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2481A -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82481A CN107682481A CN201710911987.6A CN201710911987A CN107682481A CN 107682481 A CN107682481 A CN 107682481A CN 201710911987 A CN201710911987 A CN 201710911987A CN 107682481 A CN107682481 A CN 10768248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creen
- terminal
- oled
- mobile terminal
- curt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包含:OLED屏幕,所述OLED屏幕覆盖终端的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本发明实现的移动终端在360度范围内全屏幕,扩展了移动终端屏幕的利用空间,视觉效果更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终端显示屏,是终端的重要组成部件,当前的终端显示屏,为了加强与用户的交互,终端屏幕多采用触摸屏。
触控屏(Touch panel)又称为触控面板,是可接收触头等输入讯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结装置,可用以取代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控屏的改进,一直是终端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早期手机触摸屏技术,采用传统的“模拟四线电阻式触摸屏”技术,这种触摸屏由两层涂有透明导电物质的玻璃和塑料构成,手指触摸的表面是一个硬涂层,用以保护下面的PET(聚脂薄膜)层,在表面保护硬涂层和玻璃底层之间有两层透明导电层ITO(氧化铟,弱导电体),分别对应X、Y轴,它们之间用细微透明的绝缘颗粒绝缘,触摸产生的压力会使两导电层接通,按压不同的点时,该点到输出端的电阻值也不同,因此会输出与该点位置相对应的电压信号(模拟量),经A/D转换后即可获取X、Y的坐标值。这就是电阻技术触摸屏的最基本原理,此类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因为价格低、易于生产,现在还用于低端的手机中。
现在市场上具体应用得比较前端的是采用TOUCH LENS技术的一种触摸屏,中文俗称为“镜面式触摸屏”“、纯平触摸屏”等,现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以苹果iPhone为主要推动力量,它分为电阻式和电容式,iPhone就是用电容式技术的,此前市场上应用比较多的是电阻式,其工作原理同传统电阻式触摸屏一样。
TOUCH LENS的主要特点:(1)触摸面板与手机机壳表面完全平整、结构密封、防灰尘;(2)能加工不规则形状,以将手机外观设计得更美观;(3)手写顺滑、手感舒服,屏面清洁、外观漂亮,材质过硬,不容易破碎;(4)因为上下电极层都是膜结构,厚度比传统触摸屏更薄,对于结构设计颇具优势。
手机触摸屏分为两种:电阻屏和电容屏,目前流行的触摸屏多数都为lens屏,就是纯平电阻和镜面电容屏,诺基亚多数都为电阻屏的,电容屏的代表为iphone。电阻触屏俗称“软屏”,多用于Windows Mobile系统的手机;电容触屏俗称“硬屏”,如iPhone和G1等机器采用这种屏质的。
电阻触屏额外的屏幕层面反射了大量阳光。电容触摸屏的透光率和清晰度优于四线电阻屏,当然还不能和表面声波屏和五线电阻屏相比电容屏反光严重,而且,电容技术的四层复合触摸屏对各波长光的透光率不均匀,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由于光线在各层间的反射,还造成图像字符的模糊。
电容屏在原理上把人体当作一个电容器元件的一个电极使用,当有导体靠近与夹层ITO工作面之间耦合出足够量容值的电容时,流走的电流就足够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我们知道,电容值虽然与极间距离成反比,却与相对面积成正比,并且还与介质的的绝缘系数有关因此,当较大面积的手掌或手持的导体物靠近电容屏而不是触摸时就能引起电容屏的误动作,在潮湿的天气,这种情况尤为严重,手扶住显示器手掌靠近显示器7厘米以内或身体靠近显示器15厘米以内就能引起电容屏的错误动作
电容屏的另一个缺点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应,这是因为增加了更为绝缘的介质。
电容屏更主要的缺点是漂移:当环境温度湿度改变时,环境电场发生改变时,都会引起电容屏的漂移,造成不准确例如:开机后显示器温度上升会造成漂移:用户触摸屏幕的同时另一只手或身体一侧靠近显示器会漂移;电容触摸屏附近较大的物体搬移后回漂移,你触摸时如果有人围过来观看也会引起漂移;电容屏的漂移原因属于技术上的先天不足,环境电势面(包括用户的身体)虽然与电容触摸屏离得较远,却比手指头面积大的多,他们直接影响了触摸位置的测定此外,理论上许多应该线性的关系实际上却是非线性,如:体重不同或者手指湿润程度不同的人吸走的总电流量是不同的,而总电流量的变化和四个分电流量的变化是非线性的关系,电容触摸屏采用的这种四个角的自定义极坐标系还没有坐标上的原点,漂移后控制器不能察觉和恢复,而且,4个A/D完成后,由四个分流量的值到触摸点在直角坐标系上的XY坐标值的计算过程复杂由于没有原点,电容屏的漂移是累积的,在工作现场也经常需要校准电容触摸屏最外面的矽土保护玻璃防刮擦性很好,但是怕指甲或硬物的敲击,敲出一个小洞就会伤及夹层ITO,不管是伤及夹层ITO还是安装运输过程中伤及内表面ITO层,电容屏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随着手机OLED屏技术的日益成熟,可弯曲屏在市场上被广泛应用。OLED屏有很多优点,比如画质鲜艳、省电、可塑性强、更为纤薄等,并且由于其可弯曲的属性,手机结构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方案,使手机设计的更美观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旨在为移动终端提供一种更优秀的终端屏幕,以使终端屏幕在有限的空间内获得更大的屏幕面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包含OLED屏幕,所述OLED屏幕覆盖终端的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OLED屏幕还覆盖终端的顶侧面和底侧面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方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等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中字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大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以及小于终端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顶侧面、底侧面的总面积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OLED屏幕的内侧设置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粘接固定,所述壳体用于支撑所述OLED屏幕。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拼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壳内腔,所述壳内腔用于设置终端的电池、主板。
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OLED屏幕的背面,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听筒和指纹识别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OLED屏幕的侧面设置音量控制感应区,用于获取手指上下滑动控制音量大小的触摸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或螺丝或反插骨固定连接。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含上述任意一种终端屏幕结构。
本发明实现的移动终端屏幕结构,通过在终端外设置360度的全屏幕,所述屏幕为OLED屏幕,从而使终端的屏幕范围由现有技术中一面增加为两大面四小面,终端屏幕的范围大大增加,从而使原先集中在一个屏幕中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更优的位置,例如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将话筒模块也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使终端前面的屏幕用于显示有效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各实施的终端屏幕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各实施的终端屏幕背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各实施的终端屏幕左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各实施的终端屏幕右侧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各实施的终端屏幕结构剖示图;
图8为本发明各实施的终端屏幕结构爆炸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
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请参阅图1,其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移动终端100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单元101、WiFi模块102、音频输出单元103、A/V(音频/视频)输入单元104、传感器105、显示单元106、用户输入单元107、接口单元108、存储器109、处理器110、以及电源1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移动终端的各个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单元1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1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1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2000(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码分多址2000)、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FDD-LTE(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 lution,频分双工长期演进)和TDD-LTE(Time Division Duplexing-Long Term Evo lution,分时双工长期演进)等。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移动终端通过WiFi模块102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02,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移动终端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在移动终端100处于呼叫信号接收模式、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广播接收模式等等模式下时,将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1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103还可以提供与移动终端1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103可以包括扬声器、蜂鸣器等等。
A/V输入单元1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A/V输入单元1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1041和麦克风1042,图形处理器1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106上。经图形处理器1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101或WiFi模块102进行发送。麦克风1042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记录模式、语音识别模式等等运行模式中经由麦克风1042接收声音(音频数据),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语音)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1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麦克风1042可以实施各种类型的噪声消除(或抑制)算法以消除(或抑制)在接收和发送音频信号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或者干扰。
移动终端1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1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1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106可包括显示面板1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061。
用户输入单元1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移动终端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107可包括触控面板1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072。触控面板1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071上或在触控面板107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触控面板1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10,并能接收处理器1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071。除了触控面板1071,用户输入单元1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071可覆盖显示面板1061,当触控面板1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071与显示面板1061集成而实现移动终端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108用作至少一个外部装置与移动终端100连接可以通过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1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移动终端1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移动终端1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1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1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110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9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10中。
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1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图1未示出,移动终端100还可以包括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的移动终端所基于的通信网络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网络系统为通用移动通信技术的LTE系统,该LTE系统包括依次通讯连接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201,E-UTRAN(Evolved 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演进式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202,EPC(Evolved Packet Core,演进式分组核心网)203和运营商的IP业务204。
具体地,UE201可以是上述终端100,此处不再赘述。
E-UTRAN202包括eNodeB2021和其它eNodeB2022等。其中,eNodeB2021可以通过回程(backhaul)(例如X2接口)与其它eNodeB2022连接,eNodeB2021连接到EPC203,eNodeB2021可以提供UE201到EPC203的接入。
EPC203可以包括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性管理实体)2031,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2032,其它MME2033,SGW(Serving Gate Way,服务网关)2034,PGW(PDN Gate 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2035和PCRF(Policy andCharging Ru les Funct ion,政策和资费功能实体)2036等。其中,MME2031是处理UE201和EPC203之间信令的控制节点,提供承载和连接管理。HSS2032用于提供一些寄存器来管理诸如归属位置寄存器(图中未示)之类的功能,并且保存有一些有关服务特征、数据速率等用户专用的信息。所有用户数据都可以通过SGW2034进行发送,PGW2035可以提供UE 201的IP地址分配以及其它功能,PCRF2036是业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决策点,它为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单元(图中未示)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IP业务204可以包括因特网、内联网、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或其它IP业务等。
虽然上述以LTE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不仅仅适用于LTE系统,也可以适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例如GSM、CDMA2000、WCDMA、TD-SCDMA以及未来新的网络系统等,此处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网络系统,提出本发明方法各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所述屏幕结构为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06的一部分,包含图7所示的OLED屏幕10,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屏幕是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所述OLED屏幕覆盖终端的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从外观上看,OLED屏幕10覆盖终端后,所述终端上包含如图3所示的正面屏幕1、图4所示的背面屏幕2、图5所示的左侧面平面3、图6所示的右侧面屏幕4,所述OLED屏幕10在覆盖到终端之前的状态如图8所示。
首先,本发明中,以用户面对终端为参考,定义有关方位的用词,例如前、后、上、下,终端面向用户的一面为前面或正面,背对用户的一面为背面或后面。
本发明中,由于OLED屏幕柔性的特性,所述OLED屏幕的内侧设置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粘接固定,所述壳体用于支撑所述OLED屏幕。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含图7和图8所示的上壳体8和下壳体9,所述上壳体8和下壳体9通过卡扣或螺丝或反插骨固定连接。壳体的材质不限。所述上壳体8与下壳体9拼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壳内腔,如图7所示,所述壳内腔用于设置终端的电池11、主板12、以及其他零部件。所述上壳体8与下壳体9为U形,为注塑件,边缘部分设置扣合结构以及螺丝固定的区域,根据需要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可以设置加强筋,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壁根据需要设置卡接槽,用于固定设置于壳体内的主板、电池等零部件。
OLED屏幕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并且能够节省电能。
一般而言,OLED可按发光材料分为两种: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也可称为PLED)。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器件的制备工艺不同: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高分子器件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涂印刷工艺。
小分子及高分子OLED在材料特性上可说是各有千秋,但以现有技术发展来看,如作为监视器的信赖性上,及电气特性、生产安定性上来看,小分子OLED处于领先地位。当前投入量产的OLED组件,全是使用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
有机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体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后,若电子自旋(Electron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
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高能阶回到稳态低能阶时,其能量将分别以光子(LightEmission)或热能(Heat Dissipation)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做显示功能;然有机荧光材料在室温下并无法观测到三重态的磷光,故PM-OLED元件发光效率之理论极限值仅25%。
PM-OLED发光原理是利用材料能阶差,将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成光子,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当做发光层或是在发光层中掺杂染料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发光颜色。此外,一般电子与电洞的结合反应均在数十纳秒(ns)内,故PM-OLED的应答速度非常快。
典型的PM-OLED由玻璃基板、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阳极(Anode)、有机发光层(Emitting Material Layer)与阴极(Cathode)等所组成,其中,薄而透明的ITO阳极与金属阴极如同三明治般地将有机发光层包夹其中,当电压注入阳极的空穴(Hole)与阴极来的电子(Electron)在有机发光层结合时,激发有机材料而发光。
而发光效率较佳、普遍被使用的多层PM-OLED结构,除玻璃基板、阴阳电极与有机发光层外,尚需制作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Layer;HTL)、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与电子注入层(ElectronInject Layer;EIL)等结构,且各传输层与电极之间需设置绝缘层,因此热蒸镀(Evaporate)加工难度相对提高,制作过程亦变得复杂。
由于有机材料及金属对氧气及水气相当敏感,制作完成后,需经过封装保护处理。PM-OLED虽需由数层有机薄膜组成,然有机薄膜层厚度约仅1,000~1,500A°(0.10~0.15um),整个显示板(Panel)在封装加干燥剂(Desiccant)後总厚度不及200um(0.2mm),具轻薄之优势。一般OLED的生命周期易受周围水气与氧气所影响而降低。为了减少水气进入组件或排除由工艺中所吸附的水气,一般最常使用的物质为吸水材(Desiccant)。Desiccant可以利用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的方式捕捉自由移动的水分子,以达到去除组件内水气的目的。封装工艺之流程,为了将Desiccant置于盖板及顺利将盖板与基板黏合,需在真空环境或将腔体充入不活泼气体下进行,例如氮气。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盖板与基板这两部分工艺衔接更有效率、减少封装工艺成本以及减少封装时间以达最佳量产速率,已俨然成为封装工艺及设备技术发展的3大主要目标。
具体到本发明,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方形,一般为长方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等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即所述OLED屏幕在终端外围除了顶侧面和底侧面之外的部分形成360度范围内的覆盖,形成全屏终端,使整个终端较大部分部分都属于屏幕范围。当然,本发明并不排除将顶侧面、底侧面也覆盖OLED屏幕,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前作为必备部分的耳机插孔也因为无线耳机的使用而存在可以被取消的前景,以及充电线插口也因为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而存在被取消的可能,喇叭也完全可以移到背面或其他部分。
为了更好的优化屏幕的使用,以及使部分功能更符合人在使用终端时的自然姿势,所述下壳体9对应所述OLED屏幕10的背面,所述下壳体9上设置有听筒和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是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指纹图像。指纹采集仪用到的指纹传感器按采集方式主要分为划擦式和按压式两种,按信号采集原理目前有光学式、压敏式、电容式、电感式、热敏式和超声波式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扫描仪、数字相机等获取指纹图像。听筒,是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传送声音的一种配件,是扬声器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终端正面,对现有终端的正面外形造成破坏,不够美观。本发明将听筒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上,既不影响使用,又不对正面屏幕的外观造成破坏。
如图5所示,所述OLED屏幕的左侧面平面3设置音量控制感应区7,用于获取手指上下滑动控制音量大小的触摸动作。当然所述音量控制感应区也可以设置于右侧面平面4。图6所示,所述OLED屏幕的右侧面平面4上还可以设置电源开关控制感应区。
本发明全屏手机结构的组装流程,先将电池主板等器件装入后壳,将OELD屏展开组装在前壳上,屏和前壳之间用双面胶固定,然后将前壳组件扣合在主板和底壳上,将螺丝柱锁紧前后壳并固定好主板,然后将前壳上的OLED折弯平整贴合在底壳背面及两侧,底壳与屏之间同样用双面胶粘贴。
作为可选的另一实施方式:
所述OLED屏幕除了覆盖终端的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之外,还覆盖终端的顶侧面和底侧面的一部分。即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中字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大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以及小于终端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顶侧面、底侧面的总面积之和。在所述顶侧面、底侧面未覆盖OLED屏幕的部分设置耳机插孔、充电插口等物理物件。
所述OLED屏幕10的内侧设置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粘接固定,所述壳体用于支撑所述OLED屏幕。所述壳体包含上壳体8和下壳体9,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或螺丝或反插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拼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壳内腔,所述壳内腔用于设置终端的电池、主板。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OLED屏幕的背面,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手机听筒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OLED屏幕的侧面设置音量控制感应区,用于获取手指上下滑动控制音量大小的触摸动作。
本实施例实现的移动终端屏幕结构,通过在终端外设置360度的全屏幕,所述屏幕为OLED屏幕,从而使终端的屏幕范围由现有技术中一面增加为两大面四小面,终端屏幕的范围大大增加,从而使原先集中在一个屏幕中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更优的位置,例如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将话筒模块也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使终端前面的屏幕用于显示有效信息。
实施例二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的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该移动终端100还包含一种屏幕结构,所述屏幕结构为图1所示的显示单元106的一部分,包含图7所示的OLED屏幕10,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屏幕是利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屏。所述OLED屏幕覆盖终端的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从外观上看,OLED屏幕10覆盖终端后,所述终端上包含如图3所示的正面屏幕1、图4所示的背面屏幕2、图5所示的左侧面平面3、图6所示的右侧面屏幕4。
首先,本发明中,以用户面对终端为参考,定义有关方位的用词,例如前、后、上、下,终端面向用户的一面为前面或正面,背对用户的一面为背面或后面。
本发明中,由于OLED屏幕柔性的特性,所述OLED屏幕的内侧设置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粘接固定,所述壳体用于支撑所述OLED屏幕。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含图7和图8所示的上壳体8和下壳体9,所述上壳体8和下壳体9通过卡扣或螺丝或反插骨固定连接。壳体的材质不限。所述上壳体8与下壳体9拼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壳内腔,所述壳内腔用于设置终端的电池、主板、以及其他零部件。所述上壳体8与下壳体9为U形,为注塑件,边缘部分设置扣合结构以及螺丝固定的区域,根据需要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可以设置加强筋,上壳体与下壳体的内壁根据需要设置卡接槽,用于固定设置于壳体内的主板、电池等零部件。
OLED屏幕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视角度大,并且能够节省电能。
一般而言,OLED可按发光材料分为两种: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也可称为PLED)。小分子OLED和高分子OLED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器件的制备工艺不同: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高分子器件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涂印刷工艺。
小分子及高分子OLED在材料特性上可说是各有千秋,但以现有技术发展来看,如作为监视器的信赖性上,及电气特性、生产安定性上来看,小分子OLED处于领先地位。当前投入量产的OLED组件,全是使用小分子有机发光材料。
OLED的基本结构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导体特性之铟锡氧化物(ITO),与电力之正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包成如三明治的结构。整个结构层中包括了: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L)与电子传输层(ETL)。当电力供应至适当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产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产生红、绿和蓝RGB三原色,构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TFT 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
有机发光二极体的发光原理和无机发光二极体相似。当元件受到直流电(DirectCurrent;DC)所衍生的顺向偏压时,外加之电压能量将驱动电子(Electron)与空穴(Hole)分别由阴极与阳极注入元件,当两者在传导中相遇、结合,即形成所谓的电子-空穴复合(Electron-Hole Capture)。而当化学分子受到外来能量激发后,若电子自旋(ElectronSpin)和基态电子成对,则为单重态(Sing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荧光(Fluorescence);反之,若激发态电子和基态电子自旋不成对且平行,则称为三重态(Triplet),其所释放的光为所谓的磷光(Phosphorescence)。
当电子的状态位置由激态高能阶回到稳态低能阶时,其能量将分别以光子(LightEmission)或热能(Heat Dissipation)的方式放出,其中光子的部分可被利用当做显示功能;然有机荧光材料在室温下并无法观测到三重态的磷光,故PM-OLED元件发光效率之理论极限值仅25%。
PM-OLED发光原理是利用材料能阶差,将释放出来的能量转换成光子,所以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材料当做发光层或是在发光层中掺杂染料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发光颜色。此外,一般电子与电洞的结合反应均在数十纳秒(ns)内,故PM-OLED的应答速度非常快。
典型的PM-OLED由玻璃基板、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阳极(Anode)、有机发光层(Emitting Material Layer)与阴极(Cathode)等所组成,其中,薄而透明的ITO阳极与金属阴极如同三明治般地将有机发光层包夹其中,当电压注入阳极的空穴(Hole)与阴极来的电子(Electron)在有机发光层结合时,激发有机材料而发光。
而发光效率较佳、普遍被使用的多层PM-OLED结构,除玻璃基板、阴阳电极与有机发光层外,尚需制作空穴注入层(Hole Inject Layer;HIL)、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Layer;HTL)、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 Layer;ETL)与电子注入层(ElectronInject Layer;EIL)等结构,且各传输层与电极之间需设置绝缘层,因此热蒸镀(Evaporate)加工难度相对提高,制作过程亦变得复杂。
由于有机材料及金属对氧气及水气相当敏感,制作完成后,需经过封装保护处理。PM-OLED虽需由数层有机薄膜组成,然有机薄膜层厚度约仅1,000~1,500A°(0.10~0.15um),整个显示板(Panel)在封装加干燥剂(Desiccant)後总厚度不及200um(0.2mm),具轻薄之优势。一般OLED的生命周期易受周围水气与氧气所影响而降低。为了减少水气进入组件或排除由工艺中所吸附的水气,一般最常使用的物质为吸水材(Desiccant)。Desiccant可以利用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的方式捕捉自由移动的水分子,以达到去除组件内水气的目的。封装工艺之流程,为了将Desiccant置于盖板及顺利将盖板与基板黏合,需在真空环境或将腔体充入不活泼气体下进行,例如氮气。值得注意的是,如何让盖板与基板这两部分工艺衔接更有效率、减少封装工艺成本以及减少封装时间以达最佳量产速率,已俨然成为封装工艺及设备技术发展的3大主要目标。
OLED的驱动方式分为有源驱动(主动式驱动)和无源驱动(被动式驱动)。
一、以无源驱动(PM OLED)其分为静态驱动电路和动态驱动电路。
⑴静态驱动方式:在静态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上,一般各有机电致发光像素的阴极是连在一起引出的,各像素的阳极是分立引出的,这就是共阴的连接方式。若要一个像素发光只要让恒流源的电压与阴极的电压之差大于像素发光值的前提下,像素将在恒流源的驱动下发光,若要一个像素不发光就将它的阳极接在一个负电压上,就可将它反向截止。但是在图像变化比较多时可能出现交叉效应,为了避免我们必须采用交流的形式。静态驱动电路一般用于段式显示屏的驱动上。
⑵动态驱动方式:在动态驱动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上人们把像素的两个电极做成了矩阵型结构,即水平一组显示像素的同一性质的电极是共用的,纵向一组显示像素的相同性质的另一电极是共用的。如果像素可分为N行和M列,就可有N个行电极和M个列电极。行和列分别对应发光像素的两个电极。即阴极和阳极。在实际电路驱动的过程中,要逐行点亮或者要逐列点亮像素,通常采用逐行扫描的方式,行扫描,列电极为数据电极。实现方式是:循环地给每行电极施加脉冲,同时所有列电极给出该行像素的驱动电流脉冲,从而实现一行所有像素的显示。该行不再同一行或同一列的像素就加上反向电压使其不显示,以避免“交叉效应”,这种扫描是逐行顺序进行的,扫描所有行所需时间叫做帧周期。
二、有源驱动(AM OLED)
有源驱动的每个像素配备具有开关功能的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LowTemperature Poly-Si Thin Film Transistor,LTP-Si TFT),而且每个像素配备一个电荷存储电容,外围驱动电路和显示阵列整个系统集成在同一玻璃基板上。与LCD相同的TFT结构,无法用于OLED。这是因为LCD采用电压驱动,而OLED却依赖电流驱动,其亮度与电流量成正比,因此除了进行ON/OFF切换动作的选址TFT之外,还需要能让足够电流通过的导通阻抗较低的小型驱动TFT。
具体到本发明,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方形,一般为长方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等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即所述OLED屏幕在终端外围除了顶侧面和底侧面之外的部分形成360度范围内的覆盖,形成全屏终端,使整个终端较大部分部分都属于屏幕范围。当然,本发明并不排除将顶侧面、底侧面也覆盖OLED屏幕,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前作为必备部分的耳机插孔也因为无线耳机的使用而存在可以被取消的前景,以及充电线插口也因为无线充电技术发展而存在被取消的可能,喇叭也完全可以移到背面或其他部分。
为了更好的优化屏幕的使用,以及使部分功能更符合人在使用终端时的自然姿势,所述下壳体9对应所述OLED屏幕10的背面,所述下壳体9上设置有听筒和指纹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是通过专门的指纹采集仪可以采集指纹图像。指纹采集仪用到的指纹传感器按采集方式主要分为划擦式和按压式两种,按信号采集原理目前有光学式、压敏式、电容式、电感式、热敏式和超声波式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扫描仪、数字相机等获取指纹图像。听筒,是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工具传送声音的一种配件,是扬声器的一种。在现有技术中设置在终端正面,对现有终端的正面外形造成破坏,不够美观。本发明将听筒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上,既不影响使用,又不对正面屏幕的外观造成破坏。
如图5所示,所述OLED屏幕的左侧面平面3设置音量控制感应区7,用于获取手指上下滑动控制音量大小的触摸动作。当然所述音量控制感应区也可以设置于右侧面平面4。图6所示,所述OLED屏幕的右侧面平面4上还可以设置电源开关控制感应区。
本发明全屏手机结构的组装流程,先将电池主板等器件装入后壳,将OELD屏展开组装在前壳上,屏和前壳之间用双面胶固定,然后将前壳组件扣合在主板和底壳上,将螺丝柱锁紧前后壳并固定好主板,然后将前壳上的OLED折弯平整贴合在底壳背面及两侧,底壳与屏之间同样用双面胶粘贴。
作为可选的另一实施方式:
所述OLED屏幕除了覆盖终端的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之外,还覆盖终端的顶侧面和底侧面的一部分。即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中字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大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以及小于终端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顶侧面、底侧面的总面积之和。在所述顶侧面、底侧面未覆盖OLED屏幕的部分设置耳机插孔、充电插口等物理物件。
所述OLED屏幕10的内侧设置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粘接固定,所述壳体用于支撑所述OLED屏幕。所述壳体包含上壳体8和下壳体9,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或螺丝或反插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拼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壳内腔,所述壳内腔用于设置终端的电池、主板。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OLED屏幕的背面,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手机听筒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OLED屏幕的侧面设置音量控制感应区,用于获取手指上下滑动控制音量大小的触摸动作。
本实施例实现的移动终端,通过在终端外设置360度的全屏幕,所述屏幕为OLED屏幕,从而使终端的屏幕范围由现有技术中一面增加为两大面四小面,终端屏幕的范围大大增加,从而使原先集中在一个屏幕中的功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更优的位置,例如将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将话筒模块也设置于终端背面的屏幕,使终端前面的屏幕用于显示有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OLED屏幕,所述OLED屏幕覆盖终端的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和右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OLED屏幕还覆盖终端的顶侧面和底侧面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方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等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OLED屏幕在展开时呈中字形,所述屏幕的总面积大于终端正面、背面以及左侧面、右侧面的面积之和、以及小于终端正面、背面、左侧面、右侧面、顶侧面、底侧面的总面积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任意一种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OLED屏幕的内侧设置壳体并与所述壳体粘接固定,所述壳体用于支撑所述OLED屏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壳体包含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拼合在一起后形成一个壳内腔,所述壳内腔用于设置终端的电池、主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下壳体对应所述OLED屏幕的背面,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听筒和指纹识别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OLED屏幕的侧面设置音量控制感应区,用于获取手指上下滑动控制音量大小的触摸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屏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幕结构包含: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卡扣或螺丝或反插骨固定连接。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含权利要求1-9任意一种终端屏幕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11987.6A CN107682481A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911987.6A CN107682481A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82481A true CN107682481A (zh) | 2018-02-09 |
Family
ID=61137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911987.6A Withdrawn CN107682481A (zh) | 2017-09-29 | 2017-09-29 |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82481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66476A (zh) * | 2018-06-29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版及其制作方法、蒸镀方法、显示屏 |
CN109445640A (zh) * | 2018-12-18 | 2019-03-08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
CN109895019A (zh) * | 2019-01-28 | 2019-06-18 |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的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
CN110210349A (zh) * | 2019-05-22 | 2019-09-06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指纹传感器和移动终端 |
CN110401742A (zh) * | 2018-04-25 | 2019-1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曲面显示屏 |
CN110401734A (zh) * | 2018-04-24 | 2019-1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1355828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979051U (zh) * | 2012-12-03 | 2013-06-0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屏手机 |
WO2016065542A1 (zh) * | 2014-10-28 | 2016-05-06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装置 |
CN106325367A (zh) * | 2015-06-25 | 2017-01-1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移动设备 |
-
2017
- 2017-09-29 CN CN201710911987.6A patent/CN10768248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979051U (zh) * | 2012-12-03 | 2013-06-0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触屏手机 |
WO2016065542A1 (zh) * | 2014-10-28 | 2016-05-06 |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装置 |
CN106325367A (zh) * | 2015-06-25 | 2017-01-11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移动设备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01734A (zh) * | 2018-04-24 | 2019-1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 |
CN110401742A (zh) * | 2018-04-25 | 2019-11-0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其曲面显示屏 |
CN108866476A (zh) * | 2018-06-29 | 2018-11-2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版及其制作方法、蒸镀方法、显示屏 |
CN108866476B (zh) * | 2018-06-29 | 2020-03-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掩膜版及其制作方法、蒸镀方法、显示屏 |
US11355707B2 (en) | 2018-06-29 | 2022-06-07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Mask having shielding part within opening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evaporation method and display screen with active area surrounding functional component area |
CN109445640A (zh) * | 2018-12-18 | 2019-03-08 |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具有该显示屏的电子设备 |
CN111355828A (zh) * | 2018-12-24 | 2020-06-30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 |
CN111355828B (zh) * | 2018-12-24 | 2022-03-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及制作方法 |
CN109895019A (zh) * | 2019-01-28 | 2019-06-18 | 霸州市云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的拆卸装置及拆卸方法 |
CN110210349A (zh) * | 2019-05-22 | 2019-09-06 | 上海思立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指纹传感器和移动终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8248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屏幕结构和移动终端 | |
US10983646B2 (en) | Pressure detectable touch input device including display module | |
US8599149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 |
CN107566577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7508952A (zh) | 防水壳体及移动终端 | |
CN107770343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外壳结构和移动终端 | |
CN107203305A (zh) | 快速切换应用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196040A (zh) | 中框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204102493U (zh) | 具有改善的显示器组装结构的电子设备 | |
CN107645606A (zh) |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734260A (zh) |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7844231A (zh)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93362A (zh) | 移动终端 | |
CN107589887A (zh) | 一种应用启动方法及终端 | |
CN107229410A (zh) | 交互操作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KR101212132B1 (ko) | 휴대전자기기 보호케이스 | |
CN109684174A (zh) | 移动终端外观改变方法、控制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07196041A (zh) | 天线装置及三段式移动终端 | |
CN107526493A (zh) | 一种小工具显示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483804A (zh) | 一种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023994A (zh) | 一种侧键结构及具有所述侧键结构的移动终端 | |
CN107566608A (zh) | 一种系统导航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566735A (zh) | 一种双摄像头对焦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9445945A (zh) | 应用程序的内存分配方法、移动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07508368A (zh) | 一种发电装置及带该发电装置的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