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525016B - 骑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525016B CN101525016B CN2009101178335A CN200910117833A CN101525016B CN 101525016 B CN101525016 B CN 101525016B CN 2009101178335 A CN2009101178335 A CN 2009101178335A CN 200910117833 A CN200910117833 A CN 200910117833A CN 101525016 B CN101525016 B CN 1015250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concavity portion
- riding vehicle
- parasite
- con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备装有灯泡的照明器的情况下,不损坏照明器的外观品质和防水性、更加容易地更换灯泡的骑乘型车辆。本发明的骑乘型车辆,反射灯泡(60)发出的灯光的反射器部(44)具有向与灯光的照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凹状部(44a)。透镜(42)具有以可沿着照射方向拉出的方式与反射器部(44)配合,并且向拉出方向(D1)凹陷的凹状部(42a)。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凹状部(42a)与凹状部(44a)重叠。透镜(42)能够拉出,直到在凹状部(44a)与凹状部(42a)之间形成灯泡(60)能够通过的开口部(40a)。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包含反射灯泡发出的灯光的反射器、以及透射灯光的透镜的照明器的骑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在机动摩托车等骑乘型车辆中,具备装有通过电流流动来发光的灯泡的照明器。例如,在一般的机动摩托车中,具备灯泡的尾灯单元被配备在机动摩托车的后端部。
在配备了这样的尾灯单元的机动摩托车中,已知从车体拉出整个尾灯单元后更换灯泡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37656号公报(第6页,图6)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照明器中、具体来讲在尾灯单元中,存在如下问题。即,在更换灯泡时,必须将整个尾灯单元从车体拉出,灯泡的更换操作麻烦。
另一方面,为了简化灯泡的更换操作,考虑不使整个尾灯单元而仅使透射灯光的透镜可装拆,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即,如果仅使透镜可装拆,那么,照明器的外观品质和防水性就会受到损坏。
因此,本发明就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发明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具备装有灯泡的照明器的情况下,不会损坏照明器的外观品质和防水性、更加容易地更换灯泡的骑乘型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主旨在于,一种具备照明器(尾灯单元44)的骑乘型车辆(机动摩托车10),该照明器包括:设置有通过电流流动进行发光的灯泡(灯泡60),且对所述灯泡发出的灯光进行反射的反射器(反射器部44);和透射所述灯光的透镜(透镜42),其中,所述反射器具有向与所述灯光的照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状部(凹状部44a),所述透镜以能够沿着所述照射方向拉出的方式与所述反射器配合,且具有向从所述反射器拉出所述透镜的拉出方向(方向D1)凹陷的第二凹状部(凹状部42a),在所述透镜安装在所述反射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凹状部与所述第一凹状部重叠,所述透镜能够拉出,直到在所述第一凹状部与所述第二凹状部之间形成所述灯泡能够通过的开口部(开口部40a)。
按照上述这样的骑乘型车辆,透镜能够拉出,直到在第一凹状部与第二凹状部之间形成灯泡能够通过的开口部。因此,与从车体拉出整个照明器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灯泡的操作。
在透镜安装在反射器的状态下,第二凹状部与第一凹状部重叠,因此,能够维持照明器的外观品质和防水性。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的骑乘型车辆,在具备装有灯泡的照明器的情况下,能够不损坏照明器的外观品质和防水性,更加容易地更换灯泡。
本发明的第二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沿着所述第一凹状部的轮廓(轮廓线L1)是圆弧状。
本发明的第三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沿着所述第二凹状部的轮廓(轮廓线L2)是圆弧状。
本发明的第四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第二凹状部的与所述灯泡对应的区域(区域A1)凹陷最深。
本发明的第五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第一凹状部和所述第二凹状部形成在所述照明器的底面部(底面部40b)。
本发明的第六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透镜在所述反射器的外侧覆盖所述反射器,且沿着所述反射器滑动,所述反射器具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凹状部的嵌合部(嵌合部44c)。
本发明的第七特征与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相关联,所述嵌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凹状部对置的对置部分(下侧密封部件44d),所述对置部分是按照所述第二凹状部的形状的凹状。
本发明的第八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七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照明器具有沿着所述对置部分的第三凹状部(凹状部44b),所述第三凹状部设置在比所述对置部分更靠向所述透镜对所述反射器的插入方向(方向D2)侧。
本发明的第九特征与本发明的第六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卡止沿着所述照射方向被拉出的所述透镜的卡止部(后缘部341d、后缘部342a),所述卡止部在所述透镜与所述反射器配合的范围内卡止所述透镜。
本发明的第十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九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车体盖(后盖34),所述卡止部设置在所述车体盖上。
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与本发明的第十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透镜具有向所述车体盖突出的凸部(凸部42b),所述车体盖卡止所述凸部。
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与本发明的第一特征相关联,其主旨在于,所述灯泡能够通过沿着所述照射方向拉出而从所述照明器拆下。
按照本发明的特征,能够提供一种在具备装有灯泡的照明器的情况下,不会损伤照明器的外观和防水性,更加容易地更换灯泡的骑乘型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机动摩托车的左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安装在车体的状态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安装在车体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尾灯单元的分解斜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透镜安装在反射器部的状态下的尾灯单元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从反射器部拉出透镜的状态下的尾灯单元的仰视图。
图9是沿着图4的F9-F9线的尾灯单元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机动摩托车 21前轮 22后轮 22a后部 23发动机
30座架 31燃料箱 32车座 33头灯 34后盖 40尾灯单元
40a开口部 40b底面部 41下盖 42透镜 42a凹状部
42b凸部 42c上面部 43反射板 44反射器部 44a凹状部
44b凹状部 44c嵌合部 44d下侧密封部件 44e上侧密封部件
45伸出片 50后挡泥板 51上部 53立起部 54支承部
55闪光灯 56车牌 60灯泡 341侧盖 341a切口部
341b突出部 341c下缘部 341d后缘部 342上盖
342a后缘部 345螺栓 413被安装部 414托架 414a安装孔部
414b橡胶环 421非着色部 422后端部 423侧部
423a凹部 424安装孔部 441引导部 443托架 443a螺栓插通孔
451抵接部 531a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来讲,对(1)骑乘型车辆的整体概略构造、(2)尾灯单元的构造、(3)作用、效果、(4)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符号。但是,应该注意的是附图仅为示意图,各个尺寸的比例等与实际部件不同。
因此,具体的尺寸等应参照以下的说明来判断。当然,在各附图间也包含彼此的尺寸关系和比例不同的部分。
(1)骑乘型车辆的整体概略构造
图1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机动摩托车10的左视图。
如图1所示,机动摩托车10包括发动机23、前轮21以及后轮22,利用发动机23产生的驱动力来驱动后轮22。
在发动机23的上方设置储存提供给发动机23的燃料的燃料箱31。在燃料箱31的后方设置乘车者坐的车座32。车座32被座架30支承。
后轮22的后部22a的上方由后挡泥板50覆盖。后挡泥板50被安装在座架30的后端部(图中未示)。在后挡泥板50的上方设置尾灯单元40(照明器)。尾灯单元40与头灯33的亮起联动地亮灯。
(2)尾灯单元的构造
下面,对尾灯单元40的构造、具体来讲对(2.1)尾灯单元安装在车体的状态、以及(2.2)尾灯单元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2.1)尾灯单元安装在车体的状态
图2是表示尾灯40安装在车体的状态的左视图。
如图2所示,尾灯单元40的侧方以及上方被后盖34(车体盖)覆盖。尾灯单元40的后端部422向机动摩托车10的后方露出。
尾灯单元40具有由透明树脂形成的透镜42。透镜42透射灯光。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42被着色成红色。透镜42能够向机动摩托车10的后方拉出。
后盖34具有覆盖尾灯单元40的侧方的左右一对侧盖341、以及覆盖尾灯单元40的上方的上盖342。在尾灯单元40与后挡泥板50的上部51之间设置下盖41。在下盖41上安装反射板43。
侧盖341的下缘部341c从下盖41的侧方向透镜42的后端部422延伸。侧盖341的后缘部341d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
在透镜42的侧方,在侧盖341上形成切口部341a。在切口部341a的下侧形成向机动摩托车10的后方突出的突出部341b。突出部341b位于尾灯单元40的底面部40b的车宽方向外侧。
在后挡泥板50的左右两侧部设置一对闪光灯55。在后挡泥板50的上部51设置支承车牌56(参照图9)的支承部54。支承部54位于透镜42的下方。在后挡泥板50的上部51形成向机动摩托车10的上方立起的立起部53。
图3是表示尾灯单元40安装在车体的状态的斜视图。
如图3所示,上盖342的后缘部342a向机动摩托车10的下方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后盖34的后缘部341d以及后缘部342a构成卡止透镜42的卡止部。
尾灯单元40的底面部40b向机动摩托车10的下方露出。下盖41具有从下盖41的左右两端伸出至侧盖341的下缘部341c的伸出片45。下缘部341c利用螺栓345被紧固在下盖41上。
(2.2)尾灯单元的详细构造
图4是尾灯单元40的平面图。图5是尾灯单元40的左视图。
如图4及图5所示,透镜42被安装在反射器部44上。透镜42在反射器部44的外侧覆盖反射器部44。反射器部44与下盖41形成为一体。
透镜42与可沿着灯光的照射方向拉出的方式与反射器部44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反射器部44拉出透镜42的方向D1与机动摩托车10的后方基本一致。
在透镜42上形成紧固部件被插入其中的左右一对安装孔部424。透镜42利用被插入安装孔部424的紧固部件被安装在反射器部44上。在透镜42的前缘部分形成向后盖34突出的凸部42b。
在透镜42的左右侧部423上形成向透镜42的中央凹陷的凹部423a。凹部423a位于侧盖341的突出部341b的车宽方向内侧。
在反射器部44设置向机动摩托车10的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托架443。在托架443上形成螺栓插通孔443a。托架443利用被插入螺栓插通孔443a中的螺栓(图中未示)被安装在座架30上。
在下盖41的左右两端部设置与侧盖341的下缘部341c抵接的抵接部451。在下盖41上形成安装反射板43的被安装部413。被安装部413的表面被形成得平坦。另外,在下盖41上设置向机动摩托车10的前方延伸的托架414。托架414被固定在立起部53上。
图6是尾灯单元40的分解斜视图。
如图6所示,灯泡60被安装在反射器部44。灯泡60通过电流流动进行发光。灯泡60通过沿着灯光的照射方向拉出而从反射器部44拆下。
在透镜42的内侧,在反射器部44形成向机动摩托车10的后方反射灯泡60发出的光的凹状部44a。凹状部44a向与灯光的照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在凹状部44a形成有多个起伏,分散灯光。
透镜42在其底面部40b上具有向透镜42的拉出方向D1凹陷的凹状部42a。凹状部42a形成在透镜42的底面部40b的前缘部分。
此外,在透镜42的底面部40b上设置非着色部421。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非着色部421位于灯泡60的下方。
反射器部44在透镜42的内侧具有沿着机动摩托车10的前后方向形成的引导部441。引导部441使透镜42的内侧面能够沿着机动摩托车10的前后方向滑动地进行支承。即,透镜42沿着引导部441滑动。
反射器部44具有凹状部42a被嵌入其中的嵌合部44c。另外,嵌合部44c具有与凹状部42a对置的下侧密封部件44d。下侧密封部件44d是按照凹状部42a的形状的凹状。下侧密封部件44d由橡胶形成。
图7是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的尾灯单元40的仰视图。图8是将透镜42从反射器部44拉出的状态下的尾灯单元40的仰视图。
如图7所示,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凹状部42a与凹状部44a重叠(参照图9)。
如图7以及图8所示,反射器部44具有凹状部44b。凹状部44b被设置在与下侧密封部件44d相比更靠透镜42的插入方向D2侧。凹状部44b沿着下侧密封部件44d形成。此外,在托架414上形成安装孔部414a。
如图8所示,沿着凹状部44a的轮廓线L1是圆弧状。具体来讲,灯泡60被安装在车宽方向上的凹状部44a的中央部分。凹状部44a越向车宽方向去越位于透镜42的拉出方向D1(机动摩托车10的后方)侧。
另外,沿着凹状部42a的轮廓线L2是圆弧状。具体来讲,凹状部42a的与灯泡60对应的区域A1凹陷最深。在将透镜42从反射器部44拉出的状态下,区域A1位于灯泡60的方向D1侧。凹状部42a越向车宽方向外侧去越位于透镜42的插入方向D2(机动摩托车10的前方)侧。
在凹状部44a与凹状部42a之间形成开口部40a。开口部40a具有灯泡60能够通过的开口面积。沿着拉出方向D1或者插入方向D2(机动摩托车10的前后方向)的开口部40a的宽度在灯泡60周边最宽。
图9是沿着图4的F9-F9线的尾灯单元40的剖视图。但是,在图9中也示出了后盖34以及反射板43等。
如图9所示,透镜42,通过向拉出方向D1侧拉出,透镜42的上面部42c在反射器部44的引导部441上滑动。另外,当透镜42的凸部42b到达后盖34的后缘部342a时,凸部42b被后缘部342a卡止。
反射器部44具有被设置在与上面部42c的前缘对置的位置上的上侧密封部件44e。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上面部42c的前缘与上侧密封部件44e抵接。
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凹状部42a被嵌入嵌合部44c中,凹状部42a的前缘与下侧密封部件44d抵接。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凹状部44a位于凹状部42a的上方。
形成在下盖41上的托架414被沿着立起部53设置。橡胶环414b被安装在形成在托架414上的安装孔部414a中。立起部53具有向机动摩托车10的上方突出并被插入于安装孔部414a中的突出部531a。
(3)作用、效果
按照机动摩托车10,透镜42能够被拉出,直到在被设置于反射器部44的凹状部44a与被设置于透镜42的凹状部42a之间形成灯泡60能够通过的开口部40a。因此,与从车体拉出整个尾灯单元40的情况相比,这种方式能够容易地进行更换灯泡60的操作。并且,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凹状部42a与凹状部44a重叠,因此能够维持尾灯单元40的外观品质与防水性。
按照本实施方式,沿着凹状部44a的轮廓线L1是圆弧状。因此,即使透镜42的拉出量少,也能确保开口部40a的开口面积。此外,由于可借用反射器部44反射光线的形状而形成凹状部44a,因此,能够有效率地利用反射器部44。
按照本实施方式,沿着凹状部42a的轮廓线L2是圆弧状。因此,即使透镜42的拉出量少,也能确保开口部40a的开口面积。特别是,凹状部42a的与灯泡60对应的区域A1凹陷最深,因此,当拉出透镜42时,在灯泡60周边,开口部40a的开口面积最大。因此,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开口部40a进行更换灯泡60的操作。
按照本实施方式,凹状部44a与凹状部42a形成在尾灯单元40的底面部40b,因此,凹状部44a及凹状部42a并不醒目,能够维持机动摩托车10的外观品质。
按照本实施方式,反射器部44具有凹状部42a被嵌入其中的嵌合部44c。因此,在透镜42安装在反射器部44的状态下,能够维持机动摩托车10(具体来讲,是尾灯单元40)的防水性。
按照本实施方式,在嵌合部44c中,与凹状部42a对置的下侧密封部件44d呈按照凹状部42a的形状的凹状。另外,凹状部44b与下侧密封部件44d相比被设置在插入方向D2侧。由此,能提高机动摩托车10(具体来讲,是尾灯单元40)的防水性。
按照本实施方式,后盖34的后缘部341d以及后缘部342a在透镜42与反射器部44配合的范围内卡止透镜42,因此,能够防止42的脱落。此外,由于借用后盖34构成卡止部,因此,能够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
按照本实施方式,透镜42具有向后盖34突出的凸部42b,后盖34的后缘部341d以及后缘部342a卡止凸部42b。由此,能防止透镜42的脱落。
按照本实施方式,灯泡60能通过沿着灯光的照射方向拉出而从尾灯单元40拆下。此处,透镜42以能够沿着灯光的照射方向拉出的方式与反射器部44配合,因此,能够容易地实施在透镜42被拉出的状态下更换灯泡60的操作。
(4)其它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不应认为构成该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的论述以及附图是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此该公开内容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替代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设在机动摩托车10的后端部的尾灯4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透镜42以及反射器部44的构造也可以应用于尾灯单元40以外的照明器(例如,设在机动摩托车的前端部的照明器、设在机动摩托车的侧部的照明器)。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机动摩托车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在机动摩托车10以外的骑乘型车辆中应用上述透镜42以及反射器部44的构造。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凹状部44a与凹状部42a形成在尾灯单元40的底面部40b上,但是,也可以形成在上面部或者侧面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沿着凹状部44a的轮廓线L1与沿着凹状部42a的轮廓线L2是圆弧状,但是,也可以是直线状。
如上所述,本发明当然包含此处并未记载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畴根据上述说明仅由适当的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来确定。
Claims (12)
1.一种骑乘型车辆,其具备照明器,
所述照明器包括:
设置有通过电流流动进行发光的灯泡,且对所述灯泡发出的灯光进行反射的反射器;和
透射所述灯光的透镜,其中
所述反射器具有向与所述灯光的照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第一凹状部,
所述透镜以能够沿着所述照射方向拉出的方式与所述反射器配合,且具有向从所述反射器拉出所述透镜的拉出方向凹陷的第二凹状部,
在所述透镜安装在所述反射器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凹状部与所述第一凹状部重叠,
所述透镜能够拉出,直到在所述第一凹状部与所述第二凹状部之间形成所述灯泡能够通过的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第一凹状部的轮廓是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沿着所述第二凹状部的轮廓是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状部的与所述灯泡对应的区域凹陷最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状部形成在所述照明器的底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在所述反射器的外侧覆盖所述反射器,且沿着所述反射器滑动,
所述反射器具有用于嵌入所述第二凹状部的嵌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凹状部对置的对置部分,
所述对置部分是按照所述第二凹状部的形状的凹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器具有沿着所述对置部分的第三凹状部,
所述第三凹状部设置在比所述对置部分更靠向所述透镜对所述反射器的插入方向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卡止沿着所述照射方向被拉出的所述透镜的卡止部,
所述卡止部在所述透镜与所述反射器配合的范围内卡止所述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骑乘型车辆具备车体盖,
所述卡止部设置在所述车体盖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镜具有向所述车体盖突出的凸部,
所述车体盖卡止所述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泡能够通过沿着所述照射方向拉出而从所述照明器拆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058692 | 2008-03-07 | ||
JP2008058692A JP2009214619A (ja) | 2008-03-07 | 2008-03-07 | 鞍乗型車両 |
JP2008058692 | 2008-03-0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525016A CN101525016A (zh) | 2009-09-09 |
CN101525016B true CN101525016B (zh) | 2011-04-13 |
Family
ID=4109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1178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25016B (zh) | 2008-03-07 | 2009-03-06 | 骑乘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9214619A (zh) |
CN (1) | CN101525016B (zh) |
TW (1) | TWI418485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74675A1 (fr) * | 1986-12-10 | 1988-07-20 | Cipel | Dispositif d'éclairage pour bicyclette |
CN1126680A (zh) * | 1994-11-22 | 1996-07-17 | 小糸制作所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用头灯 |
US6059431A (en) * | 1998-12-15 | 2000-05-09 | Ellis, Jr.; Jesse | Wheel mounted safety light |
CN1439562A (zh) * | 2002-02-20 | 2003-09-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的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
CN1548333A (zh) * | 2003-05-20 | 2004-11-24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及其前灯构造 |
-
2008
- 2008-03-07 JP JP2008058692A patent/JP2009214619A/ja active Pending
-
2009
- 2009-02-06 TW TW98103934A patent/TWI41848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3-06 CN CN2009101178335A patent/CN10152501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274675A1 (fr) * | 1986-12-10 | 1988-07-20 | Cipel | Dispositif d'éclairage pour bicyclette |
CN1126680A (zh) * | 1994-11-22 | 1996-07-17 | 小糸制作所株式会社 | 两轮摩托车用头灯 |
US6059431A (en) * | 1998-12-15 | 2000-05-09 | Ellis, Jr.; Jesse | Wheel mounted safety light |
CN1439562A (zh) * | 2002-02-20 | 2003-09-03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摩托车的后组合灯安装结构 |
CN1548333A (zh) * | 2003-05-20 | 2004-11-24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机动二轮车及其前灯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214619A (ja) | 2009-09-24 |
TW200951009A (en) | 2009-12-16 |
CN101525016A (zh) | 2009-09-09 |
TWI418485B (zh) | 2013-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182494B2 (en) | Rear lamp unit for vehicle | |
US7588356B2 (en) | Structure of tail light for motorcycle | |
US20070230202A1 (en) | Vehicle light unit | |
JP6489595B2 (ja) | 補助照明を備える灯火器構造 | |
US7661857B2 (en) | Vehicle light unit with shadow casting feature | |
US7815353B2 (en) | Headlight device and vehicle | |
JP5205168B2 (ja) | 車体前部支持構造 | |
JP521102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灯火器構造 | |
JP611693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前照灯装置 | |
US20040145903A1 (en) | Rear view mirror assembly | |
CN1248900C (zh) | 机动两轮车用前大灯 | |
US8444305B2 (en) | Motorcycle head light device | |
JP2009158409A (ja) |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 |
CN101357654B (zh) | 跨乘式车辆 | |
JP4558450B2 (ja) | 車両用灯火器構造 | |
CN101525016B (zh) | 骑乘型车辆 | |
JP3996001B2 (ja) | 車両用信号灯 | |
EP1816393A1 (en) | Lighting device | |
TWI363717B (zh) | ||
JP4545555B2 (ja) | 自動二輪車のウインカ構造 | |
JP6975843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コーナリングライト | |
CN100462622C (zh) | 车辆用灯 | |
CN216556951U (zh) | 一种后尾灯及摩托车 | |
JP5564011B2 (ja) | 車両の後部構造 | |
JP2003081162A (ja) | 自動二輪車用テールランプの周辺カバー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