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1552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431552B CN101431552B CN200810176144.7A CN200810176144A CN101431552B CN 101431552 B CN101431552 B CN 101431552B CN 200810176144 A CN200810176144 A CN 200810176144A CN 101431552 B CN101431552 B CN 1014315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touch
- area
- fuselage
- add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23—Construction or mounting of dials or of equivalent devices;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use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在其正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终端机身;在第一区域上并被配置成显示视觉信息并以触觉方式执行输入操作的触摸屏部分;以及触摸区部分,其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并被配置成输入与施加于第二区域的预设位置的触摸对应的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移动终端的正面上包括触摸屏部分和触摸键部分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如今除基本呼叫服务外还提供许多附加服务。例如,用户如今能使用他们的移动终端访问因特网,观看视频和电影,收听音乐,拍照,执行日程安排任务等。由于移动终端是可移动的和轻便的,因此用户能方便地随身携带他们的移动终端。
随着移动终端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菜单选择的数目也在增加。即,用户界面被设置成尝试简化移动终端的操作。另外,用户如今将他们的移动终端视为必需品,并将移动终端视为其个性的延伸。因此,用户如今寻求具有迎合他们特别个性的特定移动终端。因此,如今为移动终端提供了各种设计。
另外,一些移动终端还包括用户可触摸以选择特定项目或菜单选项的触摸屏。然而,触摸屏的尺寸很小,因此经常难以选择显示在触摸屏上的各个菜单选项或其它项目。例如,触摸屏上的用户输入不被识别或者用户触摸显示在终端上的两个或多个菜单选项或项目。另外,由于移动终端所提供的大量选项,用户经常必需阅读用户指南来学习如何操作移动终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和其它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环境,并提供具有简单设计的移动终端。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本文所体现和广泛说明地,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终端机身,在终端机身的正面上具有第一和第二区域;触摸屏部分,其在第一区域上并被配置成显示视觉信息并以触觉方式执行输入操作;以及触摸区部分,其与第二区域对应并被配置成输入与施加至第二区域上预设位置的触摸对应的信息。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其它可应用范围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详细说明和具体示例尽管示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它们仅以示例方式给出,因为从详细说明中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内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说明和以示例方式给出并因此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的附图中,本发明将变得更易于充分理解,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主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后视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的移动终端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板的平面图;
图5是沿图3中的线Ⅴ-Ⅴ取得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图;
图6是沿图3中的线Ⅵ-Ⅵ取得的移动终端的横截面图;
图7A-7D是图3中的发光板的主视图;
图8A-8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移动终端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摸板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中的触摸板安装在第一机身上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当触摸图9中的触摸板时导电层上的示意转换电场形状的电路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
图13是图12中的移动终端的分解透视图;以及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在不同附图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透视主视图。如图所示,移动终端100包括第一机身110以及可沿至少一个方向相对于第一机身110滑移的第二机身120。另外,当第一终端机身110与第二终端机身120重叠时,移动终端110处于关闭配置。当第一终端机身110如图1所示地向前滑动时,第一机身110露出第二终端机身120的至少一部分并处于打开配置。
此外,移动终端100在关闭配置下处于待机模式,然而待机模式可通过用户操作而解除。在打开配置下,移动终端100主要以呼叫模式等起作用,然而用户也可通过操作一特定菜单选项或按键改变这种模式。移动终端100也可在经过某一时间后自动地处于待机模式。
另外,如图1所示,形成第一终端机身110外观的壳体(外壳、壳体、盖等)包括前壳体111和后壳体112。各电子器件还安装在由前壳体111和后壳体112形成的空间中。此外,一个或多个中间壳体还可附加地设置在前壳体111和后壳体112之间。壳体也可通过注模合成树脂而形成,或由例如不锈钢(STS)、钛(Ti)等金属材料制成。
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机身110在其正面包括触摸屏部分113、触摸键区部分114、音频输出单元115、第一图像输入单元116和第一操纵单元117。前壳体111的正面包括第一区域113a和第二区域114a,并且触摸屏部分113和触摸键区部分114分别在第一区域113a和第二区域114a上形成。
另外,触摸屏部分113被配置成显示视觉信息并以触觉方式输入信息,而触摸键区部分114被配置成通过施加于设置在第二区域上的具体位置的触摸而输入信息。音频输出单元115可以是接收器或扬声器,而第一图像输入单元116可以是用来捕捉图像或视频的相机模块。此外,第一操纵单元117包括用户可通过按压相应菜单选项进行选择以由此在终端100上执行不同功能的菜单选项。
此外,第二机身120包括形成第二机身120的前壳体121和后壳体122。第二机身120还包括第二操纵单元123(例如键区等)。第三操纵单元124、音频输入单元125和接口126也被设置在前壳体121和后壳体122的至少之一上。
第二和第三操纵单元123和124被配置成使用户能在终端100上执行特定选项。例如,第二和第三操纵单元123和124可被实现为根据用户的推压或触摸操作接收命令或信息的圆顶开关或触摸区,或者可被实现为使按键转动的手轮、拨盘(jog)型、操纵杆等。
就功能而言,第一操纵单元117被用户用来输入诸如开始、结束、滚动等命令,而第二操纵单元123被用来输入数字、字符、符号等。第三操纵单元124可作为热键工作,用来执行例如激活第一图像输入单元116的特定功能。此外,音频输入单元125可以例如话筒的形式实现,用以接收用户语音或其它声音。
另外,接口126被配置成使移动终端100能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例如,接口126可被实现为用于经由固定或无线方法将耳机连接到移动终端的连接端口(端子)、端口(例如IrDA端口)、BLUETOOTHTM端口、无线LAN端口或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供电端口等中的一个。接口126也可以是用来容纳诸如订户识别模块(SIM)、用户识别模块(UIM)、用于存储信息的存储卡等外卡的卡槽(或容纳单元)。
另外,标号127标示电池盖而标号132标示广播接收天线。触摸键区部分114中的标号118标示中央键。这些特征将参照其它附图作更为详细的说明。
下面,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后视图。如图2所示,第二机身120的背面包括图像捕捉方向基本与第一图像输入单元116的图像捕捉方向相反的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见图1),并且可以是支持与第一图像输入单元116不同的像素数量的相机。
例如,第一图像输入单元116可用于低分辨率(即支持相对较少数目的像素)以在视频会议通话等场合下快速捕捉用户脸部的图像(或视频)并立即将所捕捉的数据发送给另一方。同时,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可用于高分辨率(即支持相对较大数目的像素)以捕捉一般不需要立即发送的更为详细或更高质量的图像或视频。另外,可紧邻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附加设置闪光灯,以在通过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捕捉对象的图像时向对象提供额外的光。
在上面的叙述中,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被设置在第二终端机身120上,但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也可安装在第一机身110的后壳体112上。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后壳体112上的元件由处于关闭配置的第二终端机身120保护或遮盖。另外,如果不设置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则第一图像输入单元116被配置成转动(或者以其它方式移动),从而允许沿第二图像输入单元128的方向以及其它方向捕捉图像。
此外,如图2所示,广播信号接收天线132被设置在后壳体122的一侧。图2示出处于可收缩状态的天线132,并且该天线132可从第二机身120缩回。另外,图2还示出滑动模块133的将第一机身110和设置在第一机身110的后壳体112上的第二机身120可滑动地组合在一起的一部分。滑动模块133的另一部分被设置在第二机身120的前壳体121上。
此外,电池盖127安装于后壳体122上以覆盖向移动终端100供电的电池。电池可拆卸地组合在第二机身120内。或者,电池以电池盒的形式可拆卸地组合。另外,在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图案部分129在电池盖127的背面上形成,以防止移动终端100轻易地移动或表面滑移。另外,如图2所示,图案部分129具有规则的几何图案,例如网格状或蜂窝状图案。可通过将树脂材料涂覆或注模至金属基部或通过一些其它适当方法来形成图案部分129。
接着,图3是图1和图2中的移动终端的分解透视图,并用来解释第一机身110的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印刷电路板(PCB)134a和134b安装在前壳体111和后壳体112之间的内部空间上,而执行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的电子组件被安装在PCB134a和134b上。
此外,用于显示视觉信息的显示模块135被安装在PCB134a上,并可包括LCD(液晶显示)模块、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等。窗体136被设置在显示模块135的外侧并具有使显示在显示模块135上的视觉信息能被看见的透光区。另外,窗体136可由透明材料、半透明材料的合成树脂或淬火玻璃等制成。
可在与窗体136的第二区域对应的部分形成通孔136a,并在窗体136的另一端形成声孔115a以将声音等输入至音频输出单元115。另外,在前壳体111形成窗体安装部分138以在其中安装和支承窗体136。如图3所示,窗体安装部分138从前壳体111的表面凹入,以容纳窗体136。
此外,支承框架139被安装在窗体安装部分138的周边并可由金属材料或半透明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第一操纵单元117在支承框架139的一个区域上形成,并且开关117a被安装于PCB134b以根据第一操纵单元117的按压操作输入信息。
另外,感测触摸的触摸板150被附连于窗体136的内侧并可由透明材料制成。触摸板150还通过柔性PCB(FPCB)141与PCB134b电连接。另外,通孔150a在与窗体136的第二区域114a对应的区域形成,并且中央键118设置在通孔150a中,以使中央键118能被按下。另外,可将开关安装在中央键118的背面上,从而根据中央键118的按压操作输入信息。另外,安装孔150b可在触摸板150的一个区域形成以使第一操纵单元117能在其上安装。触摸板150还包括在触摸板150的边缘上形成的屏蔽图案155。
此外,表面发光的发光板160被设置在触摸板150的内侧,并用来照亮窗体136的一个区域或指示窗体136的一个区域上的某个标志。此外,发光板160可包括EL(场致发光)板。发光板160还包括与通孔150a和136a对应的通孔160a。圆顶开关118a或其它输入按钮还在PCB134b上形成以与中央键118对应。
下面,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摸板150的平面图,其中触摸屏150是从第一机身110的背面向前察看的。另外,图5是沿图3的线Ⅴ-Ⅴ取得的移动终端100的截面图,其中示出触摸板150及其相关元件。
如图4所示,触摸板150包括用于形成第一触摸屏部分113的第一区域151以及从第一区域151延伸出来以形成触摸键区114的第二区域152。另外,用于感测触摸的导电图案156在第一和第二区域151和152形成,并可通过在触摸板150上使例如ITO(氧化铟锡)的导电材料形成图案而形成。
此外,可将导电图案156形成为在触摸板150的一个表面上以Z字形出现的一个层。如图5所示,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导电图案156在触摸板150的内侧形成。然而,导电图案156也可在触摸板150的外侧形成。
另外,如图4所示,第一区域151的导电图案156沿第一机身110的长度方向,即沿从音频输出单元115至第一操纵单元117的方向,呈Z字形。导电图案156还包括以Z字形在导体图案156左右侧形成的弯折点157a和157b,在那里图案的方向改变。此外,弯折点157b附近的两条线是基于通过弯折点152b的水平线157c(虚线)对称的。
因此,当用户的手指接触窗体136时,用户的手指位于导电图案156在触摸板150上形成的区域。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便于说明,用户手指放置在导电图案156所形成的区域上被称为“接触”导电图案156。
另外,如图4所示,导电图案156被配置成使用户的手指(F)与至少两条线157d和157e形成接触。为此,两条线157d和157e之间的最大距离被设置成比用户手指(F)的大小短。此外,导电图案151的两端(X,Y)与设置在触摸板150边缘处的数据线153相连。更具体而言,数据线153将输入至导电图案156的触摸信号传送至第一机身110的内部,为此数据线153的一端通过FPCB141连接到PCB134。
此外,第二区域152的导电图案158实现键输入单元以通过接触预设区域来输入信息。另外,触摸键部分154被形成为在第二区域152上分隔开。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键部分154被设置成以通孔150a为中心上/下和左/右分隔开。图4还示出安装孔150b。
下面对在触摸板150的第一区域151上形成的导电图案156的操作予以更为详细的说明。如图4所示,当用户接触窗体136时,用户手指(F)与导电图案156的至少两条线157d和157e形成接触。因此,终端内提供的电流沿导电图案156的迹线流动,并且当用户的手指(F)与导电图案156形成接触时,导电图案156的电阻值改变。
另外,当用户的手指(F)接触导电图案156的两条线157d和157e时,产生两个接触点A和B,并且当接触点A和B的位置改变时,导电图案156的一端和一接触点(A)之间的距离以及导电图案156的另一端与另一接触点(B)之间的距离也改变。因此,电阻变化值取决于接触点A和B的位置而改变。
此外,导电图案156的两端(X、Y)处测得的电荷量根据电阻值的改变在每个接触点变化,并将在导电图案156的两端(X、Y)处测得的值与之前在每个接触区域测得的设定值作比较,以检测接触位置。如上所述,图5是沿图3中的线V-V取得的移动终端100的截面图。
接着,图6是沿图3中的线Ⅵ-Ⅵ取得的移动终端100的截面图。参照图3和图6,发光板160被置于第二区域152的内侧,并被配置成在触摸键区部分114显示发光图案。另外,屏蔽图案155在触摸板150的边缘形成,并将外部影响减至最小,即,由电子器件产生的电磁波对导电图案的信号的影响(例如经由数据线153传递的信号)。
此外,可通过在触摸板150上沉积导电材料——例如金属材料——来形成屏蔽图案155。屏蔽图案155也在与数据线153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并在放置数据线153的表面的另一侧形成。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数据线153在触摸板150的内侧形成,而屏蔽图案155在触摸板150的外侧形成。
然而,反过来讲,数据线153可在触摸板150的外侧形成而屏蔽图案155可在触摸板150的内侧形成。另外,导电图案156和158可在放置数据线153的同一表面上形成。此外,在发光板160上形成接地点161,而屏蔽图案155与接地点161电短路。
另外,发光板160的接地点161和屏蔽图案155可用各种方式相连,例如通过缆线或触点连接。因此,通过将屏蔽图案155和发光板160的接地点161电短路,产生自发光板160的电压对触摸板150操作的影响被减至最小。
图7A-7D是图3的发光板的主视图,其中当触摸键区部分114被触摸时发光板160的操作按时序示出。如图所示,发光板160包括被单独处理以在触摸键区部分118被触摸时,单独点亮触摸键部分154的发光图案162。此外,当对触摸键部分154中的一个施加触摸时,发光图案162被点亮,由此使用户认识到该触摸已被输入至触摸键部分154。
另外,发光图案162被放置于与触摸键部分154对应的区域,并且在图7A-7D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图案162具有多个同心圆,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半径。在下面的说明中,以设置在发光板160右部的发光图案162为例。此外,以实线表示的圆指示发光状态,而以虚线表示的圆指示不发光状态。
此外,如图7A-7D所示,发光图案162包括具有不同半径的第一至第四发光图案162a-162d,且其中发光图案162a-162d根据其半径被按序排列。另外,每个发光图案162a-162d可由亮度根据电流强度控制的材料制成,并可单独控制以具有按时序依次沿四周方向变化的亮度。在图7A至7D中,相比其它发光图案162厚度更大的更深实线表示亮度最大的发光图案。
此外,发光图案162可被配置成使第一至第四发光图案162a-162d随时间的流逝依次处于亮度最大状态。例如,如图7A所示,当将触摸输入触摸板150的触摸键部分154时,第一发光图案162a被控制为最亮,且随着时间流逝,如图7B所示,第一发光图案162a变暗,同时第二发光图案162被控制为最亮。
同样地,如图7C所示,随着时间的流逝,第三发光图案162c变得最亮,随后,如图7D所示,在第四发光图案162d变得最亮后,第一至第四发光图案162a-162d的发光停止。因此,当用户输入对触摸键区部分114的触摸时,相应触摸键区部分114的发光图案162被点亮,并且此时视觉效果被实现成使光沿四周方向以环形扩散。
另外,发光图案162可各自被控制成从第四发光图案162d开始至第一发光图案162d依次为最亮,藉此环形光随时间的流逝沿向内方向扩散。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按序排列四个发光图案162a-162d,但发光图案的数目可根据需要变化。
接着,图8A-8C是用来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操作的移动终端的平面图。如图8A所示,触摸屏部分130包括用于操作移动终端100的各种功能的菜单或图标113c。在这里,当用户触摸一部分菜单或图标113c(例如文本消息)时,执行相应功能。
如图8B所示,触摸屏部分113也包括可选择的列表113d以及置于列表113d上的光标或指针113e。在这里,触摸键区部分114可以能移动置于列表113d上的光标或指针的方向键的形式实现。在这种实例中,当触摸键区部分114被触摸时,发光板的发光图案在触摸键区部分114上显示,以使用户识别出已被触摸的触摸键区部分114。
此外,在图8B中,列表113d是电话簿列表,且在这种实例中,通过触摸与置于下部的触摸键部分154(图4示出该触摸键部分154)对应的区域,光标或指针113c可向下移动,随后通过按下置于中央区域的中央键118,可将用户想要获得的信息(例如电话号码)显示在触摸屏部分113上。此外,如图8B所示,当用户触摸了触摸键部分154的下部以向下滚动电话簿列表时,可基于用户触摸了触摸键部分154的时间量来点亮发光图案162。
如图8C所示,用户可通过操纵第二和第三操纵单元123和124并操纵触摸键部分154向终端输入字符、数字、符号等。用户也可例如通过接触第一操纵单元117上的电话图标来选择电话号码。因此,如图8A-8C中的实施例所示,用户能方便地在终端上输入和选择不同选项并看到已触摸的正确区域。
此外,为便于用户的触摸输入,显示于触摸屏部分113的菜单或图标可以与用户的手指对应的尺寸或更大的尺寸显示。另外,根据本发明诸实施例的触摸板150的导电图案156(见图4)适于感测输入至以上述尺寸形成的识别区域的触摸。
接着,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摸板250的平面图,而图10是图9中的触摸板安装在第一机身上的移动终端的截面图。另外,在图10中,触摸板250及其相关元件为了说明目的被放大。
如图所示,触摸板250包括第一区域251和从第一区域延伸出来的第二区域252。导电图案256和258在第一区域251和第二区域252形成。图9和图10还示出数据线253、触摸键部分254、前壳体211、后壳体212、显示模块235、PCB234a、窗体236等,这些元件与上述其它附图中所示的元件相同(除了标号加100以外)。
图10还示出设置在触摸板250上形成的导电图案256的内表面上的绝缘层265,以及通过真空沉积(例如溅射)透明导体材料而在绝缘层265内表面上形成的导电层264。如图所示,导电层264在第一区域251形成,数据线253被设置在导电层264的边缘上并与导电层264电连接。在这里,数据线253围绕第一区域251和第二区域252的各个边缘并同样与第一区域251和第二区域252的导电图案256和258电连接。
此外,屏蔽图案255在触摸板250的边缘处形成,以使外界干扰——即产生自电子器件的电磁波对通过数据线253传递的信号的影响——减至最小。另外,如图9所示,用于在导电层264产生电场的电场产生部分P1-P4被设置在导电层264的边缘处。电场产生部分P1-P4也可设置在与矩形第一区域251的顶点对应的部分上并与数据线253电连接。
此外,用于线性校正在导电层264产生的电场的校正图案259在导电层264的边缘处形成,即在导电层264和数据线253之间形成。另外,校正图案259被配置成使导电材料形成特定图案。因此,根据流过校正图案259的电流和在导电层264处产生的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电场形状被校正以与第一区域251的矩形形状对应。
另外,电场产生部分P1-P4在导电层264上产生电场,而图11示出触摸图9所示第一区域251的点(P)时的示意性电路图。参照图11,在导电层264处产生的电场基于触摸点(P)可简单地用具有一个电容器(C)和四个电阻器R1-R4的电路图代替。
当接触点(P)改变时,电阻器R1-R4的值改变,且相应地,累积在触摸点(P)的电荷量(C)改变。此外,测量电荷量(C)的变化值并将其与预设的先前测量值作比较。因此,由于除了借助导电图案256的触摸检测外,根据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还包括使用导电层264和电场产生部分(P1-P4)的触摸检测方法,因此触摸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提高而不会影响触摸板250的厚度。
接着,图1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透视图,而图13是图12的移动终端的分解透视图。图12所示的附图标记与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相似,除了对图1所示的附图标记加了200。
如图12所示,移动终端包括在第一机身310的正面上形成的第一区域313a和第二区域314a。触摸屏部分313和触摸键部分314分别设置在第一区域313a和第二区域314a上。此外,由透光材料制成的窗体336被安装在第一区域313a的前侧,而用于感测触摸的触摸板350被安装在窗体336的内侧。因此,当将触摸输入至窗体336时,触摸板350感测出触摸,并将触摸信号传送至终端机身的内部。
另外,在触摸板350上形成以感测触摸的导电图案(见图13)可以与前面实施例中的导电图案156和256相同或相似的方式形成。另外,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将绝缘层和电场产生部分P1-P4以与图9和图10相似的方式设置在触摸板350上。
此外,在图13中,触摸面板319被安装在第二区域314a的正面并形成为板状。另外,感测触摸的触摸传感器319a被安装在触摸面板319的内侧。触摸传感器319a分别安装在PCB336上的适宜位置。因此,当与触摸面板的触摸传感器319a对应的区域被触摸时,触摸传感器319a感测触摸并将触摸信号传至PCB336。
此外,通孔318a在触摸面板319的中央部分形成,并在通孔318a中安装可按压的中央键318。根据中央键318的按压操作输入信息的开关318b也被安装在中央键318的内侧。另外,将发光图案显示在触摸面板319上的发光板360被安装在触摸面板319的内侧,且该发光板360的配置和操作与前面实施例的相同,因此将其说明省略。图13示出的其它尚未说明的附图标记与图3示出的相应附图标记对应。
此外,上面的实施例描述滑盖型移动终端,但本发明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移动终端,例如长条形移动终端、折叠型移动终端、摆动型移动终端、旋盖型移动终端等。
接下来,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示意性框图。在下面的说明中将说明图1中的移动终端100,但它也适用于图12所示的移动终端。
如图14所示,移动终端包括无线通信模块171、操纵单元117、123和124、图像输入单元116和128、音频输入单元125、触摸屏部分113、触摸键区部分114、音频输出单元115、感测单元176、接口126、广播接收模块175、存储器174、供电单元130和控制器170。
控制器170控制移动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80执行与话音呼叫、数据通信、视频呼叫等关联的控制和处理。控制器170还接收输入至触摸屏部分113和触摸键区部分114的触摸信号,并控制其它电子器件以进行移动终端的相关操作。
另外,无线通信模块171经由天线将音频信号发送至网络(例如移动通信基站)或从中接收音频信号。此外,无线通信模块171包括:发送单元172,用来处理音频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调制发送信号并发送经调制的信号;以及接收单元173,用来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解调所接收的信号。
操纵单元117、123和124被配置成如前述实施例所示的形式,并将由用户输入以控制终端操作的按键输入数据提供给控制器170。图像输入单元116和128处理图像帧,例如在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捕捉模式下由图像传感器等获取的静止图像或视频。经处理的图像帧被转换成可在触摸屏部分113上显示或输出的图像数据。
此外,由图像输入单元116和128处理的图像帧可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存储在存储器174中或通过无线通信模块171向外传送。音频输入单元125在电话呼叫模式、录音模式或话音识别等模式下经由话筒接收外部音频信号,并将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处理成电语音数据。
另外,在电话呼叫模式下,经处理的语音数据被转换成能经由无线通信模块171传至网络(例如移动通信基站)的形式。在录音模式下,经处理的语音数据被输出并存储在存储器174中。此外,音频输入单元125可包括各种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另外,触摸屏部分113输出在移动终端中处理的信息。例如,当移动终端100处于电话呼叫模式时,触摸屏部分113可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显示与呼叫或其它通信模式相关联的用户界面(UI)或图形用户界面(GUI)。当移动终端100处于视频呼叫模式或图像捕捉模式时,触摸屏部分113可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显示所捕捉的图像和/或所接收的图像、UI、GUI等。
此外,触摸屏部分113可被用作以触觉方式输入信息的输入装置。音频输出单元115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在呼叫信号接收模式、电话呼叫模式、录音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模式下转换从无线通信模块171接收或存储在存储器174的音频数据并输出经转换的数据。
另外,音频输出模块115提供与由移动终端执行的特定功能关联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另外,感测单元176检测移动终端100的电流状况(或状态),例如移动终端100的开/关状态、移动终端100的位置、用户对移动终端的触摸存在与否等,并产生用于控制移动终端操作的感测或控制信号。
例如,当移动终端是滑盖型移动电话时,感测单元176感测滑盖型电话是打开的还是闭合的,并向控制器170输出感测结果,从而控制终端100的操作。另外,,感测单元176可感测供电单元130是否向终端供电以及外部接口126是否与外部设备耦合。
另外,当将触摸输入至触摸屏部分113或触摸键区部分114时,感测单元176感测触摸并将触摸信号施加于控制器170。当触摸被输入至触摸板150的导电图案(图4中的156和158)时,感测单元176感测从导电图案156和158产生的电荷量的变化并将其传送给控制器170。
此外,当用户触摸菜单或图标时(例如图8A中显示在触摸屏部分113上的图标113c),感测单元176感测触摸并将相应信号施加于控制器170。然后,控制器170操作菜单或图标113c的相应功能。另外,当用户触摸了触摸键区部分114时,感测单元176感测用户的触摸并将信号施加于控制器170。
当触摸键区部分114被实现为方向键时,控制器170将移动光标113e的信号施加在显示于触摸屏部分113上的列表(例如图8B中的列表113d)中,同时将用于点亮图7A-7D中发光图案162的信号施加于发光板160。如上所述,控制器170分别控制发光图案162a-162d以使同心圆上的发光图案162a-162d的亮度按时序改变。
另外,接口126充当与移动终端相连的至少一个外部设备的接口。例如,外部设备包括有线/无线耳机、外部充电器、有线/无线数据端口、卡槽(例如用于容纳记忆卡、订户标识模块/用户标识模块(SIM/UIM)卡等)之类。接口126还可用来从外部设备接收输入(例如数据、信息、功率等)并将所接收的信号传送至移动终端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可用来将数据从移动终端传送至另一外部设备。
此外,存储器174存储用来处理和控制由控制器170执行的操作的程序等,或可暂存所输入/输出的数据(例如电话簿、消息、静止图像、视频等)。另外,存储器174存储控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100的整体操作的程序。存储器174还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式、卡带式存储器(例如SD或XD存储器等)、闪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等。
另外,广播接收模块175接收通过卫星或地面服务传送的广播信号,将其转换成能输出至触摸屏部分113和音频输出单元115的广播数据格式,并将所转换的数据输出至控制器170。此外,广播接收模块175还接收与广播相关联的补充数据(例如电子节目指南(EPG)、频道列表等)。
然后通过广播接收模块175转换广播数据和补充数据,并将其存储于存储器174中。另外,供电单元130设置有内置电源或外置电源,并供应用于在控制器170的控制下运作终端的不同元件的电源。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具有若干优点。即,第一,由于触摸屏部分和触摸键区部分各自设有在终端机身正面上形成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提供了方便的用户界面环境并简化了移动终端的设计。
第二,包括用于分别点亮触摸键部分的发光图案的发光板使用户能有效地识别触摸输入,且由于同心圆中的发光图案分别受控以使它们的亮度按时序改变,因此用户更易于看到触摸部分的操作。
第三,由于触摸板的导电图案形成为单个层,因此触摸板可形成为更薄并具有更好的透光性。另外,由于将导电材料用作导电图案,因此可削减终端的总材料成本。
第四,由于使用单个层的触摸感测方法,因此使用通过真空沉积形成的导电层的触摸感测方法和电场产生单元结合使用,且触摸感测的精度提高而没有显著地影响触摸板的厚度。
第五,由于输入方法使用触摸屏和触摸板,因此提供更为方便的用户界面。
由于可以若干种方式实现示例性实施例而不会脱离其特征,因此应当明白,上述实施例不受前面说明的任何细节的限制,除非另有规定,而是应当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范围内作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正及该范围的等效物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涵盖。
Claims (15)
1.一种移动终端(100),包括:
终端机身(110);
窗体(136),安装在所述终端机身上并且具有第二区域(114a)和透光的第一区域(113a);
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下方并配置成将视觉信息显示到所述第一区域的显示模块(135);
与所述第一区域对应、配置成将视觉信息显示在所述显示模块上并且配置成感测所述第一区域上的触摸的触摸屏部分(113);
形成为在所述第二区域上分隔开并且配置成对应于施加到所述第二区域上的预设区域的触摸而输入信息的触摸键部分(154);
形成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通孔(136a);以及
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配置成将要被按压的中央键(1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键部分包括分离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以通孔为中心的上、下、左和右位置处的触摸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测触摸的触摸板,所述触摸板附连在所述窗体内侧处并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触摸板包括形成触摸屏部分的第一触摸板区域和从所述第一触摸板区域延伸以形成触摸键部分的第二触摸板区域,通孔形成在触摸板与所述第二区域对应的区域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板通过柔性印刷电路板与印刷电路板电气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区域下方并配置成通过包含被单独处理以在所述触摸键部分被触摸时单独点亮所述触摸键部分的发光图案而点亮所述触摸键部分的发光板(16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机身包括:
第一机身;以及
连接于所述第一机身从而相对所述第一机身可滑动的第二机身,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机身的正面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键部分实施为可以移动位于列表上的光标或指针的方向键的形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感测单元,配置成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电流状况,并且产生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操作的感测信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将触摸输入至所述触摸键部分时,所述感测单元感测触摸并将触摸信号施加到控制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口,配置成允许所述移动终端与外部设备交换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实施为用于容纳外部卡于其中的卡槽。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设置在所述终端机身的一侧,并且
其中,所述外部卡实施为订户标识模块、用户标识模块或用于储存信息的记忆卡。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广播信号接收天线,所述广播信号接收天线设置在所述终端机身的一侧并从所述终端机身可抽出。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广播接收模块,所述广播接收模块配置成接收与广播相关联的补充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充数据是电子节目指南或频道列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08368.2A CN103761040B (zh) | 2007-11-06 | 2008-11-06 | 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70112864A KR101301521B1 (ko) | 2007-11-06 | 2007-11-06 | 휴대 단말기 |
KR10-2007-0112864 | 2007-11-06 | ||
KR1020070112864 | 2007-11-06 | ||
KR1020070113394 | 2007-11-07 | ||
KR1020070113394A KR101301522B1 (ko) | 2007-11-07 | 2007-11-07 | 휴대 단말기 |
KR10-2007-0113394 | 2007-11-07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08368.2A Division CN103761040B (zh) | 2007-11-06 | 2008-11-06 | 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431552A CN101431552A (zh) | 2009-05-13 |
CN101431552B true CN101431552B (zh) | 2014-02-12 |
Family
ID=40646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76144.7A Active CN101431552B (zh) | 2007-11-06 | 2008-11-06 | 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1301521B1 (zh) |
CN (1) | CN1014315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8692B (zh) * | 2009-07-28 | 2015-04-01 | 茂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三维微型输入装置 |
CN101989135A (zh) * | 2009-08-07 | 2011-03-23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屏线路的配置方法 |
US8441465B2 (en) | 2009-08-17 | 2013-05-14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optically transparent sheet and related methods |
WO2011032521A1 (zh) * | 2009-09-21 | 2011-03-24 | 北京联想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实现预设操作指令的方法、手机和程序 |
KR101689692B1 (ko) * | 2010-10-08 | 2016-12-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CN102830826B (zh) * | 2011-06-14 | 2017-02-08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及用于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 |
KR101830670B1 (ko) | 2011-06-27 | 2018-02-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KR101976067B1 (ko) * | 2012-07-25 | 2019-05-0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발광키 유닛을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9542018B2 (en) * | 2012-11-12 | 2017-01-10 | Htc Corporation |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KR101467867B1 (ko) * | 2012-11-30 | 2014-12-03 | 주식회사 팬택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 |
CN103064555B (zh) * | 2012-12-26 | 2016-04-13 | 上海摩软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感应层、触摸屏及手机 |
KR102247283B1 (ko) * | 2014-10-20 | 2021-05-0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외관 부재 제작 방법 |
CN106020661B (zh) * | 2014-12-31 | 2020-11-24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具有内部边框的跟踪板 |
CN105824451B (zh) * | 2015-07-29 | 2018-02-23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摸装置及移动终端 |
DE112018006288B4 (de) * | 2017-12-07 | 2024-10-17 | Zkw Group Gmbh | Anzeigevorrichtung, die ein lichtemittierendes halbleiterelement verwendet |
US10998296B2 (en) | 2017-12-07 | 2021-05-04 | Zkw Group Gmbh |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
US10937769B2 (en) | 2017-12-07 | 2021-03-02 | Zkw Group Gmbh | In-vehicle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2826A (zh) * | 2003-03-18 | 2003-09-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用介质层校正电场分布非线性的触摸屏 |
US6664951B1 (en) * | 1999-07-07 | 2003-1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and touch panel switch used therein |
CN2748977Y (zh) * | 2004-11-05 | 2005-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触摸板的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9993A (ja) * | 1996-07-26 | 1998-02-13 | Fujitsu Kiden Ltd | 透明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入力装置 |
US6704004B1 (en) * | 2000-08-17 | 2004-03-09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Arrangement for integration of key illumination into keymat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KR100732524B1 (ko) * | 2005-08-23 | 2007-06-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정보의 연속 디스플레이 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그 방법 |
-
2007
- 2007-11-06 KR KR1020070112864A patent/KR101301521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
- 2008-11-06 CN CN200810176144.7A patent/CN1014315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64951B1 (en) * | 1999-07-07 | 2003-12-16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and touch panel switch used therein |
CN1442826A (zh) * | 2003-03-18 | 2003-09-17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 用介质层校正电场分布非线性的触摸屏 |
CN2748977Y (zh) * | 2004-11-05 | 2005-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触摸板的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301521B1 (ko) | 2013-09-04 |
CN101431552A (zh) | 2009-05-13 |
KR20090046618A (ko) | 2009-05-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1552B (zh) | 移动终端 | |
CN103761040B (zh) | 移动终端 | |
CN101431563B (zh) | 移动终端 | |
KR101658084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US20130181935A1 (en) | Device and accessory with capacitive touch point pass-through | |
CN101877734B (zh) |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622683B1 (ko) | 휴대 단말기 | |
US9519382B2 (en) | Touch panel device an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including touch panel device | |
KR102108118B1 (ko) | 커버장치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 |
CN102006093B (zh) | 移动终端和控制移动终端的方法 | |
EP2290493B1 (en) | Mobile terminal | |
CN110134465A (zh) |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 |
CN103093994A (zh) | 键组件和具有键组件的移动终端 | |
CN108475157A (zh) | 字符输入方法、装置及终端 | |
KR20130085201A (ko) | 이동 단말기 | |
EP2618241A1 (en) | Device and accessory with capacitive touch point pass-through | |
KR101595355B1 (ko) | 휴대 단말기 | |
KR101667717B1 (ko) | 이동 단말기 | |
KR101301522B1 (ko) | 휴대 단말기 | |
CN106933476A (zh) | 一种实现终端控制的方法及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