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2132B - 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42132B CN101142132B CN2005800490565A CN200580049056A CN101142132B CN 101142132 B CN101142132 B CN 101142132B CN 2005800490565 A CN2005800490565 A CN 2005800490565A CN 200580049056 A CN200580049056 A CN 200580049056A CN 101142132 B CN101142132 B CN 10114213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
- strand
- rope section
- strand rope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9/00—Kinds or type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具有许多在井筒内的轿厢的电梯设备。第二轿厢(14)放置在第一轿厢(12)的下方,每个轿厢(12、14)配备一具有传动轮(22、41)的驱动装置(28、44)和至少一个通过传动轮(22、41)导向的绞股绳(18;30、31),轿厢(12、14)通过所述绞股绳与一平衡重物(20、33)连接,其中第二轿厢(14)保持一1∶1的悬挂比并且借助两个配备给第二轿厢(14)的各不同侧的、通过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导向的绞股绳(30、31)连接至其平衡重物(33)。为了如此改进电梯设备,以使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差不多都在同样的时刻达到其最大的允许磨损度,以便由此降低运行费用,本发明规定,电梯设备(10)有一绳索导向装置,它使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受同样的负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电梯设备,它在一井道中具有许多轿厢,其中,在一第一轿厢的下面设置一第二轿厢,而且每个轿厢配备一具有传动轮的驱动装置和至少一个通过传动轮导向的绞股绳,轿厢通过所述绞股绳与一平衡重连接,其中第二轿厢保持一1∶1的悬挂比并且借助两个配备给第二轿厢的各不同侧的、通过第二轿厢的传动轮导向的绞股绳连接至其平衡重。
背景技术
通过使用许多可以分开地在一公用的井道中上下行走的轿厢,允许提高电梯设备的搬运能力。轿厢可以用传动轮驱动,将轿厢连至其平衡重上的绞股绳绕过该传动轮被导向。对于第一轿厢,只需要一单独的绞股绳。对于放置在第一轿厢下面的第二轿厢,通常要用两个绞股绳,这些绞股绳设置在轿厢的不同侧并在侧向在第一轿厢的的外部延伸。为此,在US-A-5 419 414中建议,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分别通过一个单独的驱动绞盘被导向,以使第二轿厢的驱动借助两个通过轿厢的宽度彼此分开的传动轮实现,所述传动轮通过一驱动轴与共用的驱动电机连接。不过,这对于第二轿厢需要一带长的驱动轴的驱动电机,并且此外要求一大的井道空间,由此提高了电梯设备的制造费用和运行费用。
在EP-A-1 329 412中建议,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通过一共用的驱动绞盘导向。由此可以节约井道空间,并可用一标准的电动机去驱动第二轿厢。不过,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在运行中以不同的方式磨损,以致它们在不同的时刻到达其最大的允许磨损度。为了更换绞股绳,电梯设备必须退出运行,而且,为了保持此停机时间尽可能短,两个绞股绳通常都同时更换,即使严格地讲,只有磨损较严重的绞股绳需要更换,而对于磨损较少的绞股绳,则尚未达到最大允许磨损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如此改进前面提到的类型的电梯设备,以使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尽可能在同样的时刻到达其最大的允许磨损度,以便由此降低运行费用。
按照本发明,在一般类型的电梯设备的情况下,此目的如此实现,即配备给第二轿厢的传动轮具有两个传动轮部分,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分别通过其中一个传动轮部分导向,两个传动轮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绞股绳在第二轿厢的区域内的间距,并且电梯设备具有一绳索导向装置,该绳索导向装置使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受到同样的负载。绳索的载荷不仅仅由绳索所受的拉力引起,也由绳索在转向轮上和在所配备的传动轮处的弯曲引起。按照本发明规定,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如此借助绳索导向装置布置并导向,以使它们几乎受到同样的绳索负载。因此,它们同样地磨损并且差不多在同样的时刻到达其最大的允许磨损度。在此时刻,两个绞股绳都可以更换,它们都显示同样的磨损度。因此,在没有达到最大的使用寿命之前,不需要更换绞股绳中的任何一个。因此,按照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特征在于较低的运行费用。
用一单个的传动轮去驱动第二轿厢,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通过该传动轮被导向。传动轮有两个传动轮部分,两个绞股绳分别通过其中一个传动轮部分导向。传动轮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绞股绳在第二轿厢的区域内的间距。
可以特别规定,两个传动轮部分彼此相靠。这类电梯设备的构造的特征在于占据比较小的井道空间的、特别紧凑的结构形式。
在此处没有轿厢框架的电梯厢以及包括轿厢框架的电梯厢都称为轿厢,电梯厢在所述轿厢框架上保持。绞股绳可以直接固定在电梯厢上或可能采用的轿厢框架上。
第二轿厢保持1∶1的悬挂比,也就是说,第二轿厢的绞股绳固定在其上,从而两个绞股绳的绳索的速度与轿厢的速度相等。由此,可以将第二轿厢中的运行噪声和振动保持较低。第一轿厢也可以保持一1∶1的悬挂比,以使按照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总体特征在于低的噪声级。在悬挂比为1∶1的情况下,轿厢的高度改变与相应的绞股绳的进给量相等,轿厢通过相应的绞股绳与其平衡重相连接。
在按照本发明的电梯设备的情况下,对于第一轿厢和第二轿厢都可以采用标准的驱动电机。这同样可以降低电梯设备的制造费用和运行费用。
有利的是,如果绳索导向装置包括转向轮,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通过同样数目的导向辊并且通过第二轿厢的传动轮被导向。由于每个绞股绳在转向轮和传动轮上都受到磨损,对于两个绳索采用同样数目的转向轮有这样的效果,即它们具有相同的磨损。
有利的是,如果绳索导向装置包括转向轮,而且对于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两个相邻的转向轮之间的距离和第二轿厢的传动轮与与此传动轮相邻的转向轮之间的距离相等。绕过转向轮和传动轮被导向的绞股绳的磨损还取决于相应的转向轮之间的距离和转向轮与传动轮之间的距离。对于两个绞股绳,如果两个距离一致,则可以达到第二轿厢的绞股绳的更一样的磨损。
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设置成,绳索导向装置包括各转向轮,而且对于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而言,在相应的转向轮上和第二轿厢的传动轮上实现的方向改变的顺序是相同的。对于两个绞股绳而言,各绞股绳由于转向轮和传动轮而经历的弯曲方向是一致的。特别是,由此可以保证,对于两个绞股绳而言,弯曲方向的改变是按同样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向改变引起相应的绞股绳的大的负载。通过确保两个绞股绳的一致的方向改变,可以使它们的负载并且因而它们的磨损能彼此差不多一样。
特别有利的是,如果绳索导向装置包括各转向轮,其中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在相互对应的转向轮上和在第二轿厢的传动轮上各自按同样的角度转向。例如可以规定,对于两个绞股绳的每一个,在相同的高度上设置一转向轮,相应的绞股绳在转向轮上分别按同样的角度转向,以使绞股绳在转向轮上和在传动轮上都受到同样的负载和磨损。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相对于一对称平面彼此镜面对称地延伸。通过两个绞股绳的对称延伸可以得到两个绞股绳特别相同的磨损。
有利的是,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分别具有一从第二轿厢开始的、一直延伸至一第一转向轮的第一绞股绳部分,以及具有一与第一绞股绳部分连接的第二绞股绳部分,其中第二绞股绳部分垂直于第一绞股绳部分定向。这使之有可能,即沿旁边经过第一轿厢的不同侧被导向的两个绞股绳在第二绞股绳部分中相会,以便由此节省井道空间。
有利的是,如果第二绞股绳部分水平地定向。由此,第二轿厢的绞股绳从第二轿厢出发在第一转向轮处经历一90°的转向。从第二轿厢出发的、沿一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一绞股绳部分沿旁边经过第一轿厢,并且在按90°转向之后,第一绞股绳部分与水平地定向的第二绞股绳部分连接。
第二绞股绳部分可以一直延伸至第二转向轮为止,在第二转向轮处它们与一第三绞股绳部分连接。此处,有利的是,如果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的第三绞股绳部分彼此平行地定向,尤其是,第三绞股绳部分能够垂直地定向。由此,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可以在其第三绞股绳部分中分别垂直地向上或向下被导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三绞股绳部分一直延伸至一第三转向轮,或一直延伸至第二轿厢的传动轮,在该传动轮处第三绞股绳部分与第四绞股绳部分连接,其中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的第四绞股绳部分彼此平行地定向。
第四绞股绳部分可以从传动轮直接延伸至第二轿厢的平衡重。在此情况下,第四绞股绳部分沿垂直方向延伸。
可替换地规定,第四绞股绳部分例如水平地定向。
第四绞股绳部分可以从第二轿厢的传动轮一直延伸至第三转向轮,在该处,它们与第五绞股绳部分连接,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的第五绞股绳部分彼此平行地定向。可以特别规定,第五绞股绳部分垂直地定向。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五绞股绳部分一直延伸至第二轿厢的平衡重。也就是说,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分别总共具有四个的转向,对于每个绞股绳而言,都用了三个转向轮,另外还使用了第二轿厢的共用的传动轮。
对于第二轿厢的绞股绳,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转向数。不过,两个绞股绳应当尽可能经历同样的转向数。特别有利的是,如果绞股绳在转向地点按同样的角度转向,而且对于两个绞股绳而言,转向地点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还有利的是,如果对于两个绞股绳而言,转向顺序是一样的,而且在同样的地点产生弯曲改变。
特别有利的是,如果配备给第二轿厢的传动轮的旋转轴线平行于一水平的连接线定向,该连接线将两个绞股绳的连接在第二轿厢上的各第一绞股绳部分与一水平平面的各交点连接起来。已经发现,这使之有可能,即两个绞股绳以特别一样的磨损来导向绳索。
第一和第二轿厢的平衡重可以在井道内行走,最好是并排地行走。由此,两个轿厢的绞股绳可以直接保持在相应的平衡重上,而不需要第二轿厢的平衡重有一个通孔,第一轿厢的绞股绳穿过该通孔被导向。因此,两个平衡重可以有同样的结构,由此,电梯设备的制造成本得以降低。
为了得到第二轿厢的两个绞股绳的尽可能一样的磨损,有利的是,如果两个绞股绳的绳张力是相等的。由此,两个绞股绳的特征也在于其几乎相同的张力和滑移性能。
电梯设备可以有两个以上的轿厢。第三轿厢可以放置在第二轿厢的下方,而且可能还有其它的轿厢放置在井道中,它们同样在各分开的绞股绳上按1∶1的悬挂比保持,同时,如果采用按照本发明的绳索导向装置,就可以对其绳索的导向得到同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两个优选的实施例的下面描述用于联系附图作更详细的说明,图中:
图1示出一电梯设备的简化的图形表示,该设备具有两个上下相叠的轿厢以及一个第一实施例的绳索导向装置;
图2示出图1的电梯设备的示意的俯视图;以及
图3示出电梯设备的与图2对应的示意的俯视图,其具有一个第二实施例的绳索导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意地示出一电梯设备10,它具有一第一轿厢12和一放置在其下的第二轿厢14,所述轿厢彼此分开地在井道16中上下行走。第一轿厢12借助一单个的绞股绳18与一平衡重20相连,该绞股绳18通过一传动轮22和一转向轮24被导向,该传动轮和转向轮保持在设置在井道16的上端的井道区或机房26中。传动轮22被一驱动电机28驱动,以使第一轿厢能在井道16中上下行走。绞股绳18可包括许多单根绳。
第二轿厢14借助两个绞股绳30、31与单独的平衡重33连接,该平衡重沿侧向设置成与第一轿厢12的平衡重20的旁边。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可以分别包括许多单根绳。它们在彼此相反的两侧固定在轿厢14上,因此在侧面在第一轿厢12的外面延伸,以致第一轿厢不受绞股绳30、31的妨碍。从第二轿厢14开始,在所有情况下,第一绞股绳部分30a和31a都分别沿垂直方向向上延伸,直至分别到达第一转向轮35和36,所述第一转向轮设置在上井道区或机房26中,并分别与第二绞股绳部分30b和31b连接。第二绞股绳部分30b和31b沿水平方向延伸,直至分别到达第二转向轮38和39,在该处它们分别沿垂直方向分别与一第三绞股绳部分30c和31c连接。绞股绳30和31分别在第一转向轮35或36处以及在第二转向轮38或39处都按90°转向。
第三绞股绳部分30c和31c沿垂直方向延伸,直至一共用的传动轮41,该传动轮由一驱动电机44驱动并有一第一传动轮部分42和一直接靠在第一传动轮部分42上的第二传动轮部分43。传动轮部分42和43可以彼此刚性连接,尤其是一体地连接。绞股绳30绕第一传动轮部分42被导向,而第二绞股绳31则绕第二传动轮部分43被导向。在相应的传动轮部分42、43上,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绞股绳30和31受到一按90°的新的转向,以致相应的第三绞股绳部分30c和31c分别与分别水平地定向的第四绞股绳部分30d和31d连接。在第三转向轮45和46的后面,相应的第四绞股绳部分30d和31d分别与第五绞股绳部分30e和31e连接,该第五绞股绳部分垂直向下导向并在第二轿厢14的平衡重33处终止。第三转向轮45和46彼此直接相靠。它们也可以构成为共用的、可自由旋转的、单个部件形式的转向轮。
如同特别从图2看出的那样,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相对于对称平面48彼此镜面对称地延伸,第一绞股绳部分30a、31a以及第三、第四和第五绞股绳部分30c、31c;30d、31d和30e、31e都平行于对称平面延伸,而第二绞股绳部分30b、31b分别相对于对称平面按同样的角度倾斜。
从图2还看出,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的旋转轴线50平行于连接线52延伸,该连接线将第一绞股绳部分30a、31a与由两个绞股绳部分30b、31b规定的水平平面57的假想交点54、55彼此连接起来。连接线52相对于第四绞股绳部分30d、31d垂直地延伸。
两个绞股绳30和31具有同样的绳张力,而且对于两个绞股绳30、31而言,在转向轮35、36、38、39、45、46和传动轮41上实现的方向改变的顺序也是相同的。在所有情况下,绞股绳30和31在第二轿厢14和平衡重33之间的区域内都只受到一次的弯曲改变,这是因为,绞股绳30、31在其相应的第一转向轮35和36上的绕转方向与在其相应的第二转向轮38和39上的绕转方向是相反的,而在第二转向轮38、39的区域内,以及在传动轮41和第三转向轮45、46的区域内,绕转方向都是相同的。绞股绳30的第一转向轮35和第二转向轮38之间的距离与绞股绳31的第一转向轮36和第二转向轮39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相应地,这同样适用于相应的转向轮38和39与传动轮41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动轮41与相应的第三转向轮45和46之间的距离。两个绞股绳30和31在第二轿厢14上的相应的绳索紧固点59、60与相应的第一转向轮35、36之间的距离,以及相应的第三转向轮45和46与两个绞股绳30、31和平衡重33的共用的绳索紧固点62之间的距离,也是相同的。
在图3中,示意地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具有绳索导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梯设备的俯视图。该电梯设备大部分与在图1和2中示出并在上面说明的电梯设备10相同。因此,对于图3中的相同部件,采用了和图1和2一样的附图标记。为了避免重复,在这方面参考上面给出的说明。
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从第一轿厢12开始,绞股绳18首先绕转向轮24行走,然后,再按90°转向和水平的绞股绳部分之后,与传动轮22相遇。从传动轮开始,绞股绳18沿垂直方向延伸,直接到达平衡重20。
对应于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方式,在按照图3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二轿厢14也用两个绞股绳30、31与平衡重33连接,该平衡重沿侧向设置在第一轿厢12的平衡重20旁边。两个绞股绳30、31固定在轿厢14的彼此对置的各侧上,并沿侧向在第一轿厢12的外面经过该第一轿厢延伸。第一绞股绳部分30a或31a从第二轿厢14向上沿垂直方向延伸至第一转向轮35或36,该转向轮设置在上井道区或机房26内,并在该处分别与第二绞股绳部分30b和31b连接。与图1和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不同,第二绞股绳部分30b、31b沿轿厢14的面向第二轿厢14的平衡重33的侧面的方向延伸。它们沿水平方向直至延伸第二转向轮38或39,在该处分别向上沿垂直方向与一第三绞股绳部分30c或31c连接。绞股绳30或31分别在第一转向轮35或36处以及在第二转向轮38或39处转向90°。
第三绞股绳部分30c和31c沿一垂直方向延伸,直至共用的传动轮41,该传动轮有两个彼此直接相靠的传动轮部分42和43,第二轿厢14的绞股绳30、31分别通过所述传动轮部分导向。绞股绳30和31在相应的传动轮部分42、43处按180°进行转向。这有这样的后果,即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在相应的第三绞股绳部分30c和31c上分别连接一个垂直定向的第四绞股绳部分30f和31f,而第四绞股绳部分则从传动轮41直接延伸至平衡重33。
在图1和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下,和在图3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在电梯设备10运行时受到几乎同样的绳索负载,而且由于这一原因,有几乎同样的磨损。这导致,即当两个绞股绳30和31必须更换时,它们差不多在同样的时刻到达最大允许的磨损度。绞股绳30和31的延长和滑移性能也几乎是相同的。可以在同一时间进行绞股绳30和31的更换,并且绞股绳30、31可以都最佳地用坏。其结果为,电梯设备10的运行费用可以保持成比较低的。
Claims (18)
1.电梯设备,它在一井道中具有许多轿厢,其中,在一第一轿厢(12)的下面设置一第二轿厢(14),而且每个轿厢(12、14)配备一具有传动轮(22、41)的驱动装置(28、44)和至少一个通过传动轮(22、41)导向的绞股绳(18;30、31),轿厢(12、14)通过所述绞股绳与一平衡重(20、33)连接,其中第二轿厢(14)保持一1∶1的悬挂比并且借助两个绞股绳(30、31)连接至其平衡重(33),所述两个绞股绳配备给第二轿厢(14)的各不同侧且通过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导向,其特征为,配备给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具有两个传动轮部分(42、43),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分别通过其中一个传动轮部分(42、43)导向,两个传动轮部分(42、43)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绞股绳(30、31)在第二轿厢(14)的区域内的间距,并且电梯设备(10)具有一绳索导向装置,该绳索导向装置使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受到同样的负载。
2.如权利要求1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两个传动轮部分(42、43)彼此相靠。
3.如权利要求1或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绳索导向装置包括各转向轮(35、36、38、39、45、46),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通过同样数目的转向轮(35、38、45;36、39、46)并且通过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被导向。
4.如权利要求1或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绳索导向装置包括各转向轮(35、36、38、39、45、46),而且对于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而言,在两个相邻的转向轮(35、38、45;36、39、46)之间的距离以及在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和与此传动轮相邻的转向轮(38、45;39、46)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5.如权利要求1或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绳索导向装置包括各转向轮(35、36、38、39、45、46),而且对于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而言,在相应的转向轮(35、38、45;36、39、46)和传动轮(41)上进行的方向改变的顺序是相同的。
6.如权利要求1或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绳索导向装置包括各转向轮(35、36、38、39、45、46),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在相互对应的各转向轮(35、36;38、39;45、46)上和在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上分别按同样的角度转向。
7.如权利要求1或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相对于一对称平面(48)彼此镜面对称地延伸。
8.如权利要求1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二轿厢(14)的两个绞股绳(30、31)分别具有一从第二轿厢(14)开始的、一直延伸至一设置在上井道区或机房(26)中的第一转向轮(35;36)的第一绞股绳部分(30a;31a),以及具有一与第一绞股绳部分连接的第二绞股绳部分(30b;31b),并且第二绞股绳部分(30b;31b)垂直于第一绞股绳部分(30a、31a)定向。
9.如权利要求8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二绞股绳部分(30b、31b)水平地定向。
10.如权利要求8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各第二绞股绳部分(30b、31b)分别一直延伸至一第二转向轮(38;39),在该处它们与一第三绞股绳部分(30c、31c)连接,各第三绞股绳部分(30c;31c)彼此平行地定向。
11.如权利要求10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三绞股绳部分(30c;31c)垂直地定向。
12.如权利要求10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三绞股绳部分(30c;31c)一直延伸至一第三转向轮,或一直延伸至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在该第三转向轮或传动轮处所述第三绞股绳部分与一第四绞股绳部分(30d;31d)连接,各第四绞股绳部分(30d、31d)彼此平行地定向。
13.如权利要求1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四绞股绳部分(30f、31f)从传动轮(41)直接延伸至第二轿厢(14)的平衡重(33)。
14.如权利要求1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四绞股绳部分(30d、31d)水平地定向。
15.如权利要求1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四绞股绳部分(30d、31d)从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一直延伸至第三转向轮(45、46),在该第三转向轮处第四绞股绳部分与一第五绞股绳部分(30e;31e)连接,各第五绞股绳部分(30e、31e)彼此平行地定向。
16.如权利要求15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五绞股绳部分(30e;31e)垂直地定向。
17.如权利要求15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第五绞股绳部分(30e;31e)一直延伸至第二轿厢(14)的平衡重(33)。
18.如权利要求1或2的电梯设备,其特征为,配备给第二轿厢(14)的传动轮(41)的旋转轴线(50)平行于一水平的连接线(52)定向,该连接线将两个绞股绳(30、31)的连接在第二轿厢(14)上的各第一绞股绳部分(30a;31a)与一水平平面(57)的各交点(54、55)连接起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5005444A EP1700809B1 (de) | 2005-03-12 | 2005-03-12 | Aufzuganlage |
EP05005444.4 | 2005-03-12 | ||
PCT/EP2005/011545 WO2006097140A1 (de) | 2005-03-12 | 2005-10-28 | Aufzuganlag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42132A CN101142132A (zh) | 2008-03-12 |
CN101142132B true CN101142132B (zh) | 2011-04-13 |
Family
ID=34982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4905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2132B (zh) | 2005-03-12 | 2005-10-28 | 电梯设备 |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753174B2 (zh) |
EP (1) | EP1700809B1 (zh) |
JP (1) | JP5028403B2 (zh) |
KR (1) | KR100971519B1 (zh) |
CN (1) | CN101142132B (zh) |
AT (1) | ATE465967T1 (zh) |
BR (1) | BRPI0520121A2 (zh) |
DE (1) | DE502005009483D1 (zh) |
ES (1) | ES2341550T3 (zh) |
MX (1) | MX2007011134A (zh) |
RU (1) | RU2412894C2 (zh) |
TW (1) | TWI295272B (zh) |
WO (1) | WO200609714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Z562338A (en) | 2006-10-31 | 2009-07-31 | Inventio Ag | Lift with two lift cages disposed one above the other in a lift shaft |
EP1918238B1 (de) * | 2006-10-31 | 2011-03-09 | Inventio AG | Aufzug mit zwei übereinander liegenden Aufzugskabinen in einem Schacht |
US7857103B2 (en) | 2006-12-14 | 2010-12-28 | Inventio Ag | Elevator system |
US7661513B2 (en) | 2006-12-14 | 2010-02-16 | Inventio Ag | Dual-car elevator system with common counterweight |
EP1935826B1 (de) * | 2006-12-14 | 2011-05-11 | Inventio AG | Aufzugssystem |
MY149179A (en) * | 2006-12-14 | 2013-07-31 | Inventio Ag | Lift system |
ZA200710597B (en) * | 2006-12-21 | 2008-11-26 | Inventio Ag | Method of preventing collision of two lift cages movable in the same shaft of a lift installation and corresponding lift installation |
FI20070562L (fi) * | 2007-07-20 | 2009-01-21 | Kone Corp | Hissi |
US8448323B2 (en) * | 2010-10-15 | 2013-05-28 | Kone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modernizing an elevator |
CN102398822A (zh) * | 2011-09-30 | 2012-04-04 | 快意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布置结构 |
EP2712834A1 (de) | 2012-09-27 | 2014-04-02 | Inventio AG | Antriebs- und Seilführungskonfiguration |
CN109179168A (zh) * | 2018-11-01 | 2019-01-11 | 浙江华夏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双曳引机三轿厢电梯 |
DE102019200375A1 (de) | 2019-01-15 | 2020-07-16 | Thyssenkrupp Ag | Aufzugsanlage mit einer ersten Aufhängung und einer zweiten Aufhängung an einem Fahrkorb |
CN112279043A (zh) * | 2020-09-21 | 2021-01-29 | 浙江鲸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曳引机电梯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782671A (en) * | 1929-05-13 | 1930-11-25 | Jr William P Allred | Storage and parking garage |
US5419414A (en) * | 1993-11-18 | 1995-05-30 | Sakita; Masami |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hoistway |
CN1350974A (zh) * | 2000-10-31 | 2002-05-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8095A (en) * | 1857-09-01 | Surf and life boat | ||
USRE18095E (en) | 1931-06-09 | Dtjal elevator system and control | ||
US1164115A (en) * | 1909-01-21 | 1915-12-14 | Charles O Pearson | Traction-elevator. |
US1763198A (en) * | 1926-12-31 | 1930-06-10 |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 Dual elevator system and control |
US1896776A (en) * | 1928-02-17 | 1933-02-07 |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 Multiple elevator system |
US1805227A (en) * | 1929-05-27 | 1931-05-12 | Westinghouse Electric & Mfg Co | Multiple-car elevator |
US1911834A (en) * | 1931-02-26 | 1933-05-30 | Otis Elevator Co | Elevator system |
US1837643A (en) * | 1931-03-28 | 1931-12-22 | Otis Elevator Co | Elevator system |
DE884562C (de) | 1942-02-27 | 1953-08-24 | Foerderanlagen Ernst Heckel M | Vorrichtung zum selbsttaetigen Ausgleich der Seillaengenaenderungen bei Mehrseilfoerderungen |
DE2209455A1 (de) | 1972-02-29 | 1973-09-06 | Rudolf Dr Ing Vogel | Vorrichtung zum befoerdern von lasten, z.b. der kabine eines aufzuges |
FI84051C (fi) * | 1988-03-09 | 1991-10-10 | Kone Oy | Linupphaengning foer en hiss. |
DE9201374U1 (de) | 1992-02-05 | 1992-04-02 | C. Haushahn GmbH & Co, 7000 Stuttgart | Seilspannsystem für Aufzüge |
FI92182C (fi) | 1992-07-07 | 1994-10-10 | Kone Oy | Vetopyörähissi |
JPH07223785A (ja) * | 1994-02-04 | 1995-08-22 | Otis Elevator Co | 巻き上げ式エレベーター |
US5490577A (en) * | 1994-06-22 | 1996-02-13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Flexible elevator hitch |
DE19835960A1 (de) | 1998-08-08 | 2000-02-17 | Klaus Schulz Ind Service Gmbh | Hydraulische Spannvorrichtung zur gleichmäßigen Belastung der Tragseile an Aufzugsanlagen |
JP4131764B2 (ja) * | 1998-09-01 | 2008-08-13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JP4442941B2 (ja) * | 1998-09-09 | 2010-03-31 |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EP1006071A1 (de) | 1998-12-02 | 2000-06-07 | Inventio Ag | Aufzug mit zwei Antrieben |
KR100319936B1 (ko) * | 1999-03-04 | 2002-01-09 | 장병우 | 엘리베이터 카의 진동 저감장치 |
US6223862B1 (en) * | 1999-06-17 | 2001-05-01 | Michael Barnes | Elevator cable tensioning device and method |
DE19963286B4 (de) | 1999-12-27 | 2005-06-23 | Aufzugfabrik Wilhelm Nunn Gmbh & Co. | Aufzug |
EP1123891A3 (en) | 2000-02-09 | 2002-05-02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Dead end hitch for elevator rope |
US6341669B1 (en) | 2000-06-21 | 2002-01-29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Pivoting termination for elevator rope |
JP4786121B2 (ja) * | 2000-10-10 | 2011-10-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CN1217846C (zh) | 2000-11-08 | 2005-09-0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电梯的主绳索伸缩补偿装置 |
JPWO2002046082A1 (ja) | 2000-12-07 | 2004-04-0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主索伸び検出装置 |
KR100381607B1 (ko) | 2001-03-02 | 2003-04-30 | 최정두 | 승강기 로우프 장력 균등화장치 |
DE10145744A1 (de) | 2001-09-17 | 2003-04-10 | Johannes Rinio | Vorrichtung zur Vertikalverlagerung von Lastaufnahmemitteln |
DE50107625D1 (de) | 2001-10-15 | 2006-02-16 |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 Seilaufzugsystem mit zwei Fahrkörben mit gemeinsamen und getrennten Farhbahnabschnitten |
BR0216031B1 (pt) | 2001-11-23 | 2012-06-12 | elevador com meio de transmissço semelhante À correia, particularmente, com correias de nervuras cânicas, como dispositivo de suporte e/ou dispositivo de acionamento. | |
WO2003104126A1 (ja) * | 2002-06-10 | 2003-12-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EP1564177B1 (en) * | 2002-11-18 | 2012-11-1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levator equipment |
JPWO2004065275A1 (ja) * | 2003-01-23 | 2006-06-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US7661513B2 (en) * | 2006-12-14 | 2010-02-16 | Inventio Ag | Dual-car elevator system with common counterweight |
US7857103B2 (en) * | 2006-12-14 | 2010-12-28 | Inventio Ag | Elevator system |
-
2005
- 2005-03-12 AT AT05005444T patent/ATE465967T1/de active
- 2005-03-12 DE DE502005009483T patent/DE502005009483D1/de active Active
- 2005-03-12 ES ES05005444T patent/ES2341550T3/es active Active
- 2005-03-12 EP EP05005444A patent/EP1700809B1/de not_active Revoked
- 2005-10-28 JP JP2008500056A patent/JP502840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0-28 WO PCT/EP2005/011545 patent/WO2006097140A1/de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5-10-28 KR KR1020077020872A patent/KR10097151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10-28 RU RU2007137629/11A patent/RU2412894C2/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0-28 BR BRPI0520121-7A patent/BRPI0520121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0-28 MX MX2007011134A patent/MX2007011134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10-28 CN CN2005800490565A patent/CN10114213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3-09 TW TW095107869A patent/TWI29527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
- 2007-09-07 US US11/899,989 patent/US775317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782671A (en) * | 1929-05-13 | 1930-11-25 | Jr William P Allred | Storage and parking garage |
US5419414A (en) * | 1993-11-18 | 1995-05-30 | Sakita; Masami | Elevator system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hoistway |
CN1350974A (zh) * | 2000-10-31 | 2002-05-29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多轿厢电梯供电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00809B1 (de) | 2010-04-28 |
ES2341550T3 (es) | 2010-06-22 |
KR20070106769A (ko) | 2007-11-05 |
BRPI0520121A2 (pt) | 2009-04-22 |
US7753174B2 (en) | 2010-07-13 |
TWI295272B (en) | 2008-04-01 |
RU2007137629A (ru) | 2009-04-20 |
MX2007011134A (es) | 2007-10-23 |
CN101142132A (zh) | 2008-03-12 |
WO2006097140A1 (de) | 2006-09-21 |
RU2412894C2 (ru) | 2011-02-27 |
DE502005009483D1 (de) | 2010-06-10 |
US20080060881A1 (en) | 2008-03-13 |
ATE465967T1 (de) | 2010-05-15 |
KR100971519B1 (ko) | 2010-07-21 |
EP1700809A1 (de) | 2006-09-13 |
JP2008532881A (ja) | 2008-08-21 |
JP5028403B2 (ja) | 2012-09-19 |
TW200702280A (en) | 2007-0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42132B (zh) | 电梯设备 | |
AU760720B2 (en) |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 |
EP1353869B1 (en) | Elevator | |
EP0631968B1 (en) | Traction sheave elevator with drive machine below | |
CN103298727B (zh) | 电梯设备 | |
US9758346B2 (en) | Tensioning arrangement for a traction means of an elevator | |
US9643817B2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 |
TWI419828B (zh) | 具有二台升降機之升降裝置 | |
WO2003064309A1 (fr) | Dispositif d'ascenseur | |
CN103796942A (zh) | 用于电梯的悬挂配置和导引靴配置 | |
EP3227220B1 (en) | Elevator arrangement with multiple cars in the same shaft | |
EP1481935A1 (en) | Elevaltor apparatus | |
CN104781177A (zh) | 电梯和用于现代化改造电梯的方法 | |
WO2005121008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101128384A (zh) | 具有不对称的导轨的升降机 | |
CN106494974A (zh) | 一种自曳引力驱动电梯 | |
CN100358792C (zh) | 电梯 | |
WO2004022471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US20170029251A1 (en) | Low-construction trolley for wire rope hoist | |
CN108290718A (zh) | 用于电梯系统的机械安装结构 | |
CN101205036A (zh) | 电梯系统 | |
CN100376466C (zh) | 制造电梯的方法和电梯运送系统 | |
CN211393460U (zh) | 一种电梯曳引系统 | |
KR100619203B1 (ko) | 엘리베이터 기계 장치가 엘리베이터 카에 장착된 무-기계실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 |
WO2005121009A1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2 |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essen Patentee after: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Address before: Dusseldorf Patentee before: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