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05544A - 信息传递装置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传递装置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905544A CN109905544A CN201810617910.2A CN201810617910A CN109905544A CN 109905544 A CN109905544 A CN 109905544A CN 201810617910 A CN201810617910 A CN 201810617910A CN 109905544 A CN109905544 A CN 1099055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interlocutor
- user
- unit
- situ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30—Semantic analysi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electronic clinical trials or questionnai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3—Speech analysi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6—Bio-feedback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4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sensor contact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2—Signal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ysiological signals or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7271—Specific aspects of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 analysis
- A61B5/7282—Event detection, e.g. detecting unique waveforms indicative of a medical condi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5—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tient and care services, e.g. by using a telephone network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17—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Nurs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ysi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传递装置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对使用者传递根据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信息提供装置(10)中,非接触检测部(1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15)对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进行把握,信息输出部(17)将根据由非接触检测部(1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15)把握到的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使用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传递装置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电话主装置,其具有:感情检测单元,分析从外线或内线输入的语音信号,对说话者的喜怒哀乐相关感情的程度进行检测并数值化;以及感情通知单元,将感情检测单元所数值化的每个内线的感情的程度相关的信息通知给规定的内线或外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还已知有如下电话控制装置,即,具有:感情检测单元,分析送话语音或受话语音,对说话者的喜怒哀乐相关感情的程度进行检测并数值化;有声检测单元,对多个线路的各自的送话语音或受话语音的有声期间进行检测;以及线路选择单元,选择线路,将所选择的线路中流动的送话语音或受话语音输入至感情检测单元,并具有各线路感情检测功能,即,在每次有声检测单元检测出有声期间时,线路选择单元将线路中流动的送话语音或受话语音以固定时间以上输入至感情检测单元,感情检测单元分析输入的送话语音或受话语音,对说话者的喜怒哀乐相关感情的程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感情的程度相关的信息以与线路或说话者相关联的方式进行存储或通知给规定的发送目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602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05489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处,在采用了只不过对使用者传达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喜怒哀乐相关感情的程度的相关信息的构成的情况下,无法对使用者传达根据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使用者传递根据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信息传递装置,包括:把握单元,对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进行把握;以及传递单元,将根据由所述把握单元把握到的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把握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以作为所述对话者的状况。
技术方案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所述状态的变化,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
技术方案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使用在不接触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非接触检测单元,来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所述状态的变化。
技术方案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使用在接触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接触检测单元,来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所述状态的变化。
技术方案6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把握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以作为所述对话者的状况。
技术方案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把握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
技术方案8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把握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及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以作为所述对话者的状况,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及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9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并把握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及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9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把握单元对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进行把握的目的,所述传递单元针对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目的,将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及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相关联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11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把握单元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的变化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并把握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出现时的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的变化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12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还将指示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用以把握所述对话者的状况的流程。
技术方案13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把握单元对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进行把握的目的,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目的的所述指示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14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将基于所述应提供信息而得到变更的所述指示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15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通过操作部的操作,将所述指示信息及所述应提供信息一面进行切换一面传递至所述使用者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
技术方案16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将所述指示信息传递至所述使用者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将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至所述使用者的左右听觉中的另一者。
技术方案17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将指示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流程的所述指示信息及对应于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18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在开始将所述指示信息中指示特定提问的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后,不将对应于针对所述特定提问前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19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在开始将所述指示信息中指示特定提问的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后,且在完成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所有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前,将对应于针对所述特定提问前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20所述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7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所述传递单元在完成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所有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后,将对应于针对所述指示信息中的特定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技术方案2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使计算机实现把握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的功能;以及将根据把握到的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的功能。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根据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根据与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根据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其变化而应提供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在把握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其变化时,与以在接触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方式构成的情况相比,可不易使对话者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态正在被检测。
根据技术方案5的发明,在把握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其变化时,与以在不接触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方式构成的情况相比,可更正确地检测对话者的身体状态的可能性提高。
根据技术方案6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根据与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7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根据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而应提供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8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对应于与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及与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9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对应于对话者的身体状态及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10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关于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目的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11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对应于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出现时的对话者的身体状态的变化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12的发明,可对使用者指示用以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流程。
根据技术方案13的发明,可对使用者指示对应于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目的的流程。
根据技术方案14的发明,可将用以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流程,在基于根据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而进行了变更的状态下,传递给使用者。
根据技术方案15的发明,可将用以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流程与根据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一面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进行切换一面传递给使用者。
根据技术方案16的发明,可将用以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流程与根据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一面在左右听觉之间进行切换一面传递给使用者。
根据技术方案17的发明,可对使用者指示使用者的提问的流程,并传递对应于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18的发明,与以在开始对使用者指示提问的流程中的某提问的部分后对所述使用者传递对应于针对之前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信息的方式构成的情况相比,可减轻所指示的流程与所传递的信息的错综复杂,且尽快结束全部的处理。
根据技术方案19的发明,与以在开始对使用者指示提问的流程中的某提问的部分后对所述使用者传递对应于针对之前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信息时,在完成指示提问的所有流程后传递信息的方式构成的情况相比,可迅速地传递信息。
根据技术方案20的发明,与以在对使用者开始指示提问的流程中的某提问的部分后对所述使用者传递对应于针对之前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信息时,在完成指示提问的所有流程前传递信息的方式构成的情况相比,可减轻所指示的流程与所传递的信息的错综复杂。
根据技术方案21的发明,可对使用者传递根据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的(a)~图1的(c)是示出各情境(situation)下的对话内容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至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的硬件构成例的图。
符号的说明
10、20、30、40、50:信息提供装置
11、21、31、41、51:目的设定部
22、42、52:引导信息获取部
13、23、33、43、53:非接触检测部
34、44、54:接触检测部
15、25、35、45、55:对话内容解析部
16、26、36、46、56:信息获取部
17、27、37、47、57:信息输出部
58:引导信息控制部
90:可听式设备
91:CPU
92:主存储器
93:硬盘驱动器
94:操作部
95:通信接口
96:声音输入部
97:声音输出部
S101~S109、S151~S158、S201~S211、S251~S260、S301~S310、S351~S360、S401~S412、S451~S462、S501~S512、S551~S562: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提供如下装置,即,对与使用者(使用用户)进行对话的对话者(对方用户)的状况进行把握,并将根据所述把握到的对方用户的状况而应提供的信息(以下,称为“应提供信息”)传递给使用用户。此处,作为使用用户与对方用户的对话,并非仅限于此,但在以下中,设想两个情境下的对话。第1情境是将对方用户的身体状态反应至应提供信息这一情况为有效的情境。例如,有医生对某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的情境。第2情境是将对方用户的身体状态的变化反应至应提供信息这一情况为有效的情境。例如,有销售员(saleman)与考虑购入某商品的顾客交谈的情境,或维修员(maintenance man)与申诉某产品的异常的顾客交谈的情境。
图1的(a)~图1的(c)是示出这些情境下的对话内容的示例的图。
其中,图1的(a)是所述的、医生对某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断的情境下的对话的示例。此处,针对医生的“频率与量是多少?”这一提问,患者回答“每晚大约日本酒一合”。此时,如果患者的身体状态为血压高及脉搏快这一状态,则考虑将应建议患者控酒及进行精密检查的内容的应提供信息,作为对应于患者的身体状态的应提供信息而提供给医生。
而且,图1的(b)是所述的、销售员与考虑购入某商品(设为冰箱)的顾客交谈的情境下的对话的示例。此处,针对销售员的“现状下冰箱的设置空间是多少?”这一提问,顾客回答“大约XX吧”,针对销售员的“预算是多少?”这一提问,顾客回答“大约YY日元”。假设进行这些的回答时,此顾客的身体状态的变化大。关于设置空间,因进行了“大约XX吧”这一含糊的回答,所以身体状态的变化大这一可能性也存在,所以回答是否符合实际的意图并不明确,但关于预算,虽然明确地回答了“大约YY日元”,但身体状态的变化仍大,所以有回答违背了实际的意图而给出了高的预算这一可能性。从而,考虑将应在控制预算的方向上推进谈话的内容的应提供信息,作为对应于顾客的身体状态的变化的应提供信息而提供给销售员。
并且,图1的(c)是所述的、维修员与申诉某产品的异常(设为打印机卡纸)的顾客交谈的情境下的对话的示例。此处,针对维修员的“纸张是从装到纸盒(cassette)中的用纸来供纸的吗?”这一提问,顾客回答“是”。如果在进行此回答时,顾客的身体状态的变化大,则有回答违背事实的可能性。从而,考虑应确认将纸张不是通过用手放入来进行供纸的吗、纸张没有吸湿吗等的内容的应提供信息,作为对应于顾客的身体状态的变化的应提供信息而提供给维修员。
以下,将提供这种信息的装置称为信息提供装置,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而且,作为对方用户的状况,以与对方用户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及与对话相关的状况为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10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10包括:目的设定部11、非接触检测部13、对话内容解析部15、信息获取部16及信息输出部17。
目的设定部1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此处,作为目的,也可设定诊断、销售、维修等大的分类,但在以下中,设为设定诊断情况下的患者的症状、销售情况下的商品、维修情况下的产品的异常等更细的分类。
在为诊断的情况下,例如,当作为使用用户的医生从预先准备的症状列表(list)中选择任一症状时,目的设定部11将所选择的症状设定为目的即可。或者,目的设定部11也可对患者事先记入的病历表进行解析来推测症状,并将推测出的症状设定为目的。
在为销售的情况下,例如,当作为使用用户的销售员从预先准备的商品列表中选择任一商品时,目的设定部11将所选择的商品设定为目的即可。或者,目的设定部11也可对顾客到访店铺时的会话进行分析来推测购入对象商品,并将推测出的商品设定为目的。
在为维修的情况下,例如,当作为使用用户的维修员从预先准备的异常列表中选择任一异常时,目的设定部11将所选择的异常设定为目的即可。或者,目的设定部11也可对维修对象产品的状况进行分析来推测异常,并将推测出的异常设定为目的。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确定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目的的确定单元的一例,设有目的设定部11。
非接触检测部13连接于不直接接触对方用户的身体便能够测定生物信息的非接触传感器(未图示),从而获取所述非接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生物信息,并将所述生物信息或计算所述生物信息的时间变化而得者作为检测信息。此处,作为非接触传感器,例如使用能够测定体温、脉搏、血流状态等的传感器即可。在为诊断的情况下,非接触检测部13将对方用户的体温、脉搏、血流状态等作为检测信息,在为销售或维修的情况下,非接触检测部13将计算对方用户的体温、脉搏、血流状态等的时间变化而得者作为检测信息。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不接触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非接触检测单元的一例,使用非接触传感器,作为使用非接触检测单元来对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状态的变化进行把握的把握单元的一例,设有非接触检测部13。
对话内容解析部15对针对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的提问的回答内容进行解析,并从回答内容中抽取与由目的设定部11设定的目的一致的关键词。而且,在第1情境中,还从回答内容中抽取与关键词关联的关联词语。除此之外,对话内容解析部15为了当在回答中存在“是”“否”等表示对提问的肯定或否定的语言时对那些是表示对什么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语言进行判定,也对提问进行解析。
在为诊断的情况下,假设,医生针对被设定为目的的症状的患者,提问对所述症状造成影响的事项,患者针对所述提问进行了回答。于是,对话内容解析部15对所述回答的内容进行记录并解析,抽取关联于所述症状的关键词。这种关键词中,例如有“酒”“烟”等与生活习惯相关的关键词。而且,对话内容解析部15针对每种症状而保持将关键词与和所述关键词关联的关联项目建立关联的目的分类词典。如果关键词为“酒”或“烟”,则关联项目例如为频率或量。由此,对话内容解析部15从回答内容的关键词的周边部分抽取表示目的分类词典中关联于关键词的关联项目的具体内容的“○○日一次”、“XX合”等关联词语。在以下中,将如此抽取的关键词及关联词语称为“抽取信息”。
在为销售的情况下,假设,销售员针对考虑购入被设为目的的商品的顾客,提问考虑购入所述商品的背景或缘由、对所述商品的兴趣或爱好等,顾客针对所述提问进行了回答。于是,对话内容解析部15对所述回答的内容进行记录并解析,抽取关联于所述商品的关键词。这种关键词中,例如,如果商品是大型者,则有与设置空间相关的关键词,如果商品为高价者,则有与预算相关的关键词。
在为维修的情况下,假设,维修员针对申诉设为目的的产品的异常的顾客,提问所述异常发生时的产品的使用状况、所述异常的状况等,顾客针对所述提问进行了回答。于是,对话内容解析部15对所述回答的内容进行记录并解析,抽取关联于所述异常的关键词。这种关键词中,例如,如果异常是与打印机的卡纸有关者,则有与纸张的供纸方法或保管状态等相关的关键词。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进行把握的把握单元的一例,设有对话内容解析部15。
信息获取部16通过对照由非接触检测部13设为检测信息的生物信息或其变化与由对话内容解析部15抽取的抽取信息或关键词来获取应提供信息。
第1情境中,信息获取部16判断应提供信息是否已与抽取信息及生物信息相关联地登记于目的分类数据库中,如果已登记,则获取所述应提供信息。在为诊断的情况下,例如,如果对症状或对可能针对所述症状而开出的药有不良影响的生活习惯等作为应提供信息,已与抽取信息及生物信息相关联地登记于针对每个症状的数据库中,则信息获取部16获取所述那样的应提供信息。
第2情境中,信息获取部16在回答内容中出现关键词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的情况下,获取对应于所述关键词的应提供信息。在为销售的情况下及维修的情况下,信息获取部16例如也可将生物信息的变化显著时出现的关键词作为应提供信息来获取。
信息输出部17将由信息获取部16获取的应提供信息对使用用户输出。此处,应提供信息的输出并非仅限于此,但在以下中,设为经由声音输出部97(参照图17)并通过语音来进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根据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传递单元的一例,设有信息输出部17。
另外,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作为对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进行把握的把握单元的一例,设置了非接触检测部1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15,但也可仅设有它们中的一者。而且,在信息提供装置10是应提供信息的目的必定为一个的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目的设定部11。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10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1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1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101)。
当在此状态下,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1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102)。并且,判定所抽取的关键词是否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步骤103)。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则对话内容解析部15从回答中抽取关联词语(步骤104)。具体来说,获取以关联于关键词的方式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关联项目,并从回答中抽取表示所述关联项目的具体内容的关联词语。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1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105)。
于是,信息获取部16对步骤102及步骤104中抽取的抽取信息与步骤105中检测到的生物信息的组对(pair)是否已登记于数据库中进行判定(步骤106)。
如果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则信息获取部16获取以关联于所述组对的方式登记于数据库中的应提供信息(步骤107)。
其次,信息输出部17将步骤107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108)。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15判定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步骤109)。而且,在步骤103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情况下,或在步骤106中未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的情况下,也对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109)。其结果,如果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10将处理返回步骤102,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10结束处理。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10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1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1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151)。
当在此状态下,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1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152)。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1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153)。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154)。
于是,信息获取部16对步骤152中抽取的关键词出现时步骤154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进行判定(步骤155)。具体来说,对步骤154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进行判定。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则信息获取部16获取对应于所述关键词的应提供信息(步骤156)。
其次,信息输出部17将步骤156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157)。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15判定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步骤158)。而且,在步骤155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的情况下,也对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158)。其结果,如果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10将处理返回步骤152,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10结束处理。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20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20包括:目的设定部21、引导信息获取部22、非接触检测部23、对话内容解析部25、信息获取部26及信息输出部27。
目的设定部21、非接触检测部23、对话内容解析部25及信息获取部26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目的设定部11、非接触检测部13、对话内容解析部15及信息获取部1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引导信息获取部22获取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引导符合由目的设定部21设定的目的的提问的流程。
信息输出部27将由引导信息获取部22获取的引导信息与由信息获取部26获取的应提供信息对使用用户输出。此处,引导信息及应提供信息的输出并非仅限于此,但在以下中,设为经由声音输出部97(参照图17)并通过语音来进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指示用以把握对话者的状况的流程的指示信息的一例,使用引导信息。而且,作为将根据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传递单元,及将指示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传递单元的一例,设有信息输出部27。
另外,所述第2实施方式中,作为对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进行把握的把握单元的一例,设置了非接触检测部2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25,但也可仅设有它们中的一者。而且,在信息提供装置20是应提供信息的目的必定为一个的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目的设定部21。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20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2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2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201)。
于是,引导信息获取部22获取符合由目的设定部21设定的目的的引导信息(步骤202)。
其次,信息输出部27将步骤20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203)。
当使用用户一面收听所述引导信息,一面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2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204)。并且,判定所抽取的关键词是否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步骤205)。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则对话内容解析部25从回答中抽取关联词语(步骤206)。具体来说,获取以关联于关键词的方式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关联项目,并从回答中抽取表示所述关联项目的具体内容的关联词语。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2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207)。
于是,信息获取部26对步骤204及步骤206中抽取的抽取信息与步骤207中检测到的生物信息的组对是否已登记于数据库中进行判定(步骤208)。
如果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则信息获取部26获取以关联于所述组对的方式登记于数据库中的应提供信息(步骤209)。
其次,信息输出部27将步骤209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210)。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25判定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步骤211)。而且,在步骤205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情况下,或在步骤208中未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的情况下,也对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211)。其结果,如果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20将处理返回步骤203,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20结束处理。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20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2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2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251)。
于是,引导信息获取部22获取符合由目的设定部21设定的目的的引导信息(步骤252)。
其次,信息输出部27将步骤25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253)。
当使用用户一面收听所述引导信息,一面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2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254)。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2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255)。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256)。
于是,信息获取部26对步骤254中抽取的关键词出现时步骤256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进行判定(步骤257)。具体来说,对步骤256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进行判定。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则信息获取部26获取对应于所述关键词的应提供信息(步骤258)。
其次,信息输出部27将步骤258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259)。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25判定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步骤260)。而且,在步骤257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的情况下,也对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260)。其结果,如果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20将处理返回步骤253,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20结束处理。
另外,在所述中,信息输出部27在语音输出引导信息中引导某提问的部分后,在语音输出对应于针对使用用户一面收听引导信息中的所述部分一面进行的提问的对方用户的回答的应提供信息之后,才语音输出引导信息中引导下一提问的部分,但并非仅限于此。也可在语音输出引导信息中引导某提问的部分后,在语音输出对应于针对使用用户一面收听引导信息中的所述部分一面进行的提问的对方用户的回答的应提供信息之前,语音输出引导信息中引导下一提问的部分。
但是,在此种情况下,有发生信息输出部27语音输出的引导信息与应提供信息相冲突这一状况的可能性。针对此状况,考虑进行以下三个控制。
第一是如下控制:针对对应于针对使用用户一面收听引导信息中引导某提问的部分一面进行的提问的对方用户的回答的应提供信息,信息输出部27在开始语音输出引导信息中引导下一提问的部分后,不对使用用户语音输出。这是不容许所述引导信息与应提供信息的相冲突状况的控制,是基于舍弃与已结束的提问相关的应提供信息这一观点的控制。
第二是如下控制:针对对应于针对使用用户一面收听引导信息中引导某提问的部分一面进行的提问的对方用户的回答的应提供信息,信息输出部27在开始语音输出引导信息中引导下一提问的部分后至结束语音输出引导信息的所有部分之间,对使用用户语音输出。这是容许所述引导信息与应提供信息的相冲突状况的控制。
第三是如下控制:针对对应于针对使用用户一面收听引导信息中引导某提问的部分一面进行的提问的对方用户的回答的应提供信息,信息输出部27在结束语音输出引导信息的所有部分后,对使用用户语音输出。这是不容许所述引导信息与应提供信息的相冲突状况的控制,是基于最后汇总传达与已结束的提问相关的应提供信息这一观点的控制。
另外,在与所述控制有关的记载中,“下一提问”是“特定提问”的一例,“某提问”是“特定提问前的提问”的一例。
[第3实施方式]
图8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30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30包括:目的设定部31、非接触检测部33、接触检测部34、对话内容解析部35、信息获取部36及信息输出部37。
目的设定部31、非接触检测部33、对话内容解析部35及信息输出部37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目的设定部11、非接触检测部13、对话内容解析部15及信息输出部17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接触检测部34连接于直接接触对方用户的身体来测定生物信息的接触传感器(未图示),从而获取所述接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生物信息,并将所述生物信息或计算所述生物信息的时间变化而得者作为检测信息。此处,作为接触传感器,例如使用对血压、脉搏等进行测定者即可。在为诊断的情况下,接触检测部34将对方用户的血压、脉搏等作为检测信息,在为销售或维修的情况下,接触检测部34将计算对方用户的血压、脉搏等的时间变化而得者作为检测信息。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接触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接触检测单元的一例,使用接触传感器,作为使用接触检测单元来对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状态的变化进行把握的把握单元的一例,设有接触检测部34。
信息获取部36通过对照由非接触检测部33及接触检测部34设为检测信息的生物信息或其变化与由对话内容解析部35抽取的抽取信息或关键词来获取应提供信息。此处,所谓“由非接触检测部33及接触检测部34设为检测信息的生物信息”,既可为由非接触检测部33设为检测信息的生物信息与由接触检测部34设为检测信息的生物信息的单纯的组合,也可为利用由非接触检测部33设为检测信息的生物信息与由接触检测部34设为检测信息的生物信息而新获得的生物信息。
第1情境中,信息获取部36判断应提供信息是否已与抽取信息及生物信息相关联地登记于目的分类数据库中,如果已登记,则获取所述应提供信息。在为诊断的情况下,例如,如果对症状或对可能针对所述症状而开出的药有不良影响的生活习惯等作为应提供信息,已与抽取信息及生物信息相关联地登记于针对每个症状的数据库中,则信息获取部36获取所述那样的应提供信息。
第2情境中,信息获取部36在回答内容中出现关键词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的情况下,获取对应于所述关键词的应提供信息。在为销售的情况下及维修的情况下,信息获取部36例如也可将生物信息的变化显著时出现的关键词作为应提供信息来获取。
另外,所述第3施形态中,作为对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进行把握的把握单元的一例,设置了非接触检测部33、接触检测部34及对话内容解析部35,但也可仅设有它们中的一者或两者。而且,在信息提供装置30是应提供信息的目的必定为一个的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目的设定部31。
图9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30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3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3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301)。
当在此状态下,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3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302)。并且,判定所抽取的关键词是否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步骤303)。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则对话内容解析部35从回答中抽取关联词语(步骤304)。具体来说,获取以关联于关键词的方式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关联项目,并从回答中抽取表示所述关联项目的具体内容的关联词语。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3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305)。
而且,接触检测部34使用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306)。
于是,信息获取部36对步骤302及步骤304中抽取的抽取信息与步骤305及步骤306中检测到的生物信息的组对是否已登记于数据库中进行判定(步骤307)。
如果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则信息获取部36获取以关联于所述组对的方式登记于数据库中的应提供信息(步骤308)。
其次,信息输出部37将步骤308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309)。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35判定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步骤310)。而且,在步骤303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情况下,或在步骤307中未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的情况下,也对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310)。其结果,如果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30将处理返回步骤302,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30结束处理。
图1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30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3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3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351)。
当在此状态下,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3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352)。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3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353)。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354)。
而且,接触检测部34使用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355)。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356)。
于是,信息获取部36对步骤352中抽取的关键词出现时步骤354及步骤356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进行判定(步骤357)。具体来说,对步骤354及步骤356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进行判定。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则信息获取部36获取对应于所述关键词的应提供信息(步骤358)。
其次,信息输出部37将步骤358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359)。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35判定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步骤360)。而且,在步骤357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的情况下,也对使用用户是否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360)。其结果,如果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30将处理返回步骤352,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使用用户对对方用户进行了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30结束处理。
[第4实施方式]
图11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40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40包括:目的设定部41、引导信息获取部42、非接触检测部43、接触检测部44、对话内容解析部45、信息获取部46及信息输出部47。
目的设定部41、非接触检测部4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45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目的设定部11、非接触检测部1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15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引导信息获取部42及信息输出部47分别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引导信息获取部22及信息输出部27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触检测部44及信息获取部46分别与第3实施方式中的接触检测部34及信息获取部3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另外,所述第4施形态中,作为对针对使用者的提问的对话者的回答内容进行把握的把握单元的一例,设置了非接触检测部43、接触检测部44及对话内容解析部45,但也可仅设有它们中的一者或两者。而且,在信息提供装置40是应提供信息的目的必定为一个的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不设置目的设定部41。
图12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40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4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4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401)。
于是,引导信息获取部42获取符合由目的设定部41设定的目的的引导信息(步骤402)。
其次,信息输出部47将步骤40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403)。
当使用用户一面收听所述引导信息,一面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4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404)。并且,判定所抽取的关键词是否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步骤405)。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则对话内容解析部45从回答中抽取关联词语(步骤406)。具体来说,获取以关联于关键词的方式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关联项目,并从回答中抽取表示所述关联项目的具体内容的关联词语。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4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407)。
而且,接触检测部44使用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408)。
于是,信息获取部46对步骤404及步骤406中抽取的抽取信息与步骤407及步骤408中检测到的生物信息的组对是否已登记于数据库中进行判定(步骤409)。
如果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则信息获取部46获取以关联于所述组对的方式登记于数据库中的应提供信息(步骤410)。
其次,信息输出部47将步骤410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411)。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45判定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步骤412)。而且,在步骤405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情况下,或在步骤409中未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的情况下,也对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412)。其结果,如果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40将处理返回步骤403,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40结束处理。
图13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40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4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4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451)。
于是,引导信息获取部42获取符合由目的设定部41设定的目的的引导信息(步骤452)。
其次,信息输出部47将步骤45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453)。
当使用用户一面收听所述引导信息,一面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4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454)。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4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455)。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456)。
而且,接触检测部44使用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457)。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458)。
于是,信息获取部46对步骤454中抽取的关键词出现时步骤456及步骤458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进行判定(步骤459)。具体来说,对步骤456及步骤458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进行判定。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则信息获取部46获取对应于所述关键词的应提供信息(步骤460)。
其次,信息输出部47将步骤460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461)。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45判定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步骤462)。而且,在步骤459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的情况下,也对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462)。其结果,如果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40将处理返回步骤453,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40结束处理。
[第5实施方式]
图14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50的功能构成例的框图。如图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50包括:目的设定部51、引导信息获取部52、非接触检测部53、接触检测部54、对话内容解析部55、信息获取部56、信息输出部57及引导信息控制部58。
目的设定部51、非接触检测部5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55分别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目的设定部11、非接触检测部13及对话内容解析部15相同,因此省略说明。引导信息获取部52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引导信息获取部22相同,因此省略说明。接触检测部54及信息获取部56分别与第3实施方式中的接触检测部34及信息获取部36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引导信息控制部58使用由信息获取部56获取的应提供信息来变更由引导信息获取部52获取的引导信息。关于此引导信息的变更方法,以图1的(a)~图1的(c)所示的对话内容为例进行说明。
在为诊断的情况下,假设进行了图1的(a)的对话。并且,假设在针对医生的“饮酒吗?”这一提问,患者回答了“是”的时间点,预定由信息输出部57输出的引导信息例如是在使其控酒的方向上推进谈话的引导信息。但是,之后,针对医生的“频率与量是多少?”这一提问,患者回答“每晚大约日本酒一合”。此时,如果患者的身体状态是血压高及脉搏快这一状态,则引导信息控制部58将由信息输出部57输出的引导信息变更为例如在使其控酒并接受精密检查的方向上推进谈话的引导信息。
在为销售的情况下,假设进行了图1的(b)的对话。并且,假设在针对销售员的“已婚者还是未婚者?”这一提问,顾客回答了“未婚者”的时间点,预定由信息输出部57输出的引导信息例如是进行重视性能的提问的引导信息。但是,之后,针对销售员的“现状下冰箱的设置空间是多少?”这一提问,顾客回答“大约XX吧”,针对销售员的“预算是多少?”这一提问,顾客回答“大约YY日元”。假设进行这些的回答时,此顾客的身体状态的变化大。关于设置空间,因进行了“大约XX吧”这一含糊的回答,所以身体状态的变化大这一可能性也存在,因此回答是否符合实际的意图并不明确,但关于预算,虽然明确地回答了“大约YY日元”,但身体状态的变化仍大,所以有回答违背了实际的意图而给出了高的预算这一可能性。即,销售员认为应在控制预算的方向上推进谈话。从而,引导信息控制部58将由信息输出部57输出的引导信息变更为例如进行重视预算的提问的引导信息。
在为维修的情况下,假设进行了图1的(c)的对话。并且,假设最初预定由信息输出部57输出的引导信息例如是转移至“纸张是连续纸还是切断纸?”等提问的引导信息。但是,此处,针对维修员的“纸张是从装到纸盒中的用纸来供纸的吗?”这一提问,顾客回答“是”。如果在进行此回答时,顾客的身体状态的变化大,则有回答违背事实的可能性。即,维修员考虑应确认将纸张不是通过用手放入来进行供纸吗、纸张没有吸湿吗等。从而,引导信息控制部58将由信息输出部57输出的引导信息变更为例如“安装有空调吗”等确认周边的湿度状况的引导信息。
信息输出部57将由引导信息获取部52获取并由引导信息控制部58变更的引导信息对使用用户输出。此处,引导信息的输出并非仅限于此,但在以下中,设为经由声音输出部97(参照图17)并通过语音来进行。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基于应提供信息而得到变更的指示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传递单元的一例,设有信息输出部57。
图15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50的第1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5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5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501)。
于是,引导信息获取部52获取符合由目的设定部51设定的目的的引导信息(步骤502)。
其次,信息输出部57将步骤50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503)。
当使用用户一面收听所述引导信息,一面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5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504)。并且,判定所抽取的关键词是否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步骤505)。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则对话内容解析部55从回答中抽取关联词语(步骤506)。具体来说,获取以关联于关键词的方式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关联项目,并从回答中抽取表示所述关联项目的具体内容的关联词语。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5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507)。
而且,接触检测部54使用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508)。
于是,信息获取部56对步骤504及步骤506中抽取的抽取信息与步骤507及步骤508中检测到的生物信息的组对是否已登记于数据库中进行判定(步骤509)。
如果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则信息获取部56获取以关联于所述组对的方式登记于数据库中的应提供信息(步骤510)。
其次,引导信息控制部58使用步骤510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来变更步骤50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步骤511)。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55判定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步骤512)。而且,在步骤505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已登记于目的分类词典中的情况下,或在步骤509中未判定为抽取信息与生物信息的组对已登记于数据库中的情况下,也对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512)。其结果,如果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50将处理返回步骤503,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50结束处理。
图16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50的第2情境下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如图示,在信息提供装置50中,首先,目的设定部51设定应提供信息的目的(步骤551)。
于是,引导信息获取部52获取符合由目的设定部51设定的目的的引导信息(步骤552)。
其次,信息输出部57将步骤55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通过语音对使用用户输出(步骤553)。
当使用用户一面收听所述引导信息,一面对对方用户进行提问,对方用户针对所述提问进行回答时,对话内容解析部55从回答中抽取关键词(步骤554)。
另一方面,非接触检测部53使用非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555)。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556)。
而且,接触检测部54使用接触传感器对对方用户的生物信息进行检测(步骤557)。并且,算出此处检测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步骤558)。
于是,信息获取部56对步骤554中抽取的关键词出现时步骤556及步骤558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进行判定(步骤559)。具体来说,对步骤556及步骤558中算出的生物信息的变化是否大于预定的阈值进行判定。
如果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则信息获取部56获取对应于所述关键词的应提供信息(步骤560)。
其次,引导信息控制部58使用步骤560中获取的应提供信息来变更步骤552中获取的引导信息(步骤561)。
之后,对话内容解析部55判定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步骤562)。而且,在步骤559中未判定为关键词出现时生物信息的变化大的情况下,也对引导信息中是否有下一提问进行判定(步骤562)。其结果,如果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50将处理返回步骤553,并重复之后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未判定为引导信息中有下一提问,则信息提供装置50结束处理。
[信息提供装置的硬件构成]
第1实施方式至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10~信息提供装置50优选由对使用用户的听觉直接传递信息的所谓可听式设备(hearable device)来实现。这是因为可听式设备有如下好处:不被对方用户得知地将信息只悄悄传递给使用用户。因此,设为信息提供装置10~信息提供装置50由可听式设备90实现,对所述可听式设备90的硬件构成进行说明。
图17是示出可听式设备90的硬件构成的图。如图示,可听式设备90具备作为运算单元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91、作为存储单元的主存储器(memory)92及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93。此处,CPU 91执行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或应用等各种软件,实现所述各处理部。而且,主存储器92存储各种软件或用于所述软件的执行的数据等,HDD 93存储针对各种软件的输入数据或来自各种软件的输出数据等。并且,可听式设备90具备供用户进行各种操作的操作部94、用于与外部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图中表述为“通信I/F”)95、从麦克风等输入声音的声音输入部96、对耳塞式耳机(earphone)、头戴式耳机(headphone)等输出声音的声音输出部97。另外,所述耳塞式耳机、头戴式耳机等也可为通过将空气的振动直接传给头盖骨来传递声音的骨传导耳塞式耳机、骨传导头戴式耳机等。
此处,可听式设备90可为耳塞式耳机型或头戴式耳机型的设备。
在可听式设备90为耳塞式耳机型的设备的情况下,可听式设备90具备用于将本设备穿戴于使用用户的一个耳朵的穿戴机构。而且,此时,也可如第2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那样在信息输出部27、信息输出部47将引导信息及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进行输出时,由声音输出部97通过操作部94的操作,将引导信息及应提供信息一面进行切换一面传递至使用用户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
在可听式设备90为头戴式耳机型的设备的情况下,可听式设备90具备用于将本设备穿戴于使用用户的头上的穿戴机构。而且,此时,也可如第2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那样在信息输出部27、信息输出部47将引导信息及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进行输出时,由声音输出部97通过操作部94的操作,将引导信息及应提供信息一面进行切换一面传递至使用用户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还可不通过操作部94的操作而将引导信息传递至使用用户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将应提供信息传递至使用用户的左右听觉中的另一者。
或者,可听式设备90也可为连接于耳塞式耳机、头戴式耳机等的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移动信息终端。此时也同样,也可如第2实施方式及第4实施方式那样在信息输出部27、信息输出部47将引导信息及应提供信息通过语音进行输出时,由声音输出部97通过操作部94的操作,将引导信息及应提供信息一面进行切换一面传递至使用用户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还可不通过操作部94的操作而将引导信息传递至使用用户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将应提供信息传递至使用用户的左右听觉中的另一者。
[程序]
第1实施方式至第5实施方式中的信息提供装置10~信息提供装置50所进行的处理,例如以应用软件等程序的形式准备。
即,实现第1实施方式至第5实施方式的程序可作为如下程序来理解,即,所述程序用以使计算机实现:把握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的功能;以及将根据把握到的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功能。
另外,关于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程序,通过通信单元来提供自不必说,还可通过保存于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等记录介质中来提供。
Claims (21)
1.一种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握单元,对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进行把握;以及
传递单元,将根据由所述把握单元把握到的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把握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以作为所述对话者的状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所述状态的变化,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使用在不接触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非接触检测单元,来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所述状态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使用在接触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的情形下对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进行检测的接触检测单元,来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或所述状态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把握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以作为所述对话者的状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把握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把握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及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以作为所述对话者的状况,
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及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并把握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
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及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把握单元对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进行把握的目的,
所述传递单元针对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目的,将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及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相关联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握单元把握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的变化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相关的状况,并把握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以作为与所述对话者的对话相关的状况,
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出现时的所述对话者的身体状态的变化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还将指示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所述指示信息指示用以把握所述对话者的状况的流程。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把握单元对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进行把握的目的,
所述传递单元将对应于由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出的所述目的的所述指示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将基于所述应提供信息而得到变更的所述指示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通过操作部的操作,将所述指示信息及所述应提供信息一面进行切换一面传递至所述使用者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将所述指示信息传递至所述使用者的左右听觉中的一者,将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至所述使用者的左右听觉中的另一者。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将指示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流程的所述指示信息及对应于针对所述使用者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在开始将所述指示信息中指示特定提问的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后,不将对应于针对所述特定提问前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在开始将所述指示信息中指示特定提问的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后,且在完成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所有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前,将对应于针对所述特定提问前的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单元在完成将所述指示信息的所有部分传递给所述使用者后,将对应于针对所述指示信息中的特定提问的所述对话者的回答内容的所述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21.一种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信息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包括:
把握与使用者进行对话的对话者的状况;以及
将根据把握到的所述对话者的状况而应提供的应提供信息传递给所述使用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36152A JP7031268B2 (ja) | 2017-12-08 | 2017-12-08 | 情報伝達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7-236152 | 2017-12-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905544A true CN109905544A (zh) | 2019-06-18 |
CN109905544B CN109905544B (zh) | 2021-08-27 |
Family
ID=66696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17910.2A Active CN109905544B (zh) | 2017-12-08 | 2018-06-15 | 信息传递装置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984197B2 (zh) |
JP (1) | JP7031268B2 (zh) |
CN (1) | CN109905544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60231B1 (en) * | 1999-05-26 | 2007-08-21 | Donald Scott Wedge | Multi-channel audio panel |
US8715179B2 (en) * | 2010-02-18 | 2014-05-06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Call center quality management tool |
US20160232328A1 (en) * | 2015-02-11 | 2016-08-11 | Aetn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tient health assessment |
CN106484093A (zh) * | 2015-09-01 | 2017-03-0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对话控制装置、对话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06829B1 (en) * | 1996-07-12 | 2001-03-27 | First Opinion Corporation | Computerized medical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advice system including network access |
US6073101A (en) * | 1996-02-02 | 2000-06-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ext independent speaker recognition for transparent command ambiguity resolution and continuous access control |
GB9800590D0 (en) | 1998-01-13 | 1998-03-11 | Bae Sema Ltd | Intelligent human computer interface system |
JP2002531896A (ja) | 1998-11-30 | 2002-09-24 | シーベル システム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スマートスクリプトを用いたコールセンター |
US6527713B2 (en) * | 2000-02-14 | 2003-03-04 | First Opinion Corporation | Automated diagnostic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alternative symptoms |
JP2001344352A (ja) | 2000-05-31 | 2001-12-14 | Toshiba Corp | 生活支援装置および生活支援方法および広告情報提供方法 |
US7494061B2 (en) * | 2006-06-30 | 2009-02-24 | Evercom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ty verification using continuous biometric monitoring |
US20050192487A1 (en) | 2004-02-27 | 2005-09-01 | Cosentino Louis C. | System for collection, manipulation, and analysis of data from remote health care devices |
US8370166B2 (en) * | 2004-06-15 | 2013-02-05 | Sap Aktiengesellschaft | Script-based information retrieval |
WO2008070131A2 (en) * | 2006-12-04 | 2008-06-12 |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 Absorbent articles comprising graphics |
US9968266B2 (en) * | 2006-12-27 | 2018-05-15 | Cardiac Pacemakers, Inc. | Risk stratification based heart failure detection algorithm |
US8190450B2 (en) * | 2008-09-30 | 2012-05-29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ystem and method to manage a quality of delivery of healthcare |
JP5532598B2 (ja) | 2008-12-15 | 2014-06-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オペレ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そ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1160260A (ja) | 2010-02-02 | 2011-08-18 | Nakayo Telecommun Inc | 電話主装置および電話機 |
US9138186B2 (en) * | 2010-02-18 | 2015-09-22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Systems for inducing change in a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 |
JP2012054892A (ja) | 2010-09-03 | 2012-03-15 | Nakayo Telecommun Inc | 回線毎感情検出機能を有する電話制御装置 |
EP2786339B1 (en) * | 2011-11-28 | 2023-08-16 | Voicehit |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ient encounter transcription and documentation |
CA2879110A1 (en) * | 2012-07-16 | 2014-01-23 | Surgical Safety Solutions, Llc | Medical procedure monitoring system |
JP2014035594A (ja) | 2012-08-07 | 2014-02-24 | Dts Kk | Gsr値と生体情報に基づく通信者の感情評価システム |
US9285951B2 (en) * | 2013-02-14 | 2016-03-15 | Disney Enterprises, Inc. | Avatar personalization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
WO2015054746A1 (en) * | 2013-10-15 | 2015-04-23 | Tod Marcus Alexander | Orthodontic treatments |
US9135849B2 (en) * | 2014-01-31 | 2015-09-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Variable operating mode HMD application management based upon crowd determined distraction |
US20160212466A1 (en) * | 2015-01-21 | 2016-07-21 | Krush Technologies, Llc | Automat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dividual and/or collective intrinsic user reactions to political events |
US10874340B2 (en) * | 2014-07-24 | 2020-12-29 | Sackett Solutions & Innovations, LLC | Real time biometric recording, information analytics and monitoring systems for behavioral health management |
US10490309B1 (en) * | 2014-08-27 | 2019-11-26 | Cerner Innovation, Inc. | Forecasting clinical events from short physiologic timeseries |
US10176163B2 (en) * | 2014-12-19 | 2019-01-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iagnosing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using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
US20200118164A1 (en) * | 2015-07-15 | 2020-04-16 | Edmond Defrank | Integrated 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
JP6515764B2 (ja) * | 2015-09-28 | 2019-05-2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対話装置及び対話方法 |
US9996281B2 (en) * | 2016-03-04 | 2018-06-12 |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 Temperature variation compensation |
US10660577B2 (en) * | 2016-04-01 | 2020-05-26 | Cardiac Pacamaker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
US10242501B1 (en) * | 2016-05-03 | 2019-03-26 | WorldViz, Inc. | Multi-user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tracking systems |
WO2018039058A1 (en) * | 2016-08-25 | 2018-03-01 | U.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 Real-time estimation of human core body temperature based on non-invasive 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
US10186263B2 (en) * | 2016-08-30 | 2019-01-22 |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 Spoken utterance stop event other than pause or cessation in spoken utterances stream |
KR102594022B1 (ko) * | 2016-11-24 | 2023-10-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채널맵 업데이트 방법 |
US20180293528A1 (en) * | 2017-04-07 | 2018-10-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ask planning using task-emotional state mapping |
WO2018235440A1 (ja) * | 2017-06-22 | 2018-12-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生体状態管理装置および生体状態管理方法 |
WO2019036394A1 (en) * | 2017-08-14 | 2019-02-21 | Cloud Assert Llc | DIAGNOSIS OF SOFTWARE AND RESOLUTION OF ANOMALIES |
US10747559B2 (en) * | 2017-08-14 | 2020-08-18 | T-Mobile Usa, Inc. | Automated troubleshoot and diagnostics tool |
US10664522B2 (en) * | 2017-12-07 | 2020-05-2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teractive voice based assistant for object assistance |
-
2017
- 2017-12-08 JP JP2017236152A patent/JP7031268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5-21 US US15/984,424 patent/US10984197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6-15 CN CN201810617910.2A patent/CN1099055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60231B1 (en) * | 1999-05-26 | 2007-08-21 | Donald Scott Wedge | Multi-channel audio panel |
US8715179B2 (en) * | 2010-02-18 | 2014-05-06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Call center quality management tool |
US20160232328A1 (en) * | 2015-02-11 | 2016-08-11 | Aetn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atient health assessment |
CN106484093A (zh) * | 2015-09-01 | 2017-03-0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对话控制装置、对话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9106567A (ja) | 2019-06-27 |
US10984197B2 (en) | 2021-04-20 |
US20190179899A1 (en) | 2019-06-13 |
JP7031268B2 (ja) | 2022-03-08 |
CN109905544B (zh) | 2021-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4219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 |
US11763811B2 (en) | Oral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ing system for processing data and outputting user feedback, and related methods | |
US1112089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 |
Feine et al. | A taxonomy of social cues for conversational agents | |
US20200137015A1 (en) | Conversation agent | |
Narayanan et al. | Behavioral signal processing: Deriving human behavioral informatics from speech and language | |
Ireland et al. | Hello Harlie: enabling speech monitoring through chat-bot conversations | |
US1199617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ease condition reprogramming based on personality to disease condition mapping | |
CN109599127A (zh)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信息处理程序 | |
KR20220007275A (ko) | 음성활동 평가를 이용한 기분삽화(우울삽화, 조증삽화) 조기 진단을 위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 |
de Kok et al. | A survey on evaluation metrics for backchannel prediction models | |
CN109905544A (zh) | 信息传递装置及存储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hien et al. | The Impacts of Social Humanoid Robot’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Perceived Personality Traits | |
Shivakumar et al. | Real-time interruption management system for efficient distributed collaboration in multi-tasking environments | |
Vitevitch et al. | Phonotactic probability of brand names: I’d buy that! | |
Bérubé et al. | Proactive behavior in voice assista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conceptual model | |
Alghowinem et al. | Beyond the words: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self-disclosure behavior during robot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action | |
Laaridh et al. | Perceptual evaluation for automatic anomaly detection in disordered speech: Focus on ambiguous cases | |
Thaler et al. | Using NLP to analyze whether customer statements comply with their inner belief | |
Sokolova et al. | The telling tail: Signals of success in electronic negotiation texts | |
WO2023135939A1 (ja)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Koek | Gender Fairness in Mental Disorder Detection using Multi Modal Models | |
Yeung et al. | Gender Biases in Tone Analysis: A Case Study of a Commercial Wearable | |
Dams |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uditory Feedback in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s to Improve Usability | |
Chooi | Explo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izotypy personality and working memory on speech illus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 chiban 9, Dingmu 7, Tokyo port,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Xerox Co.,Ltd.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