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77754B - 信息设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设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77754B CN101877754B CN201010169243XA CN201010169243A CN101877754B CN 101877754 B CN101877754 B CN 101877754B CN 201010169243X A CN201010169243X A CN 201010169243XA CN 201010169243 A CN201010169243 A CN 201010169243A CN 101877754 B CN101877754 B CN 1018777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or
- user
- action
- operating portion
- compounding mach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9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or conso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otating or tilting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4—User authentication involving the use of external additional devices, e.g. dongles or smart ca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326—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ata reading, recognizing or recording apparatus, e.g. with a bar-code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the display also being used for user input, e.g. touch scree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9—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 H04N1/00514—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for individual us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设备装置,能够在不进行特别的操作来切换操作之间的操作者的认识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所接收的操作的操作者对应的动作。复合机构成为能够将对操作面板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存储有该用户的认证数据(识别数据)并被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当接收到针对操作面板的操作时(S101),复合机将进行了该操作的用户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并根据认证数据识别及认证用户(S102)然后根据该认证结果控制与操作对应的动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人体信息来识别操作者的信息设备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图像形成装置等中通用的个人认证(用户认证)、例如一般的密码认证、卡认证、或者指纹、静脉等生物体信息认证而言,一次能够认证的人数只有一个人。通常情况下,使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单一操作部对认证后的一个用户开放,受理其各种操作。
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在接收到规定的认证操作(登录操作)并认证了用户之后,允许装置的使用、维持着认证状态(登录状态),将通过操作部接收的各种接下来的操作识别为该得到认证的用户本人进行的操作来动作。对于用户的更换等而言,可以通过当前用户实施的认证解除操作(注销操作)和对之后的其他用户的认证操作、或按下规定按键等而实现的认证切换操作(登录切换操作)等来识别。另外,为了确保用户不进行认证解除操作而离开装置时的安全,一般还具备当在无操作状态下经过规定时间时,会自动解除认证状态的功能(自动注销功能)等。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的个人认证、打印管理(打印控制)中,设计了与安全性、操作性、管理性等有关的各种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7799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对图像形成装置的睡眠解除开关、电源开关组装指纹认证机构,伴随着对该特定功能开关的按压操作,进行基于指纹对照的个人认证,由此来实现使特定功能动作之际的安全性与操作性的兼顾的技术。在日本特开2004-3458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以独立设定的操作部ID对与装置主体无线连接的多个操作部进行管理,由此能够实现对每个操作部的打印管理的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81025号公报(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下述技术:在借助安装于用户人体的数据收发机,来进行设置于店铺的消耗品购买装置、驱动购买装置、厂家设置的信息终端装置等数据供给源、与成为数据接收端的喷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人体通信系统中,为了在数据收发机与装置间进行基于人体通信的数据传输,当用户触碰到装置的接触部时,通过进行基于指纹对照或静脉对照的个人认证,来提高利用人体通信的数据通信中的操作性(连接的便捷性)、安全性(数据的隐匿性)。
如上所述,由于基于卡认证或生物体信息认证等的以往的个人认证,将认证后接收到的操作识别成该认证用户的操作,所以,能够同时管理的只有一个认证用户,如果不脱离认证状态,则不能切换用户,因此十分麻烦。而且,有可能将认证后从其他人接收到的操作,作为认证用户的操作进行处理,在安全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
在对特定功能的开关附加了指纹认证机构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无法直接确定其他的开关、触摸面板等的操作者。因此,对于这些操作部件的操作,只能作为对特定功能的开关操作时被认证的用户的操作来进行处理,结果,装置同时能够管理的只有一个认证用户,无法应对多个用户同时使用装置等情况。而且,如果将对其他操作部件的操作,作为特定功能的开关操作时被认证的用户的操作,则有可能将其他人对该操作部进行的操作,作为认证用户的操作进行处理,也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
能够对多个操作部进行打印管理的专利文献2的技术,只不过是按每个操作部ID来管理操作的技术,如果着眼于各个操作部,则同时能够管理的只有一个认证用户。因此,在以操作部为单位的情况下,为了切换用户,需要进行认证的解除操作、切换操作等,不仅麻烦,而且在认证状态中有可能将从他人接收到的操作作为认证用户的操作进行处理之虞,也在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如上所述,在图像形成装置等的以往的个人认证中,由于在认证中将由操作部受理的操作,识别成该得到认证的用户本人进行的操作,所以,无法区分识别认证用户的操作与除此之外的操作。例如,有可能将物体落到操作部上、书的端部与操作部接触而进行的无意操作(误操作)、或当认证用户暂时离开装置时由其他用户进行的操作(冒充操作)等,错误识别为认证用户进行的操作。
在对特定功能的开关组装指纹认证机构的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还可以考虑通过对所有的操作部件组装指纹认证机构,来防止上述那样的错误识别的方案,但当操作部的数量增多时,存在着安装布局变得困难、成本增高的问题。
对利用了人体通信的数据通信组合了基于指纹对照等的个人认证的专利文献3的技术也同样,虽然通过对设置了多个操作部件的操作部的所有操作部件组装指纹认证传感器等,能够防止上述的错误识别,但也在操作部件及指纹认证传感器的安装布局和成本方面存在问题。
在这些专利文献1及3中,如果想要防止操作的错误认证,则都存在着为了识别(认证)操作者而需要的与操作者之间的接口构成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进行特别的操作来切换操作中的操作者的认识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所接收的操作的操作者对应的动作的信息设备装置。
而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将用于识别操作者的与操作者之间的接口简化构成,并能够防止操作的错误识别的信息设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反映了本发明的方式如下所述。
(技术方案1)一种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部;通信部,其将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存储有该操作者的识别数据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和控制部,其与检测针对所述操作部的操作联动,通过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终端装置通信,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来识别所述操作者,并根据该识别结果来控制与所述操作对应的动作。
(技术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与所述识别出的操作者对应地对从该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所涉及的动作进行管理,并针对在该管理中新接收到的操作进行所述识别。
(技术方案3)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根据进行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与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是否一致,来变更与该新接收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
(技术方案4)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作为进行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的第一操作者、与作为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的第二操作者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取消与所述第二操作者相关的动作的管理,开始与所述第一操作者相关的动作的管理。
(技术方案5)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作为进行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的第一操作者、与作为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的第二操作者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操作者与所述第二操作者的优先级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优先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者和所述第二操作者中某一方相关的动作。
(技术方案6)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作为进行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的第一操作者、与作为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的第二操作者不一致,且与从所述第一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和与所述第二操作者相关的动作能够被并行执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并行执行这些动作。
(技术方案7)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于多个操作者应该联合进行操作的规定动作,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识别结果来检查是否进行了所述联合操作。
(技术方案8)根据技术方案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操作部。
(技术方案9)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所述操作部,所述控制部将在利用第一操作部从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所涉及的动作的管理中,利用第二操作部从该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作为与所述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该操作者的操作进行受理。
(技术方案10)根据技术方案8或9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至少一个与该信息设备装置的装置主体独立构成,并通过无线通信连接。
(技术方案11)一种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操作部;通信部,其将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和天线,其与所述通信部连接,被配置于在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终端装置之间形成包括所述操作者的人体的通信路的位置。
(技术方案12)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是具有面板主体、和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的表面的多个操作部件的操作面板,所述天线被配置在所述操作面板的表面。
(技术方案13)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操作部件中包括触摸面板及按键中的至少一方。
(技术方案14)根据技术方案12或13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被配置成覆盖所述多个操作部件。
(技术方案15)根据技术方案12或13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被配置在所述多个操作部件的周边。
(技术方案16)根据技术方案1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被配置在该信息设备装置的装置主体的周边的所述操作者所站立的位置。
(技术方案17)根据技术方案11~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部具有电场传感器的功能,用于检测因电场感应而在所述天线上产生的电位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由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信息设备装置的复合机和终端装置构成的图像处理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复合机中的操作面板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终端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针对各种操作的控制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在复合机的周边配置了用于和终端装置通信的电极片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图1、图6的复合机针对中断操作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复合机中设置有多个操作面板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复合机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框图。
图10是复合机中设置有多个操作面板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11是复合机中设置有多个操作面板的构成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复合机的针对多个操作部、多个用户独立认证/同时操作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1/3)。
图13是表示复合机针对多个操作部、多个用户独立认证/同时操作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2/3)。
图14是表示复合机的针对多个操作部、多个用户独立认证/同时操作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3/3)。
图15是表示复合机的针对多个操作部、多个用户同时认证/联合操作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复合机的针对多个操作部、单独用户持续操作的控制动作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处理系统5的系统构成例。图像处理系统5由作为图像处理装置(信息设备装置)的复合机10、和存储有使用复合机10的用户的认证数据(识别数据)的终端装置40构成。复合机10在装置主体10a的前面上部设置有操作面板19。用户可以通过该操作面板19,进行用于使用复合机10的各种操作。
复合机10具备下述功能: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图像,将其复制图像打印到记录纸上并输出的复印功能;将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以文件形式保存、向个人计算机等信息处理终端发送的扫描功能;将从信息处理终端接收到的与打印数据相关的图像打印到打印纸上,并将其输出的打印机功能;对图像数据进行收发的传真功能等。
并且,复合机10还具备:将用户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装置40进行通信的功能(人体通信功能);与用户针对操作面板19的操作的检测联动,将用户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终端装置40进行通信,根据认证数据对用户进行认证的功能(用户认证功能);根据该认证结果,控制与操作对应的动作的功能。
认证数据是为了进行用户认证而使用的认证用的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备作为能够识别用户的识别数据(个人识别信息)的功能。因此,对于根据上述的认证结果来控制与操作对应的动作的功能而言,还具备与终端装置40通信,根据识别数据对用户进行识别,并根据该识别结果来控制与操作对应的动作的功能。
人体通信是一种将人体作为通信路,来进行近距离的数据通信的通信技术,存在电流方式、电场方式等多种方式。
电流方式是在人体中流过微弱的电流(交流),通过使该电流运载数据(信息),来进行通信的方式。例如,在带有手表式等终端装置(数据收发机)的手上,只要触碰到成为通信对象的信息设备装置等的电极,便能够实现两个装置之间的数据通信。
电场方式是通过在人体的附近产生电场,使作为电介体的人体电介质极化,让人体整体成为覆盖有电场的通信路,是通过在该人体的附近(人体表面)感应生成的电场的通信路,进行数据通信的方式,是一种对数据信号的介质采用电场的方式。具体而言,通过终端装置的电极对人体表面施加电压(交流电压)来产生(感应)微弱的电场,该电场在人体表面扩展,通过人体表面与信息设备装置的电极接近或接触,感应出电场,在电极上产生电位。成为下述的方式:利用光学式电场检测器检测出感应于该电场的变动(电场强度变化)而在电极上产生的电位变化,通过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等,来进行数据通信。
在电场方式中,由于检测电场的变动作为信号,所以终端装置、信息设备装置等通信设备不需要与人体直接接触,即使在信号路径的途中存在绝缘体,也能够建立通信。例如,除了手(手指)、脚接触的部分之外,在远离人体表面几厘米的范围内也能够通信,因此,即便与人体之间存在衣服或鞋等,也能够进行通信。
终端装置可以构成为卡型、手表型、钥匙型等用户能够携带的各种形状。例如,在构成为组装到员工证等的卡型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用户可以将该卡型的终端装置40安装到项圈48上、挂到脖子上;或放到衣服的口袋中来携带。在构成为手表型的情况下,可以佩戴在手腕上进行携带。
而且,由于在人体通信技术中,可以通过人体向终端装置供给电力,所以,不需要使终端装置搭载电池等二次电池,能够构成容易实现小型化、便携性出色的终端装置。
图2是表示复合机10中的操作面板19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这里,对与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对应的一个构成例进行说明。
操作面板19具备:面板主体30、电极片36、绝缘盖38。电极片36和绝缘盖38通过按该顺序重合粘贴等,被安装成覆盖面板主体30的上面(表面)30a,从而构成操作面板19的上面部分。
面板主体30在横长矩形状的上面30a设置有:作为操作部件的触摸面板31及多个操作按键32~34、和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触摸面板31是被设置在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的表面(画面上),对被按压的坐标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输入装置。该触摸面板31成为比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小的横长矩形,被配置在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的大致中央。多个操作按键是模式选择按键、开始按键32、停止按键33、数字键34等,例如被配置在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中的右侧区域(触摸面板31的右侧)等。
电极片36起到作为用于进行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的天线的功能。该电极片36由导电性材料形成,成为与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相同、或大致相同大小的横长矩形状。在电极片36的与触摸面板31及各操作按键32~34对应的各个部位,形成有用于使这些操作部件露出到操作面板上的开口37。在电极片36的上面(表面),例如通过印刷等记载有利用文字或符号等对操作按键的名称与功能、触摸面板31的操作说明等进行表示的操作指南。该电极片36还具有显示操作指南的功能,成为与操作指南片兼用的构成。
当将电极片36安装到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时,该上面30a被电极片36覆盖,并且操作部件从开口37露出。由此,电极片36成为被配置在操作部件的周围的构成。另外,本例中的电极片36被配置成包围操作部件,但也可以不包围操作部件地配置在操作部件的周边。例如,对于触摸面板31,可以构成为将电极片配置在除了上侧之外的左右和下侧的周边部位。
绝缘盖38由合成树脂(塑料)等绝缘性材料形成。绝缘盖38与电极片36同样,成为与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相同、或大致相同大小的横长矩形状,在与触摸面板31及各操作按键32~34对应的各个部位形成有开口39。而且,至少与电极片36的操作指南对应的部位,形成为具有透光性。例如,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整体、或即使在对相同的材料实施装饰用的涂饰等而使其着色的情况下,也形成为上述部位不被照射而保留透光性等构成。
如果将绝缘盖38重合安装到面板主体30上的电极片36,则电极片36被绝缘盖38覆盖,并且从开口39露出操作部件。由此,成为能够确保操作部件的视觉确认性、操作性的构成。
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起到作为用于进行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的通信部(接收部)的功能,例如被配置在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中的大致中央的靠前侧(触摸面板31的前侧)等。该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如果位于能够与电极片36连接的位置,具体而言,位于能够连接成可检测出感应于电场而在电极片36上产生的电位的位置,则可配置在面板主体30的任意位置。
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例如具备电光学晶体(电场光学晶体)、激光光源、偏光板和光检测器等。电光学晶体是具有根据电位的变化,光学性质(折射率)发生变化的电光学效果的光学元件。电光学晶体例如一部分与电极片36连接,该连接部以外的任意部分与复合机10的GND(接地)连接等,被施加感应于电场而在电极片36上产生的电位(电位变化)。
与电极片36的连接,例如可以是使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的上面部分从面板主体30的上面30a露出、直接与电极片36接触连接的构成,也可以是将一部分(连接部)配置(接近配置)在能够检测出电极片36上产生的电位的距离,来实现连接的构成。另外,为了高精度检测出微弱的电位,优选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是与电极片36接触连接的构成。
对该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而言,通过从激光光源向电光学晶体照射激光,由偏光板将透过了电光学晶体的激光转换成规定的偏光,并由光检测器检测出该光强度,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由此从感应于电场而在电极片36上产生、并被施加给电光学晶体的电位变化,取出电信号。
由于在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中,如上所述,即使在信号路径的途中存在绝缘体也能够通信,在远离人体表面几厘米的范围内也可以进行通信,所以,当对触摸面板31或操作按键32~34进行操作(按压)时,即使手或手指没有直接触碰电极片36而只是接近电极片36,也能够实现通信。
另外,在本例中,将电极片36配置在操作部件的周围(周边),但也可以配置成覆盖操作部件。例如,通过使用导电性塑料等具有导电性和透光性的弹性材料,也能够形成可以确保被覆盖的操作部件的视觉确认性、操作性的电极片。
如果是这样的电极片,则在通过直接触碰电极(天线)而能够通信的电流方式中也可以应用。而且,在电流方式的情况下,优选终端装置40是与人体直接接触携带(佩戴)的手表型等。
图3是表示复合机10的简要构成的框图。复合机10通过借助总线12将下述部件,与对该复合机1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11连接而构成,所述部件包括:读取部13、记录部14、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16、硬盘装置17、显示部18、操作部19、图像处理部20、网络通信部21、通信控制部22、调制解调器23、外部终端通信部24、用户认证处理部25和电源控制部26等。在调制解调器23的下面连接有NCU(NetworkControl Unit)27。
读取部13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图像,取得图像数据。读取部13例如除了具备由向原稿照射光的光源;接收其反射光,沿宽度方向读取一行量的原稿的行图像传感器;和将来自原稿的反射光导向行图像传感器,使其成像的透镜与反射镜等构成的光学系统之外,还具备使反射镜或光源移动,沿原稿的长度方向依次使行单位的读取位置移动的移动机构等。
记录部14通过电子照片工艺将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形成在记录纸上,并将其输出。记录部14例如具有:记录纸的搬送装置、感光体鼓、带电装置、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被进行点亮控制的LD(Laser Diode)、使从LD射出的激光在感光体鼓上扫描的扫描单元、显影装置、转印分离装置、清洁装置和定影装置,构成所谓的激光打印机。除了取代激光而利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对感光体鼓进行照射的LED打印机之外,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打印机。
在ROM15中存储有各种程序和固定数据,CPU11按照这些程序执行各种处理。RAM16被作为CPU11执行程序之际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图像存储器而使用。硬盘装置17用于保存由读取部13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信息处理终端(个人计算机)等接收到的打印数据、通过传真接收到的图像数据等。
显示部18由液晶显示器等构成,显示操作画面、设定画面、编辑画面等各种画面。操作部19由具有图2中说明的模式选择按键、开始按键32、停止按键33、数字键34等各种按键;和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表面,对被按压的坐标位置进行检测的触摸面板31等的操作面板(19)构成。
图像处理部20对从信息处理终端接收到的打印数据(向量形式的打印数据),实施栅格化(rasterize)处理的功能;对图像数据实施图像修正、旋转、放大/缩小、压缩/解压缩等各种图像处理。
网络通信部21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等网络,与信息处理终端等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通信控制部22进行与传真通信相关的协议控制等。调制解调器23进行用于能够以模拟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及其解调,NCU27与公共电话线路连接,进行与呼叫、来电相关的控制和检测。
外部终端通信部24起到将人体作为通信路,与终端装置40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在使用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的情况下,外部终端通信部24具备图2中说明的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而构成,具有其功能。
用户认证处理部25通过将外部终端通信部24从终端装置40接收到的认证数据、与复合机10中存储的对照用认证数据进行比较等,来进行用户的识别(确定)及认证(认证处理)。另外,不限定于如此接收认证数据来进行认证处理的构成,也可以采用用户认证处理部25借助外部终端通信部24访问终端装置40,根据终端装置40内的认证数据来进行认证处理等构成。
电源控制部26控制对复合机10的各部的电力供给,进行通常模式与待机模式(省电模式)的切换控制等,在所述通常模式下,向复合机10的所有部分供给电力,在待机模式下,停止向除检测用户开始操作、来电的部分以外的电力供给。
复合机10处于当电源接通时,随时能够与终端装置40通信的状态。不过,为了抑制电力耗费,通常(误操作时)处于待机模式。
图4是表示终端装置40的简要构成的框图。终端装置40通过借助总线42,将ROM43、RAM44、存储部45、数据输入部46、主体通信部47等与对该终端装置40的动作进行统一控制的CPU41连接而构成。
在ROM43中存储有由CPU41执行的各种程序和各种固定数据。RAM44被用作当CPU41执行程序时暂时存储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暂时保存与收发相关的数据的通信缓冲器等。
存储部45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用户认证所使用的认证数据。数据输入部46是将存储部45中存储的数据从外部输入的接口部。主体通信部47起到将人体作为通信路,与复合机10进行数据通信的功能。
接着,对复合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
(针对各种操作的控制动作例)
图5表示了利用复合机10进行各种操作时针对该操作的控制动作。各种操作例如是画面的迁移、任务的设定及执行、硬盘装置17中保存的文档文件、图像文件(图像数据)的预览显示、编辑等操作。这里,复合机10按照下述方式动作,即:在从用户接收到操作时,根据通过基于人体通信的数据通信而从该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40接收到的认证数据,来进行用户认证(认证处理),这里对使用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复合机10与认证后的用户应地对与从该用户接收到的操作相关的动作(画面的迁移、任务的设定/执行、文件的预览显示/编辑等)进行管理,并且,对在该管理中新接收到的操作进行用户认证,根据该认证结果,控制与新接收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具体而言,根据进行新接收到的操作的用户、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用户是否一致,来变更与新接收到的动作对应的动作。
而且,这里对在操作开始前复合机10处于通常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处于待机模式的情况也基本同样地动作。
携带终端装置40的用户在使用复合机10时,对操作面板19中的所希望的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例如,进行触碰触摸面板31、按下模式选择按键等的触摸操作(开始操作)。
在复合机10中,伴随着从用户接收到针对操作面板19的操作部件的触摸操作(步骤S101),通过与外部终端通信部24(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连接且被配置在操作部件周围的电极片36,在外部终端通信部24与用户所携带的终端装置40之间,形成了包括用户的人体的通信路。通过该通信路,可以在外部终端通信部24与终端装置40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具体而言,如果在用户对操作部件进行触摸操作之际手指或手接近电极片36,则终端装置40内的认证数据从用户的人体中与之接近的部分被电极片36接收,并向外部终端通信部24输入。
当在操作面板19中操作部件接收到触摸操作时,复合机10的用户认证处理部25通过将输入到外部终端通信部24的认证数据、与复合机10中存储的对照用认证数据进行比较等的认证处理,来进行用户的识别(确定)及认证(步骤S102)。在不能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CPU11不允许该用户对复合机10的使用,然后出错结束本动作(End)。
在认证获得许可的情况(步骤S103:是),CPU11允许该用户对复合机10的使用。然后,将该用户的信息存储到RAM16(步骤S104),并将与该用户对应的画面显示到显示部18(步骤S105),然后使复合机10处于等待下一操作的状态。
所存储的用户的信息,例如是用于对认证用户及与该用户的操作相关的动作进行管理(识别)的管理表等。例如,当用户被认证后,在RAM16内生成管理表,使用户的识别信息(用户ID等)、表示操作内容的信息(画面迁移信息、任务类别信息、任务设定信息等)、表示任务的状态的信息(设定中、编辑作业中、执行中等)等建立关联,被存储到管理表中。该管理表至少保存到任务被取消、或从用户接收到执行指示的操作并执行完毕为止,然后自动删除。
通过该管理表,来管理与认证用户的管理及该用户的操作相关的动作,例如与检测出触摸操作的操作按键对应的画面的显示、任务的类别选择、设定、取消、执行(开始及结束)、待机、中断、操作的受理与否等动作。
所显示的画面,根据从用户接收到的操作而被切换。例如,有与被按压的模式选择按键(硬件按键)对应的模式的画面、与显示部上显示的各种操作按键(软件按键)中被触摸的操作按键对应的画面等。
接着,如果接收到针对操作面板19的操作部件的触摸操作(步骤S106),则根据伴随着该触摸操作而被输入到外部终端通信部24的认证数据,通过与步骤S102同样的认证处理,进行用户的识别及认证(步骤S107)。CPU11将这里识别出的用户、即进行了新的操作的用户、与由在步骤S104中存储的信息(用户识别信息等)所表示的用户、即进行之前的操作的用户进行比较,在是同一个用户的情况下(步骤S108:是),进行与操作对应的动作(处理)(步骤S109)。在操作没有因这次的操作而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10:否),返回到步骤S106,处于等待下一操作的状态。
另外,在进行了新的操作的用户与进行了之前的操作的用户不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108:否),通过删除之前的用户的管理表,来将设定内容复位(步骤S111),然后返回到步骤S103。在进行了新的操作的用户不能得到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CPU11不允许该用户对复合机10的使用,出错结束(End)。在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CPU11允许该用户对复合机10的使用,同样地进行步骤S104以后的处理。该情况下,生成与进行了之前的操作的认证用户不同的新的认证用户管理表,对与该用户的操作相关的动作进行管理。
而且,当在步骤S110中操作结束时(步骤S110:是),结束本动作(End)。
另外,当在步骤S106的对操作部件的触摸操作中,没有输入认证数据时,也可以判断为物品等与操作部件接触,不进行与该操作对应的动作(处理)而处于等待下一操作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当进行利用了人体通信的数据通信,对操作设置有多个操作部件的操作面板19来使用复合机10的用户进行认证(识别)时,通过在操作面板19的表面配置电极片36这一简单的构成,作为用于进行该认证的与用户的接口,可以和对操作面板19的操作部件进行操作的用户的终端装置40,进行基于人体通信的数据通信,来认证用户。
尤其在使用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的情况下,通过将电场传感器(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组合到电极片36这一简单的构成,可以从感应于与电极片36接近的人体表面的电场而在电极片36上发生的电位变化,取出用于认证用户的数据(认证数据)作为电信号,来对用户进行认证。
具体而言,如果在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之际,用户的手指或手接近了操作面板19上的电极片36,则由电极片36在外部终端通信部24(光学式电场传感器35)与终端装置40之间形成包括用户的人体的通信路,通过该通信路从用户的终端装置40接收该用户的认证数据,可以对用户进行认证。而且,通过这样的简单构成,能够区分识别得到认证后的用户的操作和除此之外的操作,例如因其他用户的操作或物品等与操作部件的接触而引起的误操作等,从而可防止操作的错误识别。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电极片36兼做操作指南片,与将二者独立设置的情况相比可实现廉价的结构,操作面板19的组装也变得简单。
另外,在复合机10中,即使用户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密码认证、卡认证或指纹、静脉等生物体信息认证等认证操作,也能够与针对操作面板19的操作(触摸操作)的检测联动地进行用户认证(认证处理),可进行用户的识别及认证。然后,复合机10根据该认证结果(识别结果),控制与该操作对应的动作。
例如,如图5中说明那样,在不能得到认证的情况下不进行与操作对应的动作(不受理操作),在得到认证的情况下进行与操作对应的动作(受理操作),根据在之前的操作与新的操作的操作期间用户是否一致,即是否是同一个用户继续进行操作/是否更换了用户,能够控制是否受理操作、进行与新的用户对应的动作等。而且,即便不暂时结束管理中的动作,也能够识别(认识)进行新的操作的用户,还能够控制与该操作对应的动作。
由此,能够在不进行特别的操作来切换操作期间的用户的认证状态(识别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接收到的操作的用户对应的动作。在用户认证中,不需要以往那样的与认证相关的特别操作(认证操作或认证解除操作等),并且,能够不受理认证用户以外的操作、按每个认证用户切换动作(与操作的检测联动的认证状态及动作的自动切换)等。由此,可提高用户认证中的操作性和安全性,并能够进行与接收到的动作的用户对应的动作,从而提高便利性。
尤其在图5所说明的与任务的设定相关的动作的管理中用户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使与改变之前的用户相关的管理中的任务的设定无效,切换成与新的用户相关的动作,开始该新的动作的管理。在这样的用户的切换中,可确保切换之前所管理的动作的安全性、且提高针对新的用户的操作性。
(电极配置例)
图6表示了将具有人体通信中的天线的功能的电极片配置在复合机的周边时的构成例。
本例中的复合机50在装置主体50a的前面上部的右侧设置有操作面板51。与图2中说明的操作面板19同样,在该操作面板5上还设置有触摸面板、各种操作按键等多个操作部件。不过,在操作面板51上没有设置图2中说明的电极片及光学式电场传感器,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被设置在装置主体50a的下部。并且,复合机50具备:两张电极片53、54、和与它们连接的导电线缆55。
一个电极片53被埋设在设置复合机50的设置区域56的地垫之下或地板材料(地毯)之下等。在本例中,电极片53被配置在比复合机50(装置主体50a)的底面大一圈的矩形状的设置区域56的左侧区域。设置区域56的右侧区域成为地板材料等被接地连接的GND区域57,电极片53与该GND区域57绝缘。
复合机50按照右侧的脚在GND区域57的地板上接地,左侧的脚在埋设有电极片53的地板上接地的方式,被配置在设置区域56内,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与电极片53接近配置。
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与上述的复合机10同样,起到用于进行电场方式的人体通信的通信部(接收部)的功能,在本例中发挥下述功能:由从电极片53经由脚向装置主体50a传播的电场的电位变化,取出电信号。该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可以配置在装置主体50a的任意位置。不过,为了高精度地检测出从电极片53经由脚(塑料制的脚轮等)向装置主体50a传播的电场的微弱电位,优选配置在脚的附近(在本例的情况下,是与电极片53接近的左侧脚的附近)。
优选电极片53配置在该与脚对应的位置(接近于脚的位置)。本例的电极片53成为包含与该脚对应的位置的大小及配置,能够抑制电场的传播损失、高效地向脚传播电场。
通过导电线缆55与该电极片53连接的另一个电极片54,被埋设在复合机50的认证区域58中的地板下(地毯或地板材料等之下)。导电线缆55也同样被埋设在电极片53与电极片54之间的地板下等。
认证区域是包括用户对复合机50的操作面板51进行操作时所站立的位置的区域。例如,包括从复合机50的操作面板51向前方离开规定距离(例如几十厘米)的位置的规定大小(例如在站立一个人的状态下,为放置两脚的大小)的区域等,被设定为认证区域。电极片54被配置在该认证区域58内。在本例中,电极片54成为与认证区域58大致相同的大小。而且,配置有电极片54的认证区域58的周围,成为地板材料等接地连接的GND区域59,电极片54与该GND区域59绝缘。
当受到针对操作面板51的操作部件的操作(触摸操作)时,复合机50进行与在图5中说明的控制动作同样的控制动作。即,每当受到操作时,都进行认证处理(步骤S102/S107),并根据认证结果(用户的识别结果),控制与操作对应的动作。
另外,在本例的构成中,只要用户站立于认证区域58,便能够进行用户的识别及认证。即,除了正在对操作面板51进行操作的用户之外,还包括想要对操作面板51进行操作的用户等在内,都能够对与操作相关的用户进行识别及认证。对于是与操作的检测联动地进行该用户认证(认证处理)、或是不与操作的检测联动地进行该用户认证而言,例如在检测了认证区域58内的用户之后(用户认证后),时常或以规定时间间隔进行认证处理等,可根据需要来变更设定。
由此,在本例的复合机50中,如果携带终端装置40的用户为了使用复合机50而站立于操作面板51之前,则通过位于认证区域58内的脚的底部(鞋底)踩踏了电极片54上的地板,脚的底部接近电极片54而配置。而且,由电极片54、以及通过导电线缆55与电极片54连接并接近于复合机50的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而配置的电极片53,在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与终端装置40之间形成包括用户的人体的通信路,复合机50可以通过该通信路从用户的终端装置40接收该用户的认证数据,对用户进行识别及认证。
这样,在本例的复合机50中,通过将电极片54配置在装置主体50a的周边的规定认证区域58,具体而言将电极片54配置在对操作面板51进行操作时用户所站立的位置这一简单的构成,能够与对操作面板51进行操作的用户的终端装置40进行基于人体通信的数据通信,从而来识别及认证用户。
而且,通过构成为将设置于复合机50的装置主体50a的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不直接与导电线缆55连接,而借助埋设于地板下等的电极片53连接成能够通信,由此导电线缆55也能够埋设在地板下等。从而,在使复合机50(装置主体50a)移动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因不留神踩踏或拖拽导电线缆55而对导电线缆55造成的损伤等。
并且,利用该构成,还能够进行复合机50的防盗等。例如,将总是或以规定时间间隔等与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进行通信的防盗系统连接到电极片53上,当伴随着复合机50的移动,防盗系统检测到不能够与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通信的情况时,通过向保安公司进行通报等的构成,还能够实现复合机50的防盗。
另外,在本例中,将在与对复合机50进行操作的用户的人体(脚底)接近的位置配置的电极片54、和设置于复合机50的装置主体50a的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如上述那样,通过导电线缆55及配置于设置区域56的电极片53连接成能够通信,但也可以通过导电线缆55将电极片54和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直接连接。例如,可以构成为在导电线缆55的前端设置连接器,使其能够与光学式电场传感器52拆装地连接等。
(针对中断操作的控制动作例)
图7表示了上述的复合机10、复合机50针对中断操作的控制动作。中断操作例如是在复合机所保存的文件的打印任务、原稿的复印任务的执行中,暂时中断该任务,而中断执行其他的打印任务、复制任务等的操作。这里,说明在用户B的任务执行中由用户A进行中断操作的情况。
而且,是否受理中断操作、即优先执行先行任务与中断任务中的哪一个,可以比较对用户预先确定的优先级,根据该比较结果来确定。其中,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进行先行任务。优先级例如可根据职务、所属部门(工作岗位、组等)之类用户的属性,或对每个用户设定的权限等来决定。这里,以使用权限作为优先级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并且,通过复合机10和复合机50都能够同样地进行动作,这里以复合机10为例进行说明。
伴随着从用户接收到对操作面板19的触摸操作(针对操作面板19的操作部件的触摸操作),复合机10(或复合机50)通过包括用户的人体的通信路,从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40接收认证数据,进行基于该认证数据的认证处理(步骤S122)。在不能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23:否),复合机10不允许该用户使用,并结束本动作(End)。
在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23:是),例如这里在认证了用户B的情况下,复合机10允许用户B使用。接着,复合机10存储用户B的信息,例如存储用于对与用户B的操作相关的动作进行管理的管理表等(步骤S124),并将与用户B对应的画面、例如任务设定画面等显示于显示部18(步骤S125)。
当从用户B接收到任务的设定及执行的操作(开始按键32的按压操作)时,复合机10执行该任务(步骤S126)。在该任务的执行中,复合机10监视是否接收到由用户B以外的用户对操作面板19的触摸操作(步骤S127),在没有接收到触摸操作(步骤S127:否)而结束了用户B的任务时(步骤S128:是),本动作结束(End)。
在结束用户B的任务之前(步骤S128:否),接收到了上述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27:是),例如这里在从用户A接收到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复合机10存储用户A的信息,例如存储用于对与用户A的操作相关的动作进行管理的管理表等(步骤S129),并确认用户B的任务是否依然处于执行过程中(步骤S130)。例如在由用户A进行的触摸操作之后,用户B的任务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130:否),转移到步骤S133。
在用户B的任务处于执行过程中的情况下(步骤S130:是),复合机10将用户A的权限与用户B的权限进行比较(步骤S131)。在用户A的权限与用户B的权限相同或比其低的情况下(步骤S131:否),不进行与用户A的触摸操作对应的处理(控制),而返回到步骤S127。
在用户A的权限比用户B的权限高的情况下(步骤S131:是),复合机10认定为是由用户A进行的中断控制,从用户B的控制切换为用户A的控制。具体而言,中断用户B的任务(步骤S132),将与用户A对应的画面、例如任务设定画面、恰当的中断画面等显示于显示部18(步骤S133)。当从用户A接收到任务的设定及执行的操作(通过开始按键32的按压操作而发出的执行中断的指示操作)时,复合机10执行该任务(步骤S134),并监视该任务的结束(步骤S135:否)。
当用户A的任务结束后(步骤S135:是),确认是否存在处于中断状态的任务(步骤S136)。在存在中断的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136:是)、例如在中断了用户B的任务的情况下,复合机10再次开始该用户B的任务(步骤S137),然后返回到步骤S127。在没有处于中断状态的任务时(步骤S136:否),结束本动作(End)。
另外,通过上述中断操作对先行任务的中断控制,也可以在执行中断任务的指示操作(开始按键32的按压操作)的时刻进行。
这样,在复合机10、复合机50中,由于可以按用户对操作面板19的每次触摸操作,进行利用了人体通信的用户认证,根据从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40接收到的认证数据来识别用户,所以,能够如本例中针对中断操作的控制动作那样,在新接收到的操作所涉及的认证用户(用户A)、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用户(用户B)不一致的情况下,即相对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用户,新的认证用户发生了改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对两个用户的优先级进行比较而得到的结果,优先执行与一方的用户相关的动作。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优先级,自动地切换竞争的多个动作等。
具体而言,可以如上所述那样,自动地进行下述的中断控制、待机控制等,所述中断控制用于将与优先级低的用户相关的执行中的任务中断,优先进行与优先级高的新认证用户相关的任务;所述待机控制用于继续进行与优先级高的用户相关的执行中的任务,使与优先级低的新认证用户相关的任务待机。
例如,当在某个用户进行的复印、打印动作中(任务执行中),其他的用户想要进行中断复印等时,一般需要对“中断复印”按键等特定的按键进行按压的操作,但根据本例,可以在操作面板的触摸面板、操作按键被按压的时刻,进行用户认证,能够识别是否是由与当前进行复印、打印的用户不同的用户进行的操作。仅基于对该操作面板的触摸操作,便能够识别是“中断操作”,由此,能够直接迁移到恰当的中断画面等。
这样,由于可以按用户对操作面板19的每次触摸操作,进行利用了人体通信的用户认证,来识别用户,并根据用户的优先级,自动地优先执行管理中的动作和与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中的一方,所以,提高了操作性与便利性。
(多个操作部构成例1)
图8表示了对复合机设置了多个在表面配置有电极片的操作面板时的构成例,其中,所述电极片具有作为人体通信中的天线的功能。
在伴随着对上述的操作面板的操作,利用人体通信进行用户认证的复合机10等中,由于可以按每次操作识别用户,所以,例如在对于通过多个操作面板以相同的时刻接收到的各个操作等,可分别进行用户认证来识别各个用户,且并行执行(不竞争)与各个操作对应的各个动作(处理)的情况下,还能够并行执行该各个动作。在本例中,说明复合机通过多个操作面板,进行与这样的同时操作(并行操作)对应的独立的用户认证(独立认证/并行认证),并对能够并行执行的多个动作同时进行控制(并行控制)的构成。
本例的复合机60具备下述两个操作面板(操作部):被配置成远离装置主体60a,构成为外带操作部的大型第一操作面板62;和直接安装于装置主体60a,构成为主体操作部的小型第二操作面板64。而且,复合机60具有:利用该两个操作面板受理同时操作的功能;针对同时操作进行独立认证的功能;和在能够并行执行与同时操作对应的各动作的情况下,进行该各动作的同时控制的功能。
第一操作面板62在面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作为操作部件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被设置在由比面板主体的表面小一圈的大型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的表面(画面上)。并且,在面板主体的表面上,在触摸面板的周围配置有框状(相框状)的电极片,该电极片与图2的操作面板19同样被绝缘盖等覆盖。而且,在面板主体上同样设置有与电极片连接的光学式电场传感器。
该第一操作面板62通过安装在复合机60的装置主体60a上的支承臂65支承。例如,如图所示,支承臂65被设置在装置主体60a的背面上部的右侧,第一操作面板62被该支承臂65支承,配置在装置主体60a的后侧的右上方。而且,第一操作面板62例如具备对复合机60中保存的各种文件进行预览显示、对预览显示的文件进行编辑、受理对文件进行保存或打印的各种操作的功能。
第二操作面板64在面板主体的表面设置有作为操作部件的触摸面板及多个操作按键。第二操作面板64中,在由小型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的表面(画面上)设置有触摸面板。多个操作按键是模式选择按键、开始按键、停止按键、数字键等。并且,在面板主体的表面,在操作部件的周围配置有电极片,该电极片与图2的操作面板19同样被绝缘盖等覆盖。而且,在面板主体上同样设置有与电极片连接的光学式电场传感器。
该第二操作面板64被配置在复合机60中的装置主体60a的前面上部的右侧。
图9是表示复合机60的简要构成的框图。复合机60相对于图3所示的复合机10的构成,成为显示部18被置换成第一显示部61及第二显示部63、操作部19(操作面板19)被置换成第一操作部62(第一操作面板62)及第二操作部64(第二操作面板)的构成。其他各部是与复合机10中的相同符号的各部同样的构成。
这样,在本例的复合机60中,由于具备两个操作面板,并且能够同时且独立地识别以及认证对各个操作面板进行操作的用户,所以,能够从两个用户同时且独立地受理操作,同时控制与该各个操作对应的各个动作。例如,利用第一操作面板62从一个用户受理对复合机60中保存的文档文件或图像文件的预览显示、编辑操作等,利用第二操作面板64从另一个用户受理复印、传真发送的操作等,能够同时控制各动作。这样,通过能够进行多个(2个)用户的同时操作(并行操作),可提高操作效率与便利性。
(多个操作部构成例2)
图10表示了对复合机设置了多个图8中说明的大型操作面板(外带操作部)时的构成例。
本例的复合机70具备结构与构成为外带操作部的上述第一操作面板62相同的两个操作面板,具体而言,具备第一操作面板(第一操作部)72及第二操作面板(第二操作部)74,成为在装置主体70a的前面上部等没有设置操作面板的构成。而且,复合机70与上述的复合机60同样,具备:利用上述两个操作面板受理同时操作的功能;针对同时操作进行独立认证的功能;和在能够并行执行与同时操作对应的各动作的情况下,进行该各动作的同时控制的功能。
第一操作面板72如图8中说明那样,被安装在装置主体70a的背面上部的右侧的支承臂75支承,配置在装置主体70a的后侧的右上方。第二操作面板74如图10所示,被安装在装置主体70a的背面上部的左侧的支承臂76支承,配置在装置主体70a的后侧的左上方。
这样,在本例的复合机70中,通过将两个操作面板左右分离地配置,两个用户可以分开操作。由此,两个用户利用该两个操作面板进行同时操作(并行操作)时的操作性良好。
(多个操作部构成例3)
图11表示了将图8中说明的大型操作面板通过无线方式与复合机连接时的构成例。
本例的复合机80具备:和装置主体80a分开构成,并与装置主体80a无线连接的大型第一操作面板(第一操作部/无线操作部)82;以及设置在装置主体80a的前面上部的第二操作面板(第二操作部/主体操作部)84。而且,复合机80与上述的复合机60、70同样,具备:利用这两个操作面板受理同时操作的功能;针对同时操作进行独立认证的功能;和在能够并行执行与同时操作对应的各动作的情况下,进行该各动作的同时控制的功能。
在装置主体80a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无线通信部85,第一操作面板82具备与该操作面板无线通信部85进行无线通信的主体无线通信部86。其中,在图11中仅表示了这些无线通信部中的天线部分。
第二操作面板84例如是与图2中说明的操作面板19相同的构成。除此之外,装置主体80a侧的操作面板也可以由图8中说明的第二操作面板64等构成。
这样,在本例的复合机80中,通过将两个操作面板中的一个以无线方式与装置主体80a连接,可以与图10中说明的复合机70同样地使两个用户分开操作,利用这两个操作面板进行同时操作(并行操作)时的操作性良好。尤其在本例中,由于能够不选择场所地在可与装置主体80a通信的范围内操作第一操作面板82,所以便利性良好。
另外,在图8~图11中说明了将操作面板的数量设为2个的情况,但也可以设为3个以上。只要复合机构成为具备:利用该3个以上操作面板受理同时操作的功能;针对它们的同时操作进行独立认证的功能;和在能够并行执行与它们的同时操作对应的各动作中的2个以上动作的情况下,进行该动作的同时控制的功能即可。而且,设置于装置主体的操作面板等也可以设为触摸面板及没有显示部的简要构成的操作面板。另外,还可以不对装置主体设置操作面板,而将所有的操作面板与装置主体通过无线方式连接。
作为利用上述3个以上操作面板进行的同时操作的具体例,可举出下述的情形:利用装置主体的操作面板进行伴随着扫描动作、打印动作的操作,并利用外带或无线连接的多个操作面板(大型操作面板)同时进行不伴随扫描动作、打印动作的操作,例如对复合机中保存的文档文件的预览显示、编辑操作等。由此,尤其在一台复合机被分配给多个用户的大规模办公室等中,可提高复合机的工作率,提高生产率(处理效率)。
(针对多个操作部、多个用户独立认证/同时操作的控制动作例)
图12~图14表示了上述例子的具备多个操作部(操作面板)的复合机60、70、80等中针对多个用户的独立认证及同时操作的控制动作。这里说明下述情况:用户A利用第一操作部使复合机中保存的文档文件经过预览显示、编辑之后,进行打印操作,用户B利用第二操作部进行复印操作。
另外,在基于这两种同时操作的各动作中,不能并行执行打印输出的动作(排他控制),优先执行哪一方,与图7中说明的针对中断操作的控制动作同样,将预先对用户确定的优先级(权限)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来决定,在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进行先行任务。
而且,在复合机60、70、80中都同样地动作,这里以复合机60为例进行说明。
伴随着从用户接收到对第一操作部62的触摸操作(针对触摸面板的触摸操作)(步骤S141),复合机60(或复合机70、80)通过包括用户的人体的通信路,从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40接收认证数据,进行基于该认证数据的认证处理(步骤S142)。在不能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43:否),复合机60不允许该用户使用,并结束本动作(End)。
在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43:是),例如这里在认证了用户A的情况,复合机60允许用户A使用。接着,复合机60存储用户A的信息(用户A用的动作/管理表等)(步骤S144),并将与用户A对应的画面(预览显示/编辑画面等)显示于第一显示部61(步骤S145),然后通过第一操作部62从用户A接收各种操作,这里接收对复合机60中保存的文档文件的预览显示、编辑(步骤S146)。
复合机60在从该用户A接收对第一操作部62的操作的期间,监视对第二操作部64的触摸操作(步骤S147),当没有接收到该触摸操作(步骤S147:否)、并通过第一操作部62从用户A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操作,这里接收到对文档文件的打印指示操作时(步骤S148:是),复合机60执行该任务(步骤S149),然后结束本动作(End)。
当在受理用户A的操作期间,接收到用户A以外的用户进行的触摸操作时(步骤S147:是),例如这里在从用户B接收到对第二操作部64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复合机60存储用户B的信息(用户B用的动作/管理表等)(步骤S150),并将用户B的权限与用户A的权限进行比较(步骤S151)。在用户B的权限与用户A的权项相同或比其低的情况下(步骤S151:否),转移到图13的步骤S152。在用户B的权限比用户A的权限高的情况下(步骤S151:是),转移到图14的步骤S163。
在图13的步骤S152中,复合机60将与用户B对应的画面(复印设定画面等)显示于第二显示部63(步骤S152),通过第二操作部64从用户B接收各种操作,这里接收与复印相关的各种设定的操作(步骤S153步骤S154:否)。接着,在通过第二操作部64从用户B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操作(通过开始按键的按下而发出的复印指示操作)时(步骤S154:是),复合机60在执行用户A的任务(文档文件的打印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155:是),使由用户B指示的任务待机(步骤S156),在用户A的任务执行结束之后,执行该待机的用户B的任务(步骤S157),然后结束本动作(End)。
在没有执行用户A的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155:否),复合机60开始由用户B指示的任务(步骤S158),在该用户B的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通过第一操作部62监视是否从用户A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操作(步骤S159:否~步骤S162:否)。然后,在没有从用户A接收到该操作(步骤S159:否),且用户B的任务结束时(步骤S162:是),结束本动作(End)。
当在用户B的任务的执行过程中,从用户A接收到上述操作时(步骤S159:是),复合机60中断用户B的任务,开始由用户A指示的任务(步骤S160)。在用户A的任务结束之后,复合机60再次开始被中断的用户B的任务(步骤S161),并在该用户B的任务再次开始之后,通过第一操作部62监视是否从用户A接收了任务的执行操作(步骤S159:否~步骤S162:否)。然后,在没有从用户A接收到该操作(步骤S159:否),且结束了用户B的任务时(步骤S162:是),结束本动作(End)。
在图14的步骤S163中,复合机60将与用户B对应的画面(复印设定画面等)显示于第二显示部63(步骤S163),通过第二操作部64从用户B接受各种操作,这里接受与复印相关的各种设定的操作(步骤S165~步骤S166:否)。
另外,当第一操作部(第一显示部)构成为以无线方式与装置主体连接时(参照图11),在步骤S163与步骤S165之间,将开始了由其他用户(该情况下为用户B)进行的操作警告显示到用户A当前使用的该无线连接式的第一显示部上(步骤S164)。由此,即使用户A正在远离复合机60(装置主体60a)的场所对第一操作部进行操作,也能够把握其他的用户同时使用了复合机60的情况。另外,在第一操作部不是无线连接式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该警告显示。
接着,若通过第二操作部64从用户B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操作(通过开始按键的按压而发出的复印指示操作),则在复合机60在执行用户A的任务(文档文件的打印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167:是),中断该任务A的任务,开始由用户B指示的任务(步骤S168)。在用户B的任务结束后,复合机60再次开始被中断的用户A的任务(步骤S169),并在该用户A的任务结束后,结束本动作(End)。
在没有执行用户A的任务的情况下(步骤S167:否),复合机60开始由用户B指示的任务(步骤S170),并在该用户B的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通过第一操作部62监视是否从用户A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操作(步骤S171:否~步骤S172:否)。然后,在没有从用户A接收到该操作(步骤S171:否),且用户B的任务结束后(步骤S172:是),结束本动作。
当在用户B的任务的执行中从用户A接收到上述的操作时(步骤S171:是),复合机60使由用户A指示的任务待机(步骤S173),在用户B的任务执行完毕之后(步骤S174:是),执行该待机的用户A的任务(步骤S175),然后结束本动作(End)。
另外,这里以用户A与用户B的画面显示、操作自身能够并行执行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当在无法并行执行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优先级(权限)的比较结果,来切换画面的显示控制、操作的受理控制。
例如,当用户A的优先级较高时,在图13的步骤S152中,不在用户B所使用的第二显示部上显示与用户A竞争的画面,取而代之,由于优先级高的用户(用户A)正在使用该画面,所以可以显示内容为不能显示的讯息(报知画面)或其他的画面等。另外,虽然在用户B的第二显示部显示与用户A竞争的画面,但在步骤S153中没有通过用户B的第二操作部受理与用户A竞争的操作,由于优先级高的用户(用户A)进行了竞争的操作,所以可以在第二显示部上一并显示不能操作的内容的讯息等。而且,当在这样的画面的显示等待状态、操作等待状态下,用户A的竞争画面的使用、竞争操作结束时,可以解除该等待状态,在第二显示部上显示与用户B对应的画面、通过第二操作部从用户B受理操作。
相反,当用户B的优先级较高时,在图14的步骤S164中,由于优先级高的用户(用户B)开始使用了该竞争的画面,所以作为警告显示,在用户A所使用的第一显示部上例如显示不能显示的内容、或由于开始了竞争的操作,所以显示不能操作的讯息等,然后,消去该竞争画面、或迁移到其他的画面,成为保留状态。而且,当在这样的保留状态下,用户B对竞争画面的使用、竞争操作结束时,可以解除该保留状态,将由用户B释放的画面再次显示到第一显示部、或通过第一操作部从用户A继续受理中断的操作。
这样,在复合机60、复合机70、80中,由于能够按多个用户对多个操作面板(操作部)的每次触摸操作,独立地进行利用了人体通信的用户认证,并根据从各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40接收到的认证数据,识别各用户和该各操作,所以,可以如本例的控制动作那样,同时受理被识别出的多个用户(用户A及用户B)各自的操作(同时操作)。而且,在不能并行执行基于该同时操作的各动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对该多个用户分别预先确定的优先级(权限)进行比较的结果,来确定该各动作的优先顺序,并根据该优先顺序控制各动作。通过进行这样的多个用户利用多个操作部的同时操作,可提高操作效率与便利性。并且,能够提高复合机的工作率、提高生产率。
(针对多个操作部、多个用户同时认证/联合操作的控制动作例)
在具备主体及外带等多个操作部(操作面板)的复合机等中,还能够进行与上述多个用户的独立认证及同时操作对应的动作以外的控制。例如,能够进行与伴随多个用户的同时认证的操作对应的动作控制,具体而言,可进行与多个用户为了联合进行操作的规定动作对应的控制(联合控制)等,这里对该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由于在同时认证两个用户时,例如通过一个用户触碰到复合机的一个操作面板上的操作部件以外的任意部位,可以认证该用户,所以,在该状态下,另一个用户对另一个操作面板上的操作部件进行操作,能够在进行了用户认证的基础上,实施操作等。另外,在只有一个操作面板(操作部)的复合机中,也能够进行与该多个用户的规定动作对应的控制。该情况下,为了避免多个用户位于操作面板的附近而导致操作性降低,可以在与操作面板不同的部位,例如装置主体的侧面部等,配置接受触摸操作、用于与用户的终端装置40进行人体通信的电极片及电场传感器,可以通过对该特定部位的触摸操作来认证上述的一个用户。
图15表示了具备多个操作部的复合机中的与多个用户同时认证及联合操作(共同作业)对应的控制动作。这里,对进行下述的联合操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即:用户A是操作批准者,用户B是操作实施者,用户B在用户A的认证状态及监视下,从操作部进行伴随认证的操作(数据输入、设定、任务执行等),用户A通过监视到最后而批准该操作的内容,使用户B完成操作。这样的联合操作,例如可举出为了防止因传真的号码错误、对方的号码变更等导致错误发送机密信息,而在没有批准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发送的防止传真错误发送;或对没有批准的情况下不能输出的机密文件的打印等操作。另外,这里以复合机60为例进行说明。
伴随着从用户接收到对操作部(操作部件以外的任意部位)的触摸操作(步骤S181),复合机60通过包括用户的人体的通信路,从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40接收认证数据,并进行基于该认证数据的认证处理(步骤S182)。在没有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83:否),复合机60不允许该用户使用,结束本动作(End)。
在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183:是),例如这里在通过对一个操作部(例如第一操作部)的触摸操作,认证了作为操作批准者的用户A的情况下,复合机60存储用户A的信息(用户A用的动作/管理表等)(步骤S184)。接着,监视由作为操作实施者的用户B对另一个操作部(例如第二操作部)的触摸操作,在没有接收到该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85:否),例如在经过规定时间也没有检测到用户B对操作部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结束本动作(End)。
在接收到用户B对操作部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85:是),复合机60存储用户B的信息(用户B的动作/管理表等)(步骤S186),并通过操作部从用户B接收需要用户A的批准的操作(步骤S187)。随后,复合机60每隔一定时间对用户A实施认证处理,直到用户B的操作结束(步骤S188→步骤S189:是→步骤S189:否→步骤S187)。
当在用户B的操作完成之前无法认证用户A的情况下(步骤S189:否),即在由于用户A将手从一个操作部撤离而不能接收到用户A的认证数据的情况下,复合机60暂时中止通过另一个操作部从用户B受理操作,对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能否再次认证用户A进行监视。
当在规定时间内认证了用户A时,即可以检测出用户A对一个操作部的触摸操作时(步骤S194:是),复合机60将在无法认证用户A的时刻之前从用户B接收到的操作取消(步骤S195),返回到步骤S187。当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认证用户A时,即无法检测到用户A对一个操作部的触摸操作时(步骤S194:否),复合机60取消从用户B接收到的所有操作(步骤S196),然后结束本动作(End)。
另外,当通过另一个操作部从用户B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操作时(步骤S190:是),复合机60对用户A进行认证处理(用户认证),确认在该任务的执行操作时刻是否可以认证用户A(步骤S191)。在不能认证用户A的情况下(步骤S192:否),转移到步骤S194,如果在规定时间内能够认证用户A(步骤S194:是),则只将最后从用户B接收到的任务的执行操作取消(步骤S195),然后返回到步骤S187。如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认证用户A(步骤S194:否),则复合机60将从用户B接收到的所有操作取消(步骤S196),然后结束本动作(End)。
另外,当在从用户B接收到任务的执行操作的时刻能够认证用户A时(步骤S192:是),执行由用户B指示的任务(步骤S193),然后结束本动作(End)。
另外,这里对操作批准者(用户A)总是监视操作实施者(用户B)的操作内容直到最后批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同时认证/联合操作),但除了这样的批准方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操作批准者最后进行确认并批准(实施批准操作)操作实施者的操作内容(设定状态、输入数据等)那样的批准方法(独立认证/联合操作)。
这样,在本例的控制动作中,关于多个用户应该联合进行操作的规定动作,可根据与对操作部的操作的检测连动地进行了用户认证的结果(用户的识别结果),来检查是否进行了该联合的操作。在这样的规定动作中,由于能够检查多个用户的联合操作,所以可排除一个操作者的操作错误、不正当的单独操作等。而且,由于能够执行基于这样的联合操作的规定动作,所以多个用户的操作多样性拓宽,可提高便利性。
另外,在本例的同时认证/联合操作中,复合机为了确认操作批准者总是监视操作实施者的操作内容,通过利用了人体通信的用户认证,对操作批准者触碰自身机器(操作部)的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实施确认。这样,即使操作批准者没有触碰复合机,通过在图6所示的复合机的周边设置认证区域(58)的构成,复合机也能够通过用户认证检测出站立于认证区域的操作批准者,从而实施确认。该情况下,由于操作批准者只要站立于认证区域即可,所以可减轻负担。图6所示的构成在这样的同时认证/联合操作中优选采用。
(针对多个操作部、单独用户持续操作的控制动作例)
在具备主体及外带等多个操作部(操作面板)的复合机等中,由于可以按每个操作部进行用户认证,所以,例如还能够将在与通过第一操作部从用户接收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的管理中,通过第二操作部从该用户接收到的操作,作为与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该用户的操作进行受理。这样的在多个操作部之间的操作的持续(继续),例如可举出在多个操作部之间持续一个任务中的多个工序的操作等那样的情况。这里对该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图16表示了具备多个操作部的复合机中的与单独用户在操作部之间的持续操作(继续操作)对应的控制动作(继续控制)。这里对下述情况进行说明:用户A利用外带的操作部(大型的第一操作部)进行图像文件的编辑作业,然后,利用主体的操作部(小型的第二操作部)持续进行与该图像文件的输出(打印、传真发送、发信)、保存相关的操作。其中,这里以复合机60为例进行说明。
伴随着从用户接收到对第一操作部62的触摸操作(步骤S201),复合机60通过包括用户的人体的通信路,从用户携带的终端装置40接收认证数据,进行基于该认证数据的认证处理(步骤S202)。在不能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203:否),复合机60不允许该用户使用,并结束本动作(End)。
在获得认证的情况下(步骤S203:是),例如这里在认证了用户A的情况下,复合机60允许用户A使用。接着,复合机60存储用户A的信息(用户A用的动作/管理表等)(步骤S204),并将与用户A对应的画面(编辑画面等)显示于第一显示部16(步骤S205),通过第一操作部62接收由用户A对复合机60内保存的图像文件的编辑操作(步骤S206)。
在没有接收到从用户A通过第一操作部62对图像文件的编辑结束操作、或虽然接收到了该编辑结束操作但没有接收到从用户A对第二操作部64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07:否),复合机60结束本动作(End)。
在从用户A接收到通过第一操作部62对图像文件的编辑结束操作,然后,接收到从用户A对第二操作部64的触摸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207:是),复合机60将第一操作部62(第一显示部61)释放成为注销状态(步骤S208),将来自第一显示部61的操作持续画面显示于第二显示部63(步骤S209)。在操作持续画面中,例如处于结束了编辑的图像文件已经被选择(指定)为处理对象的状态等。
这里,复合机60通过第二操作部64接收到用户A对上述图像文件的输出相关的各种操作(步骤S210~步骤S211:否)。接着,当通过第二操作部64接收到用户A对任务的执行操作时(步骤S211:是),复合机60执行用户A的任务(图像文件的输出)(步骤S212),然后结束本动作(End)。
另外,这里对从第一操作部62向第二操作部64持续操作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操作的持续方法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两个操作部之间往复持续操作,也可以通过3个以上的操作部持续操作。
这样,在本例的控制动作中,由于可以将与特定的用户通过第一操作部进行了操作的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操作,由第二操作部持续(继续)进行,即在不同的多个操作部之间持续进行与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操作,所以,多个操作部的操作多样性得以扩展,提高了便利性。而且,由于并不是一个用户一次占有多个操作部进行操作,所以,其他的用户能够使用被释放的操作部,从而可提高多个用户的操作效率(生产性)。
以上,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具体的构成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所示的情况,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的变更或追加也包含于本发明。
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在具备用户认证功能的复合机中,通过与用户的终端装置通信、进行用户认证,来识别、认识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用户及每个用户的操作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构成为不进行用户认证。即可以构成为,与用户的终端装置通信,不进行用户认证而只进行用户的识别,从而对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用户及每个用户的操作进行识别、认识。
另外,用户的识别(认证)按对操作部的每次操作检测而进行,但也可以根据操作的检测次数、检测部位等进行变更。在根据检测次数的情况下,可以在基于最初的操作检测进行了识别之后,每隔一次或每隔两次等进行识别。在根据检测部位的情况下,可以对每个检测部位设定每次操作检测或每N次操作检测的条件,以该条件进行识别。当在触摸面板上显示有多个操作按键(软件按键)时,可以对每个该操作按键设定上述条件。
而且,在多个用户进行的同时操作等中,例如可以构成为对大型操作部的单一的大画面进行分割、将其分配给各个用户,按每个分割画面从各个用户受理各操作。另外,这样的画面的分割可以在一个用户使用画面的过程中,由其他的用户触摸了画面(触摸面板)时,自动进行。
根据上述方式,信息设备装置的通信部可以将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存储有该操作者的识别数据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这里的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包括正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人和想要进行操作的人等。终端装置被佩戴于该操作者的身上(戴在手腕等上)而与人体直接接触,或者被操作者携带,隔着衣服等与人体间接接触(接近配置)等,能够将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信息设备装置通信。
在这样的使用人体作为通信路的通信(人体通信)中,信息设备装置的控制部与操作者针对操作部的操作的检测(操作的受理)联动,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根据识别数据来识别操作者。这里的与操作的检测联动的操作者的识别包括:识别动作(识别处理)根据操作的检测次数、检测部位等被变更的情况。例如,包括:(1)按每次操作检测识别操作者;(2)每隔N次操作检测识别操作者;(3)对每个检测部位设定(1)或(2)的条件,以该条件识别操作者等动作。然后,信息设备装置的控制部根据与该操作的检测联动的操作者的识别结果,控制与操作对应的动作。
由此,能够在管理与进行了之前的操作的操作者相关的动作的同时,对进行了新的操作(每次或每隔N次等的操作)的操作者进行识别,并根据该识别出的操作者,控制与该操作对应的动作等。例如,在不能识别的情况下,不进行与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不受理操作),在能够识别的情况下,进行与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受理操作),或通过之前的操作与新的操作之间操作者是否一致、即是否是同一操作者继续操作/操作者是否被更换,来进行操作的受理与否、与新的操作者对应的动作等控制。
而且,信息设备装置能够仅通过接受操作者对操作部的操作,来识别操作者。从操作者的角度而言,不需要另外进行以往的个人认证等中的认证操作、认证解除操作等,仅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所希望的操作,便能够被信息设备装置识别(认识)。
由此,能够在不进行特别的操作来切换操作期间的操作者的认识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对应的动作。另外,在将该构成应用于个人认证(用户认证)的情况下,可以与对操作部的操作的检测联动地进行操作者(用户)的个人认证,并根据该认证结果,控制与操作对应的动作。该情况下,不需要与上述那样的认证相关的特别操作,并且,能够不受理认证用户以外的操作、或按每个认证用户切换动作(与操作的检测联动的认证状态及动作的自动切换)等。由此,不仅会提高个人认证的操作性和安全性,而且能够进行与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对应的动作,从而提高便利性。
在上述方式中,与和针对操作部的操作的检测联动地识别出的操作者对应,管理从该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所涉及的动作,对在该动作的管理中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进行识别。由此,暂时结束管理中的动作而进行新的操作的操作者可以被信息设备装置识别(认识),对与该操作对应的动作进行控制。
在上述方式中,与存在管理中的动作时新接收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根据进行了该新的操作的操作者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是否一致,而被变更(控制)。
在上述方式中,当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第一操作者)、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第二操作者)不一致时,即相对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新的操作的操作者发生了改变时,与操作者改变之前的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管理被取消,开始与新的操作者相关的动作的管理。在这样的操作者的更换中,能够确保在更换之前进行管理的动作的安全性,同时可提高对新的操作者的操作性。
在上述方式中,当相对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第二操作者),新的操作的操作者(第一操作者)发生了变化时,对这些操作者的优先级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来优先执行一方的操作者所涉及的动作。在这样的操作者的更换中,由于能够根据操作者的优先级,自动地优先执行管理中的动作、和与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中的一方,所以会提高操作性和便利性。
在上述方式中,当相对于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第二操作者),新的操作的操作者(第一操作者)发生了变化,且是与该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和管理中的动作能够并行执行的动作时,这些动作被并行执行。在这样的操作者的更换中,由于能够并行执行管理中的动作和与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所以可提高操作效率与便利性。
在上述方式中,关于多个操作者应该联合进行操作的规定动作,根据与针对操作部的操作的检测联动地识别操作者而获得的该识别结果,来检查是否进行了该联合的操作。在这样的规定动作中,由于能够检查多个操作者进行的联合操作,所以可以排除一个操作者引起的操作错误、不正当的单独操作等。而且,由于可以执行基于这样的联合操作的规定动作,所以能够提高便利性。
在上述方式中,由于可以通过多个操作部从多个操作者独立地接受操作,所以,能够提高多个操作者的操作效率和装置的工作率。
在上述方式中,由于能够利用第二操作部继续进行与特定的操作者利用第一操作部进行操作后的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操作、即在多个不同的操作部之间继续进行与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操作,所以可提高便利性。
在上述方式中,通过与装置主体独立构成并利用无线通信实现连接的操作部,能够进行信息设备装置的遥控操作,从而提高便利性。
并且,在上述方式中,信息设备装置的通信部能够将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和终端装置进行通信。这里的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包括正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人、和想要进行操作的人等。终端装置被佩戴于该操作者的身上(戴在手腕等上)而与人体直接接触,或者被操作者携带,隔着衣服等与人体间接接触(接近配置)等,能够将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信息设备装置通信。
在这样的将人体用作通信路的通信(人体通信)中,通过与通信部连接并被配置在规定位置的天线,在信息设备装置的通信部与终端装置之间,形成包含操作者的人体的通信路。例如,在仅通过人体与天线的接触来形成通信路的方式中,优选将天线配置在伴随着操作者对操作部的操作,能够被人体(指尖等)接触的操作部位。在通过人体与天线接近来形成通信路的方式中,可以将天线配置到操作部位,也可以配置在操作部位的附近(周边)等。
信息设备装置通过由该天线在通信部与终端装置之间形成的包括操作者的人体的通信路,例如与存储有操作者的识别数据的终端装置通信,可对操作者进行识别。
这样,作为用于对操作部的操作所涉及的操作者进行识别的与操作者的接口,例如可以不对设置有多个操作部件的操作部的所有操作部件,设置用于取得指纹等生物体信息的传感器等形成复杂的构成,而采用在利用了人体通信的操作者的识别中,仅设置上述天线的简单构成。而且,通过这样的简单构成,能够防止操作的错误认识,从而可以区分认识被识别的操作者的操作和此外的操作,例如因物品等接触操作部而引起的误操作、或其他用户进行的冒充操作等。
在上述方式中,信息设备装置的通信部可以将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终端装置进行通信。这里的与操作部的操作相关的操作者,包括正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人和想要进行操作的人等。终端装置被佩戴于该操作者的身上(戴在手腕等上)而与人体直接接触,或者被操作者携带,隔着衣服等与人体间接接触(接近配置)等,能够将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信息设备装置通信。
通过上述发明,在具备触摸面板、按键作为操作部件的操作面板中,也能够通过在该操作面板的表面配置天线这一简单的构成,与对触摸面板、按键实施行操作的操作者的终端装置进行人体通信,从而防止操作的错误认识。
在上述发明中,伴随着操作者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操作者的人体(指尖等)接触到被配置成覆盖操作部件的天线上。通过伴随着该操作的人体对天线的接触或接近,可形成通信路,从而能够进行通信。
在上述方式中,伴随着操作者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操作者的人体(手或指尖等)与被配置在操作部件的周边的天线接近。通过伴随着该操作的人体向天线的接近,可形成通信路,从而能够进行通信。另外,虽然在将天线配置成覆盖操作部件时,担心操作部件的操作性与认识性会降低,但只要是将天线配置在操作部件的周边的构成,便能够消除这样的担心。
在上述方式中,信息设备装置能够通过在装置主体的周边的操作者所站立的位置配置天线这一简单的构成,与操作部的操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的终端装置进行人体通信。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通过具有电场传感器的功能的通信部,检测出被与天线接近(包括接触)的人体表面的电场感应而在天线上产生的电位变化,从而能够从人体表面的电场取出电信号。由此,在人体表面产生电场、在人体中形成通信路来进行通信的方式中,能够通过对天线组合电场传感器这一简单的构成,与操作部的操作所涉及的操作者的终端装置进行人体通信,从而可防止操作的错误认识。
通过本发明,具有在面板主体的表面设置了多个操作部件的操作面板的信息设备装置,能够通过在该操作面板的配置天线这一简单的构成,与对操作面板的操作部件实施操作的操作者的终端装置进行人体通信,从而可防止操作的错误认识。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设备装置,能够在不进行特别的操作来切换操作之间的操作者的认识状态的情况下,进行与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对应的动作。只要是伴随着个人认证的信息设备装置,便能够提高个人认证的操作性和安全性,同时能够进行与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对应的动作,从而提高便利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设备装置,能够简单地构成用于识别操作者的与操作者的接口,来防止操作的错误认识。
本发明涉及的信息设备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不限于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复合机,还能够应用到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处理装置、具备操作部的信息处理装置等各种信息设备装置。
Claims (6)
1.一种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操作部;第二操作部;通信部,其将对所述第一操作部或者所述第二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人体作为通信路,与存储有该操作者的识别数据的终端装置进行通信;和控制部,
该控制部与检测针对所述第一操作部或者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操作情况联动,通过所述通信部与所述终端装置通信,根据所述识别数据来识别所述操作者,
与经过所述识别的操作者建立对应关系地来管理从该操作者接收到的对第一操作部的操作所涉及的动作,并对在该管理中新接收到的操作进行所述识别,当从所述操作者接收到对于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操作时释放所述第一操作部,
在利用第一操作部从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所涉及的动作的管理中,将利用第二操作部从该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作为与所述管理中的动作对应的该操作者的操作来继续受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与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是否一致,来变更与该新接收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亦即第一操作者、与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亦即第二操作者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取消与所述第二操作者相关的动作的管理,而开始与所述第一操作者相关的动作的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亦即第一操作者、与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亦即第二操作者不一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将所述第一操作者与所述第二操作者的优先级进行比较,根据该比较结果,优先执行与所述第一操作者和所述第二操作者中任意一方相关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新接收到的操作的操作者亦即第一操作者、与所述管理中的动作所涉及的操作者亦即第二操作者不一致,且与从所述第一操作者接收到的操作对应的动作、和与所述第二操作者相关的动作能够被并行执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并行执行这些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设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操作部中的至少一个与该信息设备装置的装置主体分体构成,并通过无线通信被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12338A JP2010260244A (ja) | 2009-05-01 | 2009-05-01 | 情報機器装置 |
JP2009-112338 | 2009-05-01 | ||
JP2009112325A JP4788801B2 (ja) | 2009-05-01 | 2009-05-01 | 情報機器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2009-112325 | 2009-05-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77754A CN101877754A (zh) | 2010-11-03 |
CN101877754B true CN101877754B (zh) | 2012-11-28 |
Family
ID=43020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69243XA Active CN101877754B (zh) | 2009-05-01 | 2010-04-28 | 信息设备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93672B2 (zh) |
CN (1) | CN10187775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76304B2 (en) * | 2015-03-31 | 2023-10-03 | Nec Corporation | Biological patt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biological patt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83258B1 (ko) * | 2007-11-08 | 2014-04-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체 통신 기능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및 방법 |
JP5546153B2 (ja) * | 2009-04-15 | 2014-07-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11259172A (ja) * | 2010-06-08 | 2011-12-22 | Sony Corp |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モード切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2011602A (ja) * | 2010-06-29 | 2012-01-19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JP5267549B2 (ja) * | 2010-12-27 | 2013-08-2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43106B2 (ja) | 2011-05-20 | 2013-11-13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指示受付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指示装置、指示受付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5633526B2 (ja) * | 2012-01-30 | 2014-12-0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482814B2 (ja) | 2012-02-02 | 2014-05-0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EP2826170A1 (en) * | 2012-03-14 | 2015-01-21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Body-coupled communication based on user device with touch display |
US11811989B2 (en) * | 2012-04-25 | 2023-11-0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ntenna in cover |
EP3506018B1 (en) | 2012-04-25 | 2022-02-23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4096717A (ja) | 2012-11-09 | 2014-05-22 | Brother Ind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4009808B (zh) * | 2013-02-26 | 2017-06-27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终端设备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JP6201342B2 (ja) * | 2013-02-28 | 2017-09-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JP6398153B2 (ja) * | 2013-06-04 | 2018-10-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機器、情報処理端末、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240006B2 (ja) * | 2013-06-05 | 2017-11-2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05903B2 (ja) | 2013-06-28 | 2017-10-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 |
JP6248493B2 (ja) * | 2013-09-17 | 2017-12-2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2015164789A (ja) * | 2014-03-03 | 2015-09-1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6270137B2 (ja) | 2014-03-12 | 2018-01-3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886704B (zh) * | 2014-04-04 | 2017-06-06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随身物品的监控装置、应答装置及防盗系统 |
CN104360809B (zh) * | 2014-10-10 | 2017-08-11 |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6118832B2 (ja) * | 2015-02-26 | 2017-04-19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ジョブ制御装置 |
US20170034383A1 (en) * | 2015-07-30 | 2017-02-02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displaying method of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
US9749317B2 (en) | 2015-08-28 | 2017-08-2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Nullifying biometrics |
US9871546B2 (en) * | 2015-09-11 | 2018-01-16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Wearable terminal mountable on part of body of user |
US10529379B2 (en) * | 2016-09-09 | 2020-01-07 | Sony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video content based on emotional state detection |
US10692312B1 (en) * | 2016-11-10 | 2020-06-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User authentication with portable device and smart floor |
JP6848522B2 (ja) * | 2017-02-27 | 2021-03-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機器 |
FR3072803B1 (fr) * | 2017-10-19 | 2021-05-07 | Immersion | Systeme et procede pour la gestion simultanee d’une pluralite de peripheriques de designation |
JP6719498B2 (ja) * | 2018-03-23 | 2020-07-0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WO2020162635A1 (zh) | 2019-02-05 | 2020-08-13 | ||
US11327700B1 (en) | 2021-01-06 | 2022-05-10 | Xerox Corporation | Modification of print queues based on user action and urgency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2061A (zh) * | 2002-12-27 | 2003-06-04 | 北京邮电大学 | 在多业务多用户业务平台中保证业务服务等级协议的方法 |
EP1494190A1 (en) * | 2003-06-30 | 2005-01-05 | Sony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transmitting of bio-data and environment-data in an emergency case |
CN1961525A (zh) * | 2003-05-02 | 2007-05-09 | 吉瑞泰克有限公司 | 由动态数据报转换和要求的认证和加密方案通过移动式智能数据载体启动的普适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安全 |
CN101165705A (zh) * | 2006-10-17 | 2008-04-23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户认证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114984B2 (ja) * | 1990-06-26 | 2000-12-04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543897A (en) * | 1995-03-07 | 1996-08-06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Reproduction apparatus having touch screen operator interface and auxiliary keyboard |
US5796827A (en) * | 1996-11-14 | 1998-08-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ar-field human-body coupling for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with identification cards |
US6421135B1 (en) * | 1999-03-08 | 2002-07-1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wing a walk-up copier user to interrupt a print job at a boundary |
JP3655170B2 (ja) * | 2000-06-20 | 2005-06-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
JP3507028B2 (ja) | 2000-11-14 | 2004-03-15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生体接触部 |
JP3858599B2 (ja) | 2001-01-26 | 2006-12-13 |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 情報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システム運用管理方法 |
US20030038965A1 (en) * | 2001-08-27 | 2003-02-27 | Simpson Shell S. | Private printing using network-based imaging |
JP2004034582A (ja) | 2002-07-05 | 2004-02-05 | Canon Inc | 印刷制御装置 |
JP2004077990A (ja) | 2002-08-21 | 2004-03-1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526727B2 (en) * | 2002-08-29 | 2009-04-28 | Xerox Corporation | Marking machine user interface supplementation via added, attach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JP4156531B2 (ja) * | 2003-02-03 | 2008-09-24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通信機器 |
US7305199B2 (en) * | 2003-02-12 | 2007-12-04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6081025A (ja) | 2004-09-10 | 2006-03-23 | Canon Inc |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
JP2006231554A (ja) | 2005-02-22 | 2006-09-07 | Ricoh Co Ltd | ネットワークプリント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268614A (ja) * | 2005-03-25 | 2006-10-05 | Sony Corp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
US20100263031A1 (en) | 2005-08-05 | 2010-10-1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07145158A (ja) * | 2005-11-28 | 2007-06-14 | Fujitsu Ten Ltd | 車載用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表示制御方法 |
KR100772525B1 (ko) * | 2005-12-08 | 2007-11-0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접촉 기반의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시스템 |
JP5030462B2 (ja) * | 2006-04-05 | 2012-09-19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 |
JP2008197753A (ja) * | 2007-02-08 | 2008-08-28 | Hitachi Ltd | プロセス制御システム |
US8218165B2 (en) * | 2007-03-26 | 2012-07-10 | Ricoh Company, Ltd. | Interrup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4866373B2 (ja) | 2007-03-26 | 2012-02-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割り込み管理方法および割り込み管理プログラム |
JP4860566B2 (ja) | 2007-07-20 | 2012-01-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操作管理システム |
JP2009069994A (ja) | 2007-09-11 | 2009-04-02 | Ricoh Co Ltd | 利用制限装置及び利用制限方法 |
JP4766078B2 (ja) * | 2008-06-18 | 2011-09-07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認証方法およ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
-
2010
- 2010-04-28 US US12/769,092 patent/US8593672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4-28 CN CN201010169243XA patent/CN1018777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22061A (zh) * | 2002-12-27 | 2003-06-04 | 北京邮电大学 | 在多业务多用户业务平台中保证业务服务等级协议的方法 |
CN1961525A (zh) * | 2003-05-02 | 2007-05-09 | 吉瑞泰克有限公司 | 由动态数据报转换和要求的认证和加密方案通过移动式智能数据载体启动的普适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安全 |
EP1494190A1 (en) * | 2003-06-30 | 2005-01-05 | Sony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transmitting of bio-data and environment-data in an emergency case |
CN101165705A (zh) * | 2006-10-17 | 2008-04-23 | 夏普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用户认证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特开2008-197753A 2008.08.28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76304B2 (en) * | 2015-03-31 | 2023-10-03 | Nec Corporation | Biological patt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biological patter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593672B2 (en) | 2013-11-26 |
US20100277763A1 (en) | 2010-11-04 |
CN101877754A (zh) | 2010-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77754B (zh) | 信息设备装置 | |
JP4788801B2 (ja) | 情報機器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5929572B2 (ja) | 操作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162503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object i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JP476607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認証方法および認証プログラム | |
JP5862888B2 (ja) | 操作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08241444A (zh) | 手写信息处理设备、手写信息处理方法和手写信息处理程序 | |
CN104219406B (zh) | 显示控制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 | |
CN102263870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005551A (zh) |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设备的启动方法 | |
CN104038658B (zh) | 通信装置 | |
CN105190652A (zh) | 触摸传感器和射频识别设备和方法 | |
JP2013058867A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KR20150092926A (ko) | 보안 문서, 보안 문서 관리 방법, 보안 문서 생성 방법, 보안 문서 인증 방법, 화상 형성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기반 보안 문서 관리 시스템 | |
US1119687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es an antenna to establishe wireless communicate with portable terminal and display panel for guiding user | |
JP2015056794A (ja)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0831428B2 (en) | Multiple function apparatus, display switch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display switching program | |
JP2010260244A (ja) | 情報機器装置 | |
US20210160384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portable terminal | |
US20190095153A1 (en) |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anagement method | |
JP200929640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87307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 switch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application switching program | |
US20130201511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operation standardization program | |
CN105430212A (zh) | 机器信息获得系统和机器信息获得方法 | |
US1209595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notifies when a portable terminal can be moved from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t which it communicates with a first communication portion, after enablement of communication with a second communication por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