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2573B - 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02573B CN108702573B CN201780012260.2A CN201780012260A CN108702573B CN 108702573 B CN108702573 B CN 108702573B CN 201780012260 A CN201780012260 A CN 201780012260A CN 108702573 B CN108702573 B CN 1087025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ibration
- display unit
- control member
- flat panel
- vib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26—Damping by means acting directly on free portion of diaphragm or co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94—Piezoelectric el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40/00—Bending wave transducers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40/05—Aspects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ing and way or means of mounting of exciters to resonant bending wave pa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包括平板和设置在平板的后表面上的多个振动器。将多个振动器设置为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平板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结果,在平板处不容易产生大驻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已经迅速减小。因此,扬声器的厚度和重量也已经减小,并且已经提出使用平板扬声器(FPS)来代替锥形扬声器或与锥形扬声器一起使用。平板扬声器的一系列用途有望增加,平板扬声器不仅可以应用于显示器,还可以应用于展览会等展示的广告栏(poster)等。例如,专利文献1~3均公开了平板扬声器。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2007-143010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2009-159104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号(公布的PCT申请的日文翻译)2002-510182
发明内容
然而,在典型的平板扬声器中,由于受振动板中产生的驻波的影响而存在声音质量劣化的情况,例如,声音中出现闪耀(glare)的情况以及不容易发出特定频带的声音的情况。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使得可以抑制声音质量劣化。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一平板扬声器,包括:平板;以及多个振动器,其设置在平板的后表面上并且使平板振动。多个振动器被设置为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平板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其具有薄板状形状并显示图像;以及多个振动器,布置在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并且使显示单元振动。多个振动器被设置为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实施方式的第一平板扬声器和第一显示装置中,设置在平板或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的多个振动器被设置为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平板或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因此,不容易对平板或显示单元产生大驻波。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二平板扬声器,包括:平板;以及振动器,设置在平板的后表面上并且使平板振动。振动器被设置为避开在通过振动器在平板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第二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单元,其具有薄板状形状并显示图像;以及振动器,其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并且使显示单元振动。振动器被设置为避开在通过振动器在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相应实施方式的第二平板扬声器和第二显示装置中,设置在平板或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的多个振动器被设置为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平板或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因此,不容易对平板或显示单元产生大驻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相应实施方式的第一平板扬声器和第一显示装置,不容易相对于平板或显示单元产生大驻波,从而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根据本发明相应实施方式的第二平板扬声器和第二显示装置,不容易相对于平板或显示单元产生大驻波,从而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应该注意的是,该技术的效果不一定限于在此处描述的效果,并且可以是在文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的侧面构造例。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平板扬声器的后表面构造例。
[图3]示出了当取下图2中的后底壳时平板扬声器的背面的构造例。
[图4]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构造例。
[图5]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构造例。
[图6]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横截面构造例。
[图7]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8]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9]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0]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1]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2]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3]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4]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5]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6]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7]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8]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19]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20]示出了图4中的振动控制构件的平面构造例。
[图21]示出了图5中的横截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22]示出了图1中的平板扬声器的侧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23]示出了图22中的平板扬声器的背面构造例。
[图2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的侧面构造例。
[图25]示出了图24中的平板扬声器的背面构造例。
[图26]示出了当取下图25中的后底壳时平板扬声器的背面的构造例。
[图27]示出了沿图26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构造例。
[图28]示出了图5中的横截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29]示出了图21中的横截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0]示出了图27中的横截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1]示出了图3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2]示出了图27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3]示出了图7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4]示出了图31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5]示出了图32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6]示出了图33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7]示出了图36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8]示出了图36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39]示出了图36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40]示出了图36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41]示出了图36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42]示出了图36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图43]示出了图36中的背面构造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以下描述是本公开的具体示例,并且本公开不限于以下实现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
[构造]
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1。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1的侧面构造例。图2示出了图1中的平板扬声器1的后表面构造例。平板扬声器1还用作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换言之,可以说,显示装置包括内置的平板扬声器1,并且被配置为能够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输出声音。
平板扬声器1包括例如用作振动板的面板部10以及设置在面板部10的后表面上并促使面板部10振动的振动部20。平板扬声器1还包括例如控制振动部20的信号处理器30以及通过旋转部50支持面板部10的支持部40。当支持部40支持面板部10的后表面时,旋转部50调整面板部10的倾斜。旋转部50由例如可旋转地支持面板部10和支持部40的铰链配置成。
振动部20和信号处理器30设置在面板部10的后表面上。面板部10包括位于面板部10的后表面侧的后底壳19,后底壳19保护面板部10、振动部20和信号处理器30。后底壳19由例如平面金属板或树脂板配置成。后底壳19耦合到旋转部50。
图3示出了当取下后底壳19时平板扬声器1的背面的构造例。图4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构造例。图5示出了沿图3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构造例。应该注意的是,图5示出了稍后描述的振动器21(致动器)附近的横截面构造的示例,但是假设该横截面构造具有与另一振动器(例如,振动器22(致动器))附近的横截面构造类似的横截面构造。
面板部10包括例如:显示单元11,其具有薄板状形状,以显示图像;以及内板12(面对板),其设置为面对显示单元11,二者间形成有空隙15。在用作振动板的显示单元11中,例如,显示单元11的边缘可以是圆形的,并且例如,显示单元11的四个拐角可以是圆形的。面板部10还例如包括:玻璃衬底13,其设置成与内板12的后表面接触;以及固定构件14,其设置在显示单元11和内板12之间。
固定构件14用于将显示单元11和内板12彼此固定,并且用作保持空隙15的间隔件。固定构件14例如沿着显示单元11的外边缘设置。固定构件14可以具有的例如柔性能使得当显示单元11振动时,允许显示单元11的端部边缘用作自由端的程度。固定构件14由例如海绵等缓冲层配置成,该缓冲层在两面中的每一面上具有粘合层。
内板12是支持稍后描述的振动器21和22的衬底。内板12例如具有:开口,其在要安装每一个振动器21和22的位置处;以及凸部12A,其设置在该开口周围,以支持稍后描述的固定部23。凸部12A向与显示单元11相反的一侧突出。玻璃衬底13的刚度比内板12的刚度高,并且具有抑制内板12的挠曲或振动的作用。玻璃衬底13在面对凸部12A的位置处具有开口。设置在玻璃衬底13中的开口具有允许凸部12A和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插入其中的尺寸。代替玻璃衬底13,可以提供具有与玻璃衬底13的刚度相当的刚度的树脂衬底。
振动部20包括例如两个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振动器21和振动器22具有共同的配置。振动器21和22被布置成避开当通过振动器21和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范围(例如,20Hz至20kHz)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最容易振动的位置”的示例包括当通过振动器21和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振动时,在显示单元11中出现的最大驻波的波腹的位置。此外,振动器21和22被布置成避开当通过振动器21和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最不容易振动的位置。通过例如使用激光多普勒振动计测量在整个音频范围内的显示单元11的整个表面的振动,来确定显示单元11的振动。振动器21和22例如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横向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可分割比的位置。“不可分割比”的示例包括3:4、5:7、3:7、2:5和7:11。
当从后表面观察显示单元11时,振动器21设置在左侧。当从后表面观察显示单元11时,振动器22设置在右侧。振动器21和22均包括例如音圈、其上缠绕有音圈的骨架(bobbin)以及磁路,并且振动器21和22均用作作为振动源的扬声器致动器。当电信号的声音电流流到音圈时,振动器21和22均根据电磁作用的原理在音圈中生成驱动力。该驱动力通过稍后描述的振动传输构件24传输到显示单元11,从而根据显示单元11中的声电流的变化,生成振动。这促使空气振动,从而改变声压。
振动部20还包括例如用于每个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的固定部23和振动传输构件24。
固定部23具有例如开口23a,开口23a被设置成在固定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插入其中的状态下固定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固定部23还具有例如多个螺钉孔23b,通过每个螺钉孔23b插入螺钉,并且螺钉用于将固定部23固定到凸部12A。例如,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均通过固定部23固定到内板12。除了将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固定到内板12之外,固定部23还可以具有例如作为辐射从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生成的热量的散热器的功能。
振动传输构件24例如与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以及显示单元11的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的骨架接触,并且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和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的骨架。振动传输构件24由至少具有在声波区域(20Hz或更大)中具有回弹性的构件配置成。振动传输构件24由例如热固性树脂、双面胶带或低回弹性聚氨酯等配置成。在振动传输构件24由热固性树脂配置成的情况下,例如,通过穿过进入音圈的电流,在音圈中生成热量,并用热量固化热固性树脂,来形成振动传输构件24。在振动传输构件24由双面胶带配置成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向音圈输入恒定的脉冲信号并用音圈牢固地按压双面胶带,振动传输构件24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并固定到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的骨架。在振动传输构件24由低回弹性聚氨酯配置成的情况下,低弹性聚氨酯优选地在声波区域(20Hz或更大)中具有回弹性特性,并且在低频区域(小于20Hz)中具有追随特性。因此,低回弹性聚氨酯可以追随由外部冲击引起的显示单元11的位移,而不会衰减声音的振动。
顺便提及,面板部10包括例如如图5所示的振动控制构件16。振动控制构件16具有防止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与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之间的干涉引起的驻波的功能。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例如由允许相对于由振动器22生成的振动来控制声波区域(20Hz或更大)中的反射的材料配置成。此外,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由例如允许吸收振动器22生成的振动或混响的材料配置成。振动控制构件16设置在显示单元11和内板12之间的空隙中,即,空隙16中。振动控制构件16至少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和内板12的表面之中的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振动控制构件16例如与内板12的表面接触。
图6示出了振动控制构件16的横截面构造例。振动控制构件16是例如堆叠体,其中,粘合层161(或粘结层166)、海绵层162、基材层163、海绵层164和粘合层165(或粘结层167)从显示单元11侧按此顺序层叠。粘合层161与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接触,并且将振动控制构件16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海绵层162和164是带来上述功能的层。海绵层162和164均由例如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配置成。此时,振动控制构件16包括作为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的海绵,并且还包括将海绵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的粘结层166或粘合层161。
在海绵层162和164均具有高硬度的情况下,声波在海绵层162和164处的反射强。因此,驻波的面内分布不是持平(flat),而是声压趋于上升。在海绵层162和164均具有低硬度的情况下,声波在海绵层162和164处的反射减弱。因此,驻波的面内分布更接近持平,但声压趋于下降。
应该注意的是,在振动控制构件16具有上述功能的情况下,振动控制构件16不限于图6中所示的配置。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包括例如粘结剂或粘合剂,作为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例如,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具有与振动传输构件24或固定部23的配置类似的配置。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是例如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磁片、或固定到显示单元11以及内板12的钩环紧固件。
图7至图16均示出了振动控制构件16的平面构造例。在此处,假设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面对振动器21(第一振动器)的位置是振动点11A(第一振动点),并且面对振动器22(第二振动器)的位置是振动点11B(第二振动点)。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控制构件16将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分成包括振动点11A的分隔区域R1(第一分隔区域)和包括振动点11B的分隔区域R2(第二分隔区域)。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包括例如形成分隔区域R1的振动控制构件16L(第一振动控制构件)以及形成分隔区域R2的振动控制构件16R(第二振动控制构件)。
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包括例如朝向振动点11A突出的多个凸部16a(第一凸部),如图7和图9至图12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包括例如朝向振动点11B突出的多个凸部16b(第二凸部),如图7和图9至图12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包括例如朝向振动点11A突出的一个凸部16a,如图8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包括例如朝向振动点11B突出的一个凸部16b,如图8所示。从抑制驻波的观点来看,振动控制构件16L优选地包括许多凸部16a,并且振动控制构件16R优选地包括许多凸部16a。
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例如形成为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具有作为封闭区域的分隔区域R1,如图7至图11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例如形成为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具有作为封闭区域的分隔区域R2,如图7至图11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L和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例如形成为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具有彼此连通并且作为一个封闭区域的分隔区域R1和分隔区域R2,如图12所示。
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例如成形为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而没有朝向振动点11A突出的位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例如成形为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而没有朝向振动点11B突出的位置,如图13和图14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具有例如其中环形的凸部分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的形状,如图15和图16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具有例如环形的凸部分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的形状,如图15和图16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具有例如与1:1不同的长宽比,如图7至图14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具有例如与1:1不同的长宽比,如图7至图14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L例如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左边缘附近,如图10、图17和图18所示,并且振动控制构件16R例如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右边缘附近,如图10、图17和图18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凸部16a可以在振动控制构件16L中设置显示单元11的左边缘附近,并且多个凸部16b可以在振动控制构件16R中设置显示单元11的右边缘附近。当从显示单元11的中部观察时,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是例如左右对称的,如图7至图18所示。当从显示单元11的中部观察时,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是例如左右对称的,如图7至图18所示。当从显示单元11的中部观察时,振动控制构件16L可以是例如上下对称的,如图7、图10、图13至图18所示。当从显示单元11的中部观察时,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是例如上下对称的,如图7、图10、图13至图18所示。
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例如形成在振动点11A和振动点11B之间,如图19和图20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例如形成为具有X形,其具有的中心设置在连接振动点11A和振动点11B的直线上,如图19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例如形成为具有I形,其具有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振动点11A和振动点11B的直线相交(例如,正交),如图20所示。
振动控制构件16L和振动控制构件16R可以具有例如左右对称的形状,如图7至图14所示。应该注意的是,振动控制构件16可以例如远离内板12的表面设置,如图21所示,只要振动控制构件16具有上述功能即可。
[效果]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1的效果。
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已经迅速减小。因此,扬声器的厚度和重量也已经减小,并且已经提出使用平板扬声器(FPS)来代替锥形扬声器或与锥形扬声器一起使用。平板扬声器的一系列用途有望增加,平板扬声器不仅可以应用于显示器,还可以应用于展览会等展示的广告栏等。
然而,在典型的平板扬声器中,由于受到在振动板中发生的驻波的影响而存在声音质量下降的情况,例如,声音中出现闪耀的情况以及不容易发出特定频带的声音的情况。
同时,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1中或者在内置有平板扬声器1的显示装置中,多个振动器21和22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同时避开当通过多个振动器21和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振动时整个音频范围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因此,相对于显示单元11的大驻波不容易产生。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器21和22被设置成避开当通过振动器21和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最不容易振动的位置。这使得可以为显示单元11生成振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振动器21和22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横向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可分割比的位置处的情况下,对显示单元11不容易发生大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1中或者在内置有平板扬声器1的显示装置中,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由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的振动控制构件16分成包括振动点11A的分隔区域R1和包括振动点11B的分隔区域R2。这防止了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与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之间的干扰引起的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L设置有朝向振动点11A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凸部16a,并且振动控制构件16R设置有朝向振动点11B突出的一个或多个凸部16b的情况下,通过一个或多个凸部16a和一个或多个凸部16b防止发生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L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形成为具有作为封闭区域的分隔区域R1的情况下,防止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R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形成为具有作为封闭区域的分隔区域R2的情况下,防止由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应该注意的是,即使在振动控制构件16L和振动控制构件16R在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上形成为具有彼此连通并且作为一个封闭区域的分隔区域R1和分隔区域R2的情况下,也抑制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并且抑制由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在振动控制构件16L成形为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而没有朝向振动点11A突出的位置的情况下,防止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此外,同样在振动控制构件16R成形为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而没有朝向振动点11B突出的位置的情况下,防止由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在振动控制构件16形成在振动点11A和振动点11B之间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振动控制构件16的布局,防止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与由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11中生成的振动之间的干涉引起的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L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左边缘附近,并且振动控制构件16R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右边缘附近,并且此外,多个凸部16a在振动控制构件16L中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左边缘附近,并且多个凸部16b在振动控制构件16R中设置在显示单元11的右边缘附近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凸部16a和16b的尺寸等,可以调整声波的方向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L的长宽比与1:1不同,并且进一步地,振动控制构件16R的长宽比与1:1不同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相对于显示单元11的大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L和16R均具有环形凸部分成两个或更多个部分的形状的情况下,可以允许驻波从在振动控制构件16L和16R中每个所形成的空隙中逃逸。因此,不容易发生相对于显示单元11的大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当从平板11的中部观察时,每个振动控制构件16L和16R左右对称且上下对称的情况下,可以使由振动器21生成的声音的特性和由振动器22生成的声音特性彼此等同。结果,可以提高声音质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显示单元11的边缘是圆形的情况下或者在显示单元11的四个角是圆角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相对于显示单元11的大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由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配置成的情况下,声波在振动控制构件16中的反射减弱。这使得驻波的面内分布更接近持平(flat,下降),从而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在振动控制构件16包括海绵作为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并且还包括将海绵固定到显示单元11的后表面的粘结层16f或粘合层16a的情况下,声波在振动控制构件16中的反射减弱。这使得驻波的面内分布更接近,从而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同样在振动控制构件16包括粘附剂或粘合剂作为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的情况下,声波在振动控制构件16中的反射减弱。这使得驻波的面内分布更接近持平,从而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均固定到设置成面对显示单元11的内板12(在显示单元11与内板12之间形成预定空隙)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向显示单元11传输每个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的振动。因此,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与内板12接触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加振动控制构件16的振动控制功能。因此,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应该注意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振动控制构件16远离内板12设置的情况下,可以预期通过自重来实现振动控制效果。
<2、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支持部40和旋转部50,例如,如图22和图23所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后底壳19设置有凹部32,用于将平板扬声器1悬挂在设置在墙壁上的挂钩等上。应该注意的是,在平板扬声器2放置在桌面支架上的情况下,可以不存在上述凹部32。
<3、第二实施方式>
[构造]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2。图2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2的侧面构造例。图25示出了图24中的平板扬声器2的背面构造例。平板扬声器2还用作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换言之,可以说,显示装置包括内置的平板扬声器2,并且被配置为能够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输出声音。
平板扬声器2包括例如用作振动板的面板部60以及设置在面板部60的后表面上并促使面板部60振动的振动部70。平板扬声器2还包括例如支持部80,其中,内置有控制振动部70的信号处理电路81。支持部80通过旋转部90固定到后底壳69。当支持部80支持面板部60的后表面时,旋转部90调整面板部60的倾斜。旋转部90由例如可旋转地支持面板部60和支持部80的铰链配置成。
图26示出了当取下后底壳69时平板扬声器2的背面的构造例。图27示出了沿图26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构造例。
面板部60例如包括:显示单元61,其具有薄板状形状,以显示图像;以及振动控制构件16,其固定到显示单元61的后表面。振动控制构件16具有防止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61中生成的振动与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61中生成的振动之间的干涉引起的驻波的功能。振动控制构件16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配置类似的配置。
与前述实施方式一样,振动部70包括例如两个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当从后表面观察显示单元61时,振动器21设置在左侧。当从后表面观察显示单元61时,振动器22设置在右侧。振动部70还包括将信号处理电路81和两个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电耦接在一起的布线板71。例如,柔性布线板耦接到布线板71,并且两个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和信号处理电路81通过该柔性布线板电耦接。
对于每个振动器,振动部70还包括例如固定部72、固定构件73和振动传输构件24。固定部72具有例如开口72a,开口72a被设置成在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插入其中的状态下固定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例如,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均通过固定部72和固定构件73固定到显示单元61的后表面。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均相对于显示单元61的后表面,由固定构件73固定到与面对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的位置不同的位置。除了将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固定到显示单元61的后表面之外,固定部73可以用作例如辐射由振动器21或振动器22生成的热量的散热器。固定构件73用于将显示单元61和固定部72彼此固定。当显示单元61振动时,固定构件73可以在避免显示单元61的振动衰减的程度上具有例如柔性。固定构件73由例如在两面中的每一面上具有粘合层的海绵配置成。
[效果]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平板扬声器2中或者在内置有平板扬声器2的显示装置中,显示单元61的后表面由固定到显示单元61的后表面的振动控制构件16分成包括振动点11A的分隔区域R1和包括振动点11B的分隔区域R2。这防止了由振动器21在显示单元61中生成的振动与振动器22在显示单元61中生成的振动之间的干扰引起的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应该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振动控制构件16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振动控制构件16所获得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均相对于显示单元61的后表面而固定在与面对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因此,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均与显示单元61一起振动,因此,可归因于共振的振幅增加,这使得可以增加低频区域的输出。
<4、各个实施方式共同的变形例>
[变形例A]
例如,在前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的每一个中,可以提供没有显示功能的平板17或平板63,来代替显示单元11或显示单元61,如图28、图29和图30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前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的每一个中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变形例B]
在前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的每一个中,振动器(致动器)的数量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个。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振动器20可以包括三个振动器(振动器21和22以及振动器25),例如,如图31所示。此外,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振动器70可以包括三个振动器(振动器21、22和25),例如,如图32所示。在这些情况下,第三振动器(振动器25)例如位于振动器21和振动器22之间,如图31和图32所示。振动器25(致动器)具有与振动器21的配置类似的配置。
图33示出了本变形例中的振动控制构件16的背面构造例。在本变形例中,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中,面对振动器25的位置被设置为振动点11D。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控制构件16D将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分隔出包括振动点11D的分隔区域R3,并固定到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振动控制构件16D具有与振动控制构件16L或振动控制构件16R的配置类似的配置。因此,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获得与上述前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的每一个中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变形例C]
在前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的每一个中,振动器(致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例如,振动器20或振动器70可以包括一个振动器(振动器25),例如,如图34和图35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当振动器25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中生成振动时,振动器25被设置成避开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此外,当振动器25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中生成振动时,振动器25被设置成避开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最不容易振动的位置。例如,通过例如使用激光多普勒振动计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测量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整个表面的振动,来确定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振动。振动器25设置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横向和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可分割比的位置。“不可分割比”的示例包括3:4、5:7、3:7、2:5和7:11。
在本变形例中,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中,面对振动器25的位置被设置为振动点11D。在这种情况下,振动控制构件16D将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分隔出包括振动点11D的分隔区域R3,并固定到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
在本变形例中,振动控制构件16D具有防止由振动器25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的功能。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由例如允许在声波区域(20Hz或更大)中对由振动器25生成的振动的反射进行控制的材料配置成。此外,振动控制构件16D例如可以由允许吸收振动器25生成的振动或混响的材料配置成。
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包括例如朝向振动点11D突出的多个凸部16d(第三凸部),如图36和图38至图40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包括例如朝向振动点11D突出的一个凸部16d,如图37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例如形成为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上具有作为封闭区域的分隔区域R3,如图36至图42所示。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例如成形为圆环状或多边形环状,而没有朝向振动点11D突出的位置,如图41和图42所示。应该注意的是,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远离内板12的表面设置,只要振动控制构件16D具有与振动控制构件16的功能类似的功能即可。
在本变形例中,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由固定到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的振动控制构件16D分成包括振动点11D的分隔区域R3。这防止了由振动器25在显示单元11、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结果,可以抑制声音质量下降。应该注意的是,在本变形例中的振动控制构件16D具有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振动控制构件16所获得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在本变形例中,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形成在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基本上整个后表面上。例如,如图43所示,在本变形例中,振动控制构件16D可以形成在显示单元61、平板17或平板63的后表面的宽范围内。
尽管在上面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等,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应该注意的是,在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公开的效果不限于在本文中描述的效果。本公开可以具有除在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之外的效果。
应该注意的是,本公开可以采用以下配置。
(1)一种平板扬声器,包括:
平板;以及
多个振动器,其设置在平板的后表面上并且使平板振动,
多个振动器被布置为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平板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2)根据(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多个振动器设置成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平板中生成振动时最不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3)根据(1)或(2)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多个振动器设置在所述平板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具有不可分割比的位置处。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包括:
平板;
多个振动器,其设置在平板的后表面上并且使平板振动;以及
振动控制构件,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固定到所述平板的后表面,并且当在平板的后表面上,面对多个振动器中的第一振动器的位置设置为第一振动点,并且面对多个振动器中的与第一振动器不同的第二振动器的位置设置为第二振动点时,将所述平板的后表面分成包括第一振动点的第一分隔区域和包括第二振动点的第二分隔区域。
(5)根据(4)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具有防止由所述第一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的振动与所述第二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的振动之间的干涉引起的驻波的功能。
(6)根据(4)或(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
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包括形成第一分隔区域的第一振动控制构件和形成第二分隔区域的第二振动控制构件,
所述第一振动控制构件包括朝向第一振动点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凸部,并且
所述第二振动控制构件包括朝向第二振动点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部。
(7)根据(6)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一分隔区域设置在平板的左边缘附近,
所述第二分隔区域设置在平板的右边缘附近,
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凸部在第一分隔区域中设置平板的左边缘附近,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凸部在第二分隔区域中设置平板的右边缘附近。
(8)根据(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一分隔区域的长宽比与1:1不同,并且
所述第二分隔区域的长宽比与1:1不同。
(9)根据(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由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配置成,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包括作为所述柔性构件的海绵并且还包括将海绵固定到平板的后表面的粘结层或粘合层。
(10)根据(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由自立性差的柔性构件配置成,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包括粘结剂或粘合剂作为所述柔性构件。
(11)根据(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还包括面对板,所述面对板设置成面对所述平板,在所述面对板与所述平板之间形成有预定空隙,
每个振动器固定到所述面对板。
(12)根据(1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与所述面对板接触。
(13)根据(1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离开所述面对板设置。
(14)根据(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每个振动器相对于所述平板的后表面固定在与面对所述振动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15)一种平板扬声器,包括:
平板;以及
振动器,其设置在平板的后表面上并且使平板振动,
所述振动器被布置为避开在通过振动器在平板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16)根据(1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还包括振动控制构件,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固定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并且当在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面对振动器的位置设置为振动点时,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分成包括振动点的分隔区域。
(17)根据(16)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具有防止由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的功能。
(18)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具有薄板状形状并显示图像;以及
多个振动器,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并且使显示单元振动,
多个振动器,被布置为避开在多个振动器在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19)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其具有薄板状形状并显示图像;以及
振动器,其设置在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并且促使显示单元振动,
振动器被布置为避开在通过振动器在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最容易在整个音频范围内振动的位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2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2016-253665和2017年5月1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7-099449的权益,这两个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都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Claims (16)
1.一种平板扬声器,包括:
平板;
多个振动器,布置在所述平板的后表面上并且使所述平板振动,
所述多个振动器被布置成避开在由所述多个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频率范围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其中,所述最容易振动的位置为在所述平板中出现的最大驻波的波腹的位置;
面对板,所述面对板布置成面对所述平板且在所述面对板与所述平板之间形成有预定空隙;以及
振动控制构件,所述振动控制构件被固定到所述平板的后表面并且与所述面对板接触,并且当在所述平板的后表面上,面对第一振动器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一振动点并且面对与所述第一振动器不同的第二振动器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二振动点时,将所述平板的后表面分成包括所述第一振动点的第一分隔区域和包括所述第二振动点的第二分隔区域,
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分隔区域的第一振动控制构件和形成所述第二分隔区域的第二振动控制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多个振动器被布置成避开在由所述多个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振动时在所述整个音频频率范围内最不容易振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多个振动器被布置在所述平板的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上具有不可分割比的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具有防止由所述第一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的振动与所述第二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的振动之间的干涉引起的驻波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一振动控制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一振动点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凸部,并且
所述第二振动控制构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振动点突出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凸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一分隔区域与所述平板的左边缘邻近而布置,
所述第二分隔区域与所述平板的右边缘邻近而布置,
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凸部在所述第一分隔区域中与所述平板的左边缘邻近而布置,并且
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凸部在所述第二分隔区域中与所述平板的右边缘邻近而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
所述第一分隔区域具有与1:1不同的长宽比,并且
所述第二分隔区域具有与1:1不同的长宽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由自支持性差的柔性构件构成,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包括海绵作为所述柔性构件并且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海绵固定到所述平板的后表面的粘结层或粘合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由自支持性差的柔性构件构成,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包括粘结剂或粘合剂作为所述柔性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
每个所述振动器固定到所述面对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离开所述面对板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每个所述振动器相对于所述平板的后表面而固定在与面对所述振动器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13.一种平板扬声器,包括:
平板;
一个振动器,布置在所述平板的后表面上并且使所述平板振动,
所述振动器被布置成避开在由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频率范围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其中,所述最容易振动的位置为在所述平板中出现的最大驻波的波腹的位置;
面对板,所述面对板布置成面对所述平板且在所述面对板与所述平板之间形成有预定空隙;以及
振动控制构件,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固定到所述平板的后表面并且与所述面对板接触,并且当在所述平板的后表面上,面对所述振动器的位置被设定为振动点时,将所述平板的后表面分隔成包括所述振动点的分隔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板扬声器,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具有防止由所述振动器在所述平板中生成的振动引起的驻波的功能。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被成型为薄板状并且显示图像;
多个振动器,布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并且使所述显示单元振动;
所述多个振动器被布置成避开在由所述多个振动器在所述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频率范围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其中,所述最容易振动的位置为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出现的最大驻波的波腹的位置;
面对板,所述面对板布置成面对所述显示单元且在所述面对板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形成有预定空隙;以及
振动控制构件,所述振动控制构件被固定到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并且与所述面对板接触,并且当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面对第一振动器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一振动点并且面对与所述第一振动器不同的第二振动器的位置被设定为第二振动点时,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分成包括所述第一振动点的第一分隔区域和包括所述第二振动点的第二分隔区域,
其中,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分隔区域的第一振动控制构件和形成所述第二分隔区域的第二振动控制构件。
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被成型为薄板状并且显示图像;
一个振动器,布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并且使所述显示单元振动,
所述振动器被布置成避开在由所述振动器在所述显示单元中生成振动时在整个音频频率范围内最容易振动的位置,其中,所述最容易振动的位置为在所述显示单元中出现的最大驻波的波腹的位置;
面对板,所述面对板布置成面对所述显示单元且在所述面对板与所述显示单元之间形成有预定空隙;以及
振动控制构件,所述振动控制构件固定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并且与所述面对板接触,并且当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上,面对所述振动器的位置被设定为振动点时,将所述显示单元的后表面分隔成包括所述振动点的分隔区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53665 | 2016-12-27 | ||
JP2016253665 | 2016-12-27 | ||
JP2017-099449 | 2017-05-19 | ||
JP2017099449 | 2017-05-19 | ||
PCT/JP2017/041065 WO2018123310A1 (ja) | 2016-12-27 | 2017-11-15 | フラットパネルスピーカおよび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02573A CN108702573A (zh) | 2018-10-23 |
CN108702573B true CN108702573B (zh) | 2021-11-26 |
Family
ID=6270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12260.2A Active CN108702573B (zh) | 2016-12-27 | 2017-11-15 | 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15740B2 (zh) |
EP (1) | EP3407623B1 (zh) |
JP (4) | JP6489291B2 (zh) |
CN (1) | CN108702573B (zh) |
WO (1) | WO20181233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55559B1 (ko) * | 2017-12-26 | 2022-10-1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548686B1 (ko) * | 2018-06-28 | 2023-06-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594577B1 (ko) * | 2018-08-22 | 2023-10-2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530589B1 (ko) * | 2018-09-20 | 2023-05-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
KR102514184B1 (ko) * | 2018-09-28 | 2023-03-24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2540217B1 (ko) * | 2018-10-23 | 2023-06-0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JP2020092306A (ja) * | 2018-12-04 | 2020-06-1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 スピーカ装置 |
JPWO2020213375A1 (zh) | 2019-04-16 | 2020-10-22 | ||
WO2020217872A1 (ja) | 2019-04-23 | 2020-10-2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
DE112020002249T5 (de) | 2019-05-08 | 2022-01-20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Signal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signalverarbeitungsverfahren, programm und videoanzeigevorrichtung |
KR102663578B1 (ko) * | 2019-06-24 | 2024-05-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KR102653775B1 (ko) * | 2019-07-04 | 2024-04-01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US12094475B2 (en) | 2019-07-19 | 2024-09-17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CN114145010B (zh) * | 2019-07-31 | 2024-09-17 | 索尼集团公司 | 显示设备 |
JP7269135B2 (ja) * | 2019-08-29 | 2023-05-08 | フォルシアクラリオ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振動出力装置 |
WO2021090770A1 (ja) | 2019-11-06 | 2021-05-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信号処理装置、信号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
KR20210086304A (ko) | 2019-12-31 | 2021-07-08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US12096195B2 (en) | 2020-01-24 | 2024-09-17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Display device and speaker device |
KR20220019140A (ko) | 2020-08-06 | 2022-02-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JP7234341B2 (ja) | 2020-12-31 | 2023-03-07 |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 装置及び振動発生装置 |
CN113225649B (zh) * | 2021-04-26 | 2022-07-12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音频发声传播系统及具有其的音频设备 |
CN118285116A (zh) * | 2021-11-24 | 2024-07-02 | Agc株式会社 | 带激励器振动板以及车辆用窗玻璃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5454A (zh) * | 1995-09-02 | 1998-10-07 |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 音响设备 |
JP2010081142A (ja) * | 2008-09-25 | 2010-04-08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パネル状スピーカー |
WO2014184994A1 (ja) * | 2013-05-15 | 2014-11-2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音声出力装置、音声出力方法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
CN104469567A (zh) * | 2013-09-25 | 2015-03-2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扬声器及显示器 |
EP2884765A1 (en) * | 2012-08-10 | 2015-06-17 | Kyocera Corporation | Acoustic generator, acoustic gen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CN105096778A (zh) * | 2014-05-20 | 2015-11-2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69527U (zh) | 1973-10-26 | 1975-06-20 | ||
JPS5588499A (en) | 1978-12-26 | 1980-07-04 | Sony Corp | Flat-type speaker |
JPS6140099U (ja) | 1984-08-16 | 1986-03-13 |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 圧電スピ−カ |
KR19990037667A (ko) | 1995-09-02 | 1999-05-25 | 헨리 에이지마 | 진동 트랜스듀서 |
EP0969691B1 (en) | 1998-01-16 | 2012-06-13 | Sony Corporation | Speak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speaker |
CN1287766B (zh) | 1998-01-20 | 2010-06-23 |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 具有板元件的主动式声音装置 |
JP3838962B2 (ja) | 2002-10-07 | 2006-10-25 |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 スピーカ一体型ディスプレイの製造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
JP2004343362A (ja) | 2003-05-15 | 2004-12-02 | Alps Electric Co Ltd | 平面スピーカ |
JP4177249B2 (ja) | 2003-12-26 | 2008-11-05 |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 音響再生装置 |
GB0405475D0 (en) | 2004-03-11 | 2004-04-21 | New Transducers Ltd | Loudspeakers |
JP4086823B2 (ja) | 2004-09-03 | 2008-05-14 |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 パネル型スピーカ、スピーカ一体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電子装置 |
JP4032395B2 (ja) | 2005-03-07 | 2008-01-16 |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 エキサイターおよび平面型スピーカ |
JP4645423B2 (ja) | 2005-11-22 | 2011-03-09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
JP5069527B2 (ja) | 2007-09-14 | 2012-11-07 | 箔座株式会社 | 金箔パッケージ |
JP2009100223A (ja) | 2007-10-16 | 2009-05-07 | Kenwood Corp |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スピーカ |
JP5192799B2 (ja) | 2007-12-25 | 2013-05-0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設置用パネル |
CA2757924A1 (en) | 2009-04-08 | 2010-10-14 | Mei, Inc. | Characterizing items of currency |
JP2011123696A (ja) | 2009-12-11 | 2011-06-23 | Jvc Kenwood Holdings Inc | スピーカ装置 |
JP2011211574A (ja) | 2010-03-30 | 2011-10-20 | Panasonic Corp | スピーカ用振動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ピーカ |
CN103535053B (zh) | 2011-05-17 | 2017-03-2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平面型扬声器以及av设备 |
TW201312922A (zh) | 2011-09-13 | 2013-03-16 | Chief Land Electronic Co Ltd | 能量轉換模組 |
JP2014072711A (ja) * | 2012-09-28 | 2014-04-21 | Kyocera Corp |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2014123812A (ja) * | 2012-12-20 | 2014-07-03 | Kyocera Corp |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2014127767A (ja) * | 2012-12-25 | 2014-07-07 | Kyocera Corp |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WO2015105197A1 (ja) | 2014-01-11 | 2015-07-16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電子機器 |
JP6140099B2 (ja) | 2014-04-21 | 2017-05-31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エンコード方法、エンコード装置及びエンコードプログラム |
-
2017
- 2017-11-15 WO PCT/JP2017/041065 patent/WO201812331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1-15 JP JP2018539924A patent/JP6489291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1-15 EP EP17887051.5A patent/EP3407623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1-15 CN CN201780012260.2A patent/CN10870257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1-15 US US16/070,853 patent/US111157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2-28 JP JP2019035155A patent/JP7051737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10-25 JP JP2021174189A patent/JP7351330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0-31 JP JP2022174643A patent/JP7260049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5454A (zh) * | 1995-09-02 | 1998-10-07 | 新型转换器有限公司 | 音响设备 |
JP2010081142A (ja) * | 2008-09-25 | 2010-04-08 |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 パネル状スピーカー |
EP2884765A1 (en) * | 2012-08-10 | 2015-06-17 | Kyocera Corporation | Acoustic generator, acoustic genera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WO2014184994A1 (ja) * | 2013-05-15 | 2014-11-2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音声出力装置、音声出力方法および映像表示装置 |
CN104469567A (zh) * | 2013-09-25 | 2015-03-2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扬声器及显示器 |
CN105096778A (zh) * | 2014-05-20 | 2015-11-25 |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23310A1 (ja) | 2018-07-05 |
JPWO2018123310A1 (ja) | 2019-01-31 |
EP3407623A4 (en) | 2019-04-03 |
US11115740B2 (en) | 2021-09-07 |
JP7051737B2 (ja) | 2022-04-11 |
EP3407623B1 (en) | 2020-05-27 |
JP7260049B2 (ja) | 2023-04-18 |
EP3407623A1 (en) | 2018-11-28 |
JP2019110588A (ja) | 2019-07-04 |
JP6489291B2 (ja) | 2019-03-27 |
JP2023002796A (ja) | 2023-01-10 |
US20190028787A1 (en) | 2019-01-24 |
JP2022009473A (ja) | 2022-01-14 |
CN108702573A (zh) | 2018-10-23 |
JP7351330B2 (ja) | 2023-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02573B (zh) | 平板扬声器和显示装置 | |
JP7322712B2 (ja) | 表示装置 | |
JP6563248B2 (ja) | 表示装置 | |
EP3054702B1 (en) | Speakers and headphones related to vibrations in an audio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 |
KR101817102B1 (ko) | 패널 진동형 음향 발생 표시 장치 | |
JP5810328B2 (ja) | 圧電型音響変換器 | |
JP4924839B2 (ja) | スピーカ、画像素子保護スクリーン、端末装置の筐体、および端末装置 | |
US8503700B2 (en) | Piezoelectric acoustic transducer | |
JP4933422B2 (ja) | ラウドスピーカ | |
KR20070084055A (ko) | 패널 음향 트랜듀서, 및 투명 패널 음향 트랜듀서를 포함한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WO2016080387A1 (ja) | 音響発生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US11407007B2 (en) | Mini subwoofer double drive low-frequency vibrator | |
JP2014127749A (ja) | 音響発生器、音響発生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JP2005217778A (ja) | パネルスピーカ | |
JP4302468B2 (ja) | 表示装置用重低音スピーカ | |
CN114512054A (zh) | 支撑箱体及显示装置 | |
JP2009164734A (ja) | 平面スピーカ | |
TW201220856A (en) | A suspension of multi-functional micro speaker and multi-functional micro speaker using the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