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1370B -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641370B CN107641370B CN201711155331.2A CN201711155331A CN107641370B CN 107641370 B CN107641370 B CN 107641370B CN 201711155331 A CN201711155331 A CN 201711155331A CN 107641370 B CN107641370 B CN 10764137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formic acid
- paint
- paraffin
- mix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包括以下步骤:S1、将DBE混合二元酸酯、丙二醇甲醚和石蜡混合,加热溶至透明、无块状物体,得到石蜡熔融混合物;S2、将溶剂油、碳酸二甲酯加入反应缸,边搅拌边加热;S3、在搅拌保温36~42℃状态下,加入石蜡熔融混合物,分散至混合均匀;S4、加入甲醇、二氯甲烷,保温分散均匀后加入甲酸微胶囊、乳化剂继续分散;S5、加入增稠剂、厌恶剂,保温分散至均匀,经过滤出料即得脱漆剂。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制得的脱漆剂,具有以下优点:1.将甲酸双重微胶囊化,避免甲酸腐蚀铁罐,消除腐蚀穿孔隐患;2.优选可快速汽化吸热的抛射剂,降低涂层表面温度,与石蜡、增稠剂协同减缓了产品挥发率和流失率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层或漆膜清除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质量稳定、挥发速率慢、可减缓垂直面和斜面脱漆剂流失、高效脱漆、残留物易清洗干净的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涂装于物体表面而能形成涂膜,具有保护、装饰、标志及其他特殊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涂料将在更多层面提供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强大的功能。然而涂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涂层老化,或因个性化追求美学、功能等方面原因需要清除、重新涂装。
清除旧涂层的有多种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采用机械手段磨除基体表面的涂层、纯色涂料涂覆、激光处理法、火焰烧蚀法和高压水枪冲洗法等。相比而言,化学法更为常用。化学法是利用脱漆剂将漆膜渗透、溶解或与漆膜发生反应,从而达到清除涂层或表面油漆的作用。脱漆剂根据组成可分为碱性脱漆剂、酸性脱漆剂和溶剂型脱漆剂。目前,溶剂型脱漆剂是最常见一种,其主要有氯代烷烃类、苯甲醇类、甲基吡咯烷酮类和酯类等,该类型脱漆剂利用溶剂覆盖、渗透和溶解作用,使漆膜或涂层与基体快速分离。溶剂型脱漆剂一般由主溶剂、助溶剂、活化剂、挥发抑制剂及其他助剂组成。
以二氯甲烷、石蜡为主要成分配制而成的氯化烃类脱漆剂,俗称水冲型脱漆剂,主要用于清除丙烯酸漆、硝基漆、醇酸漆、聚氨酯、部分环氧漆和低温固化双组份油漆,具有脱漆效率高特点。但对于某些环氧漆和汽车烤漆,氯化烃类脱漆剂的脱漆效果差,尤其是对于垂直面、斜漆膜的脱漆,不仅存在脱漆剂流失率大,而且脱漆效率更差。
为了提高脱漆的效率,一方面在制造氯化烃类脱漆剂过程中加入一些亲电性溶剂—活化剂(如甲酸),以加速破坏大分子链段,加强主溶剂对涂层的渗透和溶胀作用,起到加速脱漆的作用。众所周知,市面上的脱漆剂绝大部分采用马口铁作为包装物,在配方中加入有机酸活化剂,长时间贮存会腐蚀罐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为降低或阻止主溶剂的二氯甲烷的挥发,使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停留并渗人旧涂膜中,将涂膜膨胀或溶解咬起,常常加入石蜡作为挥发阻缓剂。然而,石蜡在脱漆过程中,易残留在基体的表面,会影响新漆层对基体的附着力。因此,在使用带有石蜡的脱漆剂时,必须彻底清洗底材表面,把残留的石蜡完全清除,方可重新涂装新涂料。
现有脱漆剂公开的技术研究很多。CN201610712968.6公开了一种低挥发性脱漆剂,使用苯甲醇、甲醇、羟乙基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甲酸、六偏磷酸钠、阴蚀剂、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和辛葵酸甘油酯制得,具有脱漆速度快、效果好、毒性低等特点;CN201510751796.9公开了一种环保稳定的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使用丙烯酸丁酯、二氯甲烷、碳酸二乙酯、松节油、甲醇、甲酸、苯并三氮唑、二甲基亚砜、氯化钙、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过氧化氢、石蜡、有机玻璃粉、水溶性纤维素、蒸馏水和稳定助剂制成,具有环保、脱漆效率高、性质稳定、挥发性小的特点;(熊金平等,“高效脱漆剂的研制”《现代涂料与涂装》,2005年03期,P7~9)公开了脱漆剂配方,使用乙醇、磷酸、氢氟酸、石蜡、苯、二氯甲烷和丙酮制得,具有高效、低挥发、低成本等优点。
上述对比文件重点解决提高脱漆效率和降低挥发性的技术缺陷,但未涉及如何避免或阻止有机酸腐蚀罐体,消除质量、安全隐患;也未披露提高垂直面、斜面漆膜的脱漆,以及残余石蜡的清除问题。
由此可见,开发一种具有质量稳定、安全性高、挥发速率慢、高效脱漆和残留物易清除干净特点,可减缓施工于垂直面、斜面漆膜的脱漆剂流失率,可提示施工人员做好施工防护的脱漆剂具有很大的经济和市场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包括以下步骤:
S1、石蜡的预处理,将8.0~15.0份DBE混合二元酸酯、2.0~5.0份丙二醇甲醚和0.8~2.2份石蜡混合,加热86~110℃,互溶至目测透明、无块状物体,即得到石蜡熔融混合物;
S2、将1.5~3.5份溶剂油、18.0~28.0份碳酸二甲酯加入反应缸,边搅拌边加热至36~42℃;
S3、在搅拌和保温36~42℃状态下,加入石蜡熔融混合物,分散12~20min至混合均匀;
S4、加入3.5~10.0份甲醇、33.0~48.0份二氯甲烷,保温35~42℃分散均匀后,加入3.0~8.0份甲酸微胶囊、1.5~3.5份乳化剂继续分散5~10min;
S5、加入1.6~3.5份增稠剂、0.001~0.005份厌恶剂,保温35~42℃分散5~10min至均匀,经过滤出料即得脱漆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5中还可以将过滤后的脱漆剂灌入气雾罐中,在-0.04MPa~-0.08MPa真空度下抽真空,放入阀门并封口,充填抛射剂,装上按头即得到气雾型脱漆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抛射剂为二氧化碳、HFO-1234yf、HFO-1234ze中的至少两种,按重量份配比,抛射剂的用量占脱漆剂总量的15~28%。由此,确保本发明产品在施工过程中抛射剂快速汽化吸热,降低被脱漆工件表面温度,有利于减缓溶剂的挥发速度,便于溶剂渗透、溶胀漆膜,提高了脱漆效果;利用双推技术,保证产品具有雾化效果好、喷出率高等特点。
在以上步骤中,保温35~42℃,以防止石蜡因环境温度低于20℃而出现析出、分层现象。
所述DBE混合二元酸酯,其主要成分是丁二酸二甲酯、戊二酸二甲酯、己二酸二甲酯,它是无毒、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淡淡酯的芳香味,是一种能生物降解的环保型高沸点溶剂。同时具有极好的溶解力,与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相溶性良好,可有效的消除油污和溶解漆膜。
所述溶剂油为120#溶剂油和200#溶剂油的组合物,按重量份配比,120#溶剂油:200#溶剂油=1:1~2.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氯甲烷作为主溶剂之一,具有分子量小、渗透能力强的特性,可快速渗透至涂膜高聚物的高分子链段间隙,并使涂料膨胀至原来的3~4倍,膨胀时的压力和张力使漆膜从底材上脱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甲醇作为助溶剂,与中高沸点溶剂HBS、溶剂油、乙二醇苯醚、丙二醇甲醚共同形成共沸物,可协同主溶剂充分渗入涂膜,加快脱漆速度。
所述甲酸微胶囊为固体甲酸双层微胶囊,其芯材由甲酸与固化剂尿素按重量份配比为1:1.5配制而成的固体甲酸;壁材第一层为乙基纤维素,壁材第二层为海藻酸钠。
所述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
a.将5~8份甲苯、1.5份乙醇加入到带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在70~75℃恒温水浴、300~500r/min转速下,缓慢加入7~10份乙基纤维素分散至完全溶解,继续分散5~10min得到分散液;然后将入45份甲酸和固化剂尿素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分散液中;在搅拌状态下缓加入非溶剂石油醚至乙基纤维素凝聚,停止加热;静置、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到乙基纤维素包覆的微胶囊。
b.将20份水加入的三口烧瓶中,加热60℃,边搅拌边缓慢加入6份海藻酸钠,待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18份乙基纤维素包覆的微胶囊,继续搅拌10min,停止加热、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海藻酸钠和乙基纤维素双层包覆的甲酸微胶囊。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将甲酸与固化剂尿素配制成固体甲酸,由此,避免甲酸与第一层壁材反应;采用双层壁芯,有效防止甲酸微胶囊被有机醇、醚和卤代烃溶解,并避免了甲酸腐蚀金属罐体,消除了质量、安全隐患,提高了产品的贮存稳定性。
使用时固体甲酸双层微胶囊因受挤压而被打开,固体甲酸溶于有机溶剂,甲酸分子渗入并加速破坏大分子链段,加强主溶剂对涂层的渗透和溶胀作用,起到加速脱漆的作用。
所述石蜡为全精炼石蜡、OP蜡、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石蜡为全精炼石蜡、OP蜡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全精炼石蜡的熔点为56~60℃,OP蜡的熔点为79~83℃。
石蜡作为挥发抑制剂,熔解后均匀分散在脱漆剂中,喷涂于涂膜表面时,可形成封闭层,有效地阻缓低沸点溶剂的挥发,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渗入涂膜高聚物的高分子链段间隙,并使涂料膨胀、溶解、脱落。
所述乳化剂为是油酸三乙醇胺,具有优异的乳化和分散性能,对矿物油、植物油、蜡垢等有较好的乳化性能。
所述增稠剂为美国科腾G1701油性增稠剂与德固赛亲水性A300气相白炭黑增稠剂的组合物,按重量份配比,G1701油性增稠剂:A300气相白炭黑=2~3:1。由此,提高脱漆剂的粘稠度,增加其在垂直面、斜面漆膜的接触时间,提高本产品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所述厌恶剂为苯甲地那铵。由此,赋予本发明产品特殊气味,以防止人因误食而引起的中毒事,提示施工人员做好施工防护。
本发明所制备的脱漆剂产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制备的脱漆剂将甲酸双重微胶囊化,避免了甲酸腐蚀马口铁气雾罐,消除腐蚀穿孔的安全隐患,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2. 本发明制备的脱漆剂优选可快速汽化的抛射剂,利用抛射剂快速汽化吸热的特性,降低被脱漆涂层表面的温度,同时与石蜡、增稠剂协同减缓了低沸点溶剂的挥发和斜面流失率,使小分子溶剂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渗入、溶解、膨胀、脱落漆膜,适用于提高垂直面、斜面涂料的脱漆效果,同时兼具使用灵活、简便,雾化效果好等特点;
3. 本发明制备的脱漆剂加入油酸三乙醇胺乳化剂,有助于将残蜡清洗干净,不影响新漆层对基体的附着力;
4. 本发明制备的脱漆剂加入厌恶剂,赋予产品特殊味道,以防止人因误食而引起的中毒事,提示施工人员做好施工防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包括以下步骤:
S1、石蜡的预处理,将8份DBE混合二元酸酯、4.997份丙二醇甲醚和2.2份全精炼石蜡混合,加热86~110℃,互溶至目测透明、无块状物体,即得到石蜡熔融混合物;
S2、将1.8份200#溶剂油、1份120#溶剂油、25份碳酸二甲酯加入反应缸,边搅拌边加热至36~42℃;
S3、在搅拌和保温36~42℃状态下,加入石蜡熔融混合物,分散12~20min至混合均匀;
S4、加入10份甲醇、33份二氯甲烷,保温35~42℃分散均匀后,加入8份甲酸微胶囊、2.5份油酸三乙醇胺乳化剂继续分散5~10min;
S5、加入2.5份G1701油性增稠剂、1份A300气相白炭黑增稠剂,0.003份苯甲地那铵,保温35~42℃分散5~10min至均匀,经过滤出料即得脱漆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还可以将过滤后的100份脱漆剂灌入气雾罐中,在-0.04MPa~-0.08MPa真空度下抽真空,放入阀门并封口,充填6份二氧化碳、22份HFO-1234yf抛射剂,装上按头即得到气雾型脱漆剂。
在其他实施例中,抛射剂还可以为8份二氧化碳、12份HFO-1234yf,或为10份二氧化碳、5份HFO-1234yf。
在步骤S4中加入的8份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5份甲苯、1.5份乙醇加入到带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在70~75℃恒温水浴、300~500r/min转速下,缓慢加入7份乙基纤维素分散至完全溶解,继续分散5~10min得到分散液;然后将入18份甲酸和27份固化剂尿素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分散液中;在搅拌状态下缓加入非溶剂石油醚至乙基纤维素凝聚,停止加热;静置、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到乙基纤维素包覆的微胶囊。
b.将20份水加入的三口烧瓶中,加热60℃,边搅拌边缓慢加入6份海藻酸钠,待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18份乙基纤维素包覆的微胶囊,继续搅拌10min,停止加热、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海藻酸钠和乙基纤维素双层包覆的甲酸微胶囊。
实施例2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包括以下步骤:
S1、石蜡的预处理,将10份DBE混合二元酸酯、3.998份丙二醇甲醚和1.2份OP蜡混合,加热86~110℃,互溶至目测透明、无块状物体,即得到石蜡熔融混合物;
S2、将2.5份200#溶剂油、1份120#溶剂油、21份碳酸二甲酯加入反应缸,边搅拌边加热至36~42℃;
S3、在搅拌和保温36~42℃状态下,加入石蜡熔融混合物,分散12~20min至混合均匀;
S4、加入7份甲醇、42份二氯甲烷,保温35~42℃分散均匀后,加入5份甲酸微胶囊、3.5份油酸三乙醇胺乳化剂继续分散5~10min;
S5、加入2.1份G1701油性增稠剂、0.7份A300气相白炭黑增稠剂,0.002份苯甲地那铵,保温35~42℃分散5~10min至均匀,经过滤出料即得脱漆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还可以将100份脱漆剂灌装到气雾罐中,抽真空、放阀门和封口后,充填6份二氧化碳、22份HFO-1234ze抛射剂,装上按头即可得到气雾型脱漆剂。
在其他实施例中,抛射剂还可以为8份二氧化碳、12份HFO-1234ze,或为10份二氧化碳、5份HFO-1234ze。
在步骤S4中加入的5份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除甲苯选用8份,乙基纤维素选用9份外,其余组分与实施例1中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3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包括以下步骤:
S1、石蜡的预处理,将12份DBE混合二元酸酯、2.996份丙二醇甲醚和0.7份全精炼石蜡、1.2份OP蜡混合,加热86~110℃,互溶至目测透明、无块状物体,即得到石蜡熔融混合物;
S2、将1份200#溶剂油、0.5份120#溶剂油、18份碳酸二甲酯加入反应缸,边搅拌边加热至36~42℃;
S3、在搅拌和保温36~42℃状态下,加入石蜡熔融混合物,分散12~20min至混合均匀;
S4、加入8份甲醇、48份二氯甲烷,保温35~42℃分散均匀后,加入3份甲酸微胶囊、3份油酸三乙醇胺乳化剂继续分散5~10min;
S5、加入1.1份G1701油性增稠剂、0.5份A300气相白炭黑增稠剂,0.004份苯甲地那铵,保温35~42℃分散5~10min至均匀,经过滤出料即得脱漆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还可以将100份脱漆剂灌装到气雾罐中,抽真空、放阀门和封口后,充填6份二氧化碳、22份HFO-1234yf抛射剂,装上按头即可得到气雾型脱漆剂。
在其他实施例中,抛射剂还可以为8份二氧化碳、12份HFO-1234yf,或为10份二氧化碳、5份HFO-1234yf。
在步骤S4中加入的3份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除甲苯选用7份,乙基纤维素选用10份外,其余组分与实施例1中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相同。
实施例4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包括以下步骤:
S1、石蜡的预处理,将15份DBE混合二元酸酯、2份丙二醇甲醚和0.8份OP蜡混合,加热86~110℃,互溶至目测透明、无块状物体,即得到石蜡熔融混合物;
S2、将1.1份200#溶剂油、1.1份120#溶剂油、27.997份碳酸二甲酯加入反应缸,边搅拌边加热至36~42℃;
S3、在搅拌和保温36~42℃状态下,加入石蜡熔融混合物,分散12~20min至混合均匀;
S4、加入3.5份甲醇、38份二氯甲烷,保温35~42℃分散均匀后,加入6份甲酸微胶囊、1.5份油酸三乙醇胺乳化剂继续分散5~10min;
S5、加入2份G1701油性增稠剂、1份A300气相白炭黑增稠剂,0.003份苯甲地那铵,保温35~42℃分散5~10min至均匀,经过滤出料即得脱漆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还可以将100份脱漆剂灌装到气雾罐中,抽真空、放阀门和封口后,充填6份二氧化碳、22份HFO-1234ze抛射剂,装上按头即可得到气雾型脱漆剂。
在其他实施例中,抛射剂还可以为8份二氧化碳、12份HFO-1234ze,或为10份二氧化碳、5份HFO-1234ze,或为6份二氧化碳、6份HFO-1234ze、6份HFO-1234yf。
在步骤S4中加入的6份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与实施例2中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相同。
将上述实施例1-4制备得到的产品置于通风干燥处常温贮存1年后,罐体外部无腐蚀穿孔异常现象,进一步对罐体进行解剖,罐体内部无生锈异常现象。
比较例5:除二氯甲烷选用45.5份、甲酸微胶囊选用0份、乳化剂选用0份、增稠剂改为A300气相白炭黑3份外,其余组分与实施例4相同。在本比较例中,抛射剂还改为28份液化石油气。
比较例6:除二氯甲烷选用38.8份、石蜡选用0份、乳化剂改为烷基苯磺酸钠1.5份、增稠剂改为A300气相白炭黑3份外,其余组分与实施例4相同。在本比较例中,抛射剂还改为28份液化石油气。
比较例7:除二氯甲烷选用41份、增稠剂选用0份、乳化剂改为烷基苯磺酸钠1.5份外,其余组分与实施例4相同。在本比较例中,抛射剂还改为28份液化石油气。
实施例1~4、比较例5~7制得的脱漆剂的相关性能采用以下方法测试。
1.粘度:利用涂-4杯,测量25℃脱漆剂料液的粘度。
2.斜面流失率:将产品快速、均匀地喷涂或刷涂于大小为9cm×12cm的锌板(表面涂覆有150μm膜厚的双组份PU漆),控制喷涂或刷涂量在20g左右;称量大烧饼的皮重,然后将马口铁板倾斜悬挂(与地面成60度夹角)在大烧杯中,3min后取掉马口铁板,计算烧杯中增加的脱漆剂重量占中喷涂或刷涂量的百分比。
3.挥发速率:采用称重法,用初始种类减去每次称得的重量,两者之间与原始种类的比值即为产品的挥发速率。在室温条件下,将20g气雾型脱漆剂(将100份脱漆剂灌装到气雾罐中,充填6份二氧化碳、22份HFO-1234yf抛射剂)喷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将其置于开发的空间,每隔1min和10min测量质量。
4.重涂漆膜的附着力:将锌板底材的聚氨酯烤漆用氯代烃类脱漆剂产品脱漆,并用水冲洗干净,待工件干燥后重新喷涂丙烯酸类喷漆,漆膜完全干燥72h后用划圈法测量其附着力。
实施例1~4、比较例5~7所制得的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上述指标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看出,与比较例4-7相比,本发明制备的产品粘稠度高、斜面流失率低,有利于减缓斜面脱漆剂产品的流失,令脱漆剂中小分子低沸点溶剂有足够的时间渗入、溶解、溶胀漆膜,提高产品利用率的同时大大提升脱漆效率;刨除易汽化挥发的抛射剂含量,本发明产品挥发速率低,脱漆利用率高;被脱漆工件经水冲洗干净、干燥后,重新刷涂新涂料的漆膜附着力强。
5.脱漆效率:参照HG/T 2881-1997《脱漆剂脱漆效率测定法》。油漆品种选取漆膜厚度为150μm的双组份环氧PU漆和低温固化烤漆,底材选用锌板,将制得的脱漆剂产品喷涂或涂刷至漆膜上,测试其脱漆效果,所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由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品与现有技术(比较例5-7)相比,本发明可快速溶胀、松动漆膜,脱漆时间短且高效。
Claims (7)
1.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配比包括如下步骤:
S1、石蜡的预处理,将8.0~15.0份DBE混合二元酸酯、2.0~5.0份丙二醇甲醚和0.8~2.2份石蜡混合,加热86~110℃,互溶至目测透明、无块状物体,即得到石蜡熔融混合物;
S2、将1.5~3.5份溶剂油、18.0~28.0份碳酸二甲酯加入反应缸,边搅拌边加热至36~42℃;
溶剂油为120#溶剂油和200#溶剂油的组合物,按重量份配比,120#溶剂油:200#溶剂油=1:1~2.5;
S3、在搅拌和保温36~42℃状态下,加入石蜡熔融混合物,分散12~20min至混合均匀;
S4、加入3.5~10.0份甲醇、33.0~48.0份二氯甲烷,保温35~42℃分散均匀后,加入3.0~8.0份甲酸微胶囊、1.5~3.5份乳化剂继续分散5~10min;
甲酸微胶囊为固体甲酸双层微胶囊,其芯材由甲酸与固化剂尿素按重量份配比为1:1.5配制而成的固体甲酸,壁材第一层为乙基纤维素,壁材第二层为海藻酸钠;
所述甲酸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配比包括以下步骤:
a.将5~8份甲苯、1.5份乙醇加入到带回流装置的三口烧瓶中,在70~75℃恒温水浴、300~500r/min转速下,缓慢加入7~10份乙基纤维素分散至完全溶解,继续分散5~10min得到分散液;然后将45份甲酸和固化剂尿素的混合物缓慢加入到分散液中;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非溶剂石油醚至乙基纤维素凝聚,停止加热;静置、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洗涤、烘干,即得到乙基纤维素包覆的微胶囊;
b.将20份水加入的三口烧瓶中,加热60℃,边搅拌边缓慢加入6份海藻酸钠,待海藻酸钠完全溶解后,加入18份乙基纤维素包覆的微胶囊,继续搅拌10min,停止加热、冷却、过滤、烘干得到海藻酸钠和乙基纤维素双层包覆的甲酸微胶囊;
S5、加入1.6~3.5份增稠剂、0.001~0.005份厌恶剂,保温35~42℃分散5~10min至均匀,经过滤出料即得脱漆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还可以将过滤后的脱漆剂灌入气雾罐中,在-0.04MPa~-0.08MPa真空度下抽真空,放入阀门并封口,充填抛射剂,装上按头即得到气雾型脱漆剂;按重量份配比,其中所述抛射剂的用量占配方总量的15~2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射剂为二氧化碳、HF0-1234yf、HF0-1234ze中的至少两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石蜡为全精炼石蜡、OP蜡、聚乙烯蜡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石蜡为全精炼石蜡、OP蜡中的至少一种,其中全精炼石蜡的熔点为56~60℃,OP蜡的熔点为79~8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乳化剂为是油酸三乙醇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增稠剂为美国科腾G1701油性增稠剂与德固赛亲水性A300气相白炭黑增稠剂的组合物,按重量份配比,G1701油性增稠剂:A300气相白炭黑=2~3:1;所述厌恶剂为苯甲地那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55331.2A CN107641370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155331.2A CN107641370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41370A CN107641370A (zh) | 2018-01-30 |
CN107641370B true CN107641370B (zh) | 2020-11-27 |
Family
ID=61126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155331.2A Active CN107641370B (zh) | 2017-11-20 | 2017-11-20 |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64137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59603A (zh) * | 2018-06-12 | 2018-10-16 | 淮北宇鑫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不饱和树脂挥发性单体的挥发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466537B (zh) * | 2021-06-10 | 2023-05-26 | 嘉纳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可在较低温度下使用的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456853A (en) * | 1993-04-23 | 1995-10-10 | Rust-Oleum Corporation | Paint stripping composition based on tetrahydrofurfuryl alcohol and oxygenated aliphatic solvents |
CN102040880A (zh) * | 2009-10-19 | 2011-05-04 | 樊继田 | 一种气雾剂的制作方法 |
CN105670376A (zh) * | 2016-03-25 | 2016-06-15 | 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脱漆剂及制备方法 |
CN105709673B (zh) * | 2016-03-30 | 2018-06-12 | 佛山市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精细化学品专业中心 | 一种包覆水溶性有机酸的微胶囊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2017
- 2017-11-20 CN CN201711155331.2A patent/CN10764137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641370A (zh) | 2018-0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65136A (en) | Water based wood stripping compositions | |
US5425893A (en) | Photoreactive paint stripp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 |
US5288335A (en) | Paint stripper and varnish remover compositions, methods for making thes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paint and other polymeric coatings from flexible and inflexible surfaces | |
US5011621A (en) | Paint stripper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N-methyl-2-pyrrolidone and renewable resources | |
CA2063739C (en) | Method of activating n-methyl-e-pyrrolidone (nmp) and/or gamma-butyrolactone (blo) varnish and paint remover solvents | |
US5413729A (en) | Composition containing lactone and ester for removing coatings | |
CN107641371A (zh) | 一种脱漆剂 | |
CN107641370B (zh) | 一种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 |
JP4457206B1 (ja) | 塗膜除去剤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塗膜除去方法 | |
WO1999032564A1 (en) | Low toxicity paint stripper | |
US8865636B2 (en) | Paint stripping compositions | |
CN101412863A (zh) | 低挥发低毒脱漆剂 | |
CA3092103A1 (en) |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a coating from a surface | |
US5154848A (en) | Method of activating N-methyl-2-pyrrolidone (NMP) with ethyl 3-ethoxypropionate (EEP) to provide improved varnish and paint remover solvents | |
WO2002055616A9 (en) | Paint stripper for aircraft and other multicoat systems | |
CN107760092A (zh) | 一种气雾型无蜡脱漆剂的制备方法 | |
WO2016014763A1 (en) | Mixed solvent based compositions for removal of paint and varnish | |
US7087566B2 (en) | Paint removing composition | |
CN107641369A (zh) | 一种气雾型无蜡脱漆剂 | |
US5217640A (en) | Method of activating α-butyrolactone (BLO) with ethyl 3-ethoxypropionate (EEP) to provide improved varnish and paint remover solvents | |
US10428230B2 (en) | Synergistic mixed solvents-based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efficiency of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for removal of paint, varnish and stain | |
CN114164065B (zh) | 一种清洗液及其应用 | |
JP7538081B2 (ja) | 塗膜片燃焼抑制型剥離剤及び塗膜剥離方法 | |
CN109112010A (zh) | 不干胶去除膏及其制备方法与使用方法 | |
WO1996040852A1 (en) | Composition for stripping surfa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5 Address after: 528434,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u town, South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FUHE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429, No. 43, Cheng Cheng Road, Da Yan Industrial Zone, Huang Zhen Town, Guangdong, Zhongshan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SANVO CHEMICAL INDUSTRY TECHNOLOGY Co.,Ltd. |