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45623B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45623B CN108845623B CN201810860385.7A CN201810860385A CN108845623B CN 108845623 B CN108845623 B CN 108845623B CN 201810860385 A CN201810860385 A CN 201810860385A CN 108845623 B CN108845623 B CN 1088456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ource
- light
- display area
- display screen
- proc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282 bright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760 body temper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40056932 lead sulfid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981 lead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29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26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tin(4+) Chemical compound [O-2].[Zn+2].[Sn+4].[In+3] TYHJXGDMRRJCR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33 biological exti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10 reflec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第一光源、光传导件、接收元件及处理器,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包围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显示区用于显示图像;光传导件与显示区相对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正对光传导件的至少一个面,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用于发射探测信号至光传导件,探测信号在光传导件内扩散后通过显示区射出并与探测物相作用,以形成目标信号;接收元件位于显示区,接收元件用于接收目标信号;处理器电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接收元件,处理器根据目标信号的强度大小或者探测信号的发射时间与目标信号的接收时间之差,以检测显示区与探测物之间的间距。本申请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屏占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屏占比要求越来越高,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器件通过显示屏与用户进行交互,占据了显示屏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全屏化。因此,如何减少电子器件占据显示屏的非显示区的面积,以增加电子设备的屏占比,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屏占比的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用于显示图像;
光传导件,所述光传导件与所述显示区相对设置;
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正对所述光传导件的至少一个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用于发射探测信号至所述光传导件,所述探测信号在所述光传导件内扩散后通过所述显示区射出并与探测物相作用,以形成目标信号;
接收元件,所述接收元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接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号;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所述接收元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的强度大小或者所述探测信号的发射时间与所述目标信号的接收时间之差,以检测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探测物之间的间距。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再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第一光源、光传导件、接收元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用于显示图像;所述光传导件与所述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正对所述光传导件的至少一个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用于发射探测信号至所述光传导件,所述探测信号在所述光传导件内扩散后通过所述显示区射出并与探测物相作用,以形成目标信号;所述接收元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接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号;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所述接收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发射探测信号,所述探测信号与所述探测物相作用后形成目标信号;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接收元件接收所述目标信号;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的强度大小或者所述探测信号的发射时间与所述目标信号的接收时间之差,以检测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探测物之间的间距。
在显示屏组件内设置第一光源与接收元件,第一光源与接收元件相互配合以探测显示屏与探测物之间的间距,进而电子设备进行例如熄屏、亮屏、解锁等动作,将接收元件设于显示区,接收元件在不影响显示区的同时不占据非显示区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地减少非显示区的面积,进而增大显示屏组件的屏占比,将第一光源设于非显示区,并采用光传导件将第一光源所发射的探测信号传导至显示区,以增加探测信号的辐射面积,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电子设备沿A-A线的截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显示屏组件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显示屏组件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中接收元件的第一种分布方式的俯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中接收元件的第二种分布方式的俯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中接收元件的第三种分布方式的俯视图。
图9是图3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9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局部截面图。
图11是图4中II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1提供的显示屏组件的局部截面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显示屏组件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显示屏组件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显示屏组件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显示屏组件的俯视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显示屏组件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组件中像素区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提供的显示屏组件中像素区沿B-B线的截面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显示屏组件10、壳体20及电子元件30,所述电子元件30位于所述壳体20中,显示屏组件10盖合于所述壳体20上。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手机、笔记本、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电视器、智能家电、智能操作屏幕、智能家居、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载显示器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显示屏组件10。所述显示屏组件10包括显示屏1、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接收元件3、处理器4、光传导件5及多个第二光源6。所述显示屏1具有显示区1a和包围所述显示区1a的非显示区1b,所述显示区1a用于显示图像。所述显示屏1具有显示区1a和包围所述显示区1a的非显示区1b。所述显示区1a内设有发光显示功能的电子元件,所以显示区1a能够显示图像。所述非显示区1b内设有电连接线,该电连接线用于控制和驱动具有发光显示功能的电子元件。
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光传导件5与所述显示区1a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正对所述光传导件5的至少一个面。具体的,所述光传导件5可以覆盖所述第一光源2(参阅图4),或者所述第一光源2可以正对所述光传导件5的侧边(参阅图3)。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用于发射探测信号a至所述光传导件5。所述光传导件5用于传导所述探测信号a。所述探测信号a在所述光传导件5内扩散后通过所述显示区1a射出并与探测物M相作用,以形成目标信号b。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屏1的出光面1c相对。所述接收元件3位于所述显示区1a,所述接收元件3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二光源6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光源2之间。所述第二光源6用于为所述显示屏组件10提供背光。
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接收元件3,所述处理器4根据所述目标信号b的强度大小或者所述探测信号a的发射时间与所述目标信号b的接收时间之差,以检测所述显示区1a与所述探测物M之间的间距L。
通过在显示屏组件10内设置第一光源2与接收元件3,第一光源2与接收元件3相互配合以探测显示屏1与探测物M之间的间距L,进而电子设备100进行例如熄屏、亮屏、解锁等动作,将接收元件3设于显示区1a,接收元件3在不影响显示区1a的同时不占据非显示区1b的空间,可以进一步地减少非显示区1b的面积,进而增大显示屏组件10的屏占比,将第一光源2设于非显示区1b,并采用光传导件5将第一光源2所发射的探测信号a传导至显示区1a,以增加探测信号a的辐射面积,提高距离检测效率。
显示屏1上可以覆盖透光盖板作为保护层,通过将第一光源2和接收元件3分别设于非显示区1b和显示区1a,可以使第一光源2和接收元件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以避免第一光源2所发射的探测信号a被透光盖板反射后被接收元件3获取,而干扰接收元件3所接收的目标信号b,从而降低电子设备100的检测准确性。
可以理解的,所述光传导件5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显示区1a的面积,以便于从光传导件5射出的光线可以照亮整个显示区1a。
具体的,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可以为mini LED、micro LED等。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的尺寸为1~500um。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可以封装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通过设置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可以为mini LED或micro LED,可以减少光源自身的尺寸及减少光源之间的间距,从而可以增加光源的数量,提高整个光源(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的亮度和均匀性。
可选的,所述光传导件5的材质可以为透光材质,以透过第一光源2发射的探测信号a和第二光源6所发射的光信号。
可以理解地,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接收元件3。处理器4可以位于非显示区1b或者处理器4可以位于显示区1a但不影响显示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接收元件3可以用于距离检测、血氧检测、心率检测、体温检测、遥控、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例如,第一光源2发射的探测信号a被显示区1a前方的探测物M表面反射并被接收元件3接收,处理器4可以获取显示区1a与探测物M之间的间距L。例如,第一光源2发射探测信号a投射至血管表面反射并被接收元件3接收,处理器4可以获取血氧信息和心率信息。例如,第一光源2发射探测信号a投射至皮肤表面反射并被接收元件3接收,处理器4可以获取体温信息。例如,第一光源2发射探测信号a投射电子器件并被电子器件接收,处理器4可以控制电子器件。例如,第一光源2发射探测信号a投射至手部反射并被接收元件3接收,处理器4可以获取手部的变化信息,从而实现手势识别。例如,第一光源2发射探测信号a投射至脸部反射并被接收元件3接收,处理器4可以获取脸部的信息并与预设信息相比较,从而实现人脸识别。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2可以为红外光发射二极管或红外光发射三极管,接收元件3可以为红外光接收二极管或红外光接收三极管,探测信号a可以为红外光,其中,探测信号a的波长可以为960nm。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探测信号a还可以为近红外光。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光源2还可以是紫外光发射二极管或紫外光发射三极管,接收元件3可以为紫外光接收二极管或紫外光接收三极管,探测信号a为紫外光或近紫外光。
可选的,所述探测信号a还可以为红外光、近红外光、紫外光、近紫外光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
可选的,第二光源6可以是LED,所述第二光源6用于发射可见光。
可选的,请参阅图5,所述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可以环绕所述显示区1a设置,N所述第二光源6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光源2之间,所述N可以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可选的,请参阅图6,多个第二光源6还可以呈行列阵列排列并平铺设置,第一光源2可以位于阵列的间隙中,或者第一光源2还可以替换阵列中的第二光源6的位置。
可选的,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光源2可以正对于整个显示区1a,或者,请参阅图7,第一光源2位于显示区1a的中心位置,或者,请参阅图8,第一光源2可以位于显示区1a中靠近非显示区1b的位置,即第一光源2位于显示区1a的边缘,或者,第一光源2可以位于显示区1a的角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21。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正对所述光传导件5的至少一个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和所述多个第二光源6相间隔地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和所述多个第二光源6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光传导件5之间,以便于第一光源2发射的探测信号a进入所述光传导件5,及光传导件5扩散探测信号a,以使探测信号a从整个显示区1a射出,从而增加探测信号a的辐射面积,进而增加电子设备100的检测效率。
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可以正对于所述光传导件5背离所述显示屏1的一侧,或者,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还可以正对于光传导件5的侧边。
通过同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可以减少柔性电路板的数量,及使得电子设备100的布局更加的合理化;同时,柔性电路板还起到了承载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第一柔性电路板21可以承载在支撑板上,以便于第一柔性电路板21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支撑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所述光传导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的侧面53。所述第一表面51与所述显示区1a相对。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正对所述光传导件5的第二表面52。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光传导件5之间。
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表面51为入光面,所述第二表面52为出光面。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正对所述显示区1a。
具体的,请参阅图3,所述光传导件5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扩散膜501和增光膜502。所述扩散膜501位于所述增光膜502与所述第一光源2之间。扩散膜501用于改变光信号的传输角度,以使光信号均匀分布于扩散膜501中。增光膜502用于将不同方向的光信号聚集至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传输。其中,增光膜502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
通过设置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为mini LED或micro LED,由于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的尺寸较小,可以在柔性电路板上设置数量较多的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从而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分布密集,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所发射的光线亮且分布较为均匀,可以无需再设置导光板对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所发射的光线进行传导及无需设置反射片对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所发射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可以减少显示屏组件10的厚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传导件5还可以包括光传导件。光传导件可以设于第一光源2与扩散膜501之间,光传导件用于增加光信号的均匀性。光传导件的材质可以是光学级聚碳酸酯、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第二光源6可以作为显示屏1的背光源,将第一光源2设于背光源的第二光源6之间,无需另设第一光源2的位置,以节省电子设备100中的位置空间,另外,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可以共用柔性电路板、驱动电路等,减少了电子设备100中的元件,简化而合理设计了电子设备100,还提高电子设备100的检测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显示区1a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像素区13。每个所述像素区13具有透光区131和黑矩阵132。所述黑矩阵132包围所述透光区131。所述第一光源2正对所述透光区131。
通过将第一光源2正对透光区131设置,以便于第一光源2发射的探测信号a可以直接穿过光传导件5和透光区131射出显示区1a,减少黑矩阵132对探测信号a的遮挡,便于探测信号a能够更多更快地射出显示区1a,从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0,一个所述像素区13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上的正投影覆盖一个所述第一光源2。换而言之,第一光源2的尺寸可以小于该第一光源2所正对的像素区13的尺寸。进一步地,第一光源2的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该第一光源2所正对的像素区13的透光区131的尺寸。这样第一光源2所发射的探测信号a可以从该第一光源2所对应的透光区131射出,减少对探测信号a的遮挡。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所述接收元件3的数量为多个。一个所述接收元件3位于一个所述像素区13的透光区131内。所述接收元件3在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光源2相交错,以减少接收元件3遮挡第一光源2所发射探测信号a。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11,所述光传导件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表面51和所述第二表面52之间的侧面53。所述第一表面51与所述显示区1a相对。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正对所述光传导件5的侧面53。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2和所述第二光源6位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21与所述光传导件5之间。换而言之,所述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位于光传导件5的侧边,从而可以减少所述显示屏组件10的厚度。
具体的,请参阅图4,所述光传导件5可以包括光传导件503,光传导件503可以设于第一光源2与显示屏1之间,光传导件503用于增加光信号的均匀性。光传导件503的材质可以是光学级聚碳酸酯、光学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所述光传导件5可以还包括层叠设置的扩散膜501和增光膜502。扩散膜501位于光传导件503与增光膜502之间。所述扩散膜501位于所述增光膜502与所述第一光源2之间。扩散膜501用于改变光信号的传输角度,以使光信号均匀分布于扩散膜501中。增光膜502用于将不同方向的光信号聚集至垂直于显示屏的方向传输。其中,增光膜502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上增光膜和下增光膜。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2,所述侧面53具有多个凹槽54。所述一个凹槽54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光源2,所述第一光源2位于所述凹槽54内。凹槽54的内壁半包围第一光源2,以使第一光源2的探测信号a尽可能多的入射至光传导件5内,从而减少探测信号a的损耗。进一步地,所述凹槽54的内壁为圆弧面,凹槽54的内壁可以将探测信号a扩散至光传导件5内,以使光传导件5的出光面均有探测信号a射出,增加探测信号a的出光面积。
所述第二光源6位于凹槽54外。换言之,第一光源2可以与第二光源6相交错设置,可以减少第一光源2的探测信号a和第二光源6的光信号的相互干扰。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所述显示屏组件10包括第二柔性电路板22和第三柔性电路板34。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与所述光传导件5的至少一个面相对。所述第一光源2位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34位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背离所述光传导件5的一侧。所述第二光源6位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34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34。换言之,光传导件5、第二柔性电路板22及第三柔性电路板34层叠设置并具有间隙,第一光源2位于光传导件5与第二柔性电路板22之间,第二光源6位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与第三柔性电路板34之间。
这样可以使得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上设置数量较多的第一光源2,且第三柔性电路板34上也设置较多的第二光源6,避免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在同一个柔性电路板上时因为需要保持间距而导致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的数量受到限制,同时还可以满足第一光源2均匀设置于第二柔性电路板22上及第二光源6均匀设置于第三柔性电路板34上,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彼此相互不干扰。
具体的,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的材质可以为透光材质,以便于透过第二光源6所发射的光信号。
具体的,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22内可以具有增亮剂,以提高第二光源6所发射的光信号的亮度,减少增量膜的设置,节省了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滤光罩81。所述滤光罩81设于所述第二光源6上。所述滤光罩81用于阻隔所述第二光源6发射的探测信号a,以避免第二光源6所发射的信号中携带有探测信号a,从而干扰接收元件3的检测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遮光件82。所述遮光件82位于所述接收元件3与所述第一光源2之间。所述遮光件82的数量为多个。一个所述遮光件82正对一个所述接收元件3。所述遮光件82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光源2发射的探测信号a。遮光件82在所述显示区1a上的正投影可以覆盖所述接收元件3。
请参阅图16,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41和第二控制电路42。所述第一控制电路41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一光源2和接收元件3。所述处理器4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41和所述第二控制电路42。所述第一控制电路41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第一光源2发射所述探测信号a和所述接收元件3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所述第二控制电路42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光源6。所述第二控制电路42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光源6点亮所述显示屏1或使所述显示屏1熄灭。
可以理解地,第一控制电路41和第二控制电路42相互独立,换而言之,第一控制电路41可以单独控制第一光源2点亮(即发射探测信号a),第二控制电路42可以单独控制第二光源6点亮,两个过程互不干扰。具体的,显示屏组件10的指纹识别和显示是两个相独立的过程,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控制电路41和第二控制电路42分别控制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以便于在指纹识别场景中,第一光源2可以单独发射探测信号a,及在显示场景中,第二光源6可以单独发射第二光信号b,及在显示和指纹识别场景中,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可以同时发射供指纹识别的光信号和供显示的光信号,从而实现针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不同的光信号射出,以提高电子设备100的功能性、灵活性和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41和第二控制电路42可以复用,换而言之,第一控制电路41可以控制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处于点亮状态,或者第二控制电路42可以控制第一光源2和第二光源6处于点亮状态,以减少控制电路的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4,所述第一光源2在发射所述探测信号a时发射第一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4。所述处理器4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并获取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的第一时间t1。所述接收元件3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时发射第二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4。所述处理器4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并获取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的第二时间t2。所述处理器4可以根据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的第一时间t1和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的第二时间t2之间的时间差,及结合探测信号a的波长,获取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
当所述处理器4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所述第二光源6熄灭。当所述处理器4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所述第二光源6点亮。
具体而言,当显示区1a处于亮屏状态(第二光源6点亮状态)且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第二光源6熄灭。其中,所述预设值可为3-5厘米。其中,当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表明探测物M靠近显示区1a,为了减少电能损耗和误操作,处理器4可以控制第二光源6熄灭。应用的场景可为用户在未关闭显示区1a的情况下接听电话、用户在未关闭显示区1a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100放在口袋中等。当显示区1a处于熄屏状态(第二光源6熄灭状态)且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第二光源6点亮。其中,所述预设值可为10厘米。其中,当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表明探测物M远离显示区1a,处理器4可以点亮第二光源6,为用户提供显示环境,以便于用户对电子设备100进行一下的操作。应用的场景可为用户在接听电话过程中显示区1a关闭的情况等。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所述的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是指,当探测物M的外表面与显示区1a相对时,探测物M的外表面与显示区1a的出光面1c之间的间距L。所述探测物M可以是人脸、人耳等。
当用户通话时,控制器7控制多个第一光源2发射探测信号a和第一电信号,第一电信号传送至处理器4,所述处理器4在t1时间接收到第一电信号,探测信号a可以为960mn的红外光,探测信号a射出所述显示区1a并投射至用户脸部或耳部,以形成目标信号b,所述目标信号b反射至所述接收元件3,所述接收元件3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后产生第二电信号并将第二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4,处理器4在t2时间接收第二电信号,处理器4根据(t2-t1)及探测信号a的波长计算用户的脸部或耳部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当用户的脸部或耳部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大于等于10cm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第二光源6熄灭,当用户的脸部或耳部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10cm时,处理器4控制第二光源6点亮。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接收元件3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时发射第三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4。其中,目标信号b的强度越大,所述第三电信号越大。所述处理器4可以根据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的大小获取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控制点亮第二光源6或使第二光源6熄灭。具体的,目标信号b的强度大小随着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的增大而减少,第二电信号随着目标信号b的强度减小而减小。
当处理器4检测第二光源6处于熄灭状态并第二电信号的大小小于等于电信号预设值时,那么探测物M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大于等于预设值,处理器4可以控制第二光源6点亮。当处理器4检测第二光源6处于点亮状态并第二电信号的大小大于电信号预设值时,那么探测物M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处理器4可以控制第二光源6熄灭。
在再一实施例中,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处理器4可以根据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变化控制点亮第二光源6或使第二光源6熄灭。处理器4可以根据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逐渐增大,以使第二光源6点亮。处理器4可以根据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逐渐减小,以使第二光源6熄灭。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7,所述显示屏组件10还包括开关元件9。所述开关元件9电连接所述处理器4和所述接收元件3。当所述第一光源2发射探测信号a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所述开关元件9断开,以控制所述接收元件3断电。当所述第一光源2结束发射探测信号a后,所述处理器4控制所述开关元件9导通,以控制所述接收元件3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
可选的,所述开关元件9可以位于显示区1a或非显示区1b,所述开关元件9可以是薄膜晶体管等。
具体的,为了避免第一光源2所发射的探测信号a未经过探测物M反射就被接收元件3接收,所以控制接收元件3在发射探测信号a时断电,以使接收元件3无法接收到探测信号a,而在接收元件3结束发射探测信号a时接电,以接收被探测物M反射的目标信号b,以减少接收元件3所接收的目标信号b被干扰,降低检测效率。
请参阅图18,所述显示区1a包括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所述接收元件3位于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内。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所述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12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区13及多个薄膜晶体管14。每个所述像素区13具有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14。所述接收元件3的数量为多个。一个所述接收元件3位于一个所述像素区13内。所述接收元件3与位于同一像素区13内的所述薄膜晶体管14相邻设置或呈对角设置。
具体的,像素区13呈矩形,薄膜晶体管14和接收元件3可以呈对角分布于像素区13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14和接收元件3可以位于像素区13的两个相邻的拐角处。
所述接收元件3可以与所述薄膜晶体管14位于同一层,并且所述接收元件3可以与所述薄膜晶体管14相间隔设置。
通过将接收元件3与薄膜晶体管14设置在同一层,并接收元件3设置在薄膜晶体管14之间的间隙中,可以避免需要将接收元件3和薄膜晶体管14在垂直于显示屏1的方向上叠加设置,从而减少显示屏组件10的厚度,同时,接收元件3与第一光源2之间的电连接线可以与数据线111或扫描线112或薄膜晶体管14的电极层在同一制程中进行,从而减少制程。
可以理解的,接收元件3可以位于整个显示区1a,接收元件3还可以设于显示区1a的局部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1可以是OLED显示屏1、LCD显示屏1等具有薄膜晶体管14阵列基板的显示屏1。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元件3还可以设置在OLED显示屏1的阳极层、发光层、阴极层等任意的一层或两层。所述接收元件3还可以设置在LCD显示屏1的液晶层、彩色滤光层等任意的一层或两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9,所述接收元件3包括光敏层31。光敏层31的电阻随着所接收目标信号b的强度不同而发生变化,换而言之,可以根据光敏层31的电阻值变化触发第二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4,处理器4根据接收第一电信号的时间和接收第二电信号的时间的时间差,检测探测物M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或者处理器4可以根据光敏层31的电阻值检测该光敏层31所接收目标信号b的强度大小,处理器4通过检测光敏层31所接收的目标信号b的强度,可以检测探测物M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等。可选的,光敏层31可以包括硫化铅PbS,或者铟锡锌氧化物ITZO,或者铟镓锌氧化物IGZO等光敏材料。
请参阅图19,所述薄膜晶体管14具有依次层叠设置的栅极层71、绝缘层72及源漏极层73。所述光敏层31可以与所述栅极层71、所述绝缘层72及所述源漏极层73中的任意一层或多层位于同一层。
举例而言,请参阅图19,栅极层71设于基底70上,光敏层31可以设于基底70上并与栅极层71相间隔。绝缘层72覆盖所述栅极层71和光敏层31。所述源漏极层73设于绝缘层72上。可以理解的,绝缘层72可以为透光材质,以减少光信号在绝缘层72内的损耗,使得更多的光信号能够透过绝缘层72投射至光敏层31上,从而增加光敏层31所接收的光信号,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光敏层31嵌设于薄膜晶体管14的结构中,可以避免将光敏层31与薄膜晶体管14阵列基板在薄膜晶体管14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上叠加,从而减少显示屏组件10的厚度。
当目标信号b为红外光或者近红外光时,光敏层31的材质可以为硫化铅PbS等对红外光具有特殊响应的材料。当目标信号b为紫外光或者近紫外光时,光敏层31的材质可以为铟锡锌氧化物ITZO,或者铟镓锌氧化物IGZO等半导体材料。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9,所述接收元件3还包括聚光透镜32。所述聚光透镜32覆盖所述光敏层31。所述聚光透镜32用于聚集所述目标信号b至所述光敏层31。聚光透镜32可以为凸透镜,所述聚光透镜32的凸面背离所述光敏层31。聚光透镜32在所述光敏层3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光敏层31。
具体的,所述聚光透镜32与所述光敏层31相间隔设置。聚光透镜32位于所述光敏层31背离所述光传导件5的一侧。所述光敏层31可以与所述栅极层71位于同一层,所述聚光透镜32可以与所述源漏极层73位于同一层。
通过在光敏层31上设置聚光透镜32,聚光透镜32可以将目标信号b聚集到光敏层31上,聚光透镜32的光接收面积大,能够接收更多的光信号,从而可以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9,所述接收元件3还包括滤光层33。所述滤光层33可以位于所述聚光透镜32与所述光敏层31之间。滤光层33可以与所述绝缘层72位于同一层,所述滤光层3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信号b和反射可见光。所述滤光层33用于过滤目标信号b。滤光层33对目标信号b具有高透性,对可见光具有高反射性,以便于减少外界可见光对接收元件3的干扰。
请参阅图20,结合参考图1及图1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200,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200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100。所述方法200包括以下的步骤。
201、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发射探测信号,所述探测信号与所述探测物相作用后形成目标信号。
202、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接收元件接收所述目标信号。
203、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的强度大小或者所述探测信号的发射时间与所述目标信号的接收时间之差,以检测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探测物之间的间距。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2在发射所述探测信号a时发射第一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4。所述处理器4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并获取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的第一时间t1。所述接收元件3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时发射第二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4。所述处理器4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并获取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的第二时间t2。所述处理器4可以根据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的第一时间t1和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的第二时间t2之间的时间差,及结合探测信号a的波长,获取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
当所述处理器4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所述第二光源6熄灭。当所述处理器4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所述第二光源6点亮。
具体而言,当显示区1a处于亮屏状态(第二光源6点亮状态)且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第二光源6熄灭。其中,所述预设值可为3-5厘米。其中,当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表明探测物M靠近显示区1a,为了减少电能损耗和误操作,处理器4可以控制第二光源6熄灭。应用的场景可为用户在未关闭显示区1a的情况下接听电话、用户在未关闭显示区1a的情况下将电子设备100放在口袋中等。当显示区1a处于熄屏状态(第二光源6熄灭状态)且检测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大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4控制第二光源6点亮。其中,所述预设值可为10厘米。其中,当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时,表明探测物M远离显示区1a,处理器4可以点亮第二光源6,为用户提供显示环境,以便于用户对电子设备100进行一下的操作。应用的场景可为用户在接听电话过程中显示区1a关闭的情况等。
在另一实施例中,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接收元件3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b时发射第三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4。其中,目标信号b的强度越大,所述第三电信号越大。所述处理器4可以根据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的大小获取所述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控制点亮第二光源6或使第二光源6熄灭。具体的,目标信号b的强度大小随着探测物M与所述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的增大而减少,第二电信号随着目标信号b的强度减小而减小。
当处理器4检测第二光源6处于熄灭状态并第二电信号的大小小于等于电信号预设值时,那么探测物M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大于等于预设值,处理器4可以控制第二光源6点亮。当处理器4检测第二光源6处于点亮状态并第二电信号的大小大于电信号预设值时,那么探测物M与显示区1a之间的间距L小于预设值,处理器4可以控制第二光源6熄灭。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包括: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用于显示图像;
光传导件,所述光传导件与所述显示区相对设置;
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正对所述光传导件的至少一个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用于发射探测信号至所述光传导件,所述探测信号在所述光传导件内扩散后通过所述显示区射出并与探测物相作用,以形成目标信号;
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光传导件的至少一个面相对,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材质为透光材质;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增亮剂;
多个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屏组件提供背光;
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光传导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光源正对所述第一光源之间的间隙;
接收元件,所述接收元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接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号;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所述接收元件,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的强度大小或者所述探测信号的发射时间与所述目标信号的接收时间之差,以检测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探测物之间的间距。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呈阵列设置的像素区,每个所述像素区具有透光区和黑矩阵,所述黑矩阵包围所述透光区,所述第一光源正对所述透光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传导件包括扩散膜和增光膜,所述扩散膜位于所述增光膜与所述第一光源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滤光罩,所述滤光罩设于所述第二光源上,所述滤光罩用于阻隔所述第二光源发射的探测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所述接收元件,所述第一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发射所述探测信号和所述接收元件接收所述目标信号,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多个第二光源,所述第二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多个第二光源点亮所述显示屏或使所述显示屏熄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在发射所述探测信号时发射第一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并获取接收所述第一电信号的第一时间,所述接收元件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时发射第二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并获取接收所述第二电信号的第二时间,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所述第一时间和所述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差,获取所述探测物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的间距,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点亮所述第二光源或使所述第二光源熄灭。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元件在接收所述目标信号时发射第三电信号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所述第三电信号的强度大小获取所述探测物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的间距,以控制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点亮所述第二光源或使所述第二光源熄灭。
8.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接收元件,当所述第一光源发射探测信号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开关元件断开,以控制所述接收元件断电;当所述第一光源结束发射探测信号后,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开关元件导通,以控制所述接收元件接收所述目标信号。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组件还包括遮光件,所述遮光件位于所述接收元件与所述第一光源之间,所述遮光件正对所述接收元件,所述遮光件用于遮挡所述第一光源发射的探测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像素区和多个薄膜晶体管,一个所述薄膜晶体管位于一个所述像素区内,一个所述接收元件位于一个所述像素区内,所述接收元件与位于同一像素区内的所述薄膜晶体管相邻设置或呈对角设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屏组件。
12.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显示屏组件包括显示屏、第一光源、光传导件、第二柔性电路板、多个第二光源、第三柔性电路板、接收元件及处理器,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和包围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用于显示图像;所述光传导件与所述显示区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正对所述光传导件的至少一个面,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用于发射探测信号至所述光传导件,所述探测信号在所述光传导件内扩散后通过所述显示区射出并与探测物相作用,以形成目标信号;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光传导件的至少一个面相对,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的材质为透光材质;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包括增亮剂;所述第二光源用于为所述显示屏组件提供背光;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背离所述光传导件的一侧,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上并电连接所述第三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二光源正对所述第一光源之间的间隙;所述接收元件位于所述显示区,所述接收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目标信号;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和所述接收元件;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第一光源发射探测信号,所述探测信号与所述探测物相作用后形成目标信号;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接收元件接收所述目标信号;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目标信号的强度大小或者所述探测信号的发射时间与所述目标信号的接收时间之差,以检测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探测物之间的间距;
当所述显示区处于亮屏状态且检测所述探测物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的间距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熄灭;
当所述显示区处于熄屏状态且检测所述探测物与所述显示区之间的间距大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光源点亮。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0385.7A CN108845623B (zh) | 2018-07-31 | 2018-07-31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PCT/CN2019/089891 WO2020024696A1 (zh) | 2018-07-31 | 2019-06-03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EP19845380.5A EP3822738B1 (en) | 2018-07-31 | 2019-06-03 |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
US17/161,180 US11508334B2 (en) | 2018-07-31 | 2021-01-28 |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tance between display area and detection objection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860385.7A CN108845623B (zh) | 2018-07-31 | 2018-07-31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45623A CN108845623A (zh) | 2018-11-20 |
CN108845623B true CN108845623B (zh) | 2023-11-24 |
Family
ID=64192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860385.7A Active CN108845623B (zh) | 2018-07-31 | 2018-07-31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456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822738B1 (en) * | 2018-07-31 | 2023-12-06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
CN111813275A (zh) * | 2020-06-30 | 2020-10-23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屏、显示屏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装置、电子设备 |
CN114038432A (zh) * | 2021-11-18 | 2022-02-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显示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87254A (zh) * | 2009-05-19 | 2009-11-25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触摸感应液晶显示器 |
TW201040815A (en) * | 2009-05-15 | 2010-11-16 | Hk Applied Science & Tech Res | Touch-sen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KR101144702B1 (ko) * | 2011-02-18 | 2012-05-24 | 에쓰이에이치에프코리아 (주) | 터치스크린용 투명 회로 기판 |
CN102667687A (zh) * | 2010-02-26 | 2012-09-12 | 夏普株式会社 | 带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
CN104423092A (zh) * | 2013-08-30 | 2015-03-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204313135U (zh) * | 2015-01-04 | 2015-05-06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背光源结构及显示面板 |
CN105042389A (zh) * | 2015-06-23 | 2015-11-11 | 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 基于ito透明导电膜的柔性led灯带 |
CN105528109A (zh) * | 2015-12-04 | 2016-04-2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触控事件响应方法 |
CN106773229A (zh) * | 2017-03-10 | 2017-05-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170360A (zh) * | 2017-04-27 | 2017-09-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
CN107608454A (zh) * | 2017-08-31 | 2018-01-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CN108196400A (zh) * | 2018-02-01 | 2018-06-2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208654682U (zh) * | 2018-07-31 | 2019-03-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3997B (zh) * | 2013-09-13 | 2015-06-03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05095883B (zh) * | 2015-08-28 | 2019-08-0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指纹识别的控制方法 |
-
2018
- 2018-07-31 CN CN201810860385.7A patent/CN1088456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040815A (en) * | 2009-05-15 | 2010-11-16 | Hk Applied Science & Tech Res | Touch-sens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CN101587254A (zh) * | 2009-05-19 | 2009-11-25 |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触摸感应液晶显示器 |
CN102667687A (zh) * | 2010-02-26 | 2012-09-12 | 夏普株式会社 | 带光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
KR101144702B1 (ko) * | 2011-02-18 | 2012-05-24 | 에쓰이에이치에프코리아 (주) | 터치스크린용 투명 회로 기판 |
CN104423092A (zh) * | 2013-08-30 | 2015-03-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直下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204313135U (zh) * | 2015-01-04 | 2015-05-06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背光源结构及显示面板 |
CN105042389A (zh) * | 2015-06-23 | 2015-11-11 | 苏州佳亿达电器有限公司 | 基于ito透明导电膜的柔性led灯带 |
CN105528109A (zh) * | 2015-12-04 | 2016-04-27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触控事件响应方法 |
CN106773229A (zh) * | 2017-03-10 | 2017-05-3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指纹识别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7170360A (zh) * | 2017-04-27 | 2017-09-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移动终端 |
CN107608454A (zh) * | 2017-08-31 | 2018-01-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CN108196400A (zh) * | 2018-02-01 | 2018-06-22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208654682U (zh) * | 2018-07-31 | 2019-03-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全面屏手机技术与趋势分析;李四维;张笛;;广东通信技术(第12期);60-6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45623A (zh) | 2018-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08334B2 (en) |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distance between display area and detection objection | |
CN109061922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9061946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08609032U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09613756B (zh) | Lcd显示屏、电子设备以及控制系统 | |
CN109031782A (zh)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
CN105319772B (zh) | 显示组件 | |
CN211454161U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11348977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8845623B (zh) | 显示屏组件、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
US20210202535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 |
CN110598663B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和指纹处理方法 | |
CN109765724B (zh) |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
US20200296190A1 (en) | Terminal | |
CN208654681U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US20200184183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sensor | |
CN111339860A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08654682U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1880338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4740994A (zh) | 显示屏和显示装置 | |
US8680413B2 (en) | Illuminating push-button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 |
CN208488913U (zh)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114759054B (zh) | 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方法 | |
CN111308782B (zh) | 电子设备 | |
CN110647861B (zh) |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