口71(参照图3)。
风扇8是由例如多个叶片和电动机一体化而成的轴流式风扇,在其电动机的轴向两端侧具有空气的吸入口80及排出口81。该风扇8中,排出口81与第二隔板7B的开口71一致地配置。即,风扇8配置在风路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排出口81位于面对风路9的内侧的位置。由此,风扇8的鼓风方向成为与风路9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交叉的方向。吸入口80位于配置空间B2,与侧面部2A的内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由此,侧面部2A成为与吸入口80对置的风扇对置壁。在该侧面部2A中的吸入口80的正面区域没有设置吸气孔部20。即,吸入口80相对于位于侧面部2A的靠F方向两端部的吸气孔部20离开一定程度。
风路9利用来自风扇8的风对散热器5进行空气冷却,并将这些风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引导。该风路9以第二隔板7A、7B为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垂直壁、进而以第一隔板6的一部分及基底构件1的一部分为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部壁及底部壁而围成,形成为横截面矩形形状。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成为风吹出的出口90。从风扇8向风路9内送入的风与散热片51接触而向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成两支,从该散热片51夺取大量的热量并同时从出口90吹出。这些风通过设置在箱体罩2的正面部2C及背面部2D的通风孔部21迅速地向外部吹出。
接下来,说明上述电源装置A的作用。
电源装置A在动作中输出焊接用的大电流及高电压,随之多个部件3发热而导致其温度升高。各部件3的热量除向配置空间B1的空气中传递外,还相对于散热器5直接传递。此时,由于作为散热器5的原材料的金属与空气相比导热系数大,因此在各部件3产生的热量向散热器5效率良好地传递。
散热器5通过多个散热片51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大。因此,散热器5带有的热量被多个散热片51向风路9内的空气中效率良好地散出。
风扇8工作时,吸入口80周边的空气被风扇8取入,这些空气作为风沿与风路9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排出口81向风路9内送出。
此时,如图3所示,配置空间B2内的吸入口80附近的空气被风扇8吸入,随之外部空气通过由多个狭缝构成的吸气孔部20被向配置空间B2内吸入。这是由于,位于离开吸入口80的位置上的吸气孔部20成为空气的流入阻力,在吸入口80附近与吸气孔部20附近之间产生足够的压力差,配置空间B2内成为负压。由此,从吸气孔部20吸入到配置空间B2内的含有粉尘的空气向相对于吸气孔部20在F方向上离开配置的吸入口80減速的同时流动,空气中的粉尘的大部分因重力落下或者因与配置空间B2的内壁面接触等而容易与空气分离。其结果是,风扇8能够经由配置空间B2取入有效地除去了粉尘的空气,并将这些空气向风路9内送出。
从风扇8送入到风路9内的风与散热器5直接接触,沿着散热片51向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流动。此时,由于风与多个散热片51效率良好地接触,因此从各散热片51的表面夺取大量的热量。另外,从风扇8吹出的风向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成两支,在比较的短的距离中流动而从两侧的出口90向外部排出。因此,在风路9中流动的风的阻力变小,迅速地从出口90将风排出。由此,将散热器5效率良好地空气冷却,并且经由该散热器5将部件3也效率良好地冷却。
由于风扇8位于风路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因此沿着风路9配置的多个部件3恰好位于该风扇8的周边。即,风路9的长度方向上的风扇8与各部件3的距离与风路9整体的长度相比短,各部件3配置在相对于风扇8比较近的位置。通过这样的风扇8与部件3的位置关系也能够将多个部件3效率良好地冷却。因此,不需要根据部件3的发热特性来确定各部件3的位置,能够将多个部件3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配置。
上述风路9内,电源装置A的运用时间越长,与风扇8的风一起进入的粉尘的量越多,容易成为粉尘集积在散热器5的散热片51的间隙等中的状态。若在这样的状态下使用电源装置A,则散热器5的散热效果减弱,甚至部件3没有被充分冷却,其结果是,部件3可能会发生热损伤。因此,运用时,进行使用未图示的喷气枪定期地吹走风路9内的粉尘这样的除尘作业。
在使用了喷气枪的除尘作业中,从基底构件1拆下箱体罩2而使风路9的出口90成为露出的状态,其后,将喷气枪的空气排出口从例如风路9的一方的出口90朝向内部而喷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成为沿着风路9的长度方向的喷流,将堆积在例如散热片51间的粉尘强力地向另一方的出口90吹出。
另外,从喷气枪喷射出的压缩空气的喷射方向成为沿着风路9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即成为与风扇8的鼓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由此,来自喷气枪的压缩空气成为不易对风扇8的叶片直接作用风压的喷流。因此,在使用了喷气枪的除尘作业时,不会发生因压缩空气的强喷流而使风扇8高速反转的情况,不存在使该风扇8的叶片和旋转轴承破损的可能性。
进而,根据上述电源装置A,由于抑制从风扇8与风一起进入到风路9内的粉尘,因此能够延长到进行除尘作业为止的期间,提高动作效率。
图4~10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该图所示的电源装置A1在上下各层具有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风路同样的风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电源装置A1具备基底构件1、箱体罩2、构成电源电路的电子部件30及电气部件31、散热器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A、7B、第三隔板7C、及第一及第二风扇8、8’。在装置内设有由第二隔板7A的下侧部分、第三隔板7C、及基底构件1的一部分围成的第一风路9,并且与该第一风路9不同而另行设置有由第一隔板6的一部分、第二隔板7A的上侧部分、第二隔板7B、及第三隔板7C的一部分围成的第二风路9’。在装置内,在第一及第二风路9、9’的外侧方设有由基底构件1的一部分、箱体罩2的一侧面部2A的一部分、第一隔板6的一部分、第二隔板7B、及第三隔板7C的一部分围成的风扇8、8’的配置空间B2。电子部件30等的配置空间B1与比第一隔板6靠上方的空间连续。
如图6所示,在基底构件1的上表面中央部,与该上表面垂直地配置有第二隔板7A。以包围该第二隔板7A的下侧部分单面和基底构件1的上表面一部分的方式配置有第三隔板7C。
如图4所示,箱体罩2的侧面部2A成为相对于第一及第二风扇8、8’的对置壁。在该侧面部2A中的靠F方向两端部的区域设有吸气孔部20。吸气孔部20用于将外部空气向风扇8、8’的配置空间B2引导,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由比较小的多个狭缝孔构成。如图5及图9及图10所示,通风孔部21设置在正面部2C及背面部2D中与第一及第二风路9、9’对应的区域。
如图10所示,电子部件30为开关元件或二极管、电容器这样的电子部件,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通过第二隔板7A的方窗70直接安装在散热器5的基部50。如图6及图8所示,电子部件30沿着第二隔板7A的上侧部分配置。如图9所示,电气部件31为变压器或电抗器这样的电气部件,具有线圈部分31A和端子部31B。线圈部分31A的至少前端部位于第一风路9内,端子部31B配置在与电子部件30相同的配置空间B1内。即,电气部件31配置成贯通第二隔板7A的下侧部分且面对配置空间B1及第一风路9。用于这样的电源装置A1中的电气部件31比较大因此重。因此,为了取得电气部件31固定时的重量平衡,调整面对第一风路9的线圈部分31A的突出量,使线圈部分31A贯通第二隔板7A而固定。需要说明的是,电气部件31的线圈部分31A的绕组可以露出,或者绕组也可以由模制树脂密封
如图6及图10所示,散热器5具有固定于第二隔板7A的基部50、从基部50延伸出而沿F方向延伸且沿上下方向排列的多个散热片51。在面向第二隔板7A的基部50的一面上通过螺钉(省略图示)等直接安装有电子部件30。如图10所示,该散热器5形成得比第二隔板7A的方窗70大,在F方向上与风路9’的全长同程度或比风路9’的全长短。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器5也成为冷却对象。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器5也可以配置成沿着第二隔板7A在F方向上排列多个。
如图6所示,第一隔板6将风扇8、8’的配置空间B2和第二风路9’这样的空间与电子部件30的配置空间B1上下分开。第一隔板6在F方向上具有与基底构件1同程度的长度,其宽度方向一端与第二隔板7A的上端垂直接合。由此,第一隔板6水平位于箱体罩2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第一隔板6成为风扇8、8’的配置空间B2及第二风路9’的上部壁。
第二隔板7A用于将第一及第二风路9、9’和配置空间B1分隔开。第二隔板7A也具有与基底构件1同程度的F方向尺寸,相对于基底构件1及第一隔板6垂直配置。即,第二隔板7A成为第一及第二风路9、9’的垂直壁。在该第二隔板7A的上侧部分设有方窗70,该方窗70用于使散热器5的基部50一部分向配置空间B1露出,从而能够在该部分安装电子部件30。该方窗70由基部50闭塞。在第二隔板7A的下侧部分设有供电气部件31贯通且能够与电气部件31嵌合的开口(省略符号)。
第二隔板7B用于将第二风路9’与配置空间B2分隔开。第二隔板7B也具有与基底构件1同程度的F方向尺寸。第二隔板7B相对于第二隔板7A的上侧部分对置配置,其上端及下端与第一隔板6及第三隔板7C垂直接合。即,第二隔板7B成为第二风路9’的垂直壁。在第二隔板7B的F方向中间部设有使第二风扇8’面对第二风路9’的开口71’(参照图10)。
第三隔板7C是包围第一风路9的截面L字状的部件。第三隔板7C也具有与基底构件1同程度的F方向尺寸。第三隔板7C的水平部分的前端与第二隔板7A的中央部垂直接合,另一方面,铅垂部分的基端与基底构件1垂直接合。由此,第三隔板7C的水平部分成为第一风路9的上部壁及第二风路9’的底部壁,其铅垂部分成为与第二隔板7A的下侧部分对置的第一风路9的垂直壁。在第三隔板7C的铅垂部分中的F方向中间部设有使第一风扇8面对第一风路9的开口71(参照图9)。
如图6所示,第一风扇8具有空气的吸入口80及排出口81。第一风扇8中,排出口81与第三隔板7C的开口71一致配置。即,第一风扇8配置在第一风路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排出口81位于面对风路9的内侧的位置。由此,第一风扇8的鼓风方向成为与第一风路9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交叉的方向。吸入口80位于配置空间B2,与侧面部2A的内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在该侧面部2A中的吸入口80的正面区域没有设置吸气孔部20。即,吸入口80相对于位于侧面部2A的靠F方向两端部的吸气孔部20离开一定程度。
如图6所示,第二风扇8’具有空气的吸入口80’及排出口81’。第二风扇8’中,排出口81’与第二隔板7B的开口71’一致配置。即,第二风扇8’配置在第二风路9’的长度方向中间部,排出口81’位于面对风路9’的内侧的位置。由此,第二风扇8’的鼓风方向成为与第二风路9’的长度方向在水平面内交叉的方向。吸入口80’位于配置空间B2,与侧面部2A的内表面隔开规定的间隔对置。在该侧面部2A中的吸入口80’的正面区域也没有设置吸气孔部20。即,吸入口80’相对于位于侧面部2A中的靠F方向两端部的位置的吸气孔部20离开一定程度。
如图9所示,第一风路9利用来自第一风扇8的风对电气部件31直接冷却,并将这些风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引导。第一风路9以第二隔板7A的下侧部分及第三隔板7C的铅垂部分为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垂直壁、进而以第三隔板7C的水平部分及基底构件1的一部分为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部壁及底部壁而围成,形成为横截面矩形形状。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成为风吹出的出口90。从第一风扇8送入到第一风路9内的风与电气部件31的线圈部分31A直接接触而向第一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成两支,从该线圈部分31A夺取大量的热量并同时从出口90吹出。这些风通过设置在箱体罩2的正面部2C及背面部2D的通风孔部21迅速地向外部吹出。
如图10所示,第二风路9’利用来自第二风扇8’的风对散热器5进行冷却,并将这些风向长度方向两端部引导。第二风路9’以第二隔板7A的上侧部分及第二隔板7B为在宽度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垂直壁、进而以第一隔板6的一部分及第三隔板7C的水平部分为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部壁及底部壁而围成,形成为横截面矩形形状。第二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成为风吹出的出口90’。从第二风扇8’送入到第二风路9’内的风与散热器5直接接触而向第二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成两支,从该散热器5夺取大量的热量并同时从出口90’吹出。这些风通过设置在箱体罩2的正面部2C及背面部2D的通风孔部21迅速地向外部吹出。
接下来,说明上述电源装置A1的作用。
在电源装置A1的动作中,电子部件30及电气部件31发热而导致这些部件的温度升高。电子部件30的热量除向配置空间B1的空气中传递外,还相对于散热器5直接传递。传递到散热器5的热量被多个散热片51向第二风路9’的空气效率良好地散出。另一方面,电气部件31中,线圈部分31A最容易发热,该线圈部分31A的热量向第一风路9’的空气中传递。
第一及第二风扇8、8’工作时,吸入口80、80’周边的空气被第一及第二风扇8、8’取入,这些空气作为风沿与第一及第二风路9、9’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从排出口81向风路9、9’内送出。相伴于此,外部空气从吸气孔部20向配置空间B2流入。
此时,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配置空间B2内的吸入口80、80’附近的空气被第一及第二风扇8、8’吸入,随之外部空气通过由多个狭缝构成的吸气孔部20被向配置空间B2内吸入。这是由于,位于离开吸入口80、80’的位置上的吸气孔部20成为空气的流入阻力,在吸入口80、80’附近与吸气孔部20附近之间产生足够的压力差,配置空间B2内成为负压。由此,从吸气孔部20吸入到配置空间B2内的含有粉尘的空气向相对于吸气孔部20在F方向上离开配置的吸入口80、80’減速并同时流动,空气中的粉尘的大部分因重力落下或者因与配置空间B2的内壁面接触等而容易与空气分离。其结果是,第一及第二风扇8、8’能够经由配置空间B2取入有效地除去了粉尘的空气,并将这些空气向第一及第二风路9、9’内送出。
从第一风扇8送入到第一风路9内的风分成两支而向该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流动并同时与电气部件31接触。此时,由于风与电气部件31的线圈部分31A直接接触,因此从该线圈部分31A有效地夺取热量。另外,从第一风扇8吹出的风向第一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成两支,在比较短的距离中流动而从两侧的出口90向外部排出。因此,在第一风路9中流动的风的阻力减小,风迅速地从出口90排出。由此,效率良好地对电气部件31进行空气冷却。
从第二风扇8’送入到第二风路9’内的风与散热器5直接接触,沿散热片51向该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流动。此时,由于风与多个散热片51效率良好地接触,因此从各散热片51的表面夺取大量的热量。另外,从第二风扇8’吹出的风向第二风路9’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成两支,在比较短的距离中流动而从两侧的出口90’向外部排出。因此,在第二风路9’中流动的风的阻力减小,风迅速地从出口90’排出。由此,效率良好地对散热器5进行空气冷却,并且经由该散热器5效率良好地对电子部件30进行冷却。
上述第一及第二风路9、9’分为上层和下层,因此位于上层的电子部件30及位于下层的电气部件31在不相互受到热的影响的情况下被第一及第二风扇8、8’的风冷却。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对电子部件30及电气部件31进行空气冷却。
另外,在例如比上层的散热器5靠下层的电气部件31更容易因发热而温度变高的情况下,作为下层的第一风扇8,可以采用鼓风风力比较强的风扇或大型的风扇。即,第一及第二风扇8、8’可以采用冷却能力不同的风扇。进而,在例如电子部件30及电气部件31的动作时间上不同的情况下,相应地可以使第一及第二风扇8、8’工作的时刻分别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A1中,第一风路9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风扇8与电气部件31的距离、或第二风路9’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风扇8’与电子部件30的距离比上述风路9、9’整体的长度短,电子部件30及电气部件31配置在与相对于各风扇8、8’比较近的位置。因此,电子部件30或电气部件31可以在沿着第一及第二风路9、9’的F方向上一定程度上自由地配置。
本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A1中,还进行使用了喷气枪的除尘作业。此时,将喷气枪的空气喷出口从例如第一风路9的一方的出口90朝向内部而喷射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成为沿着第一风路9的长度方向的喷流,将附着在电气部件31的线圈部分31A上的粉尘向另一方的出口90强力地吹走。从喷气枪喷射出的压缩空气的喷射方向成为沿着第一风路9的长度方向的方向,即成为与第一风扇8的鼓风方向交叉的方向。由此,在使用了喷气枪的除尘作业时,不会发生因压缩空气的强喷流而使第一风扇8高速反转的情况,不存在使该风扇8的叶片和旋转轴承破损的可能性。同样地,在第二风路9’中,也能够使用喷气枪来进行除尘作业,此时也不存在使第二风扇8’的叶片和旋转轴承破损的可能性。
根据这样的电源装置A1,也能够抑制从第一及第二风扇8、8’与风一起进入到第一及第二风路9、9’内的粉尘,因此能够延长到进行除尘作业为止的期间,提高动作效率。
图11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该图所示的电源装置A2与图4~10所示的电源装置A1相比,吸气孔部20的位置不同。
在图11所示的电源装置A2中,箱体罩2的侧面部2A上的吸气孔部20设置在该侧面部2A的靠F方向两端部的区域且设置在上下方向中间部附近。在将该电源装置A2配置在例如工厂内的地面上的情况下,在该地面附近因粉尘容易集聚而存在含有大量的粉尘的空气。由此,吸气孔部20配置在比这样的地面一定程度上偏向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通过吸气孔部20与空气一起向配置空间B2吸入的粉尘的量,进而更为有效地抑制来自第一及第二风扇8、8’的粉尘向第一及第二风路的侵入。使吸气孔部20越位于靠上下方向上部的位置,越能够提高这样的抑制粉尘侵入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上述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例,在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事项的范围内的各部的变更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可以沿着风路的底部壁、上部壁、或者配置有风扇侧的垂直壁配置作为冷却对象的部件。
可以将电子部件以直接面对风路的方式配置。
风扇可以是配置在例如风路的长度方向一端部、且构成为从该长度方向一端部向另一端部送风的轴流式风扇。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例如风扇的吸入口侧另行设置包括风扇对置壁的罩构件,由该罩构件包围风扇而形成风扇的配置空间。在这样的罩构件的风扇对置壁上相对于作为吸入口的正面的区域向风扇对置壁的面内方向错位的区域设置吸气孔部为好。通过这样的结构也能够有效地抑制粉尘对风路的侵入。

Claims (10)

1.一种电源装置,其具备:
空洞状的风路;
具有空气的吸入口及排出口且从所述排出口向所述风路送入风的风扇;
沿着所述风路配置的部件,
所述电源装置利用通过所述风路的风对所述部件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与所述风路相邻且配置在由壁围成的空间中,
所述壁包括与所述吸入口对置的风扇对置壁,
所述风扇对置壁具有用于将外部空气向所述空间内引导的吸气孔部,
所述吸气孔部设置在所述风扇对置壁上相对于所述吸入口的正面区域向所述风扇对置壁的面内方向错位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具备保护装置内部的箱体罩,
所述风扇对置壁由所述箱体罩的一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风路在所述箱体罩的内侧设置成水平纵长状,
所述风扇以所述排出口面对所述风路的长度方向中间部的方式配置在所述空间中,
所述风扇对置壁相对于所述风路平行,
所述吸气孔部设置在所述风扇对置壁上靠水平方向端部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吸气孔部设置在所述风扇对置壁上的上下方向中间部或靠上部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风路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成为风的出口,
所述箱体罩具有面向所述各出口的正面部及背面部,
在该正面部及背面部设有用于将来自所述出口的风向外部引导的通风孔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风路呈由在水平方向上对置的一对垂直壁、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上部壁及底部壁围成的横截面矩形形状,
所述部件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配置,
所述空间通过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另一方与所述风路分隔开,
所述风扇的排出口配置成从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另一方的内表面吹出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而配置在其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而配置在其外侧的所述部件为电子部件,在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一方的内侧配置有散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部件的一部分沿着所述一对垂直壁中的至少任一方而贯通该壁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装置,其中,
所述部件为电抗器或变压器,且这些部件的线圈部分位于所述风路内。
CN201110060870.4A 2010-03-10 2011-03-10 电源装置 Active CN1021893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53085A JP2011188671A (ja) 2010-03-10 2010-03-10 電源装置
JP2010-053085 2010-03-10
JP2010056937A JP5764295B2 (ja) 2010-03-15 2010-03-15 電源装置
JP2010-056937 2010-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311A CN102189311A (zh) 2011-09-21
CN102189311B true CN102189311B (zh) 2015-02-04

Family

ID=44598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0870.4A Active CN102189311B (zh) 2010-03-10 2011-03-10 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893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9395B2 (en) 2012-03-12 2016-12-2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iquid temperature control cooling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3464B2 (en) 2012-02-09 2018-11-0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Heat dissipating system
CN104081886B (zh) * 2012-03-12 2016-10-12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带有冷却区段的机架冷却系统
EP2901828A4 (en) 2012-09-28 2016-06-01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COOLING ASSEMBLY
CN104919914B (zh) 2013-01-31 2017-10-27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用于提供液体冷却的组件、系统以及移除热量的方法
CN107517013A (zh) * 2017-09-21 2017-12-26 深圳弘远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9309A1 (de) * 1997-09-08 1999-03-18 Lorch Schweisstech Gmbh Stromversorgungseinheit
EP1022085A2 (en) * 1998-12-22 2000-07-26 The Esab Group, Inc. Power supply with obliquely impinging airflow
WO2008033907A2 (en) * 2006-09-13 2008-03-20 Hypertherm, Inc. Power supply cooling system
CN100506456C (zh) * 2005-10-11 2009-07-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焊接装置
WO2009098854A1 (ja) * 2008-02-06 2009-08-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電気機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39309A1 (de) * 1997-09-08 1999-03-18 Lorch Schweisstech Gmbh Stromversorgungseinheit
EP1022085A2 (en) * 1998-12-22 2000-07-26 The Esab Group, Inc. Power supply with obliquely impinging airflow
CN100506456C (zh) * 2005-10-11 2009-07-0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焊接装置
WO2008033907A2 (en) * 2006-09-13 2008-03-20 Hypertherm, Inc. Power supply cooling system
WO2009098854A1 (ja) * 2008-02-06 2009-08-13 Panasonic Corporation 電気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9395B2 (en) 2012-03-12 2016-12-2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Liquid temperature control coo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89311A (zh) 201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5455B (zh) 电源装置
CN102189311B (zh) 电源装置
CN102189310B (zh) 电源装置
KR102236294B1 (ko) 제어반
JP2008311654A (ja) ガス冷式のレーザ装置
CN101185382A (zh) 用于空气冷却电子设备的装置
JP2016029712A (ja) 電子機器収容ラックおよび蓄電池収容システム
US20150362262A1 (en) Control panel cooling device for machine tool
JP4614904B2 (ja) エンジン駆動作業機の電装品収納箱
JP639611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2523978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的智能冷却设备
JP200329427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WO2018061071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216481319U (zh) 电器盒及空调室外机
CN215071202U (zh) 配电柜隔散热机构
CN102189358B (zh) 焊接电源
JP6416683B2 (ja) 蓄電装置
JP202303945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063736A (zh) 一种高散热性的计算机柜
KR101515734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냉각장치
JP5764295B2 (ja) 電源装置
JP6809536B2 (ja) 強制空冷装置
CN218274758U (zh) 储能机柜
CN213783800U (zh) 仓储温度管理设备及其系统
CN213875803U (zh) 一种一体式低压电能计量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