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8385A - 再呼吸补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再呼吸补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78385A CN108778385A CN201780015283.9A CN201780015283A CN108778385A CN 108778385 A CN108778385 A CN 108778385A CN 201780015283 A CN201780015283 A CN 201780015283A CN 108778385 A CN108778385 A CN 1087783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patient
- supplementing device
- region
- oxygen suppleme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66—Nasal cannulas or tubing
- A61M16/0672—Nasal cannula assemblies for oxygen therap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83—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 A61M16/0688—Holding devices therefor by means of an adhesiv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75—Connecting tub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08—Oxyge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的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的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所述装置可以包括: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至少一个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具有第一孔的近侧区域、以及具有第二孔的至少一个远侧区域,所述管状结构被定位成允许气体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管状结构外部的区域之间流动;以及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近侧区域中的孔。
Description
优先权申请的所有主题以及通过(直接或间接)优先权要求与优先权申请有关的任何和所有申请的所有主题,包括在本申请提交日期做出的任何优先权要求和作为参考引入其中的主题,在此类主题与本文不矛盾的情况下,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发明内容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鼻部区域,所述内表面限定的内部容积约为所述患者潮气量的25%-50%;所述外壳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至少一个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具有第一孔的近侧区域、以及具有第二孔的至少一个远侧区域,所述管状结构被定位成允许气体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管状结构外部的区域之间流动;以及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近侧区域中的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被定位成形成外壳的多个结构,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其中,所述多个结构包括重叠边缘,所述重叠边缘被配置为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上述发明内容只是展示性的,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以上描述的这些展示性的方面、实施例及特征之外其他的方面、实施例及特征通过参照附图及下述的详细说明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的内部视图的示意图。
图11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2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3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4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的正视图的示意图。
图17是实施例的侧视图的示意图。
图18是使用中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9是实施例的实例测试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考了形成本文的一部分的附图。在附图中,除非上下文另外指示,否则同样的符号典型地标识相似的部件。在详细说明、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展示性实施例并不意在进行限制。可以使用其他的实施例并且可以进行其他的改变而没有背离在此提出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
再呼吸补氧装置通过在呼气期间部分回收富集空气来提升患者肺部中的氧含量。所述装置使用外壳在呼气期间部分地捕获呼出气体,这些气体被保存在装置的外壳内,并且随后可以在接下来的吸气过程中被吸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鼻部区域,所述内表面限定的内部容积约为所述患者潮气量的25%-50%;所述外壳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优化的形状以在患者呼吸的同时捕获气体。
再呼吸补氧装置可以被设计和制造成用于清洁和重复使用。再呼吸补氧装置可以被制造成用于患者之间的消毒。再呼吸补氧装置可以例如由医用级塑料材料制造。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其特征和材料易于清洁和重复使用的设计。例如,再呼吸补氧装置可以包括表面,所述表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其易于清洁以便重复使用,例如具有最小的可能难以清洁的裂缝或接缝的相对光滑的表面。例如,再呼吸补氧装置可由对于医疗清洁稳定的材料制成,例如经过高压灭菌、漂白处理或基于气体的消毒方法的耐用品。
图1描绘了配备有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的患者的侧视图。图1描绘了再呼吸补氧装置,所述再呼吸补氧装置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显示为是透明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覆盖患者130鼻部区域的外壳110。如图1所示,外壳110在保持嘴部区域畅通的同时在患者的鼻子以及面部的邻近鼻子的部分上形成覆盖物。外壳110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再呼吸补氧装置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其不妨碍视力或阻塞嘴部。根据实施例,所述装置可以或可以不在鼻子上形成紧密配合。
再呼吸补氧装置的外壳包括面向患者皮肤的内表面。所述外壳的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的鼻部区域。所述外壳的内表面限定了外壳的内部容积,所述内部容积以外壳的内表面以及患者的皮肤表面为边界。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的内部容积约为患者潮气量的25%-50%。所述外壳的尺寸、形状和/或位置可以使其优化在呼吸期间捕获气体。所述外壳的目的是当患者在不吸入时捕获由患者呼出及由导管释放的富氧气体,同时维持安全的二氧化碳浓度,以避免高碳酸血症的情况。
在图1的视图中,用于输入气体供应(例如富含额外氧气的空气)的管120在远离患者鼻子的位置处贴附在外壳110的下边缘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贴附在外壳上的气体输入管的连接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输入管包括定位在外壳的内部容积内的端部区域,所述端部区域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将气体引入患者的至少一个鼻孔中。所述气体输入管可以贴附在定位在患者鼻孔附近的鼻插管上。
图2描绘了患者130使用时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前视图。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覆盖患者130鼻部区域以及邻近的面部区域的外壳110。用于输入气体供应的管120附接至外壳110,并且被定位成将气体供应至外壳110的内部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输入管包括定位在外壳的内部容积内的端部区域,所述端部区域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其将气体引入患者的至少一个鼻孔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用于鼻插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被定位成将鼻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孔附近。图3描绘了患者130使用时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前视图。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具有用于鼻插管220的附接区域200、210的外壳110。图3的实施例中描绘的附接区域包括在外壳110的一侧的第一附接区段200、以及在外壳110相对于患者鼻子的相对侧的第二附接区段210。
图4展示了患者130使用时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具有用于鼻插管220的附接区域200的外壳110。
图5示出了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所述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具有用于鼻插管220的附接区域200、210的外壳110。附接区域200、210包括可逆地附接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得鼻插管220保持在患者鼻子附近的位置。例如,所述附接区域可以包括夹子或夹具,所述夹子或夹具被定位成将鼻插管固定在外壳的内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区域包括一体地附接的鼻插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至少一个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具有第一孔的近侧区域、以及具有第二孔的至少一个远侧区域,所述管状结构被定位成允许气体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管状结构外部的区域之间流动;以及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近侧区域中的孔。
图6展示了患者使用时的实施例的正面视图。所展示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外壳110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130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患者130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外壳110还包括贴附在外壳110上的管状结构600。管状结构600包括定位在患者130鼻孔附近的、具有第一孔的近侧区域610。管状结构600还包括具有第一端孔625的第一远侧区域620、以及具有第二端孔635的第二远侧区域630。管状结构600被定位成允许气体在外壳110的内部与管状结构600外部的区域之间流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的内部容积和至少一个管状结构的内部容积组合形成约为患者潮气量的25%-50%的内部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系列内部单向阀或导向叶片可以用于在吸气和/或呼气期间分离封闭容积中的富氧气体。在一些实施例中,此容积捕获患者呼气的特定阶段,例如,呼气的开始、中间或结束的某种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用于鼻插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被定位成将鼻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孔附近。
一些实施例包括再呼吸补氧装置,所述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以及附接的管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包括在内表面内形成孔的第一端、以及在外壳远端形成孔的第二端。例如,图6描绘了再呼吸补氧装置100,所述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具有近侧区域610以及两个带有端孔625、635的远侧区域620、630的管状结构600。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包括具有端孔的单个远侧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管状结构包括具有多个孔的单个远侧区域。
图7描绘了患者130使用时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侧视图。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外壳110,所述外壳完全适配在患者鼻子以及紧邻鼻部的区域上。外壳110包括边缘区域700,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患者130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边缘区域700包括下边缘,所述下边缘被定位成在患者130的下鼻部边缘与上唇之间的位置处与患者130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所述外壳还包括管状结构600,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具有端孔635的远侧区域630。
图8描绘了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前视图的示意图。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贴附在管状结构600上的外壳110。管状结构600包括近侧区域610。管状结构600包括具有第一端孔625的第一远侧区域620、以及具有第二端孔635的第二远侧区域630。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可逆地附接的支架800以及第二可逆地附接的支架810,两者的尺寸、形状和位置都使其保持所述管附接至鼻插管,所述鼻插管抵靠在使用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患者的鼻子上。
图9描绘了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侧视图的示意图。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贴附在管状结构600上的外壳110。管状结构600包括具有端孔635的远侧区域630。外壳110具有可逆地附接的支架810,所述支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其保持所述管附接至鼻插管,所述鼻插管抵靠在使用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患者的鼻子上。
图10描绘了类似于图8和图9中描绘的实施例,其视图中,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表面旨在用于所展示的患者面部附近。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贴附在管状结构600上的外壳110。管状结构600包括具有第一端孔625的第一远侧区域620、以及具有第二端孔635的第二远侧区域630。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可逆地附接的支架800以及第二可逆地附接的支架810,两者的尺寸、形状和位置都使其保持所述管附接至鼻插管,所述鼻插管抵靠在使用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患者的鼻子上。管状结构600包括近侧区域610。在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使用期间,近侧区域610定位于患者的鼻腔通道旁,例如在置于患者的鼻子上的鼻插管附近。近侧区域610包括孔1000。管状结构600包括中心区域和近侧区域610。近侧区域610包括在外壳110内表面内的孔1000。在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使用期间,孔1000定位于患者鼻子附近的区域。
图11描绘了患者130使用时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外壳110。鼻插管220定位于外壳110下方的患者鼻孔附近。所述外壳上的支架800使鼻插管220的管保持在相对于患者鼻子的位置。所述外壳包括第一易碎区域1100和第二易碎区域1110,其中,所述易碎区域中的每一者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允许移除外壳110的边缘中的一段。一些实施例包括在外壳内的多个易碎区域,所述易碎区域中的每一者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定位一段管。易碎区域中的每一者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在再呼吸补氧装置的使用期间将一段管保持在相对于患者面部的位置上。例如,管的一个区域可以保持在适当位置,以将管的端部区域定位在相对于患者鼻子的位置上。例如,管的一个区域可以保持在适当位置,以将附接的鼻插管定位在抵靠患者鼻子的位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的外壳包括具有第一边缘的第一区段;具有第二边缘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二边缘的尺寸和形状与第一边缘可逆地配合;以及贴附在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之间的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被定位成使第一区段与第二区段相对于彼此移动。图12描绘了患者130使用时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所述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具有第一边缘的第一区段110A;具有第二边缘的第二区段110B,所述第二边缘的尺寸和形状与第一边缘可逆地配合;以及贴附在第一区段110A与第二区段110B之间的铰链机构1200,所述铰链机构1200定位成使第一区段110A与第二区段110B相对于彼此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被配置为在允许第一区段维持在相对于患者面部的位置上的同时允许第二区段背离第一区段摆动。所述铰链区域可以例如被配置为允许第二区段相对于第一区段充分移动,以便允许保健提供者触及患者的鼻子。例如,保健提供者可能希望在不妨碍整个外壳的情况下调整鼻插管的位置或清洁患者鼻部区域。
图13展示了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所述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具有第一区段110A、第二区段110B以及铰链区域1200的外壳。铰链区域1200一端贴附在第一区段110A上,而第二端贴附在第二区段110B上。在图13的展示中,铰链区域1200处于关闭位置。第一区段110A与第二区段110B被定位成使其各自边缘彼此相邻,从而形成外壳,所述外壳将来自鼻插管220的氧气保留在其内部容积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被定位成边缘重叠的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结构,所述边缘被配置为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缩小外壳。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被定位成形成外壳的多个结构,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其中,所述多个结构包括重叠边缘,所述重叠边缘被配置为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图14描绘了具有外壳110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所述外壳包括多个结构1400A、1400B、1400C等。形成了外壳的多个结构1400A、1400B、1400C等在本文参考的图中被统称为“结构1400”。外壳110的最接近患者130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的结构1400A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患者130的皮肤表面可逆地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包括下边缘,所述下边缘被定位成在患者的下鼻部与上唇之间的位置处与患者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
一些实施例包括用于鼻插管的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被定位成将鼻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孔附近。图14示出的实施例例如包括一体地附接的鼻插管220。一些实施例包括具有用于鼻插管的可逆地附接的支架的外壳。一些实施例包括用于鼻插管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可逆地附着于在患者面部上的鼻子底部与嘴部顶部之间的区域(例如,见图18)。
外壳110包括多个结构1400,在所述结构1400之间具有重叠边缘。出于展示的目的,所述重叠边缘在图14中以虚线示出。结构1400及其各自的重叠边缘被配置成其尺寸、形状和位置使其允许所述结构的边缘相对于彼此移动。所述结构的边缘例如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滑动以扩大或缩小外壳的内部容积的表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结构被配置为重叠片。
外壳的一些实施例包括被定位成边缘重叠的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结构,并且进一步包括贴附在多个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结构上的框架。例如,所述框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可以使得所述结构在这些结构的重叠端部随着外壳扩大或缩小进行运动的过程中相对于彼此稳定。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是柔性的。例如,框架可以由可弯曲塑料材料制造。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是可扩张的。例如,框架可以包括具有重叠边缘的多个部件,所述重叠边缘伴随外壳的扩大与收缩而相对于彼此滑动。
例如,保健专业人员可以利用扩大或缩小外壳来为特定患者定制再呼吸补氧装置的内部容积的配置和尺寸。例如,儿科患者可能需要内部容积与成人患者不同的再呼吸补氧装置以及相应的尺寸不同的外壳。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结构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以限定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积约为患者潮气量的25%-50%。在其中再呼吸补氧装置的外壳由身体尺寸不同的患者(例如儿科患者以及成人患者)使用的实施例中,医疗机构可以仅需要存储单个的、可调节的再呼吸补氧装置的模型而用于所有患者。
图15描绘了患者130使用时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的前视图。所述再呼吸补氧装置100包括外壳110并与鼻插管220一起使用。外壳110包括多个结构1400,在所述结构1400之间具有重叠边缘。结构1400被配置为当由使用者(例如保健工作者)操作时通过沿着外壳110的重叠边缘可逆地滑动来使其扩大。一些实施例包括贴附在所述结构上的框架。一些实施例包括可逆地贴附在所述结构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被定位和配置为阻碍所述结构的相对运动,例如在保健提供者为特定患者使用而准确地设定外壳尺寸之后。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具有多个结构的外壳,所述多个结构通过铰链机构彼此贴附,所述铰链机被构配置为允许所述结构相对于彼此移动并因此改变外壳的内部容积。例如,图16描绘了包括外壳110的再呼吸补氧装置100,所述外壳具有整合到外壳110中的三个结构1400A、1400B和1400C。在所展示的实施例中,三个结构1400A、1400B和1400C被定位成相对于图16的视点形成外壳110的中心1400B、右部1400C以及左部1400A。中心结构1400B具有与左部结构1400A的边缘重叠的边缘。铰链机构1600贴附在中心结构1400B与左部结构1400A之间。铰链机构1600被配置为允许中心结构1400B与左部结构1400A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缩小外壳110的内部容积。中心结构1400B还具有与右部结构1400C的边缘重叠的边缘。外壳110还包括铰链机构1610,所述铰链机构贴附在中心结构1400B与右部结构1400C之间。铰链机构1610被配置为允许中心结构1400B与右部结构1400C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收小外壳110的内部容积。
图17描绘了再呼吸补氧装置100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7中展示的实施例包括由多个结构1400形成的外壳110。外壳110包括中心结构1400B,所述中心结构具有与侧面结构1400A重叠的边缘。出于说明的目的,虚线表示结构的重叠部分。铰链机构1600附接至中心结构1400B与侧面结构1400A两者。铰链机构1600所配置的尺寸、形状、位置和运动范围使其允许中心结构1400B与侧面结构1400A相对于彼此移动。中心结构1400B与侧面结构1400A的相对移动将改变外壳110的内部容积。在一些实施例中,铰链机构包括棘轮部件,所述棘轮部件被配置为使结构之间的相对重叠的滑动最小化。
一些实施例包括用于鼻插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被定位成将鼻插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孔附近。在一些实施例中,附接区域包括用于鼻插管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可逆地贴附在患者面部上的鼻子底部与嘴部顶部之间的区域。
图18描绘了患者130使用时的鼻插管220的支架1800。支架1800在鼻子下方和嘴唇上方的区域附接至患者130的面部。例如,支架可以用可逆的医用粘合剂附接至面部。支架旨在与覆盖患者鼻部区域的再呼吸补氧装置一起使用,但是为了描绘支架的特征,图18中仅单独展示了支架。鼻插管220通过第一夹子1810贴附在支架1800上。用于输入气体供应的、贴附在鼻插管220上的管120通过第二夹子1820贴附在支架1800上。
实例
实例1
使用解剖学上正确的呼吸模拟器来测试由模拟器检测的相对于输送的氧气量的吸入氧气分数(FiO2)。单独使用常规鼻插管以及将如本文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与常规鼻插管组合使用来测试模拟器(参见图6-10及相关文本)。
图19描绘了使用解剖学上正确的呼吸模拟器进行测试的结果。X轴示出了经由导管输送的氧气的量(以升/分钟为单位),相比之下Y轴描绘了由模拟器检测到的吸入氧气百分比分数(FiO2)。实线描绘了单独使用鼻插管的结果,而虚线描绘了鼻插管与再呼吸补氧装置(“储器面罩”)组合使用的结果。图19表明,相对于单独使用导管,再呼吸补氧装置与鼻插管组合使用增加了患者可用的吸入氧气分数(FiO2)。附图还表明,随着氧气输送水平的提高,吸入氧气分数(FiO2)的增加更大。
虽然在本文中已经披露了各个方面和实施例,但其他方面和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披露的各个方面以及实施例是出于说明的目的,不旨在是限制性的,其中真实的范围和精神由所附权利要求书来指示。
Claims (43)
1.一种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鼻部区域,所述内表面限定的内部容积约为所述患者潮气量的25%-50%;所述外壳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用于鼻插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被定位成将所述鼻插管固定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用于所述鼻插管的可逆地附接的支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一体地附接的鼻插管。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用于所述鼻插管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可逆地附着于所述患者面部上的鼻子底部与嘴部顶部之间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易碎区域,所述易碎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定位一段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用于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气体输入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气体输入管包括:
定位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积内的端部区域,所述端部区域的尺寸、形状和位置使其将气体引入所述患者的至少一个鼻孔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至少一个管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管状结构具有在所述内表面内形成孔的第一端、以及在所述外壳远端形成孔的第二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具有在所述内表面内形成孔的中心区域、以及在所述外壳远端形成孔的至少一个第二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具有第一边缘的第一区段;
具有第二边缘的第二区段,所述第二边缘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第一边缘可逆地配合;以及
贴附在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被定位成使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第二区段相对于彼此移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包括:
被定位成边缘重叠的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结构,所述边缘被配置为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外壳。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边缘区域包括下边缘,所述下边缘被定位成在所述患者的下鼻部与上唇之间的某个位置处与所述患者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气体输入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以及
贴附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上的气体排放器,所述气体排放器被定位成将气体引入所述患者的鼻部区域中。
15.一种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的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
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至少一个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具有第一孔的近侧区域、以及具有第二孔的至少一个远侧区域,所述管状结构被定位成允许气体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与所述管状结构外部的区域之间流动;以及
定位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的所述近侧区域中的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积和所述至少一个管状结构的内部容积组合形成约为所述患者潮气量的25%-50%的内部容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包括:
用于鼻插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被定位成将所述鼻插管固定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用于所述鼻插管的可逆地附接的支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一体地附接的鼻插管。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用于所述鼻插管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可逆地附着于所述患者面部上的鼻子底部与嘴部顶部之间的区域。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包括:
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易碎区域,所述易碎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定位一段管。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包括:
用于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气体输入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包括:
被定位成边缘重叠的多个基本上平坦的结构,所述边缘被配置为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外壳。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壳,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边缘区域包括下边缘,所述下边缘被定位成在所述患者的下鼻部与上唇之间的某个位置处与所述患者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至少一个管状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管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管状结构具有在所述内表面内形成孔的第一端、以及在所述外壳远端形成孔的第二端。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至少一个管状结构,包括:
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具有在所述内表面内形成孔的中心区域、以及在所述外壳远端形成孔的至少一个第二端。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气体输入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以及
贴附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上的气体排放器,所述气体排放器被定位成将气体引入所述患者的鼻部区域中。
28.一种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被定位成形成外壳的多个结构,所述外壳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完全覆盖患者的鼻部区域,并且包括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的尺寸和形状使其与所述患者的鼻部区域周围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其中,所述多个结构包括重叠边缘,所述重叠边缘被配置为相对于彼此移动,以扩大或缩小所述外壳的内表面。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结构被配置为重叠片。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结构能够相对于彼此移动,以限定所述外壳的内表面,所述外壳的内部容积约为所述患者潮气量的25%-50%。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用于鼻插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被定位成将所述鼻插管固定在所述患者的鼻孔附近。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用于所述鼻插管的可逆地附接的支架。
33.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一体地附接的鼻插管。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包括:
用于所述鼻插管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可逆地附着于所述患者面部上的鼻子底部与嘴部顶部之间的区域。
35.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贴附在所述多个结构中的一个或多个结构上的框架。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框架是柔性的。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其中,所述框架是可扩张的。
38.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在所述外壳内的多个易碎区域,所述易碎区域中的每一个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定位一段管。
3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用于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气体输入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
4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包括:
所述外壳的下边缘,所述下边缘被定位成在所述患者的下鼻部与上唇之间的某个位置处与所述患者的皮肤区域可逆地配合。
4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管状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管状结构具有在所述内表面内形成孔的第一端、以及在所述外壳远端形成孔的第二端。
42.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进一步包括:
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具有在所述内表面内形成孔的中心区域、以及在所述外壳远端形成孔的至少一个第二端。
4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再呼吸补氧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贴附在所述外壳上的气体输入管的至少一个附接区域;以及
贴附在所述至少一个附接区域上的气体排放器,所述气体排放器被定位成将气体引入所述患者的鼻部区域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019,666 US20170224942A1 (en) | 2016-02-09 | 2016-02-09 | Rebreathing oxygen supplementation device |
US15/019,666 | 2016-02-09 | ||
PCT/US2017/016996 WO2017139365A1 (en) | 2016-02-09 | 2017-02-08 | Rebreathing oxygen supplementation devic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78385A true CN108778385A (zh) | 2018-11-09 |
Family
ID=5949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15283.9A Pending CN108778385A (zh) | 2016-02-09 | 2017-02-08 | 再呼吸补氧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70224942A1 (zh) |
CN (1) | CN108778385A (zh) |
AU (1) | AU2017217409A1 (zh) |
SG (1) | SG11201806257TA (zh) |
TW (1) | TW201729862A (zh) |
WO (1) | WO201713936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064900A1 (en) * | 2008-12-17 | 2018-03-08 | Venkata Buddharaju | Strapless nasal interface device |
US11116929B2 (en) * | 2018-03-12 | 2021-09-14 | 3B Medical, Inc. | Pediatric CPAP mask |
CN110038205A (zh) * | 2019-04-12 | 2019-07-23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 一种口式吸氧装置 |
US10835704B1 (en) * | 2019-05-15 | 2020-11-17 | Applied Research Associates, Inc. | Reusable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 |
US11666722B2 (en) | 2020-03-04 | 2023-06-06 | 3B Medical, Inc. | Nasal cannula without nostril prongs |
US10987480B1 (en) * | 2020-06-24 | 2021-04-27 | 3B Medical, Inc. | Nasal cannula without nostril prongs |
CN113769224B (zh) * | 2021-11-12 | 2022-11-29 | 广东九科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鼻塞式呼吸通气仪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45658A (en) * | 1937-10-15 | 1941-06-17 | Clarence N Erickson | Inhaling device |
US4354488A (en) * | 1980-11-24 | 1982-10-19 |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 Nose mask gas delivery device |
US4454880A (en) * | 1982-05-12 | 1984-06-19 | Rudolph Muto | Nasal hood with open-bottom mixing chamber |
US6196223B1 (en) * | 1998-04-10 | 2001-03-06 | William A. Belfer | Strapless respiratory facial mask for customizing to the wearer's face |
US6328038B1 (en) * | 1998-07-14 | 2001-12-11 | Fred Bruce Kessler | Nasal cannula retainer |
US20040216740A1 (en) * | 1999-02-04 | 2004-11-04 | Remmers John E. | Ventilatory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 |
CN103619391A (zh) * | 2011-06-21 | 2014-03-05 |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 Pap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8218A (en) * | 1978-09-22 | 1981-02-03 | Fischer Charles M | Gas administration scavenging mask |
US5533506A (en) * | 1995-01-13 | 1996-07-09 | Medlife, Inc. | Nasal tube assembly |
US5676133A (en) * | 1995-06-14 | 1997-10-14 | Apotheus Laboratories, Inc. | Expiratory scaven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oxygen control system for post anesthesia care patients |
US6397847B1 (en) * | 1995-09-08 | 2002-06-04 | Respironics, Inc. | Customizable seal, mask with customizable seal and method of using such a seal |
US6763832B1 (en) * | 1999-04-27 | 2004-07-20 | Loma Lind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oxygen |
US8276588B1 (en) * | 2009-10-23 | 2012-10-02 | Sleepnea | Respiratory mask with adjustable shape |
US8893720B2 (en) * | 2011-02-15 | 2014-11-25 | Binyomin A. Cohen | Inhalation apparatus |
US10646675B2 (en) * | 2014-07-31 | 2020-05-12 | Alexander C. Chang | Oxygen masks |
-
2016
- 2016-02-09 US US15/019,666 patent/US2017022494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
- 2017-02-08 AU AU2017217409A patent/AU201721740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2-08 CN CN201780015283.9A patent/CN108778385A/zh active Pending
- 2017-02-08 SG SG11201806257TA patent/SG11201806257TA/en unknown
- 2017-02-08 WO PCT/US2017/016996 patent/WO201713936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2-09 TW TW106104225A patent/TW201729862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45658A (en) * | 1937-10-15 | 1941-06-17 | Clarence N Erickson | Inhaling device |
US4354488A (en) * | 1980-11-24 | 1982-10-19 |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 Nose mask gas delivery device |
US4454880A (en) * | 1982-05-12 | 1984-06-19 | Rudolph Muto | Nasal hood with open-bottom mixing chamber |
US6196223B1 (en) * | 1998-04-10 | 2001-03-06 | William A. Belfer | Strapless respiratory facial mask for customizing to the wearer's face |
US6328038B1 (en) * | 1998-07-14 | 2001-12-11 | Fred Bruce Kessler | Nasal cannula retainer |
US20040216740A1 (en) * | 1999-02-04 | 2004-11-04 | Remmers John E. | Ventilatory stabilization technology |
CN103619391A (zh) * | 2011-06-21 | 2014-03-05 | 雷斯梅德有限公司 | Pap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729862A (zh) | 2017-09-01 |
AU2017217409A1 (en) | 2018-08-09 |
SG11201806257TA (en) | 2018-08-30 |
US20170224942A1 (en) | 2017-08-10 |
WO2017139365A1 (en) | 2017-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78385A (zh) | 再呼吸补氧装置 | |
CN115023156A (zh) | 医用外科口罩 | |
CA2844454C (en) | Exhalation scavenging therapy mask | |
CN1988930B (zh) | 鼻部组件 | |
CN109906097A (zh) | 患者接口、系统和方法 | |
CN109803707B (zh) | 可塌缩导管、患者接口和头戴具连接器 | |
CN1168091A (zh) | 一次性面罩与抽吸导管 | |
US9629975B1 (en) | Ventilation mask | |
CN106687165A (zh) | 组合鼻口通气面罩 | |
KR200466807Y1 (ko) | 휴대용 산소호흡기 | |
TWM461433U (zh) | 呼吸面罩 | |
JP2018512235A (ja) | 汚染物質吸入防止用マスク | |
JP2013524914A (ja) | 呼吸装置に関する改良 | |
US20190001093A1 (en) | Liner for use with respiratory mask | |
US20090293881A1 (en) | Mask for oxygen delivery with medication inlet | |
CN205434627U (zh) | 一种气道装置 | |
CN105056363B (zh) | 呼吸鼻罩 | |
EP3134060B1 (en) |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gas mixture to a child | |
US10413691B2 (en) | Gas storage mask | |
CN106178214A (zh) | 一种婴儿用呼吸罩 | |
KR20200136936A (ko) | 호흡 마스크에 사용하기 위한 라이너 및 유지 부재 | |
US20170028150A1 (en) | Conversion mask | |
CN109937008A (zh) | 通气面罩 | |
JP6357710B2 (ja) | 呼吸用温湿度交換器 | |
CN216022537U (zh) | 双向通气结构及可调节吸入氧浓度的给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008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