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7233A - 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27233A CN101227233A CN 200810008661 CN200810008661A CN101227233A CN 101227233 A CN101227233 A CN 101227233A CN 200810008661 CN200810008661 CN 200810008661 CN 200810008661 A CN200810008661 A CN 200810008661A CN 101227233 A CN101227233 A CN 1012272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mapped
- symbol
- subcarriers
- gap nu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对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对调制符号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对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以及将信息符号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本发明能够很好地满足在一个上行子帧发送多个ACK/NACK的性能要求以及覆盖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数字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对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恶劣的信道下,尤其是高数据速率或高速移动环境中,多径干扰及多普勒频移等严重地影响着系统性能,有效的差错控制技术,尤其是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就成为通信领域致力研究的热点。
在HARQ方式中,发端发送的码,不仅能够检错,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纠错能力。接收端译码器收到码字后,首先检验错误情况,如果在码的纠错能力以内,则自动进行纠错,如果错误很多,超过了码的纠错能力,但能检测错误出来,则接收端通过反馈信道给发端发一个判决信号,要求发端重发信息。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通过ACK/NACK(Acknowledged/Non-acknowledged,确收/未确收)(即物理上行控制信号)来表示传输正确/错误,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重传。
当ACK/NACK信号不与上行数据一起发送时,ACK/NACK信号将在专门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上发送。当前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定义了两种PUCCH的参考信号结构,分别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其中附图1主要是用于发送PUCCH的format 0/1(也就是ACK/NACK信号)。这里说明一下,在LTE标准里,能在PUCCH上发送的控制信号有多种格式,分别为format 0~3,PUCCH的参考信号结构1用来承载format0、1、3,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用来承载format 2。
PUCCH参考信号结构1主要用来承载ACK/NACK信息,但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最多为2。在该示意图中,1ms的PUCCH包括2个0.5ms的时隙,两个时隙在频域上分别位于系统带宽的上下两个频带上。在0.5ms的时隙中,当PUCCH使用常规循环前缀时,包含了7个符号,编号为#0~#6,每个符号在频域上又包括了1 2个子载波。其中7个符号有3个用于发送参考信号(编号为#2~#4的符号),4个用于发送要承载的ACK/NACK信息(编号为#0、#1、#5、#6的符号)。采用附图1所示的PUCCH参考信号结构1来承载ACK/NACK信息,其发送过程如下所述:
1.对1比特/2比特的ACK/NACK信息进行BPSK/QPSK(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二相移键控/四相移键控)调制,得到1个调制符号。
2.调制符号先在频域进行扩频因子为12的扩频(扩频序列为长度为12的CAZAC根序列),再在时域经过一个长为4的Walsh码的时域扩展。
3.将时频扩展后的信号映射到如附图1所示的PUCCH结构1对应的信息符号上去。
4.第二个时隙携带的ACK/NACK信息与第一个时隙相同,但是形成发送信号的过程中,频域扩展时使用的扩频序列以及时域扩展时使用的Walsh序列可以与第一个时隙不同,也可以相同。
5.最后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的数据发送出去。
对于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系统,由于上下行子帧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发送的ACK/NACK信息比特为1比特或2比特,分别对应着下行传输的1个流或2个流。因此,对于FDD系统,ACK/NACK信号采用附图1所示的PUCCH参考信号结构来发送,能够满足ACK/NACK的性能以及覆盖要求。
然而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对于时分双工(TDD:Time Division Duplex)系统而言,由于上下行的不对称性,比如当下行传输子帧多于上行传输子帧时,就有可能需要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发送与多个下行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号。当要在一个上行子帧中反馈的ACK/NACK的信息比特数大于等于3比特时,如果采用附图1的PUCCH结构来发送的话,则只能对ACK/NACK采用更高的调制方式,如8PSK或16QAM或更高。但是采用高阶调制的方式来发送ACK/NACK信号的话,由于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是功率受限的,那么就不一定能够满足ACK/NACK的性能要求,而且采用这种方法所能支持的ACK/NACK信息比特数也是非常有限的。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发送方法,提出对多个ACK/NACK信号进行独立编码,使用不同的码资源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发送。但是这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发送信号不再是单载波信号,因而将具有较高的PAR(Peak Average Rate,峰均比),这对UE也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TDD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ACK/NACK信号进行独立编码导致PAR较高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TDD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对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对调制符号进行DFT(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离散傅里叶变换)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对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ConstantAmplitude Zero Auto-Correlation,恒幅零自相关)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以及将信息符号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TDD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装置,包括:编码模块,用于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调制模块,用于对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变换模块,用于对调制符号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扩展模块,用于对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映射模块,用于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以及组帧模块,用于将信息符号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发送方法和装置因为采用PUCCH的format 2来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号,无需采用更高的调制方式,而且由于依旧采用的是单载波,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ACK/NACK信号进行独立编码导致PAR较高的问题,并能够很好地满足ACK/NACK的性能要求以及覆盖要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PUCCH参考信号结构1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方法所使用的信道参考信号结构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方法所使用的另一信道参考信号结构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2用于发送PUCCH的format 2(也就是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在该示意图中,1ms的PUCCH包括2个0.5ms的时隙,两个时隙在频域上分别位于系统带宽的上下两个频带上。当PUCCH使用常规循环前缀时,在0.5ms的时隙中包含了7个符号,编号为#0~#6,每个符号在频域上又包括了12个子载波。其中7个符号编号为#1和#5的符号用于发送参考信号,#0,#2~#4以及#6这5个用于发送要承载的CQI信息。采用附图2所示的PUCCH参考信号结构2来承载CQI信息,假设要发送的CQI比特信息为M,其发送过程如下所述:
1.对M比特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得到20个编码比特。
2.对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10个调制符号。
3.对每个调制符号都进行扩频因子为12的频域扩频(扩频序列为12长的CAZAC根序列)。
4.将扩频后的信号映射到如附图2所示的PUCCH参考信号结构2中1ms里对应的信息符号上去,最后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由上可知,利用PUCCH参考信号结构2,可以发送M比特的信息。本发明基于以上的分析提供了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
步骤S20,对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
步骤S30,对调制符号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
步骤S40,对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步骤S50,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以及
步骤S60,将信息符号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上述实施例的发送方法是采用PUCCH的参考信号结构2来承载多个ACK/NACK信息比特(即物理上行控制信号),所以无需采用更高的调制方式,而且由于依旧采用单载波,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ACK/NACK信号进行独立编码导致PAR较高的问题,并能够很好地满足ACK/NACK的性能要求以及覆盖要求。
假设在一个上行子帧中要发送的ACK/NACK信息比特数为M(M>2),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方法所使用的信道参考信号结构意图;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发送方法所使用的另一信道参考信号结构意图。具体描述如下:
1)对M比特的ACK/NACK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得到24个编码比特C(i),i=0,1,...23。
2)对C(i),i=0,1,...23进行QPSK调制得到12个调制符号St(i),i=0,1,..11。
3)对St(i),i=0,1,...11进行DFT变换,变换到频域,得到Sf(i),i=0,1,..11。
4)对DFT变换后的12个符号Sf(i),i=0,1,..11采用长为5的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信号Zf1(i,k)和Zf2(i,k):
Zf1(i,k)=Sf(i).CAZAC(u1,k) (式1)
Zf2(i,k)=Sf(i).CAZAC(u2,k) (式2)
其中:
N=5,u=1,2,3,4,k=0,1,2,3,4 (式3)
i=0,1,...11
u1和u2是小区相关的参数。
5)将时域扩展后的调制符号Zf1(i,k)和Zf2(i,k)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去,也就是:
当PUCCH使用常规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当PUCCH使用扩展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6)最后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优选的,不同的UE使用同一CAZAC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
每条长为5的CAZAC根序列有5个循环移位,它们之间是相互正交的,因此,该实施例能够提供5个UE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同时发送多个ACK/NACK信号。
优选的,每个时隙上使用不同的CAZAC根序列,对应着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使能,使能时,u1≠u2;或者每个时隙上使用相同的CAZAC根序列,对应着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不使能,不使能时,u1=u2。
这样,每个时隙上使用的时域扩展CAZAC根序列可以使用不同的CAZAC根序列,也可以使用相同的CAZAC根序列,也就对应着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使能与不使能两种情况,使能时,u1≠u2,不使能时,u1=u2。
优选的,当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使能时,不同小区可以使用不同的跳变图案;而当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不使能时,不同小区可以使用不同的CAZAC根序列。这可以实现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总之,小区内的UE可以采用同一CAZAC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进行复用,而小区间的UE还可以采用不同的CAZAC根序列,以进一步地实现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当要发送的ACK/NACK信息比特数发生变化时,可通过不同的码率的信道编码来实现。优选的,根据上行控制信号的信息比特数设置信道编码的码率,以使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为24个。
采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送方法,无需采用更高的调制方式,而且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发送方法依旧是采用单载波信号进行发送,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ACK/NACK信号进行独立编码导致PAR较高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满足ACK/NACK的性能要求以及覆盖要求。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装置的方框图,包括:
编码模块10,用于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
调制模块20,用于对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
变换模块30,用于对调制符号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
扩展模块40,用于对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映射模块50,用于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以及
组帧模块60,用于将信息符号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该实施例的发送装置因为采用PUCCH的format 2来发送物理上行控制信号,无需采用更高的调制方式,而且由于采用的是单载波,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ACK/NACK信号进行独立编码导致PAR较高的问题,并能够很好地满足ACK/NACK的性能要求以及覆盖要求。
优选的,上行控制信号的信息比特数为M,M>2:
编码模块对M比特的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24个编码比特C(i),i=0,1,..23;
调制模块对24个编码比特C(i),i=0,1,..23进行QPSK调制得到12个调制符号St(i),i=0,1,...11;
变换模块对12个调制符号St(i),i=0,1,...11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Sf(i)i=0,1,...11;
扩展模块对频域上的符号Sf(i),i=0,1,...11采用长为5的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Zf1(i,k)和第二信号Zf2(i,k):
Zf1(i,k)=Sf(i).CAZAC(u1,k)
Zf2(i,k)=Sf(i).CAZAC(u2,k)
其中:N=5,u=1,2,3,4,k=0,1,2,3,4
i=0,1,...11
u1和u2是小区相关的参数;
组帧模块当PUCCH使用常规循环前缀时:
当PUCCH使用常规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当PUCCH使用扩展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发送方法和装置无需采用更高的调制方式,而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个ACK/NACK信号进行独立编码导致PAR较高的问题,所以很好地满足ACK/NACK的性能要求以及覆盖要求。另外,小区内的UE可以采用同一CAZAC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进行复用,而小区间的UE还可以采用不同的CAZAC根序列,这可以进一步地实现小区间干扰随机化。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
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
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
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以及
将所述信息符号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号的信息比特数为M,M>2,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具体包括:
对M比特的所述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24个所述编码比特C(i),i=0,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具体包括:
对24个所述编码比特C(i),i=0,1,...23进行QPSK调制得到12个所述调制符号St(i),i=0,1,...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具体包括:
对12个所述调制符号St(i),i=0,1,...11进行DFT变换,得到所述频域上的符号Sf(i),i=0,1,...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体包括:
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Sf(i),i=0,1,...11采用长为5的所述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Zf1(i,k)和所述第二信号Zf2(i,k):
Zf1(i,k)=Sf(i).CAZAC(u1,k)
Zf2(i,k)=Sf(i).CAZAC(u2,k)
其中:
N=5,u=1,2,3,4,k=0,1,2,3,4
i=0,1,...11
u1和u2是小区相关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具体包括:
当PUCCH使用常规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当PUCCH使用扩展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体包括:
不同的用户设备使用同一CAZAC根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进行时域扩展。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体包括:
每个时隙上使用不同的CAZAC根序列,对应着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使能,使能时,u1≠u2;或者
每个时隙上使用相同的CAZAC根序列,对应着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不使能,不使能时,u1=u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具体包括:
当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使能时,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跳变图案;
而当以时隙为单位的时域扩展序列跳变不使能时,不同小区使用不同的CAZAC根序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上行控制信号的信息比特数设置所述信道编码的码率,以使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为24个。
11.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将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编码比特;
调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QPSK调制得到个调制符号;
变换模块,用于对所述调制符号进行DFT变换,得到频域上的符号;
扩展模块,用于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采用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映射到PUCCH参考信号结构2相应的信息符号上;以及
组帧模块,用于将所述信息符号与参考信号一起组成一个子帧要发送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号的信息比特数为M,M>2:
所述编码模块对M比特的所述上行控制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得到24个所述编码比特C(i),i=0,1,...23;
所述调制模块对24个所述编码比特C(i),i=0,1,...23进行QPSK调制得到12个所述调制符号St(i),i=0,1,..11;
所述变换模块对12个所述调制符号St(i),i=0,1,..11进行DFT变换,得到所述频域上的符号Sf(i),i=0,1,...11;
所述扩展模块对所述频域上的符号Sf(i),i=0,1,..11采用长为5的所述CAZAC根序列进行时域扩展,分别得到在两个时隙上发送的所述第一信号Zf1(i,k)和所述第二信号Zf2(i,k):
Zf1(i,k)=Sf(i).CAZAC(u1,k)
Zf2(i,k)=Sf(i).CAZAC(u2,k)
其中:
N=5,u=1,2,3,4,k=0,1,2,3,4
i=0,1,...11
u1和u2是小区相关的参数;
所述组帧模块当PUCCH使用常规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3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6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当PUCCH使用扩展循环前缀时:
将Zf1(0:11,0)→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1)→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2)→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3)→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1(0:11,4)→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0)→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0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1)→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1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2)→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2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3)→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4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将Zf2(0:11,4)→映射到第二个时隙编号为#5的符号对应的12个子载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08661 CN101227233B (zh) | 2008-02-01 | 2008-02-01 | 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810008661 CN101227233B (zh) | 2008-02-01 | 2008-02-01 | 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27233A true CN101227233A (zh) | 2008-07-23 |
CN101227233B CN101227233B (zh) | 2013-01-16 |
Family
ID=3985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810008661 Active CN101227233B (zh) | 2008-02-01 | 2008-02-01 | 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27233B (zh) |
Cited B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83466A (zh) * | 2009-02-06 | 2009-07-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
CN101771502A (zh) * | 2009-01-07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复用的方法、系统和用户终端 |
WO2010075732A1 (zh) * | 2009-01-04 | 2010-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多a/n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WO2011054206A1 (zh) * | 2009-11-05 | 2011-05-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
CN102064909A (zh) * | 2009-11-13 | 2011-05-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11140863A1 (zh) * | 2010-09-08 | 2011-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比特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1160545A1 (en) * | 2010-06-21 | 2011-12-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
CN101640902B (zh) * | 2008-08-01 | 201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压缩的通知方法 |
CN101651525B (zh) * | 2008-08-15 | 2012-08-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响应信号的传送资源分配方法、反馈方法和处理方法 |
CN102823213A (zh) * | 2010-03-03 | 2012-12-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19886A (zh) * | 2010-09-28 | 2013-05-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270717A (zh) * | 2010-12-23 | 2013-08-2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信令的干扰随机化 |
CN103312438A (zh) * | 2012-03-12 | 2013-09-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4067548A (zh) * | 2013-01-23 | 2014-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4796246A (zh) * | 2009-08-04 | 2015-07-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Ue-rs到dwpts的扩展 |
CN105141399A (zh) * | 2010-01-28 | 2015-1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6070699A1 (zh) * | 2014-11-06 | 2016-05-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106793105A (zh) * | 2016-08-26 | 2017-05-31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
CN107231690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7295665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 |
CN107566080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
CN108886442A (zh) * | 2016-03-31 | 2018-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方法 |
CN109586875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CN110169176A (zh) * | 2017-02-03 | 2019-08-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25860C (zh) * | 2001-11-28 | 2005-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方法 |
-
2008
- 2008-02-01 CN CN 200810008661 patent/CN101227233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40902B (zh) * | 2008-08-01 | 2012-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压缩的通知方法 |
CN101651525B (zh) * | 2008-08-15 | 2012-08-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响应信号的传送资源分配方法、反馈方法和处理方法 |
US8804638B2 (en) | 2009-01-04 | 2014-08-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A/N information |
US9780939B2 (en) | 2009-01-04 | 2017-10-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a data block |
US9265035B2 (en) | 2009-01-04 | 2016-02-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a data block |
CN102308511B (zh) * | 2009-01-04 | 2014-04-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多a/n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2308511A (zh) * | 2009-01-04 | 2012-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多a/n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WO2010075732A1 (zh) * | 2009-01-04 | 2010-07-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传输多a/n信息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1771502A (zh) * | 2009-01-07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复用的方法、系统和用户终端 |
CN101483466A (zh) * | 2009-02-06 | 2009-07-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
CN101483466B (zh) * | 2009-02-06 | 2014-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专有参考信号的映射方法 |
CN104796246A (zh) * | 2009-08-04 | 2015-07-22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Ue-rs到dwpts的扩展 |
CN104796246B (zh) * | 2009-08-04 | 2019-02-26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ue-rs到dwpts的扩展的方法、装置 |
CN101699781B (zh) * | 2009-11-05 | 2015-09-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
WO2011054206A1 (zh) * | 2009-11-05 | 2011-05-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和秩指示信令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
CN102064909A (zh) * | 2009-11-13 | 2011-05-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141399B (zh) * | 2010-01-28 | 2018-08-2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41399A (zh) * | 2010-01-28 | 2015-12-09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10341997B2 (en) | 2010-03-03 | 2019-07-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823213B (zh) * | 2010-03-03 | 2016-01-0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US9572140B2 (en) | 2010-03-03 | 2017-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900869B2 (en) | 2010-03-03 | 2018-02-2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2823213A (zh) * | 2010-03-03 | 2012-12-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19877A (zh) * | 2010-06-21 | 2013-05-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上行链路多入多出的控制信息多路复用的系统和方法 |
US8891461B2 (en) | 2010-06-21 | 2014-11-18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
WO2011160545A1 (en) * | 2010-06-21 | 2011-12-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 information multiplexing for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
CN103119877B (zh) * | 2010-06-21 | 2016-04-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上行链路多入多出的控制信息多路复用的系统和方法 |
CN102404072B (zh) * | 2010-09-08 | 2013-03-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比特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10277361B2 (en) | 2010-09-08 | 2019-04-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its |
US9853773B2 (en) | 2010-09-08 | 2017-12-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its |
US8619896B2 (en) | 2010-09-08 | 2013-12-3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its |
US10090968B2 (en) | 2010-09-08 | 2018-10-0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its |
US9461775B2 (en) | 2010-09-08 | 2016-10-0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its |
CN102404072A (zh) * | 2010-09-08 | 2012-04-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比特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1140863A1 (zh) * | 2010-09-08 | 2011-11-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比特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
US8831129B2 (en) | 2010-09-08 | 2014-09-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bits |
CN103119886B (zh) * | 2010-09-28 | 2016-01-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
CN103119886A (zh) * | 2010-09-28 | 2013-05-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
US9385851B2 (en) | 2010-09-28 | 2016-07-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ception confi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 |
US9680622B2 (en) | 2010-09-28 | 2017-06-1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ception confi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 |
CN103270717A (zh) * | 2010-12-23 | 2013-08-2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信令的干扰随机化 |
US9106389B2 (en) | 2010-12-23 | 2015-08-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signaling |
CN103270717B (zh) * | 2010-12-23 | 2017-03-15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链路信令的干扰随机化 |
CN103312438B (zh) * | 2012-03-12 | 2018-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3312438A (zh) * | 2012-03-12 | 2013-09-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4067548A (zh) * | 2013-01-23 | 2014-09-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配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5634665B (zh) * | 2014-11-06 | 2019-05-2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105634665A (zh) * | 2014-11-06 | 2016-06-0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WO2016070699A1 (zh) * | 2014-11-06 | 2016-05-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107231690B (zh) * | 2016-03-25 | 2023-07-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7231690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CN108886442A (zh) * | 2016-03-31 | 2018-11-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方法 |
CN108886442B (zh) * | 2016-03-31 | 2021-01-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其方法 |
CN107295665A (zh) * | 2016-03-31 | 2017-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终端 |
CN107566080A (zh) * | 2016-06-30 | 2018-01-09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
CN106793105B (zh) * | 2016-08-26 | 2018-08-10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
CN106793105A (zh) * | 2016-08-26 | 2017-05-31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用户终端 |
CN110169176A (zh) * | 2017-02-03 | 2019-08-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0169176B (zh) * | 2017-02-03 | 2024-01-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09586875A (zh) * | 2017-09-29 | 2019-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9586875B (zh) * | 2017-09-29 | 2021-03-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27233B (zh) | 2013-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27233B (zh) | 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US10686579B2 (en) | Partial CQI feedback in wireless networks | |
CN101227231B (zh) |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中物理上行控制信号的传输方法 | |
KR10144114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 전송 방법 | |
CN102934404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2668415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确认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JP4972694B2 (ja) | Phich送信資源領域情報の獲得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るpdcch受信方法 | |
EP2176965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sc-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EP2333985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a control signa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017462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 | |
KR101431857B1 (ko) | 단일 캐리어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업링크 제어 시그널링 및 사용자 데이터의 송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US8755806B2 (en) | Transmission of feedback information on PUSCH in wireless networks | |
KR101050259B1 (ko) | 데이터비결합 제어 채널을 위한 다중화 제공 방법 | |
US20130142149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2168269A2 (en)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309132A (zh) | 上行确认信息的物理上行控制信道发送方法 | |
CN102959917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170070333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ittin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and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sc-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EP2214365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via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OF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1453301A (zh) | 在无线通讯系统中进行可调适接收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12020122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532690A (zh) | 无线通信系统的可变控制信道 | |
CN101094045A (zh) | 正确应答消息和/或错误应答消息的传输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