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1156268A -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6268A
CN101156268A CNA2006800116302A CN200680011630A CN101156268A CN 101156268 A CN101156268 A CN 101156268A CN A2006800116302 A CNA2006800116302 A CN A2006800116302A CN 200680011630 A CN200680011630 A CN 200680011630A CN 101156268 A CN101156268 A CN 101156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dividing plate
situated
dress thing
storag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16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50490C (zh
Inventor
白滨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56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6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504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5049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4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01M8/0263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having meandering or serpentine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6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having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ers or coolant flow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3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with 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in the form of a fr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1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 H01M8/242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solid or matrix-supported electrolytes comprising framed electrodes or intermediary frame-like gas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65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 H01M8/2483Details of groupings of fuel cells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燃料电池组(10)是将燃料电池(20)层叠多个而成的。燃料电池(20)按顺序层叠有第1隔板(30)、第1树脂框(40)、第2树脂框(60)、第2隔板(70),在两树脂框(40、60)之间内置有MEA。在这里,将两树脂框(40、60)与密封层(S1~S3)层叠而成的部分称作隔板间介装物(80)。在该燃料电池(20)中,在形成得比各隔板(30、70)厚的隔板间介装物(80)的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设置有条形码(24),所以与各隔板(30、70)的厚度等无关,能够容易地设置、读取该条形码(24)。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有通过一对隔板夹持膜电极组件(Membrane ElectrodeAssembly,MEA)的构造的燃料电池,其中所述膜电极组件是将固体电解质夹持在阳极电极与阴极电极之间而成的。在这种燃料电池中,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如下所述的类型:在隔板中露出到外部的侧面上设置与燃料电池的相关信息相对应的条形码,由此不拆卸燃料电池便能够容易地读取条形码。
专利文献1:特开2003-1153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发明中在隔板上设置了条形码,但作为条形码设置对象,有时隔板并不合适。即,在下述几个方面不合适:在隔板的厚度较薄时难以粘贴条形码,在隔板的硬度较硬时难以刻印条形码,当在隔板的表面上难以固定油墨、粘接剂等时难以印刷条形码等。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隔板的厚度、材质等无关地容易地设置储存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储存部的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本发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采用下述的方案。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隔板;
夹在该一对隔板间的隔板间介装物;和
设置在所述隔板间介装物上的、储存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储存部。
在该燃料电池中,不是在隔板上而是在隔板间介装物上设置信息储存部。因此,能够与隔板的厚度、材质等无关地容易地设置信息储存部。
在这里,所谓“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信息”,指的是与燃料电池本身或者构成燃料电池的部件相关的信息,除了例如燃料电池的输出特性、使用记录、制造信息、时间性的动作信息,还可以列举与隔板、隔板间介装物、膜电极组件等的制造有关的信息(制造年月日、批号、材质等),在这里,还包含与这些信息相对应的检索码等。另外,“信息储存部”可以在例如露出面上印字、刻印,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粘贴能够粘贴的信息储存介质,还可以在隔板间介装物中埋设IC芯片等。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中,也可以将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形成得比所述隔板更厚。这样一来,即使在隔板的厚度较薄时,由于设置信息储存部的隔板间介装物比隔板壁厚,所以能够容易地设置信息储存部。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中,也可以将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形成得比所述隔板柔软。这样一来,即使在隔板的硬度较硬时,由于设置信息储存部的隔板间介装物比隔板柔软,所以能够通过刻印、切削等加工技术容易地设置信息储存部。例如,在隔板由以金属或碳为基材的材料制作时,也可以通过树脂材料制造隔板间介装物。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中,也可以将所述信息储存部设置在所述隔板间介装物的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此时,也可以设置成: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保持所述膜电极组件的框部件,所述露出面至少包含该框部件的侧面。这样一来,在例如减薄隔板而将隔板间介装物的框部件作为构造件来使用等时,能够有效利用框部件的侧面。另外,在主要是框部件占据隔板之间时,考虑形成在隔板之间的燃料气体通路、氧化气体通路的气体流通性来设定框部件的厚度。具体地说,将框部件的厚度设定成能够确保燃料气体和氧化气体的电化学反应有效进行的气体流通性的值。另外,一对隔板需要保持绝缘,所以框部件优选由绝缘性树脂材料形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中,在将所述信息储存部设置在所述隔板间介装物的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时,也可以设为: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沿着外周配置的密封部件,所述露出面至少包含该密封部件的侧面。一般,在燃料电池上形成有燃料气体通路、氧化气体通路,这些通路需要维持为气密的状态,所以优选沿着隔板间介装物的外周设置密封部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密封部件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中,也可以将所述信息储存部埋设于所述隔板间介装物。此时,也可以设为: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保持膜电极组件的框部件,所述信息储存部被埋设于该框部件。这样一来,在例如减薄隔板而将隔板间介装物的框部件作为构造件来使用等时,能够有效利用框部件。或者,也可以设为: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沿着外周配置的密封部件,所述信息储存部被埋设于该密封部件。一般,在燃料电池上形成有燃料气体通路、氧化气体通路,这些通路需要维持为气密的状态,所以优选沿着隔板间介装物的外周设置密封部件,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密封部件的侧面。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中,也可以设为:所述信息储存部储存有能够通过人的视觉读取的信息或能够光学性地、磁性地、电气性地或机械性地读取的信息。在这里,作为能够通过人的视觉读取的信息,可以列举例如由文字、图形、记号构成的信息等;作为能够光学性地读取的信息,可以列举例如储存在条形码上的信息等;作为能够磁性地读取的信息,可以列举例如储存在磁带上的信息等;作为能够电气性地读取的信息,可以列举例如储存在IC芯片等上的信息等;作为能够机械性地读取的信息,可以列举例如通过形成编码图形的凹凸所储存的信息等。另外,信息储存部也可以是能够进行信息的写入、改写的类型。
在本发明的燃料电池中,所述一对隔板也可以是金属制且薄壁的隔板。这样一来,层叠燃料电池时的层叠方向的长度变短,所以能够实现紧凑化,并且燃料电池间的电阻变小,发电效率提高。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层叠体,是层叠多个燃料电池而成的燃料电池层叠体,其中:
至少1个燃料电池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
在该燃料电池层叠体所含的至少1个燃料电池中,在形成得比隔板厚的隔板间介装物的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设有信息储存部,所以能够保持层叠状态地从信息储存部容易地读取与燃料电池有关的信息。
此时,也可以设为:所述多个燃料电池中的相邻的两个燃料电池是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该两个燃料电池所具备的所述信息储存部彼此至少由该两个燃料电池的隔板所分离。这样一来,不会产生相邻的两个燃料电池的信息储存部之一与另一个相干涉从而读取变得困难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2是燃料电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第1隔板的说明图,(a)为俯视图,(b)为仰视图;
图4是第2隔板的说明图,(a)为俯视图,(b)为仰视图;
图5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剖面图;
图6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立体图;
图7是其它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更加明晰,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组10的立体图,图2是燃料电池2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第1隔板30的说明图,图4是第2隔板70的说明图。
燃料电池组10是将燃料电池20层叠多个而成的,从未图示的氢气罐向氢气供给歧管M1供给作为燃料气体的氢气,并将在各燃料电池20中通过后的氢气从氢气排出歧管M2向外部排出。另外,从未图示的空气压缩机向空气供给歧管M3供给压缩空气(包含作为氧化气体的氧气),并将在各燃料电池20中通过后的空气从空气排出歧管M4向外部排出。进而,从冷却水容器通过未图示的冷却水循环泵向冷却水供给歧管M5供给冷却水,并将在各燃料电池20中通过后的冷却水从冷却水排出歧管M6排出,在将废热回收之后再次通过冷却水循环泵向冷却水供给歧管M5供给。这样,被供给到燃料电池组10的氢气和氧气在各燃料电池20中通过时产生电化学反应,由此发电。
在层叠多个燃料电池20之后,如图1所示在其两端依次配置集电板11、12、绝缘板13、14、端板15、16,从而将该燃料电池组10完成。集电板11、12由致密性碳、铜板等不透气的导电性部件形成,绝缘板13、14由橡胶、树脂等绝缘性部件形成,端板15、16由具备刚性的钢等金属形成。另外,在集电板11、12上分别设有输出端子17、18,其中的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另外,端板15、16通过未图示的加压装置在层叠方向上加压保持燃料电池组10。在端板16上没有设置贯通孔,而在端板15上设置有6个贯通孔,分别作为通向歧管M1~M6的开口部。
燃料电池20如图2所示,按顺序层叠有第1隔板30、第1树脂框40、MEA50、第2树脂框60、第2隔板70。
MEA50是将固体电解质膜51夹持在阳极52与阴极53之间而成的膜电极组件。在这里,固体电解质膜51是由固体高分子材料、例如氟树脂形成的质子传导性的离子交换膜(例如杜邦公司制的ナフイオン膜),在湿润状态下显示良好的质子传导性。在固体电解质膜51的两面上,通过涂布白金或白金与其他的金属构成的合金而形成有催化剂电极,进而在其外侧,配置有由碳布形成的气体扩散电极,其中所述碳布由碳纤维制成的丝织成。从而,一个面上的催化剂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构成阳极52,另一个面上的催化剂电极和气体扩散电极构成阴极53。
第1隔板30是金属制的薄壁的板状部件,例如为在不锈钢薄板上包覆具有比基材更强的耐腐蚀性的导电性膜而成的部件,厚度为0.05~0.3mm。在该第1隔板30的上面即与MEA50的阳极52相对的面(参照图3(a))上设有凹部31,在该凹部31上形成有氢气通过的氢气通路33。另外,第1隔板30的下面(参照图3(b))保持平坦。另外,在第1隔板30的四角分别贯通设置有气体通过孔30a~30d,其中气体通过孔30a、30b被设置在凹部31的内侧,气体通过孔30c、30d被设置在凹部31的外侧。
第1树脂框40是热硬化性树脂(例如酚醛树脂)制的具有绝缘性的厚壁的板状部件,是厚度为第1隔板30的数倍~十数倍左右的部件。该第1树脂框40的厚度被设定为能够确保形成在其与第1隔板30之间的氢气通路33的气体流通性、即、使氢气与氧气的电化学反应有效进行的气体流通性的值。另外,第1树脂框40具有:被设置在MEA50的阳极52与第1隔板30之间、能够收纳MEA50的MEA安装孔41,分别与气体通过孔30a~30d一致的气体通过孔40a~40d,和分别与冷却水通过孔30e、30f一致的冷却水通过孔40e、40f。另外,在MEA安装孔41上沿着内周设有阶梯部,被收纳在MEA安装孔41内的MEA50通过粘接剂将其周缘与阶梯部粘接在一起。另外,第1树脂框40与第1隔板30,在除了凹部31、各气体通过孔30a~30f、40a~40f、MEA安装孔41的部分上,通过密封层S1(参照图1的圆内放大图)而粘接在一起。
第2树脂框60与第1树脂框40同样,是热硬化性树脂(例如酚醛树脂)制的具有绝缘性的厚壁的板状部件,是厚度为第1隔板30的数倍~十数倍左右的部件。该第2树脂框50的厚度被设定为能够确保形成在其与第2隔板70之间的空气通路73的气体流通性、即、使氢气与氧气的电化学反应有效进行的气体流通性的值。另外,第2树脂框60具有:被设置在MEA50的阴极53与第2隔板70之间、能够收纳MEA50的MEA安装孔61,分别与气体通过孔30a~30d一致的气体通过孔60a~60d,和分别与冷却水通过孔30e、30f一致的冷却水通过孔60e、60f。另外,在MEA安装孔61上沿着内周设有阶梯部,被收纳在MEA安装孔61内的MEA50通过粘接剂将其周缘与阶梯部粘接在一起。另外,第1以及第2树脂框40、60,由于是厚壁的,所以起到作为确保燃料电池20的强度的构造体的作用,并且由于是绝缘性材料,所以起到防止第1隔板30与第2隔板70短路的作用。
第2隔板70与第1隔板30同样,是金属制的薄壁的板状部件,例如为在不锈钢薄板上实施了镀镍的部件。在该第2隔板70的下面即与MEA50的阴极53相对的面(参照图4(b))上设有凹部71,在该凹部71上形成有空气通过的空气通路73。另外,在第2隔板70的上面(参照图4(a))上设有蛇行蜿蜒形状的冷却水通路77。在第2隔板70的四角分别贯通设置有气体通过孔70a~70d,其中气体通过孔70c、70d被设置在凹部71的内侧,气体通过孔70a、70b被设置在凹部71的外侧。另外,在冷却水通路77的一端设有冷却水通过孔70e,在冷却水通路77的另一端设有冷却水通过孔70f。另外,第2树脂框60与第2隔板70,在除了凹部71、各气体通过孔60a~60f、70a~70f、MEA安装孔61的部分上,通过密封层S2(参照图1的圆内放大图)而粘接在一起。进而,第2隔板70,在除了冷却水通路77、各气体通过孔30a~30f、70a~70f的部分上,通过密封层S4(参照图1的圆内放大图)而与相邻的燃料电池20的第1隔板30粘接在一起。
氢气供给歧管M1是第1隔板30的气体通过孔30a、第1树脂框40的气体通过孔40a、第2树脂框60的气体通过孔60a、第2隔板70的气体通过孔70a在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空洞;氢气排出歧管M2是第1隔板30的气体通过孔30b、第1树脂框40的气体通过孔40b、第2树脂框60的气体通过孔60b、第2隔板70的气体通过孔70b在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空洞。从氢气供给歧管M1供给过来的氢气在燃料电池20内的氢气通路33中通过,然后从氢气排出歧管M2排出。另外,在各孔的周围形成有未图示的由粘接剂构成的密封层,所以各歧管M1、M2保持了气密性,氢气不会露出到此外的场所。
空气供给歧管M3是第1隔板30的气体通过孔30c、第1树脂框40的气体通过孔40c、第2树脂框60的气体通过孔60c、第2隔板70的气体通过孔70c在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空洞;空气排出歧管M4是第1隔板30的气体通过孔30d、第1树脂框40的气体通过孔40d、第2树脂框60的气体通过孔40d、第2隔板70的气体通过孔70d在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空洞。从空气供给歧管M3供给过来的空气在燃料电池20内的空气通路73中通过,然后从空气排出歧管M4排出。另外,在各孔的周围形成有未图示的由粘接剂构成的密封层,所以各歧管M3、M4保持了气密性,空气不会露出到此外的场所。
冷却水供给歧管M5是第1隔板30的冷却水通过孔30e、第1树脂框40的冷却水通过孔40e、第2树脂框60的冷却水通过孔60e、第2隔板70的冷却水通过孔70e在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空洞;冷却水排出歧管M6是第1隔板30的冷却水通过孔30f、第1树脂框40的冷却水通过孔40f、第2树脂框60的冷却水通过孔60f、第2隔板70的冷却水通过孔70f在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圆筒状的空洞。从冷却水供给歧管M5供给过来的冷却水在燃料电池20内的冷却水通路77中通过,然后从冷却水排出歧管M6排出。另外,在各孔的周围形成有未图示的由粘接剂构成的密封层,所以各歧管M5、M6保持了气密性,空气不会露出到此外的场所。
另外,在第1隔板30与第2隔板70之间,如图1的圆内的部分放大图所示,夹设有隔板间介装物80。该隔板间介装物80包括:保持MEA50的第1以及第2树脂框40、60,夹在第1隔板30与第1树脂框40之间的密封层S1,夹在第2隔板70与第2树脂框60之间的密封层S2,夹在第1树脂框40与第2树脂框60之间的密封层S3;厚度为数mm左右。另外,在隔板间介装物80的露出到外部的面中跨过第1树脂框40、密封层S3和第2树脂框60的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22上,通过激光照射刻印有能够光学读取的条形码24。该条形码24的刻印是在组装燃料电池20之后进行的。该条形码24的码号(code number)与在未图示的计算机的硬盘中储存的燃料电池固有信息相对应,在通过未图示的条形码读取器读取该条形码24并输入到计算机中时,抽出与该码号相对应的燃料电池固有信息,显示在未图示的显示器上。作为燃料电池固有信息,除了燃料电池20的制造年月日、构成该燃料电池20的第1以及第2隔板30、70的每个所使用的挤压成形机、制造年月日、批号,还显示第1以及第2树脂框40、50各自的制造年月日、批号,还有MEA50的制造年月日、批号等。
根据上面所详述的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20,由于在形成为比第1以及第2隔板30、70更厚并且柔软的隔板间介装物80的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设置条形码24,所以与第1以及第2隔板30、70的厚度、材质无关,能够容易地设置条形码24,并能够容易地读取该条形码24。另外,在如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将各隔板30、70减薄而将隔板间介装物80的各树脂框40、60作为构造件来使用时,作为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22可以有效利用树脂框40、60的侧面。进而,由于隔板30、70是金属制的薄壁板状部件,所以燃料电池组10的层叠方向的长度变短,实现了紧凑化,燃料电池20间的电阻变小,发电效率提高。再加上,由于比热较小的金属的使用量较少,所以在大气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在燃料电池组10的运行停止之后燃料电池温度不会急剧下降,再起动运行时预热也不需要较大的能量。而且,燃料电池组10内的相邻的两个燃料电池20所具备的条形码24至少通过隔板30、70而分离,所以在读取一个条形码24时,不会出现与另一个条形码24干涉从而变得难以读取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可以以各种方式实施。
例如,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条形码24的码号相对应的燃料电池固有信息中,也可以加入何时接受过何种修理等的维护信息。也可以使这些信息能够写入、改写。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能够光学读取的条形码24,但也可以将该条形码24的码号文字化,使人能够通过视觉读取,也可以通过凹凸表现条码图形,使得能够机械性地读取。或者,也可以在磁带等上储存码号,使得能够磁性地读取,或者在IC芯片等上储存码号,使得能够电气性地读取。另外,也可以代替刻印条形码24,而作为贴条粘贴条形码24,也可以通过油墨印刷条形码24。另外,在印刷时,优选将条形码24设为能够清楚地与隔板间介装物80的颜色区别开的颜色。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条形码24的码号与燃料电池固有信息相对应,但也可以将条形码24换成二维条形码、磁带、IC芯片等储存介质,将燃料电池固有信息直接储存在这些储存介质中。也可以使这些储存介质能够写入、改写。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密封层S1、S2、S3形成为填充部件彼此的间隙,但也可以如图5所示,以覆盖隔板间介装物80的外周面的方式设置密封部件26,并将密封部件26的侧面的一部分设为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22。图5是表示此时的燃料电池20的概略的剖面图。通过这样地用密封部件26覆盖隔板间介装物80的外周面,能够将燃料电池20的内部所形成的氢气通路、空气通路保持为气密状态,此时能够将密封部件26的侧面有效地用作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22。另外,该密封部件26除了隔板间介装物80,也可以覆盖第1以及第2隔板30、70的外周面。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所有的燃料电池20上刻印了条形码24,但也可以仅在一个燃料电池20上刻印条形码24,在该条形码24上除了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各燃料电池20的固有信息,还可储存有燃料电池组10的固有信息(输出特性等)。或者,也可以将构成燃料电池组10的燃料电池20分为多个组,在每个组中仅在一个燃料电池20上刻印条形码24,在该条形码24上除了属于该组的各燃料电池20的固有信息,还可储存有该组的固有信息(输出特性等)。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22利用树脂框40、60的侧面,但也可以代替该方式,如图6所示,将突出设置在第2树脂框60的侧面上的突出片62的表面设为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122,在该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122上形成储存有燃料电池固有信息的二维条码124。此时,突出片62从第1以及第2隔板30、70的边缘突出,所以二维条码124变为露出到外部的状态,在厚度方向上观察时能够识别。或者也可以如图7所示,将第2隔板70的四角之一切下从而成为切口部72,使第2树脂框60的板面的角从该切口部72露出,由此将该露出面设为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222,并在该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222上形成与二维条码124同样的二维条码224。此时,二维条码224变为露出到外部的状态,在厚度方向上观察时能够识别。在图7中,在四角之一上形成了切口部72,但也可以代替该方式,以使连接角与角的边向内部凹陷的方式切开,使第2树脂框60的板面露出,并将该露出场所设为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而使用。这样在采用将角、边切开的结构时,不必使树脂框的周边突出,所以与图6的结构相比,电池的大小尺寸变小。另外,二维条码124、224,可以通过在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122、222的表面上设置凹凸而形成,也可以直接印刷在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122、222上,也可以将印刷在粘贴条的表面上的条形码粘贴在信息储存部形成场所122、222上。
进而,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隔板间介装物80的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设置条形码24,但也可以代替该方式,在隔板间介装物80的第1以及第2树脂框40、60的任一之中,埋设储存有与条形码24同样的码号的IC标签(tag)。此时,在使用读取器从IC标签通过无线通信读取码号并将其输入到计算机中时,将与该码号相对应的燃料电池固有信息抽出,显示在未图示的显示器上。这样的IC标签也可以不埋设在树脂框40、60中,而埋设在密封层S1~S3中的任意一个中。另外,由于第1以及第2隔板30、70是金属制的,电磁屏蔽性较高,所以在埋设IC标签之后会有给无线通信带来障碍的问题,但是由于树脂框40、60、密封层S1~S3是由树脂、橡胶等制作的,电磁屏蔽性较低,所以在埋设IC标签之后不会有给无线通信带来障碍的问题。
本申请以2005年4月14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05-117241号为优先权基础,通过引用,其内容的全部都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例如装载有燃料电池的车辆、电子设备、住宅设备、工厂设备等中。

Claims (13)

1.一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隔板;
夹在该一对隔板间的隔板间介装物;和
设置在所述隔板间介装物上的、储存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信息的信息储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形成得比所述隔板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间介装物比所述隔板柔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储存部被设置在所述隔板间介装物的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保持膜电极组件的框部件,所述露出面至少包含该框部件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沿着外周配置的密封部件,所述露出面至少包含该密封部件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储存部被埋设在所述隔板间介装物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保持膜电极组件的框部件,所述信息储存部被埋设在该框部件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间介装物具有沿着外周配置的密封部件,所述信息储存部被埋设在该密封部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储存部储存有能够通过人的视觉读取的信息或能够光学性地、磁性地、电气性地或机械性地读取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隔板为金属制且薄壁的隔板。
12.一种燃料电池层叠体,它是层叠多个燃料电池而成的燃料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至少1个燃料电池是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
13.一种燃料电池层叠体,它是层叠多个燃料电池而成的燃料电池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燃料电池中的相邻的两个燃料电池是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该两个燃料电池所具备的所述信息储存部彼此至少由该两个燃料电池的隔板所分离。
CNB2006800116302A 2005-04-14 2006-04-14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4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7241/2005 2005-04-14
JP2005117241 2005-04-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6268A true CN101156268A (zh) 2008-04-02
CN100550490C CN100550490C (zh) 2009-10-14

Family

ID=37115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8001163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50490C (zh) 2005-04-14 2006-04-14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29230A1 (zh)
JP (1) JP4862825B2 (zh)
KR (1) KR20070111552A (zh)
CN (1) CN100550490C (zh)
CA (1) CA2604957C (zh)
DE (1) DE112006000912T5 (zh)
WO (1) WO20061124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6544A (zh) * 2021-03-08 2022-09-09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膜电极接合体和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42032B2 (ja) * 2006-09-07 2013-07-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構成部品
JP5238221B2 (ja) * 2007-10-31 2013-07-17 東芝燃料電池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の管理システム
US20090162732A1 (en) * 2007-12-21 2009-06-25 Marc Noblet Fuel cell employing perimeter gasket with perceivable orientation indicator
WO2009113240A1 (ja) * 2008-03-11 2009-09-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膜電極接合体
JP4890665B2 (ja) * 2010-01-05 2012-03-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極−膜−枠接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燃料電池
EP2549574B1 (en) * 2010-03-17 2020-04-08 Nissan Motor Co., Ltd Fuel cell
NL2006266C2 (en) * 2011-02-21 2012-08-22 Hyet Holding B V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for fuel cell or redox flow battery.
DE102015221594A1 (de) * 2015-11-04 2017-05-04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r Fertigung eines Brennstoffzellenstapels sowie für das Verfahren geeignete Bipolarplatte
KR102683801B1 (ko) * 2018-12-12 2024-07-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용 탄성체 셀 프레임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단위 셀
KR20210015384A (ko) 2019-08-02 2021-02-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용 탄성체 셀 프레임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단위 셀
KR20210076468A (ko) * 2019-12-16 2021-06-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용 탄성체 셀 프레임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단위 셀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8597A (en) * 1978-08-23 1980-04-15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Negative cell detector for a multi-cell fuel cell stack
US4762063A (en) * 1987-01-23 1988-08-09 Yeagle Paul H Bar code printing method
US5912934A (en) * 1996-07-15 1999-06-15 Remote Ocean Systems, Inc. Underwater inspection system for nuclear power facilities
JPH10199551A (ja) * 1997-01-06 1998-07-31 Honda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構造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51314B2 (ja) * 2001-06-18 2008-09-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
JP3988563B2 (ja) * 2001-08-01 2007-10-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構成体
JP4085796B2 (ja) * 2002-11-29 2008-05-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単セル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36544A (zh) * 2021-03-08 2022-09-09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膜电极接合体和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15036544B (zh) * 2021-03-08 2024-06-04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膜电极接合体和膜电极接合体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04957A1 (en) 2006-10-26
DE112006000912T5 (de) 2008-02-28
CN100550490C (zh) 2009-10-14
CA2604957C (en) 2010-08-10
US20090029230A1 (en) 2009-01-29
JP4862825B2 (ja) 2012-01-25
JPWO2006112402A1 (ja) 2008-12-11
WO2006112402A1 (ja) 2006-10-26
KR20070111552A (ko) 2007-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0490C (zh)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层叠体
CN100479241C (zh) 燃料电池
JP4437166B2 (ja) 膜電極接合体
JP5438918B2 (ja) 燃料電池用電解質・電極構造体及び燃料電池
JP4900541B2 (ja) 燃料電池
JP5023742B2 (ja)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CN101375647A (zh) 带有印刷元件的分层结构
US20070231668A1 (en) Fuel cell device
JP4085796B2 (ja) 燃料電池単セル
CN104769761A (zh) 电池模块以及燃料电池组
CN101233647B (zh) 燃料电池的单极端板及包括一所述板的燃料电池
US20090233138A1 (en) Membrane Electrode and Current Collecting Board Assembly of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Electrochemical Cell Module
KR20020020888A (ko) 평판형 고체 전해질 연료전지의 단위 셀과 이를 이용한 셀스택
KR102674867B1 (ko) 막 전극 접합체 및 막 전극 접합체의 제조 방법
CA2707529C (en) Fuel cell assembly and fuel cell system with improved wetting
JP2006196426A (ja) 燃料電池
KR102352369B1 (ko)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용 부품의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JP5069921B2 (ja) 燃料電池
JP2004055296A (ja) 燃料電池のセパレータ、発電セル及び燃料電池
JP2005129236A (ja) Icカードおよびicカード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icカード用薄型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