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More Web Proxy on the site http://driver.im/

CN109458393B - 悬架轴承 - Google Patents

悬架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8393B
CN109458393B CN201710795085.0A CN201710795085A CN109458393B CN 109458393 B CN109458393 B CN 109458393B CN 201710795085 A CN201710795085 A CN 201710795085A CN 109458393 B CN109458393 B CN 109458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ket
annular
suspension bearing
upper cover
guide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50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8393A (zh
Inventor
严柳青
周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and Co KG
Priority to CN2017107950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8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8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8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8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8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1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not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load
    • F16C17/24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not related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load with devices affected by abnormal or undesired positions, e.g. for preventing overheating, for safe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26/00Articles relating to transporting
    • F16C2326/01Parts of vehicles in general
    • F16C2326/05Vehicle suspensions, e.g. bearings, pivots or connecting rods used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悬架轴承,包括:上盖、导向环和设置于所述上盖、导向环之间的运动件,所述导向环适于沿周向相对所述上盖旋转;所述运动件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环;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环形凸起,另一设有适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沿轴向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轴承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但是,第一垫圈的环形凸起限位于第二垫圈的环形凹槽,能够保证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之间不会发生较大的径向位移,不会使悬架轴承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量,从而提高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悬架轴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架轴承。
背景技术
悬架用于连接汽车车轮和车身,能够减缓由不平坦路面传递给车身的冲击力,减少由此而引起的车身的振动,保证汽车能够平顺的行驶。悬架包括悬架轴承,悬架轴承通常包括上盖、导向环和设置在上盖、导向环之间的运动件。其中,上盖用于固定连接车身,导向环连接减振弹簧。来自车轮的作用力通过减振弹簧和悬架轴承传递至车身。
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轴承始终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当行驶的路况发生改变时,悬架轴承所承受的载荷也会发生变化。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轴承,在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时,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径向变形量,降低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轴承受到载荷时,会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量,降低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架轴承,包括:上盖、导向环和设置于所述上盖、导向环之间的运动件,所述导向环适于沿周向相对所述上盖旋转;所述运动件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环;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环形凸起,另一设有适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沿轴向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可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的两个侧壁分别贴合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个侧壁。
可选的,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至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逐渐减小。
可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环形凹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侧壁上设有适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孔;或,所述环形凸起、环形凹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侧壁上镀设有耐磨层。
可选的,所述环形凸起的顶面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分别具有面对面设置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可选的,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一环形突出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二环形突出部,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被径向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第二环形突出部之间。
可选的,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三环形突出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四环形突出部;所述第三环形突出部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四环形突出部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轴向相对设置,适于限定所述上盖和导向环之间的轴向运动距离。
可选的,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一阻挡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二阻挡部;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均沿周向延伸,且位于所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的轴向外侧;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形成非接触式密封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阻挡部至少为两个,和/或,所述第二阻挡部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沿径向交替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所述的悬架轴承,通过在上盖和导向环之间设置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第一垫圈具有环形凸起,第二垫圈具有环形凹槽,且使环形凸起插设于环形凹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轴承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但是,第一垫圈的环形凸起限位于第二垫圈的环形凹槽,能够保证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之间不会发生较大的径向位移,不会使悬架轴承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量,从而提高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悬架轴承的立体结构图,其中,为显示悬架轴承的内部结构,剖切一部分悬架轴承;
图2是图1所示A区域剖切面的放大图;
图3是图2所示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第二垫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悬架轴承在上盖和导向环之间通常设置多个滚子,多个滚子沿周向分布,使得导向环能够沿周向相对上盖旋转。但是,此种形式的轴承在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时,通常会产生相对较大的径向变形量,容易损坏悬架轴承,降低悬架轴承的使用寿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悬架轴承100,具有适于减振器的活塞杆穿过的中心孔100a,所述悬架轴承100包括沿轴向方向x相对设置的上盖10和导向环20。其中,所述上盖10的内周面上设有多个沿周向方向y分布的肋11,所述肋11适于固定连接汽车车身的支撑架。
所述导向环20具有径向延伸的第一环壁20a和轴向延伸的第二环壁20b,悬架的减振弹簧适于套设在第二环壁20b的外围,且相抵于第一环壁20a。当汽车行驶于不平坦路面时,减振弹簧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保证悬架轴承100的稳定,使得汽车能够平顺的行驶。
本实施例中,悬架轴承100还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其中,所述第一垫圈30固定设置于上盖10,所述第二垫圈40固定设置于导向环20,第一垫圈30接触连接第二垫圈40,且能够沿周向方向y相对所述第二垫圈40旋转;上盖10固定设置于车身,也就是说,所述导向环20能够沿周向方向y相对所述上盖10旋转,进一步保证汽车能够平顺的行驶。
所述第一垫圈30接触连接第二垫圈40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使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中的其中之一设置环形凸起,另一设置适配于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使环形凸起沿轴向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参照图2、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30设有环形凸起31,第二垫圈40设有环形凹槽41,环形凸起31沿轴向插设于环形凹槽41中。环形凸起31能够在环形凹槽41中旋转,以使得所述第一垫圈30能够沿周向相对所述第二垫圈40旋转。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悬架轴承100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但是,第一垫圈的环形凸起31限位于第二垫圈的环形凹槽41,能够保证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不会发生较大的径向位移,不会使悬架轴承100产生较大的径向变形量,从而提高悬架轴承100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施例的悬架轴承100无需在上盖10和导向环20之间设置多个滚子,能够降低悬架轴承100的生产成本。
参照图2,环形凸起31具有两个第一侧壁31a,环形凹槽41具有两个第二侧壁41a,两个第一侧壁31a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二侧壁41a。也就是说,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为面与面的接触,相较于滚子,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受力面积更大,更不容易发生形变,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架轴承100的使用寿命。
而且,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均为环形侧壁,当悬架轴承100受到来自车轮和车身的载荷时,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的作用力能够较为均匀的分布于所述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避免应力集中,提高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均采用钢材料制成,因此,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均具有较大的刚性,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
本实施例中,从环形凹槽41的开口至环形凹槽41的底面,所述环形凹槽41的槽宽逐渐减小,即两个第二侧壁41a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相应的,从环形凸起31的顶面至环形凸起31的底面,所述环形凸起31的槽宽逐渐增大,即两个第一侧壁31a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因此,能够将环形凸起31方便的插入至环形凹槽41中。并且,通过轴向挤压所述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能够保证两个第二侧壁41a分别贴合于两个第一侧壁31a。避免环形凸起30、环形凹槽40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导致悬架轴承100发生径向变形。
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均为沿周向方向y的环形侧壁。参照图3,具体的,两个第一侧壁31a与轴截面(沿轴向方向x的截面)相交形成两段第一直线31b,两段第一直线31b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满足:0<α<180°;优选的,所述夹角α满足:60°≤α≤120°。
相应的,两个第二侧壁41b与轴截面(沿轴向方向x的截面)相交形成两段第二直线41b,两段第二直线41b分别贴合于两段第一直线31b,两段第二直线41b之间的夹角也为α。
在其他变形例中,还可以如此设置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使第一侧壁31a与轴截面相交形成圆弧段;此时,第二侧壁41a与轴截面相交也形成圆弧段,以使第一侧壁31a能够贴合于第二侧壁41a。
继续参照图3,所述环形凸起31的顶面与所述环形凹槽41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aa。间隙aa适于存储润滑油,从而能够减小环形凸起31与环形凹槽41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得环形凸起31更适于在环形凹槽41内周向滑动。
另外,所述第一垫圈30具有第一端面30a,所述环形凸起31设置于第一端面30a;所述第二垫圈40具有第二端面40a,所述环形凹槽41设置于第二端面40a;第一端面30a、第二端面40a面对面设置,且所述第一端面30a、第二端面40a之间具有间隙bb。
间隙bb能够避免第一端面30a接触第二端面40a,减少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所述第一垫圈30更适于沿周向方向y相对所述第二垫圈40旋转。
进一步的,为使环形凸起31更适于在环形凹槽41内周向滑动,还可以在所述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上设置储油孔,储油孔适于存储润滑油,以减小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之间的摩擦系数。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侧壁31a上设置储油孔,或在所述第二侧壁41a上设置储油孔,或同时在所述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设置储油孔。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41a上设有储油孔cc(图4所示)。且所述储油孔cc为多个,沿周向均匀的分布于所述第二侧壁41a。
为避免环形凸起31在环形凹槽41内周向滑动时,对所述第一侧壁31a和第二侧壁41a造成磨损。可选的,在所述第一侧壁31a上镀设耐磨层,或在所述第二侧壁41a上镀设耐磨层,或同时在所述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上镀设耐磨层。
耐磨层具体可以采用特氟龙(Teflon)材料,特氟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和润滑性能,有助于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之间的相对滑动,并降低对第一侧壁31a、第二侧壁41a的磨损。
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圈30固定设置于上盖10的方式为:所述上盖10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20的第一环形突出部12,所述第一垫圈30固定卡设于第一环形突出部12的外周面上。
第二垫圈40固定设置于导向环20的方式为:所述导向环20具有朝向所述上盖10的第二环形突出部21,所述第二垫圈40固定卡设于第二环形突出部21的内周面上。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径向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12、第二环形突出部21之间。使得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能够更为有效的被固定在上盖10和导向环20之间。
进一步的,还可以在径向相对的第一环形突出部12的外周面、第一垫圈30的内周面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卡条(图中未示出),另一个上设置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卡条卡设于卡槽内,从而使第一垫圈30能够更为有效的轴向固定于第一环形突出部12。
同样的,可以在径向相对的第二环形突出部21的外周面、第二垫圈40的内周面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卡条(图中未示出),另一个上设置卡槽(图中未示出),所述卡条卡设于卡槽内,从而使第二垫圈40能够更为有效的轴向固定于第二环形突出部21。
继续参照图2,所述上盖10还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20的第三环形突出部13,所述第三环形突出部13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14;所述导向环20还具有朝向所述上盖10的第四环形突出部22,所述第四环形突出部22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23。
其中,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23轴向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4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3的下方,所述第一限位部14、第二限位部23适于限定所述上盖10和导向环20之间的轴向运动距离,以防止上盖10与导向环20相分离。
具体的,第一限位部14可以为环状结构,或者,第一限位部14为多个,沿所述第三环形突出部13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二限位部23可以为环状结构,或者,第二限位部23为多个,沿所述第四环形突出部22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环形突出部13、第四环形突出部22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径向内侧,且第三环形突出部13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12。
继续参照图2,所述上盖10还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20的第一阻挡部15,所述导向环20具有朝向所述上盖10的第二阻挡部24;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均沿周向延伸,且位于所第一垫圈30、第二垫圈40的轴向外侧。其中,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形成非接触式密封结构。
因此,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能够阻止外界颗粒物进入悬架轴承100的内部,防止外界杂质接触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从而对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造成磨损。
为了能够更为有效的防止外界颗粒物等杂质进入悬架轴承100的内部,所述第一阻挡部15为环状结构、第二阻挡部24也为环状结构,以在周向各个角度上阻止外界颗粒物进入悬架轴承100。
另外,还可以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阻挡部15,至少两个第二阻挡部24,且使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沿径向依次交替设置形成非接触式密封结构,以起到多重密封的技术效果。
可选的,沿悬架轴承的径向方向,使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阻挡部15相对更靠近所述导向环20,使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阻挡部24相对更靠近所述导向环20。也就是说,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相对处于汽车更下方的位置,从而不会使外界颗粒物因为重力作用而落入悬架轴承100的内部,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0上设有两个第一阻挡部15,导向环20上设有两个第二阻挡部24。
参照图1、图2,悬架轴承100还具有第三阻挡部25,所述第三阻挡部25呈环状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环20的外周面上,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阻挡地面飞溅的水滴和尘土,防止水滴、尘土进入悬架轴承的内部,损坏第一垫圈30和第二垫圈40;同时,也防止水滴、尘土进入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之间,堵塞第一阻挡部15、第二阻挡部24之间的空隙。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悬架轴承,包括:上盖、导向环和设置于所述上盖、导向环之间的运动件,所述导向环适于沿周向相对所述上盖旋转;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动件包括:面对面设置的第一垫圈和第二垫圈,所述第一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垫圈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环;
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中的其中之一设有环形凸起,另一设有适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凸起沿轴向插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一环形突出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二环形突出部,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被径向卡设于所述第一环形突出部、第二环形突出部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的两个侧壁分别贴合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个侧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环形凹槽的开口至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宽逐渐减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环形凹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侧壁上设有适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孔;或,所述环形凸起、环形凹槽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的侧壁上镀设有耐磨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的顶面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之间具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圈、第二垫圈分别具有面对面设置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三环形突出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四环形突出部;
所述第三环形突出部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四环形突出部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轴向相对设置,适于限定所述上盖和导向环之间的轴向运动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具有朝向所述导向环的第一阻挡部,所述导向环具有朝向所述上盖的第二阻挡部;
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均沿周向延伸,且位于所第一垫圈、第二垫圈的轴向外侧;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形成非接触式密封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挡部至少为两个,和/或,所述第二阻挡部至少为两个,所述第一阻挡部、第二阻挡部沿径向交替设置。
CN201710795085.0A 2017-09-06 2017-09-06 悬架轴承 Active CN109458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5085.0A CN109458393B (zh) 2017-09-06 2017-09-06 悬架轴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5085.0A CN109458393B (zh) 2017-09-06 2017-09-06 悬架轴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8393A CN109458393A (zh) 2019-03-12
CN109458393B true CN109458393B (zh) 2022-07-29

Family

ID=65605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5085.0A Active CN109458393B (zh) 2017-09-06 2017-09-06 悬架轴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839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36850C (zh) * 2002-10-03 2008-11-26 奥依列斯工业株式会社 滑动轴承
CN2602211Y (zh) * 2003-01-27 2004-02-04 元成秀 车辆转向节止推轴承
JP6057814B2 (ja) * 2013-04-11 2017-01-11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JP6479444B2 (ja) * 2014-12-03 2019-03-06 オイ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滑り軸受およびストラット式サスペンション
DE102016211460A1 (de) * 2016-06-27 2017-12-28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AG & Co. KG Federbeingleitla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8393A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2379B2 (ja) 合成樹脂製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EP2192314B1 (en) Thrust slide bearing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EP2806177B1 (en) Thrust sliding bearing
KR101586267B1 (ko) 합성수지제의 슬라이딩 베어링
US9415656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e bearing
US9062708B2 (en) Thrust sliding bearing
JP2014145430A (ja)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US9707816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ing bearing
JP6064438B2 (ja) 合成樹脂製のスラスト滑り軸受
US10422374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ing bearing
KR20170073608A (ko) 합성수지제 미끄럼 베어링
US10384507B2 (en) Synthetic resin-made sliding bearing
CN109458393B (zh) 悬架轴承
JP6631648B2 (ja) 合成樹脂製の滑り軸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